『壹』 大理的歷史故事……
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大理曾有著顯赫的地位和作用。秦、漢之際,大理是「蜀·身毒國道」(從四川成都,經雲南大理、保山進入緬甸,再通往印度)的必經之地,這條通道,對促進大理地區和內地的聯系、促進中國和東南亞諸國友好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起著重要的作用。
大理地區是雲南最早的文化發祥地之一,據考古發掘,新石器時代遺址廣泛分布在以洱海為中心的高原湖泊群周圍。白族、彝族等少數民族的先民在這塊美麗、富饒的土地上種植水稻,馴養家畜,從事採集、漁獵,創造了大理地區的遠古文明。漢元封年間(公元前110~前105年),漢王朝在大理地區設置了葉榆、雲南、邪龍、比蘇4縣,屬益州郡管轄,從此大理地區正式納入了漢王朝版圖。東漢時期,大理地區屬永昌郡,蜀漢時期分屬永昌、雲南2郡;晉朝時分屬寧州的永昌、雲南2郡,劉宋王朝時分屬寧州的雲南郡、東河陽郡、西河陽郡,南齊時期分屬寧州的雲南郡、東河陽郡、西河陽郡、永昌郡;隋代屬昆州;唐武德四年(621年),洱海地區置有「八州十七縣」,麟德元年(664年),改屬姚州都督府。8世紀30年代,洱海地區「六詔」中的南詔,在唐朝的支持下,合六詔為一,統一了洱海地區,建立了南詔國。唐昭宗天復二年(902年),南詔權臣鄭買嗣發動宮廷政變,建立了大長和國,南詔亡。後唐天成二年(927年),又先後建立了大天興國和大義寧國。後晉天福二年(937年),通海節度段思平聯合滇東三十七部,進軍大理,推翻了大義寧國,建立了大理國。南宋寶元年(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率大軍滅大理國,建立雲南行省。南詔、大理國歷唐、宋兩朝,達500餘年,使雲南形成了一個穩定的政治統一體,奠定了祖國的西南邊疆,推動經濟文化迅速發展。元代,雲南政治中心東移昆明,元朝在大理地區設立了上下二萬戶府。元至元十一年(1274),改設路、府、州、縣,大理地區分屬大理路、鶴慶路、威楚路和雲龍甸軍民府。明代,大理地區分屬大理府、鶴慶府、蒙化府、永昌府、楚雄府。清代,大理地區分屬大理府、麗江府、永昌府、蒙化直隸廳。1913年,大理地區屬滇西道。1929年,國民政府實行省、縣兩級制,大理地區設祥雲、彌渡、賓川、鳳儀、蒙化、大理、永平、雲龍、漾濞、鄧川、洱源、劍川、鶴慶13縣。40年代後期,雲南省政府在大理、蒙化、鶴慶設置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50年2月1日,大理專員公署建立,轄下關、大理、鳳儀、鄧川、賓川、祥雲、彌渡、蒙化、雲縣、緬寧、順寧(鳳慶)、永平、漾濞、雲龍、洱源15縣市。1956年,雲縣、緬寧、順寧3縣劃歸臨滄專區,麗江專區的鶴慶、劍川2縣劃歸大理專區。1956年11月22日,建立大理白族自治州,下關定為自治州首府。2000年止,大理白族自治州轄1市11縣,即:大理市、漾濞彝族自治縣、祥雲縣、賓川縣、彌渡縣、南澗彝族自治縣、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永平縣、雲龍縣、洱源縣、劍川縣、鶴慶縣。
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在大理地區設葉榆縣,直至南北朝葉榆縣的建制一直未變。唐初,洱海地區「六詔」中的蒙舍詔勢力漸強,在唐朝支持下,於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統一「六詔」,建立南詔國。開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南詔國都城由巍山遷至太和城(今大理蒼山太和村附近),此後又遷都羊苴咩城(今大理古城城西一帶)。南詔與以後建立的三個王朝及大理國都城均定都於羊苴咩城。從公元8至13世紀的唐宋五百多年間(即從公元738年南詔國建立至公元1253年大理國覆滅),大理一直是雲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南詔、大理國的都城所在地。
元代大理國滅亡後,仍然將雲南政治中心設於大理。元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建立雲南行省,行政中心始由大理遷至昆明,但大理仍為滇西第一大城,一直沿襲至今。
『貳』 大理有怎樣的歷史與發展
大理東臨洱海,西至點蒼山脈。這里氣候溫和,土地肥沃,山水風光秀麗多姿,是我國西南邊疆開發較早的地區之一,遠在四千多年前,大理地區就有原始居民的活動。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大理曾有著顯赫的地位和作用。秦、漢之際,大理是蜀地通往身毒(印度)的必經之地。這條通道,對促進大理地區和內地的聯系、促進中國和東南亞諸國友好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起著重要的作用。
西漢元封二年(前109)在大理地區設葉榆縣,直至南北朝時期,葉榆縣的建制一直未變。唐初,洱海地區「六詔」中的蒙舍詔勢力漸強,在唐朝支持下,統一「六詔」,建立南詔國。從公元8世紀至13世紀的唐宋五百多年間,大理一直是雲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南詔、大理國的都城所在地。
元代大理國滅亡後,仍然將雲南政治中心設於大理。元至元十一年(1274)建立雲南行省,行政中心始由大理遷至昆明,但大理仍為滇西第一大城,一直沿襲至今。
大理境內居住有彝、回、傈僳、苗、漢等民族。大理文化是中原文化、藏傳文化、東南亞文化及當地民族文化融合的產物,是中華文化鏈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白族人民從服飾、住居、婚嫁、信仰、習俗以及慶典節日,都充滿著獨特的民族情趣,這些濃郁的民族風情,增添了古城的歷史文化氣氛,亦更加增添了大理歷史文化名城的迷人色彩。
崇聖寺三塔是大理城外另一個顯著的標志。走在蒼山洱海之間,不經意地抬頭就會看見挺立在山腳下的三座白塔。走近三塔,這古舊而略略傾斜的塔體傳遞出濃濃的歷史滄桑感,散發出震撼人心的神奇魅力。
『叄』 歷史上的大理國全盛時期有多大
歷史上的大理來國全盛時源期的國土面積大概有72萬平方公里,相當於今天雲南省面積的2.9倍。
疆域大概是今天的雲南省,貴州省,四川省西南部,緬甸北部地區,以及寮國與越南的少數地區。政區與南詔相當,東至普安路之橫山(今貴州普安),西至緬甸之江頭城(今緬甸傑沙),南至臨安路之鹿滄江(今越南萊州北部的黑河),北至羅羅斯之大渡河。
(3)大理歷史發展擴展閱讀:
大理國的政治:
大理國的政治制度與南詔基本相同,脫胎於軍事民主制度,借鑒了中國的政治制度設置,進行了民族內部的改革。
大理國的外交:
大理與中國、緬甸、越南、馬來亞、印度、波斯等國家都有貿易往來。十一世紀,緬甸蒲甘王國一世王阿奴律院率領使團到大理朝拜佛牙,受到大理國的熱情接待。
『肆』 大理國的歷史
公元937年,後晉通海節度使段思平聯合洱海地區貴族高方、董伽羅滅大義寧國,專定都羊苴屬咩城(今雲南大理),國號「大理」,史稱「前理」。
疆域覆蓋今中國雲南、貴州西南部、四川西南部,以及緬甸、寮國、越南北部部分地區。公元1095年,宰相高升泰篡位,改國號「大中」,翌年薨逝歸政段正淳,史稱「後理」。公元1253年,大理國被大蒙古國所滅,原大理國君段興智被任命為大理世襲總管。
1254年,忽必烈北歸,留兀良合台繼續進攻。1254年秋,蒙古兵追至昆明,活擒段興智。段興智被擒後,被送到北方蒙古汗廷,去見蒙哥汗,蒙哥汗施以懷柔,賜金符,令其歸國,繼續管理原屬各部。
(4)大理歷史發展擴展閱讀:
大理國的疆域
大理國定都羊苴咩城,其政治中心在洱海一帶。疆域大概是今天的雲南省,貴州省西南部,四川省西南部,緬甸北部地區,以及寮國與越南的少數地區。
政區與南詔相當,東至普安路之橫山(今貴州普安),西至緬甸之江頭城(今緬甸傑沙),南至臨安路之鹿滄江(今越南萊州北部的黑河),北至羅羅斯之大渡河,相當於今天雲南省面積的2.9倍。
大理國後期廢除了節度和都督的軍事轄區,對其他建制略作了調整,設置八府、四郡、四鎮。
『伍』 介紹一本關於大理國的發展史的書給我,謝謝
《新唐書》《白史》、《國史》南詔國與大理國---大理的歷史
南詔的由來
隋末唐初,在今雲南大理的洱海周圍及哀牢山、 無量山北部地區,分布有烏、白蠻眾多部族和部落,649~902年間在中國西南地區的「烏蠻」聯合「白蠻」建立的奴隸制的邊疆民族政權。一般認為,烏蠻是今彝族的先民。其中有六個勢力最大的烏蠻部落,史稱「六詔」(「詔」之意即王),即蒙舍、蒙嶲、浪穹、鄧賧、施浪及越析;或稱「八詔」,則加石和、石橋二詔(《新唐書》作時傍、矣川羅識)。蒙舍詔地處各詔之南,故又稱南詔。649年,蒙舍詔首領細奴邏建「大蒙國」,自稱「奇嘉王」,臣屬於唐,遣使入貢。武則天時,其子邏盛親自入朝。蒙舍詔原居蒙舍(今雲南巍山西北),至唐玄宗時,邏盛之孫皮邏閣在唐的扶持下統一六詔,遷都太和城(今雲南大理南太和村),779年又遷羊(陽)苴咩城(今雲南大理)。738年,唐賜名皮邏閣為蒙歸義,封雲南王。皮邏閣及其子閣羅鳳即以洱海地區為中心,發展其勢力,向東消滅踞有今雲南中部、東部和南部的爨氏,向西南囊括今瀾滄江以西的尋傳、朴子、望苴子等族地區。南詔在境內發展生產,溝通本地區及中南亞與中原經濟、文化的聯系,在歷史上起著積極的作用。
南詔之統一六詔,本由唐朝促成。統一後,南詔向外擴張。時唐設置姚州(今雲南洮安北),建安寧城(今屬雲南),向今雲南各地發展勢力,與南詔發生矛盾沖突。玄宗天寶年間,唐朝開始抑制南詔的擴張。但劍南節度使鮮於仲通、雲南太守張虔陀等貪獪無謀,進一步激化雙方矛盾。750年,閣羅鳳發兵攻陷姚州,殺虔陀,遂背唐而附吐蕃,752年,吐蕃封之為「贊普鍾」,意為吐蕃王之弟,給金印,號稱「東帝」。時楊國忠為唐相,調全國各地兵十萬征討,但為南詔所敗。其後安史之亂起,吐蕃東進,唐無力應付西南,南詔乘機擴展疆土,控制今四川大渡河以南, 包括今四川西南部、雲南全部及貴州西北部的廣大地區。閣羅鳳孫異牟尋時南詔勢力最盛,曾以二十萬兵力與吐蕃並力攻襲劍南西川。吐蕃以南詔為屬國,向其征發兵、賦,又派兵駐其境,南詔王異牟尋不堪其擾。787年,唐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不斷進行爭取南詔的工作。789年,吐蕃與回鶻爭奪北庭,征發南詔兵力,引起南詔不滿。794年,南詔終於與吐蕃決裂,與唐恢復盟好,並與唐聯軍大敗吐蕃,異牟尋接受唐的「南詔王」的封號, 但基於奴隸制經濟發展的需要, 為了掠奪人口以充奴隸,南詔仍不時向周圍地區發動戰爭。829年,南詔攻陷成都,掠子女工匠數萬而去。9世紀中葉,吐蕃政權瓦解,唐朝國力也十分衰弱,南詔既無西北後顧之憂,對唐境的侵擾更為頻繁,成為晚唐最嚴重的邊患。
南詔政治制度深受中原影響,其初期官制有六曹,即兵曹、戶曹、客曹、法曹、士曹和倉曹,基本是沿襲唐朝地方官制。後期改六曹為三托、九爽。三托是:乞托,主馬;祿托,主牛;巨托,主倉。九爽是:幕爽,主兵;琮爽,主戶籍;慈爽,主禮;罰爽,主刑;勸爽,主官人;厥爽,主工作;萬爽,主財用;引爽、主客;禾爽,主商賈。其相稱為清平官,決國事輕重。地方軍政制度則有六節使、二都督、六瞼。「瞼」猶如唐之「州」。
南詔文化教育制度亦多模仿中原。南詔多次派王室、貴族子弟往成都、長安就學。鳳迦異、異牟尋、異夢湊 (尋閣勸)祖孫三代並以被俘的唐西瀘縣令鄭回為師,後又任鄭回為清平官。不少南詔人深通漢文,擅長詩賦,南詔王隆舜、清平官楊奇鯤等都寫了膾炙人口的詩篇,被收錄於《全唐詩》內。南詔還從漢地吸收不少工農業生產技術。被俘的成都工匠在南詔傳授紡織技藝,「自是南詔工巧埒(相等)於蜀中」。南詔王勸龍晟時佛教盛行。蒙氏王族不僅提倡佛教,而且信奉三寶。豐佑母還出家,法名惠海。大理崇聖寺及三塔即為南詔時所建,至今仍矗立於蒼山之麓。
南詔晚期,由於頻繁發動戰爭,賦役繁重,生產凋敝,各種矛盾激化。897年,南詔王隆舜只知畋獵飲酒,不理國事,為其臣楊登所殺。902年,權臣鄭買嗣(鄭回七世孫)利用民怨沸騰之機,殺死南詔王舜化真,奪取王位,另建政權,南詔亡。自649年細奴邏稱王至此共二百五十四年,傳十三主。
大理國的興起
大理國是宋代以白族為主體在今雲南建立的民族政權。唐昭宗天復二年(902),南詔貴族鄭買嗣滅蒙氏自立,改國號為"大長和"。後唐明宗天成三年(928),楊干貞滅鄭氏,擁立趙善政,改國號為"大天興"。天興國存在僅十個月。 楊干貞即廢趙氏自立,又改國號為"大義寧"。楊干貞"貪虐無道,中外咸怨"。後晉天福二年(937),通海節度段思平以"減爾稅糧半,寬爾徭役三載"為口號,聯合滇東三十七部的反抗勢力,驅逐楊干貞,自立為王,改國號為"大理",亦即段氏大理。段氏之所以取得勝利,在於他的"減稅糧、寬徭役"的政策和"更易制度、損除苛令"的改革,得到人民廣泛支持。
段思平傳十二世至段廉義時,權臣楊義貞於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殺廉義自立。四個月之後,善闡(昆明)侯高智廉命其子高升泰起兵誅殺楊義貞,立段廉義之侄段壽輝為王。壽輝傳正明。宋哲宗紹聖元年(1094),升泰廢正明,自立為王,改國號為"大中國"。升泰在位二年去世。其子遵遺囑還王位與正明之弟正淳,段氏復立,史家稱之為"後理國"。後理國時期,高氏世為相國,稱"中國公",掌實權。
大理政區與南詔相當。據《元史·地理志》,"東至普安路之橫山(今貴州普安),西至緬甸之江頭城(今緬甸傑沙)","南至臨安路之鹿滄江(今越南萊州北部的黑河),北至羅羅斯之大渡河。"大理前期在此廣大區域內設首府(大理地區),二都督(會川、通海),六節度(弄棟、銀生、永昌、麗水、拓東、劍川);二都督有時也稱節度,因而共為八個,所以有"雲南八國"之稱。大理後期曾設置八府、四郡、四鎮。八府是大理首府以外的善闡(今昆明)、威楚(今楚雄),統矢即弄棟(今姚安)、會川(今會理)、建昌(今西昌)、騰越(今騰沖)、謀統(今鶴慶)、永昌(今保山);四郡是東川(今會澤)、石城(今曲靖)、河陽(今澄江)、秀山(今通海);四鎮是西北的成紀鎮(今永勝)、西南的蒙合鎮(今巍山)、西部的鎮西鎮(今盈江)、東部的最寧鎮(今開遠)。後理國時,分封高氏子孫於八府,世襲駐守;四郡的統治者有高氏,亦有他姓。
大理的政治制度與南詔基本相同。王稱驃信,下設清平官,有坦綽、布燮、久贊、彥贊。其中彥贊為大理所增設。清平官下有"九爽"。
大理社會經濟較南詔時有較大發展。《桂海虞衡志》說:"大理地廣人庶,器械精良"。峨眉進士楊佐到大理買馬路過姚州時,看到當地的農業生產已和四川資中、榮縣相差無幾。元初郭松年到大理,見到雲南(今祥雲)青湖的"灌溉之利達於雲南之野";白崖(今稱渡紅崖)地區居民輳集,禾麻蔽野,趙川甸(大理鳳儀)有神庄江貫於其中,溉田千頃,以故百姓富庶,少旱虐之災。畜牧業亦頗為發達,大理產馬,每年都有數千匹經貴州轉販到廣西。手工業很興盛,用象皮製作的甲胄,形式精巧,質堅如鐵;披氈、彩漆器皿、馬鞭鞍轡等頗有名。冶鐵業水平甚高,雲南刀 "吹毛透風",為南方各族人民所珍視。冶銅技術純熟,工藝精巧。今存大理的銅佛像顯示了冶銅規模的宏大和造型藝術的高超。
農業、畜牧業和手工業的發展,促進了商業的發達和繁榮。大理對外貿易相當發達。交通四通八達,"東至戎州(今四川宜賓),西至身毒國(印度),東南至交趾(今越南北方),東北至成都,北至大雪山,南至海上"。與中原貿易有四川、邕州(今廣西南寧)兩條道路。以邕州橫山寨(今廣西田東)的互市榷場最為繁榮。當時大理商人輸往內地的商品有馬、羊、雞等畜禽,刀、氈、甲胄、鞍轡、漆器等手工業品,以及麝香、牛黃等葯物。從內地輸入的則有漢文書籍、繒帛、磁器、沉香木、甘草等葯材和手工業品。內地先進的科學文化傳入雲南,對各族人民起了促進作用。大理與緬甸、越南、馬來亞、印度、波斯等國家都有貿易往來。隨著商業的發展,出現了大理、善闡、威楚、永昌等城市。善闡成為與祖國內外密切聯系的樞紐。元代統一雲南並建為行省後,即以之為省會。
大理王族自認是漢人的遺裔,大力推行漢族文化,在漢文化的影響下,產生了僰(白)文。白文是用漢字寫白語,讀白音的。南詔時已用於寫作,但廣泛使用則是大理時期。這時產生了用白文寫作的《白史》、《國史》等歷史著作和詩歌、曲本、傳說等文藝作品。轉韻體的白文詩較著名,其結構是每章十聯,每聯兩段,每段四句,前三句七字,後一句五字,每段最後一字押韻。
大理描工張勝溫於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繪的《大理畫卷》(亦稱《張勝溫畫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卷中諸像,相好庄嚴,傅色塗金,並極精彩"(清高宗跋)。 "筆筆工細生動,金碧燦爛,光彩奪目,天南瑰寶也"。今昆明古幢公園內的石幢,是大理時石雕的僅存碩果。其《造幢說》是研究大理歷史的寶貴資料。石雕共有大小神佛二百多尊,最大的天王像高達一米多,最小的座像僅十多厘米,神情姿態各不相同,面部表情嚴肅而不呆滯,衣冠服飾細致逼真,比例勻稱,造型優美,刀痕遒勁,極備精巧,為滇中藝術之極品。此外,壁畫和木刻藝術也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佛教在南詔時傳入雲南,至大理時盛行。大理統治者好佛,對佛教在雲南的傳播有深遠影響。段思平歲歲建寺,鑄佛萬尊。據《南詔野史》載,大理段氏二十二傳,竟有八人避位為僧,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罕見的。儒家的教條與佛教的道義幾乎融而為一。儒生無不崇奉佛法,佛家的師僧也都誦讀儒書。有所謂"釋儒"(亦稱 "儒釋"),而且任用師僧為官。師僧也通過科舉考試取得政治地位。其政權和宗教雖不能說完全合一,但界限幾乎泯滅了。
大理三百餘年間,雲南各族人民與內地的經濟文化聯系繼續進行。北宋初年,王全斌平蜀,大理奉牒慶賀。宋太宗趙徽時,大理首領百萬(王)乞內附,冊封為"雲南八國都王"。太平興國七年(982),宋太宗詔黎州"造大船於大渡河以濟西南之朝貢者"。政和七年(1117),宋徽宗趙佶賜大理國王段和譽為"雲南節度,大理國王。"宋高宗紹興二年(1132),在邕州(今廣西南寧)置市馬場,交易盛極一時。宋孝宗乾道九年(1173),大理人李觀音得等到邕州議馬匹交易,換回大量漢文書籍。他們在給當地官府的文書中附有詩句說:"言音未會意相和,遠隔江山萬里多。"表達了大理各族與內地人民親如一家的心情。
元初郭松年《大理行紀》說:"宋興,北有大敵,不暇遠略,相與使傳往來,通於中國。故其宮、室、樓、觀、語言、書數,以至冠婚喪祭之禮,干戈戰陣之法,雖不能盡善盡美,其規模、服色、動作、雲為,略本於漢。自今觀之,猶有故國之遺風焉。"這一概說,簡要而確切地說明了西南邊疆的大理與祖國內地的密切關系。
蒙古憲宗三年(1253),忽必烈征雲南滅大理。大理國主段氏降,被任命為世襲
總管。原大理官員多受封為雲南各地土司。
『陸』 雲南省大理的發展歷史
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大理曾有著顯赫的地位和作用。秦、漢之際,大專理是「蜀·身毒國道」(從屬四川成都,經雲南大理、保山進入緬甸,再通往印度)的必經之地,這條通道,對促進大理地區和內地的聯系、對促進中國和東南亞諸國友好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起著重要的作用。
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在大理地區設葉榆縣,直至南北朝葉榆縣的建制一直未變。唐初,洱海地區「六詔」中的蒙舍詔勢力漸強,在唐朝支持下,於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統一「六詔」,建立南詔國。開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南詔國都城由巍山遷至太和城(今大理蒼山太和村附近),此後又遷都羊苴咩城(今大理古城城西一帶)。南詔與以後建立的三個王朝及大理國都城均定都於羊苴咩城。從公元8至13世紀的唐宋五百多年間(即從公元738年南詔國建立至公元1253年大理國覆滅),大理一直是雲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南詔、大理國的都城所在地。
元代大理國滅亡後,仍然將雲南政治中心設於大理。元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建立雲南行省,行政中心始由大理遷至昆明,但大理仍為滇西第一大城,一直沿襲至今。
『柒』 大理國的歷史文化
大理王族大力推行漢地文化,在漢文化的影響下,產生了僰(白)文。白文是用漢字寫白語,讀白音。今昆明古幢公園內的石幢,是大理時石雕的僅存碩果。此外,壁畫和木刻藝術也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佛教在南詔時傳入雲南,至大理時盛行。儒家的教條與佛教的道義幾乎融而為一。儒生無不崇奉佛法,佛家的師僧也都誦讀儒書,有所謂「釋儒」(又稱「儒釋」),而且任用師僧為官。師僧也通過科舉考試取得政治地位。可說大理國是以儒治國,以佛治心,多位國王都曾先後禪位為僧。
當地民俗講究「家無貧富皆有佛堂,少長手不釋念珠。」大理國與南詔被稱為「妙香古國」不僅是因為這時期佛教僧徒眾多,更重要的是佛教的三大體系在這里都存在,這里還是雲南境內的佛教支系阿吒力教主要流傳地 。
大理國(937年-1094年,1096年-1253年,白語:Dablit guaif)是中國歷史上由白族在中國西南邊陲一帶建立的政權。全國尊崇佛教,歷代國君多於暮年禪位為僧。
公元937年,後晉通海節度使段思平聯合洱海地區貴族高方、董伽羅滅大義寧國,定都羊苴咩城(今雲南大理),國號「大理」,史稱「前理」。疆域覆蓋今中國雲南、貴州、四川西南部,以及緬甸、寮國、越南北部部分地區。公元1095年,宰相高升泰篡位,改國號「大中」,翌年薨逝歸政段正淳,史稱「後理」。公元1253年,大理國被蒙古帝國所滅,原大理國君段興智被任命為大理世襲總管。
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元朝在雲南等地置大理路、建行中書省,加強了統一政權對西南邊陲的統治。
『捌』 古國大理的歷史沿革
沒有來過大理的人,認識大理大都源於兩個出處,一是金庸先生的小說回,小說中段皇爺的「答一指神功」點出了南昭古國的清遠神秘,引人掩卷遐思;二是六十年代的《五朵金花》隨著一曲唱遍大江南北的「蝴蝶泉邊來相會」,大理秀美的風光也廣為人知。
其實,大理有的遠不止這些。大理歷史悠久,素有「文獻名邦」的美名。遠在新舊石器時期,就有古人類居住。西漢武帝在雲南設置郡縣時,大理納入了漢王朝的版圖。唐宋時期,大理先後出現隸屬於唐宋王朝的南昭國和大理國兩個地方政權。在元代前,大理一直是雲南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元代,雲南行省建立,雲南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始由大理移至昆明。但是,大理仍然是滇西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先後設有路、府、行政專員公署等地級一級的政區機構。
『玖』 大理歷史
漢武帝時期,張騫出使西域,刺激漢武帝探索從西南方前往印度的「蜀身毒道」,經營西南邊疆。前109年(漢武帝元封二年)在大理地區遙置葉榆縣,是中原王朝最早在雲南設縣的地區。東漢時隸屬於南中地區的永昌郡。
大理地區三國時臣服於諸葛亮的南征軍,設立了蜀漢雲南郡。南北朝時先後屬河陽郡、西河郡。當時,白族已大致形成,並在洱海邊建築了多座城邑。
唐朝初年,洱海周邊有6個部落,稱為六詔。唐高宗時,蒙舍詔以外的五詔均被吐蕃征服。737年(唐開元二十六年),蒙舍詔首領皮邏閣兼並五詔,建立起南詔國,並將都城從蒙舍(今巍山)搬遷到了太和城(今太和村),並以此為基地,繼續征服周邊地區,控制今天雲南大部。
902年(唐昭宗天復二年),南詔權臣鄭買嗣奪權,建立「大長和國」。927年,楊干貞扶持趙善政建立「大天興國」,隨後又自立為王,建「大義寧國」。
937年(後晉天福二年),段思平也於羊苴咩城定都建國,國號大理。段氏自稱是漢人後裔,立國後,大力推行漢文化,並與南宋遣使通商。
大理國歷經了316年後,在1253年,為忽必烈親征所滅。1274年,元朝為便於統治,在押赤城(又名中慶路,今昆明市)設置了雲南行省,同時設立大理路及太和縣,隸屬於雲南行省。從此雲南的中心城市便由大理轉移到了昆明。
1382年,明軍攻佔大理,大理路改為大理府,仍治太和縣,並築新的府城,即今大理古城。1659年,清軍攻入雲南。清代沿襲明制。1856年(清咸豐六年)爆發雲南回變,建立杜文秀回族政權,控制雲南大部分地區。
中華民國建立後,裁撤大理府,太和縣則改名為大理縣。1950年析置下關市,1983年,下關市與大理縣合並設立了縣級大理市。目前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州府,全市人口中約三分之二是白族人。
(9)大理歷史發展擴展閱讀:
大理地勢西高東低,全市年平均氣溫15℃,降水量1056毫米。農業主產稻穀、小麥、玉米、豬、牛、禽蛋等,特產有雲南山茶花、蒼山杜鵑花、大理雪梨、下關沱茶等。目前工業主要集中於洱海南岸的下關鎮附近,有煙草、茶葉、食品、紡織等門類,盛產大理石。
位於大理古城和下關之間的"太和村"是古南詔國早期的都城,有太和城遺址,規模較大,是國家級文物。位於洱海西北岸的喜洲鎮則是白族居民的聚居地,當地的民族風情濃郁,民居頗具特色。
位於洱海北岸的上關鎮古代為大理古城的軍事屏障,境內遍植朝珠花,以「上關花」而聞名。此外,附近還有雞足山和巍山等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