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渭河歷史意義

渭河歷史意義

發布時間:2021-02-19 14:16:50

Ⅰ 渭河對寶雞的影響

最佳答案渭河污染與治理調查之一 渭河作為黃河最大的支流,歷史上曾經以水草豐美而著稱並被譽為關中平原的「母親河」,如今已被嚴重污染,多數流域幾乎喪失了使用功能,成了一條「廢河」。據省環保部門提供的數據,2004年渭河流域廢水排放總量已經超過6億噸,其中COD(即化學耗氧量,可以反映水體受還原性物質污染的程度)、氨氮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近27萬噸,若不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進行治理,渭河將成為陝西關中最大的「納污水道」和黃河最大的污染源之一。 渭河發源於甘肅渭源縣,流經甘肅、寧夏、陝西三省,全長818公里,幹流在陝502公里,流經寶雞、楊凌、咸陽、西安、渭南5市(區)。我省境內渭河流域面積6.71萬平方公里,佔全省總面積的三分之一,聚集了全省64%的人口、56%的耕地、72%的灌溉面積和80%的生產總值。 歷史上傳說的「涇渭分明」,指的是渭河清,涇河濁,兩河匯流後「清者自清,濁者自濁」的場景長達數里。如今兩條河流都被污染,實際上清濁早已不分明了。由於渭河污染非常嚴重,成了實際上的「黑河」,渭河入黃河口處形成了「黑黃分明」的新景觀。 據渭河邊的群眾講,上世紀70至80年代,渭河水還很清澈,可以洗衣服、游泳,當地百姓還直接從河流中取水生活,渭河邊有不少人以打魚為生。可如今,河面上不時泛起泡沫,黑漆漆一片。走下河灘,濃烈的惡臭味刺得人幾乎睜不開眼睛,沿河的老百姓痛心地說:渭河水越來越臭了! 據有關資料介紹,渭河污染的三大主要來源是:城鎮生活污水和垃圾,工業廢水,過量使用化肥造成的水污染。2004年統計顯示,入渭廢水排放總量為6億噸,其中工業廢水3.2億噸,生活污水2.8億噸。從工業行業統計看,造紙業為第一污染大戶。目前,沿渭各市共有造紙企業104家。造紙業所創造的產值約關中整個工業產值的6%左右,所產生的利潤也微不足道,污染負荷卻佔了工業污染的60%以上。此外,還有其他污水排放量較大的果汁、化工、化肥、印染等類企業200餘家。渭河每年要接納陝西省92.2%的工業廢水,其中COD排放量約11.3萬噸,接受全省73.2%的生活污水,其中COD排放量約15.7萬噸。 渭河污染接近使其喪失基本的生態功能,而且給我省尤其是關中的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嚴重影響。由於缺乏生態水,枯水期的渭河水基本是工業廢水和城市生活廢水,水質黑臭,污染濃度高,百姓不敢用作農業灌溉,兩岸群眾的飲用水源也受到了污染,嚴重影響了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

Ⅱ 渭河的好處是啥

陝西的母親河,將來西安段開發為旅遊度假,休閑娛樂好場所還有內水上樂園。具體請看規容劃:

以渭河為軸線,西起澇渭交匯口,東至涇渭交匯口,南北兩岸延伸800—1000米,規劃面積108平方公里,扣除與涇渭、灃渭新區交叉部分約為60平方公里。該區是西咸都市圈重要的生態景觀帶。要以河堤建設、河道治理、生態綠化、景觀打造為重點,積極開發渭河沿岸的歷史文化資源,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環境,著力構建橫貫東西的百里濱河生態長廊。

渭河沿岸景觀將按照「一帶、五段、六區、六節點」的景觀布局結構進行布局,其中河灘內景觀規劃為「六區」,即從西向東依次為原生態景觀區、休憩景觀區、運動景觀區、濕地景觀區等六個各具特色的景觀功能區。規劃主要保持河道原貌,營造「野趣」和親水景觀,突出休憩、水上運動主題,恢復原生植被,吸引野生動物棲息,維持生態平衡。河堤外建設200米寬的綠化林帶,形成綠色走廊。

Ⅲ 渭河的基本情況是什麼

水名,一稱渭水,黃河最大支流。在陝西省中部,源出甘肅省渭源縣西北鳥鼠山,東南流至清水縣,入陝西省境,橫貫渭河平原,東流至潼關入黃河,經過歷史名城西安。它全長818公里,流域面積13.43萬平方公里。上游以及北岸涇河、洛河等支流,流經黃土高原,夾帶大量泥沙。中、下游渠道縱橫,自漢至唐,皆為關中漕運要道。《山海經.海內東經》:「渭水出鳥鼠同穴山,東注河,入華陰北。」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渭水》:「渭水出首陽縣首陽山渭首亭南谷山,在鳥鼠山西北,此縣有高城嶺,嶺上有城號渭源城,渭水出焉。」唐張籍《登咸陽北寺樓》詩:「渭水西來直,秦山南去深。」

介紹
[編輯本段]
渭河流域地貌復雜,山地包括橫貫陝甘的秦嶺山脈北坡及六盤山、隴山,斷陷盆地包括關中沖積平原及黃土台原,黃土高原包括隴東、寧南、陝北的高原溝壑及丘陵溝壑區。河源至寶雞峽出口為上游,長430公里,河道狹窄,川峽相間,水流急湍,平均比降1/260。寶雞峽至咸陽鐵橋為中游,長177公里,河床寬淺,沙洲較多,水流分散,為游盪性河床,比降由1/500逐漸變緩為1/1 500。咸陽至潼關河口為下游,長211公里,華縣船北以下,河道蜿蜒曲折,單股無汊,由於泥沙淤積和受黃河三門峽水庫回水影響,河道縱坡由1/5 000漸變為1/6 000。渭河下游在三門峽水庫修建前為輸沙近於平衡的相對穩定河道,渭河入黃口高程(潼關高程)323米(1 000立方米每秒流量水位)。三門峽水庫建成後,由於回水淤積影響,潼關渭河入黃高程最高曾到329米,因而影響渭河下遊河道也淤積抬高,常有洪泛發生,因而在渭淤36斷面以下的208公里,兩岸修建堤防控制,並建有一些護灘控導工程。大堤維修及河道整治工程任務較大。後三門峽樞紐經過兩次改建並 改變水庫運用方式,潼關渭河入黃高程有所降低,大致穩定在326~327米。

Ⅳ 秦嶺和渭河有什麼地理意義

先說秦嶺。中國許多山雖然有名,但大多數山假如從不存在,對中國也沒什麼,可是假如沒有秦嶺,中國將不成其為中國。地理學家認為秦嶺和淮河把中國分成南方與北方,但站在淮河邊上,你很難看出兩岸景觀有南北之分,因為淮河作為分界線是中國南北過渡帶之間的一條虛擬線(就分界而言,可以認為淮河只不過是秦嶺的延長線而已,有沒有淮河,對分界影響不大,但對表述有意義),但秦嶺就不同了。在中國的中心和中部,秦嶺這座大山東西這么一橫,山南山北的景觀就驟然變了。其實南北景觀的分界,並不是從秦嶺山頂的脊線開始的,因為高山能使氣溫降低,因此北方的植被等景觀在秦嶺南坡的某一海拔高度就開始出現了,因此有的地理學家主張中國的南北分界線不應劃在秦嶺的山脊上,而應劃在秦嶺南坡的某一自然帶上,當然這是地理學家之間爭論的事,作為非專業者,籠統地把秦嶺看作南北分界線也就可以了。
秦嶺的主體在陝西。陝西的自然環境可以由秦嶺為界劃為三大區域。秦嶺以南為陝南,秦嶺北面是由渭河沖積而成的號稱「八百里秦川」的關中平原,再向北,是黃土高原的中心地帶——陝北。秦嶺東西橫亘,擋住了由東南往西北從太平洋吹來的季風帶來的水汽,使秦嶺以北氣候乾旱,黃塵飛揚,千溝萬壑的黃土高原是其典型的景觀,而秦嶺以南則降雨豐沛形成一派江南景象。

Ⅳ 渭河帶來了哪些好處

渭河(Weihe River),古稱渭水,是黃河的最大支流。發源於今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鳥鼠山,主要流經今甘肅天水、陝版西省關中平原的寶雞、咸陽、西安、渭南,眉縣』等地,至渭南市潼關縣匯入黃河。

渭河南有東西走向的秦嶺橫亘,北有六盤山屏障。渭河流域可分為東西二部:西為黃土丘陵溝壑區,東為關中平原區。

渭河是陝西的母親河,權在現實生活中發揮著極大的作用。

Ⅵ 渭河流域對於陝西發展中的地位

陝西的母親河,將來西安段開發為旅遊度假,休閑娛樂好場所還有水上樂園。具專體請看規劃:以渭河為軸屬線,西起澇渭交匯口,東至涇渭交匯口,南北兩岸延伸800—1000米,規劃面積108平方公里,扣除與涇渭、灃渭新區交叉部分約為60平方公里。該區是西咸都市圈重要的生態景觀帶。要以河堤建設、河道治理、生態綠化、景觀打造為重點,積極開發渭河沿岸的歷史文化資源,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環境,著力構建橫貫東西的百里濱河生態長廊。渭河沿岸景觀將按照「一帶、五段、六區、六節點」的景觀布局結構進行布局,其中河灘內景觀規劃為「六區」,即從西向東依次為原生態景觀區、休憩景觀區、運動景觀區、濕地景觀區等六個各具特色的景觀功能區。規劃主要保持河道原貌,營造「野趣」和親水景觀,突出休憩、水上運動主題,恢復原生植被,吸引野生動物棲息,維持生態平衡。河堤外建設200米寬的綠化林帶,形成綠色走廊。

是不是你要的?懶洋洋 為你解答

Ⅶ 渭河的資料

渭河(Weihe River ),又稱渭水,亦作Wei River ,Wei Ho或Wei He。
渭河全長818公里渭河,流域面積13.43萬平方公里。上游以及北岸涇河、洛河等支流,流經黃土高原,夾帶大量泥沙。中、下游渠道縱橫,自漢至唐,皆為關中漕運要道。《山海經.海內東經》:「渭水出鳥鼠同穴山,東注河,入華陰北。」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渭水》:「渭水出首陽縣首陽山渭首亭南谷山,在鳥鼠山西北,此縣有高城嶺,嶺上有城號渭源城,渭水出焉。」唐張籍《登咸陽北寺樓》詩:「渭水西來直,秦山南去深。」
渭河接納的支流有葫蘆河、涇河、洛河等。渭河渭河流域降水集中在夏季,又多暴雨,水土流失嚴重。其中涇河年輸沙2.96億噸,在各支流中輸沙量最大。關中平原是中國水利事業發展最早的地區。西元前246年秦開鄭國渠,引涇水注入洛河,全長125公里,灌溉面積280萬畝。漢武帝又開白公渠引涇水入渭。在此以前沿秦嶺北麓還有從長安(今西安)引渭入黃的漕渠,既是水運航道,又有灌溉之利。後經歷代擴建,使渭河中下游渠道縱橫,有涇惠渠、渭惠渠、洛惠渠等灌溉工程,是歷史上著名的產糧區。
2 自然氣候編輯本段
渭河流域屬大陸性氣候,年均溫6~13℃,年降水量500~800毫米渭河,其中6~9月份佔60%,多為短時暴雨,冬春降水較少,春旱、伏旱頻繁。咸陽站年徑流量54億立方米,年輸沙量1.7億噸。水量主要來自右岸支流,沙量則主要來自左岸支流。
渭河流域屬於乾旱半乾旱地區,年平均氣溫6~14℃,年平均降水量450~700毫米,年蒸發量1 000~2 000毫米,無霜期120~220天。多年平均徑流量102億立方米(1934~1970年系列),年內變化與降水相似。6~10月為
3 人文歷史編輯本段
渭河流域是中華民族人文初祖軒轅黃帝和神農炎帝的起源地。黃帝與炎帝被視為中華民族的始祖。《國語·晉語》載:「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渭河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二帝用師以相濟也,異德之故也。」這是我們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記載炎帝、黃帝誕生地的史料。
經過史學家考證,姬水和姜水都位於渭河流域一帶,姜水位於寶雞,姬水則是關中中部武功縣一帶的漆水河,兩河均是渭河的支流。
因此,不管怎樣,軒轅黃帝和神農炎帝都是起源於渭河流域的兩個血緣關系相近的部落首領。後來,兩個部落展開阪泉之戰,黃帝打敗了炎帝,兩個部落漸漸融合成華夏族,華夏族在漢朝以後稱為漢人,唐朝以後又稱為唐人。炎帝和黃帝也是中國文化、技術的始祖,傳說他們以及他們的臣子、後代創造了上古幾乎所有重要的發明。
4 流域地貌編輯本段
渭河流域地貌復雜,山地包括橫貫陝甘的秦嶺山脈北坡及六盤山、隴山,斷陷盆地包括關中沖積平原及黃土台原,黃土高原包括隴東、寧南、陝北的高原溝壑及丘陵溝壑區。河源至寶雞峽出口為上游,長430公里,河道狹窄,川峽相間,水流急湍,平均比降1/260。寶雞峽至咸陽鐵橋為中游,長177公里,河床寬淺,沙洲較多,水流分散,為游盪性河床,比降由1/500逐漸變緩為1/1500。咸陽至潼關河口為下游,長211公里,華縣船北以下,河道蜿蜒曲折,單股無汊,由於泥沙淤積和受黃河三門峽水庫回水影響,河道縱坡由1/5000漸變為1/6000。渭河渭河下游在三門峽水庫修建前為輸沙近於平衡的相對穩定河道,渭河入黃口高程(潼關高程)323米(1000立方米每秒流量水位)。三門峽水庫建成後,由於回水淤積影響,潼關渭河入黃高程最高曾到329米,因而影響渭河下遊河道也淤積抬高,常有洪泛發生,因而在渭淤36斷面以下的208公里,兩岸修建堤防控制,並建有一些護灘控導工程。大堤維修及河道整治工程任務較大。後三門峽樞紐經過兩次改建並改變水庫運用方式,潼關渭河入黃高程有所降低,大致穩定在326~327米。
渭河流域范圍內大部分為深厚的黃土覆蓋,質地疏鬆,且多孔隙,垂直節理發育,富含碳酸鈣,易被水蝕;加之歷史上長期濫墾亂伐,植被遭到破壞,以及廣種薄收、單一經營的農業生產方式,因而水土流失嚴重,使渭河成為一條多泥沙河流。
5 渭河現狀編輯本段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治理渭河干支流河道的同時,一系列大型水利工程陸續問世渭河。由我國近代著名水利科學家李儀祉在30年代主持興建的涇惠渠,經過整治擴建,引水能力已由新中國成立前的16立方米每秒提高到現在的50立方米每秒,灌溉面積相應由50萬畝發展到135萬畝,成為一個畝產千斤的先進典型灌區。
自從寶雞峽塬上乾渠於1971年建成後,引渭灌區灌溉面積已達300萬畝。1950年建成的洛惠渠,1976年擴建了洛西工程,灌地已達77萬畝。1970年建成的東方紅抽渭灌溉工程,裝機容量25000千瓦,八級提灌累計最高凈揚程86米,灌地130萬畝。1981年建成的千河馮家山水庫,總庫容3.89億立方米,可灌地136萬畝,其引水乾渠於1973年建成了萬米隧洞(實長12614米,過水能力36立方米每秒)。
渭河南岸支流石頭河上的石頭河水庫於1984年建成,最大壩高114米,總庫容1.47億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積672平方公里。水庫設計開發任務是以灌溉為主,結合發電,設計灌溉面積128萬畝,裝機4台,總容量2.15萬千瓦。實際裝機3台,總容量1.65萬千瓦。
渭河的主要來沙支流是葫蘆河、涇河和北洛河,年輸沙量分別為0.66億、3.09億、0.97億噸。河道來水含沙量大,不僅淤積抬高河床,威脅兩岸安全,同時淤庫淤渠,給水利工程的建設和管理帶來問題。
6 面臨的問題編輯本段
6.1 水災泥沙
一、渭河小水大災 泥沙淤積禍害
洪澇災害依然是中華民族的心腹之患。渭河是黃河流域第一大支流,陝西華縣站以上流域面積10.65萬平方公里,2003年8月24日到10月13日,由於受大范圍暴雨影響,發生了自1981年以來的最大洪水,歷時50天,先後出現了六次洪峰(以下簡稱渭河「03.9」洪水),首尾相接,洪量不斷疊加,演進慢,歷時長,洪水總量達到渭河1954年洪水的兩倍多,渭河經歷了歷史上罕見的嚴重秋汛,形成了「小洪水、高水位、大災害」的被動局面,災害損失是慘痛的,教訓是深刻的,引發出的問題是令人深思的。
6.2 乾旱缺水
二、乾旱缺水制約渭河流域經濟社會發展
渭河流域水資源緊缺。據陝西省渭河流域綜合規劃資料,渭河幹流1991-2000年年均降雨量537毫米,1956-1996年年均降雨量628毫米,前者較後者減少約15%;而徑流量則從80.23億立方米,減至48.11億立方米,前者較後者減少約40%。通過渭、涇、洛河的水沙和泥沙淤積簡況渭河下游到2002年汛後,累計淤積泥沙13.65億立方米,為三門峽建庫以來淤積最嚴重時期。從渭河口的潼關到咸陽長達200多公里的渭河河床,都不同程度地被泥沙淤積所抬高,其最高位置在潼關,曾經比建庫前抬高了5.25米;泥沙淤積末端逐年上延,目前已經延伸到咸陽鐵路橋位置,即渭淤35斷面處;對於兩岸帶來的影響如同雪上加霜。1992年8-9月間的北洛河大水,三門峽庫區華陰部隊農場田地上的泥沙淤積曾厚達1米多。
7 解決途徑編輯本段
7.1 水環境
一、解決渭河水環境問題的途徑
解決渭河洪澇、乾旱等問題的四大途徑:一是開源,搞好上中游地區的水土保持生態建設;二是防治水污染;三是建設節水型社會;四是跨流域引水,包括曾經做過一些前期工作的(1)引洮(河)濟渭;(2)引嘉(陵江)濟渭;(3)引(重慶)小(江)濟渭等方案。
7.2 水土保持
二、水土保持有利於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渭河渭河最大的生態系統建設工程,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在中國西北地區,有水就有綠洲,無水一片荒涼;塔里木河和黑河都是通過緊急輸水來挽救其下游生態危機的。
渭河水資源開發利用,從過去的生活用水、工農業生產用水,發展到生態用水,並且把水保生態和生態用水納入國家和行業規劃。據水利部《2005年中國水資源公報》,全國總用水量5633億立方米,其中生態用水92.7億立方米,雖然數字和所佔比重不大,但意義重大;這是認識上的飛躍,理論上的突破,實踐中的發展。
8 治理建議編輯本段
1、全面實施《渭河流域重點治理規劃》,促進流域經濟可持續發展
《渭河流域重點治理規劃》於2005年12月已經國務院正式批復,規劃包括了防洪、節水、水土保持、污染治理、水資源配置、基礎技術研究等多項內容,是一個綜合性的解決渭河存在嚴重問題的規劃。因此,全面實施渭河流域重點治理規劃,對促進渭河流域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實施渭河流域重點治理規劃,近期要持續推進渭河流域防洪減淤體系的建成,同時,堅持節流與開源並舉,加大節水和治污的力度,把解決渭河流域水資源不足和水污染問題放到突出位置。加快水價改革步伐,建立合理的水價形成機制,健全總量控制與定額管理相結合的用水管理制度,實行水資源統一管理。切實加強以多沙粗沙區治理為重點的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南山支流治理和水源保護,嚴格控制地下水開采,充分發揮生態系統的自我修復能力。進一步深入分析渭河流域當前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科學研究,從更高的層次上研究和探索渭河流域的治理措施。
2、 加快「引漢濟渭」工程建設步伐,破解水資源短缺「瓶頸」
渭河流域主要是資源性缺水,其水資源已經難以支撐關中經濟社會發展對水的需求,已成為制約陝西經濟發展的最大「瓶頸」。緩解渭河流域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水資源短缺問題,首要和可行的是實施省內跨流域調水工程。引漢濟渭工程是國務院批復的《渭河流域重點治理規劃》中明確提出解決渭河流域缺水問題的重點調水工程,是促進關中地區乃至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改善的戰略措施,是十分必要和緊迫的。近期應加快引漢濟渭調水工程建設,在節約用水、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的基礎上,形成陝西水資源配置的總體格局。
3、探索流域水資源管理模式,維護渭河健康生命
水的資源特性、流域特性、功能特性、服務特性決定了水資源必須進行統一管理,這也是新時期治水方針的要求。目前,渭河水量統一調度初步建立了計劃用水制度和流域管理與區域管理相結合的管理體制,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河流下游生態環境的用水,促進了流域內水資源合理配置,標志著渭河流域水資源向統一管理邁出了堅實的一步。鑒於渭河流域復雜的情況、特殊的河情,加之基礎工作薄弱,技術管理手段落後,許多基本情況、基礎規律還沒有完全認識清楚,調度過程中暴露出的許多問題不能有效解決,調度工作在很多方面難以滿足水量統一調度的要求。近期要加強水文監測及取、退水計量設施建設、水量調度管理信息系統建設、水資源管理能力建設和基礎研究工作,推進水量精細化調度和干、支流水量統一調度的實施。同時,要以流域管理與區域管理相結合為基礎,理順流域管理與區域管理的關系,在流域水資源管理及水量統一調度中找准兩者的結合點,明確事權劃分。
4、構建渭河綠色生態長廊,支撐關中生態文明建設
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要建設生態文明,要保護好人類生存的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在渭河治理中,要以和諧社會和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為目標,加快渭河水生態環境建設,將渭河建設成為生態型河流,促進關中地區經濟率先發展。近期,以渭河河道水環境為依託,按照可持續發展的原則,緊密結合渭河沿岸各大中城市的城市規劃,立足於大關中建設,盡快推動陝西省綠色生態渭河建設,構築關中綠色生態走廊,支撐「關中—天水經濟帶」建設。
解決渭河水資源問題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和努力,讓我們攜起手來,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加強協作,共同行動,轉變用水觀念,創新發展模式,努力解決好渭河水資源問題,使渭河更好地造福於人民。
5、渭水 - 建國後的改造工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治理渭河干支流河道的同時,一系列大型水利工程陸續問世。由我國近代著名水利科學家李儀祉在30年代主持興建的涇惠渠,經過整治擴建,引水能力已由新中國成立前的16立方米每秒提高到現在的50立方米每秒,灌溉面積相應由50萬畝發展到135萬畝,成為一個畝產千斤的先進典型灌區。自從寶 雞峽塬上乾渠於1971年建成後,引渭灌區灌溉面積已達300萬畝。1950年建成的洛惠渠,1976年擴建了洛西工程,灌地已達77萬畝。1970年建成的東方紅抽渭灌溉工程,裝機容量25000千瓦,八級提灌累計最高凈揚程86米,灌地130萬畝。1981年建成的千河馮家山水庫,總庫容3.89億立方米,可灌地136萬畝,其引水乾渠於1973年建成了萬米隧洞(實長12614米,過水能力36立方米每秒)。渭河南岸支流石頭河上的石頭河水庫於1984年建成,最大壩高114米,總庫容1.47億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積672平方公里。水庫設計開發任務是以灌溉為主,結合發電,設計灌溉面積128萬畝,裝機4台,總容量2.15萬千瓦。實際裝機3台,總容量1.65萬千瓦。
9 相關問題編輯本段
9.1 主要問題
①河流水沙循環通道不暢,河床失穩;
②枯水期水量嚴重不足,河道水流連續性受到威脅;
③水環境質量達不到水域功能要求;
④河流生態結構受損;
⑤洪水風險和洪澇災害問題突出。
⑥下游三門峽威脅渭河
9.2 主要措施
①構建水環境監測及污染控制體系;
②構建洪水管理體系;
③完善河道監測評價及劣變應對體系;
④完善防洪減災工程體系;
⑤構建渭河旅遊娛樂生態景觀體系;
⑥組建一支河流綜合管理隊伍等。
10 管理條例編輯本段
《陝西省渭河流域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開始面向全省徵求意見。
條例指出,渭河流域實行取水許可制度,凡是在渭河幹流、重要支流上新建、改建、擴建的建設項目需要取水的,建設單位應當提交水資源論證報告書。
按照保護級別,條例中將渭河流域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分為一級、二級保護區,並明確,必要時,可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外圍劃定一定的區域作為準保護區。保護區由所在地縣政府設置標牌、界樁,區內禁設排污口。
每過一個時期,省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定期向社會公布水環境質量狀況和重點排污單位的水環境信息,開展渭河流域企業環境行為評價,並將其納入企業環境信用體系。
在修建、修整河堤、堤頂路時,在符合渭河流域綜合規劃和有關專業規劃的前提下,規定渭河城市段可以進行生態景觀建設,在堤頂路上修建護欄、涼亭等,在有條件的河段,還可以修建渭河綠地公園。
在渭河流域,由於河道采砂實行許可制度,任何人在沒有得到許可的情況下,不得在河道內違法采砂,並禁止企業或個人將建築、生活垃圾以及其他廢棄物倒入渭河流域河道管理范圍內。凡是違規傾倒垃圾、廢棄物者,除了由水行政主管部門或省渭河流域管理機構責令清除補救外,還將處以三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不準向渭河流域丟垃圾,不準在渭河洗車

望採納

Ⅷ 渭河流域地理及文化

這條橫貫甘肅、寧夏和陝西三省區的大河

從渭源鳥鼠山的滴水山泉開始

一路不拒溪流,逐漸莽盪

從黃土高原的溝壑區蜿蜒而出

然後在秦隴山區深切下行

到了寶雞之後噴薄而出,放緩了腳步

在秦嶺山脈和黃土高原夾峙下緩緩而行

與涇河、洛河等眾多匯入的支流一道

沖積出富饒的關中平原

最終,它在秦晉豫三省交界處注入黃河

▲ 絲綢之路和玄奘之路都途經渭河流域,也遺留了大量代表不同文化的文物古跡。(攝影/黃政偉)

近現代

隨著隴海—蘭新鐵路的建成、通車

特別是隴海—蘭新線與歐洲鐵路的接軌

連通連雲港和荷蘭鹿特丹港間的陸路交通

成為新的歐亞大陸橋

這些途經渭河流域聯系東西的著名通道

對中國東西南北

以及中國與歐亞其他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

發揮了不可磨滅的重要促進作用

思 考

你生活在渭河流域嗎?

來說說你的家鄉吧

Ⅸ 渭河的歷史

淮河是中國東部的主要河流之一。淮河流域西起桐柏山和伏牛山,南以大別山和江淮丘陵與長江流域分界,北以黃河南堤和沂蒙山與黃河流域分界。流域東西長約700公里,南北平均寬約400公里,面積27萬平方公里,其中淮河水系為19萬平方公里,泗、沂、沭河水系為8萬平方公里。

淮河流域由淮河與泗、沂、沭河兩大水系組成。淮河幹流源於河南省桐柏山北麓,流經豫、皖至江蘇揚州三江營入長江,全長1000公里,總落差196 米。豫皖兩省交界的洪河口以上為上游,長360公里,流域面積3萬平方公里,比降0.5‰;洪河口至洪澤湖出口處的三河閘為中游,長490公里,流域面積 16萬平方公里;洪澤湖以下為下游,面積3萬平方公里,入江水道長150公里。淮河中上游流域有面積大於1000平方公里的一級支流21條,其中大於 2000平方公里的有16條。

泗、沂、沭河水系發源於山東沂蒙山區。泗河源於新泰市南部太平頂西麓,流經南四湖,匯湖東西諸水後,經韓庄運河、中運河,又匯邳蒼地區來水,經駱馬湖由新沂河入海。沂河源於沂源縣魯山南麓,南流經臨沂至江蘇境內入駱馬湖,流域面積1.16萬平方公里。沭河源於沂山南麓,南流至臨沭縣大官莊分為新、老沭河,老沭河南流經江蘇新沂縣入新沂河,新沭河東流穿馬陵山經江蘇石樑河水庫和沙河故道,至臨洪口入海,流域面積為5700平方公里。

此外,淮河流域還包括有洪澤湖、南四湖、駱馬湖、高郵湖等多座較大的湖泊,其中洪澤湖的庫容達130億立方米,是淮河流域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中國第四大淡水湖。

淮河流域地處中國南北氣候過渡地帶。年降水量南部大別山區最大達1300~1400毫米,北部黃河沿岸僅為600~700毫米。每年6~9 月份為汛期,降水量占年總量的60~70%。淮河流域年均地表徑流深為240毫米,年地表徑流量為622億立方米,屬中國水資源短缺地區。流域內平原地區的淺層地下水蘊藏較豐富,一般在地下60米內均有較好的含水層,地下水來源由降水補給。平原區地下水資源量年均為224億立方米。兩者合計為846億立方米。

由於長期以來的自然和人為因素,使得淮河的水質日趨惡化,並一度喪失了自凈能力。近年來,在政府的大力整治下,這一情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

渭河是黃河的最大支流,位於我國西北黃土高原的東南地區,發源於甘肅省渭源縣的鳥鼠山,於陝西潼關注入黃河,全長818公里。渭河流域包括甘肅、寧夏、陝西三省區13個地區86個縣市,總面積134766平方公里,其中甘肅佔44%,寧夏佔6%,陝西佔50%。

渭河流域地貌復雜,山地包括橫貫陝甘的秦嶺山脈北坡及六盤山、隴山、斷陷盆地包括關中沖積平原及黃土台原,黃土高原包括隴東、寧南、陝北的高原溝壑及丘陵溝壑區。河源至寶雞峽出口為上游,長430公里,河道狹窄,川峽相間,水流急湍,平均比降1/260。寶雞峽至咸陽鐵橋為中游,長177公里,河床寬淺,沙洲較多,水流分散,為游盪性河床,比降由1/500逐漸變緩為1/1500。咸陽至潼關河口為下游,長211公里,華縣船北以下,河道蜿蜒曲折,單股無汊,由於泥沙淤積和受黃河三門峽水庫回水影響,河道縱坡由1/5000漸變為1/6000。渭河下游在三門峽水庫修建前為輸沙近於平衡的相對穩定河道,渭河入黃口高程(潼關高程)323米(1000立方米每秒流量水位)。三門峽水庫建成後,由於回水淤積影響,潼關渭河人黃高程最高曾到329米,因而影響渭河下遊河道也淤積抬高,常有洪泛發生,因而在渭淤36斷面以下的208公里,兩岸修建堤防控制,並建有一些護灘控導工程。

大堤維修及河道整治工程任務較大。後三門峽樞紐經過兩次改建並改變水庫運用方式,潼關渭河入黃高程有所降低,大致穩定在326~327米。

渭河流域范圍內大部分為深厚的黃土覆蓋,質地疏鬆,且多孔隙,垂直節理發育,富含碳酸鈣,易被水蝕;加之歷史上長期濫墾亂伐,植被遭到破壞,以及廣種薄收、單一經營的農業生產方式,因而水土流失嚴重,使渭河成為一條多泥沙河流。

由於地質構造上的原因,渭河屬不對稱水系。北岸支流源遠流長,主要流經黃土高原,洪枯流量相差懸殊,泥沙含量大,以懸移質為主,是渭河的主要來沙支流。南岸支流較短,主要流經土石山區,比降較大,水流湍急,泥沙以推移質為主,水力資源較為豐富。5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一級支流,北岸匯入的有秦祁河、咸河、散渡河、葫蘆河、牛頭河、通關河、千河、漆水河、涇河、石川河、北洛河;南岸匯人的有榜沙河、大南河、藉河、石頭河、黑河、澇河、灃河、灞河。其中涇河、北洛河雖然是黃河的二級支流,但因其流域面積大(涇河45421平方公里、北洛河26905平方公里),年徑流量分別為21.4億立方米及9.97億立方米,年輸沙量分別為3.09億噸及1億噸,其徑流和泥沙都是黃河支流中較多的河流。加之涇河、北洛河分別在渭河入黃口以上174公里和16公里處匯入渭河,歷史上北洛河還曾直接入黃河,與黃河關系密切。因此,習慣上都將這兩條河作為黃河的重要支流,視為一級支流,常與渭河本流並稱為涇、洛、渭河,並在歷次規劃中將涇河、北洛河從渭河流域中分離出來單獨規劃,而渭河治理規劃則不包括涇河及北洛河。

渭河流域屬於乾旱半乾旱地區,年平均氣溫6~14℃,年平均降水量450~700毫米,年蒸發量1000~2000毫米,無霜期120~220天。多年平均徑流量102億立方米(1934、1970年系列),年內變化與降水相似。6~10月為汛期,多暴雨,降水強度大,其中7、8、9月大汛期間的徑流佔全年的60%—70%。年於均流量323立方米每秒,而實測最大洪峰流量7660立方米每秒(1954年),調查最大洪峰流量10800立方米每秒 (1898年)。

閱讀全文

與渭河歷史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