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簡述漢族形成的歷史過程
漢族的歷史發展過程歷史 海內外,世界上所有的中國人,都是中華民族。但中華民族之中,是包括五十六民族的。很多專家研究寫了很多論文,都一致認為:中華民族是多元一體格局,在幾千年的歷史過程中形成。它的主流:是由許許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單位,經過長期歷史接觸,混合,聯結,融化為一體,同時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個,你來我去,我來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個性的多元統一體。 中華民族這個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有他的特色:在距今,5000年以前,在黃河中游,出現了一個,由若干民族集團匯集起來,逐步融合形成核心,這人核心,被稱為華夏,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把周圍的民族,尤其是把東夷人殷商族,吸入這個核心。到了秦始皇朝時,擁有黃河,長江,中下游及東亞原之後,劉邦的漢朝開始,把漢朝政府管轄的所有人,稱為漢人。漢人以華夏族人的核心,包括黃河,長江,黑龍江,珠江,邊遠山區,所有的民族的人,都是漢人,都是漢族。漢族繼續不斷吸收其他民族,而日益壯大,並且滲入其他民族的聚居區域。構成凝聚,聯系的網路,奠定了在疆域內許多民族聯合成的:不可分割的統一體的基礎,成為一個自在的民族實體,經過民族自覺而稱為中華民族。同時稱為華族,華人,在海外入了別國籍的稱為華裔。漢族是中華民族中的一個成員,與中華民族內任何一個民族,都是平等的。 華夏族 在黃河的黃帝時代,黃河四周的族人,被稱為:蠻,夷,戎,狄,黃帝對蠻夷戎狄族團征伐。這些集團的首領,就是蚩尤和炎帝。黃帝打敗了這此集團,建都在今的河北省內,成東夷人。《史記》記載:夏禹時代,夏禹建都中原,以中原為中心的所有人,稱為華夏人,華夏族,夏禹把反對他的氏族部落,放逐到蠻夷戎狄中去,這樣就把中原華夏族的居民和文化,帶到蠻夷戎狄中去,帶到「九洲」去,九洲就是黃河的中下游,長河的下游的地區,在這個地區內,奠定了日益壯大的華夏族的核心。 漢族 夏商周三代,正是漢族前身華夏族,這個漢民族集團,是從多元形成一體的歷史過程。夏朝之後,就是殷商朝,商原是東夷族人,中國最早開始了族稱,殷族是以游牧起家,後來遷往泰山,再向西,到達河南東部,這時是臣屬於夏朝,後來取得了華夏統治九洲的權力,建立商朝,殷商族融合於華夏族,取消了商族族稱,成為華夏人,成為華夏族,華夏人分布到全國的東,南,西,北,中五土。包括今:河南,山東,河北,遼寧,山西,陝西,安徽,江蘇(一部份),淅江(一部份),還有江西,湖南,內蒙古的一些地方,這些地方,到處都有華人,華夏族,成為這此地方的核心氏族。這此地方的氏族都融合到華夏族中來,擴大了華夏族的核心。 商之後,就是周朝,周人來自西方,周人的始祖是姜嫄,即是西戎的一部份羌人,最初活動在渭水上游,臣屬於商朝,商朝封稱它為周。它繼承了商,統治天下,羌人又融合到華夏族中來,羌人又成為華夏人,成為華夏族,又擴大了華夏族的核心。又把勢力擴大到長江中游。《詩經。北山》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西周的統治,是鬆散性質的聯盟統一體,統治了約三百年。當時的華夏族人,包括,周王朝畿內所有的居民都是華夏族人,包括周王朝分封的國家:如齊,魯,晉,宋,陳,蔡,許,曹邢虢,虞,鄭,芮,梁,申,杞,魏,秦,隨,鄧等諸候國的人,都是華夏人華夏族。後來,列國諸候割據兼並,進入東周時期的春秋戰國時代。這個時代的統一體,各地區的內部,保持著獨立的政權,文化,但其國內,仍然是以華夏族人為核心,仍然是中原文化。戰國的時候,不管你是什麼族人,居住在華夏族心的人都是華夏族,華夏人。就是楚國,越國,春秋七國的人,都是華夏人,就是夏族。夏是指中原一帶的一個核心,不論那個地方的人,凡進入中原核心所管轄的地方居住,入鄉隨族,就是夏人,夏族族。 春秋戰國的500多年裡,各地人口流動,各族的文化交流,各國互相爭雄,在這500年,打下了漢民族實體成長的時期。秦滅六國,統一天下。當時統稱,都是夏人,或統稱是秦人。這個時候,沒有「漢」這個名稱,更沒有漢族。西楚霸王項羽封劉邦為漢王,居漢中,巴蜀。漢王劉邦,統一天下,在中原建立漢皇朝,以中原,巴蜀為基礎,在漢朝統治下,所有的人,都是漢人,各個少數民族,進入中原生活,進入巴蜀地生活的人,都是漢人,都是漢族。漢朝地大物博,凡是漢朝政府管轄地方的人,都是漢人,都是漢族。實質上,也是夏人,也是華夏族。兩漢時期全國人口已接近六千萬人。 這樣,漢族就成為中華民族,形成多元一體格局的凝聚核心。漢族一詞之稱,因為它是核心,一直使用到今天。
㈡ 請問漢人這個名稱的起源
要想知道漢人的起源,就要先了解漢族的起源
漢族是一個歷史從未中斷過的、歷史悠久的民族。漢族的起源是多元的,而且既有主源又有支源。
炎黃集團是漢族的一個主源。在中國的原始社會末期,在黃河兩岸中原地區崛起的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結成部落聯盟後,為了爭奪部落聯盟首領的權位而釀成了歷史上有名的「阪泉之戰」,黃帝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而稱雄於中原。追本溯源,漢族世稱「炎黃世胄」、「黃帝子孫」,其源蓋出於此。其後,在中國歷史上出現的第一個民族--夏民族與黃帝部落有直接的族源關系,司馬遷在《史記·夏本紀》中更是明言夏民族與黃帝部落有著直接的血緣關系,其雲:「禹之父曰鯀,鯀之父曰顓頊,顓頊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黃帝。禹者,黃帝之玄孫而顓頊之孫也。」不僅如此,後來崛起的周民族與留居渭水流域的黃帝部落和炎黃部落也有著族源關系。如周民族的女祖,《詩·大雅·生民》說:「厥初生民,時維姜嫄」亦即《史記·周本紀》所說:「周後稷名棄。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嫄。」炎帝就是一個姜姓部落,這就明確地告訴我們周民族的外祖世系就姓的炎帝部落。關於周民族的男祖,就是姜嫄所生的棄,《史記·周本紀》說:「封棄於邰,號曰後稷,別姓姬氏」黃帝就是一個姬姓部落,這又明確地告訴我們周民族的祖父世系就是姬姓的黃帝部落。
正是因為炎黃集團與漢族有族源關系,如毛澤東、朱德在《祭黃帝文》中所說:「赫赫始祖,吾華肇造;渭衍社綿,岳峨河浩。聰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偉業,雄立東方。」(毛澤東、朱德:《祭黃帝文》,《新中華報》1937年4月5日。)漢族世代尊黃帝為鼻祖,稱之為「人文初祖」。至今位在陝西中部的黃陵縣,傳說為黃帝之墓的黃帝陵,在數萬株千年古柏的簇擁中聳立在橋山上,成為漢族起源的象徵。
東夷集團是漢族的另一個主源。在漢族起源的時代,與炎黃部落聯盟並居黃河流域的是東夷。東夷集團主要分為蚩尤、帝俊、徐夷、萊夷和淮夷五大部分。他們的地理分布情況是:蚩尤部居今山東西南一帶,帝俊部居今山東和河南交界的地區,萊夷居今山東東部地區,徐夷居今蘇北淮河以北徐州一帶,淮夷居今淮河以南的蘇南、皖南地區。其間還有一些小的氏族或部落。從這個分布中可以看出東夷集團主要分布在包括淮河流域在內的黃河中、下游廣大地區。
在漢族與東夷集團的族源關系中,最重要的是東夷集團中的蚩尤部和帝俊部經過激烈的分化、互動和融合,在夏民族之後,也一舉沖破了原始社會的網路,跨進了文明的大門,形成為商民族。《詩經·商頌·玄鳥》說:「天命玄鳥,降而生商。」這就是說商原來是一個以鳥為圖騰的部落,表明其與以鳥為圖騰的蚩尤部的少昊部落有著血緣關系。《國語·魯語》說:「商人礻帝舜」。又表明商與舜,即帝俊部有著血緣關系。《史記·殷本紀》所載:「殷契,母日簡狄,有娀氏之女,為帝嚳次妃。三人行浴,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後之,因孕,生契。」把商部落與蚩尤部和帝俊部的關系糅到了一起。具體分析起來,就是說蚩尤部與商部落有母系血緣關系,帝俊部則與商部落有著父系血緣關系。商王朝是中國奴隸制發展時期,商民族是華夏民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種深遠的淵源關系,決定了東夷集團是漢族又一個主源的歷史地位。
不僅如此,在以後歷史發展的進程中,在周代曾不斷反周的徐夷、淮夷以及地處僻遠的萊夷,先後都無一例外地被卷進了春秋民族大融合的歷史潮流之中,整個的東夷集團幾乎都成了華夏民族的組成部分,這種深厚的淵源關系,從另一個方面又決定了東夷集團是漢族又一個主源的歷史地位。
苗蠻集團是漢族的一個支源。苗蠻是遠古時代中國南方諸氏族、部落或部落聯盟的泛稱。它最早的活動范圍在西北達丹江流域,川東及鄂、湘、贛、皖的沿長江流域,東抵淮河流域,集結在彭蠡(今鄱陽湖)和洞庭之間。
苗蠻集團與炎黃、東夷不同,它在向民族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多元化的情況。一方面苗蠻集團的一部分成為後來的苗、瑤、畲等民族的祖先,至今苗、瑤、畲等民族中還盛傳著關於盤瓠的傳說。另一方面,苗蠻集團的某些氏族、部落,後來發展形成為楚民族,成為華夏民族的族源之一,從而成為漢族的支源之一。
百越集團是漢族的第二個支源。遠古之時,中國南方的另一支土著--百越也早活躍於長江下游的東南沿海以及嶺南一帶。
百越集團的種類很多,史稱「越有百種」。與苗蠻集團發展的情況一樣,百越集團在形成為民族的過程中,也出現了多元化的情況,其中的一部分在歷史長期的發展中經過多次分化和聚合,逐步形成為中國南方壯侗語族中的壯族、傣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仡佬族等少數民族,另一部分則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或融合於華夏民族,或同化於漢族,如於春秋戰國時融合於華夏民族之中,而南越、東越、閩越則於西漢之時逐漸同化於漢族。
而百越集團中以其他一些部落或部落聯盟,雖在三國魏晉以後發展演變為俚人、僚人,但經南北朝的民族大同化,俚人、僚人中的一部分也被同化於漢族之中,這個問題已涉及到漢族的發展問題,但僅此也可看出百越集團是漢族的又一支源。
戎、狄集團是漢族的第三個支源。戎、狄是中國古代典籍對中原之西、之北各氏族、部落的泛稱。其實,戎、狄之稱冠以方位,始見於西周,在此之前戎、狄是互通的。當時,中原西部和北部的氏族、部落主要分為三大集團,即狁、鬼方、羌方。
戎、狄與漢族的族源關系主要表現在遠古的黃帝之時,白狄之先世狁就與黃帝有不可分之關系。相傳黃帝在同炎帝作戰之時,曾教練熊、羆、貔、貅、豸區、虎六個氏族或部落參加戰斗,取得勝利。這六個以北方野獸為圖騰的氏族或部落很可能就有屬於狁的氏族或部落。因此,黃帝之時,可能就有部分狁的氏族或部落參加了黃帝部落聯盟。相傳為黃帝衣冠冢所在地的陝西黃陵縣,正是狁出沒的地方,此其一。其二,在周民族形成的過程中,融合了羌方中重要的一支--姜部落。據《史記·周本紀》記載,傳說周人先妣名姜嫄,是姜部落之女。《詩經·大雅·生民》中乾脆把姜嫄當做了周人的始祖,古公亶父時姜與周建立了牢固的婚姻聯盟,其後周王均娶姜女為後,直到周王朝末年。其三,在春秋戰國的民族大融合之時,大部分戎、狄通過被晉、秦征服而成為華夏民族的一部分。如秦與諸戎的關系十分密切,秦的先世本為戎人,因保平王東遷有功而復封。當時平王即對秦襄公宣布:「戎無道,侵奪我岐、豐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史記·秦本紀》)。於是,從秦武公伐邽、冀戎開始,直到秦穆公「遂霸西戎」《後漢書·西羌傳》。時止,秦之西的諸戎均融合於華夏民族在西方的主要支系--秦之中了,「自是中國無戎寇」。《後漢書·西羌傳》。其四,漢族形成後,白狄之後裔匈奴,歷經五六百年的歷史,除北匈奴遠遁以外,南匈奴全部被魏晉南北朝的民族大同化的洪流所吞沒,而成為漢族的一部分。但是戎狄仍有相當一部分。
以上所述,迫於軍事壓力而向更遠的地域遷徙,在新的歷史條件和地理條件下,正如《後漢羽·西羌傳》所說:「其後子孫分別各自為種」《後漢書·西羌傳》。成為今日中國西南、西北藏族、羌族、彝族、納西族、僳僳族、拉祜族、哈尼族等民族的族源之一。因此之故,戎、狄也僅是漢族的支源之一。
總之,歷史上的炎黃、東夷是漢族的主源,而苗蠻、百越和戎狄是漢族的支源。
漢民族的形成
漢族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經歷了夏、商、周、楚、越等族從部落到民族的發展過程,又經歷了夏、商、周、楚、越等族及部分蠻、夷、戎、狄融合成華夏民族的階段,最後形成於漢代漫長而復雜的三個歷史階段。
1.夏、商、周、楚、越諸族的相繼崛起
漢族的形成起始於夏、商、周、楚、越諸民族相繼崛起。
公元前23至22世紀左右,夏民族在黃河中游、洛河流域的黃土地帶首先崛起。相傳夏部落在進入黃河、洛河流域以前,仍然處於原始社會的氏族公社制時代。血緣關系仍然是維系人們的主要紐帶。據《史記·夏本紀》說:夏部落姒姓。共12氏族,即夏後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尋氏、彤城氏、褒氏、費氏、杞氏、繒氏、辛氏、冥氏、斟戈氏。他們以夏後氏為核心組成為一個有共同血緣的大部落。隨著生產力的變化和發展,到了大禹時期,青銅工具的出現和使用,對於夏民族崛起的意義是促使"以銅為兵"的灌溉農業經濟類型的形成,反映了夏民族形成的經濟基礎和政治條件都已成熟。在這種新的歷史轉折時期,禹劃九州,標志著夏部落血緣關系向地緣關系轉化的完成,也標志著夏民族的形成。
由於社會發展的不平衡,當夏民族在黃河中游崛起之時,地處山東半島,奉鳥為圖騰的商部落還過著原始社會「居無定處」、《史記·殷本紀》。「不常厥邑」《尚書·商書·盤庚上》。的流動生活。但是,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商部落也毫無例外地走上了原始社會解體的道路。「相土烈烈,海外有截」《詩經·商頌·長發》。的記載就是一個信息。於是,本來臣屬於夏王朝的商部落,在商國家建立的過程中,「湯證諸侯」,《史記·殷本紀》。「十一征而無敵於天下」,《孟子·滕文公下》。最後在鳴條會戰中大勝滅夏,湯建立了一個新的奴隸制國家--商王朝。與此同時,商部落也完成了從血緣關系向地緣關系的轉化,而發展成商民族,崛起於黃河下游。
與商滅夏一樣,居住在陝甘渭水上游的溱、沮流域之間,原來是商王朝部屬的周部落,重蹈商民族崛起的道路,在臣屬於商王朝的歷史條件下,完成了從原始社會向階級社會的過渡,重演了商滅夏桀一幕,在「克商」中建立了周王朝,(《左傳》僖公二十四年)。發展成周民族。
夏、商、周三族在黃河流域相繼崛起之後,楚、越兩族在長江流域也相繼崛起。與黃河流域相比,長江流域社會發展的進程相對來說是比較緩慢的,由於國家還沒有出現,所以在相當的一個時期內,長江流域的各氏族、部落被人們稱「蠻」。而江漢地區的蠻,則被稱為「楚荊」,商時即有「維女荊楚」、「居國南方」(《詩經·殷武》)。之說。按照「從部落發展到民族」的一般規律,正處在階級產生、國家出現、民族形成前夜的「楚荊」,由於把戰爭變為一種正常的營生,而崇尚武功,他們在不斷向外發動戰爭中,迅速強大起來。而周成王封熊繹於楚,從一定的意義上來說,不僅奠定了楚開國之基,也是楚民族形成的一個標志。
越民族的形成是從於越突起開始的。分布在江浙到兩廣或雲貴高原這一弧形地帶的百越集團,終因社會發展的不平衡而長期處「百越雜處,各有種姓」《漢書·地理志》注引臣瓚所言。的狀態。但是,由於歷史的機遇和地域位置的優越,商、周之時,與中原諸民族鄰接的百越在江浙的一支--於越突起,開始了形成為民族的歷程。吳、越國家的建立,反映了於越原始社會的瓦解和崩潰,也標志著於越各部落血緣關系向地緣關系轉化的完成。
從夏、商、周、楚、越諸民族相繼崛起,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古代民族形成和發展史上此起彼伏的雄壯一幕,是他們譜寫了漢民族形成的第一階段。
2.華夏民族在大融合中鑄成
作為歷史上發生的東西,民族與其他事物一樣,也是不斷發展著,變化著。從部落發展成民族的夏、商、周、楚、越諸族作為原生民族,在周王朝的統治下從春秋到戰國,民族關系發生大變動、大發展。這時,夏、商、周、楚、越諸族發展、變化的主要形式就是互相往來,互相滲透,互相吸收,出現了民族融合的大趨勢。
春秋時期的民族大融合,首先是在夏、商、周三族之間進行的。例如晉惠公「作州兵」,就打破了西周以來軍隊組成的規定,說明「國」與「州」對立的消除,而州人本是被周征服的「庶人」,又表明晉國內各民族之間的鴻溝已逐漸填平。
春秋民族大融合,還擴張到部分蠻、夷、戎、狄之間。例如《國語·周語》說:周襄「德狄人,將以其女為後。」《左傳》庄公二十八年說:晉獻公「娶二女於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春秋時赫赫有名的重耳本身就是一個混血兒,不僅如此,重耳逃難到狄時,「狄人伐咎如,獲其二女叔隗、季隗,納諸公子。公子取季隗,生伯鯈,叔劉」。《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咎如是赤狄的別種,重耳又與狄人通婚。還有東夷族須句國人成風是魯喜公之妾;赤狄別種路子嬰兒的夫人是晉景公的姐姐。而周民族的晉國人與戎族的秦國人聯姻,更表明春秋時包括部分蠻、夷、狄、戎在內的民族界限也被打破。
所有這些會合在一起,形成了春秋時期民族大融合,於是一個非夏非商非周非楚非越,又非蠻非夷非戎非狄次生的新民族--華夏民族誕生了。華夏民族,在先秦典籍中多稱為「夏」或「諸夏」,又稱為「華」或「諸華」。孔子視「夏」與「華」為同義詞,所謂「裔不謀夏,夷不亂華」。《左傳》定公十年。《左傳》襄公二十六年說:「楚失華夏」,是關於「華夏」一詞的最早記載。此後,「華夏」遂成為春秋時以夏、商、周三族及夷為主源,部分蠻、戎、狄為支源融合形成的新民族的族稱。
戰國時期的民族融合以更深的程度、更廣的范圍、更快的速度繼續進行著。在南方的楚國,春秋以後,楚國縱橫於漢水、長江流域一帶,經八百餘年的擴張經營,文明程度越來越高,民族之間的融合也越來越深,最典型的莫過於屈原的《天問》一例,《天問》是就廟宇中描繪著古史的壁畫而發的。當時楚國的畫工如此熟悉中原地區的歷史,足見民族融合的深廣了。在東北方的燕國,到戰國時已成為雄據東北方的強國,燕將秦開曾作人質於東胡族,回國後率軍打敗東胡,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等東郡,大大擴展了燕國的領土。
燕對遼河流域的開拓,不僅奠定了古代中國在東北的疆域,也使遼河流域各民族融合成華夏民族的又一個支系。在北方的趙國,戰國後期是僅次於秦的強國。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史實,不僅是戰國時期民族融合的實例,而且是華夏文化吸收北方少數民族文化的明證。
在西北的秦國,是戰國時代的後起之秀,本是犬戎的一支,而非「諸華」族。因護送平王東遷有功,秦襄公始列為諸侯。在春秋戰國之交,秦與西方諸戎族展開了激烈的搏鬥,「遂霸西戎」,《史記·秦本紀》。成了西方各民族融合的中心。公元前395年商鞅變法後,秦後來居上,成為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強的國家,不僅打敗了韓、越、魏三國,而且先後兼並了周圍的少數民族,增設了黔中郡、巫郡、南郡、南陽郡、三川郡、太原郡等。昔日西方落後的戎族國家,成為西方民族融合的中心,一躍而成為華夏民族的骨乾和核心。
從春秋到戰國民族大融合的歷史中,我們可以看到,繼夏、商、周、楚、越諸族相繼崛起的此起彼伏的中國古代民族形成和發展史上雄壯的一幕之後,在中國古代民族形成和發展史上又演出了波瀾壯闊的民族大融合的一幕。在這一幕歷史活劇中,一個嶄新的民族--華夏民族,在民族大融合的熔爐中鑄成,分別形成了東以齊、西以楚、南以秦、北以趙、燕為代表的四個大支系,為統一的漢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礎,這是漢族形成的第二階段。
3.漢族在「大一統」中形成
在春秋戰國民族融合的熔爐中鑄成的華夏民族是一個分散的,不統一的民族,生產力水平的進一步發展和提高。
所有這一切,集中到一點,就是要求有一個統一的政治中心。於是,秦始皇雄才大略,用十年時間統一了六國,結束了諸侯割據紛爭,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大一統」封建國家--秦王朝。在「大一統」中,華夏民族也從分散走向了統一。秦王朝建立後,秦始皇採取了推行郡縣制,規定「書同文字」,統一貨幣、度量衡和「車同軌」、「行同倫」,以及築長城等一系列的措施,統一和穩定華夏民族。
正是由於秦始皇的這些「大一統」的措施使得華夏民族更加確定地成為一個穩定的人們共同體,所以雖然秦王朝國運短暫,但漢承秦制,在「大一統」思想的指導下,政治上,漢武帝創設了刺史制度,把全國分為十三州部,實行「編戶齊民」;經濟上,漢武帝接受桑弘羊建議,頒行均輸法、平準法,以京師為中心,建立了全國范圍的商業網,商品流通大大發展;文化思想上,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使儒學發展成了經學,取得了占統治地位的優勢,使儒學成了正在形成的漢民族共同心理素質血肉部分。所有這些,表明西漢時中央集權「大一統」封建國家更集中、更強大,使統一成了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流,使華夏民族完成了向漢族的發展和轉化。
華夏民族發展、轉化為漢族的標志是漢族族稱的確定。華夏民族統一於秦王朝,其族稱曾經改稱為「秦人」,西域各國就有稱華夏民族為「秦人」的習慣。但是秦王朝短命的國運,使「秦人」的稱呼很快被人們遺忘了。而漢王朝從西漢到東漢,前後長達400多年,為漢朝之名兼華夏民族之名提供了歷史條件。另外,漢王朝國勢強盛,在對外交往中,其他民族稱漢朝的軍隊為「漢兵」,漢朝的使者為「漢使」,漢朝的人為「漢人」。於是,在漢王朝通西域、伐匈奴、平西羌、征朝鮮、服西南夷、收閩粵南粵,與周邊少數民族進行空前頻繁的各種交往活動中,漢朝之名遂被他族稱呼為華夏民族之名。呂思勉說:「漢族之名,起於劉邦稱帝之後。」(《先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2頁。)呂振羽則說:「華族自前漢的武帝宣帝以後,便開始叫漢族。」(《中國民族簡》,三聯書店1950年版,第19頁。)總而言之,漢族之名自漢王朝始稱。
從華夏民族向漢族發展、轉化的歷史活劇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繼華夏民族在春秋戰國民族大融合的熔爐中鑄成之後,在「大一統」思想的指導下,又演出了民族形成和發展史上氣貫長虹的一幕。從此以後,漢族就以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躋身於世界民族之林,屹立在世界的東方,這就是漢族形成的第三階段。
漢民族的發展
漢族一出現於世界,便以世界歷史上獨一無二的穩定性,少有的凝聚力和吸引力,開始了世界民族史上最宏偉的民族發展歷史進程。
人口的發展,是民族繁榮昌盛的重要標志之一,此即俗話所說:國泰民安,人丁興旺。封建社會時期漢族人口的發展經過了兩個大的發展時期,即魏晉南北朝至隋唐和宋遼夏金元至明清。兩漢之時,漢族形成的初期約有五千萬人口,經魏晉南北朝至隋唐的發展,到宋代時人口突破一億大關,滕澤元:《宋代人口突破一億大關》,(《人口研究》1986年第6期)。又經宋遼夏金元至明清的發展,到清代道光年間人口增至四億多。
封建社會時期的漢族人口為什麼能得到這么巨大的發展,其中顯然有恩格斯所說的「人類自身的生產,即種的繁衍」(《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第2頁)。的機製作用,但了解和認識漢族人口的大發展,必須了解和認識漢族發展史上的一個突出現象,即民族同化問題。所謂民族同化,就是一個民族喪失民族特性,變成另一個民族的問題。在中國民族發展史上,有漢族同化少數民族的情況,也有少數民族同化漢族的情況,但兩者相比,前者是主流,是漢族能發展成為世界第一大族的一個重要原因。
東漢以後,中原大亂,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四分五裂,到處是封建割據,到處是紛爭戰亂。在大分裂、大混戰、大動盪之中,各民族或部族四處流徙,北方匈奴、鮮卑、烏丸、氐、羌紛紛入主中原,江漢地區的部分蠻族也涌進中原,在中原地區形成漢族與匈奴、鮮卑、烏丸、氐、羌及蠻族交錯雜居的局面;而北方漢族人民又大批南移;在長江及珠江流域形成漢族與蠻、俚、僚等南方少數民族或部族交錯雜居的局面。但是,曾幾何時,這些少數民族的全部或部分為什麼在歷史上銷聲匿跡了呢?還有,唐以後,在新的大分裂、大動亂中,在中國歷史上也曾顯赫一世的契丹族、黨項族、女真族等少數民族,曾幾何時,其全部或部分為什麼也在歷史上銷聲匿跡了呢?這就是因為他們被漢族同化,喪失了本民族的特點,變成了漢族的一部分了。
總之,在中國歷史上民族融合潮流的席捲之下,雜居得愈久,民族心理溝通得愈深,漢族先進經濟和文化的發展越快,漢族這個由許多民族混血而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民族,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越來越發展,終於成為世界第一大族。
㈢ 漢族的起源:漢族是怎麼來的
漢族,是上古傳說炎帝(或神農氏)與黃帝(或軒轅氏)兩個部落的後裔, 是在中國及海外華人佔多數優勢的民族。 在歷史上,中國上古史學專家許倬雲認為,華夏部落經殷商周秦等等原位處中原邊緣的夷人他者,在諸夏的基礎上建立了「中國」本部,於漢朝形成自稱為漢人的「文化共同體」。 漢族別稱「漢人」、 「華人」, 「唐人」、「秦人」、 「桃花石」 等。到了近代以後「民族」一詞傳入中國,「漢族」便取代「漢人」成為這一族群的正式名稱。 「炎黃子孫」及「炎黃裔胄」皆曾被中國共產黨及中國國民黨用來做為「漢族」的代稱或另稱, 現代則有龍的傳人等稱呼。
漢族的族稱,是在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形成、發展過程中確立的。公元前206年漢朝繼秦而興,前後歷400餘年,經濟、文化及國家的統一有了新的發展,原稱華夏的中原居民稱為漢人。在以後的歷史發展中,漢人成為中國主體民族的族稱,歷代佔中國人口絕大多數,在各方面發展中佔主導地位。漢族歷經與各族的共處、遷徙、融合,形成了在松遼平原及黃河、淮河、長江、珠江等農業發達地區及城市集中分布,在邊疆與當地各族交錯雜居的分布特點。另外,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漢族有相當數量人口移居海外,形成當地的華裔或華僑。
20世紀50年代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漢族和各少數民族為中國的繁榮富強作出了巨大貢獻。漢族在古代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藝術,具有鮮明的特色。擁有眾多影響深遠的代表人物和作品。在自然科學方面,天文學和數學成就為世人矚目。古代農學曾有農書370餘種。在古代漢文學發展中,詩歌的發展占顯著地位,如楚辭、樂府、唐詩、宋詞等都有許多藝術成就極高的作家與作品;其他如散文、小說等也著稱於世。
㈣ 漢族歷史的發展
漢族一出現於世界,便以世界歷史上獨一無二的穩定性,少有的凝聚力和吸引力,開始了世界民族史上最宏偉的民族發展歷史進程。
人口的發展,是民族繁榮昌盛的重要標志之一,此即俗話所說:國泰民安,人丁興旺。封建社會時期漢族人口的發展經過了兩個大的發展時期。根據復旦大學的基因研究對照歷史遷移記錄,漢民族的擴張主因是歷史上的由北往南的人口移動。而不是所謂的是南方少數民族接受漢文化從而形成南方漢族。
漢族的人口如果從其族源華夏集團算起開始約有200餘萬人。歷經夏、商、周三代,到戰國盛時已有2000萬人左右了。在兩漢之時,漢族人口已達5000餘萬人。到唐代前期達到8000萬至9000萬人之間,到北宋大觀年間達10441萬餘人。
元代以後,明萬曆二十八年(1601)人口達1.5億。及至清道光三十年(1851年)則達4億以上,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其人口約6億,到20世紀末已達10億以上。在地域上則從黃河、長江流域向南發展到珠江流域抵台灣島和海南島,向東北發展到黑龍江流域,向西北發展到天山南北,向西南發展到雲貴高原和青藏高原。
封建社會時期的漢族人口為什麼能得到這么巨大的發展?其中顯然有恩格斯所說的「人類自身的生產,即種的繁衍「的機製作用。但了解和認識漢族人口的大發展,必須了解和認識漢族發展史上的一個現象,即民族同化問題。所謂民族同化,就是一個民族喪失民族特性,變成另一個民族的問題。在中國民族發展史上,有漢族同化少數民族的情況,也有少數民族同化漢族的情況。因為漢族自古以來就佔中國人口的絕大多數,所以被漢族同化的少數民族在漢族總人口中比例較底。民族同化並不是漢族人口眾多的主要原因,現代興起的分子人類學研究發現南北漢族父系具有高度同一性,母系也有60%左右的同一性。
㈤ 有誰知道中國漢族人的演變史
漢族的歷史發展過程歷史
海內外,世界上所有的中國人,都是中華民族.但中華民族之中,是包括五十六民族的.很多專家研究寫了很多論文,都一致認為:中華民族是多元一體格局,在幾千年的歷史過程中形成.它的主流:是由許許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單位,經過長期歷史接觸,混合,聯結,融化為一體,同時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個,你來我去,我來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個性的多元統一體.
中華民族這個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有他的特色:在距今,5000年以前,在黃河中游,出現了一個,由若干民族集團匯集起來,逐步融合形成核心,這人核心,被稱為華夏,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把周圍的民族,尤其是把東夷人殷商族,吸入這個核心.到了秦始皇朝時,擁有黃河,長江,中下游及東亞原之後,劉邦的漢朝開始,把漢朝政府管轄的所有人,稱為漢人.漢人以華夏族人的核心,包括黃河,長江,黑龍江,珠江,邊遠山區,所有的民族的人,都是漢人,都是漢族.漢族繼續不斷吸收其他民族,而日益壯大,並且滲入其他民族的聚居區域.構成凝聚,聯系的網路,奠定了在疆域內許多民族聯合成的:不可分割的統一體的基楚,成為一個自在的民族實體,經過民族自覺而稱為中華民族.同時稱為華族,華人,在海外入了別國籍的稱為華裔.漢族是中華民族中的一個成員,與中華民族內任何一個民族,都是平等的.
華夏族 在黃河的黃帝時代,黃河四周的族人,被稱為:蠻,夷,戎,狄,黃帝對蠻夷戎狄族團征伐.這些集團的首領,就是蚩尤和炎帝.黃帝打敗了這此集團,建都在今的河北省內,成東夷人.《史記》記載:夏禹時代,夏禹建都中原,以中原為中心的所有人,稱為華夏人,華夏族,夏禹把反對他的氏族部落,放逐到蠻夷戎狄中去,這樣就把中原華夏族的居民和文化,帶到蠻夷戎狄中去,帶到「九洲」去,九洲就是黃河的中下游,長河的下游的地區,在這個地區內,奠定了日益壯大的華夏族的核心.
漢族 夏商周三代,正是漢族前身華夏族,這個漢民族集團,是從多元形成一體的歷史過程.夏朝之後,就是殷商朝,商原是東夷族人,中國最早開始了族稱,殷族是以游牧起家,後來遷往泰山,再向西,到達河南東部,這時是臣屬於夏朝,後來取得了華夏統治九洲的權力,建立商朝,殷商族融合於華夏族,取消了商族族稱,成為華夏人,成為華夏族,華夏人分布到全國的東,南,西,北,中五土.包括今:河南,山東,河北,遼寧,山西,陝西,安徽,江蘇(一部份),淅江(一部份),還有江西,湖南,內蒙古的一些地方,這些地方,到處都有華人,華夏族,成為這此地方的核心氏族.這此地方的氏族都融合到華夏族中來,擴大了華夏族的核心.
商之後,就是周朝,周人來自西方,周人的始祖是姜嫄,即是西戎的一部份羌人,最初活動在渭水上游,臣屬於商朝,商朝封稱它為周.它繼承了商,統治天下,羌人又融合到華夏族中來,羌人又成為華夏人,成為華夏族,又擴大了華夏族的核心.又把勢力擴大到長江中游.《詩經.北山》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西周的統治,是鬆散性質的聯盟統一體,統治了約三百年.當時的華夏族人,包括,周王朝畿內所有的居民都是華夏族人,包括周王朝分封的國家:如齊,魯,晉,宋,陳,蔡,許,曹邢虢,虞,鄭,芮,梁,申,杞,魏,秦,隨,鄧等諸候國的人,都是華夏人華夏族.後來,列國諸候割據兼並,進入東周時期的春秋戰國時代.這個時代的統一體,各地區的內部,保持著獨立的政權,文化,但其國內,仍然是以華夏族人為核心,仍然是中原文化.戰國的時候,不管你是什麼族人,居住在華夏族心的人都是華夏族,華夏人.就是楚國,越國,春秋七國的人,都是華夏人,就是夏族.夏是指中原一帶的一個核心,不論那個地方的人,凡進入中原核心所管轄的地方居住,入鄉隨族,就是夏人,夏族族.
春秋戰國的500多年裡,各地人口流動,各族的文化交流,各國互相爭雄,在這500年,打下了漢民族實體成長的時期.秦滅六國,統一天下.當時統稱,都是夏人,或統稱是秦人.這個時候,沒有「漢」這個名稱,更沒有漢族.西楚霸王項羽封劉邦為漢王,居漢中,巴蜀.漢王劉邦,統一天下,在中原建立漢皇朝,以中原,巴蜀為基楚,在漢朝統治下,所有的人,都是漢人,各個少數民族,進入中原生活,進入巴蜀地生活的人,都是漢人,都是漢族.漢朝地大物博,凡是漢朝政府管轄地方的人,都是漢人,都是漢族.實質上,也是夏人,也是華夏族.兩漢時期全國人口已接近六千萬人.
這樣,漢族就成為中華民族,形成多元一體格局的凝聚核心.漢族一詞之稱,因為它是核心,一直使用到今天.
滿意請採納
㈥ 漢族的發展過程
從約公元前5000年起,當今漢族的主體華夏族在黃河流域起源並開始逐漸發展,進入了新石器時期,並先後經歷了母系和父系氏族公社階段.公元前2700年,活動於陝西中部地區的一個姬姓部落,首領是黃帝,其南面還有一個以炎帝為首的姜姓部落,雙方經常發生摩擦.兩大部落終於爆發了阪泉之戰,黃帝打敗了炎帝,之後兩個部落結為聯盟,並攻佔了周邊各個部落,華夏族的前身由此產生.
漢族的先民據先秦文獻記載的傳說與夏、商、周立都范圍,漢族的遠古先民大體以西起隴山、東至泰山的黃河中、下游為活動地區;主要分布在這一地區的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這兩個類型的新石器文化,一般認為即漢族遠古先民的文化遺存。
遠古傳說,還描述了漢族先民曾經歷漫長的原始公社制時代。在黃帝以前,經過「知母不知父」的母系氏族部落(見母系氏族制)的階段;關於黃帝的傳說,則標志著由母系氏族部落轉化為父系氏族部落(見父系氏族制),並已進入部落聯盟階段。傳說在黃帝之後相繼以禪讓方式為大部落聯盟首領的堯、舜、禹,被認為是黃帝的子孫
公元前21世紀,中原地區的原始公社制時代走到了歷史的盡頭,階級社會已經出現在黃河中、下游平原的土地上。從公元前21世紀以後,相繼出現了夏(約公元前21世紀~前16世紀)、商(約前16世紀~前11世紀)、西周(約前11世紀~前771年)幾個王朝。首先在黃河及其支流渭、汾、伊、洛下至河濟之間以及淮河支流汝、潁上游;繼而發展至淮河、泗水、長江、漢水的廣大地區。西周時,已出現華、夏單稱或華夏連稱的族名, 以與蠻、夷、戎、 狄相區別。但是,這時華夷之辨尚不甚嚴。
春秋(前770~前476)時,華夷貴賤尊卑的觀念已很強烈,當時區分華夏與蠻夷的標准,族類與文化都被重視,文化尤為首要因素。華夷因禮俗、服飾等因素而往往可以互相易位。秦、楚不僅與齊、燕、韓、趙、魏同稱諸夏,而且是兩個最強大的華夏諸侯。七雄合縱、連橫、兼並、爭戰,但族體相同,形成諸夏統一趨勢;於是華夏成為穩定的族體,分布區域也已達東北遼河中下游,西北洮河流域,西南巴蜀黔中,東南湖湘吳越等廣大地區。
秦始皇統一中國並建立了秦朝,隨後漢朝建立,並統治中國400餘年,該時期中國版圖空前擴大,此時漢族人口分布仍集中與黃河、淮河流域,從西晉末年起,五胡亂華,漢族人口逐漸向長江、珠江及中國東南部大規模遷徙,而從西晉到隋代的建立這一段期間,漢族進入中亞和雲南。到明,清時,南方漢族人口便超過了北方,後滿人禁止漢人出關進入東北,清朝後期為充實邊疆,准許漢族進入中國東北,在張作霖統治東北時期,大量引入山東漢族.自明朝起漢族開始零星向東南亞移民,從19世紀起又有漢族向歐洲,北美等地移民。
㈦ 漢族歷史的起源
炎黃集團是漢族的主源。在中國的原始社會末期,黃河中下游地區崛起的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結成了部落聯盟。炎帝和黃帝為了爭奪部落聯盟首領爆發了歷史上有名的「阪泉之戰」,黃帝取得了勝利並稱雄於中原。漢族世稱「炎黃世胄」、「炎黃子孫」,其源蓋出於此。 漢族之稱,起於劉邦有天下之後。近人或謂王朝之號,不宜為民族之名。吾族正名,當雲華夏。案《書》曰:「蠻夷猾夏」。《堯典》,今本分為《舜典》。《左氏》曰:「戎狄豺狼,諸夏親昵。」閔元年。又曰:「裔不謀夏,夷不亂華。」定十年。又載戎子駒支對晉人之言曰:「我諸戎飲食衣服,不與華同。」襄十四年。《論語》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八佾》。《說文》亦曰:「夏,中國之人也。」則華夏確系吾族舊名。然二字音近義同,竊疑仍是一語。二字連用,則所謂復語也。「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二語,意同辭異,古書往往有之,可看俞氏樾《古書疑義舉例》。以《列子》黃帝夢游華胥,附會為漢族故壤,未免失之虛誣。夏為禹有天下之號,夏水亦即漢水下流。禹興西羌,《史記·六國表》。漢中或其舊國。則以此為吾族稱號,亦與借資劉漢相同。且炎劉不祀,已越千年。漢字用為民族之名,久已不關朝號。 商族又名殷人,是華夏民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關於商族最早生活在哪裡,史學界一直眾說紛紜,普遍的觀點認為是黃河下游。在甲骨文中,「華」與「夏」二字具有非常崇高的地位。《通志·氏族略·以國為氏》說:殷氏,契(偰xie)姓,封於商,後世遷於亳。為周所滅,子孫以國名為氏。《詩經·商頌·玄鳥》:「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史記·殷本紀》所載:「殷契,母曰簡狄,有娀氏之女,為帝嚳次妃。三人行浴,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後之,因孕,生契。」
《史記·殷本紀》對殷氏族系記載甚詳,且絕大部分符合後來考古發現和甲骨文研究的結果。依《史記》、《世本》、《元和姓纂》等記載,殷商宗族是黃帝的後裔。殷氏先祖自黃帝至契的傳承次序為:黃帝與嫘祖生玄囂,玄囂生蟜極,蟜極生帝嚳,帝嚳與簡狄生契。契生活的年代,正是華夏民族開始崛起的時期。在帝堯、帝舜、帝禹的領導下,華夏民族戰勝了自然災害,生產力得到了空前的發展,為原始社會向奴隸制社會過渡奠定了基礎。契被帝舜任命為司徒,負責教化民眾的工作,又扶助大禹,成為禹治水的重要助手之一,立下了大功,因此被封於商,都於亳(今安徽省亳州市),賜姓子。 在南方崛起的楚族也與黃帝有著深厚的淵源關系,楚之先祖出自帝顓頊高陽氏。高陽者,黃帝之孫,昌意之子也。顓頊帝後第五代吳回,是帝高辛氏的火正(火官),主管天火與地火,能光融天下,帝嚳命曰祝融(祝,大也;融,明也)。其部落分布在商都朝歌的南方即今河南新鄭一帶。楚人的祖先最早活動在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後在商朝的驅逐下被迫南遷。大致遷徙路線是:新鄭——桐柏山——丹陽——湖北荊山。楚國在江漢地區發展強大。轄地為湖北,還有湖南、河南、重慶、安徽、江蘇、江西的部分地方。
吳回之子陸終,生有六子,幼子曰季連,羋姓,是楚之先祖。由於中原部落或部落集團之間的斗爭日益激烈,季連後裔大約在夏代或商代前期被迫南遷。季連舉族南徙後又從蠻俗,故而後來的華夏族視之為「楚蠻」、「蠻荊」。季連之後曰鬻熊,是周文王的老師,其曾孫熊繹,當周成王時,封為楚子(意為楚地的子爵)。據《世本》《古今姓氏書辯證》及《元和姓纂》等所載,黃帝的子孫在商末有個叫鬻熊的,很有學問,做過周文王的老師。其子事文王,早以卒。曾孫熊繹以王父字為氏,成熊姓。周成王分封先王功臣時,封熊繹於楚蠻之地,建都於丹陽。建立了楚國。
西漢史家司馬遷在《史記·楚世家》中記載西周初期楚人領袖熊繹:「當成王之時,舉文、武勤勞之後嗣,而封熊繹於楚蠻,封以子男之田,姓羋氏,居丹陽。」此一論述認為商末周初,楚先人祝融的後裔從北方遷徙至「丹陽」。這是楚人首次得到周王室的正式承認。楚人在丹淅流域頻繁的活動,給這里留下了眾多的遺址和遺物。 在陝西一帶崛起的秦人也與黃帝關系密切,秦國的先人,最早可以追隨到傳說中的顓頊帝。《史記·秦本紀》:」秦之先,帝顓頊之苗裔,孫曰女修。玄鳥隕卵,女修吞之,生子大業。「大業娶少典之女(女華),」女華生大費,與禹平水土「。大費是個很了不起的人物,他跟大禹一起治水。治水成功以後,舜帝獎勵大禹一塊黑色的玉圭,大禹卻說這個功勞不是他一個人的,因為有大費的輔助,治水才能成功。舜帝聽後便賞賜給大費一個黑色的旌旗飄帶,還給他娶了一個姓姚的美女。從此,大費便留在舜帝的身邊,為舜帝馴養和調教鳥獸。鳥獸大多馴服,舜帝贊賞大費的功勞,就賜大費嬴姓,其部族為嬴姓部族,這就是嬴姓的由來。因為大費善於調教鳥獸,人們又叫他柏翳(伯益)。
夏朝末年,伯益次子若木之玄孫費昌棄夏投商,為商湯駕車,輔助商湯滅夏立商,成為商朝的功臣。嬴姓部族成為商朝的貴族,世代輔佐商朝。商朝末年,周武王伐紂,嬴姓部族的惡來與父親蜚廉一起為紂王效力,惡來後被周武王所殺,而蜚廉則向東逃往奄國。周武王去世後年幼的周成王即位,商紂王之子武庚趁機挑唆發動三監之亂,嬴姓部族捲入。周公姬旦平叛之後嚴厲地懲罰了參與叛亂之人,嬴姓部族因此被分割並被迫遷往各地,其中大部分西遷成為秦人的先祖。 正是因為炎黃集團與漢族的族源關系,所以毛澤東、朱德在《祭黃帝文》中說:「赫赫始祖,吾華肇造;渭衍社綿,岳峨河浩。聰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偉業,雄立東方。」漢族世代尊黃帝為鼻祖,稱之為「人文初祖」。至今在位於陝西中部的黃陵縣,有著傳說為黃帝之墓的黃帝陵。黃帝陵在數萬株千年古柏的簇擁中聳立在橋山上,成為漢族起源的象徵。
根據復旦大學的基因研究對照歷史遷移記錄,漢民族的擴張主因是歷史上的由北往南的人口移動,而非所謂的南方少數民族接受漢文化漢化成了南方漢族。南方漢族的父系全部來自中原漢族,母系有南方原住民成分。
㈧ 中國漢族歷史發展
漢族的歷史發展過程歷史
海內外,世界上所有的中國人,都是中華民族。但中華民族之中,是包括五十六民族的。很多專家研究寫了很多論文,都一致認為:中華民族是多元一體格局,在幾千年的歷史過程中形成。它的主流:是由許許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單位,經過長期歷史接觸,混合,聯結,融化為一體,同時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個,你來我去,我來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個性的多元統一體。
中華民族這個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有他的特色:在距今,5000年以前,在黃河中游,出現了一個,由若干民族集團匯集起來,逐步融合形成核心,這人核心,被稱為華夏,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把周圍的民族,尤其是把東夷人殷商族,吸入這個核心。到了秦始皇朝時,擁有黃河,長江,中下游及東亞原之後,劉邦的漢朝開始,把漢朝政府管轄的所有人,稱為漢人。漢人以華夏族人的核心,包括黃河,長江,黑龍江,珠江,邊遠山區,所有的民族的人,都是漢人,都是漢族。漢族繼續不斷吸收其他民族,而日益壯大,並且滲入其他民族的聚居區域。構成凝聚,聯系的網路,奠定了在疆域內許多民族聯合成的:不可分割的統一體的基楚,成為一個自在的民族實體,經過民族自覺而稱為中華民族。同時稱為華族,華人,在海外入了別國籍的稱為華裔。漢族是中華民族中的一個成員,與中華民族內任何一個民族,都是平等的。
華夏族 在黃河的黃帝時代,黃河四周的族人,被稱為:蠻,夷,戎,狄,黃帝對蠻夷戎狄族團征伐。這些集團的首領,就是蚩尤和炎帝。黃帝打敗了這此集團,建都在今的河北省內,成東夷人。《史記》記載:夏禹時代,夏禹建都中原,以中原為中心的所有人,稱為華夏人,華夏族,夏禹把反對他的氏族部落,放逐到蠻夷戎狄中去,這樣就把中原華夏族的居民和文化,帶到蠻夷戎狄中去,帶到「九洲」去,九洲就是黃河的中下游,長河的下游的地區,在這個地區內,奠定了日益壯大的華夏族的核心。
漢族 夏商周三代,正是漢族前身華夏族,這個漢民族集團,是從多元形成一體的歷史過程。夏朝之後,就是殷商朝,商原是東夷族人,中國最早開始了族稱,殷族是以游牧起家,後來遷往泰山,再向西,到達河南東部,這時是臣屬於夏朝,後來取得了華夏統治九洲的權力,建立商朝,殷商族融合於華夏族,取消了商族族稱,成為華夏人,成為華夏族,華夏人分布到全國的東,南,西,北,中五土。包括今:河南,山東,河北,遼寧,山西,陝西,安徽,江蘇(一部份),淅江(一部份),還有江西,湖南,內蒙古的一些地方,這些地方,到處都有華人,華夏族,成為這此地方的核心氏族。這此地方的氏族都融合到華夏族中來,擴大了華夏族的核心。
商之後,就是周朝,周人來自西方,周人的始祖是姜嫄,即是西戎的一部份羌人,最初活動在渭水上游,臣屬於商朝,商朝封稱它為周。它繼承了商,統治天下,羌人又融合到華夏族中來,羌人又成為華夏人,成為華夏族,又擴大了華夏族的核心。又把勢力擴大到長江中游。《詩經。北山》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西周的統治,是鬆散性質的聯盟統一體,統治了約三百年。當時的華夏族人,包括,周王朝畿內所有的居民都是華夏族人,包括周王朝分封的國家:如齊,魯,晉,宋,陳,蔡,許,曹邢虢,虞,鄭,芮,梁,申,杞,魏,秦,隨,鄧等諸候國的人,都是華夏人華夏族。後來,列國諸候割據兼並,進入東周時期的春秋戰國時代。這個時代的統一體,各地區的內部,保持著獨立的政權,文化,但其國內,仍然是以華夏族人為核心,仍然是中原文化。戰國的時候,不管你是什麼族人,居住在華夏族心的人都是華夏族,華夏人。就是楚國,越國,春秋七國的人,都是華夏人,就是夏族。夏是指中原一帶的一個核心,不論那個地方的人,凡進入中原核心所管轄的地方居住,入鄉隨族,就是夏人,夏族族。
春秋戰國的500多年裡,各地人口流動,各族的文化交流,各國互相爭雄,在這500年,打下了漢民族實體成長的時期。秦滅六國,統一天下。當時統稱,都是夏人,或統稱是秦人。這個時候,沒有「漢」這個名稱,更沒有漢族。西楚霸王項羽封劉邦為漢王,居漢中,巴蜀。漢王劉邦,統一天下,在中原建立漢皇朝,以中原,巴蜀為基楚,在漢朝統治下,所有的人,都是漢人,各個少數民族,進入中原生活,進入巴蜀地生活的人,都是漢人,都是漢族。漢朝地大物博,凡是漢朝政府管轄地方的人,都是漢人,都是漢族。實質上,也是夏人,也是華夏族。兩漢時期全國人口已接近六千萬人。
這樣,漢族就成為中華民族,形成多元一體格局的凝聚核心。漢族一詞之稱,因為它是核心,一直使用到今天。
㈨ 漢族的來歷
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是上古時期黃帝和炎帝部落的後裔,炎黃子孫。「漢」原指天河、宇內宙銀容河,《詩經》雲:「維天有漢,監亦有光。」漢族舊稱漢人是因中國的漢王朝而得名,漢朝以前稱「華夏」或「諸夏」。無論是在政治、軍事、哲學、文學、史學、藝術等諸多方面,還是在自然科學領域中,漢族都創造了許多輝煌的業績。漢族自古對各種宗教信仰採取兼容並蓄的態度。天命崇拜和祖先崇拜是漢族宗教的主要傳統觀念。幾千年來,提倡以仁為中心,重視倫理教育,由孔子、孟子思想體系形成的儒家學說對漢族產生著深刻的影響。漢族歷來以勤勞、富於創造精神著稱。漢族歷史上的經濟是以農業為主,兼營家庭副業,是一種典型的男耕女織的自然經濟。漢族的農業生產在歷史上素來發達,尤其以水利灌溉和精耕細作著稱於世,漢族的手工業也有相當高的發展水平。而隨著中國歷史的變遷,以及外族入侵和躲避戰亂等因素,漢族也發生了大規模遷移,一直在從中原地區向南遷移。客家人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