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西部的自然風光,風土人情,歷史故事等等
1,西部地理環境:主要位於我國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地勢高。。降水較少。。人口沒有東部稠密。、文化歷史:西部文化歷史悠久,有古蜀國,陸上絲綢之路。等 自然條件:多是高原,隔壁,盆地,部分地區缺水,乾旱,自然條件惡劣4.風土人情:西部少數名族較多。。有自己獨特的文化。
2,中國西部地區包括重慶、四川、貴州、雲南、廣西、陝西、甘肅、青海、寧夏、西藏、新疆、內蒙古等十二個省、市和自治區。其土地面積538萬平方公里,佔全國國土面積的56%;目前有人口約2.87億,佔全國人口的22.99%。 西部地區疆域遼闊,人口稀少,是我國經濟欠發達、需要加強開發的地區。全國尚未實現溫飽的貧困人口大部分分布於該地區,它也是我國少數民族聚集的地區。 西部地區的自然資源特別豐富。其水能蘊藏總量佔全國的82.5%,已開發水能資源佔全國的77%,但開發利用尚不足1%。其礦產資源的儲量十分可觀。依據已探明儲量,西部地區的煤炭佔全國的36%,石油佔12%,天然氣佔53%。 全國已探明的140多種礦產資源中,西部地區就有120多種,一些稀有金屬的儲量名列全國乃至世界的前茅。該地區的旅遊資源得天獨厚,秦兵馬俑、莫高窟、九寨溝等均位於西部地區。 新中國成立50年來,西部地區的工業體系、交通通信、科技教育等都有了較大發展,為進一步開發奠定了較為堅實的基礎。 西部地區與十多個國家接壤,陸地邊境線長達12747公里,如此之長的陸地邊境線,無疑為西部地區發展邊境貿易展現了誘人的前景,歷史上穿越西部地區的"絲綢之路"曾是中國對外交流的第一條通道。今日的西部地區定然會伴隨西部大開發的進程,日益繁榮,再現輝煌。
B. 西部的風土人情,歷史文化日記300字
西部蒙古族那達慕盛會: 那達慕是蒙古族的傳統盛會。每年月中旬,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的賽里木湖畔,都要舉行3天到一周的那達慕盛會。那達慕是蒙古語的譯音,意為「娛樂」或「游戲」,起源於祭敖包。 盛會期間,草原上要舉行賽馬、摔跤、射箭、馬術等體育表演和競賽,文藝團體表演精彩節目。這里既是牧民物資交流場所,又是牧民夏季文化娛樂中心。許多牧民選擇這個吉日舉行婚禮,為盛會增添歡樂氣氛。 賽里木湖畔是我國著名的高原草場,海拔2100多米,這里依山臨水,森林茂密,風景如畫。 西部新疆塔吉克婚禮: 塔吉克族婚禮被稱為高原上的婚禮。婚禮要舉行3天。第一天新郎和新娘各自在家裡打扮和准備,男女兩家忙忙碌碌,喜氣洋洋。第二天娶親,新郎騎上高頭大馬,由親朋好友的護駕,彈起民族樂器,浩浩盪盪來女方家迎親,並送一隻大肥羊,女主要讓新郎喝下兩碗放奶油的牛奶,表示女方的盛情。新郎下馬後,新娘的奶奶要向新郎肩上撒些麵粉,表示祝福。進屋後,新郎要向新娘贈送禮品,並交換戒指。爾後,女方要豐盛食品招待來賓,並舉行賽馬、刁羊等娛樂活動。第三天早晨,新郎新娘同騎一匹馬回婆家。到門前時,婆婆要給兒媳兩碗酥油牛奶,兒媳喝完才能下馬。這天,男女引吭歡歌,婆娑起舞,心情歡樂,直到太陽落山。
C. 西部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
西部是一個多民族、富有文化的地方;比如說我最喜歡的秦始皇兵馬俑、敦煌莫高窟石窟文化藝術寶藏、萬里長城遺址、華夏遠古文明軒轅黃帝陵、古絲綢之路、古文明城市遺跡、元謀人遺址、藏文化代表布達拉宮和大昭寺,以及數不勝數的宗教文化場所等等。
如果你喜歡粗獷的文化一定要去那裡,喜馬拉雅山、高原聖湖、羌塘野生動物園、浩如煙海的大漠戈壁、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此起彼伏的廣闊牧場、雄偉壯闊的祁連冰川、波濤洶涌的九曲黃河、山水洞林石一體的喀斯特地貌、秀麗壯觀的長江三峽等等,一定會讓你流連忘返的。
(3)西部風土人情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區域簡介
和東部相對應的地方。世界之巔珠穆朗瑪峰在這里。 例如中國西部,是世界上最大,范圍最廣的,它在世界上排第一。
特指中國西部地區。中國按東西方向可以劃分為東部和西部或東、中、西三個部分。
中國西部地區位於亞歐大陸東部,包括中國的西南地區與西北地區,地域遼闊,除四川盆地和關中平原等少數精華部分外,其餘地區人口較稀少,是我國經濟欠發達、需要加強開發的地區。全國尚未實現溫飽的貧困人口大部分分布於該地區,它也是我國多數民族聚集的地區。
西部地區的自然資源特別豐富。其水能蘊藏總量佔全國的 82.5%,已開發水能資源佔全國的77%,但開發利用尚不足1%。其礦產資源的儲量十分可觀,西部地區的煤炭佔全國的60%,石油佔45%,天然氣佔53%。
全國已探明的140多種礦產資源中,西部地區就有 120多種,一些稀有金屬的儲量名列全國乃至世界的前茅。新中國成立60年來,西部地區的工業體系、交通通信、科技教育等都有了較大發展,為進一步開發奠定了較為堅實的基礎。
西部地區與十多個國家接壤,陸地邊境線長達12747公里,如此之長的陸地邊境線,無疑為西部地區發展邊境貿易展現了誘人的前景,有歷史上穿越西部地區的"絲綢之路"曾是中國對外交流的第一條通道,也有用汗水和智慧修建的天路——青藏鐵路。
今日的西部地區定然會伴隨西部大開發的進程,日益繁榮,再現輝煌。
西部不僅有許多歷史文化,還有美麗的大草原,如今也因為這些美麗的景色,西部的大部分地區都被世界稱贊,獲得不少的榮譽。西部開發地區包括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四川、廣西、雲南、貴州、重慶、西藏、內蒙古等省、市、自治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西部
D. 祖國西部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是怎樣的
中國西部地區包括重慶、四川、貴州、雲南、廣西、陝西、甘肅、青海、寧夏、西藏、新疆、內蒙古等十二個省、市和自治區。其土地面積538萬平方公里,佔全國國土面積的56%;目前有人口約2.87億,佔全國人口的22.99%。 西部地區疆域遼闊,人口稀少,是我國經濟欠發達、需要加強開發的地區。全國尚未實現溫飽的貧困人口大部分分布於該地區,它也是我國少數民族聚集的地區。
西部地區的自然資源特別豐富。其水能蘊藏總量佔全國的82.5%,已開發水能資源佔全國的77%,但開發利用尚不足1%。其礦產資源的儲量十分可觀。依據已探明儲量,西部地區的煤炭佔全國的36%,石油佔12%,天然氣佔53%。 全國已探明的140多種礦產資源中,西部地區就有120多種,一些稀有金屬的儲量名列全國乃至世界的前茅。該地區的旅遊資源得天獨厚,秦兵馬俑、莫高窟、九寨溝等均位於西部地區。
新中國成立50年來,西部地區的工業體系、交通通信、科技教育等都有了較大發展,為進一步開發奠定了較為堅實的基礎。 西部地區與十多個國家接壤,陸地邊境線長達12747公里,如此之長的陸地邊境線,無疑為西部地區發展邊境貿易展現了誘人的前景,歷史上穿越西部地區的"絲綢之路"曾是中國對外交流的第一條通道。今日的西部地區定然會伴隨西部大開發的進程,日益繁榮,再現輝煌。
E. 西部的歷史文化,自然風景,風土人情
西部簡介西部大開發抄的范圍包括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自治區、陝西、甘肅、青海、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等1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面積685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的71.4%。2002年末人口3.67億人,佔全國的28.8%。2003年 國內生產總值22660億元,佔全國的16.8%。西部地區資源豐富,市場潛力大,戰略位置重要。但由於自然、歷史、社會等原因,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相對落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僅相當於全國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不到東部地區平均水平的40%,迫切需要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
F. 關於西部的自然風光字歷史文化風土人情和
1,西部地理環境:主要位於我國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地勢高.降水較少.人口沒有東部稠密.、文化歷史:西部文化歷史悠久,有古蜀國,陸上絲綢之路.等 自然條件:多是高原,隔壁,盆地,部分地區缺水,乾旱,自然條件惡劣4.風土人情:西部少數名族較多.有自己獨特的文化.
2,中國西部地區包括重慶、四川、貴州、雲南、廣西、陝西、甘肅、青海、寧夏、西藏、新疆、內蒙古等十二個省、市和自治區.其土地面積538萬平方公里,佔全國國土面積的56%;目前有人口約2.87億,佔全國人口的22.99%.西部地區疆域遼闊,人口稀少,是我國經濟欠發達、需要加強開發的地區.全國尚未實現溫飽的貧困人口大部分分布於該地區,它也是我國少數民族聚集的地區.西部地區的自然資源特別豐富.其水能蘊藏總量佔全國的82.5%,已開發水能資源佔全國的77%,但開發利用尚不足1%.其礦產資源的儲量十分可觀.依據已探明儲量,西部地區的煤炭佔全國的36%,石油佔12%,天然氣佔53%.全國已探明的140多種礦產資源中,西部地區就有120多種,一些稀有金屬的儲量名列全國乃至世界的前茅.該地區的旅遊資源得天獨厚,秦兵馬俑、莫高窟、九寨溝等均位於西部地區.新中國成立50年來,西部地區的工業體系、交通通信、科技教育等都有了較大發展,為進一步開發奠定了較為堅實的基礎.西部地區與十多個國家接壤,陸地邊境線長達12747公里,如此之長的陸地邊境線,無疑為西部地區發展邊境貿易展現了誘人的前景,歷史上穿越西部地區的"絲綢之路"曾是中國對外交流的第一條通道.今日的西部地區定然會伴隨西部大開發的進程,日益繁榮,再現輝煌.
G. 祖國西部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是怎樣的
西部是一抄個多民族、富有文化的地方;比如說我最喜歡的秦始皇兵馬俑、敦煌莫高窟石窟文化藝術寶藏、萬里長城遺址、華夏遠古文明軒轅黃帝陵、古絲綢之路、古文明城市遺跡、元謀人遺址、藏文化代表布達拉宮和大昭寺,以及數不勝數的宗教文化場所等等;如果你喜歡粗獷的文化一定要去那裡,喜馬拉雅山、高原聖湖、羌塘野生動物園、浩如煙海的大漠戈壁、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此起彼伏的廣闊牧場、雄偉壯闊的祁連冰川、波濤洶涌的九曲黃河、山水洞林石一體的喀斯特地貌、秀麗壯觀的長江三峽等等,一定會讓你流連忘返的。
H. 西部的過去現在未來建設與發展風土人情和歷史文化
1, 中國西部地區包括重慶、四川、貴州、雲南、廣西、陝西、甘肅、青海、寧夏、西藏、新疆、內蒙古等十二個省、市和自治區。其土地面積538萬平方公里,佔全國國土面積的56%;目前有人口約2.87億,佔全國人口的22.99%。 西部地區疆域遼闊,人口稀少,是我國經濟欠發達、需要加強開發的地區。全國尚未實現溫飽的貧困人口大部分分布於該地區,它也是我國少數民族聚集的地區。
2, 西部地區的自然資源特別豐富。其水能蘊藏總量佔全國的82.5%,已開發水能資源佔全國的77%,但開發利用尚不足1%。其礦產資源的儲量十分可觀。依據已探明儲量,西部地區的煤炭佔全國的36%,石油佔12%,天然氣佔53%。 全國已探明的140多種礦產資源中,西部地區就有120多種,一些稀有金屬的儲量名列全國乃至世界的前茅。該地區的旅遊資源得天獨厚,秦兵馬俑、莫高窟、九寨溝等均位於西部地區。
3, 新中國成立50年來,西部地區的工業體系、交通通信、科技教育等都有了較大發展,為進一步開發奠定了較為堅實的基礎。 西部地區與十多個國家接壤,陸地邊境線長達12747公里,如此之長的陸地邊境線,無疑為西部地區發展邊境貿易展現了誘人的前景,歷史上穿越西部地區的"絲綢之路"曾是中國對外交流的第一條通道。今日的西部地區定然會伴隨西部大開發的進程,日益繁榮,再現輝煌。
4, 2000年,西部大開發邁出實質性步伐,新開工了「十大工程」,即寧西鐵路、渝懷鐵路、西部公路建設、西部機場建設、重慶輕軌、澀北—西寧—蘭州輸氣管線、青海30萬噸鉀肥工程、西部退耕還林還草工程、西部高校基礎設施建設、四川紫坪鋪水利樞紐等。與此同時,1999年還開工建設了一批配套項目。21世紀初這些項目都在順利建設中。2001年6月29日,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標志性工程——青藏鐵路全線正式開工。這條鐵路長達1118公里,2007年完工。青藏鐵路將縱貫青海、西藏兩省區而成為溝通西藏、青海與內地聯系的具有戰略意義的大通道,同時也成為西部腹地路網骨架的重要組成部分。
拓展資料:
一, 西部新疆塔吉克婚禮:
1, 塔吉克族婚禮被稱為高原上的婚禮。婚禮要舉行3天。第一天新郎和新娘各自在家裡打扮和准備,男女兩家忙忙碌碌,喜氣洋洋。第二天娶親,新郎騎上高頭大馬,由親朋好友的護駕,彈起民族樂器,浩浩盪盪來女方家迎親,並送一隻大肥羊,女主要讓新郎喝下兩碗放奶油的牛奶,表示女方的盛情。
2, 新郎下馬後,新娘的奶奶要向新郎肩上撒些麵粉,表示祝福。進屋後,新郎要向新娘贈送禮品,並交換戒指。爾後,女方要豐盛食品招待來賓,並舉行賽馬、刁羊等娛樂活動。第三天早晨,新郎新娘同騎一匹馬回婆家。到門前時,婆婆要給兒媳兩碗酥油牛奶,兒媳喝完才能下馬。這天,男女引吭歡歌,婆娑起舞,心情歡樂,直到太陽落山。
二, 西部蒙古族那達慕盛會:
1, 那達慕是蒙古族的傳統盛會。每年7月中旬,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的賽里木湖畔,都要舉行3天到一周的那達慕盛會。那達慕是蒙古語的譯音,意為「娛樂」或「游戲」,起源於祭敖包。 盛會期間,草原上要舉行賽馬、摔跤、射箭、馬術等體育表演和競賽,文藝團體表演精彩節目。
2, 這里既是牧民物資交流場所,又是牧民夏季文化娛樂中心。許多牧民選擇這個吉日舉行婚禮,為盛會增添歡樂氣氛。 賽里木湖畔是我國著名的高原草場,海拔2100多米,這里依山臨水,森林茂密,風景如畫
5 13
查看全部5個回答
I. 西部風土人情
1、格薩爾賽馬大會活動
舉辦第十四屆中國·九色甘南香巴拉旅遊藝術節暨瑪曲第七屆格薩爾賽馬大會,旨在喜迎甘南藏族自治州建州60周年,以賽馬大會這一平台全面展現瑪曲各族民眾團結奮進,營造投資興業、幹事創業、合作共贏的發展環境,提升瑪曲在外界的知名度和對外開放的吸引力。
2、西部少數民族服飾歌舞展示演出
當地民眾及華僑界代表近千人觀看了荷蘭華星藝術團及當地藝術家表演的藏族、維吾爾族、蒙古族等中國西部少數民族服裝秀、舞蹈、器樂演奏、歌曲,以及中西合璧的演藝節目。
恩斯赫德市位於荷蘭東部上艾瑟爾省,毗鄰德國,人口16萬,由於該市居民多來自不同國家和民族,因此被視為荷蘭高度多元化的標桿城市。
中國西部地區又是我國少數民族及其文化的集萃地。這里生活著50多個少數民族,幾乎包括了我國所有的少數民族。
在一些偏遠的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的落後和交通的閉塞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貧困,卻也使這些地方保留下了一些久遠時代的藝術品種,成為珍貴的"活化石",如川劇、蜀綉、蜀錦、納西古樂、戲曲、剪紙、刺綉、岩畫等民間藝術和宗教藝術。
它們特色鮮明、豐富多彩,猶如一個巨大的民族民間文化藝術寶庫。
中國西部地區擁有的歷史文化資源和民族文化資源,是西部大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充分重視這些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加強對它們的搶救、保護、涵養和合理利用,建立良好的民族民間文化生態環境,為推進西部大開發作出貢獻。
J. 搜集有關西部情況,西部風土人情,歷史文化,人的生存情況。
藏族風土人情簡介
藏族,有人口4593330人,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區以及青海、甘肅、四川、雲南等臨近省。
藏族是漢語的稱謂。西藏在藏語中稱為「博」,生活在這里的藏族自稱「博巴」。「博巴」又按不同地域分為「兌巴」(阿里地區),「藏巴」(日喀則地區),「衛巴」(拉薩地區),「康巴」(四川西部地區),「安多娃」(青海、雲南、川西北等地區)。藏語依地區劃分為衛藏、康、安多三個方言。
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的西藏,美麗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現有1 3 0 多萬人口中,藏族佔9 5 %。
藏族是中國古老的民族之一。據史書記載:早在秦漢以前,藏族先民就聚居在雅魯藏布江中游兩岸。由於草原遼闊,水草肥美,生產多以牧業為主。主要有綿羊、山羊和氂牛、犏牛。其中氂牛體大毛長,耐寒負重,除供奶、肉外,還是交通運載的「高原之舟」。農業以種植青稞為主,也有小麥、油菜、碗豆等農作物。以青稞等製作的糌粑和酥油是農牧民的主要食品。
藏族服飾無論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同的地域,有著不同的服飾,對研究藏族的服飾文化有著重要價值。
藏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藏語支。藏文的使用,加強了藏族與祖國中原地區經濟的聯系。公元6 4 1 年,藏王松贊干布與唐文成公主聯姻,促進了藏族文化的發展,十世紀到十六世紀,是藏族文化的興盛時期,幾百年間,藏族文化大放異彩。除舉世聞名的《甘珠爾》、《丹珠爾》兩大佛學叢書外,還有關於韻律、文學、哲理、史地、天文、歷算、醫葯等專著問世。
藏族人民熱情開朗、豪爽奔放。他們以歌舞為伴,自由地生活。藏族民歌抑揚頓挫,合轍貼韻,悅耳動聽。唱時還伴以各種舞蹈。舞姿優美,節奏明快。其中踢踏舞,鍋庄舞、弦子舞最為廣泛流傳。
藏族信仰佛教。公元七世紀佛教從印度傳入西藏,至今已有1 3 0 0 多年的歷史。公元1 3 至1 6 世紀中葉,佛教日益盛行,佛事活動頻繁,佛教寺廟遍及西藏各地。著名的寺廟有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倫布寺和布達拉宮。
巍峨的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是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堡建築,坐落於西藏拉薩市中心突起的紅山上。
布達拉,梵語意為「佛教聖地」。相傳七世紀時,吐蕃贊普松贊干布迎娶唐文成公主,在此首建宮室。後經累世重修擴建,至清順治2 年,達賴五世令第巴索南饒丹主持擴建工程,歷時8 年,建成白宮部分。康熙2 9 年,第巴桑吉嘉錯又建紅宮部分,累計擴建工程歷時5 0 余年,始具今日規模。宮體建築可分紅宮和白宮兩大部分。主樓1 3 層,高1 1 7 . 1 9 米,東西長3 6 0 米,全部為石木結構。內設宮殿、佛堂、習經室、寢宮、靈塔殿、庫房、庭院等。全部建築依山勢壘砌,群樓重疊,巍峨聳峙,氣勢磅礴,體現了藏式建築的鮮明特色和藏漢文化的融合,為藏族古代建築藝術的精華。東大殿是白宮的最大宮殿,為歷世達賴坐床和舉行重大宗教活動之處。其上方日光殿是達賴寢宮,金碧輝煌,陳設豪華。達賴的靈塔殿共有八座,最大的是達賴五世的一座,高1 4 . 8 5 米,塔身以金皮包裹,珠玉鑲嵌,璀爛耀眼。各殿堂內壁畫題材豐富、工筆細膩,瑰麗多姿。每座宮殿都保存了大量的珍貴文物。如明、清兩代皇帝封賜達賴和西藏官員的詔敕、封誥、印鑒、幔帳、匾額和精雕細鏤的珍玩工藝;罕見的藏文經典以及各類佛像、唐卡(卷軸畫)、法器、供器等。1 9 8 9 年國家決定撥款大規模修葺年久失修的布達拉宮,直至1 9 9 4 年竣工。雄偉壯麗的布達拉宮穩固如初,再現輝煌。
大佛瞻仰節
藏族信仰佛教,不少節日均與宗教有關。西藏的日喀則僧俗民眾每年藏歷五月間在扎什倫布寺舉行大佛瞻仰節。
扎什倫布(藏語音譯「吉祥須彌山」)寺,喇嘛教格魯派(黃教)第四大寺。在西藏日喀則尼色日山下,為歷世班禪的駐錫地。
扎什倫布寺的大佛瞻仰節,是由黃教創始人宗喀巴(公元1 3 5 7 -1 4 1 9 )的第子根頓珠巴(公元1 3 9 1 -1 4 7 4 年)於公元1 4 6 8 年創辦的。最初的佛像與展佛台僅有十幾米高。隨著宗教的興盛,從四世班禪洛桑·確吉堅贊(公元1 5 6 7 -1 6 6 2 年)開始,歷代班禪大師都對佛像及展佛台進行更新和擴建,逐漸形成寬闊宏偉的規模。
展佛台建在扎什倫布寺的後山坡上,佛台由磚石水泥砌成,高2 8 米,長4 1 米,四周有石砌圍牆。遠遠望去,猶如寬闊的銀幕。
瞻仰節歷時三日,每天展出不同的佛像,供信徒朝拜瞻仰。第一天,展出「過去佛」,即無量光佛;第二天,展出「現在佛」,即釋迦牟尼;第三天,展出「未來佛」,即吉尊強巴貢波。
大佛瞻仰節庄嚴隆重。節日期間,扎什倫布寺的五百名喇嘛身披袈裟,舉行盛大法會。每天清晨將彩緞製成的巨幅佛,捆在梯形木架上,由1 6 人抬起,前有「獅子」引路,後面儀仗隊尾隨,緩緩來到展佛台前。9 時左右,大佛懸掛空中,在陽光下,彩緞光彩奪目,極為壯觀。
節日期間,來自江孜、白朗、薩迦、拉孜、南木林等縣和日喀則各區的僧侶信徒,趕著毛驢、馬車,穿著節日服裝,聚集在扎什倫布寺的門前,瞻仰大佛。
神奇的葬禮
美麗的西藏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藏族的葬禮,目前仍沿襲著傳統的習俗。外界人不知「天葬」是怎麼回事,覺得很神秘。其實,一個民族有一個民族的婚禮,一個民族自然也有一個民族的葬禮。這合乎自然,了解了,也就沒有什麼置疑的。從清朝那時清廷派到西藏的官員就向西藏宣傳土葬的好處,甚至下令禁止天葬。可是,並沒有禁止住,至今還仍然沿襲。追其因,人的心理起著很大作用,心理平衡了,自然也就淘汰消失了。尤其是信仰宗教的人認為。天葬寄託一種升上「天堂」的幻想。從生態上說,天葬不像火葬有污染。
其實,西藏人死後有五種葬法,最隆重的是塔葬,然而只有圓寂的達賴喇嘛死後,在布達拉宮里把他的遺體修放在一座塔里,裝飾這座塔就用去1 4 萬兩黃金。其次,活佛和一些領主死後,即享受火葬。小孩死了,或因其它病疾死亡的人,則把屍體丟進河裡喂魚,這叫水葬。生前作過壞事的人,即用土葬。藏族認為,被埋的人是永遠不會轉世的。
天葬儀式一般都是在清晨舉行的。死者家屬在天亮前,要把屍體送到拉薩北郊的天葬台,太陽徐徐升起,天葬儀式開始。不經允許一般是不歡迎人們去觀看的。
喇嘛聖路八角街
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市有一條八角街,古老而富有神秘感。藏族群眾譽為「聖路」。在佛教中,「聖路」即為「上天之路」。文人形象地說它是一座巨大的時鍾,鍾軸是壯麗輝煌的大昭寺,時針和分針則是那些虔誠的朝佛者和喜歡獵奇的遊客。每當朝霞和夕陽起落在拉薩市上空時,便有無數藏族佛教徒,轉動在這條圍繞以大昭寺為中心的環形道--「八角街」上。
八角街長1 . 5 公里,寬約9 公尺,呈圓形,沒頭沒尾,兩旁是老式藏房,街心隔距有幾尊佛教的巨型香爐,晝夜煙火彌漫,散發著一種松樹油脂的香味。異鄉來客,如不留神,常常找不到來路,辨不清東南西北。
八角街並非以街狀定名,而是藏語「八古」的音譯,即寺廟周圍的意思。
相傳七世紀中葉,唐朝文成公主親自擇地、設計為尼泊爾赤尊公主修建了大昭寺。由於寺內供有文成公主從唐都長安帶去的釋迦牟尼佛像,所以成為藏族人民最崇拜的宗教聖地。七世紀末,大昭寺四周漸漸地延伸出了越來越多的寺廟和房屋,供教徒們歇腳住宿。這就是八角街的原始雛形。
八角街寬闊平坦,兩旁藏房高低不齊,顯得格外古樸。街上沒有高樓、百貨公司、影劇院。然而,當地藏民都格外看重這塊凈土。每天清晨,人們便不約而同地從四方涌到八角街頭,匯聚成一條五彩繽紛的人流。拉薩藏族群眾幾乎每天都要沿著八角街環繞大昭寺三周。這種佛事活動,名叫「繞街」。據說,「繞街」可以使人心靈與佛祖相通,死後靈魂歸天,遠道來拉薩的香客,也必參加「繞街」活動,許多人還沿著街磕長頭。
八角街顯得十分狹窄擁擠。街兩旁高高的白牆下,搭滿了白色帳篷,小商小販各自兜售自己的貨物。吃的、穿的、玩的,禮品、供品、化妝品等應有盡有,五花八門。特別是色澤艷麗的江孜卡墊,做工精緻的日喀則金花帽;質地堅硬的加查木碗,晶瑩剔透的仁布手鐲,都富有民族特色,使人愛不釋手。
隨著人流,緩步到八角街的另一段,又是一番景色,使人忘記了是置身於高原雪域,彷彿到了春意盎然的江南。菜棚下,街道邊擺滿了西紅柿、黃瓜、辣椒、茄子、萵筍等各類新鮮蔬菜,極大地豐富了藏族人民的菜籃子。
酥油是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因此,在八角街上貨源充足,占著主要的一席之地。
西藏,地處祖國邊陲,與印度、尼泊爾、不丹、錫金接壤,邊境貿易也很繁榮。因而八角街市場上的外國貨也很豐富。印度佛珠,英國香煙,尼泊爾項鏈,不丹唇膏等等,都帶有稀奇古怪的商標。
西藏素有「歌舞海洋」之稱。在八角街隨時都可以看到舞姿優美的舞蹈,聽到旋律婉轉悠揚的藏族民歌,其中摻雜著音響低沉渾厚的流行歌曲。
八角街是古老的,也是繁華的。盡管現在市政建設發展迅速,拉薩新市區日新月異,但人們依然需要布達拉宮,需要八角街。特別是夕陽西斜,大昭寺金頂布滿金輝的時候,成千上萬的藏民湧向八角街,進行晚間轉經活動。許多善男信女在大昭寺門前,五體投地朝拜,在光滑發亮的石地上投下了一道道長長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