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誰有重慶萬州歷史最全面的
有記得有本萬州縣志。但是我么找到過,我父輩他們見過
Ⅱ 萬州區的歷史
萬州,夏商屬梁州地,周屬巴子國,秦屬巴郡朐忍縣。
東漢,建安二十一年( 216 ),劉備分朐忍地置羊渠縣,為萬州建縣之始;蜀漢建興八年( 230 ),省羊渠置南浦縣。
南北朝,西魏廢帝二年( 553 ),改南浦為魚泉縣;北周先改魚泉縣為安鄉縣,後又改萬川縣,與南州和萬川郡同治。
隋朝,開皇十年( 598 ),廢萬州郡,改萬川縣為南浦縣,與南州同治;煬帝大業三年( 607 ),省南州、南浦縣歸屬巴東郡。
唐代,武德二年( 619 )置南浦郡,領梁山、南浦、武寧 3 縣;武德八年改南浦郡為浦州;貞觀八年( 634 )改浦州為萬州;天寶元年( 742 )改萬州為南浦郡;乾元元年( 758 )恢復萬州,仍與南浦縣同治。
宋朝,沿循唐制。
元代,世祖至元二十的年( 1283 ),省南浦縣入萬州,領武寧一縣。
明朝,洪武四年( 1371 ),並武寧縣入萬州,洪武六年( 1373 )降萬州為萬縣。
清代,沿循明制。
民國二十四年( 1935 ),設萬縣專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於1992 年設萬縣市,轄龍寶區、天城區、五橋區、開縣、梁平縣、忠縣、雲陽縣、奉節縣、巫山縣、巫溪縣、城口縣3區8縣。
1997年,重慶恢復中央直轄市,撤萬縣市,設萬縣移民開發區和萬縣區。
1998年,萬縣區更名為萬州移民開發區。
2000年,撤銷萬州移民開發區,由萬州區管轄。
Ⅲ 重慶萬州有多少年歷史了
商屬梁州地,周屬巴子國,秦屬巴郡朐忍縣。東漢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劉備分朐忍地置羊渠縣,治城今長灘,為萬州建縣之始。蜀漢建興八年(230),省羊渠置南浦縣,治城遷至今萬州區南岸。西魏廢帝二年(553),改南浦為魚泉縣,徙治江北(今萬州區環城路)。北周時期(557-584),先改魚泉縣為安鄉縣,為信州和萬川郡治。隋初廢萬川郡,開皇十八年(598),改安鄉縣為南浦縣。大業三年(607),廢信州置巴東郡,南浦縣屬巴東郡。
唐武德二年(619)置南浦州,領南浦、武寧、梁山三縣;八年州廢,九年復置,改南浦州為浦州。貞觀八年(634)改浦州為萬州,天寶元年(742)改萬州為南浦郡,乾元元年(758)復為萬州,仍治南浦縣。宋萬州先隸川峽路,後屬夔州路,開寶三年,以梁山為軍,領南浦,武寧二縣。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省南浦縣入萬州,領武寧一縣。明洪武四年(1317),並武寧縣入萬州,六年(1373)降萬州為萬縣,屬夔州府。民國初隸川東道,後改東川道,十七年(1928)置萬縣市,二十四年(1935)設萬縣專區,治萬縣市,轄萬縣(駐沙河鎮)、開縣、城口、巫溪、雲陽、奉節、巫山、忠縣、石砫等9縣。
1950年設萬縣專區,屬川東行署區。萬縣專署駐萬縣市,轄萬縣(駐沙河鎮)、開縣、城口、巫溪、雲陽、奉節、巫山、忠縣等8縣。1952年萬縣專區屬四川省領導。原由川東行署直轄的萬縣市劃歸萬縣專署領導。轄1市、8縣。1953年萬縣市改為省轄市,委託萬縣專署代管。原大竹專區所屬梁平縣劃入萬縣專區。轄1市、9縣。1970年萬縣專區改稱萬縣地區,地區駐萬縣市。轄萬縣市及萬縣(駐沙河鎮)、開縣、城口、巫溪、巫山、奉節、雲陽、忠縣、梁平等9縣。
1992 年12月11日,國務院批准(國函[1992]194號):撤銷萬縣地區、萬縣市、萬縣,設立萬縣市(地級),轄原萬縣地區的開縣、忠縣、梁平、雲陽、奉節、巫山、巫溪、城口8個縣,全市幅員面積為29485平方公里。萬縣市新設立3個市轄區:龍寶區、天城區、五橋區。龍寶區轄龍寶鎮、武陵鎮、19個鄉、 3個街道辦事處,區人民政府駐龍寶鎮;天城區轄天城鄉等31個鄉、3個鎮、1個街道辦事處,區人民政府駐天城鄉;五橋區轄五橋鎮等5個鎮、43個鄉,區人民政府駐五橋鎮。萬縣市人民政府駐龍寶區的高筍塘。
1997年12月20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批復,撤銷萬縣市及其所轄的龍寶區、天城區、五橋區,設立重慶市萬縣移民開發區和重慶市萬縣區,龍寶區、天城區、五橋區改為龍寶管理委員會、天城管理委員會、五橋管理委員會。萬縣區轄龍寶、天城、五橋三個管理委員會。萬縣移民開發區受重慶市委、市政府的委託,代管開縣、忠縣、雲陽縣、奉節縣、巫山縣、巫溪縣。
1998年5月22日經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批准(國函[1998]37號),將重慶市萬縣區更名為萬州區,萬縣移民開發區更名為萬州移民開發區。萬州區轄龍寶管委會、五橋管委會、天城管委會。
2000年6月25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批准,撤銷重慶市萬州移民開發區,原萬州移民開發區代管的奉節縣、開縣、雲陽縣、忠縣、巫溪縣和巫山縣由重慶市直轄。龍寶管委會、五橋管委會、天城管委會更名為龍寶移民開發區、五橋移民開發區、天城移民開發區,由萬州區管轄,共32鎮、45個鄉、14個街道辦事處、1277個居委會、村委會。2004年萬州對鎮鄉(街道)區劃作了調整,由原來的92個鎮、鄉、街道減少到53個;2005年4月,重慶市委、市政府決定撤銷龍寶、天城、五橋移民開發區,由萬州區直接管理鎮鄉、街道,轄14個鄉、28個鎮、11個街。自己看你的問題太籠統了,相信不是問萬州區的歷史吧
Ⅳ 萬州什麼時候成立的
1950年設萬縣專區,屬川東行署區。萬縣專署駐萬縣市,轄萬縣(駐沙河鎮)、開縣、城口、巫溪、雲陽、奉節、巫山、忠縣等8縣。1952年萬縣專區屬四川省領導。原由川東行署直轄的萬縣市劃歸萬縣專署領導。轄1市、8縣。1953年萬縣市改為省轄市,委託萬縣專署代管。原大竹專區所屬梁平縣劃入萬縣專區。轄1市、9縣。1970年萬縣專區改稱萬縣地區,地區駐萬縣市。轄萬縣市及萬縣(駐沙河鎮)、開縣、城口、巫溪、巫山、奉節、雲陽、忠縣、梁平等9縣。 萬州區歷史
1992年12月11日,國務院批准(國函[1992]194號):撤銷萬縣地區、萬縣市、萬縣,設立萬縣市(地級),轄原萬縣地區的開縣、忠縣、梁平、雲陽、奉節、巫山、巫溪、城口8個縣,全市幅員面積為29485平方公里。萬縣市新設立3個市轄區:龍寶區、天城區、五橋區。龍寶區轄龍寶鎮、武陵鎮、19個鄉、3個街道辦事處,區人民政府駐龍寶鎮;天城區轄天城鄉等31個鄉、3個鎮、1個街道辦事處,區人民政府駐天城鄉;五橋區轄五橋鎮等5個鎮、43個鄉,區人民政府駐五橋鎮。萬縣市人民政府駐龍寶區的高筍塘。 1997年12月20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批復,撤銷萬縣市及其所轄的龍寶區、天城區、五橋區,設立重慶市萬縣移民開發區和重慶市萬縣區,龍寶區、天城區、五橋區改為龍寶管理委員會、天城管理委員會、五橋管理委員會。萬縣區轄龍寶、天城、五橋三個管理委員會。萬縣移民開發區受重慶市委、市政府的委託,代管開縣、忠縣、雲陽縣、奉節縣、巫山縣、巫溪縣。 1998年5月22日經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批准(國函[1998]37號),將重慶市萬縣區更名為萬州區,萬縣移民開發區更名為萬州移民開發區。萬州區轄龍寶管委會、五橋管委會、天城管委會。 2000年6月25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批准,撤銷重慶市萬州移民開發區,原萬州移民開發區代管的奉節縣、開縣、雲陽縣、忠縣、巫溪縣和巫山縣由重慶市直轄。龍寶管委會、 萬州區歷史
五橋管委會、天城管委會更名為龍寶移民開發區、五橋移民開發區、天城移民開發區,由萬州區管轄,共32鎮、45個鄉、14個街道辦事處、1277個居委會、村委會。2004年萬州對鎮鄉(街道)區劃作了調整,由原來的92個鎮、鄉、街道減少到53個;2005年4月,重慶市委、市政府決定撤銷龍寶、天城、五橋移民開發區,由萬州區直接管理鎮鄉、街道,轄14個鄉、28個鎮、11個街道辦事處。
Ⅳ 重慶萬州的歷史
萬州歷史悠久,歷史悠久,名人薈萃。 早在西周,其地屬秦,置巴郡。秦一統天下後,分置三十六郡,川東始置縣,以「萬川畢匯」、「萬商畢集」而得名,是長江十大港口之一。
長江三峽西段,跨大巴山、巫山、七曜山和盆東平行嶺谷區,地處三峽工程庫區腹地,舉世聞名的大、小三峽均在其中。它位於長江上游、四川盆地東隅,扼川江咽喉,東臨三峽。
水路上距重慶327公里,下距宜昌321公里,為川東水陸要沖,素有「川東門戶」之稱。遠古時代,我們的先民們,創造了燦爛輝煌的「大溪文化」。
這里的陽光雨露,造就了巴蔓子、嚴顏、甘寧、秦良玉等歷代忠烈戰將,哺育了劉伯承、林鐵、薛子正、彭詠梧等民族精英,養育了劉詩白、巴識途、何其芳、劉淑芳等天賦學子。
這里的名山大川,吸引了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黃庭堅、諸葛亮、張飛、張獻忠、李來享等曾在 鍾鼓樓這里演出一幕幕悲壯劇。
夏商屬梁州地,周屬巴子國,秦屬巴郡朐忍縣。東漢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劉備分朐忍地置羊渠縣,治城今長灘,為萬州建縣之始。
蜀漢建興八年(230),省羊渠置南浦縣,治城遷至今萬州區南岸。西魏廢帝二年(553),改南浦為魚泉縣,徙治江北(今萬州區環城路)。
北周時期(557-584),先改魚泉縣為安鄉縣,後又改萬川縣,與南州和萬川郡同治。隋開皇十年(598),廢萬州郡,改萬川縣為南浦縣,與南州同治。
煬帝大業三年(607),省南州、南浦縣歸屬巴東郡。唐武德二年(619)置南浦郡,領梁山、南浦、武寧3縣;武德八年改南浦郡為浦州。
貞觀八年(634)改浦州為萬州,天寶元年(742)改萬州為南浦郡,乾元元年(758)恢復萬州,仍與南浦縣同治。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省南浦縣入萬州,領武寧一縣。
明洪武四年(1317),並武寧縣入萬州,六年(1373)降萬州為萬縣。民國二十四年(1935)設萬縣專區。1917年3月,英國控制的重慶海關在萬縣城東鍾鼓樓上游錦江台處正式設立分關。
1925年7月,段祺瑞政府宣布萬縣正式開埠,從此萬縣成為四川省第二個直接報關出口的通商口岸。楊森於1928年成立萬縣市,自任市長,認為「入其國,田野不辟,教化不修,不可謂之治國。
入其市,道塗泥濘,塵穢山積,不可謂之良市」。他「仿歐美各國,移風易俗」,著力推行其「新政」,大刀闊斧開始市政建設,委任留日學生任海暹為工程師。
在老城的基礎上規劃新城,先後修整環城路、文明路、一馬路、二馬路、三馬路、西山路、果園前路、果園後路、長城路、望江路、電報路等12條泥結碎石馬路。
動工興建萬安橋、福星橋;開辟鍾鼓樓、南津街兩處新市場;興建西山公園,建成高大的西式鍾樓,為長江沿岸僅次於上海、武漢的第三大鍾樓,至今仍是萬州的標志性建築。
繼而整頓市容,規劃區域,劃定商鋪、住宅地段,修建公廁,古老的萬州面貌一新,商業日臻繁盛,一躍成為四川的三大城市之一,有「成、渝、萬」之稱。
1950年設萬縣專區,屬川東行署區。萬縣專署駐萬縣市,轄萬縣(駐沙河鎮)、開縣、城口(駐復興鎮)、巫溪、雲陽、奉節、巫山、忠縣等8縣。1952年萬縣專區屬四川省領導。
原由川東行署直轄的萬縣市劃歸萬縣專署領導。轄1市、8縣。1953年萬縣市改為省轄市,委託萬縣專署代管。原大竹專區所屬梁平縣劃入萬縣專區。轄1市、9縣。
1970年萬縣專區改稱萬縣地區,地區駐萬縣市。轄萬縣市及萬縣(駐沙河鎮)、開縣、城口(駐復興鎮)、巫溪、巫山、奉節、雲陽、忠縣、梁平等9縣。
2005年,撤銷龍寶、天城、五橋3個移民開發區,由萬州區直接管理鎮鄉、街道,轄13個鄉、28個鎮、11個街道,幅員面積3457平方千米。
2005年6月24日,萬州區人民政府駐地由太白岩街道遷至陳家壩街道(即由高筍塘82號遷至天城大道756號)2010年,重慶三峽移民搬遷安置任務已全面完成。
萬州是最大的三峽移民區,遷入移民26.3萬人,三峽庫區有1/5移民遷移到萬州。萬州因成為三峽移民的主要遷入地,規模擴大,變成重慶第二大城。
(5)萬州歷史發展擴展閱讀:
萬州區地處四川盆地東緣,重慶市東北邊緣,面積345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00萬畝,其中田58.49 萬畝;大於25度坡地50.14 萬畝,其中旱地32.49萬畝),城市面積32.5 平方公里。
區內山丘起伏,最高點普子鄉沙坪峰,海拔1762 米,最低點黃柏鄉處長江邊,海拔106 米,西北部高升鄉鳳山材肖埡口,海拔高度為1373.3 米,境內相對高差分別為184.5 米、1266.8 米。
低山、丘陵面積約佔四分之一,低中山和山間平地面積約佔四分之一,極少平壩和台地,且零星散布。境內河流縱橫,河流、溪澗切割深,落差大,高低懸殊,呈枝狀分布,均屬長江水系。
長江自西南石柱、忠縣交界的長坪鄉石槽溪(海拔118米)入境,向東北橫貫腹地,經黃柏鄉白水灘(海拔106米)流入雲陽縣,流程80.4公里。
境內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江北的薴溪河、渡河、石橋河、汝溪河、浦里河,江南的泥溪河、五橋河、白水溪河共八條,溪溝93條,總水域面積為16.3萬畝(108.66平方千米)。
境內出露地層的地質年代多見於中生代三疊紀和侏羅紀,形成時間距今2.3~1.37億年,以侏羅紀分布最廣,三疊紀次之,局部地方有距今2.85~2.3億年的古生代二疊紀地層。
也有距今250萬年的新生代第四紀地層,境內地質構造線,屬新華夏系第三巨型隆起帶武陵山褶皺帶西緣與大巴山弧形褶皺帶控制的四川菱形構造盆地的北東三北東方向延伸出境外。
消失於七曜山背斜構造的北西側,形成向突向北西的萬縣弧形構造線。萬州區境內屬亞熱帶季風濕潤帶,氣候四季分明,冬暖、多霧;夏熱,多伏旱;春早,氣溫回升快而不穩定。
秋長,陰雨綿綿,以及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天氣溫和,無霜期長,霜雪稀少。境內多年平均氣溫17.7 ° C ,最高年平均氣溫19.0 ℃ (1982 年),最低平均氣溫17.6 ℃(1974 年)。
多年極端最高氣溫為41 ℃ (1972 年8月26日),極端最低氣溫零下3.7 ℃ (1955 年1月27日,1975 年12月15日),多年平均年日照時數1484.4小時,最高年日照時數1713小時。
最小年日照時數924小時,據境內大灘口水文站資料統計,多年平均降水1243毫米,最多年降水量為1549.6毫米(1982 年)。最低年降水量為981.9 毫米(1976年)。
Ⅵ 了解萬州歷史的請
夏商屬梁州地,周屬巴子國,秦屬巴郡朐忍縣。東漢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劉備分朐忍版地置羊渠權縣,治城今長灘,為萬州建縣之始。蜀漢建興八年(230),省羊渠置南浦縣,治城遷至今萬州區南岸。西魏廢帝二年(553),改南浦為魚泉縣,徙治江北(今萬州區環城路)。北周時期(557-584),先改魚泉縣為安鄉縣,後又改萬川縣,與南州和萬川郡同治。隋開皇十年(598),廢萬州郡,改萬川縣為南浦縣,與南州同治。煬帝大業三年(607),省南州、南浦縣歸屬巴東郡。唐武德二年(619)置南浦郡,領梁山、南浦、武寧3縣;武德八年改南浦郡為浦州。貞觀八年(634)改浦州為萬州,天寶元年(742)改萬州為南浦郡,乾元元年(758)恢復萬州,仍與南浦縣同治。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省南浦縣入萬州,領武寧一縣。明洪武四年(1317),並武寧縣入萬州,六年(1373)降萬州為萬縣。民國二十四年(1935)設萬縣專區。
Ⅶ 萬州有什麼歷史啊
(一)為什麼說「民國四川萬縣只有走私,並沒有被外國開埠」?
其實,編造萬縣「民國開埠」本身就有悖歷史常識,是一種沒文化的表現!!
近代,中國被迫開埠並非光彩之事,特指「晚清西方列強強佔中國關稅」的一段喪權辱國外交。民國之後,中華民族主義興起,「收復關稅自主權」、「爭取修約或廢約」一直是歷屆民國政府外交首要目標之一,地方軍閥更是千方百計想獨霸一方稅源,怎麼可能會允許外國人再在中國開埠?!
1902年《中英續議通商行船條約》,英國殖民者曾強迫當時的清政府增開「夔府(今奉節)所轄之萬縣」為新的通商口岸,企圖將「萬縣小碼頭」從「奉節夔關監督」管轄區,劃歸「英屬重慶殖民海關」管轄。但因「經費浩大、手續繁難、非一時所能猝辦」,加之奉節夔府「民眾激憤」,萬縣本地「民情惶恐,萬不可行」,故並未開埠。1911年辛亥革命之後,清政府垮台,四川長期軍閥割據,最終不了了之。
民國時期,經中央政府正式批准,四川先後設置的稅關僅有「奉節夔關、重慶關、成都關、雅安關、寧遠關」。1917年,少數外國不法商人利用四川軍閥混戰之機,跑到萬縣私自從事進出口交易。據此,部分萬縣人堅持認為民國萬縣是重慶殖民海關的分關。
不過,民國官方檔案清楚表明「依照法定程序,當時中國的北洋政府從沒公開正式宣布萬縣為開放口岸」。關於這一點,萬州本地學者也承認。這意味著「民國萬縣私自開放口岸」並沒得到國家的最終認可,不具法律效力。非法從事進出口交易在法律上屬於「走私」,性質比開埠更惡劣!所以說,所謂的「民國萬縣開埠史」其實只是少數外國不法商人鑽四川軍閥混戰的空子,私建的走私窩點,民國萬縣從未被外國開埠!事實上,民國萬縣也從沒有過外國開埠的領事館,更無外國租界。
民國北京政府末期,北洋軍閥「武力統一四川」之後,為募集軍資曾於1925年短暫「辟萬縣為商埠」徵收關稅,不過,隨著政權更迭,很快不了了之。1929年初,南京國民政府頒布實施新《海關進出口稅則》,宣告中國關稅自主,正式裁撤內地稅局及煤油統稅徵收局。值得注意的是,民國軍閥「辟商埠」與晚清外國強迫中國「開埠」有著本質區別!前者是中國軍閥為募集軍資,強奪民利,純屬中國內政;而後者是外國強迫中國開埠,屬於國與國之間的關系。民國時期,被四川軍閥辟為商埠的還有成都等其他城市,但都與清末重慶「被外國殖民者開埠」的性質完全不同。換句話說,近代歷史上長江上游只有重慶曾被西方殖民者開過埠!
(二)為什麼說「民國四川萬縣從沒有建市」?
判斷民國萬縣是否有過建市,其實很簡單,只需核查民國檔案,看是否有當時官方的正式批文、程序是否合法、組織機構是否完整有效。但遺憾的是,民國萬縣居然沒有一條符合規定!
眾所周知,民國北京政府時期,四川曾長期軍閥混戰。1922年,原川軍第二軍劉湘因私下勾結外省鄂軍,企圖借外力消滅川軍第一軍,引發四川軍閥聯名聲討,而被迫宣布隱退。楊森由此升任川軍第二軍軍長接替劉湘,開始登上歷史舞台。同年7月,楊森攻擊川軍第一軍失利,從重慶敗退到下川東,割據夔府(今奉節)。川軍第一軍魯平舟部抓住戰機「夜襲夔府」,以少勝多大敗楊森的1萬軍馬。楊森連夜逃出奉節,投奔湖北鄂軍,從此改換門庭歸順北洋軍閥吳佩孚。
1923年,楊森在吳佩孚扶持下打回四川,1924年在成都就任「督理四川軍務善後事宜」,成為四川最高軍政長官。可惜,好景不常。隨著吳佩孚政權垮台,段祺瑞出任民國政府臨時執政,楊森失去靠山,但又不甘心就此讓出四川軍政大權,打算武力統一全川,結果反被劉湘、袁祖銘的「川黔聯軍」逐出成都。1925年11月,楊森在奉節夔府碼頭乘「美灘輪」再次黯然離川,逃往漢口投奔吳佩孚。
1926年1月,重慶劉湘與黔軍袁祖銘因利益紛爭決裂,四川戰事再起。黔軍趁劉湘參加成都會議之機佔領重慶,隨後迅速東進,企圖以重兵封鎖川省門戶夔門,從而控制四川全局。2月18日黔軍攻佔忠縣,與退守萬縣的川軍形成對峙。楊森舊部唐式遵、潘文華、張邦本等人聯名倡議請楊森回川主持大計。楊森借機從漢口乘船返川,3月1日直接抵達川黔兩軍對峙的萬縣小城,隨即宣布成立所謂的「四川討賊軍總部」,開始以萬縣為新基地,重新培植勢力。最終,黔軍在楊森、劉湘等川軍共同夾擊之下退出四川,劉湘也於6月6日返回老巢重慶。
至此,1926年~1928年楊森臨時割據下川東的萬縣小城,與上川東的重慶劉湘抗衡。楊森雖只是個過路軍閥,佔領萬縣的時間也並不長,但仰仗北洋軍支持,居然一番折騰,在萬縣大搞起基地建設,讓萬縣這個小城破天荒開始發跡。野心膨脹的楊森甚至私自把下川東的軍政公署從夔州(今奉節)遷至自己的萬縣基地。
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之後,包括楊森在內的四川各路軍閥紛紛倒戈,宣布歸順南京政府。1928年6月20日,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第145次會議通過《特別市組織法》與《市組織法》,並於7月3日由國民政府正式公布執行。《市組織法》共計7章42條,其中第二條規定:「凡人口滿20萬以上之都市,得依所屬省政府之呈請暨國民政府之特許建市。」
客觀上,依照這個《市組織法》,民國時期的萬縣根本達不到建市的最低標准!但1928年11月,一貫驕狂的軍閥楊森在既無申報、更無批準的前提下,自己宣稱「萬縣建市」。也就是說,號稱「比1929年重慶建市還早的民國萬縣建市」不過是一個地方軍閥自不量力的「自批」鬧劇。而且,這場鬧劇也只維持了短短的50餘天,隨著「下川東之戰」爆發,「自批市長」楊森就被重慶劉湘趕出了萬縣。楊森狼狽逃往川東北,寄人籬下,從此一蹶不振,「萬縣建市」鬧劇實際就已結束。對於再次成為喪家之犬的楊森,南京政府下令「川軍各將領協同堵截,勿予收容」。
(三)民國重慶、萬州實際都是軍閥「自批」建市,
民國,四川建市者僅有3個:「成都、重慶、自貢」,但只有「成都」是1928年經四川省政府劉文輝申報、獲得國民政府正式批准、程序合法的中國首批、四川唯一一個建市的城市。
重慶、萬縣實際都是地方軍閥「自批」的市。只不過,「重慶1929年劉湘自批建市」在1934年最終獲得國民政府承認,正式成為普通「乙種市」,而「萬縣1928年楊森自批建市」因為自始至終根本達不到建市的最低標准,所以從沒被國民政府承認過,屬非法建市。
至於自貢1939年突然建市,純粹只是因為抗戰時期,四川大後方物質基地建設的需要,將原「富順縣自流井鹽場+榮縣貢井鹽場」合並,主要由大批勞工短時間拼湊成的一個「非農戶口」集聚區。類似於攀枝花、大慶,都是一夜之間冒出來的礦區類城市。
另外,民國南京政府時期的地方行政區是「省、縣」兩級制,普通「省轄市」與「縣」同級,都是省轄,並不比「縣」高一等。甚至不如縣。例如,抗戰時期,自貢雖然建市,但一直隸屬「隆昌縣的隆富師管區」軍政府管轄。
Ⅷ 萬州歷史的故事
夏商屬梁州地,周抄屬巴子襲國,秦屬巴郡朐忍縣。東漢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劉備分朐忍地置羊渠縣,治城今長灘,為萬州建縣之始。蜀漢建興八年(230),省羊渠置南浦縣,治城遷至今萬州區南岸。西魏廢帝二年(553),改南浦為魚泉縣,徙治江北(今萬州區環城路)。北周時期(557-584),先改魚泉縣為安鄉縣,後又改萬川縣,與南州和萬川郡同治。隋開皇十年(598),廢萬州郡,改萬川縣為南浦縣,與南州同治。煬帝大業三年(607),省南州、南浦縣歸屬巴東郡。 唐武德二年(619)置南浦郡,領梁山、南浦、武寧3縣;武德八年改南浦郡為浦州。貞觀八年(634)改浦州為萬州,天寶元年(742)改萬州為南浦郡,乾元元年(758)恢復萬州,仍與南浦縣同治。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省南浦縣入萬州,領武寧一縣。明洪武四年(1317),並武寧縣入萬州,六年(1373)降萬州為萬縣。民國二十四年(1935)設萬縣專區。
Ⅸ 請問重慶市萬州區有哪些歷史文化盡量詳細點,比如巫文化、巴文化、移民文化之類的。謝謝咯
總體來講,巫溪自然稟賦優越,旅遊資源豐富,具體可用個字來形容,即山大、水靈、地奇、林茂、溫適、點多、史遠、文厚、鎮古、民醇。可以概括為「三老」鑄就了「三神」:
一是老天爺賜予我們的神奇。巫溪地形以山地為主,境內山大坡陡,溝壑縱橫,最低海拔139.4米,最高海拔2796.8米,其中主峰陰條嶺被稱為「重慶第一峰」; 陰條嶺與神農架共同構成了中國大三峽的「屋脊」,巫溪陰條嶺和「自然國心」之稱的雞心嶺均為探險山地;被譽為「天下第一溪」的大寧河,更是風景秀麗、險峰峽谷遍布,大寧河廟峽被稱為「小三峽之冠」。巫溪地質地貌復雜,境內多險峰峽谷,有著名喀斯特地貌的代表——靈巫洞,其中岩子河大峽谷(巫溪大峽谷)堪稱整個大三峽地區最具視覺沖擊力的大峽谷。巫溪森林覆蓋率達51.8%,是重慶市森林資源第一縣。野生植物有獼猴桃、臘梅、銀杏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珙桐、水杉等。林內主要野生動物有獐、麂、鹿、野山羊、羚羊、猴、熊、布穀鳥、大鯢等。
二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神秘。巫溪歷史悠遠,五千年前就有先民生息繁衍。歷史以來,政區迭更頻繁,隸屬多變,縣、郡、監、州,沿革紛呈。巫溪具有厚重的歷史,從夏、商、周時期開始,形成渝陝鄂三地的鹽馬大道,秦漢時期巫溪縣置鹽官;南北朝時期設置始寧郡;巫溪紅池壩是戰國時期楚國丞相春申君的田園故居;巫溪系大溪文化區域,始於新石器時代,文化厚重。這塊土地因鹽而興,曾經開辟了一方「不耕而食,不織而衣」的樂土,並以鹽文化、葯文化為主體,創造了與中原華夏文化大約同時誕生的巫文化,成為我國遠古巫文化的主要發祥地。1932年,賀龍元帥揮師西進在巫溪播下紅色的種子,革命先烈彭詠梧也在此留下革命的忠魂,雙槍老太婆原型人物之一陳昌秀在我縣尖山鎮犧牲。巫溪境內的寧廠古鎮是市政府公布的首批歷史文化名鎮,是三峽庫區最具文化內涵最古老的古鎮之一,也是三峽工程建成後庫區內唯一保存完整的古鎮。古鎮有5000多年制鹽史,在唐堯時期就是盛極一時的巫咸國首會(或部落)所在地,這里有過「一泉流白玉,萬里走黃金」的輝煌。這里也是三峽地區古人類文明的發祥地,堪稱「上古鹽都」和世界手工作坊的「鼻祖」。
三是老百姓為我們創造的神妙。巫溪民風古樸醇厚,巫風巫俗神秘悠遠。寧廠古鎮龍船賽、寧河纖夫、哭嫁鬧喪、巴山夜唱、民間鼓樂、大河鄉舞獅等民俗民風,龍君廟、雲台觀等宗教禮儀遺跡,白鹿引泉、鹽水女神等傳說,巫山有神女,巫溪有「神仙」。五句子山歌、皮影戲、巫姑舞、健身巫舞、巫歌等民間歌舞與曲藝獨具特色。同時,我們成功創建了市級衛生縣城和文明縣城,啟動實施了老縣城改造工程,建成了三峽庫區最長的人工健身步道——萬步雲梯,寧廠古鎮開發即將啟動。
正是這「三老」鑄就的「三神」,讓我們旅遊資源具備成為國家級、國際級旅遊目的地的基礎,具體優勢表現在「五個最」:
一是最悠遠的歷史。早在上古時期,巫人首領巫咸帶領族人在巫溪的寧廠古鎮埋鍋制鹽,建立巫咸古國,以此成為帝堯之師。據《山海經》記載,人類始祖之一,巫咸等「十巫」便升降於寧廠古鎮寶源山,並孕育了源遠流長的巫文化。巫咸國的本土和首會所在地就是今天的巫溪寧廠古鎮。寧廠古鎮因鹽而興,寧廠鹽泉是華夏發現最早的兩大天然鹽泉之一,是世界十大奇泉之一。春秋戰國時期,秦楚巴庸為爭奪該鹽泉進行了長達數百年的戰爭,此地先屬庸、後屬巴、再歸楚,直至秦統一。創造了「利分秦楚域,澤沛漢唐年」,成為我國遠古巫文化的主要發祥地。
二是最神秘的文化。巫溪旅遊資源和文化充滿神秘性。其中以巫術文化的影響最為深遠和廣泛,它不僅影響道教文化,文學藝術,而且影響到人類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和各個方面,主要在民間流傳,主要表現有:跳端公、化九龍水、上刀山、下油鍋、定根法、喚蛇、水遁、火遁、舔火鉗、告陰狀、穿鏵、頂鍋、繪桃符等。據考證「巫人」就是華夏人類的始祖之一,巫文化就是中國文化和哲學思想的根本源頭。此外,還有有馳名中外的「巫溪三謎」——野人、古棧道、懸棺。巴人懸棺在巫溪境內遺存時間最早,數量最多。荊竹壩岩棺群即是三峽地區發現最早、最集中、保存最好最完整的古代岩棺群。而以紅池壩春申君田園故居為代表的巫溪歷史文化也具有悠古與傳奇、浪漫的魅力。
三是最古老的城鎮。寧廠古鎮是三峽庫區唯一沒被淹沒的具有5000多年制鹽史的古鎮,是重慶市政府公布的首批歷史文化十大名鎮之一。古鎮依山傍水而建,沿河岸蜿蜒延伸達3.5公里,俗稱「七里半邊街」。寧廠古鎮是昔日渝陝鄂邊貿的經濟、文化、政治中心,並「以水分股,按份計稅」創造了人類史上最早的「股份制」;以鹽票創造了早於「交子」的人類史上最早的紙幣;而1506年爆發在這里的鹽場灶夫起義,比歐洲產業工人運動早300多年,更應是世界工人運動之源流。
四是最奇美的景觀。巫溪的景觀以谷深、峰險、山奇、石怪、水清、洞幽、禽珍、獸異為特色的自然景觀聞名遐邇,堪稱「先民樂土、世外桃源、人間仙境」,其主要景觀有:「南國第一高山草場」-國家級森林公園紅池壩。「東方天山」――大官山草場,歷史上是著名的「五大葯山」之一。「三峽第一園」——陰條嶺自然保護區,其主峰陰條嶺海2796.8米,為重慶市最高峰。「冬秋冰融,盛夏結冰」的世界奇觀——夏冰洞。大寧河七峽之冠——妙峽景區。「川東古剎之冠」——雲台寺。「三峽庫區第一洞」——靈巫洞景區等等。
五是最原始的生態。巫溪生態系統完備,生物物種繁多。全縣森林覆蓋率達51.8%,林地面積為全縣土地總面積的60.95%,活立木總蓄積量為850萬立方米,是重慶市森林資源第一縣。主要野生植物有獼猴桃、臘梅、銀杏等40餘種,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有珙桐、水杉、岩柏等。野生動物有獐、麂、鹿、野山羊、羚羊、猴、熊、布穀鳥、大鯢等30餘種。
第二句話:「巫溪不再遙遠」,期待大家挖掘巫溪神韻
一是地理區位不再遙遠。在大家印象中,都覺得巫溪的位置很偏遠,其實我想告訴大家,巫溪並不遙遠。我想從三個時間節點上給大家解讀。一是本月奉節——重慶的高速公路全線貫通,巫溪從奉節過來,車程縮短至5個小時,對於駕駛者來說,5個小時的車程不會很累,也能體驗到駕駛的樂趣。二是市政府已經明確,2012年奉溪高速公路要實現全線貫通,那時巫溪到重慶、到宜昌的時間就會縮短到4小時以內,這將是旅行者和自駕游愛好者的最佳車程,對於重慶主城以及宜昌等地遊客來說,巫溪就是一個休閑玩樂的好去處了。三是十二五期間安張常鐵路將開始建設,奉溪高速公路向北延伸工程將要啟動,加上巫溪、奉節、巫山三地「金三角」機場的規劃建設,屆時,巫溪將形成暢通的立體交通網路。
二是根源文化承襲歷史。本月17日,在市委宣傳部的組織下,我們成功舉辦了中國˙重慶首屆華夏巫文化論壇,來自國內的70餘位專家對巫文化進行了深入解讀研習。在論壇上,專家們對巫文化的根源價值給與肯定,普遍認為他是中華根源文化之一,與黃河文明、中原文明等同屬根源文化。中國著名民俗學家、民間文藝學家、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烏丙安認為:「巫文化是遠古文明之一,是母親的文化,是老祖母的文化,巫文化是人類文化的搖籃,是源於人類社會產生最早的根基。落根三峽這一帶,中國兩大流域的文化,長江文化也可以從源頭中間取最精華的三峽文化,誰也抹煞不掉,巫文化在這里根基是非常深厚的」 。
三是遠古記憶依然更迭流芳。寧廠古鎮是一座具有5千年歷史的古鎮,因鹽而興,以鹽著稱於世,這里有很多關於鹽的美妙傳說。循著鹽的歷史,這里孕育了「一泉流白玉,萬里走黃金」的輝煌,並以鹽文化、葯文化為主體,是我國遠古巫文化的主要發祥地。巫溪縣城是一座具有3000歷史的古縣城,建築風格仍然保存著明清風格。在巫溪民間,寧河纖夫、哭嫁鬧喪、巴山夜唱、民間鼓樂等民俗民風,龍君廟、雲台觀等宗教禮儀遺跡,白鹿引泉、鹽水女神等傳說。五句子山歌、巫姑舞等民間歌舞與曲藝獨具特色。
Ⅹ 萬州的悠久歷史
很早以前的四川最著名的城市只有三個,就是成都重慶萬州,史稱【成渝萬三版足鼎立】,可見權當時萬州名氣之大;萬州主城區面積雖不算大,但卻是一座千年古城,其文化歷史悠久程度一點不遜於成都重慶,故有成渝萬三足鼎立一說,古亦叫【萬州】,一度商業(尤其絲綢)很發達,據傳是萬商巨賈匯集之商業集散地,號稱川西南和川東的【絲綢之路】,故【萬州】之名稱,據由此而來;後於清晚期至解放前因為戰亂和港口水利交通發展受到阻塞而逐漸衰落。建國後改名叫【萬縣市】,屬地級市,川東第一重鎮,幅員遼闊,管轄地域較廣,地理上管轄「九縣一市」(』一市』即萬縣市;『九縣』即萬縣,開縣,忠縣,雲陽,梁平,奉節,巫山,巫溪,城口9個縣);重慶直轄後,萬縣市也劃入大重慶,又改名萬州區。重慶叫『山城』,萬州一直叫『小山城』,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萬州又多了個不雅的外號【萬惡之城】和【小香港】,黑道和社會上一直流行一句諺語至今:【熊家出扒手,塘坊出打手,董家出殺豬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