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賦發展歷史

賦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19 00:40:07

1. 賦的由來 類型 和演變

除了詩、詞、曲之外,歷史上還存在過一種具有詩歌特點的文體,這就是賦。最初的詩詞曲都能歌唱,而賦卻不能歌唱,只能朗誦。它外形似散文,內部又有詩的韻律,是一種介於詩歌和散文之間的文體。

賦,起源於戰國,形成於漢代,是由楚辭衍化出來的,也繼承了《詩經》諷刺的傳統。關於詩和賦的區別,晉代文學家陸機在《文賦》里曾說:

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

也就是說,詩是用來抒發主觀感情的,要寫得華麗而細膩;賦是用來描繪客觀事物的,要寫得爽朗而通暢。陸機是晉代人,他的話說出了晉代以前的詩和賦的主要特點,但不能作機械的理解,詩也要描寫事物,賦也有抒發感情的成分,特別是到南北朝時代抒情小賦發達起來,賦從內容到形式都起了變化。

賦,除了它的源頭楚辭階段外,經歷了漢賦、駢賦、律賦、文賦幾個階段。

1漢代的賦

典型的漢賦是宮廷文學,其內容多為天子歌功頌德,描寫國家的富強,宮室苑囿的宏麗,水陸物產的豐饒,帝王生活的奢侈,等等。我們看看司馬相如《上林賦》中的一段文字:

離宮別館,彌山跨谷;高廊四注,重坐曲閣;華榱〔cuī催〕璧璫,輦道纚屬;步櫩〔yán閻〕周流,長途中宿。夷嵕〔zōng宗〕築堂,累台增成,岩窔〔yào耀〕洞房。俯杳眇而無見,仰攀橑〔liáo遼〕而捫天。奔星更於閨闥〔tà榻〕,宛虹扡〔tuō拖〕於楯〔shún吮〕軒……

這是描寫帝王宮室之盛。大意說:為天子而建的離宮別館,布滿山谷之間,高高的迴廊環繞四周,到處是雙層樓房,曲折的殿閣,華美的屋椽,嵌玉的瓦當,行輦車的閣道綿延不斷,長廊通往各處,一天走不完還須中途住宿。削平山頭蓋房屋,一層層壘起高台,岩下修築洞房。俯身下看深幽而無所見;仰身攀著屋椽,可以摸到青天。流星穿過宮門,長虹跨過欄桿……從這段文字中,我們約略窺見漢賦文字特點之一斑。漢賦寫得較長,氣勢開闊,辭藻華麗,描寫不厭其細而又極度誇張。雖然富麗堂皇,但形式呆板,很少文學韻味,加上堆砌詞藻,艱澀難懂,不易引起讀者興味。這種文學樣式流行於兩漢400年,其中著名作者有司馬相如、揚雄、班固、張衡等。

2魏晉南北朝的駢賦

魏晉以後,漢賦逐漸演化成體制較小的駢賦(也叫俳賦),講求對仗,詞語華美,抒情成分增多,文學氣息濃厚起來。如齊梁時代的江淹的《別賦》開頭一段:

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況秦、吳兮絕國,復燕、宋兮千里;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風兮暫起。是以行子斷腸,百感凄惻。風蕭蕭而異響,雲漫漫而奇色。舟凝滯於水濱,車逶遲於山側。棹容與而詎前?馬寒鳴而不息……

這是寫惜別的情形。大意說:最讓人喪魂失魄的,就是「離別」這件事了。況且秦、吳兩地隔絕不通,燕、宋兩地相去千里(分別後難得再見)。離別,或在春草萌生的時節,或在秋風乍起的時刻(最易牽惹離愁別恨)。這樣,遠行的人愁腸欲斷,百感交集悲傷不已。這時聽到呼呼的風聲也不同於平日,飄浮的雲彩也改變了顏色。船滯留在水邊不忍開走,車徘徊在山側不忍離開。船槳不忍劃動怎能前進?馬匹也凄涼地鳴叫不止……這段文字把親友間別離時傷心的氣氛渲染到了極致。魏晉南北朝時代寫賦的人較多,著名的有曹植、王粲、陸機、左思、謝靈運、鮑照、庾信、江淹、徐陵等作家。

3唐宋時代的律賦

唐宋時代科舉考試要求作賦,於是駢賦又演化出律賦。律賦有很嚴的格律:對仗要工整,聲律要嚴密,指定用韻,限制篇幅,把作者的創造性嚴格束縛住,和明清時的「八股文」差不多。律賦失去了文學性,已不是文學作品,因此這里不再舉例。

4唐宋時代的文賦

唐宋兩代都出現過「古文」運動,即反對僵化的駢體文,提倡寫作剛健質朴、新鮮活潑的散文的運動。其領袖人物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軾等人的散文成就很高,影響很大。受這種優秀散文的影響,駢賦又發生變化,向散文化方向發展,形成文賦。我們看歐陽修的《秋聲賦》的一段:

蓋夫秋之為狀也,其色慘淡,煙霏雲斂;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氣慄冽,砭人肌骨;其意蕭條,山川寂寥。其為聲也,凄凄切切,呼號奮發。豐草綠縟〔rù入〕而爭茂,佳木蔥籠而可悅。草拂之而色變,木遭之而葉脫。其所以摧敗零落者,乃一氣之餘烈……

大意是:說起秋的景象,它的色彩凄涼慘淡,煙靄雲氣都收斂起來;它的形貌清澈爽朗,天空高遠陽光明亮;它的氣氛寒冷逼人,刺入人的肌膚骨髓;它的意象蕭索單調,高山大川寂靜空闊。所以秋天的風聲,凄凄切切,呼嘯著卷過大地震動萬物。夏日裡,繁密的茂草生機蓬勃,茂盛的樹木悅人心目;可是一經秋風吹拂,百草立即枯黃,樹木紛紛落葉。它們所以凋零敗落,都是肅殺的秋風作用的結果……。這段文字有顏色,有聲音,有氣氛,有感覺,有情緒,真把秋天的景況形容殆盡,不愧為名文。此外如杜牧的《阿房宮賦》、蘇軾的《前赤壁賦》、《後赤壁賦》,都是文賦的代表作。在所有的賦中,文賦可讀性最強。文賦寫作比較自由,敘事、抒情、議論皆可,已相當接近散文了。

賦這種文體從漢代到宋代存在一千多年,宋以後就衰歇了。在文學史上,賦有一定地位,特別在漢代,幾乎是具有代表性的文體,它在豐富文學語言和提高表達技巧方面對以後的文學產生過好影響。

2. 賦由____發展而來

賦,是由楚辭衍化出來的

賦,中國古典文學的一種重要文體,雖然對於現代人來說,其遠不及詩詞、散文、小說那樣膾炙人口。但在古代,特別在漢唐時詩與賦往往並舉連稱,從曹丕的「詩賦欲麗」和陸機的「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可窺端倪。

那麼,何為賦呢?賦萌生於戰國,興盛於漢唐,衰於宋元明清。在漢唐時期,有隻作賦而不寫詩的文人,卻幾乎沒有隻作詩而不寫賦的才子。建安以後乃至整個六朝時期,對賦的推崇甚至於詩。《史記》中稱屈原的作品為賦,《漢書》也稱屈原等人的作品為賦。後人因推尊《史》、《漢》,所以便把屈原等人作品稱為之賦。

「賦」字用為文體的第一人應推司馬遷。在漢文帝時「詩」已設立博士,成為經學。在這種背景下,稱屈原的作品為詩是極不合適的。但屈原的作品又往往只可誦讀而不能歌唱,若用「歌」稱也名不正言不順。於是,司馬遷就選擇「辭」與「賦」這兩個名稱。不過,他還是傾向於把屈原的作品以「辭」來命名,這是由於屈原的作品富於文采之故。而把宋玉、唐勒、景差等人作品稱為「賦」。真 正把自己作品稱為賦的作家第一人是司馬相如。而後,到西漢末年,文人們就常以「賦」名篇自己的作品了。 「賦」的名稱最早見於戰國後期荀況的《賦片》。

賦是介於詩、文之間的邊緣文體。在兩者之間,賦又更近於詩體。從漢至唐初這段時期,賦近於詩而遠於文,從主題上看,楚辭體作品主題較為單一,多為「悲士不遇」。而其形式也比較固定,都是仿效屈原作品體式,象屈原那樣書寫自己的不幸與愁思。 屈原的《招魂》全篇的鋪張誇飾,對漢大賦的影響不言而喻。賦自誕生之日便 帶有濃厚的文人氣息,這就是受楚辭影響極深的原因。騷體賦,多採用楚辭的「香草美人」的比興手法,也常繼用了楚辭的「引類譬喻」 手法。

除了詩、詞、曲之外,歷史上還存在過一種具有詩歌特點的文體,這就是賦。最初的詩詞曲都能歌唱,而賦卻不能歌唱,只能朗誦。它外形似散文,內部又有詩的韻律,是一種介於詩歌和散斆之間的文體。

賦與詩的盤根錯節,互相影響從「賦」字的形成就已開始。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更出現了詩、賦合流的現象。但詩與賦必竟是兩種文體,一般來說,詩大多為情而造文,而賦卻常常為文而造情。詩以抒發情感為重,賦則以敘事狀物為主。清人劉熙載說:「賦別於詩者,詩辭情少而聲情多,賦聲情少而辭情多。」

漢賦的體式上大致有三種,即騷體賦、四言詩體賦和散體賦(或稱大賦)。從賦的結構、語言方面看,散體、七體、設論體、及唐代文體賦又都比較接近於散文,有的完全可歸於散文的范疇。賦的似詩似文的特徵,與現代文學中的散文詩有些相像。 它主要有三個特點:一、語句上以四、六字句為主,並追求駢偶;二、語音上要求聲律諧協;三、文辭上講究藻飾和用典。 排偶和藻飾是漢賦的一大特徵。經歷長期的演變過程,發展到中唐,在古文運動的影響下,又出現了散文化的趨勢,不講駢偶、音律,句式參差,壓韻也比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暢的氣勢,叫做「文賦」。

駢文受賦的影響很大,駢比起於東漢,成熟於南北朝。在文章中廣泛用賦的駢比形式,是漢代文人的常習。以至於有些以賦名篇的文章都被人視作駢文。象南朝劉宋的鮑照的《蕪城賦》、謝惠連的《雪賦》及謝庄的《月賦》等。

賦,是由楚辭衍化出來的,也繼承了《詩經》諷刺的傳統。關於詩和賦的區別,晉代文學家陸機在《文賦》里曾說:

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

也就是說,詩是用來抒發主觀感情的,要寫得華麗而細膩;賦是用來描繪客觀事物的,要寫得爽朗而通暢。陸機是晉代人,他的話說出了晉代以前的詩和賦的主要特點,但不能作機械的理解,詩也要描寫事物,賦也有抒發感情的成分,特別是到南北朝時代抒情小賦發達起來,賦從內容到形式都起了變化。

賦,除了它的源頭楚辭階段外,經歷了漢賦、駢賦、律賦、文賦幾個階段。

司馬相如、楊雄、班固、張衡四人被後世譽為漢賦四大家。

3. 辭賦在漢代之後的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漢賦作為漢代文學的主要形式,在藝術上取得了一定成就。在中國文學史上有一定地位,但漢代大賦也表現了不容忽視的弊病與局限。三國兩晉時期,出現了不少辭賦作家和優秀作品,並且漢大賦逐漸被抒情小賦所取代,賦的駢化趨勢也日漸明顯。

建安時期的辭賦多為抒情小賦,題材亦漸趨日常化。曹植、王粲,都是這一時期重要的辭賦作家。王粲的《登樓賦》,曹植的《洛神賦》是這一時期抒情賦的代表作,在抒情賦的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西晉太康年間,賦作頗多,以小賦為主。但多數作品因襲前人,缺乏個性;雕琢太甚,較少情趣,總體成就不高,唯潘岳陸機、木華等人的部分賦作較有特色。

東晉辭賦又趨清新明快,最有成就的是陶淵明,其《歸去來兮辭》、《閑情賦》等,平淡自然,一如其詩,風格之獨特為歷來賦作所少見。總觀三國、兩晉辭賦,詠物抒情小賦占據主導地位,賦中整飭的偶句大增,辭藻漸趨華麗,駢化趨勢明顯,對南北朝駢體賦的產生有著直接的影響。

南北朝時期,辭賦轉盛,名家名作頗多,而辭賦亦逐漸完成了其駢體化的過程。南朝賦仍以詠物抒情小賦為主。宋謝惠連的《雪賦》、謝庄的《月賦》,鋪排而不堆砌,風格清新明麗,是南朝詠物賦的代表作。鮑照是宋最傑出的辭賦家,其《蕪城賦》最為人傳誦,是南朝抒情小賦的代表作。齊賦作不多,較有影響的作家是謝朓。他的抒情小賦,由於聲律理論的運用,在對偶精工和聲律協調方面都更加留意,加速了抒情小賦的駢化進程。

梁是南朝辭賦的全盛時期。宮體詩人以同樣的題材和風格來寫辭賦,閑情艷語,華靡流盪,蕭納、蕭繹為其代表。江淹是梁最有成就的辭賦作家,《別賦》、《恨賦》最負盛名。其辭采精美,聲韻和諧,用典繁密,筆墨縱橫,將南朝的抒情駢體賦推向了成熟的階段。陳賦作不多,唯徐陵的《鴛鴦賦》稍有名氣。北朝辭賦雖代有所作,然名家名作極少。

4. 怎麼概括漢賦的發展歷程

漢賦是在漢代涌現出的一種有韻的散文,它的特點是散韻結合,專事鋪敘。從賦的形式上看,在於「鋪采摛文」;從賦的內容上說,側重「體物寫志」。漢賦的內容可分為5類:一是渲染宮殿城市;二是描寫帝王游獵;三是敘述旅行經歷;四是抒發不遇之情;五是雜談禽獸草木。而以前二者為漢賦之代表。賦是漢代最流行的文體。在兩漢400年間,一般文人多致力於這種文體的寫作,因而盛極一時,後世往往把它看成是漢代文學的代表。


【參考資料】

袁行霈 中國文學史 (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 賦在哪個朝代開始衰落…原因是什麼

漢大賦興起於漢初,衰落於漢末。它的興盛和衰落與時代有著密切的關系;與帝王本人愛好的變化和對它的利用程度也有著密切的關系。
人們在談到漢大賦興盛的原因時,多以為是漢帝國的強盛給文學家以創作的激情,客觀上為賦提供了創作的環境。其實仔細追究起來,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的歷史偶然與巧合,正是這種偶然與巧合,成為漢大賦的興盛和日後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必須承認,漢代的幾位皇帝對漢大賦的繁榮和日後的衰落起了重要的作用。武帝作為一國之君不但有治國的才略,還具備了文學家所應有的創作和鑒賞水準。在他即位之時,政治經濟的發展為文化建設提供了充分的條件,他在文化事業上網羅人才,積極建設,在這個前提下大賦應運而生,其契合點就在枚乘身上。《漢書·公孫弘傳》載:「上(武帝) 方欲用文武,求之如弗及,始以蒲輪迎枚生,見主父而嘆息。」不幸的是枚乘病死途中,沒有享受到武帝將要給予他的禮遇,但是,這卻預示著大賦將要引領漢代文壇的前景。枚乘的代表作《七發》被譽為是漢賦發展史上帶有轉折性意義的作品,它不僅從結構和語言上對後來的創作影響很大,為司馬相如的作品奠定了基礎,而且在內容上,後來諸家並沒有跳出它的范圍:「莫不高談宮館,壯語畋獵,窮瑰奇之服饌,極蠱媚之聲色。」
武帝提倡辭賦的另一個原因是出於政治上的考慮。漢初,一些不安分的諸侯王以招賢納士為名,網羅人才,積蓄實力,企圖取天子而代之,吳王濞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同時實力比較雄厚的還有楚元王、河間獻王、淮南王等,各類人才也多集中於諸王門下。武帝大倡辭賦,為賦家提供一定的待遇和機會,將諸侯王左右的游士吸引到中央政權周圍,為漢天子的興廢繼絕而潤色鴻業,完成了漢代文士從諸侯王的領地向中央政權靠攏的政治轉移,保證了大一統帝國的長治久安。
步武帝後塵熱衷於辭賦的是漢宣帝。他有一段關於辭賦的高論常常為研究者所引用。《漢書·王褒傳》載:「上曰:『不有博弈者乎? 為之,猶賢乎已。辭賦大者與古詩同義,小者辯麗可喜,辟如女工有綺,音樂有鄭衛。今世俗猶皆以此虞悅耳目,辭賦比之,尚有仁義風諭,鳥獸草木多聞之觀,賢於倡優、博弈遠矣。』」從美學角度來看,宣帝把賦的價值世俗化、實用化了,把賦與博弈、流行音樂相提並論,認為它除了能夠遣興娛志之外還有一點點宣傳教育作用,宣帝的這一認識雖然不失其客觀性,但比之武帝那種附庸風雅、興廢繼絕、潤色鴻業的審美要求是大大倒退了一步。
武帝的文化建設既是統治的需要,也是一代天子的審美需要,而宣帝則多了享受生活的成份,他的言語侍從們也由於體會到賦家地位的微卑,因此那種向上的主動和熱情都減弱了許多,但又因為擺脫不開所處的境遇,而真正淪為純粹的言語侍從,「所幸宮館,輒為歌頌,第其高下,以差賜帛」揚雄認為大賦的華麗形式損害了它應具有的諷諭功能,在干預政治方面,不但沒有發揮諷諭的作用,反而助長了皇帝的奢欲,加之他極不滿意賦家在帝王心目中類似倡優的地位,因此不但輟不復為,而且攻擊有加。揚雄對於大賦的批評長久以來一直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看法,認為大賦浪漫的想像、誇飾,語言的華美是腴辭害骨,不應提倡的。
班固在《漢書·藝文志·詩賦略》中對枚乘、司馬相如的代表作都批評道:「競為侈麗閎衍之詞,沒其風諭之意。」他所認為的大賦應該是以儒學為思想基礎,以朴實的外表,講述與國家和社稷有關的內容,而不應誇而失其實,麗而沒其質。大賦的創作在揚雄、班固這里發生了較為明顯的變化,一方面是因為歷史條件的變化,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揚、班二人的思想局限。大賦初創時期的浪漫和熱情洋溢、文辭斑斕等,都為凝重、板滯和經學氣息所代替,模擬的作品越來越多,講經論道的分量愈益加重。
東漢後半期的100 年中,帝王一改前輩的勵精圖治而生活趨於奢靡, 帝王對辭賦的興趣再次削弱。馬融在《廣成賦》中因為諷刺了那些興文德、廢武功的當權人士,得罪了掌權的鄧太後及其外戚兄弟,滯留東觀十年不得升遷,這對當時的賦家是一個深刻的教訓,賦家也就逐漸地從皇權的生活中退了出去。此後除了張衡的《二京賦》外,漢代再無其它大賦作品出現,整個賦體文學的主題呈多元化傾向,各敘其事,各抒其情。
從大賦發展的歷史背景來看,它的衰變主要表現在: (一) 大賦的興盛和衰退與帝王本人愛好的變化和對它的利用程度有著直接的關系。(二) 賦家的地位問題沒有解決,使得作家企圖以文干政的目的難於實現,必然影響他們的創作情緒和作品走向,從司馬相如那裡就開始出現了苗頭,他常常稱病不去待詔。(三) 隨著王朝的日益沒落,皇帝本人多無所作為,他們沒有什麼可以讓賦家用宏辭麗句去贊揚的東西,大賦自然喪失了它賴以存在的土壤。所以東漢中葉以後,再沒有氣勢恢宏的大賦出現,應是情理之中的事。

6. 賦是哪個朝代得到發展的

賦萌生於戰國,興盛於漢唐,衰於宋元明清。在漢唐時期,有隻作賦而不寫詩的文人,卻幾乎沒有隻作詩而不寫賦的才子。建安以後乃至整個六朝時期,對賦的推崇甚至於詩。《史記》中稱屈原的作品為賦,《漢書》也稱屈原等人的作品為賦。後人因推尊《史》、《漢》,所以便把屈原等人作品稱為之賦。
「賦」字用為文體的第一人應推司馬遷。在漢文帝時「詩」已設立博士,成為經學。在這種背景下,稱屈原的作品為詩是極不合適的。但屈原的作品又往往只可誦讀而不能歌唱,若用「歌」稱也名不正言不順。於是,司馬遷就選擇「辭」與「賦」這兩個名稱。不過,他還是傾向於把屈原的作品以「辭」來命名,這是由於屈原的作品富於文采之故。而把宋玉、唐勒、景差等人作品稱為「賦」。真
正把自己作品稱為賦的作家第一人是司馬相如。而後,到西漢末年,文人們就常以「賦」名篇自己的作品了。
賦是介於詩、文之間的邊緣文體。在兩者之間,賦又更近於詩體。從漢至唐初這段時期,賦近於詩而遠於文,從主題上看,楚辭體作品主題較為單一,多為「悲士不遇」。而其形式也比較固定,都是仿效屈原作品體式,象屈原那樣書寫自己的不幸與愁思。
屈原的《招魂》全篇的鋪張誇飾,對漢大賦的影響不言而喻。賦自誕生之日便
帶有濃厚的文人氣息,這就是受楚辭影響極深的原因。騷體賦,多採用楚辭的「香草美人」的比興手法,也常繼用了楚辭的「引類譬喻」
手法。
賦與詩的盤根錯節,互相影響從「賦」字的形成就已開始。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更出現了詩、賦合流的現象。但詩與賦必竟是兩種文體,一般來說,詩大多為情而造文,而賦卻常常為文而造情。詩以抒發情感為重,賦則以敘事狀物為主。清人劉熙載說:「賦別於詩者,詩辭情少而聲情多,賦聲情少而辭情多。」
漢賦的體式上大致有三種,即騷體賦、四言詩體賦和散體賦(或稱大賦)。。從賦的結構、語言方面看,散體、七體、設論體、及唐代文體賦又都比較接近於散文,有的完全可歸於散文的范疇。賦的似詩似文的特徵,與現代文學中的散文詩有些相像。
它主要有三個特點:一、語句上以四、六字句為主,並追求駢偶;二、語音上要求聲律諧協;三、文辭上講究藻飾和用典。
排偶和藻飾是漢賦的一大特徵。
駢文受賦的影響很大,駢比起於東漢,成熟於南北朝。在文章中廣泛用賦的駢比形式,是漢代文人的常習。以至於有些以賦名篇的文章都被人視作駢文。象南朝劉宋的鮑照的《蕪城賦》、謝惠連的《雪賦》及謝庄的《月賦》等。

7. 賦起源於什麼時候,形成於什麼時候

賦起源於戰國時期,形成於兩漢時期。

賦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文體,它講究文采,韻律,兼具詩歌和散文性質。是以鋪采摛文,體物寫志為手段,側重於寫景,借景抒情。

以頌美和諷喻為目的的一種有韻文體。它多用鋪陳敘事的手法,賦必須押韻,這是賦區別於其他文體的一個主要特徵。 起於戰國,盛於兩漢。

賦最早出現於諸子散文中,叫短賦。以屈原為代表的騷體是詩向賦的過渡,叫騷賦,漢代正式確立了賦的體例,稱為辭賦、

魏晉以後,賦日益向駢文方向發展,叫做駢賦;唐代又由駢體轉為律體,叫律賦。宋代用散文的形式寫賦,稱文賦。

(7)賦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賦主要有三個特點,第一語句上以四、六字句為主,並追求駢偶,第二語音上要求聲律諧協,第三文辭上講究藻飾和用典,排偶和藻飾是漢賦的一大特徵。

賦是介於詩、文之間的邊緣文體。在兩者之間,賦又更近於詩體。從漢至唐初這段時期,賦近於詩而遠於文,從主題上看,楚辭體作品主題較為單一,多為悲士不遇。

而其形式也比較固定,都是仿效屈原作品體式,象屈原那樣書寫自己的不幸與愁思。 屈原的《招魂》全篇的鋪張誇飾,對漢大賦的影響不言而喻。

賦自誕生之日便 帶有濃厚的文人氣息,這就是受楚辭影響極深的原因。騷體賦,多採用楚辭的香草美人的比興手法,也常繼用了楚辭的引類譬喻手法。

8. 有誰知道賦的發展演變

賦作為一種文體,早在戰國時代後期便已經產生了。最早寫作賦體作品並以賦名篇的可能是荀子。據《漢書•藝文志》載,荀子有賦10篇(現存《禮》、《知》、《雲》、《蠶》、《箴》5篇),是用通俗「隱語」鋪寫五種事物。舊傳楚國宋玉也有賦體作品,如《風賦》、《高唐賦》、《神女賦》等,辭藻華美,且有諷諫用意,較之荀賦,似與漢賦更為接近,但或疑為後人偽托,尚無定論。從現存荀賦來看,這時賦體還屬萌芽狀態。賦體的進一步發展,當受到戰國後期縱橫家的散文和新興文體楚辭的巨大影響。賦體的主要特點,是鋪陳寫物,「不歌而誦」,接近於散文,但在發展中它吸收了楚辭的某些特點——華麗的辭藻,誇張的手法,因而豐富了自己的體制。正由於賦體的發展與楚辭有著密切關系,所以漢代往往把辭賦連稱,西漢初年的所謂「騷體賦」,確實與楚辭相當接近,頗難加以明顯的區分。

漢賦的形成和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漢初的賦家,繼承楚辭的余緒,這時流行的主要是所謂「騷體賦」,其後則逐漸演變為有獨立特徵的所謂散體大賦,這是漢賦的主體,也是漢賦最興盛的階段;東漢中葉以後,散體大賦逐漸衰微,抒情、言志的小賦開始興起。漢賦的這種發展變化過程,與漢代社會狀況的變化有著密切的關系
第一時期
自漢高祖初年至武帝初年。當時所謂「大漢初定,日不暇給」,封建統治者在思想文化上禁錮不嚴,儒家思想尚未占據統治地位。當時諸王納士,著書立說,文化思想還比較活躍。這一時期的辭賦,主要仍是繼承《楚辭》的傳統,內容多是抒發作者的政治見解和身世感慨之作,在形式上初步有所轉變。這時較有成就和代表性的作家是賈誼,此外還有淮南小山和枚乘等人。
[編輯本段]第二時期
西漢武帝初年至東漢中葉,共約200多年時間,從武帝至宣帝的90年間,是漢賦發展的鼎盛期。據《漢書•藝文志》著錄漢賦900餘篇,作者60餘人,大部分是這一時期的作品。從流傳下來的作品看,內容大部分是描寫漢帝國威震四邦的國勢,新興都邑的繁榮,水陸產品的豐饒,宮室苑囿的富麗以及皇室貴族田獵、歌舞時的壯麗場面等等。 自漢武帝劉徹到宣帝劉詢的時代,即所謂西漢中葉,這是漢帝國經濟大發展和國勢最強盛的時期。漢武帝是一個雄才大略的皇帝,他上承「文景之治」,為了進一步保衛國家和鞏固政權,他又北向出擊匈奴,弭除了歷年的邊患;用兵南方,結束了南方一些部族紛爭的局面。這在一般封建文人眼裡,無疑是一個值得頌揚的「盛世」。又加上武帝好大喜功,雅好文藝,招納了許多文學侍從之臣在自己身邊,提倡辭賦,誘以利祿,因而大量歌功頌德的作品,就在所謂「興廢繼絕,潤色鴻業」的借口下產生了。班固在《兩都賦序》中說:「至於武、宣之世,乃崇禮官、考文章,內設金馬石渠之署,外興樂府協律之事,以興廢繼絕,潤色鴻業。……故言語侍從之臣,若司馬相如、虞丘壽王、東方朔、枚皋、王褒、劉向之屬,朝夕論思,日月獻納。而公卿大臣,御史大夫倪寬、太常孔臧、太中大夫董仲舒、宗正劉德、太子太傅蕭望之等,時時間作。或以抒下情而通諷諭,或以宣上德而盡忠孝,雍容揄揚,著於後嗣,抑亦雅頌之亞也。故孝成之世,論而錄之,蓋奏御者千有餘篇。」 這一時期的賦作基本上同《詩經》的雅頌一樣,是一種宮廷文學,是為封建統治階級「潤色鴻業」服務的。有一些作家,作為皇帝的侍從,對皇帝歌功頌德,但他們又對自己類似俳優的地位時時感到不滿,因而也寫作了一些感慨身世和以諷諭為主的作品。也有一些作家對當時漢帝國空前繁榮強盛的局面,感到鼓舞和喜悅,但對皇室大量揮霍資財和迷於奢侈享樂的生活,無論從歷史教訓出發,還是從當時的民生出發,也曾感到擔憂。這就構成了當時一些鴻篇巨制的大賦在思想內容方面的普遍特點,它們往往既歌頌誇耀於前,又諷諭勸戒於後,而這兩者統一在一篇作品中,因而造成了這些漢代大賦思想內容的復雜性。
[編輯本段]第三時期
東漢中葉至東漢末年,這一時期漢賦的思想內容、體制和風格都開始有所轉變,歌頌國勢聲威、美化皇帝功業,專以鋪采摛文為能事的大賦逐漸減少,而反映社會黑暗現實,譏諷時事,抒情詠物的短篇小賦開始興起。東漢中葉以後,宦官外戚爭權,政治日趨腐敗,加以帝王貴族奢侈成風,橫征暴斂,社會動亂頻仍,民生凋敝。文人們失去了奮發揚厲的精神,失望、悲憤,乃至憂國憂民的情緒成為他們思想的基調,這就促使賦的題材有所擴大,賦的風格有所轉變。這種情況的出現始於張衡。

9. 漢賦的歷史

西漢前期,自高祖、惠帝、呂後、文帝至景帝,歷時六十多年,是漢賦的肇始期。在這一期間,由於文化政策相對寬松,優待士人,一改秦代 以法為教,以吏為師 、 焚書坑儒 的暴虐,故而使戰國後期從楚國開始興起的賦體文學,得以利用四海統一所提供的新的契機,融合南北的文明成果向前發展。但是,又由於繼亡秦之後,百業凋弊,百廢待興,社會經濟曾極度困窘,正如《漢書·食貨志上》所說:漢興,接秦之弊,諸侯並起,民失作業,而大飢饉。凡米石五千(錢),人相食,死者過半。高祖乃令民得賣子,就食蜀、漢。天下既定,民亡(無)蓋藏,自天子不能具純駟,而將相或乘牛車。所以當整個社會皆處於如此嚴重的飢饉之中時,自然是不可能談得上文學發展的,即使 孝惠、高後之間,衣食滋殖 ,也仍然遠遠未能解決問題;到文、景之治,經過數十年休養生息,才逐漸形成富庶繁榮景象。而與社會經濟的恢復發展相應,賦體文學也必然是走著一條相對漸進的道路。另外,為恢復生產、發展經濟,這一時期在政治上占據主導地位的是道家黃老 清靜無為 ,以省儉為本的思想。這種政策注諸文學,固然不會扼制漢賦的興起,也不可能為以 鋪采摛文 為特點的大賦的產生與發展,創造優裕的條件與豐厚的土壤。鑒於上述,這一時期賦體文學在創作上,還大體繼續著楚辭的余緒,以騷體賦為主流,在相對緩慢的發展進程中,逐漸顯現向散體大賦的過渡與分流,因此有的文學史家稱:漢初,……只可算是辭的時代,而不是賦的時代①。是基本合乎實際的。
漢初之賦,據《漢書·藝文志》著錄有八家,即陸賈、朱建、趙幽王劉友、賈誼、庄忌、枚乘、淮南王劉安以及未具名的淮南王門下群臣賓客,作品共一百七十二篇。其中陸賈三篇、朱建二篇、劉友一篇,劉安八十二篇已全部亡佚,無法具論;餘下四家之作雖也不全,然畢竟尚可窺豹一斑。 西漢後期經元帝、成帝、哀帝、平帝近六十年間,國力日頹,王朝日衰。
在政治上,皇權削弱,外戚專擅,吏治腐敗,豪強大戶肆意兼並,統治集團日益侈靡,導致百姓愈發貧困化,無以為生。僅據《漢書》,從元帝即位開始,在這一時期無論史實記錄,抑或大臣所上奏書,一句 人至相食 ,竟多次出現,社會矛盾迅速激化,農民起義此起彼伏,遂使局勢動盪不安,不可收拾,整個政權漸次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哀帝時,諫大夫鮑宣就曾上書痛切指陳:竊見孝成皇帝時,外親持權,人人牽引所私以充塞朝廷,妨賢人路,濁亂天下,奢泰無度,窮困百姓,……危亡之徵,陛下所親見也,今奈何反復劇於前乎! 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王莽篡位,西漢滅亡。如此政局,勢必給文學以深深的影響。作為漢賦主體的散體大賦,其創作精神既然主要是 興廢繼絕,潤色鴻業 , 或以抒下情而通諷諭,或以宣上德而盡忠孝 ,那麼經一百多年的發展,隨著王朝的興旺,當其躍上全盛的頂峰之後,這時又隨著王朝的衰頹,既無什麼 鴻業 可供 潤色 ,又無多少 上德 可供 宣揚 ,所通 諷諭 不過起到 勸百 的作用,所盡 忠孝 亦只能為虎作倀,再加上本身結體龐大臃腫,對客觀事物的靡麗鋪排往往淹埋主體情志,大量羅列奇詞僻字更使作品生澀詰屈,因而不可避免地漸露衰敗,走下坡路,而重在抒情言志的騷體賦,則在自身變革中,頑強地表現出繼續發展的態勢。 公元8年,西漢王朝被自身的腐敗擊垮,掌握大權的外戚王莽篡位,建立了新朝。從此以後的十五年中,王莽打著變法改革的旗號,實際推行更加殘暴的統治,很快就激發了遍及全國的農民大起義,整個社會陷於戰亂之中,王莽新朝被摧毀。到公元25年,南陽豪強劉秀稱帝,重建漢朝,因定都洛陽,史稱東漢。
東漢自光武帝、明帝至章帝的六十餘年,史斷為前期。這一時期大致可稱新建政權的經營、鞏固和發展期。值王莽新朝農民大起義之後,各地豪強並起,紛紛割據一方,因此光武帝首先面臨的是削平割據,安撫百性,整頓吏治,恢復生產。經過十多年用兵,國家得到統一,實行一定程度的讓步政策,政權逐漸穩固。到明帝時,甚至出現了 天下安平,人無徭役,歲比登稔,百姓殷富,粟斛三十,牛羊被野 (《後漢書·明帝紀》)的繁榮局面。
如此社會狀況,反饋到文學藝術主體的賦的創作中,就使得一個時期之內,前後景觀頗不相同:光武帝建武年間,繼西漢末世仍為散體大賦衰歇,騷體賦活躍發展;而明帝永平年間,散體大賦卻猶如迴光返照,再度復燃,但畢竟已失去了往日的光輝,成為註定要退出歷史舞台的最後一搏。 淮南小山的《招隱士》寫作者以急切的心情召喚隱居山林的隱士早日歸來。賦中描寫山中景物,使用鋪敘和誇張的手法,充滿豐富的想像,是漢初騷體賦的優異之作。
賈誼和淮南小山的賦作都還距騷體不遠,僅在某些方面開始有所轉變,而標志著漢賦正式形成的第一個作家和作品,是枚乘和他的《七發》。 枚乘主要生活於漢文帝、景帝時期,死於武帝初年。他的《七發》寫楚太子有病,吳客前去問候,通過主客的問答,批判了統治階級腐化享樂生活,說明貴族子弟的這種痼疾,根源於統治階級的腐朽思想,一切葯石針灸都無能為力,唯有用「要言妙道」從思想上治療。賦中用了七大段文字,鋪陳了音樂的美妙,飲食的甘美,車馬的名貴,漫遊的歡樂,田獵的盛況和江濤的壯觀。《七發》雖未以賦名篇,卻已形成了漢大賦的體制。它通篇是散文,偶然雜有楚辭式的詩句,且用設問的形式構成章句,結構宏闊,辭藻富麗,劉勰稱:「枚乘摛艷,首制《七發》,腴辭雲構,誇麗風駭。」(《文心雕龍·雜文)從漢初的所謂騷體賦到司馬相如、揚雄等人的漢大賦,《七發》是一篇承前啟後的重要作品。

閱讀全文

與賦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