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蘇州歷史文化遺址
1、蘇州治平寺遺址
位於蘇州市郊上方山東麓,東臨石湖,隔水與越城遺址相對,地屬市郊橫塘鄉,1963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1956年調查時發現該處有古文化層暴露。1965年進行過小范圍試掘,出土並採集到銅輥和紅衣陶、細泥紅陶、印紋硬陶片等新石時代晚期至春秋時代的遺物。
蘇州博物館於1983年試掘位於磨盤山上的吳城遺址,在土城夯土層中也出土了同一時代的類似遺物,可以認為春秋吳城遺址的下層亦屬治平寺古文化遺址范圍。治平寺遺址對考古研究具有較大的價值。
2、蘇州園林
蘇州是我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因山水秀麗,古典園林嫵媚多姿,享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之美稱。
1985年,蘇州園林被評為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
蘇州是水鄉,引水便利,附近盛產太湖石,適合堆砌玲瓏精巧的假山,加之舊時蘇州文人薈萃,一些官僚地主及文人學士又追求「雖居鬧市而有山林之趣」,這樣大大促進了蘇州園林的發展。
據地方誌記載,蘇州城內大小園林將近200處,為全國之冠。
蘇州園林,在布局、結構、風格上都有自己的藝術特色,被稱為蘇州四大古典園林的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和留園分別代表著宋、元、明、清四個朝代的藝術風格。
3、滄浪亭
位於蘇州城南三元坊內,是蘇州最古老的一所名園,為宋代詩人蘇子美所築。
滄浪亭造園藝術不同尋常,未進園門,已是綠水回環,垂柳迎風。
憑欄依岸,臨水山石嶙峋,復廊蜿蜒如帶,廊中的漏窗把園林內外山山水水融為一體。
園內以山為主,山上古木參天,著名的滄浪亭即隱蔽在山頂上。
南面的明道堂是園內最大的建築物,牆上懸有三塊宋碑石刻拓片,分別是天文圖、宋輿圖和宋平江圖(蘇州城市圖);五百名賢祠壁中嵌有與蘇州歷史有關的五百多個人物平雕石像。
園中西南有假山石洞,名印心石屋;山上有小樓名看山樓,登樓可覽遠近蘇州風光。
4、獅子林
在蘇州城東北婁門內園林路,是元代園林的代表。
獅子林原為菩提正宗寺的後花園,它以太湖石堆砌的假山巧妙著稱,很多石峰形像獅子,因而得名。
假山內外上下盤旋曲折,穿洞越谷宛入迷宮,咫尺之間可望而不可即,只有循山路而行才可出洞。
由於它原是寺之後花園,所以獅子林假山便是佛的象徵,與一般的假山不能相提並論。
山腹中 空靈曲折,宛如迷宮的洞穴即象徵佛的法力無比。
另外園內還有「燕譽堂」、 「卧雲室」、「問梅閣」、「真趣亭」等建築。
園內長廊四面貫通,廊壁上嵌有書條石刻,皆為名家書法佳作。
5、拙政園
拙政園是蘇州園林的代表作,始 建於明正德年間,圓主王獻臣取 晉代潘岳<<閑居賦>>中「築室種 樹,灌園鬻蔬,是亦拙者之為政 也」之意而命名。
拙政園又分東園、中園、西園三部分。
東園山池相間,點綴有秫香館、蘭雪堂等建築。
西部水面迂迴,布局緊湊,依山傍水建以亭閣,其中主體建築鴛鴦廳是當時園主人宴請賓客和聽曲的場所,廳內陳設考究。
晴天由室內透過藍色玻璃窗觀看室外景色猶如一片雪景。
園中「與誰同坐軒」乃為扇亭,扇面兩側實牆上開著兩個扇形空窗,一個對著「鴛鴦廳」,而後面面山的那一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頂蓋又恰好配成一個完整的扇子。
「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所以一見匾額,就會想起蘇東坡,並立時感到這里可賞水中之月,可受清風之爽。
中園是拙政園的精華部分,其總體布局以水池為中心,亭台樓榭皆臨水而建,有的亭榭則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鄉的特色。
主體建築遠香堂位於水池南岸,隔池與主景東西兩山島相望,池水清澈廣闊,遍植荷花,山島上林蔭匝地,水岸藤蘿紛披,兩山溪谷間架有小橋,山島上各建一亭,西為雪香雲蔚亭,東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時而異。
遠香堂之西的「倚玉軒」與其西面船舫形的「香洲」遙遙相對,兩者與其北面的「荷風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勢,都可隨勢賞荷。
倚玉軒之西有一曲水灣深入南部居宅,這里有三間水閣「小滄浪」,它以北面的廊橋「小飛虹」分隔空間,構成一個幽靜的水院,而香洲即位於這一水灣口之兩側。
拙政園中園的布局以荷花池為中心,遠香堂為其主體建築,池中兩島為其主景,其他建築大都臨水並面向遠香堂,從建築物名稱來看,也大都與荷花有關。
王獻臣之所以要如此大力宣揚荷花,主要是為了表達他孤高不群的清高品格。
6、留園
坐落在蘇州市閶門外,原為明代徐時秦的東園,清代歸劉蓉峰所有,改稱寒碧山莊,俗稱劉園。
清光緒二年又為盛旭人所據,始稱留園。
留園佔地約30畝,以水池為中心,池南涵碧山房與明瑟樓為主要觀景建築。池北為假山小亭,林木交映。
池西假山上的聞木樨香軒,則為俯視全園景色最佳處,並有長廊與各處相通。
東區以麴院迴廊見勝,由林泉耆碩之館、冠雲冠雲樓圍成庭院,院內池後立有三座石峰,居中者為名石冠雲峰,兩旁為端雲、岫雲兩峰。
北區有新辟盆景園。西區是全園最高處。
7、虎丘
虎丘在蘇州城西北3千米處,風景優美,古跡眾多,有「吳中第一名勝」之譽。
虎丘正門是斷梁殿,入內經試劍石、真娘墓就可到達「千人石」。
千人石後「別有洞天」內有劍池,其四周還有白蓮池、點頭石、雲岩寺、冷香閣、第三泉、孫武子亭及虎丘塔等古跡。
虎丘自古就為游覽勝地,山上一石一木都有美麗的傳說。
8、寒山寺
以一首詩而聞名中外的寺廟,要數蘇州寒山寺。
唐朝詩人張繼寫了一首《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
很多到蘇州游覽的人,都把寒山寺列入日程,以便親自體驗一下詩中的意境。
寒山寺在蘇州城西5公里外的楓橋鎮,始建於梁,原名「妙利普明塔院」。據傳,因唐代高僧寒山曾在寺內主持,故名寒山寺。
1000多年內寒山寺先後5次遭到火毀(一說是7次),最後一次重建是清代光緒年間。
歷史上寒山寺曾是我國十大名寺之一。
寺內古跡甚多,有張繼《楓橋夜泊》詩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的石刻像,文徵明、唐寅所書碑文殘片等。寒山寺最著名的是那口鍾已流落到日本,但不知下落,現在的鍾是1906年日本人士募鑄的。
很多日本人士對寒山寺很熟悉,能背誦《楓橋夜泊》詩。
寒山寺每年都要接待成千上萬的日本旅遊者。
Ⅱ 蘇州市包括哪幾個市
截止2020年12月,蘇州市代管4個縣級市:常熟市,崑山市,張家港市,吳江市,太倉市,轄5個市轄區:姑蘇區、虎丘區、吳中區、相城區、吳江區,另轄一個縣級單位蘇州工業園區。
蘇州位於江蘇省南部,東臨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長江。蘇州市區中心地理坐標為北緯31°19』,東經120°37』。全市共設36個街道和53個鎮,其中蘇州市區設29個街道和21個鎮。
蘇州市區共有蘇州站、京滬高鐵蘇州北站、蘇州園區站、蘇州新區站、唯亭站、陽澄湖站6個鐵路客運站,蘇州西站為貨運站,除此之外郊縣還有崑山站、崑山南站2個鐵路客運站。
蘇州站是上海鐵路局直屬站,是京滬鐵路中辦理旅客運輸的一等站,位於蘇州古城區北端外城河北岸。
(2)蘇州市歷史文化名城擴展閱讀:
蘇州,古稱吳,簡稱為蘇,又稱姑蘇、平江等,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風景旅遊城市,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長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位於江蘇省東南部,長江三角洲中部,是江蘇長江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東臨上海,南接嘉興,西抱太湖,北依長江。
蘇州屬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種植水稻、小麥、油菜,出產棉花、蠶桑、林果,特產有碧螺春茶葉、長江刀魚、太湖銀魚、陽澄湖大閘蟹等。
蘇州是中國首批24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有近2500年歷史,是吳文化的發祥地。蘇州人多屬江浙民系,使用吳語。蘇州園林是中國私家園林的代表,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大運河蘇州段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2016年1月,蘇州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評為首批「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同年2月,蘇州被國家旅遊局評為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2017年5月,蘇州成功舉辦世界城市峰會。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蘇州
Ⅲ 為什麼稱蘇州和揚州是歷史文化名城
截止到目前國務院共公布了135座城市(縣)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凡是曾經是古內代政治、經濟、文化中容心,且保存文物特別豐富,具有重大歷史文化價值的城市即可入選,稱為中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1982年02月國務院公布了第一批城市名單,蘇州名列第5,揚州名列第6位,從此蘇州和揚州和其他被列入名單的城市可以稱為歷史文化名城。
Ⅳ 蘇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集團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 公司成立時系經原蘇州市平江區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集體企業內,正式成立於1994年4月20日容;1998年1月24日,公司名稱由「蘇州市平江建築裝潢裝飾工程公司」變更為「蘇州市平江區集體(國有)資產經營公司」;2013年10月18日,公司名稱由蘇州市平江區集體(國有)資產經營公司」變更為「蘇州市平江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2014年2月25日,公司名稱由「蘇州市平江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變更為「蘇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集團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王偉
成立時間:1994-04-20
注冊資本:57220.0236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20503000000368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國有獨資)
公司地址:蘇州市臨頓路216號7號樓
Ⅳ 蘇州市都包括哪些區縣
截止2017年12月,蘇州市轄5個市轄區:姑蘇區(蘇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區)、虎丘區、吳中區屬、相城區、吳江區;代管4個縣級市:常熟市、張家港市、崑山市、太倉市。全市共設36個街道和53個鎮,其中蘇州市區設29個街道和21個鎮。
(5)蘇州市歷史文化名城擴展閱讀:
經國務院、江蘇省政府批復同意,蘇州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撤銷蘇州市滄浪區、平江區、金閶區,設立蘇州市姑蘇區,以原滄浪區、平江區、金閶區的行政區域為姑蘇區的行政區域;撤銷縣級吳江市,設立蘇州市吳江區,以原吳江市行政區域為吳江區的行政區域。
吳江市整體納入主城,讓蘇州城區面積擴至2910平方公里,大部分經濟指標占蘇州全市的比重超過50%,更讓蘇州城區與上海實現無縫對接。
Ⅵ 蘇州名勝古跡的介紹
1、拙來政園:江南園林的代表,蘇州自園林中面積最大的古典山水園林,是蘇州四大古名園之一,也是蘇州園林中最大、最著名的一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堪稱中國私家園林經典。
2、虎丘:蘇州虎丘山風景名勝區,已有2500多年悠久歷史,是歷史文化名城蘇州的標志、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自然和文化雙遺產、國家重點公園。
3、獅子林:獅子林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是漢族古典私家園林建築的代表之一。屬於蘇州四大名園之一。獅子林同時是是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旅遊景區。
4、寒山寺:坐落於蘇州古城區西南隅的盤門景區,擁有久負盛名的瑞光古塔、絕無僅有的水陸城門、享譽海內外的吳門古橋,分別為國家、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5、觀前街:觀前街位於蘇州市中心,是蘇州人氣最高的購物聚集地,歷來有「蘇州第一商圈」的美譽。這里是姑蘇城內最老字型大小的購物街區,因古寺玄妙觀而得名,有150多年的歷史,自古便是熙熙攘攘的重要商業街。
Ⅶ 蘇州的名勝古跡都有什麼
滄浪亭 位於蘇州城南三元坊內,是蘇州最古老的一所名園,為宋代詩人蘇子美所築。 滄浪亭造園藝術不同尋常,未進園門,已是綠水回環,垂柳迎風。 憑欄依岸,臨水山石嶙峋,復廊蜿蜒如帶,廊中的漏窗把園林內外山山水水融為一體。 園內以山為主,山上古木參天,著名的滄浪亭即隱蔽在山頂上。 南面的明道堂是園內最大的建築物,牆上懸有三塊宋碑石刻拓片,分別是天文圖、宋輿圖和宋平江圖(蘇州城市圖);五百名賢祠壁中嵌有與蘇州歷史有關的五百多個人物平雕石像。 園中西南有假山石洞,名印心石屋;山上有小樓名看山樓,登樓可覽遠近蘇州風光。 獅子林 在蘇州城東北婁門內園林路,是元代園林的代表。 獅子林原為菩提正宗寺的後花園,它以太湖石堆砌的假山巧妙著稱,很多石峰形像獅子,因而得名。 假山內外上下盤旋曲折,穿洞越谷宛入迷宮,咫尺之間可望而不可即,只有循山路而行才可出洞。 由於它原是寺之後花園,所以獅子林假山便是佛的象徵,與一般的假山不能相提並論。 山腹中 空靈曲折,宛如迷宮的洞穴即象徵佛的法力無比。 另外園內還有「燕譽堂」、 「卧雲室」、「問梅閣」、「真趣亭」等建築。 園內長廊四面貫通,廊壁上嵌有書條石刻,皆為名家書法佳作 蘇州林圓 蘇州是我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因山水秀麗,古典園林嫵媚多姿,享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之美稱。 1985年,蘇州園林被評為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 蘇州是水鄉,引水便利,附近盛產太湖石,適合堆砌玲瓏精巧的假山,加之舊時蘇州文人薈萃,一些官僚地主及文人學士又追求「雖居鬧市而有山林之趣」,這樣大大促進了蘇州園林的發展。 據地方誌記載,蘇州城內大小園林將近200處,為全國之冠。 蘇州園林,在布局、結構、風格上都有自己的藝術特色,被稱為蘇州四大古典園林的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和留園分別代表著宋、元、明、清四個朝代的藝術風格。 拙政園 拙政園是蘇州園林的代表作,始 建於明正德年間,圓主王獻臣取 晉代潘岳<<閑居賦>>中「築室種 樹,灌園鬻蔬,是亦拙者之為政 也」之意而命名。 拙政園又分東園、中園、西園三部分。 東園山池相間,點綴有秫香館、蘭雪堂等建築。 西部水面迂迴,布局緊湊,依山傍水建以亭閣,其中主體建築鴛鴦廳是當時園主人宴請賓客和聽曲的場所,廳內陳設考究。 晴天由室內透過藍色玻璃窗觀看室外景色猶如一片雪景。 園中「與誰同坐軒」乃為扇亭,扇面兩側實牆上開著兩個扇形空窗,一個對著「鴛鴦廳」,而後面面山的那一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頂蓋又恰好配成一個完整的扇子。 「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所以一見匾額,就會想起蘇東坡,並立時感到這里可賞水中之月,可受清風之爽。 中園是拙政園的精華部分,其總體布局以水池為中心,亭台樓榭皆臨水而建,有的亭榭則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鄉的特色。 主體建築遠香堂位於水池南岸,隔池與主景東西兩山島相望,池水清澈廣闊,遍植荷花,山島上林蔭匝地,水岸藤蘿紛披,兩山溪谷間架有小橋,山島上各建一亭,西為雪香雲蔚亭,東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時而異。 遠香堂之西的「倚玉軒」與其西面船舫形的「香洲」遙遙相對,兩者與其北面的「荷風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勢,都可隨勢賞荷。 倚玉軒之西有一曲水灣深入南部居宅,這里有三間水閣「小滄浪」,它以北面的廊橋「小飛虹」分隔空間,構成一個幽靜的水院,而香洲即位於這一水灣口之兩側。 拙政園中園的布局以荷花池為中心,遠香堂為其主體建築,池中兩島為其主景,其他建築大都臨水並面向遠香堂,從建築物名稱來看,也大都與荷花有關。 王獻臣之所以要如此大力宣揚荷花,主要是為了表達他孤高不群的清高品格。 留園 坐落在蘇州市閶門外,原為明代徐時秦的東園,清代歸劉蓉峰所有,改稱寒碧山莊,俗稱劉園。 清光緒二年又為盛旭人所據,始稱留園。 留園佔地約30畝,以水池為中心,池南涵碧山房與明瑟樓為主要觀景建築。池北為假山小亭,林木交映。 池西假山上的聞木樨香軒,則為俯視全園景色最佳處,並有長廊與各處相通。 東區以麴院迴廊見勝,由林泉耆碩之館、冠雲冠雲樓圍成庭院,院內池後立有三座石峰,居中者為名石冠雲峰,兩旁為端雲、岫雲兩峰。 北區有新辟盆景園。西區是全園最高處。 虎丘 虎丘在蘇州城西北3千米處,風景優美,古跡眾多,有「吳中第一名勝」之譽。 虎丘正門是斷梁殿,入內經試劍石、真娘墓就可到達「千人石」。 千人石後「別有洞天」內有劍池,其四周還有白蓮池、點頭石、雲岩寺、冷香閣、第三泉、孫武子亭及虎丘塔等古跡。 虎丘自古就為游覽勝地,山上一石一木都有美麗的傳說。 寒山寺 以一首詩而聞名中外的寺廟,要數蘇州寒山寺。 唐朝詩人張繼寫了一首《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 很多到蘇州游覽的人,都把寒山寺列入日程,以便親自體驗一下詩中的意境。 寒山寺在蘇州城西5公里外的楓橋鎮,始建於梁,原名「妙利普明塔院」。據傳,因唐代高僧寒山曾在寺內主持,故名寒山寺。 1000多年內寒山寺先後5次遭到火毀(一說是7次),最後一次重建是清代光緒年間。 歷史上寒山寺曾是我國十大名寺之一。 寺內古跡甚多,有張繼《楓橋夜泊》詩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的石刻像,文徵明、唐寅所書碑文殘片等。寒山寺最著名的是那口鍾已流落到日本,但不知下落,現在的鍾是1906年日本人士募鑄的。 很多日本人士對寒山寺很熟悉,能背誦《楓橋夜泊》詩。 寒山寺每年都要接待成千上萬的日本旅遊者。 楓橋 其中許多日本遊客專到寒山寺去度過除夕 之夜,聆聽寒山寺的鍾聲,他們認為,在辭舊迎新之際,聽到寒山寺的鍾聲,能消災去禍。 聽完鍾聲,再吃碗面條,新的一年就萬事如意了。 當然,他們更希望能到鍾樓上親自撞一下鍾,因為這樣就 更能夠得到上蒼的保佑。 吳縣 吳縣市素有「人間天堂」美稱,位於長江三角洲中心地域的京滬鐵路線上。東臨上海,南連杭州,西含太湖,北望長江,中間環抱古城蘇州。全市總面積3177平方公里,總人口97.1萬。 「太湖風光美,精華在吳縣」。太湖2400平方公里水面,吳縣佔有75%;湖中72峰,吳縣擁有58峰;太湖13個風景名勝區中,東山、西山、光福、角(lu)直、木瀆、石湖六大景區在吳縣市境內。 吳縣市具有2500多年的悠久歷史,文物古跡眾多,自然景觀風光旖旎,擁有縣以上文物保護單位89處,其中省級24處,國家級1處。有三山舊石器時代遺址、保聖寺的唐塑絕藝作品、紫金庵的彩塑羅漢,有司徒廟「清」、「奇」、「古」、「怪」的四株古柏,還有石公山、林屋洞、啟園、天池山、寶帶橋、雕花大樓等著名景點,秀山麗水,人文薈萃。 吳縣市工業基礎深厚,旅遊資源豐富,近年來已先後建設了包括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太湖大橋、東山賓館、光福機場等在內的一大批娛樂和基礎配套服務設施,開發了梅花節、金秋采桂游、仲春碧螺採茶游、四季鮮果游、水鄉古鎮游等特色旅遊產品,形成了吃、住、行、娛、購、游的配套服務體系。 祝你愉快!
Ⅷ 蘇州歷史文化資源的重要價值
中國的園林分為南北兩派。北派以古代皇家園林為主,大多根據自然山水改造而成,規模宏大,氣勢雄偉,平面布局較為嚴整,建築壯麗豪華, 色彩鮮艷強烈,風格上顯得雍容華貴。南派以江南私家園林為主,遍布於蘇州、揚州、杭州、上海、南京、無錫等地,其中最負盛名的是蘇州園林,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的美譽。
蘇州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位於江蘇省南部,以城西南的姑蘇山得名。蘇州古典園林的歷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紀春秋時吳王的園囿。私家園林最早見於記載的是東晉(4世紀)顧辟疆所建的辟疆園。歷代造園興盛,名園日多。明清時期,蘇州成為中國最繁華的地區之一,私家園林遍布古城內外。16—18世紀全盛時期,蘇州有園林200餘處,現在保存尚好的有數十處,蘇州因此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蘇州現有保存完好的古典園林60餘處,其中拙政園、留園、網師園、桓修山莊等以其意境過清、構築精緻、藝術高雅、文化內涵豐富而成為蘇州眾多古典園林的典範和代表。
蘇州的造園家運用獨特的造園手法,在有限的空間里,通過疊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園林建築,並用大量的匾額、楹聯、書畫、雕刻、碑石、傢具陳設和各式擺件等來反映古代哲理觀念、文化意識和審美情趣,從而形成充滿詩情畫意的文人寫意山水園林,使人「不出城廓而獲山水之怡,身居鬧市而得林泉之趣」,達到「雖由人作,宛若天開」的藝術境地。
園林作為一種藝術對象,其手法有多種多樣,歸納起來有:總體布局、疊山理水、林木花草、各類建築、鋪地路橋,以及各種組景手法。
疊山理水是園林藝術中十分關鍵的部分。假山的設計要懂得美之所在,例如蘇州現存諸園中歷史最為悠久的滄浪亭,園內布局以山為主,入門即見黃石為主,土石相間的假山,山上古木新枝,生機勃勃,翠竹搖影於其間,藤蔓垂掛於其上,自有一番山林野趣。建築亦大多環山,並以長廊相接。
理水要懂得水的藝術,人堆的山稱假山,但園林中水池不說「假水」。可是園林之水,其實也是由人工構造而成的,池水的形狀、水岸的構築,都是認為的。認為之水,要做的自然,必須有一定的藝術手法。
蘇州園林的水池形狀,多為不規則行的;如蘇州園林中建造最晚的怡園,廊西為全園主景區,池水居中,環以假山、花木及建築。中部水面聚集,東西兩端狹長,並建曲橋、水門,以示池水回環、涓涓不盡之意。池北假山,全用優美湖石堆疊,山雖不高而有峰巒洞谷,與樹木山亭相映。
園林之水,既然意象的是自然之水,所謂江河湖泊之屬,因此水應當是活的,要做得有源有流。蘇州網師園內的大水池,其東南西、北兩處,水潛入水灣岸縫,有不盡之意,謂之來龍去脈。
林木與園景,總是一體化來布置,什麼地方要叢木,什麼地方須植單株,何種樹要群植,何種樹要宜獨植,都有講究。如蘇州拙政園中的海棠春塢,園內有大樹,榆枸連柯,十分罕見,今以亭亭如蓋;而園香堂對面的小島上則林木濃郁,有叢林之感。又如原來獅子林北部有古松五棵,故又名「五松園」。五棵松樹沒有被保留下來,在原址東側後有元代所植古柏數棵,蒼虯如鐵,成為獅子林主景之一。
園林中的建築,其實也和樹木一樣,自然得體,不同於住宅,都是嚴謹的中軸線四合院。蘇州怡園中的建築,順著水池自由自在地布置。蘇州暢園中的廊,曲曲折折,看似無規則,但卻是應「自然」二字,而且這種曲折變化,均與觀景有關,妙在其中。
蘇州園林的立意除了與喧鬧的城市隔開享受幽靜和閑適,很重要的一點是要在有限的環境中創造一個濃縮的自然環境,「不出城廓而獲山林之怡,身居鬧市而有林泉之趣」描述的就是這樣的意境。達到這樣的效果似乎需要頗費一番心思,而中國傳統的詩和畫為蘇州園林提供了最好的建造方案。古代的造園者都有很高的文化修養,能詩善畫。在造園時,建造者藉助中國山水花鳥畫表達的情趣和唐詩宋詞中描述的意境,通過鑿池堆山、栽花種樹,在有限的空間內,進行變換無窮、設計百出的安排,造出具有詩情畫意的景觀,才達到了在園林中游賞,即像在品詩,又像在賞畫的效果,使蘇州園林各具有不同的景色而絕無雷同。
蘇州古典園林歷史綿延2000餘年,在世界造園史上有其獨特的歷史地位和價值,它以寫意山水的高超藝術手法,濃厚的傳統思想文化內涵,展示東方文明的造園藝術典範,成為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