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巧克力的發展歷史

巧克力的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19 15:28:33

① 德芙巧克力的起源及發展歷史

1919年的春天,盧森堡王室迎來了夏洛特公主繼承王位,同時她又嫁給了波旁家庭的後裔費利克斯王子。做為王室後廚一個幫廚萊昂忙壞了,整天都在清理碗筷和盤子,雙手裂開了好多口子,當他正在用鹽水擦洗傷口時,一個女孩走了過來,對他說:這樣一定很疼吧?這個女孩就是後來影響萊昂一生的芭莎公主。

兩上年輕人就這樣的相遇了。從沒有人疼愛的萊昂遇到了善良的芭莎。因為芭莎只是費利克斯王子的遠房親友,所以在王室里地位很低,稀罕的美食——冰淇淋,也輪不上她去品嘗的。於是萊昂每當晚上就悄悄溜進廚房,為芭莎做冰淇淋,兩個人總是一邊品嘗著冰淇淋一邊談著往事,芭莎還教會了萊昂英語。情竇初開的甜蜜縈繞在兩個年輕人的心頭。不過,在那個尊卑分明的保守年代,由於身份和處境的特殊,他們誰都沒有說出心裡的愛意,只是默默地將這份感情埋在心底。

20世紀初,為了使盧森堡在整個歐洲的地位強大起來,盧森堡和比利時訂立了同盟,為了鞏固兩國之間的關系,王室聯姻成為最好的辦法,而被選中的人就是芭莎公主。一連幾天,萊昂都看不到芭莎,他心急如焚。終於在一個月後,芭莎出現在餐桌上,然而她已經瘦了一大圈了,整個人看起來很憔悴。萊昂在准備甜點的時候,在芭莎的冰淇淋上用熱巧克力寫了幾個英文字母「DOVE」是「DO YOU LOVE ME」的英文縮寫。他相信芭莎一定可以猜他的心聲,然而芭莎發了很久的呆,直到熱巧克力融化。

幾天之後,芭莎出嫁了。一年後,忍受不了相思的折磨,萊昂離開了王室後廚,帶著心中的隱痛,悄然來到了美國的一家高級餐廳。這里的老闆非常賞識他,還把女兒許給我萊昂。

時光的流逝,家庭的安寧,平穩的事業,還有兒子的降生,都沒能撫平萊昂心底深處的創傷。他的心事沒有逃過妻子的眼睛,她憤怒爆發了,並傷心的離開了。

萊昂此後一直單身帶著兒子,經營他的糖果店。1946年的一年,萊昂看到兒子在追一輛販賣冰淇淋的車,記憶的門頓時被撞開。自從芭莎離開後,萊昂便再也沒有做過冰淇淋了。這次萊昂決定繼續過去沒有為芭莎完成的研究。

經過幾個月的精心研製,一款富含奶油、同時被香醇的巧克力包裹的冰淇淋問世了,並被刻上了四個字母。兒子天真的問萊昂「DOVE」(德芙)是什麼意思。萊昂輕輕地說:這是冰淇淋的名字。

德芙的冰淇淋一推出就大受好評。而正在此時,萊昂收到了一封來自盧森堡的信,信是一個同在御廚幹活的夥伴寫給他的,信中萊昂得知,芭莎公主曾派人回國四處打聽他的消息,希望他能夠去探望她,但卻得知他去了美國。由於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這封信到萊昂的手裡時,已經整整遲到一年零三天。

萊昂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打到芭莎。芭莎和萊昂此時都已經老了,芭莎虛弱的躺在床上,曾經如清波盪漾的眼睛變得灰濛蒙的。萊昂撲在她的床邊,眼淚無法自抑的滴落在她蒼白的手背上。芭莎伸出手來輕輕地撫摸萊昂的頭發,用近乎微弱到聽不清的聲音叫著萊昂的名字。

芭莎回憶當時在盧森堡,她非常愛萊昂,曾以絕食拒絕聯婚,她被看守一個月,她深知自己絕不可能逃脫聯婚的命運,何況萊昂從未說過愛她,更沒有任何承諾。在那個年代,女子要同整個家庭決裂是要付出很大代價的。她最終只能向命運妥協,但條件是,希望離開盧森堡前能回王官喝一次下午茶,因為她想在那裡與萊昂作最後的告別。她吃了他送給她的巧克力冰淇淋,卻沒有看到那些融化的字母。

聽到這里,萊昂泣不成聲,過去的誤解終於有了答案。但一切都來的太晚了,三天之後,芭莎離開了人世。萊昂聽傭人說,自從芭莎嫁過來之後,終日鬱郁寡歡,導致疾病纏身,在得知他離開盧森堡並已經在美國結婚後,就一病不起了。

萊昂無限悲涼,如果當年那冰淇淋上的熱巧克力不融化,如果芭莎明白他的心聲,那麼她一定會改變主意與他私奔的。如果那巧克力是固定的,那些字就永遠不會融化了,他就不會失去最後的機會。萊昂決定製造一種固體巧克力,使其可以保存更久。

經過苦心研製,香醇獨特的德芙巧克力終於製成了,每一塊巧克力上都被牢牢的刻上「DOVE」,萊昂以此來紀念他和芭莎那錯過的愛情,它雖然苦澀而甜蜜,悲傷而動人,如同德芙的味道。

如今,德芙巧克力已經有了數十種口味,每一種愛情都能在這巧克力王國中被詮釋和寄託。全世界越來越多的人愛上因愛而生、從冰淇淋演變而來的德芙。當情人們送出了德芙,就意味著送出了那輕聲的愛情之問:DO YOU LOVE ME?那也是創始人在提醒天下有情人,如果你愛他(她),請及時讓愛的人知道,並記得深深地愛,不要放棄

② 好時巧克力的發展史

北美地區最大的巧克力及巧克力類糖果製造商好時公司位於賓夕法尼亞州,是一傢具有111年歷史的老字型大小公司。好時巧克力的創始人米爾頓·好時先生(MiltonHershey)1903年在這里初創巧克力製造業時,這里還是一片人煙少的牧場。好時先生以他的智慧和長遠眼光創建了世界一流的巧克力工廠,牧場專送的新鮮牛奶,精心篩選的可可豆,加上傳統的經典工藝,使HERSHEY'S好時巧克力純正幼滑,滋味濃冽。整座好時小鎮變成了一個巧克力香味滿溢的巧克力王國。
好時KISSES散裝,獨立小巧,方便攜帶,隨時隨地,和TA一起分享甜蜜吧!巧克力是甜蜜的象徵,每一顆都值得用心品味。 當那一股香濃在口中蔓延開時,彌漫,沉醉其中。快樂的感覺由心而生!把香濃的牛奶與純正的可可融合,滴落,變成嬌小玲瓏的水滴狀KISSES。它正似滴滴美麗活潑的小精靈,帶著百年的經典醇香,跳著不同的舞步,盈盈而來。
在20世紀初,好時鎮就是好時公司,鎮上的居民幾乎全是好時公司的員工。好時公司鋪築了道路,修建了醫院,建築了體育館、劇場、游樂場、巧克力溫泉等幾乎鎮上的一切公共設施,並帶頭把好時鎮建成美國小城鎮綠化建設中的模範。好時鎮擁有3家現代化的巧克力工廠。

③ 巧克力的歷史,和各地巧克力的文化

巧克力起源於墨西哥,那裡生長著根深葉茂、果實累累的可可樹。在此之前,人們發現的最早的巧克力消費的考古證據屬於公元400年。美國研究人員在18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志上報告說,他們使用新型分析技術,在陶瓶里發現了製造巧克力的原料--可可豆特有的化學成分特徵。
古代的印第安人把可可果實 磨成粉,與玉米粉、辣椒粉摻和在一起,製成略帶苦澀味的麵糊作成日常食品。到14世紀,墨 西哥人在可可粉里加進糖、香草等調料,配製成一種甜美可口的硬糖,這就是巧克力的雛形。 直至17世紀,巧克力才傳入歐洲。歐洲人不僅學會了如何製作巧克力,並大膽創新,使得巧克 力的口味有了很大的提高,由此奠定了歐洲巧克力的卓著聲譽,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巧克力輸 出地。在歐洲眾多的巧克力生產國中,德國巧克力無疑是極具競爭力的。德國人憑借先進的技 術設備、雄厚的資金,生產出質優價廉的巧克力,並暢銷世界各地。而美可馨巧克力就是其中 最重要的代表,正如德國的另一傑作——大眾汽車一樣,美可馨巧克力以其令人信賴的美好品 質和實實在在的價位,成為世界上銷量位居第六的著名巧克力。 巧克力·德國人 德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巧克力輸出國之一,每年都要向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銷售40萬噸左 右的巧克力。 德國也堪稱巧克力的消費大國。據統計,每個德國人一年要消費巧克力10-15公斤。在德國的 超市中,常常可以看見國內市場少見甚至沒有的500G、1000G裝巧克力排塊。美可馨巧克力充 分體現著日爾曼民族的特徵:傳統、嚴謹、固執的追求完美以及與生俱來的對技術的不懈追求 。美可馨巧克力的創始人英霍夫先生研究發明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水力研磨機,大大提高了生產 效率,這一創舉宣告了巧克力「機械化生產」時代的開始,也奠定了德國躋身巧克力王國的基 礎。由於其先進的生產技術,從而使得美可心巧克力不僅質優,而且價廉。雖然身為德國原裝 進口巧克力,其價位卻與國內合資廠生產的巧克力不相上下。 巧克力·吃法 巧克力原先是只有王公貴族才能享用的奢侈品,如今的巧克力雖已隨處可見,不再是什麼稀罕 之物,但若不懂其吃法、囫圇吞下,那就只能遺憾的說是暴殄天物了。品嘗巧克力,也講究「 色、香、味」。 色。巧克力的原料是可可豆,自然其顏色是一種棕色。若可可脂含量高,顏色就深一些,正如 美可馨苦味巧克力;若乳製品含量相對高的話,顏色就淡些,就好象美可馨牛奶巧克力。但是 ,千萬記住一點:好的巧克力是有光澤的,那起一塊優質的巧克力,它會在你的手心中閃光! 不信,打開一盒美可馨巧克力試試。 香。正如品上好的凍頂烏龍,喝之前必先聞聞那股香味,那種香味會一下子鑽入你的鼻腔,縈 繞,繼續深入,直至沁人心脾。巧克力也一樣。懂巧克力的人,一定不會放棄這股香味,因為 在巧克力入嘴之前,這已經是一種享受了。

巧克力發展編年史公元前四世紀,瑪雅人開始種植可可樹 。

公元前十世紀,阿茲特克人在墨西哥南部到瓜地馬拉的廣大區域種植可可樹,由於產量小,可可豆在當時作為貨幣在阿茲特克王國流通。

1502年,克里斯托夫·哥倫布(Christopher-Columbus)乘"聖瑪麗雅號"第四次登陸美洲,將巧克力第一次帶回歐洲。

1527年,赫爾南·科爾特斯爵士正式將巧克力推薦給西班牙宮廷,使之成為宮廷豪華宴會的奢侈品。

1585年,第一批可可豆從維拉克魯斯(Veracruz 今墨西哥港)遠洋運輸到塞維利亞(Seville 西班牙港口),拉開了歐洲巧克力貿易的序幕。

1606年,西班牙人安東尼奧·克來提(Antonio Carletti)從美洲貿易返回,路過義大利,將巧克力引入都靈、佩魯賈、威尼斯,威尼斯成為巧克力的"聖地"。

1609年,在黑暗的宗教裁判廳時期,西班牙、葡萄牙的猶太人避難進入法、西邊境的巴約納,巧克力進入法國民間。

公元1660年,西班牙公主瑪麗雅.特蕾莎與法蘭西國王路易十四締結婚約,女王將一盒裝幀精美的巧克力作為定情禮物贈送給太陽王。從此,巧克力迅速征服了巴黎和其他歐洲城市,成為歐洲人最喜愛的食品及飲料。

1671年,巴黎巧克力商大衛·凱盧(David Caillou)在干樹街(Rue of L'Arbre-Sec)開設了法國第一家巧克力商店。

1657年,法國巧克力商抵達倫敦,在主教門大街(Bishopsgate)和皇後巷小徑(Queen's Head Alley)的一間屋子出售巧克力飲料,由此一種新型的俱樂部誕生了,他們被稱為"巧克力屋"和"咖啡屋"。其中最著名的"White's"後來成為著名的紳士俱樂部。

1674年,一家名為"咖啡磨坊和煙卷"的倫敦商店出售一種叫"西班牙糕餅"的固體巧克力。這種產品的吸引力太大了,使得歐洲的巧克力商竟相模仿。

1765年,約翰·韓農(John Hannon)詹姆斯·貝克博士(Dr.JaBakermes)在麻省的杜爾切斯特(Dorchester)創立美國第一家巧克力工廠。

1819年,讓.路易斯·凱勒(Jean-Louis Cailler)在義大利學成巧克力製作工藝返回瑞士,在日內瓦湖畔的Vevey建立了巧克力工廠,並於1830年推出"pure caracas"和"medium sweet"巧克力品種,奠定了瑞士"巧克力王國"的基石。

1824年,約翰·吉百利(John Gadbry)在伯明翰開了一間食品店,出售巧克力飲料和可可;

1831年,阿隆索·納赫爾(Alonso Nagel)在西班牙第一大港口城市畢爾巴鄂(Bilbo)的阿特蘇里區(Atxuri)開設了第一家"蒂奧莎"巧克力商店。170多年來,"蒂奧莎"球狀、三角填芯巧克力塊及巧克力糕點、飲料作為巴斯克文化的一種象徵延續至今。

1831年,吉百利創立了自己的工廠;1854年,鑒於尊貴品質,吉百利獲得英國皇家的委任狀-維多利亞女皇的可可和巧克力特別供貨商。吉百利從此名揚天下。

1866年,亨利·雀巢(Henri Nestlé)配製成功干奶粉,結合同期美國發明的煉乳,誕生了被稱為"華貴的彼德"(Gala-Peter)的牛奶巧克力塊。1878年,"雀巢"牛奶巧克力塊獲巴黎國際展覽會金獎,獲得了空前的成功。

1912年,比利時人簡·努哈斯(Jean Neuhans)發明了帶有多種軟芯(杏仁、牛軋糖和水果味奶油)的巧克力。1925年,皮雷斯特·瑪氏(Forrest Mars)用不同方法在美國發明了夾心巧克力條,這兩種發明產生了我們現在所知道的龐大的巧克力糖果點心系列。……
據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故宮)的清朝檔案記載,300年前(康熙四十四年),巧克力進入中國。那麼第一塊巧克力是讓誰吃了呢?

1705年,羅馬教皇十一世派遣使節多羅到中國傳教。第二年,多羅到了北京,住進故宮。康熙皇帝對西方文化非常感興趣,每有洋人來華,都要接見盤桓一番,了解西方的政治和科學技術。多羅這次到北京,自然少不了接見與攀談。七月二日,負責接待照料多羅起居的武英殿總監赫世亨,向多羅轉告了康熙皇帝的"意思"。多羅馬上"遵旨",向康熙皇帝獻上一些西方的奇珍,其中一個精美的小錫盒裡面,裝著150塊巧克力。武英殿總監赫世亨模仿西方人的吃法,讓工匠打制了一套白銀器皿,還用黃楊木特製了用於攪拌的簽子。他從150塊巧克力中,精選了50塊,放入特種的柳條匣,連同自己的奏摺一同呈上。康熙皇帝將呈上的用具、巧克力和奏摺一一看過之後,即命下人當即調制。只見下人小心翼翼地夾出兩塊巧克力,放入銀罐子里,倒入燒開的玉泉水,加上糖,稍適攪拌,又倒進一個雙耳玉龍杯。頓時,一股奇異的香味兒彌漫了整個房間,連門外的小太監都不住地咽口水。康熙皇帝拿起杯子看到裡面的黑湯,不覺皺起眉頭。聞了聞,拿到嘴邊抿了一小口:苦中帶澀,澀中帶甜,這算是什麼味道?周圍的人看到康熙皇帝皺起眉頭,都不免有些緊張。待看到他又喝了兩口,若有所若思地點點頭,嘴角顯出一絲笑意,才如釋重負。"原來洋人每天就喝這東西,哪裡有我們的龍井茶好喝!啊——哈哈"康熙皇帝爽朗地大笑起來。周圍的人也跟著附和、跟著笑。"不過,洋人喝這東西必有道理……"康熙皇帝拿起赫世亨的奏摺看了看,隨即提筆批示道"言味甜苦屬熱,但未寫有何效益,治何病,殊未盡善,著再詢問"。

④ 巧克力什麼時候發明的

起源
最早出現的巧克力,起源於墨西哥地區古代印第安人的一種含可可的食物,味道苦而辣。1526年,西班牙探險家科爾特斯帶回西班牙,獻給當時的國王,使歐洲人視它為迷- 葯,掀起一股狂潮。後來大約在16世紀,西班牙人讓巧克力「甜」起來,他們將可可粉及香料拌和在蔗汁中,成了香甜飲料。到了1876年,一位名叫彼得的瑞士人別出心裁,在上述飲料中再摻入一些牛奶,這才完成了現代巧克力創制的全過程。不久之後,有人想到,將液體巧克力加以脫水濃縮成一塊塊便於攜帶和保存的巧克力糖。1828年,由荷蘭的萬·豪頓想到將其脂肪除去2/3,做成容易飲用的可可飲料。

傳奇故事
1519年,以西班牙著名探險家科爾特斯為首的探險隊進入墨西哥腹地。旅途艱辛,隊伍歷經千辛萬苦,到達了一個高原。隊員們個個累得腰酸背疼、筋疲力盡,一個個橫七豎八地躺在地上,不想動彈。科爾特斯很著急,前方的路還很長呢,隊員們都累成這樣了,這可怎麼辦呢? 正在這時,從山下走來一隊印第安人。友善的印第安人見科爾特斯他們一個個無精打采,立刻打開行囊,從中取出幾粒可可豆,將其碾成粉末狀,然後加水煮沸,之後又在沸騰的可可水中放入樹汁和胡椒粉。頓時一股濃郁的芳香在空中彌漫開來。 印第安人把那黑乎乎的水端給科爾特斯他們。科爾特斯嘗了一口,「哎呀,又苦又辣,真難喝!」但是,考慮到要尊重印第安人的禮節,科爾特斯和隊員們還是勉強喝了兩口。 沒想到,才過了一會兒功夫,探險隊員們好像被施了魔法一樣,體力得到了恢復!驚訝萬分的科爾特斯連忙向印第安人打聽可可水的配方,印第安人將配方如實相告,並得意地說:「這可是神仙飲料啊!」 1528年,科爾特斯回到西班牙,向國王敬獻了這種由可可做成的神仙飲料,只是,考慮到西班牙人的飲食特點,聰明的科爾特斯用蜂蜜代替了樹汁和胡椒粉。 「這飲料真不錯!」國王喝了連聲叫好,並因此封科爾特斯為爵士。 從那以後,可可飲料風靡了整個西班牙。一位名叫拉思科的商人,因為經營可可飲料而發了大財。 一天,拉思科在煮飲料時突發奇想:調制這種飲料,每次都要煮,實在太麻煩了!要是能將它做成固體食品,吃的時候取一小塊,用水一沖就能吃,或者直接放入嘴裡就能吃,那該多好啊! 於是,拉思科開始了反復的試驗。最終,他採用濃縮、烘乾等辦法,成功地生產出了固體狀的可可飲料。由於可可飲料是從墨西哥傳來的,在墨西哥土語里,它叫「巧克拉托魯」,因此,拉思科將他的固體狀可可飲料叫做「巧克力特」。 拉思科發明的巧克力特,是巧克力的第一代。 西班牙人是很會保密的。他們嚴格保密可可飲料的配方,對巧克力特的配方也守口如瓶。直到200年以後的1763年,一位英國商人才成功地獲得了配方,將巧克力特引進到英國。英國生產商根據本國人的口味,在原料里增加了牛奶和乳酪,於是,「奶油巧克力」誕生了。 奶油巧克力,是巧克力的第二代。 當時,巧克力的味道雖說不錯,但和現在的口感無法相比。這是因為,可可粉中含有油脂,無法與水、牛奶等融為一體,因此巧克力的口感很不爽滑。直到1829年,荷蘭科學家萬·豪頓發明了可可豆脫脂技術,才使巧克力的色香味臻於完美。 經過脫脂處理後生產出來的巧克力,爽滑細膩,口感極佳,是巧克力的第三代,也就是我們現在所享用的。

⑤ 巧克力的歷史

巧克力發展編年史公元前四世紀,瑪雅人開始種植可可樹 。

公元前十世紀,阿茲特克人在墨西哥南部到瓜地馬拉的廣大區域種植可可樹,由於產量小,可可豆在當時作為貨幣在阿茲特克王國流通。

1502年,克里斯托夫·哥倫布(Christopher-Columbus)乘"聖瑪麗雅號"第四次登陸美洲,將巧克力第一次帶回歐洲。

1527年,赫爾南·科爾特斯爵士正式將巧克力推薦給西班牙宮廷,使之成為宮廷豪華宴會的奢侈品。

1585年,第一批可可豆從維拉克魯斯(Veracruz 今墨西哥港)遠洋運輸到塞維利亞(Seville 西班牙港口),拉開了歐洲巧克力貿易的序幕。

1606年,西班牙人安東尼奧·克來提(Antonio Carletti)從美洲貿易返回,路過義大利,將巧克力引入都靈、佩魯賈、威尼斯,威尼斯成為巧克力的"聖地"。

1609年,在黑暗的宗教裁判廳時期,西班牙、葡萄牙的猶太人避難進入法、西邊境的巴約納,巧克力進入法國民間。

公元1660年,西班牙公主瑪麗雅.特蕾莎與法蘭西國王路易十四締結婚約,女王將一盒裝幀精美的巧克力作為定情禮物贈送給太陽王。從此,巧克力迅速征服了巴黎和其他歐洲城市,成為歐洲人最喜愛的食品及飲料。

1671年,巴黎巧克力商大衛·凱盧(David Caillou)在干樹街(Rue of L'Arbre-Sec)開設了法國第一家巧克力商店。

1657年,法國巧克力商抵達倫敦,在主教門大街(Bishopsgate)和皇後巷小徑(Queen's Head Alley)的一間屋子出售巧克力飲料,由此一種新型的俱樂部誕生了,他們被稱為"巧克力屋"和"咖啡屋"。其中最著名的"White's"後來成為著名的紳士俱樂部。

1674年,一家名為"咖啡磨坊和煙卷"的倫敦商店出售一種叫"西班牙糕餅"的固體巧克力。這種產品的吸引力太大了,使得歐洲的巧克力商竟相模仿。

1765年,約翰·韓農(John Hannon)詹姆斯·貝克博士(Dr.JaBakermes)在麻省的杜爾切斯特(Dorchester)創立美國第一家巧克力工廠。

1819年,讓.路易斯·凱勒(Jean-Louis Cailler)在義大利學成巧克力製作工藝返回瑞士,在日內瓦湖畔的Vevey建立了巧克力工廠,並於1830年推出"pure caracas"和"medium sweet"巧克力品種,奠定了瑞士"巧克力王國"的基石。

1824年,約翰·吉百利(John Gadbry)在伯明翰開了一間食品店,出售巧克力飲料和可可;

1831年,阿隆索·納赫爾(Alonso Nagel)在西班牙第一大港口城市畢爾巴鄂(Bilbo)的阿特蘇里區(Atxuri)開設了第一家"蒂奧莎"巧克力商店。170多年來,"蒂奧莎"球狀、三角填芯巧克力塊及巧克力糕點、飲料作為巴斯克文化的一種象徵延續至今。

1831年,吉百利創立了自己的工廠;1854年,鑒於尊貴品質,吉百利獲得英國皇家的委任狀-維多利亞女皇的可可和巧克力特別供貨商。吉百利從此名揚天下。

1866年,亨利·雀巢(Henri Nestlé)配製成功干奶粉,結合同期美國發明的煉乳,誕生了被稱為"華貴的彼德"(Gala-Peter)的牛奶巧克力塊。1878年,"雀巢"牛奶巧克力塊獲巴黎國際展覽會金獎,獲得了空前的成功。

1912年,比利時人簡·努哈斯(Jean Neuhans)發明了帶有多種軟芯(杏仁、牛軋糖和水果味奶油)的巧克力。1925年,皮雷斯特·瑪氏(Forrest Mars)用不同方法在美國發明了夾心巧克力條,這兩種發明產生了我們現在所知道的龐大的巧克力糖果點心系列。……
據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故宮)的清朝檔案記載,300年前(康熙四十四年),巧克力進入中國。那麼第一塊巧克力是讓誰吃了呢?

1705年,羅馬教皇十一世派遣使節多羅到中國傳教。第二年,多羅到了北京,住進故宮。康熙皇帝對西方文化非常感興趣,每有洋人來華,都要接見盤桓一番,了解西方的政治和科學技術。多羅這次到北京,自然少不了接見與攀談。七月二日,負責接待照料多羅起居的武英殿總監赫世亨,向多羅轉告了康熙皇帝的"意思"。多羅馬上"遵旨",向康熙皇帝獻上一些西方的奇珍,其中一個精美的小錫盒裡面,裝著150塊巧克力。武英殿總監赫世亨模仿西方人的吃法,讓工匠打制了一套白銀器皿,還用黃楊木特製了用於攪拌的簽子。他從150塊巧克力中,精選了50塊,放入特種的柳條匣,連同自己的奏摺一同呈上。康熙皇帝將呈上的用具、巧克力和奏摺一一看過之後,即命下人當即調制。只見下人小心翼翼地夾出兩塊巧克力,放入銀罐子里,倒入燒開的玉泉水,加上糖,稍適攪拌,又倒進一個雙耳玉龍杯。頓時,一股奇異的香味兒彌漫了整個房間,連門外的小太監都不住地咽口水。康熙皇帝拿起杯子看到裡面的黑湯,不覺皺起眉頭。聞了聞,拿到嘴邊抿了一小口:苦中帶澀,澀中帶甜,這算是什麼味道?周圍的人看到康熙皇帝皺起眉頭,都不免有些緊張。待看到他又喝了兩口,若有所若思地點點頭,嘴角顯出一絲笑意,才如釋重負。"原來洋人每天就喝這東西,哪裡有我們的龍井茶好喝!啊——哈哈"康熙皇帝爽朗地大笑起來。周圍的人也跟著附和、跟著笑。"不過,洋人喝這東西必有道理……"康熙皇帝拿起赫世亨的奏摺看了看,隨即提筆批示道"言味甜苦屬熱,但未寫有何效益,治何病,殊未盡善,著再詢問"。

⑥ 巧克力是怎麼來的與發展歷史

1642年,巧克力被復作為葯品引入製法國,由天主教人士食用。

1765年,巧克力進入美國,被托馬斯·傑斐遜贊為「具有健康和營養的甜點」。

1847年,巧克力飲料中被加入可可脂,製成如今人們熟知的可咀嚼巧克力塊。

1875年,瑞士發明了製造牛奶巧克力的方法,從而有了現 在所看到的巧克力。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刺激了巧克力的生產,巧克力被運到戰場分發給士兵。

⑦ 巧克力的發展史

公元前四世紀,瑪雅人開始種植可可樹。
公元前十世紀,阿茲特克人在墨西哥南部到瓜地馬拉的廣大區域種植可可樹,由於產量小,可可豆在當時作為貨幣在阿茲特克王國流通。

1502年,克里斯托夫·哥倫布(Christopher-Columbus)乘聖瑪麗雅號第四次登陸美洲,從加勒比海沿岸將一種叫xocolatl(遭克力)的飲料帶回歐洲,由於其正失寵於西班牙宮廷,巧克力的第一次歐洲之行遭受了冷遇。

1527年,西班牙貴族赫爾南·科爾特斯爵士帶領著幾百個火槍手,徹底毀滅了阿茲特克人創建的古老的蒙特祖瑪王朝,從泰諾克提特蘭(今墨西哥城)把巧克力第二次帶入西班牙查理五世宮廷。考特斯爵士著力描述蒙特祖瑪人的古老傳說,從而將巧克力正式推薦到歐洲,並成為宮廷豪華禮儀盛會上的奢侈品。

1585年,第一批可可豆從維拉克魯斯(Veracruz 今墨西哥港)遠洋運輸到塞維利亞(Seville 西班牙港口),拉開了歐洲巧克力貿易的序幕。

1606年,西班牙人安東尼奧·克來提(Antonio Carletti)從美洲貿易返回,路過義大利,將巧克力引入都靈、佩魯賈、威尼斯,威尼斯成為巧克力的聖地。

1609年,在黑暗的宗教裁判廳時期,西班牙、葡萄牙的猶太人避難進入法、西邊境的巴約納,巧克力進入法國民間。

1660年,西班牙公主瑪麗雅.特蕾莎與法蘭西國王路易十四締結婚約,女王將一盒裝幀精美的巧克力作為定情禮物贈送給太陽王。從此,巧克力成為高貴、顯赫的代名詞,迅速征服了巴黎和其他歐洲城市,成為歐洲人最喜愛的食品及飲料。

1671年,巴黎巧克力商大衛·凱盧(David Caillou)在干樹街(Rue of L'Arbre-Sec)開設了法國第一家巧克力商店。

1657年,法國巧克力商抵達倫敦,在主教門大街(Bishopsgate)和皇後巷小徑(Queen's Head Alley)的一間屋子出售巧克力飲料,由此一種新型的俱樂部誕生了,他們被稱為巧克力屋和咖啡屋。其中最著名的White's後來成為著名的紳士俱樂部。

1674年,一家名為咖啡磨坊和煙卷的倫敦商店出售一種叫西班牙糕餅的固體巧克力。這種產品的吸引力太大了,使得歐洲的巧克力商竟相模仿。

1765年,約翰·韓農(John Hannon)詹姆斯·貝克博士(Dr.JaBakermes)在麻省的杜爾切斯特(Dorchester)創立美國第一家巧克力工廠。

1819年,讓.路易斯·凱勒(Jean-Louis Cailler)在義大利學成巧克力製作工藝返回瑞士,在日內瓦湖畔的Vevey建立了巧克力工廠,並於1830年推出pure caracas和medium sweet巧克力品種,奠定了瑞士巧克力王國的基石。

1824年,約翰·吉百利(John Gadbry)在伯明翰開了一間食品店,出售巧克力飲料和可可;

1831年,阿隆索·納赫爾(Alonso Nagel)在西班牙第一大港口城市畢爾巴鄂(Bilbo)的阿特蘇里區(Atxuri)開設了第一家蒂奧莎巧克力商店。170多年來,蒂奧莎球狀、三角填芯巧克力塊及巧克力糕點、飲料作為巴斯克文化的一種象徵延續至今。

1831年,吉百利創立了自己的工廠;1854年,鑒於尊貴品質,吉百利獲得英國皇家的委任狀-維多利亞女皇的可可和巧克力特別供貨商。吉百利從此名揚天下。

⑧ 德芙巧克力的介紹,在中國發展歷史的介紹

德芙巧克力
德芙巧克力是世界最大寵物食品和休閑食品製造商美國跨國食品公司瑪氏(Mars)公司在中國推出的系列產品之一,1989年進入中國,1995年成為中國巧克力領導品牌,「牛奶香濃,絲般感受」成為經典廣告語。 巧克力似乎早已成為人們傳遞情感、享受美好瞬間的首選佳品。可是,走進商場、面對玲琅滿目的各種品牌,消費者卻難以抉擇。面對太多的選擇,消費者關心的不僅僅是一盒糖果,而是產品的品質如何、口感如何、味道如何。他們要求整盒巧克力可以帶來非凡的體驗。
[編輯本段]廣告拍攝
面對日益成熟的消費者,愛芬食品公司不僅全力以赴研製出高品質的德芙牛奶巧克力 ,而且每年求新求變,希望給消費者美好的巧克力體驗,廣告片也不例外。從去年的「聆聽德芙絲語」,今年更傾全力策劃,以獨特的創意及別具一格的製作技術拍攝,帶給消費者全新的廣告片---漩渦篇,感覺絲般感覺的新境界。
當低沉、感性的旁白,配合優美的吟唱音樂,漸漸引出緩緩旋轉的巧克力旋渦,它有絲般潤澤的質感,如清泉般流暢的律動;這個地地道道的巧克力旋渦不停地旋轉,加上純美牛奶的加入,巧克力加牛奶的美妙結合,有如跳著一首慢版爵士舞一般的悠揚動人,它渲染出的美妙感受吸引你進入一個純粹牛奶巧克力的世界。之後成型的巧克力塊從香濃誘人的漩渦中飛出,想先嘗為快的沖動再也按捺不住。這場完美的演出,將視覺與味覺的誘惑帶來最高點,宛如經驗一場美好的巧克力饗宴,這就是德芙想呈現給觀眾的巧克力體驗與全新的感覺。
吃巧克力是種絕妙的體驗,拍攝巧克力卻是項挑戰。這個廣告片創意來自達美高廣告,特別委託英國資深導演邁克爾?安德森領銜製作。邁克爾曾在商業片製作領域多次榮獲燈光獎、創意設計獎、膠卷洗印獎以及電影攝影獎,這些成就促使他更有經驗導演商業影片。
這支廣告片的成功不只在於創意構思,更在於技術成果;當然更少不了先進的特殊攝影器材與技術的幫助。因為未用特殊攝影機之前,你看到的是一片快速旋轉的巧克力大海,沒有任何的神奇可言,需要豐富的想像力才行。倒牛奶的畫面也是,過程就象平常倒牛奶般簡單快速,當Photo-Sonics的鏡頭捕捉下,才能呈現緩緩旋轉運動的美感;而非常令人贊嘆的巧克力激起王冠畫面,神奇的魅力是在這台35毫米攝影機,在每秒360格高速之下,所展現出它與眾不同的魅力。
這些特殊器材及技巧起到了神奇的效果,在整個拍攝過程中採用了50種不同的材料,為的是呈現一如德芙牛奶巧克力產品本身的高品質質感,透過畫面傳達那種產品的特質與視覺的吸引力,就像吃到德芙牛奶巧克力的經驗一樣難忘。
愛芬食品公司將於2001年11月4日在中國12個主要城市首播這個全新的電視廣告片。這個電視片將德芙牛奶巧克力的魅力及純美品質刻劃得絲絲入扣。一如它的廣告語闡述的「牛奶香濃,絲般感受」那般誘人。而獨特的創意及製作拍攝技巧,也將為身為領導品牌的德芙牛奶巧克力帶向全新的境界。
德芙【名字詮釋】
德芙=DOVE
D=DO
O=YOU
V=LOVE
E=ME
連起來是 DO YOU LOVE ME

⑨ 巧克力的最早是怎麼發明和流傳起來的

巧克力發展編年史公元前四世紀,瑪雅人開始種植可可樹。
公元前十世紀,阿茲特克人在墨西哥南部到瓜地馬拉的廣大區域種植可可樹,由於產量小,可可豆在當時作為貨幣在阿茲特克王國流通。
1502年,克里斯托夫·哥倫布(Christopher-Columbus)乘"聖瑪麗雅號"第四次登陸美洲,將巧克力第一次帶回歐洲。
1527年,赫爾南·科爾特斯爵士正式將巧克力推薦給西班牙宮廷,使之成為宮廷豪華宴會的奢侈品。
1585年,第一批可可豆從維拉克魯斯(Veracruz 今墨西哥港)遠洋運輸到塞維利亞(Seville 西班牙港口),拉開了歐洲巧克力貿易的序幕。
1606年,西班牙人安東尼奧·克來提(Antonio Carletti)從美洲貿易返回,路過義大利,將巧克力引入都靈、佩魯賈、威尼斯,威尼斯成為巧克力的"聖地"。
1609年,在黑暗的宗教裁判廳時期,西班牙、葡萄牙的猶太人避難進入法、西邊境的巴約納,巧克力進入法國民間。
公元1660年,西班牙公主瑪麗雅.特蕾莎與法蘭西國王路易十四締結婚約,女王將一盒裝幀精美的巧克力作為定情禮物贈送給太陽王。從此,巧克力迅速征服了巴黎和其他歐洲城市,成為歐洲人最喜愛的食品及飲料。
1671年,巴黎巧克力商大衛·凱盧(David Caillou)在干樹街(Rue of L'Arbre-Sec)開設了法國第一家巧克力商店。
1657年,法國巧克力商抵達倫敦,在主教門大街(Bishopsgate)和皇後巷小徑(Queen's Head Alley)的一間屋子出售巧克力飲料,由此一種新型的俱樂部誕生了,他們被稱為"巧克力屋"和"咖啡屋"。其中最著名的"White's"後來成為著名的紳士俱樂部。
1674年,一家名為"咖啡磨坊和煙卷"的倫敦商店出售一種叫"西班牙糕餅"的固體巧克力。這種產品的吸引力太大了,使得歐洲的巧克力商竟相模仿。
1765年,約翰·韓農(John Hannon)詹姆斯·貝克博士(Dr.JaBakermes)在麻省的杜爾切斯特(Dorchester)創立美國第一家巧克力工廠。
1819年,讓.路易斯·凱勒(Jean-Louis Cailler)在義大利學成巧克力製作工藝返回瑞士,在日內瓦湖畔的Vevey建立了巧克力工廠,並於1830年推出"pure caracas"和"medium sweet"巧克力品種,奠定了瑞士"巧克力王國"的基石。
1824年,約翰·吉百利(John Gadbry)在伯明翰開了一間食品店,出售巧克力飲料和可可;
1831年,阿隆索·納赫爾(Alonso Nagel)在西班牙第一大港口城市畢爾巴鄂(Bilbo)的阿特蘇里區(Atxuri)開設了第一家"蒂奧莎"巧克力商店。170多年來,"蒂奧莎"球狀、三角填芯巧克力塊及巧克力糕點、飲料作為巴斯克文化的一種象徵延續至今。
1831年,吉百利創立了自己的工廠;1854年,鑒於尊貴品質,吉百利獲得英國皇家的委任狀-維多利亞女皇的可可和巧克力特別供貨商。吉百利從此名揚天下。
1866年,亨利·雀巢(Henri Nestlé)配製成功干奶粉,結合同期美國發明的煉乳,誕生了被稱為"華貴的彼德"(Gala-Peter)的牛奶巧克力塊。1878年,"雀巢"牛奶巧克力塊獲巴黎國際展覽會金獎,獲得了空前的成功。
1912年,比利時人簡·努哈斯(Jean Neuhans)發明了帶有多種軟芯(杏仁、牛軋糖和水果味奶油)的巧克力。1925年,皮雷斯特·瑪氏(Forrest Mars)用不同方法在美國發明了夾心巧克力條,這兩種發明產生了我們現在所知道的龐大的巧克力糖果點心系列。……
據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故宮)的清朝檔案記載,300年前(康熙四十四年),巧克力進入中國。那麼第一塊巧克力是讓誰吃了呢?
1705年,羅馬教皇十一世派遣使節多羅到中國傳教。第二年,多羅到了北京,住進故宮。康熙皇帝對西方文化非常感興趣,每有洋人來華,都要接見盤桓一番,了解西方的政治和科學技術。多羅這次到北京,自然少不了接見與攀談。七月二日,負責接待照料多羅起居的武英殿總監赫世亨,向多羅轉告了康熙皇帝的"意思"。多羅馬上"遵旨",向康熙皇帝獻上一些西方的奇珍,其中一個精美的小錫盒裡面,裝著150塊巧克力。武英殿總監赫世亨模仿西方人的吃法,讓工匠打制了一套白銀器皿,還用黃楊木特製了用於攪拌的簽子。他從150塊巧克力中,精選了50塊,放入特種的柳條匣,連同自己的奏摺一同呈上。康熙皇帝將呈上的用具、巧克力和奏摺一一看過之後,即命下人當即調制。只見下人小心翼翼地夾出兩塊巧克力,放入銀罐子里,倒入燒開的玉泉水,加上糖,稍適攪拌,又倒進一個雙耳玉龍杯。頓時,一股奇異的香味兒彌漫了整個房間,連門外的小太監都不住地咽口水。康熙皇帝拿起杯子看到裡面的黑湯,不覺皺起眉頭。聞了聞,拿到嘴邊抿了一小口:苦中帶澀,澀中帶甜,這算是什麼味道?周圍的人看到康熙皇帝皺起眉頭,都不免有些緊張。待看到他又喝了兩口,若有所若思地點點頭,嘴角顯出一絲笑意,才如釋重負。"原來洋人每天就喝這東西,哪裡有我們的龍井茶好喝!啊——哈哈"康熙皇帝爽朗地大笑起來。周圍的人也跟著附和、跟著笑。"不過,洋人喝這東西必有道理……"康熙皇帝拿起赫世亨的奏摺看了看,隨即提筆批示道"言味甜苦屬熱,但未寫有何效益,治何病,殊未盡善,著再詢問"。

⑩ 巧克力的歷史源由

巧克力最初來源於中美洲熱帶雨林中野生可可樹的果實可可豆 。1300 多年前 , 約克坦瑪雅印第安人用焙炒過的可可豆做了一種飲料叫 chocolate 。早期的 chocolate 是一種油膩的飲料,因為炒過的可可豆中含 50 %以上油脂,人們開始把麵粉和其它澱粉物質加到飲料中來降低其油膩度 。

1828 年,荷蘭 Van HOUTEN 製作了可可壓榨機 , 以便從可可液中壓榨出剩餘的粉狀物。由 Van HOUTEN 壓榨出的可可油脂與碾碎的可可豆及白糖混合 , 世界上第一塊巧克力就誕生了。經過發酵、 乾燥和焙炒之後的可可豆,加工成可可液塊、 可可脂和可可粉後會產生濃郁而獨特的香味,這種天然香氣正是構成巧克力的主題 。

1847年,巧克力飲料中被加入可可脂,製成如今人們熟知的可咀嚼巧克力塊。1875年,瑞士發明了製造牛奶巧克力的方法,從而有了所看到的巧克力。

(10)巧克力的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巧克力由多種原料混合而成,但其風味主要取決於可可本身的滋味 。可可中含有可可鹼和咖啡鹼,帶來令人愉快的苦味;可可中的單寧質有淡淡的澀味,可可脂能產生肥腴滑爽的味感。可可的苦、澀、酸,可可脂的滑,藉助砂糖或乳粉、乳脂、麥芽、卵磷脂、香蘭素等輔料,再經過精湛的加工工藝,使得巧克力不僅保持了可可獨有的滋味並且讓它更加和諧、 愉悅和可口。

總得來說隨著內容物的不同,巧克力保質的時間會有所增減。尤其是添加鮮奶(或牛奶成份較高)、榛果類的巧克力產品,因為牛奶及榛果的保存期限不長,相對縮短了巧克力的保存期間,購買時不但要注意製造日期,回家保存時也要記得越快吃完越好。

閱讀全文

與巧克力的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