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吳哥窟歷史文化

吳哥窟歷史文化

發布時間:2021-02-18 18:54:36

『壹』 吳哥窟的歷史沿革

蘇利耶跋摩二世
12世紀中葉,真臘國王蘇耶跋摩二世定都吳哥。蘇耶跋摩二世信奉毗濕奴,為國王加冕的婆羅門主祭司:地婆訶羅(Divakara)為國王設計了這座國廟,供奉毗濕奴,名之為「毗濕奴神殿」。
宋代趙汝適著《諸蕃志》記載,當時的國都名字「祿厄」。祿厄(Lokor)來自梵文nagara,即都城。
16世紀,此寺被稱為「Angkor Wat」;「Angkor」,來自nagara,Wat是高棉語中的「寺廟」,「Angkor Wat」即「寺廟都城」。元成宗鐵穆爾在元貞二年(1296年),派遣周達觀出使真臘。使團取海路從溫州開洋,經七洲洋(西沙群島海面)、占城、真蒲、查南、半路村、佛村(菩提薩州),橫渡淡洋(今洞里薩湖)至吳哥國登岸。周達觀和他的使團駐吳哥一年。回國後周達觀寫了關於真臘風土民情的報告《真臘風土記》。《真臘風土記》稱吳哥窟為「魯班墓」,又說國王死後,有塔埋葬,可見吳哥寺乃皇陵。
一些學者認為,吳哥窟是蘇耶跋摩二世的皇陵,根據有三:
1、與吳哥大多數其他寺廟朝東,面對朝陽不同,吳哥窟正門朝西,面向日暮。根據荷蘭考古學家博施(Bosch)的研究,印度和爪哇的殯葬風俗,墓地一律朝西,祭祀的寺廟則朝東。
2、畫廊浮雕逆時針方向排列,是印度教葬禮時在墓地巡行的方向。
3、吳哥窟畫廊中蘇耶跋摩二世與毗濕奴神相貌相似,暗含日後升天成毗濕奴長駐毗濕奴神殿之意。
中國史書記載
根據中國南宋泉州市舶司提舉趙汝適1225年著《諸蕃志》記載:「真臘……其地約方七千餘里,國都號祿厄。官民悉編竹復茅為屋,維國王鐫石為室,有青石蓮花池沼之勝,跨金橋,約三十餘丈。殿宇雄壯,侈麗特甚」。祿厄(Lokor)來自梵文nagara,後音變為「吳哥」即都城之意。
元成宗鐵莫爾在元貞二年(1296年),派遣周達觀出使真臘。使團在1296年二月二十日取海路從溫州開洋,順東北貿易風,經七洲洋(西沙群島海面),三月十五日抵達占城,前後26日;由占城逆風而行、經真蒲、查南、半路村、佛村(菩提薩州),橫渡淡洋(今洞里薩湖),經四個多月,至七月才到吳哥國碼頭(「干傍」)登岸。周達觀和他的使團駐吳哥一年。回國後周達觀撰寫了關於真臘風土民情的報告《真臘風土記》。《真臘風土記》稱吳哥窟為「魯班墓」:魯般墓在南門外一里許,周圍可十里,石屋數百間。,又說國王死後,有塔埋葬,可見吳哥寺乃皇陵。
元代航海家汪大淵在1330年-1339年間曾游歷吳哥,他稱吳哥窟為「桑香佛舍」,這表明在十四世紀中葉,吳哥窟已經改為佛寺。汪大淵還報告吳哥窟有「裹金石橋四十餘丈」,十分華麗,有「富貴真臘」之語。
永樂元年(1403年),明成祖派遣尹綬出使真臘。尹綬從廣州出發從海道經占城,過淡水湖(今洞里薩湖)、菩提薩州、經吳哥窟抵達真臘。尹綬回國後將真臘國的山川、地理和吳哥都城所見,繪畫成圖上呈,明成祖大喜。
吳哥窟之廢棄
1431年,
暹羅破真臘國都吳哥,真臘遷都金邊,次年,吳哥窟被高棉人遺棄,森林逐漸覆蓋漫無人煙的吳哥。
後來有些高棉人獵戶進入森林打獵,無意中發現宏偉的廟宇,也有一些當地的佛教徒在廟旁邊搭蓋屋寮居住,以便到廟宇中朝拜,但吳哥遺跡多不為世人所知。
16世紀,此寺被稱為「Angkor Wat」;「Angkor」,來自nagara(都城),Wat是高棉語中的「廟」,「Angkor Wat」即「都城廟」。
被人發現
1586年,方濟各會修士和旅行家安東尼奧·達·馬格達連那游歷吳哥,並向葡萄牙歷史學家蒂歐格·都·科托報告其游歷吳哥的見聞:「城為方形,有四門有護城河環繞……建築之獨特無以倫比,其超絕非凡,筆墨難以形容」。但達·馬格達連那的報告,被世人目為天外奇談,一笑置之。
1857年,駐馬德望的法國傳教士夏爾·艾米爾·布意孚神父著《1848—1856印度支那旅行記,安南與柬埔寨》,報告吳哥狀況,但未引人注意。
1861年1月,法國生物學家亨利·穆奧為尋找熱帶動物,無意中在原始森林中發現宏偉驚人的古廟遺跡,並著書《暹羅柬埔寨寮國諸王國旅行記》,大肆渲染,他說「此地廟宇之宏偉,遠勝古希臘、羅馬遺留給我們的一切,走出森森吳哥廟宇,重返人間,剎那間猶如從燦爛的文明墮入蠻荒」,這才使世人對吳哥刮目相看。
法國攝影師艾米爾·基瑟爾是世界上最早拍攝吳哥窟照片的攝影師。1866年他發表的吳哥窟照片使人們可以目睹吳哥窟的雄偉風采。
修復工程
1907年,暹羅將暹粒、馬德望等省份歸還柬埔寨。
1908年起,法國遠東學院開始對包括吳哥窟在內的大批吳哥古跡進行為期數十年的精心細致的修復工程。吳哥窟的190米寬的護城河,如一道屏障,阻擋森林的圍困,因此吳哥窟比其他吳哥古跡,保存得最完整。但仍然雜樹叢生,有些樹根深植入部分建築物的紅壤磚縫隙,逐漸將縫隙擴大,最後將紅壤磚推落,使建築物坍塌。修復工程包括幾個方面的工作:清除雜草、樹林、積土、白蟻,穩定地基,支撐搖搖欲墜的建築物,然後運用考古學家在希臘雅典和印度尼西亞、爪哇等地古跡重建工作中發展起來的分析重建術,運用在吳哥古跡的重建上。清理吳哥窟的工程在1911年完成。
30年代,開始用分析重建術復原吳哥窟。分析重建法要求必須用遺址的原來材料,按原來的古代的建造方法復原遺址,只有在原物無存的情況下才允許適當使用代替物。這項工作到了六十年代曾因柬埔寨政局動盪而停頓,於1990年代重新展開。
吳哥寺在十四世紀中葉成為大乘佛教寺,因十三世紀時真臘國王闍耶跋摩七世奉大乘佛教為國教。十五世紀初葉暹羅入侵吳哥之後,因暹羅人信奉上座部小乘佛教,吳哥寺變為上座部佛寺。此後吳哥寺一直是上座部小乘佛寺,延續至今。
身世之謎
吳哥窟是由—個叫做吉篾(今名叫高棉)的東南亞民族所建,時間大概從公元802年起,那時闊耶跋摩二世建立了輝煌的高棉帝國,繁榮昌盛達6百年之久。
在12世紀時,吳哥建築達到了藝術上的高潮。當時建造的吳哥廟,所有的牆壁全都刻有精美的浮雕,每個平台的周圍都有面向四方的長廊,連接著神殿、角塔和階梯,即使長廊的牆上也全都刻有描述古代印度神話故事的浮雕。吳哥廟不僅本身規模宏大無比,廟宇的外面還有一條將近10米寬的堤路。直通廟宇的大門,堤路的兩邊也都豎立著巨大威嚴的那伽蛇神像。
一般說來,世界各國所有的廟宇都是坐西朝東,而唯獨吳哥廟大門朝西,這使後來研究古代高棉的考古學家百思不解。此後,吳哥王朝的歷代國王的建城工作就一代又一代地傳了下來。
吳哥文明的建築之精美令人望之興嘆,然而卻在15世紀初突然人去城空。在此後的幾個世紀里,吳哥地區又變成了樹木和雜草叢生的林莽與荒原,只有一座曾經輝煌的古城隱藏在其中。直到19世紀穆奧發現這個遺跡以前,連柬埔寨當地的居民對此都一無所知。
按說任何一個民族的文化都應有它的延續性,何況吳哥是一個曾經繁榮過600年的王朝,但它的文化竟一下子就忽然中斷、忽然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了。
據考察,在吳哥地區過去曾有一百萬人口以上居住,這個民族和這些人們到底到哪兒去了呢?這真是一個無法解開的謎團。不過經專家推測,極有可能是因為外敵的入侵,但外敵入侵。這可能導致王朝的改朝換代,但卻無法使一個民族的人民統統消失。

『貳』 吳哥窟的歷史和傳說

柬埔寨吳哥窟,又稱吳哥寺,中國古籍稱為「桑香佛舍」。它是吳哥古跡中保存得最完回好的廟宇,以建築宏偉與答浮雕細致聞名於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廟宇。

1992年,聯合國將吳哥古跡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此後吳哥窟作為吳哥古跡的重中之重,成為了柬埔寨旅遊勝地。從1993年不到一萬人次,迄至2007年已達二百萬人次,吳哥窟已成為旅遊勝地。一百多年來,世界各國投入大量資金在吳哥窟的維護工程上,以保護這份世界文化遺產。

吳哥窟塔尖頂端日出現象,就是太陽升起時正對吳哥窟塔尖頂端,顯得非常壯觀和美麗。這種現象每年會出現兩次,即分別在3月和9月出現。

吳哥窟會出現這種現象不是偶然,而是建造吳哥窟的高棉祖先智慧非凡,他們根據天文地理原理來建設吳哥窟,將吳哥窟與大自然結合得如此巧妙,使日出剛好出現在塔的尖端,美輪美奐。

(2)吳哥窟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吳哥古城是柬埔寨的象徵,也是人類文化寶庫中的明珠。與埃及的金字塔、中國的長城、印度尼西亞的波羅浮屠並稱為「東方四大奇觀」。

吳哥窟作為舉世聞名的建築奇觀,每年吸引了超過百萬的遊客到訪。很多人親眼見識到了吳哥窟的宏偉壯麗,然而卻不知道吳哥窟還隱藏著偉大歷史和值得探索的奧秘。

『叄』 關於吳哥窟的故事

攪動乳海

攪動乳海是吳哥窟很著名的故事。講述的是修羅(天神)和阿修羅為了取得長生不老的甘露,約好一同攪拌乳海。

毗濕奴讓大家把草葯投入乳海,蛇王瓦蘇基纏繞曼荼羅山,作為攪海的杵。毗濕奴自己化身大海龜,作為曼荼羅山的支點。阿修羅持蛇頭,修羅吃蛇尾,雙方一起攪動乳海。畫面中共有88個阿修羅和92個帶著頭盔的修羅。

梵天、濕婆神、猴神哈奴曼(Hanuman)和拉克西米(Lakshmi,財富與繁榮女神)都出現在場景之中,攪拌乳海生成的飛天小仙女也在空中飛舞。攪拌乳海還生成了各種各樣海洋和陸地的生物。

(3)吳哥窟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吳哥窟的整體布局,從空中乘坐熱氣球就可以一目瞭然:一道明亮如鏡的長方形護城河,圍繞一個長方形的滿是鬱郁蔥蔥樹木的綠洲,綠洲有一道寺廟圍牆環繞。綠洲正中的建築乃是吳哥窟寺的印度教式的須彌山金字壇。

吳哥窟寺坐東朝西。一道由正西往正東的長堤,橫穿護城河,直通寺廟圍牆西大門。過西大門,又一條較長的道路,穿過翠綠的草地,直達寺廟的西大門。

在金字塔式的寺廟的最高層,可見矗立著五座寶塔,如骰子五點梅花,其中四個寶塔較小,排四隅,一個大寶塔巍然矗立正中,與印度金剛寶座式塔布局相似,但五塔的間距寬闊,寶塔與寶塔之間連接游廊

『肆』 簡述吳哥窟在柬埔寨的文化意義

寫作思路:寫吳哥窟在柬埔寨的文化意義,可以從吳哥窟的歷史入手,然後轉向對當地文化的影響。

1200多年前,蘇耶跋摩二世統一真臘,並在802年定都吳哥,建立了吳哥王朝。吳哥王朝在唐、元、明時期與我國接壤,是當時東南亞最強盛的國家,鼎盛時大約擁有20萬頭戰象。這時的吳哥城是當時東南亞最大、最繁華的城市,世界聞名的吳哥窟就是那時興建的。

後來,由於大興土木、連年征戰,吳哥王朝逐漸衰落。大約在1431年,泰族人攻佔並洗劫了吳哥城。隨後,吳哥王朝被迫遷都金邊,史稱「金邊王朝」。以後的一百多年裡,金邊王朝不斷地遭到泰族軍隊的入侵。

吳哥城被廢棄後,成為一座埋沒在雨林深處的古城。直到1861年,法國的亨利·穆奧重新發現了這一古跡,立即震驚了世界。世界各地的人們紛紛來到這里,吳哥窟現已成為柬埔寨最知名的文化名片。

150多年前,歐洲列強開始了全球殖民擴張,柬埔寨被法國控制,淪為法國的「保護國」。二戰期間,日本佔領柬埔寨,法國的行政機構依然存在,但卻為日本服務。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法國重新控制了柬埔寨。

1953年,柬埔寨發生了「爭取獨立的王家運動」,諾羅敦·西哈努克國王領導人民取得了獨立,還取消了王位繼承製。

1975年,一支被稱為「紅色高棉」的左派勢力取得了柬埔寨政權,在其三年多的統治期間里,社會動盪,約200萬人死於飢荒、勞役和迫害。

在聯合國的努力下,1993年,柬埔寨改名為「柬埔寨王國」,實行君主立憲制,西哈努克重新回國執政,柬埔寨終於進入和平發展時期。

如今,柬埔寨雖然仍是一個傳統農業國,工業薄弱,屬於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不過,世界各地的人們仍然源源不斷地來到這里,只為一睹吳哥時期的壯觀古跡——吳哥窟。

『伍』 吳哥窟的相關文化

1966年5月,柬埔寨暹粒省省長贈國務院副總理李先念。牛皮畫《吳哥寺》縱34.7厘米,橫68.8厘米。
吳哥寺是柬埔寨的印度教毗濕奴神廟,又稱吳哥窟,建於12世紀初。後為高棉國王蘇利耶跋摩二世(1113~1150年在位)的陵墓。15世紀上半葉,隨吳哥都城廢棄而荒蕪,19世紀中葉重新修整,成為世界著名古跡。該寺全部用砂岩重疊砌成,佔地約2平方公里,四周有城壕環繞。神廟圍有依次增高的3層迴廊,各迴廊的四角配有高塔,以中心塔(高出地面65米)為頂點,形成高度依層次遞減的高塔群,呈現出均衡美。吳哥寺的裝飾浮雕豐富多彩。浮雕刻於迴廊的內壁及廊柱、石牆、基石、窗楣、欄桿之上,題材取自印度教神話和高棉王朝的歷史。 2014年1月初,朝鮮在世界性的旅遊勝地柬埔寨吳哥窟投資了1500萬美元(約135億朝鮮圓)建造的文化歷史博物館即將開業。
2014年1月6日英國《獨立報》引用柬埔寨《金邊郵報》的報道,說朝鮮在吳哥窟遺址群所在的柬埔寨旅遊城市遏粒建造了「偉大全景博物館」。朝鮮以將「偉大全景博物館」捐贈給柬埔寨為條件,獲得了10年的運營權,將賺取入場費。
由朝鮮萬壽台創造社主導建設的該博物館在朝鮮海外事業中屬於最大規模。博物館里有寬120米、高13米的大型壁畫,壁畫描寫的是在8—15世紀迎來鼎盛時期的高棉帝國時代的日常生活、文化和歷史。博物館也展示了白頭山風景和朝鮮已逝最高領導人金正日出生的房屋繪畫作品。另外,該博物館還配備了3D電影館和「VIP室」。
英媒認為,經濟困難的朝鮮在吳哥窟直接建立博物館有兩個目的:賺取外匯的同時擴大對柬埔寨的外交影響力。

『陸』 吳哥窟的文化和建築特色

一、相關文化

1、牛皮畫

1966年5月,柬埔寨暹粒省省長贈國務院副總理李先念。牛皮畫《吳哥寺》縱34.7厘米,橫68.8厘米。

2、朝鮮博物館

2015年12月,朝鮮在世界性的旅遊勝地柬埔寨吳哥窟投資了1500萬美元-...(約135億朝鮮圓)建造的文化歷史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

2014年1月6日英國《獨立報》引用柬埔寨《金邊郵報》的報道,說朝鮮在吳哥窟遺址群所在的柬埔寨旅遊城市遏粒建造了「偉大全景博物館」。朝鮮以將「偉大全景博物館」捐贈給柬埔寨為條件,獲得了10年的運營權,將賺取入場費。

二、建築特色

吳哥窟規模宏大,是錯綜復雜的建築群,包括台基、迴廊、蹬道、寶塔,全部建築用砂石砌成,石塊之間無灰漿或其他黏合劑,靠石塊表面形狀的規整以及本身的重量彼此結合在一起。細部裝飾瑰麗精緻。當時的石工可能還未掌握拱券技術,所以吳哥窟沒有大的殿堂,石室門道均狹小陰暗,藝術裝飾主要集中在建築外部。

(6)吳哥窟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一、建築結構

吳哥窟建築庄嚴勻稱,比例和諧,無論是建築技巧,還是雕刻藝術,都達到極高水平。吳哥窟坐東朝西,平面呈長方形,有兩重石砌牆。面積1000×850平方米,外牆之外有壕溝,壕溝寬190米,東西長1500米,南北寬1300米,周長約5.6公里。

吳哥窟正門向西,與大吳哥王城南門外大道連接,門樓上立三塔,門內是一庭院,院東有一長147米的大道通向內圍牆入口。大道兩側各有藏書室和池塘一處。

內圍牆140米,長270米,牆內的主體建築在3層台階之上,台基高23米,底面積215×187米,除第三層為75×75平方米的正方形外,第1、2層均為長方形,每層的四邊,各有左、中、右三條石階梯連接上一層。

在最高一層的平台上,矗立象徵著諸神之家和宇宙中心的5座尖頂寶塔,正中央一座寶塔最高,達42米,即高出地面65.5米,其餘4塔較矮,分立於平台四角。第二層平台的四角也各有一座截頂寶塔。每一層平台的四周都繞以石砌迴廊。

廊內有庭院、藏經樓、壁龕、神座等。各層均有石雕門樓和連接上下層的階梯,階梯的欄桿上都有7頭石雕巨蟒盤繞,階梯兩旁還飾有精美的石獅子。全部寶塔,門樓都飾以石雕蓮花,約有1萬個。

二、整體布局

吳哥窟的整體布局,從空中乘坐熱氣球就可以一目瞭然:一道明亮如鏡的長方形護城河,圍繞一個長方形的滿是鬱郁蔥蔥樹木的綠洲,綠洲有一道寺廟圍牆環繞。綠洲正中的建築乃是吳哥窟寺的印度教式的須彌山金字壇。

吳哥窟寺坐東朝西。一道由正西往正東的長堤,橫穿護城河,直通寺廟圍牆西大門。過西大門,又一條較長的道路,穿過翠綠的草地,直達寺廟的西大門。

在金字塔式的寺廟的最高層,可見矗立著五座寶塔,如骰子五點梅花,其中四個寶塔較小,排四隅,一個大寶塔巍然矗立正中,與印度金剛寶座式塔布局相似,但五塔的間距寬闊,寶塔與寶塔之間連接游廊,此外,須彌山金剛壇的每一層都有迴廊環繞,乃是吳哥窟建築的特色。

那裡的台階陡峭,需要手腳並用地爬上去。這寓意著人們到達天堂需要經歷許多艱辛。只有一條建了扶手,因為在殖民時期有一位官員的夫人就是從這個樓梯摔下去世。

『柒』 柬埔寨的吳哥窟歷史淵源,文化底蘊豐厚,很值得一看嗎

吳哥窟是柬埔寨的瑰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高棉建築群。如果對古老的歷史文化有興趣的話,是非常值得看的。

它好在這些地方:

女皇宮 。廟里的浮雕,精緻而半透明,高貴大方,給人以夢幻般的幻想,就像精心雕琢的珠寶,即使是最小的細節也是精美的雕刻和裝飾。我屏住呼吸,走進宮殿,怕打擾到那些已經沉睡了數千年的神。

吳哥寺,柱子,牆壁和門楣都雕刻著各種各樣的壁畫、裝飾品,甚至是經文。一樓的浮雕長800米,一些在講述紅色高棉的歷史,一些在宣傳國王的成就,還有無數的佛和仙女。塔周圍的牆壁覆蓋著2000個真人大小的舞蹈仙女的浮雕,仙女栩栩如生,令遊人驚嘆。

崩密列是類似高棉式廟宇,屬於印度寺廟,,但它的一些雕塑反映了佛教的主題。原來用來建造寺廟的材料是砂石,所以很多建築物都被破壞了,而且很難恢復,所以對於遊客來說,這個景點是歷史上留下的最珍貴的遺產。游覽這里需要導游,因為有太多小路,很容易迷路。

『捌』 吳國窟的歷史和文化背景

吳哥窟又稱吳哥寺,位在柬埔寨。原始的名字是Vrah Vishnulok,意思為「毗濕奴的神殿」。中國古籍稱為「桑香佛舍」。它是吳哥古跡中保存得最完好的廟宇,以建築宏偉與浮雕細致聞名於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廟宇。
印度文化與宗教,對吳哥王朝有深遠的影響,而高棉人也有豐富的文化傳統。印度文化與高棉文化融合,造就了富有特色的高棉藝術。高棉的神王信仰,起源於吳哥王朝的開國國王闍耶跋摩二世,他在庫楞山之巔,自立為「山帝」之後,更仿照爪哇國習俗,樹立「神」「王」合一的神王信仰;他宣稱,印度教創造與毀滅之神濕婆,授他肉身以神性,國王的靈魂,附身於濕婆的化身林伽,名為Devaraja,即「神王」。他創造了吳哥建築的新形式:象徵須彌山的廟山,供奉神王,儼然成為吳哥王朝現世和神界的主宰。此後吳哥王朝歷代的君主都繼承這廟山傳統。都在各自的國都致力於建造神聖的太廟,供奉濕婆的化身林伽神王。在世的國王,是萬眾信奉的國神;國家的興旺與神王合一休戚相關,國廟成為神王合一的關鍵,在國都中央的廟山之巔,國王以神身與神界溝通;國王死後,太廟成為他葬身的王陵,他的繼承者再另立新的國廟。然而,只有實力雄厚的高棉國王才有能力修建國廟,在位不長或因內亂的國王,就無力修建神王廟作為自己的陵墓。
十二世紀初蘇利耶跋摩二世改奉毗濕奴,建立宏偉的國廟吳哥窟,供奉毗濕奴的肉身蘇利耶跋摩二世。吳哥窟太廟的中殿,供奉著神王,象徵國家的核心,代表人世間的天堂,民眾相信,神靈附體的國王,和神靈相通。吳哥社會各階層,都以神王為中心,為神王的榮譽而工作,正如太廟建築,以林伽為中心一樣。民眾相信侍奉神王是與生俱來的責任,此生如行正道,來世得投生為王,否則投胎為奴。修建吳哥窟太廟的農民工,相信勤快的工作,可以使他們此生愉快,來世好投胎。他死後,吳哥窟成為他的王陵,周圍布滿美麗的仙女,猶如毗濕奴的天界一般。
吳哥窟結合了高棉歷代廟宇建築的兩個基本的元素:立體廟山的多層方壇和平地廟宇的迴廊。吳哥窟的廟山由三層長方形有迴廊環繞的平台組成,層層高疊,形如金字塔,象徵印度神話中位於世界中心的須彌山。廟山頂部矗立著按五點梅花式排列的五座寶塔,象徵須彌山的五座山峰。三道迴廊象徵須彌山所在地的土、水、風;廟山周邊環繞一道護城河,象徵環繞須彌山的鹹海。

『玖』 吳哥窯的歷史

世界聞名的吳哥窯被喻為人類建築史上最輝煌作品的代表。歷史上高棉帝國的君主就是從吳哥窯開始征戰東亞,曾攻下並統治現在越南的南部地區及中國的雲南省轄,越南以西的孟加拉灣也曾在柬埔寨的版圖內。如今的吳哥窯群寺以其獨特的建築與民族風格再現了當年高棉帝國的繁榮與進步,吳哥窯是當今最能體現柬埔寨文化的宗教中心。
吳哥窟(英語:Angkor Wat)
又稱吳哥寺,位在柬埔寨西北方。原始的名字是Vrah Vishnulok,意思為「毗濕奴的神殿」。中國古籍稱為「桑香佛舍」。它是吳哥古跡中,保存得最完好的的廟宇,以建築宏偉與浮雕細致聞名於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廟宇。
1992年,聯合國將吳哥古跡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此後吳哥窟成為柬埔寨成為旅遊勝地。一百多年來,世界各國投入大量資金在吳哥窟的維護工程上,以保護這份世界文化遺產。吳哥窟的造型,已經成為柬埔寨國家的標志,展現在柬埔寨的國旗上。
12世紀時的吳哥王朝國王蘇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 II)希望在平地興建一座規模宏偉的石窟寺廟,作為吳哥王朝的國都和國寺。因此舉全國之力,並花了大約35年建造。
吳哥窟是高棉古典建築藝術的高峰,它結合了高棉寺廟建築學的兩個基本的布局:祭壇和迴廊。祭壇由三層長方形有迴廊環繞須彌台組成,一層比一層高,象徵印度神話中位於世界中心的須彌山。在祭壇頂部矗立著按五點梅花式排列的五座寶塔,象徵須彌山的五座山峰。寺廟外圍環繞一道護城河,象徵環繞須彌山的鹹海。
歷史
12世紀中葉,真臘國王蘇耶跋摩二世定都吳哥。蘇耶跋摩二世信奉毗濕奴,為國王加冕的婆羅門主祭司:地婆訶羅(Divakara)為國王設計了這座國廟,供奉毗濕奴,名之為「毗濕奴神殿」。宋代趙汝適著諸蕃志記載,當時的國都名字「祿厄」。祿厄(Lokor)來自梵文nagara,即都城。16世紀,此寺被稱為「Angkor Wat」;「Angkor」,來自nagara,Wat是高棉語中的「寺廟」,「ngkor Wat」即「寺廟都城」。元成宗鐵穆爾在元貞二年(1296年),派遣周達觀出使真臘。使團取海路從溫州開洋,經七洲洋(西沙群島海面)、占城、真蒲、查南、半路村、佛村(菩提薩州),橫渡淡洋(今洞里薩湖)至吳哥國登岸。周達觀和他的使團駐吳哥一年。回國後周達觀寫了關於真臘風土民情的報告《真臘風土記》。《真臘風土記》稱吳哥窟為「魯班墓」,又說國王死後,有塔埋葬,可見吳哥寺乃皇陵。一些學者認為,吳哥窟是蘇耶跋摩二世的皇陵,根據有三:一:與吳哥大多數其他寺廟朝東,面對朝陽不同,吳哥窟正門朝西,面向日暮;根據荷蘭考古學家博施(Bosch)的研究,印度和爪哇的殯葬風俗,墓地一律朝西,祭祀的寺廟則朝東。二:畫廊浮雕反時針方向排列,是印度教葬禮時在墓地巡行的方向;三:吳哥窟畫廊中蘇耶跋摩二世與毗濕奴神相貌相似,暗含日後升天成毗濕奴長駐毗濕奴神殿之意。元代航海家汪大淵在1330年-1339年間曾游歷吳哥,他稱吳哥窟為「桑香佛舍」,這表明在十四世紀中葉,吳哥窟已經改為佛寺。汪大淵還報告吳哥窟有「裹金石橋四十餘丈」,十分華麗,有「富貴真臘」之語。永樂元年(1403年),明成祖派遣尹綬出使真臘。尹綬從廣州出發從海道經占城,過淡水湖(今洞里薩湖)、菩提薩州、經吳哥窟抵達真臘。尹綬回國後將真臘國的山川、地理和吳哥都城所見,繪畫成圖上呈,明成祖大喜。
暹羅破真臘國都吳哥,真臘遷都金邊,次年,吳哥窟被高棉人遺棄,森林逐漸覆蓋漫無人煙的吳哥。後來有些高棉人獵戶進入森林打獵,無意中發現宏偉的廟宇,也有一些當地的佛教徒在廟旁邊搭蓋屋寮居住,以便到廟宇中朝拜,但吳哥遺跡多不為世人所知。1586年,方濟各會修士和旅行家安東尼奧·達·馬格達連那(Antonio da Magdalena)游歷吳哥,並向葡萄牙歷史學家蒂歐格·都·科托報告其游歷吳哥的見聞:「城為方形,有四門有護城河環繞……建築之獨特無以倫比,其超絕非凡,筆墨難以形容」。但達·馬格達連那的報告,被世人目為天外奇談,一笑置之。1857年,駐馬德望的法國傳教士夏爾·艾米爾·布意孚神父(Charles Emile Bouillevaux,1823年—1913年)著《1848-1856印度支那旅行記,安南與柬埔寨》,報告吳哥狀況,但未引人注意。1861年1月,法國生物學家亨利·穆奧(Henri Mouhot)為尋找熱帶動物,無意中在原始森林中發現宏偉驚人的古廟遺跡,並著書《暹羅柬埔寨寮國諸王國旅行記》,大肆渲染,他說「此地廟宇之宏偉,遠勝古希臘、羅馬遺留給我們的一切,走出森森吳哥廟宇,重返人間,剎那間猶如從燦爛的文明墮入蠻荒」,這才使世人對吳哥刮目相看。法國攝影師艾米爾·基瑟爾(Emile Gsell)是世界上最早拍攝吳哥窟照片的攝影師。1866年他發表的吳哥窟照片使人們可以目睹吳哥窟的雄偉風采。1907年,暹羅將暹粒、馬德望等省份歸還柬埔寨。1908年起,法國遠東學院開始對包括吳哥窟在內的大批吳哥古跡進行為期數十年的精心細致的修復工程。吳哥窟的190米寬的護城河,如一道屏障,阻擋森林的圍困,因此吳哥窟比其他吳哥古跡,保存得最完整。但仍然雜樹叢生,有些樹根深植入部分建築物的紅壤磚縫隙,逐漸將縫隙擴大,最後將紅壤磚推落,使建築物坍塌。修復工程包括幾個方面的工作:清除雜草、樹林、積土、白蟻,穩定地基,支撐搖搖欲墜的建築物,然後運用考古學家在希臘雅典和印度尼西亞爪哇等地古跡重建工作中發展起來的分析重建術,運用在吳哥古跡的重建上。清理吳哥窟的工程在1911年完成。30年代,開始用分析重建術復原吳哥窟。分析重建法要求必須用遺址的原來材料,按原來的古代的建造方法復原遺址,只有在原物無存的情況下才允許適當使用代替物。這項工作到了六十年代曾因柬埔寨政局動盪而停頓,於1990年代重新展開。吳哥寺在十四世紀中葉成為大乘佛教寺,因十三世紀時真臘國王闍耶跋摩七世奉大乘佛教為國教。十五世紀初葉暹羅入侵吳哥之後,因暹羅人信奉上座部小乘佛教,吳哥寺變為上座部佛寺。此後吳哥寺一直是上座部小乘佛寺,延續至今。

閱讀全文

與吳哥窟歷史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