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漯河歷史文化

漯河歷史文化

發布時間:2021-02-19 07:07:56

⑴ 漯河市的由來由來

漯河市的由來

新石器時代,這里就有人定居生息。其中賈湖遺址最具有代表性。商周時期,漯河小鎮就逐漸形成,因濱臨隱水(今沙河)故稱隱陽城,屬召陵縣管轄。南北朝時期,隱陽城改稱奇雒城。隋煬帝大業年間,奇雒城改名殷城,因它緊傍隱水,隱水又名殷水,城隨水名。

南宋時,為防洪水及土匪侵害,在殷城周圍修築了寨牆,因隱、澧水在此交匯,寨取名源匯,鎮取名上口(又名新寨鎮),與東邊的下口(今周口)鎮遙望相呼應。元代,因沙澧河相匯處,河灣狀似海螺,將上口鎮更名為螺灣河鎮。《郾城縣記》記述:「沙澧二河在鎮西北匯流,形似螺,因此名灣為螺,地以灣名。」

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山東定陶進士喬遷任郾城知縣,認為「螺」字用於地名不雅,遂改「螺」為「漯」。清末,京漢鐵路在這里修建車站,取名漯灣河車站,因名稱字多,為便於書寫和稱呼,省略為漯河車站,漯灣河鎮也隨之稱漯河鎮,屬郾城縣。

1948年7月,設立縣級漯河市。1949年1月,漯河市與郾城縣合署辦公。同年10月,漯河和郾城分設。1960年6月郾城縣並入漯河市。1961年11月,漯河、郾城再次分設。

1986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漯河市由縣級市升格為省轄市,轄郾城、舞陽、臨潁3個縣和源匯區,總面積約2640平方公里。2004年新的行政區劃調整後,轄區由原來的郾城、臨潁、舞陽、源匯區「三縣一區」調整為郾城、源匯、召陵三區和臨潁、舞陽二縣。至此,就形成了現在的漯河。

(1)漯河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漯河是河南省省轄市,位於華北平原西南邊緣地帶。西部為伏牛山,東部為平原,是中國地形上第二第三階梯的接合部位;處於暖溫帶的南部邊緣地區,屬於溫暖過渡型季風氣候。一年當中,冷熱交替,四季分明。下轄3市轄區、2縣。

漯河歷史悠久,在賈湖遺址出土的國寶七音骨笛,是世界最早的樂器;發現的8000-9000年前的甲骨契刻符號是迄今為止世上最早的文字雛形;出土的釀酒遺留物將人類釀酒史推到了9000多年前;編纂了世上最早字典《說文解字》的許慎也生活在這片土地。

漯河的旅遊景點

1、許慎文化園

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許慎墓為核心,2008年9月開工。園區建築按傳統規制對稱布局,三區一軸,十二個節點。由南向北分布在三級台地之上。廣場服務區3.2萬平方米,有六書石柱、文字大門、翰林閣、景區管理中心、許慎文化研究中心、遊客服務中心、旅遊紀念品商店等建築。

2、沙澧河風景區

位於河南省漯河市境內,沙澧河風景區具有豐富的景觀要素、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淀以及濃郁的人文生活氣息,景區內沿河岸廣泛布綠,植被覆蓋率達98%以上,並修建有觀光大道沿河主題公園。

沿河八大主題公園是景區的核心,分別是:西灣晨霞、芳風雅頌、覽古涵遠、醴泉夕照、濠濮快意、馥風澄爽、青岫寫秋、揖峰罨畫。構建出了「城在水中映,水在綠中行,人在畫中游」的人間仙境。

3、郾城文廟大成殿

位於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區城關鎮東街(文化局後院),郾城文廟始建於唐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歷經宋、元、明、清千餘年,屢經興廢。現存建築建於明朝中期,位於漯河市黃河西路,郾城區文化局內,為廟學合一,東為文廟,西為儒學,距今已有500年的歷史。

4、河上街古鎮

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位於泰山路南段西側,與開源森林公園毗鄰。以漯河河上街歷史為背景,匯聚中原民俗文化,薈萃古典建築風格。具體項目有:牌坊樓、員外村、源匯寨牆、受降亭、炮樓、鍾樓、鼓樓、綉球樓、演武場、書場、皮影、戲台、茶館等。為中原古典建築、文化地理的地標。

5、金鳳凰鳥文化園

位於漯河市西南郊的開源景區,它是在開源森林公園的基礎上改建升級而成的,是漯河市唯一的鳥主題特色游園,其規模在中原也是首屈一指。園區內現有鳥類160多個品種,8000餘只遊走其中,可聆聽自然界的鳥鳴耳語。

6、漯河市香陳灣

因園址建在沙河環抱的香陳灣村而得名。原名陳灣村,因村上陳姓居多,又加上處在沙河河灣當中,因此稱陳灣村,舊社會由於該村加工敬天拜神的香遠近聞名,又稱香陳灣。

⑵ 漯河文化遺址有多少

漯河歷史悠久,文物眾多,共有古文化遺址73處,民國以前古建築30處,歷史名人墓及重要古墓群37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7項,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8處30項,館藏文物1萬多件。在眾多文物古跡中,有許多極具代表性,歷史價值較高。如我國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的作者、中國漢字鼻祖許慎的墓地;我國發現最早的細石器與新石器時代早期疊壓的大崗遺址;我國現存時代最早、規模最大、藝術價值最高的石刻像彼岸寺碑;世界上出土最早的吹奏樂器七音骨笛;我國最早的釀酒發現地、文字發現地、家庭飼養豬狗發現地、北方水稻栽培發現地賈湖遺址;早於趙州橋的隋代小商橋;見證漢魏政權交替的三絕碑和受禪台;河南省清代牌樓之冠山陝會館綵牌樓等等。這些歷史文物古跡,是漯河古代文明的見證,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為開發漯河歷史文化旅遊產業奠定了物質基礎。

漯河人傑地靈,人才輩出。有東漢時期著名的經學家、文字學家、訓詁學家許慎,剛正不阿的東漢名士范滂,明朝刑部主事劉校,明嘉靖重臣賈詠,曾任台北首任知府、帶領台灣人民抵禦法國侵略的陳星聚等。漯河地處中原,歷來為交通要道,兵家必爭之地,流傳著許多典故和傳說。如孔子思歸、孔子問十、漢獻帝禪位曹丕、岳飛郾城大捷、楊再興小商橋之戰等。

⑶ 漯河的悠久歷史的民俗有哪些

1、漯河市元宵燈展。元宵燈展是漯河市區節日文化的傳統項目,每年元宵之夜,漯河市區萬人空巷,男女老少,湧向漯河市區人民西路,觀看一年一度的節日燈展。

2、漯河市民間藝術大賽。漯河市民間藝術表演源遠流長、歷史悠久,深受群眾歡迎,有著很強的生命力。有獅子舞、竹馬舞、高蹺行走、嗩吶吹奏、鬧傘表演、推小車、搖旱船、肘閣等。每到元宵節期間,四面八方各種城市和農村民間藝術表演隊紛紛走上街頭,盡興表演、市內交警、城管等管理部門也都大開方便之門,歡迎這種民間藝術表演形式。幾十年來,這種民間藝術表演形式深受群眾的歡迎,是漯河市區節日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

3、舞陽縣農民畫。舞陽縣繪畫藝術歷史悠久,它滋生於古老文明的文化環境中,是從民間美術包括民間繪畫、剪紙、剌綉、泥塑、壁畫等古老傳統中發展而來的。

4、吳城夏氏姐妹雜技團。夏氏五姐妹雜技團是以中國雜技協會河南分會會員夏小鳳為主,聯合親友組織起來的雜技藝術團體。

5、臨潁嗩吶。臨潁縣以李望根、陳松齡、楊海軍為主的嗩吶吹奏班,不僅在許昌地區屢獲一等獎,而且在漯河市區也多次獲一等獎。

6、舞陽民間音樂舞蹈。舞陽縣歷史上就有豐富的民間音樂、舞蹈,演出形式多樣,以「盛世結社,萬民同樂」為特點,在農閑或重大節日開展活動。每年春節,獅子舞、竹馬舞、高蹺舞、雲彩燈舞等民間藝術活動遍及城鄉,有演出團隊近百個。這些傳統的音樂、舞蹈以「神棚」為活動基地,是群眾籍以祭神或祝賀、禮儀助興的形式。王秀枝以文峰金庄魚燈舞、辛安老蔡雲彩燈為素材編寫的《魚燈舞》、《雲彩燈》作為重點舞種被省民舞編輯辦公室錄相,保存入檔。

7、源匯區花社。從1988年至2000年,經初步統計,源匯區共有花社100多個,表演者1000多人,其中獅子舞社29個,竹馬社7個,高蹺社11個,龍燈社5個,花轎社5個,腰鼓秧歌社21個,旱船社14個,二鬼摔跤社10個,斗蟾社2個,抬花轎鬧傘社2個,腰裡頭舞社1個, 蚌舞社4個,表演內容、形式及藝術特色,又分道具舞、擬獸舞、神話傳統舞、歌舞四大類。

8、民間工藝。臨潁縣繁城木工加工廠是以民間工藝為主的木雕傢具生產廠家,它以獨特的民間工藝手法贏得了海內外的盛譽。1986年至2000年,木雕傢具暢銷全國二十九個省市自治區,並出口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家和地區,獲得了豐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民間工藝理論方面,由縣著名畫家唐松領撰寫的《玻璃工藝磨花技術》一書,由河南省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發行。

流傳在漯河地區的還有以農歷節氣為名的地方物色較濃的民俗節日如: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趕廟會)、五月五(端午節)、六月六(螞蟻生日)、七月七(牛郎會織女)、七月十五(鬼門節)、八月十五(中秋節)、九月九(重陽節)、十來一(十月初一)、臘月二十三(小年)等。

⑷ 歷史上的漯河

漯河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古老城市。早在新石器時代,先民就在這里定居生息。賈湖遺址發現的裴李崗文化刻畫符號距今已有8000年之遙,將中國文字史向前推進了4000年;出土的國寶七音骨笛,將中國音樂文化史向前推進了3000年;考古發掘的釀酒工藝,將中國造酒史向前推進了3000多年。東漢時期著名的經學家和文字學家許慎誕生於此,他編纂的《說文解字》是中國乃至世界最早的字典,被譽為「字學宗師」。目前已發現的主要古跡還有:曹丕代漢的歷史實證「受禪台」和「三絕碑」;早於趙州橋20年、被譽為「天下第一橋」的隋代小商橋等。全市現有各類文物景點200餘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7項,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8處30項,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7處。
漯河是一個區位優越、交通發達的樞紐城市。漯河城市啟於北魏、盛於明清,曾以商貿和水陸交通發達而享譽中原,在明朝永樂年間已是「江淮百貨萃,此處星辰羅」的商品集散中心,素有「水旱碼頭」之稱。今天的漯河,更是四通八達,是國家二類交通樞紐城市。距鄭州新鄭國際機場不足一小時車程,石武高鐵、京廣、漯寶(豐)、漯阜(陽)4條鐵路和京港澳高速、寧洛高速、107國道及5條省道貫穿全境,構成全省重要的鐵路和高速公路「雙十字」交通樞紐。
漯河是一個鍾靈毓秀、泛舟輕歌的北方水城。淮河的兩大支流沙河、澧河貫穿全境並在市區交匯,一城春色半城水,寓風景長廊、生態長廊、文化長廊、休閑長廊於一體的沿河美景盡顯城中,是北方少有的水景城市、森林城市。城市綠化覆蓋率、綠地率分別達到35.2%和31.3%,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2.5平方米。憑借親水融綠、環境秀美的獨特城市風貌,漯河先後摘取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中國特色魅力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等桂冠。
漯河是一個特色鮮明、享譽四方的食品名城。漯河食品加工主導產業特色明顯,培育出了亞洲最大的肉類加工企業雙匯集團、全國著名的方便麵生產企業南街村集團、全國首家葡萄糖飲料生產企業樂天澳的利集團等一批知名食品企業。全市食品工業年加工生豬1500萬頭,佔全省的23%;年加工轉化糧食500萬噸,佔全省的11%;鮮凍豬肉出口佔全省的90%以上、佔全國的四分之一;全市有4家企業進入全國食品工業百強,有8家企業進入全省食品工業50強;全市規模以上食品工業增加值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53.3%。漯河以食品工業發展的卓著成效,成為全國首家中國食品名城、全國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和保證體系建設雙試點市、全國首家農業標准化綜合示範市、全省食品工業基地市、全省無公害食品基地示範市。
漯河是一個改革創新、充滿活力的開放城市。改革開放不斷取得新進展,國有企業改革較早完成轉機建制任務,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迅速,全市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422.8億元,佔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62%。現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投資漯河,美國杜邦、美國高盛、可口可樂、日本火腿株式會社、中糧集團等8家世界500強企業以及韓國樂天、香港華懋和協鑫、台灣旺旺和康師傅、南京雨潤等一批境內外知名企業在漯河都有較大的投資項目,並獲得了良好的投資回報。漯河是全國綜合改革試點市、全國開拓農村市場試點市、國家農村信息化綜合信息服務試點市、中部最佳投資城市。
漯河是一個大局穩定、社會和諧的文明城市。各項社會事業繁榮發展,精神文明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全面加強。計劃生育、環境保護、土地管理三大國策得到較好落實。依法治市、基礎教育、群眾體育、殘疾人康復、農村五保戶集中供養等方面的工作走在全國前列。信訪工作全省先進,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公眾安全感指數全省第一,社會大局和諧穩定。漯河是全國首批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全國普法依法治理先進城市、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市、全國信訪工作先進集體、全省平安建設先進市、全省安全生產優秀市和全省雙擁模範城。
目前,漯河正處於建省轄市以來的最好時期。全市人民正在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奮力在新的起點再創新業、再展宏圖。「十二五」時期,漯河市將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建設中原經濟區為重大機遇,以「三化」協調發展為基本途徑,以富民強市為中心任務,圍繞「一區兩城一中心」(創建中原經濟區「三化」協調發展先行區、建設全國最具競爭力的中國食品名城和中原地區富有魅力的生態宜居名城、建成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和現代商貿物流中心)發展定位,著力調整優化經濟結構,著力統籌城鄉協調發展,著力深化改革開放,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保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和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為中原經濟區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希望對你有幫助,祝你開心

⑸ 漯河有什麼好玩的

市名:漯河市
面積:2617平方公里
人口:約254萬人

【區域位置】
漯河市位於河南省中部偏南,伏牛山東麓平原和淮北平原交錯帶,沙河與澧河在此交匯。漯河是河南省下屬的一個地級市,是京廣鐵路上的重要城市,處於許昌和駐馬店之間。
地理坐標為北緯33°24′—33°59′,東經113°27′—114°16′,北距省會鄭州140公里。西78公里是平頂山市。南66公里是駐馬店市,東55公里是周口市。

【行政區劃】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漯河市轄3個市轄區、2個縣;全市共有7個街道、27個鎮、21個鄉。
漯河市 面積2617平方千米,人口257萬(2003年)。
源匯區面積202平方千米,人口30萬人。郵政編碼462000。區人民政府駐老街。
郾城區面積413平方千米,人口47萬人。郵政編碼462300。區人民政府駐海河路。
召陵區面積405平方千米,人口48萬人。郵政編碼462300。區人民政府駐人民東路。
舞陽縣面積776平方千米,人口61萬人。郵政編碼462400。縣人民政府駐舞泉鎮。
臨潁縣面積821平方千米,人口71萬人。郵政編碼462600。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 此處面積、人口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05)》,人口截止2003年底。
漯河區號:0395

【旅遊資源】
漯河市旅遊資源豐富,名勝古跡保護較好。東漢文學家、文字學家許慎墓、紀念館,修葺一新;建於北宋的《 彼岸寺經幢》,又稱「龍塔古篆」,造形優美,挺拔壯觀;著名的具體記載三國魏黃年間,魏公卿將軍勸進及漢獻帝禪位於曹丕歷史經過的,「公卿將軍上尊號奏」與「受禪表」兩通石碑,由著名的文學家王朗撰文,書法家梁鵠書寫,書法家鍾繇鐫刻,因撰文、書法、鐫刻俱絕世稱「三絕碑」;曹丕稱帝的靈壇「受禪台」;還有北舞渡山陝會館綵牌樓遺址、賈湖古文化遺址、天下第一橋――-小商橋、抗金名將楊再興的陵園、西遊記宮、善惡宮、科幻官、沙河橡皮大壩水上游覽區等數十處人文景觀。辟有小商橋旅遊度假區、雙龍度假區。1997年接待國外遊客1113人次。旅遊收入達65萬元。
漯河特色
一。具有眾多的文物古跡。
漯河歷史悠久,文物眾多,共有古文化遺址73處,民國以前古建築30處,歷史名人墓及重要古墓群37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7項,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8處30項,館藏文物1萬多件。在眾多文物古跡中,有許多極具代表性,歷史價值較高。如我國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的作者、中國漢字鼻祖許慎的墓地,我國發現最早的細石器與新石器時代早期疊圧的大崗遺址,我國現存時代最早、規模最大藝術價值最高的石刻像彼岸寺碑,世界上出土最早的吹奏樂器七音骨笛,我國最早的釀酒發現地、文字發現地、家庭飼養豬狗發現地、北方水稻栽培發現地賈湖遺址,早於趙州橋的隋代小商橋,見證漢魏政權交替的三絕碑和受禪台,河南省清代牌樓之冠——山陝會館綵牌樓等等。這些歷史文物古跡,是漯河古代文明的見證,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
二。具有豐富的名人傳說。
漯河人傑地靈,人才輩出。有東漢著名的經學家、文字學家、訓詁學家許慎,剛正不阿的東漢名士范滂,明朝刑部主事劉校,明嘉靖重臣賈詠,曾任台北首任知府、帶領台灣人民抗擊法國侵略的陳星聚等。漯河地處中原,歷來為交通要道,兵家必爭之地,流傳著許多典故和傳說,如孔子思歸、孔子問十、漢獻帝禪位曹丕、岳飛郾城大捷、楊再興小商橋之戰等。
三。具有獨特的民間文化。
漯河曾經是歷史重鎮、水旱碼頭,經濟繁榮、人口眾多,商賈雲集。各種民間文化源遠流長。如傳承300多年、自成一派的心意六合拳,豫劇四大流派之一的沙河調,鄉土氣息濃厚的舞陽農民畫;有獅子舞、竹馬舞、嗩吶、鬧傘等一大批民間自娛自樂的項目;有膾炙人口的民間傳說,如化身台、母豬圈的傳說,河上街、掛刀營的來歷等;還有享譽周邊的名小吃,如繁城牛肉、北舞渡糊辣湯、老婆燒雞等。
漯河受降路、受降碑、受降亭,在漯河市,雖時經六十年,但這些見證了抗戰勝利的珍貴遺跡時時提醒人們珍惜今天,不忘歷史。
現在,在源匯區文化局院內,記載著日本投降歷史的受降碑靜靜躺在這里,經常有人來此參觀,緬懷那段中華民族的苦難史。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戰敗投降,結束了他們的八年罪惡侵略戰爭。漯河作為全國十五個受降點中的第五受降區,1945年9月20日,當時的國民黨第五戰區司令劉峙代表中國政府在漯河山西會館,現在的漯河二中院內,接受了侵華日軍2971部隊司令官鷹森孝帶領的31560名日軍官兵的投降。今年76歲的邢富功老人對當時的情形記憶猶新。
隨後,漯河人民自發捐款,樹碑勒石,修建了全國唯一的受降亭,紀念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重大事件,並把當時接受日軍投降的竹木街改名為受降路。
後來受降亭毀於戰火,四塊受降碑也僅存一塊主碑和大半塊殘碑,時隔60年,現在的受降路已是車水馬龍的城市繁華街道,但人們永遠不會忘記那段慘痛的歷史,我市已把重建受降亭和受降廣場擺上了議事日程。
漯河是全國首家「中國食品名城」,食品加工主導產業特色和優勢明顯,現已成為外地農副產品大量調入、食品大量輸出的地區。

⑹ 漯河市有什麼著名旅遊景點和歷史文化遺跡

漯河市復旅遊資源豐富,名勝古跡保制護較好。東漢文學家、文字學家許慎墓、紀念館,修葺一新;建於北宋的《彼岸寺經幢》,又稱「龍塔古篆」,造形優美,挺拔壯觀;著名的具體記載三國魏黃年間,魏公卿將軍勸進及漢獻帝禪位於曹丕歷史經過的,「公卿將軍上尊號奏」與「受禪表」兩通石碑,由著名的文學家王朗撰文,書法家梁鵠書寫,書法家鍾繇鐫刻,因撰文、書法、鐫刻俱絕世稱「三絕碑」;曹丕稱帝的靈壇「受禪台」;還有北舞渡山陝會館綵牌樓遺址、賈湖古文化遺址、天下第一橋――-小商橋、抗金名將楊再興的陵園、西遊記宮、善惡宮、科幻官、沙河橡皮大壩水上游覽區等數十處人文景觀。辟有小商橋旅遊度假區、雙龍度假區。

⑺ 漯河的歷史

商周時期,漯河因濱臨隱水(今沙河)故稱隱陽城,屬召陵縣管轄。南北朝時期,隱陽城改稱奇雒城。北朝魏軍攻佔許昌城後,南朝宋所屬的潁川郡治便設在召陵縣的奇雒城,領召陵、曲陽、臨潁三縣,稱南潁川郡。

東漢時期著名的經學家和文字學家許慎誕生於漯河召陵,他編纂的《說文解字》是中國乃至世界最早的字典,被譽為「文宗字祖」。

隋朝時,漢代以來的行政區劃由州、郡、縣三級,改為州、郡兩級,南潁川郡遂被取消。隋煬帝大業年間,將召陵縣並入郾城縣,奇雒城改名殷城,因它緊傍隱水,隱水又名殷水,城隨水名。元代,因沙澧河相匯處,河灣狀似海螺,將上口鎮更名為螺灣河鎮。

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山東定陶進士喬遷任郾城知縣,認為「螺」字用於地名不雅,遂改「螺」為「漯」。清末,京漢鐵路在這里修建車站,取名漯灣河車站,因名稱字多,為便於書寫和稱呼,省略為漯河車站,漯灣河鎮也隨之稱漯河鎮,屬郾城縣。

1927年,國民政府二次北伐,唐生智部與奉系軍閥在漯河、郾城、臨潁激戰,奉軍傷亡萬余,潰走許昌。1944年5月5日,漯河被日軍侵佔。1945年9月20日,日軍中將鷹森孝在漯向第五戰區司令長官劉峙簽投降書。

1947年12月19日,由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陳賡兵團四縱隊攻佔。1948年1月,建立市人民民主政府。1948年7月,設立縣級漯河市。1986年1月,漯河市由縣級市升格為省轄市。

(7)漯河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漯河市位於河南省中南部,伏牛山東麓平原與淮北平原交錯地帶。地理坐標為東徑113°27′--114°16′,北緯33°24′--33°59′,屬暖濕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常年降水量786毫米。

總地勢西高東低,有少量黃土崗分布,農業基礎條件較好。境內有大小河流81條,為淮河流域沙潁河水系。淮河兩大支流沙河、澧河貫穿全境並在市區交匯,濱河城市特色明顯。

漯河市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乾燥,夏季高溫多雨,年平均氣溫為14.7℃,日照時數平均為2181小時,年降水量為786毫米。

⑻ 漯河十大著名旅遊景點 漯河有什麼著名景

漯河市位於河南省復中南部,現已被評制為」中國品牌城市」,而且是中西部首個、全國第二個獲此殊榮的城市。漯河是中國首個」食品名城」。此外,漯河還先後摘取「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中國特色魅力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等桂冠。
沙澧河風景區:位於河南省中南部,沿河橫穿漯河市區,是以都市休閑文化旅遊為主題特色的旅遊景區和國家體育公園。景區充分發揮兩河穿城而過的自然資源優勢,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綠色生態長廊、歷史文化長廊。
漯河小商橋:小商橋位於臨潁縣黃帝廟鄉小商橋南小商河上。小商橋是一座時代較早的古石橋,造型優美,結構嚴謹,做工精緻,是研究建築和交通史的重要資料。
許慎文化園:許慎文化園依託許慎墓規劃建設而成,是集文物保護、許慎文化博覽、漢字文化觀光於一體的文化旅遊景區。現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許慎文化園是許慎文化的集萃地,漯河將緊緊圍繞建設許慎文化研究中心、致力把許慎文化園打造成海內外知名的文化旅遊聖地。
神州鳥園:屬於漯河市開源旅遊景區內,是景區內的大型鳥文化主體公園。景區以休閑旅遊為特色,主要景點有神州鳥園,以漯河文化為背景的河上街古鎮,兒童樂園之一童話世界。

⑼ 漯河都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漯河市旅遊資源豐富,名勝古跡保護較好。東漢文學家、文字學家許慎墓、紀念館,修葺一新;建於北宋的《 彼岸寺經幢》,又稱「龍塔古篆」,造形優美,挺拔壯觀;著名的具體記載三國魏黃年間,魏公卿將軍勸進及漢獻帝禪位於曹丕歷史經過的,「公卿將軍上尊號奏」與「受禪表」兩通石碑,由著名的文學家王朗撰文,書法家梁鵠書寫,書法家鍾繇鐫刻,因撰文、書法、鐫刻俱絕世稱「三絕碑」;曹丕稱帝的靈壇「受禪台」;還有北舞渡山陝會館綵牌樓遺址、賈湖古文化遺址、天下第一橋――-小商橋、抗金名將楊再興的陵園、西遊記宮、善惡宮、科幻官、沙河橡皮大壩水上游覽區等數十處人文景觀。辟有小商橋旅遊度假區、雙龍度假區。1997年接待國外遊客1113人次。旅遊收入達65萬元。 漯河特色 一。具有眾多的文物古跡。 漯河歷史悠久,文物眾多,共有古文化遺址73處,民國以前古建築30處,歷史名人墓及重要古墓群37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7項,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8處30項,館藏文物1萬多件。在眾多文物古跡中,有許多極具代表性,歷史價值較高。如我國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的作者、中國漢字鼻祖許慎的墓地,我國發現最早的細石器與新石器時代早期疊圧的大崗遺址,我國現存時代最早、規模最大藝術價值最高的石刻像彼岸寺碑,世界上出土最早的吹奏樂器七音骨笛,我國最早的釀酒發現地、文字發現地、家庭飼養豬狗發現地、北方水稻栽培發現地賈湖遺址,早於趙州橋的隋代小商橋,見證漢魏政權交替的三絕碑和受禪台,河南省清代牌樓之冠——山陝會館綵牌樓等等。這些歷史文物古跡,是漯河古代文明的見證,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 二。具有豐富的名人傳說。 漯河人傑地靈,人才輩出。有東漢著名的經學家、文字學家、訓詁學家許慎,剛正不阿的東漢名士范滂,明朝刑部主事劉校,明嘉靖重臣賈詠,曾任台北首任知府、帶領台灣人民抗擊法國侵略的陳星聚等。漯河地處中原,歷來為交通要道,兵家必爭之地,流傳著許多典故和傳說,如孔子思歸、孔子問十、漢獻帝禪位曹丕、岳飛郾城大捷、楊再興小商橋之戰等。 三。具有獨特的民間文化。 漯河曾經是歷史重鎮、水旱碼頭,經濟繁榮、人口眾多,商賈雲集。各種民間文化源遠流長。如傳承300多年、自成一派的心意六合拳,豫劇四大流派之一的沙河調,鄉土氣息濃厚的舞陽農民畫;有獅子舞、竹馬舞、嗩吶、鬧傘等一大批民間自娛自樂的項目;有膾炙人口的民間傳說,如化身台、母豬圈的傳說,河上街、掛刀營的來歷等;還有享譽周邊的名小吃,如繁城牛肉、北舞渡糊辣湯、老婆燒雞等。 漯河受降路、受降碑、受降亭,在漯河市,雖時經六十年,但這些見證了抗戰勝利的珍貴遺跡時時提醒人們珍惜今天,不忘歷史。 現在,在源匯區文化局院內,記載著日本投降歷史的受降碑靜靜躺在這里,經常有人來此參觀,緬懷那段中華民族的苦難史。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戰敗投降,結束了他們的八年罪惡侵略戰爭。漯河作為全國十五個受降點中的第五受降區,1945年9月20日,當時的國民黨第五戰區司令劉峙代表中國政府在漯河山西會館,現在的漯河二中院內,接受了侵華日軍2971部隊司令官鷹森孝帶領的31560名日軍官兵的投降。今年76歲的邢富功老人對當時的情形記憶猶新。 隨後,漯河人民自發捐款,樹碑勒石,修建了全國唯一的受降亭,紀念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重大事件,並把當時接受日軍投降的竹木街改名為受降路。 後來受降亭毀於戰火,四塊受降碑也僅存一塊主碑和大半塊殘碑,時隔60年,現在的受降路已是車水馬龍的城市繁華街道,但人們永遠不會忘記那段慘痛的歷史,我市已把重建受降亭和受降廣場擺上了議事日程。 漯河是全國首家「中國食品名城」,食品加工主導產業特色和優勢明顯,現已成為外地農副產品大量調入、食品大量輸出的地區。

⑽ 許慎文化是什麼文化

許慎是我國東漢時期的文字學家、經學家。在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儒學思想治天下的漢朝,在他被尊為「五經無雙」 和古、今文經學紛爭的特殊時期,放棄所有功名利祿,胸懷國家和民族,以科學嚴謹的理念和執著敬業的態度,傾其一生心血撰著了對中華民族發展壯大和中華文明傳承發展產生巨大影響的我國乃至世界最早的字典《說文解字》。許慎的著作和他的精神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也因其巨大貢獻而被後人尊為字聖。每年的高考時節,總會有些學生到許慎廟前拜一拜,但他們拜的可不是迷信,而是精神力量,想要從許聖人這里得到些精神支持。
秦始皇用武力統一了中國,而許慎用一部書統一了中國的文字,規范了漢字的形、音、義,也規范了一種文化的框架。 它是我國第一部分析字形,解說字義,辨識聲韻的字典,是文獻語言的奠基之作,也是書面語言、文字、音韻、訓詁等方面研究的一部集大成之作。是許慎對中國文字學研究方面所作的一個極為重要的貢獻。它不僅保存了先秦的字體和東漢以前的文字訓詁,反映了我國漢語詞彙的面貌,總結了我國古字學的發展歷史,而且第一次系統地提出了文字學的「文字說理論」。 據說在1926年,只有郭沫若一人能看懂甲骨文,因為他讀了《說文解字》。 一部書,架起了連接古今的時空隧道,讓今人能沿著這條隧道走向不可知的未來。這就是許慎的貢獻。 1000多年前許慎是偉大的,他是第一個從理論上闡明文字重

大意義的人。他說:「蓋文字者,經藝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後,後人所以識古。」他通過對文字全面系統的整理和研究來「以究萬源」。正是由於許慎堅持不懈的努力,才使得經學的研究納入了科學的正確軌道。許慎在學術上的成就,有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不僅在今天,即使在將來,舉凡研究語言文字學、古文獻學,都離不開《說文解字》這部書,而且所有涉及古代的學科,尤其是歷史、哲學等,都需要從《說文解字》這部書中尋找資料、線索以至答案。所以,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許慎對文字學和訓詁學發展研究的作用與影響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如果沒有許慎《說文解字》的流傳,我們將不能認識先秦的大篆、甲骨文和鍾鼎文以及戰國時的古文。孫里衍在《重刻宗本說文序》中曾說:「五經文字毀於暴秦,而存於《說文》。《說文》不作,幾乎不知文藝;文藝不通,唐虞三代古文不可復識,五經不得其本解。」因此,歷代學者評價他的功績「可比孔子,可比周公」,並尊其為「百世之師」,「儒林所宗」。 清朝光緒年間,為了表彰許慎,大學士九卿會同禮部曾經奏請皇上「准以漢儒許慎從祀文廟」,河南省學政又批准郾城縣建「許南閣祠」。春秋兩次致祭,還行三跪九叩之禮。
黃德寬:我把許慎對整個中華文化的貢獻主要定位在文字學,而文字學是整個中華文化的根基。我們知道經典是個很全面的東西,包括語音、文字、詞彙等,而經典的傳承主要是文本,即語音文字。許慎最大的貢獻是通過《說文解字》為中華經典學說的流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因此他最重要的貢獻就是奠定了學術根基。但不可否認許慎在經學方面的造詣和貢獻,這和把他的主要成就定位於漢字學並不矛盾。
「許慎與中華文化」名家訪談現場
葉國良:在我看來,《說文解字》並不是單純從文字學或訓詁學編著的書,實際上裡面有一部分是根據當時的《五經》解釋文字,另外一部分是用文字解釋經書,裡面我們留下許多研究中國古代經典的資料,所以它是一部古文字書,同時還是一部經學書,不能完全從文字學角度看待它。
彭林:我這次來十分關注漯河人是怎樣定位許慎的。我認為僅僅把許慎定位為「字聖」很不夠,因為他研究經學能達到「五經無雙」的地位,他本來是為研究經學才研究文字的,研究文字實際上是他研究經典的工具。因此,我認為許慎對中華文化的貢獻最終應定位為經學方面。
單周堯:《說文解字》對於如今了解古代的經典、文獻、文化是很重要的,漢字跟整個中華民族是密切相關的,跟中國文學是息息相關的。《說文解字》對漢字的穩定很重要,起到了很大作用。到唐代,官方注意對漢字的字形統一、字型規范,是以《說文解字》為標準的,後來又有了課本,文字就慢慢穩定下來,流傳下來。
文懷沙:我對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充滿敬意,同時也深感許慎的《說文解字》更是文化精髓。中原文化是母親文化,要認識中國,先要認識河南。河南產生了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杜甫、醫學家張仲景、文字學家許慎等,如今更是英雄輩出,是一個了不得的地方。許慎將散漫的文字體系化、規范化,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不僅河南人要為家鄉自豪,所有的中國人都要為中州厚土驕傲,因中州之中漯河有許慎而自豪。今天我懷揣沙澧文化來感受漯河的美麗,漯河有沙河和澧河兩條河,湖南也有一條沙河,這讓我想起了我的家鄉。
古勝隆一:中國所有學術的源流其中有許慎,因為我們研究歷史時最根本的是文獻和文字學,而許慎的《說文》恰恰提供了這么一個讀懂古代學術著作及文獻記錄的渠道。他在文字學和經學上的貢獻是合二為一、不可分開的。許慎在中華文化中的作用是不可輕視的。
宋均芬:「許慎不僅僅只屬於中國,他應是世界級的歷史文化名人。」這是宋均芬多年研究許學之後得出的結論。宋均芬是首都師范大學教授,讀博士時讀的是漢語音韻學,現在研究的方向是許學,著作有《〈說文〉學》、《漢語文字學》、《漢語詞彙學》。 宋均芬這樣說,理由有四: 一是許慎創制了中國乃至於世界的第一部字典。許慎的《說文解字》創制了540部首,將9353個小篆按部首編排,並逐一釋義析形,有的字還有書證或音注,是世界上第一部真正形制完備的漢語大字典。西歐直到18世紀才有了這種形制的字典,比西歐早了一千五六百年。 二是許慎是偉大的哲學家。許慎提出「蓋文字者,經藝之本,王政之始」,把文字和政治聯系起來,使中華文明得以延續。中國地域廣大,方言眾多,沒有統一的文字是不可想像的。再者,「前人所以垂後,後人所以識古」,優秀的傳統文化之所以代代相傳,靠的也是文字。早在一千九百多年,許慎就看出了文字如此重要,是多麼的偉大。而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有些人卻主張用拼音文字代替漢字,動搖漢字基礎。這樣的後果是十分可怕的。試想一下,一個民族的文化失落了,民族的靈魂還會存在嗎? 三是許慎是漢字學的開山鼻祖。指事、象形、形聲、會意、轉注、假借是文字學中常說的「六書」,它是古人對漢字構造方法的高度概括,充分體現了先賢的聰明智慧。許慎發展豐富了「六書」理論,不僅概括了漢字的構造方法,同時也與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構造方法暗合。從這個角度講,許慎的「六書」理論,可以看作是對全人類文明作出的卓越貢獻。 四是許慎的《說文解字》為語言學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據。考古出土文物上的文字和訓詁學中各種問題的解決,都離不開《說文解字》。 宋均芬感慨,漯河真是一方寶地,我們要好好感謝許慎,感謝他的《說文解字》。同時,她也期望漯河要珍惜這份獨特的文化資源,把漯河真正建成許慎研究、資料和旅遊中心,成為人們朝拜的聖地。

閱讀全文

與漯河歷史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