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歷史組的未來發展方向怎麼寫
1、目前的自己現狀優勢缺點分析;
2、未來的一個發展目標(專業上的專家,管理上職業經理人)
3、幾年的規劃(是3年還是5年,每年准備幹些什麼)
4、具體通過一些什麼手段達到你的目標。
② 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是什麼
正所謂合久來必分,分久必合一源樣,歷史正是如此,我們現在所處的階段都是不發達的人類近代發展階段,未來的共產主義,這只是偉大思想家的猜想,將來發展成什麼樣子,都不好猜想,只有歷史見證一切,中國目前所處的階段和現階段遇到的種種現象,是初級階段必經階段。隨著教育的普及和人們參政意識的提高,相信中國的將來會更加美好!
③ 中國未來發展趨勢
一、未來10年是中國歷史發展的關鍵時期
當前,內外都高度關注中國能否有效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在我看來,這取決於未來10年中國能否有效地推進發展方式轉型。
國內外環境變化使中國發展面臨新形勢。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世界經濟形勢出現復雜的變化,經濟格局出現重大變動。近來,希臘、義大利、葡萄牙等歐洲國家的債務危機愈演愈烈,美國失業率高居不下,全球經濟面臨新一輪考驗。恢復經濟增長、實現世界經濟再平衡成為新時期的主要挑戰。目前看來,這次危機根源於國際經濟結構失衡,出路在於對國際經濟結構做重大調整。歷史表明,調整、再平衡是漫長的過程,並伴隨很多不確定因素。這也使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新的復雜的外部環境。
更重要的是,中國國內需求結構出現重大變化:即發展型需求的比重逐步增加,公共產品短缺取代私人產品短缺成為突出矛盾。社會需求結構的變化,直接引發了社會消費結構的變化,形成了改變經濟結構的現實需求。
在這個特定背景下,中國正面臨「中等收入陷阱」的新挑戰。過去30年,我國以經濟總量為導向的發展方式在做出歷史性貢獻的同時,也積累了諸多矛盾,包括資源環境問題、貧富差距擴大問題等。應當說,在內外發展環境變化的大背景下,未來10年我們面臨不容忽視的「中等收入陷阱」的新挑戰。
就是說,未來十年是加快發展方式轉型以規避「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時期。一方面,如果抓住機遇,改革有實質性進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取得重大突破,那麼未來10年完全有可能繼續保持8%左右的中高速經濟增長和平穩的社會發展,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另一方面,如果喪失機遇,導致發展方式轉變長期停滯不前,就很有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因此,未來十年,關鍵在於以改革攻堅加快發展方式轉型,以體制創新保障經濟社會平穩發展。
二、未來10年轉變發展方式成敗的關鍵在於改革的重大突破
在我看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面臨的改革任務繁重,挑戰巨大,關鍵在於抓住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牛鼻子,實現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的重大突破。
加快以完善生產要素市場為重點的經濟體制改革。這就是要加快建立富有活力的市場主導的經濟運行機制,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尤其是要盡快打破行政壟斷。目前,我國經濟運行中存在的價格關系扭曲、結構調整不到位、資源消耗成本過高等問題,都與行政性壟斷范圍過寬、程度過深導致市場機製作用不充分有直接的關系。
加快以滿足社會公共需求為導向的社會體制改革。未來幾年,社會體制改革應著眼於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擴大國內消費需求特別是居民消費需求,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同時,要著力理順收入分配關系,真正做到「藏富於民」。
加快以政府職能轉變為主線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從30年轉型與改革的歷程看,中國發展方式轉型的主要挑戰不是經濟社會本身,而是政府轉型:第一,政府轉型的核心是如何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實現政府與市場功能的良性互動。第二,必須把維護公平正義作為政府轉型的基本價值取向。第三,政府轉型要處理好政府與社會、公有產權和非公有產權的關系。第四,要建立有效的權力制衡與監督制度是政府轉型的關鍵。
三、新時期深化改革急需加強頂層設計
協調利益關系需要頂層設計。過去幾年改革的實踐表明,改革越來越受到多方面利益的制約。未來10年的改革,無疑更進入到利益沖突、利益博弈的深水區。各種深層次的矛盾紛紛顯露,盤根錯節地聯系在一起,已經很難分清純粹的經濟問題、政治問題或是社會問題。在這種情況下,迫切需要加強改革的頂層設計。
推進改革突破需要頂層設計。為此建議:第一,重構改革的協調機制。成立中央政府改革領導協調機構;第二,加強改革立法,把改革納入制度化、法治化軌道;第三,建立改革進程的評估機制;第四,努力營造有利於改革的社會環境和輿論環境;第五,大力發展科技興國,進一步開發新能源、新材料,經濟運行模式要追求有效率的產業增長;第六,大力推進教育、醫療衛生領域的改革,教育要倡導人人機會平等,醫療要保證普通民眾看得起病;第七,大力推進民主建設;第八,縮小貧富差距。
④ 中國未來的發展趨勢如何
從貿易大國邁向貿易強國——未來10年我國對外經濟貿易發展趨勢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過四個五年計劃期間的努力,對外經濟貿易發展很快,現已達到一個相當的規模。國民經濟發展與國際經濟的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十五」計劃和其後一段時期,將是我國擴大對外開放領域,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力爭成為一個對外經濟貿易強國,積極而又健康地融入世界經濟的重要歷史時期。 差距與轉變20年的改革開放,我國已發展成為一個對外經貿大國,但是還算不上一個對外經貿強國。在新的世紀里,我國的目標應當是從一個對外經貿大國發展成為對外經貿強國。但與世界貿易強國相比,現時還有許多差距。 我國在世界貿易中所佔比重較小。1999年排在世界貨物貿易前6位的國家,其出口佔世界的比重分別為:美國12.4%、德國9.6%、日本7.5%、法國5.3%、英國4.8%、加拿大4.2%,而我國僅為3.5%。排在世界服務貿易前6位的國家,其服務貿易出口佔世界服務貿易出口的比重分別為:美國18.8%、英國7.6%、法國5.9%、德國5.7%、義大利4.8%、日本4.5%,而我國僅為2.0%。 從進出口商品結構和貿易結構看,我國出口商品中技術含量和附加值較高的產品所佔比重偏低。美國的機械設備出口在其全部貨物出口中所佔比重約為52%、德國51%、日本69%、法國43%、英國48%、義大利39%。我國機電產品在出口商品中所佔比重不到40%,而且其中大部分是勞動密集型、低附加值的產品。此外,我國的服務貿易與貨物貿易之比,也比上述國家低得多。 從資本流動情況看,我國外資流入與對外投資均小於居世界貿易前列的國家。1999年流入美國的外國直接投資2755億美元,美國對外直接投資1509億美元;流入英國外資821億美元,英國對外直接投資1992億美元;流入德國外資268億美元,德國對外直接投資505億美元;流入法國外資391億美元,法國對外直接投資1079億美元;流入荷蘭外資337億美元,荷蘭對外直接投資458億美元。而中國人均利用外資規模同上述國家相比更是相差甚遠。 從貿易體制和企業經營機制看,我國與居於世界貿易前列的國家相比,還缺乏一套較為完善的經濟貿易法律法規體系。在多邊貿易體制框架下,這些國家的關稅稅率都比較低,非關稅措施相對透明和穩定,對外商投資實行國民待遇,本國企業受國家政策保護比較少,存亡成敗主要取決於自身競爭能力。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已經形成一套能夠適應市場經濟競爭環境的企業經營機制和治理結構。 我國綜合國際競爭力排位落後世界水平。從國內產業發展、國際化程度、政府管理、金融服務、基礎建設狀況、企業管理水平、科學與技術實力、人口素質等指標所反映的綜合競爭力看,目前居於世界貿易前列的國家,其排位也都居於世界前列。而我國的綜合競爭力目前僅居於世界第29位,單項排位我國際化程度排第20位、金融服務水平排第42位、基礎建設狀況排第40位、企業管理水平排第30位、科學技術實力排第13位、人口素質排第24位,總的看來都比較落後。 近幾年我國出口增長速度有所放慢,除亞洲金融危機等外部環境影響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迄今為止我國外貿增長方式仍然是粗放型的。從當前和今後發展趨勢看,這樣一種粗放型、數量擴張型的增長不可能長久維持。實現由「大」到「強」的轉變,是新形勢下外經貿持續、健康發展的歷史性課題。首先,國際間經濟貿易競爭日益激烈,以廉價工業製成品為主的出口增長更多地受到市場規模限制。在過去若干年中,我國許多出口產品成為眾矢之的,遭遇到激烈競爭和反傾銷威脅。因此,只有不斷提升出口商品質量、檔次和附加價值,才有可能保持和擴大我國的出口市場份額。其次,我國沿海地區原有的勞動力和其它要素成本低廉優勢正在遞減,一些傳統勞動密集和資源性商品出口增長的潛力已經有限。只有加快產業技術進步,培植新的競爭優勢,增加出口商品中的技術、服務含量,才能保持和強化沿海地區外向型經濟的發展勢頭。第三,我國外經貿主體結構不夠合理,國有外貿企業競爭乏力,除外商投資企業外的其他非國有企業的潛力還沒有發揮出來。只有大力推進外經貿體制改革和企業經營機制的轉軌,才能優化經營主體結構,充分調動各類企業參與國際經濟貿易競爭的積極性。第四,粗放型外貿增長對環境的負面影響越來越嚴重,而且今後將日益受到國際貿易中環保要求的制約。只有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更多地「走出去」利用國際資源,才能緩解出口增長與環境、資源等的矛盾,實現外經貿的可持續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增長告別短缺經濟階段,外貿的地位、作用已不僅僅是出口創匯。進出口增長必須與國民經濟發展的宏觀目標相協調,使國民收入實現最大化。因此,這就要求企業經營進出口必須以經濟效益為中心,外貿宏觀調控和管理必須以保證宏觀經濟目標的實現為最基本要求,依靠優化出口商品結構,發揮比較優勢和提高經濟效益,來實現外貿的更大發展。由外經貿大國向外經貿強國轉變,是使我國對外經濟貿易再上一個新的台階,在今後5年到10年國民經濟發展中繼續發揮重要推動作用的關鍵,也是中國應對經濟全球化挑戰,以更加積極的姿態融入世界經濟,爭取更大民族利益的需要。 中國邁向外貿強國應堅持的基本方針:實現對外貿易與國民經濟協調發展;努力提高利用外資水平;參與多邊貿易體制與
⑤ 手機行業的發展歷史和未來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伴隨著晶元低功耗的進步及全球3G網路的發展,手機行業的又一次革命到來了。手機從發明以來,經歷了多次變革與轉型。從通訊方式來看1G是模擬信號,2G是數字信號,3G、4G其實也是數字信號,沒有什麼本質的變化只是網速變快了,快到足以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手機本身由於晶元技術、屏幕顯示技術、電池技術的進步,變的越來越智能,發展模式也從原來的單一產品生產變為分工協作。慢慢變的越來越像PC產業,遵循摩爾定律,各個部件標准化。外部環境來看,通訊技術使網速不斷增加,通話功能的比重逐漸降低,各個運營商的地位也在邊緣化,最後淪為網路的管道。在這個巨大的變化下,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下一代的王者。
主要參戰人員:
鼻祖:蘋果
當喬布斯把iphone展現在世人眼前,引來了一片嘲笑,誰也沒有察覺手機行業已被他顛覆。而今蘋果市值已達3300億美元,成為高科技行業一哥,無疑成為所有競爭者的崇拜者。往往一個行業的變革者都是來自行業外部。蘋果有著軟硬通吃、工業設計及用戶體驗等基因,做出iphone這樣劃時代的產品,同時開創了APP模式。
手機製造商:諾基亞、MOTO、三星、LG、RIM、索愛、HTC
諾基亞:諾基亞是鍵盤時代的王者,其產品實用、外觀朴實。在當時硬體及網路都很差的時候,推出symbian系統,一舉拿下智能手機70%的市場份額。也正是這樣,造成諾基亞對所有新事物都傲慢的認為那不是用戶所要的。後知後覺的諾基亞,換ceo,同時與intel、微軟建立聯盟,同時發展Meego和WP7兩種手機系統。劣勢:落後於其他智能手機,在北美市場處於絕對的劣勢,有被淪為管道的可能。
MOTO:從來都是個瘋子,對工業設計有著無限的執著,曾經有過V70、V3、A1200這樣經典的產品,當然最終也跌倒在這份執著上。銥星計劃的失敗,大家也對此報以惋惜。就當大家認為摩托羅拉這個品牌會消失的時候,憑借android一舉咸魚翻身。在未來,繼續把握行業節奏,同時發揮自己的瘋狂。
三星:強大的從向一體化,其優點在於生產速度,及成本優勢。缺點,也許韓國相鄰中華,也吸取了投機取巧的思想,永遠模仿大於創新,不能成為領袖。
RIM:不同其他製造商,有著自己獨特的氣質,全鍵盤及郵件系統是其優勢,在北美還是有很多粉絲。對智能手機的大勢認識不夠,迷茫於改變自己還是堅持自己。
LG:和三星性質基本一樣,當然對外形有著更變態的品味。
索愛:在功能性手機時代也輝煌過,品質和外形是其優勢,但存在研發周期長和成本高的劣勢,沒有變化的話,在未來機會不大。
HTC:華人世界第一個世界級手機品牌,智能手機行業的老兵,能保持研發速度和低成本,又能在北美人心中保持cool 的感覺,確實不易。目前為止htc的手機性價比最高,同時各種系統通吃也保證其在行業內的穩定性。
PC:惠普、戴爾、聯想、Acer。
在目前智能手機的變革下,各PC廠商發現游戲規則如此的相似,也想分一杯美羹。但基本沒有什麼大的作為,因為品牌影響力和工業設計和其他廠商還有差距。
互聯網:微軟、google
在互聯網領域,二位打的難解難分。移動互聯網對於兩個巨頭,都是零起跑線。誰都想向windows一樣統治世界,微軟按照PC思維是一個錯誤。要知道手機最多不超過5寸,所以android通過吸取IOS的優點,暫時領先。同時,android又擁有互聯網基因,秉承google「do no evil」的精神,免費開源操作系統。更是採用聯盟戰略。把一下手機製造商和網路運營商聯合在一起,整合世界信息。Android一舉成為世界增長速度最快的系統。微軟痛定思痛,也推出WP7系統,又與諾基亞達成協議,但該系統和android有著本質不同,授權收費,且硬體要求高,造成增長緩慢。
平台:IOS、Android、WP7、symbian
IOS只為Iphone而生,簡潔,容易上手,自定義內容少,穩定運行所以軟體,從不死機。擁有30個軟體,但很多需要付費。完美的封閉式生態系統,當然還有國人最喜歡的越獄。Android,開源系統,完全免費,可隨意定製,十多萬個軟體,每家手機製造商都根據自己的特點定製手機。多元化的操作,很適合geek使用。WP7,系統UI新穎,操作方便,硬體要求高且需要付費,秉承windows一貫的兼容性。可使用軟體最少,發展緩慢。symbian,硬體要求低,用戶體驗差,應用豐富,適用於鍵盤類智能手機。
在這次革命中,有以下幾個特點,沒有把握這些規律的玩家都會被淘汰。第一,移動運營商終將淪為管道。凡是想進入移動互聯網的運營商,都是燒錢行為。畢竟,運營商是傳統行業和IT精英們沒的比,失敗案例可以看看移動搞的手機系統。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手機號碼都會消失,大家會有各自特有的一個ID,互相溝通。運營商要做的不是如何不讓自己變為管道,而是轉變思維如何把管道這個本質工作做好。第二,軟硬通吃是不可能的,就算王者蘋果也要把一些零部件外包出去。和PC產業一樣,產業分工越來越細化,個廠商要根據自己的優勢,選擇發力點。第三,將來不會像PC時代只有一個windows,而會多種系統並存,因為app模式將更多實惠留給開發者,這樣以後每個平台上所用主流軟體都是一樣的。這點不同於PC產業,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會出現多個平台和多個手機品牌同時競爭。
⑥ 中國時代未來發展趨勢
站在新的歷史來起點上,展望未自來中國經濟走向,新華網經濟分析師們經過廣泛深入的調研,對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新能源對中國汽車業的影響、未來中國能源消費格局、未來 中國銀行(行情 股吧)業發展趨勢、中國紡織業的前景、文化創意產業的興盛、網路生活的新階段、糧食供求的平衡、資本市場的深化和城鎮化發展水平等作出了全方位預測。從中不難看出,經濟國際化、產業高級化、市場深度化,將貫穿於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全過程。
⑦ 未來歷史有發展的必要嗎會朝什麼方向發展
歷史的發展是按照規律進行的
有客觀的規律
是向前發展的,會越來越好
越來越人性化越來越科技化
⑧ 中國未來十年的發展趨勢
趨勢之一:人民幣國際化步伐加快 人民幣難成自由兌換貨幣,穩健升值是大勢所趨 資料圖片 來源:中新社未來10年,將是人民幣加快走向國際化的10年。2020年,人民幣在國際貿易結算中的比重將超過10%,在國際儲備和外匯交易中的比重甚至將高達15%。到2020年,在美元沒有出現崩潰性貶值的情況下,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將在4.2:1左右,年均升值約4.5%。 今後10年,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將更多地受到我國經濟和外貿持續較快增長的推動,人民幣加快國際化將推動我國利率匯率改革、資本市場擴展、貨幣監管調控水平提高。 相對於我國經濟規模和外貿佔全球總量的比例,目前我國人民幣的國際地位已明顯滯後,但人民幣國際化水平的提高一直受制於我國經濟增長方式和金融監管水平。本次金融危機對全球經濟和現有主要國際貨幣尤其是美元的沖擊,為加快人民幣國際化提供了難得的契機。 預計今後10年,我國GDP年均增長8%,至2020年,我國經濟總量將達到75.7萬億元左右,按目前匯率計算,大約相當於11萬億美元。考慮到人民幣升值因素,屆時我國經濟規模可能接近美國水平,超過日本一倍,相當於全球GDP總量的20%。 貿易方面,我國進出口也將年均增長8%,仍將快於全球5%的平均增速。由此,我國外貿總額至2020年將達到6.4萬億美元,大大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占屆時全球貿易總額的13%。並且我國外貿將由順差轉為逆差。2020年,人民幣在國際貿易結算中的比例將大致與我國外貿佔全球貿易的比例相當,而人民幣在儲備資產中的比例或許更高。 人民幣國際化的羈絆依然存在。首先,我國經濟增長過於依賴出口和投資,貿易和投資的雙順差阻礙了人民幣的輸出,而這是本幣國際化的首要條件。即使外貿和投資全部以人民幣結算,出口和投資雙順差也將吸干通過進口支付和對外投資流出的人民幣,造成境外人民幣流通的短缺,或只能以大幅增加外匯儲備來支持人民幣國際流通量的需要,即以美元等外匯的流入換取人民幣的輸出。 人民幣走出去的過程還將伴隨著我國資本市場進一步對外開放和拓展,為境外人民幣持有者提供較充分的可供投資的「資產池」。人民幣利率和匯率的形成機制也將更加市場化,使得持有人民幣的風險降低。資本項下的資金進出管制將放鬆,以滿足人民幣資產投資者對投資安全性和盈利性的流動性要求。 這些趨勢都將推動我國貨幣金融調控手段的完善。 10年之內,人民幣依然難以成為自由兌換貨幣。但人民幣穩健升值則是大勢所趨。預計至2020年對美元將累計升值60%以上,先慢後快,年均升值約4.5%。 趨勢之二:新能源助中國成汽車強國 在中低端汽車市場上將孕育出一批世界知名大眾品牌 到2020年,我國汽車保有量仍將較大落後於美國,千人汽車保有量仍將不及世界平均水平。 汽車市場高速成長帶來的能源和環保壓力將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很可能成為我國汽車工業縮小與汽車強國之間差距的一個契機。 過去10年,我國汽車生產和市場以超過GDP增速近一倍的高速度成長,私人消費成為推動我國汽車市場快速增長最大的動力。10年之後,汽車在我國城市的普及程度將像今天的彩電一樣,成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大城市家庭擁有兩部或多部汽車將非常普遍,汽車也將大規模地進入農村地區,一些即可用作代步工具又可作為生產資料的車型,如輕卡、皮卡和越野車等,將在農村開拓出廣闊的市場。 中國新車消費市場規模超過美國的時間可能比想像的要快,這一天將在2015年來臨。2020年,我國汽車年產量將超過2000萬輛,比今年翻一番。屆時我國汽車保有量將達到至少1.85億輛,成為全球僅次於美國的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 高速成長的中國汽車市場將給能源和環保帶來巨大的壓力,迫使中國將加快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步伐,同時繼續提高傳統汽車的節能減排技術。技術進步將促使中國汽車工業縮小同世界汽車強國的差距。 如果在發展新能源汽車方面堅持以我為主的發展思路,我國很有可能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率先突破,實現我國汽車產業由大到強的轉變。2020年,我國將成為世界上擁有各類新能源汽車最多的國家之一。 2020年,我國汽車出口占整個國內生產的比例將會由去年的7.3%提高到20%左右。伴隨著汽車的大量出口,中國將在中低端汽車市場上孕育出一批世界知名的大眾品牌。 10年前,中國有110家整車生產企業,一汽、二汽和上汽三大汽車集團的產量占整個國內產量的44%。2008年,國內整車生產企業數雖然降到82家,但三大集團的產量占國內總產量的比例只提高不到五個百分點,為48.7%。未來10年,三大集團在國內的地位有可能面臨其他企業後來居上的挑戰。 趨勢之三:能源消費居世界第一 國內能源產出與需求間差距拉大,能源進口占總消費比例進一步提高 未來10年,中國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費國,但人均能源消費量仍只有日本和西歐國家的一半,不到美國的1/3,相當於世界的平均水平。我國國內能源產出與需求間的差距將進一步拉大,能源進口占總消費的比例將從目前3%提高到2020年的20%。 我國能源政策將面臨巨大壓力,國際上要求中國承擔更多減排義務的呼聲將逐漸高漲。國內民眾環保意識也將明顯加強。兩者將共同推進我國能源結構向清潔化轉變,經濟結構向低碳化轉變。 近年,我國節能減排政策力度加大,能源消費彈性系數自2004年的1.6逐漸回落,2008年降至0.44,在發展中國家和新型經濟體極其罕見。如果這一相對於發展中國家超低的能源消費彈性系數能夠維持,今後10年我國GDP平均增長8%的情況下,能源消費將年均增長約4%,至2020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將超過45億噸標准煤,相當於32億桶原油,接近美、英、法、德、意的總和。 國內能源的增產將無法滿足需求的增長,我國能源對外依存度將進一步上升,預計到2020年我國能源需求近20%需要通過進口滿足。預計2020年,我國能源凈進口將超過八億噸標煤,相當於5.6億桶油當量,約佔全球能源出口總量的1/5。 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經濟快速發展帶來的能源需求增長將快速推高能源價格。以石油為例,10年後原油價格將沖上200美元/桶(2008年不變價),至少牢牢站穩在150美元/桶以上。煤炭、天然氣、液化氣以及鈾的實際價格比今天翻番也基本沒有懸念。 能源消費增長帶來的二氧化碳排放問題正日益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今後10年全球氣候和環境問題將超過恐怖主義成為頭號國際議題。據《BP世界能源統計》,2000年至2008年,全球能源年消費增加約20億桶油當量,其中我國消費增量佔一半以上。 大力發展水電、核電、風電乃至太陽能等非碳基能源,並大力發展和推廣硫回收、碳捕集等清潔能源技術,是我國走出能源困境的唯一出路。預計到2020年,煤炭占我國能源消費比例將從目前的70%下降到60%以下,相對清潔高效的油氣比例將從23%提高到近27%,非碳基能源比例將從7%提高到15%甚至更多。 趨勢之四:銀行走向「金融百貨公司」 銀行杠桿化產品將通過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對實體經濟投資產生積極影響 未來10年,我國商業銀行將從傳統以「融資中介」為核心向以「財富管理」為核心轉變,零售業務將成為未來銀行的主要利潤來源,目前對銀行利潤貢獻最大的對公業務佔比將明顯下降。 未來銀行將減少對靠存款籌集資金的依賴,金融創新帶來的高杠桿化金融衍生品將大大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傳統銀行存貸利差的盈利模式將逐漸讓位於中間業務的盈利模式。 未來銀行對客戶的意義不再是「存錢罐」和「貸款批發商」,而是以銀行業務為核心,輻射保險、證券、基金、產權經營等多個領域的「金融百貨公司」。對客戶的財富資產管理將是銀行最核心的業務。 未來銀行在代客理財時,投資領域將從股票、債券、基金等傳統領域擴展到結構性衍生品、商品乃至藝術品。 銀行將不再以櫃台服務為主,目前在銀行網點供客戶繳費、存取款、查詢的金融終端有望「飛入尋常百姓家」,網上銀行將完成過去只能在銀行網點辦理的各種業務。作為銀行為客戶推出的最便捷的支付工具,銀行卡在功能和外型上將有大的飛躍。 隨著非銀行金融機構的業務逐漸向銀行滲透,出於追求規模經濟和分散風險的考慮,大銀行不得不採取兼並、收購等手段,擴大自身規模,以提高競爭力,由此將催生一批以商業銀行為主體的從事混業經營的金融控股公司。 作為金融加速器,銀行杠桿化產品通過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對實體經濟投資產生積極影響。同時,銀行消費信貸推動消費者杠桿化率提高,對擴內需、調結構的經濟轉型戰略發揮積極作用。 趨勢之五:由紡織大國邁向紡織強國 創新將促使我國紡織服裝產業結構向價值鏈高端延伸 未來10年,中國將由紡織工業大國躍變為強國。在紡織服裝市場整體保持快速增長的同時,家用尤其是產業用紡織品市場的擴展將尤為引人注目。就纖維消費總量而言,服裝、家用和產業用紡織品將「三分天下」。 作為時代變遷的重要符號,服裝以非文本的方式記錄著歷史的變遷。未來10年服裝更加多元化是不容置疑的趨勢,休閑生活理念將更廣泛更深入地滲入服裝消費,人們更加追求通過服裝顯示自己的文化層次和品位。 我國服裝市場的發展前景未可限量。回顧改革開放30年,我國服裝企業數從僅約兩萬家增加到近30萬家,從業人員從不到百萬增加到超過400萬,服裝產量從不到20億件增加到超過200億件,服裝出口從約10億美元發展到超過1000億美元,我國成衣出口總量佔全球出口總量份額超過三成。目前我國城鎮人均衣著支出超過1000元,是農村居民的五倍以上。未來城鄉服裝消費市場都將呈現巨大的發展空間。 相對於服裝,家用和產業用紡織品市場空間更為廣闊。目前我國服裝、家用、產業用紡織品消費纖維的比重為53:33:14,與本世紀初的68:22:10相比,服裝佔比明顯下降,預計10年後,這一比例將演化為40:35:25,類似於當今歐美國家「三分天下」的格局。 未來10年,我國紡織工業的增長點及對社會的貢獻將主要體現在產業用紡織品上。產業用紡織品市場規模將急劇擴張,覆蓋交通、鐵路、水利、機械、醫葯衛生、軍工等領域。城市化進程和新農村建設也將充分釋放裝飾用紡織品、床上用品等家用紡織品市場需求。 未來10年,紡織工業在我國國民經濟實現本世紀頭20年發展目標的進程中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支撐作用。紡織工業產業規模將保持增勢,但增長速度有所放緩,產業結構得以優化提升。預計到2020年,我國纖維加工總量將突破4000萬噸,保持在全球總加工量中40%的比重。
⑨ 談談未來十年社會的發展趨勢
1、民族文化底蘊優勢國家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發生變化:
從全球變暖,到24小時都在交易,事實上,地球已經成為一個整體。為文化的個性魅力將是未來社會繁榮的契機。通訊聯絡與交通運輸手段的進步,使地球之間的生態距離日益"縮小",面對全球人口爆炸。大氣污染等挑戰,各國控制事件的難度明顯增加。與此同時,世界文化個性優越的有發展優勢的國家由於有足夠的文化資源和相對於國家的信息優勢,可能並將要成為21世紀有極大力量的多功能實體。
2、知識經濟興起:
"知識經濟"是在充分知識化的社會中發展的經濟。其特點是:經濟發展可持續化。"知識經濟"是促進人與自然協調、持續發展的經濟。資產投入無形化。"知識經濟"是以無形資產投入為主的經濟。是知識、智力、無形資產的投入起決定性作用。世界經濟一體化。世界大市場是經濟持續增長的主要因素之一。經濟決策知識化。在知識經濟時代,腦力勞動佔了主要優勢,具有智能的人本身成為人力資本。
3、經濟趨於全球化:
"全球化"是指在國際范圍內統一運作的一種經濟。全球化的標志之一就是世界統一大市場的形成。高科技武裝的通訊聯系、低廉的運輸成本、無國界的自由貿易正在把整個世界融成一個唯一的市場。可口可樂、好萊塢大片、麥當勞、肯德基、Windows98都是全球化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反映。
4、高科技推動全球經濟進入全新發展階段:
根據聯合國有關組織的分類,當今高科技可以分為八大類:信息科學技術、生命科學技術、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科學技術、新材料科學技術、空間科學技術、海洋科學技術、有益於環境的高新技術和管理(軟科學)科學技術。科學界普遍認為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將成為下世紀關系國家命運的關鍵技術。
5、信息技術與網路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
您可以在您的銀行主頁上點擊信用卡公司、百貨商店或是公用事業企業的圖標,從而獲得有關您賬戶的信息。您將能夠深入查看賬戶和付款歷史。如果您對賬單有疑問,那麼只需發一封電子郵件即可,而不需要單獨再寫一封信了。銷售商也可以通過您在網上的賬單復查主頁推銷其他產品和服務。對未來社會而言,在網上獲取信息、學習、娛樂和通信將成為一種習慣,這將同我們現在拿起電話與別人交流或從產品目錄上訂購貨物一樣自然。
6、消費趨於個性化:
根據個人喜愛的新聞項目、題材、企業、基金種類,打開電腦就可讀到一份專為個人設計的報紙。先進技術的應用,使得大規模地按消費者個人要求進行各種消費品的生產成為可能,而消費者自身素質和消費水平的提高,也使追求個性化成為時尚潮流。
7、未來的工作具有更大的自由度:
"虛擬辦公,目前已成為某些發達國家的潮流。據調查,美國1994年已有1/3(4320萬)左右的人至少有部分時間在家辦公,歐洲有1000萬,英國約有140萬。
信息技術的進步和通信業的發達,使得"遠程辦公"、"在家辦公"、"虛擬辦公"成為現實,多種僱傭形式的出現以及"彈性工作制"的推行,使得上班族能夠更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時間。
8、教育從內容到形式都將出現重大變化:
未來的教室幾乎無法辨認,沉重的書包被攜帶型電腦和微型電腦取代;人機對話的網上學習已成為全球現象,那些給教學增添趣味和娛樂的新形式都將成為可能。遠程教學、多媒體教學、互動式教學等全新手段的出現,將極大地提高教學的效率與質量,教師也將因此而面臨嚴峻挑戰。
9、技術娛樂成為時尚:
1999年4月,英國的一個音樂家已推出他自己研製的網路音樂軟體,你運用這個軟體,你就是一個音樂家。未來的娛樂將由於科學技術神奇力量的作用而具有不可思議的魅力。《財富》雜志預測說,技術娛樂將在21世紀獨領風騷。
10、環境問題愈加突出國際社會日益關註:
全球變暖,地球平均氣溫突破最高值;風暴、洪水、熱帶森林大火對環境的破壞,瀕危物種不斷增加……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困擾著全球的可持續發展。有科研人員稱,下世紀這一趨勢得不到控制,將會出現環境難民。
世界范圍內正在採用最佳環境技術,率先在能源和農業領域使用;利用再生能源,清理核廢物,保存熱帶雨林;大規模植樹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