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古琴的文化內涵
細述古琴的文化內涵之一在凡事講求迅捷便利的今日社會,面臨在文化層面的沖擊與日俱增;當人們期待能放慢腳步,尋求身心各面的調和,怡情養性、休養生息……似乎越來越成為遙不可及的夢想。在工商社會的繁忙與競爭壓力中,許多人迷失了自我,忘記曾經擁有的文化傳承,更不清楚將如何面對未來。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蘊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瑰寶,並賦予人們許多處世的哲學與智慧。逐漸被人遺忘的「古琴」就具有這樣的功用。它被列為"琴、棋、書、畫"四藝之首。是古代每個文人修身養性的必修之樂器。嵇康在《琴賦》中說:「眾器之中,琴德最優」;所謂「士無故不撤琴瑟」(《禮記·曲禮下》),「君子之近琴瑟以儀節也,非以慆心也」(《左傳·昭公元年》) ,可見「琴」在文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中國的文人撫琴,目地不僅僅是單純將音樂呈現出來而已,其中蘊含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天人合一的宇宙觀、生命觀與道德觀。一個人若心中有所思,撫琴時,從其琴聲與撫琴的姿勢,就能被了解。聽一個人彈琴,如同在讀一個人的心,琴彷佛像一面鏡子,將人內心世界映照出來,藉著琴音的傳達、文人撫琴的姿態與神韻,能了解這個人的性情、喜好。許多古籍中提到「琴德」、樂教、撫琴能修身養性等概念,因為文人藉由撫琴可以了解自己的情緒起伏,進而了解自己的優缺點;進一步從外在撫琴時姿勢的改正,以合乎撫琴時的要求,影響內在心理的調整,久而久之便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琴聲淳厚淡泊,能使人的心靈平和安靜,全身舒暢。所以說一個人養身不如養心,聽琴不如親自學琴,自己親身體會、感受在琴中的各種影響力,那種心靈深處的喜悅與滿足感是只能意會而不能言傳的。細述古琴的文化內涵之二中國五千年來,承繼儒、道兩家的思想,形成極具特色的歷史、生活與文化內涵。中國的「古琴」目前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本文將以「古琴」為例,說明在久遠文化的傳承中,「古琴」所具備的深遠內涵,藉以明了其中蘊含的修身養性之道,並從中體會「清、微、澹、遠」的意境,及面對生命的智慧。 談到古琴,往往相映引出對於「琴德」與「琴道」之探究。中國的「古琴」除了演奏外,更具備修身養性、教化天下、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等意義。本文試以古琴的「琴德」來探討一個社會應具備的文化內涵。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老一輩的人總是告訴下一代:要積德行善!究竟「德」是什麼?這是個很嚴肅的課題。在儒家思想的傳承中,中國人從家庭倫理開始,將「德」溶進修身養性、待人接物等相關事物之中;也從中教導晚輩重視禮節。儒家倡導:「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告訴人修身的方法。除了儒家之外,道家與佛家的思想也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細述古琴的文化內涵之三在各種樂器中,古琴特別引起我的注意,因為古琴強調「琴德」,而且在學琴前有一些規矩,這些道理與儒、釋、道三家的教導互相呼應,非常值得探究介紹。 蔡邕的《琴操》記載:「昔伏羲作琴,以御邪僻,防心淫,以修身理性,反其天真。」《宋史·樂志》:「伏羲作琴有五弦,神農氏為琴七弦。」桓譚的《新論·琴道》文曰:「琴神農造也,琴之言禁也,君子守以自禁也。神農作琴。昔神農氏繼伏羲而王天下,上觀法於天,下取法於地,於是始削桐為琴,練絲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神農氏為琴七弦,足以通萬物而考理亂也。」因此伏羲氏 、神農氏 作琴,周公制禮作樂,古代的聖王以「德」教化人民,順應天道與人心。 古代治國者把樂作為獎勵臣下的手段,通過不同形式的音樂歌舞,可以看出其治民的功績,說明古人十分重視樂的教育作用。在《樂記·樂施篇》中記載:「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夔始制樂,以賞諸侯。故天子之為樂也,以賞諸侯之有德者也,德盛而教尊,五穀時熟,然後賞之以樂。故其治民勞者,其舞行綴遠;其治民逸者,其舞行綴短。故觀其舞知其德,聞其謚知其行也。」此外,在《史記·樂書》中有一段話:「凡音由於人心,天之與人有以相通,如景之象形,響之應聲。故為善者天報之以福,為惡者天與之以殃,其自然者也。故舜彈五弦之琴,歌南風之詩而天下治。…夫南風之詩者生長之音也,舜樂好之,樂與天地同意,得萬國之驩心,故天下治也。」 細述古琴的文化內涵之四在《史記·田敬仲完世家》中也有相關的記載,騶忌以琴見齊威王,受到了齊威王的重用,騶忌獲得「三月受相印,一年封於下邳」的禮遇。騶忌面見齊威王時,以四時、政令作為比喻,陳明治國之道都在古琴以德教化的思想中。 《史記》這一段寫到「……故曰琴音調而天下治,夫治國家而弭人民者,無若乎五音。」 由此可知:騶忌藉古琴比喻在上位者,必須以「德」教化人民的思想,從個人的修身養性,推及到治理天下國家的方法。 《禮記·樂本篇》中有一段話,闡明實現「王道」的重要措施必須以禮樂教化為主,輔之以刑法、政令。「禮節民心,樂和民聲,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禮、樂、刑、政,四達而不悖,則王道備矣。」 《禮記·樂記》中談到:「德者,性之端也,樂者,德之華者;」德是人的天性,樂是德之光華。這樣,就把音樂與道德品行等溝通起來了。 桓譚《新論·琴道》:「琴七絲足以通萬物而考至亂也。八音之中惟弦為最,而琴為之首。琴之言禁也,君子守以自禁也。大聲不振華而流漫,細聲不湮滅而不聞。八音廣博,琴德最優。」 〔明〕蔣克謙《琴書大全》記載劉向所說的:「凡鼓琴有七例:一曰:明道德,二曰感鬼神,三曰美風俗,四曰明心察,五約制聲調,六曰流文雅,七曰善傳授。」 細述古琴的文化內涵之五在《紅樓夢》中林黛玉描述彈琴的環境與內心的准備之配合,有一段話:「琴者,禁也。古人制下,原以治身,涵養性情,抑其淫盪,去其奢侈。若要撫琴,必擇靜室高齋,或在層樓上頭,或在林石裡面,或是山巔上,或是水崖上。再遇著那天地清和的時候,風清月朗,焚香靜坐,心不外想,氣血和平,才能與神合靈,與道合妙。所以古人說:知音難遇。若無知音,寧可獨對著那清風明月,蒼松怪石,野猿老鶴,撫弄一番,以寄興趣,方為不負了這琴。還有一層,又要指法好、取音好。若必要撫琴,先須衣冠整齊,或鶴氅,或深衣,要如古人的儀表,那才能稱聖人之器。然後盥了手,焚上香,方才將身就在榻邊,把琴放在桌上,坐在第五徽的地方兒,對著自己的當心,兩手方從容抬起,這才身心俱正。還要知道輕重疾徐,卷舒自若,體態尊重方好。」
操琴的理想環境,藉由外在超塵脫俗的氣氛,焚香、靜心、凈身、凈手,並且把自己的心全然安定下來,非常悠閑且有自信,泰然自若,與天地間調和,不疾不徐,全身的精氣神是調和的,和宇宙中的太和之氣相通。操琴的姿勢有些類似靜坐的姿態,全神貫注,眼觀鼻、鼻觀心、心下丹田,氣息調勻,端坐於琴的第五徽位前,手放在弦上,將自己內心的心弦與古琴的琴弦相融合;操琴者的氣息、性情、思慮、想傳達的琴趣與意念…,透過手在琴弦與琴身的接觸與駐留,隨著樂句的起伏與意境,在虛實間展現出超凡脫俗的意境,求得弦外之音,趣外之趣,體會心靈與琴弦契合的妙趣,親手操縵能更深切體會琴樂的樂趣。由此可知古人修身養性之道,合乎天地自然的「道」,同宇宙萬物生成之理,在「琴、棋、書、畫」中所能呈現的意境,若細細品察、學習,將能深刻體察,得知精髓。
Ⅱ 古琴文化的文化起源
中國的傳統文抄化認為,天上有五星,地上有五行。世上的聲響有五音,因此在原始時代神農氏「削桐為琴、繩絲為弦」,創造了最初的琴。當時只有五弦:宮、商、角、徵、羽,象徵著金、木、水、火、土。,它便有了五弦。後來,周文王為悼念死去的兒子伯邑考而增加了一根弦;周武王討伐商紂時,為了增加士氣又增添了一根弦。古琴也由此而產生,距今天已經有5000年的歷史了。七弦琴——中國古琴,音色深邃而宏,造型沉穩而美,內心裡蘊藏了無窮秘密,琴弦上振動著千古風騷。
歷代的琴人,都特別強調環境的優雅,因為只有在這種環境里,才能生動地體現出「天人合一」的理念。所以,那些動人的琴聲,使往往出現在半簾幽夢的窗前,一地銀霜的月下,出現在蘆花飛雪的水畔,煙嵐籠罩的山林……。
眾多的琴曲,都特別注重心境的淡泊,因為只有在這種心境里,才能充分地表達好「境由心造」的真髓。所以,那種澄澈的情感,便往往浸入了對歷史的憑吊,對前賢的景仰,對親情的懷想,對故人的揮別……。
Ⅲ 古琴為什麼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古琴是漢民族最早的彈弦樂器,是漢文化中的瑰寶。它以其歷史久遠,文獻瀚浩、內涵豐富和影響深遠為世
人所珍視。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實物距今有二千四百餘年,唐宋以來歷代都有古琴精品傳世。存見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譜百餘種,琴曲達三千首,還有大量關於琴家、琴論、琴制、琴藝的文獻,遺存之豐碩堪為中國樂器之最。古時,琴、棋、書、畫並稱,用以概括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歷代涌現出許多著名演奏家,他們是歷史文化名人,代代傳頌至今。隋唐時期古琴還傳入東亞諸國,並為這些國家的傳統文化所汲取和傳承。近代又伴隨著華人的足跡遍布世界各地,成為西方人心目中東方文化的象徵。 在中國古代社會漫長的歷史階段中,「琴、棋、書、畫」歷來被視為文人雅士修身養性的必由之徑。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樂品格寄寓了文人風凌傲骨、超凡脫俗的處世心態,而在音樂、棋術、書法、繪畫中居於首位。「琴者,情也;琴者,禁也。」吹簫撫琴、吟詩作畫、登高遠游、對酒當歌成為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生動寫照。春秋時期,孔子酷愛彈琴,無論在杏壇講學,或是受困於陳蔡,操琴弦歌之聲不絕;春秋時期的伯牙和
子期「《高山》《流水》覓知音」的故事,成為廣為流傳的佳話美談;魏晉時期的嵇康給予古琴「眾器之中,琴德最優」的至高評價,終以在刑場上彈奏《廣陵散》作為生命的絕唱;唐代文人劉禹錫則在他的名篇《陋室銘》中為我們勾勒出一幅「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的淡泊境界。1977年8月,美國發射的「旅行者」2號太空船上,放置了一張可以循環播放的鍍金唱片,從全球選出人類代表性藝術,其中收錄了著名古琴大師管平湖先生演奏的長達七分鍾的古琴曲《流水》用以代表中國音樂。這首曾經由春秋時代著名琴家伯牙的彈奏而與鍾子期結為知音好友的古曲,如今又帶著探尋地球以外天體「人類」的使命,到茫茫宇宙尋求新的「知音」。 琴的創制者有"昔伏羲作琴"、"神農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等說,作為追記的傳說,可不必盡信,但卻可看出琴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 根據文獻記載,先秦時期,古琴除用於郊廟祭祀、朝會、典禮等雅樂外,
古琴照片集錦(19張)一度盛興於民間,深得人們喜愛,用以抒情詠懷。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從當時的民間詩歌集《詩經》中得到印證。《詩經·周南·關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詩經·小雅·鹿鳴》:「呦呦鹿鳴,食野之萍。我有嘉賓,鼓瑟鼓琴」;《詩經·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詩經·小雅·鼓鍾》:「鼓鍾欽欽,鼓瑟鼓琴」;《詩經·小雅·甫田》:「琴瑟擊鼓,以御田祖」;《詩經·鄘風·定之方中》:「椅桐梓漆,爰伐琴桑」;《詩經·鄭風·女曰雞鳴》:「琴瑟在御,莫不靜好」;這說明古琴至少在春秋時期,便是一件在民間非常普遍、非常受古人喜愛的樂器。古琴在古代人們的認知度是相當廣泛的,「四大名著」中有三部明確有對琴的描寫,古代詩詞、史書、小說、戲文、繪畫、古董瓷器……古琴大量存在,史實、文學、藝術作品均來源於實際生活,這得有多麼廣泛的社會基礎才能造成這種現象。所以說,古琴在我國古代民間曾經是相當普及的,至少在讀書人中是家喻戶曉。也正因為這樣,有著數千年歷史的古琴藝術終於傳承到了今天。 2003年11月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總部宣布了世界第二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中國的古琴名列其中。2006年5月20日,古琴藝術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劃分在「民間音樂」類。
Ⅳ 關於古琴的歷史和發展
古琴,亦稱瑤琴、玉琴、七弦琴,為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時期就已盛行的樂器,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有四千餘年,據《史記》載,琴的出現不晚於堯舜時期。本世紀初為區別西方樂器才在「琴」的前面加了個「古」字,被稱作"古琴"。至今依然鳴響在書齋、舞台上的古老樂器琴一般長約三尺六寸五(約120—125公分),象徵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說象周天365度)。一般寬約六寸(20公分左右)。一般厚約二寸(6公分左右)。琴體下部扁平,上部呈弧形凸起,分別象徵天地。整體形狀依鳳身形而製成,其全身與鳳身相應(也可說與人身相應),有頭、頸、肩、腰、尾、足。 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內合五行,金、木、水、火、土;外合五音,宮、商、角、徵、羽。後來文王囚於羑里,思念其子伯邑考,加弦一根,是為文弦;武王伐紂,加弦一根,是為武弦。合稱文武七弦琴。 《琴當序》中記載:」伏羲之琴,一弦,長七尺二寸。」桓譚《新論》中記載:「神農之琴以純絲為弦,刻桐木為琴.傳說舜定琴為5弦,文王增一弦,武王伐紂又增一弦為七弦。曾侯乙墓出土的據說是10弦琴。聽說古時還有32弦琴。 「琴頭」上部稱為額。額下端鑲有用以架弦的硬木,稱為「岳山」,又稱「臨岳」,是琴的最高部分。琴底部有大小兩個音槽,位於中部較大的稱為「龍池」,位於尾部較小的稱為「鳳沼」。這叫上山下澤,又有龍有鳳,象徵天地萬象。岳山邊靠額一側鑲有一條硬木條,稱為「承露」。上有七個「弦眼」,用以穿系琴弦。其下有七個用以調弦的「琴軫」。琴頭的側端,又有「鳳眼」和「護軫」。自腰以下,稱為「琴尾」。琴尾鑲有刻有淺槽的硬木「龍齦」,用以架弦。龍齦兩側的邊飾稱為「冠角」,又稱「焦尾」。 七根琴弦上起承露部分,經岳山、龍齦,轉向琴底的一對「雁足」,象徵七星。 琴腹內,頭部又有兩個暗槽,一名「舌穴」,一名「音池」,一名「納音」尾部一般也有一個暗槽,稱為「韻沼」。與龍池、鳳沼相對應處,往往各有一個「納音」。龍池納音靠頭一側有「天柱」,靠尾一側有「地柱」。使發聲之時,「聲欲出而隘,徘徊不去,乃有餘韻」。由於琴沒有「品」(柱)或「碼子」,非常便於靈活彈奏,又具有有效琴弦特別長,琴弦震幅大,餘音綿長不絕等特點,所以才有其獨特的走手音。 就構造而音,琴的各部分結構十分合理。其體積不大不小,既便於攜帶,又方正雅緻。有心品琴,其形已足以使人心怡。 從琴各部分的命名亦可著出琴制之受儒家思想的影響。 琴前廣後狹,象徵尊卑之別。宮、商、角、徵、羽五根弦象徵君、臣、民、事、物五種社會等級。後來增加的第六、七根弦稱為文、武二弦象徵君臣之合恩。十三徽分別象徵十二月,而居中最大之徽代表君象徵閏月。古琴有泛音、散音和按音三種音色,泛音法天,散音法地,按音法人,分別象徵天、地、人之和合。這些古琴形制命名的象徵意義實反映出儒家的禮樂思想及中國人所重視的和合性。因為禮的作用是為了保障個體,使個性有所發揮,樂以同和,其作用是與群體諧協。禮樂之同時並用可使個體和群體之間能互相調劑,形成人與人之間平和而合理的生活。所以禮樂這兩套表面相反的技藝的推行,實為求達到相輔相成的和合性的目的。而從古琴形制命名所借用的社會秩序、等級的名稱來著,可見其製作形制即寓有教化人倫的深意。 在中國古代社會漫長的歷史階段中,「琴、棋、書、畫」歷來被視為文人雅士修身養性的必由之徑。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樂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風傲骨、超凡脫俗的處世心態,而在音樂、棋術、書法、繪畫中居於首位。「琴者,情也;琴者,禁也。」吹簫撫琴、吟詩作畫、登高遠游、對酒當歌成為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生動寫照。春秋時期,孔子酷愛彈琴,無論在杏壇講學,或是受困於陳蔡,操琴弦歌之聲不絕;春秋時期的伯牙和子期「《高山》《流水》覓知音」的故事,成為廣為流傳的佳話美談;魏晉時期的嵇康給予古琴「眾器之中,琴德最優」的至高評價,終以在刑場上彈奏《廣陵散》作為生命的絕唱;唐代文人劉禹錫則在他的名篇《陋室銘》中為我們勾勒出一幅「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的淡泊境界。1977年8月,美國發射的「旅行者」2號太空船上,放置了一張可以循環播放的鍍金唱片,從全球選出人類代表性藝術,其中收錄了著名古琴大師管平湖先生演奏的長達七分鍾的古琴曲《流水》用以代表中國音樂。這首曾經由春秋時代著名琴家伯牙的彈奏而與鍾子期結為知音好友的古曲,如今又帶著探尋地球以外天體「人類」的使命,到茫茫宇宙尋求新的「知音」。 琴的創制者有"昔伏羲作琴"、"神農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等說,作為追記的傳說,可不必盡信,但卻可看出琴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 根據文獻記載,先秦時期,古琴除用於郊廟祭祀、朝會、典禮等雅樂外, 古琴照片集錦(20張) 一度盛興於民間,深得人們喜愛,用以抒情詠懷。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從當時的民間詩歌集《詩經》中得到印證。《詩經·周南·關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詩經·小雅·鹿鳴》:「呦呦鹿鳴,食野之萍。我有嘉賓,鼓瑟鼓琴」;《詩經·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詩經·小雅·鼓鍾》:「鼓鍾欽欽,鼓瑟鼓琴」;《詩經·小雅·甫田》:「琴瑟擊鼓,以御田祖」;《詩經·鄘風·定之方中》:「椅桐梓漆,爰伐琴桑」;《詩經·鄭風·女曰雞鳴》:「琴瑟在御,莫不靜好」;這說明古琴至少在春秋時期,便是一件在民間非常普遍、非常受古人喜愛的樂器。古琴在古代人們的認知度是相當廣泛的,「四大名著」中有三部明確有對琴的描寫,古代詩詞、史書、小說、戲文、繪畫、古董瓷器……古琴大量存在,史實、文學、藝術作品均來源於實際生活,這得有多麼廣泛的社會基礎才能造成這種現象。所以說,古琴在我國古代民間曾經是相當普及的,至少在讀書人中是家喻戶曉。也正因為這樣,有著數千年歷史的古琴藝術終於傳承到了今天。 2003年11月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總部宣布了世界第二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中國的古琴名列其中。2006年5月20日,古琴藝術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劃分在「民間音樂」類。 唐琴尤其是盛唐之琴,造型肥而渾圓。現存的唐琴大部分常在龍池、鳳沼的面板上貼有兩塊小桐木,作為假納音,直至明代初期,仍有制琴家採用這種方法。唐琴的斷紋以蛇腹斷為多,也有冰紋斷、流水斷等。其表面漆灰則有墨、栗殼色兩種,有朱紅漆者皆為後人修補時所加。灰胎皆為純鹿角灰,用麻布自下而上包裹琴背兩側直至面板邊際,以防止上下板開膠。這些琴的邊長皆在120至125厘米之間。宋代的古琴發生變化,全長128厘米,肩寬25厘米,琴身扁而長大,尺寸大於傳世唐琴,為北宋琴主要風格之一。南宋,除仿古之作外,體形則逐漸扁平狹小,尤其是仲尼式古琴,呈聳而狹之狀,為南宋制琴的主要風格。宋人制琴以桐面梓底或松杉面底為主要制琴材料。斷紋有蛇腹斷、冰紋斷、流水斷等,牛毛斷則鮮見。灰胎仍以鹿角灰為主,也有用麻布打底者,但不多見。北宋晚期還出現了八寶灰(即將金銀珠翠珊瑚等碾碎混入鹿角灰共用)的用法。宋代是唐以後制琴史上的一個重要階段,官方甚至設局制琴,即所謂「官琴」。元代制琴是宋、明之間的過渡期製品,由於歷時比較短,現存的實物也比較少。明代造琴之多盛況空前,不論皇帝親王還是官宦之家,好琴者甚多。其宗室制琴就有寧王、衡王、益王、潞王四大名家。四王之中惟潞王造琴最多,製作始於崇禎年間,據傳達四五百張之多,且式樣尺寸一致,均按年份次序編號刻款於腹內;琴背刻有琴名「中和」,敬一主人題 「仰長江水」詩文以及「潞國世傳」大印一方,皆用八寶漆灰。
Ⅳ 古琴到底起源於什麼時候
古琴起源於虞舜時代,有三千多年歷史,現存三千多首古代傳譜,2003年11月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宣布古琴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Ⅵ 什麼是古琴文化
要想知道古琴文化,首先先介紹一下古琴
古琴簡介
古琴,又稱「文武七弦琴」是一種渾身上下都充滿著文化內涵的樂器。唐朝詩人劉長卿詩句: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其「七弦」指的就是古琴,「泠泠」則指的是古琴的音色。據唐風琴社社長彭建軍介紹,普通人在老師的指導下,也可以很快就學會,但要學精則需要長時間的學習和好的悟性。
文化起源
中國的傳統文化認為,天上有五星,地上有五行,世上的聲響有五音,因此在原始時代神農氏「削桐為琴、繩絲為弦」,創造了最初的琴。當時只有五弦:宮、商、角、徵、羽,象徵著金、木、水、火、土。,它便有了五弦。後來,周文王為悼念死去的兒子伯邑考而增加了一根弦;周武王討伐商紂時,為了增加士氣又增添了一根弦。古琴也由此而產生,距今天已經有5000年的歷史了。七弦琴——中國古琴,音色深邃而宏,造型沉穩而美,內心裡蘊藏了無窮秘密,琴弦上振動著千古風騷。 古琴的身長,一般都是三尺六寸五分,比喻一年的光陰;古琴的身寬,一般都是四寸,比喻一年的四季;一年共有十二個月,若是加上閏月,便會有十三個月份;而這個數目,又恰好是一張古琴上作為音階的「徽」數的總合。 歷代的琴人,都特別強調環境的優雅,因為只有在這種環境里,才能生動地體現出「天人合一」的理念。所以,那些動人的琴聲,使往往出現在半簾幽夢的窗前,一地銀霜的月下,出現在蘆花飛雪的水畔,煙嵐籠罩的山林……。 眾多的琴曲,都特別注重心境的淡泊,因為只有在這種心境里,才能充分地表達好「境由心造」的真髓。所以,那種澄澈的情感,便往往浸入了對歷史的憑吊,對前賢的景仰,對親情的懷想,對故人的揮別……。
文化傳承
據國內的有關古琴協會的專家稱,全國古琴雖然都在努力發揚光大,古琴文化在2003年已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但由於諸多原因,古琴的傳承在全國還是有一定的困境的。 目前需要做的工作是,對歷代名琴的保護;對在世古琴名家的音像資料的收集保護;對前輩古琴名家的音像資料的收集保護;對古琴曲的收集整理;對古琴文獻的收集整理;對現代古琴曲的開發研究。
(重點)
古琴的文化內涵
古琴,蘊含著豐富而深刻的文化內涵,千百年來一直是中國古代文人、士大夫手中愛不釋手的器物。特殊的身份使得琴樂在整個中國音樂結構中屬於具有高度文化屬性的一種音樂形式。「和雅」、「清淡」是琴樂標榜和追求的審美情趣,「味外之旨、韻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樂深遠意境的精髓所在。陶淵明「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音」與白居易「入耳淡無味,愜心潛有情。自弄還自罷,亦不要人聽」所講述的正是這個道理。相反,人們也常用「對牛彈琴」、「焚琴煮鶴」來感嘆某些人對琴的無知。 古琴的韻味是虛靜高雅的,要達到這樣的意境,則要求彈琴者必須將外在環境與平和閑適的內在心境合而為一,才能達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藝術境界。在這一方面,伯牙的經歷可稱為後世的典範。傳說,伯牙曾跟隨成連學琴,雖用功勤奮,但終難達到神情專一的境界。於是成連帶領伯牙來到蓬萊仙境,自己劃槳而去。伯牙左等右盼,始終不見成連先生回來。此時,四周一片寂靜,只聽到海浪洶涌澎湃地拍打著岩石,發出崖崩谷裂的濤聲;天空群鳥悲鳴,久久回盪。 見此情景,伯牙不禁觸動心弦,於是拿出古琴,彈唱起來。他終於明白成連先生正是要他體會這種天人交融的意境,來轉移他的性情。後來,伯牙果真成為天下鼓琴高手。 琴者,禁也。作為「聖人之器」的琴,演奏時自然有其獨特而嚴格的規范。《紅樓夢》第八十六回,賈寶玉得知林黛玉會彈琴時,便要妹妹為自己演奏一曲。林黛玉這時講到:「若要撫琴,必擇靜室高齋,或在層樓的上頭,在林石的裡面,或是山巔上,或是水涯上。再遇著那天地清和的時候,風清月朗,焚香靜坐,心不外想。」又說:「若必要撫琴,先須衣冠整齊,或鶴氅,或深衣,要如古人的像表,那才能稱聖人之器,然後盥了手,焚上香。」林黛玉的確不愧是一介才情女子,她深諳琴道,才識過人。 儒家與道家是中國哲學的兩大支柱。在中國眾多的音樂形式中,古琴應當說是儒道兩家在音樂中體現的集大成者。儒家主張入世哲學,重視人生的現實問題,強調藝術對人倫的教化作用。儒家所提倡的音樂講究中正平和,不追求聲音華美富麗的外在效果。「琴者,禁也。禁止於邪,以正人心。」古琴首當其沖地擔負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責任。唐代薛易簡在《琴訣》中講:「琴為之樂,可以觀風教,可以攝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悅情思,可以靜神慮,可以壯膽勇,可以絕塵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 道家崇尚自然,強調無為和逍遙,反對人們強加於自然的各種行為。道家最理想的音樂應該是「大音希聲」、「至樂無樂」的境界。從某種程度上看,道家是反對音樂的,究其實質,他們主要是反對藝術形而下的層面,強調藝術形而上的境界部分。莊子進一步將音樂分成「天籟」、「地籟」與「人籟」三類,認為只有「天籟」才是音樂的最高層面,其根本也是提倡自然天成,反對人工雕琢的音樂。這深深影響了以後的琴人思想,如白居易、陶淵明、歐陽修、蘇軾等。陶淵明的琴桌上常年擺著一張琴,既無弦也無徽。每當他酒酣耳熱、興致盎然時,總要在琴上虛按一曲。後來李白有詩寫道:「大音自成曲,但奏無弦琴。」從中我們不難悟出道家思想對琴樂的滲透與融合。
(以上選自網路)
另一種解釋:古琴,在古代稱作「琴」,還有「綠綺」、「絲桐」等別稱。雖說「伏羲制琴」、」神農制琴」、「舜作五弦琴」的傳說不可信,但它的歷史確實是相當悠久了。琴,最早見之於典籍的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詩經·周南·關雎(jū)》中的「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詩經·小雅·鹿鳴》中的「我有嘉賓,鼓瑟鼓琴」,都反映了琴和人民生活的密切聯系。可見,三千多年前的周代,琴已經流行。後來,由於孔於的提倡,文人中彈琴的風氣很盛,並逐漸形成古代文人,必須具備「琴、棋、書、畫」修養的傳統。孔子在提倡琴樂之初就教導說君子樂不去身,君子和琴比德,唯君子能樂。操琴通樂是君子修養的最高層次,人與樂合一共同顯現出一種平和敦厚的風范。在孔子的時代,琴樂還不僅僅是後世的君子個人的修身之樂,更是容納天地教化百姓的聖樂。於琴樂之中,孔子聽到了文王聖德之聲,師曠聽出了商紂亡國之音。古人相信天地的氣象就蘊涵在其中,人們膜拜它,賦予它關於道德的信仰。作為「正音」,琴樂寄寓了中國千年的正統思想和文化。古琴伴隨著人民生活,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動人的故事:伯牙彈琴遇知音;司馬相如與卓文君藉助琴來表達愛慕之心;嵇康面臨死亡,還操琴一曲《廣陵散》;諸葛亮巧設空城計,沉著,悠閑的琴音,智退司馬懿雄兵十萬;以及陶淵明彈無弦琴的故事等,都為千古傳頌。
長期以來,琴家們多認為「五弦之琴,文王,武王各加一弦」而成七弦琴,似乎古琴有生以來變化就不大。但隨著出土文物的新發現,這一傳統觀念被動搖了。現在,我們參照古代文獻,得到這樣的印象:漢以前的琴,面板和底板可以分合,琴面有裝飾性的波狀起伏,琴弦多少不定,少為五弦,多達二十弦,演奏時只彈空弦,自漢朝以後,琴面漸趨於平整,出現了局部可以使用左手按弦的七弦琴:至魏末晉初,嵇康在他的《琴賦》中所描繪的琴,和我們現在常見的琴就十分相似了。
古琴全部音域寬達為三個半到四個八度。常用的定弦法,最低音是五線譜上大字一組的C,最高音是小字二組的a,七根弦的排列是CDFGACd弦。古琴的音色很豐富,通常演奏多使用低音區,演奏時,右手撥弦取音,有散、泛、按三種音色變化。彈空弦,古琴家稱之為「散音」,其聲剛勁渾厚、宏亮如鍾;泛音有的輕盈虛飄有的清亮如珠(古琴上有100多個可實用的泛音)。按音則圓潤細膩,富於表情,有似歌聲。而琴家稱之為「走手音」的左手按滑音(一種非常微弱的滑音)則如絲繞柱樑。
「吟」、「猱(náo)」、「綽」、「注」是古琴特有的左手技法,「吟」是左手指細微緩慢地搖動,其音色有如人聲吟哦;「猱」是左手指實上虛下左右滑動,取音蒼勁;「綽」即現在所指的上滑音; 「注」,即下滑音。這些手法的運用,不僅使古琴音樂富於人聲吟唱的特點,而且由於頻率、幅度變化所形成的各種「吟」、「猱」,還巧妙地表現了不同感情狀態下律動的緊張度。
由於不同地域風土和人的氣質的差別,形成了各種古琴演奏的流派。早在唐代,就有吳,蜀兩大派。隋唐間的琴家趙耶利,曾以「吳聲清婉,若長江廣流,綿延徐逝,有國土之風。蜀聲躁急,若激浪奔宙,亦一時之俊」概括了吳,蜀兩派的風格特點。明清時期,古琴則發展演變為川派、虞山派,廣陵派、浙派、金陵派,中州派,諸城派,閩派等多種流派。
而近現代新的古琴流派也必然隨著中外文化的交融在不斷孕育和派生之中,這無疑將給琴壇帶來新的風貌。同時,古琴藝術,也以其獨特的表現手法和深邃的美學思想,積極地影響著現代的音樂創作。
中國古琴名曲,歷盡滄桑,均實為千古流傳的「雅樂」。現存較為大眾熟悉的有:幽蘭、流水、瀟湘水雲、神人暢、陽關三疊、梅花三弄、廣陵散、漁舟唱晚、平沙落雁、漁樵問答、春曉吟、灑狂、鳳求凰、唉(ǎi)乃〔唉乃,象聲詞,1、形容搖櫓的聲音;2、劃船時歌唱的聲音〕、關山月等。
在琴厚重的人文積淀之外,琴的審美在世界的音樂中獨樹一幟。琴沒有肆意的宣洩,只在含蓄中流露出平和超脫的氣度。琴往往與詩歌密不可分,古詩詞一般都能弦歌之,韻律和頓挫詩歌和琴樂是完全統一的。琴又講求韻味,虛實相生,講求弦外之音,從中創造出一種空靈的意境來,這又和國畫的審美追求是統一的。詩歌琴樂繪畫不同的藝術形式卻有共同的美的追求。在琴那裡,審美追求和道德追求融為一體了。難怪世界為之驚嘆。
今天,我們還有幸在中國故宮博物院。日本正倉院,以及現代古琴家,收藏家的手中,看到唐宋以來,工藝精緻,音色優美的古琴。這些保存了一千多年的古老樂器,都是無價之國寶。
Ⅶ 跪求!簡述古琴音樂文化的歷史代表性
你好:
古琴是中國傳統音樂歷史文化中最為古老的代表性樂器,古琴藝術在中國音專樂史、美學史屬、社會文化史、思想史以及樂器製作史等方面具有廣泛影響,是中國古代精神文化在音樂方面的重要代表之一,在中國傳統音樂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正因為如此,2003年,古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成為繼崑曲後被列入的第二個中國文化門類。
希望對你有幫助~
Ⅷ 古琴的文化意義
在中國古代社會漫長的歷史階段中,」琴、棋、書、畫」歷來被視為文人雅士修身養性的必由之徑。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樂品格寄寓了文人風凌傲骨、超凡脫俗的處世心態,而在音樂、棋術、書法、繪畫中居於首位。
「琴者,情也;琴者,禁也。」吹簫撫琴、吟詩作畫、登高遠游、對酒當歌成為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生動寫照。春秋時期,孔子酷愛彈琴,無論在杏壇講學,或是受困於陳蔡,操琴弦歌之聲不絕;春秋時期的伯牙和子期「《高山》《流水》覓知音」的故事,成為廣為流傳的佳話美談;魏晉時期的嵇康給予古琴「眾器之中,琴德最優」的至高評價,終以在刑場上彈奏《廣陵散》作為生命的絕唱;唐代文人劉禹錫則在他的名篇《陋室銘》中為我們勾勒出一幅「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的淡泊境界。1977年8月,美國發射的「旅行者」2號太空船上,放置了一張可以循環播放的鍍金唱片,從全球選出人類代表性藝術,其中收錄了著名古琴大師管平湖先生演奏的長達七分鍾的古琴曲《流水》用以代表中國音樂。這首曾經由春秋時代著名琴家伯牙的彈奏而與鍾子期結為知音好友的古曲,如今又帶著探尋地球以外天體「人類」的使命,到茫茫宇宙尋求新的「知音」。 古琴,蘊含著豐富而深刻的文化內涵,千百年來一直是中國古代文人、士大夫手中愛不釋手的器物。特殊的身份使得琴樂在整個中國音樂結構中屬於具有高度文化屬性的一種音樂形式。「和雅」、「清淡」是琴樂標榜和追求的審美情趣,「味外之旨、韻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樂深遠意境的精髓所在。陶淵明「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音」與白居易「入耳淡無味,愜心潛有情。自弄還自罷,亦不要人聽」所講述的正是這個道理。相反,人們也常用「對牛彈琴」、「焚琴煮鶴」來感嘆某些人對琴的無知。
古琴的韻味是虛靜高雅的,要達到這樣的意境,則要求彈琴者必須將外在環境與平和閑適的內在心境合而為一,才能達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藝術境界。在這一方面,伯牙的經歷可稱為後世的典範。傳說,伯牙曾跟隨成連學琴,雖用功勤奮,但終難達到神情專一的境界。於是成連帶領伯牙來到蓬萊仙境,自己劃槳而去。伯牙左等右盼,始終不見成連先生回來。此時,四周一片寂靜,只聽到海浪洶涌澎湃地拍打著岩石,發出崖崩谷裂的濤聲;天空群鳥悲鳴,久久回盪。見此情景,伯牙不禁觸動心弦,於是拿出古琴,彈唱起來。他終於明白成連先生正是要他體會這種天人交融的意境,來轉移他的性情。後來,伯牙果真成為天下鼓琴高手。
由於古琴一向被視作「華夏正聲」、「母音雅樂」的代表,而佛教為外來文化,有別於當初的國學正統,故在琴學的傳承及創作等方面亦多少受到某種程度的鄙夷和排斥,尤其是佛教傳入不久後的魏晉南北朝時代,僧人甚至被拒授琴。故現存傳世琴譜中,內容直接與佛家及佛教有關的琴曲非常少(大概不超過十首),遠遠不如儒家和道家。因佛家與道家在出世修煉方面有許多相通之處,故附會者認為並非缺少佛家琴曲。 自古,中國歷代文人皆講求「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每當文人抑鬱不得志之時,通常選擇由儒入道,將關注點從紛攘的外界拉回到豐富的內心,逍遙隱逸,寄情山水,親近廣闊的大自然。撫琴作為修身養性的方式之一,令歷代文人雅士為之沉醉而解脫釋懷。這正如道家嵇康在《琴賦》當中所言:「物有盛衰,而此(古琴)無變;滋味有猒,而此不勌,可以導養神氣,宣和情志,處窮獨而不悶者,莫近於音聲也。是故復之而不足,則吟詠以肆志,吟詠之不足,則寄言以廣意」。
彈奏之人在古琴朴實低緩而又沉靜曠遠的音聲之中,由躁入靜進而物我兩忘,「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致樂以治心,樂則安,安則久」。古琴藝術之所以能獨樹一幟而備受推崇,除「琴德最優」外,更由於其音樂的特質能順乎自然,耐人尋味,符合中華傳統文化追求意境、崇尚內在和寓意含蓄的特徵,它含藏著中華民族文化精神的內核,體現了古人修身悟道的德行,而成為人格培養和精神升華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古琴之音,既淳和淡雅,又清亮綿遠,意趣高雅,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怨而不怒,溫柔敦厚,形式中正平和,無過無不及,「琴之為器也,德在其中」,琴道更是讓有素養的文人士大夫為之一生追求。
中國古琴音樂是一門具有深刻歷史文化背景的藝術,它以多重美的高雅品質,引人無限嚮往和追求。在人心容易流於浮躁的今時今日,亟需古琴這般恬淡、平和的音樂,讓人心得以安住沉靜,回歸內心自性里豐富的精神世界。 琴的創制者有昔伏羲作琴、神農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等說,作為追記的傳說,可不必盡信,但卻可看出琴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
根據文獻記載,先秦時期,古琴除用於郊廟祭祀、朝會、典禮等雅樂外,一度盛興於民間,深得人們喜愛,用以抒情詠懷。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從當時的民間詩歌集《詩經》中得到印證。《詩經·周南·關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詩經·小雅·鹿鳴》:「呦呦鹿鳴,食野之萍。我有嘉賓,鼓瑟吹笙」;《詩經·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詩經·小雅·鼓鍾》:「鼓鍾欽欽,鼓瑟鼓琴」;《詩經·小雅·甫田》:「琴瑟擊鼓,以御田祖」;《詩經·鄘風·定之方中》:「椅桐梓漆,爰伐琴桑」;《詩經·鄭風·女曰雞鳴》:「琴瑟在御,莫不靜好」;這說明古琴至少在春秋時期,便是一件在民間非常普遍、非常受古人喜愛的樂器。古琴在古代人們的認知度是相當廣泛的,「四大名著」中有三部明確有對琴的描寫,古代詩詞、史書、小說、戲文、繪畫、古董瓷器……古琴大量存在,史實、文學、藝術作品均來源於實際生活,這得有多麼廣泛的社會基礎才能造成這種現象。所以說,古琴在我國古代民間曾經是相當普及的,至少在讀書人中是家喻戶曉。也正因為這樣,有著數千年歷史的古琴藝術終於傳承到了今天。 琴派是怎麼形成的呢?琴樂是人心靈的外在體現。不同琴家,對於琴文化的理解,自然也受其天資、性格、個人修養、思想境界、心理狀態的影響。隨著理解的不同,流露於指下,則神韻各異,形成不同的藝術風格。風格相近者,最終形成琴派,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琴派的形成,主要因素約可總結為三個,即:地域影響、師承影響、傳譜不同。
所謂地域影響,是指同一地域的琴家,便於尋師訪友,相互切磋琴藝,加之民風相近,性格往往相近。如此相互影響,較易形成默契,形成相同或相近的理解和風格,最終形成琴派。如廣陵派、諸城派、燕山派、蜀山派、嶺南派等皆與地域有關。
所謂師承影響,是指卓越的琴學家,由於其深厚的造詣,獨樹一幟,得到大眾的仰慕,以致琴人相繼隨之學習。如此就形成了不同的師承體系。同一師承的琴家,遵循恩師的教導,往往對琴道的理解和演奏的風格相同或相近,最終形成琴派。
所謂傳譜不同,是指隨著琴譜的普及,不同琴家,依照不同的琴譜鑽研琴學。學習同一琴譜的琴家,則更易形成相同或相近的理解和風格,最終形成琴派。
漢朝南方有蜀山琴派,有名家司馬相如、楊雄、諸葛亮、姜維等人!晉初北方有竹林派,代表者為嵇康。
自唐朝起,琴學流派就已見於著錄。如隋唐趙耶利所述:「吳聲清婉,若長江廣流,綿延徐延,有國士之風。蜀聲躁急,若激浪奔雷,亦一時之俊。」
北宋時,亦有京師、兩浙、江西等流派,並有著錄評價說:「京師過於剛勁,江南失於輕浮,惟兩浙質而不野,文而不史。」
到了明朝,江、浙、閩派也有很大影響。如明朝劉珠所說:「習閩操者百無一二,習江操者十或三四,習浙操者十或六七。」
明末清初以後,至於現代,相繼又出現了「虞山」、「廣陵」、「浦城」、「燕山」、「九嶷」、「諸城」、「梅庵」、「嶺南」等著名琴派。 琴派是具有共同藝術風格的琴人所形成的流派。稱「琴派」始自明末虞山派和清代的廣陵派。各個琴派之間差別主要決定於地區、師承和傳譜等條件。
同一地區的琴人,經常彼此交流,相互學習,同時又吸收當地民間音樂的影響,從而形成相近的演奏風格,使琴曲亦有特殊的地方色彩。後世的琴派多以地區劃分、命名,虞山派以江蘇常熟為中心,廣陵派以江蘇揚州為中心,都是著名的琴派。吳越地區先後還有:松江派、金陵派、吳派等;其他地區有:中州派,閩派、嶺南派、燕山派、川派、九嶷派、諸城派等。
浙派:南宋著名琴派。奠基者為郭楚望。他的代表作品為《瀟湘水雲》。經劉志方授與毛敏仲和徐天民。毛、徐兩人在楊瓚的主持下編纂《紫霞洞琴譜》。徐天民祖孫四代都是著名的琴家,明代尊之為「徐門正傳」。後人稱浙派傳譜為浙譜。
金陵派:源自於明代皇家樂官,是建立在金陵長期的古琴文化基礎上的一支獨特古琴派別,在演奏技法上具端莊肅穆,儒雅超然之風又不失嚴謹規范的特點,盡顯皇家風范。
虞山派:明代琴派。虞山地處江蘇常熟,當地有河流名琴川,所以又稱「熟派」或「琴川派」。「浙操徐門」中的第三代徐曉山,曾在常熟傳琴,致使當地名手輩出,陳愛桐即其中之一。傳至嚴徵,結「琴川琴社」,傳譜輯為《松弦館琴譜》。陳愛桐的另一再傳弟子徐上瀛在嚴氏的基礎上加以豐富,添加了快速的《瀟湘水雲》等曲目,輯有《大還閣琴譜》,並著《溪山琴況》。虞山派在琴界威望很高,本世紀三十年代在上海成立的「今虞琴社」就是紀念該派而命名的。
廣陵派:清代著名琴派。江蘇揚州古稱廣陵,以此地為中心形成的琴派為廣陵派。最初由徐常遇在虞山派的基礎上發展而成。其子二子繼承家學,晉京獻藝,一時爭傳「江南二徐」。所輯《澄鑒堂琴譜》為本派最早譜集。繼起者徐祺吸收名地名曲加工整理,編成《五知齋琴譜》,為近代流傳最廣的譜集。此後,名手薈萃揚州,吳虹又在此基礎上編纂《自遠堂琴譜》,也是很有影響的琴譜。太平天國以後,該派還陸續出版了《蕉庵琴譜》等,其影響一直及於當代。
川派:又稱蜀山古琴派,簡稱蜀派。蜀山派(川派)源遠流長,至少有2000年歷史的古琴派,是當今中國最具代表性、流傳最廣泛、內容最豐富的一支古琴流派。漢代蜀山琴派名家有:司馬相如、揚雄、諸葛亮、姜維等。近代川派的知名琴家有:張孔山、楊紫東、李子昭、吳浸陽、龍琴舫等人。《天聞閣琴譜》和《沙堰琴編》收有川派作品,其中以《流水》和《醉漁唱晚》等曲最為流行。我國著名川派古琴演奏家、教育家顧梅羹,以畢生的精力貢獻給古琴藝術之發掘、整理、研究、演奏諸多方面的工作成績卓著。將減字譜翻譯成簡譜配在減字譜下,又完成了三十餘萬字的《琴學備要》一書的修改整理工作。據悉,為保護蜀山派(川派)古琴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國將建立蜀山派(川派)古琴基地,專門展示蜀山派(川派)古琴、培養古琴人才。
閩派:近代琴派。祝鳳喈為代表。著有《與古齋琴譜》繼其學者有張鶴,編有《琴學入門》,陳世驥,編有《琴學初津》。
終南派:源於西周,成於兩晉,盛於隋唐。從周文王到漢武帝,從馬融、文姬到隋文帝,從徐時琪《綠綺新聲》王元伯《琴學練要》、徐臚先《綠綺清韻》、到一如行者《琴醫坣終南雅韻》。
嶺南派:廣東琴派。源於道光年間的黃景星。他繼承先人的《古岡遺譜》,又向香山何洛書學會十餘曲。輯五十首為《悟雪山房琴譜》。近人鄭健侯傳其學。
諸誠派:近代琴派。山東諸誠王溥長、王作禎、王露 ,祖孫三代以虞山派為基礎,另有王冷泉和他的學生王賓魯以金陵派為基礎。兩者匯流,又結合當地民間音樂風格,形成具有山東地方風格的諸誠派。輯有:《桐蔭山館琴譜》、《梅庵琴譜》。代表曲目《長門怨》、《關山月》都是現代流行琴曲。 (一)浙派
派名:浙派、浙譜、浙操
形成時期:南宋末年
創始人:郭沔(楚望) 主要風格:流暢清和。
代表人物:郭楚望、毛敏仲、徐天民、徐秋山、徐夢吉、徐仲和等
代表琴曲:《瀟湘水雲》、《漁歌》、《樵歌》、《胡笳十八拍》等
重要琴著:《琴操譜》、《琴述》、《霞外琴譜》、《琴學名言》、《梅雪窩刪潤琴譜》、《梧崗琴譜》、《杏庄太音續譜》等。
(二)虞山派
派名:虞山派、熟派
形成時期:明末
創始人:嚴征(天池)
主要風格:清微淡遠,中正廣和。
代表人物:李一凡、嚴天池、徐上瀛、吳景略等
代表琴曲:《秋江夜泊》、《良宵引》、《瀟湘水雲》等
重要琴著:《松弦館琴譜》、《大還閣琴譜》等。
(三)金陵派
形成時期:明末清初
創始人:待考
主要風格:端莊肅穆,儒雅超然之風又不失嚴謹規范
代表人物:夏一峰、劉正春、桂世民
代表琴曲:《良宵引》《關山月》《漁樵問答》等
(四)廣陵派
形成時期:清代
創 始人:徐常遇等
主要風格:中正、跌宕、自由、悠遠。
代表人物:徐常遇、徐祜、徐祺、吳灴、秦維翰、孫紹陶、張子謙、劉少椿、梅曰強等
代表琴曲:《龍翔操》、《梅花三弄》、《平沙落雁》、《瀟湘水雲》、《廣陵散》等
重要琴著:《澄鑒堂琴譜》、《五知齋琴譜》、《自遠堂琴譜》、《蕉庵琴譜》等。
(五)浦城派
形成時期:清代
創 始 人:祝桐君
主要風格:指法細膩,瀟灑脫俗,疾緩有度。
代表人物:祝桐君、許漁樵、張鶴等。
代表琴曲:《漁樵問答》、《陽關三疊》、《石上流泉》等。
重要琴著:《春草堂琴譜》、《與古齋琴譜》、《琴學入門》等。
(六)泛川派
派 名:泛川派、川派、蜀派
形成時期:清代
創 始 人:張孔山主要風格:峻急奔放,氣勢宏偉。
代表人物:張孔山、顧玉成、顧雋、顧梅羹、夏一峰、查阜西、喻紹澤、朱默涵、丁承運等。
代表琴曲:《鳳求凰》、《雉朝飛》、《梁父吟》、《當歸》、《流水》等。
重要琴著:《天聞閣琴譜》、《百瓶齋琴譜》等。
(七)九嶷派
形成時期:清代
創 始 人:楊宗稷(時百)
主要風格:蒼勁堅實,講究吟猱節奏。
代表人物:楊時百、管平湖、李浴星等。
代表琴曲:《流水》、《胡笳十八拍》、《幽蘭》等。
重要琴著:《琴學叢書》(楊時百)等。
(八)諸城派
形成時期:清代
創 始 人:王溥長、王雩門
主要風格:清和淡遠(溥長),綺麗纏綿(雩門)。
代表人物:王溥長、王雩門、王心源、王燕卿、王心葵等。
代表琴曲:《長門怨》、《陽關三疊》、《關山月》等。
重要琴著:《桐蔭山館琴譜》、《琴譜正律》等。
(九)梅庵派
形成時期:清代
創 始 人:王賓魯(燕卿)、徐立孫
主要特點:流暢如歌,綺麗纏綿,吟猱幅度較大。
代表人物:王燕卿、徐立孫、邵大蘇、王永昌等。
代表琴曲:《平沙落雁》、《秋江夜泊》、《搗衣》等。
重要琴著:《龍吟館琴譜》、《梅庵琴譜》等。
(十)嶺南派
形成時期:清代
創 始 人:黃景星
主要風格:清和淡雅。
代表人物:黃景星、李寶光、鄭健侯、楊新倫等
代表琴曲:《碧澗流泉》、《懷古》、《玉樹臨風》、《鷗鷺忘機》、《烏夜啼》等。
重要琴著:《古岡琴譜》、《悟雪山房琴譜》等。
Ⅸ 原來它真的很美!《古琴》有著怎樣的文化
最初拿到《古琴》這本書從未想到過它的原著作者會是一個外國人,作者林西莉為了一份巧妙的「學琴的緣份」和一群良師益友之間的「人與人之間的緣分」促成了她寫成這本書,是她在北京古琴研究院遇到的教她學琴的老師王迪,以及其中給與她很多幫助的其他人,筆者回國家之時研究院還贈與了她一張明代叫做「鶴鳴秋月」。兩譯者許崗(瑞典)和熊彪正是感動被這一份熱忱而感動翻譯完此書。
作者和她的老師當年學琴的照片
古琴的發自靈魂的神聖感,不僅來自彈琴人的尊重,也來源它本身所具有的靈氣。古琴的各個部分的命名都和龍、鳳、雁相關。古琴的琴面,寬的一側叫做「鳳額」,上面的橫木叫做岳山,琴弦從此中的琴孔而上紮成「蜻蜓結」。窄的一側為琴弦的發出處叫做「龍齦」,它旁邊兩次的鑲嵌物叫做「焦尾」。
琴底有兩個出音孔,長的那個叫做「龍池」,短或圓的那一個叫做「鳳沼」,二者的結合也有「龍鳳呈祥」韻味。在靠近「鳳沼」處有兩個小圓柱被稱為「雁足」,這是用來支撐古琴的部分。
古琴的象徵意義貫通於文化中,它最初的寫法不僅始於象形,而且是對生命的詮釋。古琴不僅僅是一種樂器,它更是中華文化的一種傳承。它雖然在不同的時期有著不同的境遇,正如現在並不被重視,可這是樂器的常態,民族樂不會被西洋樂所取代。
在蘇州怡園從過去到現在仍然是古琴愛好者的聚集地,「石聽琴室」還能聽到不同年齡和身份的人們在亭子內彈奏古琴,交流著琴譜和新的曲目。雖然古琴文化一度受到沖擊,官方的不關注但不代表它會就此消沉,民間的熱忱讓它一直煥發著生命力。
作者:十一,歡迎關註:小說紅樓,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