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農業的三大發展階段分別是什麼
中國農業的發展階段和面臨的挑戰 一、農業發展目標有三個階段的演變 第一階段 :滿足回溫飽需求為核心。第二階答段:滿足相對富裕納入農業發展目標。 第三階段:滿足高質量生活的生態環境、食品 質量與未來繁榮列入農業發展目標。中國農業先現處於第二階段。 二、中國農業發展面臨的挑戰 中國農業發展的現狀和面臨的挑戰決定農業必須把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同時列入發展目標。1. 滿足巨額農產品數量增長,品質改善的挑戰。
滿足人口衣食需求的挑戰(見表)
發展農村經濟,實現農民增收的挑戰。
2. 農業資源短缺與農業生態環境惡化的挑戰。
土地退化嚴重,農業災害頻繁。
污染嚴重。
Ⅱ 中國農業起源、發展史
從人類播下第一粒作物種子開始,便拉開了農耕文明的序幕。
中國農業的發展史就是農業革命史,農業革命隨著技術發展、人口增長、土地減少而不斷出現新內容。早在市場出現之前,人口是推動農業發展的主要動力,隨著人口和技術的進步,遠古先民們由刀耕火種變為固定農業,從簡單的消耗變成對自然進行投入和加工,人類改變自然的同時,也改變著自己,並形成了不同發展階段的結構和文化。
不事生產的遠古先民
按照達爾文的《進化論》,我們的祖先是從猿猴進化而來。距今170萬至1萬年前,我們的祖先已經「修煉」成人,脫離動物界,開始在廣闊的大地上馳騁。
不過那時候我們的祖先可不知道什麼叫做農業,狩獵和採集是他們主要獲取食物的來源。雖然農業和狩獵都是以自然界的動植物作為勞動對象,但後者屬於撿現成的,用文學名詞來說就是「攫取經濟」;而前者就是通過雙手填飽肚子的典型,也就是俗稱的「生產經濟」。
遠古先民的生存條件很惡略,自然災害、毒蟲猛獸、季節變換等時刻威脅著他們,為了能夠更好的生存,先民們開始逐群而居,這就是部落的雛形。那時候的先民大部分都永遠的住在自己的居住地里,他們當中只有少部分成為了游牧民族。由此而產生的「定居」行為,讓大部分人的活動范圍大幅度縮小。遠古先民們的狩獵和採集范圍可能只有有幾十甚至上百平方公里。而這片幾十、上百公里的活動范圍就是他們當時的「家」,有山川、動物、河流、魚蝦、森林、野果還有廣闊的天空。
由於不事生產,只靠採集和狩獵為生,而狩獵的工具也是用石頭打磨的粗糙武器,因此這段時期就是大家學歷史的時候耳熟能詳的「舊石器時代」,這個時代非常漫長和久遠,綿延了近170萬年之久。
原始農業的起源和發展
上面我們提到,遠古先民們為了更好的生存,開始了逐群而居的「定居」生活,這也代表著人類已經進入了農耕社會的前夕。
那麼人類為什麼拋棄採集和狩獵這種既可以強身健體又可以填飽肚子的生活方式呢?我們這里引用幾個假設學說:
1、 博塞洛普的人口壓力學說
人口壓力學說,博塞洛普(Boserup E.)1965年首次提出。主要內容:由於冰川時期,全球生態環境發生了巨變,人口增長快速(毫無計劃生育觀念),狩獵數量下降,食物短缺,為了滿足生存需要,人類開始拓展更多的食物來源,這其中就有植物的種子,人們通過觀察植物的生長過程開始學習植物的人工種植,於是出現了最初的農業雛形。
2、 海登的宴享學說
宴享學說,由海登(B.Hayden)首先提出,他的觀點是初期的種植作物產量很小不足以滿足人類的食物需求,所以,最初的種植作物僅僅是為了擴大食物的品種結構,增加食物品種,(說白了,就是想聚餐的時候食物別太單一)種植作物只是食物中的一部分甚至一小部分。
3、「氣候變遷」學說
一些學者認為,在遠古時候,由於古氣候的改變,冰川的降臨,原始森林遭到了毀滅,動物和植物果實越來越少,人們的狩獵和採摘變得越來越困難,無法滿足生存需求,所以才轉而學習種植,開發農業。
4、「宗教」學說
原始人類為了祭祀天地需要活體野生動物,捕獵又不能及時滿足,那就流行圈養,這就是畜牧業開始了,同時圈養又需要飼料,那麼種植業就順應需求而出現了。(感覺好牽強,種植還沒長出來,圈養的都餓死了。)
5、「垃圾堆」學說(聽著挺扯淡的)
原始人沒事瞎溜達,就經常看到污泥堆上長滿野生植物,於是就用聰明的人進行了深度研究,發現了種植的技巧開始進行了植物栽培,以此獲取食物。
其實原始農業是建立在採集和狩獵的基礎上產生的,採集活動孕育了原始的種植業,狩獵活動孕育了原始的畜牧業。我們的祖先用存活的大量時間,通過生活懂得了動物和植物的馴化工作,他們開始知道哪些植物有一定的生長周期,知道哪些動物是溫順的可以驅趕甚至可以養殖的,這也符合了上面的某些說法。
Ⅲ 中國古代農業發展歷程。
中國古代農業發展可以分為六個發展階段:
(一) 農業技術的萌芽時期
新石器時代(距今約10000--4000年以前)中國農業大約起源於一萬年前。它是在採集和漁獵經濟中逐步發展起來的。農業的產生,為人類的文明進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 農業技術的初步形成時期
夏、商、周(約公元前2100--公元前771年)這一時期,中國發明了金屬冶煉技術,青銅農具開始應用於農業生產。水利工程開始興建。農業技術有了初步的發展。
(三) 精耕細作的發生時期
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公元221年)春秋戰國是中國社會大變革和科技文化大發展時期。煉鐵技術的發明標志著新的生產力登上了歷史舞台,鐵農具和畜力的利用,推動了農業生產的大發展。
(四) 北方旱地精耕細作技術的形成時期
秦、漢至南北朝(公元前221--公元589年)這是中國北方地區旱地農業技術成熟時期。耕、耙、耱配套技術形成。多種大型復雜的農具先後發明的運用。著名農學家賈思勰寫作大型農業網路全書《齊民要術》。
(五) 南方水田精耕細作的形成時期
隋、唐、宋、元(公元581--公元1368年)經濟重心從北方轉移到南方。南方水田技術配套技術形成。水田專用農具發明與普及。棉花在中國逐漸推廣。出現眾多農書。土地利用方式增多。南北方農業同時獲得大發展。
(六) 精耕細作的深入發展時期
明朝至清前中期(公元1368--公元1840年)這一時期中國普遍出現人多地少的矛盾,農業生產向進一步精耕細作化發展。美洲新大陸的許多作物被引進中國,對中國的農作物結構發生重大影響。多種經營和多熟種植成為農業生產的主要方式。
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農業以高科技應用為基礎,取得了更為輝煌的成就。中國以只佔7%的土地,養育了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在農業科技方面,中國發達國家的差距已經越來越小。科學技術對農業發展的貢獻已經從1949年20%提高到42%
Ⅳ 我國農業的發展歷程
農業的發展是一個國家的基本,農業伴隨著人類的起源而生產,農業是與人類共存的。
中國是人類的發祥地之一也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距今170萬至1萬年前,已有脫離動物界的原始人類生活在這片遼闊的大地上。當時還沒產生農業,原始人類依靠採集和漁獵為生,史稱舊石器時代,然而,隨著人口的增長,人類常常面臨飢餓的威脅。如何獲得穩定而可靠的食物來源成了農業起源的動力。距今1萬至4000年前,也就是史稱的新石器時代,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先人們創始了農業。一般認為,採集活動孕育了原始的種植業,狩獵活動孕育了原始的畜牧業。 從最原始的社會我們進化到了現在,我們的農業也發展到了一定的技術高度。 我國農業發生最早的地區是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黃河流域土壤疏鬆肥沃,氣候溫暖乾燥,為原始農業的發生與發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考古學資料表明,黃河中游的磁山和裴李崗文化距今已有8000年歷史。遺址中發現大量粟類作物,有的窖穴堆積達2m以上。從出土工具看,不僅有石斧、石刀、石鏟、石鐮等種、管、收農具,還有石磨盤和石磨棒等糧食加工工具。此外,還表現有豬、狗、雞的遺骸,說明當時已經形成農牧混合型農業經濟。其後的仰韶文化以及黃河上游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和下游的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均表明黃河流域是我國農業起源最早的地區之一。由此可見我們的農業發展歷史源遠流長啊。
Ⅳ 中國農業發展史
中國農業起源於距今9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早期。
距今1萬至4000年前,也就是史稱的新石器時代,回出現了中國遠古神話答人物—神農氏,他遍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終於選擇出可供人們食用的穀物,接著又觀察天時地利,創制斧斤耒耜,教導人們種植穀物,於是開啟了人類農業的歷史。
中國傳統農業歷來就是廣義的農業,涉及農、林、牧、漁、副各個方面,從神農氏至今,我按照生產工具的發展分為了四個時期:一是人力、石器農業時期;二是人力、青銅器農業時期;三是人力、畜力、鐵器農業時期;四是人力、動力、鐵器農業時期。其中第三個時期稱作是我國的傳統農業時期,又可分為三個時期:精耕細作農業成型時期(戰國、秦、漢、魏晉南北朝),主要特點是北方旱田精耕細作技術體系的形成;精耕細作農業擴展時期(隋、唐、宋、遼、金、元),主要特點是南方水田精耕細作技術體系的形成;精耕細作農業持續發展時期(明、清),主要特點是為了適應全國性人多地少格局的形成,多熟種植的推廣和耕作技術的精細化。
Ⅵ 急!急!急!急!我國農業發展史
第一節 原始農業與粗放農業階段
一、中國農業的起源
中國是人類的發祥地之一。距今170萬至1萬年前,已有脫離動物界的原始人類生活在這片遼闊的大地上。當時尚末產生農業,原始人類依靠採集和漁獵為生,史稱舊石器時代,相當於中國古代傳說中的有巢氏「構木為巢」、燧人氏「鑽燧取火」』和伏羲氏「以佃以漁」的時代。然而,隨著人口的增長和採集漁獵的強化,人類常常面臨飢餓的威脅。如何獲得穩定而可靠的食物來源成了農業起源的動力。
距今1萬至4000年前,也就是史稱的新石器時代,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先人們創始了農業。一般認為,採集活動孕育了原始的種植業,狩獵活動孕育了原始的畜牧業。中國古代有關「神農氏」的傳說就反映了原始農業發生的那個時代。
、
新石器時代我國原始種植業大體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即10000年至8000年前為原始刀耕或火耕階段;8000年至5000年前為原始鋤耕或耜耕階段;5000年至4000年前為發達鋤耕階段。在生產工具上,這一時期完成了由「刀耕火種」向發達鋤耕的進化;在耕作制度上,完成了由年年易地的生荒耕作制向連種三五年撂荒三五年的輪荒耕作制的轉變,土地利用率較以前有了顯著提高。作物種類有一定增加,北方旱作粟、黍常見,南方水稻秈、粳並存,大麻、薴麻成為人們衣著的主要原料,葫蘆、白菜、芹菜、蠶豆、西瓜、甜瓜等也已開始栽培。因原始農業的發展,這一時期人們開始由以前游移和季節性的野營生活逐漸轉入定居生活,男子在農業生產中漸居主要地位,從而實現了母系氏族公社向父系氏族公社的轉變。
在原始畜牧業方面,經長期圈養馴化,家畜種類有所增加。河北武安磁山和河南新鄭裴李崗遺址有家豬、家犬和家雞的遺骨出土,說明七八千年前中原地區已有原始畜牧業。稍後的仰韶文化遺址中又有牛的遺骨出土。大汶口和龍山文化遺址中還發現馬、山羊和綿羊的遺骸。至此,在我國北方馬、牛、羊、雞、犬、豕「六畜」俱全的畜牧業已具雛形。在中國南方,養豬之歷史可上推至8000到10000年。浙江河姆渡遺址還出土有水牛和家犬的遺骨,說明六七千年前以飼養豬、狗、水牛為內容的南方畜牧業已初步發展。
1926年我國考古學者在山西夏縣西陰村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發現「一個半割的、似絲的繭殼」。1958年在浙江吳興錢山漾遺址中又發現一批絲織物,說明早在五六千年前我國已開始養蠶緞絲,紡織技術已具相當水平。
三、粗放農業階段
到了五六千年前,黃河流域的原始農業進一步發展,黃河中下遊人口持續繁衍,逐漸成為中原經濟文化的中心。夏、商、周王朝相繼在這里建立了強盛的國家。夏、商、周屬奴隸制時代,歷時1300多年。這個時期的農業按原始農業有了一定的進步,但仍處於粗放農業階段。
夏代是原始公社開始解體並逐漸走向奴隸社會的時代。私有財產已經萌發,土地制度由農村公社制蛻變為奴隸主國家所有制。國王擁有全部土地,並將其分封給諸侯和臣屬,最後由「庶民」進行耕種,即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由於國家統治形式的確立及分層分區管理,從而在制度上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夏代政府機構中設立有專門掌管水利灌溉的官職。有組織的奴隸勞動為水利工程的建設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人力。因此,夏代大規模治河導水及溝洫體系的建設,對當時農業生產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大禹治水的故事便是這一歷史的生動寫照。夏代人民還首開天文科學,並根據農耕經驗,結合農事發展,制定了指導和規范農業生產的歷書和歷法。當時穀物釀酒業已形成,成為農產品加工的先聲。陶器的發明為穀物食料的處理提供了有效方法,也為金屬冶煉創造了基本條件。夏代後期,青銅器已經出現,對後來農業生產工具的變革產生了劃時代影響。
商代是奴隸制的鼎盛時期,它持續了600多年,是我國歷史上存在時間最長的一個王朝。商代的社會經濟和科學文化都有長足發展,農業已成為社會主要生產部門,農具製作較夏代更為精細。商後期農具除木、骨、石器外,已有少量青銅農具。商代還開創了井田制,以630畝地劃為9區。1區70畝為公田,其餘8區各授一家,借8家之力助耕公田,私田不再納貢。這一賦稅形式,對解放奴隸生產力無疑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公元前11世紀,西周取代商朝,中國步入一個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大轉變時期。西周繼續實行分封政策,促使封國戶口增殖,田地擴大,富源開闊,農業生產有了長足的進步。
西周繼承夏代溝洫和商代井田體系,施行井疆溝洫制。木製農具和青銅農具均有大量增加。隨著中原人口的增加,作物種類也日趨多樣化。除谷、豆、麻之外,蔬、果種植發展迅速。蔬菜品種有直根類、薯芋類、嫩菜類、蔥類、柔滑及香生菜類多種。果樹有落葉果樹帶和落葉常綠果樹混交帶果樹品種40餘種。
在畜牧業方面,西周已發明了馬匹去勢術,牲畜內外科病症的治療也積累了初步經驗。在林業方面,西周時注重用養結合,設有「虞人」,專司護林工作,並對樹木採伐年齡及採伐季節作了規定。
西周時代國家上層建築已相當完備。各級組織均有首長領其事,如閭師、閭胥、族師、鄉大夫、鄉師等。他們經常的工作就是向村社農民傳達政府命令並組織農民從事生產活動。
第二節 北方傳統農業的形成與發展
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在社會制度上實現了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演變,在農業生產方面則開始了由粗放農業向精耕農業的轉變。由於春秋戰國至魏晉南北朝時期我國主要農業區在秦嶺和淮河以北,全國7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黃河流域,因此,本節著重闡述北方地區傳統農業的形成與發展。
一、精耕細作農業傳統的奠基
中國農業最顯著的特別就是建立在小農經濟制度之上,以提高土還生產率為目的的精耕細作。這一特點的發生始於春秋戰國時代。
公元前770年周朝東遷後,國力日趨衰弱,不再有控制分封諸侯的力量,從而出現了大國爭霸的局面,而井田制的瓦解和土地私有制的發展催化了奴隸制向封建制的嬗變。戰國時期,「七雄」不斷進行兼並戰爭。為了能在兼並戰中取得勝利,他們進行了一系列變法和改革。在政治上,奴隸主貴族世卿世祿制度被廢止或削弱,封建地主階級逐漸登上政治舞台。在土地制度上,長期沿襲的井田制逐漸消亡,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迅速發展。在賦役制度上,奴隸主貴族的「貢、助、徹」被廢除,代之以按地畝征稅的賦役制度。在經營方式上,改「千耦其耘」為個體經營。所言這一切極大地調動了農民從事生產的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經濟的發展。
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已進入鐵器時代,鐵制農具的使用已較普遍。與鐵犁相配,牛馬被用於農業,從而實現了農業動力上由人力耦耕向畜力耕作的革命性變遷。鐵犁與牛耕並舉,相輔相成,使這一時期農業生產力有了突破性發展。如《呂氏春秋•上農》所言:「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皆在其中矣。」這些進步均為封建制度的最終確立創造了必不可少的物質條件。
鐵器的應用和推廣也為大型水利工程的興建和井灌提供了有效手段,一些大型水利工程應運而興。如中國最早和最大的陂塘蓄水工程「芍陂」、魏國修建的漳水渠、秦國李冰主持修建的綜合性水利樞紐工程都江堰及我國古代最長的人工灌溉渠道鄭國渠等,為保障當時農業的穩產高產發揮了重要作用。
這一時期,人們對土壤和農作物有了更多的認識。「五穀」的概念已經形成,並注意到了開展農業生產要因地制宜。人們認識到「地可使肥,又可使棘」,給莊稼施肥可增加產量;種莊稼要深耕、熟耰(碎土)、易耨(除草),才能獲得好的收成。周時的起畝作壟技術至戰國時因犁耕有了發展,形成「畎畝法」、即在高燥田裡將莊稼種於壟溝以防旱,在低溫田中將莊稼種在壟青以防澇。由於積累了這些經驗,西周時那種墾種休閑交替的易田制漸被廢棄,耨地實行連種,一年一熟,部分發達地區還試行復種,兩年三熟,從而實現了耨作制度上的重大轉變。
這一時期,園藝業也有了較大發展,周以前雖然也有蔬菜和果樹栽培,但多作為農業的補充而存在。春秋戰國時,農圃已經分工。當時栽培果樹有20種以上,食用蔬菜有40餘種,其中人工栽培者十餘種。由此,獨立的園藝業初步建立。
此期畜牧業也有相當大的發展。在西部游牧區,牧業漸成規模,戰爭中俘獲的牲畜常以萬甚至10萬計。在廣大中原地區,因戰事、犁耕和積肥等多種需要,六畜被普遍飼養。以外形來鑒別家畜優劣的相畜術已具相當水平。名傳千秋的相馬專家伯樂和相牛專家寧戚就活躍在這一時代。為了保障畜牧業的發展,政府還設立了專門的牧業機構和「牛人」、「羊人」、「校人」等畜牧官員,同時還制定了各種畜牧法規。湖北雲夢出土的戰國「廄苑律」竹簡堪稱世界最早的畜牧法規。
因戰亂和連年濫伐,原始林遭到嚴重破壞,迫使政府不能不重視森林的養護和種樹。當時設有「山虞」和「林衡」等林官。嚴禁濫伐,嚴防山火,將植樹造林已作為利國利民的長久之計。
二、北方傳統農業的形成
秦漢時期,我國農業在春秋戰國開始的道路上進一步發展,精耕細作的優良傳統逐漸形成。
秦滅六國後,結束了諸侯紛爭割據的局面,於公元前221年統一全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在全國范圍內統一貨幣和度量衡,統一車軌和文字,大規模移民西北和五嶺,修築堤防,疏浚河道,這一切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秦漢王朝繼承了春秋戰國時的農本思想,將重農思想推向一個新的高峰,實行輕徭薄賦、墾荒實邊、興修水利、獎勵力田、勸業農桑等一系列重農政策,較大地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
因漢武帝對水利事業的重視,漢代農田水利建設蓬勃發展。僅國都所在的陝西關中就興建了六輔渠、龍首渠和靈軹渠等水利工程(圖9-2)。山西引汾水和黃河水,河南汝南和安徽西部引淮水,山東引巨定澤水和汶水,等等。井渠法傳到新疆以後逐漸發展成為一種獨特的地下灌溉渠道—坎兒井,解決了乾旱地區開渠塌方或沙土漏水和蒸發量大的難題。此外,這一時期還創造了放淤壓鹼,成為後來治理鹽鹼地的重要手段之一。
由於冶鐵業的迅速發展和冶鐵工藝水平的提高,此期鐵農具的種類大為增加,質量也有較大提高,農具已完全鐵器化。犁壁的發明使犁在破土鬆土的同時增加了翻土、滅茬、壓草、開溝、作壟的功能,使得耕作更有效率。秦漢時牛耕得到進一步推廣。搜粟都尉趙過在陝西關中推行「代田法」時,用的就是「二牛三人」的牛耕。鐵犁的廣泛應用和牛耕的大力推廣是漢代農業發展的兩項重大措施,對我國農業精耕細作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漢代我國還發明了世界最早的條播機—耬車。它改原先的撒播為條播,將開溝、下種甚至施肥等作業合而為一,不僅大大提高了勞動效率,而且播種均勻且節省種子。《齊民要術》稱之為「省力過半,得谷加五」。耬車18世紀傳入英國,經塔爾改進後成為當時通行於歐洲的畜力條播機。
秦漢時期,在耕作技術方面,進一步改進壟作法,經濟有效地利用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逐漸形成了耕、耙、磨、壓、鋤相結合的防旱保墒耕作技術體系,創造了用力少而得谷多的旱作農業傳統。因冬麥的推廣,漢代時輪作復種制初步發展。在施肥方面,也創造了基肥、種肥、追肥等一系列施肥技術。秦漢時期,二十四節氣與七十二候已完全成形並廣泛用於指導農業生產。
此期,園藝事業也有較大發展,出現了一些有相當規模的果園和菜圃,栽培和管理技術也明顯提高。
畜牧業方面,相畜術、畜禽良種的選育、牲畜雜交和雜交優勢的利用,以及畜禽的飼養管理均有一定進步。在中獸醫方面,脈學和症治、閹割去勢、本草學方面都有進展,並且制定了一些防疫制度。養蠶業與蠶桑技術繼續發展,中國的絲織品和養蠶技術通過「絲綢之路」傳至西亞。
此期,人工養魚和人工造林也進一步發展,漁業和林業逐漸成為農業中獨立的生產部門。
總之,秦漢時期我國精耕細作的農業傳統無論從經營思想、農學理論,還是技術體系均已基本形成。
三、北方傳統農業的發展
公元2世紀末,黃巾大起義使東漢王朝瀕於瓦解,各地義軍乘勢而起,中國從此進入了分分合合、混戰不已的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戰亂頻頻、政局動盪、人口逃亡、耕地荒廢,使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但客觀上戰亂所造成的人口大遷徙也促進了各地區各民族的融合及農業文化的交流。在這一歷史進程中,更多的民族逐步捲入以種植業為主的洪流中來。由於各族勞動人民的共同努力,中國傳統農業經受住了歷史的考驗,在秦漢成就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
三國、兩晉、南北朝的土地制度仍然是秦漢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繼續。但此期國軍事的需要,屯田制有較大發展,如曹魏時期的軍屯與民屯和南北朝的屯田。無論軍屯還是民屯,土地所有權都屬國家。屯田按軍事組織進行,屯墾工作與軍事活動相結合。
這一時期,因豪強割據,水利事業廢多興少。但南朝各代比較重視水利建設,宋、齊、梁、陳相繼修復了芍陂堤堰,溉田萬頃。
隨著鋼鐵冶煉和加工業的發展和提高,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鐵農具的種類大大增加,性能有較大改進。後魏《齊民要術》中記載的農具有20餘種,不少是漢代未見記載的。從出土農具看,這些農具全都通過白口鐵柔化而製成。
這一時期傳統農學理論有了進一步的發展。「谷田必須歲易」,連作「莠多而收薄」等記載說明當時人們已經認識到合理輪作的必要性。合理輪作不僅有利於消滅雜草,減輕病蟲的危害,而且有助於提高農作物的產量。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我國已經從野生綠肥作物的利用發展到有意識栽種綠肥作物,並且將綠肥作物納入輪作體系,開創了綠肥作物輪作制。《齊民要術》記述了谷、瓜、葵、蔥等多種作物與綠肥作物的輪作復種,稱之為「美田之法」。為了獲得更多更好的良種,這一時期還創建了「種子田」,進行良種繁育。單種單收、精心管理、防止混雜,較漢代「穗選法」有了一定的進步,奠定了我國傳統選種和良種繁育的基礎。據西晉郭義恭《廣志》記載,粟的品種有11個,稻的品種有13個。《齊民要術》中粟的品種增至86個、水稻品種為24個。
在植物保護方面,農業防治增加了作物抗蟲品種的選育及輪作防病等新內容。對寄生性天敵昆蟲的認識進一步深化,並總結了利用捕食性天敵昆蟲黃猄蟻防治柑橘害蟲的經驗,開創了「以蟲治蟲」的生物防治新篇章。
在園藝方面,北方黃河流域栽培果樹的種類與漢代相比變化不大,但南方栽培果樹有顯著增加,如柚、枇杷、頻婆子(又名鳳眼果)、韶子(又名毛荔枝)、海棗、古度樹、枸橡等,而且出現了一些大面積果園。栽培的蔬菜種類也從東漢時期的20多種增加到30多種。蔬菜栽培技術發展了留「本母子瓜』作種、大蒜「條中子」及促使蓮子早發芽等方法。窖藏鮮菜的技術較漢代進一步完善。
在畜牧獸醫方面,因征戰、驛傳及農副業生產的需求旺盛,促使養馬業蓬勃發展;家畜遠緣雜交產生了騾子;相馬術已有成套標准,相牛、相豬也積累了更為豐富的經驗;家畜的閹割和獸醫內外科均有一定進步,尤其是北魏時期對豬的閹割法的改進,使出肉率顯著提高。
這一時期我國蠶絲生產在農業中仍占較大比重。敦煌為絲綢商業交易之地,南方蠶絲業發展更為迅速。這時人們認識到了孤雌生殖現象;學會了用低溫控制蠶卵化性;發明了鹽漬殺蛹儲繭法。
我國很早就認識到蜂的用途,3000多年前已開始食蜜。有關蜜蜂的人工飼養最早見於西晉文獻。張華《博物志》記載了人工養蜂蜂種的來源及收取蜂蜜的時間和方法。
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漁業生產仍以捕撈為主,但已經試行人工養魚。南北朝墓葬出土有養魚的陶器涌。《齊民要術》也介紹了養魚致富的經驗,包括魚的習性、魚池規模、放養量、雌雄魚的比例及魚池蓄水的深度。
第三節 南方傳統農業的形成與發展
中國經濟重心一向在黃河流域。長江以南廣大地區公元3世紀時依然地廣人稀、文化落後,農業生產基本上仍然是「火耕水耨」的粗放經營。雖經漢、晉、南朝的持續開發,經濟漸成規模,但與同時代的北方相比,仍遜色許多。這種狀況直到隋唐五代時始有改變。
一、南方傳統農業的興起
唐朝初期,社會經濟曾有過一段空前繁榮的時期。但唐中葉以後,土地兼並盛行,均田崩潰,社會矛盾日漸突出。歷時7年的安史之亂使北方社會生產遭受嚴重破壞。南方因未受戰亂直接侵害,社會生產相對穩定;而大量北方人南下,帶來了高素質的勞動力和中原先進的農業技術,使得南方農業迅速發展,中國經濟重心逐漸南移。
西漢以前我國的灌溉工程大都在北方,東漢後開始向南方推進。南北朝時北方陷於破壞停滯狀態,南方則進一步發展。中唐以前,南方灌溉工程僅23起、防洪排澇工程3起、運輸工程3起。中唐以後,灌溉工程猛增至938起、防洪排澇工程7起、運輸工程8起。水利建設極大地促進了江南農業的發展,江南日益繁榮,出現了「賦出天下,江南居十九」的局面。
在農具方面,曲轅犁和筒車的發明,標志著我國南方水田耕作技術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曲轅犁又稱江東犁,它增加了犁評,可調節深淺,犁壁與犁鏵面不連續,可以起到碎土和翻土的作用。中國犁自此基本定型。曲轅犁的出現和耖耙的推廣,促進了耕作技術的發展。經長期實踐,逐漸形成了耕、耙、耖、耘、耥相結合的水田耕作技術體系。這一時期,隨水田冬作的發展,一年兩熟制在南方初步發展。
在園藝方面,此期我國從國外引進了不少果樹和蔬菜品種;嫁接理論與技術有了新的發展;創造了蠟封果蒂的保鮮貯藏技術;開始了食用菌的人工培養;茶葉生產及茶葉栽培技術具有世界性的影響。
在畜牧業方面,相畜術進一步發展;創立了馬籍和馬印製度;引進了大宛馬、康居馬和波斯馬等國外優良畜種。在獸醫方面,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獸醫教育機構,僅太僕寺中就有600餘位專職獸醫。解剖、針灸、臟腑學說及獸醫外科等方面均有進展。
隋唐時期,我國蠶桑業相當發達,生產中心也從黃河流域移至南方。
二、南方傳統農業的發展
宋元時期,全國經濟重心進一步南移。東南太湖地區已成為國家經濟命脈,農業生產水平遠遠超過北方。唐代後期,南糧北濟最高年額不過300萬石,北宋則超過700萬石。
南方農田水利建設持續發展。宋代人口高峰時全國人口約1億。因耕地不足,出現與山爭地、與水爭田的現象,導致梯田、圩田的迅速發展。出現了蕪湖萬春圩田40萬畝,江東絡官圩80萬畝。
宋元時期農具的發展在歷史上是空前的。這主要表現在新農具的大量涌現和農具所具備的各種特點上。可以說,傳統農具到這時已基本完備且趨於定型。
宋元時代,多熟制迅速發展,雙季稻種植面積擴大,部分地區出現了三季稻。農業內部生產結構也有了新的變化,主要作物種植范圍擴大。麥在南方長足發展,有不減「淮北」之勢,成為稻田的主要冬作。因大豆需求增加,大豆種植日漸普遍,以至王禎《農書》稱之為「濟世之谷」。棉花的發展突出。北宋時期中棉栽培僅限於兩廣和閩滇地區,非洲棉也多在新疆和陝西栽培。但宋末元初,中棉已擴展至江淮流域。因植棉比之蠶桑,「無采養之勞,有必收之效」;比之種麻,「免績緝之功,得禦寒之益」,倍受人們喜愛,種植范圍不斷擴大。
此期土壤肥料的理論與技術也有一定突破,創立了「地力常新」論。肥源進一步擴大,肥料積制方法不斷改進,施肥技術有了明顯的提高。
園藝方面,原來主要在嶺南種植的橙、橘、香蕉、荔枝、龍眼等,在宋元時分別向閩、浙、贛、川、蘇等地推移,擴大了種植區域。
畜牧業在宋代北方漢族地區遠不如漢唐,但元代有一定發展。南方畜牧多養牛、羊、豬、雞,並以豬、雞最多。此期,優良品種「湖羊」培育成功,淡水養魚業也有較快發展。
。。。。
http://club.cat898.com/newbbs/dispbbs.asp?boardID=1&ID=1542861&page=1樓主看吧,應有盡有~~
樓主想要的答案實在太難了,找了很多網址網頁都沒搜到合適的答案,哎~~要有資料就行咯~~
至於還要中英文對照,太難咧~~(網路人也不是機器人啊)
Ⅶ 概括說明我國古代農業歷史發展過程
中國古代農業發展可以分為六個發展階段:
(一) 農業技術的萌芽時期
新石器時代(距今約10000--4000年以前)中國農業大約起源於一萬年前。它是在採集和漁獵經濟中逐步發展起來的。農業的產生,為人類的文明進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 農業技術的初步形成時期
夏、商、周(約公元前2100--公元前771年)這一時期,中國發明了金屬冶煉技術,青銅農具開始應用於農業生產。水利工程開始興建。農業技術有了初步的發展。
(三) 精耕細作的發生時期
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公元221年)春秋戰國是中國社會大變革和科技文化大發展時期。煉鐵技術的發明標志著新的生產力登上了歷史舞台,鐵農具和畜力的利用,推動了農業生產的大發展。
(四) 北方旱地精耕細作技術的形成時期
秦、漢至南北朝(公元前221--公元589年)這是中國北方地區旱地農業技術成熟時期。耕、耙、耱配套技術形成。多種大型復雜的農具先後發明的運用。著名農學家賈思勰寫作大型農業網路全書《齊民要術》。
(五) 南方水田精耕細作的形成時期
隋、唐、宋、元(公元581--公元1368年)經濟重心從北方轉移到南方。南方水田技術配套技術形成。水田專用農具發明與普及。棉花在中國逐漸推廣。出現眾多農書。土地利用方式增多。南北方農業同時獲得大發展。
(六) 精耕細作的深入發展時期
明朝至清前中期(公元1368--公元1840年)這一時期中國普遍出現人多地少的矛盾,農業生產向進一步精耕細作化發展。美洲新大陸的許多作物被引進中國,對中國的農作物結構發生重大影響。多種經營和多熟種植成為農業生產的主要方式。
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農業以高科技應用為基礎,取得了更為輝煌的成就。中國以只佔7%的土地,養育了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在農業科技方面,中國發達國家的差距已經越來越小。科學技術對農業發展的貢獻已經從1949年20%提高到42%
Ⅷ 求中國農業詳細一些的發展歷史
距今約七八千年時,中國原始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種,人們先用石刀石斧把樹木砍倒,曬干後放火焚燒,最後用石犁翻土播種。但一兩年後因為土地肥力下降,人們不得不遷徙以尋找肥沃的土地。
商周時期出現了青銅農具,但由於青銅貴重,石犁石鋤仍是人們進行農業生產的重要工具。那時的人們已經懂得開溝排水、除草培土、用雜草漚制肥料、治蟲滅害,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那時土地為國家所有,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西周時期後世的主要農作物多已具備。自此開始,中國農業獨立發展,自成體系,奠定了我國古代農業社會的基礎。
春秋戰國時期及以後,我國傳統農業的特點是精耕細作;耕作方式為鐵犁牛耕。使用的耕作方法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壟作法。並且,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和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確立,中國傳統農業社會生產的基本模式——以一家一戶為單位,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逐步形成。農業灌溉方面如都江堰等
西漢時期趙過推廣了耦犁、發命了播種工具耬車、推行了代田法。耕作制度為一年一熟。農業灌溉如漕渠、白渠、龍首渠等。
隋唐時期,江東的地區出現了曲轅犁,至此,我國耕犁已相當完善,一直為後世所沿用。創建了筒車。
宋朝以後,隨著經濟重心的南移,江南逐漸形成了穩定地稻麥輪作的一年兩熟制,有些地方一年三熟。出現了高轉筒車。
明清時期出現風力水車。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中國農村經濟得到了迅速的恢復和發展,1952年農業生產已恢復到歷史最高水平。從1952年到1965年,中國完成了農業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建立了與計劃經濟體制相適應的統派購制度。長達十年的「文化大革命」開始後。社會動盪,人人自危,農村經濟與農業生產秩序遭到嚴重破壞。極左路線盛行,農業學大寨畸形發展。1966—1977年全國農業生產總值基本上沒有增長。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揭開中國經濟改革序幕之後,農業生產的這種停滯狀況才得到根本性改變。這場改革始於農村,而影響最為廣泛深刻的是家庭聯產承包制的推行。據統計,1978年,在家庭承包發展最早的安徽省,實行包產到戶的生產隊也只佔生產隊總數的0.4%,但到了1982年11月,全國實行承包制的生產隊已佔生產隊總數的92.3%,農村經濟新的格局已全面建立。
改革開放到目前為止,我國農業仍舊處於改革期。
Ⅸ 中國農業銀行發展歷史
1、第一階段(1951年—1952年):
1951年8月成立中國農業合作銀行。也就是建國後的第三年,是新中國關於農村金融體系的一次嘗試。
2、第二階段(1955年—1957年):
1955年3月,成立中國農業銀行
1957年4月,國務院決定將中國農業銀行與中國人民銀行合並。
3、第三階段(1963年—1965年):
1963年,再次設立中國農業銀行,作為國務院的直屬機構。貫徹國民經濟「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方針中,國家採取加強農業的措施,增加對農業的資金支援。
4、第四階段(1979年—1994年):
1979年2月,決定正式恢復中國農業銀行,國務院的直屬機構,由中國人民銀行監管。
5、第五階段(從1994年4月-1997年7月):
通過改革逐步建立在中國人民銀行統一監督和管理下,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金融組織密切配合、協調發展的農村金融體系。
6、第六階段(1999年-2019年):
1999年,農行和工中建三家銀行剝離1.4萬億元不良資產給四大資產管理公司。 2004年,農行第一次上報股改方案。
(9)中國農業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中國農業銀行常德分行強化「存款立行」理念,將存款作為常德分行的發展之基和信心指標,在一季度全省「春天行動」綜合營銷競賽中,通過外拓市場、內抓管理,內外兼修強力扭轉對公存款業務被動局面。
截至3月末,該行對公存款余額86.5億元,較年初增長16.2億元,時點計劃完成率排名全省農行系統第一;對公存款時點增量四大行份額較去年年末提升18%,對公存款系統貢獻度、同業競爭力實現雙提升。
一是外拓市場,廣辟來源。深挖系統客戶源頭,進一步加強財政、社保、公積金等系統性客戶的維護和挖潛,頂住財政帳戶整合壓力,把握機關事業養老保險改革、鄉鎮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和省國土網拍保證金存管賬戶清理的有利契機,有效帶動對公存款增長。
二是內抓管理,精根細作。該行以產品和服務為載體,加大對公理財、大額存單等產品的宣傳,通過現場宣講、微信、郵件等多渠道發送產品信息和營銷要點,指導客戶經理上門營銷、精準營銷,通過不斷挖掘各單位的金融需求,合理配置重點客戶金融資產,營造濃厚的穩存增存氛圍。
Ⅹ 中國古代農業發展史
(一) 農業技術的萌芽時期
新石器時代(距今約10000--4000年以前)中國農業大約起源於一萬年前。它是在採集和漁獵經濟中逐步發展起來的。
(二) 農業技術的初步形成時期
夏、商、周(約公元前2100--公元前771年)這一時期,中國發明了金屬冶煉技術,青銅農具開始應用於農業生產。水利工程開始興建。
(三) 精耕細作的發生時期
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公元221年)春秋戰國是中國社會大變革和科技文化大發展時期。煉鐵技術的發明標志著新的生產力登上了歷史舞台,鐵農具和畜力的利用,推動了農業生產的大發展。
(四) 北方旱地精耕細作技術的形成時期
秦、漢至南北朝(公元前221--公元589年)這是中國北方地區旱地農業技術成熟時期。耕、耙、耱配套技術形成。多種大型復雜的農具先後發明的運用。
(五) 南方水田精耕細作的形成時期
隋、唐、宋、元(公元581--公元1368年)經濟重心從北方轉移到南方。南方水田技術配套技術形成。水田專用農具發明與普及。棉花在中國逐漸推廣。出現眾多農書。土地利用方式增多。南北方農業同時獲得大發展。
(六) 精耕細作的深入發展時期
明朝至清前中期(公元1368--公元1840年)這一時期中國普遍出現人多地少的矛盾,農業生產向進一步精耕細作化發展。美洲新大陸的許多作物被引進中國,對中國的農作物結構發生重大影響。多種經營和多熟種植成為農業生產的主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