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創意陳列的歷史
「陳列設計」專來業源於自歐洲、興起於各大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而陳列最早則是在中國進入春秋後期,為滿足人們日常生活的需要,城市裡出現了金鋪、珠寶玉器鋪、糧食鋪、綢布鋪等店鋪,為了顧客能讓更為方便的挑選貨物而專門請木匠師傅做出陳列道具將商品擺於陳列道具之上。從事陳列設計師這一職業人群在國外已被視為「金領」一族,而在中國這一行業才剛剛起步。
法國人有一句經商諺語說,即使是水果蔬菜,也要像一幅靜物寫生畫那樣藝術地排列,因為商品的美感能撩起顧客的購買慾望。——心理學研究結論,在人接受的信息中83%來源於視覺,11%來自聽覺,其他6%分別來自味覺,嗅覺和觸覺。可見視覺效果直接帶來的影響力是不可忽視的。
② 上海城市歷史發展陳列館裡面有些什麼東西
上海城市歷史發展復陳列館制位於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內,是反映上海近代歷史變遷的形象陳列,展示面積達一萬平方米.陳列館徵集文物及其他展品余件,採用「融物於景」的場景化展示手法,輔以高科技的技術手段,將文物道具和模型於一體,是集歷史。文化、鑒賞於一體,具有創新理念的陳列;參觀陳列館,是在穿越歷史,是在走過一個時代,讓觀眾迫尋海上舊夢、景仰現代史實,品味上海悠久的文化。大體上就是一些模型,如果你是第一次來上海建議你去看看,大體還不錯,了解一下上海的發展歷史。
③ 陳列設計的歷史
「陳列設計」專業源於歐洲、興起於各大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而陳列最早則是在中國進入春秋後期,為滿足人們日常生活的需要,城市裡出現了金鋪、珠寶玉器鋪、糧食鋪、綢布鋪等店鋪,為了能讓顧客更為方便的挑選貨物而專門請木匠師傅做出陳列道具將商品擺於陳列道具之上。從事陳列設計師這一職業人群目前在國外已被視為「金領」一族,而在中國這一行業才剛剛起步。
法國人有一句經商諺語說,即使是水果蔬菜,也要像一幅靜物寫生畫那樣藝術地排列,因為商品的美感能撩起顧客的購買慾望。——心理學研究結論,在人接受的信息中83%來源於視覺,11%來自聽覺,其他6%分別來自味覺,嗅覺和觸覺。可見視覺效果直接帶來的影響力是不可忽視的。
④ 中國歷史博物館的發展歷史
中國歷史博物館壯觀的建築已使它成為北京市重要的地標,而它悠久的建館歷史又和宏偉的建築相得益彰,它初建於1912年,至今已有近九十年的歷史。
1912年籌建。1912年,在蔡元培(時任教育總長)的關心下,國立歷史博物館籌備處正式成立,聘請京師大學堂教授胡玉縉為主任,以國子監為館址,開始收集各方文物。1918年遷入故宮前部端門至午門及其朝房,為救濟災民、失業工人及「為國傷亡」者,曾展出部分藏品,以門票收入賑災。
1926年10月正式開館。1926年,館藏漸臻豐富,各類藏品已達26類,二十餘萬件,於午門辟陳列室,精選藏品,依類陳列,於同年10月10日正式開館展出,當月觀眾即達45,020人,同時《國立歷史博物館叢刊》開始出版。
1929年8月改名為中央研究院北平歷史博物館。
1933年4月改為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北平歷史博物館。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歷史博物館工作主要以保護文物,避免遭受戰爭破壞為主,進行了少量的圖片、文物展覽。
1945年8月恢復中央博物院北平歷史博物館舊名。 1949年10月改名為北京歷史博物館。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本館更名為北京歷史博物館,隸屬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社會各界人士紛紛向博物館捐贈文物,總數達16962件,極大地豐富了館藏。為適應新的歷史形勢,博物館著手建立新的歷史陳列,使博物館真正成為民族的、大眾的、科學的社會教育機構。
1950至1965年是歷史博物館的高速發展期,由裴文中、賈蘭坡指導的「原始社會陳列」於1951年正式展出,該展覽是我國博物館最早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組織歷史陳列的嘗試。以此為起點,在黨和國家領導人、文化部、文物局領導的熱情關心下,以及全國各文博考古兄弟單位的大力支持下,「中國通史陳列」各個歷史階段陳列逐步完成並進行了預展,包括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在內的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社會各界知名學者先後來館參觀、審查,不斷完善通史陳列。
中國通史陳列自原始社會開始,至清朝滅亡結束,根據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結合中國歷史發展特點劃分歷史階段,其特徵是以考古發掘及傳世文物為基本展出材料,力求全面、系統地展現中國歷史,這不僅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也是中國文博事業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要陳列。
1958年8月國家決定建立中國歷史博物館。
1959年10月,位於天安門廣場東側的新館大樓落成,北京歷史博物館更名為中國歷史博物館,與中國革命博物館一起遷入新館。中國歷史博物館由郭沫若先生題寫館名。1961年7月1日,「中國通史陳列」正式對外開放。1962年之後,通史陳列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完善修改,並陸續編印了《中國古代服飾資料》、《中國歷史博物館藏彩釉陶俑選輯》、《中國歷史博物館藏青銅器》、《中國歷史博物館藏雕塑選輯》等書。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中國通史陳列」暫時關閉。
1969年9月,中國革命博物館和中國歷史博物館合並,改稱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七十年代開始進行「中國通史陳列」的修改。此次修改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指示下進行,突出秦漢、隋唐、元明清三個歷史時期的統一場面,同時將通史陳列下限延至「五·四」運動。1975年10月,修改後的「中國通史陳列」正式預展。1976年,粉碎「四人幫」之後,全館各項工作逐步恢復展開,成功舉辦了著名的《周恩來同志紀念展覽》,1978年1月,「中國通史陳列」對外開放。
自1978年始,中國歷史博物館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制定了全館八年發展規劃綱要,除繼續完善通史陳列和文物收藏工作外,還積極參加中外文物交流展出活動,相繼出版《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歷史與文物資料》等刊物及《中國古代史常識》、《簡明中國歷史圖冊》、《明藍瑛花卉蘭石冊》、《中國古代史教學參考圖錄》、《中國歷史博物館》、《華夏之路》、《中國通史陳列》等圖書,組織和參加了多項考古發掘,舉辦了多項轟動全國乃至全世界的文物展覽,如「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文物展覽」、「山西應縣木塔遼代文物展覽」、「醫聖張仲景展覽」、「中國南海沉船文物展」、「絲綢之路與茶之路」、「全國考古新發現精品展」等展覽。
1983年,中國歷史博物館與中國革命博物館恢復獨立建制,將舊民主主義革命陳列劃歸中國革命博物館。1984年,「中國通史陳列」進行了第二次修改,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對歷代社會經濟文化的表現。1988年至1997年,開始進行「中國通史陳列」的第三次修改,在各文博單位的大力支持下,從全國各地征調了近千件文物,絕大多數是近十年來新出土的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文物,同時,陳列形式也作了全新的設計。修改後的「中國通史陳列」原始社會至魏晉南北朝時期於1990年第11屆亞運會開幕之日對外開放,「中國通史陳列」隋唐至明清時期也於1997年9月正式展出。
1987年考古部設立水下考古學研究室,開始水下考古的研究。1989年與日本合作,對廣東南海海域進行調查,並於1990年正式成立中日中國南海沉船調查學術委員會,先後對廣東、山東、遼寧等地水域進行調查。1997年,中國歷史博物館成立遙感與航空攝影考古中心,同德國波鴻魯爾大學簽訂了合作開展現代航空攝影考古意向書,開始進行洛陽及內蒙古東部地區古代大型遺址的航空攝影考古勘察。在新的歷史時期,為了更好的發揮博物館教育大眾的作用,中國歷史博物館的群眾工作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高潮,先後舉辦了「湖南中學生『擁抱紅太陽』夏令營」、「我愛北京天安門」活動月,在北京市各中小學和部分邊遠郊縣舉辦了「中國近代史圖片展」、「中國古代科技成就展」等圖片展覽。
1999年,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展示五十年來文物考古工作取得的多方面成就,由國家文物局主辦、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革命博物館承辦的「中國文物事業50年特別展覽」於國慶節前在本館中央大廳展出。同年該館還成功舉辦了「盛世重光—山東青州龍興寺出土佛教石刻造像精品展」,並參加了「雪域名珠—西藏文化展」和在法國舉辦的「中國文化周」的展覽工作。為迎接21世紀的到來,同時也是歡慶新的龍年的到來,中國歷史博物館特別推出「迎千禧,賀辰歲—龍的藝術精品展」和「龍文化特展」,於2000年1月分別在北京和台北展出。相信在新世紀的曙光到來的時候,匯聚著古代文明與現代化氣息的中國歷史博物館必將以全新的面貌展現於世人面前。
2003年2月28日,中國國家博物館在合並中國歷史博物館與中國革命博物館的基礎上,正式掛牌成立。
⑤ 南京地質陳列館的歷史沿革
我國地質博物館的創建,首先得力於地質先驅章鴻釗先生的倡議,1913 年,章氏與丁文江、翁文灝在北京創辦了地質調查所,丁文江任所長。1916 年我國開始有組織的地質調查,同年,地質調查所在北京豐盛胡同籌備陳列館,不久建立了岩石礦物、地層系統、煤礦礦產及金屬礦產 4 個展覽室。 這是我國第一個以地質礦產為主要內容的專業陳列館,1921 年及 1927 年,增設地層,古生物及非金屬礦產陳列室。
1935 年 8 月由翁文灝籌劃、募捐贊助,在南京珠江路 700 號(原珠江路 942 號)建築的大樓竣工,陳列館隨地質調查所從北京遷到南京。自當年9 月至1937 年初整理布置,正式開放展出。到抗戰前夕已建有:地質構造、礦物、岩石、礦產、燃料、土壤、地史古生物、北京猿人與史前文化、本館出版物等 12 個陳列室。
1937 年抗日戰爭爆發,地質調查所於 1937 年 11 月由南京遷出,先遷湖南長沙,後輾轉至重慶北碚。1941 年正式定名 中央地質調查所。抗戰勝利後,1946 年遷回南京。
1950 年地質礦產陳列館屬全國地質工作指導委員會領導,1952年地質部成立,改名為地質部地質陳列館,陳列館工作仍以南京為中心稱總館,北京為分館。
1954 年以後,地質工作中心北移,南京為分館, 1956 年國家決定在北京建立全國性的地質博物館,主要人員及部分標本隨之北上。 1957 年南京館交華東地質管理局, 1958 年交江蘇省地質局, 1963年交華東地質研究所,1979 年 1 月交江蘇省地礦局領導,1992 年更名為南京地質博物館。南京地質博物館屬江蘇省國土資源廳領導,江蘇省地質調查院管理。
⑥ 國內外有哪些比較典型的展示城市歷史發展的陳列館/展覽館/博物館
廣州邊防史館 各式各樣的會館
⑦ 百年歷史發展陳列館怎麼樣,好不好的默認
你的問題是問陳列館怎麼樣?還是發展陳列怎麼樣?
你說的是具體哪個陳列館?我們是專業做陳列專家系統的,了解一下也許對你有幫助。多謝!
⑧ 軟裝與陳列設計的發展與歷史
「軟裝與陳列設計」專業源於歐洲、興起於各大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而陳列最早則是在中國進入春秋後期,為滿足人們日常生活的需要,城市裡出現了金鋪、珠寶玉器鋪、糧食鋪、綢布鋪等店鋪,為了能讓顧客更為方便的挑選貨物而專門請木匠師傅做出陳列道具將商品擺於陳列道具之上。從事陳列設計師這一職業人群目前在國外已被視為「金領」一族,而在中國這一行業才剛剛起步。法國人有一句經商諺語說,即使是水果蔬菜,也要像一幅靜物寫生畫那樣藝術地排列,因為商品的美感能撩起顧客的購買慾望。——心理學研究結論,在人接受的信息中83%來源於視覺,11%來自聽覺,其他6%分別來自味覺,嗅覺和觸覺。可見視覺效果直接帶來的影響力是不可忽視的。軟裝與陳列設計,即軟裝修與陳列的結合、軟裝飾。相對於傳統「硬裝修」的室內裝飾形式。即在居室完成裝修之後進行的利用可更換,可更新的布藝、窗簾、綠植、鐵藝、掛畫、掛毯等進行的二次裝飾。軟裝設計所涉及到的軟裝產品包括傢具、燈飾、窗簾、地毯、掛畫、花藝、飾品、綠植等。根據客戶喜好和特定的軟裝風格通過對這些軟裝產品進行設計與整合,最終對空間按照一定的設計風格和效果進行軟裝工程施工,最終使得整個空間和諧溫馨、漂亮,對室內的二度陳列與布置。家居飾品,作為可移動的裝修,更能體現主人的品位,是營造家居氛圍的點睛之筆,它打破了傳統的裝修行業界限,將工藝品、紡織品、收藏品、燈具、花藝、植物等進行重新組合,形成一個新的理念
⑨ 赤壁大戰陳列館的歷史發展
赤壁大戰陳列館屹立於赤壁山北側,赤壁市旅遊局根據國家旅遊局旨意主建。該館位於三國赤壁古戰場之中,是為了紀念當年赤壁大戰,保存其遺物而建造的 ,1990年動工,1994年建成開館,該館為我國第一座以古戰場為主題的陳列館,由湖北省中南設計院設計,外形象3艘游動的戰船,平面象一個太極八卦圖,由半獨立的3室與一圓形大廳組成,寓意三足鼎立,分久必合,最後團結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