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滿族的歷史文化

滿族的歷史文化

發布時間:2021-02-18 12:03:21

A. 滿族歷史

滿族是惟一在中國歷史上曾兩度建立過中原王朝的少數民族。滿族歷史悠久,其淵源可上溯到距今約6000-7000年前的肅慎族系新開流文化[1][2],我國考古學界認為今黑龍江省寧安市鏡泊湖南端的鶯歌嶺原始社會遺址,距今3000年左右,相當於西周時期,當是肅慎的文化遺存。出土了許多石器和陶器,其中有陶豬、陶狗、陶熊。豬的飼養,說明古時民族部落已經過著相對穩定的以原始農業為基礎兼漁獵的原始生活。陶豬、陶狗、陶熊是作為陪葬品埋入墳墓的,是對死者靈魂崇拜的一種有力的證明。滿族的先民肅慎自公元前22世紀的舜禹時便見諸史籍。《山海經》載:「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肅慎氏之國。」《竹書紀年》載:「帝舜有虞氏二十五年,息慎(即肅慎)來朝,貢弓矢。」禹定九州時,周武王、成王時,肅慎均派使來貢,最著名的貢品為「楛矢石砮」。周人稱「肅慎、燕、亳,吾北土也」公元前夏商周時的肅慎王國、漢至兩晉時的挹婁、北魏時的勿吉、隋唐時的靺鞨、北宋至明時的女真。1689年《中俄尼布楚條約》之前清朝在東北方向上的全部領土,大致上西迄貝加爾湖、葉尼賽河、勒拿河一線,南至山海關,東臨太平洋,北抵北冰洋沿岸,囊括整個亞洲東北部海岸線,包括楚克奇半島、堪察加半島、庫頁島、千島群島的廣闊地區是滿族先民(肅慎族系)的發祥地。
虞舜、夏商周滿族先民肅慎人,漢代至三國,又稱挹婁人。南北朝時,稱勿吉人。勿吉,為女真語「窩集」之音轉,乃是「森林」之意。隋唐時期,滿洲族先民又稱靺鞨,散布在以吉林為中心的為粟末靺鞨,散布在以松花江流域和黑龍江流域地區的為黑水靺鞨。公元669—926年,粟末靺鞨建立渤海國。渤海國歷經15代國王,後被契丹所滅。至宋遼時期稱女真,遼朝將女真分為兩部,開原(今遼寧開原)以南稱「熟女真」,開原以北稱「生女真」。12世紀初,生女真的完顏部崛起,其首領完顏阿骨打統一女真一些部落後,於1115年稱帝,國號大金,定都上京(今黑龍江省阿城)。12世紀中國北方蒙古族興起,建立了幅員遼闊的元朝,統一了中國。女真人從此置於元朝統治之下。
元亡明興,女真人分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努爾哈赤的祖先就屬建州女真。據《清太祖實錄》記載:「各部蜂起,皆稱王爭長,互相殘殺,甚至骨肉相殘,強凌弱,眾暴寡」。各部紛爭,仇殺無止。因此,統一女真各部不僅僅是女真社會經濟發展強烈要求,更是女真民族發展的強烈要求。
清代滿洲侍衛正是在這種形勢下,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開始了民族統一大業,並吸收大量漢族,蒙古族,組成了滿族共同體,完成了從部落到國家的建設。

B. 歷史上,滿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究竟是怎樣的

滿族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民族,最早可追溯到七千多年前的素慎新開流文化與茶啊沖時期。自1635年皇太極定名“滿洲族”至今也有近四百年的歷史。滿族在中國的歷史進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在數千年的發展中也形成了獨特的民族文化,直至今天滿族文化也在不斷的發展變化中,但隨著多民族文化的不斷融合,滿族文化正在逐漸消融,加快對滿族文化的保護已經刻不容緩。

滿族是我過第三大少數民族,形成於明朝末期,但其先民可追溯到先秦時期,滿族文化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滿族的先民經過數千年的發展,奠定了滿族文化的基本內涵。先秦時期北方的肅慎文化是今天滿族文化的先祖,肅慎人以洞為居,飲食單一,性格兇悍善戰,有自己的婚姻觀、貞潔觀與喪葬風俗,但此時的肅慎文化依然是一種比較原始的狀態。


滿族入關之前以漁獵生活為主,農業為輔,入關之後生產方式轉變成以農業生活為主,生產方式的轉變帶動整個民族文化由單一的漁獵文化升級為漁獵文化與農業文化相結合的二元文化。與漢族接觸之後,漢族文化融入其中,首滿文化的影響日益明顯,滿族借鑒漢族的政治制度,兩族的生活習慣,風俗習慣也日漸相近。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各地軍閥以“返清逐滿”為旗號,社會上返滿情緒嚴重,對滿族文化產生了震動,滿族文化的差異更加明顯,北京的滿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保留,東北地區的滿族文化更為完整一些。新中國成立後各民族平等,消除了民族的歧視,滿族人口劇增,生活水平的提高與政治地位的提高,使滿族族包對本民族的文化有了新的認識。近些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滿族文化受到了外來文化的影響,文化體系不復存在,但是豐富多樣的文化特質以不同的方式的一保留,呈現出了不同以往的全新樣態,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擁有更強的生命力與時代特徵。

C. 誰能給我一下比較全面的滿族歷史和文化

歷史源流
新疆的滿族人口約13936人(1995年),集中於烏魯木齊、伊犁、昌吉、哈密、奇台等地,主要與漢族混居。滿族本稱滿洲,屬東胡的一支,發祥於白山黑水之間,其族源可上溯至周代的肅慎,漢代為挹婁,地北朝埋藏為勿吉,隋、唐時期為革未革曷,五代、宋、遼、金、元朝時期為女真。明代女真分為建州女真、海西女首領努爾哈赤統一了女真諸部,建國號為後金,明崇禎八年(1635)皇太極廢除諸申(女真)舊號,定族名為滿洲,辛亥革命後稱為滿族,這就是滿族之名的由來。因滿族皆入旗籍,因此又通稱之為旗人。
服飾飲食
滿族的服飾發式,直接承襲了其先世女真人的特點,辮發左衽乃其古老的歷史傳統。滿族入關後,生活習俗有許多改變,逐漸漢化。滿族無論男女,常服皆穿袍服,滿語謂之「依介」,俗稱旗袍,喜用綢緞製作。分單、夾、棉、皮四種。這是一種直身窄袖、左衽、圓領口、釘紐絆,長至膝下的袍服。由皮裝演變而來,適宜於騎馬。女式旗袍更為講究,一般領口、衣袖、衣襟緣都有綉花裝飾。老年男子還喜穿一種有褲銅無襠的套褲,既保暖又靈便;滿族男子著靴;女子盛裝時著旗鞋,木質高閽,前方後圓,稱為「馬蹄底」或「花盆底」、「寸子」鞋。平時則穿綉花布鞋,以素麵為忌。另外滿族不分男女都喜歡佩戴荷包,這是由古代女真人出獵時所攜飯袋演變而來,男女側重戴不同,男子戴於腰帶兩側、女子掛於大襟之上。
滿族本為狩獵、游牧民族,早期每餐必有野味,人主中原後,改以粟麥為主。主食為麥面,兼以雜糧。傳統食品中最具特色的品種是類似糕點的「餑餑」。品種有豆面餑餑、薩其瑪等,製作精美、風味獨特、品種繁多。其粥飯有小米飯、黃米飯、豆粥、八寶粥。其面條吃法有別於漢族,澆面的鹵不勾汁,而是清湯羊肉面。另有一種「酸湯子」的傳統食品,是以各種葉菜在面湯中發酵製成,作湯食食用。在主食上的特色的食品,如油瓤凶子、雙合餅子、葫蘆油果等。肉食以豬、羊肉為玉,尤喜食豬肉。「火鍋」是滿族傳統主菜,多於喜慶這日食用,品種很多,視原料不同,名目也不同,如白內火鍋、三鮮鍋、什錦鍋等。純以羊肉為原料的火鍋,就是全國聞名的涮羊肉。滿族還喜野味,野豬肉、野兔肉被為待客佳餚。滿族人民不重飲茶,但喜喝酒,且吸煙成風。
婚姻家庭
滿族實行一夫一妻制,其婚嫁儀式繁多,須經過訂婚、迎娶、合巹幾個程序。
滿族稱孩子降生為「落草」,孩子一生下來,是男孩則在門右上首掛小弓,是女孩掛紅布條。三天後用艾葉灸孩子頭頂、肚臍、腰、背,祝願孩子免生災病。有艾葉煮水洗浴,叫「洗三」。滿族有給孩子戴「迷魂鎖」的特殊習俗。男孩生下來將一布制小袋戴於小孩腿上,三天後行祭宜開鎖禮取下,由老人祝福後掛於祖宗板的鎖繩上,實即滿族所供奉之「媽媽口袋」。女孩則戴於脖頸上,直到婚前才行開鎖禮取下,掛於鎖繩上。生子百天,俗犯法「過百祿」,親屬要給孩子送禮物,舅母、姑母、姨母每家送一個環形饃饃圈,叫「護練」,由幾位老人將「護練」抬起套在小孩脖子上,然後取下、掰成小塊、荼給過路行人,祝願孩子長命百歲。滿族習俗常特製一裝糧食的的小枕給嬰孩枕,以使腦後扁平、以此為美。
宗教信仰
古代新疆滿族信仰薩滿教。薩滿教主張萬物有靈,以薩滿作為人靈交通的倒霉。崇拜的神靈包括自然神(如山神)、動物神(如馬王)、祖先神以及人間神(如關帝)。宗教信仰主要通過家祭的形式體現。這種家祭是家庭祭祀以祖先神為主的各種神的薩滿祭祀活動。滿族還信仰佛教。由於歷史的原因,蒙古族在清朝的地位僅次於滿族,且滿蒙允許通婚。蒙古族在清朝的地位僅次於滿族,且滿蒙允許通婚。故而,蒙古族信仰之藏傳佛教(喇嘛教)很快傳入滿族中。另外,漢傳佛教對滿族也發生了影響。
文化藝術
滿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滿語屬阿爾泰系滿-通古斯語族語支。1599年(明萬曆二十七年)努爾哈赤命令額爾德尼、噶蓋二人在蒙古文基礎上創造了滿文。這種文字豎書連寫,無圈點,語音區分不清,稱之為「無圈點滿文」或「老滿文」。1632年(崇禎五年)皇太極又命達海加以改進,加了圈點,規范了字母,區分了原來不能區分的語音,稱為「有圈點滿文」或「新滿文」。滿文原著和譯著多達幾千部,著名的有《尼山薩滿》、《御制五體清文鑒》、《通鑒》、《大藏經》、《水滸傳》、《三國志演義》、《長白山志》、《四書》等著作。清軍入關後,滿族大多已改用漢語。
滿族人精於經學、詩文、書畫者,代不乏人,如雍正朝詩人阿克敦、乾隆重皇帝等。
滿族民間文學也很豐富。其中有像「天地層、地震魚、世界樹」這樣的創世神話;也有通俗的民間婚嫁、喪葬時唱的歌謠,還有寓意深刻的諺語。滿族能歌善舞。最有代表性的傳統歌舞是「莽勢舞」。
風俗習慣
滿族尊老敬上,居家對父母三天請一小安,五天請一大安。請安禮 ,男有「問安」、「打千兒」、「叩頭」、「問安」;女子行叩頭禮如男子,也有三、六、九之數,唯不挺身垂手。平時交往,男行「抱見禮」、「擦肩禮」;女行「拉手禮」、「舉手禮」。滿族人忌害烏鴉、喜鵲、狗,有尊崇鴉、鵲、狗的習俗。滿族先世實行火葬。至乾隆時由於戰事漸熄,加之受漢族影響,遂由火葬過渡到土葬。
娛樂活動
滿族節日最具民族傳統的是頒金節,即農歷十月十日。因1635年十月十三日,皇太極頒詔廢除女真舊名,定滿洲為族名,現在這一天就成了滿族命名紀念日,「頒金」系滿語,有「誕生」和「生機勃勃」之意。其它節日多同於漢族,具體形式有所不同。
新疆滿族承襲了其先世游獵的傳統,每逢秋冬之際駐防八旗官兵多舉行圍獵的傳統,每逢秋冬之際駐防八旗官兵多舉行圍獵,名曰「打圍」。它既是生產活動、又是體育運動,更是一種軍事訓練項目。其它娛樂活動有踢形頭、抽陀羅、改綳綳、跑滿城、老鷹抓小雞等。
滿族歷史悠久,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肅慎人。肅慎人,是滿族的最早祖先。漢代稱「(扌邑)婁」,南北朝時稱「勿吉」,隋唐時稱「( 革末)、(左革歇左)」,遼、宋、元、明幾個朝代則稱 「女真」。長期生活在長白山以東、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的廣闊地區。16世紀後期,努爾哈赤崛起,以女真人為主體融合了部分漢人、蒙古人和朝鮮人,形成了一個新的共同體——滿族。
滿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滿族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滿語支。滿文是16 世紀末參照蒙古文字母創制的。後又在借用的蒙文字母上加「圈」加「點」 ,稱之為「有圈點的滿文」或「新滿文」。由於清代以來大量滿族遷入中原地區,在經濟、文化、生活上與漢族交往密切,滿族人民逐漸慣用漢語文。
滿族主要從事農業。散居城市的滿族人大多從事工業和文化科學事業。在歷史長期發展進程中,滿族同胞對祖國的締造和文化的發展都做出了重要貢獻。
莽勢歌舞
滿族在歷史上也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隋朝時,滿族祖先(革末)、(左革歇左)人派使者去長安見隋文帝 「高祖(文帝)厚勞之,令宴飲於前,使者與其徒皆起舞,其曲折多戰斗之容」。(革末)、(左革歇左)後裔女真人有這樣的習俗:女子成年後,行歌於途,歌唱自己的身世、姿色、技能,以尋找伴侶。到努爾哈赤興起後,也繼承了滿族能歌善舞的傳統。每逢佳節、喜慶、 婚嫁筵、出征、凱旋、祝壽、祭祀等都要歌舞盡興,其 中「莽勢舞」最具代表性。這種民間舞多在新歲和喜慶之日跳,舉一袖於額,反一袖於背,盤旋作勢,成雙對舞,旁人拍手而歌,以擊堂鼓伴奏。莽勢舞進入宮廷後,由自娛性舞蹈變成表演性的慶典舞,改名為慶隆舞,場面壯觀、規模宏大。往往司琵琶、三弦、奚琴、箏等 樂器的就有60多人、伴唱的13人、舞蹈者58人。 服飾有嚴格規定,伴奏的穿石青金壽字袍豹皮褂、伴唱的穿蟒袍豹皮褂、舞蹈者穿黃畫皮套、黑羊皮套,朝服等。並戴有各種假面具,做騎馬射擊等動作。這種舞多由滿族狩獵和戎馬生涯演變而來。此外民間還有「野人舞」、「笊籬姑姑舞」、「童子舞」、「秧歌舞」、「 薩滿舞」等。
滿族民歌也豐富多彩,如勞動號子、山歌小調、風俗歌曲、兒童游戲歌和愛情歌。滿族人從小就在母親唱的「悠車曲」中長大,「巴補哇,俄世啊!悠悠小孩巴 補哇……」這首歌世代相傳,家喻戶嘵。滿族風俗歌也很有特色。如迎親路上的「官吹」,鬧洞房時唱的喜歌「拉空齊」以及喪葬儀式中的哭喪調和大量的祭祀歌都很感人動聽。滿族民歌在大部是五聲音階,結構簡明、旋律流暢、感情真摯。
至今在邊遠的滿族聚居區愛琿等地,仍保留著富有濃郁民族特色的傳統民族歌舞。同時,這一燦爛的文化遺產也受到重視,經過挖掘整理後的莽式空齊舞,又登上舞台,開創了滿族舞蹈藝術的新時代。
漫話旗袍
旗袍是現代流行服裝之一,在國際服飾櫥窗里,享有很高的盛譽。旗袍是從滿族古老的服裝演變而來的。旗袍,滿語稱「衣介」。古時泛指滿洲、蒙古、漢軍八旗男女穿的衣袍。
清初衣袍式樣有幾大特點:無領、箭袖、左衽、四開衩、束腰。箭袖,是窄袖口,上加一塊半圓形袖頭,形似馬蹄,又稱「馬蹄袖」。馬蹄袖平日綰起,出獵作戰時則放下,覆蓋手背,冬季可禦寒。四開衩,即袍下擺前後左右、開衩至膝。左衽和束腰,緊身保暖,腰帶一束,行豬時,可將干糧、用具裝進前襟。男子的長袍多是藍、灰、青色;女子的旗裝多為白色。滿族旗袍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在旗袍外套上坎肩。坎肩有對襟、捻襟、琵琶襟、一字襟等。穿上坎肩騎馬馳聘顯得十分精幹利落。
在滿族南遷遼沈,入中原後,與漢族同田共耦,受漢族「大領大袖」服飾的影響,由箭袖變成了喇叭袖,四開衩演變為左右開衩。至本世紀3 0 年代,滿族男女都穿直統式的寬襟大袖長袍。女性旗袍下擺至(左骨右干)(小腿),有綉花卉紋飾。男性旗袍下擺及踝、無紋飾。40年代後,受國內外新式服飾新潮的沖擊,滿族男性旗袍已廢;棄女性旗袍由寬袖變窄袖、直筒變緊身貼腰、臀部略大、下擺回收、長及踝。逐漸形成今日各色各樣講究色彩裝飾和人體線條美的旗袍樣式。由於旗袍非常適合中國婦女的體形和賢淑的個性、民族的氣質,後來這一源於滿族的傳統服裝漸漸成為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一朵苛葩,受到國內外婦女的青睞和贊賞。
風味餑餑
餑餑是滿族平時和節日的主要食品。餑餑是用粘米做成的。有豆面餑餑、蘇葉餑餑和粘糕餑餑等。豆面餑餑是用大黃米、小黃米磨成細面,再加進豆面蒸制而成。這種餑餑顏色金黃,有粘性,味香可口。蘇葉餑餑是用粘高粱面和小豆的豆泥混合拌勻,外面用蘇葉包起來蒸熟的,有一種蘇葉的特殊香氣、別具風味。粘糕餑餑是用大黃米浸泡之後磨成面,在黃米面中間包上一些豆泥蒸熟後則成。這種餑餑用油煎著吃,或蘸著糖吃都行,既香又甜。
滿族的餑餑很耐餓、攜帶方便、風味獨具,至到今天仍是頗為風行的食品。
酸湯子也是滿族的傳統餑餑食品。它是用玉米面經過發酵後做成的。先用水把玉米泡開,磨成水面,再用布袋過掉渣滓,水面置桶里發酵,待到有酸味時,用漏斗或機器擠成面條狀,煮熟即可食用。有時發酵過大,略有酸臭味,故又稱「臭米子」。在遼寧叫「左火右叉子」。東北城鄉,還設有「左火右叉」子館,專營 「臭米子」。
薩其瑪是馳名全國的滿族糕點。其前身是滿族的一種傳統糕點——搓條餑餑。製作搓條餑餑先把蒸熟的米飯放在打糕石上用木錘反復打成面團,然後蘸黃豆面搓拉成條狀,油炸後切成塊,再酒上一層較厚的熟黃豆面即成。搓條餑餑是昔日滿族的重要供品,所以也稱為 「打糕穆丹條子」。後來用白糖代替了熟豆面,成了「糖纏」,更名為薩其瑪,人們又稱其為糖蓉糕。這種 餑餑色、香、味、形具佳,深受人們的喜愛。
滿族餑餑品種繁多,各有特色。金黃的小窩頭,酥脆的炸饊子,松軟的淋漿糕、細膩的大盆糕。此外,還有金絲糕、太陽糕、涼糕、酒糕、春餅等等,數不勝舉,各領風騷,都是滿族的傳統風味。
「落草」之俗
滿族稱嬰兒降生為「落草」。婦女臨產時,將炕席捲起,放塊石頭壓在席捲上,拿一些穀草鋪墊在炕上,將孩子生在草上,故稱「落草」。這種習俗帶有濃郁的狩獵民族古樸、粗獷的遺風。乾草既可防濕、又可以禦寒。
如果生個男孩,就在家大門邊懸掛木製弓箭,俗稱 「公子箭」。這並非真的弓箭,而是用樹枝煨成弓,用紅布纏三支箭,預祝孩子長大成名以後成為一名精騎著射的男士。如果生個女孩,則在大門右邊掛一塊紅布條,象徵吉祥。掛紅布條逐漸演變為產房的標志。產房不許人闖入,因為生人會把奶水帶走,謂之「采奶」。如生人不慎闖入,還得做一碗湯送來,稱為「還奶」。小孩落生,要請一位本事大、性格好、長得好的人第一個到產房,謂之「踩生」。據說誰踩的生,孩子長大後就象誰。
孩子生下第三天,請一位兒女雙全有威望的老太太給孩子洗浴。洗浴在大銅盆進行,內置槐樹枝、艾蒿、熱水等。老太太一手托著孩子,一手給孩子洗浴。邊洗邊唱:「洗洗頭,做王侯;洗洗腰,一輩要比一輩高; 洗臉蛋,做知縣,洗腚溝,做知州」。最後,老太太用一根大蔥連打三下嬰兒,邊打邊說:「一打聰明,二打 伶俐,三打明明白白的」。打完後,孩子的父親將蔥扔 到房上,親友們一起賀喜。
孩子滿月後,將懸於門上的「公子箭」和紅布條收 回栓在子孫繩上,放在西牆正中北側的子孫袋裡,旁邊供奉著「佛托媽媽」,是保嬰之神,滿族人家每到春秋,要祭祀佛頭媽媽以求賜福。祭祀之時把子孫繩從神位前拉到院里柳枝上,家族裡未婚男女和抱孩子的婦女跪拜案前,眾人叩首。薩滿用柳枝蘸水灑向孩子頭部,又讓孩子在香碟前熏一下,意在驅邪,隨後取下子孫繩 上的五綵線,套在孩子的頸上。過三天把五綵線收回貯在子孫袋裡。因五綵線稱為「鎖線」,因此此俗謂之「 換鎖」。
嬰兒滿月之後睡悠車,這是滿族育嬰的一個傳統方法。悠車用薄木板製做,長2 公尺、寬1 . 5 公尺,兩頭呈圓形,有底、樣式如船。用四根繩子系在房樑上,離地面有一定距離,將孩子放在悠車里。嬰兒哭則乳之、不哭則搖之,十分輕便,母親還可以干一些家務活。滿族人家生第一個男孩,悠車由姥姥家贈送。
為了避免孩子翻動從悠車上掉下來,也考慮孩子長大後射箭胳膊平直,騎馬腿的位置端正,便將孩子胳膊肘、腿膝蓋、腳脖處用帶子捆綁起來,孩子動彈不得只能仰卧。因此滿族少年身體多健美,很少駝背彎腰。滿族以扁平頭為美,因此多以小米或高粱裝枕頭,枕在孩子頭下,俗稱「睡扁頭」。

D. 如何正確認識滿族歷史文化的發展演變

滿族原是生活在中國東北地區長白山系、黑龍江流域,以漁獵為主,兼畜牧與農耕的民族。滿族的先祖歷史悠久,可上溯至先秦時期的肅慎、兩漢南北朝時期的挹婁與勿吉,隋唐的靺鞨和宋代的女真。明朝初期

E. 滿族的來歷起源

滿族的起源和滿語源流
(一)滿族的起源
雖然嚴格地說,滿族的歷史至今只有四百年左右。但滿族先世的歷史卻源遠流長,最早可追溯到從先秦時代的肅慎人。漢代至三國,滿族先世肅慎人又稱挹婁人。南北朝時,稱勿吉人。勿吉,為女真語「窩集」之音轉,乃是「森林」之意。隋唐時期,滿族先世又稱靺鞨。至宋遼時期稱女真,遼朝將女真分為兩部,開原(今遼寧開原)以南稱「熟女真」,開原以北稱「生女真」。12世紀初,生女真的完顏部崛起,其首領阿骨打統一女真一些部落後,於1115年稱帝,國號大金,定都上京(今黑龍江省阿城)。12世紀中國北方蒙古族興起,建立了幅員遼闊的元朝,統一了中國。女真人從此置於元朝統治之下。
元亡明興,女真人分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努爾哈赤的祖先就屬建州女真。建州女真曾多次助明朝北征蒙古,因屢有戰功,建州衛指揮使阿哈出被明朝賜名李成善,其子釋家奴賜名李顯忠。永樂末年,釋家奴死,其子李滿住襲建州衛首領,1423年,李滿住率眾遷移到婆豬江(渾江)流域。至努而哈赤起兵時,女真各部被分裂為40多部。據《清太祖實錄》記載:「各部蜂起,皆稱王爭長,互相殘殺,甚至骨肉相殘,強凌弱,眾暴寡」。各部紛爭,仇殺無止。因此,統一女真各部不僅僅是女真社會經濟發展強烈要求,更是女真民族發展的強烈要求。
正是在這種形勢下,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開始了民族統一大業,經過父子兩代人的努力,終於統一了女真各部,並吸收了我國北方其他一些民族,組成了滿族共同體,完成了從部落到國家的建設。1616年努爾哈赤肇建金國(史稱後金),定都盛京(今沈陽)。1635年皇太極下令廢除女真舊稱,改族名為「滿洲」。1636年皇太極宣布放棄汗號改稱皇帝,改國號為大清。1644年其子福臨入主北京,開始了清朝統治中國的時代。

(二) 滿語源流
在漫長的歷史演變中,古老的女真人,通過不斷地與周邊各民族融合,最終在十七世紀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滿族,滿語也隨之從女真語演化而來。滿語在其形成過程中受到了蒙語、漢語等其他民族語言的影響。
滿語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滿語支。歷史學家和歷史比較語言學家都認為,使用阿爾泰語系各種語言的人民,早期都源於中國的北方。我國學者一般認為滿-通古斯語族共有12種語言,主要分布在中國、俄羅斯和蒙古。中國有滿語、錫伯語、赫哲語、鄂溫克語、鄂倫春語、女真語6種。
滿語亦稱「清語」「國語」,輔音有25個,其中3個只用於拼寫漢語借詞。母音有6個,無長短之分,有復母音。有母音和諧律,但不很嚴整,有語音同化現象。具有粘著語的特點。基本語序為主語在前,賓語居中,謂語在後。虛詞較豐富,可靈活表達語法意義。名詞有格,指人名詞有數的變化。動詞有時、態、體、式、形動和副動等形態變化。是一種表達意義豐富,形式多彩的語言。
滿語不容置疑是源於女真語,但是滿語並不是女真語,它是經過漫長的歷史演變而成的一種新語言。

F. 滿族文化都包括哪些

滿族是一個悠久的漁獵民族,滿族歷史據推測最早可以追述到7000年前的肅慎新開流文化和茶啊沖文化時期,肅慎、挹婁、勿吉、靺鞨、渤海、女真,是現代滿族一脈相承的祖先。滿族的文化豐富多彩,在其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過程中,開放虛懷、兼收並蓄。
(一)八旗制度
八旗制度是清朝的一種社會組織形式,滿語為gusa(漢音固山)。滿洲人運用
八旗子弟
此軍事組織制度建立了清朝。在平時,人們從事耕作、狩獵等活動;在戰時則應征為兵,起源於女真族的狩獵組織──牛彔。具有旗籍的家族人員稱為旗人。到19世紀末隨著清朝的解體,八旗軍事組織制度不復 存在。但一部分八旗的後代仍自稱為旗人。八旗的軍事組織制度是由滿族的首領努爾哈赤所制定。努爾哈赤起初將自己的軍隊分編為四旗,四旗均以不同顏色的旗幟作為識別,成為「正黃旗」等。隨軍隊壯大,又將四旗加上邊框,成為「鑲黃旗」等,形成八旗。滿人靠著這軍事組織制度,於1636年建立清朝。
(二)民族信仰
滿族的宗教信仰比較多元化。早期滿族及其前身民族基本上以薩滿教為主。1644年,清朝入主中原,接觸中原文化之後,除了保留了一些薩滿教習俗之外,滿族人受中原民間信仰影響最大。佛教和基督教也各有一定影響。當代滿族以無宗教人士為主。
滿族的薩滿教
古代滿族信仰薩滿教,神職人員分為管祭祀的家薩滿和跳神的薩滿。早期滿族人信奉薩滿教。薩滿是「巫」的意思,是多神論。薩滿教信奉世界為三層,上層為「天堂」,諸神所居:中層為人類所居;下層為「地獄」,鬼神所居。人類的禍福是諸神賜給的。獵人離家外出捕獵,要禱告諸神。禱告獵神,求得能多捕獲一些獵物;禱告路神,求得在密山中不迷路;禱告福神,求得在山裡少受痛苦。
早期滿族人敬的神多達一百多種,大多是女神,只有幾個是男神。經常出現的男神是獵神。各種神都有偶像,有的是泥塑的,有的是木製的,也有用布縫的。獵神身材魁梧,佩帶弓箭,嘴邊還有兩縷小胡,形象逼真。
獵人祭神的時候,要選擇一個合適的地方,先豎起一個桿子,再用土堆起一個高兩米的土檯子,獵人排到台前,推選一位有威望的長者,在土台上釘牲祭祀,禱告諸神,然後奔向山區。
薩滿教是一種原始多神教。我國北方各民族原來都信仰過薩滿教。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承受著社會與經濟的變遷,這種教在許多民族中已被佛教(喇嘛教)和伊斯蘭教所取代。惟有滿族、鄂倫春族、達斡爾族等,直到解放時還信仰它。薩滿教有自然崇拜、圖騰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內容和祭祀活動儀式。
滿族先人對自然的崇拜是同狩獵生活和採集生活聯系在一起的。在這種條件下,衣食都取之於野獸,人們把狩獵所獲取的野獸,視為主宰野獸的「神靈」的恩賜,因而加以崇拜。
滿族的先人當時還不理解人類的起源,認為某種動物與他們的氏族有著血緣聯系,於是視作自己的祖先,因而對它加以崇拜,這叫作圖騰崇拜。
薩滿儀式
滿族的先人,隨著靈魂觀念的發展,逐漸形成對死者及周年的悼念活動。於是有了自己的祖先的「神」。人們既然創造了這些被崇拜的神,必然把自己的安危與福禍寄託在這些神的身上。於是逐漸形成祈求「神靈」的各種祭祀活動。這便產生了交往於人和神之間的使者——薩滿。
薩滿教信仰的「神」有幾十種,其中屬於自然崇拜的「神」有天神、地神、風神、雨神、雷神、火神。還有來源於眾多動物名目的神。所有這些「神」,都有自己的偶體和偶像。比如「熊神」是以一張熊皮為其偶體。有的削木為偶,有的以石為偶,有的把被崇拜的「神」繪制在紙上或布上。
這些偶像還不是真正的「神」,只能做為象徵而存在,要通過這些偶像與真正的「神」打交道,需要能通「神」的薩滿。可見薩滿是古代社會中作為現實世界和超自然的世界之間的交往者。
薩滿非世襲,上一代薩滿死後相隔數年後,產生出下一代薩滿。新薩滿被認為是上一代薩滿的「神靈」選擇的。因而嬰兒出生時未脫胞者、神經錯亂者、久病不愈者,被認為是當薩滿的徵兆。學習當薩滿者,要學會祭神的禱詞,熟悉薩滿宗教活動的內容。最後考試時,跳得神智不清,才被認定這是薩滿「神靈」已附體,這才取得進行宗教活動的資格。
薩滿必須有「神帽」、「神衣」、「神鼓」等一套用具。「神帽」以銅條或鐵條為帽架,帽頂前側有
薩滿鼓面
一隻銅制的鷹,後側是兩根銅制鹿角,角*的多少表明薩滿的品級。「神衣」是緊身對襟長袍,一般用鹿皮製作,周身上下綴有銅鏡、小鏡、腰鈴等。下身後側是飄帶。「神鼓」以板條做鼓邊,用山羊皮、小牛皮或狍皮做鼓面。此外還有神刀、神杖等用具。薩滿跳起」神來,有節奏地敲「神鼓」,大小銅鏡和腰鈴相擊作響,飄帶四飛,儼然如沙場上的勇士,用以顯示「神靈」的威嚴。
薩滿的宗教活動職能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聲稱「消除災禍,保佑人的安全」,為祭家消除災禍。第二,聲稱「為病人祭神驅鬼」,這是薩滿經常性的宗教活動。根據患者的症狀,如果認為是「外來的鬼」致病時,在大門外或村邊上生起篝火,薩滿在篝火邊「跳神」,並做象徵性的射擊,表示「驅鬼」。如果認為是觸犯某一種神致病時,便殺豬、殺牛或殺羊進行祭禮,由薩滿主持獻祭,「請求神的寬恕」。遇到病危的患者,認為其「靈魂」已經離開肉體,到了「陰間世界」,便在夜間祭祀,薩滿的「神」到「陰間」把病人的「魂」帶回來附還於肉體。據說不管你患了何種病,病情多麼嚴重,薩滿都可以用不同的辦法給你治好。第三,聲稱能「祈求生產豐收」。不同地區的生產活動方式不同,祈求生產豐收的宗教活動的形式也不同。狩獵的人長期捕獲不著野獸時便供祭薩滿的「神」。祭祀時先用柳條做成鹿、豬等模型,薩滿披掛上陣,做拉弓射箭的模樣,於是鹿、豬模型紛紛射倒,這時獵人便可以上山,據說馬上便能獲得大批獵物。如果遇到旱災、蟲災或水災。薩滿當然也有辦法,他們又披掛起來,去祭祀「河神」、「蟲神」,於是便風調雨順,害蟲絕跡,牲畜興旺,五穀豐登。
薩滿向每一種「神」祈禱,都有不同的禱詞。禱詞中有各種「神」出身歷史、豐功偉績以及這位神仙的性情愛好等,從而使每一種神都有了各自不同的「高大形象」。祭祀不同的「神」都有不同的祭祀方式。有的「神」在白天供祭,有的「神」必須在夜間供祭,有的「神」需在室內供祭,有的「神」必須在野外供祭,有的「神」喜歡豬、羊、牛等家畜,有的「神」則喜歡飛禽或魚類。供品一定要適合「神」的不同口味,供錯了不但不靈,還會引起「神」的憤怒,帶來災難。薩滿的宗教活動不僅使薩滿教的內容更加復雜化。而且使各種「神」的形象也定型化了。[3]
滿族的基督信仰
滿洲族中信仰基督教者較少。基督教乃西方的宗教,早在唐朝時即開始傳入中國,稱景教元朝時稱也里可溫教(基督教)人數有所增加。清初,隨著資本主義發展西方殖民者向海外擴張,便加快了在中國傳教的步伐。由於其教義同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多有症牾,引起各方的警惕。
清統治者對西方傳教活動,最初曾採取抵制和限制政策,康、雍、乾三朝均下過禁教令,只准許那些尊重中國傳統、遵守中國法令者在一定的范圍內活動。因而,基督教的傳教活動受到限制,比起佛教、道教等,信徒不多。不過,由於清初以來,一些來華傳教士利用研究中國儒學經典,介紹西方科學知識,隨和中國習俗的方式穿插進行傳教,逐漸引起朝廷上層人物和知識階層的興趣,因而中國信徒有所增加,其中也有少數滿洲族人士。
應該指出的是,在信徒中竟有王、貝勒等皇族貴胄,如宗室最早信奉天主教的是和碩簡親王德沛(1688—1752年),他是清顯祖塔克世之五世孫,舒爾哈齊的後代。雍正時曾被封鎮國將軍、歷官兵部左侍郎、甘
滿文聖經片段
肅巡撫、湖廣、閩浙、兩廣總督、吏部侍郎、兼國子祭酒、吏部尚書等職。乾隆十三年(1748年)襲封和碩簡親王,是滿洲族貴族中宣傳西方科學的哲學家,著有《實踐錄》、《周易補注》等書,為時人所稱道。他加入天主教大約在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之前。相繼信奉耶穌教的還有宗室貝勒蘇努諸子。
蘇努(1648—1725年)乃是努爾哈赤四世孫,褚英的後代,初襲輔國公,曾官宗人府左宗人、纂修玉牒總裁官、鑲紅旗滿洲都統兼奉天將軍。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為貝子,六十一年(1722年)封為貝勒。因參與康熙諸子皇位之爭,被雍正治罪,發遣右衛(今山西右玉縣),死於貶所。他共有十三子,其中有九人於康、雍年間先後加入耶穌教,均接受洗禮起了教名,其中書爾陳、蘇爾金、庫爾陳、烏爾陳、勒什亨等五人信教最堅定。
雍正五年(1727年)4月,五大臣曾議奏:「蘇努之子烏爾珠等與阿其那(康熙帝第八子允)等結黨亂政,復私入西洋邪教,請將烏爾陳等凌遲處死。」同年秋七月,已革貝勒蘇努塗抹聖祖諭,經王、大臣、刑部參奏,得旨:「蘇努怙惡不悛,竟令其子蘇爾金、庫爾陳、烏爾陳信從西洋之教。諭令悛改,伊竟抗稱:『願甘正法,不能改教。』今又查出昔年聖祖批奏摺,敢於狂書塗抹,見者發指。即應照大逆律概行正法,但伊子孫多至四十人,悉行正法,則有所不忍。倘分別去留,又何從分別。暫免其死,仍照前禁錮」。[4] 同年七月二十五日雍正帝上諭中又寫道:「蘇爾金、庫爾陳、烏爾陳信從西洋外國之教,經朕屢次降旨諭令悛改。伊竟公然抗違,奏稱願甘正法,不肯改易。似此忘本背君,藐視國法,喪心蔑理,聞者莫不駭異。」 [5]
當年,烏爾陳、蘇爾金即被折磨死去,足見他們一經信教便至死不渝。以上是滿洲族中以顯赫身份而加入基督教的一些著名人物,至於那些不露聲明的信教者也當不在少數,到了清朝末年滿洲族中信奉基督教的人數則更多。[6]
滿族的藏傳佛教
由於歷史的原因,蒙古族在清朝的地位僅次於滿族。為了鞏固滿蒙之間政治上的聯盟,滿蒙上層歷來有通婚的慣例。清朝許多皇帝都是由蒙古格格作皇後,比如皇太極的皇後博爾濟吉特氏和歷史上著名的孝庄皇後,都是蒙古族科爾沁部族的格格。由於蒙古族信仰藏傳佛教(喇嘛教),所以喇嘛教很快傳入滿族。入關前大清就在盛京修有實勝寺,並常去祭拜;入關後在北京修有雍和宮,在承德避暑山莊有許多喇嘛寺。佛教神祗還被納入薩滿祭祀中,甚至有的滿族人為孩子取名"觀音保"、"菩薩保",可見其佛教信仰在滿族人中間有著深廣的影響。[7]
滿族的鷹崇拜
在松花江上游吉林烏拉一帶的滿族聚居地,仍流傳著一句古諺——「鷹狗無價」。在某些滿族姓氏的宗譜上,繪有振翅起飛的鷹圖案,甚至在其先人的墓碑上,也刻有鷹的形象。在善於講古的滿族老人的口碑中,鷹是拯救其先祖女真人的神靈。在保留有野神祭的滿族宗族中,鷹神為眾動物神靈之首神,在其神帽上,也有鷹的金屬模型,這一切都是往昔崇鷹習俗的遺風[8] 。
海東青
滿族先民的崇鷹習俗可以追溯到遙遠的史前時期,這可以從某些考古文物中得到印證。1972年夏天,黑龍江省考古工作者在大小興凱湖發現了一處重要的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在其出土的文物中反映原始宗教的藝術品有三件:一為用獸骨雕成的鷹頭;二為骨角雕成的游魚;三為陶塑的人首像。骨雕鷹頭,是一件七厘米長的圓雕,系用堅硬的石器在獸骨上精心雕磨而成。整個體勢呈彎月形,鷹的眼、口部雕琢清晰,手法簡潔古拙,構成一種尋覓和獵取食物的神態。經測定,這個造型生動的骨雕鷹首至少有5至6千年的歷史。如從藝術角度觀察,現代人仍被原始初民善於觀察、捕捉動物形象的絕好技藝而折服、傾倒。但是在當時的生產水平下,在人類的文化意識中,藝術——審美觀念還未獨立出來,也就是說它還沒有脫離宗教意識的襁褓。在這個時代,初民群團壓倒一切的首要任務是生存斗爭,這個時期的「藝術」品在我們今人眼光中,主要反映的是蒙上宗教與神話色彩的生存意識。新開流文化遺址的所在地,正是滿族先民肅慎人的故土。因此,我們將其中的骨雕鷹首作為滿族先民崇鷹習俗的最早的例證,大致是不錯的。[8]
滿族及其先民在其漫長的歷史文化的發展過程中,曾受到多種宗教的影響,如道教、佛教(或喇嘛教),但是,占統治地位的仍是土生土長的原始宗教一一薩滿教。在本世紀五、六十年代,某些滿族姓氏,如尼瑪察氏、石克特立氏、奚赫特里氏、庫雅喇氏等,被稱為「沒扣香的姓氏」,他們還保留了比較完整的原始形態的薩滿教,其主要特徵是保留了野神祭禮。野神即動物神,包括水鳥、烏鴉、虎、熊、蟒、野豬、刺蝟等幾十種靈禽神獸,而以鷹神作為首神。可見,滿族歷史悠久的崇鷹習俗,已使鷹升華為宗教崇拜的主神之一。六千年前的骨雕鷹首的文化生命一直延續到近世。[8]
生活中的鷹能凌空展翅,日行千里,而滿族的先人們的思維比現實中的鷹飛翔得更加高遠。因為在它身上,寄託著他們的理想和信念,折射出人類早期人本主義的晨光,所以鷹就升華為神鷹。鷹是民族精神的象徵、升華與高揚,這種精神是滿族能迅速掘起,並在中國歷史舞台上叱吒風雲的內在的文化原因之一。
(三)民族裝束
民族發飾
二十世紀以來,滿族經濟、文化都發生了巨大變化,許多傳統的服飾已十分鮮見了。但從電影、電視
民族發飾
和博物館里,我們還常常可以欣賞到往日旗裝的風采。其中婦女頭上又寬又長、似扇非扇、似冠非冠的頭飾―漢語稱為「旗頭」、滿語稱為「答拉赤」這種頭飾全世界為滿族婦女所獨有,從而成為典型的民族服飾特徵,十分引人注目。
滿族男性的傳統發型是把前顱、兩鬢的頭發全部剃光,僅後顱留下頭發,編成一條長辮垂下,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朝鮮使臣申忠一路過赫圖阿拉,在《建州紀程圖記》一書中詳載:「女真習俗都剃發,只留腦後少許,上下二條結辮以垂。除上唇胡須只留左右十餘根外,其餘都鑷去」清初時發型普遍為金錢鼠尾式,清中葉後,出現了留發越來越多的趨勢,但仍然遠少於清末及清裝劇留半頭的發型。
過去,滿族婦女幼年時要同男孩一樣學習騎射,發飾與男孩也類似多剃去頭頂四周頭發,只留部分頭發編成兩條丫頭辮子,垂於兩鬢,一直到16歲成年時方可蓄發。婚後則開始綰大盆頭、架子頭、兩把頭等式發髻,其中以兩把頭較為典型。兩把頭就是把頭發束在頭頂,分成兩綹,各綰成一個發髻,然後再將後面的余發綰成一個「燕尾式」的長扁髻。平時,發髻上橫插長二三十厘米、寬二三厘米的被稱為「大扁方」的頭簪,喜慶吉日或接待貴客時便要戴上答拉赤。
滿族旗頭
旗頭,滿語稱之為「答拉赤」它是滿族婦女在一般禮儀或婚禮場合佩帶的頭飾。具體做法是
滿族旗頭
以鐵絲或竹藤為帽架,用青素緞、青絨或青紗為面,蒙裹成的長約三十多厘米、寬約十多厘米的扇形頭飾。佩戴時固定在發髻之上即可。上面還常綉圖案、鑲珠寶或插飾各種花朵、綴掛長長的纓穗。此頭飾多為滿族上層婦女所用,一般民家女子結婚、節日、或祭祀祖先時方以為飾。戴上這種寬長的裝飾品,限制了脖頸的扭動,使之身體挺直,再加上長長的旗裝和高底旗鞋,使她們走起路來纖纖碎步,分外穩重、文雅。
馬蹄底鞋
除「旗裝」、「答拉赤」外,滿族婦女的「旗鞋」也極富特色。舊時滿族婦女與漢族人不同,她們崇尚腳力勁健、登山行馬,拒絕纏足陋習而以大腳「天足」為美。由此在鞋襪裝飾上獲得了充足的創藝空間,「旗鞋」便從而產生。這種裝飾以精美刺綉的旗鞋以木為底,鞋根起於中央,這種鞋俗稱「旗鞋」或通稱「高底鞋」。「高底鞋」主要又分兩種,一種叫「花盆底」鞋;另一種叫「馬蹄底」鞋。其木底高跟一般在5-10厘米左右,有的可達14-16厘米,最高的可達25厘米左右。
一般用白布包裹,然後鑲在鞋底中間腳心的部位。因跟底的形狀不同通常區分的兩種樣式:一種是上敞下斂,根底為橢圓形,倒梯狀的外形遠看很象花盆另一種則上細下寬、前平後圓,其外形及落
馬蹄底鞋
地印痕皆似倒行的馬蹄印。「花盆底」和「馬蹄底」因此而得名,又統稱「高底鞋」。除鞋幫上飾以蟬蝶等刺綉紋樣或裝飾片外,木跟不著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綉、金銀或串珠加以裝飾。有的鞋尖處還飾有絲線編成的絨毛球或穗子,穗子最長者可及地。這種鞋的高跟木底極為堅固,常常是鞋面破了,而鞋底仍完好無損,還可再用。高底旗鞋在民間多為十六歲以上的滿族青年、中年女子在禮儀場合穿用,老年婦女的旗鞋,多以平木為底,稱「平底鞋」,其前端著地處稍削,以便行走。而在官僚貴族當中無論青年、中年、或老年婦女均可穿著高底鞋。在現代社會這種鞋除用於文藝表演外平時都已不穿了。
滿族自古就有「削木為履」的習俗。關於這種高底鞋的起源,有多種說法。
一種說法認為,過去滿族婦女經常上山採集野果、蘑菇等,為防蟲蛇叮咬,便在鞋底綁縛木塊,後來製做的日益精巧,發展成了高底鞋。
另外還有一種傳說,說是滿族的先民為了渡過一片泥塘,奪回被敵人佔領的城池,便學著白鶴的樣子,在鞋上綁上了高高的樹杈子,終於取得了勝利,達到了報仇雪恨、發展壯大的目的。人們為了不忘那些苦難的日子,紀念高腳木鞋的功勞,婦女們便穿上了這種鞋,並世代相傳,越做越精緻美觀,成了後來這種樣子。
服裝特點
歷史上滿族男子喜穿青藍色的長法的時裝,和過去滿族女子的服裝大不相同。
滿族婦女不同於漢族人纏足陋習,所著鞋子綉有漂亮花飾,鞋底中央墊有10公分高的木質鞋跟,滿族婦女穿著這樣的鞋走起路來,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姿和腰肢搖曳的步態。滿族婦女的發式變化很大,姑娘時代,只簡單地把頭發在腦後挽一下。長到快出嫁時,就要把頭發梳成辮子並挽成單發髻,結婚後的發式有雙髻式、單髻式等多種,雙髻式發型把頭發從頭頂分梳為前後兩部分。前髻梳成平頂狀,以便戴冠,頸後髻梳成燕尾狀,在脛後伸展開來,它使得頸子總要保持挺直的狀態,因此,滿族婦女走起路來就更顯得高貴、尊嚴。
旗裝是滿族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穿著的服飾,它裁剪簡單,園領,前後襟寬大,而袖子較窄,四片裁製,衣衩較長,便於上馬下馬;窄窄的袖子,便於射箭。圖為滿族婦女在旗袍外套穿的馬甲。綉有精緻圖案。穿旗袍跳宮廷舞的滿族婦女。穿著傳統滿族旗袍的男子,包括帶箭袖的長裝和一襲馬甲,以及滿族男性的帽子。
(四)滿族節日
主要有春節、元宵節、二月二、端午節和中秋節。節日期間一般都要舉行珍珠球、跳馬、跳駱駝和滑冰等傳統體育活動。
頒金節:是滿族「族慶」之日。1635年農歷10月13日,皇太極發布諭旨,正式改族名「女真」為「滿洲」,這標志著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形成。1989年10月,在丹東「首屆滿族文化學術研討會」上,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為「頒金節」。各地滿族同胞在農歷十月十三日滿族命名日自發地舉行紀念活動,以示紀念滿族的誕生。但活動時使用的名稱不盡相同,或稱「命名日」, 或稱「誕生日」,或稱「紀念日」等。
上元節:即正月十五日,俗稱「元宵節」。同漢族一樣,滿族也有元宵掛彩燈和吃元宵的
頒金節活動
習俗。
走百病:滿族婦女的節日。一般在正月二十日。當晚,婦女們三五成群,結伴遠洲,或走沙滾冰,或嬉戲歡鬧,叫做「走百病」。
添倉節:每年正月二十五,滿族農村家家講究煮黏高粱米飯,放在倉庫,用秫秸棍編織一隻小馬插在飯盆上,意思是馬往家馱糧食,豐衣足食。第一天,再添新飯,連著添三回。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兩把鋤頭插在飯上。這個節至今在東北農村保留著。
二月二:俗稱「龍抬頭日」。當日晨,滿族人家把灶灰撒在院中,灰道彎曲如龍,故稱「引龍」。然後在院中舉行儀式,祈求風調雨順。全家人還要吃「龍須面」和「龍鱗餅」。婦女們這天不能做針線活。
蟲王節:六月天,易鬧蟲災。居住在遼寧省岫岩、鳳城一帶的滿族過去在六月初六這天,一戶出一人到蟲王廟朝拜,殺豬祭祀,求蟲王爺免災,保證地里的收成好。如今不搞蟲王節祭祀掃活動,但家家要在這一天晾曬衣物,以防蟲蛀。中元節:滿族以七月十五為中元節,也視為超度亡靈的「鬼節」。屆時,各處寺院設立道場,燃燈念經,要舉行各種超度儀式。院內西側向東擺一架木屏風,屏風上掛有雞冠花、毛豆枝、鮮藕等,為供月兔之用。屏風前擺一張八仙桌,桌上供一大月餅。祭時,焚香磕頭,婦女先拜,男人後拜。
開山節:滿族人民在每年秋季中秋以後,或農歷9月中旬(具體時間不定)為採集草葯獲得豐收而進行的祝福活動。在過去東北滿族村落中每年開山節都要面對長白山,進行祝福禱告,感謝山神給予采葯人的豐富恩賜,再這一時期採到的人參則要供奉在自家的神龕中。
臘八節:滿族人家臘月初八要泡「臘八醋」和煮「臘八肉」。除全家人吃外還要分送親友。
小年:滿族過小年的習俗與漢族相同。臘月二十三日為「小年」。屆時家家戶戶要祭祀灶神,俗稱「送灶王爺」。
(五)民族舞蹈
滿族人能歌善舞。其先世靺鞨人的舞蹈具有戰斗風格。女真人的習俗,「以女年及笄,行歌於途。其歌也,乃自敘家世、婦工、容色,以伸求侶之意」。(《大金國志》卷39)明代女真人乘興起舞,並有琵琶伴奏,大家拍手而歌,特別是在節慶宴會上,主客男女輪番起舞,節奏和諧,一人領唱,眾人皆呼:「空齊」相和。進入遼、沈後,更多地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歌舞形式。久居關東的滿族人,經常舉行群眾性的歌舞活動。曾盛於北京,流傳到關東的「子弟書」始創於八旗子弟,為滿族人所喜愛的文藝形式。晚清以來,涌現出了許多滿族曲藝表演藝術家。馳名藝壇的有趙星垣、雙厚坪、金萬昌、謝芮芝、品正三、常澍田、程樹棠、榮劍塵、常寶馥、連闊如、侯寶林、關學增等。這些曲藝表演家,其表演藝術達到了極高的境界,對後世有重大影響。
(六)滿族民歌
滿族民歌內容豐富,較之漢族民歌,多了一些漁、獵、牧勞動和八旗兵出征及思念親人內容歌曲。其歌詞語言通俗、活潑,其旋律質朴、簡明。農村中的滿族民歌這一特徵更為明顯。滿族日常生活中離不開歌唱,活潑動情的小唱幾乎涉及到滿族整個人生禮俗,唱出了他們的願望和心聲。自降生聽《悠搖車》,稍大一些學唱《小板凳》、《河河沿》,童年的《抓嘎拉哈歌》,少年的放牧山歌,青年的情歌、結婚的喜歌,出征的戰歌,圍獵的獵歌,以及豐收喜慶,歲時節日,祝福賀壽,凱旋慶功,悲歡離合都有歌,其音樂風格多彩多姿,但基調豪放,朗爽,即使表現哀婉情緒的音樂,也不失其剛健強勁的內質。
滿族民歌有搖籃曲、兒歌、情歌、勞動歌、風俗歌、山歌、小調、喜歌、戰歌、敘事歌等等,形式多樣,內容幾乎包括其民族生活的各個方面,其音樂也各有特色。
(七)禮儀文化
滿族歷史上是一個漁獵民族,大力提倡所謂的國語騎射(國語即滿語),歷代酋長反復告誡:「騎射、國語乃滿族之本務(大清會典事例)」。他們「性多淳樸,地產小麥,雖知耕種,而以漁獵為生。遇冬日堅冰,足踏木板溜冰而射,其婦女尤善伏弩捕韶」。射箭是獵取食物、防禦野獸侵害的工具,也是軍事武器運用於戰場,因而在滿族社會生活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後金努爾哈赤把騎射作為立國之本。在他實行的八旗制度中,將滿族人分別組織於各旗,平時生產,戰時從征。當時人人習射,並以箭法高低為榮恥,無論王公大臣
生活禁忌
滿族居住的西屋有蔓字炕,因西牆上有神龕,為尊重祖宗,在西炕上不準放空盤和空簸箕,因為祭祀時方盤裝肉、簸箕裝黃米面和炒黃豆面,空放是對神大不敬。同時,西炕也不準家人和客人坐。
滿族忌服狗皮,忌食狗肉。這是滿族(女真)非常重要的習俗,也是通古斯民族共同的習俗。對此有三種說法:一是義犬救罕王說,二是源於滿族先人的風俗說,三是圖騰崇拜說。
祭祀禁忌
滿族在院內東南樹索羅桿,不得污穢,不許在神桿下拴馬和喂家禽。祭祀前要進行齋戒,包括沐浴更衣,不能喝醉酒,不得食肉動葷,不參加吊喪,不到有病人家問病,不得淫邪玩樂,總之一切不吉利骯臟的事都不得參與。祭祀日子還有十二禁忌:一忌意不誠篤,一忌儀度錯亂,一忌器物不潔,一忌生氣口角,一忌衣冠不整,一忌閑談外事,一忌喜笑無度,一忌長幼無序,一忌投犬頓器,一忌刀勺聲響,一忌內祭未畢,不潔出屋,一忌外祭未畢,不潔入屋。哈爾濱滿族在祭祀中還祭「神馬」,滿語稱「他合馬」。「神馬」拉車,不許女人坐。「神馬」死了,要埋葬,不許吃肉。「神馬」又稱「祖馬」,享受很高的禮遇。
佳氏、瓜爾佳氏、馬佳氏、索綽絡氏、祁都冠以漢字姓了。現代滿族的姓氏從歷史上的八大姓基本冠以漢字姓為:佟、關、馬、索、齊、富、那、郎。除了八大姓之外還有西林覺羅氏、伊爾根覺羅氏,郭絡羅氏等等,當然最最尊貴的姓氏要數愛新覺羅氏了
這些現代姓氏有的取其原來多音節姓氏中的第一字為姓,或取數音節相切,取一近音的漢字為姓。如瓜爾佳氏改姓關,索綽絡氏改姓索,馬隹氏改姓馬,舒穆祿氏改姓舒或徐,那拉氏改姓那等。也有將原來姓氏譯意為漢字取姓的,如巴顏氏改姓富,因巴顏在滿族語中有富有之意。皇族愛新覺羅氏改姓金,因愛新在滿語中是金子之意。
(八)滿族婚俗
在滿族的風俗習慣中,對婚禮非常講究,一般要舉行三天,即傳說中的三日婚。第一天「響棚」,第二天「亮轎」,第三天「正日」。

G. 滿族歷史的介紹

滿族歷史悠久,滿族歷史據推測最早可以追述到7000年前的肅慎新開流文化和茶回啊沖文化時期。12肅慎、挹答婁、勿吉、靺鞨、渤海、女真,是現代滿族一脈相承的祖先。黑水靺鞨是滿族的直系祖先,後發展為女真。滿族是惟一在中國歷史上曾兩度建立過中原王朝的少數民族。1115年,由完顏阿骨打建立了金國。31583年,努爾哈赤起兵,逐步統一了女真各部,建立了軍政合一的八旗制度。1616年建立後金政權。公元1635年皇太極廢舊族名,改稱「滿洲」。公元1636年改後金為清。公元1644年清軍入關,奪取中央政權,定都北京。辛亥革命後通稱「滿族」。滿族統治階級建立的清朝,代表中國封建地主階級持續統治了中國二百六十多年。其間,康熙、雍正、乾隆三位帝王都是很有歷史貢獻的傑出人物。滿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滿語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滿語支。滿文是十六世紀末以蒙文字母為基礎創制的。後又在字母右邊或加圈,或加點,史稱「有圈點的滿文」或「新滿文」。滿族主要從事農業。散居城市的滿族人大多從事工業和文化科學事業。滿族重視教育,崇尚理學,善於學習,文人輩出。對豐富和發展中華民族的自然科學和文學藝術,都有突出的貢獻。

閱讀全文

與滿族的歷史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