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簡述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歷史意義
第一,英國資產抄階級革命歷經襲近半個世紀的斗爭,最終以「光榮革命」的形式完成了革命任務。瑪麗和威廉三世雖然仍屬於斯圖亞特家族(後為漢諾威家族),但是,作為封建專制統治的君主制已經被推翻了。
第二,這次革命對英國本身的影響很大,它為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提供了保證;為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制度的建立開辟了道路。
第三,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對世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它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反映,代表了社會發展的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當時整個世界的要求,從此,歐洲和世界其他地區一些國家都在其影響下,進行了不同形式的革命,使世界歷史進入了一個新時代,即資產階級革命的新時代。
②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意義
17世紀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專制的君主制,確立了君主立內憲制。為英國資本容主義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制度的建立開辟了道路,它反映了世界歷史發展趨勢,對歐洲和世界其他地區有廣泛的影響,標志著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到來。
③ 簡述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歷史意義。
1、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來是一源場歐洲和世界范圍內的政治革命。在這次革命中,資產階級不僅第一次推翻了封建政治制度,而且把一種新的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則付諸實踐;宣告了一種新社會秩序的誕生,從此人類歷史開始步入資本主義時代。
2、革命掃除了英國資本主義發展的政治障礙,對資本主義經濟的高速發展、工業革命的發生和英國在19世紀中葉奪取世界工業霸主地位並成為世界最大的殖民帝國都產生了重要影響。
3、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對歐洲甚至全世界都產生了重要影響。革命後不久在英國確立了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度,為歐洲大陸和世界許多國家的資產階級革命提供了政治制度的藍本。
(3)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傳統觀點認為,在第一次內戰期間,英國資產者與新貴族結成聯盟共同反對英國君主專制。不過,在內戰過程中,無論是王黨還是議會,雙方的支持者中均有資產者、商人、工匠和農民等,支持誰取決於英國地方鄉紳的態度,而階級分化相比宗教分野並不顯著,因此對於革命的階級性這一觀點仍有待商榷。
④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歷史意義
第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歷經近半個世紀的斗爭,最終以「光榮革命」的形式完內成了革命任務。瑪麗和威廉容三世雖然仍屬於斯圖亞特家族(後為漢諾威家族),但是,作為封建專制統治的君主制已經被推翻了。
第二,這次革命對英國本身的影響很大,它為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提供了保證;為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制度的建立開辟了道路。
第三,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對世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它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反映,代表了社會發展的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當時整個世界的要求,從此,歐洲和世界其他地區一些國家都在其影響下,進行了不同形式的革命,使世界歷史進入了一個新時代,即資產階級革命的新時代。
⑤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意義是什麼
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是近代歷史上劃時代的革命運動。這次革命是發生在資本主義回手工工場時期答的革命運動,屬於早期的資產階級革命。在這次革命中資產階級不是同人民群眾結成聯盟,而是同新貴族結成聯盟共同領導革命,因而使革命具有保守性和不徹底性。它沒有徹底消滅封建勢力,農民對地主的封建依附關系依然存在,貴族在國家政權中仍佔有重要職位。革命結束後,農民迫切要求獲得土地的要求不僅沒有得到解決,議會反而通過了一系列有關圈地的法令,變本加厲地剝奪農民的土地。到18世紀末,英國的自耕農已基本消失。盡管如此,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是歷史上資本主義對封建制度的第一次重大勝利,它是人類從封建主義社會進入資本主義社會的里程碑,它為資本主義在英國發展掃清了道路。
⑥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歷史意義
第一,英抄國資產階級革命歷襲經近半個世紀的斗爭,最終以「光榮革命」的形式完成了革命任務。瑪麗和威廉三世雖然仍屬於斯圖亞特家族(後為漢諾威家族),但是,作為封建專制統治的君主制已經被推翻了。
第二,這次革命對英國本身的影響很大,它為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提供了保證;為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制度的建立開辟了道路。
第三,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對世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它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反映,代表了社會發展的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當時整個世界的要求,從此,歐洲和世界其他地區一些國家都在其影響下,進行了不同形式的革命,使世界歷史進入了一個新時代,即資產階級革命的新時代。
*摘自SOSO問問。
⑦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意義影響
英國革命確立了「議會制君主立憲制(議會君主制)」、「內閣制」,頒布《權利法案》。以法律形式對國王的權力進行制約,人類社會由專制轉向民主,由人治轉向法制。 1.英國革命是人類歷史上民主制度對專制制度的一次重大勝利,為英國資本主義迅速發展掃清了障礙。
2.英國革命揭開了歐洲和北美革命運動的序幕,推動了世界歷史發展的進程,是世界近代史的開端。
3.英國革命後,出現了長期的政治穩定的局面,為資本主義的順利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為英國開展工業革命和成為工業強國創造了前提。
4.英國革命推翻了君主專制,確立了自己的統治地位,君主立憲制開始確立起來。
5. 從世界史的觀點看,英國革命的主要意義在於確定並貫徹了自由主義的原則。—— <全球通史·第27章·歐洲的政治革命>
6. 英國革命沒有根本解決政治經濟制度落後性,反而與舊貴族聯合鎮壓英國人民起義。 《權利法案》
……靈俗兩界貴族與眾議員等……宣告:
1.凡未經議會同意,以國王權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力,為非法權力。
2.近以來國王權威擅自廢除法律或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力,為非法權力。
3.設立審理宗教事務之欽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類指令與法庭,皆為非法而有害。
4.凡未經議會准許,借口國王特權,為國王而徵收,或供國王使用而徵收金錢,超出議會准許之時限或方式者,皆為非法。
5.向國王請願,乃臣民之權利,一切對此項請願之判罪或控告,皆為非法。
6.除經議會同意外,平時在本王國內徵募或維持常備軍,皆屬違法。
7.凡臣民系新教徒者,為防衛起見,得酌量情形,並在法律許可范圍內,置備武器。
8.議會議員之選舉應是自由的。
9.議會內之演說自由、辯論或議事之自由,不應在議會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彈劾或訊問。
10.不應要求過多之保釋金,亦不應強課過分之罰款,更不應濫施殘酷非常之刑罰。
11.陪審官應予正式記名列表並陳報之,凡審理叛國犯案件之陪審官應為自由世襲地領有人。
12.定罪前,特定人的一切讓與及對罰金沒收財產所作的一切承諾,皆屬非法而無效。
13.為伸雪一切訴冤,並為修正、加強與維護法律起見,議會應時常集會。
彼等(即靈俗兩界貴族與眾議員等)並主張、要求與堅持上開各條為彼等無可置疑之權利與自由;凡上開各條中有損人民之任何宣告、判決、行為或訴訟程序,今後斷不應據之以為結論或先例。
《大抗議書》
⒈列舉查理一世濫用王權的行為,譴責封建暴政,反對封建專制制度。
⒉批判反動的宗教政策,痛斥高官的不法行為。
⒊譴責君主對議會權力和人民自由的漠視和損害。
⒋嚴厲抨擊苛捐雜稅
⒌提出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要求,如要求工商業自由,政府對議會負責等。 克倫威爾
克倫威爾(1599—1658),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領袖,出生於亨丁頓郡的新貴族家庭,17歲進入劍橋大學,後在倫敦學習法律。1628、1640年,他兩次當選為議會議員,在1640年的新議會中,他參加起草了《大抗議書》,反對君主專制,主張保護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利益。1642年,查理一世掀起內戰後,克倫威爾一直站在議會方面,以自己組織的「鐵騎軍」屢建戰功。1645年,議會通過《新軍法案》,授權克倫威爾改組軍隊,他便以「鐵騎軍」為基礎組成英國歷史上第一支常備軍,即「新模範軍」。新軍總司令名義上是費爾法克斯,但實際上克倫威爾掌握全權。1645年6月的納西比戰役,克倫威爾指揮新模範軍取得了第一次內戰的勝利。1648年春,王軍發動第二次內戰。8月,克倫威爾率領新軍擊潰了王軍。9月,又俘獲國王查理一世。1649年1月30日,他在人民的壓力下,以議會和軍隊的名義處死國王。5月,宣布英國為共和國。克倫威爾為了鞏固資產階級新貴族的專政,對內他一方面擊退王黨分子的復辟活動,一方面又鎮壓了小資產階級民主派平等派和無地、少地農民的掘地派運動。在國外,他把侵略矛頭指向愛爾蘭,同時兼並蘇格蘭。
1649年8月,他率軍鎮壓愛爾蘭人民起義。愛爾蘭1/3的人口被剿滅,2/3的土地被侵佔,克倫威爾本人、高級軍官和土地投機者都成了愛爾蘭的大地主。1652至1654年,克倫威爾又打敗海上勁敵荷蘭,使英國控制了海外貿易,促進了英國工業的發展。年,克倫威爾驅散議會,實行軍事獨裁,就任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的「護國主」,成了英國的無冕之王,共和國名存實亡。克倫威爾的獨裁統治激起廣大人民群眾的反抗,王黨分子也趁機活動。1658年9月,克倫威爾在危機四伏中病逝。其子理查·克倫威爾繼任護國主。本課選用的插圖《克倫威爾在戰場上》反映了克倫威爾議會軍隊在納西比戰場上擊敗國王軍隊的情景,圖中騎在白馬上的將軍正是克倫威爾。
查理二世
查理二世(1630—1685),查理一世之子,1646年逃亡國外。蘇格蘭和愛爾蘭的王黨分子擁護他為國王,以他的名字為號召,進行復辟活動。克倫威爾死後,經與英國議會協議後,於1660年4月4日發表《布雷達宣言》。宣言保證大赦政治犯、保障宗教自由並保持在革命期間所獲得的財產的所有權。答應同議會共同管理國家。國王不設常備軍,只有王宮衛隊和駐在蘇格蘭、愛爾蘭各據點的人數較少的部隊。王室土地在革命時期已被拍賣,在財政方面完全依靠議會,議會在所謂王室費項目下規定一定的款項來維持國王及其宮廷的開支。同年5月8日,議會通過決議,宣布查理二世為英國國王。查理二世於5月29日進入倫敦,登上王位,斯圖亞特王朝復辟。剛復辟時,他表面上遵守宣言,在不同程度上滿足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利益,以穩定局勢。不久即露出猙獰面目,全面恢復專制統治。利用國教迫害清教徒,逮捕、殺害反對君主封建政權的人,對曾簽署查理一世死刑的人一個不赦,沒來得及逃走的28人全部逮捕,其中13人處以絞刑,15人終身監禁。甚至連已死的人也不饒過,把克倫威爾等人的屍體從墳墓中掘出,施以絞刑,梟首示眾。由國庫開支收購國王與教會在革命時期所損失的土地。在位期間曾兩次發動對荷蘭的戰爭,奪取荷蘭在北美的殖民地,並聯合信仰天主教的法國,答應在英國恢復天主教。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對其推行的政策強烈不滿。
詹姆士二世
詹姆士二世(1633-1701),查理二世之弟,繼位前為約克公爵。英國革命戰爭期間於1648年逃往歐洲大陸,在法國和西班牙軍隊中服役。1660年復辟後回英國。1685年查理二世死後繼位。他降低對法國商品的關稅率,接受法國經濟援助,積極在英國恢復天主教會及封建君主專制的統治。1687年,頒布《信仰自由宣言》,廢除反天主教的法律,允許天主教徒擔任文武官員。這不僅引起英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不滿,而且也引起了過去曾並吞過天主教地產的封建貴族和國教教士的不滿,後來在1688年政變中逃往法國。1688年政變
詹姆士二世上台後,在英國恢復天主教,實行封建專制統治,引起了英國國教會和新興資產階級的反對。1688年6月,詹姆士二世得了一個兒子,這樣,他那位信仰英國國教的女兒瑪麗就失去了將來繼承王位的希望,英國的資產階級和新貴族本來曾經寄希望於瑪麗繼位後能改變現狀,詹姆士得子使他們的希望破滅,為了防止天主教徒將來可能繼承王位,他們決定發動政變,推翻詹姆士二世的統治。英國議會中的輝格黨和托利黨的7位領袖人物出面邀請詹姆士二世的女婿、荷蘭執政奧倫治親王威廉(1650—1702)來英國,以保護英國的宗教、自由和財產。威廉生於尼德蘭,信奉新教。22歲任尼德蘭執政。5年後娶詹姆士二世(當時為約克公爵)之女瑪麗為妻。接到邀請後,威廉在9月30日即發表聲明,要求恢復他的妻子瑪麗英國王位繼承權。
1688年11月1日,威廉率領一支1.5萬人的軍隊和600艘艦船在英國西南海港托爾貝登陸,向倫敦挺進。消息傳到倫敦,引起一片混亂,英國的資產階級、新貴族,甚至國王的部分大臣和軍隊都表示支持威廉。詹姆士二世眾叛親離,倉皇出逃,中途被截。後經威廉同意,逃亡法國。1688年12月18日威廉進入倫敦。1689年1月,在倫敦召開的議會全體會議上,宣布詹姆士二世遜位,由威廉和瑪麗共同管理英國,稱威廉三世和瑪麗二世。這次政變也稱「光榮革命」、「不流血的革命」。同時,議會也向威廉提出了一個《權利宣言》,對詹姆士二世破壞法律的行為進行了譴責,指出國王未經議會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效力,不經議會同意不能征稅,天主教徒不能擔任英國國王,國王也不能同天主教徒結婚等等。威廉接受了這個宣言,當年10月,該宣言經議會批準定為法律,這就是《權利法案》。威廉在位期間,保障議會權利;採取保護關稅政策,鼓勵國內工農業發展;將愛爾蘭變為英國的殖民地;長期與法國進行競爭。光榮革命以後,因為國王威廉來自英國以外,又不懂英語,很多事情需要議會的幫助,加上《權利法案》的限制,王權受到制約,君主立憲制開始確立起來。
⑧ 說說英國資資產階級革命的歷史意義
1.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是人類歷史上資本主義制度對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勝利,專為英國資本主義迅屬速發展掃清了障礙。
2.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揭開了歐洲和北美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的序幕,推動了世界歷史發展的進程,是世界近代史的開端。
3.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後,出現了長期的政治穩定的局面,為資本主義的順利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為英國開展工業革命合成為工業強國創造了前提。
4.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確立了自己的統治地位,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開始確立起來。
5. 從世界史的觀點看,英國革命的主要意義在於確定並貫徹了自由主義的原則。
6.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沒有根本解決政治經濟制度落後性,反而與反動貴族聯合鎮壓英國人民起義。
希望能對你有幫助吧!
⑨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結束的標志是什麼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1688年光榮革命勝利標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階級革命勝利實質上就是推翻封建專地主舊貴族的統治屬,1689年的《權利法案》只是在以憲法形式在法律上肯定資產階級的合法統治地位.如同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是1949年,而真正確定社會主義制度的標志卻在1954年憲法的頒布,所以,一推翻就算勝利,確立統治要有法律的保障 很高興為您解答!
有不明白的可以追問!如果您認可我的回答。
請點擊下面的【選為滿意回答】按鈕,謝謝!
⑩ 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對中國有何歷史意義
那時中國的形勢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是1640年開始的,那時的中國正處於中西方版文明碰擊交匯權的時候,大批的西方傳教士來到中國,傳播西方的科學技術和宗教,很多傳教士與中國的士大夫成了好友,如徐光啟與利瑪竇,徐光啟也在西方科學的影響下寫出了《農政全書》,來自美洲的土豆,西紅柿等傳入中國,可以說是一個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高潮期。當時的中國處於崇禎皇帝統治期間,國家內憂外患,內有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起義軍,外有滿清的步步緊逼,國家財政不堪重負。幾年後,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滅亡。隨後滿清入關,八旗軍隊席捲中國,最後一統中國。在滿清民族高壓政策和文字獄的文化專制主義的摧殘下,漢族文化備受摧殘。隨著封建君主專制達到頂峰,很多士大夫只埋在故紙堆中,研究考據之學,不問國家政事。這也造成了知識分子的愚蒙和短視,不知世界大勢,加上清朝的閉關鎖國,更進一步的造成了中國與西方的差距。
意義:①是人類歷史上資本主義制度對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勝利。 ②它為英國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掃清了道路, ③揭開了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的序幕,
若滿意 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