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西方音樂史 試述歌劇的誕生及早期發展。 500字。
歌劇誕生於1600年,義大利的弗洛倫薩。它的直接來源是宮廷的幕間劇。之後分別版在義大利的羅權馬、威尼斯、那不勒斯進行發展。其中,那不勒斯的發展在早期達到頂峰,出現了那不勒斯學派。義大利歌劇早期最重要的作曲家是夢特維爾迪,代表作品《奧菲歐》,是早期歌劇歷史上成就最高的一部作品。
歌劇誕生之後,傳入了英國、法國和德國。其中,英國歌劇在這一時期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英國歷史上重要的作曲家浦賽爾,代表作品《迪多與伊尼》。法國歌劇的代表人物是呂利,這位義大利人在很小的時候就來到法國,成為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最寵信的臣子,他奠定了法國歌劇序曲的創作。德國的代表人物是許茨,代表作品是《達芙妮》,這是第一部在德國創作的歌劇。
Ⅱ 西方器樂發展歷程以及西方歌劇發展歷程
人類已經邁入一個新的世紀。回顧過去百年來的西方音樂,在整個西方歷史發展中,它究竟起了什麼作用?有什麼意義?得失如何?這些問題也許幾十年後回過頭來可以看得更加清楚。但是,任何事物都是相對的。即便是現在,我們也能從回顧中提出一些問題來加以探討,以利於我們更好地認識和借鑒西方現代音樂。
(一)
1909年在20世紀音樂史中或許是很重要的一年。那年8月,勛伯格完成了他第一首無調性作品《鋼琴曲三首》(op.11)。無調性音樂語言顯得誇張、怪誕,是與世紀初流行於德奧的表現主義流派相聯系的。表現主義者面對黑暗現實,用極端主觀的方式,把內
(二)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新音樂的實驗非但沒有降溫,反而愈演愈烈。不僅流派繁多、風格各異,參與人數亦大為增加。1945年以前,進行音樂實驗的只是少數作曲家;1945年以後,繼續按照傳統風格寫作的作曲家成為少數,出現了一大批以進行各種音樂實驗聞名於世的作曲家,如梅西安、布列茲、施托克豪森、凱奇、盧托斯拉夫斯基、潘德雷茨基、諾諾、亨策、利蓋蒂、吉納斯特拉、貝里奧、克拉姆等。他們離開19世紀浪漫主義傳統已經很遠,卻代表了西方音樂發展的主流。在這紛繁雜多的現象中,我們仍然可以看出,戰後的新音樂主要集中(不是惟有)表現在下列四個方面:
1.序
(三)
對於"新音樂"的各種看法,可以大致歸納如下:
1.新音樂最終是會被接受的,只是時間而已。就像西方歷史上中世紀的"新藝術"(Arsnova)、文藝復興時期的"新音樂"(NuoveMusiche)、古典主義早期的"華麗風格"(goutgalant)一樣,一開始,也不被普遍接受,但逐漸地,它們就站住腳了。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從一個音樂時代轉向另一個時代,總是伴隨著進步人士的主張和保守陣營的反對意見。"當蒙特威爾第從文藝復興時期風格逐漸向早期巴洛克風格發展時,當時的評論家對於他使用沒有預備的不協和音,就發出警告,認為這是一種"最危險的革
(四)
70年代以來,嚴格地說,60年代末以來,作曲家們很少再固守什麼教條,忠實於某一特定流派,達姆施塔特(暑期班)獨領風騷的時代過去了。不少作曲家繼續運用以往的音樂語言寫作,各種流派和風格仍然存在。與此同時,出現了新的動向,即一定程度的所謂"回歸"現象,傳統又受到重視。例如,50年代時,威伯恩是那麼受人推崇,而同屬新維也納樂派的貝爾格卻因為他的作品更多的結合了19世紀浪漫主義傳統而顯得"陳舊",如今,當傳統再次受到重視的時候,貝爾格又變得"新鮮"起來;美國作曲家巴伯,曾被認為是一位守舊的浪漫派,如今,也被當作"先知"受到重新評價
歌劇起源於巴洛克時期(1066-1750),他的發源地是義大利所以當時的歌劇主要以歐洲歌劇為代表,一般認為歐洲歌劇產生於16世紀末。第一部被西方公認的歌劇,是在人文主義影響下,在1599年由佩里創作的《達夫尼》但是最後由於樂曲丟失 也有人把佩里在1600年為慶祝亨利四世婚儀而寫的《優麗狄茜》做為最早的一部西洋歌劇。由於公眾對歌劇的歡迎,1637年威尼斯創設了世界上第一座歌劇院。不過真正意義上的近代歌劇是1607年蒙特維爾第創作的《奧菲歐》作者運用了相當近代化的管弦樂隊為戲劇配樂,用不諧和音烘托氣氛和展現矛盾。在他的歌劇里,獨唱,重唱、管弦隊和舞蹈綜合在一起為劇情服務。並為次種歌劇的體裁起了奠基性作用 ,所以蒙特威爾第被譽為「近代歌劇之父。再次同時威尼斯歌劇學派正式興起。並在1637年威尼斯開放了第一家公共歌劇院—聖卡西亞諾劇院,使得這門藝術走出了少數貴族門檻。進入了平民的生活當中,從此歌劇被搬上大舞台,讓更多的人去接觸和了解他,並有了他自己獨特的發展空間。同時在此後的半個多世紀里,威尼斯前後開放了十幾家歌劇院,為歌劇的發展創造了更大的平台和空間,也預示著歌劇愛好者之多,他已是世界人民正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糧了,所以當時有一大批有才華的作曲家拚命的創造歌劇,比較有名的有切斯蒂、卡瓦利等人。這樣為世界歌劇的發展有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同時當時的劇院雖然比較奢華但是開始運用燈光和道具,在一定程度上使歌劇院正式成型並更好的為歌劇的發展所服務。在此同時的17世紀中期,出現了以A·斯卡拉蒂為代表的那不勒斯學派,並統治了義大利樂壇和歐洲舞台近一百年。這個樂派特別注重在歌劇中發揮人聲美的作用,使聲樂獨唱水平空前提高,更加強了歌劇的主調風格。當時的詠嘆調已固定採用A—B—A的反復三段體形式,在第三段重復第一段音樂材料時,歌唱者可以隨意炫耀自己的歌喉,在重視人聲的同時,也重視器樂的獨立表現,根據劇情給於相同的配樂,並首創了歌劇啟幕前的器樂合奏—序曲由快—慢—快三部分組成。他樹立的這種歌劇典範形式,被稱為義大利正歌劇(opera seria)。但是由於過分對人聲的表現,歌劇本身空洞單調,形式趨忽略內容的傾向,所以最終走向了衰敗。至於羅馬歌劇,由於處於羅馬教廷的心臟地帶,教會的保守勢力對其百般迫害,最終地內禁演歌劇,從此羅馬歌劇也一蹶不振。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歌劇將沒落將在世間消失,而是歌劇又以最新的新式最適合當時社會潮流的新新式依然屹立與世界藝術之林。就在義大利正歌劇和羅馬歌劇衰落的同時具有民族性質的歌劇興起,如在德國和奧地利,涌現出了一批歌劇作家,如莫札特、韓德爾、貝多芬等,主要作品有《魔笛》、《費加洛婚禮》、《唐璜》、《費德里奧》《月球上的世界》等不朽之作。在英國也出現了向《狄多和伊尼阿斯》和《乞丐歌劇》的優秀歌劇,特別在法國出現了向古諾、比才、托馬、馬斯奈(Jules Massenet)、德布西、拉威爾等優秀的作曲家。同時興起了喜歌劇和大歌劇 並留下了永遠不朽的《鄉村卜者》 《塞爾維亞的理發師》和《安娜.波蓮》等讓世人驚嘆的作品。這一切都為歌劇的整體發展和改革起到了推動作用,如當時法國的歌劇就加入了傳統的宮廷藝術---芭蕾舞,這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歌劇同時也給歌劇注入了新活力。
就在義大利正歌劇和羅馬歌劇衰落的同時,歌劇這門古老的藝術也經過百年的發展了,其中一些華而不實的弊病逐步顯露出來。歌劇在100年的發展過程中,人們的審美也在這百年裡起了變化有了提升,所以以往那些不變的故事在沒法留住觀眾的眼球了,歌劇急切的需要做出改革,所以一些有識士開始了改革的嘗試。拉摩算是改革的先行者,而最徹底、影響最深遠的是格魯克的歌劇改革。他的主旨是:「質朴和真實是一切藝術美的偉大原泉,在次基礎上各地也在對歌劇悄然的做出改革,一些有才華的作曲家也在嘗試著對歌劇作品的新新式進行創作。同時格魯克對老式歌劇做出了大膽的改革,刪除了很多不利歌劇表現的東西,使當時改革後的歌劇為之一新,並影響了整個19世紀的歌劇發展,其中羅西尼、瓦格納等作曲家一直在此影響和啟蒙下進行著創作和發展。此後在歌劇藝術的舞台上有涌現出了很多有貢獻的作家如威爾第和普契尼等,他們用他們特有的才華對歌劇進行了不同的改革,使之更具生命力和感染力。歌劇從起源到現在也有幾百年的歷史了,新式繁多大小不一,他的發展歷程是坎坷的,但是他給人類帶來的是無盡的精神享受,雖然在當今社會中各種新型藝術對歌劇的沖擊很大,歌劇的愛好者也在越來越少,但是我還是相信歌劇還會以他獨有的魅力立於世界藝術之林,並重新占據每個懂音樂和愛音樂人的心。
Ⅲ 什麼是歌劇,簡述外國歌劇的發展史
歌劇的興起,首先在義大利。
17世紀義大利在政治上無為、商業上低迷的狀態,並沒有湮滅它的藝術熱情和創作活力,也沒能削弱其保持己久的「音樂大國」的地位。這主要有幾個原因:第一,義大利一直是盛產旋律的國度;第二,義大利是歐洲新穎的和多樣化音樂品種的實驗園;第三,義大利始終保持了一批以培育音樂新品種為天職的才華橫溢的作曲家與歌唱家;最後也是比較特別的原因是,還有一批出於各種理由但客觀上為音樂事業提供了支持的貴族庇護者與投資者。因此,與歐洲其他國家相比,義大利有條件甚至有責任把歌劇作為世紀禮品,奉獻給整個歐洲,並使之為此激動不已。
義大利的歌劇,可以分為佛羅倫薩歌劇、羅馬歌劇、威尼斯歌劇和那不勒斯歌劇。這些不同區域、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歌劇,所產生的影響也各不相同。
一、佛羅倫薩歌劇
16 世紀下半葉,在佛羅倫薩出現了一個稱之為「佛羅倫薩卡梅拉塔(即沙龍)會社」(也稱佛羅倫薩藝術集團)的非官方的音樂研究團體,其成員以貴族身份的青年詩人和作曲家為主。是他們第一次敲開了歌劇的大門。這個藝術集團由巴迪伯爵主持,研討的中心內容是,如何把音樂與戲劇更好地融合起來,以產生更大的藝術感染力。他們在認真研究了希臘音樂後,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希臘音樂之所以能產生極大的感染力和強烈的演出效果,是因為希臘音樂是單聲部的旋律,這種旋律開發了嗓音的音區、音高起伏、節奏變化等自然表現力,這就能決定性地影響與支配聽眾的感情。相反,以往那種用不同聲部演唱不同旋律和歌詞的方式,聽眾無論如何是難以聽清歌詞從而理解人物的,這種音樂充其量只能是器樂合奏。因此,他們選擇了為歌詞譜曲的正確方法:一種用音樂在「講話」的歌唱方式,即用獨唱旋律來強化和表現演員語言的抑揚頓挫。
佛羅倫薩藝術集團里對歌劇做出較大貢獻的有尤利奧· 卡奇尼(Caccini Giulio1551 一1618 年)、賈科波· 佩里(Peri Ja copo1561 一1633 年)、埃米利奧· 德· 卡瓦利埃利(Cavalieri Emilio De155O 一1602 年)等,他們是歌劇這塊處女地的拓荒者。
卡奇尼是職業歌唱家兼作曲家,甚至還是演奏家,這種多重身份對他從事歌劇事業起到了特殊而有利的作用。卡奇尼開創了一種新的依據歌詞音節的歌唱性風格,力求吐字清晰靈活,並用數字低音加以伴奏,從而成為宣敘調(朗誦調)的創始人之一。他還在旋律線的適當地方加上裝飾音,形成了16 世紀歌唱時的炫技方法。卡奇尼在(新音樂)這本歌集中,輯錄了大量有新風格、用數字低音伴奏的單聲部歌曲。對此,他闡述說:「為了更好地創作和演唱歌劇,最重要的在於懂得理念、語言,帶著情趣和感情去領悟它所表達的思想主題,還須了解復調音樂使用的對位法」。這些歌曲和作者的新理念,為歌劇的形成展示了一種可以效法的模式,激發了後來者的創作活力與靈感。卡奇尼對聲樂有著很高的造詣,他還是美聲唱法時期第一代有影響的聲樂教育家。關於他在聲樂教育方面的成就,我們在下面還將專門介紹。
佩里同卡奇尼一樣,也是歌唱家兼作曲家,他曾在一部幕間劇中成功地扮演了傳奇性的歌手阿里昂。不過,他在歌劇創作上的成績要更大些。佩里以在歌劇創作的實踐中確定了宣敘調的風格而聞名。他很成功地創造了一種介乎於一般的歌唱與說話之間的宣敘調,人聲在協和音程和不協和音程進行中,數字低音保持穩定不變,用以模仿說話的連續進行。這種宣敘調聽上去象音高不停變化中的自由朗誦。不論是宣敘調、詠嘆調,還是其他單聲部的獨唱歌曲,佩里都根據歌劇的需要,創造了具有戲劇性的樂匯。
佛羅倫薩藝術集團的研究成果,不只是小范圍內的沙龍式的坐而論道,而且確實付諸了實踐。在一定意義上說,在他們的客廳里,誕生了義大利歌劇。佛羅倫薩藝術集團的初衷是恢復希臘音樂,但實際上他們卻創造了一種既符合自己的理想與追求,又具有時代特徵的嶄新的藝術體裁。這種偉大的貢獻,也許是他們始料未及的。
1597 年,在佛羅倫薩上演的《達芙內》,被認為是義大利也是歐洲的第一部歌劇。這是由同是佛羅倫薩藝術集團成員的奧塔維奧· 里努奇尼(作詞)和佩里(譜曲)聯袂創作的。《達芙內》取材於古希臘的愛情故事,內容中閃爍著人文主義的火花,劇中的歌曲都是單聲部的聲樂曲,多為節奏自由舒緩的宣敘調,也有歌唱性較強的歌曲,音樂風格新穎,很好地表現了歌詞的思想。
1600 年,他們又繼續合作,在佛羅倫薩上演了為王室婚禮創作的《尤麗狄茜》 。這是一部家喻戶曉的歌頌奧菲歐和尤麗狄茜愛情的神話故事,為了喜慶場合的需要,結尾改成了大團圓。佩里在《尤麗狄茜的音樂》一書中,解釋了該劇多種風格的單聲部歌曲,如達芙內的一首典型的新宣敘調,開始感情平穩,旋律舒緩協調,當唱到尤麗狄茜被蛇咬時,旋律變得激動,不協和音程增多,和聲也有了突然的變化;詠嘆調《蒂爾西之歌》安排在一首交響性的音樂之中,節奏鮮明,旋律優美,終止式的和聲性較強。卡奇尼也為《尤麗狄茜》寫過部分音樂,與佩里的戲劇性音樂相比,卡奇尼的《尤》 劇音樂更富於旋律性和抒情性。佛羅倫薩的歌劇,具有了義大利最初歌劇的一般特徵,並形成了有佛羅倫薩特色的田園式的優美清雅的藝術風格。在《達》劇和《尤》劇之後的近30 年內,佛羅倫薩只上演了為數不多的幾部歌劇。歌劇的中心開始向羅馬轉移。
二、羅馬歌劇
羅馬歌劇的題材偏重於神話寓言故事,具有較濃厚的宗教色彩,舞台美術追求奢華富麗的效果。
前期羅馬歌劇的主要作者是佛羅倫薩藝術集團的卡瓦利埃利。他是佛羅倫薩的貴族,在公爵宮廷負責藝術事務,他既是文化官員,也通曉業務。他作為佛羅倫薩藝術集團的成員,曾在佛羅倫薩上演過幾部篇幅短小的歌劇。早在1600 年,他就創作了(靈魂與肉體的表現)一劇,並在羅馬上演。這是一部道德劇,以寓言故事的手法,宣揚了宗教的理念。在卡瓦利埃利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作曲家由於自己的官方身份,而有意識地去表達與迎合統治者的思想,但(靈)劇的音樂創作仍體現了卡瓦利埃利在佛羅倫薩藝術集團中的追求。
1623 年,喜愛和提倡歌劇藝術的教皇烏爾班八世在羅馬即位,他的上台對奠定羅馬歌劇在義大利的領袖地位具有很大的影響。烏爾班家族在支持歌劇發展上,確實做了不少實事,包括主持修建了能容納3000 名觀眾的歌劇院,研製了供歌劇舞台使用的機關布景等。由於羅馬是教廷和王室的所在地,因此羅馬歌劇崇尚奢侈浮華的場面,更能迎合貴族的情趣,滿足他們的虛榮心,這與佛羅倫薩歌劇的風格大相徑庭。
這一時期的歌劇大多是根據史詩創作的神話劇和聖人劇。1634 年,由後來成為教皇克雷芒九世的尤里奧· 羅斯皮里奧西創作台本,斯特凡諾· 蘭迪譜曲的《聖阿萊西奧》 ,在新落成的羅馬歌劇院開幕典禮上演出。劇中描寫了中世紀一位羅馬「聖人」的故事,其主題仍是宗教道德的說教。1662 年,由多梅尼科· 馬佐基創作的《 阿多內的鎖鏈》 在羅馬上演,這是一部被普遍認為是典型的「羅馬式」風格的歌劇,它既逢迎了教會,又取悅了貴族,舞台效果十分豪華富麗。晚期羅馬歌劇的主要作曲家是路易吉· 羅西,他在1647 年創作了在當時被廣泛用作歌劇題材的《奧菲歐》 。在《奧》 劇中,古老的題材只不過是一個空筐,裡面裝的卻是時髦、怪誕等期望引起轟動效應的流行素材。
羅馬歌劇在音樂創作上,還有些值得稱道的優點。如宣敘調和詠嘆調的區別更為明顯,宣敘調更加語言化,而詠嘆調則旋律性更強;《阿多內的鎖鏈》不僅棄了宣敘調中過於枯燥乏味的成分,而且它的歌劇前奏曲成為後來普遍採用的歌劇序曲的早期形式。但是,由於羅馬歌劇思想主題上的局限性和貴族化傾向,使它逐漸切斷了與廣大市民的聯系,在竭盡奢華中榨盡了自身的活力,終於慢慢淡出歌劇舞台,並沒有進一步地發展。而羅馬歌劇衰敗的直接原因是1644 年烏爾班八世的去世,他的政敵把烏爾班家族連同歌劇一起驅逐出羅馬。
三、蒙泰威爾第
此時的義大利,出現了一位對推動歌劇事業起到舉足輕重作用的偉大作曲家,這就是在牧歌創作中已聞名遐邇的蒙泰威爾第。蒙泰威爾第早期主要從事牧歌創作,並由此享有很高的聲譽。巧90 年至1612 年,出任曼圖亞公爵的樂師、樂長,此間,創作並上演了歌劇《奧菲歐》(1607 年)和《阿麗安娜》( 1608 年)。1612 年到威尼斯,翌年任聖馬可大教堂樂長。在威尼斯他生活了30 年,直至以76 歲高齡去世。在此期間,他為教堂和歌劇院創作了約10 部歌劇,其中包括《唐克雷蒂與克羅琳達之戰》 ( 1624 年)、《尤利西斯回鄉記》( 1641 年),他於75 歲高齡時創作的《波佩婭封後記》 堪稱經典之作,在人物性格的刻劃與音樂形象的塑造上,勝過他以前的任何作品,並成為17 世紀的歌劇傑作。
與這一時期義大利其他歌劇作曲家相比,蒙泰威爾第有兩大特點:
其一,蒙泰威爾第是一位感情豐富並把自己的感情投人到歌劇創作中去的激情型作曲家。蒙泰威爾第認為,音樂不是一種技巧性結構的藝術,它給人的不應只是感官上的愉悅,而更應該全面表現人的心靈和情感。以前的音樂只滿足於表達人的憂郁、悲傷、希望、寧靜等情緒是遠遠不夠的。音樂特別是歌劇音樂,還應該表達人的憤怒、恐懼、失望、仇恨等激烈復雜的內心世界,形成「興奮激動」的歌劇音樂。據此,蒙泰威爾第認為:「音樂不僅僅是用來指出歌詞原意的,它還應該表現得更深刻」。這種「深刻」體現在對人物活動變化的思想感情的細致刻畫上,體現在人物過去、現在與將來的思想感情的有機聯繫上。在歌劇創作的實踐中,蒙泰威爾第把這些原則訴諸於各種藝術形象,使這些形象富於色彩,動人心魄。特別是在他妻子病重和去世前後,他把自己親身體驗過的悲痛欲絕、令人心碎的感情,淋漓盡致地融入作品中,而這種生離死別的心境與劇中的情節和人物正相吻合。當他的《奧菲歐》 和《 阿麗安娜》 。相繼問世後,那些活生生的、感人至深的藝術形象,使幾千名觀眾為之悲哀哭泣。蒙泰威爾第的這一藝術特性在《 奧菲歐>的宣敘調(你與世長辭>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奧菲歐是古代的詩人歌手,他的音樂使岩石、樹木與猛獸都為之感動。當他得知妻子尤麗狄茜的死訊後,決定隨她同去:
你與世長辭,我的愛妻,
我尚留在人間,你卻離我而去,永遠離我而去。
你決不會再回來,而我一息尚存。
不,不,假如詩句能動人心拄,
我將大膽地走進最深的地獄,
使冥王回心轉意,我將帶你重見天日。
要是殘酷的命運拒絕了我,
我將和你一起留在陰間!
在這首宣敘調中,蒙泰威爾第把歌詞譜成了極為悲傷的吟誦,調動許多音樂創作手法,表現情感的力量,發揮人聲的特長,使歌曲充滿了強烈的感情和凝重的悲劇氣氛,成為典型的「蒙泰威爾第式感情」的歌劇音樂。
其二,蒙泰威爾第的傑出貢獻還在於,他是第一個把戲劇性的歌劇音樂定型化的作曲家。在蒙泰威爾第的歌劇音樂中,所有的表現手法都是為戲劇服務、取決於戲劇需要的。這些戲劇性的表現手法包括:第一次在歌劇音樂中引人了類似「主導動機」的手法(如《奧菲歐》);採用戲劇性的歌詞,並堅持通過音樂形象透析人物的心靈,反映人物的個性特徵;突出高音聲部,擴大和豐富獨唱聲部;強調宣敘調的表情性等。特別需要提到的是,蒙泰威爾第在他的歌劇中首次使用了由約40 件樂器組成的管弦樂隊,樂隊的編制也根據了劇情和角色的需要。而在此之前像佩里等人的歌劇,只用了琉特琴、羽管鍵琴等幾件樂器。蒙泰威爾第歌劇音樂的這些創作特色,成為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被後人效法的原則,並使他不僅成為義大利歌劇的傑出作曲家,也是17 世紀整個歐洲的偉大作曲家。
四、威尼斯歌劇
威尼斯作為歐洲歌劇活動中心的地位,大約是在17 世紀三、四十年代形成的。威尼斯歌劇與羅馬歌劇有著十分明顯的區別,甚至與佛羅倫薩歌劇也在很大程度上不盡相同。這些區別首先與威尼斯傳統的商業氣息相關。
盡管威尼斯的商業活動在17 世紀已經萎縮,但是城市的商業意識並沒有因此而消亡。這種傳統的商業氛圍在這個城市的歌劇活動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影響。在義大利的其他城市,歌劇的演出場所一般設在宮廷或貴族府邸的小劇場,觀看歌劇演出一直是社會上層人士的專利。而在威尼斯,採取了更為民主的形式,歌劇院向公眾開放。歌劇院在一般情況下,不再接受貴族贊助,而採取自負盈虧的經營方式。在1637 年,威尼斯建成第一個名為「聖卡西亞諾」的歌劇院,在以後的3 年時間里共興建了三個大型的公共劇場,最多時這個只有14 萬人口的城市,竟然擁有8 家劇院。歌劇院是所有愛好者的「共同體」:貴族占據包廂,中產階級購票人場,人場券為4 里拉,雅座加付2 里拉,一般市民則可免票人場,不過大多數是「站票」。威尼斯的歌劇院從興建起,就帶有與這個商業化的城市相匹配的經濟性質。這就決定了威尼斯歌劇必須向廣大市民開放,它的內容與形式必須與市民階層的審美情趣相適應,否則就無法生存。
從商業的角度看,歌劇院在較短時間里的接連興建,是因為有著大量的市場需求和良好的市場前景。事實也正是如此。17 世紀中葉威尼斯的歌劇演出,簡直到了萬人空巷、盛況空前的地步:包廂里是雍容華貴、附庸風雅的貴族與他們濃妝艷抹、花枝招展的妻女,池座里擠滿了船夫、小商販,不同身份的觀眾共居一堂;嘈雜的說笑聲、熱烈的鼓掌聲、放盪的口哨聲、嘖嘖的飛吻聲此起彼伏;包括神甫、貴族在內的狂熱的歌劇迷,時而呼喊著所崇拜的歌手的名字,時而跳上舞台扮演起劇中的角色。從積極的意義上說,威尼斯的歌劇,確實成了廣大市民的精神食糧。
由於歌劇院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大,這就大大刺激了歌劇事業的發展。歌劇作曲家、歌唱家和樂隊身價信增,歌劇作品大量產生,從17 世紀30 年代的世紀末的70 多年裡,竟上演了350 多個劇目。作為這一現象的副產品,接連不斷的演出造成了演員與樂隊的向外分流,劇中的人物被迫減少。出於經濟利益的考慮,一般的劇院已雇不起較大型的樂隊。
這一切都形成了威尼斯歌劇的自身特色:民主化、市民化、商業化和娛樂性。
從威尼斯歌劇的藝術風格來看,它具有這樣一些特徵:歷史題材的劇目成為最成功的歌劇;抒情詠嘆調得到長足的發展;美聲唱法在歌唱中被普遍採用;劇情的發展趨向復雜;劇本的結構逐步嚴謹,一般為3 幕,每幕又分若干場。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舞台的布景裝置基本實現了機械化,可以模擬海戰、暴風雨、諸神、行進中的大象獅子,還可升降活動。威尼斯舞台美術的一些優秀成果,一直到19 世紀仍被沿用。
1637 年,由費拉里和馬內利創作的歌劇《安德羅梅達》 在新落成的聖卡西亞諾歌劇院公演,標志著威尼斯歌劇的開端。這部歌劇成本不高,費拉里兼演奏樂器,樂隊只有12 人;演員共6 名,其中包括馬內利和3 名閹人歌手。(安)劇和以後許多威尼斯歌劇(包括蒙泰威爾第的歌劇)一樣,演員和樂隊人數較少,部分原因與歌劇院考慮其經濟效益有關。
威尼斯歌劇的主要作曲家是兩位蒙泰威爾第的學生,比爾· 弗朗切斯科· 卡瓦利(Cavalli Pietro Francesco1602-1676 年)和安東尼奧,切斯蒂(Cesti Antonio1623-1669 年)。
卡瓦利共創作了42 部歌劇,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威尼斯對歌劇作品的需求。卡瓦利的代表作品有《泰蒂和佩雷奧的婚姻)( 1639 年)、(迪多女皇)( 1641 年)、(埃吉斯托)( 1643 年)、(情人埃爾科蒂)( 1662 年)等。1649 年,他創作了最著名的一部歌劇《 伊阿宋》 ,其中的詠嘆調和宣敘調開始形成明顯不同的兩種風格。卡瓦利的歌劇音樂注重戲劇性,擅長心理描繪,特別是詠嘆調富於旋律性、歌唱性,十分精彩,宣敘調雖缺乏蒙泰威爾第的變化與細致,但仍自然流暢。
與卡瓦利的風格不同,切斯蒂的歌劇更著意追求抒情性、裝飾性。他試圖恢復和發展義大利固有的純音樂因素,講究旋律的優美流暢,對作品精雕細刻。因此,歌劇中的詠嘆調得以發展,而戲劇性稍有減弱,作品缺乏氣勢和力度。切斯蒂的主要作品(奧隆泰阿》(1649 年),曾在威尼斯、羅馬、佛羅倫薩、米蘭、那不勒斯等地長期公演,是17 世紀演出場次最多的歌劇之一。1667 年創作的具有典型巴洛克風格的宮廷歌劇《 金蘋果》 ,是切斯蒂的代表性傑作。這部為王室婚禮專門創作的歌劇在上演時,甚至特地為此修建了一座能容納5000 名觀眾的大劇院。全劇共5 幕,有多達25 段的詠嘆調,充分發揮了歌唱家的技巧。演出陣容龐大,舞檯布景與裝置十分豪華。
威尼斯歌劇後期的主要作曲家是彼得羅· 西莫內· 阿戈斯蒂尼(約1635-1680 年)和安東尼奧· 薩爾托里奧(1630 - 1680 年)。他們力圖創立一種通俗風格的新詠嘆調,並採用了具有表情功能的花腔段落。前者的代表作是(塞賓族婦女受辱記),後者則有《阿代拉伊德》。
至17 世紀中葉,義大利歌劇在威尼斯基本上定了型,在以後的約200 年中,歌劇的形式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這些體裁上的最主要的特點有:獨唱成為歌劇的主要歌唱形式;詠嘆調與宣敘調實現了分離,而詠嘆調日益受到作者的重視及觀眾的歡迎;新的美聲唱法在歌劇演唱中占據了絕對主導地位;音樂與歌詞的關系,由最初佛羅倫薩藝術集團堅持的音樂從屬於歌詞,逐漸發生了變化,開始出現音樂凌駕於歌詞之上的傾向。
五、那不勒斯歌劇
17 世紀約80 年代,義大利的歌劇中心移向那不勒斯。那不勒斯歌劇最初受到威尼斯歌劇的影響,卡瓦利、切斯蒂等人的作品曾在那不勒斯受到歡迎並引起轟動。以後,那不勒斯歌劇得到長足發展,逐步取代威尼斯成為義大利新的歌劇活動中心。那不勒斯歌劇直至18 世紀中後期,仍保持著旺盛的活力,一批批成果卓著的那不勒斯作曲家的足跡,遍布歐洲各地,對歌劇在全歐的推廣與普及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那不勒斯歌劇的總體風格是:具有幽默、明快和富於活力的喜歌劇特色;注重優美典雅的外在形式,戲劇性的力度相對減弱,但優美的音樂又足以補償一切的不足。
那不勒斯歌劇的創始人和最主要的代表作曲家是亞力山德羅· 斯卡拉蒂(Scarlati Alessandro1660-1725 年)。他出身音樂世家,1679 年在羅馬上演了第一部歌劇《無知的過錯》,並獲得成功。他由此擔任了正住在羅馬的瑞典女皇克里斯蒂娜私人劇院的指揮,在此期間創作了《真誠的愛情》 (1680 年)、《龐貝大將》(1683 年)。1684 年抵達那不勒斯,任總督宮廷的樂長,創作了《皮羅和黛梅特寥》( 1694 年)、《十人團的垮台》( 1697 年)等40 多部歌劇。1702 年起任羅馬聖瑪利亞大教堂樂長。1709 年返回那不勒斯任原職,並兼任一所貧民音樂學院的院長直至去世,此間,他創作的重要作品有《蒂格拉內》( 1715 年)、《光榮的勝利》( 1718 年)等。
斯卡拉蒂是一位高產作曲家,共創作了115 部歌劇,列當時的歌劇作曲家之首,題材大多取自生活喜劇或歷史傳說。另外,還寫有700 余首康塔塔、清唱劇、彌撒曲等。斯卡拉蒂對歌劇的貢獻,一是強調歌劇是用音樂表現的戲劇,必須突出音樂在歌劇中的核心地位,人物的感情發展完全可以用音樂加以反映和概括,形成典型的音樂形象。與音樂相比,歌詞只是一種提示,並不起關鍵的作用。因此,聲樂在他的歌劇中占絕對優勢;二是創造了「清宣敘調」(也叫「白話宣敘調」)的歌唱形式,主要用於大段的獨白和對話,只用一兩件樂器作伴奏,使其起到劇情展開過程中的媒介作用;三是採用了A 一B 一A 式的返始詠嘆調,用以表現人物的矛盾心情,形成了一種確定的對稱程式;四是發展和固定了歌劇的序曲形式,他的歌劇序曲由快速、歌唱性的徐緩和舞蹈性的快節奏三部分組成,成為以後歌劇序曲的一種定式;五是建立了管弦樂完備、各有四個聲部的樂隊,並根據每件樂器的特色演奏不同情緒的音樂,這一樂隊編制及配器方法,在相當長的時期內被應用。
斯卡拉蒂是一位勤奮嚴謹且有才智的作曲家,表現出對嚴肅戲劇理想的執著追求,因此被稱為「嚴肅的斯卡拉蒂」。曾有一段時間,他的作品並不受公眾歡迎,但他在圈內卻備受推崇,並對包括亨德爾在內的一批作曲家產生過重要影響。雖然斯卡拉蒂和後期的那不勒斯歌劇作曲家所創作的歌劇中,有的成為「集錦歌劇」,在某種程度上屬於音樂會的性質,歌劇的戲劇性因素已逐漸淡化,但這並不妨礙斯卡拉蒂在義大利歌劇發展中的歷史地位和傳承作用。18 世紀上半葉,那不勒斯歌劇和義大利其他地方的歌劇一樣,發展了歌劇音樂抒情的一方面,並更多地依靠歌唱家的獨唱技巧和豪華的舞台裝飾。歌劇逐漸背離了佛羅倫薩藝術家刻畫心理、表現性格的初衷,滑向了愉悅感官的質量低谷。
歌劇繼17 世紀中後期在體裁形式上大致定型後,那不勒斯時期又對宣敘調和詠嘆調做了進一步分化。宣敘調分為:一、清宣敘調,即「白話宣敘調」,演唱時接近於說話,只用簡單的和弦式伴奏;二是有助奏的宣敘調,也稱「有伴奏的宣敘調」、「樂器宣敘調」,多用於緊張的戲劇性場面,獨白或對白時的感情變化,由樂隊奏出。詠嘆調的分類較為繁雜,從伴奏形式上分,有無伴奏詠嘆調和有伴奏詠嘆調;從感情色彩上分,有激情詠嘆調、哀怨詠嘆調、詼諧詠嘆調等;從音樂風格上分,有田園舞曲詠嘆調、朗誦口語詠嘆調等。另外,在斯卡拉蒂的作品中,還出現了一種介於宣敘調和詠嘆調之間的「詠敘調」,意思是像詠嘆調那樣的宣敘調。這一形式到瓦格納時,發展為自由詠嘆調。至18 世紀中葉,這些大體上定型了的形式,成為以後歌劇創作的基本要素。具有以上特徵,並以神話和英雄傳奇故事為題材的17 世紀、18 世紀義大利歌劇,在音樂史上稱之為「正歌劇」。
希望以上信息可以幫到您,歡迎您登陸我們的網站,查詢全國各大城市最新、熱門演出信息
具體請點擊:http://www.chinaticket.com ^_^
Ⅳ 概述西方音樂歌劇的產生與發展
歌劇:歌劇(opera)是將音樂(聲樂與器樂)、戲劇(劇本與表演)、文學(詩歌回)、舞蹈(民間舞與芭蕾答)、舞台美術等融為一體的綜合性藝術,通常由詠嘆調、宣敘調、重唱、合唱、序曲、間奏曲、舞蹈場面等組成(有時也用說白和朗誦)。早在古希臘的戲劇中,就有合唱隊的伴唱,有些朗誦甚至也以歌唱的形式出現;中世紀以宗教故事為題材,宣揚宗教觀點的神跡劇等亦香火繚繞,持續不斷。但真正稱得上「音樂的戲劇」的近代西洋歌劇,卻是16世紀末、17世紀初,隨著文藝復興時期音樂文化的世俗化而應運產生的。
【歌劇的起源】
一般認為歐洲歌劇產生於16世紀末。西方公認的第一部歌劇,是在人文主義影響下,企圖恢復古希臘戲劇精神而產生的《達佛涅》(另譯《達芙妮》),編劇o.里努奇尼,作曲j.佩里與j.科爾西,1597年(一說完成於1594年)於佛羅倫薩g.巴爾迪伯爵的宮廷內演出,由於此劇原稿失傳等原因,也有人把1600年為慶祝亨利四世婚儀而寫的《優麗狄茜》做為最早的一部西洋歌劇。由於公眾對歌劇的歡迎,1637年威尼斯創設了世界上第一座歌劇院。
【歌劇的發展】
17世紀末,在羅馬影響最大的是以亞
Ⅳ 歐洲歌劇產生的主要歷史背景
歌劇起源於巴洛克時期(1066-1750),最初是由義大利佛洛倫薩的一群人文主義者為了復興希臘時期的戲劇傳統而創造的音樂形式,其淵源除了古希臘戲劇還有世紀神秘劇、假面劇,最直接的起源是文藝復興後期興起的牧歌(madrigal) 。1599年佩里創作的《達夫尼》(已亡佚)是目前所知的第一部歌劇,1600年他創作了《尤麗狄斯》是現存最早的歌劇。這兩部歌劇已經有了詠嘆調與宣敘調分工,但仍帶有文藝復興後期牧歌劇的人文主義氣息,總體看來並不成熟。1607年蒙特維爾第創作的《奧菲歐》是第一部成意義上的近代歌劇,作者運用了相當近代化的管弦樂隊為戲劇配樂,用不諧和音烘托氣氛和展現矛盾。在他的歌劇里,獨唱(宣敘調、詠嘆調)、重唱、管弦隊和舞蹈綜合在一起為劇情服務。蒙特威爾第認為歌劇的音樂要表達人類深刻情感,並且要與歌詞意義相吻合。鑒於他對歌劇這種體裁起的奠基性作用,蒙特威爾第被譽為「近代歌劇之父」。
此後興起的是威尼斯歌劇學派。1637年威尼斯開放了第一家公共歌劇院—聖卡西亞諾劇院,使得這門藝術走出了少數貴族的沙龍,迎接一個更廣泛的市民階層的青睞。此後半個多世紀里,威尼斯前後開放了十幾家歌劇院,一大批有才華的作曲家、劇作家為之譜曲、寫腳本,比較有名的有切斯蒂、卡瓦利等人。這個時期的威尼斯歌劇場面有時奢華到了誇張的地步,開始運用燈光、道具、布景等手段襯托劇情。
與此同時,17世紀中期,以A·斯卡拉蒂為代表的那不勒斯學派也發展起來,並統治了義大利樂壇和歐洲舞台近一百年。這個樂派特別注重在歌劇中發揮人聲美的作用,使聲樂獨唱水平空前提高,更加強了歌劇的主調風格(即與復調多旋律特點性對的單旋律風格)。當時的詠嘆調已固定採用A—B—A的反復三段體形式,在第三段重復第一段音樂材料時, 歌唱者可以隨意添加裝飾和花腔,以顯示自己的歌喉和技巧。斯卡拉蒂的歌劇旋律優美親切,選擇不同的詠嘆調表現不同的情緒。在重視人聲的同時,他重視器樂的獨立表現,採用高度程式化的作曲手法,劇情相似的劇目可以使用相同的配樂;首創了歌劇啟幕前的器樂合奏—序曲(又稱辛孚尼亞 Sinfornia),由快—慢—快三部分組成。他樹立的這種歌劇典範形式,被稱為義大利正歌劇(opera seria)。正歌劇注重人聲的特色導致了閹人歌手(即在童年被閹割的男歌手,嗓音高亢,華麗而具有彈性)在歐洲的廣泛運用,但後來也出現了單純追求「美聲 」的形式而忽略內容的傾向,最終走向了衰敗(後來因為劇情雷同、單調,聽眾只聽炫耀技巧的詠嘆調,宣敘調一概不聽)。
至於羅馬歌劇,由於處於羅馬教廷的心臟地帶,教會的保守勢力對其百般迫害,最致命的是1697年教皇英諾森十二世下令封閉並拆毀了羅馬最大的一家歌劇院托爾·德·諾那(Tor di Nona)並宣布此後在教皇 地內禁演歌劇,從此羅馬歌劇一蹶不振。
Ⅵ 歌劇的起源與發展
起源:歌劇在西方語言的代表字Opera來源於拉丁語「作品」的復數形式(Opus, Opera),後經義大利文推廣至其他歐洲語言,顧名思義歌劇原意不單單包括舞台上的獨唱、重唱和合唱,也包括對白、表演和舞蹈。
16世紀末,在義大利的佛羅倫薩有一群人文主義學者組成了「卡梅拉塔同好社」(Camerata)的團體,以復興古希臘的舞台表演藝術。他們相信古希臘的戲劇中的「合頌」部分實際上是合唱部分,甚至有人認為古希臘的戲劇實際上就和今天的歌劇一樣,全部劇情皆以歌曲交代。
因此當現知歷史上第一部歌劇,由雅各布·佩里(Jacopo Peri)作曲,取材自古希臘神話的《達芙尼(Dafne)》於1597年首演時,風評一片贊好,皆認為「成功復活了古希臘的戲劇精神」。
但《達芙尼》最終不幸失傳,但佩里的另一套首演於1600年的歌劇《尤麗狄茜(Euridice)》至今仍偶有排演。但今天歌劇界最古老的標準保留劇目的歌劇,當數1607年首演於曼都瓦宮廷的克勞迪奧·蒙泰韋爾迪作品。
歌劇發展:歌劇誕生於17世紀的義大利佛羅倫薩,世界上第一部公認的歌劇是1607年由蒙特威爾第創作的《奧菲歐》。從此,歌劇以它獨特的魅力逐漸成為歐洲最重要的音樂體裁。
1、17世紀末
在羅馬影響最大的是以斯卡拉蒂為代表的那不勒斯歌劇樂派。他於1681年創作的歌劇《善善惡惡》確立了歌劇序曲的典型模式,即「快-慢-快」三段式。
這一時期同時也確立了ABA式的詠嘆調格式。此時的音樂常用盛大的場面和合唱,給歌劇帶來重音樂、輕戲劇的傾向。這樣的傾向使得歌劇在日後的發展日趨僵硬。於是到18世紀20年代,遂有取材於日常生活、劇情詼諧、音樂質朴的喜歌劇體裁的興起。
義大利喜歌劇的第一部典範之作是帕戈萊西的《女傭作主婦》(1733年首演),該劇原是一部正歌劇的幕間劇,1752年在巴黎上演時,曾遭到保守派的詆毀。
因而掀起了歌劇史上著名的「喜歌劇論戰」。出於盧梭手筆的法國第一部喜歌劇《鄉村占卜師》就是在這場論戰和這部歌劇的啟示下誕生的。
義大利歌劇在法國最先得到改造,而與法蘭西的民族文化結合起來。呂利是法國歌劇(「抒情悲劇」)的奠基人,他除了創造出與法語緊密結合的獨唱旋律外,還率先將芭蕾場面運用在歌劇中。
在英國,普賽爾在本國假面劇傳統的基礎上,創造出英國第一部民族歌劇《狄東與伊尼阿斯》。在德、奧,則由海頓、狄特爾斯多夫、莫扎特等人將民間歌唱劇發展成德奧民族歌劇,代表作有莫扎特的《魔笛》等。
至18世紀,格魯克針對當時那不勒斯歌劇的平庸、浮淺,力主歌劇必須有深刻的內容,音樂與戲劇必須統一,表現應純朴、自然。他的主張和《奧菲歐與優麗狄茜》、《伊菲姬尼在奧利德》等作品對後世歌劇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
2、19世紀以後
義大利的g.羅西尼、g.威爾迪、g.普契尼,德國的r.瓦格納、法國的g.比才、俄羅斯的m.i.格林卡、m.p.穆索爾斯基、p.n.柴科夫斯基等歌劇大師為歌劇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成型於18世紀的「輕歌劇」(operettta,意為:小歌劇)已演進、發展成為一種獨立的體裁。
它的特點是:結構短小、音樂通俗,除獨唱、重唱、合唱、舞蹈外,還用說白。奧國作曲家索貝、原籍德國的法國作曲家奧芬·巴赫是這一體裁的確立者。
3、20世紀
歌劇作曲家中,初期的代表人物是受瓦格納影響的理查·施特勞斯(《莎樂美》、《玫瑰騎士》);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是將無調性原則運用於歌劇創作中的貝爾格(《沃采克》)。
40年代迄今則有:斯特拉文斯基、普羅科菲耶夫、米約、曼諾蒂、巴比爾、奧爾夫、賈納斯岱拉、亨策、莫爾以及英國著名的作曲家勃里頓等。
(6)西方歌劇的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歌劇往往具有感人肺腑的戲劇故事情節,在演出中,聲樂的表現形式可同時包含獨唱、重唱、女聲合唱、男聲合唱、童聲合唱、混聲合唱等等,加上龐大的管弦樂團的演奏。
另外,在舞台的立體空間中,除了通過演員表演,展示出人物之間的關系和戲劇情節外,還運用了服裝、化妝、燈光、繪畫布景、道具、機械裝置等舞台美術手段。
其音樂部分通常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1、序曲:在歌劇演出開始時的一段樂曲。多數歌劇的序曲會把歌劇中出現人物的音樂主導動機和有鮮明個性的旋律交織在一起,在序曲的演奏中顯現。也有的序曲只是一個開頭的序奏,與後面的音樂關聯不多。
2、宣敘調:一種歌唱形式,更接近於戲劇朗誦,有和聲作為襯托,通常用於樂段之間的連接,多用於人物對話與角色的獨白。
3、詠嘆調:專指獨唱曲,是與朗誦或宣敘調相對而言的,在歌劇中多用於人物情感的抒發。
4、重唱:在歌劇中有多種形式的重唱,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五重唱直至十一重唱等。重唱是指在同一時間段,各種人物用自己不同的旋律構成復調或和聲的織體來唱出每個角色相同或不同的情感,進行內心描述或敘事。
5、合唱:合唱是聲樂中表現力最強的表演形式,它能夠充分地表現歌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推動劇情的發展。歌劇在戲劇高潮出現時也會使用合唱這一豐富的表現形式。歌劇中的合唱能體現一種力量和升華了的群體境界。合唱以多聲部的音樂單色織體拓展了音樂表現力。
6、舞台美術製作:布景的安放、製作材料的選用,首先考慮有利於舞台上演員歌聲的傳送。製作往往反映了當時繪畫、建築和服裝的藝術理念。
7、舞蹈在歌劇中的運用:在講求豪華場面的「大歌劇」中,都有舞蹈的場面,用以調節氣氛和配合戲劇情節的發展,例如《卡門》中的二幕與四幕舞蹈場面。舞蹈場面的運用使歌劇的舞台演出增強了動感和視覺效果,更富於觀賞性。
8、歌劇清唱:歌劇清唱是將歌劇的演出音樂會化,以欣賞歌劇音樂為主。通常保留歌劇中的純音樂內容,在不影響音樂和戲劇脈絡完整的前提下,作一些縮減,刪節一些戲劇表演和過渡音樂段落,使音樂演出相對集中,更加符合音樂會的現場氣氛。
資料來源:網路-歌劇
Ⅶ 歐洲歌劇發展史
藝雅不錯!
Ⅷ 歐洲歌劇發展歷程
歌劇的起源
起源一
歌劇《秦始皇》
歌劇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臘時期的悲劇,這種藝術形式是歌劇藝術產生的根源。
起源二
中世紀時期的一些音樂形式也為歌劇的產生奠定了基礎。首先是10世紀末的宗教劇,後來宗教劇被神秘劇(Mystery)和奇跡劇(Miracles)取代,盛行於14—16世紀;其次是田園劇,這種體裁用音樂、詩歌、戲劇的手段表現鄉村生活的場景,它一直盛行到16世紀,成為歌劇的重要起源之一。
起源三
文藝復興時期的牧歌劇也預示著歌劇的誕生。作曲家用牧歌這一體裁形式來譜寫詩歌中一些戲劇性場面,或用一組牧歌來描寫一些簡單的故事情節,後一種形式被稱為牧歌劇。
起源四
歌劇最直接的起源是15世紀末的幕間劇(Intermedio)。這是穿插在當時喜劇各幕間的一些寓言劇、神話劇或田園劇,到16世紀,各幕之間的幕間劇在情節上組成了一個相關聯的故事,並且加入了裝飾性的旋律和簡單的和聲伴奏。
起源五
歌劇於16世紀末最終產生於義大利的佛羅倫薩。當時,一群文化藝術界的名人經常在貴族巴爾第(Bardi)和柯爾西(Corsi)家聚會,他們熱衷於恢復古希臘的戲劇,力圖創造出一種詩歌與音樂相結合的生動藝術。他們認為復調藝術破壞歌詞意義的表達,主張採用單聲部旋律,並且在實踐中發現:在和聲伴奏下自由吟唱的音調不但可以用在同一首詩歌中,還可以用於整部戲劇中。隨後就產生了最早的歌劇,當時稱為田園劇。
歌劇的發展
簡介
歌劇誕生於17世紀的義大利佛羅倫薩,世界上第一部公認的歌劇是1607年由蒙特威爾第創作的《奧菲歐》。從此,歌劇以它獨特的魅力逐漸成為歐洲最重要的音樂體裁。
17世紀末
在羅馬影響最大的是以亞?斯卡拉蒂為代表的那不勒斯歌劇樂派。他於1681年創作的歌劇《善善惡惡》確立了歌劇序曲的典型模式,即「快-慢-快」三段式。這一時期同時也確立了ABA式的詠嘆調格式。此時的音樂常用盛大的場面和合唱,給歌劇帶來重音樂、輕戲劇的傾向。這樣的傾向使得歌劇在日後的發展日趨僵硬。於是到18世紀20年代,遂有取材於日常生活、劇情詼諧、音樂質朴的喜歌劇體裁的興起。義大利喜歌劇的第一部典範之作是帕戈萊西的《女傭作主婦》(1733年首演),該劇原是一部正歌劇的幕間劇,1752年在巴黎上演時,曾遭到保守派的詆毀,因而掀起了歌劇史上著名的「喜歌劇論戰」。出於盧梭手筆的法國第一部喜歌劇《鄉村占卜師》就是在這場論戰和這部歌劇的啟示下誕生的。 義大利歌劇在法國最先得到改造,而與法蘭西的民族文化結合起來。呂利是法國歌劇(「抒情悲劇」)的奠基人,他除了創造出與法語緊密結合的獨唱旋律外,還率先將芭蕾場面運用在歌劇中。在英國,普賽爾在本國假面劇傳統的基礎上,創造出英國第一部民族歌劇《狄東與伊尼阿斯》。在德、奧,則由海頓、狄特爾斯多夫、莫扎特等人將民間歌唱劇發展成德奧民族歌劇,代表作有莫扎特的《魔笛》等。至18世紀,格魯克針對當時那不勒斯歌劇的平庸、浮淺,力主歌劇必須有深刻的內容,音樂與戲劇必須統一,表現應純朴、自然。他的主張和《奧菲歐與優麗狄茜》、《伊菲姬尼在奧利德》等作品對後世歌劇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
19世紀以後
義大利的g.羅西尼、g.威爾迪、g.普契尼,德國的r.瓦格納、法國的g.比才、俄羅斯的m.i.格林卡、m.p.穆索爾斯基、p.n.柴科夫斯基等歌劇大師為歌劇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成型於18世紀的「輕歌劇」(operettta,意為:小歌劇)已演進、發展成為一種獨立的體裁。它的特點是:結構短小、音樂通俗,除獨唱、重唱、合唱、舞蹈外,還用說白。奧國作曲家索貝、原籍德國的法國作曲家奧芬·巴赫是這一體裁的確立者。
20世紀
歌劇作曲家中,初期的代表人物是受瓦格納影響的理查·施特勞斯(《莎樂美》、《玫瑰騎士》);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是將無調性原則運用於歌劇創作中的貝爾格(《沃采克》);40年代迄今則有:斯特拉文斯基、普羅科菲耶夫、米約、曼諾蒂、巴比爾、奧爾夫、賈納斯岱拉、亨策、莫爾以及英國著名的作曲家勃里頓等。
Ⅸ 什麼是歌劇簡述西方歌劇的發展歷程
歌劇(義大利語:opera,opere為復數形)是一門西方舞台表演藝術,簡單而言就是主要或完全以歌唱和音樂來交代和表達劇情的戲劇(是唱出來而不是說出來的戲劇)
Ⅹ 西方歌劇和中國京劇的發展史
歌劇:歌劇(opera)是將音樂(聲樂與器樂)、戲劇(劇本與表演)、文學(詩歌)、舞蹈(民間舞與芭蕾)、舞台美術等融為一體的綜合性藝術,通常由詠嘆調、宣敘調、重唱、合唱、序曲、間奏曲、舞蹈場面等組成(有時也用說白和朗誦)。早在古希臘的戲劇中,就有合唱隊的伴唱,有些朗誦甚至也以歌唱的形式出現;中世紀以宗教故事為題材,宣揚宗教觀點的神跡劇等亦香火繚繞,持續不斷。但真正稱得上「音樂的戲劇」的近代西洋歌劇,卻是16世紀末、17世紀初,隨著文藝復興時期音樂文化的世俗化而應運產生的。
【歌劇的起源】
一般認為歐洲歌劇產生於16世紀末。西方公認的第一部歌劇,是在人文主義影響下,企圖恢復古希臘戲劇精神而產生的《達佛涅》(另譯《達芙妮》),編劇o.里努奇尼,作曲j.佩里與j.科爾西,1597年(一說完成於1594年)於佛羅倫薩g.巴爾迪伯爵的宮廷內演出,由於此劇原稿失傳等原因,也有人把1600年為慶祝亨利四世婚儀而寫的《優麗狄茜》做為最早的一部西洋歌劇。由於公眾對歌劇的歡迎,1637年威尼斯創設了世界上第一座歌劇院。
【歌劇的發展】
17世紀末,在羅馬影響最大的是以亞•斯卡拉蒂為代表的那不勒斯歌劇樂派。該樂派在劇中不用合唱及芭蕾場面,而高度發展了被後世稱為「美聲」的獨唱技術。當這種「唯唱工為重」的作風走向極端時,歌劇原有的戲劇性表現力和思想內涵幾乎喪失殆盡。於是到18世紀20年代,遂有取材於日常生活、劇情詼諧、音樂質朴的喜歌劇體裁的興起。義大利喜歌劇的第一部典範之作是帕戈萊西的《女傭作主婦》(1733年首演),該劇原是一部正歌劇的幕間劇,1752年在巴黎上演時,曾遭到保守派的詆毀,因而掀起了歌劇史上著名的「喜歌劇論戰」。出於盧梭手筆的法國第一部喜歌劇《鄉村占卜師》就是在這場論戰和這部歌劇的啟示下誕生的。
義大利歌劇在法國最先得到改造,而與法蘭西的民族文化結合起來。呂利是法國歌劇(「抒情悲劇」)的奠基人,他除了創造出與法語緊密結合的獨唱旋律外,還率先將芭蕾場面運用在歌劇中。在英國,普賽爾在本國假面劇傳統的基礎上,創造出英國第一部民族歌劇《狄東與伊尼阿斯》。在德、奧,則由海頓、狄特爾斯多夫、莫扎特等人將民間歌唱劇發展成德奧民族歌劇,代表作有莫扎特的《魔笛》等。至18世紀,格魯克針對當時那不勒斯歌劇的平庸、浮淺,力主歌劇必須有深刻的內容,音樂與戲劇必須統一,表現應純朴、自然。他的主張和《奧菲歐與優麗狄茜》、《伊菲姬尼在奧利德》等作品對後世歌劇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
19世紀以後,義大利的g.羅西尼、g.威爾迪、g.普契尼,德國的r.瓦格納、法國的g.比才、俄羅斯的m.i.格林卡、m.p.穆索爾斯基、p.n.柴科夫斯基等歌劇大師為歌劇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成型於18世紀的「輕歌劇」(operettta,意為:小歌劇)已演進、發展成為一種獨立的體裁。它的特點是:結構短小、音樂通俗,除獨唱、重唱、合唱、舞蹈外,還用說白。奧國作曲家索貝、原籍德國的法國作曲家奧芬·巴赫是這一體裁的確立者。
20世紀的歌劇作曲家中,初期的代表人物是受瓦格納影響的理查·施特勞斯(《莎樂美》、《玫瑰騎士》);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是將無調性原則運用於歌劇創作中的貝爾格(《沃采克》);40年代迄今則有:斯特拉文斯基、普羅科菲耶夫、米約、曼諾蒂、巴比爾、奧爾夫、賈納斯岱拉、亨策、莫爾以及英國著名的作曲家勃里頓等。
京劇:京劇起源
京劇形成到底有多少年了? 有兩種說法:150年或200年。在戲曲史界,尤其在群眾中有些爭議,但此較准確的應是150年。一個劇種形成的時期,當然不能像商店開來那樣確切,應該說是150年左右。
1990年曾在北京舉辦徽班進京200年的紀念會,許多人因此認為這就是京劇形成已有200年的證明。其實徽班進京與後來的京劇形成雖有密切關系,卻是兩個同的概念,打個粗淺的方,嬰兒的年齡應該從他降生的時候算起,不能把他從受孕以及在母體中的那段時間算在內。既曰形成,就得有個比較科學的界定。徽班進京與京劇形成的區別即在於此。
京劇是徽,漢兩個劇種在北京融合以後形成的產物。但在形成過程中,漢調實占重要位置。嚴格地說,漢調的聲腔,板式,劇目,字韻等,是後來形成京劇的主要「內涵」;徽班則是融會徽漢二調演員同台演出的「載體」。因此專家有謂:班曰徽班,調曰漢調。沒有徽班,漢調演員無所依附,京劇很難形成。但是沒有漢調演員,只有徽班,缺乏後來形成京劇的主要內涵,照樣無法形成京劇。三慶班在1790年進京,只是載體出現的標志,距離新劇種京劇的產生,為時尚遠。所以我們不能含糊地說京劇已經形成200年。
漢調演員最早進京的是米應先(又名米喜子),以演關羽戲蓍稱,大約在1800年左右,曾春台徽班20年,但作為漢調演員,畢竟單槍匹馬,影響並不廣泛。大批漢調演員陸續進京,約在1820-1832年之間,蓍名者有王洪貴、李六、龍德雲、譚志道等,最著名的是老生餘三勝。這些漢調演員與徽班中的演員同台演出,徽調演員演的多為二黃、高撥子、吹腔、四平調等,間或亦演西皮調,崑腔和弋陽腔;而漢調演員演的則是西皮調和二黃調。京劇聲腔的主要組成部分,無疑是西皮和二黃,從後來的京劇劇目和聲腔看,更多的是源於漢劇,例如現在的傳統戲《擊鼓罵曹》《烏盆記》《賣馬》《碰碑》,《瓊林宴》等,都是源於漢劇。也有部分劇目源於徽劇,與盧勝奎等編演了許多京劇本(如《三國志》等),那已經是京劇基本形成以後的事了。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一,徽班進京,只是出現了產生京劇的載體;二,漢調演員進京後搭入徽班,與徽班演員同台演唱,互相影響,融合,再加上京音化,逐漸變為一個皮黃系統的新劇種,但漢劇的劇目,聲腔,實為形成京劇的主要內涵,所以漢調演員入京,實為產生京劇的重要步驟,沒有這一步,只有徽班,談不到產生京劇;三,大批漢調演員進京是在1820年以後,又經過將近20年的融合,醞釀,京劇才逐步形成。第一代京劇演員的成熟和被承認,大約是在1840年左右。這就是我們認為京劇形成約為150年的歷史根據。
另外還有一個佐證,就是第一部京劇劇本是在道光二十年(1840)刊行問世的署名觀劇道人所著的《極樂世界》,其凡例中有這樣的話:「二黃之尚楚音,猶崑曲之尚吳音,習俗然也。今將以悅京師之耳,故概用京音。間有讀仄為平者,元人北曲已有其例,幸勿嗤為謬妄。」可是:一,京劇主要尚楚音《即漢調》,不是尚徽音。二,由漢調演化為京劇的關鍵因素之一是京音化《當然只是部分字音的京化》。三,在1840年《極樂世界》出現以前,並無京劇劇本。因此界定京劇形成的時間為距今150年左右,是比較符合歷史的客觀實際的。
京劇形成以來,涌現出大量的優秀演員,他們對京劇的唱腔、表演,以及劇目和人物造型等方面的革新、發展做出了貢獻,形成了許多影響很大的流派。如老生程長庚、餘三勝、張二奎、譚鑫培、汪桂芬、孫菊仙、汪笑儂、劉鴻聲、王鴻壽、余叔岩、高慶奎、言菊朋、周信芳、馬連良、楊寶森、譚富英、李少春等;小生徐小香、程繼先、姜妙香、葉盛蘭等;武生俞菊笙、黃月山、李春來、楊小樓、蓋叫天、尚和玉、厲慧良等;旦角梅巧玲、余紫雲、田桂鳳、陳德霖、王瑤卿、梅蘭芳、程硯秋、荀慧生、尚小雲、歐陽予倩、馮子和、筱翠花、張君秋等、老旦龔雲甫、卧雲居士、李多奎、李金泉等;凈角穆鳳山、黃潤甫、何桂山、裘桂仙、金少山、裘盛戎等;丑角劉趕三、楊鳴玉、王長林、蕭長華等。此外還有著名琴師孫佑臣、梅蘭田、徐蘭沅、王少卿、楊寶忠等;著名鼓師杭子和、白登雲、王燮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