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請問 工會的來歷
工會,或稱勞工總會、工人聯合會。工會原意是指基於共同利益而自發組織的社會團體。這個共同利益團體諸如為同一僱主工作的員工,在某一產業領域的個人。工會組織成立的主要意圖,可以與僱主談判工資薪水、工作時限和工作條件等等。
來歷:
工會的英文全稱為Trade Union,英文縮寫為TU。工會組織的產生源於西方的工業革命,當時越來越多的農民離開賴以為生的農業湧入城市,為城市的工廠僱主打工,但工資低廉且工作環境極為惡劣,在這種環境下,單個的被僱傭者無能為力對付強有力的僱主,從而誘發工潮的產生,導致工會組織的誕生。1900年美國瓊斯夫人所領導的工會運動,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工會在很多國家,相當一段長的時間內屬於非法組織,當局對成立非法組織工會處以酷刑,甚至有的處以死刑,盡管如此,還是存在各種工會,並逐步獲得政治權利,從而導致工會組織的合法化,也催生了各國勞工法或工會法的誕生。
隨著20世紀後期新自由主義的興起,各已發展國家的工會勢力都有所衰減。在美國,1950年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工人加入工會,而2003年時僅剩13%;一些高移動性的產業(如製造業)在面臨工會運動時,往往以遷廠作為要脅。此外,美國工人組成工會須向全國勞動關系局連署,並在監督下進行選舉;但在連署後至投票前這段時間,資方可以採用各種手段對付尚無談判權的勞工。
❷ 中國工會產生的歷史原因
中國於2001年10月27日公布施行新修訂的工會法,這對於推動工會運動的進一步發展 有著重要意義。除港、澳、台地區外,中國工會現有會員1.2億多人,近百萬個基層工 會組織,由中華全國總工會統一領導。在新中國成立以來的52年中,中國工會在維護廣 大職工權益、協調勞動關系、參與經濟建設、穩定社會秩序等方面,起了十分重要的作 用。為了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工會「維護勞動者權益」的基本職責已更明確,工會組織 正在發展和擴大,工作作風和工作方式方法也在不斷改進之中。
舊中國經濟十分落後,直到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後的19世紀中葉,才出現現代工 業,並伴隨誕生了第一代無產階級。現代工會出現以前,曾經有過舊式的工商團體,稱 為行會,包括公所、會館、公行等組織形式。行會制度對手工業和商業從業人員影響最 大。僱主和受僱人參加同一行會,有勢力的僱主自然成為行會的掌權者。行會與現代工 會無共同之點。
工會是工人運動的產物。工人運動的概念,從廣義說,包括工人階級的政黨運動、工 會運動以及相關的工人婦女運動、青年運動等。從狹義說,即指工會運動。中國的新式 工會是仿效發達國家的工會組織起來的。1851年成立的廣州打包工人聯合會,是最早的 具有工會性質的組織。這個組織曾經舉行反對英、法等國侵略中國的罷工斗爭。隨即遭 到鎮壓,被清朝地方當局勒令解散。此後,中國工會運動沉寂了40多年。但是工人自發 掀起的反對外國殖民主義和封建主義統治、剝削的斗爭,在鴉片戰爭以後,即一直不斷 發生。主要的有香港工人的前後兩次罷工(1844年、1858年),港澳工人大罷工(1858年) ,東北朝陽礦工起義(1861年) ,上海小車工人抗捐斗爭(1877年)等等。
19世紀下半葉,中國的現代工業逐步有所發展。甲午戰爭結束訂立馬關條約以後,以 日本商人為首的外國商人大量湧入中國創辦工業,民族資本主義工業也有了發展。產業 工人在甲午戰爭前夕約計為10萬人,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為60萬人,1919年增至200餘萬 人,另有城市手工業工人和店員1000餘萬人。
清朝政府和民國初年的北洋政府對待工會運動採取了極端仇視和嚴加禁止的態度。我 們簡略放眼觀察一下西方發達國家的情況以為對比。英國於18世紀下半葉完成產業革命 ,當時工人為反抗過度剝削、爭取起碼的勞動和生活條件,曾開展了同盟罷工和組織互 助會、友誼會以及其他具有工會萌芽性質組織等活動。法、德、美等國相繼於19世紀上 半葉完成產業革命。1818年蘇格蘭格蘭斯哥織布工人成立的工會是世界上最早的工會組 織,其他工業發達國家亦相繼出現工會。各國對工會一般均是先予禁止,不得已開禁後 又予重重限制。後來,資本家對工人的不斷斗爭不得不作出一些讓步;同時開明資本家 和資產階級政府逐步認識到工會在協調勞動關系、穩定社會經濟秩序方面的有益作用, 轉而採取容許工會合法存在的態度。1871年英國頒布的工會法是世界上第一個以保護工 會法律地位為宗旨的工會法。隨之其他國家相繼公布了工會法。清朝的閉關鎖國政策在 19世紀被帝國主義的洋槍大炮所攻破。清政府為達到船堅炮利的目的,曾創辦一些軍工 企業,但對進步社會理論採取了不屑一顧的抵制態度,它和民國初年的北洋軍閥政府對 工會運動的態度尤為嚴厲。
❸ 中國工會成長歷史
1998~2003:中國工會前進的腳步聲
女職工工作:在創新中發展
❹ 工會的產生和發展經歷了哪幾個時期
總的來說,中國工會復的產生大致制可分為發下階段:
一是從19世紀下半葉至1921年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的成立。在這一階段,工會主要進行的是有組織的經濟斗爭,發動和組織工人群眾為提高工資、縮短工時、改善工作條件而斗爭。
二是從1922年到1949年成立新中@國的新@民@主主@義時期。在這一階段,中國工會要進行的是有組織的政@治@斗爭,號召和組織工人群眾為自身的民主權利,為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的三重剝削和壓迫而展開的。
三是從奪@取@國家政@權到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在這一階段,工會主要進行的是組織和引導工人群眾當家作主,學習管理經濟、管理國家,加速發展社會生產力,推進社會主義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
四是改革開放時期。在這一階段,適應新世紀、新階段的新形勢,全國總工會在發展方向上,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推動工會工作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❺ 工會的簡史
工會的英文全稱為Trade Union,英文縮寫為TU 。工會組織的產生源於西方的工業革命,當時越來越多的農版民離開賴以為權生的農業湧入城市,為城市的工廠僱主打工,但工資低廉且工作環境極為惡劣,在這種環境下,單個的被僱傭者無能為力對付強有力的僱主,從而誘發工潮的產生,導致工會組織的誕生。1900年美國瓊斯夫人所領導的工會運動,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工會在很多國家,相當一段長的時間內屬於非法組織,當局對成立非法組織工會處以酷刑,甚至有的處以死刑,盡管如此,還是存在各種工會,並逐步獲得政治權利,從而導致工會組織的合法化,也催生了各國勞工法或工會法的誕生。
隨著20世紀後期新自由主義的興起,各已發展國家的工會勢力都有所衰減。在美國,1950年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工人加入工會,而2003年時僅剩13%;一些高移動性的產業(如製造業)在面臨工會運動時,往往以遷廠作為要脅。
此外,美國工人組成工會須向全國勞動關系局連署,並在監督下進行選舉;但在連署後至投票前這段時間,資方可以採用各種手段對付尚無談判權的勞工。
❻ 工會的產生時間歷史來源
工會,或稱勞工總會、工人聯合會。工會原意是指基於共同利益而自發組織的團體。這個共同利益團體諸如為同一僱主工作的員工,在某一產業領域的個人。工會組織成立的主要意圖,可以與僱主談判工資薪水、工作時限和工作條件等等。
工會組織的產生源於工業革命,當時越來越多的農民離開賴以為生的農業湧入城市,為城市的工廠僱主打工,而工資低廉而工作環境極為惡劣,在這種環境下,單個的被僱傭者無能為力對付強有力的僱主,從而誘發工潮的產生,導致工會組織的誕生。
工會最早產生於18世紀中葉的英國,以後在其他國家相繼建立,並大多爭得了合法地位,成為世界性的普遍社會現象,按其成立的組織原則,可分為產業工會和職業工會。在資本主義國家早期,工會大多為職業工會,凡從事同一職業的熟練工人,都組織在同一職業工會內;一個企業內的工人,由於職業的不同而分屬與不同的職業工會。這種組織分散了同一企業內工人的團結和統一,不利於工人階級的斗爭。隨著工人運動的發展,按產業原則組織工會逐漸為工人接受,越來越多的工人群眾按產業系統組織起來,凡在同一企業內的工人都參加同一產業工會,有利於工人階級的團結和統一,增強了工會的戰鬥力。在資本主義國家中,工會有的由馬克思主義者領導,有的由進步人士領導,也有的由改良主義者領導或控制,除少數由資本家操縱的黃色工會外,絕大多數工會都能以各種方式,不同程度地代表和維護工人群眾的利益。通過內部協調、互相幫助,解決工人內部的競爭,以集體談判、罷工等形式同資本家對抗,爭取和維護工人的利益,改善工人的工作、生活條件,並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發揮作用,爭得工人群眾的社會政治利益。而馬克思主義的革命工會運動則是無產階級解放的重要力量和必要條件。
❼ 中華全國總工會的歷史沿革
中國工會在中國工人運動發展的基礎上誕生 。1921年8月中國共產黨成立後不久 ,就成立了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作為全國工會的通信聯絡機關,張國燾、鄧中夏先後任主任 。1922年5月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在廣州召開了第一次全國勞動大會,確定籌備全國性工會組織 。1925年5月1日在廣州召開了第二次全國勞動大會 ,正式成立了中華全國總工會。抗日戰爭時期暫停使用中華全國總工會的名稱 ,成立陝甘寧邊區總工會和各抗日根據地總工會。解放戰爭時期邊區總工會和各根據地總工會聯合為解放區總工會。1948年8月1日由解放區總工會和國民黨統治區工會在哈爾濱聯合召開了第六次全國勞動大會,決定恢復中華全國總工會。
1978年10月召開了中國工會九大,修改通過了《中國工會章程》,規定中華全國總工會是各地區工會組織和各產業工會全國組織的最高領導機關。
為維護工人階級的利益,工會組織和帶領工人進行各種形式的經濟斗爭和政治斗爭,掀起了多次大罷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全總團結帶領廣大職工,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並致力於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提高職工的思想覺悟和文化技術水平,改善和豐富職工的物質文化生活,有力地推動了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對外遵循獨立自主、廣泛聯系的方針,到1990年底 ,已與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工會組織建立和發展了友好關系。
❽ 工會的歷史
京漢鐵路總工會
波蘭團結工會
德意志勞動者陣線(1933~1945)
全國產業總工會(台灣,2000.5.1~)
❾ 工會(Trade Union )的歷史
工會,或稱勞工總會、工人聯合會。工會原意是指基於共同利益而自發組織的社會團體。這個共同利益團體諸如為同一僱主工作的員工,在某一產業領域的個人。工會組織成立的主要意圖,可以與僱主談判工資薪水、工作時限和工作條件等等。 工會組織的產生源於工業革命,當時越來越多的農民離開賴以為生的農業湧入城市,為城市的工廠僱主打工,但工資低廉且工作環境極為惡劣,在這種環境下,單個的被僱傭者無能為力對付強有力的僱主,從而誘發工潮的產生,導致工會組織的誕生。1900年代美國瓊斯夫人所領導的工會運動,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工會在很多國家,相當一段長的時間內屬於非法組織,當局對成立非法組織工會處以酷刑,甚至有的處以死刑,盡管如此,還是存在各種工會,並逐步獲得政治權力,從而導致工會組織的合法化,也催生了各國勞工法或工會法的誕生。隨著20世紀後期新自由主義的興起,各已發展國家的工會勢力都有所衰減。在美國,1950年代約有三分之一的工人加入工會,而2003年時僅剩13%;一些高移動性的產業(如製造業)在面臨工會運動時,往往以遷廠作為要脅。此外,美國工人組成工會須向全國勞動關系局連署,並在監督下進行選舉;但在連署後至投票前這段時間,資方可以採用各種手段對付尚無談判權的勞工 歷史上著名的工會京漢鐵路總工會 波蘭團結工會 德意志勞動者陣線(1933~1945) 全國產業總工會(台灣,20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