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誰發明了高爾夫
高爾夫起源.
一直以來關於高爾夫起源的說法可謂眾說紛紜,直至今天也沒有一個確切的說法。而當今最具有說服力的應屬蘇格蘭起源說,正所謂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本文經過深入研究,結合高爾夫歷史的發展,系統地總結了關於高爾夫起源的幾種說法。
一. 荷蘭起源說
荷蘭人一直都不認同高爾夫起源於蘇格蘭的說法,他們認為最早的高爾夫是起源於荷蘭的。荷蘭人把一個名叫「kolven」的古老運動稱為最早的高爾夫,而且他們認為這個運動是通過兩國的商品貿易傳進蘇格蘭的。但是,很多人並不認同這種說法。反對者指出:「kolven」是一種室內運動,而高爾夫是一種戶外運動,這是兩者最基本最本質的區別!而且,「kolven」運動所使用的球要比一般的高爾夫球大,球桿要比高爾夫球桿重,更重要的是這項運動所使用的桿是沒有角度的!所以,人們並不認同高爾夫起源於荷蘭的說法。
二. 蘇格蘭起源說
流傳最廣的一種是古時的一位蘇格蘭牧人在放牧時,偶然用一根棍子將一顆圓石擊入野兔子洞中,從中得到啟發,發明了後來稱為高爾夫球的運動。因此,高爾夫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十四世紀蘇格蘭議會中的文件中。
這是唯一一個有議會文件記錄的說法,而且得到了世界大部分高爾夫熱愛者的認同。其中聖安德魯斯球場被認為是高爾夫的聖地!每一個高爾夫球手最大的願望就是能親身在聖安德魯斯球場打一場高爾夫球。它還是高爾夫規則的制定機構,所有的大型比賽規則都必須符合它的基本要求。蘇格蘭起源說是最權威最有說服力的一種說法!
三.中國起源說
公元前二、三百年時,中國有種被形象地稱為「捶丸」的球戲,而公元前27年至公元395年的古羅馬有一種以木桿擊打用羽毛充塞製成的球的游戲。
相傳在明朝,皇室有一種類似高爾夫運動的游戲,叫「捶丸」。它被描述為:在走路的過程中用棍子擊球的運動。之所以有這樣的說法是因為在我國至今仍保存著關於這種運動的壁畫。這也是高爾夫起源於中國的唯一證據!
四.其他說法
關於高爾夫起源的其他說法多不勝數,但都沒有確切的證據。其中包括英國的叫 「cambuca」古老運動,這是因為在英國某著名的大教堂中有一個手執球桿的雕塑。還有就是古羅馬的叫「paganica」的一種以木桿擊打用羽毛充塞製成的球的古老游戲,以及法國的叫「jeu de mail」運動,但是這項運動與現今高爾夫唯一不同的是它沒有球洞!這些關於高爾夫起源的說法,只不過是一種和高爾夫運動相似的古老的游戲,他們與當代高爾夫有著質的區別!
所以沒有說是誰發明的
不過比較多人認為的是蘇格蘭牧羊人
希望你滿意
⑵ 高爾夫球的起源
高爾夫起源現在還有爭議的 有蘇格蘭 荷蘭冰上球 還有中國的「捶丸」
但多數人認為是起源與蘇格蘭。。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名蘇格蘭牧羊人在一次偶然用牧羊棍的把手將一顆圓石子擊入兔子洞中,從而得到啟發,發明了高爾夫這項貴族運動。而據考證,高爾夫這個詞最早出現在1457年蘇格蘭議會文件中,當時由於高爾夫球盛行,將許多年輕人從射箭運動中吸引了過來。因此政府下令禁止。1457年3月,蘇格蘭王室頒布了一項「完全停止並且取締高爾夫球」的法令。原因是這項消遣性極強的運動,妨害了蘇格蘭青年演練蘇格蘭「國術」——射箭。但實際上,連主持制定 1491法規的蘇格蘭國王詹姆士四世自己最終也嗜高爾夫球成癖,成了高爾夫球場的狂熱的常客。而詹姆士五世國王及其王後,也效法詹姆士四世打起了高爾夫球。
而早在蘇格蘭打高爾夫球之前,在中國和古羅馬都曾流行過類似高爾夫球的以桿擊球的游戲。公元前二、三百年時,中國有種被形象地稱為「捶丸」的游戲,而公元前27年至公元395年的古羅馬有一種以木桿擊打羽毛充塞製成的球的游戲。
和它在我們的印象中的「年輕」不同,在世界上種類繁多的體育運動中,高爾夫球可算是一項較為古老的運動,高爾夫球於1457年在蘇格蘭的聖安德魯斯市 (St.Andrews city)興起。當時蘇格蘭的一項重要軍事運動———射箭術正在處於衰落的境地,而高爾夫球卻從此勃興了。
蘇格蘭的聖安德魯斯城的地理條件得天獨厚,它有自然形成的高爾夫球場所需的障礙物————海風吹成的沙窪,漫布著楠屬植物的沙丘,蜿蜒曲折的溪流,陣陣不斷的海風,蘇格蘭人就在這兒打高爾夫球。因此,對於蘇格蘭人來說,真正的高爾夫球場就應在這沙丘之間,大自然就是這種球場的「建築師」,而其它的球場相對來說則是「內陸球場」。
盡管當時沒有文字記載可以證實日期,據說於1608年已經成立了「皇家黑石楠」高爾夫俱樂部。1754年,在聖安德魯斯市正式組織了「聖安德魯斯市皇家古典高爾夫俱樂部」。據說,該俱樂部由22個貴族和紳士建立。他們還制定了13條基本的高爾夫球規則。今天,世界成千上萬的高爾夫球場還沿用著這些規則。
聖安德魯斯市真可以說是「高爾夫之都」,每年有數以萬計的「朝聖者」來參觀這里的高爾夫球場。「皇家古典高爾夫球俱樂部」部長的就職儀式也很特別。按照傳統,新任的部長必須在9月第三周的星期三進行就職儀式。屆時,他本人必須走馬上任,要像高爾夫球一樣「擊入辦公室」。表現方式是,他跨上第一個開球處,在他前面是球場,魚貫而立著一批球童,然後,由他發出一球,球童們爭著拾球,拾得者獎一英鎊。其後,一尊古炮鳴響,在這隆隆炮聲和滾滾煙霧中,部長宣布就職。
希望你滿意
⑶ 高爾夫球的品牌歷史
美國高爾夫協會資產有限公司(GOLF)從1891年開始建立到今天。世界各地的高爾夫球會專便迅速的發屬展起來,成為名流望族、工商界精英人士、世界各國政治要人痴迷的運動。同年創始人威廉范德比爾特(William K..V andabilt)創立了一個以GOLF命名的高爾夫用品品牌並在俱樂部球場內設店售賣。1906年,在威廉范德比爾特的繼任人約翰范德比爾特(John V andabilt)精心經營下,GOLF品牌經過漫長的市場考驗成為了如今的國際品牌,他成功將高爾夫運動的精髓和理念從球場帶到了生活與工作中。跟高爾夫運動一樣,GOLF品牌是美國社會上層人士及成功人士的至愛和身份象徵。
⑷ 高爾夫球桿的發展史
馬基高的113年 百年品牌 創造未來
十九世紀時MacGregor在球具市場上與老牌蘇格蘭球桿製造商David Forgan競爭激烈,但這局面沒有維持多久,來自鞋業的雄厚資金和精湛的製造技術很快就讓MacGregor球桿脫穎而出,並成為當時世界第一的球桿品牌。1913年,MacGregor造出了這品牌的第一套全套高爾夫球桿,它走上了第一個欣欣向榮的成長期,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一戰結束後,美國進入了後來稱為『爵士時期』的繁榮時代,這時,高爾夫運動在北美也迎來了發展高潮。據統計,1918年戰爭結束前,全美有742個高爾夫球場,而到1929年,這一數字已增長到5856。伴隨著這種爆發性增長,MacGregor的高爾夫生產部門首次超越了它的鞋楦廠,並最終導致公司結束了鞋楦生產業務,而全力投入高爾夫產業。在那個時期,兩款經典球桿為MacGregor贏得了國際聲譽。一是蘇格蘭人Will Sime所設計,名叫Bap的木桿(由於它的桿頭造型像一種叫bap的餅干);二是當時市場上最昂貴(25美元)的球桿——加了象牙鑲嵌的Chieftan。1927年,MacGregor做出了一個影響延續至今的重大創新一一第一次為高爾夫球桿裝上了鋼鐵桿身。同年,MacGregor成為第一家為自己員工建立高爾夫球場的美國公司。
1929年的『黑色星期三』大股災重創美國經濟。大蕭條使高爾夫和MacGregor度過了一段艱難時世。直到1934年,這家傳奇公司做出重大改變,重新上路。這一年,品牌創造人Edward Canby逝世,他的兒子將公司出售給當時的體育用品巨頭之一Goldsmith,後者接手後保留了MacGregor品牌和原公司董事長C1arence Rickey。正是C1arence Rickey之後一系列舉措塑造了MacGregor和整個高爾夫球具業延續至今的面貌。
在19世紀30年代,MacGregor首次推出專供職業球手的完整產品線, 以公司首席職業球手和設計師的名字命名, Tommy Armour Silver Scot Tourney。就從那時開始MacGregor設立了職業產品部門,不斷的為職業選手開發一系列專有產品,直到今天已成為業界傳統。也從那時開始,MacGregor為顧客提供更多定製和個人化服務。MacGregor並且鼓勵自己的員工同時做一個好工匠和好球手,品牌也開始涉足高爾夫球包和其他一切附件,MacGregor成為了一家全面的高爾夫球具公司。
1938年,公司董事長Rickey的一個決定讓MacGregor的聲望更上層樓。他在會見了三位年輕職業球手立即與他們簽約成為『品牌顧問』 (the MacGregor Advisory Staff),這三個人就是Ben Hogan、Byron Nelson和Jimmy Demaret,他們當時與Rickey的簽約費總共不到500美元,後來卻為MacGregor贏回了17個大滿貫冠軍
在此年代,MacGregor設計師的奇思妙想和工匠們的精湛工藝不斷為高爾夫球具產業做出貢獻。他們發展了『油浴加硬』法,使球桿更堅固,更耐用;他們造出了首支桿面帶鑲嵌物的木桿, 以及桿頭底部有精美雕花的球桿;現代木桿桿頭的四面橢圓形狀在MacGregor手上成形;MacGregor對鐵桿所作的改進更加影響深遠,他們不但首次應用了軟鋼鍛造工藝,而且製作出世了首支凹背鐵桿——這是球桿製造史上的一個重大突破;MacGregor還用橡膠握把替代了傳統的皮革握把。大量的創新設計,全面的產品系列,讓MacGregor獲得了越來越多職業球手和教練適應,普通球友也樂於使用。
二次世界大戰中,MacGregor暫停了高爾夫球具的生產,轉而為盟軍提供降落傘包,安全帶和其他軍用品,並因此獲得美國政府嘉獎。戰後MacGregor將廠房規模擴大了2倍。在此新廠房建設了一個為研發高爾夫球設計的風洞。
1945年5月19日,Clarence Rickey因車禍去世,經此打擊MacGregor仍沒有停下前進的步伐。Byron Nelson新型球桿在1948年進入市場,『品牌顧問』的陣容不斷擴大,Craig Wood、Lew Worsham、Jim Turnesa、Claude Harmon等偉大球手的名字陸續加入其中。1949年,美國業余冠軍Louise Suggs轉為職業並加盟MacGregor,日後成為我上最偉大的好球手之一。
在1940年,超過一半職業高爾夫球手使用MacGregor球桿。從1941-1948年,使用MacGregor球具的球員連續7年占據巡迴賽獎金王位置。而在1949年,MacGregor推出了至今成為標準的4木9鐵完整球桿套裝,這一套革命性的球桿稍後被命名為MT系列,它一推出即大獲成功,為MacGregor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和名聲。
隨後,MacGregor傳奇設計師Toney Penna再接再厲在1952年推出了Eye-O-Matic木桿,這款帶有雙色織物嵌入的木桿,與晚一年推出的鋼制打擊面的Colorkrom鐵桿一起成為了經典型號。1958年的使用了新合金材料的ProPel桿身的Flame Ceramic鐵桿一如既往的大受歡迎。
隨著一系列經典球桿陸續推出,MacGregor確定無疑的樹立起高爾夫球具技術創新者和標准設立者的形象。1958年,MacGregor被著名的Brunswick公司收購,並再次搬遷廠房,從辛辛那提搬到了喬治亞洲Albany,且使用至今。此時,MacGregor不僅稱霸職業選手市場,在業餘零售市場上也登上了第一位置。
廠房遷往喬治亞洲後,MacGregor的公司總部仍留在辛辛那提,並在附近建立了日後獲崇高聲譽的Even dale Custom Club球桿定製工場。100名MacGregor最高級的工匠在這里為每一用戶度身定做球桿,這一部門與1972年遷往喬治亞洲運行至今,其中生產最多的型號又被歸於VIP目錄,它們代表了高爾夫球具的最高水平。
19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MacGregor與另一個在高爾夫歷史最重要的名字之一——Jack Nicklaus聯系緊密。Nicklaus從10歲開始即使用MacGregor球桿,1961年轉為職業時與MacGregor簽約成為代言人。
隨著Nicklaus的金熊標志出現在MacGregor球具上,相關產品線上,於是誕生了Nicklaus VIP系列。這個系列最早由Bob Lysaght設計,交付Nicklaus使用並不斷與Nicklaus在實際應用中討論改進。雖然這一系列比當時市場上其它所有球桿價格高昂,但由於該球桿和Nicklaus比賽中使用的球桿一樣,所以甫一推出即為市場所接受。
MacGregor在一個接一個高爾夫巨星的手中積累著光榮,它的輝煌傳統從最初的Hogan、Nelson和Demaret三人『品牌顧問』開始日益擴大,代代相傳。1979年,MacGregor品牌再度易手,Wicks公司從Brunswick手中買下了它,接著MacGregor將總部遷到了喬治亞州亞特蘭大。
MacGregor已然度過了百年歷史,它對最好高爾夫球具的承諾依然延續,V-Foil,NV等新型號繼承了品牌的傳奇,也將走向經典。經歷了108年的風雨,馬基高依舊屹立並越來越受到關注,品牌本身的豐富經歷,已經與其歷經的歷史一樣,彌足珍貴。經典的品牌必擁有豐富的歷史沉澱,產品製作的超卓工藝,名震遐邇的品質,被冠以優質的美譽。進入現代,憑著工業技術的提升和各種發明的帶動之下產品的製作也大大受惠,各種模具以及產品的製作技術得以大大提高,然而,MacGregor的高層依然深信,能夠令其品牌與其他品牌區分開來的,能夠一百多年來依然歷久不衰,個中的真諦永遠離不開真與誠。
⑸ 高爾夫起源與哪裡
,在中國和古羅馬都曾流行過類似高爾夫球的以桿擊球的游戲。公元前二、三百年時,中國有種被形象地稱為「捶丸」的游戲,而公元前27年至公元395年的古羅馬有一種以木桿擊打羽毛充塞製成的球的游戲。
和它在我們的印象中的「年輕」不同,在世界上種類繁多的體育運動中,高爾夫球可算是一項較為古老的運動,高爾夫球於1457年在蘇格蘭的聖安德魯斯市(St.Andrews city)興起。當時蘇格蘭的一項重要軍事運動———射箭術正在處於衰落的境地,而高爾夫球卻從此勃興了。
蘇格蘭的聖安德魯斯城的地理條件得天獨厚,它有自然形成的高爾夫球場所需的障礙物————海風吹成的沙窪,漫布著楠屬植物的沙丘,蜿蜒曲折的溪流,陣陣不斷的海風,蘇格蘭人就在這兒打高爾夫球。因此,對於蘇格蘭人來說,真正的高爾夫球場就應在這沙丘之間,大自然就是這種球場的「建築師」,而其它的球場相對來說則是「內陸球場」。
盡管當時沒有文字記載可以證實日期,據說於1608年已經成立了「皇家黑石楠」高爾夫俱樂部。1754年,在聖安德魯斯市正式組織了「聖安德魯斯市皇家古典高爾夫俱樂部」。據說,該俱樂部由22個貴族和紳士建立。他們還制定了13條基本的高爾夫球規則。今天,世界成千上萬的高爾夫球場還沿用著這些規則。
聖安德魯斯市真可以說是「高爾夫之都」,每年有數以萬計的「朝聖者」來參觀這里的高爾夫球場。「皇家古典高爾夫球俱樂部」部長的就職儀式也很特別。按照傳統,新任的部長必須在9月第三周的星期三進行就職儀式。屆時,他本人必須走馬上任,要像高爾夫球一樣「擊入辦公室」。表現方式是,他跨上第一個開球處,在他前面是球場,魚貫而立著一批球童,然後,由他發出一球,球童們爭著拾球,拾得者獎一英鎊。其後,一尊古炮鳴響,在這隆隆炮聲和滾滾煙霧中,部長宣布就職。
⑹ 高爾夫球場發展史
高爾夫在最初的時候不像傳說中那樣,每個球場都是18洞。那麼最初的高爾夫球場是幾洞?最初的高爾夫是什麼樣的呢? 1744年,歷史上第一場高爾夫比賽的舉辦的地—雷斯球場(Leith Links),當時的球洞數是5個,後來增加到7個。這場比賽是由愛丁堡高球手榮譽團體(Honorable Company)舉辦的,他們主要是在雷斯球場打球。當時在雷斯球場出現的人,都是上流社會的佼佼者,在英格蘭的任何比賽中,他們都是最高級的一群。布萊克海斯(Blackheath)緊隨雷斯球場其後,也是從5個洞擴大為7個洞。布倫慈菲爾德(Bruntsfield Links)球場當時也只有5個洞,在1818年才擴展為6個洞。Odyssey球具專賣頁 位於愛丁堡郊區的穆塞爾堡(Musselburgh)老球場很多年都是只有7個洞,直到1832年才增加到8個,這一狀況維持了將近40年之後才發生改變,球場在1870年增加到9個。因此,1851年建成的普里斯維克球場(Prestcwick)當時雖只有12個洞,卻也沒有什麼不合時宜。 在1764年,乃至更早的時間里,即便是神聖如聖·安德魯斯的老球場者也只有12個洞。這12個洞排列在一條線上,打球時,球手會在其中10個洞打兩次,一次向外打,一次往回打,一輪下來總共打22個洞。1764年,皇家古代高爾夫俱樂部決定把前4洞改為2個洞,球洞數為10洞,一輪中8個洞被打兩次,從而將一輪球減少到18個洞。這也是高球歷史上出現最早的一輪18洞形式。當時間來到1857年時,老球場在8個雙果嶺上都增加第二個球洞,球場共有18個球洞,最終形成了現在的適合一輪打18洞的球場。這之後一切趨於穩定。在接下來的1858年,聖安德魯斯俱樂部宣布會員之間的比賽都為一輪18洞。 據記載,蘇格蘭的蒙查斯林克斯球場(Montrose Links)在1810時有不少於7個洞,一輪球17洞。到1825年,該球場有14個獨立的球洞,一輪17洞,其中有3個洞打2次。從1866年一場比賽的記載看,一輪比賽打了25個洞。因此,在理論上講,在這個時間球場應該是已經有18個球洞的。後來,一張製作於1903年的New Circular 球場地圖顯示出該球場在1896就擁有18個球洞。 18洞一輪慣例與公開賽 從1872年開始,英國公開賽開始每年一屆在普里斯維克(Prestwick)、聖安德魯斯(St Andrews)和穆塞爾堡(Musselburgh)三個發起球會舉辦。公開賽要求參賽選手完成36洞,因此,比賽在普里斯維克舉行時需要打三輪,在聖安德魯斯時打兩輪,而在穆塞爾堡時則要打四輪。相比較而言,聖安德魯斯老球場的18洞看起來是最為合適的。因此,在1882年,普里斯維克從12個洞擴展到18個洞。在1891年榮譽團體新建了莫里菲爾德(Muirfield)18洞球場之後,公開賽也從穆塞爾堡轉移到莫里菲爾德。這樣,舉辦公開賽的當時世界上三個最重要的球會都形成了18洞球場的形式, 18洞一輪比賽的慣例也因此確定了下來。 在1897年聖·安德魯斯皇家古代高爾夫俱樂部(R&A)被授權負責掌管英國的高爾夫規則,因此更進一步加強了18洞一輪比賽慣例的推廣。從1933年開始,18洞一輪比賽已經成為高爾夫比賽中的默認形式。不過,直到1950年這一慣例才被寫進高爾夫規則中。但是,到1919年R&A接手英國公開賽的舉辦權時,英國仍有一半以上的高爾夫球場是9個洞的。 旁證:由威士忌生發出來的18洞 其實,在18洞一輪形成慣例之前,蘇格蘭的民間高球人士其實早已默認了這一形式。 在工業文明以前,蘇格蘭地區山多、氣候濕潤多霧,適合牧草生長,那裡是連綿不斷的牧場。到了冬季,這一帶的氣候非常寒冷。每次出去打球時,人們都要帶一扁瓶威士忌放在口袋中,每次發球前都用瓶蓋喝一小瓶蓋酒禦寒。一瓶酒18盎司,而一瓶蓋剛好1盎司。打完18洞,酒喝完了,這么冷的天也只好回家。時間長了,人們便認為打一場球必須打18洞。 鏈接: 獨立的開球台 Mizuno高爾夫球具專賣頁 大約在1875年,老湯姆·莫里斯(Old Tom Morris)在對老球場的沙坑,球道和果嶺做過改善後,還設置了獨立的開球區域,這才形成了當前球場的格局。很多人把我們今天看到的「修指甲」的高爾夫球場歸功於老湯姆莫里斯。 不同的果嶺旗 老球場著名的雙果嶺解釋了前九與後九果嶺旗顏色不同的來源,因為在雙果嶺的球洞打球,你需要不同顏色的旗子來指明進攻的方向。不過,老球場第18洞一直保持著與最初前九相同的白色旗子。1867年,卡諾斯蒂(Carnoustie)球場在從原來的10個洞擴展為18個洞時,也採取不同顏色的果嶺旗。後來,其它球場也有前九和後九採用不同顏色的果嶺旗情況,很可能是誤會了這里的情景,因為它們的球場並沒有雙果嶺的問題。 內外9洞 老球場與大多數早期的球場一樣,第9洞距離會所最遠。前九從會所開始向外打,然後再轉身往「內」打。直到20世紀的中後期的高爾夫球場,前後九洞才成兩個環狀,一輪球賽的開始和結束都在會所的旁邊的慣例才開始流行起來。
⑺ 高爾夫在中國的發展歷程
在中國想要發展好高爾夫太難!
雖然可能回答與題目不同 我僅僅想反駁一樓復制的新聞貼
因為16年奧運會高爾夫很有可能成為比賽項目
所以在這個前提下
中國自然大力提倡這項運動
雖然在國外是平民化運動,但是在中國收費仍然很高,所以如果商家精明的話,會降低收費標准,那麼關於高爾夫的工作就會越來越火。
但是中國的土地並沒有那麼多地方可以建立球場的,即使建立也更多是在郊區,所以交通不便成為一大阻礙。還有到目前為止,沒有聽說哪家球場降低了收費,更沒有說有學生的收費標准和成人的收費方法,都是一視同仁的。所以很多人不會花那麼多錢就只為了打場球。這可能是最大的一個阻礙。
所以在中國的高爾夫發展,不容樂觀。 其實我更想說,幾乎不可能
⑻ 本間高爾夫的發展歷程
19世紀60年代的日本,高爾夫是一項新興運動。偶然的一次機緣,本間兄弟成了高爾夫球場的工作人員,他們的工作很繁雜,撿球、教客人打球,還要修理客人的球桿。當然,那時候的球桿大部分都是進口的。
1958年1月,本間在橫濱開設了一所高爾夫球練習場。第二年,設立工廠創立了本間HONMA。當初本間的想法單純而高遠,是製造出適合亞洲人使用的球桿,打破進口球桿一統天下的局面。在當時,他們生產的產品已經受到業余球手的好評。
1962年,本間在嘗試了各種材質之後,選擇了美國進口的柿木,成功地試制出一支柿木發球桿。這種球桿具有獨特的觸感和清脆的擊打聲。HONMA一炮打響,成了當時世界上唯一生產柿木桿的製造商。 現在的年輕人對用木材製造的木桿桿頭的那個年代或許沒有太多記憶,但在他們還沒來到這個世界之前,本間高爾夫已經開始利用柿木製造出藝術品般的球桿,並且著柿木木桿踏上了成功之路。
在沒有球桿設計圖和模型的柿木木桿年代,要造出一個桿頭的形狀,只能依賴技師的感覺和技術。公司的經營者站在技師們的旁邊說出桿頭的形狀應該要如何,他們便一邊咀嚼經營者的話,一邊憑自己的技術、經驗和感覺去切削桿頭。回憶起那時的情景,在本間高爾夫工作了38年、負責球桿維修的若杉進說:「雖然那個時候製造和修理的技術都很低,但是憑著大家的一雙手,總算把工作做好。所有球桿規格的調整都全以人手處理。桿頭方向、桿面傾角及桿頭形狀之調整則以打磨桿面及將鉛植進球桿等的方法來處理。」
當時曾經有一個故事源起於很受歡迎的本間高爾夫柿木木桿: 有一位著名的日本高爾夫球手,每次比賽結束後,他都會拿自己心愛的柿木球桿去更換桿身。如果是鋼鐵桿身,這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但如果是碳纖維桿身的話,就必須要將鑲嵌在桿頭內那一部分的桿身用力拔出來。久而久之,柿木球桿因為經過多次更換桿身已令其物料開始出現磨損現象,桿頸部分亦開始出現裂縫。即使如此,那個球手仍是繼續在比賽中使用這根球桿,如有裂縫便用接合劑去修補。之後的某一年, 他使用這支球桿竟然在國內取得大滿貫比賽的冠軍。
當然,之後的幾年,柿木桿面甜蜜區部分表面層由紙制的纖維演變成碳纖維,在更換那部分的表面層時就變得簡單多了,開始需要用上焊合器。如今,只要改變埋在桿頭內之配重釘的長度及重量,就能改變其揮桿重量。這樣獨特的的調整方法,只有擁有自己工廠的本間高爾夫才能編制出來。本間優越的技術吸引了有很多活躍於國內外的職業球手到本間位於神奈川縣鶴見的高爾夫球工廠參觀。
除了職業球員,很多學員也慕名來到本間的工廠「偷師」學藝。
1981年的春天,20名新員工為了學習柿木球桿的製造過程,走進了鶴見工廠。當時並沒有任何的工作手冊或指導,每個人都忙得不可開交,根本沒有人有時間去指導他們,他們大多時候只能靠自己觀摩和摸索,默默地看著前輩工作。當時的其中一個實習生說:「雖然說是學習,但其實是偷師。」 在工廠,被油浸透而硬固後還要等5年才可以使用的柿木塊堆積如山,當時的技師要將那些堅硬的柿木塊削成桿頭的形狀。新員工拿著前輩造出來的桿頭,認真地觀察一番,接著用鉗把桿頭固定後,開始嘗試切削。他們因為太過緊張,導致手震,又或者是用力過度,浪費了不知多少個桿頭。如果把那些浪費掉的桿頭堆在一起,就像一座小山那樣高。當他們以為削出一個很好的桿頭,興沖沖拿給前輩檢查時,卻受到當頭棒喝:「根本不可以拿去賣!」他們只好更加勤奮的繼續練習。就是在這樣的勤奮和無數次的反復中,本間高爾夫製造的每一根球桿都散發獨特的魅力。
到了90年代,製造球桿的物料由柿木演變成金屬,所有球桿規格的調整都全以人手處理的年代成為了「從前的一段美好回憶」。 HONMA在創立半個世紀的今天,已成為頂級的球桿製造商,支撐前行的是不斷更新的血液和延續的傳統。
1982年4月,在剛落成的磨光部大樓迎來了10名新員工。面對這些未脫稚氣的青年,本間高爾夫的創立人說了一句:「由今日開始你們就要幫忙進行磨光。」 誰也無法預料的是,這些新員工在老技師的嚴格注視下成長為這個著名品牌的中流砥柱,當初這些人是對磨光這項技術完全沒有認識的門外漢。當時只有29歲的土井成了現在磨光工序負責人,此前他甚至連高爾夫球桿也沒有碰過。
對於這些新手的技術要求,就是要將擺放在磨光機旁邊,一箱箱裝滿烏黑的鐵桿桿頭打磨成如藝術品一般的球桿。土井笑著說:「那個時候感到非常不安啊! 就好象昨日發生的事情一樣,我仍然記憶憂新,不過現在只是當笑話罷了。」
當時, 本間高爾夫從外界的磨光工廠請來了數名技師,為這10個新人做了一個星期的指導。新人們將那些技師的話全都做了筆記。他們全神貫注地跟著那些技師一起做,漸漸開始掌握到磨光的精髓。隨後, 他們又去了外界的工廠實習了一個星期。在那兒的技師是按磨好的桿頭數量來計算工資的,因此他們的磨光速度特別快,瞬間便能將桿頭磨得發亮。10位新人看到後呆了起來。那些技師問他們:「你們真的可以做到嗎?」很多人碰到困難的事情就會放棄,但他們沒有,技師們贊嘆:「真是有責任感的年輕人啊!」
實習完結後,他們一行又回到酒田工廠,用廢棄了的桿頭做磨光練習。要用車胎似的磨光機去磨鐵桿細小的部分,想磨某一個部位的時候, 卻連其它的部位也磨了,有時候甚至會磨傷自己的手。即使帶上工作手套,也不能倖免,因為摩擦的熱力,會令手指起水泡,但不用工作手套又太危險,他們只好用針將水泡弄穿後,忍痛再帶上手套繼續工作。每打磨好一個,他們會用魔術筆將桿頭塗黑,以此記下自己打磨了數不盡的鐵桿頭出來。
經常來巡查的老技師看到那些桿,只說了一句:「這樣的東西不行!」這給了他們沉重的打擊。事實上老技師這樣說,是希望他們能不斷進取。這些球桿能變成一件件的藝術品,當中都要依靠他們那雙艱辛的手才可造成。
在酒田,遲來的春天過後,夏天瞬即來臨。河川的水面上反映著耀眼的陽光,樹木拙壯地成長。 在兩個月之前,這些對磨光技術毫無經驗的人,在艱辛的自學形式下,努力不懈地鑽研磨光技術甚至要花上比其它人多一倍的時間。最後,他們的技術水平已達到能運用在推出市場的商品上。
土井說:「我看到了那些商品,那是用我雙手打磨出來的藝術品。」 以身作則、勤奮工作,這個學習過程教會了土井做事的態度,即使現在身為領導者和磨光師傅,他仍然說:「現在我仍然覺得還未足夠! 我要不斷改進, 我經常想: 可以做得再好些, 可以做得再漂亮一點。」
除了延續傳統血液的年輕學員,老技師更是HONMA的瑰寶。負責球桿維修的若杉進就是其中一塊。
若杉進1973年加入本間高爾夫,他是年資最長的成員之一。當時, 大家在神奈川縣橫濱市鶴見區一個不足100人、偏向於家庭式運作的工房中工作。同年,日本的經濟經歷了因石油價格的變動而帶來通貨膨脹的沖擊,它由快速成長階段步入穩步成長階段。當時一般打工的人只有大概5萬日元的起薪點,但是一套16萬的本間高爾夫球桿卻賣得滿堂紅,對若杉來說,那是一個如夢般的年代。而當時,計算若杉在內,負責修理的員工有5個人。仍然是低層員工的若杉只是負責一個叫「卷皮」(用皮革將桿身手柄部分捲起來)的工作,那個時候連橡膠手柄都還未流行。
現在若杉進成為負責球桿維修的老師傅,對球桿修理技術侃侃而談,「在修理球桿時, 不可以擅作主張。修理不是完全改變球桿, 而是要將它恢復原狀。一支已經被球手適應了的球桿,就算它經過修理之後對球手來說它仍然是不可取代的。所以,我們在修理球桿的過程中就算遇到必須要改變的地方,亦不會忽視客人的要求。」 這是若杉率領的本間高爾夫維修隊伍的宗旨。
若杉進入HONMA時,本間高爾夫的員工人數才僅僅達到三位數字,不經不覺間本間高爾夫的團隊已經增加到數百人。1982年,本間高爾夫將製造和修理部搬到山形縣的酒田市,之後在當地聘請了很多技術人員,這其中就有工場主管阿部直樹生。在本間高爾夫的酒田工場, 有一位被稱為「電鍍之神」的人物,他便是工場主管阿部直樹生。22年前,酒田工場開始進行內部化電鍍加工的時候, 他被聘為該項目的負責人。他花費了35年的時間去鑽研電鍍技術, 令本間高爾夫的球桿能成為一件「藝術品」。
阿部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中接觸電鍍這個東西的。對機械有濃厚興趣的阿部,在他自己的故鄉山形縣鶴岡市的一所工業中學畢業後,在東京的某巴士公司任職工程師。當時正值是觀光巴士的全盛期,他和其它年齡相若的工程師一起渡過了愉快的都市生活。阿部笑著說: 「當時有很多漂亮的女導游,真的是很開心!」
但是,在東京工作了幾年後,鶴岡的雙親寄了一封信給他,內容說:「你回來吧!」阿部當時沒有馬上回去,幾年後,終於敵不過父母的苦苦哀求返回故鄉。正是這次回鄉成就了阿部,進入了本間,做起一名電鍍技師。當時日本只有金色電鍍的球桿,阿部相信, 喜歡追求新鮮事物的日本人, 終有一天會覺得只是金色的電鍍是不足夠的。於是,阿部開始著手研究不同的電鍍方法,做出了黑和紅等種類的樣本。但這遠遠不夠,於是他發動酒田工廠的開發人員,查看他們最不熟悉的女性時裝雜志,甚至親身到一些名店,調查手袋扣、皮帶扣、耳環和戒指的色調。當時, 粉紅色系列、金色系列和銀色系列的東西最受歡迎, 他們便根據這幾個色調准備了十多種電鍍液,並開始著手試驗。
經過3個月的試驗, 最後阿部以24K金、14K金、鎳合金分別做出金色系列、粉紅色系列、黑色和銀色系列的色調,後來有經過一些的調整運用到HONMA球桿中。當拿起HONMA鐵桿欣賞它美麗的顏色時,你一定可以感受到從事大半生電鍍工作的阿部的心血。
在世界所有的高爾夫球用品製造商當中, 有兩項技術只有本間高爾夫才能掌握到的,一是把高爾夫球桿桿頭鍍金,二是將為增加持久性而進行電鍍的桿頭再鍍金,然後為這種桿頭進行大量生產之技術。球手們夢寐以求的HONMA鍍金球桿,使球桿由運動用品的領域中走到藝術品的領域,這都要感謝「電鍍之神」。
1992年,當鍍金球桿的生產量由一天數十支變為一天2,000支後,沉默寡言的阿部終於笑了。 80年代,日本經濟陷入低迷,這也影響到高爾夫行業。當時日本的高爾夫球場運營商紛紛被房地產泡沫時期欠下的巨額債務所壓垮。高爾夫球場的生意每況愈下,許多會員因自己的企業面臨困境,紛紛要求退會並返還會費,而球場方面支付不起,無奈只有宣布破產。日本高爾夫球場的倒閉數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逐漸增加。
90年代初,隨著經濟泡沫的影響,當時專門生產高價球桿的本間高爾夫比其它製造商受到的影響和壓力最大。首先,不銹鋼材料的導入令柿木球桿的受歡迎程度大大下降。而本間高爾夫又比其它公司遲了1年才開始使用不銹鋼材料,再加上市場對球桿的需求倒退,令市場涌現出很多比較廉價的新興品牌。
但是,在這些沖擊下,本間高爾夫的品質和信譽並沒有衰減,在推出新商品的刺激這個不太景氣的高爾夫市場。「LB-280」鐵桿便是其中的代表作。
「LB-280」鐵桿, 為了比以前的產品打出更遠距離,特別造出強力傾角,不但手感良好,而且靠著巧妙的設計如打磨了的上緣部分,令它成為風靡一時的商品。性能與外觀兼備的「LB-280」鐵桿,就像當時的高價汽車一樣, 銷量節節上升。當時, 本間高爾夫更針對商家用戶, 創作了一句宣傳標語「始終都是HONMA」。鍍金系列的生產線亦隨之而擴大起來, 業務蒸蒸日上。
進入21世紀,高爾夫球場倒閉的趨勢越加明顯,但很多人仍然看好前景,HONMA也緊隨「潮流」購買兩家球場。事實上,高爾夫經濟泡沫愈發嚴重——2002年度日本有102家高爾夫球場因經營失敗破產,這是歷史上首次突破100家大關;破產的高爾夫球場負債總額約為2.436萬億日元,是此前歷史最壞紀錄——上一年度1.41萬億日元——的近兩倍。
在低迷的日本經濟中, 本間高爾夫的價格及生產齒輪也漸漸地陷入不協調的狀態。即使這樣在這些沖擊下,本間高爾夫的品質和信譽並沒有衰減。HONMA根據市場的需要及時調整價格,同時仍然努力不懈地推出新商品, 為這個倒退的市場注入驚喜。
日本國內低迷的經濟讓HONMA把目標從國內市場逐漸轉移到國外,在韓國泰國等地HONMA球桿受到熱烈的歡迎,HONMA從日本走向國際,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經過低迷期的考驗和幾年的調整,2011年HONMA繼續著自己的步伐,不僅拓展了產品線更有了新的突破。今年,HONMA針對不同類型的球員推出C、S、E不同系列產品。獻給競賽型高爾夫球手的C系列產品強調的是控制性,而S系列擁有HONMA有史以來最大桿頭,優化重心設計的同時容易實現更遠的距離,E系列採用最大限度的慣性力矩的設計,實現了飛行距離和穩定性的雙重提高。跟過去HONMA眾多經典款球桿相伴,這三個不同系列的球桿針對性更強,可以滿足不同球員的需求。
球桿高效能表現的基礎在於桿身,很多人都說桿身是球桿的引擎。HONMA在時刻思索球桿應扮演角色的同時,特別追求桿身表現。在受到眾多職業球員稱贊的4軸ARMRQ桿身基礎上,HONMA進行了改進,製造出了世界首次6軸「ARMRQ6」。ARMRQ6桿身技術採用6向組合纖維積層桿身,在以往縱向0度,橫向90度方向上的基礎上從斜度30度、60度、120度、150度嵌入碳纖維,從而進一步調整曲折和堅韌度。添加插入的角度接近圓形,可以應付各個方向的外力。
在研究有關揮桿而導致桿身曲折試驗中,新產品的堅韌度與以往產品相比,高出多達5.9%。除了能有效抑制揮桿時桿身的變形,更可令桿身更加迅速地恢復原狀。
6 軸桿身的織物平均插入30 度,因此在所有的方向上都與3 個扭曲點相差無幾。而4 軸桿身的斜度為60 度,各個方向上的扭曲強度都有差別。4 軸桿身的抗扭曲的恢復力產生差別,而6 軸桿身幾乎沒有差別,所有方向上的力量都很平均。
2011年HONMA推出的C、E、S、P&S系列全都採用了AMARQ6桿身,給每一位高爾夫球手帶來一個新的飛行領域。 面對中國這個廣闊的市場,HONMA在原有全球市場的基礎上,著重拓展潛力巨大的中國高爾夫市場。
去年六月HONMA專賣店落戶上海,古北及佘山球場專賣店的相繼開業標志著這個世界頂級高爾夫球具品牌正式進駐中國。今年六月,HONMA廣州萬菱匯、深圳CBD、深圳觀瀾湖和東莞觀瀾湖四家直營專賣店開業,強勢挺進華南市場。10月,HONMA北京嘉銘中心旗艦店、鴻華球場店、CBD球場店三店同時盛大揭幕,標志著HONMA全面完成中國大陸地區直營專賣店的戰略布局。在中國大陸進行戰略布局的同時,HOMA從環境到服務都維護品牌的優質形象,拓展更多的球具附件等周邊產品。
按照規劃,為了消費者HONMA將在全國大力建設專賣店,除了已經開設專賣店的上海、北京、廣州、深圳、杭州等一線城市,兩年內會有50家專賣店開業。在拓展營銷網路的同時,HONMA從未放棄對質量的堅持和對手工製作的傳承。此外,HONMA還與寶馬等品牌進行合作,在全國范圍內舉辦高爾夫巡迴賽和球具品鑒活動,讓更多人有機會親身體驗HONMA。
在這些革命性變化的同時,本間會一如既往地維護與提升著HONMA品牌價值,保持頂級球桿工藝與日本原產製造,開發個性化定製的品牌特色。
⑼ 高爾夫經濟的發展歷程
在中國,高爾夫的發展走過了20年的歷程,發展到擁有近600個球場的水平。今天,中國高爾版夫球運動已形權成了一股浪潮,席捲華南、華東、華北等地。據統計,中國高爾夫人口估計為400萬人、其中成年男子為360萬人、成年女子30萬人,另有10萬人為青少年,另外,還有大量韓國、日本、東歐、台港澳等國家和地區的高爾夫旅遊者,保守估計,一年有500萬人次來華進行高爾夫旅遊,且逐年在增加。在深圳等經濟發達的城市,一些經營好的球場有時出現人滿為患的情況。
經濟學家遲福林認為,中國潛在的高爾夫消費者現在是2000萬,2020年可能是 5000萬。由於打球人口的增加,對高爾夫用具的需求也在增加,中國自己生產的高爾夫產品已嶄露頭角。同時,國外的許多知名品牌也紛紛在中國興建生產基地或來料加工,中國因此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高爾夫用品生產基地。中國高爾夫已經體現出產業化發展的趨勢。
⑽ 高爾夫球起源於哪個國家簡單說下它的歷史
相傳,高爾夫球起源於15世紀的蘇格蘭。當時的牧羊人常用趕羊專的棍子玩一種擊屬石子的游戲,比比誰擊得遠擊得准,這種游戲後來就演變成為高爾夫球。
19世紀,高爾夫球傳入美國。1922年,世界上第一次國際性比賽是美國對英國的「沃克杯」高爾夫球對抗賽。高爾夫球於20世紀初引入中國。高爾夫球運動是在室外廣闊的草地上進行,設9或18個穴。運動員逐一擊球入穴,以擊球次數少者為勝。比賽一般分單打和團體兩種。
1860年,英格蘭舉行了最早的高爾夫球公開賽。在這一年中,印度、加拿大、紐西蘭、美國等國家也相繼舉辦比賽,繼而進行國際、洲際及至世界性的比賽。世界盃、英格蘭和美國公開賽這三項比賽,可以說是高爾夫球的最高水平的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