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發展史
【歷史】
1、歷史上的中國中國歷史
中國是世界文明最早的發源地之一,傳說在公元前4600多年前便有國家體制的出現(目前最早的考古證據顯示中國最晚至公元前3700年前出現國家體制),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有三千年之久。中國人習慣上說中國有「五千年文明史」(「文明」一詞有歧義),但在以史料為依據的歷史科學上,至今中國只有三千多年信史被世界公認。現今確認中華文明的發祥地在黃河流域東部。約在公元前5世紀中原一帶的華夏部落逐步進入封建社會。公元前2世紀左右中國已經成為一個統一的多民族集權帝制國家,並擁有豐富的文化典籍。到公元1世紀左右時,中國已經成為當時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在歷史上,中國有著幾段輝煌時期,包括漢朝、隋唐、明朝。中國在公元13世紀達到頂峰,成為當時世界上最繁榮的文化及貿易中心。以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火葯及鍾表為首的眾多發明對世界的歷史與科技發展有重要貢獻,並擁有發達的農業及手工業。
在我國古代,國家有時統一,有時分裂,中國一詞的含義在不同時代也不同,大致統一時期略指全國,分裂時多指中原。隨著皇帝統治疆土的變化,中國包括的范圍也相應有所不同。「中國」這一名稱在西周周武王時期意為「中央之國」。相傳3000年前,周公在陽城(今河南登封)用土圭測度日影,測得夏至這一天午時,八尺之表於周圍景物均沒有日影,便認為這是大地的中心,因此周朝謂之中國。
漢朝以後,雖然有些外族入侵中原後建立的政權也自稱「中國」,但是並不代表它們就是中國政權。因為他們這個自稱的「中國」通常指地理概念上的「中原」而不是國家意義上的「中國」。即使歷史上的某個政權自稱中國政權,也未必代表它就真的是中國政權。根據史料,日本也常自稱「華夏」、「中華」、「中國」、「神州」等。例如二戰結束,日本天皇在《終戰詔書》中還把日本稱為「神州」。但是日本和中國顯然是兩國。判斷歷史上一個政權是否中國政權,主要看它與前一個中國政權的關系,是以國內政權更換的形式取而代之,還是以外來征服者的姿態征服、顛覆之。
中國不是一個單純的地理概念,更是一個民族與文化的概念。中國是華夏漢族建立並以華夏文明為主體的國家。古代中國人歷來就有抵抗外侵、保衛家園的光榮傳統,一旦有外族入侵,便會英勇反抗,絕不允許外來入侵者篡奪中華正統的地位。從霍去病的「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到岳飛的「精忠報國」,無一不驗證了這一光榮傳統。孔子在論語中評價管仲說:「微管仲,吾其披發左衽矣!」(沒有管仲,華夏就亡於外族了)。「披發左衽」的反義詞是「束發右衽」,也就是華夏漢族的發型服裝,是華夏漢族和華夏文化的標志。可見,孔子也是把華夏漢族和華夏文化視為中華正統,不容外族取代中華正統。所謂「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此處「夷狄入中國」指歸化、內附中國,決不是以外來征服者的姿態征服中國。
由於滿清入關,大儒家 顧炎武提出了「亡國」與「亡天下」之辨。他說:「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此處「亡國」是現代意義上的政權消亡,「亡天下」則是現代意義上民族國家的淪亡。 歷史學家顧誠先生在《南明史》第一章第一節寫道:在漢族官紳看來,大順政權取代明朝只是「易姓改號」,朱明王朝的掙扎圖存是宗室、皇親國戚、世襲勛臣之類「肉食者」的事,同一般官紳士民沒有多大關系;而滿洲貴族的入主中原則是「披發左衽」(剃頭改制),「亡天下」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都應當奮起反抗。」
從15世紀末開始,歐洲列強開始崛起並逐漸向東擴張,中國的優勢逐漸消失。1840年爆發的鴉片戰爭標志著中國被迫淪為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半殖民地。由於文化和制度上無法滿足西方列強的野蠻要求,在遭遇一連串的軍事失敗和經濟入侵後,中國被迫割讓香港、台灣等多處領土。1911年辛亥革命結束了長達兩千多年的東亞專制主義帝制,建立了共和體制,但之後中國依然飽受國內外戰火之苦。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於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了國家的主人。中國歷史進入了一個新紀元。
2、歷史朝代簡表(參見 夏商周斷代工程)
夏:前2070-前1600;商:前1600-前1046
周:前1046-前256 {西周:前1046-前771東周:前770-前256(春秋:前770-前476戰國:前475-前221)}
秦:前221-前206
漢:前206-公元220 {西漢:前206-公元25(包括新(王莽篡權):8-23、更始帝23-25)東漢:25-220}
三國:220-280 {魏:220-265 蜀:221-263 吳:222-280}
晉:265-420 { 西晉:265-316 東晉:317-420 十六國:304-439 }
南北朝:420-589 {南朝:(宋:420-479 齊:479-502 梁:502-557 陳:557-589)
{北朝:(北魏:386-534東魏:534-550北齊:550-557西魏:535-557北周:557-581)}
隋:581-618; 唐:618-907
五代十國:907-960{後梁:907-923後唐:923-936後晉:936-946後漢:947-950後周:951-960十國:902-979}
宋:960-1279 {北宋:960-1127 南宋:1127-1279}
遼:916-1125;西夏:1038-1227;金:1115-1234;元:1279-1368;明:1368-1644
清:1644-1912;中華民國:1912-1949;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至今
3、歷史朝代歌
唐堯虞舜夏商周,春秋戰國亂悠悠。 秦漢三國晉統一,南朝北朝是對頭。 隋唐五代又十國,宋元明清帝王休。
夏商周秦西東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和十國,遼宋夏金元明清。
夏商和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後沿,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後,王朝至此完。
4、帝王之最
帝王最多的朝代:商朝(30位) ;帝王最少的朝代:新朝(1位,王莽) ;壽命最長的帝王:清高宗弘歷(89歲) ;壽命最短的帝王:東漢殤帝劉隆(2歲) ;在位時間最長的帝王:清聖祖玄燁(61年)如果加入太上皇時期則為清高宗弘歷(63年) ;在位時間最短的帝王:金末帝完顏承麟(半天) ;帝王平均在位時間最長的朝代:清朝(267年傳10帝) ;帝王平均在位時間最短的朝代:北遼(19個月傳4帝) ;帝王結局最慘的朝代:隋朝(2帝全部被殺) ;帝王結局最好的朝代:南朝陳(5帝全部病亡) ;最長賦詩的帝王:魏文帝曹丕 ;最長繪畫的帝王:宋徽宗趙佶 ;最長作詞的帝王:南唐後主李煜 ;最長書法的帝王:宋徽宗趙佶 ;最懶的帝王:明萬曆帝朱翊鈞(28年不上朝) ;最勤的帝王:明崇禎帝朱由檢(平均每天只睡兩個時辰) ;最多子女的帝王:宋徽宗趙佶(65個子女,史載子31人,女34人) ;最荒唐的帝王:南朝梁武帝蕭衍(三次捨身,最終餓死) ;經歷最離奇的帝王:宋恭帝趙顯(幼年為帝,青年為臣,中年為僧,老年入獄被殺)
5、二十五史:《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
編輯本段【當代中國】
中國是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自1979年1月起至2008年,我國年均經濟增長率高達9.8%。中國的GDP現居世界第四,僅次於美國、日本與德國。
中國占據世界人口數目的第一位,共132129萬人(2007年年末),土地面積占第三位。
全世界10個最高的建築物有6個位於中國,包括最高的「台北101大廈」。
中國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的一員。
中國是全世界三個擁有可以生產載人太空飛船技術的其中一個。
中國的綜合軍事力量排名位於世界第三位。
中國的綜合國力排名居世界第四位(2008年底)。
中文博客現有2080萬個(2006年底),居世界首位。
中國現有行動電話5.76717億戶(2008年6月),居世界首位。
中國互聯網用戶2.21億戶(2008年2月),居世界首位。
中國體育代表團在1984-2008年的奧運會上,共奪得163塊金牌。
2008年奧運會在中國北京舉行,世界各首腦歡聚一堂,李寧點燃了奧運火炬,真可謂是盛況空前。
同一年殘奧會在中國舉行了。
2010年世博會將在中國上海舉辦。
2010年亞運會將在中國廣州舉辦。
2011年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將在中國深圳舉行。
新聞出版
2006年全國出版圖書、期刊、報紙總印張為2307.83億印張,摺合用紙量534.11萬噸,與上年相比用紙量增長1.84%。其中:書籍用紙占總量11.25%,課本用紙占總量11.25%,圖片用紙占總量0.03%;期刊用紙占總量6.02%;報紙用紙占總量71.44%。
(說明:以上統計未含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的相關統計數據)
2. 中國戲曲的發展史
一、先秦(萌芽期)
在原始社會,氏族聚居的村落產生原始歌舞,並隨著氏族的逐漸壯大,歌舞也逐漸發展與提高。如在許多古老的農村, 還保持著源遠流長的歌舞傳統,如「儺戲」。
同時,一些新的歌舞如「社火」、「秧歌」等適應人民的精神需求而誕生。正是這些歌舞演出,造就出一批又一批技藝嫻熟的民間藝人,並向著戲曲的方向一點點邁進。
二、唐代中後期(形成期)
中唐以後,中國戲劇飛躍發展,戲劇藝術逐漸形成。
唐代文學藝術的繁榮,是經濟高度發展的結果,促進了戲曲藝術的自立門戶,並給戲曲藝術以豐富的營養,詩歌的聲律和敘事詩的成熟給了戲曲決定性影響。
音樂舞蹈的昌盛,為戲曲提供了最雄厚的表演、唱腔的基礎。教坊梨園的專業性研究,正規化訓練,提高了藝人們的藝術水平,使歌舞戲劇化歷程加快,產生了一批用歌舞演故事的戲曲劇目。
三、元代(成熟期)
到了元代,「雜劇」就在原有基礎上大大發展,成為一種新型的戲劇。它具備了戲劇的基本特點,標志著中國戲劇進入成熟的階段。
12世紀中期到13世紀初,逐漸產生了職業藝術和商業性的演出團體及反映市民生活和觀點的元雜劇和金院本,如關漢卿創作的《竇娥冤》、馬致遠的《漢宮秋》以及《趙氏孤兒大報仇》等作品。這個時期是戲曲舞台的繁榮時期。
四、明清(繁榮期)
戲曲到了明代,傳奇發展起來了。明代傳奇的前身是宋元時代的南戲(南戲是南曲戲文的簡稱,它是在宋代雜劇的基礎上,與南方地區曲調結合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興的戲劇形式。
溫州是它的發祥地)。南戲在體制上與北雜劇不同:它不受四折的限制,經過文人的加工和提高,這種本來不夠嚴整的短小戲曲,終於變成相當完整的長篇劇作。
五、現代(爭輝期)
新中國成立後,涌現了一批優秀劇目,如京劇《將相和》、《白蛇傳》,評劇《秦香蓮》,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昆劇《十五貫》等,著名歷史學家吳晗還撰寫了歷史京劇《海瑞罷官》。
戲曲藝術發展到今天,經過不同的時代,不斷適應新時代、新觀眾的需要,保持和發揚民族傳統的藝術特色,戲曲界提出的「現代化」與「戲曲化「的問題,已成為新的歷史時期積極探討和積極實踐的問題。
中國戲曲主要是由民間歌舞、說唱和滑稽戲三種不同藝術形式綜合而成。它起源於原始歌舞,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綜合舞台藝術樣式。經過漢、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藝術,它由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綜合而成,約有三百六十多個種類。
它的特點是將眾多藝術形式以一種標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質中體現其各自的個性。中國的戲曲與希臘悲劇和喜劇、印度梵劇並稱為世界三大古老的戲劇文化,經過長期的發展演變,逐步形成了以「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豫劇」五大戲曲劇種為核心的中華戲曲百花苑。
中國戲曲劇種種類繁多,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各民族地區地戲曲劇種約有三百六十多種,傳統劇目數以萬計。其它比較著名的戲曲種類有:崑曲、墜子戲、粵劇、淮劇、川劇、秦腔、滬劇、晉劇、漢劇、河北梆子、河南越調、河南墜子、湘劇、湖南花鼓戲等。
3. 度牒的歷史發展
宋贊寧據《唐續會要》載(會昌)六年(846 )五月制:「僧尼依前令兩街功德收管,不要更隸主客,所度僧尼仍令祠部給牒。」贊寧因《續會要》上文有天寶二年事,遂認六年為天寶六年,而謂度僧給牒即從那時開始(《僧史略》卷中《管屬僧尼》條)這是錯誤的。武後延載元年(694 )僧尼即隸祠部,故祠部給牒也不見得如《僧史略》所載是從天寶六年開始。度牒的發給與登記僧尼名籍有關,南北朝既已有僧籍,度牒也可能開始於唐代以前。不過它的發給究始於何年,現在還沒有定論, 自從北魏北周兩次摧毀佛教之後,直至唐初,全國僧尼還只有十萬左右(《廣弘明集》卷十二)。顯慶六年(661)高宗於天官寺度僧二十人(《舊唐書》卷四《高宗本記》)。其後年有增加,中宗時尤甚:那時造寺費財數百億,度人,免租庸者數十萬(《舊唐書》卷一百零一《辛替否傳》),並且公主外戚都請度人為僧尼,也有私出財造寺者,富戶強丁都設法避役,幾乎到處皆是(《舊唐書》卷九十六《姚崇傳》)。當時僧尼之冒濫,可想而知。玄宗即位,姚崇秉政,因僧惠范附太平公主亂政,即謀沙汰僧尼(《舊唐書》卷三十七《五行志》),雖未能徹底施行,而唐王朝對於度僧事宜,已開始重視。天寶重申祠部給牒之令,也還有限制出家人數和遴選出家人才之意。唯僧尼受牒必須納錢,因此度人為僧,統治者也有好處。早在唐代中宗景龍二年(708 ),就有賣度牒的弊政。即如身份很低的屠沽,用錢三萬也可得度(《資治通鑒》卷二百零九)。後來政局不穩定,這種收益更覺有必要。如天寶十四年(755 ),安祿山叛亂,軍費增多,政府財產政支絀,就派人到太原去納錢度僧尼道士,十天左右得錢百萬緡,因此第二年又度僧道收貲(《癸巳存稿》卷十二)。肅宗至德元年(756 )「彭原郡以軍興用度不足」又「權賣官爵及度僧尼」(《舊唐書》卷十《肅宗本記》),當時度牒費貴至百緡(《佛祖統紀》卷四十)。安史之亂以後,國家財政逐漸穩定,大歷十四年(779 )代宗始令「自今更不得奏置寺觀及度人」(《舊唐書》卷十二《德宗本紀》上)。其後綱紀隳弛,甚至地方官吏也往往以度人謀財利,如徐州節度使王智興聚斂無厭,當敬宗生辰那一月里,即於泗州置僧壇度人以圖厚利,江淮百姓皆結隊渡淮(《舊唐書》卷一百七十四《李德裕傳》)。當時剃了頭發的人到達之後,各納二緡,給牒即回,別無法事(見《全唐文》卷七百零六《王智興度僧尼狀》)。此外各地類此情形的不一。
保護資產
度牒領得之後,可以免丁錢避徭役,保護資產,這是唐到北宋的一般現象。因此豪強兼並之家,公然冒法,買賣度牒,從中取利,甚至有偽造度牒的(《宋會要輯稿》第六十七冊《職官》十三)。南宋時代,因疆域縮小,朝廷收入減少,所以在紹興十五年(1145)正月辛未,又命「僧道納免丁錢」(《宋史》卷三十《高宗本紀》)。乾道七年(1171)「詔寺觀毋免稅役」(同書卷三十四《孝宗本紀》)。淳熙五年(1178)正月「癸卯罷特旨免臣僚及寺觀科徭」(同書卷三十五《孝宗本紀》)。這樣,就連持有度牒的僧尼,也不能免除稅役了。不過他們還可以享受其他種種權利,度牒仍有它一定的價值,所以到紹興二十七年(1157)州縣還有出賣亡僧度牒而不繳申祠部的情形(《宋會要輯稿》第二百冊道釋一)。 詞目:度牒
拼音:dù dié
注音:ㄉㄨˋ ㄉㄧㄝ ˊ [official permit to become a monk (nun) and join a monastery] 舊時官府發給僧尼的證明身份的文件。
度牒是國家對於依法得到公度為僧尼的所發給的證明文件(度是說度之入道)。度牒在唐代也稱為祠部牒,都是綾素錦素鈿軸(北宋用紙,南宋改用絹,見《宋會要輯稿》第六十七冊《職官十三》),就是品官所用的綸誥(其實物在日本還保存有最澄入唐所得的一軸,那上面詳載僧尼的本籍、俗名、年齡、所屬寺院、師名以及官署關系者的連署)。僧尼持此度牒,不但有了明確的身份,可以得到政府的保障,同時還可以免除地稅徭役。 僧道出家,由官府發給憑證,稱之為「度牒」。
唐 宋 時,官府可出售度牒,以充軍政費用。 宋高承《事物紀原·道釋科教·度牒》:「《僧史略》曰:『度牒自南北朝有之。』見《高僧傳》『名籍限局,必有憑由。』憑由,即今祠部牒也。《唐會要》曰:『 天寳 六年五月制:僧尼令祠部給牒。』則僧尼之給牒自唐明皇始也。」 宋趙彥衛《雲麓漫鈔》卷四:「紹興中,軍旅之興,急於用度,度牒之出無節。上戶和糴所得,減價至二、三十千。時有『無路不逢僧』之語。」 清魏源《聖武記》卷十一:「 順治 六年五月,戶部奏言師旅煩興,歲入不給,議開監生、吏典、承差等援納,並給僧、道度牒,准徒,杖折贖。」
《警世通言》卷十七:「郡王分付,便要斷出。府官只得將僧可常追了度牒,杖一百,發靈隱寺,轉發寧家當差。」
《水滸傳》第三十二回 武行者醉打孔亮 錦毛虎義釋宋江武行者道:「既然二位相覷武松時,卻是與我烘焙度牒書信並行李衣服;不可失落了那兩口戒刀,這串數珠。」孔明道:「這個不須足下掛心。小弟已自著人收拾去了,整頓端正拜還。」武行者拜謝了。宋江請出孔太公,都相見了。孔太公置酒設席管待,不在話下。
4. 煙花爆竹的發展歷史
煙花爆竹源於火葯,我國是火葯的故鄉,火葯是我國古代文明之佐證。早在一千三專百多年前,著屬名醫學家孫思邈,就在"丹經"中,詳細記載了當時的火葯的成分和性質。十四世紀才由印度、阿拉伯輾轉傳至歐洲,至此,西方人始知有火葯之物。
隋唐之際,火葯發展成為供娛樂用的焰火。焰火,也叫煙火、煙花。隋煬帝有詩雲:「燈樹千光照,花焰七枝開」。
宋朝的「架子煙火」或「盆景煙花」,已具相當規模。每逢元宵佳節,達官巨賈競相比美。從掌燈後不久直至更殘漏盡。詞人辛棄疾曾有「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的詞句,便是對它生動而形象的描寫。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煙火、禮花已形成一門學科。它不再僅僅為節日助興,而且,廣泛用於國防和國民經濟之中,如:照明彈、曳光彈、煙幕彈、燃燒彈、教練一模仿彈,目標指示彈等。
5. 中國京劇的歷史發展
京劇,又稱平劇、京戲,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戲曲劇種,分布地以北京為中心,遍及全國各地。
清初,京城戲曲舞台上盛行崑曲與京腔。乾隆中葉後,崑曲漸而衰落,京腔興盛取代崑曲一統京城舞台。乾隆四十五年秦腔藝人魏長生由川進京。魏氏搭雙慶班演出秦腔《滾樓》、《背娃進府》等劇。
魏長生扮相俊美,嗓音甜潤,唱腔委婉,做工細膩,一出《滾樓》即轟動京城。雙慶班也因此被譽為「京都第一」。
自此,京腔開始衰微,京腔六大名班之大成班、王府班、余慶班、裕慶班、萃慶班、保和班也無人過問,紛紛搭入秦腔班謀生。乾隆五十年,清廷以魏長生的表演有傷風化,明令禁止秦腔在京城演出,將魏長生逐出京城。
乾隆五十五年,繼三慶班落腳京城後,又有四喜、啟秀、霓翠、春台、和春、三和、嵩祝、金鈺、大景和等班,亦在大柵欄地區落腳演出。其中以三慶、四喜、和春、春台四家名聲最盛,故有「四大徽班」之稱。
孫菊仙,18歲時選中武秀才,善唱京劇,常入票房演唱,36歲後投師程長庚。他噪音洪亮,高低自如。念白不拘於湖廣音和中州韻,多用京音、京字,聽來親切自然。
表演大方逼真,接近生活。「老生後三傑」師承各有側重,藝術風格各異,從全面權衡,譚鑫培文武昆亂不擋,藝術造詣及對京劇的發展,遠遠超過汪、孫。光緒年間,譚鑫培被稱為「伶界大王」,在劇界地位,如當年之程長庚。
1917年以來,京劇優秀演員大量涌現,呈現出流派紛呈的繁盛局面,由成熟期發展到鼎盛期,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為,梅蘭芳、余叔岩。
6. 關於周朝歷史
周朝:
由周族人(古代華夏族的一支,後完全融入漢族)建立。分西周和東周,東周又分。春秋和戰國。
周族有著悠久的歷史,長期在陝甘一帶活動,後以岐山之南的周原為主要的根據地。至公元前11世紀初,周族的力量日益強大。它一面征伐附近小國,擴充實力;一面把它的都邑從周原遷到今天長安縣灃水西岸,建成豐京。它不斷向東進逼的勢態,加劇了與商朝的矛盾。商王帝辛一度將西伯昌(文王)囚於里。周臣用美女、珍寶進獻商王,帝辛才放了西伯昌。西伯昌回到國內後,進一步加緊了伐商的准備。此時,商王朝政治腐敗,內外矛盾空前尖銳。文王認為伐商條件已成熟,臨終前囑太子發(武王)積極准備伐商。武王即位以後,出兵車300乘、士卒4.5萬人、虎賁(沖鋒兵)3000人,浩浩盪盪地向東進發。庸、蜀、羌、鬃、微、盧、彭、濮等許多小國也率兵會合。周武王在牧野誓師,歷數商紂之罪。商紂王發兵17萬與周軍對陣,但軍士們無心戰斗,前徒倒戈,引導周軍攻紂。商紂王倉惶逃遁,在鹿台自焚而死,商朝遂亡。從此,中國歷史進入了周王朝時代。
武王克商以後,基本上控制了商朝原來的統治地區,又征服了四周的許多小國。但如何牢固控制東方的大片領土,成了武王面臨的一個嚴重問題。於是,他採用「分封親戚、以藩屏周」的政策,把他的同姓宗親和功臣謀士分封各地,建立諸侯國。一個個諸侯國成為對一方土地進行統治的據點,它們對周王室也起到拱衛的作用。武王把商紂之子武庚(祿父)封於商都,藉以控制商人;封其弟管叔、蔡叔、霍叔為侯,監督武庚;又將周公封於魯、姜尚封於齊、召公封於燕。周武王死後,其子繼位。因成王年幼,由周公攝政。管叔、蔡叔對周公不滿,散布流言,說周公意在謀取王位。不久,武庚與管、蔡串通一起,並聯合東方的徐、奄、薄姑等國發動叛亂。周公調大軍東征,用了三年時間,終於平定了武庚與管、蔡之亂,殺了武庚和管叔,流放了蔡叔。東征取得全面勝利,使周王朝的統治得到鞏固。 武王滅商之後,回到鎬京,深感鎬京與新征服地區相距太遠。他意在夏人活動中心的伊洛河地區建立新的都邑。他的這一想法尚未實現,突然病逝。從寶雞出土的何尊銘文中看到,成王即位後,繼承了武王之遺志,決定在洛陽附近建一新邑,「宅茲中國」。從這里對新征服地區進行統治,可大大縮短距離。為此,成王曾派召公去洛陽附近「相宅」。不久,洛邑(成周)與武王所建的鎬京(宗周)一起,成為西周時期政治、軍事、文化的中心。為徹底鏟除殷遺民的復國夢想,成王時還將殷頑民遷至成周。
由於周公旦在宗周攝政,魯侯之爵由他的長子伯禽就封。魯的地望在今天的山東曲阜,已發現魯城遺址;姜尚所封的齊國,在今山東臨淄;召公所封的燕國在今北京房山,也已發現城址和燕侯墓地;武庚叛亂被平息後,該地封給武王之弟康叔,為衛侯,已在河南浚縣發現衛國遺址;紂的庶兄微子啟未參預武庚叛亂,他作為商族的後裔被封為宋侯,其地在今河南商丘;在衛國的西邊,還有個晉國,成王攻滅唐國後,以其地封給他的兄弟唐叔虞,在今山西翼城與曲沃交界處已發現其遺址。這些諸侯國的封地往往形成犄角之勢,互有聯系、互相制約,因而在早期階段對政治局面的穩定確曾起到一定的作用。文獻中所說「成康之際,四十年刑錯不用」,正說明成王平定武庚叛亂後,周王朝出現了一段安定的局面。 周人在經過一系列戰爭之後,控制的地域南到巴、濮、鄧、楚;北到肅慎、燕、亳;東邊到達濱海;西邊直抵甘、青。其范圍比商朝的地域還大。周王建立了比較完備的國家機器,對域內實行有效的統治。制訂的刑罰,比商代更系統。常備軍的人數比商代還多,在宗周駐有六師,在成周駐有八師。全國的土地與臣民,名義上都屬周王所有,即所謂「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所以,周王封給諸侯土地與臣民時,要舉行授土授民的儀式。所封的諸侯國,要定期朝見周王,有保衛王室的義務。他們還要向周王納貢服役(包括兵役),如果不納貢服役,就是侮慢王室,要受到懲處。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各受封者常常擅自割讓或交換土地,漸漸將土地變為私有財產。同時,隨著新開墾的土地越來越多,私田的數量也在增加。私田的出現,對以井田制為基礎的土地公有制,起到腐蝕和沖擊的作用。 西周時期的社會經濟比商代又有發展。大量使用奴隸生產,為社會提供了更多的剩餘勞動產品,促使各種手工行業得到發展。青銅業生產進一步擴大,除王室控制的青銅作坊外,諸侯國也有自己的青銅作坊。青銅產品的數量更多,用途也更廣,幾乎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青銅業的發展,推動了其它行業的興盛。文字的使用也更廣泛,除了在甲骨上契刻文字外,在上萬件銅器上都鑄刻有銘文,記錄了當時社會生活中發生的許多事件。最多的一件鑄有499個字,不亞於當時的一篇文獻。農業、畜牧、紡織、冶金、建築、天文、地理等科學技術也有不少新進展。這些成就促使人們的生產、生活都有變化。考古學家在西周晚期的墓葬中發現了人工冶制的鐵器,說明至少在西周晚期,人們已經掌握了人工冶鐵技術。這一發現,表明人在改造客觀世界的斗爭中,又掌握了一種有效的手段。
到了周厲王時,國內矛盾日趨尖銳。厲王橫徵暴斂,虐待百姓,還不讓國人談論國家政事。公元前841年,終於發生國人暴動。厲王逃到彘(今山西霍縣),國人推共伯和行天子事。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是中國歷史確切紀年的開始。周宣王繼位後,汲取教訓,改變政策;為解除戎狄的威脅,還發動了對戎狄的防禦戰爭,取得了勝利。在對荊楚、淮夷的戰事中,也取得了一些勝利,因而號稱「中興」。但是社會中各種矛盾依然存在,整個社會仍處於動盪之中。
歷史的發展總是不平衡的。商周時期中原已進入青銅時代的繁盛時期,周邊的一些地區仍相對落後一些。因此,為財富及利益所驅動,周人與其它國族的戰爭幾乎一直不斷。江漢流域是蠻族的根據地。昭王率大軍征伐南蠻,遭到蠻族的強烈抵抗,周朝軍隊幾乎全軍覆沒,昭王也死於漢水之中。這是西周早期周王朝遭到的一次嚴重失敗,從此失去了對南方各國的控制能力。穆王與宣王也曾南征,均未獲得重大的戰果。東方的夷族也時常侵擾周境,戰事不斷。噩侯馭方不堪周朝的奴役,「率南淮夷、東夷,廣伐南國東國」,一直打到成周附近,震驚朝野。周王派西六師、東八師前往作戰,仍無力抵禦。後靠同姓諸侯的兵力增援,才取得了勝利。西北方的犬戎是西周時期最重要的外患。穆王時,犬戎的勢力逐漸強大,阻礙了周朝與西北各國的往來,穆王西征犬戎,「獲其五王」,並將一批犬戎部落遷到太原,打通了周與西北各國的道路。以後,犬戎仍屢次侵犯周境。宣王之子幽王,寵愛褒姒,想殺太子宜臼,立褒姒之子伯服做王位繼承人。宜臼的母親是申侯的女兒。申侯勾結犬戎攻打周王,殺幽王於驪山之下,犬戎乘機掠走大量財寶。西周就此滅亡。宜臼靠諸侯的幫助,登上王位,是為平王。他遷居洛邑,從此,歷史進入東周時期。
7. 城市發展史起源演變和前景
到目前為止,人類在居住方式上已大致經歷了三次重大變革。第一次是前農業化時代,人類由居無定所、散若星 辰的存在方式發展到使用半永久性居舍,並小規模聚合,最終過渡到定居於鄉村聚落;第二次大的變動是在農業化時代,固定城市的出現,城市設施不斷完善,城市 規模不斷擴大;第三次是在工業化時代,城市星羅棋布,城市化浪潮勢不可擋,居住於城市成為人類生存方式的主流。
以考古發掘所得到的實物證據為依據,學術界普遍接受關於「第一批城市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出現於西亞地區,以雙支河流域中下游最為集中」的觀 點。印度河流域的城市則形成在公元前3000~前2500年左右。而我國有考古發掘證明的最早城市在河南偃師二里頭,年代約為公元前2100~前1700 年,屬較為晚近者。
考「城市」一詞,屬「城」與「市」之連用。城字最初指城牆,內者稱城,外者稱郭。《韓非子?七患》有雲:「城者,所以自守也。」《孟子?公孫丑 下》有雲:「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後引申為有城垣環衛之都邑。《詩經?瞻卬》有雲:「哲夫成城,哲婦傾城。」又引申為築城。《詩經?出 車》之「天子命我,城彼朔方」即是此意。市字之本義,乃聚集貨物進行買賣。《易?系辭下》有雲:「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後引申為交易場 所。《戰國策?秦策一》有雲:「臣聞爭名者於朝,爭利者於市。」因市多在城內,也可用以代表城邑。《漢書?梅福傳》有雲:「其後,人有見福於會稽者,變名 姓,為吳市門卒雲。」「城」「市」二字連用,最早見於《韓非子?愛民》,有「是故大臣之祿雖大,不得藉威城市;黨與雖眾,不得臣士卒」之語。於正史中最早 出處為《後漢書?法雄傳》,有「雄乃移書屬縣曰:『凡虎狼之在山林,猶人民之居城市。古者至化之世,猛獸不擾』」之語。杜甫《征夫》,有「街衢唯見哭,城 市不聞歌」之句。城市也可專指城中之市。宋人張俞有《蠶婦》詩:「昨夜入城市,歸來淚滿襟;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便是專指城中市場而言。隨著歷史發 展,城與市的功能聯系日趨緊密,作為城最初本義的城牆多已不存,即使存在亦早已不是城市外圍邊界,市的地位和作用卻直線飆升,更加突出強化;城市的數量越 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距離也越來越近。到如今,城市的定義也變為「人口集中、工商業發達、居民以非農業人口為主的地區,並成為周圍地區政治、經濟、文化 的中心的地方」。
究竟是哪些因素促成了城市的誕生?人類社會存在了上百萬年,為何偏偏在大約5000年前出現城市?城市出現的區域有何特定條件?這些都是值得我們 探討的問題。根據對城市的考古發掘和研究,學界對城市起源大致有四說。一種是「防禦說」。《吳越春秋》有雲:「築城以衛君,造郭以衛民。」前已述及,過去 的皆有城牆,且大多不止一重,因而有內城、外城之別。內城皇帝高官居之,外城則居住平民百姓。建築城郭的主要目的防禦外敵侵犯。同時兼有防禦水患之意義, 這是從軍事和安全形度闡釋城市起源。第二種是「集市說」。此說突出「市」的功能,認為隨著社會生產發展,人們手裡有了多餘的農業畜牧業產品,需要集市進行 交換,後逐漸固定,聚集者越來越多,就先有「市」,後來將周圍建牆圍起,便又有「城」,則城市就此形成。這是從經濟學角度闡釋城市起源。第三種是「分工 說」。認為隨著生產力不斷發展,社會內部出現了行業分工,一部分人專門從事手工業、商業,一部分專門從事農業。從事手工業和商業者需要場所進行生產和交 換。所以城市應運而生。這是從社會學角度闡釋城市起源。第四種是「廟宇說」。認為如果沒有對權威的尊重、對某種場所的依附及對他人權力的服從,城市就不可 能存在。能夠使遠比一個家族更大的社會群體凝聚在一起的力量就是宗教崇拜。比如中東地區伊斯蘭教城市就是靠清真寺的出現發展而來。先有廟宇,然後拱衛之而 出現其他設施,包括市場、居所,再築城,這便是「廟宇說」。是從宗教學角度解釋城市的出現。以上四種理論都有事實依據,但城市的出現與發展往往是以上幾個 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城市的出現,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其對產生條件有客觀方面的要求。首先就是要有充足的水源。春秋時,齊國大政治家管仲曾雲:「水 者何也?萬物之本原,諸生之宗室。」在《管子?乘馬》中,他明確指出,「凡立國都,非於大山之下,必於廣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溝防省。因 天材,近地利。」就是說,凡營造國都,不建在大山之下,也一定要建在大河的近旁。高的地方不可近於乾旱地區,以保證用水的充足;低的地方不可近於水窪地 帶,以節省溝堤的修築。一定要依靠自然資源,憑借地勢之利建設城市。 管子闡明了建設國都,建設城市的基本原則,這也是歷史上建設城市經驗的總結。只要打開地圖,我們就可以看到,古往今來,城市大都建在江河之畔,湖泊之側, 或者是地下水資源豐富的地方。其二,交通條件亦屬十分重要的因素。貨物交換、市場運作離不開運輸,而運輸效率則明顯受制:於地理因素。所以城市或建立於平原 開闊地帶,或依山而建,但有通路與外界聯系,大型城市必是交通樞紐,四通八達。其三,周邊地區物產狀況。城市人口多不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生活資料需要周邊 人口提供。所以周邊物產狀況直接決定了城市是否能夠存在,和其存在規模,發展極限。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人口對城市產生的作用至關重要。沒有 人,城市便會變為死城而消失。城市周邊地區的人口和城內人口要在合理比例的范圍之內。人口的稠密度決定鄉村能否養活城市。當然,生產力越發達,科學技術越 先進,人類克服客觀困難的能力越強,人類建立城市所受上述某種因素制約的程度就會越小。但人類也絕非萬能,因為克服自然因素的過程無疑會增加成本,破壞自 然生態系統,近則承受不起經濟的壓力,遠則招致大自然的懲罰。以筆者只見,近年來北京惡性膨脹的趨勢若不遏止,大自然的懲罰為時不遠矣。
8. 崑曲的發展史
崑曲發源於600多年前,由崑山人顧堅草創。到明代嘉靖年間,傑出的崑曲音樂家、改革家魏良輔對崑山腔進行大膽改革,吸收了當時流行的餘姚腔、弋陽腔、海鹽腔的特點,形成了新的聲腔,廣受歡迎。因為這種腔調軟糯、細膩,好像江南人吃的用水磨粉做的糯米湯團,因此起了個有趣的名字,叫「水磨調」,這就是今天的崑曲。
2001年5月18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單,共有19個申報項目入選,其中包括中國的崑曲藝術,中國成為首次獲此殊榮的19個國家之一。
(8)聚辰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藝術特色
昆劇作為一個曾經在全國范圍內有著巨大影響的劇種,在歷盡了艱辛困苦之後,能奇跡般地再次復活,這和它本身超絕的藝術魅力有緊密關系,其藝術成就首先表現在它的音樂上。
昆劇行腔優美,以纏綿婉轉、柔漫悠遠見長。在演唱技巧上注重聲音的控制,節奏速度的頓挫疾徐和咬字吐音的講究,場面伴奏樂曲齊全。
崑曲藝術節
中國昆劇藝術節創辦於2000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江蘇省人民政府、蘇州市人民政府主辦,文化部振興昆劇指導委員會、江蘇省文化廳、蘇州市文化局、崑山市人民政府承辦,中國昆劇研究會以及有關資助單位協辦。中國昆劇藝術節以保存和發展昆劇藝術,增進世界各國昆劇愛好者的溝通為宗旨。
9. 周朝歷史
周武王滅商建周,後來成康兩王於民修養發展農耕,後來昭穆二王多戰事多回沖突,我記不得是昭王還答是穆王回軍途中還淹死了。後來的厲王上台不得了,可是繼桀紂之後第三任暴君後來還被趕跑了,接著就是召公和周公執政的共和時期,後來宣王回來替自己老子贖罪重新做人。有出現了短暫的宣王中興,之後就是著名的烽火戲諸侯的周幽王啦,不過真正令他亡國的是不顧外戚勢力強行廢太子而立褒姒的兒子這才讓犬戎幹掉。之後就進入東周時代,東周我就不清楚了,因為基本上大事都輪不著周天子,我就記得周平王動遷還有周威烈王冊封三家分晉的韓趙魏三國的合法性,周威烈王也正是春秋和戰國的轉折點。這些是我個人手工。忘採納
10. 王姓歷史的起源
王姓的起源是一個復雜的問題,我回答了,你看了,你仍然不知今天的「王」是哪一「王」。肯定的是所有的王姓都是王(封國)族的後代。
王姓的來源和演變
構成漢族王姓主要有四大來源:子姓、姬姓、媯姓和外族改姓。
第一支源出子姓。商朝末年,紂王的叔父比干與箕子、微子一起被稱為商末"三仁"。紂王荒淫無道,比干多次犯顏強諫,反遭殺害。其子孫因為是王子的後裔遂以王為氏,子姓王氏的歷史有3100年。歷先秦、至漢唐,子姓王氏一直居於河南地區,形成著名的汲郡王姓望族,後來散播到甘肅、山東、河北和山西等地。
第二支系自姬姓。周武王滅商,定都鎬,史稱西周。傳21世至周靈王(公元前571一前545年在位),國都成周,即今河南洛陽,已是東周時代。周靈王之子太子晉,也稱王子晉或王子僑,因直諫而被廢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職,時人因其是王族的後代便稱其為"王家",從此,這支族人遂以王為氏。至第八代孫王錯拜魏國將軍,這支王姓重新貴顯。先秦時期,這支王姓一直活躍於河南洛陽一帶。秦末漢初,秦朝武城侯王離之子王元和王威,為避戰亂分別涉遷到山東琅琊和山西太原,最終發展成天下最著名的琅琊和太原兩大王姓望族,是王姓中最大群體。姬姓王氏至少有2600年的歷史。
姬姓王還有三個分支。周武王之弟畢公高封於畢國,春秋時其裔孫畢萬為晉國司徒,功高位重而封於魏,戰國時魏、韓、趙三家瓜分晉國。後裔中最有威名的是戰國時代"四君子"之一的信陵君魏無忌。秦滅魏後,魏無忌之孫魏卑子逃入山東泰山,漢初,魏卑子奉詔進京做官,封為蘭陵君。當時因其是王家之後,稱其族為"王家",從此以王為姓。這支姬姓王氏大約有2200年的歷史。
另一分支源出春秋初周平王之後。周平王在位51年(公元前770一前720年),太子早夭,周平王死後,由其孫姬赤繼位,但姬赤的胞弟姬林奪了王位,史稱周桓王。姬赤出奔晉國,子孫以其曾為王者而改姓王。一直到唐朝,這支姬姓王一直生活在山西臨猗一帶。史稱河東猗氏王姓,也有2700年的歷史了。
再一分支為東周考王(公元前440一前426年在位)的胞弟桓公揭之後,桓公揭封於王城,古城在今洛陽王城公園。其封地雖小但處於東周王城的西部,史稱其為西周桓公。國亡之後,子孫遷到河南伊川和臨汝,以居王城改姓王,後來稱為王城王氏。這支王姓也有2400年的歷史了。
各姬姓王是王姓的最大的組成,據估計全國有家譜的王姓90%出自姬姓王。
第三支源自媯姓。奉虞舜為祖先的媯姓王是王姓中重要的一支。戰國七雄之一齊國為秦所滅,秦末項羽封齊王田建的長孫田安為濟北王,隨後項羽為劉邦所滅,田安也隨之失去了王位,子孫遂改田姓為王姓。這支王姓以北海和青州為郡望,一直以山東原齊國的土地為活動領地,也有2300年的歷史。
第四支源自外族。王姓大家族中融入了大量的外族的血液,最著名的外族用王姓的有:漢時匈奴人,西羌鉗耳氏族,南北朝高麗拓王氏族,鮮卑族烏九人,隋唐時西域月支國胡人,唐朝回紇族阿布思氏族,契丹人,金時女真人完顏氏、耶律氏、夾谷氏,北宋西夏國黨項人,元時蒙古人,清時滿洲八旗完顏氏、伊喇氏等氏族。這些外族王姓隨著時間的推延多數同化為中國北方的漢族王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