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關於安徽宿州的風俗
農歷十二月初八是臘八節,因農歷十二月稱「臘月」,故名。「臘八」一過,春節臨近,家家戶戶要從臘八這天起,清掃屋宇灰塵。當天要吃臘八(粥,黟縣、休寧縣北鄉一帶還曬干豆腐,稱「臘八(豆腐」。臘八過後家家開始宰年豬,互相請吃殺豬酒,表糯米粽,做米錁,煎油豆腐,炒花生、蠶豆,做芝淋糖、凍米糖等。還要人家將婚嫁活動安排在這一天舉行,故有民謠日:「臘八臘八日子好,多少大姑改大嫂。
② 宿州有哪些名勝古跡
宿州市有:1. 閔子騫祠2. 虞姬墓
3. 皇藏峪4. 林探花府
5. 聖泉寺6. 五柳龍泉7. 中國奇石館
。宿州全市有1 虞姬墓座落在今靈壁縣城東15華里,宿(縣)泗(縣)公路南側。虞姬為項羽的寵妾,當年項羽四面楚歌,虞姬自剔而葬於此。
2 陳勝、吳廣起義遺址---涉故台位於宿州市墉橋區西寺坡鎮涉故台村,東距津浦線7KM,西至206國道8KM,交通十分便利。這里古代是一片沼澤地,故名「大澤鄉」。中國第一次農民大起義---大澤鄉起義即發端於此。
3 皇藏峪位於蕭縣東南20餘公里的龍崗山中,為山東古老丘陵的延伸部分,山脈大致南北走向,最高峰海拔374米,一般為100—300米,相對高度20—30米,山頂平緩,山坡較陡。,黃藏峪原名黃桑峪,因峪內長滿黃桑樹而得名。漢高祖劉幫稱帝前曾因避秦兵追捕而藏身於此,故改名皇藏峪。《漢書地理志》記載:「漢高祖微時常隱芒、碭山間,即此山有皇藏峪,漢高祖避難處」。皇藏峪為陶墟山系南部的剝蝕低山丘陵,山岩為石灰岩體,有許多天然洞穴及井泉、山石景觀)四周峰巒層疊,澗水淙淙。峪中天然森林三千多畝,有146種樹木和六百多種草葯。在平疇千里的淮北大地,有此高峰幽谷,實為難得,乃是徐淮地區遊人嚮往之地。
4皇藏峪國家森林公園位於蕭縣東南20餘公里的龍崗山中,為山東古老丘陵的延伸部分,山脈大致南北走向,最高峰海拔374米,一般為100—300米,相對高度20—30米,山頂平緩,山坡較陡。
5 林探花府座在宿州市楊庄鄉林庄,系清代武探花林方標的府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林方標,字錦堂,力大過人,善施兵器,武藝高強,清嘉慶辛未武科探花,清代名將,歷任甘州提標、城守參將、衢州總兵、浙江提督等職。探花府尚存房屋58間,是一處保存較為完整的建築群,其建築布局、房屋結構、磚雕、木雕、彩繪等裝飾都具有典型的北方建築風格,有著重要的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探花府原有房屋81間,佔地面積4萬平方米。府門前空場樹立旗桿4根,高11米左右,旗桿座分列大門兩側。主體建築四進院落,明三暗五式,主體建築的西部還有三進側院建築。主體建築後面原設有花園和養魚池,花園左側有練武場,陳設有各式武器,可供參觀。
6 閔子騫祠及墓座落在曹村鎮閔祠村。三面環山,泉水涌流,環境幽雅。緊傍206國道,交通便利。是我市重點名勝古跡之一,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閔子名損,字子騫,春秋魯國人,孔子弟子,名列七十二賢之首,德與顏淵齊名。閔子以孝名天下,孔子贊曰:「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間」。宋朝皇帝褒閔子為「畿聖」,歷代皇帝賜匾封公,文人墨客賦詩題記,其懿行美德千古傳為佳話。閔子墓座北朝南,高6米,直徑40米,近旁有兩座中形墓,傳說為閔子遷的兩個弟弟,墓高2米,直徑24米,總佔地約6400平方米,墓地松柏藏密,「閔墓松風」素為宿州八景之一。閔祠始建於宋,現存殿宇14間,祠內存有古柏和千年銀杏。祠外有兩座碑亭,祠東公路旁還有牌坊一座,上書「先賢閔子故里」。祠東南有孝泉和閔子故居。閔祠近傍還有騫山、曬書台、洗漱溝、荷花池、蘆花坡、洗硯池等景點。這里不僅有迷人的自然風光,還有動人的傳說故事。
7
五柳龍泉風景名勝區內龍泉湖碧波盪漾、水質甘甜、岸邊垂柳、龍柏、雪松相托,景色非常秀麗;景區的盆山洞內石筍、石柱千奇百怪,給人以豐富的想像;五柳礦泉豐富,著名的有呵泉、龍泉、珍珠泉等,屬優質礦泉水;優質的礦泉水潤育了著名的夾溝香稻米,宋代至明、清朝為皇宮「貢米」,素有「一家煮飯十家香,十家煮飯香滿庄」之譽。五柳景區除優美的自然景色外,還有龍泉寺、大方寺、閔祠、殷商文化遺址及古漢墓群等眾多名勝古跡和人文景觀。實為皖北地區少有的旅遊佳境。
③ 宿州的介紹
宿州,簡稱「宿」或「蘄」,古稱蘄城,安徽省轄市。位於安徽省東北部專,是長三角城市群屬、中原經濟區重要節點,宿淮城市組群城市、安徽區域中心城市之一,號稱世界鞋都,亞洲影都,中國雲都。是安徽省文明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智慧城市,全國網球城市、宜居城市,安徽省重要的交通樞紐。宿州襟連沿海,背倚中原,安徽省的北大門,有徐南形勝、江南第一州、奇石之城、馬戲之鄉、酥梨之都等美譽。東鄰宿遷、徐州,西連商丘、淮北,北扼菏澤,南接蚌埠。總面積9787平方公里,轄蕭縣、碭山、靈璧、泗縣、埇橋區四縣一區,市政府駐地埇橋區是全國最大的市轄區。宿州是安徽省歷史文化名城,「舟車匯聚、九州通衢」,有著3700多年的郡縣史,距今3700多年前的周朝時期始建蘄邑,隋唐年間,因通濟渠(汴水)開通,置宿州,是楚漢文化、淮河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宿州有畫家4萬多人,是著名的書法名城,2015年中國演藝集團聯盟在宿州成立。宿州有陳勝吳廣起義舊址、垓下古戰場遺址、中國宿州白居易文化園、皇藏峪國家森林公園、磬雲山國家地質公園、宿州新汴河水利風景區、五柳風景區等旅遊景點,有虞姬、朱溫、劉裕、劉開渠、白居易、閔子、嵇康等歷史名人。
④ 宿州 傳統文化有
宿州出名的東西大致有:符離集燒雞、蕭縣的葡萄、碭山的梨、靈璧的奇石、蕭縣的羊肉(伏羊)、大澤鄉
傳統文化就去翻看歷史吧,大澤鄉有點說頭
⑤ 宿州市地理環境歷史文化風土人情方面有什麼特點
是安徽省距離出海口最近的城市。 歷史上記載宿州「舟車會聚,九州通衢之地」,「扼汴控淮,當南北沖要」,「跨汴阻淮,信江北一要地」,現在是我國著名的「中國酥梨之鄉」、「中國書畫藝術之鄉」、「中國書法藝術之鄉」、「中國馬戲之鄉」、「中國民間藝術(鍾馗畫)之鄉」、「中國觀賞石之鄉」、「泗州戲之鄉」。2006年,獲得「全國綠化先進市」,1994—2007年,連續五屆榮獲「全國雙擁模範城」稱號。
宿州的風俗一概同北方,主食以麵食為主,午飯吃饅頭、餅。只有夾溝一帶的少數丘陵中產大米,名為「香稻米」,曾經是貢米。米製品通常只有端午節的粽子。春節期間幾乎只吃麵食。元宵節做雜面油燈,置於門前、雞圈等處辟邪。 大年三十(臘月的最後一天)早上貼春聯,忙活做飯炒菜,全家團圓的正餐是午餐,一般是12點整放鞭炮開飯,晚上至初一通常以餃子為主,初一早上一大早要帶第一鍋餃子上墳祭祖且這頓餃子必須是素餡的不沾葷且餃子湯里要放入各種糧食,以喻五穀豐登六畜興旺。點心有油炸丸子、焦葉子(面片,當地叫「貓耳朵兒」)、螞蚱腿(細小不長的形似螞蚱的拐彎的腿一樣的面製品,加糖和薑末),這些點心都要在臘月二十九之前做好。年夜飯不是正餐(通常是吃餃子(這個風俗似乎其他地方未見),現在晚餐也是正餐,通常准備各種菜品,比較豐盛,當然餃子是必不可少的。大年初一挨家拜年,以及進城逛街趕集,初二接姑、姨等親戚。
宿州盛產三大特產:
碭山酥梨已有2000年栽培史,以皮薄色美、甘甜酥脆,馳名海內外,曾是宮廷貢品,系中國十大名優水果之一。
聞名中外的符離集燒雞,產於本市北的符離鎮。已有80多年的製作歷史,它以獨特的風味,享譽遐邇。
靈璧石
靈璧縣盛產玉石、故得名「靈璧」。靈璧石分奇石、磬石和大理石。奇石天然神韻,叩之有道,清帝乾隆封其為「天下第一石」。磬石為靈璧獨有,色如墨玉,敲擊可發出美妙的聲音,俗稱「八音石」,四千年前古人即用之製作磬石編鍾。玲瓏剔透的磬石工藝品和大理石板材遠銷20多個國家和地區。
⑥ 對安徽宿州文化習俗做一詳細介紹
歷史上記載宿州「舟車會聚,九州通衢之地」,「扼汴控淮,當南北沖要」,「跨汴阻淮,信江北一要地」,現在是我國著名的「中國酥梨之鄉」、「中國書畫藝術之鄉」、「中國書法藝術之鄉」、「中國馬戲之鄉」、「中國民間藝術(鍾馗畫)之鄉」、「中國觀賞石之鄉」、「泗州戲之鄉」。2006年,獲得「全國綠化先進市」,1994—2007年,連續五屆榮獲「全國雙擁模範城」稱號。
宿州的風俗一概同北方,主食以麵食為主,午飯吃饅頭、餅。只有夾溝一帶的少數丘陵中產大米,名為「香稻米」,曾經是貢米。米製品通常只有端午節的粽子。春節期間幾乎只吃麵食。元宵節做雜面油燈,置於門前、雞圈等處辟邪。 大年三十(臘月的最後一天)早上貼春聯,忙活做飯炒菜,全家團圓的正餐是午餐,一般是12點整放鞭炮開飯,晚上至初一通常以餃子為主,初一早上一大早要帶第一鍋餃子上墳祭祖且這頓餃子必須是素餡的不沾葷且餃子湯里要放入各種糧食,以喻五穀豐登六畜興旺。點心有油炸丸子、焦葉子(面片,當地叫「貓耳朵兒」)、螞蚱腿(細小不長的形似螞蚱的拐彎的腿一樣的面製品,加糖和薑末),這些點心都要在臘月二十九之前做好。年夜飯不是正餐(通常是吃餃子(這個風俗似乎其他地方未見),現在晚餐也是正餐,通常准備各種菜品,比較豐盛,當然餃子是必不可少的。大年初一挨家拜年,以及進城逛街趕集,初二接姑、姨等親戚。
宿州盛產三大特產:
碭山酥梨已有2000年栽培史,以皮薄色美、甘甜酥脆,馳名海內外,曾是宮廷貢品,系中國十大名優水果之一。
聞名中外的符離集燒雞,產於本市北的符離鎮。已有80多年的製作歷史,它以獨特的風味,享譽遐邇。
靈璧石
靈璧縣盛產玉石、故得名「靈璧」。靈璧石分奇石、磬石和大理石。奇石天然神韻,叩之有道,清帝乾隆封其為「天下第一石」。磬石為靈璧獨有,色如墨玉,敲擊可發出美妙的聲音,俗稱「八音石」,四千年前古人即用之製作磬石編鍾。玲瓏剔透的磬石工藝品和大理石板材遠銷20多個國家和地區。
給分啊
⑦ 以前的宿州是什麼樣的(作文表示)
我的故鄉是安徽宿州,我愛它,因為它的美麗風景是讓人們忘而卻不的。 宿州位於安徽省最北部,與蘇,魯,豫3省接壤,是淮海經濟的城市之一,還有眾多風景名勝,歷史古跡,他還被人們喻作「中國酥梨之鄉」,「中國書畫藝術之鄉」,「中國觀賞石之鄉
宿州眾多風景名勝當中,我就給你們介紹一個聞名已久的歷史古跡「皇藏峪」。它是國家森林公園,中國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區國家4A級旅遊景區,安徽省著名風景區,它位於皖北蕭縣東南,東靠京浦鐵路,西有連霍,合徐兩條高速公路均可到達,交通便捷,旅遊方便。
皇藏峪風景美麗,綠郁蔥蔥,景區的每一個景點都是有典故的。其中聞名中外的就是「皇藏洞」它的來歷具有歷史意義,「皇藏洞」是在一個峭壁中的洞穴,深十餘米,呈圓形,地平壁光,形勢險峻。傳說當年劉邦被項羽的大軍殺的落荒而逃,來到一個懸崖峭壁旁無路可走,眼看大軍逼近命懸一線,這時劉邦在懸崖邊發現一個洞穴,就往這個洞里藏,項羽大軍來到懸崖旁,洞外忽然飛來一個大石頭替劉邦擋住洞口,才沒有被項羽發現。因此,倖免遇難,才有了後來的成就:開創了「大漢王朝」成為「漢高祖」歷史也因此改寫了。所以這個洞穴被世人稱作「皇藏洞」。
拔劍泉也是景區另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一眼泉也是有來歷的,劉邦被項羽追殺,口渴難耐,用劍往地上一插,又拔了出來,出乎意外的出現了一眼清泉,於是這眼清泉就流出來,至今還在。除了這兩道美景以外,皇藏峪還有許多美不勝收的的景色如:仙人床,觀景峰,九龍窩……另外景區里不僅有美景而且還有許多傳統美食,讓你品嘗。如:「香椿芽」「小雞燉蘑菇」等等。
這是我家鄉美麗景色中的一個小小的縮影,還有許許多多的風景名勝,歷史文化等你去了解,如果你來宿州一定會讓你流連忘返的。
⑧ 山西宿州的歷史
朔州,山西省轄抄地級市,國家歷史文襲化名城,新型以煤電為主導的能源重化工基地,中國農區最大的奶源基地,日用陶瓷生產基地,也是全國避暑休閑勝地。位於山西省西北部, 桑乾河上游,西北毗鄰內蒙古自治區,南扼雁門關隘。這里寒來暑往,四季分明,擁有眾多各類規模的旅遊景區景點。著名景點有崇福寺、應縣木塔、殺虎口、朔州老城等。歷史上先後涌現出西漢著名詩人班婕妤、三國名將張遼等傑出人物。
⑨ 安徽宿州有那些歷史
安徽宿州歷史沿革:
宿州市歷史悠久,人文景觀薈萃,早在五千年前就有徐夷、淮夷等部落在這里繁衍生息。
1、春秋戰國時期:
又有宿國、蕭國、徐國等小諸侯國。
2、秦朝一統後:
地屬泗縣郡、碭郡,置有苻離縣、蘄縣、相縣、取慮、銍縣、僮縣等縣。
3、西漢時期:
西漢高祖五年,革碭郡為梁國,設碭縣。王莽新朝始建國元年,改碭縣為節碭縣,改苻離縣為符合縣。不久復原稱。更始帝更始三年,封劉秀為蕭王。
4、東漢時期:
東漢章帝建初四年,遷梁國於下邑,碭縣屬之。東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曹操析沛國置譙郡,以的「邑、相城、苻離等縣屬沛國,以銍縣、蘄縣等縣屬譙郡。
5、三國時期:
三國魏明帝太和三年,追封曹熊為蕭王,稱蕭國。太和六年國除。青龍二年,復置蕭縣,屬豫州譙郡。景初二年,分沛國置汝陰郡,陽城廢。
6、魏晉南北朝時期:
西晉惠帝無康五年碭山並入下邑縣。東晉建武元年,蕭縣屬沛郡,郡治由相縣徙於蕭。穆帝昇平元年,沛郡、譙郡陷於前燕。太和五年,燕滅,宿地盡入前秦。大元九年,東晉北伐,夏宿地。義熙七年,泗縣地屬南兗州,治夏丘。
南北朝北魏孝昌二年,廢下邑,置場郡,下設碭縣、安陽兩縣。東魏武定六年,改夏丘縣為晉陵縣,旋又改名泗州。北齊天保七年,改蕭縣為承高縣,屬徐州彭城郡。
7、唐朝時期:
唐高祖武德四年,析夏丘縣置虹縣;武德六年夏丘縣入虹縣,夏丘縣廢。唐太宗貞觀八年,虹縣屬泗州。唐憲宗元和四年,置宿州,治虹縣,轄苻離縣、蘄縣和虹縣;元和九年,亳州屬臨渙縣劃入宿州。唐文宗太和三年,宿州廢;太和七年復置宿州,遷治今埇橋區。唐昭宗光化四年,於碭山縣置輝州、碭山縣屬之。
8、宋朝時期:
北宋開寶五年(972年),宿州為保靖軍節度,屬淮南路。熙寧五年(1072年),屬淮南東路。哲宗元佑元年(1086年),析虹縣屬零壁鎮巡檢司置零璧縣,隸宿州。政和七年(1117年),改縣名零璧為「靈璧」。
9、元朝時期:
元憲宗七年(1257年),遷回舊治。至元二年(1265年),廢蘄縣、臨渙、苻離三縣入宿州。廢蕭縣、永固縣入徐州。因碭山縣屢遭水患,人口稀少廢入單縣。至元三年復置碭山縣,屬濟州。至元四年,撥宿州屬之靈璧縣歸泗州。
至元十二年,復置蕭縣,屬河南行省歸德府。至元十三年,撥泗州屬虹縣入宿州。至元十七年復撥虹縣屬泗州,靈璧屬宿州。泰定元年(1324年),黃河行故汴渠仍與徐州泗水合,至清口入淮。宿州汴渠湮沒,埇橋亦廢。
10、明朝時期:
明洪武元年(1368年)宿州屬臨濠府,七年屬鳳陽府。洪武十二年(1379年),蕭縣、碭山縣屬南直隸徐州。
11、清朝時期:
清順治十八年,宿州屬江南左布政使,以宿州之靈璧屬鳳陽。雍正三年,升泗州為直隸州。雍正十一年,碭山縣、蕭縣屬江蘇省徐州府。乾隆四十二年,遷泗州於虹縣,並虹縣入泗州,初稱泗虹州,後為泗州,原虹縣降為虹鄉。宣統三年,辛亥革命爆發,12月16日宿州光復。
(9)宿州的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宿州歷史文化發展:
早在五千年前就有徐夷、淮夷等部落在宿州市境內繁衍生息。
春秋戰國時期,又有宿國、蕭國、徐國等小諸侯國,秦漢設立蘄縣。隋大業年間,通濟渠(汴水)開通,古城宿州隨著汴水漕運的興盛逐步發展起來。
唐憲宗元和四年始置宿州,千餘年間,宿州一直是歷代州府的治所,史稱這里「扼汴水咽喉,當南北要沖」為「百戰之道」。
秦末,中國第一次農民大起義在宿州揭竿而起。楚漢相爭,垓下之戰,霸王別姬在此發生。
南宋時期,這里又是張浚、韓世忠抵禦外侮、抗擊金兵的「戎馬之郊」。
抗日戰爭時期,新四軍四師在宿州與日本侵略者浴血奮戰。解放戰爭時期,劉、鄧、陳、粟指揮的中原、華東兩大野戰軍,在宿州開辟了淮海戰役的主戰場,扭轉了內戰的形勢,奠定了渡江戰役的勝敗。
參考資料:網路-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