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豆漿的歷史
豆漿發明者
1900年前的西漢淮南王劉安。
相傳劉安是孝子,其母回患病期間,劉安每天用泡好的黃答豆磨豆漿給母親喝,劉母的病很快就好了,從此豆漿就漸漸在民間流行開來。劉安在淮南八公山上煉丹時,偶爾將石膏點入豆漿之中,變成了豆腐,豆腐從此問世,這在諸多典籍中均有記載。
豆漿作為一種獨特的中國飲食文化,具有悠久的傳統和廣泛的認知度。有關豆漿發源與功效的說明最早在中國古代文獻《本草綱目》、《淮南子》、《延年秘錄》上就有記載,其在中國已有近兩千年的悠久歷史,並在唐代鑒真和尚東渡時期傳入日本,宋朝時傳入朝鮮,十八世紀傳入北美、非洲,逐步成為世界性大眾食品。
2. 豆類的介紹
豆類泛指所有能產生豆莢的豆科植物,同時,也常用來稱呼豆科的蝶形花亞科中版的作權為食用和飼料用的豆類作物。 在成百上千種有用的豆科植物中,至今廣為栽培的豆類作物不逾20種。聯合國大會第68屆會議宣布2016年為國際豆類年。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被提名負責與各國政府、相關組織、非政府組織及所有其他相關利益相關方合作,推動國際豆類年的實施工作。2016國際豆類年旨在提高公眾對於可持續糧食生產組成部分 — 豆類的營養價值的認識,以實現糧食安全和營養。國際豆類年將為加強整條糧食鏈上下的聯系創造獨立無二的機會,以促進更好地利用豆類蛋白,提高全球的豆類產量,更好地利用作物輪作,並應對豆類貿易所面臨的挑戰。國際豆類年的目標是:促進豆類在整個食物鏈中的價值和利用;提高人們對於豆類益處的認識,包括可持續的農業發展和營養;促進豆類相關聯的全球化生產;加強研究;提倡在作物輪作中更好的利用豆類;應對豆類貿易中面臨的挑戰。
3. 穀物的發展歷史
五穀的概念形成之後雖然相沿了兩千多年,但這幾種糧食作物在全國的糧食供應中所處的地位卻因時而異。
五穀中的粟、黍等作物,由於具有耐旱、耐瘠薄,生長期短等特性,因而在北方旱地原始栽培情況下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至春秋、戰國時期,菽所具有的「保歲易為」特徵被人發現,菽也與粟一道成了當時人們不可缺少的糧食。與此同時,人們發現宿麥(冬麥)能利用晚秋和早春的生長季節進行種植,並能起到解決青黃不接的作用,加上這時發明了石圓磨,麥子的食用從粒食發展到麵食,適口性大大提高,使麥子受到了人們普遍的重視,從而發展成為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並與粟相提並論。儒家經典《春秋》一書中,它谷不書,至於禾麥不成則書之。可見,聖人在五穀之中最重視麥與禾。西漢時期的農學家趙過和氾勝之等都曾致力於在關中地區推廣小麥種植。
漢代關中人口的增加與麥作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直到唐宋以前,北方的人口都多於南方的人口。但唐宋以後,情況發生了變化。中國人口的增長主要集中於東南地區,這正是秦漢以來被稱為「地廣人稀」的楚越之地。宋代南方人口已超過北方,有人估計是6:4;此後至今一直是南方人口密度遠大於北方。南方人口的增加是與水稻生產分不開的。水稻很適合於雨量充沛的南方地區種植,但最初並不起眼,甚至被排除在五穀之外。然而卻後來居上。
唐宋以後,水稻在全國糧食供應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據明代宋應星的估計,當時在糧食供應中,水稻十分之七,居絕對優勢,大、小麥、黍、稷等糧作物,合在一起,只佔十分之三的比重,已退居次要地位,大麻已退出糧食作物的范疇,只作為蔬菜來利用了。但是在一些作物退出糧食作物的行列時,一些作物又加入到了糧食作物的行列,明代末年,玉米、甘薯、馬鈴薯相繼傳入中國,並成為現代中國主要糧食作物的重要組成部分。
1、哪些糧食為「五穀」,我國歷史上的說法並不一致。一種說法是指黍、稷、菽、麥、稻,見於古書《周禮『職方氏》;另一種說法是指麻、黍、稷、麥、豆,見於古書《淮南子》。當時人們把大麻子當食物,所以麻歸於糧食類;後來麻主要以纖維織布,便不列為糧食類。
2、「五穀」之說逐漸形成的習俗,是指稻、麥、黍、稷、菽五種糧食作物。黍指高粱,也指黃米,稷指粟,菽指豆類。3、如今,「五穀」指的是大米、小米、高粱、大豆、小麥等主要糧食作物。所說「五穀雜糧」即泛指所有糧食作物。2》五穀是什麼?通常有兩種說法:一說是稻、黍、稷、麥、菽。另一說是黍、稷、麻、麥、菽。其中麻以外的五種都是糧食作物。稻、黍、稷、麥、菽、麻是中國傳統作物,我不僅應該認識它們,而且要了解它們的習性與淵源,否則就會「五穀不分」了。
3、西漢「五穀」是什麼? 西安出土的木牘揭答案 新華網西安10月19日電(呼延思正) 西漢時期人們所吃的「五穀」到底是什麼?近日陝西省西安市南郊出土的一枚木牘揭示了這個答案。這枚記有177字的長方形木牘長23厘米、寬4.5厘米、厚0.4厘米,下側邊緣處略有殘缺,文字主要以古隸體墨書書寫,其中夾雜了一些俗字草體,大都清楚可辨。這枚木牘上字跡自右至左共分8行,每行上方均標有一個小黑點,以示為章節之始,每行字數由15到25字 不等,上面有關漢代五穀種植的內容基本完整,清楚地記載了當時的五穀是指粟、豆、麻、麥、稻,其順序也不是隨便排列的。這與在秦漢時代專用於選時擇日的《日書》中所記載內容基本一致。據考古工作人員介紹,出土這枚木牘的墓葬處於西漢漢宣帝杜陵陵區,應該是杜陵的陪葬墓,因而墓主當為與漢宣帝較為接近的高官。結合木牘內容分析,墓主生前的身份應與皇室禮儀活動及農業生產活動相關,故判斷其任職應為大鴻臚或大司農。據了解,漢代的「五穀」究竟指哪些穀物,古籍記載歷來含混。這枚木牘的出土第一次明確了西漢時期陝西關中地區「 五穀」的種類與名稱。
大米
大米又名粳米,味甘性平,具有補中益氣、健脾和胃、除煩渴的功效。冬天室內暖氣較熱,空氣乾燥,早晚喝點大米粥,可以遠離口乾舌燥的困擾。特別需要提醒糖尿病患者的是,大米不同的烹調方法對血糖的影響不同。研究表明,等量大米煮成的干飯比稀飯對血糖的影響小。因此,糖尿病患者早餐進食干飯有利於控制血糖。
小米
小米又名粟米,味甘性平,有健脾和胃的作用,適用於脾胃虛熱、反胃嘔吐、腹瀉及產後、病後體虛者食用。小米熬粥時上面浮的一層細膩的黏稠物,俗稱為「米油」。中醫認為,米油的營養極為豐富,滋補力最強,有「米油可代參湯」的說法。
小麥
小麥味甘,性平微寒,有健脾益腎、養心安神功效。心煩失眠者可用小麥與大米、大棗一起煮粥服食。此外,麥麩含高膳食纖維,對高脂蛋白血症、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痔瘡、老年性便秘、結腸癌都有防治作用。
苡米
苡米又叫薏米,其所含蛋白質遠比米、面高,易消化吸收,對減輕胃腸負擔、增強體質有益。中醫認為,苡米味甘淡,性微寒,有健脾、補肺、清熱、利濕的作用。現代研究證明,苡米有抗腫瘤、增強免疫力、降血糖等功效。將苡米與大米煮粥或加入適量冰糖食用,能使腫瘤患者食慾增加、減低放化療的毒副作用。此外,苡米中含有的薏苡素對橫紋肌有抑製作用,可減少皺紋,愛美的人不妨多吃。
高粱
高粱味甘性溫,有健脾益胃的作用。小兒消化不良,可取高粱入鍋炒香,去殼磨粉,每次取2至3克調服。但高粱性溫,含有具收斂止瀉作用的鞣酸,便秘者不宜食用。
黃豆
黃豆性平味甘,有健脾益氣的作用,脾胃虛弱者宜常吃。用黃豆製成的各種豆製品如豆腐、豆漿等,也具有葯性:豆腐可寬中益氣、清熱散血,尤其適宜痰熱咳喘、傷風外感、咽喉腫痛者食用。
谷類主要是指禾本科植物的種子。它包括稻米、小麥、玉米等及其他雜糧,比如小米、黑米、蕎麥、燕麥、薏仁米、高粱等。 穀物通過加工為主食。它主要給人類提供的是50%~80%的熱能、40%~70%的蛋白質、60%以上的維生素B1。谷類可因種類、品種、產地、生長條件和加工方法的不同,其營養素的含量有很大的差別。
4. 大豆的種植歷史是什麼(簡單的)
大豆起源於中國。大量的古代文獻可以證明。
漢司馬遷(公元前內145-前93年)編的《史記》容中,頭一篇《五帝本紀》:「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咸歸軒轅。軒轅......鞠五種......。」鄭玄曰:「五種,黍稷菽麥稻也。」菽就是大豆。
司馬遷《史記*卷二十七》:商代就種植大豆。
朱紹侯主編的《中國古代史》中談到商代(公元前16世紀-前11世紀)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時指出:「主要的農作物,如黍、稷、粟、麥(大麥)、來(小麥)、秕、稻、菽(大豆)等都見於《卜辭》。
有學者認為,中國種植大豆至今已有5000年的種植史,以長江流域及西南栽培較多,以東北大豆質量最優。
大豆於1804年引入美國;
5. 大豆的栽培歷史
大豆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豆類。大豆起源於中國,中國學者大多認為原產地是雲貴高原一帶。也有很多植物學家認為是由原產中國的烏蘇里大豆衍生而來。現種植的栽培大豆是從野生大豆通過長期定向選擇、改良馴化而成的。
大豆起源於中國,從中國大量的古代文獻可以證明。漢司馬遷(公元前145-前93年)編的《史記》中,頭一篇《五帝本紀》中寫道:「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咸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鞠五種,撫萬民,慶四方。」鄭玄曰:「五種,黍稷菽麥稻也。」司馬遷在《史記*卷二十七》中寫道:「鋪至下鋪,為菽」,由此可見軒轅黃帝時已種菽。」朱紹侯主編的《中國古代史》中談到商代(公元前16世紀-前11世紀)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時指出:「主要的農作物,如黍、稷、粟、麥(大麥)、來(小麥)、秕、稻、菽(大豆)等都見於《卜辭》。」卜慕華指出:「以中國而言,公元前1000年以前殷商時代有了甲骨文,當然記載得非常有限。在農作物方面,辨別出有黍、稷、豆、麥、稻、桑等,是當時人民主要依以為生的作物。」清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卷一中指出:「大豆生於槐。出於沮石之峪中。九十日華。六十日熟。凡一百五十日成,忌於卯。」
中國自古栽培,至今已有5000年的種植史,全中國普遍種植,在東北、華北、陝、川及長江下游地區均有出產,以長江流域及西南栽培較多,以東北大豆質量最優。於1804年引入美國;20世紀中葉,在美國南部及中西部成為重要作物。世界各國栽培的大豆都是直接或間接由中國傳播出去的。由於它的營養價值很高,被稱為「豆中之王」、「田中之肉」、「綠色的牛乳」等,是數百種天然食物中最受營養學家推崇的食物。
6. 黃豆的生長過程
大豆的一生要經歷種子萌發、出苗、幼苗生長、分枝、開花、結莢、鼓粒、成熟等過程。可分為6個生育時期。
出苗期:
胚根首先從胚珠珠孔伸出,當胚根伸長到與種子等長時稱發芽。胚軸伸長,種皮脫落,子葉隨下胚軸伸長露出土面,當子葉展開時稱出苗。條件適宜,播種後4—6天即可出苗。
幼苗期:
出苗到花芽分化前為幼苗期。出苗後2片子葉展開,其幼莖繼續伸長,上面的2片對生的單葉隨即展開,此時稱單葉期。幼苗期大約20—25天,占整個生育期的l/5。
花芽分化期:
到了分枝期。經過24到30天。當葉子長到4到5片時,莖下產生分枝,同時分化花芽。黃豆花芽的分化和現蕾是在短口照條件下進行的。花芽開始分化過程是:先出現半球狀花芽原始體,接著在它的前面形成事片,再形成筒;繼而分化出龍骨瓣、翼終於長大了,我要准備開花了,要記得給我加肥哦!瓣和旗瓣;環狀的雄蕊原始體相繼分化,在雄蕊中央雌蕊開始分化,並出現胚珠原始體;隨後進入胚珠、花葯原始體分化,花器官逐漸長大,最後陸續形成花蕾、花粉和胚囊,完成花芽分化。
開花結莢期:
從始花到終花為開花期,從軟而小的豆莢出現到幼莢形成為結莢期,出於大豆開花與結莢是並進的,所以這兩個時期通稱開花結莢期。大豆花很小,著生在葉腋或莖的頂端,每個花簇上著生的花數,因品種和栽培條件不同而異。大豆落花落莢率高,因此每個花簇結莢數較少。大豆開花以上午6—9時為多,由現蕾至開花一般為3—7d。胚珠受精後,了房逐漸膨大,形成軟而小的綠色幼莢,當莢長lcm時,稱為結莢。
鼓粒期:
從豆英內豆粒開始膨大起,直到最大的體積和重量時止稱鼓粒期。開花後10天內,種子內的干物質積累增加緩慢,之後的7天增加很快,大部分干物質是在這以後大約21天內積累的。鼓粒期約30—40天。鼓粒完成時的種於含水量約90%。!
成熟期:
葉片受黃脫路,豆粒脫水,呈現品種固有性狀,這時種子含水己降至15%以下, 直到搖動植株時英內有輕微響聲,即為成熟期。
7. 大豆的特色、歷史、傳說
《史記》里有記載,大豆起源於中國,中國人吃豆有幾千年的歷史。當下,大豆更是膳食指南內中規容定的中國居民每天都該攝入的食物之一。人們常吃的豆類有十餘種,為什麼獨獨大豆獲得了「豆中之王」、「田中之肉」、「綠色的牛乳」等等美譽
大豆 大豆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其種子也稱為大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豆類。大豆起源於中國,中國學者大多認為原產地是雲貴高原一帶。也有很多植物學家認為是由原產中國的烏蘇里大豆衍生而來。現種植的栽培大豆是從野生大豆通過長期定向選擇、改良馴化而成的。
大豆在中國栽培並用作食物及葯物已有5000年歷史,於1804年引入美國;20世紀中葉,在美國南部及中西部成為重要作物。大豆是豆科植物中最富有營養而又易於消化的食物,是蛋白質最豐富最廉價的來源。在今天世界上許多地方是人和動物的主要食物。
8. 大豆起源於我國有哪些歷史記載
劉安是漢劉邦的孫子,公元前年被封為淮南王,建都於壽春。他在煉丹時,有一次錯誤地將石膏點入丹母液即豆漿之中,經化學變化成了豆腐。豆腐從此問世。
劉安善於游禪交僧,一天嘗到了和尚們做的豆腐頓覺品味素新,決定深入研究豆腐製作方法和技術。
成立了豆腐生產作坊,培養豆腐專業生產人員,在生產操作的過程中,逐步完善生產設備,改進生產技術,提高豆腐品質。同時把豆腐製作技術傳授給別人,並逐漸向外地區擴散。
豆腐的製作技術在唐代傳入日本,以後又相繼傳至東南亞以及世界其他一些國家和地區。
豆腐的原材料是大豆,而正因為我國是大豆的故鄉,所以,豆制食品在我國也就率先被創造出來。
大豆是我國古代重要的糧食和油料作物。我國是大豆的原產地,也是最早馴化和種植大豆的國家,栽培歷史至少已有4000年。
大豆黑色的叫做烏豆,可以入葯,也可以充飢,還可以做成豆豉;黃色的可以做成豆腐,也可以榨油或做成豆瓣醬;其他顏色的都可以炒熟食用。
由於大豆的營養價值很高,被稱為「豆中之王」、「田中之肉」、「綠色的牛乳」等,所以在數百種天然食物中最受推崇。
大豆起源於我國,從我國大量的古代文獻可以證明。漢司馬遷編的《史記》中寫道:
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咸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鞠五種,撫萬民,慶四方。鋪至下鋪,為菽。
由此可見軒轅黃帝時已種菽。「菽」就是大豆。
據考證,商代主要的農作物黍、稷、粟、麥、秕、稻、菽等,都曾經見於甲骨文卜辭之中。殷商時期就有了甲骨文,對農作物記載得非常有限,辨別出有黍、稷、豆、麥、稻、桑等字,是當時人民主要依以為生的作物。
吉林省吉林市烏拉街出土的炭化大豆,經鑒定距今已有2600年左右,為東周時的實物,是目前出土最早的大豆。
春秋時期,菽被列為五穀或九穀之一。戰國是時期,菽、粟並稱,居五穀、九穀之首。豆葉供蔬食時,被稱為「藿羹」。
大豆在糧食供應中的地位是與其自身特點分不開的。秦漢時期之後,旱作技術有所提高,大豆退為次要的角色,但仍為人所重視。《氾勝之書》記載:「謹計家口數種大豆」,強調多種大豆的重要性。
宋代為了在南方備荒,曾在江南、荊湖、嶺南、福建等地推廣粟、麥、黍及豆等。促使大豆的種植進一步發展。與此同時,東北地區的發展也很迅速。
據《大金國志》記載,當時女真人日常生活中已「以豆為醬」。清代初期由於大批移民遷人東北地區,使東北成為大豆的主產區,產銷國內外。
在大豆的利用方面,在漢代以前,大豆主要是作為食糧。漢代開始用大豆製成副食的記載逐漸增多。豆製品主要有豆豉、醬、醋。
《史記·貨應列傳》指出,當時通都大邑中已有經營豆豉千石以上的商人,其富可「比千乘之家」,說明以大豆製成的鹽豉已是普遍的食品。
《齊民要術》還引述《食經》中的「做大豆千歲苦酒法」。苦酒即醋,說明至遲6世紀時已用大豆作制醋原料。
漢代已出現豆芽,時稱為「黃卷」,可供葯用,後來才用鮮豆芽做蔬菜。西漢時期淮南王劉安還發明了豆腐。
有關以大豆榨油的記載,始見於北宋《物類相感志》。做豆腐和榨油的副產品豆餅和豆渣是重要的肥料和飼料。清代初期豆餅已成為重要商品,清代末期已遍及全國,並有相當數量的豆餅出口。
大豆除了供食用之外,還是重要的綠肥作物。我國古代對大豆的根瘤早有覺察,並在「菽」的象形字中反映出來。
《說文解字》記載:「尗,豆也,象豆之形也。」
清代文字學家王筠在《說文釋例》中進一步指出,「尗」字中間的「一」是代表地面,通於上下的「丨」代表大豆植株,在「一」之上是代表莖,在「一」之下是代表根。
根左右「八」形是「當做圓點」,象徵「細根之上生豆累累」的「土豆」,也即根瘤。同時還說明,「豆之根有土豆,豐年則堅好,凶年則虛浮」,認識到根瘤的多少和大豆的豐歉有關。
可以說早在3000年以前造「尗」字的時候,人們已觀察到大豆有根瘤的現象。
此外,《氾勝之書》提出:「豆生布葉,豆有膏」,知道大豆在幼苗時期,本身就有肥美的養料,故「不可盡治」,即不宜過多中耕。清代《齊民四術》也說豆「自有膏潤」,在中耕時「唯豆宜遠本,近則傷根走膏潤」。
這些記載清楚地說明,我國古代很早知道大豆本身具有養料,而且同豆根有密切關系。
對於大豆根瘤的認識,使得大豆很早就與其他作物進行輪作、間作、混種和套種。從《齊民要求》記載中,可看到最遲在6世紀時的黃河中下游地區已有大豆和粟、麥、黍稷等較普遍的豆糧輪作制。
陳旉《農書》還總結了南方稻後種豆,有「熟土壤而肥沃之」的作用。其後,大豆與其他作物的輪作更為普遍。
大豆和其他作物的輪作或間、混、套種,以豆促糧,是我國古代用地和養地結合,保持和提高地力的寶貴經驗。
9. 科普:看中國歷史上大豆的地位是如何演變的
春秋戰國時來期大豆不僅是備荒作物自,而且已經成為主要的糧食作物,尤其是石磨的發明進一步提高了大豆在糧食中地位。西漢時期,小麥與粟成為黃河流域地區最主要的糧食作物,大豆種植面積相對戰國時期下降,由主食變為副食。公元200年到約公元600年,正值整個地球的寒冷時期,氣候變得冷而乾旱,導致飢荒時常發生,而大豆比較耐寒。這一時期,大豆的種植面積擴大,又出現禾菽並重的情形,大豆又成為主食。隨著寒冷期的結束,作為糧食作物,大豆不比小麥、高粱等禾穀產物高產,又逐漸從主食變成了副食。隋唐時期,開始出現大豆榨油。五代後期出現了豆腐的文字記載。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首次詳細地描述了豆腐製作方法,並提到了「豆腐皮」一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