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歷史發展連續

歷史發展連續

發布時間:2021-02-04 00:47:28

① 試分析中國歷史記載保持連續不斷的主要原因。

完備的史官制度
以史為鑒的思想根深低估
編史的技術高超 秦始皇 孔孟內 等等的歷史都是幾百年後的容人編寫的 當時的很多東西都是經過幾代甚至幾十代人口述相傳 由有高度使命感的史官進行個人整理並會得到統治者的青睞。
千秋萬世的帝王思想 希望所有的人都能記得自己 所以史料很多 不光是書籍 陵寢 山石等 就連現在的中國去古跡都有留下 XXX到此一游的惡習,這也是從老祖宗哪裡學來的
如果 要談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帝王的世世代代永遠傳檄的思想導致了對於生前或者自己的點點滴滴都想永遠的留在世間,即便是虛假的東西也要實現自己對歷史觀點的統治,對思想的統治。帝王的願望既然是生生世世 世世代代 自己的歷史也要世世代代的流傳。新皇帝也更是一樣的啊,了解前朝歷史 歷代歷史也是自己千秋萬代統治的教科書。比如史記,資治通鑒之類都是必須好好保存的。這樣就連續不斷了。

② 中國歷史的連續性是什麼意思

古中國的連續性主要體現在本土漢文化的發展 盡管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少數民族政版權 但無一例外都與權漢文化進行過融合 與其他古文明相比 一定程度上得益於 地理的天然屏障 阻礙了外敵入侵或者強勢的外來文化入侵
統一的趨勢 自秦開始封建主義發展以來主要體現在政治上中央集權的不斷加強 盡管朝代不斷更替 但大體的規律 在經濟層面上來說 就是土地兼並的結果 對上就是表現出地主階級對國家統治的深化 以此來維護政治上的統一與穩定

③ 如何理解中國歷史的連續性和統一的趨勢速度!!

古中抄國的連續性主要體現襲在本土漢文化的發展 盡管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少數民族政權 但無一例外都與漢文化進行過融合 與其他古文明相比 一定程度上得益於 地理的天然屏障 阻礙了外敵入侵或者強勢的外來文化入侵
統一的趨勢 自秦開始封建主義發展以來主要體現在政治上中央集權的不斷加強 盡管朝代不斷更替 但大體的規律 在經濟層面上來說 就是土地兼並的結果 對上就是表現出地主階級對國家統治的深化 以此來維護政治上的統一與穩定

④ 歷史的發展是具有一定的必然性還是連續性還是兼而有之

歷史是連續的,割不斷的;又是有其內在的客觀規律的,即必然性。是兩者的統合體。

⑤ 為什麼說歷史具有非連續性很希望能夠舉例說明……

活於歷史當中的人們不可能不對歷史進行思考,在思考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一個這樣的問題:那就是歷史究竟是不是連續性的,如果不是我們能從歷史中學到什麼呢?我本就是一個實用的動物,其往往想通過對過去的思考中,得出對於未來有用的預測。兩害相權,取其輕。事實上此時,就涉及到我們如何來理解有歷史的連續性與非連續性。現實的歷史總是表現為一種從舊到新的不斷轉變,而這種轉變嚴格說來,並不確保連續性,相反,倒證實了非連續性。這就是說,非連續性是指新與舊的之間的區分和界限,而歷史的特點就在於在新與舊之間不斷交替。所在,在談論歷史之為歷史的特點時,首先應肯定的是非連續性。如果沒有非連續性,那麼歷史就會凝固起來,也就無所謂歷史了。我們想一想周易中的「爻」,其意代表的就是事物之間的交互作用,也就是新與舊之間的變化。但是在非連續性當中卻也包含著連續性,新是對舊的一種超越,而在超越的過程中也包含著融合。過去與現在的關系是「相通」,而不是「相同」。「相同」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萬變不離其宗」。而「相通」指的是,在過去、現在、未來之間這個時間系列中,存在著一個歷史性的共時性,也就是說不同形態的東西在一個特定的時間與地點能夠交融在一起,而這就依賴於「相通」。
對過去的理解不是為了理解過去而去理解過去,理解過去必然指向未來。就如如果一個人犯了偷竊行為,這行為一旦發生,其本身就是無可挽回的,因為它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但偷竊的人對這一已經過去了的行為的理解本身卻指向著他未來的行動。如果他把偷竊行為理解為錯誤和恥辱,這就意味著他今後要改邪歸正,洗刷他人生的污點;反之,如果他把偷竊行為理解為正當而為之作辯護,這就意味著他今後仍然偷竊,甚至變本加厲。

歷史發展的順序

先有的生產力的發展 在原始社會的時候 從吃不飽飯 到公有 是生產力發展了
慢慢的就有了私有制 等到奴隸制度的時候就有了階級 然後最後等到夏朝的建立 就有了國家 應該是這樣吧

⑦ 中國歷史為何能連續不斷

因為從夏朝就有專門寫史的官員
各朝皇帝都重視把自己的功績留給後世
中國古代經濟發達 促進文化發轉 文化不斷創新
重視私塾的發展

⑧ 歷史的發展規律是什麼

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表明:生產力是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誰就會成為統治者,而誰妨礙了生產力的發展,誰就會被歷史前進的齒輪碾得粉碎。 因為歷史觀是人們對於社會歷史的根本見解。在歷史唯物主義誕生以前,人們總是從神的意志、卓越人物的思想或某種隱秘的理性,即從某種精神因素出發去解釋歷史事件,說明歷史的發展。其結果不是曲解人類史,就是完全撇開人類史。資產階級歷史觀用「人」的觀點解釋歷史,比起中世紀用神的意志說明歷史的神學觀點是一個重大進步。但它所理解的人是一種抽象的人,即脫離歷史發展條件和具體社會關系、孤立地站在自然面前的生物學上的人,或失去感性存在的玄虛的「自我意識」。從這種抽象的人出發,必然把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動力歸結為人類的善良天性或者神秘的理性。這仍然是用非歷史因素、人們想像和思考出來的東西去解釋歷史,因而不可能正確地認識歷史以及歷史研究的對象。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現實的人無非是一定社會關系的人格化,他們所有的性質和活動始終取決於自己所處的物質生活條件。只有從那些使人們成為現在這種樣子的周圍物質生活條件去考察人及其活動,才能站在現實歷史的基礎上描繪出人類發展的真實過程。歷史唯物主義考察問題的方法明確規定,它的研究對象是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和以社會生活某一局部領域、某一個別方面為對象的各門具體社會科學不同,它著眼於從總體上、全局上研究社會的一般的結構和一般的發展規律。它的任務就是為各門具體的社會科學提供歷史觀和方法論的理論基礎。

⑨ 怎樣理解社會歷史過程的連續性和非連續性,前進性和曲折性

連續性:產生聯來系,具有源連續性,社會進程都是有因有果的關系,有一個發展和傳承的關系
非連續性:社會發展的多樣性之間會有部分存在不相關性,也就是不連續的
前進性:社會發展的方向總體趨勢是向前的,總是有低級到高級的前進
曲折性:既然是前行,就必然有阻力,克服阻力的過程就會產生曲折,不會一直順利

閱讀全文

與歷史發展連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