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度歷史的古代時期
(公元前3000年 到 前600年)
已知的最古老的印度文明是公元前第三千紀的印度河流域文明,通常以其代表遺址所在地哈拉帕(在西旁遮普)命名,稱為哈拉帕文化。哈拉帕文化是一個分布范圍非常廣大的文明,在時間上大致與古代兩河流域文化及古埃及文化同時。這一文化在達到相當發達和成熟的情況下,由於至今不明的原因而衰落以至最終徹底消失。取代哈拉帕文化的是由西北方進入印度的雅利安人帶來的新文化體系,這一文化(有時以其聖典的名字稱為吠陀文化)是古典印度文化的起源。吠陀一詞的意思是知識,是神聖的或宗教的知識,中國古代曾將這個詞譯為「明」或「聖明」。吠陀是包括有大量的各種知識的宗教文獻,是在很長的時期中由多人口頭編撰並且世代口傳下來的。早期吠陀時代的歷史幾乎完全無從考查;梨俱吠陀描述這一時期。雅利安人的主要活動是祭祀、遷徙和對土著居民(可能是達羅毗荼人)進行征服。雅利安人在這時的主要祭祀對象是代表自然力量的因陀羅、阿耆尼諸神。《沙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闥婆吠陀》產生較晚,被稱為「後期吠陀」。在後期吠陀產生的時代,雅利安人的文化相較以前有了很大發展;他們從早期主要居住的旁遮普移入恆河流域地區。種姓制度在這時大概已經出現。崇拜梵天、毗濕奴、濕婆三大神的婆羅門教代替了敬奉自然神靈的早期吠陀信仰,這種宗教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抬高祭司階層(婆羅門)的地位。往世書和印度大史詩描述這一時期雅利安人分成不同的部落集團,而且人民中已經有被稱為「羅闍」的領導者出現(王)。敵對的部落集團之間進行頻繁的戰爭,最終形成了為數眾多的早期印度國家。在前600年時,印度有不少於20個這樣的國家,吠陀時代到這時通常認為已經結束。這一歷史時期是所謂的列國時期,因為佛教產生於這一時期,也常稱為佛陀時期。列國時代的印度精神生活十分活躍,出現了許多哲學或宗教流派,其中影響最為久遠的即是佛教和耆那教。通常稱這次思想爆發為「沙門思潮」,新涌現的許多思想潮流的一個共同點是,它們都反對婆羅門在印度社會中的特權地位。 (前600年前後)
印度十六雄國(Mahajanapadas)是十六個強盛的王國或共和國,其范圍涵蓋肥沃的印度河-恆河平原,其實也有其他較小的國家,散布在這個范圍上。通常所指的十六雄國是:迦屍、憍薩羅、鴦伽、摩揭陀、弗栗恃(跋耆)、末羅、支提、跋蹉、俱盧、般遮羅、摩差耶、修羅色那、阿濕波、阿盤底、犍陀羅和甘菩遮(劍洴沙)。在許多印度邦國之中,位於今比哈爾邦的摩揭陀國逐漸居於優勢地位。印度可信的政治史開始於頻毗娑羅(瓶沙王)統治摩揭陀的時期。往世書和各教派的典籍證明了這位君主的存在,以及他積極的政治活動導致摩揭陀的實力大大增強。頻毗娑羅之子阿闍世(未生怨王)執行擴張政策,大概在北印度確立了某種盟主地位;他並且支持佛教的發展,使佛教在王舍城舉行第一次結集。大約從前4世紀開始,難陀王朝統治了摩揭陀;這個王朝的建立人摩訶坡德摩·難陀是一個比阿闍世還要強大得多的統治者,甚至德干高原的某些地區也服從他的王權。
波斯人與希臘人的入侵(前600年 到 前200年)公元前6世紀末期,波斯皇帝大流士一世征服了印度西北部地區。這是有記載的印度雅利安人社會與其它發達文明的第一次政治接觸。大流士一世將他的印度屬地建為一個省,並且可能是波斯帝國人口最多、最富裕的一個省。在大流士之後侵入印度的是古代歐洲最偉大的征服者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波斯帝國的衰弱導致他可以長驅直入亞洲,其兵鋒所及最遠之處就是印度。亞歷山大對印度西北部地區的侵略在印度文獻中沒有留下任何記載,然而它可能對孔雀王朝的興起起了助推作用。 (前322年 到 前185年)
亞歷山大撤出印度之後不久,被稱為月護王的旃陀羅笈多推翻了摩揭陀的難陀王室。旃陀羅笈多建立起印度歷史上的第一個帝國式政權孔雀王朝。他趕走了希臘人在旁遮普的殘餘力量,逐漸征服北印度的大部分地區。月護王在位後期擊退了亞洲最強有力的希臘統治者塞琉古一世的入侵,並獲得對阿富汗的統治權。孔雀王朝終於在阿育王時期到達顛峰,這位偉大的君主完成了對南方羯陵伽的征服,這樣除了極南端的一些國家以外整個印度都在形式上統一於帝國政權之下了。阿育王大力支持佛教,廣泛進行傳教活動。但是,孔雀王朝的強盛在阿育王去世之後即告終止。摩揭陀的力量退縮回它本來居有的地區,印度恢復列國時代的那種分裂狀態。 (公元前200~公元200年)
從前2世紀初開始,大夏希臘人、塞人和安息人先後侵入印度;塞人的侵略尤其廣泛,他們在整個西印度建立了許多公國。大月氏人成為最成功的侵入者,他們在北印度建立了強大的貴霜帝國,這個國家被列舉為古典世界的四大帝國(羅馬帝國、安息、貴霜帝國和漢朝)之一。貴霜時代的寶貴產物是大乘佛教和犍陀羅藝術。 (公元320年~540年)
貴霜帝國在強盛了若干世紀之後分裂為一些小的政治力量。取代他們在北印度的優勢地位的是旃陀羅笈多一世建立的笈多王朝。笈多王朝是孔雀王朝之後印度的第一個強大王朝,也是由印度人建立的最後一個帝國政權,常常被認為是印度古典文化的黃金時期。與孔雀王朝一樣,笈多王朝的發源地是在摩揭陀;這個王朝的頭幾位君主都是征服者,他們確實統一了北印度,但在南方則並沒有擴張得太遠。旃陀羅笈多二世取得了一次對塞人的輝煌勝利,常常被認為是印度傳說中的偉大英雄超日王。中國僧人法顯在旃陀羅笈多二世在位時訪問了印度,他描寫這位國王的賢明統治使印度人民安居樂業。笈多王朝的文化非常繁榮。婆羅門教再度興起,不過此時它已經開始向現代印度教轉變;佛教和耆那教繼續擁有廣泛信徒。笈多君主的宗教政策總體上來說是容許所有教派傳播。在文學上,出現了古代印度最偉大的詩人迦梨陀娑。 (公元700年前後)
從中亞侵入印度的嚈噠人(白匈奴)嚴重地損害了笈多王朝。嚈噠人後來被印度社會所同化,但他們在5~6世紀的活動促成了帝國的解體。許多地方王公和民族反對笈多王朝的中央權力,於是這個帝國迅速瓦解了。所謂後笈多王朝(實際上與真正的笈多王室沒有關系)的統治權力再次退回摩揭陀。7世紀的印度是分裂和混亂的,除了卡瑙季(曲女城)的統治者戒日王在北印度建立過短暫的霸權之外,沒有一個王公擁有廣大的權力。不過,在南印度則興起了幾個強盛的政權,如遮婁其人(其統治者打敗了戒日王的進攻)、羅濕陀羅拘陀王朝和帕拉瓦人。 大約在7世紀北印度興起了一種新的力量,即拉其普特人。他們在7~8世紀之後的印度歷史中起了突出作用。從7世紀中葉直到12世紀末穆斯林征服北印度之間的歷史時期常常被稱為拉其普特時期。在這段時間里,幾乎所有的北印度政權都是拉其普特人建立的;南方的遮婁其人也是拉其普特人的一支。拉其普特人並不是一個統一的民族,他們中特別重要的有瞿折羅-布羅蒂訶羅人、兆漢人和遮婁其人。各拉其普特王國之間混戰不已,同時又激烈抵抗伊斯蘭教力量對印度的侵入,以致拉其普特人常被認為是印度教的保衛者。阿拉伯人在8世紀初征服了印度西北部的信德,揭開了穆斯林遠征印度的序幕。
9~11世紀在南印度出現了幾個強大的王國,如朱羅國(注輦)和潘地亞。其中朱羅國曾經侵入印度尼西亞諸島嶼。 德里蘇丹國
伊斯蘭對印度的真正征服開始於11世紀,是由中亞的突厥人進行的。伽色尼王朝的蘇丹馬赫穆德遠征印度12次以上,在北印度造成嚴重破壞。伽色尼王朝在中亞的領土於1173年被其位於阿富汗的原附庸廓爾王朝吞並。廓爾王朝的統治者穆伊茲-烏德-丁·穆罕默德(廓爾的穆罕默德)在1192年的第二次德賴戰役中決定性地擊敗了兆漢人;他留在印度的總督(出身奴隸)顧特卜-烏德-丁·艾伯克於1206年採用蘇丹頭銜統治被穆斯林征服的北印度地區,定都德里。此後直到莫卧兒帝國建立,北印度的歷史即為德里蘇丹國的歷史。
德里蘇丹國是由來自阿富汗的突厥人和普什圖人建立的穆斯林政權。先後有5個王朝在德里進行過統治:奴隸王朝,卡爾吉王朝,圖格魯克王朝,賽義德王朝和羅第王朝。不過,德里蘇丹國並非統一了整個印度的帝國。除了在阿拉-烏德-丁·卡爾吉等極強大的蘇丹統治時期,德里蘇丹國充其量只是北印度的一個最大的王國。北印度的拉其普特人繼續保有強大的力量,而南印度則幾乎從未進入蘇丹政權的版圖。阿拉-烏德-丁·卡爾吉時期對德乾地區的3次大舉進攻使德干北部服從蘇丹統治直到14世紀;菲羅茲·圖格魯克蘇丹臣服了印度教王公統治的奧里薩。困擾蘇丹的問題主要是叛亂和外部入侵。在整個德里蘇丹國存在時期,叛亂和王室內訌層出不窮。各地的分立勢頭從未被有效遏止,幾個著名的蘇丹都曾鎮壓過大規模的叛亂。外部入侵的威脅開始主要是來自蒙古人,後來則是中亞的征服者突厥人帖木兒。帖木兒的可怕入侵終於使搖搖欲墜的蘇丹政權徹底崩潰。德里蘇丹國在帖木兒撤離之後不久解體,獨立王國林立各地,雖然還有名義上的蘇丹,但他們的權力幾乎只限於德里和旁遮普。德里蘇丹國時期,印度的伊斯蘭文化有了很大發展。許多蘇丹執行相對寬松的宗教政策,除了徵收人頭稅之外並不對非穆斯林居民進行迫害。伊斯蘭式的宏偉建築在印度聳立起來,這一時期所形成的建築風格有時被稱為德里風格。在文學上,產生了阿米爾·霍斯魯這樣的偉大詩人。突厥人也帶來了一種有害制度:在宮廷和貴胄之家中流行的奴隸制。特別值得提出的是烏爾都語在蘇丹時代產生,以及羅第王朝末期出現了錫克教。
莫卧兒帝國
德里蘇丹國瓦解造成的權力真空並沒有持續很長時間,新的穆斯林征服者很快在西北方出現。1526年,突厥人帖木兒的直系後代巴卑爾從中亞進入印度,在第一次帕尼帕特戰役中擊潰了羅第王朝的最後一個蘇丹易卜拉欣·羅第。巴卑爾佔領了德里並被尊為「印度斯坦的皇帝」。他繼而在1527年擊敗拉其普特人,1529年又消滅了普什圖人的殘存力量。由巴卑爾建立的政權被稱為莫卧兒帝國。巴卑爾的統治只是莫卧兒帝國的肇始,他還未來得及鞏固莫卧兒人在北印的地位便已去世。行政、司法和財政制度都沒有建立;這些關鍵事物實際上是由莫卧兒人的敵人舍爾沙締造的。舍爾沙是南比哈爾地區的普什圖人首領,他在1540年打敗並趕走了巴卑爾的繼承人胡馬雍,短暫地恢復了普什圖人在印度的統治。舍爾沙的統治時期很短,但是卻十分重要。他壓服了孟加拉的叛亂,並把它分成19個小行政單位;征服瓜廖爾;打敗了最強的拉其普特人領袖馬爾德夫。在短短5年之內,幾乎整個印度北部都被他征服了。
在舍爾沙於1545年陣亡之前,他已經在北印建立了自上而下的行政制度,舉行土地清丈以確定稅制,並進行了貨幣改革。舍爾沙的統治事實上為莫卧兒帝國的最終建成鋪平了道路。在舍爾沙死後,胡馬雍得到波斯薩法維帝國皇帝塔赫瑪斯普一世的支持返回印度,不久奪回德里;但他在與主要敵人阿迪爾沙交鋒之前突然死去,完成莫卧兒人偉業的任務歸於其子阿克巴。阿克巴最強大的敵人是阿迪爾沙的印度教將軍喜穆。喜穆利用胡馬雍之死奪取阿格拉和德里,並自稱為「超日王」,可能在印度復興起一個印度教的王朝。阿克巴在1556年關鍵的第二次帕尼帕特戰役中打敗了喜穆,於是在印度再也沒有可以與莫卧兒人抗衡的力量了。
阿克巴是莫卧兒帝國的真正建立人和最偉大的皇帝。他在漫長的統治期間征服了印度北部全境,並把帝國的版圖第一次擴展到印度南方。由於對拉其普特人採取懷柔政策,大多數好戰的拉其普特部族都歸順了帝國的統治。對異教徒的寬容是阿克巴的顯著特點,他不僅免除了非穆斯林的人頭稅,還企圖倡導一種融合印度教與伊斯蘭教的宗教改革。以蘇巴(省)為單位的全國行政制度形成了,印度教徒也被允許擔任政府官員。阿克巴時代的印度是伊斯蘭世界最強大的帝國之一。
阿克巴去世後,莫卧兒帝國先後由賈漢吉爾和沙·賈汗統治。這是兩個才能較為遜色的統治者,沙·賈汗終於被自己的兒子奧朗則布推翻失去了皇位。
奧朗則布是莫卧兒王朝最重要但也最具爭議的皇帝。他放棄了莫卧兒帝國初期尤其是阿克巴時代的宗教寬容政策,加強伊斯蘭教的宗教地位,企圖使印度完全伊斯蘭化。奧朗則布恢復對非穆斯林徵收人頭稅,將印度教徒逐出政府,並大舉拆毀印度教廟宇與神像。這些短視的政策導致帝國境內的非穆斯林與政府的矛盾突然尖銳起來,並很快演變成武裝斗爭。堅持自己信仰的錫克教徒和拉其普特人成為莫卧兒帝國公開的敵人;奧朗則布雖然多次打敗他們,卻無法徹底消滅其反抗力量。最危險的國內敵人是新興的馬拉塔人國家,它後來發展出可與莫卧兒帝國匹敵的軍事能力。另一方面,由於奧朗則布力圖消滅他的政治對手,莫卧兒帝國帝國的疆域在他在位時擴張到最大限度。他長期駐留在德干指揮對該地區各穆斯林小國的征服,這些國家是16世紀初德乾的伊斯蘭教強國巴赫曼尼王朝分裂後形成的。其結果是奧朗則布取得了勝利,將德乾地區並入帝國版圖,成為印度南方的最高統治者。除了次大陸極南端和馬拉塔王國以外,奧朗則布統一了整個印度。
奧朗則布去世後的莫卧兒帝國稱為「後期莫卧兒」。這一時期的特點是,皇帝大都昏庸無能,馬拉塔人愈戰愈強,大有取莫卧兒而代之的趨勢。但是,決定印度命運的因素是歐洲列強。
2. 印度上古文明的歷史發展過程
考古學的發現關於古印度土著文明的時期的研究,現從考古學方面發現的證據加以推測、研究。
根據1921年1922年在現在的巴基斯坦的考古挖掘,發現在公元前三十世紀左右,印度河流域當時就有了人類文明活動的出現,主要以兩大城市為中心(或稱「聚集地」更為准確):一個在現在的旁遮普(Panjab),即印度河上游支流的五河流域;另一個在現今的信德省(Sindh),即印度河(Sindhu)流域。
其中在第二個信德省的印度河流域,發現了兩個古村莊的舊址。一個在今日的哈拉巴(Harappā),位於印度河流域的上游,今巴基斯坦東北部。哈拉巴文化埋藏在一個古佛塔廢墟的下面,該地發現了距今約四、五千年以前,原始人類的古城遺址,印度歷史學家認為這是典型的原始社會,處於新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之間。另一個位於印度河中下游,分布范圍很廣,東起新德里附近,西到伊朗邊境,南達坎貝灣,北抵西姆達丘陵,分布的面積東西距離1500多公里,南北1100多公里,在這個遼闊的原野和河流上發現了很多城市和農村遺址,猶如星羅棋布。不過,其中以現在的莫亨朱(Mohenjo)和達羅(Dāro)兩個地方為規模最大,兩地相距六十多公里。
考古學的發現可以推測當時技術發展和經濟制度的一些情況。在上述古代遺址中,挖掘出古印度帝國的一些藝術品:有石雕、磚屋、陶器、銅器以及生活用具和武器,這些可以推斷一點當時的社會面貌。但是關於政治制度,所知甚少。盡管在印章和器皿上刻有文字元號,這樣的物品達數千件之多,可惜至今無人能夠識別,因此不能確定古印度人是何種族,就一般文化意義而言,只能稱之為土著人,而印度後來的某些種族的居民就是他們的子孫,這些土著人最大的可能就是達羅毗荼人Dravidian(屬於泰米爾人Tamils的近親)、或者乾脆就是泰米爾人、又或者是南印度其它民族的祖先。可以確定的是,古印度人肯定不是雅利安人(所有的考古證據都否定雅利安人那麼早從中亞來到印度)。
間接的證據的研究關於古印度人的宗教文明,我們沒有任何的直接的證據。除了考古挖掘上的發現可以隱隱約約推測當時的宗教情況之外,還有一個間接證據我們不容忽視,那就是從婆羅門教前期和後期的一些神話傳說的差異中,我們可以推測古印度人宗教的端倪。
婆羅門教的內容並不完全是雅利安人的東西,至少後期如此。它是一個多神的宗教,其中,有些神祗、祭祀形式和種姓內容實際上都或多或少與被征服地區的土著人有關。雅利安人在印度北部由西向東擴張的過程中,他們對土著人的信仰的吸收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主動或被動吸收一些土著人的宗教,把他們的圖騰和神祗加以融合和消化,使之成為自己的神祗或祭禮形式;另一種是刻意醜化土著人(可能是達羅毗荼人的祖先),將其刻畫成與雅利安神相對抗的妖魔鬼怪。
吠陀經是研究印度民族歷史文化發展和宗教哲學思想的源泉,其中我們可以發現雅利安人是如何吸收土著民族的信仰,這部分的事實有很多。婆羅門教的四吠陀經中《梨俱吠陀》出現時間最早,保留雅利安人最原始的資料比較多;而《阿達婆吠陀》出現時間最晚,乃雅利安人吸收了土著民族若干信仰要素後集成的。通過不同時期的吠陀經的比較研究,可以或多或少對土著民族的信仰有些了解。
其中,我們發現,早期《梨俱吠陀》中戰神兼雷神因陀羅(Indra)、火神阿耆尼(Agni)、酒神蘇摩(Soma)和醫神雙馬童(Asvinau)等神祗,在以後的三部吠陀經中的地位越來越低;而在《梨俱吠陀》中名不見經傳的濕婆(iva)等神祗到了後來卻成了最受歡迎的神。這種濕婆崇拜形式在公元前三千年至公元前二千年左右就存在,考古學上發現的一些物品可能與此類宗教信仰有關。比如人們崇拜橢圓形的石頭(象徵男根,也叫林加Linga崇拜),求得生命和力量,或讓女人受孕,至今這種「神像」在眾多濕婆廟里仍隨處可見,成了濕婆的象徵之一。另外,吠陀經中提及神祗,不見得全部就是雅利安種,尤其是那些戰敗的神祗。如曉天女神鄔霞曾同因陀羅進行過的激烈的戰斗,她的戰車被砸爛了,女神也逃跑了;再比如因陀羅曾殺死了工匠之神多施德利的兒子、長著三個鳥頭的惡魔多瓦施德爾,被割掉的三個鳥頭又變成了鳥,其中有兩個成了婆羅門氏族中的著名圖騰。無論是鄔霞還是多瓦施德爾,都可能是當地土著的神氏,在經過與因陀羅等天神的數次戰斗,以及後來婆羅門的口耳相傳的演變後成了婆羅門教的神。另外,按照印度神話,阿修羅和因陀羅是表兄弟,都是梵天的後代,阿修羅先於因陀羅統治天庭,但治理無方而為因陀羅等天神驅逐替代,也許阿修羅可能就是雅利安人勁敵、某一土著民族的神祗。
以上一些神話可以看出雅利安人是如何把土著人的信仰的神祗主動或被動吸收的。至於那些被大加醜化的神祗,通過世界上其它宗教發展作類比,這種戰勝者醜化戰敗者的情況在世界上是普遍存在的,所以,那些被雅利安人過渡醜化的神祗也極有可能就是土著人的信仰神,其中最有名的要數羅剎族。
按印度神話,羅剎為一種半神性的妖魔,身世說法不一,出於梵天之足(婆羅門教種姓制度的最低一級首陀羅也出自梵天之足),是眾神之敵,專門干壞事:破壞祭祀、惑亂人心、弄鬼乍屍、咬食人畜、食肉(側面反映當時有一些土著民族可能尚未進入農耕社會)。男羅剎醜陋殘狠,黑身、朱發、綠眼(可能讓雅利安人的侵略吃了不少苦頭),女羅剎極美,為絕色之婦,飛空行地、食人血肉。從以上傳說不難看出,所謂「羅剎」也許就是雅利安人進入印度後對某些土著或其圖騰、神祗的稱呼,這些土著很可能就是錫蘭國(今斯里蘭卡)人的祖先,因為羅剎國在神話中被認為在錫蘭國。由於這些土著常憑借叢林襲擊入侵的雅利安人,破壞其祭祀並擅長躲避,因而被誤認為會法術或巫術,被雅利安人大加醜化。最後終於戰敗,被雅利安人趕到了印度的最南邊,乃至錫蘭國。
第一種相互融合的情況也許發生於雅利安人進入印度不久,剛剛在印度西北部立足的階段,出於某種妥協,把當地土著的神祗通過聯姻等方式轉化成了雅利安人的神祗,一些印度學者認為婆羅門教中的多數女神都是通過這種方式受到雅利安人祭祀的。而後一種情況可能發生於雅利安人在印度西北部立足已穩,開始向東向南擴張的過程中。這時的雅利安人可能已經吸取了土著人的先進的生活方式(如從游牧生活轉變成為定居生活),進入農耕社會,生產力水平極大提高,這時的婆羅門教多半已經成形,雅利安人在戰斗中屢戰屢勝,不需要再與土著民族進行妥協,可以對其所敬神祗盡情醜化,或直接將土著居民描繪成各種鬼怪。這種情況在世界很多其它宗教中非常常見,屢見不鮮。
不過,無論是主動被動的吸收也好,還是過分的醜化也好,這些都成了推測古印度人(土著人)文明的間接的材料,如果再加上考古學上的有力證據,將會使得古印度的土著文明研究更加深入。
三吠陀、婆羅門文明
(一)背景
雅利安人的征服根據考古學的證據,雅利安人進入印度大概是古印度文化的崩潰時期,約公元前十六世紀。這些雅利安人是一群游牧民族,屬印歐語系,原住於中亞西亞高加索一代。他們跨越興都庫斯山的崇山峻嶺,先後一群又一群的侵入南亞次大陸,先佔據了喀布爾(今阿富汗),逐漸侵入山明水秀的西印度河流域,和本地的古印度人(也許是達羅毗荼人)進行了長期而殘酷的斗爭,最後征服了土著民族,破壞了印度河流域的文化環境的生態平衡,印度原始社會從此瓦解,進入了等級森嚴的奴隸制社會。雅利安人先是在印度河流域建立和壯大了新的部落,然後,繼續向東遷徙,擴張殖民地,最後侵佔了恆河流域的廣大地區。到了公元前一千年到五百年左右,他們的勢力又從恆河擴展到南印度和海上的錫蘭島,經過幾個世紀的侵佔和殖民蕃殖,雅利安民族的後裔遍及整個南亞次大陸,征服了整個印度。
在這些游牧野蠻人的手中,印度文明一度遭受挫折。按照雅利安人的傳統說法,宇宙的本性是自由的。他們毀滅了敵人的城堡,因為這些游牧民族不贊成定居生活;解放牲畜,因為他們不希望牲畜被束縛住;釋放河流等等。早期的吠陀文字中,尤其是《梨俱吠陀》中的一些詩歌贊頌了帝釋天因陀羅的事跡,可以隱隱約約的反映出當時的征服情況,因陀羅也許就是當時雅利安人的民族領袖,下面一首詩描寫了因陀羅的豐功偉績:
殺死弗栗多;斧劈森林般的城堡;又掘開了許許多多河流;劈開大山像新造瓦罐;因陀羅和他的隊伍帶來了群牛。固定搖晃的大地,穩住顛簸的群山,拓寬天空,撐住天國,人們啊,他是因陀羅。殺死巨龍,釋放七河,打開洞穴,趕出牛群,從兩石中間產生火,人們啊,他是因陀羅。促使宇宙變化不停,征服和驅逐達娑人,像賭徒贏得敵人財富,人們啊,他是因陀羅。
然而不久之後,這些野蠻人又接受了被征服人民的生活方式:首先在村莊然後在城市長遠的定居下來,在牧場里飼養牲畜(也許印度的牛群從此享有任何其它地域無法比擬的行動自由),學會了治理河流從事灌溉。
帝國出現雖然一切王朝都認為自古以來就是整個古印度的統治者(甚至包括現在的阿富汗),但事實上卻並非如此。後來雅利安人在編集和注釋經典時,忘記了真實的歷史背景,很可能是按照人為偽造的年歷綱領重新編排的。後期的經典提到了太陽王朝和太陰王朝:日朝為日神之子摩奴(Manu)所建立;月朝乃建於月神之孫,即摩奴的外孫布富羅婆(Purūravas)。然而早期的吠陀原文卻只提到一些月朝帝王,日朝帝王顯然從未提及,而是出現在後期的吠陀經文中。可以猜想:日朝帝王是古印度人(土著人),他們的後來被結合到雅利安人的歷史傳說中,而月朝的帝王則是雅利安人,這樣,便產生一種綜合性的歷史,當然這純粹只是一種猜想,缺乏證據。
婆羅門教的發展與帝國的興衰息息相關,關於這一點,我們將在下文的「婆羅門教的發展過程」中可以看出來。
以上是婆羅門教產生的一些背景,下面先對婆羅門教的內容進行總結。
(二)婆羅門教的內容
婆羅門教什麼是婆羅門教(Brahmanism),它不僅是一種宗教,它還是一種文化,一種生活方式以及其他。印度的正統保守思想,從保拉法帝國編纂而法典化了的吠陀中,從公元九世紀一些思想家的著作中,逐漸引導出了印度的宗教以及禮儀、哲學、英雄史詩、古代歷史傳說、法律、幾何、天文學和語言科學,所有這些構成了一般所謂的婆羅門教。
梵文婆羅門(Brahman)一詞在初期吠陀中表示聖典,具有偉大優越的含義。後來當保拉法時代婆羅門這個詞被人格化了,成為梵天(陽性主格為「婆羅摩」,Brahmā),宇宙即由它演化而成。從梵文Brahmā又派生出婆羅摩那(Brāhmana),意為掌握聖典的教士,即梵天的教士。
四吠陀吠陀(Veda)一詞,意為「知識」,所以吠陀經典即是婆羅門僧侶學問的總集或叢書,包括詩歌、禮儀和哲學。婆羅門教典有四部吠陀:《犁俱吠陀》、《夜柔吠陀》、《沙摩吠陀》和《阿達婆吠陀》。其中,《犁俱吠陀》是最早的吠陀經,但其內容到十四世紀下半葉才在印度南部被適當地被書面編輯起來,之前很少有書面整理,流傳也多靠一字一字地記憶,口耳相傳。
1、犁俱吠陀(贊頌明論),全書10卷,主要是對自然界諸神的贊歌和祭祀的祈禱文。由1017首長短不一的祭祀聖歌組成,其中大約僅十分之一是關於一般世俗的,其他十分之九都是宗教方面的,尤其以「禮敬太陽神歌」為最重要,為婆羅門僧侶朝夕禱頌。其內容成立的時代不一,最遲於公元前十世紀被編集而成,此書是考察雅利安人最原始狀態的唯一資料,受到古印度土著人的影響較少。
2、娑摩吠陀(歌詠明論),總計收集贊歌1549首,將梨俱吠陀中的部分贊歌配上音調曲譜,為婆羅門僧侶酒祭時所唱頌。形成時期在公元前十世紀之後。
3、耶柔吠陀(祭祀明論),此於娑摩吠陀大致相同,是教導祭祀的軌則以及祭祀用的各種頌歌。形成時期也在公元前十世紀之後。
4、阿達婆吠陀(禳災明論),全書20卷,包括730首咒語。此系雅利安人與印度原居民接觸融合後,吸收其若干信仰的要素集成,多數神咒。形成時間亦在公元前十世紀之後,最後出現。
四階級雅利安人的入侵之後,印度開始進入階級森嚴的奴隸社會,出現了嚴格的等級制度,又稱為瓦爾那(種姓)制度,關於四階級的產生,最早出於吠陀經得「原人歌」:最初由原人之頭口生婆羅門,由軀臂生剎帝利,由雙手生吠舍族,由腿生首陀羅。這樣就把人分成四個不同的等級:
1、婆羅門,處於最高的階層,祭司階級的宗教士,歷代子孫的繁衍而形成的一大種姓,他們生來就是僧侶,到了年老的時期開始林居的出家生活。
2、剎帝利,王者階級的武士階層,對內加強統治,對外抗禦外來的侵略,是由於武藝的世襲,戰士的專職而形成,他們要籍婆羅門的祭司而得神佑,所以處於第二階級。
3、吠舍,除了祭司和武士之外,從事其他農工商業的雅利安人,成為第三階級。
4、首陀羅:這些事戰爭中的俘虜,達羅毗荼人等,他們是奴隸、是賤民,處於社會的底層。
此四大階級中,前三者有誦念吠陀經以及祭司的權利,死後得再投生於世,稱為「再生人」。婆羅門族死時只需拜神誦經,即可歸返宇宙本體之梵天,為頓悟法,而剎帝利及吠舍族,除誦經祭司外,還必須苦練修禪,方生梵天,為漸證法。而非雅利安人的首陀羅族,既無誦經祭司的權利,又無轉世投生的希望,故稱為「一生族」。
生活四階四個階級中的前三姓,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人的一生被劃分為四個階段,生活四階(āramas)被婆羅門教視為正統社會的基礎之一:
1、梵行期,少年七歲至十一歲的嚴凈身,在此階段出家學習吠陀,受戒,完成學業,到一定的年齡後回家。
2、家住期,為中年時代的在家生活,從事各種事業,娶妻生子,履行家庭責任和社會責任。
3、林棲期,壯年時再行出家,進入森林進行苦練修行,以禪定思維悟入真理。
4、遁世期,老年的修行生活,修行完畢,身心得到清靜,開始遊行各地如閑雲野鶴。
三大綱領雅利安人從印度河遷入恆河的時代,大約發生在公元前十世紀左右,此時期剎帝利階層的勢力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婆羅門教也到達了鼎盛的時期。四部吠陀經被編纂起來,以這四吠陀為基礎,形成了婆羅門教的三大綱領,即吠陀天啟、祭祀萬能和婆羅門至上。
1、吠陀天啟主義,婆羅門教的吠陀經最初是天神所啟示,是由古代聖哲傳述下來的,為一切知識的源泉,只有婆羅門才有資格和能力講授這種書。
2、祭祀萬能主義,祭祀能左右一切,可免禍災求福壽,祭祀是梵天的旨意。其意義有三:為供養,為贖罪,為求福。祭祀的種類特別繁多,上至帝王的灌頂典禮舉行馬祭,下至平民舉行的香火祭祀等等。
3、婆羅門至上主義,婆羅門的至高無上是先天賦予,稱為「人神」,與自然界諸神並立,不受法律制裁,其階級地位不容侵略。在《摩奴法典》中說:「無論學問又無,婆羅門皆為大神。」
三大聖書婆羅門教有三大聖書,即《吠陀經》、《奧義書》、《薄伽梵歌》。其中吠陀經的出現發生在佛教產生之前,奧義書與佛陀的時代相連接,而薄伽梵歌創作佛教產生之後。現分別闡述如下:
1、吠陀經(Vedas):即上述四種吠陀的總集。其萌芽於公元前十六世紀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時,成形於公元前十世紀至公元前九世紀。早期的梨俱吠陀是對眾神的贊歌,在梨俱吠陀的末葉,由於對向來所崇拜的自然諸神的懷疑,而在諸神之上,安立一個最高唯一的真理,這樣,有情與非情的本體被稱為生主(Prajapati)、造一切主(Visvakarman)、原人(Purusa)等名。在吠陀時代,還包含一個梵書的時代,其中耶柔吠陀開啟了梵書時代思潮的序幕。根據耶柔吠陀等其他吠陀經,各種各樣的梵書(Brahmana)、「婆羅門那」應運而生,被婆羅門奉為僅次於吠陀經的經典,「婆羅門那」意思為「神事釋」,為專門教授弟子祭祀法的神學書。
2、奧義書:奧義書的梵文名為Upaniad,意為「侍坐」,其目的在於教人不知的秘密的教義。奧義書作為梵書的一部分,在形式上是婆羅門教正統的產物,產生於公元前七世紀至五世紀,產生的原因:由於時代思潮所趨,自由思想抬頭,尤其是王者的權力升高,鼓勵反傳統的內容。最早的五部奧義書時嚴格的吠陀正典,保存了保拉法時代的各種思想觀念,五奧義書為:《歌者奧義書》(Chāndogya)、《廣林奧義書》(Bhadāra)、《他氏奧義書》(Aitareya)、《佼屍多吉奧義書》(Kauitaki)、《泰帝利亞奧義書》(Taittirīya)。奧義書有兩種集本,一是五十二種本,另一個是一百零八種本。此書有兩個中心內容:梵我一體論和輪回解脫論。叔本華曾說:「余得是書,生前可以安慰,死後亦可以安慰。」然而,這種新興婆羅門教的代表奧義書盛行一時之後,逐漸衰落了,其原因有兩點:其一,義理太深,無法大眾化;其二,實行起來成為思索概念,其中的妙境很難實現。
3、薄伽梵歌(TheBhagarad-Gita):這是「大戰詩」第六卷毗虛摩品第二十五章至四十二章的一段,創作於公元前四百年至二百年之間,當時正處於佛教取代其他一切宗教處於印度最主要宗教的時候。此時婆羅門教的學者將奧義書的思想,平民化於薄伽梵歌之中,並把不合理的重新組織,把矛盾的重新調和,賦予新的力量。從佛教中吸收了大量的營養,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婆羅門教終於復興成為現在的印度教。此書被享波爾(WillianVonHumboldt)描寫為:「最美麗、甚或是任何已知言語中唯一的真正哲學之歌。」此書在印度教徒心目中的重要意義,相當於基督徒心目中的《新約
3. 印度文化的發展歷史
已知的最古老的印度文明是公元前第三千紀的印度河流域文明,通常以其代表遺址所在地哈拉帕(在西旁遮普)命名,稱為哈拉帕文化。哈拉帕文化是一個分布范圍非常廣大的文明,在時間上大致與古代兩河流域文化及古埃及文化同時。這一文化在達到相當發達和成熟的情況下,由於至今不明的原因而衰落以至最終徹底消失。取代哈拉帕文化的是由西北方進入印度的雅利安人帶來的新文化體系,這一文化(有時以其聖典的名字稱為吠陀文化)是古典印度文化的起源。吠陀一詞的意思是知識,是神聖的或宗教的知識,中國古代曾將這個詞譯為「明」或「聖明」。吠陀是包括有大量的各種知識的宗教文獻,是在很長的時期中由多人口頭編撰並且世代口傳下來的。早期吠陀時代的歷史幾乎完全無從考查;梨俱吠陀描述這一時期。雅利安人的主要活動是祭祀、遷徙和對土著居民(可能是達羅毗荼人)進行征服。雅利安人在這時的主要祭祀對象是代表自然力量的因陀羅、阿耆尼諸神。《沙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闥婆吠陀》產生較晚,被稱為「後期吠陀」。在後期吠陀產生的時代,雅利安人的文化相較以前有了很大發展;他們從早期主要居住的旁遮普移入恆河流域地區。種姓制度在這時大概已經出現。崇拜梵天、毗濕奴、濕婆三大神的婆羅門教代替了敬奉自然神靈的早期吠陀信仰,這種宗教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抬高祭司階層(婆羅門)的地位。往世書和印度大史詩描述這一時期雅利安人分成不同的部落集團,而且人民中已經有被稱為「羅闍」的領導者出現(王)。敵對的部落集團之間進行頻繁的戰爭,最終形成了為數眾多的早期印度國家。在前600年時,印度有不少於20個這樣的國家,吠陀時代到這時通常認為已經結束。這一歷史時期是所謂的列國時期,因為佛教產生於這一時期,也常稱為佛陀時期。列國時代的印度精神生活十分活躍,出現了許多哲學或宗教流派,其中影響最為久遠的即是佛教和耆那教。通常稱這次思想爆發為「沙門思潮」,新涌現的許多思想潮流的一個共同點是,它們都反對婆羅門在印度社會中的特權地位。 印度十六雄國(Mahajanapadas)是十六個強盛的王國或共和國,其范圍涵蓋肥沃的印度河-恆河平原,其實也有其他較小的國家,散布在這個范圍上。通常所指的十六雄國是:迦屍、憍薩羅、鴦伽、摩揭陀、弗栗恃(跋耆)、末羅、支提、跋蹉、俱盧、般遮羅、摩差耶、修羅色那、阿濕波、阿盤底、犍陀羅和甘菩遮(劍洴沙)。在許多印度邦國之中,位於今比哈爾邦的摩揭陀國逐漸居於優勢地位。印度可信的政治史開始於頻毗娑羅(瓶沙王)統治摩揭陀的時期。往世書和各教派的典籍證明了這位君主的存在,以及他積極的政治活動導致摩揭陀的實力大大增強。頻毗娑羅之子阿闍世(未生怨王)執行擴張政策,大概在北印度確立了某種盟主地位;他並且支持佛教的發展,使佛教在王舍城舉行第一次結集。大約從前4世紀開始,難陀王朝統治了摩揭陀;這個王朝的建立人摩訶坡德摩·難陀是一個比阿闍世還要強大得多的統治者,甚至德干高原的某些地區也服從他的王權。
公元前6世紀末期,波斯國王大流士一世征服了印度西北部地區。這是有記載的印度雅利安人社會與其它發達文明的第一次政治接觸。大流士一世將他的印度屬地建為一個省,並且可能是波斯帝國人口最多、最富裕的一個省。在大流士之後侵入印度的是古代歐洲最偉大的征服者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波斯帝國的衰弱導致他可以長驅直入亞洲,其兵鋒所及最遠之處就是印度。亞歷山大對印度西北部地區的侵略在印度文獻中沒有留下任何記載,然而它可能對孔雀王朝的興起起了助推作用。
亞歷山大撤出印度之後不久,被稱為月護王的旃陀羅笈多推翻了摩揭陀的難陀王室。旃陀羅笈多建立起印度歷史上的第一個帝國式政權孔雀王朝。他趕走了希臘人在旁遮普的殘餘力量,逐漸征服北印度的大部分地區。月護王在位後期擊退了亞洲最強有力的希臘統治者塞琉古一世的入侵,並獲得對阿富汗的統治權。孔雀王朝終於在阿育王時期到達顛峰,這位偉大的君主完成了對南方羯陵伽的征服,這樣除了極南端的一些國家以外整個印度都在形式上統一於帝國政權之下了。阿育王大力支持佛教,廣泛進行傳教活動。但是,孔雀王朝的強盛在阿育王去世之後即告終止。摩揭陀的力量退縮回它本來居有的地區,印度恢復列國時代的那種分裂狀態。
從前2世紀初開始,大夏希臘人、塞人和安息人先後侵入印度;塞人的侵略尤其廣泛,他們在整個西印度建立了許多公國。大月氏人成為最成功的侵入者,他們在北印度建立了強大的貴霜帝國,這個國家被列舉為古典世界的四大帝國(羅馬帝國、安息、貴霜帝國和漢朝)之一。貴霜時代的寶貴產物是大乘佛教和犍陀羅藝術。
貴霜帝國在強盛了若干世紀之後分裂為一些小的政治力量。取代他們在北印度的優勢地位的是旃陀羅笈多一世建立的笈多王朝。笈多王朝是孔雀王朝之後印度的第一個強大王朝,也是由印度人建立的最後一個帝國政權,常常被認為是印度古典文化的黃金時期。與孔雀王朝一樣,笈多王朝的發源地是在摩揭陀;這個王朝的頭幾位君主都是征服者,他們確實統一了北印度,但在南方則並沒有擴張得太遠。旃陀羅笈多二世取得了一次對塞人的輝煌勝利,常常被認為是印度傳說中的偉大英雄超日王。中國僧人法顯在旃陀羅笈多二世在位時訪問了印度,他描寫這位國王的賢明統治使印度人民安居樂業。笈多王朝的文化非常繁榮。婆羅門教再度興起,不過此時它已經開始向現代印度教轉變;佛教和耆那教繼續擁有廣泛信徒。笈多君主的宗教政策總體上來說是容許所有教派傳播。在文學上,出現了古代印度最偉大的詩人迦梨陀娑。
從中亞侵入印度的嚈噠人(白匈奴)嚴重地損害了笈多王朝。嚈噠人後來被印度社會所同化,但他們在5~6世紀的活動促成了帝國的解體。許多地方王公和民族反對笈多王朝的中央權力,於是這個帝國迅速瓦解了。所謂後笈多王朝(實際上與真正的笈多王室沒有關系)的統治權力再次退回摩揭陀。7世紀的印度是分裂和混亂的,除了卡瑙季(曲女城)的統治者戒日王在北印度建立過短暫的霸權之外,沒有一個王公擁有廣大的權力。不過,在南印度則興起了幾個強盛的政權,如遮婁其人(其統治者打敗了戒日王的進攻)、羅濕陀羅拘陀王朝和帕拉瓦人。
大約在7世紀北印度興起了一種新的力量,即拉其普特人。他們在7~8世紀之後的印度歷史中起了突出作用。從7世紀中葉直到12世紀末穆斯林征服北印度之間的歷史時期常常被稱為拉其普特時期。在這段時間里,幾乎所有的北印度政權都是拉其普特人建立的;南方的遮婁其人也是拉其普特人的一支。拉其普特人並不是一個統一的民族,他們中特別重要的有瞿折羅-布羅蒂訶羅人、兆漢人和遮婁其人。各拉其普特王國之間混戰不已,同時又激烈抵抗伊斯蘭教力量對印度的侵略,以致拉其普特人常被認為是印度教的保衛者。阿拉伯人在8世紀初征服了印度西北部的信德,揭開了穆斯林入侵印度的序幕。
9~11世紀在南印度出現了幾個強大的王國,如朱羅國(注輦)和潘地亞。其中朱羅國曾經侵入印度尼西亞諸島嶼。 德里蘇丹國伊斯蘭對印度的真正征服開始於11世紀,是由中亞的突厥人進行的。伽色尼王朝的蘇丹馬茂德入侵印度12次以上,在北印度造成嚴重破壞。伽色尼王朝在中亞的領土於1173年被其位於阿富汗的原附庸廓爾王朝吞並。廓爾王朝的統治者穆伊茲-烏德-丁·穆罕默德(廓爾的穆罕默德)在1192年的第二次德賴戰役中決定性地擊敗了兆漢人;他留在印度的總督(出身奴隸)顧特卜-烏德-丁·艾伯克於1206年採用蘇丹頭銜統治被穆斯林征服的北印度地區,定都德里。此後直到莫卧兒帝國建立,北印度的歷史即為德里蘇丹國的歷史。
德里蘇丹國是由來自阿富汗的突厥人建立的穆斯林政權。先後有5個王朝在德里進行過統治:奴隸王朝,卡爾吉王朝,圖格魯克王朝,賽義德王朝和羅第王朝。不過,德里蘇丹國並非統一了整個印度的帝國。除了在阿拉-烏德-丁·卡爾吉等極強大的蘇丹統治時期,德里蘇丹國充其量只是北印度的一個最大的王國。北印度的拉其普特人繼續保有強大的力量,而南印度則幾乎從未進入蘇丹政權的版圖。阿拉-烏德-丁·卡爾吉時期對德乾地區的3次大舉入侵使德干北部服從蘇丹統治直到14世紀;菲羅茲·圖格魯克蘇丹臣服了印度教王公統治的奧里薩。困擾蘇丹的問題主要是叛亂和外部入侵。在整個德里蘇丹國存在時期,叛亂和王室內訌層出不窮。各地的分立勢頭從未被有效遏止,幾個著名的蘇丹都曾鎮壓過大規模的叛亂。外部入侵的威脅開始主要是來自蒙古人,後來則是中亞的征服者帖木兒。帖木兒的可怕入侵終於使搖搖欲墜的蘇丹政權徹底崩潰。德里蘇丹國在帖木兒撤離之後不久解體,獨立王國林立各地,雖然還有名義上的蘇丹,但他們的權力幾乎只限於德里和旁遮普。德里蘇丹國時期,印度的穆斯林文化有了很大發展。許多蘇丹執行相對寬松的宗教政策,除了徵收人頭稅之外並不對非穆斯林居民進行迫害。伊斯蘭式的宏偉建築在印度聳立起來,這一時期所形成的建築風格有時被稱為德里風格。在文學上,產生了阿密爾·胡斯魯這樣的偉大詩人。突厥人也帶來了一種有害制度:在宮廷和貴胄之家中流行的奴隸制。特別值得提出的是烏爾都語在蘇丹時代產生,以及羅第王朝末期出現了錫克教。 是莫卧兒帝國的真正建立人和最偉大的皇帝。他在漫長的統治期間征服了印度北部全境,並把帝國的版圖第一次擴展到印度南方。由於對拉其普特人採取懷柔政策,大多數好戰的拉其普特部族都歸順了帝國的統治。對異教的寬容是阿克巴的顯著特點,他不僅免除了非穆斯林的人頭稅,還企圖倡導一種融合印度教與伊斯蘭教的宗教改革。以蘇巴(省)為單位的全國行政制度形成了,印度教徒也被允許擔任政府官員。阿克巴時代的印度是伊斯蘭世界最強大的帝國之一。
阿克巴去世後,莫卧兒帝國先後由賈漢吉爾和沙阿·賈漢統治。這是兩個才能較為遜色的統治者,沙阿·賈漢終於被自己的兒子奧朗則布推翻失去了皇位。 是莫卧兒王朝最重要但也最具爭議的皇帝。他放棄了莫卧兒帝國初期尤其是阿克巴時代的宗教寬容政策,加強伊斯蘭教的宗教地位,企圖使印度完全伊斯蘭化。奧朗則布恢復對非穆斯林徵收人頭稅,將印度教徒逐出政府,並大舉拆毀印度教廟宇與神像。這些短視的政策導致帝國境內的非穆斯林與政府的矛盾突然尖銳起來,並很快演變成武裝斗爭。堅持自己信仰的錫克教徒和拉其普特人成為莫卧兒帝國公開的敵人;奧朗則布雖然多次打敗他們,卻無法徹底消滅其反抗力量。最危險的國內敵人是新興的馬拉塔人國家,它後來發展出可與莫卧兒帝國匹敵的軍事能力。另一方面,由於奧朗則布力圖消滅他的政治對手,莫卧兒帝國帝國的疆域在他在位時擴張到最大限度。他長期駐留在德干指揮對該地區各穆斯林小國的征服,這些國家是16世紀初德乾的伊斯蘭教強國巴赫曼尼王朝分裂後形成的。其結果是奧朗則布取得了勝利,將德乾地區並入帝國版圖,成為印度南方的最高統治者。除了次大陸極南端和馬拉塔王國以外,奧朗則布統一了整個印度。
奧朗則布去世後的莫卧兒帝國稱為「後期莫卧兒」。這一時期的特點是,皇帝大都昏庸無能,馬拉塔人愈戰愈強,大有取莫卧兒而代之的趨勢。但是,決定印度命運的因素是歐洲列強。
4. 印度的發展史可以談談嗎
全稱印度共和國。1947年以前,印度的歷史疆域包括現在的印度共和國、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和孟加拉人民共和國。1947年以後的歷史疆域只包括印度共和國現有的領土。中國史籍《史記·大宛列傳》稱印度為「身毒」;《後漢書·西域列傳》等稱其為「天竺」;玄奘的《大唐西域記》始稱「印度」。
印度位於南亞次大陸。同中國、緬甸、孟加拉國、不丹、錫金、尼泊爾、巴基斯坦等國接壤;東南瀕孟加拉灣、西南臨阿拉伯海。西南隔阿拉伯海與馬爾地夫相望,東南隔保克海峽同斯里蘭卡相對。國土面積297.47萬平方公里,人口近8億(1985)。主要民族有印度斯坦人、泰盧固人、孟加拉人、馬拉特人、泰米爾人、古吉拉特人、坎拿達人、馬拉亞拉姆人、奧里亞人、旁遮普人。此外,還有幾十個少數民族。居民主要信奉印度教,其次是伊斯蘭教。其他宗教為基督教、錫克教、佛教、耆那教等。印地語、英語同為官方語言。首都新德里。
史前印度(公元前600年以前) 史前印度經歷了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金石並用時代、印度河文化和恆河文化時代。
印度的舊石器時代從喜馬拉雅冰期序列的第二冰期起,分早、中、晚3期。這一時代居民的生活以狩獵和採集為主,可能已開始馴養家畜,種植大麥。
印度新石器時代約為公元前第 6千紀至前第 4千紀。這一時期的工具有石葉石器、研磨石器和骨器。其中以石葉石器為主。另外,約在公元前第5千紀中期開始出現陶器。器形多為盆、碗和罐。外表有簡單的彩色圖紋。新石器時期的居民從事畜牧、農業和狩獵,飼養牛、綿羊、山羊,種植大麥、小麥和棗樹。
介於新石器時代文化和哈拉帕文化時代之間有一個金石並用時代的文化。其年代約為公元前第4千紀中葉至前第 3千紀中葉。主要分布於恆河和賈穆納河之間地區、旁遮普、拉賈斯坦北部和古吉拉特。工具以石葉石器、研磨石器和骨器為主。但紅銅器經常出現,器形有斧、鑿、錘、匕首、鐲環、別針、銅條等,只是數量不多。陶器以輪制為主,有雙色和多色彩陶。金石並用時期的經濟以畜牧和農業為基礎,飼養牛、綿羊、山羊,種植大麥、小麥、豆類、葡萄。 史前期最重要的文化為印度河流域文化(亦稱哈拉帕文化)和恆河文化。印度河流域文化是青銅時代的文化,存在於公元前2350~前1750年間。成熟於公元前2200 ~前2000年,最為主要的城市有哈拉帕和摩亨佐·達羅,消逝於公元前1750年左右。但是哈拉帕文化在古吉拉特、拉賈斯坦及北方邦北部等仍有遺留。(見印度河流域文明)
恆河文化昌盛於公元前1800~前600年間,為印度著名的吠陀時代。吠陀時代分前期和後期,前期即梨俱吠陀時期,約在公元前1800~前1000年;後期約在公元前 1000~前600年(見吠陀經)。
前吠陀時期主要地區在旁遮普、北方邦西部邊緣;後吠陀時期主要地區在恆河上游平原、北方邦西部、拉賈斯坦。前期經濟以畜牧為主,無貿易,無城市;後期以農業為主,畜牧為次,鐵器已普遍使用。前期經典常常提到部落,從未提到部落地區,王位似已世襲,但無專制權;後期出現區域王國跡象。前期經典很少提到家庭,社會仍屬部落性質;後期部落社會分解為4個瓦爾納的社會。4個瓦爾納中首陀羅為最低層,吠舍為中層,剎帝利和婆羅門為上層。貢奉屬於自願性質。前期宗教為自然力的人格化,祭祀尚無禮儀程式;後期宗教中梵天為最高神□,動物神居重要地位,在祭祀中大量殺牲,婆羅門創造祭祀程式。
古代印度(公元前600~公元800) 古代印度的歷史特徵在於瓦爾納制的確立及其向種姓制度的轉化,部落社會的同化及其向國家的轉化,授地制的興起及其向封建制的轉化,佛教由盛而衰,以及新婆羅門教的興起及其向印度教的轉化。
印度古代文化因時期和地區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繁榮於公元前6~前2世紀北印度文化稱為佛陀時期文化和孔雀王朝時期文化。在公元前及公元初,地跨南北之間的文化為薩塔瓦塔納王朝時期文化。繁榮於公元4~7 世紀的北印度為笈多王朝時期文化及戒日王朝時期文化。南印度古代文化起始於公元前,極南地區國家則較晚。
佛陀時期(公元前6~前2世紀) 從吠陀時代末期(公元前600)到摩揭陀國孔雀王朝的400多年的佛陀時期,是繼印度河文化城市繁榮之後的第二次城市繁榮時期。在這時期里,釋迦牟尼創立了佛教,大雄創立了耆那教。印度古代的政治經濟社會制度在這個時期定型。恆河中游平原(今北方邦東部和比哈爾)生產的豐富糧食供應大型國家的財政需要。據佛教文獻記載,前6世紀初,印度有16個國家。其中主要的有摩揭陀、迦屍、□薩羅、跋□、俱盧、般遮羅和犍陀羅等。在這個時期的大國里,瓦爾納的等級製取代了部落制。國君和武士成為剎帝利,祭司和教師成為婆羅門,農戶和納稅者成為吠舍,服務於以上3個等級的勞動者則成為首陀羅。
孔雀王朝時期(公元前322~前185) 摩揭陀王國孔雀王朝的奠基人是與佛陀同時的頻毗娑羅。傳至難陀王時國力富強,有步兵20萬,騎兵6萬,戰象6千。亞歷山大大帝遠征軍進入旁遮普,望而卻步。在孔雀王朝中,唯有國王有權擁有常備軍和接受貢奉。孔雀王朝的王權標志著在大國內君主製取代了共和制。孔雀王朝的國王權力標志著剎帝利對婆羅門長期斗爭的勝利。但婆羅門在孔雀王朝仍然擁有大權。孔雀王朝的社會為奴隸社會。其特點是奴隸制不發達,以家內奴隸為主,在生產勞動中沒有大量使用奴隸。在阿育王統治期間,印度古代奴隸制君主專制的集權統治達到頂峰。 外族入侵時期(公元前200~公元200) 孔雀王朝滅亡以後,西北印度不斷有外族入侵。先是中亞的大夏希臘人在公元前2世紀初侵入印度西北部。接著又有安息人、塞種人、大月氏人的入侵。其中最重要的是貴霜帝國在印度的統治。在丘就卻建國後,國勢日強,侵入印度,滅大夏在印度的殘部。在閻膏珍、迦膩色伽統治時期,繼續入侵印度,從印度西部到恆河流域中部均歸入貴霜帝國的版圖。在迦膩色伽的支持與庇護下,大乘佛教在印度興起。小乘佛教流行於錫蘭、緬甸等地。
薩塔瓦哈納時期(公元前100~公元200) 薩塔瓦哈納王國 300年的歷史使德干文化與北方文化互相結合。那裡的國王最早把土地授予婆羅門,並且對部落地區實行軍事統治。
笈多王朝時期(320~540) 笈多王朝崛起於貴霜廢墟。奠基於275年。4世紀初,其根據地在恆河中游平原(今北方邦和比哈爾),統治印度北部和西部約120年。其軍事力量依靠騎兵。資源依靠印度中部和比哈爾南部的鐵礦。對外貿易依靠北印度的絲綢。歸順笈多的小王國中,小部分由笈多國王派遣官員直接治理,大部分由當地酋長間接治理。因此笈多官員少於孔雀王朝,行政機構也比較簡單。官員俸祿一部分是現金,另一部分是授地。村鎮政權較過去重要。王權縮小,官職已經世襲。外貿不斷萎縮。種姓種類和不可接觸者的名目都有所增多。偶像崇拜在寺廟里日益普遍。當時文化燦爛,兩大史詩(《羅摩衍那》和《摩訶婆羅多》),迦梨陀娑的《沙恭達羅》劇本和較早的《往世書》均在笈多王朝時編成, 此外還編纂了一些法書。在藝術方面,中印度的阿旃陀石窟壁畫豐富多彩,代表這個時期藝術的成就。(見彩圖阿旃陀石窟) 古代印度(公元前3世紀-公元6世紀)
戒日王時期(606~647) 戒日王是古代印度最後的一個著名皇帝。當時,外貿蕭條,貨幣短缺。政體沿襲笈多,但更加分散。都城從華氏城遷曲女城,即從一外貿城市遷至一軍政要地。戒日王死後,北印度表面統一的局面又告結束(見戒日王朝)。
古代南印度(公元前200~公元750) 在南印度幾乎每個國家都有幾個藩屬,每個藩屬都有自己的軍隊、自己的行政系統和收稅機關。因此,每個國家、每個藩屬都不斷為擴大財源而發動戰爭。南印度社會發展較晚,考維里(科弗里)河三角洲的犁耕農業和國家的形成都是在公元前2世紀開始的。最南部分國家的歷史則從1世紀開始。古代南印度分為兩個歷史時期:第一時期是從公元前200~公元300年;第二時期是從300~750年。由於政治上四分五裂,第二時期的國家比第一時期增多,商業城市和貨幣經濟都越發衰敗。各國都實行授地制。
5. 古印度分為哪幾個時期 古印度的歷史進程簡述
文明起源
恆河文化昌盛於公元前1800~前600年間,為印度著名的吠陀時代。吠陀時代分前期和後期,前期即梨俱吠陀時期,約在公元前1800~前1000年;後期約在公元前1000~前600年。前期經典很少提到家庭,社會仍局部落性質;後期部落社會分解為4個瓦爾納的社會。4個瓦爾納中首陀羅為最低層,吠舍為中層,剎帝利和婆羅門為上層。
古代印度
(公元前600~公元800)古代印度的歷史特徵在於瓦爾納制的確立及其向種姓制度的轉化,部落社會的同化及其向國家的轉化,授地制的興起及其向封建制的轉化,佛教由盛而衰,以及新婆羅門教的興起及其向印度教的轉化。
佛陀時期
(前6~前2世紀)從吠陀時代末期(前600)到摩揭陀國孔雀王朝的400多年的佛陀時期,是繼印度河文化城市繁榮之後的第二次城市繁榮時期。在這時期里,釋迦牟尼創立了佛教,大雄創立了耆那教。據佛教文獻記載,公元前6世紀初,印度有16個國家。其中主要的有摩揭陀、迦屍、只薩羅、跋只、俱盧、般遮羅和犍陀羅等。在這個時期的大國里,瓦爾納的等級製取代了部落制。國君和武士成為剎帝利,祭司和教師成為婆羅門,農戶和納稅者成為吠舍,服務於以上3個等級的勞動者則成為首陀羅。
孔雀王朝時期
(前322~前185)摩揭陀王國孔雀王朝的奠基人是與佛陀同時的頻毗婆羅。在孔雀王朝中,唯有國王有權擁有常備軍和接受貢奉。國王權力標志著剎帝利對婆羅門長期斗爭的勝利,但婆羅門在孔雀王朝仍然擁有大權。在阿育王統治期間,印度古代奴隸制君主專制的集權統治達到頂峰。為了擴大他的王國,阿育王征戰了11年,但戰爭的血腥與殘酷使他悔悟了。後來阿育王皈依了佛教,並在佛教和平教義的基礎上建立了新法。阿育王在國內修築道路,擴大灌溉工程,發展國家的經濟,使國家繁榮和興盛起來。
入侵時期
(公元前200~公元200)孔雀王朝滅亡以後,西北印度不斷有外族入侵。先是中亞的巴克特里亞——希臘人在公元前2世紀初入侵印度次大陸的西北部。接著又有安息人、塞種人、大月氏人的入侵。其中最重要的是貴霜帝國在印度的統治。在丘就卻建國後,國勢日強,侵入印度,滅大夏在印度的殘部。在閻膏珍、迦膩色伽統治時期,繼續入侵印度,從印度西部到恆河流域中部均歸入貴霜帝國的版圖。在迦膩色伽的支持與庇護下,大乘佛教在印度興起。小乘佛教流行於錫蘭、緬甸等地。
薩塔瓦哈納時期
(公元前100~公元200)薩塔瓦哈納王國300年的歷史使德干文化與北方文化互相結合。那裡的國王最早把土地授予婆羅門,並且對部落地區實行軍事統治。
笈多王朝
(320~540)笈多王朝崛起於貴霜廢墟。奠基於275年,統治印度北部和西部約120年。王權縮小,官職已經世襲。外貿不斷萎縮。種姓種類和不可接觸者的名目都有所增多。偶像崇拜在寺廟里日益普遍。當時文化燦爛,兩大史詩(《羅摩衍那》和《摩訶婆羅多》),迦梨陀娑的《沙恭達羅》劇本和較早的《往世書》均在笈多王朝時編成,此外還編纂了一些法書。在藝術方面,中印度的阿旃陀石窟壁畫豐富多彩,代表這個時期藝術的成就。
北印度
(606~647)戒日王是古代印度最後的一個著名皇帝。當時,外貿蕭條,貨幣短缺。政體沿襲發多,但更加分散。都城從華氏城遷曲女城,即從一外貿城市遷至一軍政要地。戒日王死後,北印度表面統一的局面又告結束。
南印度
(公元前200~公元750)
在南印度幾乎每個國家都有幾個藩屬,每個藩屬都有自己的軍隊、自己的行政系統和收稅機關。最南部分國家的歷史,從l世紀開始。古代南印度分為兩個歷史時期:第一時期是公元前200~公元300年;第二時期是300~750年。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6. 印度的歷史
佔西女王
章西女王(Rani of Jhansi, 1835~1858. 6.18)
印度民族女英雄,1858年民族大起義領導人之一。一譯佔西女王。原名拉克希米·巴伊(Lakshmi)。自幼學習騎術、射擊,聰穎,勇敢。1842年嫁給章西王,為王後。1853年丈夫去世後,因無子嗣,以養子監護人身分登基。1854年,英國殖民當局以「絕嗣喪權」為由兼並章西王國。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義爆發後,於6月4日在章西發動起義。1858年3~4月指揮起義軍保衛章西。她身先士卒,浴血奮戰,失敗後退往加爾比,與唐底亞·托比率領的起義軍會合。6月1日奪取瓜廖爾後,整頓軍隊,部署城防,負責防守東門。6月17~18日指揮抗擊英軍進攻,身負重傷仍堅持指揮戰斗,終因寡不敵眾,壯烈犧牲,年僅23 歲(一說28歲)。瓜廖爾今存章西女王墓。
章西女王葩依
阿克希米·葩依,1835年生於印度的貝拿勒斯。在三四歲的時候,她隨從父母前往馬拉塔最後一個首相巴吉·拉奧二世的王府居住,同拉奧二世的養子納納·薩希布和坦蒂阿·托皮結成了好朋友。葩依從小精通武藝,7歲就學會了騎馬。1852年,她17歲時嫁給了比她大二三倍的佔西王公甘加達爾·拉奧,成了佔西王後。
王公死時沒有兒子,葩依在王公臨死時所生的一個兒子不久之後又死去了,所以,按照當時英國所定的規矩,哪個王公死後,如果沒有兒子繼承王位,那麼就要廢除他的領地,收歸英殖民者所有。但是葩依已經領養了一個兒子,並已經以養子的監護人的身份行使王權了。
英殖民政府不管這些,強行兼並了佔西。葩依拒絕英國人的無理要求,佔西人民也全力支持葩依,表示願意和女王一道,與英國殖民者作堅決斗爭。
1857年,印度爆發了反英民族大起義,全國上下都與英國侵略者展開了積極的斗爭。佔西人民也在女王葩依的領導下參加了起義,配合其他地方的起義軍抗擊英殖民強盜。6月4日,女王率領佔西起義軍佔領了軍火庫,打死了英國在佔西的最高指揮官鄧洛普,並最後重新佔領了佔西,7月8日,英軍投降,女王葩依重登王位。女王重新執政後,為了配合印度各地的反英斗爭,葩依率軍南征北戰,沉重地打擊了英國殖民統治者。
1857年9月,英軍攻陷德里,起義軍遭受重大損失。當英軍有了喘息的機會後,便調軍隊撲向佔西,次年1月,中印度英軍總指揮羅斯將軍率軍來到佔西。佔西女王葩依早已作好了一切准備。
女王葩依親率起義軍抗擊英軍,但終因寡不敵眾,女王率軍棄城而走。英軍佔領了佔西。
1858年6月1日,女王葩依所率起義軍同托比的部隊匯合,進駐瓜遼爾。瓜遼爾是印度中部的一個軍事重鎮,應該說,義軍佔領瓜遼爾後,對其他地區的起義軍也非常有利。但由於德里的莫卧兒王朝已投降英軍,各地起義軍群龍無首,盲目作戰。鑒於這種情況,葩依和托比推舉他們的另一位好朋友、當時也是起義軍一個重要領導人的薩希布為起義軍領袖。同時,還任命其他各部大臣。托比擔任起義軍總司令。女王葩依立下誓言:「我將全力以赴,擊潰英軍!」
羅斯看到起義軍到瓜遼爾,就立刻率軍前來圍剿。女王奉命鎮守東門,抗擊英軍。女王和她的女友曼達爾、卡希縱馬戰斗。起義軍們見女王如此驍勇,信心倍增,士氣高昂,多次打退了英軍的進攻。
6月18日,英軍發動總擊,女王與以往一樣,率軍襲擊攻城英軍,她本人身著男裝,多次迎著敵人的炮火英勇殺敵。然後迅速回馬城內。英軍看到女王所守的東門不易攻克,就派兵襲擊其他守軍,直到最後,才包圍了女王。
在突圍過程中,女王身受重傷,最後因受傷過重、流血過多而犧牲。犧牲時年僅22歲。佔西女王死後,起義失敗了。女王葩依以她的生命表示了英國殖民地人民不甘殖民統治的精神,她的事跡不斷地被印度人民傳頌著,鼓舞著印度人民同殖民者進行頑強的抗爭。
7. 印度的歷史沿革
印度河全長3 180千米,是南亞最長的河流,流域面積96萬平方千米。它的幹流大部分在巴基斯坦境版內,只權有上游一部分幹流和一些支流在印度境內。
既然印度河的大部干支流都在巴基斯坦,為什麼河名卻叫作「印度河」呢?這有歷史原因 。印度和巴基斯坦本是南亞次大陸上的統一國家,後來淪為英國的殖民地。1947年8月15日獨立時,「印、巴分治」,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 ,河水歸兩國共同使用 。為了避免糾紛,兩國在1960年簽訂了「印度河用水條約」,規定印度使用河水系總水量的1/5,其餘歸巴基斯坦使用。
印度河流域氣候炎熱乾燥,年平均降雨量不足300毫米,東南部還有大片沙漠。印度河每年有兩次漲水,它的中下游平原灌渠縱橫,人煙稠密,盛產小麥、棉花和稻米,是巴基斯坦的「糧倉」。
8. 印度的簡要歷史
印度,是印抄度共和國(Republic of India)的簡稱,位於亞洲南部,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與孟加拉國、緬甸、中華人民共和國、不丹、尼泊爾和巴基斯坦等國家接壤。古印度人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作為最悠久的文明古國之一,印度具有絢麗的多樣性和豐富的文化遺產和旅遊資源。印度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的發源地。印度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但也是個社會財富分配極度不平衡的發展中國家。印度已經成為軟體業出口的霸主,金融,研究,技術服務等也將成為全球重要出口國。印度也是當今金磚國家之一。
9. 印度歷史。
「印度」一名來自印度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印度河,古代印度的地理概念指整個南亞次大陸。我國最早知道印度是西漢張騫通西域的時候,最初稱印度為身毒,後來稱為天竺、賢豆等。唐代高僧玄奘西行之後在其著作中始稱印度,這一稱謂沿用至今。
公元前25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出現了燦爛輝煌的城市文明——哈拉帕文明。但在自然災害和外族入侵的雙重打擊下,哈拉帕文明逐步消亡。約公元前14世紀,來自南俄草原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進入印度地區征服了當地土著,於公元前一千紀初期在印度逐步建立奴隸制國家,從而形成高度發達的文明。婆羅門教形成於這一時期,以神的名義制定的種姓制度一直影響到今天。
公元前6世紀之後,印度內戰頻繁,並出現了反對婆羅門教統治地位的沙門思潮,佛教、耆那教隨之興起。內部的紛爭也招致了外部的入侵,波斯、希臘人相繼攻入印度。公元前323年孔雀王朝統一了北印度,偉大的阿育王皈依佛教並大力推廣佛教。孔雀王朝於公元前185年滅亡,印度進入列國時代。直到公元4世紀,古代印度的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笈多王朝興起,帶來了了兩個世紀的和平與繁榮。在笈多時期,從古老的婆羅門教演化出來的印度教興起並逐漸占據主導地位。也正是在這一時期,古代印度文化達到了顛峰。
從公元8世紀開始,信仰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不斷侵入南亞次大陸,同時也將伊斯蘭教傳入此地,使印度文明增添了新的色彩。伊斯蘭教與印度教成為古代印度的兩大宗教,佛教與耆那教日漸式微。1526年,信仰伊斯蘭教的蒙古-突厥貴族建立了莫卧兒帝國。
18世紀中期到19世紀中期,英國殖民者逐步控制了南亞次大陸,使這里成為大英帝國最重要的原料供應地。19世紀末期開始,印度人民開展了不屈不撓的獨立運動,其中以甘地為首的不合作運動為民族主義事業贏得群眾支持做出了重大貢獻。1947年,印度終於獨立。之後經過兩次印-巴戰爭,南亞次大陸形成了目前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三個國家。
印度與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問題上一直存在爭端,但是自2002年開始的雙邊會談和互信措施的建立正在減弱這一地區的緊張局勢。在目前印度的經濟成就引人注目,然而也面臨了多項挑戰,例如嚴重的人口過剩、環境惡化、大量的貧窮人口以及印度國內的種族以及宗教沖突。印度的經濟在過去十年已經大幅度地擴大規模。
10. 古印度的發展歷程是什麼
印度河流域古代文明是其土著居民「達羅毗荼人」創造的。1922年考古學家在回印度河流域發現了答「哈拉巴文化」遺址。從公元前2000年代中葉起,直至古代歷史結束,印度次大陸先後遭到雅利安人、波斯人、希臘人、馬其頓人、安息人、塞種人和大月氏人的入侵。在公元前12世紀~公元前9世紀時,出現了一部《梨俱吠陀》公元前6世紀初,印度形成16國的「列國時代。大約在公元前324年孔雀帝國建立。公元前187年孔雀帝國滅亡後,外族不斷入侵,其間300多年的史實模糊不清,直至公元4世紀時「笈多帝國」建立後,標志著印度封建社會已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