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四川省射洪縣歷史上發生了那些重大事件
射洪移縣之爭
年,射洪的有識之士首次提出了變換治城主張,且欲藉助辛亥革命的洪流使之成為現實。此論一出,立刻被那些剛剪下辮子的墨守成規者視為離經叛道,「金華是風水寶地」、「金華鎮的泥巴比太和鎮的泥巴重」、「移縣不吉祥」等言論四起。縣長熊耀章無所適從,此事最終被擱置了下來。
1931年,縣中士紳黃毓英、楊溥泉等再倡移縣之議,得到各界特別是太和鎮各界的廣泛響應。次年春,倡導者廣泛聯絡各界人員200餘人,在太和鎮一劇院召開全縣士紳代表會議,專題討論移縣問題,並請縣長舒錫三就會指導。會議形成了移縣的書面報告,呈請縣府採納施行。後因有人堅決反對,加之當時的軍閥政府只以催糧派款為要,無心它顧,致使其拖而不決。
11年後,上級指令將新組建的射洪縣銀行設在太和鎮,只在縣城金華設辦事處,這直接誘發了第三次也是最激烈的一次移縣論爭。1943年3月,主張移縣的縣參議員利用召開縣「臨時參議會議」之機提交提案,並請以文筆著稱的張友漁執寫《移縣解說》。《移縣解說》大聲疾呼:治城應居於中央,而今射洪系古之射洪、光漢、通泉等縣合並面成,治城偏於北隅;治城應扼水陸要沖,而縣內非太和鎮莫屬;治城應為經濟金融之重心,而金華遠不能及;治城應有廣闊的發展空間,而金華鎮空間狹小。凡此種種,再不移縣,更待何時?
上述主張皆持之有據,移縣提案終獲縣「參議會議」通過,決定由縣府轉報專署、省府和內政部審批。
與此同時,反對移縣之聲也空前激烈。在《移縣解說》被石印成冊廣為散發的時候,反對者也公推金華人湯開文執寫《否認移縣理由書》,石印成冊廣為散發。《理由書》稱:金華山川毓秀,代出名賢――根據歷史條件不可遷移縣治;金華鎮地勢居高,而太和鎮水患為害――根據地理條件不可遷縣治;「新縣制」貫徹時間已過,眼下當以抗戰事務為重――根據政治條件不可以遷縣治;遷治耗資數百萬元,超過財力許可――根據經濟條件不可遷縣治。《理由書》另繪一圖:同一洪水線上,金華鎮只及城腳,而太和鎮城牆上已有人劃船。
為達目的,矛盾雙方均成立社團,籌集經費,四面串連,八方游說,聯名上書,派人請願,一時文電交馳,各種宣傳品雪片般在省、行政院、內政部飄飛,甚至還出現暗殺圖謀。
後來,省府明令批示:「射洪遷治,非短時間所能辦理,應以緩議」。更不幸的是,兩年後的1945年,一河大水,太和鎮城牆行船果然成真,移縣之聲從此啞然。
射洪縣建置是在南北朝西魏時期,始置射江縣,於北周(557)改名射洪縣,故稱「西魏置縣,北周正名」。
射洪縣因其射洪縣境內有射江(射江今稱梓江,又名梓潼江),縣得名源於射江,古「江」與「洪」同音,古人將「射江」訛為「射洪」,後北周從俗,遂改為射洪。《元和郡縣圖志》載:(射洪)「縣有梓潼水,與涪江合流,急如箭,奔射江口。蜀人謂水口曰洪,因名射洪」。
今射洪縣境內建立縣級政權已1500年。
秦惠文王滅巴,蜀兩國,設置巴,蜀兩郡。西漢析巴,蜀郡置廣漢郡,領轄廣漢等十三縣。廣漢縣治今射洪縣柳樹鎮的通泉壩,為今射洪縣境內建縣之始。此時,今射洪縣境分屬廣漢,郪兩縣。廣漢縣和郪縣的分界線,東西以涪江和梓潼江為界,即涪江以東和梓潼江左岸地區為廣漢縣。涪江西岸和梓潼江右岸地區為郪縣(治今三台縣郪江鄉)。
西漢末年,王莽奪取政權,建立「新」王朝,改益州為庸部,改廣漢郡為就都,改廣漢縣為廣信縣。今射洪縣境分屬廣信,郪兩縣。
東漢時,劉秀政權恢復益州,廣漢郡,廣漢縣名,東漢末年,今射洪縣境仍屬廣漢,郪兩縣。
三國蜀漢,後主建興二年(224),分廣漢郡四縣置東廣漢郡。郡治廣漢縣(今射洪縣柳樹鎮)。今射洪縣境仍屬廣漢,郪兩縣。
西晉武帝太康六年(285),廢東廣漢郡,復置廣漢郡,今射洪縣境仍屬廣漢郡廣漢,郪兩縣。
東晉穆帝永和三年(347),罷德陽郡,置遂寧郡,廣漢縣由廣漢郡劃入遂寧郡。今射洪縣境分屬遂寧郡廣漢縣,廣漢郡郪縣。恭帝元熙二年(420),劉裕奪取晉王朝政權建立宋王朝,史稱劉宋。分廣漢郡置新城郡,郡治北伍城縣(今三台縣潼川鎮),領轄北伍城,懷歸兩縣。
劉宋(明帝)泰始五年(469),改遂寧郡為東遂寧郡,郡治巴興縣(今大英縣回馬鎮長江壩)。廣漢縣隸屬東遂寧郡。今射洪縣境屬東遂寧郡廣漢縣,廣漢郡郪縣。
蕭梁(502~553)撤郪縣並入北伍城縣。新城郡領北伍城縣。南齊,改北宕渠郡(治今鹽亭縣城),置西宕渠郡,析廣漢縣,置通泉縣。領轄廣漢,通泉兩縣。今射洪縣境分屬廣漢,通泉,北伍城三縣。
西魏宇文泰平蜀,恭帝二年(555)分北伍城縣,置射江縣(治今射洪縣金華鎮),隸屬昌城郡。據《元和郡縣志》記載西魏恭帝(554~556),改西宕渠郡為湧泉郡,並移郡治於湧泉縣(通泉更名,治今射洪縣洋溪鎮),領轄湧泉,廣魏(廣漢改名)兩縣。今射洪縣境屬射江,湧泉,廣魏三縣。
北周(557~581),改射江縣為射洪縣,射洪得名自此始。今射洪縣境屬射洪,通井(湧泉改名),廣漢(廣魏改名)三縣。
隋文帝開皇三年(583),罷郡置州,湧泉郡,昌城郡被廢,改通井縣為通泉縣,並光漢縣(廣漢改名,諱煬帝楊廣名)入通泉縣。縣治今射洪縣柳樹鎮。
射洪、通泉兩縣隸屬新州(治今三台縣潼川鎮)。開皇十八年(598),改新州為梓州,射洪、通泉兩縣屬梓州。煬帝大業三年(607),罷州置郡,射洪、通泉兩縣屬新城郡(治今三台潼川鎮)。今射洪縣境屬射洪、通泉兩縣。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改新城郡為梓州,射洪、通泉兩縣屬梓州。玄宗天寶元年(742),改梓州為梓潼郡。乾元元年(758),復改梓潼郡為梓州。射洪,通泉兩縣隸屬未變。今射洪縣境仍屬此兩縣。
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射洪,通泉兩縣初隸梓州梓潼郡。太祖乾德四年(966),梓州梓潼郡改為靜戌軍。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又改為靜安軍。端拱二年(989)復改為東川節度,神宗元豐三年(1080)又改為劍南東川節度,徽宗重和元年(1118)改設為潼川府,射洪、通泉兩縣隸屬關系仍舊。
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通泉縣「兵後地荒」,並入射洪縣,隸屬潼川府(治今三台縣潼川鎮)。
明洪武十年(1377)五月,並射洪縣入鹽亭縣。十三年(1380)十一月,又恢復射洪縣建置。
清初,射洪縣屬潼川直隸州(治今三台縣潼川鎮)。雍正十二年(1734)升州為府,隸屬潼川府。嘉慶七年(1802),隸屬川北道潼川府,直至清末。
民國元年(1912),裁川北道,以府,州直隸省政,射洪縣隸屬四川省潼川府。民國2年(1913),廢潼川府,復置道,又隸川北道,民國3年(1914),又旋改屬嘉陵道。
民國7年(1918)起,四川軍閥割據,四川形成「防區制」。今射洪縣太和鎮南,先為四川省第五衛戍區范圍,後為李家鈺衛戍范圍。太和鎮北先為川軍第5師呂超部控制,後屬川軍第10師劉斌部,川軍楊森第2混成旅楊漢城部及國民革命軍第29軍田頌堯,孫震部的衛戍區范圍。
民國24年(1935),射洪縣隸屬四川省第十二行政督察區,直至民國38年(1949)12月。
建國後,1950年1月置射洪縣(縣治由金華鎮遷至太和鎮),隸屬川北區行署遂寧分區。
1952年9月,隸屬四川省遂寧專區。1958年10月,射洪縣劃歸綿陽專區。
1968年9月,綿陽專區改為綿陽地區,射洪縣仍隸屬。1985年2月,撤銷綿陽地區,射洪縣隸屬遂寧市。回答人的補充 2009-10-12 16:42 歷史名人
陳子昂
陳子昂(約659~700),唐代文學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屬四川射洪)人。因曾任右拾遺,後世稱為陳拾遺。陳子昂青少年時家庭較富裕,輕財好施,慷慨任俠。成年後始發憤攻讀,博覽群書,擅長寫作。同時關心國事,要求在政治上有所建樹。
陳子昂24歲時舉進士,官麟台正字,後升右拾遺,直言敢諫。時武則天當政,信用酷吏,濫殺無辜。他不畏迫害,屢次上書諫諍。武則天計劃開鑿蜀山經雅州道攻擊生羌族,他又上書反對,主張與民休息。他的言論切直,常不被採納,並一度因「逆黨」反對武則天的株連而下獄。
垂拱二年(686),曾隨左補闕喬知之軍隊到達西北居延海、張掖河一帶。萬歲通天元年(696),契丹李盡忠、孫萬榮叛亂,又隨建安王武攸宜大軍出征。兩次從軍,使他對邊塞形勢和當地人民生活獲得較為深刻的認識。聖歷元年(698),因父老解官回鄉,不久父死。居喪期間,權臣武三思指使射洪縣令段簡羅織罪名,加以迫害。冤死獄中(沈亞之《上九江鄭使君書》)。
唐代初期詩歌,沿襲六朝余習,風格綺靡纖弱,陳子昂挺身而出,力圖扭轉這種傾向。陳子昂的詩歌,以其進步、充實的思想內容,質朴、剛健的語言風格,對整個唐代詩歌產生了巨大影響。陳子昂死後,其友人盧藏用為之編次遺文10卷。
今存《陳伯玉文集》是經後人重編的。刻本中以明弘治間楊澄校刻楊春本《陳伯玉文集》10卷收輯作品比較多,並附錄《新唐書》本傳等有關材料。《四部叢刊》本即據此本影印。《世界文庫》本,曾據明、清各本作過若幹校訂。今人徐鵬校點《陳子昂集》,以《四部叢刊》本為底本,校以《全唐詩》、《全唐文》、《文苑英華》等書,補入詩文10餘篇,成為較完備的本子,後附今人羅庸《陳子昂年譜》。今人彭慶生有《陳子昂詩注》。後附其所編《陳子昂年譜》及「諸家評論」。
謝東山
謝東山,字陽升,號高泉,射洪縣太和鎮城南謝家壩(今城南王爺廟村)人。他於明世宗嘉靖七年考中舉人,嘉靖二十年(1541年)登辛丑科進士及第,授兵部主事,後遷郎中,累官至右僉都御史,山東巡撫。經歷仕宦20年,頗負名望。他勤奮好學,居官時每到一處,都要召集當地名流學究座談,搜錄奇聞,研討學問。由於他廣征博採,勤積資料,所以著述頗豐,計有《近譬軒集》40卷,《詩抄》40卷,《詩話》4卷,《中庸集說啟蒙》1卷,《貴陽圖考》26卷,《明近體詩抄》29卷,還刪正《嘉靖貴州通志》12卷。
孫竹籬
孫竹籬生於1906年,其父孫文仲為清末秀才。河北灤縣人。擅長中國畫。歷任東北大學職員,四川射洪中學、射洪師范學校美術教師,四川省詩書畫院副院長,綿陽書畫院院長。孫竹籬幼年隨父讀書,打下古文經典基礎。 弟兄皆善書法,竹籬獨喜繪畫和詩文。15歲入灤縣中國後因家貧中綴,17歲在北平琉璃廠做畫師, 宗法任伯年及上官周、錢慧安、吳友如等名家。青年竹籬曾至無錫工作再轉赴西安,他受聘於 東北大學任職,「抗戰」爆發前夕,孫竹籬於1937年再隨東大內遷四川三台縣。1952年,孫竹籬 從教於子昂故里射洪縣一直到退休。射洪是人文薈萃之鄉,唐代杜甫曾到此住過,韓愈稱 「國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的初唐大詩人陳子昂開盛唐一代詩風之先河,流芳千古惠及後人。 射洪至今地方文風很盛,能詩能畫的人很多。作為文人畫家的孫竹籬,在這樣一個人文環境中 生活工作和創作著。雖一時有些政治上的挫折,他也能以平靜心態坦然度過,而他的藝術之樹 卻始終綠葉婆娑,繁蔭滿地。一直堅持詩書畫創作的孫竹籬,這一時期為射洪人民留下了大量 藝術珍品,從民間到官員,竹籬先生的國畫作品廣為流傳和被收藏。射洪書畫界亦因有竹籬 先生而十分活躍,爭相拜師學藝者眾多。
於淵
於淵,名光藻,號邦齊,射洪縣於家壩(今廣興鎮於家壩村)人,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出生在佃農家裡。性豪爽,富有反抗精神。青年時,因遭鄉紳凌辱,忍無可忍,憤而還擊,後被迫外逃投軍,以勇武善戰聞名,由士兵逐級晉升到師長,為川軍中著名愛國將領之一。
Ⅱ 30年前的射洪是什麼樣的,再說這三十年裡射洪的變化。
改革開放30年
百姓看變化
公交情思
記憶中,1976年射洪縣城周邊還是一片農田、沙灘和破舊的土牆茅屋,太和鎮街上的汽車還沒有,架架車、牛拉車、雞公車多,更說不上有公交車了。可是,廣興鄉卻有三輪摩托車改裝的「公交車」穿梭運行於城鄉之間。雖然讓人顛簸抖盪,但進城卻不再腳板擦油去走路了。
時光流逝,歲月輪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改革開放的春風吹綠了射洪大地。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民的積極性高漲,農業空前豐收。縣車隊在以盛產棉花著名的廣興鄉,開辟了到太和鎮的公共汽車,全長9公里。那時我家在廣興鄉燈桿堡居住,附近農民素有農閑進城打工的習慣,恰好就在我家門口設置了公交站,大家有幸沾光成為公交車的常客。花5角錢進城打工或趕場辦事方便多了,好不興奮!從此我與公交車結下情緣,公交車搭乘我和民工南來北往,但也搭載著一些尷尬,留下淡淡的惆悵——乘客擠得像寺廟里插香火棍似的見縫插針。
隨著流逝的歲月,洗去了我的淡淡惆悵。公交車上出現了一個令人稀奇的新氣象——我第一次看見一名姑娘開公交車顯得格外神氣,格外引人注目。我總是投以羨慕的眼光,總想多看幾眼,似有崇拜「花木蘭從軍」一樣的偶像。一位音樂老師有了創作靈感,與我合作了一首歌曲《開車姑娘》。至今還記得有幾句歌詞:「星星樹尖窺望,月牙雲里躲藏。那閃爍的燈光,是你不眠的形象,那聲聲喇叭,是你為射洪歌唱。」以表達我們對改革開放新時代的感受。
改革開放30年是快速發展的30年。隨著射洪縣城建設快速發展,舊城改造、增添新區、新街道增多,舊街道加寬,交通惠民富民,構建城鄉公交網路成了時代的最強音!新修築的太和大道與沱牌大道成為全城的中軸,寬闊而氣派;兩座涪江大橋「天塹變通途」,引領虹橋路和涪江大道橫貫縣城東西;城區大街通衢縱橫交錯,公交車連接著世紀廣場、紫光園、沱牌、銀華、美豐工業生態園以及平安、螺湖、金湖等景區。公共交通融於時代變革的洪流之中,形成了城鄉公交網路一體化,公交線路縱橫,四通八達,閃亮著射洪的風采,彰顯出公交的魅力,標志著居民生活質量與城市形象的提升。人們上班下班、購物辦事以及城鄉交流,乘坐公交車出行,每五六分鍾就可換乘車次,每天有1萬人次乘坐公交車到達城鄉四面八方,既方便又快捷,好不自在!城鄉居民、外來客人越來越感受到射洪的宜居環境,從此我與公交結下更加深厚的情誼,默默為公交人的優質服務深表敬意!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從腳板擦油走路進城,到搭乘「三輪公交車」、騎摩托車再升級換代為私家小轎車,親歷了30年的變化,體驗了改革開放的惠澤,見證了射洪公交的發展。近年來,射洪城區居民的環境保護、節能減排意識空前提高,又以走路、騎車方式出行成了新的時尚。我也暗自規定,凡不超過三站路都堅持步行鍛煉身體,以減少汽車對空氣的污染。
如今,射洪的公交車已開進了街道社區、鄉間村莊,為射洪人民提供了方便、快捷、安全的優質服務。每當我坐在到廣興的公交車上,仰望煙波浩淼的螺湖,碧水藍天交相輝映,水鳥與游舟嬉戲,似有南唐詞人李煜詞雲:「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的得意感受。射洪的輝煌在改革開放30年中鑄就,射洪精神在積淀中升華。回顧太和鎮三十年公共交通的演變,不僅折射出社會的進步,更折射出改革開放給人們思想意識帶來的巨大變化,怎不令人不感懷公交情思悠悠如詩?(射洪 楊令勛)
路
小時候,爺爺教我學走路。長大了,我走過許多路,路有多種多樣,有的路好走,有的路卻難行。
就說學校前面的那條路吧。昔日曾經是一條狹窄的土路,路面坑坑窪窪、高低不平。風天,塵土飛揚,把走在這條路上的行人經常弄得灰頭土臉,全身上下臟兮兮的;雨天,路面泥濘,人們走在這條街上,沾得滿鞋泥水;路面的積水濺在褲腿上,留下密密麻麻的泥點。走在這樣的路上,讓人們感到艱難,感到懊惱,路的兩側,多數是低矮的平房,只有兩三家規模很小的經營日常生活用品的商店。路顯得冷冷清清。
1978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吹向了祖國的大江南北,就連我們這座城市也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現在,學校前面的這條路也舊貌換新顏了。土路變成了柏油路,狹窄的路變成了寬闊的路,坑坑窪窪的路面變成了筆直平坦的路面。這條路的變化是我們偉大祖國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的一個縮影。我每天走在這條路上,感到那麼輕松,那麼愉快。
常言道:道路通,事業興。現在,路的兩側樹木成行;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大大小小的商店都以醒目的廣告牌吸引著顧客,商品琳琅滿目,應有盡有。曾經這是一條寂寞的路,沒有多少車輛經過。而現在,這條路已不再是寂寞的路了,各種車輛川流不息,來去匆匆的人們留下了歡聲和笑語。這一切使這條路顯得更加繁華,更加充滿生機。
我愛這條路,我更為祖國的發展而感到由衷的高興和自豪。今天,我走的這條路,是一條求學之路、一條成長之路;明天,我將伴隨著共和國的腳步,意氣風發地走上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之路。
Ⅲ 射洪對於中國來說有多重要
射洪縣隸屬於遂寧市。
而在唐代,遂寧、射洪都隸屬劍南道。
在唐代,「射洪春酒」以「寒綠」著稱,名馳「劍南」。杜甫到射洪游歷時,這里的「射洪春酒」讓熱愛喝酒的詩聖贊嘆不已,揮筆寫就「射洪春酒寒仍綠」,永載歷史。
比起杜甫贊美沱牌前身的時間更早一些,中國偉大詩人陳子昂,就帶著他心醉的家鄉美酒射洪春酒,昂首走進了大唐的主流社會。
史載,武周光宅元年,唐朝一代文宗、詩歌改革旗手、射洪人陳子昂赴洛陽設「金樽綺筵」,以從家鄉帶來的射洪春酒宴請八方故老。隨著清冽,甘甜,芬芳,悠長,沁人心扉的美酒一飲而盡,「射洪春酒」亦名震京華!
從此,射洪春酒由小量生產的「小缸封釀」到批量生產的窖池釀造。由此可想當時受歡迎的情景。
射洪春酒——沱牌曲酒,捨得酒的前世,然而,熟悉酒文化的人們都知道,劍南燒春,是唐代著名的酒,遂寧和射洪在唐朝時就是屬於劍南道,「可以認定,射洪春酒就是屬於『劍南燒春』系列。」。
我們完全有理由這樣推測,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就是喝著「劍南燒春」系列中的射洪春酒,寫下「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消萬古愁」……這些瑰麗詩篇的;中國最富有哲學頭腦的詩人,就是喝著家鄉的春酒,寫下了「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之千古絕唱的。
再往裡延伸,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射洪春酒促進和繁榮了中華民族歷史上最為強大的唐朝的詩酒文化,射洪春酒,組成和成就了中華民族文明史上一段最華彩的樂章。
如果說唐詩是中華文化的燦爛王冠,那麼盛唐詩歌則是這頂王冠上最輝煌、最碩大的珍寶。盛唐詩歌之所以這樣光彩奪目,原因很多,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中華民族這些最偉大的詩人們熱愛美酒,其中就包括了射洪春酒——也就是與她一脈相傳的,今天的沱牌曲酒,捨得酒。
盛唐因子,這在今天的遂寧,射洪和柳樹,都保留了太多的遺跡。在遂寧,更多的是關於觀音文化的遺產,對於射洪,則更多的是詩酒文化的遺產。由唐而來的詩酒文化因子彌漫在射洪的每個角落中,詩人賀敬之對此曾仰慕之極,感嘆:「天公多情還兼美,安排詩酒是同鄉!」
射洪縣碧水青山,氣候溫和,物產豐富,擁有了上述美酒誕生的一切要素,所以這里自古就名酒迭出,在歷史上赫赫有名。
釀酒技術,在射洪有著更久遠的歷史。
據考證,早在西漢時期,射洪就開始有釀酒歷史,以「稻、粱、黍等為原料,葯曲發酵,小缸封釀」,從而釀出色綠而味寒的「射洪春酒」。在柳樹鎮通泉壩一帶出土的、今藏於射洪縣文管所的漢代耳杯、陶甑、陶罐、勺、灶等飲酒器皿、釀酒工具就是歷史物證。
到了宋代,「春酒」釀造已很盛行,釀酒作坊達200餘家,射洪春酒成為縣財源創增之大宗,縣設酒丞司酒政、征酒賦。
至明代嘉靖年間,射洪人謝東山巡撫山東時,學得「易酒法」,解官歸田後,用湧泉山——今天的沱牌廠區附近的山下之水,將「易酒法」融於「春酒釀造技藝」之中,釀出的美酒更是芳香四溢,古窖池釀酒再度興盛。「謝酒」繼承、融合射洪春酒之精華而名聞遐邇。在2007年泰安作坊出土文物中,一隻有些殘缺的紫砂陶杯,依然能清晰辨認出上面刻印的銘記號款「謝壽林記」。
清乾隆年間,射洪釀酒作坊多達百餘家,其中「家傳秘法」的謝酒老酒坊獨占鰲頭。
至民國初年,酒商李明方繼承老酒坊並更名為泰安作坊,其後,他的兒子李吉安繼承釀酒事業,邀請前清名士從此,「沱牌曲酒」酒名沿用至今。
央視到來的契機:珍愛我們的文化遺產
跟隨著《國寶檔案》的鏡頭,我們走進泰安作坊,遭遇了歷史,從中領略到了中華國寶文物傳奇不朽的永恆魅力。在兩千多年的悠悠歲月中,遂寧射洪的沱牌曲酒,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人間奇跡,不愧為一個典型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燦爛結晶。
從觀音文化到宋瓷,從寶梵壁畫到高峰山,從陳子昂讀書台到詩酒文化……遂寧這里到處都是文化遺產,這里的人民都司空見慣了。
當泰安作坊被旨在為中華國寶文物建檔立案,弘揚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央視四套《國寶檔案》攝進鏡頭時,帶給我們的不僅是驕傲,更重要的是,給我們全體遂寧人提供了一個重新審視我們自身文化和文化遺產的視界,促使我們更加深入地去了解我們的酒文化及一切深厚文化的歷史淵源,在樹立更加強大的城市自信心的同時,考慮如何更好、更多、更深、更有力量地來保護好我們母親城的不朽歷史和文明,在世界大舞台上,使我們的文化遺產不失形、不失聲、不失神。
Ⅳ 四川省遂寧市射洪縣的發展歷史
射洪縣建置是在南北朝西魏時期,始置射江縣,於北周(557)改名射洪縣,故稱「西魏置縣,北周正名」。
射洪縣因其射洪縣境內有射江(射江今稱梓江,又名梓潼江),縣得名源於射江,古「江」與「洪」同音,古人將「射江」訛為「射洪」,後北周從俗,遂改為射洪。《元和郡縣圖志》載:(射洪)「縣有梓潼水,與涪江合流,急如箭,奔射江口。蜀人謂水口曰洪,因名射洪」。
今射洪縣境內建立縣級政權已1500年。
秦惠文王滅巴,蜀兩國,設置巴,蜀兩郡。西漢析巴,蜀郡置廣漢郡,領轄廣漢等十三縣。廣漢縣治今射洪縣柳樹鎮的通泉壩,為今射洪縣境內建縣之始。此時,今射洪縣境分屬廣漢,郪兩縣。廣漢縣和郪縣的分界線,東西以涪江和梓潼江為界,即涪江以東和梓潼江左岸地區為廣漢縣。涪江西岸和梓潼江右岸地區為郪縣(治今三台縣郪江鄉)。
西漢末年,王莽奪取政權,建立「新」王朝,改益州為庸部,改廣漢郡為就都,改廣漢縣為廣信縣。今射洪縣境分屬廣信,郪兩縣。
東漢時,劉秀政權恢復益州,廣漢郡,廣漢縣名,東漢末年,今射洪縣境仍屬廣漢,郪兩縣。
三國蜀漢,後主建興二年(224),分廣漢郡四縣置東廣漢郡。郡治廣漢縣(今射洪縣柳樹鎮)。今射洪縣境仍屬廣漢,郪兩縣。
西晉武帝太康六年(285),廢東廣漢郡,復置廣漢郡,今射洪縣境仍屬廣漢郡廣漢,郪兩縣。
東晉穆帝永和三年(347),罷德陽郡,置遂寧郡,廣漢縣由廣漢郡劃入遂寧郡。今射洪縣境分屬遂寧郡廣漢縣,廣漢郡郪縣。恭帝元熙二年(420),劉裕奪取晉王朝政權建立宋王朝,史稱劉宋。分廣漢郡置新城郡,郡治北伍城縣(今三台縣潼川鎮),領轄北伍城,懷歸兩縣。
劉宋(明帝)泰始五年(469),改遂寧郡為東遂寧郡,郡治巴興縣(今大英縣回馬鎮長江壩)。廣漢縣隸屬東遂寧郡。今射洪縣境屬東遂寧郡廣漢縣,廣漢郡郪縣。
蕭梁(502~553)撤郪縣並入北伍城縣。新城郡領北伍城縣。南齊,改北宕渠郡(治今鹽亭縣城),置西宕渠郡,析廣漢縣,置通泉縣。領轄廣漢,通泉兩縣。今射洪縣境分屬廣漢,通泉,北伍城三縣。
西魏宇文泰平蜀,恭帝二年(555)分北伍城縣,置射江縣(治今射洪縣金華鎮),隸屬昌城郡。據《元和郡縣志》記載西魏恭帝(554~556),改西宕渠郡為湧泉郡,並移郡治於湧泉縣(通泉更名,治今射洪縣洋溪鎮),領轄湧泉,廣魏(廣漢改名)兩縣。今射洪縣境屬射江,湧泉,廣魏三縣。
北周(557~581),改射江縣為射洪縣,射洪得名自此始。今射洪縣境屬射洪,通井(湧泉改名),廣漢(廣魏改名)三縣。
隋文帝開皇三年(583),罷郡置州,湧泉郡,昌城郡被廢,改通井縣為通泉縣,並光漢縣(廣漢改名,諱煬帝楊廣名)入通泉縣。縣治今射洪縣柳樹鎮。
射洪、通泉兩縣隸屬新州(治今三台縣潼川鎮)。開皇十八年(598),改新州為梓州,射洪、通泉兩縣屬梓州。煬帝大業三年(607),罷州置郡,射洪、通泉兩縣屬新城郡(治今三台潼川鎮)。今射洪縣境屬射洪、通泉兩縣。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改新城郡為梓州,射洪、通泉兩縣屬梓州。玄宗天寶元年(742),改梓州為梓潼郡。乾元元年(758),復改梓潼郡為梓州。射洪,通泉兩縣隸屬未變。今射洪縣境仍屬此兩縣。
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射洪,通泉兩縣初隸梓州梓潼郡。太祖乾德四年(966),梓州梓潼郡改為靜戌軍。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又改為靜安軍。端拱二年(989)復改為東川節度,神宗元豐三年(1080)又改為劍南東川節度,徽宗重和元年(1118)改設為潼川府,射洪、通泉兩縣隸屬關系仍舊。
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通泉縣「兵後地荒」,並入射洪縣,隸屬潼川府(治今三台縣潼川鎮)。
明洪武十年(1377)五月,並射洪縣入鹽亭縣。十三年(1380)十一月,又恢復射洪縣建置。
清初,射洪縣屬潼川直隸州(治今三台縣潼川鎮)。雍正十二年(1734)升州為府,隸屬潼川府。嘉慶七年(1802),隸屬川北道潼川府,直至清末。
民國元年(1912),裁川北道,以府,州直隸省政,射洪縣隸屬四川省潼川府。民國2年(1913),廢潼川府,復置道,又隸川北道,民國3年(1914),又旋改屬嘉陵道。
民國7年(1918)起,四川軍閥割據,四川形成「防區制」。今射洪縣太和鎮南,先為四川省第五衛戍區范圍,後為李家鈺衛戍范圍。太和鎮北先為川軍第5師呂超部控制,後屬川軍第10師劉斌部,川軍楊森第2混成旅楊漢城部及國民革命軍第29軍田頌堯,孫震部的衛戍區范圍。
民國24年(1935),射洪縣隸屬四川省第十二行政督察區,直至民國38年(1949)12月。
建國後,1950年1月置射洪縣(縣治由金華鎮遷至太和鎮),隸屬川北區行署遂寧分區。
1952年9月,隸屬四川省遂寧專區。1958年10月,射洪縣劃歸綿陽專區。
1968年9月,綿陽專區改為綿陽地區,射洪縣仍隸屬。1985年2月,撤銷綿陽地區,射洪縣隸屬遂寧市。
2007年7月,射洪成為四川省首批財政直轄縣,並有望率先被四川省直管。
Ⅳ 四川省遂寧市的射洪縣發展情況,比如說經濟狀況,企業工業如何,公務員收入等
射洪地處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面積1497平方公里,人口104萬,是唐代偉大詩人陳子昂的故鄉,中國名酒沱牌曲酒的出產地。2004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實現68.9億元,縣域財政收入實現4.275億元,是四川省丘陵地區經濟發展示範縣。
射洪歷史悠久、資源豐富。早在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這里活動。公元前201年,漢高祖劉邦在今射洪設郡,距今已2100餘年。公元554年,西魏恭帝在此置縣,因梓江箭一般直射涪江而名「射江」,北周更名射洪,沿用至今。唐代中期,射洪人精湛的釀酒技藝,贏得了詩聖杜甫「射洪春酒寒仍綠」的贊美,射洪境內石油、天然氣、鹽鹵等資源較豐富。目前已成功開采天然氣井3口,實現天然氣自給有餘。
射洪工業發展迅猛。1996年在上海成功上市的沱牌公司,20年前還是一個小作坊,現已躋身國家大型一檔企業行列,佔地12平方公里的沱牌釀酒生態工業園已初具規模。射洪的第二大企業「四川美豐」,1997年在深圳上市,年產尿素已達70萬噸,目前又推出了三聚氰胺、PVC管材等新 產品。佔地2500畝的美豐生態工業園已經開工建設。2001年在上海上市的「華紡銀華」公司,通過整體嫁接和技術改造,使傳統產業煥發出勃勃生機,大小提花成為出口創匯的主打產品。努力爭取做大做強的「明珠電力」,企業效益大幅提高。「蜀通公司」、「富士電機」、「天馬玻璃」、「玉牌食品」、「華星硅業」等企業強勢發展,異軍突起。一批民營企業正在不斷發展壯大。目前,全縣工農業產值比已經達到87:13,工業經濟已經成為全縣經濟的脊樑.。 射洪生態環境良好。城市鄉村,綠樹蔥蘢,森林覆蓋率40.5%,是全國首批造林綠化百佳縣。全縣有耕地67萬畝。雨量充沛,光照充足,農業復種指數268%。人民渠、前鋒渠、螺引、武引、天仙水輪泵站、洋溪水輪泵站等大中型水利工程式控制灌全境,耕地保灌率80%。園區農業、大戶農業、特色農業、生態農業、觀光農業蓬勃發展。糧食、棉花、生豬、蠶繭質優量大。被列為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制種基地縣、棉花基地縣、畜肉產量百強縣和省蠶繭基地縣。
射洪基礎設施完善。縣城建成區面積16平方公里,非農人口發展到20萬人,休閑廣場、公園、綠地點綴其間,東、西、南、北片區開發熱火朝天,一座現代化山水園林城市即將崛起。柳樹、金華、仁和等全國、全省重點小城鎮也有相當規模。射洪兩處攔斷涪江建廠發電,裝機總量10萬千瓦;新建成的沱牌熱電廠,新增容量1.2萬千瓦,電力供應富餘,是全國電氣化建設先進縣。射洪交通便捷,道路四通八達,自力更生修建了64公里一級公路,縣鄉公路基本實現黑色化。在涪江上建了三座跨江大橋。629個行政村通公路,60%的社通電話,光纖電視入戶率達75%,城鄉固定電話、行動電話達10萬戶,黨政網、網際網路隨時連通「地球村」,今日射洪與世界不再遙遠。
射洪社會事業欣欣向榮。全縣較早地實現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目標。有全國、全省重點學校5所。射洪中學創國家級示範高中喜獲成功;國家級重點職中—射洪職業中專校,已被教育部確定為國家重點建設示範性職業學校。國家二級甲等綜合醫院—縣人民醫院和全國示範中醫院—射洪縣中醫院,使射洪保持著較高的醫療保健水平。射洪有縣科研機構20個,各類科技人員15000人,是全國「星火技術密集區」和科技工作先進縣。全縣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11家;華西證券、川財證券設施先進,交易興旺。大型超市、農貿集市遍布城鄉,購銷兩旺。射洪政治清明,法制健全,人民安居樂業,是四川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範縣。
射洪文化特色鮮明。遠在初唐時期,陳子昂高舉詩歌革新的大旗,開唐詩鼎盛之先河。陳子昂給後人留下了重教興學的風氣和革故鼎新的傳統。融詩書畫「三色」於一體的國畫家孫竹籬有代表作《貓頭鷹》獻贈一代偉人鄧小平。緊隨其後的「松鶴大師」王辛、「西部虎王」張揚學、「巴蜀奇書」趙敬亭,以及不斷創新的川劇藝術和雜技表演被譽為巴蜀文壇的「射洪現象」。投資1800萬元的射洪體育館,可容納觀眾3000多人。第三屆亞洲男子排球賽等國家級體育賽事在這里舉行。
射洪旅遊資源豐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陳子昂讀書台,始建於梁代的金華山道觀,省級森林公園平安寨,螺湖、金湖、蒲家浩桃花園、龍泉寨風景區等,構成了富有特色的旅遊勝景。
Ⅵ 為四川省遂寧市射洪縣得歷史沿革設計一句宣傳標語
可以根據以前撤縣建市沒成功卻一直是目標這個方向去寫
Ⅶ 四川省射洪中學校的歷史沿革
現任領導班子
職務 姓名 黨總支書記、校長 張剛 副校長 張繼東 副校長 王彬 辦公室主任 文國模 黨總支書記 侯水先 黨總支副書記 黃顯欽 黨總支副書記 劉宗泉 黨總支副書記 牟文齊 副校長(兼實驗校校長) 黃連東 副校長 黃功榮 副校長 韓思良 團委書記 何德勛
歷任校長 (表一)解放前時任校長姓名 性別 籍貫 備注/在任時間 夏德興 男 監生 創建「廣寒書院」,提出「無學無才者可入,唯無德者拒之」思想 金森亭 男 舉人 廣寒書院首任山長(校長),山長實行一年一聘,可連任 衡錦成 男 四川射洪 1928年至1931年任校長 楊桪鶴 男 四川射洪 1931年秋至1931年末任校長 汪 潔 男 四川綿陽 1932年春至1932年7月任校長 王澤跟 男 四川內江 1932年秋至1933年7月任校長 曾術觀 男 四川灌縣 1933年秋至1934年7月任校長 鄭希玄 男 四川蓬溪 1934年秋至1935年7月任校長 郭仲和 男 四川射洪 1935年秋至1937年末任校長 馬宗魯 男 四川射洪 1938年春至1942年7月任校長 趙 誠 男 四川射洪 1942年秋至1943年7月任校長 楊儒垣 男 四川射洪 1943年秋至1946年7月任校長 杜中和 男 四川射洪 1946年秋至1948年任校長 塗延凱 男 四川雲陽 1948年任四川省立射洪中學校長 彭 建 男 四川成都 1949年任四川省立射洪中學校長 (表二)解放後時任校長姓名 性別 籍貫 在任時間 備注 易伯痕 男 四川射洪 1949年至1950年2月 任校務委員會代主任(代校長) 楊 林 男 河南安陽 1950年3月至1951年8月 任第一、二屆校務委員會主任(代校長) 胡敬主 男 陝西咸陽 1951年9月至1954年9月 任射洪第一中學校校務委員會代理主任(代校長) 廖涪中 男 四川中江 1954年9月至1957年9月 60年2月至61年4月任副校長主持全面工作,後任射洪師校校長 陳隆準 男 四川綿竹 1957年9月至1960年2月 任副校長,主持全面工作 趙文村 男 四川射洪 1961年1月至1969年1月 任副校長,78年9月至87年8月任校長;1990年退休 唐益昌 男 四川射洪 1966年6月 代理學校校長,1969年1月至1970年12月任校革委會主任 汪 偉 男 四川射洪 1987年2月至1990年10月 任校長,後調任德陽教育學院教務處處長、副教授 侯水先 男 四川射洪 1984年 任副校長,1990年至2007年7月任校長 張 剛 男 四川射洪 2007年8月至今 任校長 【2001年】
● 2001年12月,射洪中學校成功創建成四川省首批「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
【2006年】
● 2006年4月27日,成都軍區授牌射洪中學校「國防生源基地」。
【2008年】
● 2008年12月26日,在射洪中學外國語實驗校「廣寒體育場」舉行了建校160周年校慶。
【2011年】
● 2011年5月24日,學校成立「射洪中學國際部」並與英國伊欽學院(Itchen College)簽訂友好合作協議,為更多優秀學子提供公派留學的通道。
● 2011年6月20日,中國農業大學與射洪中學校簽訂共建「生源基地」協議。
● 2011年6月21日,南京大學授牌射洪中學校「優質生源基地」。
● 2011年12月15日,阿根廷捷恆森(中國)教育投資集團與射洪中學校簽訂合作辦學協議。為射中學子提供了「留學阿根廷」的又一新渠道。
【2012年】
● 2012年2月27日,西南交通大學、亞太科技大學授牌射洪中學校「生源基地」。
● 2012年3月12日,受日本關西地域振興財團邀請,射洪中學校校長張剛隨四川省教育交流訪問團對日本關西地區教育發展現狀進行了考察,並在考察期間簽署了《日中青少年友好交流計劃書》,期待著兩國青少年的友好交流。
【2013年】
● 2013年11月8日,學校首次入選北京大學2014年度「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名單。
● 2013年12月23日,四川省教育廳發出文件(川教函〔2013〕942號),射洪中學被評定為「四川省一級示範性普通高中」。
Ⅷ 射洪近十幾年來有什麼變化
變化特噠了,原來的老城區是電影院那塊,現在的新城區是老城區的至少5倍,下至涪江變,上至梁茂山腳下,左道打鼓攤。右到棉紡廠全開發出來了
Ⅸ 射洪縣的歷史沿革
秦惠文王滅巴,蜀兩國,設置巴,蜀兩郡。西漢析巴,蜀郡置廣漢郡,領轄廣漢等十三縣。廣漢縣治今射洪縣柳樹鎮(現沱牌鎮)的通泉壩,為今射洪縣境內建縣之始。此時,今射洪縣境分屬廣漢,郪兩縣。廣漢縣和郪縣的分界線,東西以涪江和梓潼江為界,即涪江以東和梓潼江左岸地區為廣漢縣。涪江西岸和梓潼江右岸地區為郪縣(治今三台縣郪江鄉)。 西漢末年,王莽奪取政權,建立「新」王朝,改益州為庸部,改廣漢郡為就都,改廣漢縣為廣信縣。今射洪縣境分屬廣信,郪兩縣。
東漢時,劉秀政權恢復益州,廣漢郡,廣漢縣名,東漢末年,今射洪縣境仍屬廣漢,郪兩縣。
三國蜀漢,後主建興二年(224),分廣漢郡四縣置東廣漢郡。郡治廣漢縣(今射洪縣柳樹鎮)。今射洪縣境仍屬廣漢,郪兩縣。
西晉武帝太康六年(285),廢東廣漢郡,復置廣漢郡,今射洪縣境仍屬廣漢郡廣漢,郪兩縣。
東晉穆帝永和三年(347),罷德陽郡,置遂寧郡,廣漢縣由廣漢郡劃入遂寧郡。今射洪縣境分屬遂寧郡廣漢縣,廣漢郡郪縣。恭帝元熙二年(420),劉裕奪取晉王朝政權建立宋王朝,史稱劉宋。分廣漢郡置新城郡,郡治北伍城縣(今三台縣潼川鎮),領轄北伍城,懷歸兩縣。
劉宋(明帝)泰始五年(469),改遂寧郡為東遂寧郡,郡治巴興縣(今大英縣回馬鎮長江壩)。廣漢縣隸屬東遂寧郡。今射洪縣境屬東遂寧郡廣漢縣,廣漢郡郪縣。
蕭梁(502~553)撤郪縣並入北伍城縣。新城郡領北伍城縣。南齊,改北宕渠郡(治今鹽亭縣城),置西宕渠郡,析廣漢縣,置通泉縣。領轄廣漢,通泉兩縣。今射洪縣境分屬廣漢,通泉,北伍城三縣。
西魏宇文泰平蜀,恭帝二年(555)分北伍城縣,置射江縣(治今射洪縣金華鎮),隸屬昌城郡。據《元和郡縣志》記載西魏恭帝(554~556),改西宕渠郡為湧泉郡,並移郡治於湧泉縣(通泉更名,治今射洪縣洋溪鎮),領轄湧泉,廣魏(廣漢改名)兩縣。今射洪縣境屬射江,湧泉,廣魏三縣。
北周(557~581),改射江縣為射洪縣,射洪得名自此始。今射洪縣境屬射洪,通井(湧泉改名),廣漢(廣魏改名)三縣。
隋文帝開皇三年(583),罷郡置州,湧泉郡,昌城郡被廢,改通井縣為通泉縣,並光漢縣(廣漢改名,諱煬帝楊廣名)入通泉縣。縣治今射洪縣柳樹鎮。
射洪、通泉兩縣隸屬新州(治今三台縣潼川鎮)。開皇十八年(598),改新州為梓州,射洪、通泉兩縣屬梓州。煬帝大業三年(607),罷州置郡,射洪、通泉兩縣屬新城郡(治今三台潼川鎮)。今射洪縣境屬射洪、通泉兩縣。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改新城郡為梓州,射洪、通泉兩縣屬梓州。玄宗天寶元年(742),改梓州為梓潼郡。乾元元年(758),復改梓潼郡為梓州。射洪,通泉兩縣隸屬未變。今射洪縣境仍屬此兩縣。
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射洪,通泉兩縣初隸梓州梓潼郡。太祖乾德四年(966),梓州梓潼郡改為靜戌軍。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又改為靜安軍。端拱二年(989)復改為東川節度,神宗元豐三年(1080)又改為劍南東川節度,徽宗重和元年(1118)改設為潼川府,射洪、通泉兩縣隸屬關系仍舊。
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通泉縣「兵後地荒」,並入射洪縣,隸屬潼川府(治今三台縣潼川鎮)。
明洪武十年(1377)五月,並射洪縣入鹽亭縣。十三年(1380)十一月,又恢復射洪縣建置。
清初,射洪縣屬潼川直隸州(治今三台縣潼川鎮)。雍正十二年(1734)升州為府,隸屬潼川府。嘉慶七年(1802),隸屬川北道潼川府,直至清末。
民國元年(1912),裁川北道,以府,州直隸省政,射洪縣隸屬四川省潼川府。民國2年(1913),廢潼川府,復置道,又隸川北道,民國3年(1914),又旋改屬嘉陵道。
民國7年(1918)起,四川軍閥割據,四川形成「防區制」。今射洪縣太和鎮南,先為四川省第五衛戍區范圍,後為李家鈺衛戍范圍。太和鎮北先為川軍第5師呂超部控制,後屬川軍第10師劉斌部,川軍楊森第2混成旅楊漢城部及國民革命軍第29軍田頌堯,孫震部的衛戍區范圍。
民國24年(1935),射洪縣隸屬四川省第十二行政督察區,直至民國38年銛(1949)12月。
1950年1月置射洪縣(縣治並由金華鎮遷至太和鎮),隸屬川北區行署遂寧分區。
1952年9月,隸屬四川省遂寧專區。1958年10月,射洪縣劃歸綿陽專區。
1968年9月,綿陽專區改為綿陽地區,射洪縣仍隸屬。
1985年2月,撤銷綿陽地區,射洪縣隸屬遂寧市。
2013年1月21日,射洪縣從太和鎮析出部分行政區域,增設平安和子昂2個街道辦事處。
Ⅹ 射洪明星的地理環境歷史文化風土人情
四川省遂寧市射洪縣明星鎮黎家灣村郵編是62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