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北京歷史文化保護區保護規劃

北京歷史文化保護區保護規劃

發布時間:2021-02-18 12:07:58

1. 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的規劃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1989年12月)
2.《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回法》(1982年11月通過答,1991年6月修改)
3.《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細則》(1992年5月)
4.《北京市文物保護管理條例》(1987年6月)
5.《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范圍及建設控制地帶管理規定》(1994年)
6.《北京城市總體規劃(1991-2010年)》
7.國務院關於《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1993年10月)
8.《北京舊城歷史文化保護區保護和控制范圍規劃》(1999年4月)
9.《北京市區中心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1999年9月)
10.《北京25片歷史文化保護區保護規劃》(2001年3月)
第三章

2. 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的規劃指導思想及思路

1.規劃指導來思想
(一源)堅持北京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世界著名古都的性質。
(二)正確處理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城市現代化建設的關系。
(三)重點搞好舊城保護,最大限度地保護北京歷史文化名城。
(四)貫徹「以人為本」的思想,使歷史文化名城在保護中得以持續發展。
2.規劃基本思路
(一)規劃基本思路為:三個層次和一個重點。
(二)保護的「三個層次」是:文物的保護、歷史文化保護區的保護、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一個重點」是:舊城區。
第四章

3. 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的城市中軸線的保護和發展

北京城市中軸線由舊城傳統中軸線、北中軸線和南中軸線組成,全長約25公里。
1. (一)北京傳統中軸線從永定門到鍾鼓樓為7.8公里,到北二環路為8.5公里。其保護規劃必須遵循以保護為主,保護與發展,繼承和創造相結合的原則,重點研究鍾鼓樓、景山-前門、永定門三個節點的保護與規劃。
(二)鍾鼓樓節點:作為傳統中軸線的端點,鍾鼓樓在該地區擁有標志性建築的地位,其周邊以四合院民居為主。鍾鼓樓周邊建築高度控
制必須符合歷史文化保護區保護規劃的規定。
(三)景山-前門節點:由景山、故宮、天安門、正陽門城樓和箭樓等組成,空間層次豐富,秩序嚴謹,起伏有致,必須嚴格加以保護。
(四)永定門節點:應復建永定門城樓,對實現傳統中軸線的完整性、有效銜接南中軸線意義重大。必須嚴格控制永定門城樓周邊的建築高度。
2. (一)北中軸線是從北二環到奧林匹克公園,應重點規劃三個節點。
(二)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節點:是北中軸線的端點,應重點規劃,形成北京城市的新標志。端點以北地區為森林公園,作為北中軸線的背景。
(三)北土城節點:可結合北土城遺址與北中軸80米寬道路中央綠化帶,創造具有一定意義的城市公共空間,強化和豐富北中軸線。
(四)北二環路北節點:在北二環路至安德路之間,中軸線兩側的用地宜規劃為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間。
3. (一)南中軸線是從永定門到南苑。南中軸線兩側在做好用地功能調整的同時,應注意豐富中軸線的空間結構,重點規劃三個節點。
(二)木樨園節點:結合木樨園商業中心區的建設,形成城市的公共空間。
(三)大紅門節點:在中軸路與南四環路交叉口處,塑造重要的城市景觀。
(四)南苑節點:作為南中軸線的端點,以大片森林公園相襯托。
4. (一)以中軸路道路中心線為基準,距道路兩側各500米為控制邊界,形成約1000米寬的范圍作為北京城市中軸線的保護和控制區域,嚴格控制建築的高度和形態。
(二)位於中軸線保護和控制區域以外,對中軸線有重要影響的特殊區域,如天壇、先農壇、六海等,必須按文物及歷史文化保護區的保護規定執行。
第九章

4. 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的明、清北京城「凸」字形城廓平面的保護

1.明清北京城的「凸」字形城廓是北京舊城的一個重要形態特徵,必須採取措施加以保護。
2.在舊城改造中,沿東、西二環路盡可能留出30米綠化帶,形成象徵城牆舊址的綠化環。
3.保護北護城河與環繞外城的南護城河,規劃沿河綠帶。
4.保護現有的正陽門城樓與箭樓、德勝門箭樓、東便門角樓與城牆遺址、西便門城牆遺址,復建永定門城樓。
第十一章

5. 北京古城保護的范圍

北京古城保護規劃
古都北京迄今最完整的名城保護規劃──《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日前已經建設部原則同意,並向社會公布。此規劃為法制性文件,凝結了眾多專家學者的心血,力求使北京的古城風貌在保護中持續發展。
古城保護分三個層次,分別是: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歷史文化保護區的保護和名城的整體保護。《保護規劃》具體包括歷史水系、傳統中軸線、皇城、舊城「凸」字形城廓、道路及街巷胡同、建築高度、城市景觀線、街道對景、建築色彩、古樹名木十個方面的內容。

近半舊城列入保護范圍

《保護規劃》在第一批25片歷史文化保護區基礎上又確定了第二批歷史文化保護區名單。其中,舊城內新增的5片歷史文化保護區包括:皇城、北鑼鼓巷、張自忠路北、張自忠路南、法源寺;舊城外確定的10片歷史文化保護區包括:海淀區西郊清代皇家園林、豐台區盧溝橋宛平城、石景山區模式口、門頭溝區三家店、密雲區古北口老城等。

第一批歷史文化保護區總佔地面積1038公頃,約占舊城總用地的17%,包括南、北長街,西華門大街,南、北池子,東華門大街,大柵欄,鮮魚口地區等,第二批歷史文化保護區佔地面積約249公頃,約占舊城總面積的4%。北京第一批、第二批歷史文化保護區合計共有40片。舊城內的30片保護區總佔地面積約1278公頃,占舊城總面積的21%;加上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及其建設控制地帶,總面積為2617公頃,約占舊城總面積的42%。《保護規劃》要求,對歷史文化保護區必須以「院落」為基本單位進行保護與更新,危房的改造和更新不得破壞原有院落布局和胡同肌理。傳統地名也被納入保護范疇,傳統胡同、街道的歷史名稱不得隨意修改。

色彩、高度嚴格控制

位於北京舊城核心、佔地約6.8平方公里的明清皇城,此次被劃定為最大的一片歷史文化保護區。《保護規劃》要求結合舊城外的土地開發,與皇城的保護和改造內外對應,降低保護區中的居住人口密度;停止審批建設3層及3層以上的樓房和與傳統皇城風貌不諧調的建築;將皇城內現有平頂的多層住宅改為坡頂。舊城內有坡屋頂的建築,其屋頂色彩應採用傳統的青灰色調,禁止濫用琉璃瓦屋頂。有關人士透露,舊城作為我國現存惟一保存較好的封建皇城,將整體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舊城建築高度也被嚴格控制。《保護規劃》提出分層次控制建築高度,嚴格保護《北京城市總體規劃》中規定的7條城市景觀線,即銀錠觀山、鍾鼓樓至德勝門、鍾鼓樓至北海白塔、景山至鍾鼓樓、景山至北海、景山經故宮和正陽門至永定門、正陽門城樓和箭樓至天壇祈年殿等。

水系復出中軸延長

歷史水系的保護是《保護規劃》的重要方面。規劃提出重點保護與北京城市歷史沿革密切相關的河湖水系,部分恢復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河湖水面,使市區河湖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計劃恢復的河湖包括故宮水系中的菖莆河、元代京杭大運河在古城區里的御河上段(什剎海至平安大街)、金中都魚藻池等。

《保護規劃》中,城市中軸線得到進一步延伸和發展。復建拆除於1956年的北京傳統城市中軸線的南起點——永定門城樓,要求嚴格控制永定門城樓周邊的建築高度。中軸線繼續向南、北兩方向延伸,全長約25公里,安排奧林匹克公園等重要建築,以中軸道路中心為基準,距道路兩側各500米為控制邊界,形成約1000米寬的范圍作為北京城市中軸線的保護和控制區域,控制建築的高度和形態。

據統計,北京現擁有世界文化遺產5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0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34處,區、縣級文物保護單位501處,區、縣級文物暫保單位237處,普查登記在冊文物2521處,共計3553處。

6. 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的介紹

為深化《北京城市總體規劃(1991-2010年)》,正確處理發展與保護的關系,加強北京歷史文化名版城的保護,特權制定本規劃。在本次保護規劃范圍內進行各項建設活動的一切單位和個人,均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的有關規定,執行本規劃。規劃基本思路為:三個層次和一個重點。護的「三個層次」是:文物的保護、歷史文化保護區的保護、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一個重點」是:舊城區。

7. 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的第三章 保護規劃

第十六條 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的要求,組織編制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並將其納入北京城市總體規劃。
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及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名單和保護范圍,組織編制城市地理環境、城市中軸線、舊城、皇城、歷史文化街區等專項保護規劃和舊城、歷史文化街區修建性詳細規劃,報市人民政府批准並公布。
編制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專項保護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以下統稱保護規劃),應當廣泛徵求社會公眾意見,並組織專家論證。
保護規劃應當按照統一的標准和要求編制。
本市其他各類城市專項規劃和詳細規劃應當符合保護規劃。
第十七條 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的內容應當包括:保護的總體目標、保護內容、保護范圍、保護標准、保護規劃的實施保障措施等。
專項保護規劃和修建性詳細規劃的內容應當包括:保護范圍,保護原則,需要保護的建築物、構築物和其他設施,保持傳統風貌的建築高度、體量、色彩等控制指標,土地使用功能,人口密度,市政基礎設施的改善,不同建築的分類保護和整治措施,保證保護規劃實施的具體措施以及其他應當納入專項保護規劃和修建性詳細規劃的內容。
第十八條 保護規劃經依法批准公布後,不得違法調整;確因公共利益需要調整的,應當廣泛徵求社會公眾意見,並組織專家論證後,報原批准機關批准並公布。

8. 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的歷史文化保護區的保護

1. (一)歷史文化保護區是具有某一歷史時期的傳統風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區、建築群、小鎮、村寨等,是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歷史文化保護區中的危房,允許在符合保護規劃要求的前提下,逐步進行改造和更新,並不斷提高城市基礎設施的現代化水平。
2. (一)《北京舊城25片歷史文化保護區保護規劃》已於2002年2月由市政府批准,必須嚴格執行。
(二)北京舊城25片歷史文化保護區中有14片分布在舊皇城內:南、北長街,西華門大街,南、北池子,東華門大街,景山東、西、後、前街,地安門內大街,文津街,五四大街,陟山門街;有7片分布在舊皇城外的內城:西四北頭條至八條,東四三條至八條,南鑼鼓巷地區,什剎海地區,國子監地區,阜成門內大街,東交民巷;有4片分布在外城:大柵欄,東、西琉璃廠,鮮魚口地區。
(三)北京舊城25片歷史文化保護區總佔地面積為1038公頃,約占舊城總用地的17%。其中重點保護區佔地面積649公頃,建設控制區佔地面積389公頃。
(四)《北京舊城25片歷史文化保護區保護規劃》強調必須以「院落」為基本單位進行保護與更新,危房的改造和更新不得破壞原有院落布局和胡同肌理,須遵照執行。
(五)《北京舊城25片歷史文化保護區保護規劃》對保護區內的建築保護和更新分為六類進行規劃管理:文物類建築、保護類建築、改善類建築、保留類建築、更新類建築、整飾類建築,須遵照執行。
(六)《北京舊城25片歷史文化保護區保護規劃》對保護區內的用地性質變更、人口疏解、道路調整、市政設施改善、環境綠化保護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原則、對策和措施,須遵照執行。
3. (一)在舊城第一批25片歷史文化保護區基礎上確定北京第二批歷史文化保護區名單。其中,在舊城內繼續補充歷史風貌較完整、歷史遺存較集中和對舊城整體保護有較大影響的街區進行保護;在舊城外確定一批文物古跡比較集中、能較完整地體現一定歷史時期傳統風貌和地方特色的街區或村鎮,使其得到有效保護。
(二)舊城內第二批5片歷史文化保護區為:皇城、北鑼鼓巷、張自忠路北、張自忠路南、法源寺。
(三)舊城外確定10片歷史文化保護區為:海淀區西郊清代皇家園林、豐台區盧溝橋宛平城、石景山區模式口、門頭溝區三家店、川底下村、延慶縣岔道城、榆林堡、密雲區古北口老城、遙橋峪和小口城堡、順義區焦庄戶。
4. (一) 應保護舊城內第二批歷史文化保護區特色
(1)皇城歷史文化保護區:是北京舊城整體保護的重點區域,內含紫禁城、太廟、社稷壇、北海、中南海及14片第一批歷史文化保護區,面積約6.8平方公里。
(2)北鑼鼓巷歷史文化保護區:位於東城區,南至鼓樓東大街,北至車輦店、凈土胡同,東至安定門內大街,西至趙府街,總面積約為46公頃。該地區與什剎海、南鑼鼓巷、國子監等三個歷史文化保護區相鄰,是皇城的重要背景,也是保護舊城整體風貌和沿中軸線對稱格局不可缺少的地段。
(3)張自忠路北歷史文化保護區:位於東城區,南至張自忠路,北至香餌胡同,東至東四北大街、西至交道口南大街,總面積約為42公頃。該街區有和敬公主府、段祺瑞執政府舊址、孫中山逝世紀念地等多處市、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4)張自忠路南歷史文化保護區:位於東城區,南至錢糧胡同,北至張自忠路,東至東四北大街,西至美術館後街,總面積約為42公頃。該區域處於皇城與東四三條至八條保護區之間,現有胡同格局完整,有馬輝堂花園等文物保護單位。
(5)法源寺歷史文化保護區:位於宣武區,南至南橫西街,北至法源寺後街,東至菜市口南大街,西至教子胡同,總面積約20公頃。該街區內有法源寺、湖南會館、紹興會館等文物保護單位,街區整體風貌保存較好。
(二)舊城新增的第二批歷史文化保護區佔地面積約249公頃,約占舊城總面積的4%。
(三)舊城外歷史文化保護區的特色
(1)西郊清代皇家園林歷史文化保護區:位於海淀區,包括頤和園、圓明園、香山靜宜園、玉泉山靜明圓等,即清代的「三山五園」地區,是我國現存皇家園林的精華。
(2)盧溝橋宛平城歷史文化保護區:位於豐台區,盧溝橋、宛平城是國家和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也是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發生地, 具有重要的歷史和革命紀念意義。
(3)模式口歷史文化保護區:位於石景山區西北部,金頂山路與京門公路之間,為京西古道。在模式口大街以北,傳統村落的風貌保存較好,並有承恩寺、田義墓、法海寺等文保單位。
(4)三家店歷史文化保護區:位於門頭溝區永定河北岸,三家店村中現存多處文物,與煤業發展有關的建築群、會館等成為此地獨特的景觀,具有濃厚的京西地方特色。
(5)川底下村歷史文化保護區:是門頭溝區齋堂鎮的一個自然村,房屋依山而建,村中現保存著許多明清時期的四合院民居,其建築藝術相當精湛,風貌相當完整。
(6)榆林堡歷史文化保護區:位於延慶縣康莊鎮西南,元、明、清時期是京北交通線上的重要驛站之一,其平面呈「凸」字形。
(7)岔道城歷史文化保護區:位於延慶縣八達嶺鎮,是北京通往西北的重要軍事據點和驛站,其緊鄰八達嶺長城,至今原有城牆、城門尚在。
(8)古北口老城歷史文化保護區:位於密雲區古北口鎮的東北部,自古以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現存葯王廟戲樓、財神廟、古關址等文物和南北大街,風貌較完整。
(9)遙橋峪城堡、小口城堡歷史文化保護區:遙橋峪城堡位於密雲區新城子鄉東部,建於明萬曆26年(1599年),此堡呈方形,南面正中一座城門,至今保存完好。小口城堡位於密雲區新城子鄉北部,距遙橋峪城堡約4公里,是明代戍邊營城,城牆「北圓南方」,保存完好。
(10)焦庄戶歷史文化保護區:焦庄戶地道戰遺址屬順義區龍灣屯鎮焦庄戶村。1943年,當地黨組織和群眾,利用地道和日寇周旋作戰,創造了抗戰時期聞名的「地道戰」,被譽為「人民第一堡壘」。
(四)北京第一批、第二批歷史文化保護區合計共有40片。其中,舊城內有30片,總佔地面積約1278公頃,占舊城總面積的21%。
(五)舊城第一、第二批歷史文化保護區和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及其建設控制地帶的總面積為2617公頃,約占舊城總面積的42%。
(六)第二批歷史文化保護區名單經市政府批准後,必須盡快組織編制各保護區的保護規劃。
第六章

9. 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的古樹名木的保護

1.在危改區或新的建設區,嚴禁砍伐古樹名木及大樹。
2.歷史文化保護區內的綠地建設包括街道、胡同和院落綠化。
3.舊城內的改造區應盡量增加公共集中綠地,綠地建設應採用適合北京特點的植物品種。
第十七章

10. 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的舊城建築高度的控制

1.整個舊城抄的建築高度控襲制規劃應按照三個層次進行。
2.第一個層次為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文化保護區,是舊城保護的重點區域,這些區域必須按歷史原貌保護的要求進行高度控制。
3.第二個層次為文物保護單位的建設控制地帶及歷史文化保護區的建設控制區,必須遵循文物及保護區保護規劃的要求進行高度控制。
4.第三個層次為文物保護單位的建設控制地帶、歷史文化保護區的建設控制區之外的區域,建築控高必須嚴格按《北京市區中心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的要求執行,不得突破。
第十三章

閱讀全文

與北京歷史文化保護區保護規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