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延邊州歷史
1950年設延邊專區,專署駐延吉縣。轄延吉(駐龍井鎮)、汪清、琿春、和龍、安圖(駐明月溝)等5縣。1952年9月3日延邊專區改設延邊朝鮮族自治區,自治區人民政府駐延吉縣延吉市。1953年延吉市由原延吉縣轄市改為自治區轄市。延邊朝鮮族自治區轄1市、5縣。1955年延邊朝鮮族自治區改設延邊朝鮮族自治州。自治州人民委員會駐延吉市,轄延吉市及延吉(駐龍井鎮)、汪清、琿春、和龍、安圖(駐明月溝)等5縣。1958年原由省直轄的敦化縣劃入延邊朝鮮族自治州。轄1市、6縣。1965年以延吉縣的圖們鎮轄區和汪清縣的石峴鎮部分轄區設立圖們市,屬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領導。延邊朝鮮族自治州轄2市、6縣。1971年安圖縣駐地由明月溝遷松江鎮。延邊朝鮮族自治州轄延吉、圖們2市及延吉(駐龍井鎮)、汪清、琿春、和龍、安圖(駐松江鎮)、敦化等6縣。(摘自史為樂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沿革》)
1980年2月.撤銷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革命委員會,成立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1983年4月7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吉政發[1983]72號文件通知,根據國務院3月24日[國函字[1983]43號]文件批准,將延吉縣更名為龍井縣。縣政府駐龍井鎮。
1983年8月24日.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安圖縣政府駐地由松江鎮遷至明月鎮。
1985年2月28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吉政發[1985]36號文件」通知,國務院2月11日「國函字[1985]24號」文件批准,撤銷敦化縣,設立敦化市(縣級),以原敦化縣的行政區域為敦化市的行政區域,新設立的敦化市仍由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管轄。1985年12月,延邊朝鮮族自治州轄3個市:延吉市、圖們市、敦化市;5個縣:龍井縣、琿春縣、和龍縣、汪清縣、安圖縣。
1988年6月14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吉政函[1988]110號]、[吉政函[1988]l1l號]文件通知:民政部1988年5月25日[民[1988]行批4號]、[民[1988]行批5號]文件批復,經國務院批准,撤銷琿春縣、龍井縣,設立琿春市(縣級)、龍井市(縣級)。以原行政區域為設市後的行政區域。琿春市、龍井市設立後,仍由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管轄。
1991年4月29日,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將琿春市涼水鎮劃歸圖們市管轄,1991年10月25日,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將圖們市石硯鎮牡丹村和永昌村的滿台城村民小組劃歸汪清縣新興鄉管轄。
1991年11月30日,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將龍井市三道灣鄉和八道鄉的勞動、五鳳兩村劃歸延吉市管轄。
1993年9月15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吉政函[1993]300號]文件通知:7月5日民政部以[民行批[1993]138號]文批復,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撤銷和龍縣,設立和龍市(縣級)。以原和龍縣的行政區域為和龍市的行政區域,新設立的和龍市。仍由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管轄。1995年12月,延邊朝鮮族自治州轄6個市、2個縣。
2000年,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總人口2209646人。其中: 延吉市 432339人、圖們市 132368人、敦化市 480834人、琿春市 211091人、龍井市 261551人、和龍市 215266人、汪清縣 255882人、安圖縣 220315人。
2002年12月,延邊朝鮮族自治州轄6個市、2個縣,23個街道辦事處、52個鎮、19個鄉、2個民族鄉。
2003年4月8日,吉林省民政廳下發吉民行批[2003]3號文件批復,經省政府批准,對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部分鄉鎮和街道辦事處行政區劃作如下調整:撤銷安圖縣長興鄉,將其所轄行政區域整建制合並到明月鎮;撤銷安圖縣小沙河鄉、三道鄉,將兩個鄉所轄行政區域整建制合並到松江鎮;撤銷和龍市海蘭街道辦事處,將其所轄行政區域整建制合並到光明街道辦事處。鄉鎮合並後,鎮政府駐地不變。
2003年4月8日,吉林省民政廳下發吉民行批[2003]4號文件批復,經省政府批准,撤銷汪清縣十里坪鄉,將其所轄行政區域整建制合並到東光鎮。鄉鎮合並後,鎮政府駐地不變。
2003年,延邊州面積4.27萬平方千米,下轄八個縣(市),所屬51個鎮,16個鄉,1231個行政村。全州戶籍總人口2185660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391417人,占總人口的63.7%;農業人口794243人,占總人口的36.3%。朝鮮族人口829053人,占總人口的37.9%。
B. 延邊長白虎足球俱樂部的發展歷史
足球在延邊有著百年歷史,延邊是中國最早開展足球運動的地區之一。因為悠久的歷史淵源,足球已深深融入到延邊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生活中,足球底蘊極為雄厚。
延邊足球一直以來都在中國足壇占據著一個重要位置。1955年吉林省足球隊成立,因為延邊地區的足球水平明顯高於吉林省其他地區,很長時間以來,吉林隊就是延邊隊。當年吉林隊在對抗賽中2比1戰勝匈牙利留學歸來的中國國家隊。賀龍元帥對勇猛頑強的吉林隊極為贊賞,曾批示:吉林隊要學習國家隊的技術,國家隊要學習吉林隊的良好風格。20世紀50年代到今,延邊為中國國家隊培養出了高鍾勛、金光柱、李紅軍等40餘名國腳,還向其它省市足球隊輸送400多名足球人才,是全國有名的出足球運動員的地區。
1965年,吉林隊獲得甲級聯盟戰冠軍。1993年由李虎恩主教練率領的延邊隊在第七屆全運會上颳起長白虎旋風,其極富激情的打法給中國足壇注入了清新的空氣。1997年,球隊聘請韓國崔殷澤教授任主教練,崔殷澤將韓國的先進足球知識和管理辦法、技戰術以及敢打敢拼的精神融入到延邊足球隊中,並率隊在當年的甲A聯賽取得第四名的好成績,在中國足壇颳起強勁的「韓國流」,使國內諸隊掀起了引進外教的高潮。1999年,少帥高琿秉承崔氏風格,高舉全攻全守的大旗,屢次將聯賽的領頭羊宰落,為球隊贏得「綠茵殺手」的稱號,其堅持全功全守打法的鮮明個性給全國球迷留下深刻印象。2000賽季延邊隊降級,當年出售給浙江綠城,延邊足球滑入低谷。經過幾年努力,2004 賽季沖入中甲,重返甲級賽場。經過幾年甲級聯賽的錘煉,目前延邊隊基本完成了運動員的新老交替,組成了年輕的教練組,實力可謂是蒸蒸日上,實現沖超的目標指日可待。
延邊足球隊素以作風兇猛、腳法硬朗、整體作戰能力極強,全攻全守的獨特打法而著稱,是國內足壇的一支老牌勁旅。
延邊隊擁有良好的球隊形象,一直遠離緋聞,屢屢受「黑哨」之害,延邊名將高鍾勛曾經怒吼「中國足球沒戲了」,其剛直熱血硬漢的形象獲得了媒體的褒揚和同情,延邊隊從未出現負面報道。延邊足球擁有廣闊的市場,是國內首屈一指的金牌球市。
延邊人民特別喜愛足球,擁有為數眾多的忠實擁躉。據統計,平均每場觀眾達3萬人以上。每遇延邊隊主場,球迷都象趕集一樣來賽場看球,足球已經是延邊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包括在樹上看球的球迷——「樹掛」,相信這種痴迷是任何地方都沒有辦法比的!正是因為有了延邊人對於足球的熱愛和真摯,延邊球迷的支持,延邊足球才堅持到今天;相信也會因為有這樣的球迷,延邊隊還會走向光明的未來。
所以,這是一支讓人尊重的球隊,她延續著延邊大地足球的星火,她依靠自己的努力頑強地生存著,她的骨子裡滲透著的傲氣和頑強,沒有哪個對手可以將她徹底擊倒,這就是延邊球迷的驕傲,中國球迷的自豪
職業化前的延邊足球俱樂部一直在甲級聯賽和乙級聯賽之間徘徊,1992年吉林隊成功在甲B聯賽升級,於是得以在1994年首屆的職業化甲A亮相。
1994年在中國首屆職業足球甲A聯賽上,球隊冠名為吉林三星,成為中國首支外資贊助的球隊。
1997年在韓國籍主教練崔殷澤的帶領下在甲A聯賽中獲得第四名。
2000年降級到甲B聯賽,一線隊球員和甲B參賽資格以2500萬轉賣給浙江綠城。二線隊以延邊長白山的名義繼續征戰乙級聯賽。
2004年延邊足球俱樂部獲得中國足球乙級聯賽亞軍,首次打入中國足球甲級聯賽。
2015年1月31日晚,中國足協在官方網站上公布了2015賽季中甲聯賽參賽俱樂部的名單。其中引人注目的是,上賽季降級的延邊長白虎足球俱樂部,成功取代陝西重返中甲聯賽。而陝西五洲則因准入資格未過審,無緣新賽季。
2015年10月18日,中甲聯賽第28輪,延邊隊客場0:0戰平武漢卓爾隊,積58分,由於延邊隊在與河北隊、大連隊的相互勝負關系間佔有絕對優勢,這也就意味著,無論餘下的兩輪比賽結果如何,延邊隊已在武漢提前「沖超」。
2015年12月30日,深圳富德集團援手延邊長白山足球俱樂部戰略合作正式簽約,富德集團將為升入中超的延邊足球隊注入先進的企業管理經驗,提供穩定的資金支持,助力延邊足球隊走上職業化、專業化、社會化、品牌化道路,促進延邊足球隊長期、穩定、可持續發展。富德集團入主延邊足球俱樂部後,將擁有俱樂部70%股份,俱樂部將更名為「延邊富德足球俱樂部有限公司」(簡稱延邊富德足球俱樂部),球隊名稱將變更為「延邊富德足球隊」。延邊富德足球隊主場原則上設在延邊域內。延邊富德足球俱樂部將完全實行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由富德集團和延邊方面共同組建俱樂部管理團隊。
C. 延邊八景的歷史變革
延邊歷史悠久,據已發掘的新石器時代出土的文物及兩千年前的史書記載,早在新石器時代,中華民族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左傳》記載:昭公九年,周景王使詹桓伯辭於晉曰:「及武王克商,肅慎、燕亳,吾北土也」。漢朝時屬於漢四郡之玄菟郡管轄,唐朝時期,曾屬於安東都護府轄地,後屬渤海國管轄。元、明時代,延邊地區先後屬遼陽行省開元路,努爾干都使司布爾哈圖等衛所。
這里是滿族的發祥地,圓池就位於圖們江畔中國境內,猛哥帖木兒駐扎的罕(漢)王山,就位於龍井市郊區。
1714年(清康熙五十三年),清政府設琿春協領,琿春協領下設卡倫(哨所)15處,隸屬於寧古塔副都統。次年始建協領衙門於渾蠢水(即琿春河)之北,並開始建城。1859年(清咸豐九年),琿春協領升為副都統銜協領。1881年(清光緒七年),增設琿春副都統,統轄延邊大部分地區。首任副都統依克唐阿繼續在琿春築城,初在今琿春市靖和街東部,俗稱舊城。同年設吉林邊務督辦、琿春招墾局,開放荒圍。1909年(清宣統元年),設琿春廳,轄密江以東之地,治所仍在琿春城。添設吉林省東南路分巡兵備道,琿春廳撫民同知衙門與道台衙門同城。
清朝認為長白山為滿族的「龍興之地」,八旗之外不許入內的貴族聖地,長時間柳條封邊達兩百年之久。這是滿人保護自己傳統文化的一項政策。這項政策在當時的時代背景與歷史限制下,存在很多的弊病。比如長期的禁閉造成邊疆人煙稀少,在沙俄步步吞並東北的條件下更已成為邊疆國防的隱患,於是晚清時期把該地取消了封閉政策。同時也放寬對朝鮮方面邊禁。結果有大量朝鮮平民渡過圖們江來到中國東北的荒地開拓,長白山一帶對外開放後,很多朝鮮的邊民過界墾荒種植水稻,富饒的關東黑土地更是吸引了關內大量的墾民。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中國共產黨在延邊建立了人民政權,同年11月改為延邊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48年3月成立延邊專員公署,1952年9月3日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撤消延邊專員公署,成立延邊朝鮮民族自治區。1955年12月改為延邊朝鮮族自治州,轄一市五縣。1958年,敦化縣劃歸延邊。1965年設立圖們市。1985、1987、1993年,敦化、龍井、琿春、和龍分別撤縣改市。現在,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管轄延吉、圖們、敦化、琿春、龍井、和龍六市和汪清、安圖兩縣,首府設在延吉市。州花:金達萊。
D. 延吉市的「延吉」是什麼意思,延吉市的歷史沿革,主要
延吉市土名煙集崗,又名南崗。「延吉市」地名的起源說法不一。明為瑚葉吉朗等衛地,「葉吉」音轉為延吉;清代叫南崗(南荒二字的音轉),又名延吉,「延吉」滿語山羊之意;又說在開發初年,此地常常煙氣岡岡,霧氣籠罩,故稱煙集崗,延吉即煙集的音轉;延吉乃吉林的延長之意等。清後期又稱局子街,即官衙所在地之意。在民國時期,通常叫局子街,也叫延吉。
唐朝及以前,延吉曾先後屬渤海國、高句麗王朝轄地。
元、明時代,延吉地區先後屬遼陽行省開元路,努爾干都使司布爾哈圖等衛所。
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清朝廷借「長白山一帶為先祖龍興之地」之名,將興京以東,伊通州以南,圖們江以北劃為禁山圍場,封禁長達200年之久。
1714年(清康熙五十三年),清政府設琿春協領。琿春協領下設卡倫(哨所)15處,隸屬於寧古塔副都統。次年始建協領衙門於渾蠢水(即琿春河)之北,並開始建城。
雍正七年(1729年)琿春協領隸屬寧古塔副都統。
同治九年(1870年),屬吉林將軍。
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朝鮮及中國山東、河北一帶遭大災,延吉災民大批遷入,清朝逐廢除封禁令,在南崗設立招墾局。撤銷協領,改設琿春副都統,延吉全境歸琿春副都統管轄。
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隨著人口日增,清朝在局子街設延吉廳。
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吉林東南路兵備道台公署移住局子街,延吉廳升為延吉府。
1912年,延吉府改稱為延吉縣。
東北淪陷時期,延吉淪落於日寇鐵蹄下,為偽滿間島省省會。解放戰爭時期,吉林省政府、延邊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等行政機構曾設在延吉。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以後,延吉劃歸吉合區行政委員會延邊地區管轄。為延邊地區行政公署駐地。當時稱延吉街。11月9日,成立民主政府。11月20日,在延吉召開延邊各界人民代表會議,成立延邊地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地從延吉街遷往龍井。12月,延吉街隸屬於吉林省延邊地區延吉縣,為公署駐地,延吉縣政府駐地。
1946年1月,延吉街歸吉遼省吉東分省延吉縣管轄。8月,吉林省政府遷至延吉街。7月13日,吉東分省更名吉東專區。
垂柳夜景(2)1947年2月15日,劃出延吉等4個縣,恢復延邊專區,延吉街為延邊專區行署駐地,仍隸屬於延吉縣。
1947年9月25日,重新組成吉東專區,轄延吉縣等8個縣,延吉仍隸屬於延吉縣。
1948年3月10日,吉林省政府從延吉街遷往吉林市。3月27日,吉東專區更名為延邊專區,延吉街劃歸延邊專區延吉縣管轄。吉林省政府從延吉街遷往吉林。
1948年7月,經東北行政委員會批准,吉林省政府決定,設延吉市
E. 延邊州輝煌歷史、延邊州近些年的發展,未來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位於吉林省東部,幅員4.27萬平方公里,約占吉林省總面積的四分之一。總人口219.1萬人,其中,朝鮮族人口80多萬,占總人口的36.6%,是全國唯一的朝鮮族自治州和最大的朝鮮族聚居地。自1952年9月3日成立以來,連續四次被國務院評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全州下轄延吉、圖們、敦化、琿春、龍井、和龍6市和汪清、安圖2縣,首府為延吉市。
一、邊疆近海,區位獨特。延邊地處中俄朝三國交界,東與俄羅斯濱海邊疆區接壤,南隔圖們江與朝鮮咸鏡北道、兩江道相望,邊境線總長768.5公里。其中,中朝邊境線522.5公里,中俄邊境線246公里。延邊瀕臨日本海,圖們江是我國通向日本海的唯一水上通道。延邊最東端的琿春防川,僅距日本海15公里。以琿春為核心,在直線距離不到200公里的周邊,分布著俄、朝等國10個優良港口。延邊有12個對外開放口岸,年過貨能力610萬噸,過客能力290萬人次。經過多年的建設,延邊已初步形成了公路、鐵路、航空、海運相互銜接、溝通內外的立體交通網路。長琿高速公路、長圖鐵路、東北東部鐵路通道等重要交通干線橫貫東西,連通南北。州內8縣市均有高等級公路相連,與俄、朝兩國實現鐵路、公路對接,域內連接省會城市的吉琿鐵路客運專線已經開工建設,開通了長春經琿春至符拉迪沃斯托克客運班線。海運方面,開通了琿春經朝鮮羅津至韓國釜山的運輸航線、琿春—俄羅斯扎魯比諾—日本新潟—韓國束草四國聯運航線成功試航、琿春經朝鮮羅津至我國東南沿海的內貿貨物跨境運輸通道獲批。航空方面,延吉機場開通了至北京、上海、廣州等多條國內航線和飛往韓國首爾、清州的國際航線,成功對接經韓國首爾至日本的空中航線,中俄兩國民航部門已批准延吉至符拉迪沃斯托克的空中航線。
二、物產豐饒,資源富集。延邊坐落在聞名世界的長白山北麓,境內有野生動物367種,野生植物2460多種,其中葯用植物800多種,盛產被譽為「東北三寶」的人參、鹿茸、貂皮。其中參茸產量居世界第一。延邊現有人參(園參)留存面積6300公頃,年產鮮人參1.2萬噸,占吉林省一半以上。此外,大米、黃牛、食用菌、煙葉、蜜蜂、五味子、蘋果梨等特色產品馳名中外。蘋果梨種植面積4700公頃,是亞洲最大的蘋果梨生產基地。2002年12月,延邊蘋果梨受到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延邊境內有大小河流487條,水能蘊藏量141萬千瓦。其中礦泉水資源是我國少有的飲用天然礦泉水集中分布區之一,品質被國際權威機構確認為世界頂級礦泉水,與歐洲阿爾卑斯山和俄羅斯高加索山並列為世界三大礦泉水產地,僅二道白河地區日出水量就達12萬立方米,開發潛力巨大。州內已探明90多種金屬、非金屬礦產,煤炭、油頁岩、石灰石、黃金、鐵、鎢、鉬等儲量巨大。延邊素有「長白林海」之稱,全州林業總經營面積406萬公頃,有林地面積353.6萬公頃,活立木蓄積量3.9億立方米。延邊旅遊資源豐富,長白山風光游、朝鮮族民俗風情游、跨國跨境游、生態旅遊、冰雪旅遊、紅色旅遊、汽車自駕游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2010年實現旅遊總收入83億元,接待境內外遊客719萬人次。
三、生態優良,民風淳樸。長白山保存了完好的原始生態。延邊域內有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區9個,森林覆蓋率80.2%。氣候溫和濕潤,空氣清新,冬暖夏涼,四季分明,是吉林省乃至全國公認的「天然氧吧」和「生態後花園」。延邊民風淳厚,朝鮮族能歌善舞,尊老愛幼,注重禮儀,崇文重教,各族群眾熱情好客,素有「禮儀之鄉」、「歌舞之鄉」、「教育之鄉」、「足球之鄉」的美譽。全州每萬人中具有大學以上文化程度的有594人,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7倍。延邊大學始建於1949年,是民族地區中率先進入國家「211工程」的地方性綜合大學。延邊非常重視體育事業的發展,在鞦韆、跳繩、摔跤、滑冰等項目上頗具優勢,是全國唯一擁有甲級足球隊的少數民族自治州。2009年,中國朝鮮族農樂舞入選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開創了我國舞蹈類項目成功申遺的先河。
四、政策優惠,產業興旺。延邊是國內同時享受民族區域自治政策、西部大開發政策、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政策的唯一地區,是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的「窗口」、「前沿」和國家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目前,延邊已初步形成了食品(卷煙)、能源礦產、林產、旅遊、醫葯五大支柱產業,以及建材、紡織服裝等優勢產業。培育並發展了一批在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知名企業:東北最大的卷煙生產企業—吉林煙草工業有限公司,2010年為延邊創稅32億元,企業商標「長白山」為中國馳名商標,其主打產品「長白山」低焦油卷煙是目前國內同行業技術領先產品;全國中葯十強企業之一吉林敖東集團,全國能源產業龍頭企業中國大唐電力集團所屬大唐琿春發電廠,全國黃金生產龍頭企業福建紫金礦業所屬琿春紫金礦業,每年為延邊創稅均超億元。
五、開發開放,潛力巨大。改革開放以來,延邊每年都有大批人員赴日本、韓國以及歐美國家勞務。「十一五」期間,全州涉外勞務收入累計超過40億美元,年均8億多美元。以美元為主的勞務收入源源不斷輸入,形成了龐大的民間資本。2010年,全州金融機構存款余額774.9億元,比上年增加106.9億元,增長16%;貸款余額333.5億元,增加29.8億元,增長9.8%。充裕的民間資本,促進了金融業的快速發展,使延邊成為金融保險業的市場競爭之地。延邊外向型經濟蓬勃發展,吸引了25個國家和地區的810多家外資企業在延邊置業發展。同時,全州已有幾十家企業在俄羅斯和朝鮮投資建廠,涉及食品、卷煙、服裝、水產、木製品加工等多個產業和領域。2010年,我州對朝邊境旅遊異地辦證試點獲批,琿春市獲批開辦盧布兌換業務,延吉高新技術開發區升格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全年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15.5億美元,增長15.2%。
2010年,全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33.6億元,增長15.2%;全口徑財政收入88億元,增長21.4%,其中地方級財政收入41.3億元,增長18.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39.8億元,增長30.1%;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210.1億元,增長20.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7.7億元,增長18.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8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736元,分別增長7.6%和10.8%。主要經濟指標高於全國、全省平均水平.
F. 關於延邊州歷史問題
的手勢隨碟附送
G. 延吉的歷史
據說,明代時人們把此叫做「葉吉」,按女真語有「山羊」之意。一說由於這個地方是盆地,長年有煙霧籠罩,故稱「煙集崗」。清代此地屬南荒圍場,供清帝狩獵之用。封禁時期,盆地是一片密林、荒野,只有城子山西簏有一戶人家,專門從俄羅斯沿海州搬運粗鹽,用大鍋煮沸進行加工後賣給當地人,固有鹽鍋城之說。
清政府解除封建後,光緒七年(1881年)在南荒設立南崗(「南荒」二字的音轉)招墾分局,1891年將其升格為南崗荒無局,老百姓叫做「土地局子」,又稱「局子街」。因此,當時就流傳著「先有荒務局,後有局子街」之語。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十一月,在煙集崗(局子街)設延吉廳,隸書於琿春幅度統。1910年吉林省東南路兵備道從琿春遷到延吉輔後,延吉便取代琿春而成為該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東北淪陷時期,延吉為偽間島省公署駐地,1943年延吉街改為間島市,1945年8月解放後,改稱延吉市,為延邊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地;1946年8月至1948年3月吉林省政府曾駐此地。1952年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成立後,延吉市政府為州政府所在地。
「延邊」這一區域地名是由延吉演變的。清末民初曾使用「延琿諸邊」、「延吉區域」等
多種稱謂,後來逐漸啟用「延邊」之稱。最早見於文獻的是1913年出版的吉林地誌,記有「論大陸交通」,東南一面復當延邊之沖。」1929年出版的中國民族志更明確記載:「東北邊疆有延邊之稱。延邊者吉林延吉道之邊疆。」
H. 延邊朝鮮族的歷史
我就是延邊人啊!我來告訴你吧
朝鮮族主要聚居在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和吉林省其他地方,黑龍江、遼寧、內蒙古自治區及內地的一些城市也有分布。人口192.38萬人(2000年),吉林省有1145688人。
中國朝鮮族是從朝鮮半島遷入中國東北三省的朝鮮人。其中一部分早在明末清初就已定居東北境內。自19世紀中葉起,陸續有較多的朝鮮人遷入,尤其是1869年朝鮮北部遭受大災荒後,大批朝鮮人遷至延邊等地。1910年,日本帝國主義吞並朝鮮,又有大批朝鮮人遷人中國東北各地。
朝鮮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語言系屬尚無定論;朝鮮文創於1444年,有40個字母,是音素字母,拼寫時,把同一音節的音素迭成字塊構成方塊形文字。
解放前,朝鮮族地區處於封建地主經濟階段,並有一些資本主義經濟成分。少數滿族、漢族「佔山戶」強占農民開拓的土地,致使農民淪為其佃戶和僱工。同時,朝鮮族中,也分化出極少數地主。租佃關系有「活租」與「定租」,租率達50%。還有多種名目的超經濟剝削。
朝鮮族擅長在寒冷地區種水稻。克服了圖門江、鴨綠江流域山多、荒原多、沼澤多和寒冷、無霜期短等困難,使水稻在我國東北生長。延邊已成為東北地區著名「水稻之鄉」,所產大米,色白如雪,油性大,與京津的「小站稻」齊名於世。朝鮮族聚居地區有大面積原始森林,素稱「長白林海」,是我國重要林業基地。所產的人參、貂皮、鹿茸角被奉為東北「三寶」。密林中還棲息著東北虎、梅花鹿、灰鼠等珍貴動物。延邊黃牛是我國五大地方良種牛之一。
I. 延邊博物館的發展歷史
延邊博物館始建於1960年,坐落在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首府城市--延吉市,是一座集地方歷史和朝鮮族民族特色於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館舍三經變遷,現館舍佔地面積2萬余平方米,建築面積14570萬平方米,陳列面積達7200平方米。館藏文物達近1.5萬件,國家珍貴文物500多件。館藏文物主要是以古代文物、近現代文物和朝鮮族民俗文物組成。延邊博物館區域劃分科學、合理,功能完善,有藏品保管區、文物修復區、展覽區、觀眾互動區、公眾服務區、科研區、辦公區七大功能區域,基本陳列有朝鮮族民俗陳列、千秋正氣-朝鮮族革命斗爭史陳列、延邊出土文物陳列共三大陳列,另外還有三個臨時展廳。延邊豐富的文化遺產和傳統的民俗風情賦予了延邊博物館獨有的社會地位和民族特色,延邊博物館以精美的設計及豐富的內涵,生動展現了延邊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延邊博物館是全國地、縣級文明館,全國「百家重點博物館」,國家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是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省級黨史教育基地。2009年被評為國家二級博物館。2010年被評為州級文明單位,2011年被州總工會授予「五·一勞動獎狀」。 2015年晉升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延邊博物館充分運用文物、資料和研究成果,向廣大人民群眾和青少年進行革命傳統、民族團結和民族文化教育等,為促進我州民族文化發展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延邊博物館建於1960年,是集延邊博物館、朝鮮族民俗博物館、延邊朝鮮族革命紀念館於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同時也是向世人展示朝鮮族百年歷史的重要基地。現有館藏文物1萬兩千多件,其中古代文物5700多件、近現代文物1200多件,民俗文物2800多件,國家珍貴文物600多件。
這些年來,延邊博物館學術研究成果豐碩,先後在國際國內各級刊物上發表研究論文400多篇,編輯出版《延邊文物簡編》、《延吉市文物志》等7本書,約160萬字;編寫了《可愛的延邊》、《朝鮮族歷史故事》、《延邊抗日史跡地研究》等書籍。作為全國百家重點博物館之一、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延邊博物館自建館以來,共舉辦陳列展覽、流動展覽、臨時性展覽120多次,把優秀文化和精神食糧送到人民群眾中,增進了各民族間的團結與友誼,為構建和諧社會發揮積極作用。此外,還向國內外遊客廣泛宣傳延邊朝鮮族的風土人情與民俗習慣,讓青少年進一步了解中國朝鮮族的抗日斗爭史,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今後,延邊博物館將充分發揮收藏、研究、宣傳功能,把發展民族文化作為工作的主線,以民俗展覽、抗日斗爭史展覽等為載體,創延邊民族文化精品,弘揚朝鮮族文化,為延邊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做出貢獻。
延邊的抗日武裝斗爭是東北抗日游擊戰爭的開端,在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爭取民族解放的大旗下,抗日烽火燃遍延邊大地。以延邊人民的優秀兒女組成的東北抗聯第二軍英勇善戰,令日寇聞風喪膽,成為東北抗日武裝的重要力量。在艱苦的抗日斗爭歲月里,無數抗聯戰士壯烈犧牲、血染山河,延邊大地處處傳頌著先烈們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
抗聯名將楊靖宇、中國工農紅軍第75師參謀長楊林,東北抗聯第一路軍政委、副總司令魏拯民,抗聯第一路軍第二軍軍長王德泰,中共東滿特委書記董長榮、抗聯第一路軍第三方面軍總指揮陳翰章等優秀人物都曾在延邊留有戰斗的足跡。延邊有近千處革命遺址,烈士紀念牌523座,革命烈士1.6萬餘人。只要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和開發紅色旅遊,它將成為延邊重要的旅遊資源。
1939年8月,抗日聯軍曾在此與日軍激戰兩日,殲敵350餘人,是延邊境內抗聯殲敵最多的一次戰斗。開發這一旅遊景點,可以推出「當一天抗聯戰士」系列活動,通過模擬槍戰游戲、體驗抗聯戰士生活等活動吸引遊客。既滿足遊客好奇心,也激起遊客的民族尊嚴和愛國心。在各縣市通往長白山公路兩側的戰跡地還有敦化的寒蔥嶺、大蒲柴河戰跡地,和龍的「漁浪村十三勇士」戰跡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