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呂劇的歷史發展概況和基本特點
呂劇源流沿革
呂劇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定名的新劇種,但其表演藝術形式卻經歷了長期的發展歷程。早在清代中葉,山東南部農村就出現了一種名叫「小曲子」的小曲連唱體曲藝形式。因其主要伴奏樂器為洋琴(洋琴),故又稱「揚琴」、「洋琴」。歷史上揚琴曾廣泛流行於古黃河下游地區的河南、江蘇、安徽的北部、河北的南部以及東北的個別市縣。在山東最先流傳於魯西南,並逐漸向北(濟南及惠民地區)、向東(青島、煙台)延續擴展,約有二百年歷史。在發展過程中,受到不同地區的語言、風俗的影響,逐漸形成為南路、北路、東路琴書三大流派。各自叫法也不盡相同,如東路琴書藝人商業興自稱本路琴書為「改良揚琴」;北路琴書創始人鄧九如自稱「文明揚琴」。到一九三三年鄧九如在天津電台播音時,才定名山東琴書。 光緒初年,廣饒縣(舊稱樂安)北部一帶的農民,為躲避災荒,常隨身攜帶墜琴、節子板等樂器,外出賣藝求生。開始以唱琴書小段為主,或順口編些有趣的故事,邊耍邊唱。後來,他們不斷吸收戲曲唱腔和民間小調來豐富自己的表演內容和形式。如東寨村的張蘭田、張志田兄弟倆,就曾去安徽風陽拜師學藝。當地流行的鳳陽歌對琴書的表演藝術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藝人們在長期的演唱實踐中,不斷追求新的藝術形式。一些擅長唱工的藝人,在長期的表演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唱腔特點。如廣饒縣西商村的藝人商業興和妻子關雲霞,長期在煙台、青島一代演唱,逐漸形成自己的演唱形式,成為東路琴書藝術的代表人物;而擅長人物表演的藝人,則致力於創造新的表現形式來吸引觀眾。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冬,以東路琴書藝人時殿元為首的同樂班,嘗試著將《王小趕腳》改為化妝演出,用竹、紙、布紮成驢形,加以彩繪,一演員身綁彩驢,做騎驢狀;一演員執鞭趕驢;另有藝人操墜琴、揚琴、竹板等樂器伴奏,演員在音樂聲中載歌載舞。此種表演形式別開生面、生動活潑,初次演出便獲成功。由於《王小趕腳》首次採用驢形道具,群眾又稱此類戲為「驢戲」。此後,時殿元又陸續將一些琴書篇目改為化妝演出,所到之出,表演深受群眾喜愛。 在常年的流動演出中,化妝揚琴藝人經常和京劇、五音戲、河北梆子等劇種的班社在同一集鎮演出,甚至出現「兩合水」、「三合水」(兩個或三個不同劇種同台演出)的情況。這種演出方式對促進化妝揚琴在劇目、表演、唱腔、舞台裝扮、音樂等方面與其他劇種的借鑒融合和創新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其逐漸從簡單的化裝演出發展成為比較完整的戲曲形式。演出的劇目也從「對子戲」、「三小戲」擴大到本戲和連台本戲;演出的場所也由盤凳子到進入茶園、劇場。1917年(民國六年),由廣饒縣化妝揚琴藝人張鳳輝等人組成的車里班首先進入濟南市演出。此後,不少劇班也紛紛進入濟南城表演。有的班社還經常到煙台、青島甚至東北的大連、長春、哈爾濱等城市演出,進一步擴大了該戲的影響。當時較有影響的班子有黃家班、父子班、同樂班、慶和班、共和班等。 抗日戰爭爆發後,該劇種陷入困境。原在濟南城演出的劇團也因演出每況愈下,導致班社萎縮,藝人生活難以為繼。多數藝人返回家鄉,剩下的藝人湊成一個「義和班」維持演出,勉強度日。抗戰勝利後,演出狀況並未好轉,反而愈加蕭條。「義和班」也於1946年末解散,藝人被迫改行,另尋出路。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化妝揚琴劇種獲得了新生。從1950年起,山東省文聯地方戲曲研究室組織對本省地方戲曲藝術進行了發掘、整理、試驗、推廣,並以化妝揚琴作為改革的重點,選擇《小姑賢》為實驗劇目。此後,藝人們向山東梆子學習,演出了《藍橋會》。在學習傳統劇目的基礎上,又將現代題材的小說《李二嫂改嫁》改編演出。這期間,由義和班改組成的濟南化妝揚琴劇團也編演了《張大有被騙》、《王秀鸞》等戲,打開了呂劇現代戲的大門。這些改編劇目的上演使化妝揚琴的影響日益擴大,並涌現出郎咸芬、林建華、王俊英等一批著名演員。1953年山東省呂劇團成立後,繼續進行劇目的改革創新工作,先後整理加工了《姊妹易嫁》(《逼婚記》)等傳統劇目,編演了《光明大道》等現代戲。1954年,在華東區戲劇觀摩會演上,《李二嫂改嫁》、《光明大道》、《王定保借當》、《小姑賢》分別獲獎。《李二嫂改嫁》和《借年》於1957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成黑白影片;《兩壠地》於1965年由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攝製成黑白影片。 「文化大革命」期間,呂劇被禁演。1976年以後,呂劇復興。《半邊天》於1976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攝製成彩色影片;《逼婚記》於1979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攝製成彩色影片;《張王李趙》於1982年獲全國劇本獎。 1979年,廣饒縣呂劇團、墾利縣呂劇團開始上演傳統劇目。1982年,廣饒縣呂劇團為配合計劃生育宣傳趕排新劇《合家歡》,在縣內外巡迴演出。1987年,利津縣京劇團更名為利津縣呂劇團。1984年,東營市文化局組織部分文藝工作者,專門開展呂劇研究,深入農村走訪老藝人,搜集史料。1985年冬,召開「呂劇史料座談會」,邀請20多名呂劇老藝人參加。1986年春,又邀請14名老藝人進行仿演錄像。在此基礎上,於1987年編纂完成《東營市呂劇音樂集成》書稿,於1988年底編纂完成《呂劇起源與發展東營市史料匯編》。這兩部書稿是呂劇研究方面的重要成果。在編纂過程中,得到山東省文化廳有關領導、 山東省呂劇界許多專家和名演員 (如李漁、郎咸芬) 的熱情指導與幫助。1991年3月5~8日,舉辦「東營市首屆呂劇匯演」,全市有8個代表隊、240人參加,分專業和業余兩個組進行匯演,演出新創劇目12個。1994年,以廣饒縣呂劇團為基礎,成立「東營市呂劇團」。至1995年底,全市先後有15名呂劇演員獲省優秀演員稱號。
藝術特點
呂劇音樂是在從民間俗曲演變而來的「坐腔洋琴」的基礎上逐漸發展而成。其最為突出的特點是:
既是「戲曲」又是「曲藝」 。其唱腔以板腔體為主,兼唱曲牌。曲調簡單朴實、優美動聽、靈活順口、易學易唱。基本板式有「四平」、「二板」(包括「垛子板」和「流水」)、「娃娃」三種。 呂劇的伴奏樂器分文場和武場。文場主要樂器是墜琴、揚琴,其次為二胡、三弦、琵琶、笛子、嗩吶等,可視劇情酌情增減。新中國成立後又增加了一些西洋管弦樂器。伴奏多採用「學舌」(對位)形式。如二板伴奏模仿唱腔一句,四平伴奏模仿唱腔的下半句或尾腔。武場伴奏樂器主要有皮鼓、板、大鑼、小鑼、大鐃鈸、堂鼓、打鼓等。鑼鼓經均自京劇等劇種吸收。 呂劇的演唱方法,男女腔均用真聲為主,個別高音之處則採用真假聲結合的方法處理,聽起來自然流暢。呂劇的唱腔講究以字設腔,以情帶聲,吐字清晰、口語自然。潤腔時常用寫滑音、顫音、裝飾音,與主要伴奏樂器墜琴的柔音、顫音、打音、泛音相結合,以及上下倒把所自然帶出的過渡音、裝飾音渾然一體,使整個唱腔優美順暢。 呂劇使用的語言屬北方語系的濟南官話。其重字規律和讀音咬字方法都與普通話多有近似之處。呂劇傳統劇目的舞台道白,是以濟南官話為標準的基礎上偏重於上韻;而現代戲的道白則直接使用濟南官話,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在表演中,呂劇善於運用通俗易懂、形象生動的群眾語言作為劇詞,並以此來塑造人物形象。
B. 呂劇的發源地在哪
呂劇是山東省主要的地方戲曲劇種,是我國戲曲藝術百花園中的一支奇葩。它以純朴生動的語言,優美悅耳的唱腔,豐富多彩的音樂語匯而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
呂劇是由民間說唱藝術山東琴書演化而來的,自成戲至今,已有百餘年的發展歷史。呂劇發源於東營區牛庄鎮時家村,始成於1900年。當時被藝人稱為"化妝揚琴",而民眾則以"驢戲"、"捋戲"或"小戲"等稱之。
藝術源於勞動,源於生活。呂劇這一民間藝術所以發源於時家村,有其特殊的歷史背景和地域條件。時家村地處入海口處,時常受到黃河泛濫的威脅,黃河每一次決堤,都給沿黃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人們拖兒帶女,背井離鄉,以四處乞討為生。洪水使人們飽受苦難,苦難讓人們聰明起來。漸漸地人們把伸手乞討改為唱著小曲求舍,由單純乞討變為藝術與食物的交換,使少數人由討飯人變為早期的鄉間流浪藝人。這些民間藝人在走村串鄉中,學到了外地的許多曲調,將其揉合到自己創作的曲調中,逐步形成了呂劇藝術。
呂劇藝術的創始人之一時殿元,是時家村人,自幼就唱著小曲討飯。約在1887年前後,時殿元曾到被稱為"戲窩子"的菏澤地區學習琴書,技藝大進。1893年,時殿元與徒弟組成山東琴書班社,起初在廣饒、博興、惠民一帶,後來經常活動在淄博、濰坊和膠東一帶,有時還遠到省外演出。所到之處,聲名鵲起,深受歡迎。1900年,時殿元將琴書段子《王小趕腳》改編為化妝戲演出,因為《王小趕腳》以"驢"為道具,群眾就稱其為"驢戲",這就是呂劇的雛形。新中國成立後,黨和國家對戲曲藝術高度重視,1950年政務院發出了《關於戲曲改革工作的指示》。山東省政府在貫徹這一指示時,委託省文聯對各地戲曲劇種進行調查,把化妝琴書作為有代表性的劇種進行重點改革,以便推動全省戲改工作。通過對《小姑賢》、《蘭橋會》等傳統戲的加工改革,使這一藝術形式得到了極大提高。特別是創作現代戲《李二嫂改嫁》以後,開創了呂劇藝術的發展時期。因為對呂劇藝術沒有一個正式名稱,就請當時的省文聯副主席陶鈍為其起名,陶鈍就把"魯"字贈送他們,稱之為"魯劇"。時任省文化局長的王統照認為欠妥,他取我國古代音樂十二律中"六呂"之"呂"字,稱為"呂劇",喻其有"黃鍾大呂"之聲,又能諧民間"驢戲"之音,得到大家的贊同,為呂劇正式定了名。
呂劇是東營人民為祖國的戲曲事業做出的特殊貢獻,是民間藝術的精粹。東營以呂劇故鄉而聞名於世,如今的呂劇,在東營家喻戶曉,人人愛唱。"一聽劇團進了庄,男女老少著了慌,大嫂在灶前忙做飯,餅子貼在了門框上",就是人們熱愛呂劇的真實寫照。呂劇已成為黃河口文化的一個品牌。
C. 呂劇的簡介
呂劇又稱化裝揚琴、琴戲, 中國八大戲曲劇種之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版流行於山東和江蘇、權安徽、東北三省部分地區,起源於山東以北黃河三角洲,由山東琴書演變而來, 迄今有100多年歷史,1900年前後搬上舞台。
呂劇音樂屬於板腔體,主要伴奏樂器是墜琴、揚琴、三弦、琵琶,稱「呂劇四大件」。[2]它以淳樸生動的語言,優美悅耳的唱腔,豐富多彩的音樂語匯而深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
呂劇的角色行當體制是按照生、旦、凈、丑四大行當劃分的。
呂劇的劇本大致可分兩種:一種是小戲,是它的基本戲;另一種是連台本戲,多根據鼓詞、小說和琴書的腳本改編。
D. 關於戲劇和呂劇的知識……(急需!1小時內)
呂 劇
呂劇,又名「化裝揚琴」、「琴戲」,流行於山東和江蘇、安徽部分地區,起源於山東以北黃河三角洲,由山東琴書演變而來,迄今有100年歷史。最初的呂劇班大都走鄉串村,演出於田間地頭,影響甚小。1910年前後搬上舞台。1953年山東省呂劇院成立之後,才使呂劇成為遍及山東、享譽全國的劇種。
呂劇屬於鄉村藝術,演農家事,唱農家情,角色多是小生、小旦、小丑,唱詞和道白取自民間用語。伴奏樂器以墜胡、二胡、三弦為主。
傳統劇目有《畫龍點睛》、《姊妹易嫁》、《李二嫂改嫁》、《借妻》、《石龍灣》等。
代表人物有郎咸芬等。
1、崑曲
崑曲,又稱「崑腔」、「昆劇」,是一種古老的戲曲劇種。它源於江蘇崑山,明中葉後開始盛行,當時的傳奇戲多用崑曲演唱。除了保持早期崑曲特色的南昆外,還在全國形成許多支脈,如北方的昆弋、湘昆、川昆等。崑曲的風格清麗柔婉、細膩抒情,表演載歌載舞、程式嚴謹,是中國古典戲曲的代表。
2、高腔
高腔,是對一種戲曲聲腔系統的總稱。它原被稱為「弋陽腔」或「弋腔」,因為它起源於江西弋陽。其特點是表演質朴、曲詞通俗、唱腔高亢激越、一人唱而眾人和,只用金鼓擊節,沒有管弦樂伴奏。自明代中葉後,它開始由江西向全國各地流布,並在各地形成不同風格的高腔,如川劇高腔、湘劇高腔、贛劇高腔等 。
3、梆子腔
梆子腔,是對一種戲曲聲腔系統的總稱。它源出於山西、陝西交界處的「山陝梆子」,特點為唱腔高亢激越,以木梆擊節。然後,它向東、向南發展,在不同地區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東梆子等。
4、京劇
京劇,也稱「皮黃」,由「西皮」和「二黃」兩種基本腔調組成它的音樂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調(如柳子腔、吹腔等)和崑曲曲牌。它形成於北京,時間是在 1840年前後,盛行於20世紀三、四十年代,時有「國劇」之稱。現在它仍是具有全國影響的大劇種。它的行當全面、表演成熟、氣勢宏美,是近代中國戲曲的代表。
5、評劇
評劇,清末在河北灤縣一帶的小曲「對口蓮花落」基礎上形成,先是在河北農村流行,後進入唐山,稱「唐山落子」。20世紀20年代左右流行於東北地區,出現了一批女演員。20世紀30年代以後,評劇在表演上在京劇、河北梆子等劇種影響下日趨成熟,出現了白玉霜、喜彩蓮、愛蓮君等流派。1950年以後,以《劉巧兒》、《花為媒》、《楊三姐告狀》、《秦香蓮》等劇目在全國產生很大影響,出現新鳳霞、小白玉霜、魏榮元等著名演員。現在評劇仍在河北、北京一帶流行
6、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即流行於河北、北京一帶的梆子戲,它源於山、陝交界處的山陝梆子,經由山西傳至河北,結合河北與北京方言而形成。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擊節的特點,唱腔高亢激越,善於表演悲劇情節。河北梆子著名劇目有《蝴蝶杯》、《轅門斬子》、《杜十娘》等
7、晉劇
晉劇,又名「中路梆子」,系由山西、陝西交界的山陝梆子發展至山西,結合山西語言特點而形成。現流行於山西中部及內蒙、河北一帶。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擊節的特點,音樂風格在高亢之餘,也有柔婉細膩的一面。表演通俗質朴。著名劇目有《打金枝》、《小宴》、《賣畫劈門》等。
8、蒲劇
蒲劇,又名「蒲州梆子」,系由山西、陝西交界的山陝梆子發展而成,一說此即為原來的山陝梆子。現流行於山西西南部及陝西、河南一帶,在聲腔上近似於秦腔,語言也用陝西方言。著名劇目有《掛畫》、《殺狗》、《殺驛》等。
9、上黨梆子
上黨梆子,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系由山西西南部的「蒲州梆子」發展而成,流行於山西東南部上黨一帶。其聲腔除梆子腔外,也兼唱崑曲、皮黃、羅羅腔等。劇目有《三關排宴》、《東門會》等。
10、雁劇
雁劇,也稱「北路梆子」,由「蒲州梆子」發展而來,流行於山西北部及河北張家口、內蒙古一帶。據說它對河北梆子的形成有很大影響。劇目有《血手印》、《金水橋》等。
11、秦腔
秦腔,陝西省地方戲,也叫「陝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約形成於明代中期。其表演粗獷質朴,唱腔高亢激越,其聲如吼,善於表現悲劇情節。劇目有《蝴蝶杯》、《游龜山》、《三滴血》等。
12、二人台
二人台,流行於內蒙古、山西及河北張家口一帶的戲曲劇種,在內蒙民歌及山西民間小調基礎上形成,後來又吸收晉劇的表演成份而漸漸成熟。表演生活氣息濃郁,曲詞通俗。劇目多為表現農村生活的小戲,如《走西口》、《五哥放羊》等。
13、吉劇
吉劇,流行於吉林省的戲曲劇種。20世紀50年代在東北「二人轉」的基礎上發展而成,曲調輕快、詞句通俗、表演質朴火爆,劇目有《燕青賣線》、《包公賠情》等。
14、龍江劇
龍江劇,流行於黑龍江地區,20世紀50年代在東北「二人轉」、拉場戲、影戲及當地民歌基礎上形成,表演輕松幽默,曲詞通俗。劇目有《雙鎖山》、《荒堂寶玉》等。
15、豫劇
豫劇,又稱「河南梆子」。明代末期由傳入河南的山陝梆子結合河南土語及民間曲調發展而成,現流行於河南、河北、山西、山東等省份。原有豫東調、豫西調、祥符調、沙河調四大派別,現以豫東、豫西調為主。出現過常香玉、陳素珍、崔蘭田、馬金鳳、閻立品等著名旦角演員。劇目有《穆桂英掛帥》、《紅娘》、《花打朝》、《對花槍》和現代戲《朝陽溝》等。
16、越調
越調,河南地方劇種,流行於河南及湖北北部地區,因以「四股弦」為主要伴奏樂器,所以也稱「四股弦」。音樂為板腔體為主,也唱曲牌。著名演員有申鳳梅等。劇目有《收姜維》、《李天保招親》、《諸葛亮弔孝》等。
17、河南曲劇
河南曲劇,河南省地方劇種,流行於河南省及湖北西北部地區,由曲藝「河南曲子」發展而成。唱腔輕柔婉轉,以悲劇內容見長。劇目有《卷席筒》、《陳三兩》、《花亭會》等。(
18、山東梆子
山東梆子,山東省地方劇種,流行於山東荷澤一帶,因其地古稱「曹州」,故又名「曹州梆子」。此梆子系由山陝梆子經由河南再傳入山東,歷經變化而形成。主要劇目有《牆頭記》等。
19、呂劇
呂劇,山東省地方劇種,流行於山東中部及江蘇、河南一帶。20世紀初由民間說唱藝術「山東琴書」發展而成,1950年定名為「呂劇」。呂劇表演富於生活氣息,通俗質朴,唱腔曲調簡單,易學易唱。所以呂劇在廣大農村影響很大。劇目有《王定保借當》、《小姑賢》和現代戲《李二嫂改嫁》等。
20、淮劇
淮劇,江蘇省地方劇種,流行於江蘇、上海及安徽等地區。它起源於江蘇民間小戲,後又吸收徽劇的藝術因素而逐漸發展成熟。其表演粗獷樸素。劇目有傳統戲《女審》、《三女搶板》和新編戲《金龍與蜉蝣》等
21、滬劇
滬劇,流行於上海一帶的地方劇種,源於上海浦東的民歌,後形成上海灘簧調,又受到蘇州灘簧的影響。20世紀30年代以文明戲的形式在上海演出,並定名為滬劇。劇目多為現代題材,如《啼笑姻緣》、《羅漢錢》、《蘆盪火種》等。
22、滑稽戲
滑稽戲,流行於江蘇、上海、浙江等地的戲曲劇種。源於上海的「獨角戲」,後發展為滑稽戲,曲調駁雜、表演滑稽。主要劇目有《三毛學生意》、《一二三齊步走》等。
23、越劇
越劇,流行於浙江一帶的地方劇種。它源出於浙江嵊縣的「的篤班」,1916年左右進入上海,以「紹興文戲」的名義演出。先以男演員為主,後變為以女演員為主。1938年後,使用「越劇」這一名稱。1942年以袁雪芬為首的越劇女演員對其表演與演唱進行了變革,吸收話劇崑曲的表演藝術之長,形成柔婉細膩的表演風格。出現袁(雪芬)派、尹(桂芳)派、范(瑞娟)派、傅(全香)派、徐(玉蘭)派等眾多藝術流派。越劇劇目有《祥林嫂》、《梁山伯與祝英台》、《紅樓夢》、《五女拜壽》、《西廂記》等。
24、婺劇
婺劇,流行於浙江金華一帶的地方劇種,又名「金華戲」。它是一個多聲腔劇種。其聲腔由高腔、崑曲、灘簧、徽調等組成,各有其劇目及表演特色。劇目有《僧尼會》、《牡丹對課》、《斷橋》等。
25、紹劇
紹劇,流行於浙江紹興、寧波一帶的地方劇種,形成於明末。以「三五七」、「二凡」為主要聲腔,表演上以武戲見長,風格粗獷、朴實。劇目有《三打白骨精》、《龍虎鬥》、《吊無常》等。
26、徽劇
徽劇,流行於安徽、江蘇等地區的戲曲劇種,形成於清代中期,系多聲腔的劇種,主要聲腔為拔子、吹腔、二黃,也兼唱崑曲、高腔和西皮。1790年,徽班進京為乾隆慶壽,後演變為京劇。劇目多為歷史題材,如取材於《三國演義》的《水淹七軍》等。
27、黃梅戲
黃梅戲,起源於安徽的戲曲劇種,流行於安徽、江西及湖北地區。它的前身是黃梅地區的採茶調,清代中葉後形成民間小戲,稱「黃梅調」,用安慶方言演唱。20世紀50年代在嚴鳳英等人的改革下,表演日趨成熟,發展成為安徽的地方大戲。著名劇目有《天仙配》、《牛郎織女》、《女駙馬》等。
28、閩劇
閩劇,流行於福建地區的戲曲劇種。興起於明中葉,到清代時已基本形成,只是規模較小。20世紀初愛京劇影響規模漸大,聲腔基本完備,包括逗腔、洋歌、江湖、小調和板歌五種。劇目有《煉印》、《天鵝宴》等。
29、莆仙戲
莆仙戲,福建地方戲,舊稱「興化戲」,明中葉時已完全成熟,流行於莆田、仙游一帶。音樂為曲牌體,表演頗具古意,典雅抒情。劇目有《張協狀元》、《團圓之後》、《春草闖堂》等。
30、梨園戲
梨園戲,一種歷史久遠的戲曲劇種,可看成戲曲的「活化石」。它保存了很多宋元時期的南戲,如《朱文走鬼》、「荊、劉、拜、殺」等。20世紀50年代後,又編演了《董生與李氏》、《節婦吟》等劇目。
31、高甲戲
高甲戲,流行於福建晉江、龍溪一帶,起源於清代中期,後吸收了梨園戲的表演因素及劇目,漸成規模。20世紀20年代又受到京劇的影響,漸漸成熟。它以丑角為主要行當,表演狀如牽線傀儡,很有特色。劇目有《連升三級》、《金魁星》等。
32、贛劇
贛劇,流行於江西省東北部的戲曲劇種,由明代的弋陽腔發展而來,系由弋陽腔、青陽腔、崑腔、亂彈等多種聲腔組成的劇種。劇目有《竇娥冤》、《荊釵記》、《珍珠記》、《還魂記》等。
33、採茶戲
採茶戲,流行於江西各地的戲曲劇種,主要由當地茶農採茶時所唱的歌曲小調結合民間歌舞發展而成。江西採茶戲分分東、南、西、北、中等不同路子,在表演上各具特色。劇目有《孫成打酒》等。
34、漢劇
漢劇,一般指流行於湖北、河南、陝西等地的戲曲劇種,源出湖北地區,舊稱「楚調」或「漢調」,主要聲腔是西皮腔,兼唱二黃腔,迄今為止已有近三百年歷史。主要劇目有《宇宙鋒》、《二度梅》、《審陶大》等。又,在湖南常德和廣東也都有漢劇,均為多腔劇種,與湖北漢劇迥然不同。
35、湘劇
湘劇,即湖南省的地方戲曲劇種,流行於長沙、湘潭一帶,源出於明代的弋陽腔,後又吸收崑腔、皮黃等聲腔,形成一個包括高腔、低牌子、崑腔、亂彈的多聲腔劇種。劇目以高腔、亂彈為主,如《琵琶記》、《白兔記》、《拜月記》等。
36、祁劇
祁劇,又稱「祁陽戲」,流行於湖南祁陽、邵陽一帶,源出明代弋陽腔,聲腔以高腔為主,兼唱崑曲、彈腔。劇目有《目連傳》、《精忠傳》、《夫子戲》、《觀音戲》等。
37、湖南花鼓戲
湖南花鼓戲是對湖南各地花鼓、花燈戲的總稱,其中包括長沙花鼓、岳陽花鼓、常德花鼓、衡陽花鼓、邵陽花鼓等,它們各有不同的舞台語言,形成了各自的風格。花鼓戲的表演朴實、歡快、活潑,行當以小生、小旦、小丑為主,長於扇子的毛巾的運用。劇目有《打鳥》、《劉海砍樵》等。
38、粵劇
粵劇,流行於廣東、香港、東南亞等粵語語言區。形成於清初,由外地傳入的高腔、崑腔、皮黃、梆子等聲腔與當地民間音樂結合而成。音樂為板腔體、曲牌體兼用。劇目有《搜書院》、《關漢卿》等。
39、潮劇
潮劇,流行於廣東汕頭、福建南部及台灣等地區。主要受外地傳入在弋陽腔、崑腔及漢調的影響,形成於明代中葉,在劇目中保留了很多宋元作品,如《陳三五娘》、《掃窗會》、《蘆林會》等。
40、桂劇
桂劇,流行於廣西東北部及湖南南部地區,明末清初時形成,唱腔以皮黃為主,兼唱崑腔、高腔、吹腔等腔調。劇目有《搶傘》、《拾玉鐲》、《櫃中緣》等
41、彩調
彩調,原名「調子
E. 求教:什麼是現代呂劇
山東呂劇
呂劇是山東的地方戲。
呂劇是在山東琴書的基礎上發展演變成為一個劇種的。大約是在1900年冬,山東廣饒琴書藝人時殿元借鑒京劇藝術形式,第一次將琴書段子《王小趕腳》改為化裝演出,引起轟動,這便是呂劇最初的表演形式。如此說來,呂劇這個地方劇種迄今已有百年歷史了。
關於呂劇的劇名,曾有若干說法。一種說法是:呂劇的開山劇目《王小趕腳》,劇中的主要道具是紙扎的毛驢,所以剛開始呂劇也稱「驢劇」。另一種說法是:呂劇擅長表現男女愛情、家庭倫理,多與兩口子有關,也稱「侶戲」。再一種說法是:古代二十五戶為一閭,而這種戲尤以表現鄰里生活見長,所以也稱「閭劇」。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繼承發展,到新中國成立前夕,呂劇藝術雖然已經比較成熟,但仍然沒有一個統一的劇名。五十年代初,在考慮為呂劇定名時,有人提議叫「魯劇」,時任山東省文化廳副廳長的我國著名作家王統照先生認為欠妥,建議取我國古音樂十二律中「六呂」的「呂」字,同時,又諧「驢」、「侶」、「閭」之音,稱呂劇。這個提議得到認同。
由於呂劇的題材多表現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加之唱腔多以下行腔為主,委婉纏綿,長於抒情,特別擅長表現女性的內心世界,所以無論專業劇團還是業余劇組,無論傳統劇目還是現代題材,女性永遠是呂劇的忠實觀眾。因此,在山東農村,呂劇又有一個不雅的綽號:「拴老婆的橛子」。隨著劇情的發展,那熟悉的劇中人物,那親切的山東方言,那或如泣如訴,或歡快流暢的唱腔,無不令觀眾時而拍巴掌,時而抹眼淚,真正是如痴如醉。逢年過節,在山東農村,如果要來個呂劇團,頓時,山村就歡騰起來了。你看,鄰里之間奔走相告傳喜訊,呼兒喚女佔座位,那紅火熱鬧的場面令人至今難忘。有一句流傳很廣的俗話:「聽見墜琴(呂劇特有的伴奏樂器)響,餅子烀到門框上。」說的就是那些痴迷呂劇的婦女們為看呂劇而忙中出錯的故事。
像其他地方劇種一樣,呂劇的對白也很有意思,它是以濟南方言為主,尾音多是平聲和去聲。「文革」期間,曾有人提議將樣板戲移植為呂劇,結果移得不倫不類。如樣板戲《海港》中,裝卸隊長面對黃浦江有兩句道白:「黃浦江啊黃浦江!」京腔京韻,慷慨激昂,而移植為呂劇,用濟南方言一說,尾音成了去聲調,引得全場鬨堂大笑。
呂劇作為土生土長的地方劇種,自本世紀初開始登台亮相,到本世紀中葉達到鼎盛。不僅山東省有呂劇團三十八個,與山東毗鄰的江蘇省部分地區也有呂劇團,另外,新疆、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地,凡是有山東人的地方,都有呂劇的旋律在飛揚。五十年代是呂劇的輝煌時期,名角薈萃,新戲迭出,與安徽的黃梅戲同台進京演出。隨著新《婚姻法》的宣傳,呂劇《李二嫂改嫁》唱紅大江南北。好戲造就名角,名角為劇種爭輝,《天仙配》唱火了嚴鳳英,《李二嫂改嫁》唱紅了郎咸芬。一時間,李二嫂成了多少青年人心中的偶像。那時的山東,幾乎縣縣有專業的呂劇團,村村有業余呂劇團,每到地凈場光的農閑時節,就是呂劇戲迷們大過戲癮的好時光。縣里的專業劇團下鄉演出,一個場地不演上個十天半月,休想撤台走人,周圍十里八村,全村男女老少,開演前人已坐滿,散戲後久久不肯離去,不管是大雪飄飄還是寒風刺骨,都阻擋不住人們看戲的熱情。呂劇的旋律隨著雪花飛揚,融落在人心裡,尤其是《王漢喜借年》中那讓人耳熟能詳的優美唱段:「大雪飄飄,年除夕,奉母命,到俺岳父家裡借年去……」引起多少人的情感共鳴。就連借著燈光忙針線的村婦口中,也常會吟出那:「借燈光,我趕忙,飛針走線,做一雙,新鞋兒,好給他穿……」那個時代的山東人,幾乎人人都能哼上幾句呂劇唱段,那程度不亞於今天的流行歌曲。
不只是生於斯長於斯的山東人對呂劇情有獨鍾,就連偉人對呂劇也是偏愛有加。為人們所熟知的是,鄧小平第二次復出後抓整頓,「四人幫」橫加干擾,他們讓鄧小平觀看他們攝制的反復辟電影———《歡騰的小涼河》,小平同志明確表示:不看《歡騰的小涼河》,點名要看呂劇《姊妹易嫁》。此事後來成為「四人幫」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舉出的一個「罪證」,今天則成為呂劇史上的一段佳話。
F. 呂劇是怎麼發明出來的
呂劇又稱化裝揚琴、琴戲,英文名Shandong Opera,是山東省最有代表性的地方劇種,中國八大戲曲之一,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呂劇至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呂劇藝術的發展演變過程,大體上是依循「山東琴書(說唱揚琴)—化裝琴書(又稱化裝揚琴)—定名為呂劇」的脈略。
為什麼叫「呂劇」?
呂劇名稱的由來,流傳著很多的說法,大體上有以下幾種:
1、1915年前後,原惠民地區廣饒縣牛庄的時家村(今已劃為東營區)老藝人時殿元,也曾以紙糊毛驢,化裝演唱《王小趕腳》,受到了群眾的歡迎,人們便把它稱為驢戲,由於這個稱號欠雅,經一些文人的推敲音譯成了「呂戲」。
2、1923年,這種驢戲進了濟南府,演出的主要劇目是《呂洞賓打葯》,當地群眾不明白這個劇種的來源,只聽說叫「驢戲」,又由於主要劇目是「呂」字打頭,觀眾就把它稱為呂戲。
3、呂劇的「呂」字,原是二十五戶為一閭的「閭」字。意思是街坊鄰里戲、家鄉戲。以後在輾轉、流傳中,把「閭」簡化為「呂」。
4、過去說琴書,大多是兩口子或一家人搭檔,演唱的內容又多系反映男女愛情的。兩口為「呂」,因而就叫呂戲。
5、呂戲原來稱為捋戲。此說有二:一是由於演唱時主要伴奏樂器是墜琴,按奏墜琴的手指是上下捋動,故名為捋戲;又因中國音樂十二律中的音律有六種,總稱「六呂」,因而將「捋戲」改稱為「呂戲」。另一種傳說是,當年為這種戲起名時,有的老藝人說,這種戲演唱時順藤摸瓜,捋著蔓子捋到底,就叫捋戲吧。捋與呂同音,於是定名為呂戲(呂劇)。
呂劇是怎樣形成的?
呂劇之源山東琴書始稱「小曲子」,後因其伴奏樂器主要是揚琴(早期稱「洋琴」),故又被群眾稱為「唱揚琴的」。山東琴書曲調優美,具有濃郁的農村生活氣息,深受廣大勞動人民的喜愛,最早流行於魯西南一帶地區,並逐漸向北(濟南及惠民地區)、向東(青島、煙台)延續擴展,其產生距今已有2000餘年的歷史。在發展過程中,受到不同地區的語言、風俗的影響,逐漸形成為南路、北路、東路琴書三大流派。
山東琴書演唱時兩人搭擋對口,對唱和說為主,以表演為輔,唱說和表演緊密結合;演唱時以揚琴、墜琴為主要伴奏樂器。演唱者同時也是伴奏者,典型地體現了曲藝形式的藝術特點。這種唱、說和表演渾然一體的民間曲藝演唱形式,是山東琴書由說唱藝術形式發展成為戲曲藝術的基礎條件。
光緒初年,樂安(現廣饒縣)北部一帶的農民,為躲避災荒,常隨身攜帶墜琴、節子板等樂器,外出賣藝求生。開始以唱琴書小段為主,或順口編些有趣的故事,邊耍邊唱。後來,他們不斷吸收戲曲唱腔和民間小調來豐富自己的表演內容和形式。一些擅長唱工的藝人,在長期的表演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唱腔特點。擅長人物表演的藝人,則致力於創造新的表現形式來吸引觀眾。
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冬,以東路琴書藝人時殿元為首的同樂班,嘗試著將《王小趕腳》改為化妝演出,用竹、紙、布紮成驢形,加以彩繪,一演員身綁彩驢,做騎驢狀;一演員執鞭趕驢;另有藝人操墜琴、揚琴、竹板等樂器伴奏,演員在音樂聲中載歌載舞。此種表演形式別開生面、生動活潑,初次演出便獲成功。是年初春,時殿元等又將許多琴書篇目,由坐腔形式改為化妝演出,帶領同樂班遍走博興、廣饒、濰縣、諸城、掖縣、黃縣等地。所到之處,深受群眾喜愛。因演出《王小趕腳》時以「驢」為道具,群眾就把同樂班稱為「驢戲班」。時殿元感到此名不雅,每到一地首先聲明唱的是「化(上)妝揚琴」。
1917年(民國六年),由廣饒縣化妝揚琴藝人張鳳輝等人組成的車里班首先進入濟南市演出。此後,不少劇班也紛紛進入濟南城表演。有的班社還經常到煙台、青島甚至東北的大連、長春、哈爾濱等城市演出,進一步擴大了該戲的影響。當時較有影響的班子有黃家班、父子班、同樂班、慶和班、共和班等。
抗日戰爭爆發後,該劇種陷入困境。原在濟南城演出的劇團也因演出每況愈下,導致班社萎縮,藝人生活難以為繼。多數藝人返回家鄉,剩下的藝人湊成一個「義和班」維持演出,勉強度日。抗戰勝利後,演出狀況並未好轉,反而愈加蕭條。「義和班」也於1946年末解散,藝人被迫改行,另尋出路。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化妝揚琴劇種獲得了新生。從1950年起,山東省文聯地方戲曲研究室組織對本省地方戲曲藝術進行了發掘、整理、試驗、推廣。省文聯副主席陶鈍建議定名為「魯劇」,王統照先生不同意。後經研究,定為呂劇。
這期間,由義和班改組成的濟南化妝揚琴劇團也編演了《張大有被騙》、《王秀鸞》等戲,打開了呂劇現代戲的大門。1951年,第一個呂劇院團濟南市魯聲琴劇團(濟南市呂劇院)成立;1953年,第一個省級院團山東省呂劇團(山東省呂劇院)成立。
自此,不少劇目陸續上演,社會影響日益擴大。省呂劇團也先後整理加工了《姊妹易嫁》(《逼婚記》)等傳統劇目,編演了《光明大道》等現代戲。1954年,在華東區戲劇觀摩會演上,《李二嫂改嫁》、《光明大道》、《王定保借當》、《小姑賢》分別獲獎。《李二嫂改嫁》和《借年》於1957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成黑白影片;《兩壠地》於1965年由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攝製成黑白影片。
G. 對呂劇發展的建議
1,堅持創作 堅持創作深入反映農村生活的題材,保持呂劇原汁原味的純粹的回鄉土氣息; 2,呂劇要答適應時代發展要求,內容、音樂、舞美、服裝、燈光、舞台效果等都要具有強烈的現代氣息,因此以重大歷史題材為主的大製作應成為呂劇發展的趨勢;深入反映農村生活的題材,保持呂劇原汁原味的純粹的鄉土氣息;
3,一方面堅持呂劇的鄉土氣息,深挖農村生活中的有意義的小事,以小見大;另一方面積極探索呂劇的現代感,運用現代化科技手段對呂劇的整體效果進行現代化的革新。 即,兼顧前兩種發展思路。
H. 呂劇發展的歷史背景是怎樣的
1905年春,時殿元帶領同樂班的演員,到山東蓬萊算盤子口一帶演出。這期間,時殿元得到當地知名人、晚清文武秀才翁老明的指點。
翁老明知識淵博,深通音律,善於填詞。時殿元虛心向他請教,因此受益匪淺。同樂班臨別時,翁老明還把自己整理改編的10多個琴書的書目送給了時殿元。在這之後,為了不斷豐富自己的表演技藝,時殿元還十分注意從一些獨具特色的民間藝術中吸取營養。
1906年,時殿元帶領戲班來到山東廣饒縣的草橋演出。這期間,他向「披糜子戲」的藝人請教。據說,披糜子戲是一種專演哭笑技巧的民間藝術。當時,時殿元從中學習掌握了一些獨特的表演技巧。
同年冬天,時殿元以同樂班為基礎,吸收了宋立修、李老四、崔寶善、馬洪喜等人,共同創建了共和班。
宋立修出生於1883年,山東廣饒縣陳官鄉燕兒口村人。他早期演唱琴書,後來拜時殿元為師演唱化妝揚琴,主演老生、小生行當。
宋立修在唱琴書時,唱功精湛,曾和著名琴書藝人王聚奎、蓋太江齊名,在群眾中有較大影響。在共和班中他主演老生,唱腔渾厚挺拔,表演質朴大方,生活氣息濃郁。
1913年,宋立修在無棣縣城燈節演出時,在《潘金蓮拾麥子》一劇中扮演武大郎,他的矮子功堪稱一絕,博得觀眾齊聲喝彩。這出戲連演三天而不衰,在群眾中負有盛名。
崔寶善出生於1884年,山東廣饒縣斗柯村人。他早期演唱琴書,後來拜時殿元為師學唱化妝揚琴,主演老生,是共和班的主要演員。
崔寶善在共和班解體後創建了前秦班,在山東廣饒、博興、淄博、濰縣、惠民一帶享有較高的聲譽。他的演唱與表演功底都極為深厚,嗓音洪亮,他能連演數十場戲,嗓音仍然響亮如初,因此有「鐵嗓子」之稱。
共和班成立後,正是寒冬臘月,他們就在時家村時克章的場院里,挖了三間地窨子作為排練場地。時殿元按演員的特長分派角色並負責說戲,崔心悅負責劇本的修改。
這期間,他們先後排演了《老少換妻》、《王定保借當》、《曹庄殺狗》、《潘金蓮拾麥子》、《秦雪梅觀畫》、《宋江坐樓》、《豢雪梅弔孝》和《鴻鸞禧》等10多個劇目。
之後,時殿元便帶著共和班遍走山東博興、濱縣、沾化、惠民、博山、濰縣、膠東各地,受到了當地觀眾的歡迎。
在演出實踐中,時殿元和他的徒弟們不斷對化妝揚琴進行革新和發展。在藝術表演方面,他不斷借鑒、吸收其他劇種的表演程式,逐步形成了生動自然、貼近生活的藝術表演特色。
在唱腔方面,他和譚明倫等人悉心鑽研,在安徽鳳陽歌的基礎上,創作出了具有板式變化體的四平腔,其後又以琴書中的垛子板為基礎,發展成為二板。
1909年4月,共和班在濰縣東壩崖演出時,時殿元購置皮鼓和挎板等武場打擊樂,借用京劇的鑼鼓經,首次加入了武場伴奏。就這樣,經過不斷地發展和完善,化妝揚琴的演出越來越規范,當時,時殿元高興地說:「咱這小戲可真上了正套啦!」
1915年,共和班解體後,時殿元又組建了時譚班。這期間,他一面領班演出,一面收徒傳藝。這就使當時的時家村一帶成為傳播和發展化妝揚琴的中心。
另外,時殿元等人還陸續將琴書《藍瑞蓮打水》、《王漢喜借年》、《洞賓戲牡丹》、《朱買臣休妻》、《白蛇傳》和《空棺記》等50多個琴書劇目改為化妝揚琴演出,並在內容、唱腔、表演、道具、伴奏等方面不斷改進和完善,使它們戲劇化的特徵更為明顯。
I. 呂劇產生的歷史背景是怎樣的
在清代光緒年間,山東樂安縣北部地區「三年惡水三年旱,三年蝗蟲災不斷」。百姓迫於生計,背井離鄉,逃荒要飯。
當時,有一個孩子,名叫時殿元,他也跟家裡的大人四處討飯。時殿元從小家境貧寒,早年以唱民間小曲討飯為生。8歲時,時殿元的父親去世了,他便和母親流浪到河南、江蘇一帶。
一天,時殿元見有的盲人拉弦唱曲要飯,他為了多求點施捨,時殿元和同鄉的人也隨身帶著胡琴,手拿竹板,順口編些有趣的故事,唱成小曲兒進行乞討。時殿元雖然不識字,但記憶超人,在乞討的過程中,他學會了很多小段子。
1879年,16歲的時殿元邀請同村能演奏二胡的時秀江,隨譚家村民間藝人譚立盈,到山東省臨淄、壽光、濰縣一帶賣唱。
在這期間,他向譚立盈學會了《逛燈》、《畫扇面》和《裱綉鞋》等曲調。此後,時殿元便以唱曲為業維持生計,開始了他的藝人生涯。
1880年,山東琴書傳入山東東營市廣北一帶,民間藝人爭相學唱。這期間,時殿元也學會許多山東琴書的曲牌和篇目。打這以後,時殿元不斷吸收其他曲種的唱法,於是逐漸形成自然灑脫、幽默誇張、善於形象表演的藝術風格,當時的人送他綽號叫「時鴨蘭」。
鴨蘭是指一種叫聲清脆婉轉的小鳥,取這樣的綽號是表明時殿元唱法新穎,嗓音洪亮。另外,時殿元的表演也感情真切,為農村婦女所喜愛。於是當地就有了「聽到鴨蘭兒唱,餅子貼到門框上」的說法。
此後,時殿元便以演唱揚琴為業,常與叔弟時殿乙、姑表弟崔心悅和崔心慶搭夥在山東省廣饒、東營區、博興、臨淄、益都、濰縣等地演唱。
1887年,時殿元為提高演唱技藝,到山東西南部菏澤一帶學藝,隨後又到河南開封、安陽一帶邊賣唱邊學藝,就這樣持續了半年多時間。
這期間,他學會了《三打四勸》、《洞賓戲牡丹》、《王天保下蘇州》、《鸚哥當媒人》、《鴛鴦嫁老雕》和《後娘打孩子》等揚琴書目,以及鋪地錦、相思調、蓮花落、大漢口和哭迷子等曲牌,也能演唱大調曲子、河南墜子等曲調。
在演唱過程中,時殿元善於把學到的腔調與本地流行小曲,如艮秧光、姐兒調等融會貫通,以適應群眾的欣賞習慣,受到廣大觀眾歡迎與喜愛。
1893年,時殿元和崔心悅、崔心慶、譚明倫、武春田5人組成同樂班,以唱揚琴為職業。崔心悅的嗓音婉轉柔美,表演質朴細膩、性格鮮明,曾在廣饒、博興、濰縣、淄博、膠東等地名噪一時。
崔心悅不僅演唱技藝精湛,而且在改編整理劇本方面也有較大成就。在同樂班裡,他是唯一念過兩年私塾的「秀才」。戲班演出劇目中的唱詞、道白等都由他向演員解說教授。當時,崔心悅把戲的主要唱詞和念白先寫出來,然後再經時殿元和參加演出的演員加工完善,最後再排練演出。
崔心慶是崔心悅的弟弟。他在同樂班首演化妝揚琴《王小趕腳》時,參加打揚琴伴奏,他精通四胡、揚琴、墜琴等樂器,尤其精通演奏揚琴。
譚明倫出身貧寒,受父親譚立盈的影響,他從小愛唱小曲,曾經跟隨父親長年漂泊異鄉沿街賣唱。他加入時殿元的同樂班後,同樂班每到一地,就先讓他唱幾個段子,每次都博得觀眾的齊聲叫好。經幾年的跟班學藝,他的演唱技藝大有提高,會唱的書目逐漸增多,成為同樂班的主要演員。
譚明倫的嗓音純正甜美,唱腔清晰明亮、珠圓玉潤,扮相俊美,表演自然細膩。他的演出深受觀眾喜愛,在群眾中享有極高的聲譽。
他不僅戲演得好,而且戲路子也寬,生、旦、凈、末、丑五大行當全部通曉,被譽稱為「五頂網子全戴」的人。他尤其以青衣,花旦、小生最為精通。
1806年春,張蘭田、張志田兄弟從安徽帶回鳳陽歌後。當地藝人都想學唱,但張氏兄弟不願意將這些絕活輕易傳人。
當時,16歲的譚明倫在當地已小有名氣,因為和張氏兄弟有點親戚關系,便前往拜師學唱。於是他學會了鳳陽歌的演唱技巧,為他後來改造、發展呂劇的唱腔奠定了基礎。
武春田在幼年時就拜了時殿元為師,演唱化妝揚琴,並且還精通墜琴、揚琴等樂器。在同樂班第一次演出化妝揚琴時,便操琴伴奏。
同樂班組班初期,他們主要在山東廣饒、博興、惠民一帶活動。後來他們又到山東濰坊、淄博、膠東等地演出。
有時候,他們還遠赴遼寧的大連、沈陽,以及黑龍江的哈爾濱等城市演出。從此以後,他們開始在社會上有了名氣。
1896年後,京劇、河北梆子等各種戲班不斷增多,山東琴書的演出市場面臨激烈競爭。1900年冬,同樂班在山東諸城趙村與一個京劇班唱對台戲時慘遭失敗。
於是,時殿元決心改造傳統的山東琴書。隨後,他從京劇的服裝、道具、表演等方面受到啟發,與班內崔心悅、崔心慶、譚明倫等人商議,決定將角色少、道具簡單的琴書段子《王小趕腳》由坐唱改為化妝演出。
1901年12月,同樂班在時家村首次上演化妝戲。當時,譚明倫用竹片、紙、布紮成一頭驢型,驢脖兒拴一串銅鈴,驢肚四周用花布圍繞,直垂到地面。花布上再用彩色描畫。
這頭紙糊的毛驢,它的頭、耳朵、眼睛,尾巴都能活動。當演員把它掛在腰間表演時,驢頭的擺動,銅鈴的響聲,正好合著演員的腳步,進退自如活靈活現,就如同騎著一頭活毛驢。
崔心悅便將紮好的「驢」,用帶子系在腰間,頭戴假套,身穿花衣,右手挽驢,左臂挎一個紅包袱,扮作騎驢的二姑娘。
時殿元則在鼻眼之間抹了一塊白灰,頭戴一頂氈帽,腰裡系塊白圍裙,手執馬鞭,扮作趕腳的王小兒。
二人邊跑邊唱,邊唱邊舞,幽默風趣,賞心悅目,令觀眾喝彩不絕。唱腔套用琴書中的曲調。其他人則用墜琴、揚琴等樂器加以伴奏。
這種新的演唱形式表演生動活潑,令觀眾耳目一新,吸引許多觀眾。他們每到一處,大家都爭相觀看,因此,他們初次演出,便獲得了成功。後來,廣大群眾形象地把這一演出形式稱為「跑驢戲」。
時殿元等人的這一創新,使原以坐唱為主要表現形式的琴書,面目一新。就這樣,化妝揚琴《王小趕腳》的演出,標志著一個新的劇種呂劇的誕生了。
J. 呂劇傳統劇目有哪些
呂劇大體可分兩種:一種是小戲和單中出戲,如《小姑賢》、《小借年》、《王定保借當》等,這是它的基本戲;另一種是連台本戲,多根據鼓詞。如《金鞭記》、《金鐲玉環記》、《五女興唐》等。呂劇現代戲《李二嫂改嫁》首拍成電影,影響遍及全國。
(1)特色介紹:呂劇,是山東省最主要的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她以淳樸生動的語言、優美悅耳的唱腔、豐富多彩的音樂語匯而深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
呂劇藝術的迅速發展,使呂劇在廣大人民群眾中聲望日高,在全國也產生了重要影響。山東省其他各地、市、縣的呂劇團如雨後春筍般紛紛成立。至1960年,全省已有專業呂劇藝術表演團體29個;在國內其他地方如新疆、大連、哈爾濱、錦州等地市也相繼成立了呂劇團。1983年以來,省「音協」多次主持召開了呂劇音樂研討會,其中一次呂劇音樂集成研討會於1985年在呂劇故鄉東營市召開,1986年,山東省文化廳舉辦了全省呂劇青年演員大獎賽。呂劇藝術事業人才輩出,後繼有人。呂劇藝術之花將會在我國戲曲藝術園地中更加芬芳多姿。
(2)歷史介紹:呂劇發源於原樂安縣時家村(今東營區牛庄鎮)一帶。呂劇自形成以來,至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縱觀呂劇藝術的整個歷史演變過程,大體上是循「山東琴書(說唱揚琴)——化裝琴書(又稱化裝揚琴)——定名為呂劇」之脈沿革和發展的。
山東琴書始稱「小曲子」,後因其伴奏樂器主要是揚琴(早期稱「洋琴」),故又被群眾稱為「唱揚琴的」。山東琴書曲調優美,具有濃郁的農村生活氣息,深受廣大勞動人民的喜愛,最早流行於魯西南一帶地區,其產生距今已有2000餘年的歷史。說唱琴書的民間藝人進入較大的城市或到外省演唱,曾稱為「文明琴書」、「山東琴書」等。山東琴書演唱時兩人搭擋對口,對唱和說為主,以表演為輔,唱說和表演緊密結合;演唱時以揚琴、墜琴為主要伴奏樂器。演唱者同時也是伴奏者,典型地體現了曲藝形式的藝術特點。這種唱、說和表演渾然一體的民間曲藝演唱形式,是山東琴書由說唱藝術形式發展成為戲曲藝術的基礎條件。
根據《黃河志》記載,在1884年以前,黃河入海口處的廣饒(當時為樂安縣)北部和利津東部並無防洪大堤,每到洪水季節,黃河常常泛濫成災,這一帶的窮苦農民不得不背井離鄉,以逃荒要飯謀生。於是,以演唱當時民間流行「小曲」形式進行乞討的難民逐漸增多。以「唱曲」討飯遂成為有些人養家糊口的主要手段,活動區域也不斷擴大。
此間,牛庄、油郭一帶以演唱民間曲藝為職業的藝人越來越多。在眾多的民間節人中,時家村藝人時殿元(外號時丫蘭)、油郭鄉東寨村藝人張蘭田、張志田兄弟和油郭鄉西商村的四平調藝人商秀嶺脫穎而出,成為當地群眾所說的「大角」。
1880年,山東琴書流傳至樂安北部地區後,得到迅速而廣泛的傳播。尤其是在牛庄、油郭一帶,學唱山東琴書者不計其數。每逢農閑節日,或三五搭擋,或結幫成伙,就地拉攤演唱琴書者處處可見,真可謂「村村聽揚琴、婦孺皆會唱」。
被當地群眾稱為「大角」的時殿元,是今東營區(原廣饒縣)牛庄鎮時家村人,以演唱琴書和民間小調而著名。約在1887年前後,時殿元遠走河南邊學藝邊賣藝達半年之久。從河南回來不久,便開始傳藝授徒,並經常搭夥到各地演唱。在藝術實踐中他獨辟新路而將山東琴書改進發展成為「化裝揚琴」,成為首創呂劇藝術的主要藝人。
1900年前後,由時殿元首倡,崔心悅、崔心慶、譚明倫等人響應,開始對坐唱揚琴進行創造性的革新。他們根據自己多年演唱琴書的實踐經驗,吸收了京劇、五音戲、東路梆子等劇種中可用的藝術表演程式,直接化用了「跑驢」這一民間舞蹈藝術形式,將琴書段子《王小趕腳》由坐唱形式改為化裝演出。演出時,他們用竹篾、紙、布等材料紮成驢形,並加以彩繪,使之栩栩如生;由崔心悅以青衣應功扮演二姑娘,手提包袱,身縛以驢形,做騎驢之形態;時殿元扮腳夫王小,頭戴氈帽,腰系圍裙,執鞭攆驢;琴師武春田等人伴奏。隨著音樂二人載歌載舞,人物形象生動活潑,唱腔優美悅耳,語言幽默朴實,妙趣橫生,使在場的觀眾耳目一新,興趣盎然,時而開懷大笑,時而閉口靜聽。整個演出,聲、情、做、唱並茂,觀眾交口稱贊。初步嘗試便獲極大成功。於是,一個新的獨具藝術風格的地方戲曲形式——呂劇便由此而產生了。
在將琴書《王小趕腳》由坐唱形式改為化裝演出獲得成功、贏得贊譽以後,時殿元等人更是孜孜以求,在藝術實踐中不斷改進和完善。他們根據首次演出的經驗,又陸續將琴書中人物較少的書目如《蘭瑞蓮打水》、《王漢喜借年》等改為化裝演出。繼而又將角色較多、情節較復雜的《雙換親》、《白蛇傳》等書目改為化裝揚琴演出。化裝揚琴的出現,是呂劇藝術形成的開端,為現代呂劇的興起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關於「呂劇」這一稱謂的由來,有多種說法。主要說法是因首演化裝揚琴戲《王小趕腳》時以紙糊驢為道具演唱,故被當時的群眾稱之為「唱驢戲的」,或直稱為「驢戲」,「驢」字有失大雅。因「驢」與「呂」諧音,遂演變為「呂劇」。雖然「呂劇」這一稱謂的由來說法眾多,但在解放前,「呂劇」這一名稱卻從來沒有被正式確定。藝人們一般將自己演唱戲稱為「化裝揚琴戲」,大多數群眾也以「化裝揚琴」或「揚琴戲」稱之。
1952年以後,在對化裝揚琴戲進行了一系列改革的基礎上,以原「山東省歌劇團」為基礎正式成立了「山東省呂劇團」,「濟南市魯聲琴劇團」也正式定名為「濟南市呂劇團」。至此,呂劇這一名稱被正式確定。
新中國的成立,使呂劇發源地人民的物質生活條件有了很大改善。呂劇再也不是民間藝人求生乞討的方式和手段,而作為一種真正的舞台表演藝術受到黨和政府的重視及廣大群眾的熱愛。以呂劇創始人時殿元的家鄉時家村為中心的譚家、牛庄、陳官、斜里、斗柯、花官、大小宋等村鎮紛紛成立了業余呂劇團。每逢春節和豐收之後,這些業余的呂劇團都以演唱呂劇相慶賀,此俗延至今日而不衰。1956年成立了廣饒縣第一個屬民辦公助的專業呂劇團。1959年12月成立了廣饒縣呂劇團,該團成立後曾多次赴淄博、濟南、河北等省市演出,為呂劇藝術事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1979年在原墾利縣文藝宣傳隊的基礎上正式成立了墾利縣呂劇團。1986年演出的小呂劇《考丈人》曾被山東電視台拍成藝術片在全省播放,並在全國電視藝術片評獎活動中獲三等獎。1988年,利津縣京劇團也根據群眾的要求改為利津縣呂劇團。
1953年,山東省呂劇團《李二嫂改嫁》的改編演出獲得極大成功,使山東呂劇在全國馳名,這是呂劇發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一批新的優秀劇目如《姊妹易嫁》、傳統戲《王定保借當》、《光明大道》分別獲得了劇本獎、演員獎和音樂獎。《李二嫂改嫁》和其它劇目曾多次晉京匯報演出,劇團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1957年前後,《李二嫂改嫁》、《兩壟地》、《姊妹易嫁》、《王漢喜借年》、《逼婚記》等劇目先後拍成電影藝術片在全國乃至國外放映,在此期間,一大批著名呂劇演員如林建華、郎咸芬、李岱江、李同慶等為廣大觀眾所熟知和擁戴。
(3)旅遊指南:有大型旅遊團來東營旅遊,可組織專場呂劇表演,每場一般在5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