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對中國歷史文化認識

對中國歷史文化認識

發布時間:2021-02-18 15:21:38

㈠ 談談你對中國歷史的認識,簡答

中國歷史,從夏朝算起,有近4100年歷史;從中國第一個統一的朝代秦朝算起,約有2241年。

約公元前回2070年,夏答朝出現;商朝時出現了已知中國最早的成熟文字—甲骨文;西周時社會進一步發展,春秋戰國時生產力提高,思想百家爭鳴。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封建國家—秦朝;西漢與東漢時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了大一統的局面,漢字基本定型。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中國進入分裂割據局面。

(1)對中國歷史文化認識擴展閱讀:

19世紀中期,鴉片戰爭後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推翻了帝制,確立了共和政體,中華民國成立。袁世凱死後,中國進入軍閥割據混亂時期。

北伐戰爭後中國國民黨在名義上統一中國。1931年日本策動九一八事變,1937年開始全面侵華,1945年抗日戰爭取得勝利。

解放戰爭後,中國共產黨於1949年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㈡ 對中國古代文化的認識(1000字)結合大學語文聯系現實

中國古代文化體系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科技文化發展的原因:
國家統一、政權鞏固、社會安定、疆域遼闊為文化繁榮發達創造了必要的前提。
經濟的發展,為科學技術的進步提供了物質基礎;
統治者實行開明的對外政策,有利於我國科技文化正常發展;統治者對外來宗教採取「兼容並包」,促進了我國文化的豐富多彩;
民族觸合,加強了各民族各地區的文化交流與發展;
統治者採取的開明的政策;
前代科技文化成就,為後代科技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繼承性)
我國各族人民的辛勤勞動,創造了大量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
思考:用系統論的方法從政治、經濟、民族關系、對外關系、統治者的政策、勞動人民的作用等方面分析各個時期科技文化發展的原因。
(二)古代文化發展的主要階段特徵
古代各個歷史階段,因不同的經濟政治發展水平,造就了各具時代特徵的文化成就。
1、春秋戰國:伴隨著社會大變革,科技繁榮,學術思想活躍,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為後世文化發展奠定了基礎。
2、秦漢:國家統一,生產發展,各族政治經濟聯系加強,科技文化進一步發展。思想上「焚書坑儒」與「獨尊儒術」取代了「百家爭鳴」的局面。造紙術發明,天文、歷法、醫學成就顯著。
特點:①統一與多樣化有機結合;②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頻繁;③水平居世界先進行列;④氣勢恢弘
3、三國兩晉南北朝:封建國家分裂,民族大融合時期。佛教盛行,宗教畫流行,石窟藝術發展,范縝《神滅論》、北方《齊民要術》和少數民族的民歌都體現了這一階段的特徵。
4、隋唐:封建經濟繁榮,科技文化達到當時世界最高水平,許多方面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如趙州橋、雕版印刷術、測量子午線、唐本草等等。不僅影響到亞洲的文化發展,而且促進了世界文明的進步,形成「中華文化圈」。
5、宋元:封建經濟繼續發展,三大發明開始運用,科技文化繼續領先世界。
6、明清:傳統科技繼續發展,出現了總結性的科學巨著,但繼而轉為停滯。伴隨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反封建民主思想誕生了。
(三)中國古代史上對世界文化發展作出巨大貢獻的四個文化典型:
①商文化:青銅與歷法。
②秦漢文化;絲綢、冶鑄、水利技術。
③隋唐文化:博大精深,全面輝煌,中華文化圈總體格局完成。
④宋元文化:印刷術、指南針、火葯。
(四)認識
一定時期的文化成就就是該時期政治、經濟的反映:文化屬於上層建築,政治制度、政策法律、政治統治、國家體制等也屬於上層制度。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反映經濟基礎。因此,一定時期的文化成就既是經濟基礎的反映,也反映當時的政治狀況。
辯證地認識中國古代文化成就:中國古代文化燦爛輝煌,面對輝煌的文化成就,我們應辯證認識:一是要正確認識各王朝文化繁榮與前代文化的關系,不要只看到當朝而忽視前朝文化的影響,要注意文化發展的繼承性。二是要正確認識中外文化交流,不要只見中國文化外傳對世界發展貢獻,而忽視外來文化對中國文化的影響,要注意文化交流是雙向互動的。三是要正確認識社會政治經濟與科技文化的關系,不要只見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而忽視上層建築及作用於經濟基礎,社會意識能動地影響社會存在。四是評價歷代思想家、文學家及思想主張和作品的社會地位、影響,既要注意其對中國歷史發展進程的影響,更要將其放在當時歷史條件下進行評析。在階級社會里,任何人的思想、主張和作品,都有其時代和階級的局限性。對待中國文化成就,我們應堅持批判繼承和古為今用原則,對傳統文化中的優秀成分應將其發揚光大,以推進中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建設。
(五)如何正確對待包括儒家思想在內的中國傳統文化?
對待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態度問題,近代以來一直存在著兩種對立的思想傾向:一是國粹派,認為中國傳統文化一切都好,甚至對二十四孝也不加批判地完全肯定:一是西化派,把中國落後的一切根源歸之於文化傳統,主張完全拋棄中國的傳統文化而全盤西化。這兩種觀點都是錯誤的,我們對待傳統文化的科學態度和方法應該是古為今用,批判繼承。但是如何進行「古為今用,批判繼承」呢?我們認為:
(1)對哪些在長期歷史實踐中形成的優秀價值原則,可以轉化為時代精神來繼承。例如《周易大傳》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剛健有為精神,《論語》中所提倡的捨生取義、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的品質,以及「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的歷史使命感,《孟子》中提出的「富貴不能淫,貧*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獨立人格以及「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的憂患意識,《春秋公羊傳》中強調的天下統一的思想等,都是很容易轉化為新的時代的。尤其是強調統一的思想傳統,更具有現實意義。
(2)對有些內容可抽取其封建性的思想內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為今天新文化建設有用的思想要素。如「民本」思想。從西周初年的「敬天保民」到孟子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再到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民本思想構成了中國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然古代「民本」的真正內涵,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利益。今天我們剔除其封建內核,則可以從人民當家作主的角度來轉化古代的民本思想,將其發展為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的社會主義觀念。儒家提出「修己安人」、「正心修身」等命題,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今天仍具現實意義。今天我們仍需要提倡自身修養和為社會主義而獻身的精神。
(3)對傳統文化中的糟粕,必須否定和拋棄。如「三從四德」的女性觀,「天不變道也不變」的自然觀,「別尊卑,明貴*」的封建等級觀等。
二、思想與教育
時期名字主 要 觀 點 特 點
春秋末年 李耳
相傳著《道德經》,該書包含辯證法思想,認為各種事物都有對立面,對立的雙方互相轉化,主張"無為"希望社會退回到"小國寡民"狀態。道家學派的創始人
孔丘 提出"仁"的學說,主張以德治民,興辦私學,廣收門徒,提出了許多教學原則和方法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戰國 墨瞿 "兼愛"、"非攻"、節約反對浪費、選舉賢能
墨家學派的創始人
孟軻 著《孟子》主張實行"仁政""民為貴""君為輕"宣揚"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的思想。
儒家的代表人,與孔子被後世稱為"孔孟"
荀況 著《荀子》認為自然界的變化有一定的規律,人力能征服自然,應該利用自然為人類服儒家的代表,唯物主義思想家
莊周 著《莊子》鄙視富貴利祿,痛恨社會不公平現象,認為"有用"不如"無用"好。
道家思想的代表,與老子被後世合稱為"老莊"
韓非子
著《韓非子》認為有歷史是向前發展的,主張"法論",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法家重要的代表
西漢 董仲舒 對儒家學說加以發揮,宣揚"大一統"思想,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
使儒家思想逐漸成為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
東漢 王充 著《論衡》,批判迷信鬼神思想。
傑出的無神論者、唯物主義思想家
南朝范縝 著《神滅論》,系統闡述了無神論思想。
傑出的無神論者、唯物主義思想家
南宋朱熹理學理學集大成者
明清王陽明心學主觀唯心主義者
李贄反儒學;反道教民主思想的先驅
黃宗羲 認為君主專制是"天下之大害"。
對後來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產生過一定影響
顧炎武 主張學以致用,反對空發議論"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學風踏實,對清代學者有很大影響
王夫之 認為世界是物質構成,不依賴人的主觀意識而獨立存在,重視實踐對人的認識作用。
唯物主義思想家
1、政治思想
政治思想是中國古代思想的主要內容,政治思想是階級社會的產物。原始社會沒有階級,人人平等,在氏族和部落聯盟的管理上享有充分的民主,氏族首領由公舉顯賢能產生,即「禪讓制」。階級社會產生後,王位世襲製取代了禪讓制。春秋戰國時期,由於生產力的發展,奴隸制走向崩潰封建制度確立,歷史經歷著劃時代的變革,代表各階級利益的思想家紛紛提出自己的治國主張,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在如何確定治國方針上,影響較大的有三種學派:儒家、、法家和道家。
(1)儒家思想
推崇人治、禮治、德政、仁政,強調道德感化。孔子提出「仁」的學說,孟子加以繼承和發展,進一步提出「仁政」學說,主要內容是「民貴君輕」。荀子也提出「水則載舟,水則覆舟」以水喻民,以舟喻君,強調民心的作用。但是春秋戰國時因不合時宜未受重用,秦朝時焚書坑儒使儒家學說遭滅頂之災,西漢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實際上董仲舒把陰陽家神化君權的學說和法家尊君抑臣的思想揉合進儒家思想,提出「大一統」思想,這種學說符合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受到重用。從此儒家思想成為封建統治的正統思想,對後世影響深遠。
(2)法家思想
法家提倡法治,強調法的作用和暴力統治,主張用法令來統一人們的思想和行動。法家的治國模式是以嚴刑酷法為根本,,實行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度。韓非的法家思想為秦王採納,成為他滅六國,建立專制體制的理論根據,但是單純的法家思想導致苛政暴斂促使秦朝滅亡。經董仲舒改造的儒家思想實際上已經吸取了法家的主張。
(3)道家思想
春秋時期的老子和戰國時期的莊子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他們提倡順乎自然,無為而治。道家勸告統治者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社會,應該順應時勢民心,才能達到天下大治。這就是他們說的「無為則無不為」。秦以後,每逢大亂平息,人民急需休養生息之時,「無為而治」就受到重視。如漢初統治者的休養生息,唐初太宗說:「君能清靜,百姓何能不安樂乎?」,明初,太祖告誡地方官吏:「要在生養安息之。」這些都是無為而治思想的反映。
綜上所述,儒、法、道三家的主張雖然都不相同,但確有很大的互補性,經過歷代發展和融合,逐步形成以儒家倫理道德為中心,以法家嚴刑酷法為輔佐,以道家權術為手段的治國模式,這就是古代被稱為「外儒內法,而濟之以道」的治國特徵。

2、關於古代中國治國思想問題:
史學界認為:「自漢武帝至清末,中國政治的趨勢不外乎外儒內法,而劑之以道,即以儒家文飾政治,以法家支持政治,以道家調劑政治。」試分析產生上述現象的原因,以唐朝有關史實說明上述論點,並從中得出你的認識。
中國古代治國思想的三種主要觀點:
①儒家推崇「人治」,即指治國時偏重人的作用,實行仁政。
②法家提倡「法治」,即強調法的作用,主張用法令來統一人們的思想和行為,建立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的國家。
③道家主張「無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社會,順應時勢和民心。秦漢以後,每逢大亂平息,人民急需休養生息時,這種現點便受到統治者的重視。
儒學獨尊地位的確立過程
中國古代對治國思想的選擇:史學界認為:自漢武帝至清末,中國統治階級選擇的治國模式是外儒內法而劑之以道。即以儒家文飾政治,以法家支持政治,以道家調劑政治。這種治國模式的形成,在秦漢以前經歷了較長時期的選擇和探索的過程。
在原始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下,社會生活原始粗放,民風淳樸,沒有私有觀念,人人平等相親,過著一種美好的無憂無慮的生活。在氏族公社和部落聯盟事務的管理上享有充分的民主,主要靠部落聯盟首領的智慧和美德來教化民眾,治理國家的思想處於萌芽狀態。在奴隸社會隨王位世襲製取代「禪讓制」,產生了階級和國家,統治者一方面制定了宗法等級制度以維護奴隸主階級的統治,一方面以武力作為統治的後盾。
春秋戰國時期,中國社會處於奴隸制崩潰封建制確立時期,歷史經歷著劃時代的變革,周王室衰微,諸侯坐大,維護奴隸主宗法等級制度的「周禮」遭到極大破壞,諸侯爭霸,社會處於動盪之中。這時候代表各階級利益的知識分子異常活躍,成為一支重要的社會力量,他們紛紛登上歷史舞台,著書立說,提出解決社會現實問題的辦法,形成了諸子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儒家、法家、道家,他們各自為新興的地主階級設計了一套結束割據,實現統一的治國方案,為秦漢以後的封建社會治國思想的選擇奠定了基礎。
法家是先秦新興地主階級的代表,其變法思想和法治主張具有務實和進取精神,推動了當時各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改革,為建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奠定物質基礎和思想基礎。法家這套建立在富國強兵基礎上的以法律為根本,以愚民為手段,法術勢相結合,實行君主專制主義的治國模式是很適合當時新興地主階級的口味和需要,因此很快成為秦國的治國路線和統治工具。秦在法家思想的指導下,一方面採取一系列重大措施鞏固統一,另一方面又採取一系列重賦稅、嚴苛法、濫用民力的政策,遠遠超出了農民所能承受的程度,使階級矛盾進一步激化,從而使那些本來有利於經濟、文化發展的措施,在實際上並未起到應有的作用。法家的思想導致了秦朝的早亡。
西漢建立之初,由於長期戰亂,生產遭到嚴重破壞,以致人口銳減,農民流亡,經濟凋弊,府庫空虛。鑒於這種形勢與秦之敗亡,漢初統治者便採取了「與民休息」的政治,緩和階級矛盾,發展生產力,以鞏固統治。一方面對人民採取「輕徭薄賦」、「獎勵耕織」以及緩刑等政策,以恢復生產,發展經濟,安定民心;另一方面在當時郡國並行的制度下,對地方諸侯王採取不過多干涉的政策,以鞏固封建統治。與這種形勢相適應,黃老思想也就得到廣泛流行,成為西漢前期起主導地位的治國思想。其核心是清靜無為,因循而治。實踐證明,完全適應了當時社會的需要,起到了促進生產恢復與發展的作用,並出現了著名的封建盛世「文景之治」。道家「無為而治」的治國之道對中國古代政治有一定的影響。每當大的政治動亂之後,統治階級為了穩定社會秩序,往往採用道家治國之策,與民休息,以蓄國力,以安民心,以固社稷根基。除漢初以外,唐、宋初年也有相似的做法。
西漢武帝在位時期封建國家強盛,這給封建統治穩定創立了前提。為維護大一統的局面,必須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思想體系。董仲舒吸收了道家、法家等有利於君主統治的成分,對儒學進行了改造,增加了「君權神授」和大一統的思想,這在客觀上有利於封建中央集權的加強和國家的鞏固,也利於社會的穩定,從此儒家思想逐漸成為封建社會占統治地位的正統思想。縱觀兩千多年來儒家之所以能獨領風騷,一方面是因其思想內核即哲學上的天人觀念、倫理上以「仁」為核心的「三綱五常」、政治上的大一統主張,在根本上都有適應了封建專制統治需要的因素。另一方面是因為儒傢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能夠隨時代需要的變化而不斷改變面目。先秦儒家沒有為當時的統治者所接受甚至還遭到了秦始皇毀滅性的打擊,這是由先秦儒家初創時自身的理論缺陷導致的。先秦儒學的內容體系充滿著濃重的、溫柔淳樸的倫理親情色彩,顯得「迂遠而闊於事情」。例如,孔子的「仁學」,目的在於通過「正名」恢復「周禮」所代表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所以孔子的思想不會為新興地主勢力所青睞。孟子的「仁政」說,雖已轉到新興地主勢力的立場上,但其「仁政」說是建立在「民為貴」、「君為輕」的基礎上的,過分突出了小農利益,因而也不會得到統治者的贊賞。歷史發展到漢武帝時期,封建國家強盛,這給封建統治穩定創立了前提。為維護大一統的局面,必須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思想體系,儒學隨之有了恢復生機的條件。
儒家、法家和道家站在不同的階級立場為封建統治者設計了各具特色的治國思想,儒家提倡德政、禮治和人治,強調道德感化;法家提倡「一斷於法」,實行法治,強調暴力統治;道家提倡順乎自然,「無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補性。經過秦、西漢初年的治國實踐從正反兩個方面證明:在動盪年代,軍閥割據,難以用儒家路線實行全國大一統,而法家路線卻能收到這樣的效果;在動盪結束之初,人口凋弊,生產破壞,應該實行道家無為政治,與民休息,以恢復和發展生產;當國家穩定,走上正常運行軌道之後,不能再實行嚴刑峻法的暴力統治,而以儒家路線為宜。三者之間表現出了互相融合趨勢。到了漢武帝時期,董仲舒以儒家路線為基礎,以法家路線為輔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國封建社會統治思想的基本格局。從此以後,以儒家倫理道德為中心,以法家的嚴刑峻法為輔助,以道家權術政治為手段的法國模式基本上符合中國古代的國情,成為歷代統治階級奉行不變的治國圭臬。
對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認識:西漢前期,封建統治者迫於經濟凋弊、民心思治的社會形勢,以退為進,奉行黃老之學為統治思想,試圖達到無為而治。但隨著歷史條件的變化,到漢武帝時期開始實行有為政治,統治思想也必然面臨新的抉擇。
漢興以來,除黃老之學外,儒家思想也一直比較活躍並有所發展,景武之際的董仲舒便是西漢儒學的代表人物。元光元年(前134年),董仲舒以賢良對策。他在《天人三策》中提出,思想統治,也應遵循「大一統」的「常經通誼」,而「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統」,因此他建議,「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董仲舒從理論上闡明尊崇儒學的思想統治原則,受到漢武帝賞識。隨後武帝採取一系列措施,從而確立了儒學的統治思想地位。
建元五年(前136年),武帝設置儒學五經博士,同時罷免其他諸子博士,把儒學以外的百家之學排斥出官學,史稱「抑黜百家,表彰六經」。元朔五年(前124年),武帝下詔批董仲舒、公孫弘建議,在長安興辦太學,用儒家經書教育青年子弟,從此儒學成為官辦學校的主體內容。武帝改造選官制度,規定博士弟子成績優異者可任為郎官,吏有通一藝者可選拔擔任重要職務,還打破常規起用布衣儒生公孫弘為丞相。這樣隨著儒學地位的上升,封建政治與儒學密切結合起來,西漢皇帝詔令和廷議中多稱引儒家理論,司法過程中以《春秋》義例決獄。武帝時遵循儒家思想,舉行封禪、改正朔、修郊祀、定歷數等重大禮制活動,初步形成儒家政治的歷史傳統。
需要理解的是武帝這一政策與秦代有很大不同,官學獨尊後其它思想學派並未被禁止,所提倡的儒學本身也廣泛吸收了法家、陰陽家等各家學說,統一的思想帶有一定的綜合傾向,因而獲得了成功。儒家興學,把教育、考試與選官結合起來,是武帝的創造,在客觀上促成了重視知識、重視教育的社會風尚,儒家思想逐漸滲透到社會各方面,造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範式。但從本質上看,這仍是一種封建專制主義文化政策。漢武帝運用皇權干預思想學術,抑制了民族思想的自由發展,禁錮了思想界的探索精神,違悖了思想統一於真理的規律,有明顯的消極作用。
思考: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儒家思想的產生、改造、發展的基本路線及其與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關系。
關於儒家思想的發展
⑴儒家思想的創始人是春秋時的孔子。孔子提出「仁」的學說,要求統治者能夠體貼民情,愛惜民力。他主張以德治民,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他的學說後來成為我國2000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統,對後世影響極大。
⑵戰國時期的孟子發展了儒家思想。孟子主張實行「仁政」,讓農民有一定的土地,不侵犯農民的勞動時間。他還主張放寬刑罰,減輕賦稅。但他又宣揚「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的為統治階級辯護的思想。
⑶漢武帝時,儒生董仲舒對儒家思想進一步發揮。他宣傳天是萬物的主宰,皇帝是天子,代表天統治人民。全國人民都要服從皇帝的統治。宣揚「大一統」思想。他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被漢武帝接受。從此,儒家思想逐漸成為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
認識:
運用一分為二的觀點認識法家思想的進步作用及其在歷史上的消極作用。運用現象和本質的原理分析認識儒家思想:統治者總是鼓吹儒家「仁政、德治」,要求廣大人民群眾用儒家的倫理道德來要求自己,順從他們的統治,人民稍有反抗,則嚴酷鎮壓。統治者打著「仁政、德治」的旗號,實際上實行的是嚴刑峻法魚肉人民。
我們今天倡導的「以法治國」與「以德治國」同歷史上的「法治、德治」性質是完全不同的。我們現在是要把法制建設和道德建設緊密地結合起來、統一起來。
依法治國就是黨領導的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和其他社會組織必須按體現人民意志和利益的法律和制度來治理國家,保證國家各項工作依法進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以德治國就是要努力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思想道德體系,發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為社會主義法制國家奠定良好的倫理道德基礎,有效地運用倫理調控手段治理國家。
法治屬於政治文明,德治屬於精神建設,屬於精神文明。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缺一不可,不可偏廢。這體現了普遍聯系的哲學原理。它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國家學說,體現了發展的觀點;它也是建設、發展、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然。
以德治國體現了組織領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國家職能。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以德治國的核心。
3、教育的發展
(1)奴隸社會的教育
中國古代重視教化立國,但主要是出於統治階級政治的需要。奴隸社會中文化教育被官府壟斷,只有貴族子弟能夠受教育。春秋時期的孔子興辦私學,廣收門徒,突破官府對教育的壟斷,擴大了教育對象的范圍。弟子三千,賢者七二。這在當時是不容易的。
(2)封建社會時期漢朝的教育
封建社會的教育目的是為封建統治者培養人才,以擴大統治基礎。從西漢武帝起,推行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主張,用儒家思想教育青年子弟。漢武帝在長安興辦太學,還令天下郡國設立學校,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統。將《詩》、《書》、《禮》、《易》、《春秋》(五經)作為教學內容,這些內容後來成為封建教育的傳統課程。
(3)封建社會時期唐朝的教育
唐朝學校制度完備,達到當時世界先進水平。從中央到地方,有一整套學校體制。中央有國子學、太學等,地方有州、縣、鄉學。開始確立了專業教育,有了算學、天文、醫學等自然科學的專業學校。國家推行科舉制,既為統治者網羅人才,又推動了教育事業的發展。安史之亂後,唐代的私人辦學多了起來,大文學家韓愈、柳宗元都辦過學。
(4)封建社會宋朝的教育
宋代學校制度更加完備,中央有太學、國子學、律學、算學、書學、畫學等,以太學和國子學最重要。地方的州、縣學也很興盛。王安石變法時,對科舉和學校制度進行過改革,如在太學設三個等級,逐級淘汰不合格的生員,品學兼優者可以不經考試直接出任官職。官辦學校外,私人講學的書院在北宋興起。書院依封建倫理觀念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行,在學習方法上也鼓勵討論、辯難和讓學生自講心得,風氣較活躍。湖南衡陽的石鼓書院、長沙嶽麓的嶽麓書院、江西廬山五老峰下的白鹿洞書院、河南登封太室山南的嵩陽書院、河南商丘的應天書院是當時著名的五大書院。
(5)明清時期的教育
明朝中央官學初名國子學,後改為國子監,學生成為監生,地方設府、州、縣學。科舉考試規章嚴格。三年一試,分為鄉試(在省舉行,中試者為舉人)、會試(舉人到京城參加會試,及格者參加殿試)、殿試(由皇帝親試,中試者分一二三甲,一甲三人為狀元、榜眼、探花,稱進士及第)。
明朝各級學校教育體現出君主專制的強烈色彩,校規更嚴格,絕對禁止學生對人對事持有自己的見解,對違反封建倫理道德的行為加以嚴懲。
明中期以來,書院較為盛行。後期的東林書院以其評議朝政活動著名,後遭到魏忠賢得迫害。
清朝前期的科舉和學校基本上承襲明代制度,但進一步加強思想控制和文化專制,而書院在清朝時期逐漸成為官辦學校。到了近代1905年科舉制度終於被廢除。 自己整理一下這些資料,加點自己的東西就ok了

㈢ 對中國歷史文化了解多少

只能回答個人感來覺的了解程度吧源 1.知道中國是自古不斷發展至今從未徹底斷絕過的古國 2.每個朝代的順序和名字 時代 長短 著名君主、實踐 (聊天時談歷史插得上話)3.了解重要事件 原因 意義(應付歷史考試)4.更深入 具體的了解歷史 並具有自主分析的能力 (聊天時可以裝逼了)5.研究 能分析歷史大勢 判斷偶然性和必然性 做到以史為鑒 / 對特定時代的文化有深入了解 可以參與考古
這就應該算是歷史學家了
6.再往上真的就是大師了

㈣ 說說你對中國歷史文化特點的認識

只能回答個人感覺的了解程度吧 1.知道中國是自古不斷發展至今從未徹底斷絕過的內古國容 2.每個朝代的順序和名字 時代 長短 著名君主、實踐 (聊天時談歷史插得上話)3.了解重要事件 原因 意義(應付歷史考試)4.更深入 具體的了解歷史 並具有自主分析的能力 (聊天時可以裝逼了)5.研究 能分析歷史大勢 判斷偶然性和必然性 做到以史為鑒 / 對特定時代的文化有深入了解 可以參與考古
這就應該算是歷史學家了

㈤ 結合你的理解,從歷史和事實的角度,談談你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

中國的傳統文化在中華五千年的發展歷程中為人類留下豐厚的寶藏,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文化遺產。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它包括佛教文化,道教文化,穆斯林文化,基督教文化,儒家文化,中國民族文化,哲學文化,茶文化,酒文化,建築園林文化,節日文化,中國性文化,中國中醫葯文化等,是東方整體觀念、普遍聯系、綜合思維模式的典範。它是我們的祖先傳承下來的豐厚遺產,曾長期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它所蘊含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准則。它一方面具有強烈的歷史性、遺傳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鮮活的現實性、變異性。它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今天的中國人,為我們開創新文化提供歷史的根據和現實的基礎。在今天改革開放的時代,在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過渡時期,對每個人來說都存在著一個對傳統文化的理性選擇問題。當人們站在文明轉折點的立交橋上重新審視這個文化世界的時候,既會有對未來的展望,又會有對過去的眷戀;既會有歡樂的憧憬,又會有痛苦的犧牲,歷史的轉折總是要付出代價的。近年來,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潮興盛不衰。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要素可以概括為:第一,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是中國人的內在的精神生活形式,包括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習慣等;第二,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容往往也以外在的物態的形式來表現,涉及人們衣食住行的風習和行為的規范等;第三,中國傳統文化具有在中華民族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的獨立特徵,這種民族性的文化實際上已經成為多元的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㈥ 對中國歷史文化的認識是什麼

中國歷史是一個具有無限忍耐力的民族形成與保持獨立的血淚史

㈦ 談談你對中國五千年悠久歷史的認識

五千年來中國的改革與變遷,這條東方巨龍輝煌的事跡.中華人民以其悠久的歷史,獨特的文化,屹立於東方,我國的成就曾不只一次讓其他國家大吃一驚.
中華民族的歷史,源遠流長,文明燦爛.從盤古開天闢地到三皇五帝,再到中華民國,世事蒼桑,歷盡了數不盡的悲涼與歡喜.

下五千年,英雄萬萬千.中華民族自來以勤勞.勇敢.智慧著稱於世.我們的祖先們,創造了燦爛的民族文化.我們民族的優秀代表——許多傑出的思想家.政治
家.軍事家.文學家.科學家.藝術家.不少民族英雄.起義領袖,都以他們的業績和成就,為民族的歷史畫卷增添了光彩.重溫五千年歷史,的確使我們每個炎黃
子孫感到自豪.
《中華上下五千年》匯集了人間的喜怒哀樂,淋漓盡致的描寫,引人入勝.當寫到夏朝國君壓迫百姓,荒淫奢侈時我的心中不禁生起團團怒火,為這些平民百姓打抱不平;當寫到秋瑾為
國犧牲時我又為他們滿腔的愛國熱血所振奮.當我讀到誇父逐日,感覺到誇父那種恆心,那種毅力,那種胸懷深深地打動了我;當我讀到蘇武牧時,雙又想到他真偉
大,有著無比的愛國心,足以讓每一位炎黃子孫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當我讀到後來喪權辱條約的簽訂時,更不由覺得心寒,中國如此任欺凌,心中不由感慨萬萬
千……
心中的潮起潮落完全根據朝代的變遷而變化,讓人有著身臨其境的閱讀快感.同時《中華上下五千年》又是一本非常好的教育書籍.在圖文並茂的故事中我又理解了「牧童畫家」「紅巾軍起義」「反間計」「忽必烈建元」等典故,讓我在娛樂休息中受益非淺.
曾幾何時,古埃及、古羅馬等國家都有著和中國同樣燦爛的歷史,但今天它們已失去了昔日的光澤,唯獨這東方的巨龍還閃耀著雄姿.中華漫漫五千年創造了無數世界之最和令人嘆為觀之的奇跡.在外太空僅能見的兩大工程之一萬里長城,世界上最早最全的醫葯書《本草綱目》,還有最大的廣場——天安門廣場……這樣的事例數不勝數,那都是凝聚中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與智慧的結晶啊!古人雲: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讓我們一起來看中國的歷史,看那源遠流長的文化.歷史是面鏡子,上面映的是成功和失敗,榮譽與恥辱.
學習歷史,不僅僅是懷戀過去,重要的是創造未來,發揚我們源遠流長的愛國主義傳統.當今,中國已經走向世界,世界也在擁抱中國.在我們祖國日趨強大的今天,燦爛的古文明也給祖國增色生輝.
作為新時期的少年,在學習現代科技的同時,也要扎扎實實的學好我國淵源的歷史文化,把上下五千年的燦爛文明代代相傳,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心潮澎湃:「今天我以祖國為榮,明天祖國會這我而自豪,我今後一定要努力學習……」!

摘自網路網友,謝謝。

閱讀全文

與對中國歷史文化認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