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藍旗發展歷史

藍旗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18 19:08:58

⑴ 藍旗卡倫歷史由來

卡倫滿語里是站點的意思,亦作喀倫、卡路、喀龍,為「台」或 「站」的滿語音譯。
結合起來就是藍旗卡倫曾經就是清朝藍旗軍隊駐扎地之一。

⑵ 正藍旗他塔拉氏的歷史有誰知道啊還有什麼代表人物沒有

歷史:
塔塔喇氏-Tatala 見於《清朝通典.氏族略.滿洲八旗姓》,又作「他塔拉」,與滿語「特別多」,所冠漢字姓唐,譚。世居扎庫木(今遼寧撫順東南),安鍺拉庫(吉林安圖西南),寧古塔,扎克丹,薩爾滸(均在遼寧撫順),長白山等地。

著名人物有:

特依順(?-1849) 清朝將領。他塔拉氏。滿洲正藍旗人。歷任協領、副都統、總兵,將軍等職。1841年10月英國進犯廣東,侵擾浙江時,以都統銜受命為參贊大臣,隨皇族靖逆將軍奕山馳赴廣東幫辦軍務。1842年駐軍浙江杭州,為署理杭州將軍。4月率部在定曲焚燒英船。5月在乍浦戰役中,率部英勇抗擊敵軍。後乍浦失陷,被革職留任。英軍退出鎮海後,奏請朝廷招集流散官兵,安撫居民,修築城牆,部署炮台,加強杭州一帶防務。《南京條約》簽定後,在浙江籌辦善後事宜。1846年調任烏里雅蘇台將軍。

咸豐庄靜皇貴妃,
光緒端康皇貴妃,
光緒珍妃,
塔塔拉世襲部長艾塔,
國出五大臣羅屯,
戶部尚書英額爾岱,
都統阿敦,
兵部吏部尚書譚拜,
都統沙律,
議政大臣博爾慧,
太祖結義兄弟卦拉,
工部理事官法譚,
領侍衛內大臣都統阿密達,
都統杭州將軍特依順,
兵部禮部侍郎牛鈕,
禮部侍郎德宗珍妃宣統瑾妃之富長敘,
禮部侍郎志銳志奇志均兄弟,
戊戌變法著禮部左侍郎副都統闊普通武,
倉場侍郎玉寧,
湖廣總督裕泰,
廣州杭州將軍長善。
此外,還有滿洲正黃旗三等輕車都尉索寧巴圖魯,
其先系察哈爾蒙古。

⑶ 正藍旗的自然資源

正藍旗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平均海拔1,300米,作為全旗最高點的烏賀爾沁敖包,海拔高度為1,673.9米。旗境北部為著名的渾善達克沙地的中東段,為典型的坨甸相間地貌類型。在沙丘間形成的平坦草地上發育著疏林、灌叢和草甸,與其他草原構成獨特的牧區風光。南部為低山丘陵地貌,是燕山北緣的低山丘陵與大興安嶺西南緣的低山丘陵交會地帶,山間分布有面積較大的草原。北部的渾善達克沙地和南部的金蓮川典型草原是全旗生態環境的維持系統,更是京、津、冀地區生態環境的有利屏障。
幾年來,正藍旗累計投入生態建設資金5.03億元,完成生態治理面積258萬畝,沙化面積減少了234.78萬畝,累計轉移農牧民9800人。休禁牧草場面積1356萬畝,休禁牧牲畜75.66萬羊單位。2010年農牧業年度牲畜存欄57.4萬頭只。培育建設有帶動作用的農牧業產業化項目13個,建成產業化基地26個,組建各類經濟合作組織66個。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由2006年的3323元和2701元,提高到2010年的6385元和7007元。
正藍旗有牧場1472.12萬畝,占可利用土地面積的96.39%。其中可利用的草場有1249.94萬畝,占牧場總面積的84.91%。從1996年以來,全旗牲畜頭數連年超過百萬頭只,牧民人均年收入達到2000元以上。 1256年忽必烈命劉秉忠在此地選址建城。1259年城郭建成,命名為開平府。1260年3月,忽必烈在此登元朝皇帝之位,將開平府作為臨時行政地。1264年,改燕京(今北京城)為中都,後稱大都,定為首都。從而確立了兩都巡幸制度。1272年,上都開始大興土木,不斷擴建。元朝歷代皇帝每年四月至八月,巡幸上都,避暑行獵,處理朝政大事。
元朝滅亡,元上都幾經戰亂的損毀,變成了一座擁抱著巨大文明的廢墟。明朝曾經在這里設立開平衛指揮使司,屯田駐防。隨著明朝勢力的衰微,蒙古人重返故地,游牧生產,成為蒙古右翼諸部的領地。1675年,察哈爾林丹汗孫布爾尼舉兵反清,兵敗身死,清廷將察哈爾余部編入八旗序列,設總管治之。正藍旗與鑲黃旗遂成為察哈爾八旗的左翼,被安置在這片草原上,接受清朝的直接統治。民國時歸察哈爾省管轄。1945年獲得解放,第二年建立人民政權,1956年最終形成現有的行政區域。
隨著元上都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的深入進行,元上都的歷史研究也在國際上取得了新成果。日本明治大學櫻井智美教授在《北京圖書館藏歷代石刻拓本匯編》(第48冊)中,發現了收錄在該書中時間為蒙哥汗六年(1256年)的《創建開平府祭告濟瀆記》碑文。
此碑是忽必烈在即皇位之前,為了紀念開平府(即後來的元上都)的建立而立之碑。碑文不僅記載了1256年建立開平府初期的情況,而且也反映了當時與忽必烈繼位前後有密切關系的政治問題。這是迄今所知最早的記載開平府(元上都的前身)的石刻資料。
《創建開平府祭告濟瀆記》碑高約106厘米,寬約61厘米,碑文記載了蒙哥汗六年(1256年),奉蒙哥汗之命皇太弟忽必烈在灤水之陽(即今內蒙古正藍旗灤河的北面),使用版築泥土建城牆的方式興建了 「皇太弟府」,並命名為開平府。此事與《元史》卷四《世祖本紀一》「歲丙辰春三月,命僧子聰卜地於桓州東、灤水北,城開平府,經營宮室」的記載一致。1256年3月,忽必烈命劉秉忠在「桓州東、灤水北」建立了開平府。
在碑文中對蒙哥汗的稱謂是「皇帝」或「帝」,碑中忽必烈被稱為「皇太弟」和「王」。因此,撰寫碑文的時間是屬於蒙哥汗時代的,也就是在元世祖忽必烈即位之前。
據碑文說,忽必烈按照蒙哥汗的命令開始建造開平府。忽必烈在建成開平府後很快命人並按照唐、宋舊禮,派員到「五嶽四瀆投金龍玉冊」祭告「天地神祇」。此碑是忽必烈派員來到山東的清源王廟(即濟瀆神廟)祭告岳鎮海瀆神時所立。
在中國古代,天子凡遇有重要大事時,會派員到「五嶽四瀆投金龍玉冊」祭告「天地神祇」。濟瀆河神在唐玄宗天寶三年(公元744年)被封為清源公,北宋仁宗康定元年詔封為清源王,金代仍將唐、宋之舊禮儀封之為岳鎮海瀆神。
《創建開平府祭告濟瀆記》立碑的時間約在1256至1257年之間。此碑文中強調了開平府的設立是基於蒙哥汗的命令。碑文的最後部分還引用周公旦幫其兄長武王建立周王朝的基業為例,以此來歌頌忽必烈的功德。
除了此碑之外,學界尚未發現其他資料中涉及到與蒙哥汗命忽必烈設立開平府的相關記載。因此,《創建開平府祭告濟瀆記》是迄今所知最早的記載開平府(元上都的前身)的石刻資料。 元上都遺址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元代都城遺址,位於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旗政府所在地東北約20公里處、閃電河北岸。由我國北方騎馬民族創建的這座草原都城,被認定是中原農耕文化與草原游牧文化奇妙結合的產物,史學家稱譽它可與義大利古城龐貝媲美。元上都遺址始建於蒙古憲宗六年(1256年),初名開平府;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後,至元八年(1271年)改國號為元,稱開平府為上都,又名灤京,為元朝的陪都。元朝皇帝每年夏季率領重要大臣來這里避暑和處理政務,因此將宮城建成園林式的離宮別館。全城由宮城、皇城和外城三重城組成。在元朝末年農民起義中被焚毀。
歷史上的正藍旗曾是風雲聚匯之地,這里是忽必烈建都之所,也是清朝八旗正藍旗的發源地,迄今為止人們從正藍旗境內的元上都遺址中仍能想像到當年雄踞歐亞大陸的元朝帝國的上都所擁有的繁榮與奢華。
元上都遺址見證了蒙古民族在十三世紀為推動世界文明進步與人類經濟文化交流所做出的傑出貢獻,體現了中國古代文明的燦爛與輝煌。在元上都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不但對中國歷史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而且對世界文明進程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元上都遺址是全人類的寶貴財富。 元上都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草原城市,更是元王朝的陪都。元上都遺址像座巨大的人類文明的博物館,向人們展示著昔日的輝煌。認識元上都,解讀元上都,不僅能獲得有關蒙元王朝歷史文化的許多知識,更能了解蒙古民族會同其他兄弟民族創建元朝,為今天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建立所做出的不朽歷史貢獻。
2012年6月29日,元上都申遺成功,正式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30項世界文化遺產。

⑷ 滿族 正藍旗

正藍旗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天堂草原錫林郭勒盟的最南端,距首都北京直線距離僅有180公里,是離北京最近的典型草原地區。全旗總面積10182平方公里,總人口8.3萬人,高峰期人口10.5萬人,是一個以蒙古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區。它北部為渾善達克沙地,呈現出沙地草原的自然風光;南部為低山丘陵,展現出草甸草原的美麗景象。正藍旗水資源豐富,有大小河流21條,湖泊147個。旗內野生動植物資源蘊藏豐富,全旗有各種植物708種,珍稀野生動物資源20餘種。正藍旗交通便捷,207國道、308省道、省際通道、桑藍鐵路、集通鐵路、藍豐鐵路縱橫交錯。

正藍旗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這里曾是大元王朝的龍興之地,元世祖忽必烈在這里建立了第一座草原都城――元上都。這里是蒙元文化的發祥地,是察哈爾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中國蒙古語音標准基地和皇家奶食的供應地,是國家重要的綠色畜產品基地,也是蒙古現代文學奠基人納·賽音朝克圖的家鄉。

正藍旗是自治區50個重點發展工業旗縣和中國西部縣域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旗縣之一,國家西電東送重點工程上都電廠即將建成亞洲最大的空冷電廠。

獨特的區位優勢,便利的交通條件,璀璨的歷史文化,為正藍旗帶來了豐富的旅遊資源和開發機遇。

⑸ 「正藍旗」是什麼意思

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因旗色純藍而得名。正藍旗在順治前與正黃、鑲黃列為上三旗,順治初,被多爾袞降入下五旗,不再由皇帝所親而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清末時模達到下轄83整佐領11個半分佐領,兵丁2.6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萬人。
正藍旗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天堂草原錫林郭勒盟的最南端,距首都北京直線距離僅有180公里,是離北京最近的典型草原地區。全旗總面積10182平方公里,總人口8.3萬人,高峰期人口10.5萬人,是一個以蒙古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區。它北部為渾善達克沙地,呈現出沙地草原的自然風光;南部為低山丘陵,展現出草甸草原的美麗景象。正藍旗水資源豐富,有大小河流21條,湖泊147個。旗內野生動植物資源蘊藏豐富,全旗有各種植物708種,珍稀野生動物資源20餘種。正藍旗交通便捷,207國道、308省道、省際通道、桑藍鐵路、集通鐵路、藍豐鐵路縱橫交錯。

正藍旗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這里曾是大元王朝的龍興之地,元世祖忽必烈在這里建立了第一座草原都城――元上都。這里是蒙元文化的發祥地,是察哈爾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中國蒙古語音標准基地和皇家奶食的供應地,是國家重要的綠色畜產品基地,也是蒙古現代文學奠基人納·賽音朝克圖的家鄉。

正藍旗是自治區50個重點發展工業旗縣和中國西部縣域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旗縣之一,國家西電東送重點工程上都電廠即將建成亞洲最大的空冷電廠。

獨特的區位優勢,便利的交通條件,璀璨的歷史文化,為正藍旗帶來了豐富的旅遊資源和開發機遇。

正藍旗轄3個鎮、3個蘇木:上都鎮、桑根達來鎮、哈畢日嘎鎮和寶紹代蘇木、那日圖蘇木、賽音呼都嘎蘇木。
,人口8.3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92萬人,農牧業人口5.28萬人,分別占總人口的32.9%和67.1%。,行政區有漢、蒙古、滿、土、藏、回、達斡爾、鄂溫克等8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32305人,佔全旗總人口的41.3%,是一個以蒙古族為主體、漢族佔大多數的多民族聚集區。

⑹ 歷史上有沒有藍旗軍

歷史上努爾哈赤曾創立過八旗制,其中一個叫正藍旗,不知您是否認可。

⑺ 歷史上滿族正藍旗的名人有哪些

1、正藍旗滿洲姓氏:烏雅氏、兀札喇氏、吳札庫氏、烏蘇氏、溫徹亨氏、溫察氏、吳魯氏、烏色氏、溫特赫氏、烏爾古宸氏、溫都氏、烏爾漢氏、烏蘇占氏、烏爾答氏、烏禮蘇氏、武爾格齊氏、吳靈阿氏、武聶氏、瓦理氏、萬旆哈氏、武佳氏、倭勒氏、瓦色氏、烏蘇理氏、吳察喇氏、烏爾瑚濟氏、倭徹赫氏、烏雅察氏、翁鈕絡氏、倭赫氏、吳聶齊氏、溫屯氏、倭徹庫氏、吳濟佳喇氏、文達氏、武庫登吉氏、瓦爾佳氏、翁尼理氏、吳札爾瑚氏、吳拉氏、翁果特氏、瓦爾吉氏、倭徹勒氏、瓦爾喀氏、烏顏齊氏、吳魯理氏、烏錫氏、吳庫理氏、吳爾錫氏、吳努齊氏、溫登額氏、烏努氏、烏什拉氏、烏勒理氏、文札氏、烏宇氏、文德氏、翁阿理氏、烏新氏、烏濟吉特氏、翁科特氏、烏齊喜特氏、兀魯特氏、威吉特氏、烏亮海氏、烏蘭氏、烏理津氏、吳喇忒氏、翁濟爾金氏、烏理特氏、王札普氏、烏爾漢氏、伍堯氏、烏齊熙理氏、烏納特氏、王吉氏、烏喇特哈克氏、翁舍占氏、烏郎哈特氏、吳佳氏、兀札喇氏、汪札爾氏、旺舒特氏、王古爾親氏、西林覺羅氏、錫克特理氏、喜塔臘氏、達禪氏、赫錫赫理氏、錫克濟拉氏、錫墨勒氏、徐吉氏、錫爾弼氏、錫克德氏、希薩爾氏、徐察氏、錫勒爾吉氏、西法齊氏、錫強氏、錫瑪拉氏、錫爾馨氏、希普蘇氏、西爾圖氏、修墨理氏、哲爾齊氏、哲爾德氏、札拉理氏、札蘇理氏、葉穆氏、彰錦氏、珠格氏、珠爾蘇氏、哲柏氏、鬼冢黎殤氏。

2、正藍旗: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因旗色純藍而得名。正藍旗在順治前與正黃、鑲黃列為上三旗,順治初,被多爾袞降入下五旗,不再由皇帝所親而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清末時模達到下轄83整佐領11個半分佐領,兵丁2.6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萬人。

3、八旗是清代滿族的社會組織形式。八旗制度是努爾哈赤於明萬曆二十九年(1615年)正式創立。1601年初建時僅三旗:黑旗、白旗、紅旗。1615年因「歸服益廣」將三旗析設為八:原紅旗分為正黃、鑲黃二旗;原白旗分為正白、鑲白、正藍三旗;原黑旗分為正紅、鑲紅、鑲藍三旗。合稱八旗,統率滿洲、蒙古、漢軍。

⑻ 內蒙古的歷史

內蒙古地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歷史搖籃之一,也是古代中國北方少數民族生息繁衍的地方。據文獻記載,古代曾在這里活動過的游牧部族有10多個,其中維系時間較長、影響較大的有匈奴、鮮卑、突厥、契丹、女真等。額爾古納河畔是蒙古族的歷史搖籃。

「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諸部落中的一個部落的名稱,逐漸統一各部落後才演變成了這些部落的共同名稱。大約在公元7世紀,蒙古部從額爾古納河流域開始向西部蒙古草原遷移。回紇建立起了一個新汗國,創立了自己的文字並成為如今蒙文的先鋒。

12世紀時,這部分人繁衍子孫氏族分出了乞顏、扎答蘭、泰赤烏等許多部落,散布在今鄂嫩河、克魯倫河、土拉河的上游和肯特山以東一帶。當時在蒙古草原和貝加爾湖周圍的森林地帶,還有塔塔兒、翁吉刺、蔑兒乞、斡亦刺、克烈、汪古諸部。

(8)藍旗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近代內蒙古:

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內蒙古地區的革命也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一個組成部分。內蒙古的各族人民為民族解放事業作出了不朽的貢獻。這正是能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建立第一個民族區域自治地方的深刻歷史原因。

1947年4月23日至5月3日,內蒙古人民代表會議在王爺廟(今烏蘭浩特市) 召開,會議決定5月1日為內蒙古自治區成立紀念日,民族區域自治在全國第一個得以實現,時轄呼倫貝爾、納文慕仁、興安、錫林郭勒、察哈爾盟,計32個旗、1個縣、3個縣級市,面積54萬平方公里。自治政府駐王爺廟。

⑼ 滿族八旗鑲藍旗歷史

今內蒙古烏蘭查布盟東部,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為藍色鑲紅而得名,鑲藍旗是下五旗,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清末時規模達到了下轄八十七個整佐領又一個半分領,兵丁2.7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5萬人。著名表演藝術家侯寶林先生便是藍旗人
B.博爾濟吉特氏
博爾君氏
白蘇特氏
C.倉佳氏
D.戴佳氏
F.傅察氏
G.瓜爾佳氏
郭佳氏
郭絡羅氏
H.赫舍里氏
虎爾虎氏
J.覺爾察氏
覺羅氏
金氏
M.蒙古索氏
穆爾祥氏
穆莫禮氏
馬佳氏
滿查氏
N.鈕祜祿氏
鈕汪監氏
納蘭氏
納喇氏
尼拉氏
聶格里氏
S.薩克達氏
薩察氏
薩馬爾基氏
舒書覺羅氏
舒穆魯氏
商家氏
嵩佳氏
索爾濟氏
T.佟佳氏
W.完顏氏
烏扎喇氏
吳扎氏
X.西塔臘氏
西林覺羅氏
Y.伊爾根覺羅氏
伊拉禮氏
Z.趙佳氏
根據這些姓氏也可以判斷出一些名人,譬如鈕祜祿氏除了有很多後妃外還出了個男性名人叫和珅,此人就不多做介紹了。納蘭氏則有納蘭明珠(大學士,康熙朝權臣、貪官)、納蘭性德(明珠之子,康熙寵臣,英年早逝,詞作名家!)。康熙的生身母親孝康章皇後(1639年——1663年),佟佳氏。馬佳氏有一個名人應該是雍正的妃子,但是被乾隆喜歡上了。也因為和珅長得像馬佳氏那個女子,因而得寵。
不過這裡面存在的一個問題是,這些姓氏在其他旗也有。而我總覺得納蘭性德應該是上三旗的人。所以除了侯寶林鐵定是鑲藍旗之外,其他人我可不能幫你保證

閱讀全文

與藍旗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