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簡述外科學的發展史
早在古埃及出土的木乃伊,就可以發現頭顱的手術痕跡。而早在2000多年前的中國,也就已經從戰爭、生產和生活的實踐中總結出一些外科的實踐經驗。現代外科學開創於19世紀末,起先經常由受過培訓的理發師代理執行手術——即所謂的「醫療理發師」(barbersurgeon),
因此在今天的許多英聯邦國家外科醫師被稱呼為「先生」(Mister)而不是「醫生」(Doctor)。在20世紀初,隨著消毒、麻醉、止血、輸血等技術的產生和進步,現代外科學得以逐漸深化及完善。現代外科學奠基於是19世紀40年代,先後解決了手術疼痛、傷口感染和止血、輸血等問題。
(1)外科歷史發展擴展閱讀
(一)損傷
由暴力或其他致傷因子引起的人體組織破壞,例如內臟破裂、骨折、燒傷等,多需要手術或其他外科處理,以修復組織和恢復功能。
(二)感染
致病的微生物或寄生蟲侵襲人體,導致組織、器官的損害、破壞、發生壞死和膿腫,這類局限的感染病灶適宜於手術治療,例如壞疽闌尾的切除、肝膿腫的切開引流等。
(三)腫瘤
絕大多數的腫瘤需要手術處理。良性腫瘤切除有良好的療效;對惡性腫瘤,手術能達到根治、延長生存時間或者緩解症狀的效果。
(四)畸形
先天性畸形,例如唇裂齶裂、先天性心臟病、肛管直腸閉鎖等,均需施行手術治療。後天性畸形,例如燒傷後瘢痕攣縮,也多需手術整復,以恢復功能和改善外觀。
㈡ 近代外科學發展的基礎是什麼中外醫學史
無菌術,輸血反應,縫合,外科營養
㈢ 腦外科的歷史概述
神經外科(腦外科)是用外科學方法,以手術為主要治療手段,研究腦、脊髓和周圍神經系統疾病的一門科學。神經外科研究的范疇包括神經系統先天性發育異常、外傷、感染、腫瘤、血管病變和遺傳代謝障礙等疾病的病因及發病機制,並探索新的診斷和治療方法,是目前醫學領域中的一門高、精、尖學科,是醫學中最年輕、最復雜而又發展最快的一門學科。究竟起源於何時,翻開浩如煙海的史前資料及考古佐證很難統一。
公元220~265年,一代神醫華佗就有為病人剖顱治病的歷史。
1879年,Mac Ewen在英國格拉斯哥第一次正式進行開顱手術,他為一患者成功切除了左前顱凹扁平狀腦膜瘤,獲得了良好的效果。神經外科作為一門獨立學科是在19世紀末神經病學、麻醉術、無菌術發展的基礎上誕生於英國,它的初期發展與成熟是在20世紀初之後的美國。
神經外科初期發展走過一段曲折艱難的歷程,此中有許多神經外科醫師和其他醫學人士的執著努力和追求,他們一些人後來成為神經外科的宗師,他們不朽業績永遠銘記於世界醫學史中。
Havey Cushing是神經外科學史上一位傑出的神經外科手術技術革新家。1917年他首先提出了神經外科手術操作原則,設計使用了銀夾止血、電凝止血,並首先提出術畢縫合硬膜與帽狀腱膜,使腦手術死亡率大幅度降低,在神經外科發展初期做出巨大成就。
Dandy在1918年發明「腦室空氣造影術」,從而大大地提高了腦部病變的定位診斷,使手術成功率倍增,死亡率及致殘率大為下降。
1927年葡萄牙人Moniz發明了「腦血管造影術」,根據腦血管造影的血管形態改變和位置變化來判斷顱內病變的部位和性質,使診斷更為准確,為現代腦血管病的診斷及外科治療作出了不朽的功績。
1920年3月12號在美國Boston Peter Bent Brigham醫院成立了世界上最早、最大的神經外科機構:神經外科醫師學會(The Society of Neurological Surgeons)。這個世界上第一個神經外科中心,Cushing長期擔任主任,各國神經外科醫師慕名前往進修學習並很多成為一代泰斗,可以說這里是現代神經外科醫師的搖籃。
1968年瑞士Yasargil教授首先開展了在顯微鏡下進行神經外科手術的先河,打破了一個又一個手術禁區,是神經外科史上一項重大技術革命。
1970年Hounsfield在神經放射學上作出了一項劃時代的發明,即電子計算機X線體層掃(CT)。這種非創性檢查診斷技術使神經外科診斷和治療水平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境界。
20世紀80年代初另一項診斷技術--核磁共振影像技術(MRI)用於臨床,彌補了CT在神經外科疾病診斷的不足,對腦血管病變、後顱凹病變,特別是脊髓病變顯示了極大的優越性。MRI在神經外科疾病診斷和治療中的應用帶來了神經外科又一大飛躍。
20世紀70年代初期,集神經影像學、神經外科手術學和神經病學我一體的介入神經放射學誕生,它使許多神經外科以往認為不治和難治之症,如巨大、位於功能區和手術難以到達的腦或脊髓血管畸形,顱內巨大動脈瘤等疾病得到有效的治療,提高了手術的安全性。
立體定向放射外科是此後發展的又一新的治療方法,它利用電子計算機及立體定向確定顱內靶點,選擇多組小劑量放射線在顱內靶點聚集,使病變局部產生有破壞力的放射劑量。最為著名的是瑞典生產的Leksell立體定向r-單位,或稱r-刀,可用於功能性神經外科疾病、顱內腫瘤及血管畸形等病變的治療,危險性極小。
隨著現代電子計算機等技術的發展,使神經外科在新的世紀里進入了一個斬新的世界。未來是計算機和基因工程的時代,神經外科以及整個生命科學都將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這將是每位神經外科醫師需要正視的問題。
㈣ 中國近代醫學發展史
醫學經歷了傳統醫學、實驗醫學和現代系統醫學發展時期,歐洲傳統醫學與實驗生物學的結合誕生了西醫學,中國傳統醫學和西醫學的融合正在形成系統醫學的模式。
近代
西方近代醫學是指文藝復興以後逐漸興起的醫學,一般包括16世紀、17世紀、18世紀和19世紀的歐洲醫學.
16世紀的醫學
封建社會後期,手工業和商業開始發展,生產力的增長促進了對新市場的尋找.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1497年達·伽馬發現好望角,1519~1522年麥哲倫環繞世界……,這些都加強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許多葯物也由東方傳入歐洲.美洲發現後,歐洲也有了金雞納、愈創木、可可果.
由於資本主義的興起,首先在義大利形成了資產階級的知識分子.他們的特點是敢於向教會思想挑戰,反對宗教迷信的束縛.他們的口號是「我是人,人的一切我應該了解」,以此來反對神學的統治.他們一方面傳播新文化,一方面竭力鑽研和模仿古代希臘的文化,因此稱為「文藝復興」.1543年哥白尼出版《天體運行論》,標志著科學史上文藝復興的開始.
文藝復興運動中,懷疑教條、反對權威之風興起.於是醫學界也產生了一場以帕拉切爾蘇斯為代表的醫學革命.
中世紀的醫學學校中,主要講阿維森納的《醫典》,以及加倫和希波克拉底的著作.教師照本宣科,一切墨守陳規,毫無生氣.文藝復興的狂潮,很快就波及醫學領域.帕拉切爾蘇斯首先指出人體的生命過程是化學過程,他在巴塞爾大學任教時主張用流行的德語寫書和講演,使醫學易為大眾所接受,這是一件偉大的改革.他重視實踐,反對煩瑣的經院哲學,反對中世紀的傳統和權威觀念.他說「沒有科學和經驗,誰也不能成為醫生.我的著作不是引證古代權威的著作,而是依靠最大的教師—經驗寫成的」.他勇敢地向墨守陳規和盲目崇拜進行斗爭,公開焚毀了加倫和阿維森納的著作.
在封建社會,各民族無例外地禁止解剖屍體,因此人體解剖學得不到發展.這個時代的醫書,解剖圖幾乎全是根據動物內臟繪成的.而文藝復興時代的文化,把人作為注意的中心,這反映在醫學領域內,人們首先重視的就是人體的構造.
首先革新解剖學的是義大利的達·芬奇,他認為作為現實主義的畫家,有必要深入了解人的解剖結構,尤其需要了解骨骼與肌肉,於是他開始從事人體解剖.他所繪制的700多幅解剖圖,傳至今日只有150餘幅,畫得大都准確、優美.
達·分奇首先對加倫的解剖學發生疑問.他曾往氣管吹入空氣,但無論如何用力,也不見心臟膨脹起來,由此證明加倫所謂肺與心相通的學說是錯誤的.他還檢查過心臟的構造與形態,他所畫的心臟圖較以往有關圖畫正確得多.此外,他還發現了主動脈根部瓣膜的活動及其性質,證明瓣膜的作用在於阻止血液迴流.他所提到的心血管方面的問題,不久就引起了醫學家們的注意.
根據直接的觀察來寫作人體解剖學教科書是由維薩里完成.維薩里肄業於盧萬大學,後轉入巴黎大學.當時,這兩所大學講解剖時,仍是教授高坐椅上講課,助手和匠人在台下操作,而且一年內最多隻允許進行三或四次解剖.維薩里不滿足這種狀況,曾夜間到野外去盜竊屍體來進行解剖.當時義大利的帕多瓦大學有歐洲最好的解剖教室,於是他就到那裡任教.1543年,他將工作中積累起來的材料整理成書,公開發表.這本書就是《人體構造論》.維薩里雖然也受到當時保守派的指責,但他的學生們發展了解剖學.
中世紀,由於手術操作污穢而受到輕視,一般的外科手術都由理發師進行.法國的帕雷就是理發師-外科醫生,他曾任軍醫,在戰傷處理中,用軟膏代替沸油處理火器傷,取得了很好的療效;他還用結扎法取代燒灼法進行止血;做過異位胎兒倒轉術;創制過假手假足.他不懂拉丁文,又不信仰天主教,他的作品用本國文字法文寫成的.
14~16世紀,傳染病非常流行,曾奪去無數人的生命.這時弗拉卡斯托羅提出有關傳染病的新見解,認為傳染病是由一種能繁殖的「粒子」造成的,還指出了三條傳染途徑.
總之,16世紀歐洲醫學擺脫了古代權威的束縛,開始獨立發展,其主要成就是人體解剖學的建立.這既表明一門古老的學科在新的水平上復活,又標志著醫學新征途的開始.
17世紀的醫學
在17世紀,英國科學處於領先地位.
17世紀,量度觀念已很普及.最先在醫學界使用量度手段的是聖托里奧,他製作了體溫計和脈搏計,還製造了一個像小屋似的大秤,可在其中生活、睡眠、運動、進食.在排泄前後,他都秤量自己的體重,如此不厭其煩地進行了30餘年.他發現體重在不排泄時也在減輕,於是認為其原因是「不易覺察的出汗」,這可以說是最早的新陳代謝研究.
實驗、量度的應用,使生命科學開始步入科學軌道,其標志是哈維發現了血液循環.哈維畢業於帕多瓦大學,在他以前,帕多瓦大學的解剖學家們曾相繼發現並解釋了血液在心臟循環的過程.1553年,西班牙學者塞爾維特確認血液自右心室流入左心室時,不是經過中隔上的孔,而是經過肺臟進行了「漫長而奇妙的迂迴」.
哈維最先在科學研究中應用活體解剖的實驗方法,直接觀察動物機體的活動.同時,他還精密地算出自左心室流入總動脈,和自右心室流入肺動脈的血量.他分析認為血液絕不可能來自飲食,也不可能留在身體組織內,他斷定自左心室噴入動脈的血,必然是自靜脈回歸右心室的血.這樣就發現了血液循環.哈維於1628年發表了著作《心臟運動論》.
隨著實驗的興起,出現了許多科學儀器,顯微鏡就是17世紀初出現的.顯微鏡把人們帶到一個新的認識水平.在這以後,科學家利用顯微鏡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發現.
義大利馬爾皮吉觀察動物組織,發現了毛細血管,他還觀察過脾臟、腎臟等組織的微細結構.荷蘭業余科學家列文胡克也作過許多顯微鏡觀察,最先看到精子、血細胞;他在觀察蝌蚪的尾巴時發現血細胞從毛細血管中流過的情形.他和馬爾皮基的觀察填補了哈維在血液循環學說中留下來的空白,說明血液怎樣由動脈進入靜脈的.但是,17世紀的顯微鏡觀察很不深入,真正的人體組織學是19世紀才發展起來.
17世紀時物理學、化學和生物學都有了進步,醫學家也開始不滿意過去的醫學學說,出現了一些新的學說,這主要有三種派別.其一是物理學派,醫學機械論者、哲學家和數學家笛卡爾對醫學的見解就是代表.他主張一切疼痛、恐怖等都是機械的反應;認為人有靈魂,而靈魂存在於松果體中.
化學派則以化學原理解釋生理和病理現象,荷蘭人西爾維烏斯可為其代表.他曾致力於鹽類的研究,認為身體的三要素是水銀、鹽和硫磺;「酵素」在生命活動和生理功能上有重要的作用.他是加倫學說的信奉者,認為疾病的發生是酸性和鹼性的平衡失調所致,所以其治療方法也是以平衡兩者的關系為主.這個學派是當時醫學上有勢力的一派,他們在唾液、胰液和膽汁方面的研究對生理學有一定的貢獻.他們認為血液是中樞,一切病理過程都由血液產生.對所有疾病都用化學原理進行解釋和治療.
另一位英國的化學派代表,牛津大學的威利斯注重臨床觀察.在西方他第一個知道糖尿病的尿是甜的,所以糖尿病也曾稱威利斯氏病,他記述過現在所稱的重症肌無力,還描述並命名過產褥熱和大腦基底動脈環.
還有一派叫做活力派,認為生命現象不能受物理或化學的支配,生命現象是由生命特有的生命力來維持的,這種生命力亦即活力.這個學派的代表人物是斯塔爾,他認為疾病的原因在於生命力的減少,而其消失就是死亡.此派到18世紀更為盛行.
這三個學派雖然開始於17世紀,但其影響都很大,直到20世紀各種學派中還能找到它們的蹤跡.
內科學直到17世紀一直沒有什麼進展,醫術與中世紀相仿,四體液論依然是疾病理論的基礎.由於當時醫生多研究解部學和生理學,似乎忘記了醫生的責任,所以17世紀的臨床醫學家西德納姆指出「與醫生最有直接關系的既非解剖學之實習,也非生理學之實驗,乃是被疾病所苦之患者.故醫生的任務首先要正確探明痛苦之本質,也就是應多觀察同樣病患者的情況,然後再研究解剖、生理等知識,以導出疾病之解釋和療法」.同時,他非常擁護希波克拉底關於「自然治癒力」的思想.這既說明了當時臨床學還很落後,也表明他對人體抗病能力的重視.
18世紀的醫學
到18世紀,醫學家已經解剖了無數屍體,對人體的正常構造已有了清晰的認識,在這基礎上,他們就有可能認識到若干異常的構造.
義大利病理解剖學家莫爾加尼於1761年發表《論疾病的位置和原因》一書,描述了疾病影響下器官的變化,並且據此對疾病原因作了科學的推測.他把疾病看作是局部損傷,而且認為每一種疾病都有它在某個器官內的相應病變部位.在他以後醫師才開始用「病灶」解釋症狀,這種思想對以後的整個醫學領域影響甚大.
18世紀後半期,奧地利醫生奧恩布魯格發明了叩診.他的父親是酒店老闆,常用手指敲擊大酒桶根據聲音猜測桶里的酒量.後宋,奧恩布魯格把這個方法用在人的胸腔,以尋找「病灶」.經過大量經驗觀察,包括屍體解剖追蹤,他創立應用至今的叩診法.但叩診法的推廣應用,還是19世紀的事.
在17世紀以前,歐洲並無有組織的臨床教育,學生到醫校學習,只要讀書,經過考試及格就可領到畢業證書.17世紀中葉,荷蘭的萊頓大學開始實行臨床教學,並取消宗教派別的限制,吸收了不少外國學生.
到18世紀,臨床醫學教學興盛起來,萊頓大學在醫院中設立了教學病床,布爾哈維成了當時世界有名的臨床醫學家.布爾哈維充分利用病床教學,他在進行病理解剖之前,盡量給學生提供臨床的癥候以及這些與病理變化關系的資料,這是以後臨床病理討論會的先驅.
詹納發明牛痘接種法是18世紀預防醫學的一件大事.16世紀中國已用人痘接種來預防天花.18世紀初,這種方法經土耳其傳到英國,詹納在實踐中發現牛痘接種比人痘接種更安全.他的這個改進增加了接種的安全性,為人類最終消滅天花作出貢獻.
19世紀的醫學
19世紀初,細胞學說被提了出來.到19世紀中葉,德國病理學家菲爾肖倡導細胞病理學,將疾病研究深入到細胞層次.他學說的基本原理包括:細胞來自細胞;機體是細胞的總和;疾病可用細胞病理來說明.
19世紀中葉,由於發酵工業的需要,再加上物理學、化學的進步和顯微鏡的改進,細菌學也隨之誕生了.法國人巴斯德開始研究發酵的作用,後研究微生物,證明發酵及傳染病都是微生物引起的;德國人科赫發現霍亂弧菌、結核桿菌及炭疽桿菌等,並改進了培養細菌的方法和細菌染色方法,還提出科赫三定律.他們的工作奠定了微生物學的基礎.
19世紀後30年,是細菌學時代,大多數主要致病菌在此時期內先後被發現.巴斯德還研究了雞的霍亂、牛羊炭疽病及狂犬病等,並用減弱微生物毒力的方法首先進行疫苗的研究,從而創立了經典免疫學.以後,在巴斯德研究所工作的俄國人梅契尼科夫,系統闡述了吞噬現象及某些傳染病的免疫現象;提出了微生物間的對抗和它們變異的論述;20世紀初,發現乳酸菌與病原菌在人腸中相互拮抗,並用乳酸菌制劑來治療某些腸病.他對早期免疫學作出很大貢獻.
19世紀初期,在葯理學方面,一些植物葯的有效成分先後被提取出來.例如,1806年由鴉片中提取出嗎啡;1819年由金雞納樹皮中提取出奎寧;至19世紀中葉,尿素、氯仿等已合成;1859年水楊酸鹽類解熱鎮痛葯合成成功;19世紀末精製成阿斯匹林.其後各種葯物的合成精製不斷得到發展.以後,人們開始研究葯物的性能和作用.以臨床醫學和生理學為基礎,以動物實驗為手段,產生了實驗葯理學.
19世紀,人們應用物理、化學的理論和實驗方法研究機體,從而逐漸興起實驗生理學.法國的馬讓迪,德國人彌勒和法國人貝爾納先後用動物實驗對神經和消化等系統進行了大量生理研究.他們的工作奠定了現代生理學研究的科學基礎.
由於病理解剖學和細胞病理學的影響,當時的臨床醫學中特別注意對內臟器官病理變化的研究和診斷,想盡各種方法尋找「病灶」,使診斷方法不斷充實,診斷手段和輔助診斷工具不斷增多.到19世紀末,檢查工作又或多或少地從直接觀察病人轉變為研究化驗室的檢驗結果.
發明聽診的是拉埃內克,他是法國病理學家、臨床家.他從希波克拉底的著作中,得到對於心肺可以聽診的啟示.起先他用耳直接聽診,後來製成紙制聽診器,後用木製.他檢查了許多病人,研究了用聽診器發現的各種最微小的現象,並進行了許多屍體解剖,把解剖結果與臨床現象相對照,從而改進了聽診法.1819年,他發表論文《間接聽診法》,並根據這種新的檢查方法用來診斷肺和心臟的疾病.
許多臨床診斷輔助手段如血壓測量、體溫測量、體腔鏡檢查都是在19世紀開始應用的.利用新的照明裝置和光學器具,一系列光學器械相繼發明和使用.較早的有德國人赫爾姆霍茨的檢眼鏡,繼之喉鏡、膀胱鏡、食管鏡、胃鏡、支氣管鏡等先後發明,這豐富了臨床內科診斷手段,並使其後體腔內進行治療成為可能.
由於化學的發展,臨床醫學利用化學分析檢驗方法以檢查血液的內容物,大大改進了診斷法.顯微鏡學的不斷進步,促使形態診斷學在臨床逐步取得重要地位,它研究機體體液和固體部分的組織結構和有形成分,並研究正常和異常排泄物的結構成分.至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由於微生物學和免疫學的成就,醫生的診斷方法更為豐富.
19世紀之前,外科非常落後.疼痛、感染、出血等主要基本問題未得解決,這限制了手術的數量和范圍.19世紀中葉,解剖學的發展和麻醉法、防腐法和無菌法的應用,對外科學的發展,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首先是麻醉法的發明.19世紀中葉一氧化二氮、乙醚、氯仿相繼被用作全身麻醉葯,外科手術能夠在無痛情況下施行,這是外科學的一大進步,是外科手術學得以發展的前提.19世紀末又發明了局部麻醉的方法,克服了全麻手續繁雜、副作用多的不足.
創傷手術後的化膿並發症是最麻煩的事,在巴斯德發現病原微生物以前,維也納的產科醫生塞梅爾魏斯於1847年證明,產褥熱的真正原因是手和產科器械帶進了感染因素,主張用石灰水洗手.
根據巴斯德的發現,英國外科醫生利斯特認為傷口中的腐爛和分解過程是由微生物所引起.1865年他用石炭酸消毒法進行復雜骨折手術荻得成功,他還用石炭酸消毒手術室、手術台、手術部位和傷口.並用復雜的包紮法包紮傷口.防腐法大大地減少了創傷化膿和手術後的死亡率,但還是沒有完全解決傷口的感染問題.
1886年貝格曼採用熱壓消毒器進行消毒外科,才標志著真正進入了無菌手術的時代.止血方面也有些初步進步,如止血鉗、止血帶以及血管結扎的方法的應用等.
以上幾方面的重要成就,為外科的發展鋪平了道路.從此外科學開始迅速發展.19世紀末期,體腔外科普遍發達,這樣許多臨床專業(如婦科、泌尿科、眼科等)中除進行內科處置外,外科方法也獲得重要地位.
18世紀時預防醫學有某些改進,但大多是個人努力的結果,實施范圍也很有限.到19世紀,預防醫學和保障健康的醫學對策已逐漸成為立法和行政的問題.英國於1848年設立衛生總務部,規定一些預防疾病的法令.
之後不久,英國發生霍亂大流行,死亡約六萬人.統計資料顯示疾病的傳染媒介是飲用水,於是採取了適當的預防方法,而逐漸遏止了疫情.
使衛生學成為一門精確科學的人是德國的佩滕科弗,他將物理和化學的研究方法應用到衛生學方面,研究了空氣、水、土壤對人體的影響;測定了大氣中二氧化碳對呼吸的意義,並發明了測定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方法;研究了住宅的通氣和暖氣設備.繼他之後,研究職業病的勞動衛生學、研究食品工業的營養和食品衛生學相繼產生.
護理工作歷史悠久,但從事護理的人長期地位低下,19世紀之前工作條件一直十分惡劣,人員素質差,待遇低.英國的南丁格爾曾在德國學習護理知識,在克里米亞戰爭中率護士進行戰地救護,收效顯著.1860年她創立護士學校,傳播其護理學思想,提高護理地位,使護理學成為了一門科學.
㈤ 外科的發展過程
外科是現代醫學的一個科目,主要研究如何利用外科手術方法去解除病人的病原,從而使病人得到治療。外科和所有的臨床醫學一樣,需要了解疾病的定義、病因、表現、診斷、分期、治療、預後,而且外科更重視開刀的適應症、術前的評估與照顧、手術的技巧與方法、術後的照顧、手術的並發症與預後等與外科手術相關的問題。
早在古埃及出土的木乃伊,就可以發現頭顱的手術痕跡。而早在2000多年前的中國,也就已經從戰爭、生產和生活的實踐中總結出一些外科的實踐經驗。現代外科學開創於19世紀末,起先經常由受過培訓的理發師代理執行手術——即所謂的「醫療理發師」(barbersurgeon),因此在今天的許多英聯邦國家外科醫師被稱呼為「先生」(Mister)而不是「醫生」(Doctor)。在20世紀初,隨著消毒、麻醉、止血、輸血等技術的產生和進步,現代外科學得以逐漸深化及完善。現代外科奠基於是19世紀40年代,先後解決了手術疼痛、傷口感染和止血、輸血等問題。
手術疼痛曾是妨礙外科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1846年美國Morton首先採用了乙醚作為全身麻醉劑,並協助Warren用乙醚麻醉施行了很多大手術。自此,乙醚麻醉就被普遍地應用於外科。1892年德國Schleich首先倡用可卡因作局部浸潤麻醉,但由於其毒性高,不久即由普魯卡因所代替,至今普魯卡因仍為安全有效的局部麻醉葯。
傷口「化膿」是100餘年前外科醫生所面臨的最大困難問題之一,其時,截肢後的死亡率竟高達40%~50%。1846年匈牙利Semmelweis首先提出在檢查產婦前用漂白粉水將手洗凈,遂使他所治療的產婦死亡率自10%降至1%,這是抗菌技術的開端。1867年英國Lister採用石炭酸溶液沖洗手術器械,並用石炭酸溶液浸濕的紗布覆蓋傷口,使他所施行的消毒止血肢手術的死亡率自40%降至15%,從而奠定了抗菌術的基本原則。1877年德國Bergmann對15例膝關節穿透性損傷傷員,僅進行傷口周圍的清潔和消毒後即加以包紮,有12例痊癒並保全了下肢,他認為,不能將所有的傷口都視為感染的,而不讓傷口再被沾污更為重要。在這個基礎上他採用了蒸氣滅菌,並研究了布單、敷料、手術器械等的滅菌措施,在現代外科學中建立了無菌術。1889年德國Furbringer提出了手臂消毒法,1890年美國Halsted倡議戴橡皮手套,這樣就使無菌術臻於完善。手術出血也曾是妨礙外科發展的另一重要因素。1872年英國Wells介紹止血鉗,1873年德國Esmarch在截肢時倡用止血帶,他們是解決手術出血的創始者。1901年美國Landsteiner發現血型,從此可用輸血來補償手術時的失血。初期採用直接輸血法,但操作復雜,輸血量不易控制;1915年德國Lewisohn提出了混加枸櫞酸鈉溶液,使血不凝固的間接輸血法,以後又有血庫的建立,才使輸血簡便易行。
1929年英國Fleming發現了青黴素,1935年德國Domagk倡用百浪多息(磺胺類葯),此後各國研製出一系列抗菌葯物,為外科學的發展開辟了一個新時代。再加以麻醉術
外科手術用的止血鉗的不斷改進,輸血和補液的日益受到重視,這樣就進一步擴大了外科手術的范圍,並增加了手術的的安全性。50年代初期,低溫麻醉和體外循環的研究成功,為心臟直視手術開辟了發展道路。60年代開始,由於顯微外科技術的進展,推動了創傷、整形和移植外科的前進。70年代以來,各種纖維光束內窺鏡的出現,加之影像醫學的迅速發展(從B型超聲、CT、MRI、DSA到SPECT、PET)大大提高了外科疾病的診治水平;特別是介入放射學的開展,應用顯微導管進行超選擇性血管插管,不但將診斷,同時也將治療深入到病變的內部結構。此外,生物工程技術對醫學正在起著更新的影響,而醫學分子生物學的進展,特別對癌基因的研究,已深入到外科領域中。毫無疑問,外科學終將出現多方面的巨大變化。隨著現代外科學在廣度和深度方面的迅速發展,任何一個外科醫生已不可能掌握外科學的全部知識和技能;為了繼續提高水平,就必須有所分工。因此,外科要進一步分為若干專科;有的按人體的部位,如腹部外科、胸心外科;有的按人體的系統,如骨科、泌尿外科、腦神經外科、血管外科;有的是按病人年齡的特點,如小兒科、老年外科,有的是按手術的方式,如整復外科、顯微外科、移植外科;還有的是按疾病的性質,如腫瘤外科、急症外科等。特別是由於手術范圍的
重大發現—青黴素日益發展,對麻醉的要求不斷提高,就需要有麻醉專業;建立監護病房,也是為了達到同一目的。臨床外科學根據治療目標的不同有著明確的分工,可分為普通外科(現專指各種腹腔、乳房、甲狀腺及簡單的皮膚外科)、心臟外科、胸腔外科(兩者可合稱心胸外科)、血管外科、神經外科(有時簡稱腦外科)、頭頸外科、泌尿外科、整形外科、矯形外科(即骨外科)、小兒外科、移植外科等。廣義的外科學則尚可包含眼科、耳鼻喉科、婦產科、牙科(口腔面頜外科)等。
外科經常處理的問題包含了創傷、各種胸腹部急症、先天/後天性畸形、惡性腫瘤、器官移植等,在臨床應用上和麻醉學、特級護理學、病理學、放射學、腫瘤學等其它醫學專科工作關系極其密切。隨著葯物、早期診斷技術與其他醫療科技(比如介入放射學)的發達,許多疾病的治療都轉變為非外科治療為主,然而外科手術仍然是這些治療無效或產生並發症不可或缺的後線支持,而外科微創手術(內窺鏡手術)的領域也在蓬勃發展。
㈥ 什麼是外科
以手術為主。
㈦ 胸外科的發展歷史
1928年美國Michigen大學的JohnAlexander建立了最初的胸外科住院醫師訓練規程。根據他本人成長的經驗認為,胸外科的訓練即便是在有大量病例、工作活躍的單位,對年輕醫師的培養的年限不得低於兩年,否則他將會缺乏自信,不能應付復雜的臨床問題,也得不到內科同行的尊重。根據這一原則,他訓練出來了的醫師均成為顯赫的胸外科專家,後來美國胸外科考核委員會採納了Alexander的胸外科醫師的訓練和培養計劃。Alexander本人不僅是胸外科專業的創始人、教育家,亦是卓越的臨床學家,他對肺結核的外科治療頗有研究,其力作《肺結核的外科治療》(1925年)和《肺結核萎陷療法》(1937年)是公認的。
中國胸外科專科的建立始於20世紀50年代,在這之前,已經涌現出幾位傑出的胸外科專家。1937年,王大同在北京協和醫院成功地為一名22歲的女性支氣管擴張患者進行了左下肺葉切除術,他使用了1933年Shenstone提倡的止血帶處理肺門的先進方法。中國胸外科醫師培訓始終遵循了一個主要原則,在廣博的普通外科訓練的基礎上再進入胸外科專科訓練。培養具有高超的手術技巧和敏銳的洞察和分析能力,又有創造性的、具有科研頭腦的胸外科醫師,已經成為胸外科醫師培訓計劃的一部分,因此,在原有的胸外科專科訓練的程序中又加入並強調科研思維方法訓練的內容,這就是臨床研究生制度。
㈧ 結合外科護理發展史思考職業生涯規劃
樓主你好,建議你職業規劃可以分為以下5個部分來寫:
1、明確職業專目標:有目標才屬有規劃;
2、正確評估自己:性格、能力、優缺點等;
3、找到差距:要達成目標,你還差什麼?
4、訓練提升:你需要訓練提升哪些能力?如何訓練?
5、建立通道:挖掘自己的人脈通道。
在寫的過程中結合外科護理發展史即可,對你有所幫助。
㈨ 整形外科的歷史
整形外科雖然是一個新興專業,只有近百年的歷史,但整復體表缺陷的手術可追溯內到古代。例如公元前我國容晉書上就有唇裂的記載,公元前6~7世紀印度即有鼻再造與耳垂修復的記載。19世紀從事整形外科手術者日益增多,范圍不斷擴大特別是皮片移植的出現及許多有關整形手術的著作問世,對整形外科向專業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20世紀初期在治療一戰中以頜面部損傷占重要作用。
我國整形外科作為一門學科開始40年代末期,50年代初,一些醫學院紛紛成立整形外科,設置專科病床,收治各種類型的整形外科病人。朱洪蔭編著了《整形外科概論》,宋儒耀編著了《唇裂與齶裂的修復》、《手部創傷的整形外科治療》,以及孔繁祜編寫的《實用成形外科手術學》,張滌生主編的《整復外科學》和汪良能的《整形外科學》等陸續出版,為整形外科的普及與提高作出了很大貢獻。楊果凡、李吉等(1975年)首創的吻合血管的前臂皮瓣游離移植,被國外同行譽為「中國皮瓣」。為了專業的發展與學術交流,我國整形外科與燒傷專業已於1982年正式成立了專業組,1985年整形外科學會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