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土地生態學的發展歷史
20世紀90年代中期,土地生態學才真正展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到現今也不過10多年的時間。土專地生態學一屬門嶄新的學科,尚處於起步階段,還沒有形成比較完善的學科體系。土地生態學與地生態學(Geoecology)、景觀生態學(Landscape Ecology)、資源生態學關系密切。
人類利用土地造成了很多生態問題,這些問題給現實的、將來的土地管理又帶來一些困難,但從土地科學本身又找不到很好的解決問題的辦法,所以迫使我們從土地承載能力、土地生態系統這個層次上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就產生了對於土地生態學的緊迫需求。
2. 進化生態學的發展歷史
之前生態學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學科,但是直到20世紀60年代一些學者將生態學和進化生理學結合起來,從而進化生態學得以形成。
3. 生物學及其發展歷程
生物學
即生命科學(life science/biology),概括地說,生物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作為繼物理、化學之後又一高速發展的學科,正朝著宏觀和微觀兩個方向發展。宏觀觀方面已經發展到全球生態系統的研究;微觀方面則向著分子方向發展。生物學與眾多科學結合形成了種類繁多的邊緣科學,呈輻射狀發展。
生物學從最開始就有2個學派,一個叫博物學派,一個是實驗學派。博物學派以生態學為代表,實驗學派以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為代表。
目前國內外尚無明確一致的生命科學的定義。特別是對生命科學的范疇,即生命科學包括哪些學科沒有明確一致的說法。但一般認為,生命科學是將生命世界(living world)作為一個整體來研究的一個科學分支,研究活著的生物(living organisms)和生命過程(life processes),包括生物科學(biological science)--即生物學(biology)及其分支即醫葯學、農林牧漁業、人類學、社會學等。生物學的分支有動物學、植物學、微生物學、解剖學、生理學、生物物理學、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神經生物學、發育生物學、社會生物學等。生命科學中生物學及其分支是生物科學的基礎科學(basic science)或純科學(pure science),醫葯學和農林牧漁業等是生物科學的應用科學(applied science);很顯然,生物科學屬於自然科學,而人類學和社會學則屬於人文社會科學。所以生命科學的范疇是比較大的,包括了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兩大科學領域。但是,我國教育部1998年頒布的新的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的理工科部分中與上述生命科學自然科學部分有關的專業有生物學、生物學技術、醫學、葯學、農學等等,分別屬於基礎生物科學或應用生物科學范疇。
生物學是研究生物各個層次的種類、結構、功能、行為、發育和起源進化以及生物與周圍環境的關系的科學。人也是生物的一種,也是生物學的研究對象。
20世紀40年代以來,生物學吸收了數學、物理學和化學的成就,逐漸發展成一門精確的、定量的、深入到分子層次的科學。
人們已經認識的生命是物質的一種運動狀態。生命的基本單位是細胞,它是由蛋白質、核酸、脂類等生物大分子組成的物質系統。生命現象就是這一復雜系統中物質、能和信息三個量綜合運動與傳遞的表現。
生命有許多無生命物質所不具備的特性。比如:生命能夠在常溫常壓下合成多種有機化合物;能夠以遠遠超出機器的效率來利用環境中的物質和製造體內的各種物質;能以極高的效率儲存信息和傳遞信息;具有自我調節功能和自我復制能力;以不可逆的方式進行著個體發育和物種的演化等等。揭示生命過程中的機制具有巨大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生物學的研究對象
地球上現存的生物估計有200萬~450萬種;已經滅絕的種類更多,估計至少也有1500萬種。從北極到南極,從高山到深海,從冰雪覆蓋的凍原到高溫的礦泉,都有生物的存在。它們具有多種多樣的形態結構,它們的生活方式也變化多端。
從生物的基本結構單位——細胞的水平來考察,有的生物還不具備細胞形態;在已經具有細胞形態的生物中,有原核細胞構成的、有由真核細胞構成的;從組織結構看,有單細胞生物、多細胞生物。而多細胞生物又根據組織器官的分化和發展而分為多種類型;從營養方式來看,有光和自養、吸收異養、腐蝕性異養、吞食異養;從生物在生態系統的作用看,有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等等。
生物學家根據生物的發展歷史、形態結構特徵、營養方式以及它們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等,將生物分成若干界。現在比較通行的認識是將地球上的生物界劃分為五界:細菌、藍菌等原核生物是原核生物界;單細胞的真核生物是原生生物界;光和自養的植物界;吸收異養的真菌界;吞食異養的動物界。
病毒是一種非細胞生命形態,它由一個核酸長鏈和蛋白質外殼構成,病毒沒有自己的代謝機構,沒有酶系統。因此病毒離開了宿主細胞,就成了沒有任何生命活動、也不能獨立自我繁殖的化學物質。一旦進入宿主細胞後,它就可以利用細胞中的物質和能量以及復制、轉錄和轉譯的能力,按照它自己的核酸所包含的遺傳信息產生和它一樣的新一代病毒。
病毒基因同其他生物的基因一樣,也可以發生突變和重組,因此也是可以演化的。因為病毒沒有獨立的代謝機構,不能獨立的繁殖,因此被認為是一種不完整的生命形態。近年來發現了比病毒還要簡單的類病毒,它是小的RNA分子,沒有蛋白質外殼,但它可以在動物身上造成疾病。這些不完整的生命形態的存在說明無生命與有生命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
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是細胞的兩大基本形態,它們反映了細胞進化的兩個階段。把具有細胞形態的生物劃分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是現代生物學的一大進展。原核細胞的主要特徵是沒有線粒體、質體等模細胞器,染色體只是一個環狀的DNA分子,不含組蛋白及其它蛋白質,沒有核膜。原和生物主要是細菌。
真核細胞是結構更為復雜的細胞。它有線粒體等膜細胞器,有包以雙層膜的細胞核把核內的遺傳物質與細胞質分開。DNA是長鏈分子,獄卒蛋白以及其他蛋白合成染色體。這核細胞可以進行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分裂的結果是復制的染色體均等地分配到子細胞中。原生生物是最原始的真核生物。
植物是以光和自養為主要營養方式的真核生物。典型植物細胞都含有液泡核以纖維素為主要成分的細胞壁。細胞質中由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器—葉綠體。植物的光合作用都是以水為電子供體的,光合自養是植物的主要營養方式,少數的高等植物是寄生的,還有更少數的植物能夠捕捉小昆蟲,進行異養吸收。
植物從單細胞綠藻到被子植物是沿著適應光合作用的的方向發展的。高等植物中發生了植物的根(固定和吸收器官)、莖(支持器官)、葉(光和器官)的分化。葉柄和眾多分支的莖支持片狀的葉向四面展開,以獲得最大的光照和吸收面積,細胞也逐漸分化成專門用於光合作用、輸導和覆蓋等各種組織。大多數植物的通過有性生殖,形成配子體和孢子體世代交替的生活史。植物是生態系統中最主要的生產者,也是地球上氧氣的主要來源。
真菌是以吸收為主要營養方式的真核生物。真菌有細胞壁,細胞壁含有幾丁質,也含有纖維素。幾丁質是一種含氨基葡萄糖的多糖,是昆蟲等動物骨骼的主要成分,植物細胞不含幾丁質。真菌沒有質體和光合色素。真菌的繁殖能力很強,繁殖方式多樣,主要是以無性或有性生殖產生的各種孢子作為繁殖單位。真菌分布非常廣泛,在生態系統中,真菌是重要的分解者。
動物是以吞食為營養方式的真核生物。吞食異養包括捕獲、吞食、消化和吸收等一些列復雜的過程。動物體的結構是沿著適應吞食異養的方向發展的。單細胞動物吞入食物後形成食物泡。食物在食物泡中被消化,然後透過膜而進入細胞質中,細胞質中溶酶體與之融合,就是細胞內消化。
多細胞動物在進化過程中,細胞內消化逐漸為細胞外消化所取代,食物被捕獲後在消化道內由消化腺分泌酶而被消化,消化後的小分子營養物經過消化道吸收,並通過環系循統輸送到身體的各種細胞中。
與此相適應,多細胞動物逐步形成了復雜的排泄系統、外呼吸系統以及復雜的感覺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運動系統等。在全部生物中,只有動物的身體構造發展到如此復雜的高級水平。在生態系統中,動物是有機食物的消費者。
在生命發展的早期,生態系統是由生產者和分解者組成的兩環系統。隨著真核生物特別是動物的產生和發展,兩環生態系統發展成有生產者、分解者和消費者所組成的三環系統。出現了今日豐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從類病毒、病毒到植物、動物,生物擁有眾多特徵鮮明的類型。各種類型之間又有一系列的中間環節,形成連續的譜系。同時由營養方式決定的三大進化方向,在生態系統中呈現出相互作用的空間關系。因而,進化既是時間過程,又是空間發展過程。生物從時間的歷史淵源和空間的生活關繫上都是一個整體。
生物的特徵
生物不僅具有多樣性,而且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徵和屬性。
組成生物體的生物大分子的結構和功能,在原則上是相同的。比如各種生物的蛋白質的單體都是氨基酸,種類不過20種左右,它們的功能對所有的生物都是相同的;在不同生物體內基本代謝途徑也是相同的等等。這就是生物化學的同一性。同一性深刻的揭示了生物的統一性。
生物具有多層次的結構模式。對於病毒以外的一切生物都是由細胞組成的,細胞是由大量原子和分子所組成的非均質的系統。
從結構上看,細胞是由蛋白質、核酸、脂類、多糖等組成的多分子動態體系;從資訊理論觀點看,細胞是遺傳信息和代謝信息的傳遞系統;從化學觀點看,細胞是由小分子合成的復雜大分子;從熱力學上看,細胞是遠離平衡的開放系統……
除細胞外,生物還有其他結構單位。細胞之下有細胞器、分子、原子,細胞之上有組織、器官、器官系統、個體、生態系統、生物圈等等。生物的各種結構單位,按照復雜程度和逐級結合的關系而排列成一系列的等級,這就是結構層次。較高層次上會出現許多較低層次所沒有的性質和規律。
其他的還有很多,比如生物的有序性和耗散結構、生物的穩定性,生命的連續性,個體發育,生物的進化,生態系統中的相互關系等等。
這些都說明,盡管生物世界存在驚人的多樣性,但所有的生物都有共同的物質基礎,遵循共同的規律。生物就是這樣一個統一而有多樣的物質世界。
和其他學科一樣,生物學依據自己所研究的對象,也有一些基本的研究方法——觀察描述的方法、比較的方法、實驗的方法等等,也都具有自己的特點。對於生物學來說,既需要有精確的實驗分析,又需要從整體和系統的角度來觀察生命,生物學積累了大量關於各種層次生命系統及其組成部分的資料。今天對於生命系統的規律作出定量的理論研究已經提到日程上來,系統論方法將作為新的研究方法而受到人們的重視。
生物學的分支
早期的生物學主要是對自然的觀察和描述,是關於博物學和形態分類的研究。所以生物學最早是按類群劃分學科的,如植物學、動物學、為生物學等。由於生物種類的多樣性,也由於人們對生物學的了解越來越多,學科的劃分也就越來越細,一門學科往往在劃分為若干學科。
按生物類群劃分學科,有利於從各個側面認識某一個自然類群的生物特點和規律性。但無論研究對象是什麼,都不外乎分類、形態、生理、生化、生態、遺傳、進化等等。
生物在地球歷史中有著很長的發展歷史,大約有1500萬種生物已經滅絕,它們的遺骸保存在地層中形成化石。古生物學專門通過化石研究歷史上的生物;
生物的類群是如此的繁多,需要一個專門的學科來研究類群的劃分,就產生了分類學;
形態學是生物學中研究動植物的形態結構的學科;隨著顯微鏡的使用,形態學又深入到超微結構的領域,組織學和細胞學也就相應的建立起來了;
生理學是研究生物機能的學科,生理學的研究方法是以實驗為主;
遺傳學是研究生物性狀的遺傳和變異,闡明其規律的學科;
胚胎學是研究生物個體發育的學科;
生態學是研究生物與生物之間以及生物與環境之間的關系的學科。研究范圍包括個體、種群、群落、生態系統以及生物圈等層次。揭示生態系統中食物鏈、生產力、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的有關規律;
生物化學是研究生命物質的化學組成和生物體各種化學過程的學科,是進入20世紀以後迅速發展起來的一門學科。生物化學的成就提高了人們對生命本質的認識。生物化學側重於生命的化學過程、參與這一過程的物質、產品以及酶的作用機制的研究。分子生物學是從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結構發展起來的,現在更多的仍是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結構與功能的關系、以及基因的表達、調控等方面的機制;
生物物理學是用物理薛的概念和方法研究生物的結構、生命活動的物理和物理化學過程的學科。早期生物物理學的研究是從生物發光、生物電等問題開始的。隨著生物學、物理學的發展,新概念的產生和介入,生物物理的研究范圍和水平不斷加深加寬。產生了量子生物學、生物大分子晶體結構以及生物控制論等小分支;
生物數學是數學和生物學結合的產物,它的任務是研究生命過程中的數學規律。
生物界是一個多層次的復雜系統,為了揭示某一層次的規律以及和其他層次的關系,出現了按層次劃分的學科並且越來越受人們的重視。比如: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個體生物學、種群生物學等等。
總之,生物學中一些新的學科在不斷的分化出來,另一些學科又在走向融合。生物學分可的這種局面,反映了生物學極其豐富的內容,也反映了生物學蓬勃發展的景象。
研究生物學的意義
生物與人類生活的許多方面都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生物學作為一門基礎科學,傳統上一直是農業和醫學的基礎,涉及種植業、畜牧業、養殖業、醫療、制葯、衛生等等。隨著生物學理論與方法的不斷進步,它的應用領域也在不斷擴大。現在,生物學的影響已經擴展到食品、化工、環境保護、能源、冶金等方面。如果考慮仿生學的因素,它還影響到了機械、電子技術、信息技術等等諸多領域的發展。
生物學分支學科
植物學、孢粉學、動物學、微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生物分類學、習性學、生理學、細菌學、微生物生理學、微生物遺傳學、土壤微生物學、細胞學、細胞化學、細胞遺傳學、免疫學、胚胎學、優生學、悉生生物學、遺傳學、分子遺傳學、生態學、仿生學、生物物理學、生物力學、生物力能學、生物聲學、生物化學、生物數學
與生物學相關的基礎學科:化學,自然地理學,物理學,數學
4. 應用生態學的歷史起源
應用生態學的歷史起源
對人類而言,可持續性意味著轉變我們當代的生活方式,以促使環境和社會條件支持人類的安全、福祉與健康等的機會最大化。
特別是,來自生態系統的服務必需能夠得以維持。生態學在促進人們對生態系統、環境健康以及生物包括人類自身如何依賴關鍵生態過程的了解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當人類社會進入21世紀後,還將繼續面臨著人口增長與資源環境的矛盾不斷加劇的現實,由此呼籲應用生態學的研究者和實踐者們應該去面對這種挑戰。
40年前,國際科聯和國際生物學聯合會啟動實施了「國際生物學計劃」(,IBP);同年,英國生態學會創辦了《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這是應用生態學發展史上的兩件重要事件。
40年過去了,應用生態學取得了長足進展;展望未來,應用生態學任重而道遠。
其研究內容對與人類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生態系統的組成、形態、結構、功能、環境及其它們的變化引起的生態系統生產能力的波動,生態環境的變遷,生態災害的形成與防範,
生態系統管理與調控等方面進行深入的探討,了解生態系統合理、安全運行機制,以求生態系統處於最佳運行狀態,為人類謀求更大的利益。
補充定義說明:應用生態學(applied ecology):將理論生態學研究的所得到的基本規律和關系應用到生態保護、生態管理和生態建設的實踐中,使人類社會實踐符合自然生態規律,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協調發展。
結合動植物生產、醫學、太空旅行、資源和環境管理等實踐需要,來研究應用過程中的生態學原理和方法。現代由於人類對開發生物資源、管理生物環境、發展醫學等得更廣泛和深入的實際需要,生態學的應用價值顯得越來越高,著重從應用需要來研究生態學的領域也不斷被開拓。
例如,為了持續高產的農田生態學、林學、野生動物管理學、動物馴化魚飼料、自然資源保護、病蟲害防治、污染生態學、流行病學、環境衛生學、放射生態學、太空旅行生態學等等,都屬於或可以看作是應用生態學的研究領域。
5. 生態系統的發展史
1962年,美國海洋生物學家蕾切爾·卡遜(Rachel Carson),發表震驚世界的生態學著作《寂靜的春天》,提出了農葯DDT造成的生態公害與環境保護問題,喚起了公眾對環保事業的關注。 1964年,先驅卡遜去世,化工巨頭孟山都化學公司頗有針對性地出版了《荒涼的年代》一書,對環保主義者進行攻擊,書中描述了DDT等殺蟲劑被禁止使用後,各種昆蟲大肆傳播疾病,導致大眾死傷無數的「慘劇」。1970年4月22日,美國哈佛大學學生丹尼斯·海斯(Dennis Hayes)發起並組織保護環境活動,得到了環保組織的熱情響應,全美各地約2000萬人參加了這場聲勢浩大的遊行集會,旨在喚起人們對環境的保護意識,促使美國政府採取了一些治理環境污染的措施。後來,這項活動得到了聯合國的首肯。至此,每年4月22日便被確定為「世界地球日」。1972年,瑞典斯德哥爾摩召開了「人類環境大會」並於5月5日簽訂了《斯德哥爾摩人類環境宣言》,這是保護環境的一個劃時代的歷史文獻,是世界上第一個維護和改善環境的綱領性文件,宣言中,各簽署國達成了七條基本共識;此外,會議還通過了將每年的6月5日作為「世界環境日」的建議。會議把生物圈的保護列為國際法之中,成為國際談判的基礎,而且,第三世界國家成為保護世界環境的重要力量,使環境保護成為全球的一致行動,並得到各國政府的承認與支持。在會議的建議下,成立了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總部設在肯亞首都內羅畢。 1982年5月10日至18日,為了紀念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10周年,促使世界環境的好轉,國際社會成員國在規劃署總部內羅畢召開了人類環境特別會議,並通過了《內羅畢宣言》。在充分肯定了《斯德哥爾摩人類環境宣言》的基礎上,針對世界環境出現的新問題,提出了一些各國應共同遵守的新的原則。《內羅畢宣言》指出了進行環境管理和評價的必要性,和環境、發展、人口與資源之間緊密而復雜的相互關系。宣言指出:「(原文)只有採取一種綜合的並在區域內做到統一的辦法,才能使環境無害化和社會經濟持續發展。」1987年,以挪威前首相格羅·布萊姆·布倫特蘭夫人(Gro Harlem Brundtland)為主席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CED)在給聯合國的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中提出了「可持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設想:
「(原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development that meets the needs of the present without compromising the ability of future generations to meet their own needs 。(可持續發展指既滿足當代人需求,又不影響後代人的發展能力。)」
1992年6月3日至4日,「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183個國家的代表團和聯合國及其下屬機構70個國際組織的代表出席了會議,其中,102位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親自與會。這次會議中1987年提出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得到了與會國的普遍贊同。會議通過了《里約環境與發展宣言》(rio declaration)又稱《地球憲章》(earth charter),這是一個有關環境與發展方面國家和國際行動的指導性文件。全文綱領27條確定了可持續發展的觀點,第一次在承認發展中國家擁有發展權力的同時,制定了環境與發展相結合的方針。然而,條款中「到2000年,生物農葯用量要佔農葯的60% 」這一號召,因為生物農葯性價比的問題,至今仍是一紙空文。
這次會議還通過了為各國領導人提供下一世紀在環境問題上戰略行動的文件《聯合國可持續發展二十一世紀議程》 、《關於森林問題的原則聲明》、《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與《生物多樣性公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計劃將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穩定在不對氣候系統造成危害的水平。非政府環保組織通過了《消費和生活方式公約》,認為商品生產的日益增多,引起自然資源的迅速枯竭,造成生態體系的破壞、物種的滅絕、水質污染、大氣污染、垃圾堆積。因此,新的經濟模式應當是大力發展滿足居民基本需求的生產,禁止為少數人服務的奢侈品的生產,降低世界消費水平,減少不必要的浪費。
6. 生物學的發展分為哪幾個階段
嚴格意義上的現代生物學,是從西方傳到我國的。生物學是現代自然科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它的發展具有悠久的歷史,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第一,實驗生物學階段。
這個時期生物學知識主要是來自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勞作經驗,直到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14~16世紀),生物學才開始有個重大的突破。
第二,經典生物學時期。
從17世紀到19世紀中期,隨著歐洲工業革命的蓬勃發展,生物學逐漸從博物學中獨立出來。經典生物學時期以分門別類、觀察描述為主要特點,人們從多樣性的生物世界尋找統一性的理論概括,這是生物學發展過程中第一次從分析到綜合的階段。
第三,分子生物學階段。
1944年,美國生物學家艾弗里首次證明DNA是遺傳物質。1953年,美國沃森,英國克里克提出DNA雙螺旋結構模型。(標志著分子生物學階段的開始)
第四,當代生物的發展方向。
以基因工程為核心的生物技術顯現出強大的生命力,成為當今世界最令人矚目的高新技術之一,是許多國家產業結構調整的戰略重點。
(6)生態學的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學科分支
1、動物學領域:
動物學-動物生理學-解剖學-胚胎學-神經生物學-發育生物學-昆蟲學-行為學-組織學
2、植物學領域:
植物學-植物病理學-藻類學-植物生理學
3、微生物學/免疫學領域:
微生物學-免疫學-病毒學
4、生物化學領域:
生物化學-蛋白質力學-糖類生化學-脂質生化學-代謝生化學
5、演化及生態學領域:
生態學-生物分布學-系統分類學-古生物學-演化論-分類學-演化生物學
6、現代生物技術學領域:
生物技術學-基因工程-酵素工程學-生物工程-代謝工程學-基因體學
7、細胞及分子生物學領域:
分子生物學- 細胞學-遺傳學
8、生物物理領域:
生物物理學-結構生物學-生醫光電學-醫學工程
9、生物醫學領域:
感染性疾病-毒理學-放射生物學-癌生物學
10、生物信息領域:
生物數學-仿生學-系統生物學
11、環境生物學領域:
大氣生物學-生物地理學-海洋生物學-淡水生物學
7. 人類生態學的發展史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人類生態學研究轉向以生態學為主的多學科的綜合研究,焦點是人與自專然的關系屬.
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召開的人類環境會議,通過第一個人類環境宣言,標志著人類生態學已經發展成為一個與人類生存息息相關的,大有前途的學科.
1982年通過的《內羅畢宣言》,使人類生態學進一步得到了世界科學界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從而極大地推動了它的發展.
1985年,國際人類生態學會成立,標志著人類生態學已成為生態學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此後,國際人類生態學會每18個月召開一次世界性的學術年會,不斷推動人類生態學研究向縱深發展.
1999年5月,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召開了第十屆世界人類生態學學術大會,會上,中國科學院王如松研究員當選為國際人類生態學會副主席,這標志著中國的人類生態學研究在國際上居於較高地位.
8. 簡述環境生態學的產生和發展 誰能來答.
德國生物學家赫克爾最早提出了生態學這一名詞。它標志著生態學的誕生。1962年美國海洋生物學家卡爾遜女士發表的《寂靜的春天》標志著環境生態學的誕生。
目前大部分的生態類學科研究的重點仍屬自然學科的內容。而這種以自然學科的利理論解決社會問題(環境污染、生態破壞、城市規劃)的方式顯然並不適合作為景觀設計這樣一個操作性很強的學科。所以我們有必要從社會的角度去審視生態問題。
傳統生態學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將生物放在自然狀態下進行研究的社會生態學研究的是作為社會主體的人與周圍環境及各種事物之間的關系的學科。
它包括原生生態學、亞原生生態學和人文生態學。他們之間的劃分是以人這一社會主體為標準的。
原生生態:經過若干年的發展形成相對穩定的不需要人類長期干預的生態系統稱為原生生態
亞原生生態:需要人類長期干預才得以維持的生態系統稱為亞原生生態系統。
人文生態:人文生態作為上述兩者的補充強調軟環境的構建。它包含人類文明的一切。強調文化的地域性。
原生生態、亞原生生態、人文生態均屬社會生態學的范疇,強調生態的社會性,它堅持以人為綱,強調設計的人文性,注重人文關懷
亞原生生態主要包括兩大實體(城市和鄉村)和聯系他們的通道(公路、鐵路)。
亞原生生態系統是人類生活的主要場所,伴隨著人類歷史的發展形成、規模不斷的壯大。
零散建築——村落——小城鎮——(規模化)城市——衛星城市——城市群——地球村——大宇宙空間(空間站)
亞原生生態統的歷史演變
亞原生生態系統的構成及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亞原生生態系統是以建築為中心,向周圍不斷的擴展,其人工化程度隨著離建築中心的近遠而衰減。
亞原生生態系統對周圍環境最重要的影響是從周圍不斷的吸取資源並向周圍釋放消費物。
亞原生生態系統除包括三個生態實體外,它還包含著若干個小的生態實體。例如:居民小區、公園、河流、公路等都可看成亞原生生態系統。
文化是一種存在狀態,它是人類社會所特有。傳承文化的載體眾多,但它有三大基本載體:
1、語言 2、文字 3、歷史實物
國家歷史的傳承方向:
傳統型:在建築、服飾、禮儀風俗、文字、語言等歷史符號上在一定程度上保留著幾千年前的特徵,在他們的生活中我們可以處處開到這些傳統。如:日本,今天的日本人穿著和服,遵循著幾千年的禮儀,保留著古老的風俗,盡管他們的經濟已十分發達,但許多傳統依然保留在他們的生活中。
突變型:雖然保留了一些歷史實物遺跡,但在服飾、禮儀風俗、文字、語言等方面與傳統上卻與幾千年前截然不同。如:埃及:歷史上的埃及曾使用過楔形文字,有自己神秘的巫術宗教,創造過輝煌的尼羅河文明,但今天的埃及已然成為阿拉伯世界的一部分,信仰伊斯蘭教,穿著伊斯蘭服飾,使用阿拉伯文字等等,可以說,除了那高聳的金字塔和底比斯的神廟,我們很難從今天的埃及尋找到那一段歷史的痕跡。
重組型:一些年輕的國家,它是各個民族的大雜燴,吸收各種文化形成自我。如美國,在美國的社會中你可以看到任何膚色,任何種族的人,而這些人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他們原有傳統的文化的同時(阿拉伯裔社區、亞裔社區、猶太人社區等),也在相互融合,形成新的民族文化並得到傳承。
政治傳承方式:分權政治,在這種體制之下實行政治邦聯,崇尚民主。源頭可追溯到古希臘之後在歐美國家不斷傳承,演變成今天的歐美政治體制。強調民主。在政治體制上多實行邦聯,權力分散在各個行政區域。如美國和英國。
集權政治:起源於中國古代的法家思想,在秦朝確立,之後影響以中國為中心的東亞各國。強調中央。權利的集合點在中央。中央象一個原子核牢牢的將它周圍的電子吸引,持續幾千年,牢不可破,直到今天。
鄉村莊園化:理由——一家一戶的分散經濟模式,隨著生產力的改善,社會的發展必然會被組織化,系統化的庄園經濟所取代。美國、英國等西方各國的農業發展史就說明了這一點,尤其是以色列。他們的農業模式是現實中最接近理想中的共產主義社會的一種模式。
地域特徵——有故事的地方
村裡的老人總會給小孩講許多的故事,一些他們小時侯聽老人講的故事;一些關於他們生活的這塊土地上發生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
但慢慢的這兒變成了一座城市,高樓林立的城市。各家都居住在寬敞明亮的水泥殼里,對面而居數載卻不相識。
於是故事不在被流傳,也不在被創造;有的只是被固定在書本上的經典。於是所有的城市都一樣——一樣的建築,一樣的生活方式。
1)生態學萌發階段(時期)
公元16世紀以前:
在我國:公元前1200年 《爾雅》一書;
公元前200年《管子》「地員篇」;
公元前100年前後,農歷確立了24節氣,同時《禽經》一書(鳥類生態)問世;
《本草綱目》。
在歐洲:公元前285年也有類似著作問世。
(2)近代生態學階段(公元17世紀—19世紀末)
建立時期:
17世紀後生態學作為一門科學開始成長。
1792年德國植物學家C.L.Willdenow出版了《草學基礎》;
1807年德國A.Humbodt出版《植物地理學知識》提出「植物群落」「外貌」等概念;
1798年T.Malthus《人口論》的發表;
1859年達爾文的《物種起源》;
1866年Haeckel在他的著作《普通生物形態學》中首先提出ecology一詞,並首次提出了生態學定義。
1895年E.Warming發表了他的劃時代著作《以植物生態地理為基礎的植物分布學》(1909年經改寫成《植物生態學》)。
(2)近代生態學階段(公元17世紀—19世紀末)
鞏固時期(20世紀初至20世紀50年代):
(1)動植物生態學並行發展,著作與教科書出版。
代表作:C.Cowels(1910)發表的《生態學》;
F.E.Chements(1907)發表的《生態學及生理學》;
前蘇聯蘇卡切夫的《植物群落學》(1908)、《生物地理群落學與植物群落學》(1945);
A.G.Tamsley(1911)發表的《英國的植被類型》等;
R.N.Chapman(1931)的《動物生態學》;
中國費鴻年(1937)的《動物生態學》;
特別是W.C.Alle(1949)等的《動物生態學原理》出版,被認為是動物生態進入成熟期的重要標志。
(2)近代生態學階段(公元17世紀—19世紀末)
鞏固時期(20世紀初至20世紀50年代):
(2)學派的形成:主要有
①北歐學派:以注重群落結構分析為特點。代表人物:G.E.Du Rietz
②法瑞學派:注重群落生態外貌,強調特徵種的作用。代表人物是J.Braum-Blanquet
③英美學派:以動態和數量生態為特點。代表人物是Clements和Tansley
④俄國學派(前蘇聯學派):植物(群落)與地學結合。代表人物:B.H.Cykayeb
(三)現代生態學階段(20世紀60年代至現在)
9. 農業生態學的學科歷史
「農業生態學」(生態學)一詞是1865年由勒特(Reiter)合並兩個希臘字logs(研究)和oikos(房屋、住所)構成,1866年德國動物學家赫克爾(Ernst Heinrich Haeckel)初次把農業生態學定義為「研究動物與其有機及無機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科學」,特別是動物與其他生物之間的有益與有害關系。從此便揭開了農業生態學發展的序幕。在1935年英國的Tansley提出了生態系統的概念之後,美國的年輕學者Lindeman在對Mondota湖生態系統詳細考察之後提出了生態金字塔能量轉換的「十分之一定律」。
其後,有些博物學家認為農業生態學與普通博物學不同,具有定量的和動態的特點,他們把農業生態學視為博物學的理論科學;持生理學觀點的農業生態學家認為農業生態學是普通生理學的分支,它與一般器官系統生理學不同,側重在整體水平上探討生命過程與環境條件的關系;從事植物群落和動物行為工作的學者分別把農業生態學理解為生物群落的科學和環境條件影響下的動物行為科學;側重進化觀點的學者則把農業生態學解釋為研究環境與生物進化關系的科學。
由此,農業生態學成為一門有自己的研究對象、任務和方法的比較完整和獨立的學科。近年來,農業生態學已經創立了自己獨立研究的理論主體,即從生物個體與環境直接影響的小環境到生態系統不同層級的有機體與環境關系的理論。它們的研究方法經過描述——實驗——物質定量三個過程。系統論、控制論、資訊理論的概念和方法的引入,促進了農業生態學理論的發展。如今,由於與人類生存與發展的緊密相關而產生了多個農業生態學的研究熱點,如生物多樣性的研究、全球氣候變化的研究、受損生態系統的恢復與重建研究、可持續發展研究等。
後來,在農業生態學定義中又增加了生態系統的觀點,把生物與環境的關系歸納為物質流動及能量交換;20世紀70年代以來則進一步概括為物質流、能量流及信息流。
10. 工業生態學的發展歷程
工業生態學的概念最早是在1989年的《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雜志上由通用汽車研究實驗室的羅伯特·弗羅斯徹(Robert Frosch)和尼古拉斯·格羅皮烏斯(Nicholas E. Gallopoulous)提出的。他們的觀點是「為什麼我們的工業行為不能像生態系統一樣,在自然生態系統中一個物種的廢物也許就是另一個物種的資源,而為何一種工業的廢物就不能成為另一種的資源?如果工業也能像自然生態系統一樣就可以大幅減少原材料需要和環境污染並能節約廢物垃圾的處理過程。」
其實弗羅斯徹和格羅皮烏斯的思想只是對更早的觀點的發展,如巴克敏斯特·富勒(Buckminster Fuller)和他的學生(如J. Baldwin)提出的節約理論,以及其他同時代人提出的相似觀點的,如艾莫里·洛溫斯(Amory Lovins)和落磯山學院(Rocky Mountain Institute)。
但是工業生態學這一專有名詞最早是由哈利·澤維·伊萬(Harry Zvi Evan)在1973年波蘭華沙召開的一次歐洲經濟理事會的小型研討會上提出的,隨後伊萬在《國際勞工回顧》雜志(International Labour Review)1974年 vol. 110 (3),219-233頁發表了相關文章。伊萬把工業生態學定義為對工業運行的系統化分析,這一分析引入了許多新的參數:技術、環境、自然資源、生物醫學、機構和法律事務以及社會經濟學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