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說說中國飲食文化的歷史
到清朝時的"滿漢全席"使中國的飲食文化達到了一個登峰造極的程度.
⑵ 傳統美食展示的意義是什麼
傳統美食的展示意義,不光是品味菜品的味道,還有傳統美食的食材天然,就地取材和人們的智慧,從一道傳統美食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地方的歷史和一代代人的記憶
⑶ 中國飲食近百年變遷原因 背景 作用 影響
談中國飲食文化特色飲食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第一需要,也是社會生活的基本形式之一。然而不同的文化背景,有著不同的飲食觀念和飲食習俗,最終形成不同的飲食文化。中國飲食文化的歷史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它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發展,已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長期的發展、演變和積累過程中,中國人從飲食結構、食物製作、食物器具、營養保健和飲食審美等方面,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飲食民俗,最終創造了具有獨特風味的中國飲食文化,成為世界飲食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西方的一些國家匯集著各國的移民,深受各國飲食文化的影響,博採眾長,並結合自已的飲食習慣,形成精巧專維、自成體系的飲食文明。中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造就了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這種差異主要來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處世哲學。一、飲食結構我國歷史悠久,地域遼闊,地理環境多樣,氣候條件豐富,動植物品類繁多,這都為我國的飲食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我們的祖先們在漫長的生活實踐中,不斷選育和創造了豐富多樣的食物資源,使得我國的食物來源異常廣博。從先秦開始,中國人的膳食結構就是以糧、豆、蔬、果、谷類等植物性食料為基礎,主、副食界線分明。主食是五穀,副食是蔬菜,外加少量的肉食。據《武林舊事》記載的一次盛宴便列舉菜餚有200多道,其中,以豬、鴨、魚、蝦等物經烤、煮等諸多工藝製作成的有41道,有42道果品和蜜餞,有20道多類蔬菜,有29道各類魚干,有17種飲料,還有59道點心等。所涉及的食物種類繁多,天上地下水生陸長和各種生物幾乎無所不食,形成了令人眼花繚亂的飲食構成。可見,在南宋時期中國的飲食文化趨於成熟。據調查,中國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種,比西方多六倍。實際上,在中國人的菜餚里,素菜是平常食品。我國的主食以稻米和小麥為主,另外小米、玉米、麥蕎、土豆、紅薯和各種苕類也佔有一席之地。除了米線之外,各種麵食,如饅頭、面條、油條以及各種粥類、餅類和變化萬千的小吃類使得人們的餐桌豐富多彩。西方人秉承著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統,以漁獵、養殖為主,以採集、種植為輔,葷食較多,吃、穿、用都取之於動物,連西葯都是從動物身上取料煉制而成的。比較注意動物蛋白質和脂肪的攝取,飲食結構上,也以動物類菜品居多,主要是牛肉、雞肉、豬肉、羊肉和魚等。因此肉食在飲食中比例一直很高,到了近代,種植業比重增加,但是肉食在飲食中的比例仍然要比中國人的高。二、食物製作中國傳統菜餚對於烹調方法極為講究,常見的方法有:煮、蒸、燒、燉、烤、烹、煎、炒、炸、燴、爆、溜、鹵、扒、酥、燜、拌等。而且長期以來,由於物產和風俗的差異,各地的飲食習慣和品味愛好迥然不同,源遠流長的烹調技術經過歷代人民的創造,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地方菜系,如閩菜、川菜、粵菜、京菜、魯菜、蘇菜、湘菜、徽菜、滬菜、鄂菜、遼菜、豫菜等。各菜系在製作方法上更是各有特色:如湖北菜的煨、滑,京菜的涮、烤等,更有四川菜以味多、味廣、味厚、味道多變而著稱,素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佳話。中國飲食之所以有其獨特的魅力,關鍵就在於它的口味精美。而美味的產生,主要在於五味調和。同時,追求色、香、味、形、藝的有機統一。在色的配製上,以輔助的色彩來襯托、突出、點綴和適應主料,形成菜餚色彩的均勻柔和、主次分明、濃淡相宜、相映成趣、和諧悅目。在口味的配合上,強調香氣,突出主味,並輔佐調料,使之增香增味。在形的配製上,注重造型藝術,運用點綴、嵌釀等手法,融雕刻和菜餚於一體,形成和諧美觀的造型。中國飲食將色,形,香,味,滋,養六者融於一體,使人們得到了視覺,觸覺,味覺的綜合享受,構成了以美味為核心,以養身為目的的中國烹飪特色。它選料謹慎,刀工精細,造型逼真,色彩鮮艷,拼配巧妙,有著無可爭辯的歷史地位。西方飲食,牛排都只有一種味道,無藝術可言。作為菜餚,雞就是雞,牛排就是牛排,縱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盤中進行的,一盤「法式羊排」,一邊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邊配煮青豆,加幾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對比鮮明,但在滋味上各種原料互不相干、調和,各是各的味,簡單明了。相比西方飲食,中華美食文化奇樹一幟,食花美天下。三、食物器皿飲食用具的多樣性也是中國飲食文化的一大特色。特別用竹筷進食,運用自如,經濟方便,被歐美人士贊為是藝術的創造。中國飲食用具從用途上來分,有豆、罐、鬲、杯、盆、碗、盒、瓮、壺、甑、盤等等;從材料上來分,有陶製品、瓷製品、金屬製品和竹木製品等等;隨著生產力的提高和人類生活水平的不斷進步,飲食用具在材料、質量、形態等諸方面都發生了新的變化。從隋唐開始,已大量使用了金銀等貴金屬所制的飲食用具,在民間,陶瓷用具大量使用,到了唐宋時期,中國瓷器享譽海外。直到現代,陶瓷食具美不勝收,燦爛輝煌,成為中國飲食文化中的一個亮點和特色。西方人多用金屬刀叉,以及各種杯、盤、盅、碟,其餐具的種類,很是單調。四、營養保健以穀物為主,注重飲食保健。就是以穀物為主,肉少糧多,輔以菜蔬,這就是典型的飯菜結構。其中飯是主食,而菜則是為了下飯,即助飯下咽。中國人很注重飲食的營養保健,主張營養成份合理搭配,平衡飲食,通過調配食用五穀、五果、五畜、五菜等氣味、功用各不相同的食品,以達到陰陽平衡、臟腑協調、補精益氣、養身健體的目的。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孔子就提出了「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飲食觀,同時還概括了十條「不食」以及注重衛生,遵守時節,講究營養,有節制不過量的科學飲食法則。西方人也注重飲食科學,講究食物製作嚴格按科學規范行事,要求調料的添加量精確到克,烹調時間精確到秒,把廚房弄得像個化學實驗室,而牛排的味道從紐約到舊金山別無二致。五、飲食審美中國飲食在不斷的發展中形成了「十美風格」:講究味、色、香、質、形、序、器、適、境、趣的和諧統一。中國的烹飪,不僅技術精湛,而且講究菜餚的美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協調一致。對菜餚美感的表現是多方面的,無論是個紅蘿卜,還是一個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種造型,獨樹一幟,達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諧統一,給人以精神和物質高度統一的特殊享受。而對於西方人來說,飲食大約只是一種必需的生理活動,對於其中美的追求,卻忽略了。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是明顯的,而且各有長處。隨著經濟全球化及信息交換的加快,中西飲食文化將在碰撞中融合,在融合中互補。現在中國人的餐桌上正在加大肉類和奶類食品的比重;同樣,西餐也開始向中餐的色、香、味、意、形的境界發展,中西餐飲文化將在交流中共同發展,人們將會享受到更美味、更快捷、更營養的食品。參考文獻:1.王新婷、金鳴娟、姚晚霞.中國傳統文化概論.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42.趙洪恩、李寶席.中國傳統文化通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姚偉鈞.中國飲食文化探源.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884.易艷萍、馬寅初.西方文化背景知識選講.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5.徐旺生.民以食為天——中華美食文化.海南出版社,1993
⑷ 求營養美食,要有歷史意義,來歷,做法等,高分尋求!!!~~~
宮保雞丁
宮爆雞丁,又稱宮保雞丁,川菜系中的傳統名菜,由雞丁、干辣椒、花生米等炒制而成。由於其入口鮮辣,雞肉的鮮嫩配合花生的香脆,廣受大眾歡迎。尤其在英美等西方國家,宮保雞丁「泛濫成災」,幾成中國菜代名詞,情形類似於義大利菜中的義大利面條。
宮保雞丁的來歷
關於宮保雞丁的來歷,一般認為和丁寶楨有關,丁寶楨原籍貴州,清咸豐年間進士,曾任山東巡撫,後任四川總督。他一向很喜歡吃辣椒與豬肉、雞肉爆炒的菜餚,據說在山東任職時,他就命家廚製作「醬爆雞丁」等菜,很合胃口,但那時此菜還未出名。調任四川總督後,每遇宴客,他都讓家廚用花生米、干辣椒和嫩雞肉炒制雞丁,肉嫩味美,很受客人歡迎。後來他由於戍邊御敵有功被朝廷封為「太子少保」,人稱「丁宮保」,其家廚烹制的炒雞丁,也被稱為「宮保雞丁」。
另外,也有說法認為這道菜源起於著名人物左宗棠。說左宗棠最喜歡吃家廚給他做的雞,而做法就是將雞肉切成丁,再配上花生,筍丁,木耳等配料一起抄。清朝巡撫有宮保,少保等稱號,又因為左宗棠曾任巡撫,被稱為左宮保,所以人們就稱此菜為宮保雞丁。
宮保雞丁的做法
主料:雞脯肉
輔料:去衣油酥花生仁、混合油、味精、干辣椒、花椒、鹽、白醬油、紅醬油、料酒、白糖、醋、蔥、蒜、姜、鮮湯(可用清水代替,想好吃點就用湯)、水豆粉
操作方法:
第一,將雞脯肉切成2厘米左右的丁,碼上鹽、白醬油、紅醬油、水豆粉待用。
第二,干辣椒、蔥白切短節,姜、蒜切片。
第三,滋汁(就是勾欠)碗內放白醬油、白糖、醋、味精、鮮湯、水豆粉。第四,炒鍋制好後,放混合油燒至六成熱時,放入干辣椒節和花椒炸一下,隨即放入碼好味的雞丁,炒散後再放入姜蒜片、蔥節,炒幾下放入料酒、滋汁和花生仁,收汁亮油起鍋,ok完成。
注意:雞丁大小最好一樣,干辣椒和花椒不能炸得太焦,以免失去香辣的特點。
兌滋汁要寬一點,這是因為,起鍋時要加花生,要不起鍋後的雞丁就會太干。
價值
營養價值:
雞肉:雞肉有溫中益氣,補精添髓,補虛益智的作用。《神農本草經》上說常吃雞肉能通神;後世醫家大多認為食之令人聰慧。
雞:雞肉肉質細嫩,滋味鮮美,並富有營養,有滋補養身的作用。雞肉中蛋白質的含量比例很高,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有增強體力、強壯身體的作用。雞肉含有對人體生長發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類,是中國人膳食結構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來源之一。雞肉對營養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勞、月經不調、貧血、虛弱等有很好的食療作用。祖國醫學還認為,雞肉有溫中益氣、補虛填精、健脾胃、活血脈、強筋骨的功效。
花生仁(炸):花生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E、鈣、鎂、鋅等營養元素,有增強記憶力、抗老化、止血、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減少腸癌發生的作用;但其經過油炸後,性質熱燥,不宜多食。
雞蛋清:雞蛋清富含蛋白質和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和少量醋酸,可以增強皮膚的潤滑作用,保護皮膚的微酸性,以防細菌感染;此外,雞蛋清還具有清熱解毒作用;我國中醫還認為,雞蛋清性微寒而氣清,能易經補氣,潤肺利咽,清熱解毒,有助於延緩衰老。
⑸ 飲食的文化與歷史
一談到中國飲食文化,許多人會對中國食譜以及中國菜的色、香、味、形贊不絕口。但是如果要從比較的角度來探討飲食文化,可以操作的辦法是把握住中國飲食文化的精髓。沒有比較就沒有鑒別。筆者在這里認為,比較可行的辦法是在討論中國飲食文化時,從飲食生活方式的角度來著手。而實際上,中國飲食文化,實際上也是指中國人的飲食生活方式。而要談中國飲食文化就必須涉及到中國文化,兩者的關聯是極其密切的。因而我們有必要先對中國文化的某些特徵作一闡述。
中國文化是一個什麼樣的文化呢?這必須了解一下早期中國文化的地理環境,因為是在早期,文化受環境的制約越大。中國位於亞洲大陸的東南部,西北面是茫茫的沙漠、草原和戈壁,東南則是茫茫的大海。中國文化的主要溫床黃河流域的土地十分雖然較肥沃,但是其它環境較惡劣,多風少雨,生存的條件不好。文明產生以後,當時的文化就以比較強烈的現實主義的思潮表現出來,倫理道德的色彩十分濃厚。因為這個社會需要謙讓需要少欲,而一個社會需要什麼的時候,往往是她缺少什麼的時候。中國文化從一開始就表現出早熟的特徵。馬克思就曾經認為,中國文明是一個早熟的嬰兒,她的發育過程中具有明顯的超前特徵。反觀西方文明,則大相徑庭。西方文化的童年時代的希臘文明,以其獨有的浪溫氣息寫入文明史,馬克思曾經認為希臘文明是一個發育正常的嬰兒。中國文化的生存土壤,因而中國文明以其強烈的道德和禁慾特徵貫穿始終。先秦時期諸子百家相互詰難,殫精竭力卻殊途同歸,目的是建立一個沒有爭斗的理想世界。但這只是理想而已。戰國之際,列國紛爭,以實力相較,最終秦國因鼓勵軍功,獎勵耕戰而一統天下,這是人心所向。天下紛爭,百姓如何生活,這也是歷史的選擇。只有一統,才不至於「天下幾人稱王,幾人稱帝?」(曹操語)
先秦時期,中國南方楚國也是曾流露出浪漫主義的思潮,但是很快被北方現實主義的思潮所籠罩和淹沒,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書同文,以後的歷史就是天子一統的歷史。中國的封建社會為了維護這一統的局面,允許君王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但同時賦予他許多封建禮儀進行約束;中國有世界上最早的公平取官的文官制度——科舉制;中國歷史上呼喚清官,一旦出現便歌之頌之,並為之產生崇拜。所以中國盡管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宗教,但是其某些特徵與宗教的特徵有相似性,也有它自己的神;如果把這一現象也視為宗教的話,那麼中國式的宗教則是在現實意義上的極端的理想主義。中國歷史上的極度理想主義也因之產生,它也有神,只不過其所造之神是以現實中的人為化身的,而現實中的人是不可能充當理想中的神的,所以中國歷史上造神運動層出不窮,直至今天。或者說中國人的宗教是一種多神崇拜,而不是一神崇拜,什麼財神、葯神、灶神、媽祖等,都被視為神而被崇拜。中國文化還具有另外的兩大特徵:其一是絕對地追求適用,而杜絕一切的不實用的東西。從中國的科技史的歷程中可以看到,歷史上,所有的實用的技術十分發達,如農業科技和醫學十分發達,當然煉丹術在皇帝追求長生不老的過程中也很發達,其中確實包含有化學方面的知識。中國的手工業十分發達,而近代機器大工業生產,如蒸汽機沒有在中國被發明。十五世紀以前,世界上絕大部分發明是在中國人手中產生的,但是近代以後需要通過一系列實驗手段才能產生的近代科學未能在中國產生:中國文化表現出特有的仁愛特徵。孔子的思想的核心是「仁者愛人」,因為仁慈,中國人實施多子繼承製度,這樣財產一方面得以析散,另一方面限制了遠距離的遷徙,中國人安土重遷與之關系重大。這一繼承製度限制了商業的發展,從而便多子多福的思想得以產生,多子多福的思想使社會的人口增加,派生出更多的多子多福,社會人口壓力始終存在,只要社會的生產力能夠養活多少人口,就會有多少人口出現。
中國飲食文化的諸多特徵,體現在飲食文化之上,直接影響著中國飲食文化的發展。首先因為人口壓力以及其它多種原因的存在,所以中國人的飲食從先秦開始,就是以穀物為主,肉少糧多,輔以菜蔬,這就是典型的飯菜結構。其中飯是主糧,而菜則是為了下飯,即助飯下咽。為什麼要助飯下咽呢?那是因為主食並不可口,必須有一種物質來輔助它使人們能夠吃下去。當然菜的功能和鹽的功能有共同點,但是不等同於鹽。這樣促使中國的烹飪的首要目的是裝點飲食,使不可口的食物變得精妙絕倫;其次,由於中國文化追求衫,中國手工業的發達,所以烹飪中的飲食加工技術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體現了中國文化的衫特徵。所有這些,使中國飲食文化有如下特徵。其一,中國烹飪技術發達,許多西方人看來不可食的物品,經過中國廚師的勞作,變得使人一見而食慾頓開;其二,中國人的食譜廣泛,舉凡能夠食者皆食,毫無禁忌;其三,中國救荒的著述特別多,以備飢荒之年以野菜充飢之用;其四,中國人將食的追求作為人生至樂來追求,吃飯成為第一要求。由於中國人在吃的方面不能夠隨心所欲,有詩為證:
紅日巡天過午遲,腹中虛實自家知。
人生一飽非難事,僅在風調雨順時。
因此長期以來吃穿不愁難以辦到,所以吃在中國人的生活中佔有特殊的位置,證據不勝枚舉。
此外,我們可以對西方飲食文化的某些特徵加以分析,也許能夠加深對中國飲食文化的理解。西方的飲食,由於最初是主要以畜牧為主,內食的天然可口限制了烹飪的發展,歐洲人在顯示富裕的時候,多是飲食的工具來表現,如各種的器皿的多少和豪華成為講究的內容。另外也不把吃這種人生易於滿足的事情作為人生的至樂來追求。西方人的人生追求,正好同一句中國的俗語語可以高度概括,即「飽曖思淫慾」。他們更多地追求情愛,西方文化體現出一種「情愛文化」,而中國文化則體現出一種「吃的文化」。
但是我們還要指出的是,中國飲食的諸多特徵,是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看不到的。宮廷飲食,市肆飲食則能夠更好、更全面地表現出這些特徵。平民的節日飲食,如春節,也許能夠部分地表現出這些特徵來,但是春節對於一年的365天來說畢竟是短暫的一瞬間,如曇花一現。
文化無優劣,飲食文化也無優劣,其區別只不過是不同的環境條件下的生活方式或者飲食方式的不同罷了。但是如何理解和分析這一區別則是非常重要的。本書的目的基於這一點而作一點嘗試,是否能夠得到大多數讀者的認可不得而知。在大多數情況下下本人屬於那種「遠庖廚」者,並不懂得烹飪,也不是美食家,但是本人深知「一飯一粥當思來之不易」,在此意義上,把我對於中國飲食文化的某些看法,行之於筆端,希望得到方家的指教。
⑹ 飲食對人類的發展有何意義
食物與進化的關系──素食是人類未來進化的必由之路
有時候,一些在科學界尚未形成定論的推斷會在公眾中被當作真理流傳。「肉食在人類進化史上具有重要意義」這一論斷就是其中一例。本論文對此進行了深入的分析,並告訴大家這其實只是一個似是而非的推斷,沒有嚴謹的科學依據。本文作者侯亞梅是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曾在美國《科學》雜志以封面規格發表文章駁斥了一個長期存在的假設──東亞的直立人比非洲直立人缺少智慧和適應能力,並引起國際轟動,促使考古研究不得不對亞洲人類文明起源進行重新評估,2004年她曾獲得國家「首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稱號。胡宏是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
而2009年11月則是歷史上最有影響的著作之一《物種起源》發表150周年。達爾文不僅在自然科學上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他的博愛與睿智也極大的影響了人文科學。在兩個世紀的時間里,沒有一個科學家對科學、政治、宗教、哲學和藝術的影響能與達爾文相比。達爾文的愛心包含了所有的動物。他說:「人與高等哺乳類動物在智力方面沒有根本的差異…在精神方面人與高等動物之間有很大差異,不過這種差異僅僅是量的差異,不是本質或類上的差異 (1)」。他明確的告訴我們:「對所有生物的愛是人類最高貴的品德 (2)。」 民以食為天,在人類進化史中飲食對人類的生存無疑具有無與倫比的重要性。出於對動物生命的尊重與愛,達爾文本人是一位素食者。不過許多營養學家在飲食觀點方面並不認同達爾文的觀點,他們試圖通過史前考古從生命進化中發現一些為自己的肉食營養學觀點提供證據的事實。如美國卡蘿琳·M·龐德博士在其所著的《生命與脂肪》一書中指出「轉向食肉的時間正好與人科動物化石的顱腔迅速大的時間相吻合。許多人類學家認為,這種相互關系是一種因果關系,食肉直接導致了智力的改善,從而為進化成為現代人鋪平了道路。所以,從史前到現在,肉食對於我們人類來說一直是一種比較寶貴的食物。」使人體獲得完全蛋白、維生素以及其它各種營養物質的來源。特別是肉類能提供鋅、維生素B12、鈣、鐵和維生素A等基本營養素,而這些營養物質很難在素食中攝取」。 依據卡蘿琳·M·龐德博士的觀點,素食者會令人營養不良,而且還會使人的進化停止,智力減退。這段聳人聽聞的說法會使任何一個准備嘗試成為素食者的人望而卻步,而一個喜歡吃肉的人看了這段話就更會堅信素食者是自虐狂,反而更加相信吃肉有助於人類的進化。然而,如果作較為深入的分析,我們就可以發現這種觀點並沒有科學的依據。下面我們來作一些詳細的分析。 生命的進化是我們這個地球上最重要也是最為復雜的事件,科學界對此已有一定的了解,並且已經可以給出一個大致的生物進化框圖,然而依據這些有限的事實得出結論時仍需非常謹慎。科學哲學家波普爾在其名著《科學發現的邏輯》中把科學的這種特性稱為可證偽性。他說:「應該作為分解標准(指科學與偽科學之間的分界標准)的不是可證實性,而是可證偽性,換言之,我不要求一個科學體系能一勞永逸地在肯定的意義上被選拔出來;我要求它具有這樣的邏輯形式,它能在否定的意義上藉助經驗被選拔出來:一個經驗的科學體系必須能被經驗反駁。」正因為如此,科學研究中常有不同的觀點在相互爭論,要搞清事實的真相,我們不能只聽一面之詞,需要對各種觀點做辯證的分析,進行深入探究後才能獲得較為正確的結論。本文試圖通過對食物與進化關系的分析,為人類進一步邁向更高等的生命進化提出一些飲食方面的建議。 好的科學研究離不開人文的精神指導,在研究人的進化問題時,如果離開了道德的指導極易得出荒唐的結論。為了得出更為客觀正確的結論。下面我們列舉一些與此有關的各種觀點進行一些較為深入的分析,看科學關於肉食與進化之間關系的結論到底如何。 首先我們簡單介紹一下有關人類進化方面一些公認的事實。 依據人類學的研究,人類進化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階段(以下文字中的人類學資料來源於雅·雅·羅金斯基, 馬·格·列義著的《人類學》:人的前驅(南方古猿)時代,南方古猿從其樹棲的祖先那裡得到的重要遺傳特徵是能夠使用物體的手以及大腦皮層的相應部分。在生活習性上,南方古猿從其祖先那裡獲得的另一個十分重要的特徵是高度發達的群居性。南方古猿首先應該具有了作為用手動物和群居動物所具有的那些能力,它們具有尋找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但還不具備有意識地製造工具的能力。由於年代久遠,南方古猿詳細的食物結構很難從田野考古挖掘事實進行推斷,我們只能粗略地推斷南方古猿可能是雜食動物。不過依據美國人喬治·薩勒研究在自然條件下山地大猩猩的生活和行為的著作以及英國科學家珍妮·古道爾在坦尚尼亞坦噶尼客湖東岸對黑猩猩的研究著作,我們可以知道一些關於猩猩飲食方面的詳細資料,以彌補考古學的不足。依據這些現代動物學家的觀察,在179個山地大猩猩的巢約有半數在地上,而黑猩猩的巢則通常建在樹上;大猩猩是和平的動物,而黑猩猩則往往具有攻擊性;大猩猩完全以植物為食(它食用約29種食物),而黑猩猩則經常食肉,它捕食的對象有疣猴、小狒狒、紅尾猴和蘭色的長尾猴等;大猩猩、黑猩猩與南方古猿有什麼關系?
直立人,即遠古時代。其最重要的特點是能有意識地製造工具,遠古人最重要的工具之一是手斧。考古學家認為舍利時代的手斧的主要用處是發揮最符合其形狀與重量的功能,既用於砍砸與粗削;這些作用有兩個目的:(1)製造原始的棍棒與帶尖的木頭工具,比如木矛等;(2)用於分解已經打死的動物的屍體以及敲開動物的頭骨取髓等。所以直立人也是雜食動物。直立人的腦量比猩猩的腦量大幅增加(從435-650立方厘米增加到800-1225立方厘米)。美國卡蘿琳·M·龐德博士在其所著的《生命與脂肪》一書中所採用的「轉向食肉的時間正好與人科動物化石的顱腔迅速增大的時間相吻合」觀點可能就是基於關於直立人製作工具手斧等的功用提出的。
尼安德特人,或古人時代。對於古人文化,我們可以根據大量的莫斯特遺址的出土的工具作出判斷,莫斯特工具的特點是加工更為精細、規整,形狀更為多樣。出現了簡單的骨製品。根據在莫斯特遺址廣泛分布的篝火、燒骨、灰燼堆的遺址看來,完全可以推斷尼安德特人已經具有人工取火用火的能力。所以從尼安德特人時代起,人類開始熟食,尼安德特人也是雜食動物。尼安德特人的大腦比直立人不僅腦量更大而且結構也有較大變化,比如顱內模的絕對高度和相對高度(主要是在頂骨部位)增大等。有人以此推斷熟食對大腦進化的重要性。
現代人或新人時代就不必多說了。 上述考古學家依據遠古人類(或直立人)製作的手斧的石器的功用推斷遠古人類是吃肉的,這個結論或許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如果進一步推斷吃肉是人類進化的必要條件那就有問題了。營養是否全面呢?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大家可以看一看《不吃肉能獲得足夠的營養嗎?》一文。從文中可以看出素食不僅不比肉食營養差,而且比肉食營養好。如果再加上植物性中草葯的調理,素食的營養遠超肉類。有關這方面的詳細介紹大家可以看專業書《素食者膳食指南》
綜上所述,生命進化是我們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事件,也是最復雜的事件,促使進化的因素眾多,有多種理論解釋進化機理。「食肉的假設理論是其中的一種。但是這種理論,由於肉食動物比素食動物更為兇殘好鬥,容易導引出人類的進化是越來越多的依靠用來殺害的武器來獲取肉食,一種史前的武器競賽促進了腦的發展的結論,故很少有人認同該理論」。
⑺ 飲食的歷史
我國的烹調技術在距今3000年左右的殷,周時代就有了高度的發展。在調味方面,已能夠釀造醬油,醋,酒,且能製作多種多樣的醬,烹調方法也相應地多樣化了。
在秦以後到近代的2000年間,我國的烹飪技術有了很大的提高。經過長期的發展提高,我國的烹飪技術融匯了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使中國菜點形成了具有中華民族文化風格的特點,如選料講究,刀工精細,配料巧妙,精於運用火候,調味豐富多采,烹調方法多樣,菜點品種豐富,講究器皿等。
在世界上是享有盛譽的,華僑和華裔外籍人在海外謀取生,經營最為普遍的產業就是餐飲業.有華人處應有中國餐館,中國的飲食可以說是「食」被天下.這一現象早在本世紀初時,就被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先生敏銳地觀察到了。孫中山先生在其《建國方略》一書中說:「我中國近代文明進化,事事皆落人之後,惟飲食一道之進步,至今尚為各國所不及。」孫中山先生的這一論述十分正確,而事實上確如孫中山先生所言,中華文明到了近代,被西方文明沖擊得七零八落,有識之士莫不診脈問疾。然而中國餐館則大異其趣,居然能夠登陸歐美,遍布全球,所向披靡,至今世界上幾乎每一個角落都有中餐館。這種強烈的反差引起了學術界的關注,但是並沒有一個較有說服力的解釋。我們認為,中國餐館能夠遍布世界各地不是一個孤立和偶然的現象,其中的原因與中國飲食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因而探討一下中國飲食文化的某些特徵,將有利於我們對於這一現象的解釋。
一談到中國飲食文化,許多人會對中國食譜以及中國菜的色、香、味、形贊不絕口。但是如果要從比較的角度來探討飲食文化,可以操作的辦法是把握住中國飲食文化的精髓。沒有比較就沒有鑒別。筆者在這里認為,比較可行的辦法是在討論中國飲食文化時,從飲食生活方式的角度來著手。而實際上,中國飲食文化,實際上也是指中國人的飲食生活方式。而要談中國飲食文化就必須涉及到中國文化,兩者的關聯是極其密切的。因而我們有必要先對中國文化的某些特徵作一闡述。
中國文化是一個什麼樣的文化呢?這必須了解一下早期中國文化的地理環境,因為越是在早期,文化受環境的制約越大。中國位於亞洲大陸的東南部,西北面是茫茫的沙漠、草原和戈壁,東南則是茫茫的大海。中國文化的主要溫床黃河流域的土地十分雖然較肥沃,但是其它環境較惡劣,多風少雨,生存的條件親不好。文明產生以後,當時的文化就以比較強烈的現實主義的思潮表現出來,倫理道德的色彩十分濃厚。因為這個社會需要謙讓需要少欲,而一個社會需要什麼的時候,往往是她缺少什麼的時候。中國文化從一開始就表現出早熟的特徵。馬克思就曾經認為,中國文明是一個早熟的嬰兒,她的發育過程中具有明顯的超前特徵。反觀西方文明,則大相徑庭。西方文化的童年時代的希臘文明,以其獨有的浪溫氣息寫入文明史,馬克思曾經認為希臘文明是一個發育正常的嬰兒。中國文化的生存土壤,在其發展過程中逐漸乾旱,逐漸變得不得於農業的生產,由於土壤及其它因素等十分不利於農業生產,現實的苦難產生不了文化的浪漫,因而中國文明以其強烈的道德和禁慾特徵貫穿始終。先秦時期諸子百家相互詰難,殫精竭力卻殊途同歸,目的是建立一個沒有爭斗的理想世界。但這只是理想而已。戰國之際,列國紛爭,以實力相較,最終秦國因鼓勵軍功,獎勵耕戰而一統天下,這是人心所向。天下紛爭,百姓如何生活,這也是歷史的選擇。只有一統,才不至於「天下幾人稱王,幾人稱帝。」?(曹操語)
先秦時期,中國南方楚國也是曾流露出浪漫主義的思潮,但是很快被北方現實主義的思潮所籠罩和淹沒,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書同文,以後的歷史就是天子一統的歷史。中國的封建社會為了維護這一統的局面,允許君王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但同時賦予他許多封建禮儀進行約束;中國有世界上最早的公平取官的文官制度——科舉制;中國歷史上呼喚清官,一旦出現便歌之頌之,並為之產生崇拜。所以中國盡管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宗教,但是其某些特徵與宗教的特徵有相似性,也有它自己的神;如果把這一現象也視為宗教的話,那麼中國式的宗教則是在現實意義上的極端的理想主義。中國歷史上的極度理想主義也因之產生,它也有神,只不過其所造之神是以現實中的人為化身的,而現實中的人是不可能充當理想中的神的,所以中國歷史上造神運動層出不窮,直至今天。或者說中國人的宗教是一種多神崇拜,而不是一神崇拜,什麼財神、葯神、灶神、媽祖等,都被視為神而被崇拜。中國文化還具有另外的兩大特徵:其一是絕對地追求適用,而杜絕一切的不實用的東西。從中國的科技史的歷程中可以看到,歷史上,所有的實用的技術十分發達,如農業科技和醫學十分發達,而有關的非實用的一些東西則無法發展。先秦時期墨家的有關光學和幾何學的知識,在漢代獨尊儒術以後,沒有能夠繼續發展下去。中國沒有產生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基礎學科。當然煉丹術在皇帝追求長生不老的過程中也很發達,其中確實包含有化學方面的知識。中國的手工業十分發達,而近代機器大工業生產,如蒸汽機沒有在中國被發明。十五世紀以前,世界上絕大部分發明是在中國人手中產生的,但是近代以後需要通過一系列實驗手段才能產生的近代科學未能在中國產生:中國文化表現出特有的仁愛特徵。孔子的思想的核心是「仁者愛人」,因為仁慈,中國人實施多子繼承製度,這樣財產一方面得以析散,另一方面限制了遠距離的遷徙,中國人安土重遷與之關系重大。這一繼承製度限制了商業的發展,從而便多子多福的思想得以產生,多子多福的思想使社會的人口增加,派生出更多的多子多福,社會人口壓力始終存在,只要社會的生產力能夠養活多少人口,就會有多少人口出現。
中國飲食文化的諸多特徵,體現在飲食文化之上,直接影響著中國飲食文化的發展。首先因為人口壓力以及其它多種原因的存在,所以中國人的飲食從先秦開始,就是以穀物為主,肉少糧多,輔以菜蔬,這就是典型的飯菜結構。其中飯是主食,而菜則是為了下飯,即助飯下咽。為什麼要助飯下咽呢?那是因為主食並不可口,必須有一種物質來輔助它使人們能夠吃下去。當然菜的功能和鹽的功能有共同點,但是不等同於鹽。這樣促使中國的烹飪的首要目的是裝點飲食,使不可口的食物變得精妙絕倫;其次,由於中國文化追求衫,中國手工業的發達,所以烹飪中的飲食加工技術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體現了中國文化的衫特徵。所有這些,使中國飲食文化有如下特徵。其一,中國烹飪技術發達,許多西方人看來不可食的物品,經過中國廚師的勞作,變得使人一見而食慾頓開;其二,中國人的食譜廣泛,舉凡能夠食者皆食,毫無禁忌;其三,中國救荒的著述特別多,以備飢荒之年以野菜充飢之用;其四,中國人將食的追求作為人生至樂來追求,吃飯成為第一要求。由於中國人在吃的方面不能夠隨心所欲,有詩為證:
紅日巡天過午遲,腹中虛實自家知。
人生一飽非難事,僅在風調雨順時。
因此長期以來吃穿不愁難以辦到,所以吃在中國人的生活中佔有特殊的位置,證據不勝枚舉。
此外,我們可以對西方飲食文化的某些特徵加以分析,也許能夠加深對中國飲食文化的理解。西方的飲食,由於最初是主要以畜牧為主,肉食在飲食聽比例一直很高,到了近代,種植業比重增加,但是肉食在飲食中的比例仍然要比中國人的高。由於肉食的天然可口,所以西方人沒有必要對飲食進行裝點,內食的天然可口限制了烹飪的發展,歐洲人在顯示富裕的時候,多是飲食的工具來表現,如各種的器皿的多少和豪華成為講究的內容。另外也不把吃這種人生易於滿足的事情作為人生的至樂來追求。西方人的人生追求,正好同一句中國的俗語語可以高度概括,即「飽曖思淫慾」。他們更多地追求情愛,西方文化體現出一種「情愛文化」,而中國文化則體現出一種「吃的文化」。
但是我們還要指出的是,中國飲食的諸多特徵,是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看不到的。宮廷飲食,市肆飲食則能夠更好、更全面地表現出這些特徵。平民的節日飲食,如春節,也許能夠部分地表現出這些特徵來,但是春節對於一年的365天來說畢竟是短暫的一瞬間,如曇花一現。
文化無優劣,飲食文化也無優劣,其區別只不過是不同的環境條件下的生活方式或者飲食方式的不同罷了。但是如何理解和分析這一區別則是非常重要的。本書的目的基於這一點而作一點嘗試,是否能夠得到大多數讀者的認可不得而知。在大多數情況下下本人屬於那種「遠庖廚」者,並不懂得烹飪,也不是美食家,但是本人深知「一飯一粥當思來之不易」,在此意義上,把我對於中國飲食文化的某些看法,行之於筆端,希望得到方家的指教
⑻ 食品生物技術發展過程中的歷史事件及其意義
食品生物技術發展過程中的歷史事變和意義的話,是為了讓食品生產的更快速更方便,味道也是更美觀。
⑼ 中國飲食文化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國家的歷史有長有短,疆域有大有小,實力有強有弱,人口有多有少,民族構成、宗教信仰、政權性質和經濟結構也有差異,故而各國的飲食文化是不一樣的。
中國飲食文化
在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中的陰陽五行哲學思想、儒家倫理道德觀念、中醫營養攝生學說,還有文化藝術成就、飲食審美風尚、民族性格特徵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創造出彪炳史冊的中國烹飪技藝,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國飲食文化。
從沿革看,中國飲食文化綿延170多萬年,分為生食、熟食、自然烹飪、科學烹飪4個發展階段,推出6萬多種傳統菜點、2萬多種工業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風味流派,獲得「烹飪王國」的美譽。
從內涵上看,中國飲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開發與利用、食具的運用與創新、食品的生產與消費、餐飲的服務與接待、餐飲業與食品業的經營與管理,以及飲食與國泰民安、飲食與文學藝術、飲食與人生境界的關系等,深厚廣博。
從外延看,中國飲食文化可以從時代與技法、地域與經濟、民族與宗教、食品與食具、消費與層次、民俗與功能等多種角度進行分類,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體現出不同的使用價值,異彩紛呈。
從特質看,中國飲食文化突出養助益充的營衛論(素食為主,重視葯膳和進補),並且講究「色、香、味」俱全。五味調和的境界說(風味鮮明,適口者珍,有「舌頭菜」之譽),奇正互變的烹調法(廚規為本,靈活變通),暢神怡情的美食觀(文質彬彬,寓教於食)等4大屬性,有著不同於海外各國飲食文化的天生麗質。
從影響看,中國飲食文化直接影響到日本、蒙古、朝鮮、韓國、泰國、新加坡等國家,是東方飲食文化圈的軸心;與此同時,它還間接影響到歐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國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醬醋、麵食、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數十億人。
總之,中國飲食文化是一種廣視野、深層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區域文化;是中華各族人民在100多萬年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在食源開發、食具研製、食品調理、營養保健和飲食審美等方面創造、積累並影響周邊國家和世界的物質財富及精神財富。
中國飲食文化特點
中國是文明是國,亦是悠久飲食文化之境地。吾存於世,吃喝二十餘年,有所心得有所感悟,現將飲食文化歸納出以下幾個特點,望大家見教:
第一,風味多樣。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各地氣候、物產、風俗習慣都存在著差異,長期以來,在飲食上也就形成了許多風味。我國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說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東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齊魯、淮揚、粵閩四大風味。
第二,四季有別。一年四季,按季節而吃,是中國烹飪又一大特徵。自古以來,我國一直按季節變化來調味、配菜,冬天味醇濃厚,夏天清淡涼爽;冬天多燉燜煨,夏天多涼拌冷凍。
第三,講究美感。中國的烹飪,不僅技術精湛,而且有講究菜餚美感的傳統,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協調一致。對菜餚美感的表現是多方面的,無論是個紅蘿卜,還是一個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種造型,獨樹一幟,達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諧統一,給人以精神和物質高度統一的特殊享受。
第四,注重情趣。我國烹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僅對飯菜點心的色、香、味有嚴格的要求,而且對它們的命名、品味的方式、進餐時的節奏、娛樂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中國菜餚的名稱可以說出神入化、雅俗共賞。菜餚名稱既有根據主、輔、調料及烹調方法的寫實命名,也有根據歷史掌故、神話傳說、名人食趣、菜餚形象來命名的,如『全家福』、『將軍過橋』、『獅子頭』、『叫化雞』、『龍鳳呈祥』、『鴻門宴』、『東坡肉』……
第五,食醫結合。我國的烹飪技術,與醫療保健有密切的聯系,在幾千年前有『醫食同源』和『葯膳同功』的說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葯用價值,做成各種美味佳餚,達到對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古代的中國人還特別強調進食與宇宙節律協調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同性質的食物,甚至加工烹飪食物也要考慮到季節、氣候等因素。這些思想早在先秦就已經形成,在《禮記·月令》就有明確的記載,而且反對顛倒季節,如春「行夏令」「行秋令」「行冬令」必有天殃;當然也反對食用反季節食品,孔子說的「不食不時」,包含有兩重意思一是定時吃飯,二是不吃反季節食品,與當代人的意識正相反,有些吃反季節食品是為了擺闊。西漢時,皇宮中便開始用溫室種植「蔥韭菜茹」,西晉富翁石崇家也有暖棚。這種強調適應宇宙節律的思想意識的確是華夏飲食文化所獨有的。這種意識殘留到現代的大約僅有節日食俗了(中醫中葯里也有一些,但未受到重視)。
「陰陽五行」說是傳統思想所設定的世界模式,也被認為是宇宙規律。人是「三才」之一,飲食是人類生活所不可少的、製作飲食的烹飪必然也要循此規律。因此,不僅把味道分為五,並產生了「五味」說(其實人能感覺到的「味」不止有五,但二三千年前,能分辨出五種也不算少),而且還削足適履地把為數眾多(當時人們已經認識到這一點)的穀物、畜類、蔬菜、水果分別納入「五穀」「五肉」「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這使人感到荒誕。更令人驚奇的是還有「凡飲,養陽氣也;凡食,養陰氣也」(《禮記·郊特牲》)。並認為只有飲和食與天地陰陽互相協調,這樣才能「交與神明」,上通於天,從而達到「天人合一」的效果。因此在祭天時要嚴格遵循陰陽五行之說。這種說法被後來的道教所繼承,成為他們飲食理論的一個出發點,如認為吃食物是增加人體陰氣的,如「五穀充體而不能益壽」「食氣者壽」等,要修煉、要獲得陽氣就要盡量少吃、最佳境界是不吃,走「辟穀」的境界。
中和之美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最高的審美理想。「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者也。至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禮記·中庸》)。什麼叫「中」?不能簡單地用「中間」來概括它。這個「中」指恰到好處,合乎度。有點像河南話中的那個「中」。「和」也是烹飪概念。《古文尚書·說命》中就有「若作和羹,惟爾鹽梅」的名句,意思是要做好羹湯,關鍵是調和好咸(鹽)酸(梅)二味,以此比喻治國。《左傳》中晏嬰(齊國賢相)也與齊景公談論過什麼是「和」,指出「和」不是「同」,和是要建立不同意見的協調的基礎上的。因此中國哲人認為天地萬物都在「中和」的狀態下找到自己的位置以繁衍發育。這種審美理想建築在個體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之上。這種通過調諧而實現「中和之美」的想法是在上古烹調實踐與理論的啟發和影響下產生的,而反過來又影響了人們的整個的飲食生活,對於追求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的古代文人士大夫,尤其如此。
與「中和」相反的是極端,極端在烹飪上也不被視為正宗,那些「咸過頭,辣過頭,酸過頭」的食品雖然會受到一些身體處在不正常狀態下的人們的追捧,但從長遠看來它對身體是有害的。社會生活、政治生活中的極端主義其弊更是不可勝言。
如上所述,華夏民族的飲食生活體現了傳統文化的特性,盡管有些特性對於現代人來說是不可理解、或者說不太科學(近百年來,「科學」二字在中國幾乎成為宗教信仰,它只是衡量一切領域是非的一把尺子,而它本身卻不能受到質疑),但飲食生活難道僅僅是「科學」二字所能說盡的嗎?如果我們再關注一下「文化」,那麼研究中國人的飲食生活不僅是研究中國文化的必要的組成部分,甚至可以成為研究中國文化的一把鑰匙。
目前,飲食文化還是個模糊概念。有的研究者籠統地說,它包括吃什麼、怎麼做、怎麼吃這三方面的問題;有的研究者認為飲食文化學孕育出六門科學,即烹調學、食品製造學、食療學、飲食民俗學、飲食文藝學、食品製造學;有的研究者還主張加上飲食美學、飲食商業學、飲食用具學等等。本人才疏學淺,對於這么多學科未能涉獵。我所理解的飲食文化主要指飲食與人、人群的關系及其所產生的社會意義。所以我在《中國飲食文化史》中雖然也討論食物、餚饌、食品加工、烹飪、飲食習俗乃至進餐環境、食具、餐具等等,但都圍繞著它們與人、人群的關系及其所產生的社會意義等方面加以介紹和評介,至於與人關系不大的純工藝過程、除了必要的知識介紹外,大多略去,意在突出飲食生活給人們帶來的物質上和精神上的雙重享受,以及中國飲食文化在這兩方面的刻意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