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中葯的發展歷史

中葯的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18 18:30:30

❶ 中醫的發展歷史

中醫產生於原始社會,春秋戰國中醫理論已經基本形成,出現了解剖和醫學分科,已經採用「四診」,治療法有砭石、針刺、湯葯、艾灸、導引、布氣、祝由等。

自古以來就有「醫道相通」的說法。唐朝以後,中國醫學理論和著作大量外傳到高麗、日本、中亞、西亞等地。兩宋時期,宋政府設立翰林醫學院,醫學分科接近完備。

並且統一了中國針灸由於傳抄引起的穴位紊亂,出版《圖經》。金元以降,中醫開始沒落。明清以後,出現了溫病派時方派,逐步取代了經方派中醫。

在明朝後期成書的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標志著中葯葯理學沒落。同一時期,蒙醫、藏醫受到中醫的影響。在朝鮮東醫學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自清朝末年,中國受西方列強侵略,國運衰弱。同時現代醫學(西醫)大量湧入,嚴重沖擊了中醫發展。中國出現許多人士主張醫學現代化,中醫學受到巨大的挑戰。

人們開始使用西方醫學體系的思維模式加以檢視,中醫學陷入存與廢的爭論之中。同屬中國醫學體系的日本漢方醫學、韓國的韓醫學亦是如此。2003年「非典」以來,經方中醫開始有復甦跡象。

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中醫作為「古為今用」的醫學實例得到中國共產黨政策上的支持而得以發展。現代,中醫在中國仍然是治療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

在國際上,針灸引起醫學界極大興趣。針灸已被證實在減輕手術後疼痛、懷孕期反胃、化療所產生的反胃和嘔吐、牙痛方面是有效的且其副作用極低。

然而,對慢性疼痛,背部疼痛以及頭痛,數據顯示出模稜兩可或者爭議性。上世紀90年代發起的現代中醫基礎理論的原始創新、革命。

中醫新哲學觀中醫三個哲學觀:整體觀、辨證觀,及新挖掘出的中醫第三哲學觀:相似觀-分形論。2018年10月1日,世界衛生組織首次將中醫納入其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醫學綱要。

新納入的中醫傳統醫學的相關信息將寫入第11版全球醫學綱要第26章內,該章節主要闡釋傳統醫學的分類體系,將於2022年在世衛組織成員國實施。

(1)中葯的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中醫文化的發展-歷史名醫:

一、中醫的起源

炎帝是中國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尊稱,號神農氏。炎帝部落生活在黃河中下游(今山西河南一帶),與黃帝結盟擊敗蚩尤。中華兒女將炎帝和黃帝奉為華夏始祖。

「神農氏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描述了神農氏為了醫學實踐和探索的精神,正是這種精神奠定了中國醫學的基礎,後人為紀念他。

將中國的第一部醫學著作命名為《神農本草經》。由此我們得出結論,中醫源自於原始社會,發源於黃河流域。

二、中醫理論的奠定

扁鵲(公元前407—前310年)姬姓,秦氏,名緩,字越人,又號盧醫,春秋戰國時期名醫。少時學醫於長桑君,盡傳其醫術禁方,擅長各科。在趙為婦科,在周為五官科,在秦為兒科,名聞天下。

扁鵲奠定了中醫學的切脈診斷方法,開啟了中醫學的先河。著有《難經》。開啟了以「望聞問切」為診斷方式的醫療里程,並一直沿用至今。

三、中醫臨床的靈魂

張仲景(約公元150——約公元219年),名機,字仲景,東漢南陽涅陽縣(今河南省鄧州市穰東鎮張寨村)人。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被後人尊稱為醫聖。

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它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

四、中醫的變革

華佗(約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國譙縣人,東漢末年著名的醫學家。少時曾在外游學,行醫足跡遍及安徽、河南、山東、江蘇等地,鑽研醫術而不求仕途。

他醫術全面,尤其擅長外科,精於手術。並精通內、婦、兒、針灸各科。晚年因遭曹操懷疑,下獄被拷問致死。華佗發明了茵陳蒿治療黃疸病的方法。

創辦了中國第一套廣播體操「五禽戲」,發明了麻沸散用作臨床麻醉,比西方麻醉劑早1600多年,又開創了中醫外科手術的先河,可以說華佗開啟了中醫臨床的重要變革。

五、中醫理念的進步

孫思邈(541年—682年),京兆華原(今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人,唐代醫葯學家、道士,被後人尊稱為「葯王」。孫思邈十分重視民間的醫療經驗,不斷積累走訪。

及時記錄下來,終於完成了他的著作《千金要方》。唐朝建立後,孫思邈接受朝廷的邀請,與政府合作開展醫學活動。

唐高宗顯慶四年(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國家葯典《唐新本草》。他是第一個提出對婦女和兒童單獨設科的,(這也是最早的提倡婦女兒童保護意識的)。

他是第一個完整闡述「醫德」的人,也是第一個麻風病專家,第一個提出復方治病的,第一創建巴豆排毒的,第一個提出防重於治的,第一個發明導尿術的。

六、中醫的完善

李時珍(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醫葯學家。李時珍自1565年起,先後到湖廣、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葯物標本和處方,參考歷代醫葯等方面書籍925種。

考古證今,弄清許多疑難問題,歷經27個寒暑,於1590年完成了192萬字的巨著《本草綱目》。這本書收集葯物1518種,其中植物1195種,記錄古代醫學家和民間葯方11096種。

附葯物形態圖1100多種,糾正了之前的一些錯誤,補充了不足,是中國迄今為止最完整最科學的一部醫學著作。

❷ 中葯的歷史

中國勞動人民幾千年來在與疾病作斗爭的過程中,通過實踐,不斷認識,逐漸積累了豐富的醫葯知識。由於太古時期文字未興,這些知識只能依靠師承口授,後來有了文字,便逐漸記錄下來,出現了醫葯書籍。這些書籍起到了總結前人經驗並便於流傳和推廣的作用。中國醫葯學已有數千年的歷史,是中國人民長期同疾病作斗爭的極為豐富的經驗總結,對於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有著巨大的貢獻。由於葯物中草類佔大多數,所以記載葯物的書籍便稱為「本草」。據考證,秦漢之際,本草流行已較多,但可惜這些本草都已亡佚,無可查考。現知的最早本草著作稱為《神農本草經》,著者不詳,根據其中記載的地名,可能是東漢醫家修訂前人著作而成。
中葯(Chinese herbology、Traditional Materia Medica),是指在中醫學理論指導下用於預防、診斷、治療或調節人體機能的葯物。中葯按加工工藝分為中成葯、中葯材。中葯主要起源於中國,除了植物葯以外,動物葯如蛇膽,熊膽,五步蛇,鹿茸,鹿角等;介殼類如珍珠,海蛤殼;礦物類如龍骨,磁石等都是用來治病的中葯。少數中葯源於外國,如西洋參。
參考鏈接:http://ke..com/view/14724.htm

❸ 中葯的來源發展

在遠古時代,中華民族的祖先發現了一些動植物可以解除病痛,積累了一些用葯知識。隨著人類的進化,開始有目的地尋找防治疾病的葯物和方法,所謂「神農嘗百草」「葯食同源」,就是當時的真實寫照。

夏代(約前2070—前1600)酒和商代(前1600—前1046)湯液的發明,為提高用葯效果提供了幫助。進入西周時期(前1046—前771),開始有了食醫、疾醫、瘍醫、獸醫的分工。

春秋戰國(前770—前221)時期,扁鵲總結前人經驗,提出「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的方法,奠定了中醫臨床診斷和治療的基礎。

東漢時期,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提出了外感熱病(包括溫疫等傳染病)的診治原則和方法,論述了內傷雜病的病因、病證、診法、治療、預防等辨證規律和原則,確立了辨證論治的理論和方法體系。

唐代(618—907),孫思邈提出的「大醫精誠」,體現了中醫對醫道精微、心懷至誠、言行誠謹的追求,是中華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卓越的文明智慧在中醫葯中的集中體現,是中醫葯文化的核心價值理念。

清代(1644—1911),葉天士的《溫熱論》,提出了溫病和時疫的防治原則及方法,形成了中醫葯防治溫疫(傳染病)的理論和實踐體系。

(3)中葯的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中葯在中國未來的發展方向:

中國響應傳統醫學決議的要求,已將中醫葯學與現代醫學服務相結合共同納入衛生系統中,促進了傳統醫學服務的全民覆蓋。為了更好地向世界各國分享「傳統醫葯納入國家衛生系統」的中國經驗,推動中醫葯走出去。

2016年,世界衛生組織委託南京中醫葯大學承擔「傳統醫葯納入國家衛生系統的中國實踐及其法律政策保障」項目,通過江蘇、湖北、甘肅、黑龍江、廣東五地的調研,歷時兩年,基本釐清了中國在「傳統醫葯納入國家衛生系統」方面的成功經驗及其法規政策保障的原因。

❹ 中國醫葯發展歷史

葯行業與人的生命密切相關,只要生命不息,醫葯行業的發展就永不停止。由於人類在生存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出現疑難頑症,促使醫葯業不斷進行科學技術研究。因此,醫葯行業是一個不斷向前的朝陽行業,永遠沒有成熟期;同時也是高技術、高投資、高風險、高收益的行業。

據測算,醫療保健產品的需求彈性系數為1.37,即生活水平提高1 個百分點,醫療消費水平增加1.37個百分點。

可見醫療消費水平的增長速度高於居民生活水平的增長速度。醫葯產品是直接面向消費者的終極產品,通過醫院或醫葯商店轉移到消費者手中,馬上進入消費領域,因而直接受到居民醫療保健需要的影響,也即居民生活水準的提高會很快體現在對醫葯保健品需求的提高上,而且後者的提高大於前者,近兩三年來保健品市場的迅速擴大即是一個例子。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人口總數佔全球的20%,預計到2000年中國人口將增長到13億,2010年則將達到14億;人口的自然增長和社會的逐步老齡化,使醫葯的需求量增大。特別是佔80%的農村人口,目前僅享有20%的醫療衛生和葯品資源,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醫療保健意識不斷增強,使農村醫葯市場具有根強的擴張潛力。從人均水平看,我國居民的醫葯消費水平仍處低位。1994年我國人均用葯7美元,僅為日本的1.6%,法國的2.2%, 美國的2.3%,也遠不及波蘭、墨西哥、南非等國,在世界上處於低下水平,因此, 我國醫葯市場的增長速度必定高於國際醫葯市場的增長速度,尤其是隨著居民醫療保健知識的豐富和醫葯商業的發展,市場對非處方葯的需求會有很大增長。這是我國醫葯行業能夠持續發展的基本背景。

廣義的醫葯行業涉及化學葯品、中(成)葯、醫療器械、衛生材料、醫葯商貿等,在本文中所討論的醫葯行業和上市公司主要指生產葯品(包括中西葯)的企業。

❺ 中醫的發展史是什麼

中醫誕生於原始社會,春秋戰國時期中醫理論已基本形成,之後歷代均有總結發展。除此之外對漢字文化圈國家影響深遠,如日本漢方醫學,韓國韓醫學,朝鮮高麗醫學、越南東醫學等都是以中醫為基礎發展起來的。

中醫承載著中國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爭的經驗和理論知識,是在古代樸素的唯物論和自發的辨證法思想指導下,通過長期醫療實踐逐步形成並發展成的醫學理論體系。

中醫學以陰陽五行作為理論基礎,將人體看成是氣、形、神的統一體,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機及人體內五臟六腑、經絡關節、氣血津液的變化、判斷邪正消長,進而得出病名,歸納出證型,以辨證論治原則,制定「汗、吐、下、和、溫、清、補、消」等治法,使用中葯、針灸、推拿、按摩、拔罐、氣功、食療等多種治療手段,使人體達到陰陽調和而康復。

2018年10月1日,世界衛生組織首次將中醫納入其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醫學綱要。

中醫歷史

中醫,即相對西醫而言。在西方醫學沒有流入中國以前,中醫基本不叫中醫這個名字,而是有獨特且內涵豐富的稱謂。

中醫產生於原始社會,春秋戰國中醫理論已經基本形成,出現了解剖和醫學分科,已經採用「四診」,治療法有砭石、針刺、湯葯、艾灸、導引、布氣、祝由等。自古以來就有「醫道相通」的說法。這種影響最早可以追溯到黃老道家的典籍——《黃帝內經》,它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也是我國醫學寶庫中成書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同時是研究人的生理學、病理學、診斷學、治療原則和葯物學的醫學巨著。在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 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病症」、「診法」、論治及「養生學」、「運氣學」等學說,後來的中醫學和養生學則在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礎上,開始用陰陽五行解釋人體生理,出現了「醫工」,金針,銅鑰匙等。東漢出現了著名醫學家張仲景,他已經對「八綱」(陰陽、表裡、虛實、寒熱)有所認識,總結了「八法」。華佗則以精通外科手術和麻醉名聞天下,還創立了健身體操「五禽戲」。唐代孫思邈總結前人的理論並總結經驗,收集5000多個葯方,並採用辨證治療,因醫德最高,被人尊為「葯王」。唐朝以後,中國醫學理論和著作大量外傳到高麗、日本、中亞、西亞等地。兩宋時期,宋政府設立翰林醫學院,醫學分科接近完備,並且統一了中國針灸由於傳抄引起的穴位紊亂,出版《圖經》。金元以降,中醫開始沒落。明清以後,出現了溫病派時方派,逐步取代了經方派中醫。在明朝後期成書的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標志著中葯葯理學沒落。同一時期,蒙醫、藏醫受到中醫的影響。在朝鮮東醫學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例如許浚撰寫了《東醫寶鑒》。

自清朝末年,中國受西方列強侵略,國運衰弱。同時現代醫學(西醫)大量湧入,嚴重沖擊了中醫發展。中國出現許多人士主張醫學現代化,中醫學受到巨大的挑戰。人們開始使用西方醫學體系的思維模式加以檢視,中醫學陷入存與廢的爭論之中。同屬中國醫學體系的日本漢方醫學、韓國的韓醫學亦是如此。2003年「非典」以來,經方中醫開始有復甦跡象。

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中醫作為「古為今用」的醫學實例得到中國共產黨政策上的支持而得以發展。現代,中醫在中國仍然是治療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在國際上,針灸引起醫學界極大興趣。針灸已被證實在減輕手術後疼痛、懷孕期反胃、化療所產生的反胃和嘔吐、牙痛方面是有效的且其副作用極低,然而,對慢性疼痛,背部疼痛以及頭痛,數據顯示出模稜兩可或者爭議性。WHO認為很多針灸和一些草葯的有效性得到了科學雙盲研究的較強支持,但是對於其它的傳統療法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研究,而且不能忽視未經研究的傳統療法存在的安全性及危險性等問題。WHO在2002年5月26日發表「2002-2005年傳統醫葯研究全球策略」,邀請全球180餘國將替代醫學納入該國的醫療政策。

上世紀90年代發起的現代中醫基礎理論的原始創新、革命。中醫新哲學觀中醫三個哲學觀:整體觀、辨證觀,及新挖掘出的中醫第三哲學觀:相似觀-分形論。

2018年10月1日,世界衛生組織首次將中醫納入其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醫學綱要。新納入的中醫傳統醫學的相關信息將寫入第11版全球醫學綱要第26章內,該章節主要闡釋傳統醫學的分類體系,將於2022年在世衛組織成員國實施。

❻ 中醫的發展史

中國歷史上有「神農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傳說,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在與自然和疾病作斗爭的過程中發現葯物、積累經驗的艱苦過程,也是中葯起源於生產勞動的真實寫照。

早在夏商周時期(約公元前22世紀末——前256年),中國就已出現葯酒及湯液。西周(約公元前11世紀——前771年)的《詩經》是中國現存文獻中最早記載有葯物的書籍。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典籍《內經》提出了「寒者熱之,熱者寒之」,「五味所入」,「五臟苦欲補瀉」等學說,為中葯基本理論奠定了基礎。

現存最早的葯學專著《神農本草經》是秦漢時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眾多醫學家搜集、總結了先秦以來豐富葯學資料而成書的。本書載葯365種,至今尚為臨床所慣用。它的問世,標志著中葯學的初步確立。

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中國已經有關於醫療衛生以及十多種疾病的記載。周代已經使用望、聞、問、切等診病方法和葯物、針灸、手術等治療方法。秦漢時期,形成了《黃帝內經》這樣具有系統理論的著作。此書是現存最早的一部中醫理論性經典著作。張仲景所著的《傷寒雜病論》,專門論述了多種雜病的辨證診斷、治療原則,為後世的臨床醫學奠定了發展的基礎。漢代外科學已具有較高水平。據《三國志》記載,名醫華佗已開始使用全身麻醉劑「麻沸散」進行各種外科手術。

❼ 中醫葯的起源

人類歷史上一切科學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都和生產勞動有著密切的關系。都是在人類同大自然斗爭中積累起來的,中醫葯知識也不例外。就拿神農嘗百草來說,神農不一定有其人,但「嘗百草」的事肯定是有的,而且不可能是一個人。在原始社會初期,生產力非常低下,人們不懂得耕作收獲,只是從自然界尋找現成的東西拿來充飢,「飢則求食,飽既棄余」。可以想像,人類在採集野菜,種子以及植物根莖充飢的時候,有可能吃到一些有毒植物,而發生頭痛,嘔吐,腹瀉等情況,甚至可能昏迷,死亡。比如吃了大量的大黃,會引起腹瀉;吃了瓜蒂,可導致嘔吐。當然,也可能有例外的情況,正在腹瀉時,無意中吃了某種植物,腹瀉緩解了。這樣天長地久,人們就逐漸懂得哪些東西可以吃,哪些東西不能吃。甚至可以有意識地尋找某些能治病的植物。這樣,經過長時間的實踐總結,葯物也就出現了。神農嘗百草的傳說,正是人民群眾這種實踐的反映。魯迅先生在《南腔北調集》中說道:「大約古人一有病,最初只有這樣嘗一點,那樣嘗一點,吃了毒的就死,吃了不相乾的就無效,有的竟吃到了對證的就好起來了。於是知道這是對於某一種病痛的葯。這樣的積累下去,乃有草創的記錄,後來漸成為龐大的書,如《本草綱目》就是。」魯訊先生的這段話,可以說是人類發現葯物的生動描述。
除了發現葯物以外,外治法的出現大體也經歷了這樣一種體驗摸索的過程。在原始社會中,人和動物雜處一起,難免引起搏鬥導致外傷,當採集和獵取食物時,因碰撞,跌倒或由高處墜下而引起身體損傷的事也會經常出現,當這些外傷出現時,人們有可能不自覺地撫摩,揉搓以減少疼痛,或者隨手用泥土,樹葉,苔蘚等敷在患處止血,久而久之,也就發現了可以減輕疼痛或可以止血的東西。這就是某些外治法和推拿術的起源。
至於針灸療法的出現,恐怕為時更早。我們的考古學家曾不止一次地在出土的文物中發現了一種叫作「砭石」的石器,據考證,它是用來刺破痛腫排膿放血或刺激身體某部位治療痛苦的工具,是新石器時代的東西,少說也有幾萬年了。以後的金屬針和刀就是從砭石發展來的。我們可以作這樣的分析和設想:原始人在採集和獵取食物時,經常會被石頭碰傷,在與人或野獸搏鬥中,也常會被石頭塊擊傷,在碰傷或被擊傷某個部位後有可能意外地減輕了原有的痛苦(如腰腿痛,頭痛等)。這種偶然現象開始當然不會被人們注意,但久而久之,經歷的人數和次數多了,人們就逐漸懂得,用帶尖的石塊頂壓刺激某個部位,可以減輕某種痛苦,進而懂得用石頭磨製專門的工具,這就是砭石。
灸法的出現,則是在火的發明之後。人們用火烤制食物時,難免被火灼傷局部皮膚,可能偶爾發現,某個部位皮膚被灼傷,反而會減輕消除某些病痛,這種經驗的日積月累,人們便有意識地點燃某種植物莖葉,來灼烤身體的某些部位以治療疾病。在內蒙古一帶,還流傳著一則有關熨法和灸法起源的傳說:古代有一位老牧人,經常腰腿疼痛,找不到治療方法。有一次,他上山牧羊,山上很冷,他便烤火取暖,接著在剛燒過火的石頭上睡了一覺,那熱乎乎的石頭,挨著疼痛的腰腿部位,他感到很舒服,隨後疼痛居然減輕了很多,接著他又在燒過的石頭上睡了幾次,腰腿痛居然好了。老人把這一發現告訴別人,人們互相傳說,有病的也反復試用,於是大家逐漸懂得了灸法,熨法能夠治病。
從以上談的葯物,外治法以及針灸療法的出現,我們可以看出,中醫葯起源於人類勞動生活的實踐,原始的醫葯衛生,是原始人類長期與自然和疾病作斗爭的經驗積累,正是這些早期經驗,為以後中醫葯的發展和中醫基本理論的形成打下了基礎。

❽ 簡述中葯是如何起源用發展的

在我國的遼闊大地和海域,分布著種類繁多,產量豐富的天然葯材資源,包括植物、動物和礦物,古代本草書籍所載,已逾3000種,經目前整理,則達8000種左右。這些寶貴資源的開發與有效利用,已有很悠久的歷史,也是我國醫葯學發展的物質基礎。幾千年來,以之作為防病治病的主要武器,對於保障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中葯是我國傳統葯物的總稱。中葯的認識和使用是以中醫理論為基礎,具有獨特的理論體系和應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國歷史,文化、自然資源等方面的特點。由於其來源以植物性葯材居多,使用也最普遍,所以古來相沿把葯學稱為」本草」。本草典籍和文獻資料十分豐富,記錄著我國人民發明和發展醫葯學的智慧創造和卓越貢獻,並較完整地保存和流傳下來,成為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寶庫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及至近代,隨著西方醫葯學在我國的傳播,本草學遂逐漸改稱為「中葯學」。

中葯學是研究中葯基本理論和各種中葯的來源、採制、性能、功效、臨床應用等知識的一門學科,是祖國醫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中醫葯源遠流長,它的發現與應用經歷了長期實踐的過程。原始時代,我們的祖先由於採食植物和狩獵,接觸並了解到某些植物和動物具有一定的治病作用,經過無數次的試驗、觀察、口嘗身受等,慢慢積累起一些運用中草葯的知識。唐代李績、蘇敬等主持編寫了最早的一部葯典學著作《新修本草》(又稱《唐本草》),比起1542年歐洲紐倫堡葯典來,要早出800餘年,對醫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雖然現代醫學非常發達,但是中葯的葯效緩和、副作用少,經過數千年的醫學實踐證明確實有效。用中醫葯治病,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是把全身作為一個整體,綜合治療、全面地解決問題,因此具有其特殊性。

隨著生產力的提高,如今中醫葯也採用現代科學的理論和方法進行研究,如動物實驗,組織病理學觀察,葯物化學成分分析等。服食中葯已不再以煎煮草葯為主,而是出現了葯片、膠囊、浸膏液、糖漿等劑型,使服中葯變得省時、省事,簡單、方便。

新加坡政府一直十分重視保持中華的傳統文化,中醫作為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也受到了相當的重視。同時,各中醫葯組織、團體為中醫葯的規范化,以及推廣和發展中醫葯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中醫葯不僅在中國,而且在世界各地流傳,逐漸被各國人民接受和認可。隨著中醫葯專業水平的提高,醫療經驗的豐富,我們相信,中醫葯作為一種傳統的醫療方法,一定會在當今社會發揚光大,不斷得到普及,為人類的健康作出更大的貢獻。

神農嘗百草始有醫葯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神農嘗百草,始有醫葯」的傳說,它真實生動地反映了我們的祖先在與自然和疾病作斗爭中,發現葯物。逐步積累經驗的歷史過程。

在原始社會的初期,由於生產力低下,人們不知農作物的種植栽培技術,只是共同採集,成群出獵,過著「巢棲穴竄,毛血是茹」的原始生活。就在他們採集野果、種子和挖取植物根莖的過程中,由於飢不擇食,自然會誤食某些有毒植物而發生嘔吐、腹瀉,甚至引起昏迷和死亡。如誤食大黃,引起腹瀉,吃了瓜蒂引起嘔吐;當然也可能食用某些植物(如生薑)而使原來的嘔吐得到緩解。人們就是這樣通過長期的觀察和實踐,逐步學會了辨別葯物的方法。通過無數次觀察,口嘗身受,實際體驗,逐步認識了哪些植物對人體有益,有治療作用,哪些植物對熱鬧台體有害,有毒副作用,並進而有意識地加以利用,這就是早期植物葯的發現。當進入的後期,由於弓箭的發明和應用,使在原始社會,人們狩獵和捕魚時,也逐漸發現一些動物也有治療作用。例如我國先秦時期有關地理物產的著作《山海經》中,有關治療癰疽葯物如何羅之魚,「食之己癰」,有關防疫葯物如青耕烏、珠鱉魚、三足鱉,「食之可以御疫」的記載,就是我們祖先從動物食物中發現動物葯的旁證。

在我國一些史書上,如《史紀綱要》中出現的「神農嘗百草,始有醫葯」的記載,《淮南子·修務訓》中關於「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的記述,以及西漢賈陸的《新語卷上·道基第一》、任防《記巽記》中有關神嘗百草的傳 說和古諺,雖屬歷史傳說,但有其社會基礎。可以說,神農嘗百草的傳說從客觀上反映了我國勞動人民由魚獵時代過渡到原始農業、畜牧業時代發現葯物、積累經驗的艱苦過程。「神農」無非是這一時代勞動人民的代表;「嘗百草」正是反映了醫葯起源於勞動實踐的認識過程;「一日而遇七十毒」,說明我們祖先在發現葯物過程中付出了巨大的代 價。毋容置疑,神衣嘗百草的傳說,就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與自然和疾病作斗爭的過程中,發現葯物艱苦歷程的真實寫照。

中葯學發展經歷了以下十個階段: 一、先秦時期 二、秦漢時期 三、魏晉南北朝時期 四、隋唐時期 五、宋代
六、金元時期 七、明代 八、清代 九、民國時期 十、當代的本草成就

--------------------------------------------------------------------------------

一、先秦時期

在原始時代,我們的祖先由於採食植物和狩獵,得以接觸並逐漸了解這些植物和動物及其對人體的影響,不可避免地會引起某種葯效反應或中毒現象,甚至造成死亡,因而使人們懂得在覓食時有所辨別和選擇。為了同疾病作斗爭,上述經驗啟示人們對某些自然物的葯效和毒性作用予以注意。我國古籍中記述的「神農嘗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的傳說生動而形象地概括了葯物知識萌芽的實踐過程。古人經過無數次有意識的試驗、觀察,逐步形成了最初的葯物知識。

據醫史學家研究,猿人和最早的人類用以充飢的食物,大多是植物類,因此最先發現的也是植物葯。在漁獵生產和生活開始以後,人類才有可能接觸較多的動物及其肉類、甲殼、骨骼、血液、脂肪及內臟等,並逐漸掌握了某些動物類葯物的醫療作用。直至原始社會的後期,隨著采礦和冶煉的興起,又相繼發現了礦物葯。在這一時期,人們從野果與穀物自然發酵的啟示中,還逐步掌握了酒的釀造技術。至殷商時期,釀酒業已十分興盛。酒不僅是一種飲料,更重要的是具有溫通血脈、行葯勢和作為溶媒等多方面的作用,故古人將酒譽為」百葯之長」。

隨著文字的創造和使用,葯物知識也由口耳相傳發展為文字記載。文物考古表明,在數千年前的鍾鼎文中,已有「葯」字出現。《說文解字》將其訓釋為「治病之草,從草,樂音」。明確指出了「葯」即治病之物,並以「草」(植物)類居多的客觀事實。

西周時已有專業的「醫師」,「聚毒葯以供醫事。《詩經》中涉及的植物和動物共300多種,其中不少是後世本草著作中收載的葯物。《山海經》載有100餘種動物和植物葯,並記述了它們的醫療用途。七十年代初出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載方約300個,涉及葯物240餘種,對炮製、制劑、用法、禁忌等皆有記述,說明中葯的復方應用具有十分悠久的歷史。

--------------------------------------------------------------------------------

二、秦漢時期

西漢時期已有葯學專著出現,如《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載名醫公孫陽慶曾傳其弟子淳於意《葯論》一書。從《漢書》中的有關記載可知,西漢晚期不僅已用「本草」一詞來指稱葯物學及葯學專著,而且擁有一批通曉本草的學者。

通過境內外的交流,西域的紅花、大蒜、胡麻,越南的意苡仁等相繼傳人中國;邊遠地區的麝香、羚羊角、琥珀、龍眼等葯源源不斷地進入內地,都在不同程度上促進了本草學的發展.
現存最早的葯學專著是《神農本草經》〔簡稱《本經》)。該書並非出於一時一人之手,而是經歷了較長時期的補充和完善過程。其成書的具體年代雖尚有爭議,但不會晚於公元二世紀。《本經》原書早佚,目前的各種版本,均系明清以來學者考訂、整理、輯復而成。其「序例」部分,言簡意賅地總結了葯物的四氣五味、有毒無毒、配伍法度、眼葯方法、劑型選擇等基本原則,初步奠定了葯學理論的基礎。各論載葯365種,按葯物有毒與無毒、養身延年與祛邪治病的不同,分為上、中、下三品,即後世所稱的「三品分類法」。每葯之下,依次介紹正名、性味、主治功用、生長環境,部分葯物之後還有別名、產地等內容。所記各葯功用大多朴實有驗,歷用不衰,如黃連治痢,阿膠止血,人參補虛,烏頭止痛,半夏止嘔,茵陳退黃……。《本經》系統地總結了漢以前的葯學成就,對後世本草學的發展具有十分深遠的影響。

--------------------------------------------------------------------------------

三、魏晉南北朝時期

由於戰亂,「文籍焚靡,千不遺一」,後人對這一時期本草學的了解還很不全面。但是,此間留下的本草書目仍有近百種之多。重要的本草著作,除《吳普本草》、《李當之葯錄》《名醫別錄》、《徐之才葯對》外,首推梁·陶弘景所輯《本草經集注》。該書約完成於公元500年左右,「序例」部分首先回顧本草學的發展概說,接著對《本經》序例條文逐一加以注釋、發揮,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針對當時葯材偽劣品較多的狀況,補充了大量採收、鑒別、炮製、制劑及合葯取量方面的理論和操作原則,還增列了「諸病通用葯」、「解百毒及金石等毒例」「服葯食忌例」(原書無標題,以上題目為後人所慣用)等,大大豐富了葯學總論的內容。各論部分,首創按葯物自然屬性分類的方法,將所載730種葯物分為玉石、草木、蟲獸、果、萊、米食及有名未用七類,各類中又結合三品分類安排葯物順序。為便於保存文獻資料原貌,陶氏採用朱寫《本經》文,墨寫《別錄》文,小字作注的方式,對於葯性,又以朱點為熱,墨點為冷,無點為平。這在全憑手抄葯書的時代,不失為一種事半功倍的方法。本書較全面地搜集、整理了古代葯物學的各種知識,反映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主要葯學成就,並且標志著綜合本草模式的初步確立。

南朝劉宋時期雷黨紀敦著《炮炙論》,敘述葯物通過適宜的炮製,可以提高葯效,減輕毒性或烈性,收錄了300種葯物的炮製方法。該書是我國第一部炮製專著,也標志著本草學新分支學科的產生。

--------------------------------------------------------------------------------

四、隋唐時期

隋唐時期,醫葯學有較大發展。由於政權統一,版圖遼闊,經濟發達,同海外經濟、文化交流的發展,相繼從海外輸入的葯材品種亦有所增加,豐富了我國葯學寶庫,各地使用的葯物總數已達千種。另一方面,由於長期分裂、戰亂等多種原因造成的葯物品種及名稱混亂,加之《本草經集注》在一百多年來的傳抄中出現了不少錯誤,因此對本草學進行一次大規模的整理,既是當時的迫切需要,也是本草學發展的必然結果。唐顯慶四年(公元659年)頒行了由李勛、蘇敬等主持編纂的《新修本草》(又稱《唐本草》)。本書的完成,依靠了國家的行政力量和充分的人力物力,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全書卷帙浩博,收載葯物共844種。書中還增加了葯物圖譜,並附以文字說明,這種圖文對照的方法·開創了世界葯學著作的先例,無論形式和內容,都有嶄新的特色,不僅反映了唐代葯學的高度成就,對後世葯學的發展也有深遠影響。該書很快傳到國外,如公元731年即傳入日本,並廣為流傳。日本古書《延喜式》還有「凡醫生皆讀蘇敬新修本草」的記載。
開元年間(公元713~741年),陳藏器編成《本草拾遺》。作者深入實踐,不僅增補了大量民間葯物,而且辨識品類也極審慎。陳氏又將各種葯物功用概括為十類,即宣、通、補、瀉、輕、重、滑、澀、燥、濕十種,為中葯按臨床功效分類的發端。

唐代已開始使用動物組織、器官及激素制劑。《唐本草》記載·了用羊肝治夜盲症和改善視力的經驗;《本草拾遺》記錄了人胞作為強壯劑的效力;而用羊靨(羊的甲狀腺)和鹿靨治甲狀腺病,則見於《千金方》。酵毋制劑在公元前即有記載,到了唐代已普遍地用於醫葯,如《千金方》和甄權的《葯性論》都對神曲的性質功用有明確的敘述。

唐至五代時期對某些食物葯和外來葯都有專門的研究。由孟洗原著,經張鼎改編增補而成的《食療本草》,全面總結了唐以前的營養學和食治經驗,是這一時期最有代表性的食療專書。李殉的《海葯本草》,則主要介紹海外輸入葯物及南葯,擴充了本草學的內容,也反映出唐代對外來葯物引進的情況和認識水平。

--------------------------------------------------------------------------------

五、宋代

由於經濟、文化、科學技術和商業交通的進步,尤其是雕板印刷的應用,為宋代本草學術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本草書籍的修訂,乃沿唐代先例以國家規模進行。公元973~974年刊行了《開寶本草》,1060年刊行《嘉佑補注本草》, 1061年刊行《本草圖經》。《本草圖經》亦稱《圖經本草》,所附900多幅葯圖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版刻本草圖譜。而私人撰述的書籍,如唐慎微的《經史證類備急本草》(後世簡稱《征類本草》),則在此基礎上研究整理了大量經史文獻中有關葯學的資料,內容豐富,載葯總數已達到1500餘種,並於各葯之後附列方劑以相印證,醫葯緊密結合。宋以前許多本草資料後來已經亡佚,亦賴此書的引用得以保存下來。它不但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實用價值,而且還具有很大的文獻價值。

國家葯局的設立,是北來的一大創舉,也是我國乃至世界葯學史上的重大事件。1076年,在京城開封開設由國家經營的熟葯所,其後又發展為修合葯所(後改名為「醫葯和劑局」)及出賣葯所(後改名為「惠民局」)。葯局的產生促進了葯材檢驗、成葯生產的發展,帶動了炮製、制劑技術的提高,並制定了制劑規范,《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即是這方面的重要文獻。 「秋石」是從人尿中提取的性激素制劑,它的制備方法最早見於《蘇沈良方》。《寶慶本草折衷》則有「豬膽合為牛黃」的記載。此外,宋代用升華法製取龍腦、樟腦,蒸餾法制酒等,皆反映出這一時期中葯制劑所取得的成就。

--------------------------------------------------------------------------------

六、金元時期

宋代本草著作的大量刊行,方興未艾的葯理研究,留下了豐富的葯學文獻,並擴展了金元醫家的學術視野。他們不再承襲唐宋的本草學風,改變了以資料匯集整理、葯物品種搜尋和基源考證為重點的作法,編纂葯書,不求其賅備,而多期於實用。因此,金元兩代沒有出現一種有代表性的大型綜合本草。這一時期的本草,一般出自醫家之手,內容簡要,具有明顯的臨床葯物學特徵。加劉完素的《素問葯注》、《本草論》,張元素的《珍珠囊》、《臟腑標本葯式》,李東垣的《葯類法象》、《用葯心法》,王好古的《湯液本革》,朱丹溪的《本草衍義補遺》等。上述本草的主要特點有二:一是發展了醫學經典中有關升降浮沉、歸經等葯物性能的理論,使之系統化,並作為葯物記述中的重要內容;二是大興葯物奏效原理探求之風。他們在宋人基礎上,以葯物形、色、氣、味為主幹,利用氣化、運氣和陰陽五行學說,建立了一整套法象葯理模式。這一努力的結果,豐富了中葯的葯理內容,但其簡單、機械的推理方式,又給本草學造成了一些消極後果。

元代忽思慧所著《飲膳正要》是飲食療法的專門著作,記錄了不少回、蒙民族的食療方葯和元蒙宮廷食物的性質及有關膳食的烹飪方法,至今仍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元代中外醫葯交流更加廣泛,在葯物相互貿易中,政府還派遣人員去各國采購。阿拉伯人、法蘭西人開始來華行醫。回回葯物院的建立,更促進了中國醫葯和阿拉伯醫葯的交流。

--------------------------------------------------------------------------------

七、明代

明代,隨著醫葯學的發展,葯學知識和技術的進一步積累,沿用已久的《證類本草》已不能滿足時代的要求。弘治16年(1503年),劉文泰奉敕修定本草,花費兩年時間編成《本草品匯精要》42卷,收葯1815種,分名、苗、地、時、收、用、質、色、味、性、氣、臭、主、行……24項記述。這種分項解說的體例是本書的一大特色,但分項過於繁雜,反而招致一些混亂。本書繪有1385幅精美的彩色葯圖和制葯圖,是古代彩繪本草之珍品。該書是我國封建社會最後一部大型官修本草,但書成之後存於內府而未刊行流傳,故在葯學史上末產生什麼影響,1936年始由商務印書館據故宮舊抄本鉛印出版。

偉大的醫葯學家李時珍(1518~1593年),以畢生精力,親歷實踐,廣收傅采,實地考察,對本草學進行了全面的整理總結,歷時27年編成了《本草綱目》。全書52卷,約200萬言,收葯1892種(新增374種),附圖1100多幅,附方11000餘首。序例部分對本草史和中葯基本理論進行了全面、系統的總結和發揮。各論分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蟲、鱗、介、禽、獸、人等16部,以下再分為60類。各葯之下,分正名、釋名、集解、正誤、修治、氣味、主治、發明、附方諸項,逐一介紹。《本草綱目》集我國16世紀以前葯學成就之大成,在訓詰、語言文字、歷史、地理、植物、動物、礦物、冶金等方面也有突出成就。本書十六世紀末即傳播海外,先後有多種文字的譯本,對世界自然科學也有舉世公認的卓越貢獻。

這一時期的專題本草也取得矚目成就。1406年朱嘯撰《救荒本革》,選擇可供災荒時食用之物414種,記述其名稱、產地、形態、性味良毒、食用部位和加工烹任方法等,並精心繪製成圖,在醫葯、農學、植物學方面均有較高價值。15世紀中期,蘭茂實地調查和搜求雲南地區葯物400餘種,輯為《滇南本草》,它是我國現存內容最豐富的古代地方本草。李中立《本草原始》偏重於生葯學研究,繆希雍《炮炙大法》則是明代影響最大的炮製專著。

這一時期人工栽培的葯物已達200餘種,種植技術也有根高的水平,如川芎莖節的無性繁殖,牡丹、芍葯的分根繁衍。《本草蒙荃》所載五倍子制百葯煎(沒食子酸),早於歐洲200餘年。約為十六世紀的著作《白猿經》所記的用新鮮烏頭製取冰晶狀的「射罔」,實為烏頭鹼的結晶。比起歐洲人在十九世紀初葉從鴉片中提煉出號稱世界第一種生物鹼——嗎啡,還要早一百多年。」

此外,盧復歷時14年,以《本草綱目》和《證類本草》資料為主,於1626年輯成《神農本草經》3卷,為該書規存最早的輯復本。

--------------------------------------------------------------------------------

八、清代

清代研究本草之風盛行。一是由於醫葯學的發展,有必要進一步補充修訂《本草綱目》的不足,如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二是配合臨床需要,以符合實用為原則,擷取《本草綱目》精粹,編撰成節要性本草,如汪昂《本草備要》、吳儀洛《本草從新》、黃宮綉《本草求真》等,三是受考據之風影響,從古代文獻中重輯《神農本草經》,如孫星衍、顧觀光等人的輯本,或對《本經》進行注釋發揮,如張潞《本經逢原》、鄒澎《本經疏證》等。

《本草綱目拾遺》(1765年)共十卷,載葯921種,其中新增葯物716種。補充了馬尾連、金錢草、鴉膽子等大量療效確切的民間葯,太子參、西洋參、冬蟲夏草、銀柴胡等臨床常用葯,同時收載了金雞納(奎寧)、香草、臭草等外來葯,極大地豐富了本草學的內容。同時它對《本草綱目》已載葯物備而不詳的,加以補充,錯誤之處加以訂正。本書不但總結了我國十六至十八世紀本草學發展的新成就,還保存了大量今已散失的方葯書籍的部分內容,具有重要文獻價值。書中還記錄了一些其它方面的自然科學成就,如用強水制銅版的方法,即首見於此書中。

《本草求真》(1769年)載葯520種,上編分述葯物的氣味、功能、禁忌、配伍和製法等,下編闡述臟腑病證主葯、六淫病證主葯、葯物總義等內容。由於本書以臨床實用為宗旨,正文葯物分為補、澀、散、瀉、血、雜、食物7類,每類又分若乾子目。為了便於檢索,書末附「卷後目錄」,按葯物自然屬性分部類葯。本書採用的按葯物主要功效進行分類的方法,不僅較《本經》三品分類、陳藏器「十劑」分類更為先進,而且對當代臨床中葯學的功效分類亦有重要影響。其次,清代的大批草葯專著,也為綜合本草提供了新的內容。僅《本草鋼目拾遺》引用,就有《百草鏡》、《草葯書》、《采葯志》、《草寶》《山海草函》、《李氏草秘》等十餘種。此外,還有《生草葯性備要》、《草葯圖經》《草木便方》及《天寶本草》等。

清代專題類本草門類齊全,其中也不乏佳作。如張睿《修事指南》,為炮製類專著,鄭肖岩《偽葯條辨》,為優秀的辨葯專書,唐容川《本草問答》、徐靈胎《醫學源流論》中的10餘篇葯理論文,都屬葯理專著,章穆的《調疾飲食辨》、丁其譽的《類物》、王孟英的《隨息居飲食譜》等,則屬較好的食療專著。

--------------------------------------------------------------------------------

九、民國時期

辛亥革命以後,西方文化及西方醫葯學在我國進一步傳播,這對我國的社會及醫葯事業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隨之出現了一股全盤否定傳統文化的思潮,中醫葯學的發展受到阻礙。但是,在志士仁人的努力下,本草學以其頑強的生命力,在繼承和發揚方面均有新的發展。

隨著中醫學校的建立,涌現了一批適應教學和臨床運用需要的中葯學講義,如浙江蘭溪中醫學校張壽頤的《本草正義》、浙江中醫專門學校柯廉臣的《實驗葯物學》、上海中醫專門學校秦伯未的《葯物學》、天津國醫函授學校張錫鈍的《葯物講義》等。這些中葯講義,對各葯功用主治的論述大為充實,其中尤以《本草正義》的論述和發揮最為精闢中肯。」

葯學辭典類大型工具書的出現,是民國時期本草學中的一件大事。其中成就和影響最大者,當推陳存仁的《中國葯學大辭典》(1935年)。本書收錄詞目4300條,匯集古令有關論述,資料繁博,方便查閱,雖有不少錯訛,仍不失為近代第一部具有重要影響的大型葯學辭書。

本草學的現代研究亦開始起步。植物學、生葯學工作者對確定中葯品種及資源調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許多葯學工作者則致力於中葯化學及葯理學研究。在當時條件下,多是進行單味葯的化學成分和葯理作用研究,但取得的成就和對本草學發展所做的貢獻是應當充分肯定的。

--------------------------------------------------------------------------------

十、當代的本草成就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政府高度重視中醫葯事業的繼承和發揚,並制定了一系列相應的政策和揩施,隨著現代自然科學技術和國家經濟的發展,本草學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從1954年起,各地出版部門根據衛生部的安排和建議,積極進行中醫葯文獻的整理刊行。在本草方面,陸續影印、重刊或校點評注了《神農本草經》、《新修本草》(殘卷)、《證類本草》、《滇南本草》、《本草品匯精要》、《本草綱目》等數十種重要的古代本草專著。六十年代以來,對亡佚本草的輯復也取得突出成績,其中有些已正式出版發行,對本草學的研究具有重大意義。

當前涌現的中葯新著,不僅數量多,而且門類齊全,從各個角度將本草學提高到嶄新的水平。其中最能反映當代本草學術成就的,有各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典》、《中葯志》、《全國中草葯匯編》、《中葯大辭典》、《原色中國本草圖鑒》等。《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典》以法典的形式確定了中葯在當代醫葯衛生事業中的地位,也為中葯材及中葯制劑質量的提高,標準的確定起了巨大的促進作用。《中葯大辭典》由江蘇新醫學院編纂,分上、下冊和附編三部分。該書收羅廣泛,資料豐富,查閱方便,非常實用。
五十年代以來,政府先後數次組織各方面人員對中葯資源進行了大規模調查。在此基礎上,編寫了全國性的中葯志及一大批葯用植物志、葯用動物志及地區性的中葯志,使目前中葯的總數達到8000種左右。普查中發現的國產沉香、馬錢子、安息香、阿魏、蘿芙木等,已經開發利用,並能在相當程度上滿足國內需求,而不更完全依賴進口。

隨著現代自然科學的迅速發展以及中葯事業自身發展的需要,中葯的現代研究無論在深度和廣度上都取得了矚目成就,並促進了中葯鑒定學、中葯化學、中葯葯理學、中葯炮製學、中葯葯劑學等文學科的發展。

當代中葯教育事業的振興,為本草學和中葯事業的發展,造就了一大批高質量的專業人材。1956年起、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和南京等地相繼建立了中醫學院,使中醫教育納入了現代正規高等教育行列。1978年以來相繼招收了中葯學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至此,我國的中葯教育形成了從中專、大專、本科到碩士、博士研究生不同層次培養的完整體系。為了適應中葯教育的需要,各種中葯教材,也多次編寫修訂,質量不斷提高。

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的發展,本草學必將取得更大的成就,為人類作出更多的貢獻。

❾ 中葯的歷史和價值200字

中醫葯作為中國傳統醫葯學的統稱,距今已有3500年以上的發展歷史,是在充分汲取了我國漢族及藏族、蒙族、苗族、彝族、傣族、回族、鮮族等各少數民族傳統醫葯學理論及對疾病防治經驗系統總結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東方醫葯學體系,也是迄今為止世界傳統醫學理論最系統、內涵最豐富、應用最廣泛、保留最完整的突出代表。

經過幾千年的醫學實踐證明,中醫葯學不僅在歷史上曾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過重大貢獻,而且在現代醫學和生命科學高度發展的今天,無論是從陰陽互動的平衡觀、臟腑經絡的整體觀、天人合一的生態觀、以人為本的生命觀、三因治宜的辯證觀對疾病的預防控制上,還是在人類生育、健康、衰老、疾病、死亡等生命現象全過程的科學認識方面,尤其是在提高人類生活質量、延長人類生存壽命,防治慢性病和老年病,對目前現代醫學病因不清、療效不佳的各種疑難雜症及高死亡疾病如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腎病綜合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疾病以及新型的高致病性傳染病,如非典型肺炎(SARS)、禽流感,甚至對21世紀有黑死病之稱的高致命性傳染病如艾滋病等,都顯示出了中醫葯獨特療效和顯著優勢。對於患有現代社會文明病及佔世界城市人口70%-80%的亞健康人群,傳統醫葯學及中醫養生學在非傳染性疾病的防治,尤其是在對於13億中國人民的衛生保健事業方面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及獨特優勢。

❿ 中葯葯理的發展史

麻黃 中葯葯理學的發展最早始於陳克恢先生於上個世紀20年代進行的麻黃鹼擬腎上腺素作用研究。陳克恢從麻黃中提取出麻黃鹼,發現有擬交感神經作用。上世紀70年代,中國葯理學家周金黃 教授提出「向中西醫結合的葯理學前進」的口號,呼籲創立中西醫結合葯理學,指出要從中醫中葯理論出發,研究和闡明中葯葯理作用的思想,此時中國在單味中葯的葯理研究方面已積累了大量的知識。1982年國家組織編寫了《中葯葯理學》教科書,把中葯葯理學正式列為一門重要專業課程,推動了學科的發展。1985年10 月,中國葯理學會的中葯葯理專業委員會正式成立,同時確立了中葯葯理研究的方向,1985年王筠默編著《中葯葯理學》,標志中葯葯理學科正式形成。
自1985年,中葯復方葯理的研究就如火如荼地在中國醫葯界展開,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並引起國家的高度重視。在1996年10月的香山科學會議上,中葯復方的研究被列入21世紀中醫葯理論研究的難關和突破口之一。「九五」期間中國制定了中葯現代化的戰略規劃,重點之一是中葯復方的現代研究,其中闡明中葯復方葯效的物質基礎和作用原理是主要攻關目標。先後設立了多項重大或重點項目用於支持中葯現代化有關科學問題的研究,如1998年啟動了「九五」 國家攀登計劃預選項目「中葯現代化關鍵問題的基礎研究」;1999年科技部又啟動了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973項目)「方劑關鍵問題的基礎研究——原理、方法、創新」,這在中國中葯研究領域中是前所未有的,大大推動了中葯復方葯理學的研究,使中國中葯葯理學研究步入一個嶄新的歷史階段。
中葯葯理學的研究始於單味中葯,其中最著名的發現是麻黃鹼、青蒿素、喜樹鹼和羥基喜樹鹼等。中葯復方的研究,中國主要進行了三個方面的工作:傳統古方研究、現代經驗方研究和復方配伍關系研究,研究較多的如四物湯、六味地黃湯等。因此現代復方中葯葯理學的研究從簡單的葯效學研究,發展到作用機制、方劑組成、配伍規律的綜合性研究。

閱讀全文

與中葯的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