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西固發展歷史

西固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18 09:00:13

1. 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蘭州分公司的發展歷史

1958年,根據西北局大區協作會議關於在甘肅迅速建設一個年產2.5萬噸鋁冶煉廠的精神,1958年6月冶金部決定建設蘭州鋁廠,廠址選定在距離蘭州市28公里的西固區西柳溝鄉。1958年7月2日,蘭州鋁廠籌建工作正式開始,8月4日工程正式破土動工。在建設過程中,冶金部對原設計方案作了重大修改和變更,1958年10月,決定將原設計的鋼結構電解槽改為55KA自焙陽極磚砌電解槽168台,生產能力也由原設計的2.5萬噸降為2.3萬噸。同時,在大鋁廠附近增建一座6KA上部導電自焙陽極磚砌圓形電解槽88台的小鋁廠,年產鋁錠1000噸,後來生產能力又擴大到2000噸。另外,自建一座年產1.5萬噸的陽極糊車間。小鋁廠於1958年3月28日出鋁,並為西北地區生產出了第一塊鋁錠。由於各種原因,總共168台電解槽直到 1960年5月9日才全部啟動完畢,並投入生產。投產後,由於設計上的先天不足,磚砌電解槽破損相當嚴重,於1960年12月28日被迫全部停產。1962年6月25日,整個生產全部關閉下馬。1964年8月,蘭州鋁廠全部固定資產連同人員一並移交給化工部蘭州化學工業公司管理。直到1965年11月,國家計委、經貿委、建設委員會下文,同意蘭州鋁廠重新復產。1966年3月1日,蘭州鋁廠復建工程破土動工,於同年12月28日生產出了第一塊合格鋁錠,至1967年6月全部建成並投入正常生產。1971年5月12日, 蘭州鋁廠正式向甘肅省冶金廳提出擴建電解三廠房,新增54台電解槽。工程建設開始後,到1973年6月29日所有54台電解槽安裝完畢,並陸續啟動投產。擴建工程總投資1270萬元,新增鋁錠8000噸。1985年,三車間再次進行擴建,增加電解槽32台,總投資1377萬元,新增鋁錠4500噸。1986年7月23日,蘭州鋁廠向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提出增建電解四車間的報告,通過自籌資金,四車間擴建工程於1986年12月1日動工建設,並在原來9000噸的基礎上續建電解槽22台,到1989年4月10日全部建成,總共新增生產能力 1.25萬噸。1987年11月24日,蘭州鋁廠在蘭州市紅古區平安鄉河灣村建設炭素廠,年設計能力3萬噸,工程於1989年12月底通過竣工驗收,並正式投入生產。1993年,公司在蘭州市紅古區平安鄉河灣村新建60KA電解生產線,設計年產鋁錠3萬噸。1997年,公司以承擔債務的方式兼並了西北鋁加工廠,實現了冶煉加工一體化(至2007年5月24日西北鋁從蘭州鋁業分離)。1999年4月,經國家經貿委國經貿企改〖1999〗251號文批准,蘭州鋁廠作為主要發起人,聯合蘭州經濟信息咨詢公司、蘭州永達工貿有限公司、蘭州鋁加工廠、蘭州興鋁商貿部等四家企業共同發起成立了蘭州鋁業股份有限公司,至此,蘭州鋁廠順利實現了由工廠制向公司制的轉變。2000年8月18日, 公司在蘭州市紅古區平安鄉河灣村投資13.5億元建設200KA大型預焙鋁電解技改項目,2001年10月完成了建設,並順利投產。該工程包括動力供電系統、炭素系統和鑄軋系統。2004年,公司果斷決定:「以股權換發展權」,實行資產重組,加入中國鋁業公司。經過不懈努力,2005年1月19日,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以現金出資的方式收購了蘭州鋁廠持有的2890國有法人股,成為蘭州鋁業的第一大股東,蘭州鋁業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為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2005年8月12日,經獲得國家批復的電解鋁技改工程和3×300MW自備電廠項目隆重開工建設。電解鋁技改項目是國家第九批國債專項資金項目,計劃投資18.86億元,採用當前國際領先、國內一流的350KA大型預焙槽電解鋁技術,並從國外引進部分關鍵技術和設備。經過一年八個月的奮戰,於2007年5月15日陸續通電啟動投產。自備電廠項目於2004年6月獲國家發改委立項批復,2005年7月由國家發改委予以核准。計劃總投資約43.91億元,安裝3×300MW國產燃煤空冷發電機組,同步安裝煙氣脫硫裝置。2008年12月第一台機組建成試投產,2008年12月全面建成投產發電,年最大發電量65億度,為電解鋁生產提供電力。2006年8月,甘肅省國資委與中國鋁業公司簽定了《關於推進蘭州鋁業股份有限公司股權轉讓和蘭州鋁廠股權劃轉的意向書》,初步達成了將蘭州鋁廠持有的蘭州鋁業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權(投入蘭州鋁業發電公司的除外)劃轉給中鋁公司的意向。將蘭州鋁廠14.65%的剩餘股權一次性劃轉給中國鋁業公司,使蘭州鋁業由此全部進入中鋁大家庭。2006年12月25日, 公司通過中國鋁業吸收合並蘭州鋁業暨蘭州鋁業股權分置改革方案。2007年4月30日,中國鋁業換股吸收合並蘭州鋁業並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蘭州鋁業作為一個獨立的上市公司宣告退出歷史舞台,成為在美國、香港和上海三地上市的中國鋁業的一個分公司。5月24日,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召開蘭州分公司幹部大會,宣布成立中國鋁業蘭州分公司,李寧任總經理,王洪任黨委書記。10月8日,中國鋁業蘭州分公司辦公樓正式搬遷至新落成的技術中心大廈。歷屆的主要領導有:房居平、劉振陽、夏敬業、翟慎修、王振東、曹守讓、潘興國、劉鐵軍、馮詩偉 。

2. 蘭州市歷史的資料

蘭州,始建於公元前86年。據記載,因初次在這里築城時挖出金子,故取名金城,還有一種說法是依據「金城湯池」的典故,喻其堅固。兩漢、魏晉時在此設置金城縣。十六國前涼時又移金城郡治於此。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隋文帝廢郡置州,在此設立蘭州總管府,「蘭州」之稱,始見於史冊。後來雖然州、郡數次易名,但蘭州的建置沿革基本固定下來,相沿至今。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分天下為三十六郡,蘭州一帶屬隴西郡地。

西漢初,依秦建制,蘭州仍為隴西郡轄地。到了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率軍西征匈奴,在蘭州西設令居塞駐軍,為漢開辟河西四郡打通了道路。昭帝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在今蘭州始置金城縣,屬天水郡管轄。

西漢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又置金城郡。宣帝神爵二年,趙充國平定西羌、屯兵湟中後,西漢在金城郡的統治得到加強,先後又新置七縣。東漢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並金城郡於隴西郡。安帝永初四年(公元110年),西羌起義,金城郡地大部被占,郡治由允吾遷至襄武(今甘肅隴西縣),十二年後又遷回允吾。東漢末年,分金城郡新置西平郡,從此,金城郡治由允吾遷至榆中(今榆中縣城西)。

西晉建立後,仍置金城郡。西晉末年,前涼永安元年(公元314年),分金城郡所屬的枝陽、令居二縣,又與新立的永登縣(在今蘭州市紅古區窯街附近)三縣合置廣武郡,同年,金城郡治由榆中遷至金城,從此金城郡治與縣治同駐一城。

隋文帝開皇三年(公元583年),改金城郡為蘭州,置總管府。因城南有皋蘭山,故名蘭州。大業三年(公元607年),改子城縣為金城縣,復改蘭州為金城郡,領金城、狄道二縣,郡治金城。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金城校尉薛舉起兵反隋,稱西秦霸王,建都金城。不久遷都於天水,後為唐所滅。

唐統一中國後,於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復置蘭州。八年置都督府。顯慶元年(公元656年),又改為州。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復改為金城郡。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又改金城郡為蘭州,州治五泉,管轄五泉,廣武二縣。

寶應元年(公元762年)蘭州被吐藩所佔,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河州人張義潮起義,收復隴右十一州地,蘭州又歸唐屬。然而此時的唐朝已經衰落,無力西顧。不久就被黨項族占據。

清初依明建制,蘭州隸屬臨洮府,衛屬陝西都指揮使司。順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裁衛歸州。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復設蘭州衛。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陝甘分治,設甘肅行省,省會由鞏昌(今隴西)遷至蘭州。從此, 蘭州一直為甘肅的政治中心。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臨洮府治由狄道移至蘭州,改稱蘭州府,又改州為皋蘭縣。當時蘭州府轄管狄道、河州二州;皋蘭、金縣、渭源、靖遠四縣。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陝甘總督衙門自西安移駐蘭州,裁減甘肅巡撫。

辛亥革命後,於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廢府(州)設道,並蘭山、鞏昌二府為蘭山道,轄管皋蘭、紅水、榆中、狄道、導河、寧定、洮沙、靖遠、渭源、定西、臨潭、隴西、岷縣、會寧、漳縣等十五縣。道尹駐省會皋蘭縣。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改道為區,變蘭山道為蘭山區。民國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劃甘肅省為七個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皋蘭、榆中屬第一行政督察區(專署駐岷縣)。民國三十年,即公元1941年7月1日,將皋蘭縣城郊劃出,新設置蘭州市,與皋蘭縣同治今蘭州城關區。市區面積16 平方公里,人口17.2萬餘人。民國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市區擴大,東至陽窪山,西至土門墩(不含馬灘),南到石咀子、八里窯、皋蘭山頂,北至鹽場堡、十里店,面積達146平方公里。

1949年8月26日,蘭州解放。從此,蘭州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建國以來,蘭州市建置曾幾度變更。蘭州市現轄城關、七里河、安寧、西固、紅古五個區和榆中、皋蘭、永登三個縣。
參考資料:http://ciwo.lanlian.com.cn/cgi-bin/lb5000/view.cgi?forum=36&topic=3870

3. 蘭州市西固區陳管營天主堂是哪年什麼人始建的

1696年,甘肅的教務由教宗英諾森十二世建立的山西代牧區代管,1844年3月,陝西也同河內南一起被擢升容成了一個獨立的代牧區,甘肅也遂分由陝西代牧區管理,1878年,教宗良十三世把甘肅和毗鄰的新疆劃分為一獨立的教區,並委派比利時聖母聖心會加以管理和照顧,聖母聖心會韓默理神父於1878年10月27日被祝聖為甘肅的主教。1889年甘肅已建起了17個傳教站,以及許多孤獨院、衛生所,還有大小修院各一所。

清光緒年間,西固陳官營人陳而智和一位朋友接受一外籍傳教士的洗禮,成為西固境內首批教徒。
民國元年(1912年),陳官營修建一處以「團結」為名的天主教堂。
18年至19年,先後在北灘和新城各建一處教堂。陳官營有天主教徒154人(修女陳蘊章從事醫務,後去永昌縣天主教堂診所);新城有天主教徒155人,均隸屬蘭州總主教區。1953 年,天主教堂負責人李端安去西安後,由張本篤具體負責。「文化大革命」期間停止一切活動。80年代初恢復活動,至1990年,天主教徒上千人,設有教堂兩處(新城下川村、陳官營丁家莊)。

4. 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歷史

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創建於1993年3月。
2002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2003年6月,蘭州市委、市政府決定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安寧區實行「兩區合一」的管理體制。
2006年完成技工貿總收入100億元,實現工業總產值33.8億元。開發區正在成為全市體制創新的示範區、經濟增長的新亮點、外向型經濟的聚集區、出口創匯的新基地和全市、全省對外開放的「新窗口」。
2007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5.8億元,同比增長18.5%。
2008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0.01億元,同比增長23%。主要經濟指標連續三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增幅位居全市前列,部分指標增幅位居全省前列,開發區技工貿總收入連續三年實現翻番。
2011年1月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實施增容擴區、跨縣區發展,在安寧、西固、紅古和皋蘭4個縣區增容擴區,設立安寧園區、西固園區和紅古園區三個二級園區,規劃面積達到102.12平方公里。經濟區享有市級經濟管理許可權,實行管委會領導下的一區多園、區,區(縣)共管共建體制。
2012年12月蘭州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關於推進蘭州新區、高新區、經濟區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決定推進蘭州經濟區與蘭州新區融合發展。經濟區將集中優勢力量,向蘭州新區進行戰略轉移,負責蘭州新區機場北農業及物流產業園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共36.55平方公里區域的招商引資和開發建設工作。
2014年12月,市委常委會審議通過了《關於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空間布局及管理體制調整方案》,蘭州經濟區在空間上實施「西進北擴」戰略,空間布局調整為「一區五園」,包括蘭州經濟區機場北高新園區、安寧園區、西固園區、紅古園區、皋蘭園區,規劃面積為165.32平方公里。

5. 蘭州西固區

西固區不是農村也不算郊區,因為西固區距離蘭州市其它三個區較遠,又是石化工業聚集區,所以西固區應該算是蘭州市的工業區。

6. 蘭州故事介紹蘭州的歷史或者蘭州的故事

1、蘭州的來歷

西漢時,匈奴以及羌族時常騷擾,到漢武帝時國力昌隆,為了堵截匈奴以及羌族之間的接頭,漢武帝於元狩二年春夏令驃騎將霍往病兩次過黃河,擊匈奴,在河西走廊擊敗匈奴,一連建河西四郡,漢朝把握了河西,'斷匈奴右臂'。

這年,霍往病派大行李息在黃河南岸今西固城附近構築城堡,設置設置設備擺設展排了金城縣。後來漢朝運營湟水流域,屹立漢縣,隨著漢縣的增多,於西漢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設金城郡,郡治允吾(今青海民以及古繕),這就是蘭州的'雛形'了。

2、白馬浪的傳說

唐僧取經前去時,在蘭州碰著當年的通河漢金魚妖與東海龍王聯手,貪圖打劫佛經以及孫悟空手中的金箍棒。由於金魚妖雕蟲小技,利用花果山猴王出身時的仙石碎塊狐疑了孫悟空,使他中計被困而丟掉了金箍棒。後來太上老君、不雅世音菩薩趕來相救,都不能降伏妖怪。

這時候白龍馬現出原身盤起來緊緊護住佛經,身受輕傷而矢志不渝。後來多虧咱們甘肅的上古聖人伏羲趕到,他運用後天八卦運轉的威力,把變革成頭尾相銜兩條金魚的妖怪付出八卦盤中,構成為了齊全的太極八卦圖形。

伏羲又依白龍馬身上的血跡,點化成《河圖》圖形,副手白龍馬脫出逆境,並且與不雅音菩薩、太上老君聯手沖破金魚妖的魔陣,救出唐僧師徒。此後儒、釋、道三教合一,以龍形為其象徵,成為中華文明的泉源。為了紀念白龍馬在此地的超卓默示,蘭州人遂把這里命名為「白馬浪」。

5、蘭州牛肉麵的傳說

馬保子家景窮苦,為生計所迫,他在家裡製成為了暖鍋牛肉麵,肩挑著在城裡沿街鳴賣。後來,他又把煮過牛、羊肝的湯兌進牛肉麵,其噴鼻撲鼻,大師都喜歡他的牛肉麵,他突出一個清字。

接著他開了本人的店,沒必要沿街鳴賣了,就想著推出收費的「入店一碗湯」,有人來了,伙計就即刻端上一碗噴鼻暖的牛肉湯請主人喝,爽,醒胃。

馬保子的清湯牛肉麵名氣大振,馬保子運營到1925年,由其子馬傑三領受運營,馬傑三持續在清字高低工夫,時時改造牛肉麵,直到後來名振各方,被贈予「聞噴鼻上馬,知味停車」的頌揚。

7. 請了解蘭州 和西固歷史的 給我貼一些資料吧 越多越好啊

蘭州的歷史1!

蘭州市黃河上游的一座古城。說是古城,那隻是史書的記載,古渡關城並無多少留存。不過,有了穿城而過的黃河,蘭州的文明史就可以追溯到很遠——

遠在新石器時代,黃河及其支流大通河。庄浪河、溪水和苑川河兩岸的階地上,就有蘭州的先民們生息、繁衍,創造了黃河上游輝煌的馬家窯文化,將絢麗多彩的彩陶藝術推向了巔峰。這里也是中國青銅的發源地。在5000年前的東鄉林家遺址中,曾出土了全國最早的鋼刀,而在永登的蔣家坪遺址中出土的鋼刀,也已有4300多年的歷史。

自夏、商、周至春秋時期,蘭州屬古雍州之氏羌牧地。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大將蒙恬西征,正式將蘭州地區納入秦的版圖,成為秦國隴西郡的屬地。蘭州真正建城,並成為西北軍事重鎮的歷史則始自西漢時期。

據(史記)記載,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瞟騎將軍霍去病奉命「將萬騎,出隴西」,在河口西南側北渡黃河,西征河西匈奴。是年,在凱旋歸途中,於西固北側南渡黃河,並命其禮賓官李息主持,在今西團區黃河南岸修築了蘭州歷史上第一座城堡,取名「金城」,意寓「言城之堅,如金鑄成」,希翼其「固若金湯,堅不可摧」。也有人說,因當年築城時挖出了金子而名之;或日該城位於京城長安(今西安)之西,當以五行中「金」字命名,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莫衷一是。不過,(韓非子?用人)中載有「不謹蕭牆之患,而固金城於遠境」一語,極言城池之永固,成為今天正確理解「金城」一詞含義的一把鑰匙。漢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sl年),西漢政府以「邊塞闊遠」,「羌番為敵」之故,從漢武帝時設立的天水。隴西、張掖三郡中各取二縣,以允吾(音鉛牙,今青海民和縣東下川口一帶)為郡置,始設了金城郡,轄13縣。其中6縣在今蘭州市境內。
蘭州的歷史2!

自此至隋初的六七百年間,金城郡置隨西北少數民族的侵擾和行政區域的分合,先後遷至襄武(今隴西)、允吾、榆中、西固城等地,後又遷至榆中縣的苑川和子城,轄地也時有變更。此間,在公元265年,鮮卑貴族乞伏國仁建立了西秦政權,定都於金城(今蘭州市榆中縣境內)。

蘭州作為中國這一陸都古城的州名,始於隋開皇元年(公元581年),文帝廢郡置州後設立的蘭州總管府,因市南有巍峨挺拔的皋蘭山而名之「蘭州」。皋蘭山高2129.6米,是城南的一道天然屏障,當時黃河從山北腳下流過。(資治通鑒)記載,「皋蘭者,音為皋來,河的稱呼」。蘭州大學魏晉賢先生考證,「皋蘭」是古代羌語「河」之意,皋蘭山自然指河邊的高山了。古代的部分羌語轉換成了蒙語,今天的蒙古人仍有把河叫「皋蘭」即是佐證。(蘭州古今注)則說,皋蘭是匈奴語的音譯,「亦當高峻之意」。(重修皋蘭縣志)則認為因山上長有一種叫「皋蘭」的蘭草而得名。也有人解釋皋蘭為蒙語『飛奔的駿馬」之意,真是眾說紛壇,莫衷一是。隋朝末年,黃河河道逐漸從皋蘭山下北移,昔日的河漫灘和河心灘地陸續淤塞成二級階地,皋蘭山北麓半坡的居民隨之北遷至新設置的五泉縣內。城郭修在今五泉山和鼓樓巷之間,北以黃河為險,東西長600餘步,南北寬約300餘步①。

至北宋時期,隨河道繼續北移,為防守之利,於神宗元豐六年(公元1083年)三月,在舊城址北側,又依河另築新城,其「基岩狀如石龜,伏城垣下」,故名「石龜城」。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指揮同知王得對石龜城加以擴建,其後歷代又在內城的東。西、南三面增築外廓和深、廣各3丈的護城壕,開設郭門9個,敵樓16座。公元1399年,明肅王遷府至蘭州(今省政府駐地)。清朝屢加修聾,以磚包砌牆,北築石堤,使蘭州城成為防禦外邦入侵的一個堅固的軍事防禦工程。

蘭州作為甘肅的省會,始於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清政府設立甘肅行省後,甘肅巡撫以蘭州府為省會駐地。1923年設立蘭州市政籌備處,進行建市籌備。但1928-193D年連續三年的乾旱使甘肅赤地千里,蘭州僅有8600多人,如此慘景,談何建市!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蘭州的地位日漸重要,甘肅省政府倡議設市,後因時局多變,籌備工作屢經停頓。直到1941年7月1日蘭州才正式建市,市長蔡孟堅成為蘭州市現代建設時期的第一任帶頭人蘭州的歷史3!

1949年8月26日,彭德懷元帥率領人民解放軍解放蘭州的炮火聲迎來了新世紀的曙光。從此,蘭州城池的歷史改變了寫法。

蘭州城池的興衰,只不過是歷史滄桑的一種表象。蘭州古城的真正意義在於以黃河為天塹,雄踞西北的重要戰略地位。缺乏詳實的史料記載和完好的古渡遺址,我們只能在黃河岸邊,去傾聽黃河波濤柔和的合聲,去遙想當年踏上浮橋渡河的千軍萬馬該是怎樣一種氣勢!

「倚岩百丈侍雄關,西域咽喉在此間」。一條並不寬闊的河道,橫阻於絲綢古道,對古人來說無疑是一大天塹。攻城掠地的雄師鐵騎要過河,步履艱難的絲路旅人要過河,於是就有了黃河古渡和金城關。遺憾的是,史志的記載者似乎對此不屑一顧。從鳳毛鱗角的資料中得知,可能就在霍去病河西之戰後,首先開設了金城古渡和金城關。另有一說認為,漢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趙充國率兵6萬「馳至金城,擊叛羌,降其萬餘人」後築。金城古渡就設在當年李息督修的金城旁邊,與靖遠縣的鴿陰渡口、索橋渡口和永靖縣的臨津渡口一道,並稱為黃河上的四大渡口。不過,蘭州的黃河渡口似乎不只一處,而是在西固區的鍾家河以下共有四處,並稱金城古渡。據考證,霍去病西征歸來;趙充國西擊諸羌;三國時魏國從河西調軍以抵抗姜維對狄道(今臨挑)的出擊;及北周太祖西征姑臧(今武威)的三萬銳騎都曾取道於金城古渡。

漢金城古渡中,有遺址保留的要數青石關渡口了。青石關位於今西團區新城鄉西之黃河八盤峽南岸,因背依青石山而得名。青石關渡口自西漢以來一直是橫跨黃河最雄險的大渡口之一,連接中原和新疆。青海的交通要道。公元392年秋,後涼國王呂光派其弟呂寶進攻西秦國;在青石關南岸展開過殘酷的秦涼大戰,死傷過萬。清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吳三桂謀反,蘭州守備叛亂響應,甘肅提督張勇急令西寧總兵官五進寶率兵討伐,渡青石關渡口;擊敗了蘭州叛軍。清咸豐十年(公元1860年),清政府在渡口背靠的青石山山嘴處,依山臨河,修建了青石關隘。關城寬僅20米,駐軍把守,使關渡有一夫閉關,全渡緊鎖之勢。解放後修建蘭青鐵路時,拆毀關城。

金城關則為漢朝修築的另一重要關隘。初時關址在今西固沙井驛大橋附近。至北周武帝(公元561-578年)時,移至今蘭州市黃河北岸中山鐵橋西約1公里處的金山寺西山腰隘處。有一夫擋關,萬人莫敵之勢。宋代重築了關城。明代屢加修尊,設施堅固,形制壯觀。可惜,1942年興修蘭新公路時,因地狹而毀,再也難覓其遺跡了。

右了雄險的金城關,固然可以憑關固守,使黃河以西、以北的少數民族望而卻步,但是從蘭州渡河西行也只有選擇金城古渡。於是,北周武帝便在金城關對岸開設了金城津渡口。不過,金城古
渡離金城郡治更近,使新開的金城津渡顯得並不十分重要。直到唐初金城郡治遷到五泉縣後,才使金城津逐漸成為「控扼要沖,通道西域」的一大要津。

「雲雷天塹,金湯地險,名藩自古皋蘭;營屯綉錯,山形米聚,襟喉百二秦關。」自古以來蘭州就是這樣一處雄關重鎮。今日的蘭州,再也見不到昔日戒備森嚴的關城和浮船相連的古渡,更難覓營堡墩台的殘垣和雄師鐵騎的蹄痕,一座繁華的現代都市很難讓人把她和戰爭連在一起。古代的蘭州也曾是茶馬市場,但軍事防禦似乎比商貿互市更為重要,因此便雄險有餘,而繁榮不足。「金城置郡幾星霜,漢代窮兵拓戰場。豈料一時雄武略,遂令千載重邊防。」譚嗣同一首七言律詩,形象地說明了兩千年來蘭州雄踞西北的戰略地位。一代文豪葉聖陶、茅盾、劉白羽、范長江、秦牧等都曾描寫過蘭州的原始與荒涼。今非昔比,現代文明的洗禮已使蘭州面目全非。如果他們能故地重遊,一定會大吃一驚。今天,一切的歷史都已成為過去,蘭州作為一座繁榮的現代都市,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海內外遊客前來以睹其風采。
http://www.gs.xinhuanet.com/dfpd/lz-xiguqu/shouye.htm 有西固的歷史~~比較詳細~~比較多~也比較豐富~~~科技,........自己看看吧~西固區民政事業的發展

希望你們把蘭州~西固建設的更美麗~~

8. 西固區的社會

綿延千載的古城堡
金城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秋,霍去病出兵河西抗擊匈奴,其部下大行李息在西固城以西築城,即漢金城縣址。一說位於西固城附近,一說位於西固鄉寺兒溝村以西,距西固城約1.5公里。
西古城宋元豐四年(1081年)置西關堡,位於西固川西南部,距南山約1公里,北距黃河南岸2.5公里。元豐六年(1083年)廢。宋元佑二年(1087年)補修。至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蘭州衛指揮使周倫重修,稱「西古城」。明代兵部尚書彭澤撰《西古城記》。清同治二年(1863年),廖登選等續修,清同治五年(1866年)村民人城避戰亂,因城牆堅固,得以保全,遂改名西固城。據《皋蘭縣西固采訪稿》記載:「古城高3丈,頂寬1.3丈,周環3里,土堞高6尺。」邊長約400米,牆垣殘高3米至6米,基部寬3米至10米,頂部寬1米至10米,夯層厚0.2米。1981年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燈會
清末,境內新城、河口一帶,每逢春節由專人籌辦元宵燈會,製做各種花燈,到正月十三在檐下懸燈,拉開元宵觀燈的序幕。新城街每隔5米懸掛一盞花燈,沿街有燈300餘盞,為折疊式四方形或六角形紗燈。燈面彩繪《岳飛傳》、《三國演義》、《封神演義》等故事及民間傳說。元宵燈會達到高潮,東自梁家灣,西至姚家璇,觀燈者絡繹不絕。河口地區,花燈絢麗,引人注目。西街的紗燈為《三國演義》,南街為《十二劉秀跑南陽》,北街為《西遊記》和《香山傳》;東街為《封神演義》。普濟寺燈火通明,點燃的塔式菩提燈上,布滿小銅燈盞(俗稱「
立燈子」),層層「燈花」閃爍,吸引觀燈者轉動「鐵燈」,別有一番情趣。
1986年起,由區政府統一組織和協調,駐區企業籌措經費,選調技術工人和文化藝術人才,自行設計、製做、安裝彩燈。燈區位於福利路繁華地段。大型燈組有以虎為造型的威震四方,還有嫦娥奔月、反彈琵琶、童話世界、兒童樂園和長城、嘉峪關、九龍壁、蘭州水車及雄獅群等;凌空有成隊飛翔的天鵝及騰雲蛟龍;地面有沙漠駝隊、駿馬賓士;樹上掛滿迎春臘梅;花叢中孔雀開屏、長頸鹿嘴銜樹葉,道旁千盞宮燈鑲邊,路中間果型燈棚遮頂,並點綴唐僧取經、八仙過海等神話故事、歷史人物彩燈。
社火
清順治、康熙年間(1644年至1722年),柴家台村盛行春節鬧社火,打太平鼓。當時,西固川的社火簡單而粗獷,富有情趣,有舞龍燈、耍獅子、跑旱船以及高蹺、竹馬、推車、跑驢、大頭舞、鐵芯子等表演。
新中國成立後至文化大革命前,每逢春節農村盛行鬧社火,走鄉串村舞龍、舞獅,演唱太平歌,為節日增添歡樂。文化大革命期間,農村社火受到沖擊,一度中斷。80年代初,各鄉恢復社火隊,規模逐年擴大,參與者千人以上。陳坪、西固、柳泉鄉注重形式多樣,既有戲曲、舞蹈,也有武術、太平鼓乃至模特隊之類,均編人社火隊。從此各鄉、村社火隊每年從正月初四起上街表演,並向境內有關單位和職工群眾拜年,祝賀新春快樂。
上樑請貴人
本地鄉村蓋房子是有講究的,上樑要請貴人。事先選擇好上樑的黃道吉日,然後再計劃墊地工、砌地基,著手木活。牆砌好了,門窗木活也搞出來了,就等吉日子一到上樑。 提起羊皮筏子,人們就會自然想起流傳於蘭州地區的「羊皮筏子賽軍艦」那首民謠。
羊皮筏子,俗叫羊皮胎筏子,由羊皮胎綁扎於筏架而成。與其它水上運輸工具(牛皮筏、木排筏)相比,具有小巧靈活,輕便快捷的特點,是黃河水運中最古老的工具。《舊唐書》中有記載,宋史中也有「羊皮為囊,吹孫氣實而浮於水」的表述。興盛於清代,停運於新中國50年代中期。
建國前,西固境內水上交通運輸的主要工具是羊皮筏子,西固段的筏運又是蘭州黃河水運線上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因為西固是新疆;青海、臨夏(古河州)通往蘭州的交通要道,水路運輸居中上游位置。黃河流境全長37.5公里,沿岸有焦家河沿(也叫達家河沿)、小寺溝河沿(又稱達家鹽坊灘河沿)、青石關(古青石津)、新城河沿、柴家峽口、岸門口、柳溝岸、鍾家河等渡口,水上筏運占很大比重。

9. 西固區的歷史沿革

古為邊陲重鎮,羌戎之地,秦昭王時始入秦版圖,屬隴西郡。
自漢武帝元狩二年專(前121年),大將立息在此築「屬金城」起至今。
西漢昭帝(公元前81年)始置金城縣,隸金城郡。
西晉建興二年(公元314年),金城郡由苑川遷郡治於此,仍領屬金城縣。
西魏地屬子城縣。
唐屬五泉縣。
五代(公元763年)為吐蕃據有。
宋元豐五年(公元1082年)為防禦西夏,在此築堡設防,稱西關堡,隸屬蘭州。
元滅金後,廢西關堡,地屬鞏昌府。
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在西關堡舊址重建城堡,始稱西古城。
清代屬皋蘭縣,改名西固城。
民國時仍屬皋蘭縣。
1949年8月蘭州解放,置皋蘭縣第五區。
1953年3月皋蘭縣第五區在川區的西固、柳泉、柳蔭、桃園、鍾家河、瞿家營、陳官營7鄉和山區的范坪、光月、陳井子3鄉靠川區的前山部分劃歸蘭州市,建置蘭州市第五區,行政區劃調整為7個鄉。
1955年11月區政府駐地西固城改名蘭州市西固區。
1956年8月蘭州市河口區並入,1958年皋蘭縣金溝鄉劃歸西固區范坪鄉。
1959年7月臨洮縣楊家鄉劃入。
1964年8月關山公社(原楊家鄉)劃出歸永靖縣轄。

閱讀全文

與西固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