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市場經濟發展歷史

市場經濟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18 00:44:20

㈠ 市場營銷的發展歷史

市場營銷學於20世紀初期產生於美國。幾十年來,隨著社會經濟及市場經濟專的發展,市場營銷學發生屬了根本性的變化,從傳統市場營銷學演變為現代市場營銷學,其應用從贏利組織擴展到非贏利組織,從國內擴展到國外。當今,市場營銷學已成為同企業管理相結合,並同經濟學、行為科學、人類學、數學等學科相結合的應用邊緣管理學科。西方市場營銷學的產生與發展同商品經濟的發展、企業經營哲學的演變是密切相關的。美國市場營銷學自20世紀初誕生以來,其發展經歷了五個階段。 1.萌芽階段(1900~1920) 這一時期,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過工業革命,生產力迅速提高,城市經濟迅猛發展,商品需求量亦迅速增多,出現了需過於供的賣方市場,企業產品價值實現不成問題。與此相適應市場營銷學開始創立。早在1902年,美國密執安大學、加州大學和伊利諾大學的經濟系開設了市 場 學課程。以後相繼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匹茨堡大學、威斯康星大學開設此課。在這一時期,出現了一些市場營銷研究的先驅者,其中最著名的有阿切·W

㈡ 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經歷了哪些階段

歷史生回答你·給我追加分好不?這個網上很難找到·我是課堂筆記來的·第一版階段:1978-1984把農民從人民公社權中解放出來,使農民獲得了有限的自主權第二階段:1985-1992把部分農民從土地上解放出來,允許農民「綜合發展」--發展鄉鎮企業第三階段:1993到至今核心內容:允許農民「離土又離鄉」把農民從農村仲解放出來

㈢ 如何理解市場經濟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結果

怎樣理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我們黨關於精神文明問題,作過兩個決議。一個是十年前十二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指導方針的決議》,一個是這次十四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乾重要問題的決議》。同十年前的決議制定時的背景相比,出現了許多新情況,其中最大的不同是,這次決議是在黨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的歷史條件和時代背景下制定的。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怎樣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和文化建設,是我們黨的一個全新的時代課題,是一個新的艱巨的歷史任務。
十四屆六中全會的決議,正是針對當今社會的新課題,以戰略的眼光,對歷史的進程加以思索,選准了時代的視角,回答了這些問題。它既是十二屆六中全會決議精神的繼續,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到今天的條件下,對精神文明建設的新的思考和對策。
首先,應該看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身就是「社會主義」這一人類文明和「市場經濟」這一現代化發展過程中形成的文明成果相結合的產物。而且,這兩個文明之果都源於社會化大生產這種先進的生產力。這是它們兩者所以能結合的根據,也是它們在人類文明史上有不可磨滅的地位的根據。從這樣一個廣闊的視野來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它的文化涵義,看到它對人類文明發展的貢獻,從而看到它同反映社會化大生產要求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之間,不僅是相關的,而且是內在地結合在一起的。
其次,應該看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不同之處,就在於它不僅是同社會主義基本經濟政治制度結合在一起的,而且是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結合在一起的。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振興經濟和社會進步的必由之路,是一項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在這個具有創造性的思路形成之初,鄧小平同志就把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聯系在一起。1979年11月鄧小平同志接見美國不列顛網路全書出版公司副總裁吉布尼等時指出:「說市場經濟只存在於資本主義社會,只有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這肯定是不正確的。社會主義為什麼不可以搞市場經濟,這個不能說是資本主義。」他的談話,打破了束縛我們多年的市場經濟與私有制存在天然聯系的舊觀念,走出了難解的理論誤區,把社會主義同市場經濟聯系了起來。1985年10月,鄧小平同志在會見美國高級企業家代表團時,有人問:「中國共產黨一直教育人民要大公無私,為人民服務。現在經濟改革,你們教育人民要致富,出現了少數貪污腐化和濫用權力的現象,你們准備採取什麼辦法解決這些問題?」又問:「這些現象是否反映了一個潛在的、很難解決的矛盾,即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制度之間的矛盾?」鄧小平同志果斷地回答,「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之間不存在根本矛盾」。鄧小平同志又指出,我們的黨、我們的國家有能力、有信心,通過教育和法律兩個手段,逐步克服並最終消除這些消極現象。這個談話的突出之點,就是把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聯系了起來。
鄧小平同志的這些回答非常深刻,極其精闢,是我們正確理解和把握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與市場經濟關系的理論指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建立在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份並存的基礎之上,以共同富裕為目的的市場經濟。因此,它的健康運作離不開國家的宏觀調控,也離不開全社會思想道德素質和教育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即離不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再次,實踐也越來越證明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能夠結合的。我國改革開放是以市場為取向的。十八年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告訴我們,第一,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利於解放和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這就為精神文明建設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第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有利於增強人們的自立意識、競爭意識、效率意識、民主法制意識和開拓創新精神,在觀念更新中形成了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思想意識;第三,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歸根到底搞活了社會主義,使社會主義的優越性進一步發揮出來,從而增強了人們的社會主義信念。這一切都有力地說明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發展,對精神文明建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同時,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對精神文明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發展活躍了經濟生活,促進了生產力發展和經濟增長,也要求人們正確處理競爭和協作、自主和監督、效率和公平、先富和後富、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等各種關系。這就要求我們通過深化、發展、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健全社會主義法制,更要求我們通過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完善社會主義道德體系、建立有序的經濟和社會生活規范、全面提高人的素質。與此同時,我們要看到市場有其自身的弱點和消極方面,比如市場的盲目性、自發性和滯後性反映到精神生活中,會誘使人們「一 ...

㈣ 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歷程

國務院務虛會
1978年第三季度,國務院召開務虛會,研究加快中國四個現代化的問題,包括經
濟管理體制改革問題。當時對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提法是「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相結
合。」
中共十二大
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會議上,又提出了「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的原則。
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進一步明確社會主義經濟是「公有制基礎上
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商品經濟的充分發展,是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可逾越的階段
,是實現中國經濟現代化的必要條件。」從此,確立了中國經濟改革的目標是建立「
社會主義有計劃商品經濟」的觀點。
中共十三大
1987年10月中共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把有計劃的商品經濟新體制概括為計劃與
市場內在統一的新體制,明確提出要運用計劃調節和市場調節兩種手段,逐步建立「
國家調節市場,市場引導企業」的機制。
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
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後,提出建立適應有計劃商品經濟發展的計劃經濟與市場調
節相結合的經濟體制和運行機制。
1990年底
1990年底鄧小平明確指出:「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區分不是計劃、市場這樣的
內容。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調節,資本主義也有計劃控制。不要以為搞點市場經濟就是
資本主義道路,沒那回事。」
1992年初
1992年初,鄧小平南巡時更加明確地指出,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
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
。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從而從理論上
沖破多年來市場經濟的束縛,為中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創造了理論基礎。
中共十四大
1992年10月12日,中共十四大報告明確指出,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
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利於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八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
1993年八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將《憲法》第十五條修改為「國家實行社會主義市
場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第一次寫進中國的憲法。
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
1993年11月14日,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正式作出了《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
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把中共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
目標和原則具體化、系統化,勾畫了新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對有關的重大問題,都
做出了明確的原則性規定,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理論和實踐大大推進了一步。
中共十四屆五中全會
1995年9月,中共十四屆五中全會明確了到2010年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體制的歷史任務,為中國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作出了重大的戰略部署:到本世紀末
,經過三個階段,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體制。
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
2003年10月,十六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 。全會強調,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主要任務是:完
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建立有利於逐步改變城
鄉二元經濟結構的體制,形成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機制,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
的現代市場體系,完善宏觀調控體系、行政管理體制和經濟法律制度,健全就業、收
入分配和社會保障制度,建立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機制。深化經濟體制改革,
必須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十六大精神,解放思想
、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堅持尊重群眾的首創精
神,堅持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堅持統籌兼顧,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
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

㈤ 求世界經濟發展史

一、工場手工業時期

⒈14世紀前後,地中海區域城市工商業和工場手工業發展,資本主義經濟萌芽。

⒉15-16世紀新航路開辟,使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市場開始形成,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開始繁榮起來,封建經濟開始衰落,資本主義發展。

⒊17-18世紀下半期,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受到封建制度和殖民統治阻礙,因此英法美諸國先後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和獨立戰爭,建立資產階級政權。新社會制度的確立,有利於資本主義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工場手工業是這一時期工業生產的主要方式。

二、蒸汽時代

⒈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有利於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但資本主義工業生產卻以工場手工業為主要形式,難以滿足廣大市場的需要。資本主義制度已經確立,又擁有廣大殖民地市場的英國率先開始了一場以大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工場的變革———工業革命。工業革命從機器的發明和使用開始,以大機器生產成為工業生產的主要方式結束。大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勞動,人類進入蒸汽時代。資本主義經濟飛速發展,為資本主義發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

⒉隨著工業革命的進行,歐美日開始了新一輪的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資本主義經濟戰勝封建經濟,資本主義發展成為主流。

三、電氣時代

前期:19世紀70年代到20世紀初。

19世紀最後30年到20世紀初,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工業生產的高漲,被稱為近代歷史上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世界由「蒸汽時代」進入「電氣時代」。在這一時期里,一些發達國家的工業總產值,超過農業總產值;工業重心由輕紡工業轉為重工業,出現了電氣、化學、石油等新興工業。以電力的廣泛應用為特徵,人類進入電氣時代,資本主義出現飛躍式發展。

在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下,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壟斷組織,資本主義開始向帝國主義過渡。19世紀末20世紀初,主要的資本主義國家相繼進入帝國主義階段。

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不平衡加劇,美德後來居上,英法相對落後發展緩慢,日本開始崛起,俄國有所發展。

後期:兩次世界大戰期間。

一戰期間,英國受戰爭破壞,經濟衰退,開始失去世界經濟霸權,世界經濟中心從此轉移到紐約;美國大發戰爭橫財,實力大增。國際經濟力量對比發生變化。

戰後尤其是1924到1929年,資本主義世界相對穩定,出現一時繁榮。

1929到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爆發空前經濟危機,為擺脫危機資本主義國家採取了不同的方式。具有民主傳統的英法美等國採取國家干預的方式擺脫危機,以美國的羅斯福新政最為典型。具有專制主義特點的日本、德國則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法西斯道路,義大利則加強了法西斯專政。

四、電子信息時代

時間:二戰以後到20世紀90年代

美國:二戰後成為世界上最富強的國家,利用高新技術成果,經濟持續發展。

日本和西歐:在美國扶持下憑借較好的科技實力,利用最新科技革命成果,經濟迅速恢復發展,其崛起沖擊了美國資本主義世界霸主地位。日本和聯邦德國發展尤為突出,20世紀60年代,歐洲國家為加強經濟合作建立了歐洲經濟共同體。

總之,在此階段,資本主義各國經濟高速發展,但由於1974-1975年的世界性的經濟危機的打擊,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速度一度減緩。

五、新經濟時代

20世紀90年代,世界經濟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出現了一系列新現象,即世界經濟的網路化、數字化以及以此為推動力的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發展。其主要特徵是:信息化和全球化。

㈥ 綜述市場經濟發展歷程及其在中國的發展,有哪些啟示

第一階段:突破了完全排斥市場調節的大一統的計劃經濟概念,形成了「計劃經濟版為主,市場經濟權為輔」的思想。
第二階段:確認「社會主義經濟是公有制基礎上有計劃商品經濟」的論斷,突破長期以來把計劃經濟同商品經濟對立起來的傳統觀念,重新解釋了計劃經濟的內涵。
第三階段:從根本上破除了把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看作屬於社會基本制度范疇的思想束縛,確認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
希望能幫到你!

㈦ 市場經濟是如何產生和發展的

論資本主義是市場經濟發展的產物
摘要:市場經濟是一種作為基本調節方式的社會經濟制度形式,不能簡單地把它化約為經濟所有制形式,也不能把它誇大為社會的基本制度,因此,不能把市場經濟等同於生產資料私有制或公有制,也不能把市場經濟等同於資本主義或社會主義制度..資本主義是市場經濟發展的產物,是市場經濟平等交換中產生的不平等的產物,
關鍵詞溫家園論文:市場經濟;資本主義:產物

以往我們總是認為市場經濟是資本主義的發展產物,以為是在資本主義打破了封建專制,建立了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佔有制的基礎上,蘊生了以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為調節和配置手段的市場經濟,並進而激發了生產力的積極性和潛能,但實際並非如此。市場、市場經濟和資本主義呈現為前因後果和在時間上前後相序的關系。市場經濟產生於市場的發展,而資本主義則發端於市場經濟,是市場經濟發展的產物和結果。

市場是一定地區內的各種商品或某一種商品的供給和有支付能力需求的關系,因此,市場不僅僅是商品買賣的場所,而主要是勞動者之間通過彼此交換勞動產品而交換人的勞動本質的關系。市場與商品交換同時出現,據考證至少已有6000多年的歷史。不僅在原始社會和奴隸制社會就已經有了市場關系,而且經過逐步發展,市場的形式不斷更新,范圍不斷拓展,在封建制社會可以說市場已相當繁榮,在我們通常稱之為自給自足的封閉的封建制自然經濟結構中,市場遍及各處,它們就像這個自然經濟軀體中的無數的毛細血管一樣,推動著整個軀體的經濟循環。市場是勞動者們在生產和消費之間的恰當的交換形式和手段,市場調節、促進著生產和消費的發展,可以說,經濟史概括地說也是一部市場史。

在市場交換關系發展的基礎上,產生了市場經濟。市場經濟是一種以市場調節為基本方式來發展國民經濟的經濟體制,其根本特徵是根據市場的供求關系來調節和分配生產要素,通過市場調節機制配置各種社會資源。市場經濟採取的是:信息及調節機制的橫向化,主要以市場對信息(最重要的是價格)進行橫向傳遞和接收,經濟主體自由取捨;決策機制的分權化,經濟主體在獲取市場信息的基礎上,自由決策,自擔風險,自享成果;財產機制的私有化,財產及利益邊界清晰;激勵機制的物質化,利益驅動,金錢刺激。市場經濟是一種作為基本調節方式的社會經濟制度形式,顯然。不能簡單地把它化約為經濟所有制形式。也不能把它誇大為社會的基本制度,因此,不能把市場經濟等同於生產資料私有制或公有制,也不能把市場經濟等同於資本主義或社會主義制度。

我們以往之所以把市場經濟等同於資本主義,是因為,在歷史上,西歐的市場經濟發展產生出了資本主義。15世紀,在西歐城市市場中,不僅建立了密集的銷售網路,而且逐漸產生了國際商品交易會和證券交易所。例如,1579年至1621年,由熱那亞商人組織的貝桑松(Besanson)交易會,專司錢款和信貸交易,運作精細周密,貨幣已經開始跨國流動。擁有證券交易所和商品交易會是在歐洲誕生以市場調節為基本方式發展經濟的經濟體制即市場經濟的最重要基礎。商品交易會和證券交易所不僅擴大了市場的地域,而且使市場超越了低層次的直接交換,這樣,市場已經不只是經濟軀體中的毛細血管,而且成為動脈和靜脈了,市場從此日益發揮在經濟中生產與消費的調節和配置作用即市場經濟。從距今6000多年前至500多年前,不論是在奴隸制經濟,還是在封建制經濟中,雖然在某些市場交易活動中存在某一些平等交換的成分,但基本上都是以武力或特權佔有、配置資源的經濟體制,還不是以平等交換為一般的、普遍的資源配置方式的市場經濟體制。在距今大約500多年前的西歐,雖然仍是處於封建制度統治下,但在熱那亞、威尼斯、佛羅倫薩、巴黎、倫敦等城市中,卻在經濟領域中首先產生了市場經濟體制的萌芽,繼而誕生了市場經濟體制。這種經濟體制真正突顯了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個人的利益和勞動受到肯定甚至張揚,極大地調動廣大社會勞動者為個人利益而奮斗的積極性,刺激和推動著社會生產力的巨大發展。同時,由於勞動者個人之間彼此先天能力和後天機遇的不同,又必然導致勞動者個人收益的差距,市場經濟等價交換的結果會是能力強者越來越富,能力弱者越來越窮,貧富兩極分化。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馬太效應,即效率越高的人,在競爭中就越居優勢地位,高效率者的效率也就會越來越高;相反,效率越低的人,在競爭中就越居劣勢地位,低效率者的效率也就會越來越低,強者越強,弱者越弱,二者效率高低的差別會越來越大。因而,正是在市場經濟繁榮的基礎上,私有財產和資本不斷積聚和融合,產生了資本主義,資本主義產生於18世紀的產業革命之前。資本主義是以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有制為基礎和以剩餘價值最大化為目的的生產關系,這種生產關系進而又經過產業革命和資產階級革命,以政治制度的形式加以確定下來。可見,資本主義並不是市場經濟,而是市場經濟發展的產物,是市場經濟平等交換中產生的不平等的產物。在市場經濟中,市場作為調節方式應該是在生產與消費之間扮演一個自然的聯系和顯示供求關系的角色,即亞當斯密(Adam Smith)稱之為的無形的手,但資本主義產生後,在利潤最大化的驅動下,能帶來剩餘價值的資本成為主宰,市場事實上逐漸被資本操縱,被擁有資本特權的資產階級(資本家集團)操縱。建立在平等關系之上的市場交換導致了不平等的資本主義的建立,資本主義製造和利用壟斷,又不斷產生和加深著不平等的市場交換。

㈧ 中國市場經濟體制的歷史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實行改革開放,於1984年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提出發展有計劃的商品經濟,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㈨ 市場經濟的發展歷程

http://www.cqvip.com/qk/95786A/200704X/24200636.html

這里抄有襲一個切題的

閱讀全文

與市場經濟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