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從歷史哲學的角度談談文化哲學對人存在的歷史意義。
「哲學,就我對這個詞的理解來說,乃是某種介乎神學與科學之間的東西。它和神學一樣,包含著人類對於那些迄今仍為確切的知識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但是它又象科學一樣是訴之於人類的理性而不是訴之於權威的,不管是傳統的權威還是啟示的權威。一切·確·切·的知識——我是這樣主張的——都屬於科學;一切涉及超乎確切知識之外的·教·條都屬於神學。但是介乎神學與科學之間還有一片受到雙方攻擊的無人域;這片無人之域就是哲學。思辯的心靈所最感到興趣的一切問題,幾乎都是科學所不能回答的問題;而神學家們的信心百倍的答案,也已不再象它們在過去的世紀里那麼令人信服了。世界是分為心和物嗎?如果是這樣,那麼心是什麼?物又是什麼?心是從屬於物的嗎?還是它具有獨立的能力呢?宇宙有沒有任何的統一性或者目的呢?它是不是朝著某一個目標演進的呢?究竟有沒有自然律呢?還是我們信仰自然律僅僅是出於我們愛好秩序的天性呢?人是不是天文學家所看到的那種樣子,是由不純粹的碳和水化合成的一塊微小的東西,無能地在一個渺小而又不重要的行星上爬行著呢?還是他是哈姆雷特所看到的那種樣子呢?也許他同時是兩者嗎?有沒有一種生活方式是高貴的,而另一種是卑賤的呢?還是一切的生活方式全屬虛幻無謂呢?假如有一種生活方式是高貴的,它所包含的內容又是什麼?我們又如何能夠實現它呢?善,為了能夠值得受人尊重,就必須是永恆的嗎?
或者說,哪怕宇宙是堅定不移地趨向於死亡,它也還是值得加以追求的嗎?究竟有沒有智慧這樣一種東西,還是看來彷彿是智慧的東西,僅僅是極精煉的愚蠢呢?對於這些問題,在實驗室里是找不到答案的。各派神學都曾宣稱能夠做出極其確切的答案,但正是他們的這種確切性才使近代人滿腹狐疑地去觀察他們。對於這些問題的研究——如果不是對於它們的解答的話,——就是哲學的業務了。」
——羅素 《西方哲學史》
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並非一切哲學都是科學的。
❷ 思辨的歷史哲學主要探討人們怎麼認識和解釋歷史,揭示歷史對於主體的意義
思辨的歷史哲學,主要探討的的確是人們怎麼認識和解釋歷史,揭示歷史對於主體的回意義。
思辨的歷史答哲學指對歷史的一般進程的本質與意義、歷史的動力、要素、合規律性的研究,是用世界觀解釋歷史及歷史事變。思辨的歷史哲學是一種形而上學。在它看來,普通歷史學家描述的歷史,,不過是一連串毫無聯系的事件。作為經驗科學的歷史學,並不期望超出實際發生的事變,達到隱蔽在背後的計劃,,也不想揭示歷史的基本格局。然而,假如歷史並非全然不合理性的,則它顯然有布局,因而是可以認識的。
思辨的歷史哲學認為,歷史哲學的任務就是揭示歷史的真正意義和本質的合理性。歷史哲學家同歷史過程的關系,必須是同作為整體的過程的關系,即同整個歷史過程的意義的關系,這樣,歷史哲學就是形而上學的,否則不存在。它不可能是經驗的、分析的、日常的、瑣屑的。它是關於歷史的本體論,而不是認識論。
所以,思辨的歷史哲學的重點,是從歷史的本體,研究怎麼認識和解釋歷史,從而揭示歷史對於主體的意義。
❸ 什麼是歷史哲學
請參照如下資料,希望對你有用
最早使用「歷史哲學」一詞的是法國哲學家伏爾泰,1765年出版了他的《歷史哲學》一書。在伏爾泰看來,「歷史哲學」就是尋求在其整體上理解歷史、理解支配歷史的那些原則及它可能隱含著的意義。伏爾泰認為,歷史研究不應該只是堆積歷史事實,它應該達到一種哲學的或理論的理解高度。
❹ 哲學中的歷史是什麼意思
個人認為,來歷史就是運動過程。例自如,當您想到這個問題,並且打算在這里提出來,於是您打開這個網頁,敲擊鍵盤,發出您的文字元號,您的問題將通過這個符號傳達到另一個看到這個問題的人的眼睛裡,當然看到這個問題的人還經過了將符號解析為思想的過程。這個人打算回答您的問題了,於是他想出答案,同樣通過符號把意思傳達給您。
這一提問與回答的流水運動的過程,就已經進入歷史了。其實當它的每個細節發生時就已經進入歷史了。就算我們不做這樣的事,事物依然在流水運動著,只不過有些運動的過程對於我們的需求來說是沒有足夠意義的。
❺ 學習歷史的意義和作用
精華答案 好評率:100% 歷史學的功用
英國詩人雪萊曾這樣寫道:「歷史,是刻在時間記憶上的一首迴旋詩。」
也因此,歷史學就有了它最重要的功用——經世致用。
何謂經世?致力於國家,致力於社會謂之經世;何謂致用,以我之所學,化我之所用謂之致用。
「以史為鑒」,「讀史明智」……都在強調著歷史學的現實指導作用,對個人、對民族、對人類的啟示和幫助。
當一個民族成為能夠從歷史中不斷汲取力量、不斷思考、不斷創新、不斷反省的民族時,那將是整個地球,乃至宇宙之福。
補充回答: 學習歷史、從歷史中取得借鑒,是人類社會一個永恆的課題。自進入人類社會以來,人類就知道向歷史學習了。梁啟超20世紀20年代講中國歷史研究法,在講到史學的起源時,對史學的最初形式作了想像的描述:「當人類之漸進而形成一族或一部落也,其族部之長老,每當游獵之隙暇,或值佳辰令節,輒聚其子姓,三三五五,圍爐藉草,縱談己身或其先代所經之恐怖所演之武勇等等。聽者則娓娓忘倦。」也就是說,最初的歷史形式是傳說故事。人們通過這些傳說故事,就能夠從歷史中汲取智慧。「史」的產生,是人類社會的大事。一般動物也有記憶和模仿的本能,但它沒有知識,它不能將第一代所積累的經驗傳至二代、三代,這是因為動物沒有「史」。人類則不然,先代的生活經驗,能以記誦或記錄的形式,留傳後世,歷數百年數千年而不失墜。人類文明之所以不斷進化,「史」的作用可謂大矣。完全可以說,歷史意識的產生和歷史記載的出現,是人類與其他動物區別開來的一個重要標志。
「中國『歷史作家』的層出不窮、繼續不斷,實在是任何民族所比不上的」。黑格爾在他的《歷史哲學》中,通過與其他國家的橫向比較,得出這樣一個認識。的確,中華民族歷來就有治史、學史、用史的傳統。西周時期的周公就提出「殷鑒」思想,司馬遷作史,意在「述往事,思來者」。歷史學家大都懷著匡世救俗的責任感,來研究和寫作歷史著作。對於歷史的價值,唐代的史學評論家劉知幾講的十分精彩,他說:「史之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之急務,為國家之要道,有國有家者,其可缺之哉?」
史之有用,大概誰都否認不了。至於為什麼有用,中國傳統的史學理論很少上升到科學理性的高度,回答這個問題。20世紀20年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奠基人李大釗,以唯物史觀為指導,講述史學理論,指出:「橫著看人類,便是社會;縱著去看人類,便是歷史。歷史就是社會的變動。」從而指出了歷史與社會的關系。西方生機主義哲學提出,歷史為進化而存在,為生機開展而存在,歷史具有生命性,認為歷史、現實、未來都是一線下來、有機聯系的。這一點與唯物史觀的認識有相通之處。據此,我們可以認為,「歷史」具有二重性的特點:一方面,歷史是過去的事情,過去的事情就一去不復返了;另一方面,過去的事情雖然形式上過去了,但它的精神,它的影響有很多遺留下來,對現實、對未來產生這樣或那樣的作用。所以,如何認識歷史,在很多情況下,並不是純粹的認識論或知識論的問題,而是關系著如何處理現實和開辟未來的問題。同時,由於歷史與現實、未來有這種割不斷的聯系,所以,探索過去,對了解現在、預測未來是有幫助的。《易傳》中說「彰往而知來」,道理就在這里。
認識歷史,必須通過歷史學才能實現。歷史學是人文社會科學當中的一門基礎學科,也是關乎人的素質修養的學問。無論從事科學研究,還是了解社會現實、制定各項政策、提高個體人文修養,離開了歷史學,都是沒有根基的。80年前,李大釗說過:「研究歷史的趣味的盛行,是一個時代正在生長成熟、正在尋求聰明而且感奮的對於人生的大觀的徵兆。這種智力的老成,並於奮勇冒險的精神,不但未有以消阻,而且反有以增進。」他認為,「立在過去的世界上,尋出來的新世界,是真的,實的,腳踏實地可以達到的」。他把歷史比作「時」在人生世界上建築起來的一座高樓,登之愈高,無限的未來世界,才能看得愈加清楚。史學對於人生修養同樣具有重要的意義。因為史學能夠陶煉人們科學的態度。所謂科學的態度,一是尊疑,一是重據,而史學即以此二者作為寶貴的信條。史學這種求真的態度,「熏陶漸漬,深入於人的心性,則可造成一種認真的習性」,以這種態度求學,則真理可明;以這種態度作事,則功業可就。「這種科學的態度,造成我們腳踏實地的人生觀」。李大釗這些話,雖很朴實,卻意味深長,值得重溫。
由此可見,一個國民,不能沒有一定的歷史知識;一個領導幹部,更不能忽視歷史學的修養。一個民族,只有重視歷史,她才具有高度的自我發展意識,才能胸懷寬廣,視野開闊,才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補充回答: 什麼要學習歷史,這似乎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而且對於它,人們也能夠給出多種答案,如歷史知識能夠增長人的智慧,學習歷史能夠提高治國安邦的本領,學習歷史有益於個人的修養等等。對於不同的人來說,學習歷史還會有不同的作用。所以,肯定性的答案能夠給出很多。然而,在西方,受後現代思 潮的影響,出現了所謂的後現代史學。後現代史學具有否認歷史的客觀性、真實性的傾向,對歷史學的功用和價值也提出了質疑。在這種情況下,有人對為什麼學習歷史這樣一向勿容置疑的問題也感到困惑了。
其實,後現代史學對歷史客觀性的否定,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物,一百多年來,西方的相對主義史學思潮一直都說,歷史有歷史學家的主觀因素在裡面,歷史學不是科學;還有的史學家甚至用挑釁似的語言說:「歷史是歷史學家製造出來的」。在中國,近代以來,也有歷史相對主義思潮出現,這當然與西方的思潮有聯系,但是在整個史學界,它始終沒有占據主導地位。學習歷史的意義,已經受到千百萬人民群眾個人經驗的證實,受到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實踐的證實。
黨的幾代領導集體都非常重視歷史,號召全體黨員學習歷史,指出黨的高級領導幹部尤其要重視學習歷史。在革命戰爭年代,毛澤東深感歷史知識的重要性,並把它提到關系革命事業能否成功的高度。他說:「指導一個偉大的革命運動的政黨,如果沒有革命理論,沒有歷史知識,沒有對於實際運動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勝利是不可能的。」「學習我們的歷史遺產,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給以批判的總結,是我們學習的另一任務。我們這個民族有數千年的歷史,有它的特點,有它的許多珍品。對於這些,我們還是小學生。今天的中國是歷史的中國的一個發展;我們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主義者,我們不應當割斷歷史。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承繼這一份珍貴的遺產。這對於指導當前的偉大的運動,是有重要的幫助的。」鄧小平把歷史經驗比作「寶貴財富」,他的政治智慧與深邃的歷史意識是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在他的講話和文章中,處處閃耀著歷史總結的光芒。他在論述撰寫《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時,指出歷史認識對統一思想、團結一致向前看具有重大意義。在與戈 爾巴喬 夫的會談中,他談到近百年來的中國史,談到了近幾十年來,中國人感到對中國的威脅從何而來。鄧小 平為什麼要講這個歷史?他說「講清這個問題可能對解決遺留下來的問題,對弄清『開辟未來』的某些概念有好處,所以值得講一講」。這是說,國家之間的交往重點是向前看,朝友好的方向發展,但必須尊重歷史。只有對歷史有正確而清醒的認識,未來的友好關系才有可靠的基礎。江澤 民同志、胡錦 濤同志也多次講到歷史學習的重大意義。
請採納。
❻ 哲學的貧困歷史意義
27.4萬粉絲
關注
馬克思《哲學的貧困》中的歷史性思想
光明日報
2020-07-06《光明日報》官方帳號回
關注答
【論點摘編】
仰海峰在《哲學研究》2020年第5期撰文指出,馬克思從生產邏輯到資本邏輯的思想轉變中,歷史性思想的形成是其中重要的一環,《哲學的貧困》與《致安年柯夫的信》則是這一思想形成中的重要節點。與蒲魯東等將資本主義社會看作自然社會不同,馬克思強調這一社會是一種歷史的存在,建立在這一社會基礎上的思想觀念同樣是一種歷史的存在。歷史性思想使馬克思意識到以生產邏輯為基礎的人類學意義上的哲學,並不能真正區別於政治經濟學的哲學基礎,同樣不能真正實現對近代以來的哲學、政治經濟學理論前提的批判。馬克思歷史性思想的形成,為《資本論》對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發展、社會結構和思想觀念的批判,提供了方法論的依據。
❼ 哲學的歷史性是什麼意思
★★★我的總結是
哲學是什麼:問的是哲學的定義、規定
什麼是哲學:問的是哲學的內涵
★★★以下的論述請仔細閱讀(特別是★部分)
科學哲學是從哲學角度考察科學的一門學科。它以科學活動和科學理論為研究對象,探討科學的本質、科學知識的獲得和檢驗、科學的邏輯結構等有關科學認識論和科學方法論的基本問題。
哲學是什麼?
這是一個問題,一個既簡單又復雜的問題。
我們說它簡單是因為它應該是哲學這門學科最基本的規定,但凡學習哲學的人都要從這個問題開始,如果一個學習或研究哲學的人說他不知道哲學是什麼,那似乎是一件很可笑很滑稽很不可思議的事情。然而,這的確是事實。我們說它復雜就是因為迄今為止它仍然是一個問題,而且很可能永遠是一個問題。
換言之,「哲學是什麼」這個問題至今尚未有終極的答案。
對於初學者來說,「哲學是什麼」這個問題是很好解決的,翻翻哲學辭典或者大網路全書就行了,雖然他們並不一定真正理解那上面說的是什麼。但是我們這些號稱研究哲學的人,或者說自認為對哲學「略知一二」的人,卻不能這樣做,因為那並不能解決我們心中的疑問。說來令人難以置信,也令我們感到汗顏,雖然哲學這門學科已經存在了幾千年,但是「哲學是什麼」這個問題卻至今尚未有定論。由於這個問題太大太難了,即使是以此作為書名的大部頭著作業已汗牛充棟數不勝數,所以我們在此並不想(實際上也不可能)解決「哲學是什麼」的問題,而只是想把這個問題本身當作一個問題,看一看會有什麼答案。
★★★
從問題本身看,「哲學是什麼」可以有兩種表達方式:「哲學是什麼」與「什麼是哲學」。
表面上這兩種表達方式所說的是一回事,都是關於哲學的基本規定或定義,似乎無論把問題中的「什麼」放在後面還是放在前面,並沒有什麼根本上的區別。在西方語言中一說到「哲學是什麼」或「什麼是哲學」,其實就是一句話,例如英語中的「what is philosophy」,德語中的「Was ist die Philosophie」。雖然當我們把它們翻譯成中文的時候,既可以譯作「哲學是什麼」,也可以譯作「什麼是哲學」,不過通常並沒有要突出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的意思,但是實際上在這兩種表達方式之間存在著某種差別,而且這一差別不僅僅是翻譯的方式問題,而且是表述的含義問題。不要以為我們是在玩兒文字游戲,因為不同的表達方式的確可以有不同的意義。
★★★「哲學是什麼」與「什麼是哲學」之間究竟有什麼區別?
當我們追問某種東西「是什麼」的時候,通常在邏輯上問的是這種東西的「本質」或「本性」,亦即規定它「是什麼」的「定義」。然而所謂「定義」所表述的既可以是曾經如此或現在如此的實際狀態,也可以是將來如此或應該如此的理想狀態,前者說的是「是如何」,後者講的則是「應如何」,一個是「實然」,一個是「應然」。在一般情況下,一門學科的基本規定是沒有這種區別的,或者說上述兩方面是統一的,但是哲學卻不一般。由於哲學家們在「哲學是什麼」這個問題上始終未能達成普遍的共識,使得我們只知道以往人們關於哲學的不同規定,而無法確定關於哲學的一般規定,於是在「哲學是什麼」與「什麼是哲學」之間就出現了差別。在某種意義上說,★★★「哲學是什麼」問的是作為歷史事實的哲學過去和現在「是什麼」,而「什麼是哲學」問的則是究竟什麼樣的哲學才能夠被我們稱之為哲學,亦即作為普遍意義的哲學「是什麼」。
當我們以這兩種不同的方式追問哲學的時候,似乎顯得對哲學有點兒不太恭敬,因為★★★這意味著在「哲學過去和現在是什麼」與「哲學應該是什麼」之間存在著差別,把這個問題問到底就很可能得出這樣的結論:無論哲學過去或者現在是什麼樣子,它有可能還不是它應該所是的樣子。
有人可能會說,對於一門已經存在了幾千年之久的學科是不應該產生這樣的疑問的,而且哲學也可以有一般的規定,如「世界觀」和「方法論」等等。從理論上講的確是這樣,但是事實上卻不盡然,因為哲學是一門與眾不同、十分獨特的學問。不僅如此,對於一門學科而言,存在的時間長短其實並不重要,關鍵要看它是否已成定型。我們之所以不會向其他科學提出這樣的質疑,原因就在於它們早就定型了,無論它們的內容、方法甚至對象的范圍等等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一門科學的定義通常是不變的。哲學就不同了。因為哲學與任何一門科學都不一樣,我們簡直無法將它看作是科學。
盡管說哲學不是科學很難為人們所接受,對於以哲學為職業的人尤其如此,然而只要有一點兒哲學史知識的人都知道,這實在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事實。2000多年來,哲學家們幾乎在所有的哲學問題都爭論不休,甚至在哲學的對象問題上也難有定論。雖然我們都希望哲學是科學,都認為哲學應該是科學,但是它的的確確並不具備一門科學知識應該具有的基本特徵。因而即使從這個角度看,哲學也還不是它應該所是的樣子。
為什麼說哲學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科學?
原因有很多,而其中最明顯的原因是,哲學不像科學那樣是一個知識積累的過程,或者說,哲學留給我們的不是知識,而是許許多多的問題。譬如就數學而論,通常我們認為只有一門數學,其他各式各樣的數學都是數學的分支或不同的發展階段。但是我們卻不能說歷史上只有一門哲學,其他哲學都是哲學的分支或發展階段。黑格爾曾經主張歷史上只有一種哲學,其他哲學不過是哲學發展的不同階段,現在很少有人持這種庸俗進化論的觀點了,因為它起碼與事實不相符合。無可否認,哲學也有自身的發展過程,然而這個發展過程並不是一個知識積累的過程。歷史上的哲學思想的確有某種傳承關系,但是在大多數哲學問題上它們的基本觀點卻是很難調和的。不恰當地說,自然科學類似某種知識積累的「直線運動」,我們可以不管科學的歷史,只要把它積淀下來的成果拿過來使用就行了。哲學卻不一樣,它更像是一種「圓周運動」,圍繞著一些永恆無解的難題,嘗試著一種又一種不同的解答方式。所以盡管在哲學家們之間的確存在著繼承和發展的關系,但是每個哲學家的理論都有其不可替代的價值,而這種價值並不在於它的知識內容,而在於它提供了什麼樣的解決問題的獨特方式。顯而易見,今天的人們在知識的佔有上是古人無法比擬的,任何一個醫學院的學生所具備的知識都要比醫學始祖希波克拉底「先進」得多,然而即使是研究哲學的人也極少有人能夠達到柏拉圖或者亞里士多德的思想水平,雖然他們所表述的知識內容早已過時了,故而哲學很難用「進步」來衡量。
那麼,★★★把「哲學是什麼」這個問題區分為「哲學是什麼」與「什麼是哲學」這樣兩種不同的問題形式究竟有什麼意義?
如果這種區別是有意義的,那麼我們除了知道歷史上不同的哲學思想之外,究竟能否把握所謂一般意義上的哲學或者說哲學的普遍規定?
首先,上述區別給我們的啟發是,哲學的一般規定與科學的一般規定是不同的,它具有更廣泛的「寬容性」和「歷史性」。關於哲學的規定應該體現它的研究領域和范圍(這種領域和范圍亦有其不確定性),與此同時亦不應該企圖以一種哲學思想代替全部哲學,除非這種哲學思想確實可以含蓋過去、現在乃至將來所有哲學(倘若如此,它也就不是「一種」哲學了)。因為哲學的問題和對象根源於人類要求超越自身的有限性而通達無限之自由境界的最高理想,就人類有理性而言他一定會產生這樣的理想,但是就人類的有限性而言他又不可能現實地實現這一理想,雖然他無法實現這一理想但他又不可能不追求這一理想,哲學就產生於這個「悖論」之中。由於在有限與無限、現實與理想、此岸與彼岸、暫時與永恆之間橫著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而我們命中註定要千方百計地去嘗試各種方式以圖超越這一界限,所以真正的哲學問題不僅是沒有終極的答案,而且永遠也不會過時,因而哲學就表現為過去、現在和將來人們面對共同的哲學問題而採取的不同的解答方式。由此可見,哲學不可能存在於「一種」哲學之中,而只能存在於所有哲學之中,因為任何一種哲學都只不過代表著哲學問題的一種解答方式,而不可能代表哲學問題的所有解答方式。我們之所以堅持在「哲學是什麼」與「什麼是哲學」之間作出區別,就是為了說明所謂哲學歸根結底乃是哲學史這個道理。這也就是說,誰要想給哲學下一個定義,他就必須把過去、現在乃至將來所有可能的哲學都考慮在內,我們不能按照給科學下定義的方式來規定哲學,因為一旦哲學有了這樣的科學的定義,哲學也就不再是哲學了。
我們並沒有正面回答哲學「是什麼」的問題,或許我們永遠也不可能解決這個問題。在有些人看來,哲學雖然存在了2000多年,但是時至今日仍然面臨著這樣的困境,這實在令人感到悲哀。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這未嘗不是哲學的幸運。因為它意味著哲學而且只有哲學是一門真正開放的、永遠沒有定型的學科,而這也許正是哲學的魅力所在。當然,即使我們永遠也無法解決「哲學是什麼」這個問題,★★★了解「哲學是什麼」與「什麼是哲學」之間存在著差別仍然是有意義的,因為那是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不過雖然它們是不同的兩個問題,實際上它們之間又是有聯系的。這倒不是我們有意賣弄「辯證法」,事實就是如此。誰也不可能在沒有哲學的時候憑空想像「什麼是哲學」,只有當我們對哲學的實際狀況感到不甚滿意時才會提出這樣的問題。
在某種意義上說,我們研究哲學史,就是要★★★通過「哲學是什麼」來解決「什麼是哲學」的問題,即通過研究歷史上的哲學來解答哲學究竟應該是什麼的疑問。
如此說來,研究和學習哲學史,從來都不是與過時的歷史打交道,其本身就具有「現實意義」。
學習哲學史就是學習哲學史上哲學家們的思想,因而可以看作是我們的思想「思想」哲學家們的思想,也可看作是思想與思想之間的「對話」。由於哲學家們的思想保存在他們的著作之中,學習哲學史也就是「讀書」,所以與哲學家們的「對話」通常是通過「讀書」來實現的。然而,盡管歷史上的哲學家們斯人已逝,我們讀他們的「書」卻不是讀死書。雖然這些書的內容大多已經過時了,但是哲學家們解決問題的方式卻沒有也永遠不會過時,因為哲學問題並沒有過時,這些問題不僅是他們面臨的難題,而且也是我們面臨的難題,甚至可以說是人類將永遠面臨的難題。既然哲學問題沒有終極的答案,那麼任何一種解答方式都不可能取代其他的解答方式,也不可能為其他的解答方式所取代,所有一切的解答方式都有其各自獨特的意義和價值,它們為後人提供了各式各樣可供選擇的可能方式。因此,對於學習哲學史的人來說,學習哲學史無非是將人類精神所思想過的東西再思想一遍,把人類精神已經走過的思想之路再走一遍,然後選擇或者開創我們自己的路。
由此可見,我們學習哲學史並不是站在哲學史之外,在某種意義上說,前人的思想就構成了我們現存在的組成部分。我們之所以說研究和學習哲學史本身就具有「現實意義」,原因就在於此:當我們與哲學家們進行思想之間的「對話」的時候,他們的思想「復活」了。這並不是說,哲學家的思想「死了」,是我們的「對話」使之「復活」了。其實,歷史上的哲學思想原本就是「活的」,因為它們構成了哲學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因而它們的「復活」並不是「復古」。換言之,哲學家們的思想既是歷史性的,同時又超越了歷史,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具有現實性。所以,哲學史從來就不是什麼死材料的堆積,而是一種活生生的思想律動。
就哲學是哲學史,學習哲學就是與哲學家們進行思想「對話」而論,我們與哲學家們之間的思想對話並不是「單向性」的受動活動,而是「雙向性」的互動活動,這種思想與思想的對話類似現代解釋學所說的「視界交融」。
哲學家們的思想保存在他們的著作之中,讀他們的書需要「理解」和「解釋」,而「理解」和「解釋」的過程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再創造」的過程。以往傳統的解釋理論追求知識的客觀性,將理解和解釋看作是本文原著之純粹的再現。但是現代解釋學卻告訴我們,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再現所謂客觀存在的文本,因為古人有古人的「視界」,我們有我們的「視界」,換句話說,古人與我們處在不同的歷史、文化、社會、個人環境等等的背景之下,我們既不可能完完全全地將古人的視界「復制」到現代來,也不可能徹底擺脫掉自己的視界,純粹沉浸在古人的視界之中。
從這個意義上說,理解和解釋實際上是不同視界之間的碰撞和交融,而且正是因為如此,人類文化才有可能進步和發展。
因此,學習哲學史的過程並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富於創造性的「視界交融」,亦即我們與以往的哲學家們就大家共同關心的哲學問題進行思想之間「對話」的過程。正是在這種思想對話的過程中,我們由研究「哲學是什麼」而進一步追問「什麼是哲學」。
總而言之,一切研究和學習哲學的人,都應該追問這兩個問題:「哲學是什麼」與「什麼是哲學」。因為,哲學就存在於這種追問活動之中。
★★★以上的論述請仔細閱讀(特別是★部分)
相信樓主能找到答案。
❽ 歷史有終極意義嗎
歷史 是什麼?歌德說:"對於更高層次的思想家來說,歷史是荒唐的編織物。"在同歷史學家Luden的一次談話中,歌德說道:"即使你能夠解釋和 研究 透徹一切原始資料,你能發現什麼呢?無非是一個早就被發現了的、不再需要試圖證實的偉大真理,即在一切 時代 里,在一切國家中,情況都是糟糕透頂。人們始終在擔驚受怕,在辛勤操勞;他們相互製造痛苦、相互折磨;他們使自己和別人那短暫的人生沒有愉悅,既不能重視、也不能享受世界的美好和美好的世界給他們帶來的甜蜜生活。只有少數人是愜意的和愉悅的。大多數人在經歷一段人生之後,就寧可退出,再也不願重新開始。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使他們還對人生有一些留戀的,就是對死亡的恐懼"(《歌德談話錄》)。
如果說,作為詩人的歌德僅僅報告歷史中發生的事件,那麼,作為 哲學 家的黑格爾不得不問:"即便我們把歷史看作是宰牲台,各民族的幸福、各個國家的睿智、各個個人的德性在這上面被屠宰成祭獻的犧牲品,思想也不免產生一個 問題 :這些巨大的犧牲是為了誰,為了什麼終極目的做出的"(黑格爾,《世界歷史哲學演講錄》)[1]。
歷史的目的性問題,或者它的等價命題--歷史的終極意義問題,在歷史學自身范圍內是無法解決的,這是一個神學或哲學問題。洛維特(Karl Lowith,1897-1973)認為,這個問題很可能超出了一切認知能力,會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並且沒有任何答案能使它歸於沉寂[2]。可以斷言,這是一個源自猶太-基督教傳統的問題,不僅"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古代 中國 史家司馬遷無此一問,而且有"歷史之父"美稱的古代希臘史家希羅多德也無此一問。
❾ 何為歷史哲學
歷史哲學是一個與歷史學有關的哲學分支,旨在探討歷史的模式與意義、歷史學的性質與方法、歷史寫作的結構與規律等問題。根據具體研究對象的不同,歷史哲學大致可以分為三類:思辨的歷史哲學、分析的歷史哲學(批判的歷史哲學)、敘事的歷史哲學。
思辨的歷史哲學以及分析的歷史哲學(批判的歷史哲學)
「歷史」一詞具有兩層含義:實在的歷史,即歷史學家的研究對象;歷史學家的研究本身。對應於這兩個層次分別產生了思辨的歷史哲學以及分析的歷史哲學(批判的歷史哲學)。
思辨的歷史哲學試圖在歷史中發現一種超乎一般歷史學家視野之外的模式或意義,可視作歷史學的形而上學;分析的歷史哲學致力於弄清歷史學家自身研究的性質,可視作歷史學的知識論[1]。前者在中國大陸史學界一般被稱為歷史理論,而後者則被稱為史學理論。
思辨的歷史哲學對應於自然哲學(對科學探討對象的哲學研究);分析的歷史哲學對應於一般而言的科學哲學(對科學活動本身的哲學研究),並的確受到科學哲學的影響。
思辨的歷史哲學研究以康德、黑格爾、馬克思、湯因比等為代表,然而正如對自然體系的哲學研究或宇宙論之類已然過時,歷史悠久的思辨的歷史哲學的光彩也日漸黯淡。相反,分析的歷史哲學則隨著沃爾什《歷史哲學導論》(1951年)的發表而逐步成為西方歷史哲學領域的主流。
敘事的歷史哲學
及至晚近,海登·懷特的《元史學》(《Metahistory》,1973年)進一步引發了歷史哲學的敘事轉向(語言轉向),催生了敘事的歷史哲學。與思辨的及分析的歷史哲學不同的是,敘事的歷史哲學受文學批評理論的影響,將歷史寫作作為研究對象,以求獲得對歷史著作結構與規則的理解[2]。其極端傾向則視歷史寫作為文學創作,將歷史著作等同於文學作品。因其與現代歷史哲學的顯著差異及與諸後現代理論的關系,敘事的歷史哲學往往也被歸入後現代主義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