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河南各地特色介紹
河南位於黃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區在黃河以南,故稱河南。因古為「豫州」,簡稱「豫」,又因古時豫州位於九州中心,因此又有「中州」、「中原」之稱。
河南地處中國中東部,東接安徽、山東,北界河北、山西,西連陝西,南臨湖北,處於我國第二階梯向第三階梯的過渡地帶。黃河以北有東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黃河以南有秦嶺東延部分的崤山、熊耳山、伏牛山和外方山綿亘。東西聯系的通道是黃河谷地,可以上溯關中,直達大西北和西亞地區,著名的絲綢之路向東延伸正是經過黃河谷地,現代重要的交通動脈第二條歐亞大陸橋(隴海線、蘭新線)也是經過這個通道。南北之間的通道也是在山地與平原交界的地帶開辟的,如古代著名的南襄通道,現代的京廣線、京深高速公路等。從政區和交通地位來看,河南處於居中的位置。以河南為中心,北至黑龍江畔,南到珠江流域,西至天山腳下,東抵東海之濱,大都跨越兩至三個省區。若以省會鄭州為中心,北距京津塘,南下武漢三鎮,西至關中平原,東至滬、寧、杭,其直線距離大都在600——800公里之間。河南承東啟西、通南達北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其在全國經濟社會活動中的重要地位。從歷史上看,河南是各族人民南來北往、西去東來的必經之地,是各族人民頻繁活動和密切交往的場所,因此,古人稱:「得中原者得天下」、「當取天下之是,河南在所必爭」。今天,河南境內三縱四橫的鐵路網、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和不斷發展的航空運輸,進一步強化了其交通樞紐的地位,西氣東輸、南水北調等國家重點工程陸續興建,河南仍然是全國經濟社會活動的中心之一。
河南省域面積16.7萬平方公里,居全國第17位,佔全國土地面積的1.74%,平原盆地、山區丘陵面積分別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55.7%和44.3%。全省總人口9667萬,是中國第一人口大省。全省有漢、回、蒙古、壯、苗、藏、維吾爾、彝、朝鮮、土家、白等51個民族,以漢族為主,是全國少數民族比較多的省份之一。轄17個省轄市、1個省直管市,21個縣級市、89個縣、48個市轄區,2123個鄉鎮。
全省地形呈西高東低之勢。省境之西聳立著太行山和豫西山脈。豫西山脈是秦嶺的東延部分,秦嶺進入豫西向東呈扇狀展布。伏牛山是豫西山地的主體,山勢雄偉高聳,海拔1000—2000米,被譽為全省的屋瓴。桐柏山脈、大別山脈拱衛於省境之南,海拔一般在1000米以下,為淮河、長江的分水嶺。太行山脈與豫西山脈之間的黃河兩岸分布有黃土丘陵區。豫中屹立著巍峨峻峭的中嶽嵩山。省境東部為遼闊的黃淮平原。
河南橫跨黃河、淮河、海河、長江四大水系,境內1500多條河流縱橫交織,流域面積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93條。黃河橫貫中部,境內幹流711公里,流域面積3.62萬平方公里,約佔全省面積的1/5。省境中南部的淮河,支流眾多,水量豐沛,幹流長340公里,流域面積8.83萬平方公里,約佔全省面積的1/2。北部的衛河、漳河流入海河。西南部的丹江、湍河、唐白河注入漢水。全省水資源總量413億立方米,居全國第19位。
河南平原廣袤,地理氣候條件適中,是全國重要的農畜產品生產基地。全省有耕地資源8110.3千公頃(實有耕地面積7262.8千公頃,合1.089億畝),佔全國的6.24%,僅次於黑龍江、四川和內蒙古,居全國第4位。處於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地帶,由南向北年平均氣溫為15.5℃~9.5℃,年均降雨量1380.6~526.0毫米,氣候溫和,雨量適中,無霜期265—332天,適宜於多種農作物生長,是全國小麥、玉米、棉花、油料、煙葉等農產品重要的生產基地之一。糧食產量大體佔全國的1/10,油料產量佔全國的1/7,牛肉產量佔全國的1/7,棉花產量佔全國的1/6,小麥、玉米、煙葉、豆類、芝麻等農產品和肉類、禽蛋、奶類等畜產品產量也都居全國前列。河南還有很多名優特產品,如原陽大米、開封西瓜、杞縣及中牟大蒜、永城辣椒、淮陽黃花菜、信陽毛尖和板栗、西峽獼猴桃、靈寶蘋果、寧陵酥梨、內鄉山茱萸、洛陽牡丹、鄢陵花卉、焦作四大懷葯等,都已成為國內知名品牌。
河南礦產資源豐富。目前全省已發現礦產資源157種,探明儲量的81種。在已探明儲量的礦產資源中,居全國首位的有鉬礦、藍晶石、鑄型用砂岩、天然鹼、水泥配料用粘土、珍珠岩、藍晶鑄岩等8種,居前5位的有26種,居前10位的有48種。優勢礦產可歸納為煤、石油、天然氣「三大能源礦產」,鉬、金、鋁、銀「四大金屬礦產」,天然鹼、鹽、耐火粘土、藍石棉、珍珠岩、水泥灰岩、石英砂岩等「七大非金屬礦產」。依託豐富的資源,河南發展起了以輕紡、食品、冶金、建材、機械、電子、石油、化工為主體,門類齊全,具有一定規模的工業體系,全省有大、中型工業企業1200多家。
河南是中華民族的主要發祥地之一。河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五六十萬年以前,南召雲陽鎮發現的猿人臼齒化石,年代大致與北京猿人相當。自遠古以來,我們的祖先就生息繁衍在中原大地上,創造了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龍山文化等令世人贊嘆的史前文化。相傳伏羲女媧就是在中原一帶奠定了中華民族繁衍生息的基礎,至今淮陽仍保存著規模龐大的太昊陵。被稱為「中華第一大帝」的軒轅黃帝,據說就誕生在今天鄭州的新鄭市,並在這里建立都城。從中國第一個世襲王朝夏朝建都於河南偃師,至清王朝覆滅的4000餘年歷史中,河南處於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地域長達3000年,經濟社會文化發展曾幾度達到鼎盛,先後有20多個朝代建都或遷都於此。中國七大古都河南就有3個,即:殷商古都安陽、九朝古都洛陽、七朝古都開封。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河南大地上孕育的千古風流人物燦若群星,如古代哲學家和思想家老子、莊子、墨子、韓非、程頤、程灝,政治家和軍事家李斯、劉秀、岳飛,科學家和醫學家張衡、張仲景,文學家和藝術家杜甫、韓愈、白居易、李賀、李商隱、吳道子,以及近現代的李季、馮友蘭、姚雪垠、李准等。河南還是少林武術和陳氏太極拳的發源地,堪稱中國功夫的故鄉。
悠久的歷史給河南留下了大量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成為河南旅遊業發展得天獨厚的優勢。河南的地下文物居全國第一位,地上文物居全國第二位,館藏文物佔全國的八分之一,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4處。安陽殷墟被國家文物部門列為20世紀中國100項重大考古發現之首,洛陽龍門石窟是中國三大石窟之一, 2000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中原第一古剎——洛陽白馬寺,開封古樸巍峨、雄偉壯觀的龍亭,造型古樸、宋代風韻的宋都故街,樓閣宏偉、庄嚴絢麗的大相國寺,還有嵩山少林寺,嵩陽書院,登封觀星台、中嶽廟,湯陰岳飛廟,漢三闕、開封鐵塔、包公祠,南陽武侯祠,三門峽函谷關,淮陽太昊陵等一大批名勝古跡。為了使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得到有效的保護,國家和河南省共同投資建設了造型新穎、氣勢恢宏、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河南博物院。目前該院館藏文物達12萬件,其中珍貴文物4萬多件,尤以史前文物、商周青銅器、歷代陶器、金簡等珍貴文物最具特色。
除了豐富的人文景觀外,河南還有很多絢麗多彩的自然景觀。奇峰聳峙、峻峭巍峨的太行山,重岩迭嶂、氣勢磅礴的伏牛山,崗巒起伏、溪流蜿蜒的桐柏山,樹木繁茂、鬱郁蔥蔥的大別山組成河南的四大山系,其間不乏許多名山奇觀,如氣魄宏偉、古跡棋布的中嶽嵩山,怪石嶙峋、風景幽奇的雞公山,汕奇澗幽、景色秀麗的雲台山,異峰突起、巍峨挺拔的石人山,都具有獨特的魅力。河南河流如網,水庫棋布,構成了絢麗多彩的游覽勝地。遠眺源遠流長、奔騰不息的黃河,長天無垠、天水一色,給人以「黃河之水天上來」、「黃河遠上白雲間」之感。山水樓台交相輝映的百泉湖,煙波浩渺、富有南國旖旎風光的南灣湖,吐珠噴玉、各具特色的珍珠泉、噴玉泉,千姿百態、神奇曼妙的自然溶洞,都獨具特色、情趣各異。目前全省共有風景名勝區31個,總面積達0.17萬平方公里,其中中嶽嵩山、龍門山、雞公山、雲台山和王屋山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6個,地方級自然保護區22個;森林公園55處。
改革開放以來,河南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認真貫徹落實國家一系列方針政策,艱苦奮斗,奮發進取,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2003年我省國內生產總值達到7025.93億元,居中西部18個省市區前列。1998年—2003年年均增長9.2%,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2個百分點。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高。2003年全省限額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達到251億元,創歷史最高水平。地方財政總收入達到582億元,其中一般預算收入達到337.7億元,比1997年增長75.3%。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優化,一、二、三產從1997年的24.7∶47.1∶28.2逐步調整為2003年的17.6:50.5:31.9,傳統農業大省向工業大省邁進的步伐進一步加快。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顯著提高。2003年全省農民家庭人均純收入達到2235.68元,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6926.12元,分別比1997年增長68%和29%,年均分別增長9%和4.3%。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達到4919.09億元,比1997年增長1.2倍。居民消費水平明顯提升,居民食品消費占消費總支出的比重,城鎮由45%下降到33%、農村由55%下降到48%。
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高,農村經濟全面發展。糧食常年產量穩定在4000萬噸以上。棉花、油料、水果、煙葉、肉類等主要農畜產品產量多年來穩居全國前三位。河南不僅用佔全國1.74%的土地養活了佔全國7.5%的人口,而且還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之一,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積極貢獻。近年來,全省以建設全國優質專用小麥生產加工基地和畜產品生產加工基地為重點,大力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目前全省優質專用小麥種植面積達到2305萬畝,佔小麥播種總面積的32%,初步形成了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種植的格局。蔬菜、瓜類、葯材、花卉等經濟作物和特色農作物種植面積穩步擴大。畜牧業快速發展,主要畜牧業生產指標居全國前列,其中牧業產值、增加值等7項指標居全國首位。著力對40家小麥加工龍頭企業和一批畜產品加工骨幹企業進行了重點扶持,促進了農副產品深加工迅速發展,拉長了農副產品生產加工鏈條,提高了附加值。2003年全省小麥加工轉化能力達到1800萬噸左右,肉類精深加工能力超過230多萬噸,均居全國前列。培育了蓮花味精、金象麥業、南陽天冠、漯河雙匯、華英肉鴨、鄭州花花牛、思念、三全等一批知名品牌。其中,漯河雙匯集團產品種類已達600多種,市場佔有率達到50%左右,成為全國最大的肉製品加工基地;華英集團肉鴨加工系列產品達200多種,成為亞洲最大的肉鴨加工企業;鄭州花花牛日加工鮮奶能力達到500噸左右,躋身全國乳品加工企業10強。目前全省擁有火腿腸、味精、速凍食品、方便麵等30多類優勢產品,其市場佔有份額分別為70%、44%、46%和25%。
工業化進程明顯加快,工業結構調整成效顯著。工業在全省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主導地位日益增強。河南以豐富的礦產資源為依託,建立了以機械、電子、石油、化工、冶金、建材、煤炭、電力為主體,門類齊全,具有一定規模的工業體系。全省現有上市公司30家。通過深化改革和結構調整,培育了一批在國內外市場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名牌產品和企業集團,中國第一拖拉機工程機械公司是中國最大農機製造企業,平頂山神馬簾子布集團是中國最大簾子布生產企業,周口蓮花味精公司產量居亞洲第一位,安陽彩色顯像管玻殼有限公司產量居全國第一位、世界第三位,長城鋁業公司是中國最大的氧化鋁生產企業之一。一批產品產量位居全國前列,其中大型拖拉機銷售量佔全國市場銷售量的40%,簾子布佔35%,彩色玻殼佔70%。機制紙及紙板產量居全國第1位,卷煙、化肥、原煤、平板玻璃在全國居第2位,大中型拖拉機居第3位,紗、水泥居第4位,發電量、原油、天然氣、通訊電纜、輪胎、化學纖維、家用電冰箱、飲料酒等產品產量在全國均居前10位。我省是華中電網重要的火電基地之一,全省發電裝機總容量達2007萬千瓦,居全國第6位。隨著工業生產的逐步加快,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
按照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和有選擇地發展具有比較優勢的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思路,近年來,先後實施了對增強工業發展後勁起重大作用的164個標志性工業結構調整項目,新增糧食加工能力1000多萬噸、氧化鋁生產能力100多萬噸、電解鋁能力140萬噸、鋁加工能力30多萬噸,加快了優勢工業品基地建設和優勢資源的深度開發,進一步拉長了產品鏈條,提高了產品附加值,初步形成了小麥、畜產品和鋁工業三大產業鏈,提升了傳統產業、支柱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競爭能力。一批知名品牌和骨幹企業相繼成長壯大,「安彩」玻殼、「雙匯」火腿腸、「邦傑」 火腿腸、「蓮花」味精、「新飛」冰箱和冰櫃、「金星」啤酒等相繼被認定為中國名牌產品。以華中制葯、竹林眾生、羚銳制葯為代表的一批生物制葯企業和以彩色大屏幕為標志的電子電器產品發展勢頭強勁。2003年全省工業增加值達到3034.14億元,居全國第6位。
交通、通訊快速發展,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河南已成為全國最大的交通樞紐之一,中國兩大鐵路干線京廣和隴海鐵路、兩大高速公路干線京珠和連霍公路都交匯於此。目前全省已初步形成了以鐵路、公路為骨幹,民航、水路運輸為輔助的交通體系。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1419公里,居全國第9位,十字型高速公路骨架已初步形成。預計「十五」末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可達到2500公里。作為全省重要的鐵路樞紐之一,河南省目前已形成了「三縱四橫」的鐵路網,成為全國重要的客貨運輸中心,2002年鐵路營運里程達到6632.1公里,其中地方鐵路1372公里,居全國首位。鄭州北站是亞洲最大的編組站,鄭州東站是全國最大的零擔中轉站,鄭州站是全國最大的客運站之一。航空運輸,目前省內已建成三個民用機場,分別為鄭州機場、洛陽機場、南陽機場,共開辟32條國內航線和不定期國際旅遊包機,通航國內56個大中城市及港澳地區,每周航班560個,年吞吐量150萬人次。
作為全國重要的通信樞紐之一,全省固定電話用戶達到1364.6萬戶,居全國第5位;城市電話用戶759.9萬戶,居全國第4位;農村電話用戶604.7萬戶,居全國第5位;移動交換機用戶1072.6萬戶,居全國第11位;通訊長途傳輸實現了自動化,長途線路實現了數字化,城鄉電話交換機全部實現了程式控制化和傳輸數據化,全面啟動了用戶接入網工程,光纖、無線、寬頻等技術得到了推廣和應用。全省互聯網用戶達到194.9萬戶,居全國第10位;基本建成覆蓋全省城鄉、連通世界的通信網路。網路技術基本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網路能力及業務種類基本能夠滿足現階段信息化建設的需要。
對外開放水平逐步提高,東引西進取得新成效。積極應對加入世貿組織新形勢,認真實施開放帶動戰略,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2003年全省外貿進出口總額達到47.16億美元,其中出口29.8億美元,雙雙刷新歷史最高記錄。出口商品結構進一步得到調整,食用小麥出口填補了國內空白,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正在成為新的出口增長點。建立了鄭州鐵路東站、鄭州機場兩個國家一類口岸。貿易夥伴已遍及五大洲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利用外資領域不斷擴大,質量進一步提高,日立、東芝、菲利浦、普爾斯馬特、里昂水務、德國MAN(曼公司)等24家世界500強跨國公司相繼落戶中原。一批企業已經開始採用戰略協作、貼牌生產等手段,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競爭,50多家河南企業走出國門,在境外設立了分支機構或投資辦廠。大力實施「東引西進」戰略,豫粵、豫滬經貿合作逐步深入,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科院等國內著名高校、科研院所的產學研合作不斷加強。面向西部地區,成功舉辦了河南產品蘭州展銷會、烏魯木齊貿易洽談會、廣西投資洽談會等一系列經貿展銷活動,擴大了河南產品西部市場的佔有率。一些優勢企業開始在西部地區實施企業購並或設點辦廠。
科技、教育和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積極實施「科教興豫」戰略,科研能力不斷提高,全省擁有專業技術人員140餘萬,各類研究與技術開發機構1300多個。科技成果轉化能力顯著增強,科技成果推廣率達到35%以上,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3%。教育事業得到優先發展。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接近100%,普通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7%以上,「普九」人口覆蓋率93%以上,基礎教育水平穩居全國前列。普通高中規模發展迅速。高等教育規模成倍擴大,鄭州大學進入國家「211工程」,普通高校由1997年的50所增加到66所,在校生規模由1997年的13.6萬人增加到55.7萬人,增長3.1倍。普通高校錄取率連續兩年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民辦教育發展迅速,各級各類民辦學校已達4400多所,居全國第5位,在校生達70萬人。實施了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廣播、電視人口有效覆蓋率均達94%以上。文化、體育、衛生、新聞出版等社會事業更加繁榮。全省人口自然增長率連續11年低於全國平均水平。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成效顯著,水、土地、礦產等資源使用效率明顯提高。
黨的十六大確立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繪制了二十一世紀前二十年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宏偉藍圖。9600萬河南人民在河南省委、省政府帶領下,邁上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征程。
按照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規劃綱要,河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體目標是:在優化結構和提高效益的基礎上,堅持「一高一低」,確保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以上,達到3000美元,基本實現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努力實現中原崛起。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更具活力更加開放的經濟體系。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社會保障體系比較健全,社會就業比較充分,人民生活更加富足,社會主義民主更加完善,社會主義法治更加完備,人口素質明顯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
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本途徑,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最根本的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必須大力推進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努力完成基本實現工業化這一歷史性任務。加快工業化、城鎮化,推進農業現代化是我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本途徑,也是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的必由之路。要堅持以工業化為主導,以城鎮化為支撐,以推進農業現代化為基礎,統籌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在發展布局上,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實施中心城市帶動戰略,帶動周邊地區特別是農村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在全省形成各展所長、優勢互補、競相發展的格局。以鄭州為中心,包括洛陽、開封、新鄉、焦作、許昌、平頂山、漯河、濟源在內的中原城市群經濟隆起帶,要加強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大力發展優勢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建成全省對外開放、東引西進的主要平台和全國重要的製造業基地,區域性商貿金融城市和科教文化中心,中西部綜合競爭力較強的開放性經濟區,努力在全省率先實現全面小康的發展目標。到2020年,中原城市群經濟隆起帶非農勞動力占勞動力總數的比重達到80%左右,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60%左右,國內生產總值佔全省的60%以上。豫北地區的安陽、鶴壁、濮陽,要充分發揮工農業基礎較好,油氣、煤炭資源比較豐富的優勢,逐步建成我省重要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裝備製造業基地、鋼鐵基地、煤化工和石油化工基地。豫西地區的三門峽,要充分發揮礦產、林果等資源豐富的優勢,搞好精深加工,建成全省重要的煤化工基地、黃金生產加工基地、鋁工業基地和林果業生產加工基地。豫西南地區的南陽,要形成中葯生產基地、紡織基地、以非金屬礦產開發利用和農副產品加工為主的產業帶。黃淮地區的駐馬店、商丘、周口和信陽,要建成全國綠色農產品加工出口基地、生豬和肉牛肉羊生產加工基地、油料生產加工基地和勞務培訓輸出基地。
為了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必須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創新發展機制,在更大程度上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提高國民經濟發展的市場化運作程度,著力抓好六項關系全局和長遠發展的戰略舉措。(一)堅持擴大內需,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和基礎產業發展;(二)不斷深化改革,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三)強力實施開放帶動,不斷擴大東引西進;(四)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健全社會保障體系;(五)堅持科教興豫,發揮人才作用;(六)堅持可持續發展,實現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
② 鄭州的地理環境,歷史文化,風土人情方面有什麼特色
一、地理環境:
地勢為西南高、東北低,呈階梯狀下降;鄭州市共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6項,傳承人4人;鄭州市區方言內部略有差異,大致可分為新老兩派。
鄭州市位於秦嶺東段余脈、中國第二級地貌台階與第三級地貌台階的交接過渡地帶。
總的地勢為西南高、東北低,呈階梯狀下降,由西部、西南部構造侵蝕中低山,逐漸下降過渡為構造剝蝕丘陵、黃土丘陵、傾斜(崗)平原和沖積平原,形成較為完整的地貌序列。
二、歷史文化:
鄭州市共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6項,傳承人4人;省級非遺59項,傳承人26人;市級非遺185項,傳承人149人。
已公布五批市級項目,三批市級傳承人。其中,少林功夫、新鄭黃帝故里拜祖大典、超化吹歌、鞏義小相獅舞為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三、風土人情:
鄭州方言屬於中原官話鄭開片,是居住在市區的大多數人中通行的地方話。鄭州市區方言內部略有差異,大致可分為新老兩派。
老派分尖團,口語中兒化音、u化音較多,新派不分尖團,兒化音向北京音靠攏,u化音明顯減少。
(2)商都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鄭州市地處黃河中下游和伏牛山脈東北翼向黃淮平原過渡的交接地帶,西部高,東部低,中部高,東北低或東南低;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
截至2018年,鄭州下轄6個市轄區、1個縣,代管5個縣級市,總面積7446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830.97平方公里,總人口1013.6萬人,完成生產總值10143.3億元。
鄭州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八大古都之一、國家六個大遺址片區之一。鄭州歷史上曾五次為都,為中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故里,擁有不可移動文物近萬處,其中世界文化遺產2處,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4處80項。
2016年12月,國家發改委批復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2017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指導意見」指出鄭州要發揮區位優勢,打造交通和物流中樞,彰顯人文特色,建設國際化現代都市。
③ 無錫的歷史文化是什麼
3000年以前,兩名位於中國北方周朝太子泰伯和仲雍為讓位於季歷,東奔至此,定居於無錫,定居梅里,今無錫梅村鎮(盡管有些歷史記載說實在今天的蘇州)。
二人幫助並帶領當地人民種田、開發水利,不久後這里便繁榮了起來。泰伯去世之後,因其無子,周朝君主便將他的後代冊封為「吳王」,史稱「勾吳」。
在春秋時期,吳國成為了最為強大的諸侯國。孫子的一些後代如今仍然住在無錫李子公園附近的孫巷。然而,不久後吳國被越國(今天浙江和福建一帶)所滅,後楚滅越,吳國在戰國時期又歸屬於楚國。
「吳」區域內的文化、經濟中心在嬴政在位期間轉移到了蘇州,嬴政也是第一位統一中國的皇帝,隨後無錫則劃分給了蘇州。在漢朝時期,武帝設無錫為郡。
無錫的農業和絲綢工業非常發達,尤其是在修造了大運河之後。 20世紀初期,無錫已經成為了中國紡織業的中心城市,以及全國四大糧食產地之一。
在1900年至1940年間,無錫被看作是中國最重要的城市。 1949年以後,無錫的重要性也在逐漸增長,建立了很多紡織產業以及輕、重工業。這座城市也被視為江蘇省第三大重要的城市,僅僅排在省會南京和蘇州之後,隨後便被稱作是「江蘇第二」(南京市「江蘇第一」)。
(3)商都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1、傳統文化
無錫是中國吳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 吳文化的發展開創了江南古文明,當時由吳泰伯所開創的基業為中國古代歷史上最長的一個諸侯國家。
吳國歷經了740年,是歷史上任何一個諸侯國都比不了的。 吳地區域文化簡稱為吳文化,通常來說為吳地從古至今所創造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所有成果。
2、傳統戲劇
錫劇又叫做「無錫灘簧」,一直廣泛流行於蘇南地區,解放以後,從原有的太湖地區漸漸流傳到長江三角洲等地。錫劇的黃金時代為二十世紀的五、六十年代,一舉成為華東三大劇種之一,是江蘇主要的地方戲曲劇種。
在民國時期,錫劇被稱「新戲」,抗戰時期又叫「文戲」,建國前後稱「常錫劇」,直到1954年「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後統稱為「錫劇」。
錫劇發展為古裝戲為主後,主要吸取京劇的表演程式和藝術手段。其以簧調為主要曲調,後又創造了一些新腔以及增加了板式變化,尤其是大陸調從單一曲調成為變化豐富的腔類,除此之外還吸收了江南的大量傳統的民間音樂。
3、傳統工藝
江蘇無錫宜興手工紫砂陶技藝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並且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就。紫砂陶以其特殊的材質原料,精湛的手工技藝,古樸的自然色澤以及千姿百態的藝術造型,而享譽海內外。
在無錫宜興特有一種澄泥陶,其顏色絳紫,由其所製成的產品都叫做「紫砂器」,或簡稱為「紫砂」。這里所出產的紫砂在明、清時代開始就已經具有了很高的知名度。
宜興紫砂壺的造型多種多樣,完全採用全手工的拍打鑲接技法製作而成,這種成型的工藝在世界上可謂獨樹一幟。
④ 中國的生活中的傳統文化資料
我國是茶葉的故鄉,也是飲茶最早、茶文化歷史最悠久的地方。廣州是茶葉之路的起點,早在二千多年前的西漢時期,茶葉就連同黃金、玉帛等商品經由廣州出口到印度等亞洲地區。作為嶺南文化的代表地,我國最早的通商口岸,經濟最前沿的開放城市,廣州有著歷史悠久的茶文化,兼古今,集中外,底蘊深厚,是具代表性的民俗旅遊資源,開發潛力巨大。
一、 廣州茶文化是廣州民俗旅遊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
勿庸置疑,嶺南文化是廣州民俗文化的代表,廣州的民俗旅遊資源用嶺南文化基本就可足以代替,而其中茶文化有著重要地位,因此依照民俗文化學的相關理論可以認為,廣州茶文化屬於民俗文化的特定范疇,是廣州民俗文化重要組成,具有民俗文化的幾個重要特徵,屬於重要的民俗旅遊資源類型。
1、社會普同性。
民俗是普遍存在於人民生活之中共同的文化現象,這就是普同性的表現,茶文化在中國來說,無論在那一個區域都是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在廣州更是如此,廣州人飲茶的習慣早已全國聞名,地理條件更是決定了廣州人對茶的需要,因此茶文化在廣州具有普遍共同性。
2、文化信息共有性。
民俗文化具有地域性,並且在地域性中體現普同性。普同性則以地域范圍內文化信息的共有為特徵來顯示的文化的共同。這里的信息共有不是現代概念上的信息共享,現代的信息共享內涵和外延都要復雜得多,而民俗文化的信息共有是具有一定地域范圍和一定條件限制的,是一定時空條件下特定群體對特定文化的共有。廣州是現代化的大都市,信息流動大,但就茶文化來說,不僅文化的信息價值得到了傳遞和保留,而且具有普同性,因此無論是傳統茶樓文化還是現代街頭茶飲料文化都具有文化信息的共有性。
3、文化模式的整合性。
文化的演變是一個動態過程,並在演變中不斷地被整合形成一定模式,再進行整合。廣州的茶文化正是在這種整合過程中形成了如下文所述的幾種主流茶文化,具有文化模式的整合性。
二、廣州茶文化的主要類型。
茶文化概念的內涵比較廣大,從茶樹起源考證到合理的健康飲茶習慣都可以算做文化的部分,本文主要從民俗旅遊資源的角度來分析廣州茶文化的類別:
1、廣州的茶俗文化。
現代廣州的飲茶習慣通稱為三茶,即早茶、下午茶和晚茶,三茶的時間不同,消費人群也不同,老一輩茶客保留了早茶的習慣,且大多已退休,有充裕時間飲早茶,早茶便是廣州老年人的主要休閑方式,年輕一代則因為工作方式和生活習慣的改變,主要飲下午茶和晚茶,以休閑、交友和工作為主要目的。禮節上,兩個基本的禮節是茶樓每個飲茶者都知道的:即叩禮和續水,可見廣州人飲茶的習慣和禮節構成了廣州茶俗文化的主體。
2、廣州的茶樓文化。
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但飲茶的環境大多以茶室、茶館等為主,很少有像廣州這樣的茶樓飲茶風俗。從第一家新式茶樓--三元樓,到本世紀初四大茶樓,以及現代的各種茶居和酒家,一百多年時間就造就了廣州的茶樓文化。首先是茶樓文學,體現在茶樓名稱和茶樓文字上。名稱上如文園、西園的園名,陶陶居、陸羽居的居名,以及現在的酒家、漁港等等。文字上各茶樓也各有風格特色,如陶陶居、妙奇香的對聯,各酒家、漁港的茶牌、點心牌、廣告等。其次是茶樓的建築風格,各茶樓或臨池、或靠山、或以植物掩映,別具一格,主要有以文園為代表園林綠蔭式建築風格,以陶陶居為代表的仿古豪華建築風格,以及現代的一般賓館酒店風格。
3、廣州的茶點文化。
茶點是廣州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品種繁多,製作講究。茶點的品種、款式和風味是由皮、餡和技藝構成,皮有四大類二十三種,餡有三大類四十六種,相互組合,款式多樣,據說單泮溪酒家就有1000多款。除此之外,各名茶樓都有招牌名點,例如南園的鹽鋦雞、泮溪酒家的荷葉飯等,體現茶樓的傳統風格。因此在廣州的飲食文化中,茶點以其精美和豐富而成為必不可少的部分。
4、廣州的街頭涼茶文化。
廣州亞熱帶的地理位置,濕熱的氣候條件使涼茶成為廣州人生活必需品。涼茶含有十多種草葯,是清熱解毒最好良葯,也是廣州人主要飲料之一,因此街頭涼茶店逐漸形成。涼茶店面一般不大,但是布局風格獨特,老字型大小店鋪較多,如王老吉、黃振龍等。現代涼茶生產工藝、包裝工藝都有了很大發展,各老字型大小紛紛推出了適應時代、各種包裝涼茶飲料,已經成為廣州飲料行業不可少的部分。
三、廣州茶文化旅遊資源的價值。
茶文化在中國來說,是一種大眾性文化,也是中國文化的組成。從價值的角度出發,可以得出茶文化具有幾種價值:哲學價值、文學價值、美學價值、醫學價值、科技價值、民俗學價值、宗教價值等等,但是就廣州來說,茶文化更多的是人民生活文化,因此本文從民俗旅遊資源角度出發來進行價值論述。
1、 觀賞價值。
茶文化本身就是觀賞價值很高的民俗文化,而廣州茶文化無論是茶具、茶點、茶樓等有形的藝術,還是茶俗、茶藝、茶道等無形的藝術都體現著很強的觀賞性。廣州的茶具風格,種類繁多、功能多樣,其中來源於潮汕地區的功夫茶大大豐富了其內容。對於茶點,更是不用說,精良的製作手法和工藝,獨特的口味,豐富的品種和用料,在全國都是首屈一指的。至於茶的建築文化,只要到了廣州的老字型大小茶樓就可以切身體會到,獨特的嶺南派建築風味,傳統氣息和現代氣息的結合,營造了非常獨特的嶺南茶文化環境,可以使遊客獲得更美的感受,身心俱受益。
2、體驗價值。
遊客的旅行過程就是獲得體驗價值的過程,廣州對外地遊客的吸引力不僅在於現代的都市文化,而且在於歷史沉澱後獨一無二的傳統廣式文化。茶是廣州人生活方式的直接體現,也是嶺南文化的載體之一,茶文化中既包括了文化實體,又包括了非文化實體,既可以提供直接體驗價值,又可以提供間接體驗價值,因此茶文化的體驗價值是特殊而具強烈吸引力的。
3、商品價值。
旅遊的過程就是旅遊資源轉化為產品,並進入流通領域實現商品價值的過程,旅遊商品價值的高低與旅遊資源的可開發性和吸引力密切相關。上述廣州茶文化的四個類型本身商品性就很強,作為旅遊資源開發可實現的商品價值很高,形成商品系統性開發模式的潛力很大。
4、服務價值。
茶文化的服務價值是肯定的,這里主要不是這層涵義,而是突出廣州茶文化傳統上和現代意義上具有的服務優勢和高服務價值。廣州經濟基礎較為雄厚,開放條件好,服務行業發達,無論是在服務手段和服務方式上在全國都是一流的,這是外地人體會最深的一點。廣州的茶樓無論大小,給客人續水這一服務的關鍵環節是最好的,茶樓的服務員時刻關注客人的飲茶過程,客人如果需要加水,只需將茶壺蓋揭開靠在一邊,服務員就馬上過來續水,不需被提醒。這點在國內其他地方一般只有上一定檔次和規模的酒店或飯店如此,但在廣州,就是街邊的茶攤都如此。
5、融整價值。
文化的沖突和融合一直是文化學爭論的焦點,廣州茶文化特殊價值就體現在對外來文化的不斷融合和優化整合上。廣州是歷史上開放最早的通商口岸,有海上絲綢之路的美稱,華南商都的歷史地位和經濟條件決定了廣州在對待外來文化上已經形成一定的文化容量和優化機制,並且茶文化的系統形成也只是通商後一百多年的時間,正好是這一特殊價值的體現,因此眾多類型茶文化的進入對豐富民俗旅遊資源種類,優化民俗旅遊資源結構具有重要作用。
四、廣州茶文化旅遊資源的開發建議。
民俗旅遊資源的開發一直以來都是爭論較多的話題,特別是對於民俗同化、民俗庸俗化、民俗商品化等問題,針對廣州茶文化作為民俗旅遊資源的特點,以及不同於一般民俗旅遊資源的優勢,可以預見廣州茶文化具有很大開發潛力,筆者對於開發有以下建議:
1、 樹立對茶文化的認同觀,充分認識茶文化旅遊資源的重要性。
對於都市旅遊來說,開發模式是多種多樣的,但無論何種類型,都離不開文化的支撐,文化是都市的底蘊。廣州的都市文化遠有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商都文化和嶺南文化,近有抗掙和革命文化,現有現代國際都市文化,而茶文化體現了廣州人的精神和生活,是廣州文化一個重要的部分。
2、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不斷地融整外來文化。
這是廣州茶文化融整價值的寫照,也是廣州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的寫照,是茶文化未來發展的趨勢。廣州現在就已經匯集了廣東茶文化和部分省外茶文化,其中包括具中國茶道之稱的潮洲工夫茶。因此,廣州可以依託華南商都的地位和嶺南文化的烘托,以及強大的社會經濟條件來塑造中國茶文化之都的形象,充分挖掘茶文化的商品價值,系統性地開發茶文化商品。
3、 實施中國茶文化之都的形象品牌戰略。
利用文化形象是品牌戰略成功的秘訣,西方國家正是通過這種方式來進行對全球文化的滲透,例如電影--好來塢,電腦--微軟等等,而茶文化在中國只有普遍性,沒有系統性,因此作為茶的故鄉,茶文化還比不上日本具有吸引力,但五千年的歷史和十三億人口是中國茶文化發展的強大後盾,廣州由於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社會經濟條件具有很強的包容性和發展潛力,可以匯集全國茶文化精華,以茶文化之都的形象來系統地闡述中國茶文化,發展中國茶文化,樹立為中國茶文化的品牌城市。
4、 以廣州茶文化促進享受型旅遊的發展。
中國現代旅遊業發展的時間不長,國民的旅遊方式還停留在掃盪型(即盡可能多地將景點列入有限時間和資金的旅程)、掠影型(即忙於選擇景點攝影作為日後紀念或談資)、趕馬型(隨團旅遊,一切聽從導遊人員的安排)的階段,旅遊者得到的是身心疲憊的經歷。隨著經濟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旅遊者將更為注重有實質享受的旅遊,而茶文化以其傳統的養生和休閑方式,獨特的觀賞價值和體驗價值,高享受的服務,以及蘊涵於生活方式的文化經歷將開拓國民旅遊的新階段--享受型旅遊。
5、身游與心游結合。
旅遊不僅以實境,更以遊客體會到的意境重要,意境的發掘和喚起可以通過各種方式,茶就是一種很好的手段,特別在是廣州自然旅遊資源較少,近代革命旅遊景點較多類似,現代人文旅遊資源重復性也大的情況下。因此選擇有代表的幾類景點,加上體驗價值較高的茶文化旅遊,營造廣州旅遊文化意境,實現身游與心游結合,是為最好的旅遊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