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歷史文化
中國歷史文化包括很多,例如:婚姻、家族、國家政權而至貿易、衣食、文字、文學、經學、宗教、道德、民俗、節慶等,構成一幅清晰簡要的中國古代社會生活的縮影。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就文化的載體文字而言,漢字的誕生時間尚難以考證,相傳伏羲作八卦,倉頡造字。19世紀末發現了三千多年前的漢字——甲骨文,近些年又有更早期文字發現的報道,如距今五千多年前的高郵陶文等。
中國早期就有敬天祭祖的傳統,注重人倫道德。自唐、虞至夏、商、周三代皆封建時代,帝王與諸侯分而治之。周朝末期進入春秋戰國,產生了諸子百家,漢以後成為儒家社會,東漢前後道教的興起、佛教的傳入,都成為中國文化的重要元素。
(1)歷史文化精神擴展閱讀:
中國古代的文化光輝燦爛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源遠流長。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各民族的先民都已創造出了以豐富多彩的陶器為代表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此後,中原地區的華夏族(後來演變為漢族)在夏、商、周三代,創造了輝煌的青銅文化和甲骨文、金文。
以後又發明了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和火葯等。約在商、周、秦、漢時期,四月}的巴人、蜀人,湖北、湖南、安徽的楚人,江蘇的吳人,浙江的越人,廣東、廣西的駱越人、雲南的滇人,蒙古高原的匈奴人,遼河流域的東胡人等,都相繼創造了本民族的青銅文化。
多數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有的還創造了自己的文字。主要的有藏文、突厥文、回鵲文、契丹文、西夏文、女真文、蒙古文、彝文、傣文、滿文等。在歷史上,漢文化一直處於主導的地位,漢文化與各族文化互相影響,互相交流,形成為世界東方最先進的文化,即中華民族文化。
中華民族文化對亞洲各民族各地區的文化起過哺育的作用,對古代世界文化的發展亦有巨大的貢獻。
中華民族是一個熱愛和平又富於革命傳統的民族。我國古代的歷史自結束了原始社會之後,即進入階級社會。自那時開始,我國各族人民即在進行生產斗爭的同時,亦長期進行反對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的斗爭,其中有不少是著名的農民戰爭和民族戰爭。
在近代史上,我國由於一再遭受世界資本帝國主義列強的瘋狂侵略,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各族人民為了拯救災難深重的祖國,為了保衛祖國神聖的領土和主權,緊密團結,互相支援,進行了艱苦卓絕的反帝反封建斗爭。
這場斗爭長達百年,最後終於推翻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取得了民族民主革命的勝利,並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⑵ 歷史文化的意義
文化遺產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具有普遍價值的建築物、雕刻、繪畫、遺物、銘文等文物;在景觀,建築樣式結合等方面具有突出價值的建築或建築群體;從歷史、美學和人種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人工物品或人與自然共同創造的物品和工程,如故宮、秦始皇兵馬俑等。
歷史文化遺產是指具有一定歷史意義,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存在歷史價值的文物,其主要包括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文物是人類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遺留下來的遺物、遺跡。各類文物從不同的側面反映了各個歷史時期人類的社會活動、社會關系、意識形態以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當時生態環境的狀況,是人類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文物的保護管理和科學研究,對於人們認識自己的歷史和創造力量,揭示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認識並促進當代和未來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歷史的重要性在於,讓我們接近真相。盡管歷史在發展中被曲解、隱藏,我們學的是被人為扭曲的還是客觀發生的歷史。如果我們學習的是認為扭曲的歷史,會形成一種偏激和扭曲的歷史觀。這是可怕的,如果再將這種扭曲的歷史觀影響他人,這是更可怕的。但最終歷史會公布於天下的。
歷史文化,只有傳承了歷史文化,我們才有自己的民族氣節,國人的靈魂。這里最鮮明的例子就是屈原與端午節了。由此演變而來的端午節就是一種歷史文化。簡而言之就是,歷史上的事件或者是活動流傳下來的影響,積淀在民間,並由此而催生的文化。
目前,國外掀起了一陣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浪潮。我們國內也開始重視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然而我國在傳統文化的傳承方面還存在一定的短板。
歷史-網路
⑶ 歷史文化的含義
文化的含義有:
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
考古學用語,指同一個歷史時期的不依分布地點為轉移的遺跡、遺物的綜合體。同樣的工具、用具,同樣的製造技術等,是同一種文化的特徵,如仰韶文化、龍山文化。
指運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識:學習文化,文化水平等。
文化(culture)是非常廣泛和最具人文意味的概念,簡單來說文化就是地區人類的生活要素形態的統稱:即衣、冠、文、物、食、住、行等。給文化下一個准確或精確的定義,的確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對文化這個概念的解讀,人類也一直眾說不一。但東西方的辭書或網路中卻有一個較為共同的解釋和理解:文化是相對於政治、經濟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活動產品。
文化是智慧群族的一切群族社會現象與群族內在精神的既有,傳承,創造,發展的總和。它涵括智慧群族從過去到未來的歷史,是群族基於自然的基礎上所有活動內容。是群族所有物質表象與精神內在的整體。
具體人類文化內容指群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工具,附屬物、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文學藝術、規范,律法,制度、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審美情趣,精神圖騰等等。
文化既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具有意識形態性質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學和技術、語言和文字等非意識形態的部分。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文化是由人所創造、為人所特有的。其中中國文化烙印著民族與時代的特點,既有傳承又有發展,中國文化的主要內容是新時代的儒學思想。
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這種影響,不僅表現在個人的成長歷程中,而且表現在民族和國家的歷史中。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證明,一個民族,物質上不能貧困,精神上也不能貧困,只有物質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強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⑷ 什麼是歷史文化精神
無論怎樣一種歷史文化,它在發展過程中都積淀了以觀念和思想為基本內容的精神內涵。所謂精神內涵,就是包括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在內的精神性文化。
我們知道,文化是人類改造客觀與主觀世界的活動方式與結果,有觀念、物質和制度三種形態,其中都分別包含和凝聚著知識性文化,同時也凝聚和體現著程度不同的精神性文化的內容。由於精神性文化往往體現為佔主導地位的價值和思想,起著引導人、教化人、陶冶人和塑造人的作用,對經濟社會進步具有重要意義,所以,與知識性文化相比較,它明顯處於更加重要的地位。精神性文化或精神內涵,它作為滲透在一個社會的觀念、物質和制度中的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既是文化的本質與核心,也是文化中具有強烈能動作用的部分。
歷史證明,精神內涵對經濟社會轉型與發展始終起著能動作用。首先,精神內涵可表徵並能動地影響著一個國家或地區關於變革與發展的選擇。在全球化所影響的經濟、政治、思想文化方面以及在適合的發展模式方面,都涉及到價值取向的選擇問題;而每個國家或地區也都是從自身的歷史條件和文化視野出發,以一定的方式和理念來進行選擇的。其次,精神內涵可反映並能動地導引著一個國家或地區對先進事物的自覺認識、積極把握和主動追求。一個國家或地區文化的精神內涵,反映著該國家或地區的人們的精神生活狀況,其中所包含的先進性內容,即精神內涵的優秀方面和精華部分,既是國家或地區的先進文化的具體表徵,也是人們的思維方式和價值理念的追求所在。再次,精神內涵可體現並成為一個國家或地區在全球化條件下推進現代化的精神動力。在全球化條件下,在敏銳把握發展趨勢和要求、實現全球化戰略和現代化發展過程中,體現著先進文化的思維方式和價值理念始終是推動新發展、開創新局面的精神動力。
⑸ 歷史文化
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以工業化、教育普及化和科學化為重要特徵的現代文明。現代文明主導世界的現實,決定了無論一個國家發展民族現在處於怎樣的狀態,走向現代化,這是它的必然趨勢。 在走向現代化的過程中,由於國情不同,各國走向現代化的道路,遇到的問題、阻礙也各自不同,中國是一個的文明古國,有著五千年的傳統文化。在中國現代化的過程中,曾反復出現關於中國傳統文化能否走向現代化的爭論。這一歷史現象鮮明地揭示我們:中國傳統文化能否走向現代化?如何走向現代化?是一個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必須弄懂搞清問題。 一、否定傳統文化,也是否定歷史 文化,廣義上講,它是指人類在改造世界的社會實踐中所獲得的物質、精神生產的能力及其所創造的財富的總和,包括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狹義的文化主要是指精神生產能力和精神產品。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民族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所積淀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文化遺產,也是民族特有的思維方式的精神體現。傳統文化既有精華,又有糟粕,所以,對傳統文化既不能一概否定,也不能全部的吸收,只有站在時代高度,通過實踐檢驗。汲取精華,清除糟粕,才是正確地發揮作用。 一個國家走向現代化,總要有建立在一定的經濟、政治之上的文化,否定傳統文化,也是否定歷史,否定民族精神。人為地割斷自己的「根」。美國文化哲學家懷特說過:「文化是一個連續的統一體,文化發展的每個階段都產生於更早的文化環境」,「現在的文化決定於過去的文化,而未來的文化僅僅是現在文化潮流的」。可以說,一個國家民族的發展史,也就是發展和豐富傳統的歷史。同樣,作為凝聚和激勵人民重要力量的民族精神也是傳統文化長期熏陶與培育的結果,是傳統文化的結晶。一個民族陷入任何困境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民族精神支柱,精神上無所依託。所以,如何對待傳統文化問題,決不單純是個文化問題,而是一個關系民族命運發展的問題。許多歷史事實證明,一個國家走上民族振興,走向現代化,無不是從弘揚民族精神做起。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否定傳統文化,必然抹煞民族精神。那種認為中國現代化只能從異質文化中汲取力量,企圖以文化就是以西方文化模式代替中國傳統文化模式的過程稱為西化派是錯誤的。從認識論來看,主要是由於以下三方面原因造成: 首先,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缺乏深刻的了解與認識。中國傳統文化並非像某些人所說,是一堆毫無價值的垃圾,而是有著多方面的豐富內涵,它的優良部分,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並且是一切新的更高的文明的再生源之一。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主要體現在這樣幾方面: 一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中國文化歷來關注現實人生,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並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正是這種入世的人生哲學,培育了中華民族敢於向一切自然與社會的危害和不平進行頑強抗爭。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不信邪、不怕「鬼」的精神,強調人生幸福靠自己去創造。要實現現代化,這種自信自尊的精神是決不可少的。 二、知行合一觀。中國儒家文化所講的「力行近於仁」,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行重知輕」的認識論思想,這與實踐品格具有某種一致性。實踐是認識的源泉。實現現代化,當然要努力學習外國的先進的東西,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社會主義實踐。 三、重視人的精神生活。中國傳統文化非常重視人的內在修養與這精神世界,鄙視那種貪婪與粗俗的物慾。孟子提出「充實之謂美」,並認為「寶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是對人格的根本要求,這種傳統美德,對現代人格的塑造,也是非常可貴的。 四、有愛國主義精神。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愛國主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古人雲: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在今天,一個國家只有走上現代化,國家才會繁榮富強。而實現現代化,全靠全國人民團結一致,共同奮斗。 五、追求真理,勇於奉獻的精神。中國傳統文化蔑視那種貪生怕死,忘恩負義、追逐名利的小人。古人在談到對真理的追求時,認為「朝聞道 ,夕死可矣「。宣揚」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精神。這種對真理執著、獻身精神是推動現代化的強大動力。 六、團結互助,尊老愛幼的倫理規范。古人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個社會只有嚴於律已,寬以待人,形成團結互助,尊老愛幼的社會風氣,社會才能充滿溫馨與和諧,才能給人帶來希望與力量。上述種種僅是中華傳統文化精華地的一部分,僅此就足以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羅素曾說過:「中國文化的長處在於合理的人生觀」這是對中國文化的一種深刻認識和概括。 其次,是把傳統文化與現代化對立起來,傳統文化並非一潭死水,而是一個動態系統。人類在自己的社會實踐中創造傳統文化,並在實踐中革新與豐富傳統。否則,就不會變為現實的文化傳統。所以不能把傳統文化簡單地歸結為「過去的歷史」而應認識到它同時關系著現在與未來。把發展看成為「反傳統」,其思維方式就是把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對立起來。其實,任何現代化只能從現實傳統文化出發,否則便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陳寅恪先生說過:「其真能於思想上自成系統有所創獲者,必須一方面吸收輸入外來之學說,一方面不忘本來民族之地位。」波普爾曾針對那種妄圖「徹底清洗社會這塊布—創造一塊社會的白板,然後在它上面畫出嶄新的社會制度」的理論,指出:「沒有比毀掉傳統的構架更危險的了,這種毀滅將導致犬儒主義和虛無主義,使一切人類價值漠不關心並使之瓦解。而且,一旦毀滅了傳統,文明也隨之消失。」所以對傳統文化決不能採取一概否定的態度,而必須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實踐中加以檢驗,清除那些過時的東西。 再次,從民族文化與世界文明的辯證關系看。世界文明並非是某一個國家民族作用的結果,而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創造的。當然,由於各方面具體條件的不同,在世界中所起的作用各不同,但這只是作用大小的問題,而不是有無的問題。所以各民族的文化應是平等的,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學習,取長補短,而不應有高人一等的優越感。任何一個國家,作為人類世界組成的一個部分,都不是孤立的,其存在與發展,不能不對別的國家有所影響:也不能不受到其他國家這樣那樣的影響。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曾經給世界文明以重大貢獻。當代西方許多的中國古代文化熱,也表明中國傳統文化至今仍在發揮作用。因此,只有各個國家充分發揮自己民族文化的特點,對人類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世界文明的發展,才會有可靠的保證。相反,一個國家不顧自己民族的特點,一味模仿或照搬別的文化,不僅不會有好的發展,甚至會走上滅亡的道路,世界史上是有這種教訓的,其實,西方文化也是一分為二的,既有好的東西,也有糟粕,不可「揀進籃里都是菜「,如」拜金主義「之類,即使在西方,也是被批判的。西方文化也並不等於世界先進文化,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世界先進文化是以它的先進性、科學性及對人類社會的意義標志的。因此,學習與引進外國文化,必須作具體分析,一定要從本國實際出發,一個成功的現代化國家決不是全盤,引進西方文化,而是在自己傳統文化的基礎上,一面學習外國先進文化,一面對本國文化進行革新,不斷提高自己的現代化水平,由於傳統文化能否現代化,能否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得到弘揚,關鍵在於人們用何種思維方式對待傳統文化。 二、傳統文化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 傳統文化作為一種社會精神形態,是一定社會存在的反映,這種傳統文化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對社會長期發生作用。 另外,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消極因素,這與現代化發展是不利的,就其傳統文化的消極因素表現是: 一、缺乏民主精神。中國長期處於封建社會,封建意識對人們影響極深,封建專制思想一方面嚴重壓抑和束縛個性發展,另一方面,造成特權思想,直到今天,中國人仍缺乏民主意識。 二、法制觀念淡薄。中國傳統文化不重視法制,實行的是人治,如實行的是皇權至高無上,因而君言就是法。在我國今天社會主義社會里, 人民群眾已經成為國家主人,國家的一切法律反映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但封建特權思想嚴重,權大於法,情大於法的事,還時有發生。 三、商品意識差。中國是個農業國,重農輕商十分嚴重。過去,經商是被人看不起的,不知商業是產品流通的重要環節,對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繁榮經濟,方便,起著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現代,沒有市場經濟的高度發展,也就無法走向現代化。 四、守舊意識嚴重。中國的小農經濟廣大,個體經濟,靠天吃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容易滿足於現狀,非到萬不得已,是不會起來造反和自學接受新東西的。 三、由傳統文化走向現代化,是推動社會主義不斷發展的精神動力 區分傳統文化中的精華與糟粕,拋棄其糟粕,吸收其精華用來為社會主義服務,也就是使傳統文化走向現代化,才能更好地為社會報務。傳統文化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符合時代需要的新型文化,但這種轉化需要社會實踐,使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生活相結合,才能使之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一個根本的結合點 。 第一發展市場經濟經濟的需要。過去,實行的是計劃經濟,這種經濟是人治經濟,一切由政府統管,政企不分,按長官意志辦事,亂放炮抱粗腿界 得到合理配置,造成中國經濟長期落後。現在市場經濟是以市場機製作為配製社會資源的基本手段,是按照市場經濟運動規律建立起來的一種經濟管理體制。因此它能有效激勵企業發揮主動性與競爭性,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與創造性,成為現代化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一定的經濟總是與一定的文化相聯系的。經濟與文化相互滲透,相互影響,今天的經濟,也就是明天的文化;而明天的文化,也將是後天的經濟。人是社會活動的主體,任何一項經濟活動,都是具有一定觀念文化的人去從事的,沒有一定的科學文化知識與思想首先素養的人,就無法勝任,所以,現代經濟的發展,一方面將對人們現有的文化觀念進行檢驗,新的取捨,另一方面,促使人們必須努力學習一切先進的東西,不斷提高自己的精神素質,才能適應形勢發展需要,這就是市場經濟對傳統文化走向現代化的根本決定作用 第二、它是建全社會主義法治的需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法制意味著合法性、權威性、公正性。法治在市場經濟的作用:一是引導作用—引導市場經濟向健康的方向發展;二是規范作用—通過法律規范政府和市場主體的行為與秩序;三是保障作用—保障市場主體的平等競爭與正當權利。這些都是現代文明與現代文化的體現,而中國傳統文化在這方面卻有很大的缺陷。中國傳統文化在法制思想上強調實行人治。法律僅作為治國的某種輔助手段,這種缺乏權利意識的傳統文化,在市場經濟就難以存在與發展了 第三,市場經濟是效益經濟,市場經濟要求對中國傳統文化那種「君子謀道不謀食」把「義」與「利」對立起來的舊的價值觀的否定,從而增強人們的務實精神與進取精神。實際上,人們的實踐活動,是離不開利益原則的。要保證市場經濟所追求的價值的實現,不僅個人實踐活動要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學會按法辦事,而且也促使政府及行政管理部門必須提高工作效率,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
⑹ 中國歷史文化蘊含著哪些基本精神
不同的階層會有不同的理念了。不同的方面也會有不同的精神或者意識形態回。一定程答度上說所謂的精神只是某種意識帶有情緒化的表現。
但整體來說。中國社會主要是由家族家庭構成的。也就是說家族家庭的意識形成了十分基本的精神。國家意識與道德體系都可以看座這種意識的延伸。
而文人階層的意識形態更多與孤獨這種情緒有關。
在美學中。圓潤也就是追求圓、滿。豐足這樣的理念與孔子的雅的觀念有關。同樣的這種觀念還延伸出追求精緻的理念。但是隨著文人的孤獨情懷的加入。不羈殘破這些精神理念也逐漸加入到美學理念中。
⑺ 論述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
本精神包括剛健有為,自強不息,人本精神,天人合一,禮治精神等。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儒家文化主張「積極進取、建功立業」;道家文化主張「順其自然、自我完善」;佛家文化主張「慈愛眾生、無私奉獻」。」
中華傳統文化的輝煌與衰落,折射的是中華民族在歷史上的輝煌與衰落。復興中華文化中的「復」是「重新」、「再一次」的意思,是文化的更新,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再造,創造出新的文化,即古老傳統的中華文化與現代文明融合而產生的新的中華文化。
一、 為中國傳統文化注入現代文明, 通過現代化來推動中華文化復興
近代以來,多少先哲為中華文化承續和創新嘔心瀝血,在他們的心底,一直希望找到這樣一條解決中華文化問題的道路:通過現代化來解決中華文化傳統問題,這就是探索活的文化、新的傳統。中國傳統文化是否有活力,不僅要看它在歷史上所產生的影響,還要看它能否穿越時空,回應中國和世界在當下與未來所遇到的問題。
二、中華文化的基本精神
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之中,中華傳統文化不斷發展變化,命運跌宕起伏,既有精華,也有糟粕。充分認識歷史上的中華文化優秀傳統,恢復我們的歷史記憶,提升對中華文化的自信,創新和弘揚優秀傳統道德和價值觀,重鑄中國人自強不息、剛健有為的民族性格,使之與當代社會相適應,與現代文明相協調,這無疑是中華文化在當代的歷史責任。
⑻ 屬於天津港歷史文化精神的是
一、愛國愛鄉
二、開放包容
三、務實創新
四、爭強敢勝
概括「天津精神」,其必要有三:一是天津設衛建城600餘年,歷經滄桑,幾度輝煌,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特色鮮明的民風民氣,飽經風雨而不衰,歲月蹉跎溢流香,這種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需要很好地傳承精華、弘揚光大。二是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確立,伴隨著我國進入戰略機遇期、快速發展期、矛盾凸顯期,經濟基礎迫切地呼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建立科學、健康的社會意識形態與之相適應,由此中央召開了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了推進我國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戰略性任務,提煉概括「天津精神」正可謂時代之要求。三是天津市第九次黨代會之後,市委、市政府團結帶領全市人民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5+2、白+黑」的精神,開拓創新,奮力拚搏,開辟了天津歷史的新紀元,創造了天津速度、天津精神、天津效益,心齊氣順風正,想事幹事成事,是我市歷史上發展快、質量好、收益多、變化大、心氣高的黃金時期,全市人民迫切希望能夠提煉概括出「天津精神」,作為激勵當下、指導今後的精神動力。鑒此,筆者歡呼「天津精神」表述語的早日問世,也欣然參與提煉之其中。
「天津精神」應體現三原則:1.它應該獨具天津特色,傳承天津歷史文化;2.充分反映時下人們的心聲,激勵今人之奮斗;3.具有前瞻性,成為先進文化的精神引領和主流意識。從這樣的認識出發,筆者認為,「天津精神」可概括為:愛國愛鄉、開放包容、務實創新、爭強敢勝。「天津精神」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其中:「愛國愛鄉」是「天津精神」的核心;「開放包容」是「天津精神」的傳統;「務實創新」是「天津精神」的精髓;「爭強敢勝」是「天津精神」的特徵。
一、愛國愛鄉
熱愛祖國、熱愛家鄉,歷來是中華民族、中國人民的傳統美德。所謂「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每當外敵入侵,天津人深明大義、首當其沖。1870年,由於法國天主教殘害中國兒童,天津人民奮起反抗,放火燒了「望海樓」教堂,爆發了一場以反對法國天主教侵略罪行為內容的聲勢浩大的反洋教斗爭,史稱「天津教案」。1900年,八國聯軍侵略中國,自大沽口登陸,受到我駐軍和天津人民的頑強抵抗,死傷慘重,至7月14日攻佔天津城後,惱羞成怒的八國聯軍,大肆屠殺天津人民,洗劫天津城,拆掉了天津四面城牆,使天津成為無防城市。1916年11月12日,法租界法商企業的中國工人,為反抗法國搶占老西開地區而舉行了大規模的罷工斗爭,開創了天津現代史上最早的工人運動。抗日戰爭時期,中共中央北方局以天津為基地,秘密組織著我國北方地區的我黨敵後武裝和統一戰線,牽制著日本侵略軍的戰略行動。新中國成立後,天津作為中國北方最大的工商業城市,支持全國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堅決服從國家產業布局調整,為全國生產製造提供輕工產品、化工產品、日用品,滿足市場需要,增加國家稅收作出了重要貢獻。特別是近幾年來,市委、市政府認真落實、全力推進中央對天津城市的功能定位,推進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發展壯大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葯、新能源新材料、國防科技和輕工紡織等八大優勢支柱產業,天津的綜合實力、發展後勁、經濟結構、經濟轉變發展方式發生了重大的歷史性變化,在全國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顯現和提高,對國家的貢獻日益增加。
由於天津在中國近現代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響,天津人對家鄉始終懷有深深的熱愛之情、眷戀之意。特別是近幾年,市委、市政府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水平建設、高效能管理,大戰九百天,進行城市市容綜合整治,城鄉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初步形成大氣洋氣、清新靚麗、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的城市風格,進一步激發了天津人熱愛家鄉的濃厚情結。著名歌唱家蔣大為自編自唱的「我是天津人」歌曲,充分表達了天津人對家鄉的親切感和自豪感。
二、開放包容
天津這座城市以河而興,以漕運而榮,以明成祖朱棣於永樂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公元1404年12月23日)賜「天津」設衛而名。600多年來,風雲變幻,滄海桑田,至20世紀初葉,天津成為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祥地,成為中國清末洋務運動的北方中心,成為中國北方的經濟中心,成為東西方文化的交融地。第二次鴉片戰爭後,依據不平等的《北京條約》,天津於咸豐十年(公元1860年)被迫開辟為通商口岸,自此天津成為世界資本主義市場的一部分。至20世紀30年代初,天津佔到全國對外貿易額的13%,其中棉花出口量佔全國50%,畜產品出口佔60%,居第一位,天津港進口麵粉佔全國25%,居第一位。天津港進出口總額占華北地區60%,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進出口貿易港。天津近代工業到20世紀30年代已經形成完整的工業體系,發展到前所未有的程度,除租界外共有工廠1200多家,產業工人達20多萬人,年工業總產值達7400餘萬元,工業投資總額僅低於上海,居全國第二位。此時期,天津也是我國北方的商業中心,是華北、西北、東北的物資集散中心。天津還是我國北方的金融中心,當時,「南三行」(浙江實業銀行、興國銀行、商業儲蓄銀行)設在上海,鹽業、中南、金城、大陸並稱為「北四行」設在天津。清末舊中國第一家官辦銀行「官銀號」設在天津,第一家證券交易所設在天津,因航運而帶動的保險公司的家數和實力,天津超過上海。天津作為中國北方最早開放的城市,以天津機器局和北洋船塢建立為中國近代工業產生的重要起點,成為中國北方的工業文明中心。天津作為洋務運動的北方中心,建造了中國最早運營的津唐鐵路,建立了中國最早的電報通訊設施,成為中國近代郵政的發祥地。
由於實業的興旺,天津形成了包容南北、中西合璧的多元文化。諸如以長蘆鹽業生產製造運輸形成的「鹽文化」;以「天後宮」為代表、河海兼容的漕運文化;開埠之後西風東漸形成的西方文化,包括紛然雜陳、各具風格「小洋樓」為代表的建築文化,開風氣之先的傳媒文化,中國北方最早的中文版、英文版《時報》、《直報》設在天津,由中國人自己辦的第一份報紙《國聞報》也在天津,1902年6月17日在天津創刊的《大公報》是迄今為止中國發行時間最長的報紙。截至20世紀30年代,天津有各類報紙30餘種,發行量29萬份,有英、法、德、俄、日等10多種文字,有中、英、法、美、蘇、日等30多家通訊社,是名副其實的華北地區的新聞中心。閎中肆外的思想文化也蓬勃興起。甲午海戰之後,天津成為鼓吹變法維新的北方輿論陣地。擔任天津學堂總教習的嚴復在天津發表了他的《天演論》譯著,被稱為中國「言論界驕子」的梁啟超,在天津創刊《庸言》雜志,縱論時政,風行全國,他在「飲冰室」潛心著述,成為中國學術思想史上的一代大師。中國近代教育制度與教育體系的起步也是首先在天津確立,近代中國第一所國立高等學府北洋西學學堂就是現在的天津大學。近代中國第四所也是唯一流傳至今的私立大學即現在的南開大學。此外,中國近代音樂、話劇是由李叔同(弘一大師)由日本引進到天津。中國近代史上,由於天津的對外開放,吸引了西方的工業文明、科學技術和文學藝術以及生活方式,同時也帶動和促進了天津以「三條石」為地理標志的中國民族工業的興起。伴隨著天津城市的成長,富有市民特色的通俗文化,在原有基礎上日漸成熟和發達,諸如京劇、評戲、曲藝等藝術門類,作為天津歷史文化名城的一大特色,在全國佔有重要的地位。
天津人不排外,海納百川,開放包容,直到改革開放,特別是近幾年,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對國外的、對外地的先進思想觀念、先進科學技術、先進管理方式,都要在總結自己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學習消化吸收再創新,以至成為天津不斷發展進步的強勁動力和智力支持。
三、務實創新
天津因漕運文化形成的重商思想,因救亡圖存形成的實業救國,因對外開放形成的洋為中用,都一以貫之著務實創新的一條主線。天津的近代工業文明、近代的文化藝術、近代的科學技術、近代的交通通訊、近代的軍隊、警察制度等等,無一不是在學習借鑒西方先進經驗基礎上,結合中國國情,從實際出發發展起來的。這一優良傳統直至現在。近幾年,市委、市政府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從天津的實際情況出發,探索出了一條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具有天津特色的發展路子。
市第九次黨代會上提出「一二三四五六」的奮斗目標和工作思路,要求著力構築「三個高地」,全力打好「五個攻堅戰」,推動各項工作站在高起點、搶占制高點、達到高水平,進一步明確了全市工作的指導思想,統一了天津全黨全民的思想和行動。提出「濱海新區龍頭帶動、中心城區全面提升、各區縣加快發展」三個層面聯動發展的大格局,極大地調動了各個方面的積極性,在全市形成了萬馬奔騰、百舸爭流的新局面。隨著全市工作的深入發展,又適時地提出了「以社會主義小城鎮為重點建設農村居民社區;以經濟功能區為重點建設示範工業園區;以現代高效農業為重點建設現代農業園區」。繼之,又推進農改非、村改居、集體經濟改股份制經濟,形成農村城鎮化的「三改一化」。強化招商引資,抓大項目、好項目,強調高端化、高新化、高質化,全市累計達到1280個大項目,總投資2.27萬億元,有效地調整了全市的產業結構,促進了三次產業的優化升級,大大地增強了本市的綜合實力和經濟發展後勁,促進了經濟方式的加快轉變。推進實施「大項目、小巨人、樓宇經濟」戰略,大力發展科技型中小企業,推進自主創新,節能減排,加快了天津「富民強市」的步伐。推動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確定「一核雙港、九區支撐、龍頭帶動」的發展策略,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推進金融創新,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擴大全方位開放。高度重視規劃建設管理,努力建設生態宜居城市,確定「雙城雙港、相向拓展、一軸兩帶、南北生態」的城市發展總體戰略和各區縣發展策略,著重增強城市載體功能,保護城鄉生態環境。堅持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高度重視民計民生,精心策劃和實施每年20項民心工程,持續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加強社會管理創新,推進民主政治建設,全面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開辟了天津燦爛輝煌的新局面。
這些大思路、大手筆、大格局、大氣魄,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在天津的新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天津的成功實踐,務實里富有創新,創新中注重實效,形成了「天津精神」的重要內容和一大特色。
四、爭強敢勝
天津人不信邪、不落後、不服輸,富有爭強敢勝的民風民氣和心理素質。就中國近代以來天津以在全國的地位、影響和貢獻展示的輝煌而自信。筆者以為有三個時期:一是20世紀初葉至30年代初期,天津領全國風氣之先,堪稱北方經濟中心、商業中心、金融中心、航運中心。二是20世紀80年代,天津以城市建設、改善民生享譽全國,引灤入津工程、居民住宅工程、城市熱化工程、氣化工程、交通建設工程,成為全國關注和羨慕的熱點。三是近五年來形成的天津速度、天津精神、天津效益,城市面貌日新月異的變化再次吸引了世界和全國的眼球,都是全市人民引以為豪的。
⑼ 歷史文化的意義是什麼
一、歷史文化底蘊體現了一個國家和地區的文明程度。
歷史是一個永不枯竭的物質和精神載體。它往往體現著一個國家和地區的文明程度。中國、印度、巴比倫、埃及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所以有如此高的美譽,全在於它們燦爛的歷史文化積存。中國長城,西安兵馬俑,埃及金字塔這些令人震驚的世界遺產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影響,這全在於它們所遺存的是古中國和古埃及的燦爛文化,它們已成為了一個國家古代文明的精神象徵。二十一世紀以來,歷史文化遺存的保護越為世人所重視,大多數國家現在都成立了專門的文物保護機構,並把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納入法制軌道,規范和約束人們對於歷史文化的具體行為,這無疑是對歷史文化保護的一大貢獻。
二、歷史文化底蘊對於民族心理有重大影響。
歷史文化帶給後人的影響是深遠的,它往往會影響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心理構成,使人們自覺或不自覺地在思想行為方式上受到傳統文化遺存的影響。中國是一個歷史文化悠久的文明大國,傳統歷史文化對整個中華民族的影響更是深遠。
三、歷史文化底蘊對旅遊經濟發展有巨大推動作用。
從現實的角度去探掘歷史文化,我們會吃驚地發現,歷史文化帶給我們當今社會的價值是多麼巨大。埃及金字塔、中國長城、故宮、兵馬俑等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遺產現在所創造的巨大財富,簡直無法用具體的數據來加以統計。
隨著現代科技工業迅猛發展,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有了巨大的飛躍。豐富的物質財富使人們能夠豐衣足食。在享受現代文明的巨大成果的同時,世人又往往會離不開歷史文化的影響。包括生產、生活、休閑、娛樂等各個方面。由此而帶來的歷史文化旅遊應運而生,且成為最受歡迎的旅遊方式之一。其產生的直接和間接經濟效益,是我們很難用准確的數據來估量的。比如在歷史景觀中,歷史文化往往會令人神思遐想,浮想聯篇,無不勾起人們對古代社會的聯想。追溯歷史,探尋古人遺蹤,遊人往往會產生更大興致。人們帶著懷古幽思不遠千里紛至沓來,其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不言而喻。同時,歷史文化底蘊可以提升地方品味。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是地方文化經濟產業發展的獨特資源。充分挖掘和利用好這些資源大有文章可作。我們可以想像:一個沒有厚重歷史文化的城市是一個什麼樣的城市,那裡盡管有高樓大廈和現代文明,但人們走進去,該會留下多大的遺憾啊。
四、歷史文化底蘊拉動歷史性投資。
在經濟社會,產生了各種各樣的產業投資。而作為歷史文化所拉動的必然是歷史性投資,其近期與遠期價值不可低估。
人們談及金字塔自然會想到埃及,說到埃及也會很自然地聯想到埃及金字塔;談及長城、故宮、兵馬俑,大家馬上會聯想到中國,說到中國,又會立刻想到中國長城。從某種意義上說,許多著名的歷史文化遺產已經成了一個國家和地區文化形象的代言。正是由於歷史文化的獨特價值,我們探討和研究歷史性投資這一重要的投資方式,來引導人們如何培植和利用好歷史文化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⑽ 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是什麼
人文來主義。中國文化中的人自本主義傳統,以民為本,重視道德倫理
,履行義務,對維系社會正常運轉、人際和諧和提高人生修養等方面都
具有積極意義,但也存在著重人倫輕自然、重群體(家族)輕個體的傾
向的消極因素。
儒道互補。總體上看,中國傳統文化是以儒道兩家思想為主幹,並
形成互補之勢。儒學對中國傳統文化乃至整個社會生活都有著廣泛而深
遠的影響,尤其對中國傳統政治文化、倫理道德、文化教育、風俗習慣
、國民精神等方面的影響至為深遠。道家、道教對中國傳統哲學、文學
、藝術、科技、宗教、醫葯、體育等領域有著相當廣泛的影響。傳統士
大夫的「達兼窮獨」的人生價值取向以及民族性格中剛柔相濟的品格等
等,都是儒道互補在中國文化精神中的具體體現。
以和為貴。「持中貴和」不僅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極其重要的思想觀
念,而且也培育了中華民族的群體心態。它的積極作用和影響是主導方
面,對保持社會穩定和發展,對於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維護,有著積極
作用。
實踐理性。所謂「實踐理性」,主要體現為一種重現世、重實踐、
重事實、重功效的思想方法和價值取向。實踐理性對中國文化精神和民
族精神的影響至為深遠,在實踐中也帶來了雙重效應,但積極效應佔主
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