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施琅收復台灣的歷史意義

施琅收復台灣的歷史意義

發布時間:2021-02-18 13:38:09

Ⅰ 施琅為何人,他為祖國統一作出了什麼貢獻

施琅原為鄭成功部將,後與鄭產生矛盾,不得已降清,後率領清朝水軍打敗台灣的鄭氏政權,實現了統一祖國的偉業。

Ⅱ 收復台灣的施琅到底是叛徒還是忠臣,該如何正確評價施琅呢

我覺得這個得看站在誰的立場來看這個問題,他是個好官員。

Ⅲ 施琅收復台灣,對後來的世界歷史產生的最大影響是什麼

施琅拿下台灣後,第一件事就是去鄭成功廟拜祭。一是對鄭氏父子功績的高度肯定,二是表明自己的態度:打台灣並非為一己之私,而是為國家統一和百姓幸福著想。他的祭文這么說:“自從南安侯入台,台地始有居民……所以忠朝廷而報父兄之職分也……公義私恩,如是則已。”


此外,在施琅任職台灣期間,清政府對於是否把台灣留在清朝版圖上,更是產生了爭執。其中的原因是:清朝對於海島的管理沒有經驗,認為管理台灣是勞民傷財的事,但施琅卻不這么認為。當時,他帶著百姓籌措的資金,到京城一個個說服王公貴族,最終,讓台灣留在了清朝的版圖內。

Ⅳ 鄭成功為什麼要收復台灣台灣的收復有什麼意義

1、原因:

1659年(永曆十三年,清順治十六年)鄭成功率領十萬大軍攻打南京,慘敗而回。鄭軍元氣大傷,鄭成功感於清朝統治逐漸穩固,而鄭軍困守思明(廈門)孤島糧草匱乏,難以提供數萬大軍給養,開始思考取得另外的根據地以為整補。於是鄭成功將目標投向了台灣。

2、意義:

鄭成功收復台灣的軍事斗爭,是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成功嘗試。通過這一斗爭,驅逐了荷蘭殖民者,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利益,捍衛了中國主權和領土的完整,因而具有極其重大的歷史意義

(4)施琅收復台灣的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鄭成功收復台灣的影響:

1、鄭成功領有台灣之後,建立了台灣第一個漢人政權,也帶來一波漢人移民潮。

鄭成功雖然在攻下台灣的同一年逝世,但繼位的鄭經與鄭克塽持續統治台灣21年,並在陳永華的規劃之下,引進中國明制的宮室、廟宇和各種典章制度,奠定了台灣在日後成為一個以漢民族文化為主的社會,而不僅僅是另一個海外華埠。因此有學者形容此役「決定台灣爾後四百年命運」。

2、在荷蘭東印度公司方面,失去大員這個據點之後,「東南亞—大員(對中國轉口)—長崎(日本)」的商路中斷,對中國貿易量也急遽減少,損失甚大。荷蘭東印度公司數度企圖恢復這條航路,因而與清廷聯手攻打鄭氏。

1663年清荷聯軍攻打金門和廈門,此時鄭成功已死,鄭軍領袖為鄭經。雙方在金門烏沙港交戰,鄭軍落敗,先撤往銅山,不久之後全軍轉往台灣,完全失去在大陸的根據地。但此役之後清廷僅贈送銀兩與禮物給東印度公司,並未派兵協助攻打台灣。

3、1664年8月,東印度公司佔領雞籠。同年11月,荷蘭艦隊與清靖海將軍施琅率領的水師組成聯軍,准備攻打台灣,但一出海面便遭遇大風浪被迫折回。此後清廷對攻台轉趨消極,東印度公司也因為連年軍事行動造成財政困難,雙方皆不再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

此外,由於清廷厲行海禁,東印度公司在基隆的據點幾乎無利可圖,維持費用卻十分龐大,因此於1668年7月自行放棄撤出。

Ⅳ 施琅如何收復台灣的

1662年,民族英雄鄭成功一舉驅逐了荷蘭殖民主義者,收復了台灣。鄭成功死後,其子鄭經繼任。此時,清朝的統治日趨鞏固,全國統一已是人心所向,同時,鄭經集團日益腐化,並勾結荷蘭殖民主義者,妄圖脫離祖國。1681年,鄭經病死,次子鄭克爽繼任延平郡王,台灣處於「人人思危」、「眾皆離心」的局面。

鑒於這種形勢,康熙皇帝啟用愛國將領施琅再次擔任福建水師提督,授予他收復台灣的全權,施琅抱定收復台灣的決心,制定了「先取澎湖,又扼其吭」的進軍戰略,於1683年6月14日,施琅率領水師2萬餘人,大小戰艦300餘艘,直取澎湖。在激烈的海戰中,施琅身先士卒,奮勇沖殺,在右眼被銃擊傷後,「以帕浸血」,「督戰益力」。在他的帶動下,清軍將士捨身忘死,一舉攻克澎湖諸島,首戰告捷。

康熙得知喜訊後,當即頒布諭旨,只要鄭克爽集團回歸,朝廷既往不咎,並從優敘錄,加恩進爵,施琅堅決貫徹康熙旨意,表示只要鄭克爽等回歸,一定「當即赦之」。鄭克爽和湯錫范等台灣決策人考慮再三,認為施琅確有誠意,並感於康熙皇帝「諭旨之懇切」,終於做出了歷史性的決定,「請求納附」。

1683年8月13日,施琅赴台灣進行接管工作。他首先到鄭成功廟中致祭,接著又發布了《諭台灣以安民生示》和《嚴禁犒師示》,制訂了一系列安民措施,受到台灣人民的熱烈歡迎和擁戴。爾後,施琅不食前言,妥善安置了鄭氏政權的全部人員,讓他們各得其所,心悅誠服,至此,寶島台灣在一度分離之後,再一次回到祖國懷抱。

Ⅵ 施琅是如何收復台灣的

1662年,民族英雄鄭成功一舉驅逐了荷蘭殖民主義者,收復了台灣,被封為延平郡王。鄭成功死後,其子鄭經繼任。

此時,清朝的統治日趨鞏固,全國統一已是人心所向,同時,鄭經集團日益腐化,並勾結荷蘭殖民主義者,妄圖脫離祖國。1681年,鄭經病死,次子鄭克爽繼任延平郡王,台灣處於「人人思危」、「眾皆離心」的局面。

鑒於這種形勢,康熙皇帝啟用愛國將領施琅再次擔任福建水師提督,授予他收復台灣的全權,施琅抱定收復台灣的決心,制訂了「先取澎湖,又扼其喉」的進軍戰略,於1683年6月4日,率領水師20000餘人,大小戰艦300餘艘,直取澎湖。

在激烈的海戰中,施琅身先士卒,奮勇沖殺,在右眼被銃擊傷後,「以帕浸血」,「督戰益力」。在他的帶動下,清軍將士捨生忘死,一舉攻克澎湖諸島,首戰告捷。

康熙得知喜訊後,當即頒布諭旨,只要鄭克爽集團回歸,朝廷既往不咎,並從優敘錄,加官晉爵,施琅堅決貫徹康熙旨意,表示只要鄭克爽等回歸,一定「當即赦之」。鄭克爽和湯錫范等台灣決策人考慮再三,認為施琅確有誠意,並感於康熙皇帝「諭旨之懇切」,終於作出了歷史性的決定,「請求納附」。

1683年8月13日,施琅赴台灣進行接管工作。他首先到鄭成功廟中致祭,接著又發布了《諭台灣以安民生示》和《嚴禁犒師示》,制訂了一系列安民措施,受到台灣人民的熱烈歡迎和擁戴。

爾後,施琅不食前言,妥善安置了鄭氏政權的全部人員,讓他們各得其所,心悅誠服,至此,寶島台灣在一度分離之後,再一次回到祖國懷抱。

Ⅶ 施琅是怎樣收復台灣的

施琅原來曾經就是鄭成功的部將,而且還是屢次建功,驍勇善戰的一位部將,那他又是怎麼叛變投敵,投靠滿清的呢?

那是因為施琅因為自己個人的怨恨將鄭成功一個心愛的部將曾德所殺,被鄭成功記恨在心,鄭成功也並沒有手下留情將施琅的家人,以及父親兄弟都被其所殺,施琅也是在友人的幫助之下才逃離了這場禍患,投靠了滿清。

而施琅上島之後,也並沒有公報私仇,反而是對鄭氏家族鄭氏官兵安撫,從而鄭氏安心,避免了再次生亂。

這也就是施琅收復台灣的全過程。

Ⅷ 施琅的主要成就

統一台灣是施琅一貫的主張,因為他看到了統一台灣對祖國安危的重要性。從1664年(康熙三年)開始,施琅就建議進軍澎湖、台灣,使四海歸一。在他因颶風所阻,兩次進軍澎湖、台灣失敗後,仍矢志統一台灣,再次上疏要求征台。施琅反對清政府的遷界禁海政策,指出這一政策不合於「天下一統」,又影響財政收入,應盡快「討平台灣」,「百姓得享昇平,國家獲增餉稅」。清政府當時沒有採納他的意見,將他調入京師為官。在京期間,他一面繼續上疏征台,爭取康熙帝的支持;一面廣交朝中大臣,爭取他們對統一台灣事業的理解和支持。
施琅上任以後,積極訓練水師,督造戰船,選拔將領,全心籌措征台計劃。他於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六月中旬,率清軍大舉進攻,不久佔領澎湖,劉國軒逃往台灣。清軍佔領澎湖後,鄭克塽敗局已定,但施琅卻不忙於進軍台灣,而是著眼於做爭取鄭克塽及其軍隊的工作。他厚待投降和被俘的鄭軍將士,穩定民心;同時建議朝廷「頒赦招撫」鄭氏,以爭取和平統一台灣。康熙帝同意他的招撫政策。鄭克塽、劉國軒見施琅「無屠戮意」,也願意歸順。從此台灣成為清朝疆域的一部分。這是繼鄭成功收復台灣之後,使中國疆土再次得以統一的壯舉。 施琅統一台灣後,清廷內部產生了一場對台灣的棄留之爭。在大臣中主張守而不棄者,居然只有少數人,即如姚啟聖和施琅等。施琅是經過對台灣的親身調查研究而據理力爭的。「台灣一地,雖屬外島,實關四省之要害」,「棄之必釀成大禍,留之誠永固邊圉」。
更重要的是,他對西方殖民者的情況有所了解,對荷蘭殖民者的侵略本性有所認識,認為「紅毛」「無時不在涎貪,亦必乘隙以圖」。促使康熙帝下決心留守台灣,並於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設立台灣府,隸屬於福建省。在閉關鎖國、自以為是天朝大國的清初時期,施琅能對西方殖民者有這點初步認識,是十分難能可貴的,也是包括康熙在內的同時代人所不及的。應當說,施琅這一貢獻比起他收復台灣來說,在反對西方殖民者的問題上,有著更重要的意義。 康熙帝:「粗魯武夫,未嘗學問,度量偏淺,恃功驕縱」,「將軍施琅,諳熟海島,凡事必與之共議!」 「如施琅者,立如此奇勛,必令永秉節鉞,榮華以終其身!」 「施琅之功甚大。」
劉國軒:施琅慣熟海務,焉能不顧天時,進兵之事,不過是虛張聲勢。
黃叔璥《台海使槎錄》引《理台末議》的記載說:「終將軍施琅之世,嚴禁粵中惠、潮之民,不許渡台。蓋惡惠、潮之地素為海盜淵藪,而積習未忘也。琅歿,漸弛其禁,惠、潮之民乃得越渡。」
鄭觀應:國初海寇內犯,而姚啟聖、施琅、藍理、李之芳之將才出;三藩同叛,而岳樂,穆占、趙良棟、梁化鳳、王進寶之將才出;准噶內闖,而超勇親王策凌之將才出;四部犂庭,而兆惠、明瑞之將才出;金種搗穴,而阿薩、海蘭察之將才出;川楚征剿,而額勒登保、德楞泰、楊遇春、楊芳之將才出;發,捻等逆縱橫擾亂,而向、張、江、塔、羅、李諸帥之將才出。
趙爾巽:台灣平,琅專其功。然啟聖、興祚經營規畫,戡定諸郡縣。及金、廈既下,鄭氏僅有台澎,遂聚而殲。先事之勞,何可泯也?及琅出師,啟聖、興祚欲與同進,琅遽疏言未奉督撫同進之命。上命啟聖同琅進取,止興祚毋行。既克,啟聖告捷疏後琅至,賞不及,鬱郁發病卒。功名之際,有難言之矣。大敵在前,將帥內相競,審擇堅任,一戰而克。非聖祖善馭群材,曷能有此哉?
徐珂:施襄壯公琅少有識度,膂力絕人。通陣法,尤善水戰,諳曉海中風候。
蕭一山:張勇、趙良棟、王進寶、孫思克奮於陝;蔡毓榮、徐治都、萬正色奮於楚;楊捷、施琅、姚啟聖、吳興祚奮於閩;李之芳奮於浙;傅宏烈奮於粵;群策群力,敵愾同仇。
連橫:在《台灣通史》對於施琅的評價是,「施琅為鄭氏部將,得罪歸清,遂籍滿人,以覆明社,忍矣!琅有伍員之怨,而為滅楚之謀,吾又何誅。獨惜台無申胥,不能為復楚之舉也,悲夫!」
施偉青在《施琅年譜考略》中講道:「施琅的傑出之處,恰恰就在於他肯於以六十三歲高齡,卻冒波濤之險、炮火之猛、生命之危,盡管他是懷著復雜的思想動機。施琅敢言他人之不敢言,敢為他人之不敢為,這就是他高於同時代其他人之所在。當然,其時主張平台者還有一些人,但是,敢於身膺專征重任而揮師渡海者則僅他一人。」
傅衣凌:鄭成功和施琅收復台灣,都是出於民族大義。施琅收復台灣,並不是為了報一家之私仇。這正可以說明,施琅之於鄭成功,是同一事業的不樂意的合作者,施琅不自覺地成了鄭成功的繼承人。
王鐸全:施琅是鄭成功事業的繼承者和發展者。
吳伯婭:施琅力主留台守台,鞏固邊防,維護統一,防止外來侵略,對國家民族作出了極其重大的貢獻。他的遠見卓識造福後人,流芳百世。
王政堯:實現兩岸統一本身就是為發展兩岸關系邁出了關鍵一步。為此,施琅的貢獻集中表現在康熙二十二年。首先,他親自督師,取得了澎湖之戰的全面勝利;繼之,在海不揚波,兵不血刃的景象中,率軍進入台灣,實施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受到了台灣人民的熱情歡迎,最終以和平方式結束了兩岸對峙狀態;在有關台灣前途的「棄留之爭」的關鍵時刻,施琅以其親身經歷,上《恭陳台灣棄留疏》,對康熙皇帝等人產生了重要影響,充分展示了他的遠見卓識。
陳在正:清政府實現了台灣與大陸的統一,這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一個重大的歷史事件。作為實現這一任務的前線軍事指揮官、福建水師提督施琅,也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王宏志:從施琅看,他生活在明清之際,降清的時候,明朝已經滅亡。先後建立起來的幾個南明小朝廷,根本成不了什麼氣候;而清朝生機勃勃。施琅最後選擇了效力於生機勃勃的清朝,為清朝統一台灣、治理台灣以及抵禦外國侵略者染指台灣等方面所作的努力,也都是有益於中國歷史發展進步的。 在大陸,官方以往僅正面宣傳鄭成功擊退荷蘭殖民者「收復」台灣的事跡,對鄭成功後人在台灣的統治及傾向偏安,作了忽略;對施琅也鮮有著墨,只在提及鄭成功時才略帶說明。自從具有台灣獨立傾向的民進黨籍陳水扁於2000年當選台灣地區執政以來,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出於對宣傳「統一中國」的考慮,才大規模正面評價施琅,稱其為維護國家統一的英雄,並在其家鄉福建晉江為其塑了一尊石像。而民間往往對施琅評價具有爭議。
明朝代表中國政治興替的「正統」,而清朝則為外來的異族統治;於是,施琅作為背叛明朝、背叛鄭氏的「投降派」,成了現代以來中國人最不齒的人物。因此,盡管施琅代表清朝「解放台灣 統一中國」,史學家卻難以將他的形象正面化。歷史敘事中的民族英雄,依然只能是保持政治氣節的鄭成功,而不是有違民族大義的施琅。直到1980年代,世易時移,對施琅的歷史審判才開始出現翻案。 有一年,施琅母親病重,施琅四處問葯都未見功效。一日,他聽說永春百丈岩馬氏娘娘施葯普濟眾生,甚是靈驗,托囑妻子照看好母親,自己專程趕到百丈岩,其時天色已夜,當夜在百丈岩住宿,睡中入夢,他夢見馬氏娘娘要他寬心,病十日內即可痊癒,正要問施什麼葯時,天亮了。他急忙披衣到寺堂焚香叩救賜葯,一位和尚急匆匆走過來說:「敢問施主可是施琅大人?」施琅點頭稱是,和尚取出九包草葯,教他如何煎制,頃刻間不見了。施琅急忙忙把葯帶回晉江,如法炮製,服過三貼葯後,母親病已有好轉,再服三貼已能下床,最後服完三貼,母病即已痊癒,一家人十分歡喜,皆稱馬氏仙葯靈驗。施母病好之後,叫兒子要抽時間專程到百丈岩道謝。因當時操練水師繁忙,一拖就是半年。一個暑天中午,施琅躺在屋後龍眼樹下乘涼,不知不覺睡著了,並且作了一個夢,夢中的人事物醒來仍然記得清清楚楚。第二天,他帶領幾個弟兄,依夢所指來到永春,詢問有沒有雪山岩,當得到肯定答復時,他十分驚訝,同夢里所說完全吻合。找了三天三夜,終於在山頂上的一個槽里找到它,同他夢中所見一模一樣。任憑風吹雨打都不會熄滅。後來人們把巨石叫向天燭,也叫神燭!
康熙皇帝要施琅統率水師收復台灣。臨戰前,施琅又來到百丈岩,當他登上山腰時,猛地看見一隻梅花鹿匆匆向他跑來,四下一望也沒人追趕。梅花鹿在他身邊繞了三圈後,拿起玉石放在施琅手上,然後又繞行三圈,沿山上跑了,一會兒就不見了。施琅拿起玉石一看,只見眼上穿著一條紅線,似乎佩帶,正面寫一個「海」字,背面寫一個「施」字,他把玉石揣在懷里,一再揣摸仍不解其意。登上馬氏廟,燒了三柱香,抽了三回簽,仍然不得其解,只見一位和尚告訴他:「海戰時一定要佩帶它」。一天,水師雲集海上,一聲炮響,千船競發,向著台灣島進軍。施琅不忘把玉石掛在脖子上,緊貼懷里。鄰近台灣島時,鄭軍萬炮齊轟、萬箭齊發,海面火光沖天,此時突然海浪沖天,海水漫進船艙。施琅一面沉著指揮作戰,一面親自燒了三柱香放在船頭,忽聽「咣啷」一聲玉石墜地,施琅突然明白過來,捧起玉石,高高地舉起狠狠地往水中一擲。說來奇怪,海浪平靜下去,海水碧波盪漾,水師們一鼓作氣,沖殺過去,登上海岸,打得鄭軍落花流水,最後鄭軍全軍覆滅,施琅收復了台灣,又一次統一了祖國。後來,有人說那梅花鹿是馬氏娘娘變的,玉石是鎮海石,也是鎮妖石。 「三藩之亂」期間,福建主政者耿精忠與廣東主政者尚之信均鼓勵手下商人前往日本與東南亞貿易,以支應財政開銷。台灣主政者鄭經也佔領福建海澄、廣東南頭(珠江口東北面)水域,以經營對中國的貿易。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夏季,清軍水師在施琅率領下,於澎湖擊敗鄭軍。東寧明鄭集團決定投降清廷「舉國歸命」,以免因洋米被截,導致飢荒。施琅在與英、荷兩國滯台人員接觸後,計劃以「台灣歸還荷蘭」等方式,誘引英、荷兩國人前往福建或台灣貿易,並以「外國貪涎」為由,力促清廷維持海禁,以達成讓福建外貿商壟斷中國外貿的目標。然施琅此一企圖,並未獲得荷蘭當局支持,遂於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在康熙帝堅持開海,以及福建、兩廣總督不予配合的多重因素下破滅。 施琅底定全台,上奏清廷建議奉台灣民間信仰的媽祖「天妃」賜晉天後(宋徽宗時期,中國朝廷已頒福建所信仰的媽祖以「正妃」稱號、元朝皇帝進封「天妃」),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清廷准奏,且進頒「護國庇民妙靈昭應仁慈天後」敕號,改台南寧靖王府為大天後宮,派滿族大臣禮部侍郎(三品)雅虎致祭。雍正四年,皇帝又御書「神昭海表」匾,由台灣鎮總兵林亮迎至天後宮敬懸,乾隆時期清廷又頒旨改官祀,天後宮之名稱逐漸普及至今。
當時施琅從湄洲島帶的古媽祖黑面二媽,如今安置在鹿港天後宮,供眾信徒膜拜,此尊神像已有一千年的歷史,全世界僅此一尊,大陸本有兩尊開基媽,但都毀於文化大革命。

Ⅸ 應當如何看待施琅收復台灣之舉

那麼應當如何看待施琅率軍收復台灣這一歷史事件呢?我就這個問題談一點我個人的一些看法。 施琅,何許人也?《清史稿·施琅傳》當中,有這樣的記載:「施琅,字琢公,福建晉江人。初為明總兵鄭芝龍部下左沖鋒。順治三年,師定福建,琅從芝龍降。從征廣東,戡定順德、東莞、三水、新寧諸縣。芝龍歸京師,其子成功竄踞海島,招琅,不從。成功執琅,並縶其家屬。琅以計得脫,父大宣、弟顯及子侄皆為成功所殺。十三年,從定遠大將軍世子濟度擊敗成功於福州,授同安副將。十六年,成功據台灣,就擢琅同安總兵。」這段話的中心意思,我用十六個字概括一下,實際上就是施琅「先做明人,再做清將,又做明人,復做清將。」一些批評者認為,施琅反復無常,不值得歌頌,甚至認為施琅收復台灣,有為父親、兒子、侄子報仇之嫌,因此,不應該拔高施琅。 我們不禁要問,評價一個歷史事件的標準是什麼?應該是它推動還是阻礙歷史前進的步伐,而不應該歸結於歷史人物的個人品質等細節問題。歷史上從來沒有因為唐太宗李世民殺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而影響後人對於「貞觀之治」的評價。公元1683年,清政府派大將施琅出兵台灣,一舉收復,使大陸與台灣重歸統一。這一歷史事件,史學界對此是持肯定態度的。 清政府統一台灣的歷史決策,是康熙帝反復權衡利弊得失以後做出的。台灣鄭氏集團擁兵自重、挾海自立,已經對中國的領土完整構成了嚴重的威脅。在與清政府的談判中,多次提出「稱臣納供」、「世守台灣」、「照琉球、高麗等外國例,稱臣進貢」。可以看出,鄭氏集團此時已經不是要恢復漢族在中國的統治,而是要把台灣從中國領土上分割出去,這與當初鄭成功收復台灣時的初衷完全不同,已經不是滿漢之間的民族斗爭,而是分裂與反分裂的斗爭。已經不是施琅報不報仇的私人問題,而是國家領土面臨分裂的大是大非問題。戰爭的決策權已不在施琅,而在清政府的統治者康熙帝。這和施琅的個人品質沒有多大關系。施琅在防止台灣鄭氏集團分裂祖國的圖謀中,是有功之臣,這一點,毋庸質疑。 至於施琅在收復台灣以後,康熙帝認為「台灣屬海外地方,無甚關系」,「得之無所加,不得無所損」的言論,這是與康熙帝的歷史局限分不開的。在清政府收復台灣的二百年以後,中法戰爭中「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的結局中,逐步認識到了台灣的重要性,於1885年在台灣正式建立行省,任命劉銘傳為台灣第一任巡撫。由此可以看出,清政府對台灣重要性的認識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歷史是各族人民在長期的民族融合中共同創造的,各族人民在不斷的文化交流中,逐漸形成了中華民族輝煌燦爛的文明,那種「大漢族主義」的歷史觀必須拋棄!

Ⅹ 鄭成功收復台灣的意義{簡短一點的}

維護了祖國領土的完整,捍衛了中華民族的尊嚴,沉重地打擊了外國侵略者的囂張氣焰,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擊敗外國殖民國家。

閱讀全文

與施琅收復台灣的歷史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