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世界文化遺產武當山文化賞析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武當山古建築中的宮闕廟宇集中體現了中國元、明、清三代世俗和宗教建築的建築學和藝術成就。古建築群坐落在溝壑縱橫、風景如畫的湖北省武當山麓,在明代期間逐漸形成規模,其中的道教建築可以追溯到公元七世紀,這些建築代表了近千年的中國藝術和建築的最高水平。 ◎概 況 武當山又名「太和山」,位於中國中部湖北省丹江口市的西南部。明代(公元1368~1644年)時,武當山被皇帝敕封為「大岳」、「玄岳」,地位在「五嶽」諸山之上。武當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1米 ,周圍又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澗」等勝景環繞,風光旖旎,氣勢宏偉,被世人贊為「萬山來朝」。 武當山古建築群始建於唐代貞觀年間(公元627~649年)。明代是其發展的鼎盛時期,這一時期在武當山興建了大批建築,到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治世玄岳」牌坊建成,武當山建築群終於形成了我們今天見到的,以八宮兩觀為主體的龐大規模。 現在武當山古建築群主要包括太和宮、南岩宮、紫霄宮、遇真宮四座宮殿,玉虛宮、五龍宮兩座宮殿遺址,以及各類庵堂祠廟等共200餘處。建築面積達5萬平方米,佔地總面積達100餘萬平方米,規模極其龐大。被列入的主要文化遺產包括:太和宮、紫霄宮、南岩宮、復真觀、「治世玄岳」牌坊等。 太和宮位於武當山主峰天柱峰的南側,包括古建築20餘棟,建築面積1600多平方米。太和宮主要由紫禁城、古銅殿、金殿等建築組成。紫禁城始建於明成祖永樂十七年(公元1419年),是一組建築在懸崖峭壁上城牆,環繞於主峰天柱峰的峰頂。古銅殿始建於元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位於主峰前的小蓮峰上,殿體全部由銅鑄構件拼裝而成,是中國最早的銅鑄木結構建築。金殿始建於明永樂十四年(公元1416年),位於天柱峰頂端,是中國現存最大的銅鑄鎏金大殿。 南岩宮位於武當山獨陽岩下,始建於元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現保留有天乙真慶宮石殿、兩儀殿、龍虎殿等建築共21棟。 紫霄宮是武當山古建築群中規模最為宏大、保存最為完整的一處道教建築,位於武當山東南的展旗峰下,始建於北宋宣和年間(公元1119~1125年),明嘉清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擴建。主體建築紫霄殿是武當山最具有代表性的木構建築,殿內有金柱36根,供奉玉皇大帝塑像,其建築式樣和裝飾具有明顯的明代特色。 「治世玄岳」牌坊又名「玄岳門」,位於武當山鎮東4公里處,是進入武當山的第一道門戶。牌坊始建於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坊身全部以榫鉚拼合,造型肅穆大方,裝飾華麗,雕刻有多種人物、花卉的圖案,堪稱明代石雕藝術的佳作。 此外,武當山各宮觀中還保存有各類造像1486尊,碑刻、摩岩題刻409通,法器、供器682件,還有大量圖書經籍等,也是十分珍貴的文化遺存。 武當山古建築群集中體現了中國古代建築裝飾藝術的精華。在這里還衍生出武當道教、武當道樂和武當武術等文化范疇的精髓,為中國民族的傳統文化增添了新內容。 武當山凈樂宮復原工程效果圖(4月16日攝)。凈樂宮始建於明代永樂16年(1418年),是武當山古建築群的「八宮之首」,原位於古均州城內。1958年修建丹江口水利工程時,屬淹沒搬遷之列,由於各種原因,復原工程一直沒有開展。凈樂宮復原工程2002年在湖北省丹江口市北郊動工,將於2004年6月完成主體結構。>> ◎文化遺產 武當山古建築群歷經滄桑,現存4座道教宮殿、2座宮殿遺址、2座道觀及大量神詞、岩廟。在布局、規制、風格、材料和工藝等方面都保存了原狀。建築主體以宮觀為核心,主要宮觀建築在內聚型盆地或山助台地之上,庵堂神祠分布於宮觀附近地帶,自成體系,岩廟則占峰踞險,形成「五里一底十里宮,丹牆翠瓦望玲瓏」的巨大景觀。在建築藝術、建築美學上達到了極為完美的境界,有著豐富的中國古代文化和科技內涵,是研究明初政治和中國宗教歷史以及古建築的實物見證。武當山古建築群具有以下主要特徵: 規劃嚴密,建築傑出 武當山古建築群分布在以天柱峰為中心的群山之中,總體規劃嚴密,主次分明,大小有序,布局合理。建築位置選擇,注重環境,講究山形水脈布疏密有致。建築設計的規劃或宏偉壯觀,或小巧精緻,或深藏山坳,或瀕臨險崖,達到了建築與自然的高度和諧,具有濃郁的建築韻律和天才的創造力。 高超的技術與藝術成就 武當山古建築群類型多樣,用材廣泛,各項設計、構造、裝飾、陳設,不論木構宮觀、銅鑄殿堂、石作岩廟,以及銅鑄、木雕、石雕、泥塑等各類神像都達到了高度的技術與藝術成就。 道教建築之瑰寶 武當山道教建築群始終由皇帝親自策劃營建,皇室派員管理。現存建築其規模之大,規劃之高,構造之嚴謹,裝飾之精美,神像、供器之多,在中國現存道教建築中是絕無僅有的。 反映出我國古代科技的偉大成就 武當山金殿及殿內神像、供桌等全為銅鑄餾金,鑄件體量巨大,採用失蠟法(蠟模)翻鑄,代表了中國明代初年(15世紀)科學技術和鑄造工業的重大發展。 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 武當山建築群的興建,是明代皇帝朱橡在擴展外交的同時,對內大力推崇道教,灌輸「皇權神授」思想,以鞏固其內部統治,具有重大的歷史和思想信仰等意義。 主要遺產 武當山太子坡風景區 武當山古建築群中的主要遺產有太和宮、南岩宮、紫雲宮、復真觀和「治世玄岳」石坊等。 太和宮:位於天柱峰南側,佔地面積8萬平方米,現有古建築20餘棟,建築面積l 600 多平方米,主要建築有: 金殿:明代銅鑄仿木結構宮殿式建築,位於天柱峰頂端的石築平台正中,面積約160 平方米,朝向為東偏南8°。殿面寬與進深均為三間,闊4.4米,深3.15米,高5.54米。四周立柱12根,柱上疊架、額、枋及重翹重昂與單翹重昂斗拱,分別承托上、下檐部,構成重檐底殿式屋頂。正脊兩端鑄龍對峙。四壁於立柱之間裝四抹頭格扇門。殿內頂部作平棋天花,鑄淺雕流雲紋樣,線條柔和流暢。地面以紫色石紋墁地,洗磨光潔。屋頂採用「推山」做法為特點。殿內於後壁屏風前設神壇,塑真武大帝坐像,左侍金童捧冊,右侍玉女端寶,水火二將,執旗捧劍拱衛兩廂。壇下玄武一尊,為金婉合體。壇前設香案,置供器。神壇上方高懸餾金匠額,上鑄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手跡「金光妙相」四字。殿外檐際,懸盤龍斗邊餾金牌額,上豎鑄「金殿」二字。殿體各部分件採用失蠟法鑄造,遍體餾金,無論瓦作、木作構件,結構嚴謹,合縫精密,雖經五百多年的嚴寒酷暑,至今仍輝煌如初,顯示我國鑄造工業發展的高度水平,堪稱現存古建築和鑄造工藝中的一顆燦爛明珠。 古銅殿:位於天柱峰前小蓮峰上。元代大地十一年(公元1307年)鑄,高3米,闊2.8米,深2.4米,懸山式屋頂,全部構件為分件鑄造,卯榫拼裝,各鑄件均有文字標明安裝部位,格扇裙板上鑄有「此殿於元大德十一年鑄於武昌梅亭萬氏作坊」,是中國現存最早的銅鑄木結構建築。 紫禁城:建於永樂十七年(公元1419年),延天柱峰環繞,周長345米,牆基厚2.4米,牆厚1.8米,城牆最高處達10米,用條石依岩砌築,每塊條石重達500多千克,按中國天堂的模式建有東、南、西、北四座石雕仿木結構的城樓象徵天門。該石雕建築在懸崖徒壁之上,設計巧妙,施工難度大,是明代科學與藝術相結合的產物。 紫霄宮:位於武當山東南的展旗峰下,始建於北宋宣和年間(公元1119一1125年),明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重建,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擴建,清嘉慶八年至二十五年(公元1803—1820年)大修,是武當山八大宮觀中規模宏大、保存完整的道教建築之一。現存有建築29棟,建築面積6854平方米。中軸線上為五級階地,由上而下遞建龍虎殿、碑亭、十方堂、紫霄大殿、聖文母殿,兩側以配房等建築分隔為三進院落,構成一組殿堂樓宇、鱗次櫛比、主次分明的建築群。宮的中部兩翼為四合院式的道人居所。宮內主體建築紫霄殿,是武當山最有代表性的木構建築,建在三層石台基之上,台基前正中及左右側均有踏道通向大殿的月台。大殿面闊進深各五間,高18.3米,闊29.9米,深12米,面積358.8平方米。共有檐柱、金柱36根,排列有序。大殿為重檐歇山頂式大木結構,由三層崇台襯托,比例適度,外觀協調。上下檐保持明初以前的做法。柱頭和斗栱顯示明代斗杠的特徵。梁架結構用九檀,高寬比為5:2.5,保持宋遼以來的用材比例。殿內金柱斗栱,施井口天花,明間內槽有斗八藻井。明間後部建有刻工精緻的石須彌座神龕,其中供玉皇大帝,左右肋侍神像,均出自明人之手。 紫霄殿的屋頂全部蓋孔雀藍琉璃瓦,正脊、垂脊和戧脊等以黃、綠兩色為主樓空雕花,裝飾豐富多采華麗,為其他宗教建築所少見。 南岩宮:始建於元至元二十二年至元至大三年(公元1285—1310年),明永樂十年(公元1412年)擴建。位於獨陽岩下,山勢飛翥,狀如垂天之翼,以峰巒秀美而著名。現存建築2l棟,建築面積3505平方米,佔地9萬平方米。有議案天乙真慶宮石殿、兩儀殿、皇經堂、八封亭、龍虎殿、大碑亭和南天門建築物。主體建築天乙真慶宮石殿,建於元至大三年(公元13lO年)以前,面闊11米,進深6.6米,通高6.8米,梁、柱、門、窗等均以青石雕鑿而成。頂部前坡為單檐歇山式,後坡依岩,作成懸山式,檐下斗栱均作兩跳,為遼金建築斗栱的做法。龍頭香,長3米,寬僅o.33米,橫空挑出,下臨深谷,龍頭上置一小香爐,狀極峻險,具有較高的藝術性和科學性。 武當山復真觀 復真觀:建於明永樂十年(公元1412年),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重修。位於獅子峰前,現存建築20棟,建築面積3505平方米,佔地6萬平方米。觀門側開9Jr匝山勢建夾牆復道,狀如游龍。中軸線上有照壁、梵帛爐、龍虎殿、大殿、太子殿。左側道院建皇經堂、芷經閣、廟亭、齋房,隨山勢重疊錯落。前有五雲樓,五層樓翼角立柱上架設12根梁枋,交叉疊閣,為大木建築中少見的結構,有一柱十二梁之稱。 「治世玄岳」牌坊:建於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l 552年)。位於武當山鎮東4000米處,為進入武當山的第一道門戶,又名玄岳門。系石鑿仿大木建築結構,三間四柱五樓牌坊,高11.9米,闊14.5米。明間與次間之比為5:3。坊柱高6.4米,柱周設夾桿石以鐵箍加固。柱頂架龍門枋,枋下明間為浮雕大小額枋上部出卷草花牙子雀替,承托浮雕上訪和下枋,枋間嵌夾堂花板,構成明間高敞、兩側稍低的三個門道。正樓架於龍門枋上,明間左右立枋柱,中嵌矩形橫式牌匾。次間各分兩層架設邊樓、雲板與次樓,構成寬闊高聳的正樓、邊樓,由上而下,逐層外展的三滴水歇山式的坊樓,中嵌橫式牌匠刻嘉靖皇帝賜額「治世玄岳」。此坊結構簡練,構件富於變化,全用卯榫拼合,裝配均衡嚴謹,坊身裝飾華麗,雕刻精工,運用線刻、圓雕、浮雕等方法,雕刻了人物、動物和花齊圖案等,是南方石作牌樓之佳作,也是明代石雕藝術珍品。 此外,在全山各宮觀中還保存著銅、鐵、木、石各類造像1486件,其中明代以前製品近干件,宋、元、明、清碑刻、摩岩409通,法器、供器682件以及圖書經籍等,均是珍貴的文化遺產。 2009年8月,武當山順利通過國土資源部組織的專家評審,正式成為第五批國家地質公園。
『貳』 武當山人文歷史的介紹
武當山,位於湖北省西北部,又名太和山,謝羅山,參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稱。 武當山歷史地位的變遷:"武當"之名最早出現在《漢書》中,漢末至魏晉隋唐時期,是求仙學道者的棲隱之地。宋代,道經始將傳說中的真武神與武當山聯系起來,將武當山附會成真武的出生地和飛升處。 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武當縣。 唐貞觀年間(627~649年),唐太宗詔武當節度使姚簡到武當山祈雨而應。敕建「五龍祠」。 唐乾寧年間(896~897年),武當山列為「七十二福地」第九位。 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玄教宗師張留孫向世祖忽必烈奏報武當山後,忽必烈大信其道。 元大德八年(1304年),元成宗封「武當福地」。 明永樂十年(1412年),成祖朱棣命隆平侯張信、駙馬督尉沐昕、工部右侍郎郭琎、禮部尚書金純等率20餘萬軍民,工匠大修武當山。 明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歷時12年,敕建的大岳太和山大小宮觀33處落成。 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世宗令工部右侍郎陸傑提督重修武當山宮觀。 1961年,金殿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2年2月22日,紫霄宮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2年11月8日,武當山被國務院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1988年1月,「治世玄岳」石牌坊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6年12月15日,南岩宮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4年12月17日,「武當山古建築群」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2001年7月,玉虛宮遺址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7年5月,啟動武當山玉虛宮修繕工程。 2012年,武當山啟動武當大興600年20餘項大型系列活動。 2012年7月25日,五龍宮景區正式投入開發建設。 2012年8月1日,因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遇真宮頂升工程正式啟動。 2012年9月27日,武當山玉虛宮修繕落成。
『叄』 武當山文化包括那些
獨樹一幟的道教文化——武當山最重要的特色旅遊資源
1武當山道教——中國道教史上濃墨重彩的一頁
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中國的根柢全在道教」(魯迅,1918),它在中國文明史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武當山道教是中國道教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 發展得到歷代統治者的捧持和推崇,明朝時達到鼎盛:先後被皇帝封為「大岳」(明成祖),「治世玄岳」(明世宗),使其地位高於五嶽,被尊為「四大名山皆拱 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五嶽之冠」,「雄鎮打岳而祀超百代」。武當山成為專為朝廷祈福禳災的「皇室家廟」、「天下第一山」(北宋米芾),在道教領域中取 得了獨尊的地位,成為全國最大的道場和全國的道教活動中心,影響深遠,在中國道教史上寫下了輝煌的篇章。
2.2武當山道教建築——中國古代建築史的奇跡
武當山道教建築群,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等級最高、保存最為完好的道教古建築群,是武當山世界文化遺產的核心,特色突出;
規模宏偉,工程浩大。明朝政府「南修武當,北修故宮」大興土木,先後動用了30萬工匠,歷時12年來修建武當宮觀,建成9宮,9觀,36庵堂、73岩廟的大規模的道教建築群,成為皇室利用宗教思想統治的
重要場所。經過後來的不斷擴展,武當山共達到2萬多間廟宇,總佔地面積160萬平方米,超過故宮一倍以上。形成「五里一庵十里宮,丹牆翠瓦望玲瓏」的宏偉場面。
選址獨特,布局巧妙。武當山建築選址融合「陰陽典術」的道家思想、中國古代「風水術」及真武帝修仙的神話,並嚴格按照政權和神權相結合的意圖營建。布局方面,武當山整個建築群依山就勢,處處結
合自然環境,巧妙利用峰巒岩澗和奇峭幽壑,建設時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山體的原始風貌。
武當建築群的中心位於天柱峰頂的金殿,處於全山各懸崖絕壁的八大宮為主體,眾多的庵堂神祠自成體系分布在主體建築的周圍,龐大建築群與群山和諧地融為一體,完美地體現了「天人合一」的道教理念。
總體規劃嚴密,建築技藝高超,工藝精湛。規模宏大的武當建築群採取了皇家建築法式,統一設計布局,其總體規劃十分嚴密,在建築技藝和建築美學上均達到了很高的成就,體現出我國古代科技的偉大成就。這里有中國現存最大的銅鑄鎏金大殿——「金殿」,被喻為「中國古代建築和鑄造工藝中的一顆明珠」,其焊接和鑄造技術已達相當高的水平,此外如「九曲黃河牆」,「一柱十二梁」,「轉身殿」等也都
體 現出古代建築技藝的高超,是我國寶貴的文化遺產。武當道教建築被喻為「補秦皇漢武之遺,歷朝罕見,張金闕琳宮之勝,亦環宇所無」(見明代張開東《大岳賦並 序》)。1982年國務院公布武當山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稱武當山古建築」工程浩大,工藝精湛,成功地體現了「仙山瓊閣"的意境,猶如我國古建築成就的 展覽」。
2.3名揚四海、自成一派的武當武術
武當武術是中國武術中最重要流派之一,由武當山著名的道士張三豐創建,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當」的說法。武當武術自成一派,被稱為「內家拳派」,它以養身練功、防身保健為宗旨,是以柔克剛,
以靜制動,後發制人的「內家功」。武當武術深受道教思想影響,提倡心性修養、武德修養,注重內涵與修身養性。武當功夫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份寶貴的遺產,在國際上也頗有影響,如今武當拳、太極拳、太極劍已是聞名天下,深受民眾的喜愛。
2.4仙樂神韻——武當道教音樂
武當道教音樂又稱武當道樂,是中國道教音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道樂是道士們念經和進行法事活動時表演的,由於歷史及所處地域等原因,武當道樂內涵極為豐富:雖屬地方道樂,但卻有著宮廷音樂的庄嚴典雅;一方面難襲了遠古巫觀樂舞傳統及先秦的民俗祭神音樂,另一方面又吸納了大量地方民間音樂元素;除本地外,周邊地域的音樂也對其產生著影響,如「秦音楚聲」、「秦腔豫調」、「楚韻漢凋」;
既有長期歷史傳承又在發展中不斷創新的道樂,最終形成南北交融,以道為主,同時兼有佛樂和儒樂旋律的道教音樂,被稱為武當仙樂神韻,武當韻,悅耳動聽,它是武當山宗教文化遺產中極富特色的一部分。
3優美的自然風光——武當山不容忽視的特色旅遊資源
武當山雖以「文化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但與其人文資源相比,武當山的自然景觀也毫不遜色。自古以來武當山優美的自然風光就一直吸引著無數的道教修練者、帝王將相、文人墨客和隱士們。明代地理學家 徐霞客盛贊武當山「山巒清秀、風景幽奇」,認為「玄岳出五嶽上」,這里還有著「頂鎮乾坤舉世無雙勝境,峰凌霄漢天下第一仙山」的美喻。最著名的自然景觀為 「七十二峰朝大頂,二十四澗水長流」,海撥高1612米的主峰天柱峰,如擎天一柱,拔地沖霄,周圍有七十二峰拱立,二十四澗環流,形成天柱峰如一座巨大的 神龜,座落在群山之顛,其餘諸峰均俯身頷首朝向主峰的「萬山來朝」奇觀。聯合國赴武當山專家考察組官員們也盛贊武當山美麗的自然風貌,武當山自然景觀有 「72峰、36岩、24澗、11洞、3潭、9泉、10石、9台」等之稱,均各具特色,風光優美。
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武當山珍貴的特色旅遊資源
武當山地區歷史悠久,蘊藏著豐富的史前文物。從目前巳 出土恐龍蛋化石、海洋上脊椎動物化石、古猿顱骨化石、猿人牙齒化石看,這里曾是人類祖先的棲息地之一,中國文明的重要發源地。武當山地區曾是楚國早年國都 所在地,秦漢以來歷朝歷代均有建制及發展,悠久的歷史為本地遺留下了大量珍貴的文化遺存,道教文物最為豐富,有我國道教文物寶庫之譽。
5豐富的葯用植物資源——武當山極具開發價值的特色旅遊資源
武當山植物資源十分豐富,特別是中葯材,是我國現存野生葯材最集中的區域之一,初步確定武當山現有野生葯材617種。早在魏晉南北朝即有隱士在此采葯修 煉,唐宋以後更是絡繹不絕。明代著名醫學家李時珍,長期在武當采葯,據統計《本草綱目》中有400餘種葯材取自武當山。俗話說「十道九醫」,道教素有重視 醫葯學研究的傳統,結合其博大精深的道教養生文化,與現代旅遊開發的健康理念正相一致,葯用植物資源無疑是武當山極具開發價值的特色旅遊資源。
6多彩的民俗文化——武當山極具開發潛力的特色旅遊資源
武當山地區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為本地留下了豐富的民俗文化資源,其中以道教氣息濃郁的民俗文化為特徵:如武當信仰民俗、大法會、羅天大醮、進香、齋膳禁忌等習俗;如三月三、九月九等與道教信仰密切相關的游藝節日民俗。這里還留存著許多歷代高道、帝王將相、社會名 人等與武當山的傳說故事,如著名的「鐵杵磨針」、「太子讀書」等,以及大量描繪武當山的詩詞、歌、賦、游記、小說等文學資源。此外,由於歷史的原因,如歷 代朝廷的扶持及明代大修武當等事件,均直接導致部分宮廷民俗文化與來自全國不同源流的民俗文化同聚於武當,與本地民俗文化碰撞、相融,加之此地處於秦楚交 界的「朝秦
暮楚」之地,黃河文化與長江文化的交匯處,歷史文化淵流巳呈多元化,所以武當民俗文化還表現出來源廣泛、南北相融、多姿多彩的顯著特點
『肆』 武當山簡介的內容是什麼
武當山古建築中的宮闕廟宇集中體現了中國元、明、清三代世俗和宗教建築的建築學和藝術成就。古建築群坐落在溝壑縱橫、風景如畫的湖北省武當山麓,在明代期間逐漸形成規模,其中的道教建築可以追溯到公元七世紀,這些建築代表了近千年的中國藝術和建築的最高水平。
概況:
武當山又名「太和山」,位於中國中部湖北省丹江口市的西南部。相傳為道教玄武大帝(北方神)修仙得道飛升之勝地,歷代道教名流曾在此修煉。據記載,唐太宗貞觀年間即在靈應峰創建五龍祠。宋、元以來,代有開拓擴建。明成祖於永樂十年(1412)曾動用軍夫30多萬人在此大興土木。現存的36處宮觀大多是明代所建,是中國現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道教古建築群。宮觀內保存的各類神像、法器、經籍等都有較高的文物和藝術價值。明代(公元1368~1644年)時,武當山被皇帝敕封為「大岳」、「玄岳」,地位在「五嶽」諸山之上。武當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周圍又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澗」等勝景環繞,風光旖旎,氣勢宏偉,被世人贊為「萬山來朝」。
武當山古建築群始建於唐代貞觀年間(公元627~649年)。明代是其發展的鼎盛時期,這一時期在武當山興建了大批建築,到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治世玄岳」牌坊建成,從而形成了9宮、9觀、72岩廟、36庵堂的大型建築群,總面積達160萬平方米的規模。武當山的道教音樂也是中華音樂的活化石。
現在武當山古建築群主要包括太和宮、南岩宮、紫霄宮、遇真宮四座宮殿,玉虛宮、五龍宮兩座宮殿遺址,以及各類庵堂祠廟等共200餘處。建築面積達5萬平方米,佔地總面積達100餘萬平方米,規模極其龐大。被列入的主要文化遺產包括:太和宮、紫霄宮、南岩宮、復真觀、「治世玄岳」牌坊等。
太和宮位於武當山主峰天柱峰的南側,包括古建築20餘棟,建築面積1600多平方米。太和宮主要由紫禁城、古銅殿、金殿等建築組成。紫禁城始建於明成祖永樂十七年(公元1419年),是一組建築在懸崖峭壁上城牆,環繞於主峰天柱峰的峰頂。古銅殿始建於元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位於主峰前的小蓮峰上,殿體全部由銅鑄構件拼裝而成,是中國最早的銅鑄木結構建築。金殿始建於明永樂十四年(公元1416年),位於天柱峰頂端,是中國現存最大的銅鑄鎏金大殿。
南岩宮位於武當山獨陽岩下,始建於元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現保留有天乙真慶宮石殿、兩儀殿、龍虎殿等建築共21棟。
紫霄宮是武當山古建築群中規模最為宏大、保存最為完整的一處道教建築,位於武當山東南的展旗峰下,始建於北宋宣和年間(公元1119~1125年),明嘉清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擴建。主體建築紫霄殿是武當山最具有代表性的木構建築,殿內有金柱36根,供奉玉皇大帝塑像,其建築式樣和裝飾具有明顯的明代特色。
「治世玄岳」牌坊又名「玄岳門」,位於武當山鎮東4公里處,是進入武當山的第一道門戶。牌坊始建於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坊身全部以榫鉚拼合,造型肅穆大方,裝飾華麗,雕刻有多種人物、花卉的圖案,堪稱明代石雕藝術的佳作。
此外,武當山各宮觀中還保存有各類造像1486尊,碑刻、摩岩題刻409通,法器、供器682件,還有大量圖書經籍等,也是十分珍貴的文化遺存。
武當山古建築群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融為一體,集中體現了中國古代建築裝飾藝術的精華。在這里還衍生出武當道教、武當道樂和武當武術等文化范疇的精髓,為中國民族的傳統文化增添了新內容。
文化遺產價值:
武當山古建築群歷經滄桑,現存4座道教宮殿、2座宮殿遺址、2座道觀及大量神詞、岩廟。在布局、規制、風格、材料和工藝等方面都保存了原狀。建築主體以宮觀為核心,主要宮觀建築在內聚型盆地或山助台地之上,庵堂神祠分布於宮觀附近地帶,自成體系,岩廟則占峰踞險,形成「五里一底十里宮,丹牆翠瓦望玲瓏」的巨大景觀。在建築藝術、建築美學上達到了極為完美的境界,有著豐富的中國古代文化和科技內涵,是研究明初政治和中國宗教歷史以及古建築的實物見證。武當山古建築群具有以下主要特徵:
規劃嚴密,建築傑出武當山古建築群分布在以天柱峰為中心的群山之中,總體規劃嚴密,主次分明,大小有序,布局合理。建築位置選擇,注重環境,講究山形水脈布疏密有致。建築設計的規劃或宏偉壯觀,或小巧精緻,或深藏山坳,或瀕臨險崖,達到了建築與自然的高度和諧,具有濃郁的建築韻律和天才的創造力。
高超的技術與藝術成就武當山古建築群類型多樣,用材廣泛,各項設計、構造、裝飾、陳設,不論木構宮觀、銅鑄殿堂、石作岩廟,以及銅鑄、木雕、石雕、泥塑等各類神像都達到了高度的技術與藝術成就。
道教建築之瑰寶武當山道教建築群始終由皇帝親自策劃營建,皇室派員管理。現存建築其規模之大,規劃之高,構造之嚴謹,裝飾之精美,神像、供器之多,在中國現存道教建築中是絕無僅有的。
反映出我國古代科技的偉大成就武當山金殿及殿內神像、供桌等全為銅鑄餾金,鑄件體量巨大,採用失蠟法(蠟模)翻鑄,代表了中國明代初年(15世紀)科學技術和鑄造工業的重大發展。
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武當山建築群的興建,是明代皇帝朱橡在擴展外交的同時,對內大力推崇道教,灌輸「皇權神授」思想,以鞏固其內部統治,具有重大的歷史和思想信仰等意義。
主要遺產:
武當山古建築群中的主要遺產有太和宮、南岩宮、紫雲宮、復真觀和「治世玄岳」石坊等。
太和宮:位於天柱峰南側,佔地面積8萬平方米,現有古建築20餘棟,建築面積1600多平方米,主要建築有:
金殿:明代銅鑄仿木結構宮殿式建築,位於天柱峰頂端的石築平台正中,面積約160平方米,朝向為東偏南8°。殿面寬與進深均為三間,闊4.4米,深3.15米,高5.54米。四周立柱12根,柱上疊架、額、枋及重翹重昂與單翹重昂斗拱,分別承托上、下檐部,構成重檐底殿式屋頂。正脊兩端鑄龍對峙。四壁於立柱之間裝四抹頭格扇門。殿內頂部作平棋天花,鑄淺雕流雲紋樣,線條柔和流暢。地面以紫色石紋墁地,洗磨光潔。屋頂採用「推山」做法為特點。殿內於後壁屏風前設神壇,塑真武大帝坐像,左侍金童捧冊,右侍玉女端寶,水火二將,執旗捧劍拱衛兩廂。壇下玄武一尊,為金婉合體。壇前設香案,置供器。神壇上方高懸餾金匠額,上鑄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手跡「金光妙相」四字。殿外檐際,懸盤龍斗邊餾金牌額,上豎鑄「金殿」二字。殿體各部分件採用失蠟法鑄造,遍體餾金,無論瓦作、木作構件,結構嚴謹,合縫精密,雖經五百多年的嚴寒酷暑,至今仍輝煌如初,顯示我國鑄造工業發展的高度水平,堪稱現存古建築和鑄造工藝中的一顆燦爛明珠。
古銅殿:位於天柱峰前小蓮峰上。元代大地十一年(公元1307年)鑄,高3米,闊2.8米,深2.4米,懸山式屋頂,全部構件為分件鑄造,卯榫拼裝,各鑄件均有文字標明安裝部位,格扇裙板上鑄有「此殿於元大德十一年鑄於武昌梅亭萬氏作坊」,是中國現存最早的銅鑄木結構建築。
紫禁城:建於永樂十七年(公元1419年),延天柱峰環繞,周長345米,牆基厚2.4米,牆厚1.8米,城牆最高處達10米,用條石依岩砌築,每塊條石重達500多千克,按中國天堂的模式建有東、南、西、北四座石雕仿木結構的城樓象徵天門。該石雕建築在懸崖徒壁之上,設計巧妙,施工難度大,是明代科學與藝術相結合的產物。
紫霄宮:位於武當山東南的展旗峰下,始建於北宋宣和年間(公元1119一1125年),明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重建,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擴建,清嘉慶八年至二十五年(公元1803-1820年)大修,是武當山八大宮觀中規模宏大、保存完整的道教建築之一。現存有建築29棟,建築面積6854平方米。中軸線上為五級階地,由上而下遞建龍虎殿、碑亭、十方堂、紫霄大殿、聖文母殿,兩側以配房等建築分隔為三進院落,構成一組殿堂樓宇、鱗次櫛比、主次分明的建築群。宮的中部兩翼為四合院式的道人居所。宮內主體建築紫霄殿,是武當山最有代表性的木構建築,建在三層石台基之上,台基前正中及左右側均有踏道通向大殿的月台。大殿面闊進深各五間,高18.3米,闊29.9米,深12米,面積358.8平方米。共有檐柱、金柱36根,排列有序。大殿為重檐歇山頂式大木結構,由三層崇台襯托,比例適度,外觀協調。上下檐保持明初以前的做法。柱頭和斗栱顯示明代斗杠的特徵。梁架結構用九檀,高寬比為5:2.5,保持宋遼以來的用材比例。殿內金柱斗栱,施井口天花,明間內槽有斗八藻井。明間後部建有刻工精緻的石須彌座神龕,其中供玉皇大帝,左右肋侍神像,均出自明人之手。
紫霄殿的屋頂全部蓋孔雀藍琉璃瓦,正脊、垂脊和戧脊等以黃、綠兩色為主樓空雕花,裝飾豐富多采華麗,為其他宗教建築所少見。
南岩宮:始建於元至元二十二年至元至大三年(公元1285-1310年),明永樂十年(公元1412年)擴建。位於獨陽岩下,山勢飛翥,狀如垂天之翼,以峰巒秀美而著名。現存建築21棟,建築面積3505平方米,佔地9萬平方米。有議案天乙真慶宮石殿、兩儀殿、皇經堂、八封亭、龍虎殿、大碑亭和南天門建築物。主體建築天乙真慶宮石殿,建於元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以前,面闊11米,進深6.6米,通高6.8米,梁、柱、門、窗等均以青石雕鑿而成。頂部前坡為單檐歇山式,後坡依岩,作成懸山式,檐下斗栱均作兩跳,為遼金建築斗栱的做法。龍頭香,長3米,寬僅0.33米,橫空挑出,下臨深谷,龍頭上置一小香爐,狀極峻險,具有較高的藝術性和科學性。
復真觀:建於明永樂十年(公元1412年),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重修。位於獅子峰前,現存建築20棟,建築面積3505平方米,佔地6萬平方米。觀門側開9Jr匝山勢建夾牆復道,狀如游龍。中軸線上有照壁、梵帛爐、龍虎殿、大殿、太子殿。左側道院建皇經堂、芷經閣、廟亭、齋房,隨山勢重疊錯落。前有五雲樓,五層樓翼角立柱上架設12根梁枋,交叉疊閣,為大木建築中少見的結構,有一柱十二梁之稱。
「治世玄岳」牌坊:建於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位於武當山鎮東4000米處,為進入武當山的第一道門戶,又名玄岳門。系石鑿仿大木建築結構,三間四柱五樓牌坊,高11.9米,闊14.5米。明間與次間之比為5:3。坊柱高6.4米,柱周設夾桿石以鐵箍加固。柱頂架龍門枋,枋下明間為浮雕大小額枋上部出卷草花牙子雀替,承托浮雕上訪和下枋,枋間嵌夾堂花板,構成明間高敞、兩側稍低的三個門道。正樓架於龍門枋上,明間左右立枋柱,中嵌矩形橫式牌匾。次間各分兩層架設邊樓、雲板與次樓,構成寬闊高聳的正樓、邊樓,由上而下,逐層外展的三滴水歇山式的坊樓,中嵌橫式牌匠刻嘉靖皇帝賜額「治世玄岳」。此坊結構簡練,構件富於變化,全用卯榫拼合,裝配均衡嚴謹,坊身裝飾華麗,雕刻精工,運用線刻、圓雕、浮雕等方法,雕刻了人物、動物和花齊圖案等,是南方石作牌樓之佳作,也是明代石雕藝術珍品。
此外,在全山各宮觀中還保存著銅、鐵、木、石各類造像1486件,其中明代以前製品近干件,宋、元、明、清碑刻、摩岩409通,法器、供器682件以及圖書經籍等,均是珍貴的文化遺產。
『伍』 北武當山的歷史文化
北武當山 據現存碑刻資料講,此山早在唐宋時已有道教活動。山名本作龍王山。明萬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一通名為《龍王山新建玄天上帝宮記》的碑刻中,稱此山為「北方之偉觀也。中一峰孤峻,上有玄帝廟一楹,肇創始末無所稽」。玄帝廟應該就是真武廟,而所謂「肇創始末無所稽」,則說明北武當山的真武廟同樣有可能始創於明成祖永樂年間。萬曆二十五年這次所謂「新建玄天上帝宮」,事實上是把原來的玄天廟擴建為更大規模的宮闕形式。為什麼要擴建?此碑刻中說:「成祖文皇帝武當山建宮崇報事宜,益信玄帝為北極正神。」而北武當山「自開辟以來,儼然幾立一旦英爽之氣,明演而照,不假募化而樂施者萬萬,無待勸誘而趨事者源源」。講到當時山上建造宮廟的形勢,碑刻中又形容說:「葺造觀者羅列星布,皆鴻材鉅植,金碧輝煌,雖不能與南頂方軌交跡,即規模壯麗、制度宏敞亦足以妥神靈,而聳其瞻矣,噫噫豈偶然哉!」
這里真正值得我們注意的是,撰此碑者不但將當時北武當山建玄天宮的事同樣直接和明成祖篤信「玄帝為北極正神」的事情聯系了起來,而且湖北武當山稱作為「南頂」。我們還在清雍十二年(公元1734年)版《山西通志·山川卷》中,發現當時西北一帶的百姓已普遍又把北武當山叫作「北頂」。原來,無論是湖北的武當山,還是山西的北武當山,其主峰均被稱曰為「金頂」。所以,「南頂」和「北頂」就成為明清之際人們對南北兩處武當山最簡明的俗稱。北武當山上仍然保留的明清兩代存的「北武當」石坊和「玄天」石坊,以及山下曹家溝舊有格局基本完整並經過清乾隆年間重修的太和宮(俗稱真武行宮),這些不但可以作為我們考察北武當山歷史的實物坐標,而且可以證實,山西的北武當山與湖北武山一樣,無疑同樣都是名符其實的道教歷史名山。
山西的北武當山不但史出有名,而且自然景緻極有特色。我國著名國畫家吳冠中先生曾經兩次登上北武當山,他認為北武當山上的花崗岩小聖石與奇松,無論其自然造型或是天然的分布章法,都應該屬於黃山一族。我國當代的旅遊地學理論家北師大教授盧雲亭先生則認為北武當山兼有泰山之雄、黃山之奇、華山之險以及峨嵋之秀和青城山之幽。北武當山金頂正南對面有一山峰,峰頂天然生成兩塊巨石。西邊一塊蠕蠕似動形狀酷似一頭巨龜,東邊一塊隱身昂首頗像一條長蛇。每當山頭雲海浮動之際,這一對天然、龜蛇」更顯得活龍活現,逼真生動。凡來北武當山旅遊的人們都對著它們長 目,嘖嘖稱奇,這無疑正應了道教中「天之北方七星形似龜蛇,亦即玄武」的典故。許多專家以為,北武當山上的「龜蛇石」應該堪稱為我國近千處名山自然肖形石中的一流珍品。著名美學家王朝聞先生看到北武當山上的「龜蛇石」的這座山峰命名為「水火峰」,這就更符合道教教義且有文化色彩了。
『陸』 武當山的歷史背景是什麼
武當地名源於先秦,漢襲秦制設武當縣。武當山是真武大帝的道場,武當山上的武當派也是中國古代有名的教派之一。
武當山歷史地位的變遷:"武當"之名最早出現在《漢書》中,漢末至魏晉隋唐時期,是求仙學道者的棲隱之地.至宋代,道經始將傳說中的真武神與武當山聯系起來,將武當山附會成真武的出生地和飛升處,為它以後的顯榮尊貴打下了基礎,入明以後,由於統治者對真武的尊崇,武當山被封為"太岳"、"玄岳",成為"天下第一名山".清以後,武當山的地位大為下降,它對周邊地區和區域社會的影響,主要通過朝山進香等民俗活動來體現。
世界文化遺產-武當山古建築群。華中理工大學建築系教授張良皋先生在《中國建築宏觀設計的頂峰--武當山道教建築群》一文中說:"明朝稱武當為'太岳',名位在五嶽之上……我們若試將武當山的建築與五嶽之首的泰山相比,泰山盡管歷史悠久,建築卻非一氣呵成,在總體上就先遜一籌。泰山的岱宗坊比之武當山玄岳門,東岳廟比之玉虛宮,碧霞元君祠比之紫霄宮,南天門比之太和宮,玉皇頂比之金頂,亦都要輸分。其餘四岳,遠讓泰山,更難與武當頡頏。"
武當山被世人尊稱為「仙山」、「道山」。《太和山志》記載「武當」的含義源於「非真武不足當之」,意謂武當乃中國道教敬奉的「玄天真武大帝」(亦稱真武帝)的發跡聖地。因此,千百年來,武當山作為道教福地、神仙居所而名揚天下。歷朝歷代慕名朝山進香、隱居修道者不計其數,相傳東周尹喜,漢時馬明生、陰長生,魏晉南北朝陶弘景、謝允,唐朝姚簡、孫思邈、呂洞賓,五代時陳摶,宋時胡道玄,元時葉希真、劉道明、張守清均在此修煉。
武當山之盛名,還得益於它遠離繁華喧囂的寧靜、清秀和奇異的風光。登上海拔1612米的主峰「天柱峰」,置身雲端,所有塵世煩憂盡消於足下。環顧四周,七十二峰凌聳九霄,且都俯身頷首,朝向主峰,宛如眾星捧月,儼然「萬山來朝」。元人有詩曰:「七十二峰接天青,二十四澗水長鳴。」武當山天柱峰一帶,山高谷深,溪澗縱橫,身入其境,會有俗念頓消的出世之感。
武當山的宮觀、道院、亭台、樓閣等宏偉的古建築群,遍布峰巒幽壑,歷經千年,沐風雨而不蝕,迎雷電竟未損,似是歲月無痕,堪稱人間奇絕。
武當道樂「戛玉撞金,鳴絲吹竹,飄飄雲端」,但凡親耳聆聽者皆肅然起敬,尊之為「仙樂」、「梵音」。 武當山武術以「內家功夫」而著稱,是中國武術中與少林齊名的重要流派,譽為「北崇少林、南尊武當。」傳說有的道士曾練成在萬丈懸崖上步履如飛的功夫,其卓絕處令人景仰。
武當山以天機生化的旨趣和透脫通達的胸懷,將山的雄奇與嫵媚,水的流盪與靜謐,霧的生騰與凄婉,人生意態的高遠與寬闊,在中原腹地凝聚成一種奇特的人文景觀,千百年來,令遊子心盪神迷,令神仙留連忘返……
『柒』 武當山具有什麼歷史意義
武當山古建築中的宮闕廟宇集中體現了中國元、明、清三代世俗和宗教建築的建築學和藝術成就。古建築群坐落在溝壑縱橫、風景如畫的湖北省武當山麓,在明代期間逐漸形成規模,其中的道教建築可以追溯到公元七世紀,這些建築代表了近千年的中國藝術和建築的最高水平。
武當山又名「太和山」,位於中國中部湖北省丹江口市的西南部。相傳為道教玄武大帝(北方神)修仙得道飛升之勝地,歷代道教名流曾在此修煉。據記載,唐太宗貞觀年間即在靈應峰創建五龍祠。宋、元以來,代有開拓擴建。明成祖於永樂十年(1412)曾動用軍夫30多萬人在此大興土木。現存的36處宮觀大多是明代所建,是中國現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道教古建築群。宮觀內保存的各類神像、法器、經籍等都有較高的文物和藝術價值。明代(公元1368~1644年)時,武當山被皇帝敕封為「大岳」、「玄岳」,地位在「五嶽」諸山之上。武當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周圍又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澗」等勝景環繞,風光旖旎,氣勢宏偉,被世人贊為「萬山來朝」。
武當山古建築群始建於唐代貞觀年間(公元627~649年)。明代是其發展的鼎盛時期,這一時期在武當山興建了大批建築,到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治世玄岳」牌坊建成,從而形成了9宮、9觀、72岩廟、36庵堂的大型建築群,總面積達160萬平方米的規模。武當山的道教音樂也是中華音樂的活化石。
現在武當山古建築群主要包括太和宮、南岩宮、紫霄宮、遇真宮四座宮殿,玉虛宮、五龍宮兩座宮殿遺址,以及各類庵堂祠廟等共200餘處。建築面積達5萬平方米,佔地總面積達100餘萬平方米,規模極其龐大。被列入的主要文化遺產包括:太和宮、紫霄宮、南岩宮、復真觀、「治世玄岳」牌坊等。
太和宮位於武當山主峰天柱峰的南側,包括古建築20餘棟,建築面積1600多平方米。太和宮主要由紫禁城、古銅殿、金殿等建築組成。紫禁城始建於明成祖永樂十七年(公元1419年),是一組建築在懸崖峭壁上城牆,環繞於主峰天柱峰的峰頂。古銅殿始建於元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位於主峰前的小蓮峰上,殿體全部由銅鑄構件拼裝而成,是中國最早的銅鑄木結構建築。金殿始建於明永樂十四年(公元1416年),位於天柱峰頂端,是中國現存最大的銅鑄鎏金大殿。
南岩宮位於武當山獨陽岩下,始建於元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現保留有天乙真慶宮石殿、兩儀殿、龍虎殿等建築共21棟。
紫霄宮是武當山古建築群中規模最為宏大、保存最為完整的一處道教建築,位於武當山東南的展旗峰下,始建於北宋宣和年間(公元1119~1125年),明嘉清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擴建。主體建築紫霄殿是武當山最具有代表性的木構建築,殿內有金柱36根,供奉玉皇大帝塑像,其建築式樣和裝飾具有明顯的明代特色。
「治世玄岳」牌坊又名「玄岳門」,位於武當山鎮東4公里處,是進入武當山的第一道門戶。牌坊始建於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坊身全部以榫鉚拼合,造型肅穆大方,裝飾華麗,雕刻有多種人物、花卉的圖案,堪稱明代石雕藝術的佳作。
此外,武當山各宮觀中還保存有各類造像1486尊,碑刻、摩岩題刻409通,法器、供器682件,還有大量圖書經籍等,也是十分珍貴的文化遺存。
武當山古建築群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融為一體,集中體現了中國古代建築裝飾藝術的精華。在這里還衍生出武當道教、武當道樂和武當武術等文化范疇的精髓,為中國民族的傳統文化增添了新內容。
武當山古建築群歷經滄桑,現存4座道教宮殿、2座宮殿遺址、2座道觀及大量神詞、岩廟。在布局、規制、風格、材料和工藝等方面都保存了原狀。建築主體以宮觀為核心,主要宮觀建築在內聚型盆地或山助台地之上,庵堂神祠分布於宮觀附近地帶,自成體系,岩廟則占峰踞險,形成「五里一底十里宮,丹牆翠瓦望玲瓏」的巨大景觀。在建築藝術、建築美學上達到了極為完美的境界,有著豐富的中國古代文化和科技內涵,是研究明初政治和中國宗教歷史以及古建築的實物見證。武當山古建築群具有以下主要特徵:
規劃嚴密,建築傑出
武當山古建築群分布在以天柱峰為中心的群山之中,總體規劃嚴密,主次分明,大小有序,布局合理。建築位置選擇,注重環境,講究山形水脈布疏密有致。建築設計的規劃或宏偉壯觀,或小巧精緻,或深藏山坳,或瀕臨險崖,達到了建築與自然的高度和諧,具有濃郁的建築韻律和天才的創造力。
高超的技術與藝術成就
武當山古建築群類型多樣,用材廣泛,各項設計、構造、裝飾、陳設,不論木構宮觀、銅鑄殿堂、石作岩廟,以及銅鑄、木雕、石雕、泥塑等各類神像都達到了高度的技術與藝術成就。
道教建築之瑰寶
武當山道教建築群始終由皇帝親自策劃營建,皇室派員管理。現存建築其規模之大,規劃之高,構造之嚴謹,裝飾之精美,神像、供器之多,在中國現存道教建築中是絕無僅有的。
反映出我國古代科技的偉大成就
武當山金殿及殿內神像、供桌等全為銅鑄餾金,鑄件體量巨大,採用失蠟法(蠟模)翻鑄,代表了中國明代初年(15世紀)科學技術和鑄造工業的重大發展。
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
武當山建築群的興建,是明代皇帝朱橡在擴展外交的同時,對內大力推崇道教,灌輸「皇權神授」思想,以鞏固其內部統治,具有重大的歷史和思想信仰等意義。
主要遺產:
武當山古建築群中的主要遺產有太和宮、南岩宮、紫雲宮、復真觀和「治世玄岳」石坊等。
太和宮:位於天柱峰南側,佔地面積8萬平方米,現有古建築20餘棟,建築面積l600多平方米,主要建築有:
金殿:明代銅鑄仿木結構宮殿式建築,位於天柱峰頂端的石築平台正中,面積約160平方米,朝向為東偏南8°。殿面寬與進深均為三間,闊4.4米,深3.15米,高5.54米。四周立柱12根,柱上疊架、額、枋及重翹重昂與單翹重昂斗拱,分別承托上、下檐部,構成重檐底殿式屋頂。正脊兩端鑄龍對峙。四壁於立柱之間裝四抹頭格扇門。殿內頂部作平棋天花,鑄淺雕流雲紋樣,線條柔和流暢。地面以紫色石紋墁地,洗磨光潔。屋頂採用「推山」做法為特點。殿內於後壁屏風前設神壇,塑真武大帝坐像,左侍金童捧冊,右侍玉女端寶,水火二將,執旗捧劍拱衛兩廂。壇下玄武一尊,為金婉合體。壇前設香案,置供器。神壇上方高懸餾金匠額,上鑄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手跡「金光妙相」四字。殿外檐際,懸盤龍斗邊餾金牌額,上豎鑄「金殿」二字。殿體各部分件採用失蠟法鑄造,遍體餾金,無論瓦作、木作構件,結構嚴謹,合縫精密,雖經五百多年的嚴寒酷暑,至今仍輝煌如初,顯示我國鑄造工業發展的高度水平,堪稱現存古建築和鑄造工藝中的一顆燦爛明珠。
古銅殿:位於天柱峰前小蓮峰上。元代大地十一年(公元1307年)鑄,高3米,闊2.8米,深2.4米,懸山式屋頂,全部構件為分件鑄造,卯榫拼裝,各鑄件均有文字標明安裝部位,格扇裙板上鑄有「此殿於元大德十一年鑄於武昌梅亭萬氏作坊」,是中國現存最早的銅鑄木結構建築。
紫禁城:建於永樂十七年(公元1419年),延天柱峰環繞,周長345米,牆基厚2.4米,牆厚1.8米,城牆最高處達10米,用條石依岩砌築,每塊條石重達500多千克,按中國天堂的模式建有東、南、西、北四座石雕仿木結構的城樓象徵天門。該石雕建築在懸崖徒壁之上,設計巧妙,施工難度大,是明代科學與藝術相結合的產物。
紫霄宮:位於武當山東南的展旗峰下,始建於北宋宣和年間(公元1119一1125年),明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重建,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擴建,清嘉慶八年至二十五年(公元1803―1820年)大修,是武當山八大宮觀中規模宏大、保存完整的道教建築之一。現存有建築29棟,建築面積6854平方米。中軸線上為五級階地,由上而下遞建龍虎殿、碑亭、十方堂、紫霄大殿、聖文母殿,兩側以配房等建築分隔為三進院落,構成一組殿堂樓宇、鱗次櫛比、主次分明的建築群。宮的中部兩翼為四合院式的道人居所。宮內主體建築紫霄殿,是武當山最有代表性的木構建築,建在三層石台基之上,台基前正中及左右側均有踏道通向大殿的月台。大殿面闊進深各五間,高18.3米,闊29.9米,深12米,面積358.8平方米。共有檐柱、金柱36根,排列有序。大殿為重檐歇山頂式大木結構,由三層崇台襯托,比例適度,外觀協調。上下檐保持明初以前的做法。柱頭和斗栱顯示明代斗杠的特徵。梁架結構用九檀,高寬比為5:2.5,保持宋遼以來的用材比例。殿內金柱斗栱,施井口天花,明間內槽有斗八藻井。明間後部建有刻工精緻的石須彌座神龕,其中供玉皇大帝,左右肋侍神像,均出自明人之手。
紫霄殿的屋頂全部蓋孔雀藍琉璃瓦,正脊、垂脊和戧脊等以黃、綠兩色為主樓空雕花,裝飾豐富多采華麗,為其他宗教建築所少見。
南岩宮:始建於元至元二十二年至元至大三年(公元1285―1310年),明永樂十年(公元1412年)擴建。位於獨陽岩下,山勢飛翥,狀如垂天之翼,以峰巒秀美而著名。現存建築2l棟,建築面積3505平方米,佔地9萬平方米。有議案天乙真慶宮石殿、兩儀殿、皇經堂、八封亭、龍虎殿、大碑亭和南天門建築物。主體建築天乙真慶宮石殿,建於元至大三年(公元13lO年)以前,面闊11米,進深6.6米,通高6.8米,梁、柱、門、窗等均以青石雕鑿而成。頂部前坡為單檐歇山式,後坡依岩,作成懸山式,檐下斗栱均作兩跳,為遼金建築斗栱的做法。龍頭香,長3米,寬僅o.33米,橫空挑出,下臨深谷,龍頭上置一小香爐,狀極峻險,具有較高的藝術性和科學性。
復真觀:建於明永樂十年(公元1412年),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重修。位於獅子峰前,現存建築20棟,建築面積3505平方米,佔地6萬平方米。觀門側開9Jr匝山勢建夾牆復道,狀如游龍。中軸線上有照壁、梵帛爐、龍虎殿、大殿、太子殿。左側道院建皇經堂、芷經閣、廟亭、齋房,隨山勢重疊錯落。前有五雲樓,五層樓翼角立柱上架設12根梁枋,交叉疊閣,為大木建築中少見的結構,有一柱十二梁之稱。
「治世玄岳」牌坊:建於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l552年)。位於武當山鎮東4000米處,為進入武當山的第一道門戶,又名玄岳門。系石鑿仿大木建築結構,三間四柱五樓牌坊,高11.9米,闊14.5米。明間與次間之比為5:3。坊柱高6.4米,柱周設夾桿石以鐵箍加固。柱頂架龍門枋,枋下明間為浮雕大小額枋上部出卷草花牙子雀替,承托浮雕上訪和下枋,枋間嵌夾堂花板,構成明間高敞、兩側稍低的三個門道。正樓架於龍門枋上,明間左右立枋柱,中嵌矩形橫式牌匾。次間各分兩層架設邊樓、雲板與次樓,構成寬闊高聳的正樓、邊樓,由上而下,逐層外展的三滴水歇山式的坊樓,中嵌橫式牌匠刻嘉靖皇帝賜額「治世玄岳」。此坊結構簡練,構件富於變化,全用卯榫拼合,裝配均衡嚴謹,坊身裝飾華麗,雕刻精工,運用線刻、圓雕、浮雕等方法,雕刻了人物、動物和花齊圖案等,是南方石作牌樓之佳作,也是明代石雕藝術珍品。
此外,在全山各宮觀中還保存著銅、鐵、木、石各類造像1486件,其中明代以前製品近干件,宋、元、明、清碑刻、摩岩409通,法器、供器682件以及圖書經籍等,均是珍貴的文化遺產。
『捌』 湖北武當山歷史
湖北武當山的歷史 武當山又名太和山,位於湖北十堰市南,武當山最早的寺觀為唐代所建,明永樂年間,明成祖在京建完故宮後,由工部侍郎郭瑾率原班人馬,浩浩盪盪開進武當山,共建造7宮,2觀,36庵和72崖廟等建築群。 武當山,自古以來就是天下名山。它在湖北省北部,北通秦嶺,南接巴山,連綿起伏,縱橫400多公里。宋代書法家米芾曾為武當山寫下了剛勁有力的「第一山」三個大字。作為旅遊勝地,武當山主要有三方面的特色。 武當山上有宏偉的古建築。據說,在建築的規模上,超過了五嶽。早在1300年前的唐代貞觀年間,武當山即興建五龍祠,宣揚道教。以後道教逐漸增多,武當山便成了道教名山。武當山的道教,敬奉「玄天真武上帝」,據說,武當山就是由「非真武不足以當之」而名。元朝末年,武當山上的古建築大部分毀於兵亂。目前山上的宮觀多為明代所建。明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成祖朱棣派侍郎郭瑾等,役使30多萬軍民工匠,在武當山大興士木,用了將近十年時間,建成了凈樂宮、迎恩宮、玉虛宮、紫霄宮、南岩宮、玉龍宮、遇真宮、太和宮、復真觀、元和觀等33處大建築群。此外,還建了39座橋染,12座台,鋪砌了全山的石磴道,整個武當山成為一座「真武道場」。在設計上充分利用了地形特點,布局巧妙,座宮觀都建築在峰、巒、坡、岩、澗之間,建築精美,各具特點又互相聯系,整個建築群體疏密相宜,集中體現了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優秀傳統。現存的主要建築有金殿、紫霄宮、遇真宮、復真宮等。坐落在武當山主峰一天峰柱上的金殿,是我國最大的銅鑄鎏金大殿,建於明永樂十四年(1416年)。殿高5.5米,寬5.8米,進深4.2米。殿內棟梁和藻井都有精細的花紋圖案。藻井上懸掛一顆鎏金明珠,人稱「避風仙珠」。傳說這顆寶珠能鎮住山風,不能吹進殿門,以保證殿內神燈長明不滅。其實山風吹不進是因為殿壁及殿門的各個鑄件,非常嚴密、精確。金殿內有「真武」銅像,重達10噸。殿外是白玉石欄桿台,台下是長約1500米的紫金城。城牆由巨大的長方形條石依山勢壘砌而成。這座金殿建在武當山群峰中最雄奇險峻的天柱峰上,具有「天上瑤台金闕「的效果。紫霄宮建於明永樂十一年(1413年),是武當山的主要宮殿,也是保存最完整的建築之一。共有殿宇、樓閣、廊廡860間,規模宏偉,氣派非凡。武當山是我國著名的道教聖地,元成帝封為「武當福地」;明世宗復封為「玄岳」位居五嶽之上,唐貞觀年間,始建五龍祠,首開官建廟宇之先河,宋時改祠為面,殿宇日益增多,明永樂皇帝為倡武當道教,建武當山宮觀,設使三十餘萬軍民工匠,按照道經中,「玄天上帝」真修仙的故事,用十餘年的時間自古均州城至天柱峰一百四十化里的建築線上,建成了九宮,八觀,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廟等三十三處古建築群,建築面積達一百六十餘萬平主人方米,史稱:「補秦皇漢武之遺,歷朝罕見,張金闕琳宮之勝,亦環宇所無。」到目前為止,武當山已擁有世界文化遺產,4A級旅遊區,國家級文明風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重點宗教活動開放場所和中國武術之鄉國家森林公園等多項桂冠。武當武術,是中國最古老,最有影響的武術流派之一,與少林武術相映成輝,武術界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當」之說。武當山,人類共同的瑰寶
『玖』 十堰武當山風景區的歷史文化
武當山,位於湖北省西北部,又名太和山,謝羅山,參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稱。
武當山歷史地位的變遷:武當之名最早出現在《漢書》中,漢末至魏晉隋唐時期,是求仙學道者的棲隱之地。宋代,道經始將傳說中的真武神與武當山聯系起來,將武當山附會成真武的出生地和飛升處。
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武當縣。
唐貞觀年間(627~649年),唐太宗詔武當節度使姚簡到武當山祈雨而應。敕建「五龍祠」。
唐乾寧年間(896~897年),武當山列為「七十二福地」第九位。
武當山
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玄教宗師張留孫向世祖忽必烈奏報武當山後,忽必烈大信其道。
元大德八年(1304年),元成宗封「武當福地」。
明永樂十年(1412年),成祖朱棣命隆平侯張信、駙馬督尉沐昕、工部右侍郎郭琎、禮部尚書金純等率20餘萬軍民,工匠大修武當山。
明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歷時12年,敕建的大岳太和山大小宮觀33處落成。
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世宗令工部右侍郎陸傑提督重修武當山宮觀。
1961年,金殿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2年2月22日,紫霄宮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2年11月8日,武當山被國務院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1988年1月,「治世玄岳」石牌坊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6年12月15日,南岩宮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4年12月17日,「武當山古建築群」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2001年7月,玉虛宮遺址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武當山
2007年5月,啟動武當山玉虛宮修繕工程。
2012年,武當山特區啟動武當大興600年20餘項大型系列活動。
2012年7月25日,五龍宮景區正式投入開發建設。
2012年8月1日,因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遇真宮頂升工程正式啟動。
2012年9月27日,武當山玉虛宮修繕落成。
『拾』 湖北武當山的武當文化
武當文化,華夏魂靈。中國的根柢全在道教。武當山位居四大道教名山之首,是我國著名的道教聖地,道教文化源遠流長。春秋至漢末,武當山已是宗教活動的重要場所。魏晉南北朝時期,武當道教得到發展。唐貞觀年間,武當節度使姚簡奉旨祈雨而應,唐太宗敕建五龍祠。唐末,武當山被列為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宋元時,皇室大肆封號武當真武神,把真武神推崇為社稷家神,將武當山作為告天祝壽的重要場所。明代,武當山被皇室封為大岳、治世玄岳,尊為至高無上的皇室家廟,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五嶽之冠的顯赫地位標名於世,被列為道教第一名山,使武當山成為全國最大的道場。武當道教不斷吸收儒、佛兩教精華,充實、完善教義,一度成為明代統治者維護江山社稷的國教。武當道教文化融多邊文化為一體,較為全面而直觀地體現著中國古人的信仰、思維和行為方式、價值觀念,以及文明的歷史發展軌跡,不僅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世界寶貴的思想文化遺產。武當山古建築群敕建於唐貞觀年間,明代達到鼎盛,歷代皇帝都把武當山作為皇室家廟來修建。明永樂年間,北建故宮,南修武當。明成祖朱棣大建武當山,耗資數以百萬計,日役使軍民工匠30萬人,歷時12年,建成9宮、8觀、36庵堂、72岩廟、39橋、12亭等33座建築群,嘉靖年間又增修擴建。整個建築群嚴格按照真武修仙的故事統一布局,並採用皇家建築規制,形成了五里一庵十里宮,丹牆翠瓦望玲瓏,樓台隱映金銀氣,林岫回環畫鏡中的仙山瓊閣的意境,綿延140里,是當今世界最大的宗教建築群。大有玄妙超然、渾然天成的藝術效果,充分體現了道教天人合一的思想,堪稱我國古代建築史上的奇觀,被譽為中國古代建築成就的博物館和掛在懸崖峭壁上的故宮。武當山現存古建築53處,建築面積2.7萬平方米,建築遺址9處,佔地面積20多萬平方米,全山保存各類文物5035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