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歷史發展體系

歷史發展體系

發布時間:2021-02-17 22:56:16

『壹』 歷史體系

給你一個詳細的`` 你要好好看看` 很全面的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1、商周時期的政治制度:

①分封制/宗法制的內容與作用

②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2、中央集權政治制度的形成與發展:

①秦朝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重要內容、歷史影響)

②漢代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 設中朝和刺史、實行推恩令)

③隋唐時期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三省六部制、藩鎮割據威脅集權)

④宋代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分割相權、收精兵、削實權、制錢谷)

⑤元代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廢三省、設中書省)

⑥明清時期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廢丞相,設內閣;設議政王大臣會議和軍機處)

3、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特點與影響:①基本特點 ②影響

二、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

1、雅典的民主政治:①產生的歷史條件 ②主要內容 ③歷史影響

2、羅馬法:①主要內容 ②歷史作用 ③對人類歷史的影響

三、歐美資產階級代議制的確立與發展

1、英國的君主立憲制:

①《權利法案》的內容與作用

②責任內閣的形成與影響

③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的特點

2、美國共和制的確立:

①1787年憲法的主要內容

②英國君主立憲制與美國總統制的異同

3、法國共和制的確立:①走向共和的艱難歷程

②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的內容與影響

4、德意志帝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德意志帝國的政體特點與發展演變

四、列強侵華與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

1、1840年-1900年間西方列強的侵略與人民反抗斗爭:

(1)侵華:①鴉片戰爭 ②第二次鴉片戰爭 ③甲午中日戰爭

(2)反抗:①虎門銷煙 ②太平天國 ③義和團運動

2、辛亥革命:①革命的過程 ②歷史意義

3、五四運動:①五四運動的過程、特點、五四精神 ②對中國社會變革的影響

五、馬克思主義的產生、發展與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

1、馬克思主義的誕生:①誕生標志 ②意義

2、巴黎公社的出現及經驗教訓

3、十月革命:①革命的基本過程 ②歷史意義

4、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①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②工人運動 ③國民革命 ④武裝割據 ⑤合作抗日⑥解放戰爭

六、中國社會主義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

1、建國初期的政治建設:

①政權建設

②法制建設(《共同綱領》《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③制度建設(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多黨合作制度、民族區域自治)

2、政治建設的曲折發展:

①「文革」對民主法制的破壞

②新時期的民主法制建設(標志、主要成就、意義)

3、「一國兩制」的理論與實踐:①理論的提出與內涵 ②香港、澳門回歸 ③台灣問題

七、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

1、兩極格局的形成:①冷戰政策及其內容 ②格局的形成 ③對國際關系的影響

2、多極化趨勢:①多極化趨勢的出現(歐共體、日本崛起、不結盟運動)

②多極化趨勢加強(兩極格局的解體與影響、多種政治力量的成長)

3、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

①新中國初期的外交政策與成就

②20世紀70年代的外交成就

③新時期的重要外交活動

必修Ⅱ 經濟成長歷程

一、中國古代的農耕經濟

1、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①精耕細作(生產工具的進步、水利建設、男耕女織的模式、農書)

②土地制度(井田制、土地私有制)

2、農耕時代的手工業:

①主要成就(金屬冶煉、防治、制瓷)

②發展特徵(農業與家庭手工業結合、由官營到私營的發展)

3、農耕時代的商業:

①商業發展概貌(各個歷史時期的發展表現、城市的繁榮與發展、重農抑商政策、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

②古代商業發展的特點

二、工業文明的崛起和對世界的沖擊

1、新航路的開辟:①迪亞士、哥倫布開辟海上通道

②整體世界開始形成

2、歐洲殖民者的擴張與掠奪

: ①早期殖民的特點

②荷蘭與英國的殖民擴張

③殖民擴張與掠奪的影響

3、工業革命:①工業革命的進程(蒸汽時代、電氣時代)

②工業革命的影響(經濟發展、世界市場的形成)

4、工業文明對世界的影響:①對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影響

②對世界發展趨勢的影響

③對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影響

三、工業文明對中國社會經濟的沖擊(近代經濟結構的變化)

1、傳統經濟結構的瓦解:①瓦解原因(列強攫取經濟特權、商品傾銷)

②表現(小農經濟破產、新的經濟因素出現)

2、民族工業的產生與曲折發展:

①近代民族工業的產生(背景與表現)

②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重要發展階段、發展原因與阻礙因素)

③資本主義在中國近代進程中的地位與作用

3、近代社會生活的變遷:

①物質生活和社會生活習俗(服飾、習俗變、飲食起居、大眾媒介表現、與政治經濟的關系)

②交通、通訊工具的進步(鐵路建設、水運和空運、郵政發展、電報和電話,注意與工業革命成果的關系)

四、各國經濟體制的創新與調整

1、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建立:

(1)蘇聯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建立:①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②新經濟政策 ③斯大林模式

(2)蘇聯的經濟改革:①三大改革 ②改革內容與成效(注意與蘇聯解體的關系)

2、羅斯福新政:①1929-1933年的世界經濟危機

②羅斯福新政(背景、改革內容、特點、歷史作用)

3、戰後資本主義經濟的調整:

①凱恩斯主義的出現與發展

②國家政策的調整(國家干預經濟、福利政策)

③企業經營策略的調整

五、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發展道路的探索

1、建國初期的正確道路:①社會主義工業化的開端(過渡時期總路線、「一五」計劃成就

②社會主義三大改造

③中共「八大」的正確方針

2、經濟建設的失誤與教訓:

①指導方針的失誤(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左傾錯誤)

②重大舉措(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

③歷史影響

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建設:

①改革開放的決策

②農業改革——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③國有企業改革

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

⑤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注意圖上知識)

4、經濟騰飛與生活巨變:

①經濟發展 ②城鎮化進程

③物質生活與社會習俗的變化 ④交通和通訊工具的變化

六、經濟全球化的趨勢

1、二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

①布雷頓森林體系(戰後國際經濟形勢、布雷頓森林會議)

②以美元為主導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

③以美國為中心的國際貿易體系

④戰後資本主義經濟體系的特點

2、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①歐盟 ②東盟 ③亞太經合組織 ④北美自由貿易區

3、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合對中國的挑戰:①發展原因 ②存在問題

必修Ⅲ 文化發展歷程

一、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

1、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

(1)百家爭鳴局面形成的原因與意義:

①原因(政治需要、經濟發展、人才輩出)

②意義(推動社會變革、對後世文化學術的影響、構成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

(2)春秋戰國時期的儒家代表人物及其主張:①孔子 ②孟子 ③荀子

2、儒學正統地位的確立:①漢武帝的「崇儒」政策 ②董仲舒的新儒學 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影響

3、宋明理學:①理學的含義 ②思想家及其主張(程朱理學、陸王心學) ③理學的評價

4、明清之際的儒學思想:①發展特點與原因 ②代表人物與主張(李贄、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

二、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

1、天文學成就:①《甘石星經》 ②張衡發明地動儀 ③僧一行實測子午線長度 ④郭守敬的《授時歷》

2、數學成就:①《九章算術》 ②圓周率

3、農書:①《齊民要術》 ②《農書》 ③《農政全書》

4、醫葯成就:①《黃帝內經》 ②《傷寒雜病論》③《本草綱目》

5、四大發明:各個發明出現的時間及其對世界文明發展的貢獻

三、文學藝術

1、文字的起源與發展:①甲骨文、金文 ②秦朝統一文字

2、書畫藝術:①書法歷程(典型字體、書畫名家、發展階段) ②繪畫(繪畫大家、畫派畫風、重要作品)

3、文學成就:①不同時期的文學成就(詩經、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 ②文學與政治、經濟的關系

4、戲劇:①元雜劇 ②京劇

四、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與發展

1、希臘先哲的精神覺醒:①主要代表(智者學派、蘇格拉底) ②主要的人文精神

2、文藝復興:①興起原因 ②代表成就(作品所揭示的社會風貌) ③人文主義的含義 ④影響

3、神權的衰落與人權的勃興:①宗教改革的背景與影響 ②馬丁·路德德主要思想

4、啟蒙思想:①興起背景 ②四大代表人物及其主張 ③歷史作用

五、近代以來世界科學技術的發展(16課、26課)

1、牛頓與經典力學:建立的標志與歷史地位

2、達爾文與進化論:①出現背景(與神權衰落的關系) ②《物種起源》 ③歷史地位

3、應用技術的發展:①蒸汽機的發明 ②電氣技術的應用 ③應用技術發展的影響

4、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①相對論、量子力學及其歷史地位 ②信息技術的成就及對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六、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學藝術

1、代表性的文學成就:①浪漫主義詩人 ②現實主義作家(巴爾扎克、托爾斯泰) ③現代荒誕派喜劇 ④文學成就於當時社會政治、經濟的關系

2、代表性的音樂作品:①古典主義音樂 ②印象派音樂

3、代表性的美術作品:①印象派繪畫 ②現代繪畫藝術

4、影視藝術:①產生的技術條件 ②社會影響

七、近現代中國的先進思想

1、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

①維新思想產生的背景、主要內容、歷史影響

②新文化運動

③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2、20世紀以來的重大思想理論成果:

①三民主義的基本內容、歷史作用

②毛澤東思想的形成與發展、歷史作用

③鄧小平理論的主要內容和影響

④「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八、新中國的科技成就與文化教育事業

1、主要的科技成就:①軍事技術 ②農業技術 ③信息技術 ④太空技術

2、教育事業的發展:掃盲教育、義務教育、高等教育

3、「雙百方針」的提出與影響

『貳』 高二歷史問題:世界近代歷史發展過程中,資本主義的三大體系形成的過程及重要影響

資本主義世界體系:

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指的是19世紀六七十年代至20世紀初形成的資本主義世界政治經濟體系,即世界范圍內資本主義國家和其他非資本主義國家通過它們之間的相互經濟聯系而形成的統一的經濟整體。它既包含資產階級征服世界的過程,又包含資產階級按自己意願改造世界的過程。它包括資本主義世界政治體系、經濟體系和殖民體系。

1、形成:資本主義世界體系開始形成於工業革命後,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完全形成。

2、內容:資本主義世界體系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第一,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確立,發生在19世紀6、70年代。(即資本主義世界政治體系)第二,資本主義的殖民體系的形成。第一次工業革命後至20世紀初,亞洲除日本外,大部分地區淪為資本主義國家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非洲基本上淪為殖民地,拉美除原有的殖民地外,獨立的國家實際上成了英美等國的附庸國。這樣帝國主義國家已經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絕大部分土地和人口,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第三,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即亞非拉美被侵佔的國家成為資本主義商品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資本的輸出場所和掠奪性的貿易,瓦解破壞了當地自然經濟,把當地經濟都納入資本主義軌道,捲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形成。

二、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體系:

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體系:一是指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運動超越了西歐和北美的范圍,以空前的廣度和深度開展起來;二是指廣大的亞非拉美地區淪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成為原料產地和商品銷售市場,其經濟成為資本主義經濟的附庸。它是隨著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在19世紀六七十年代而形成的。

1、開始形成:新航路的開辟,加強了世界各地的聯系,也引進了殖民侵略的擴大。15~18世紀,早期的殖民侵略使世界市場開始形成並不斷擴大。英國在17~18世紀先後戰勝荷蘭和法國,取得了世界殖民大國的地位,擁有了廣闊的海外市場。

2、初步形成:隨著海外市場的不斷擴大,工場手工業生產已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18世紀60年代,英國首先發生了工業革命,工業革命先後擴展到美、法、德等許多國家。工業革命導致了社會生產力的提高,促使資本主義工業國到世界各地搶占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把許多殖民地國家和半殖民地國家和地區捲入資本主義世界體系,使之成為經濟附庸,世界市場體系初步形成。

3、最終形成:19世紀70年代後,隨著資本主義制度已牢牢地取得世界統治地位,資本主義在經濟、政治和征服世界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再度急劇擴大,迫使生產領域進一步實行相應的變革,工業革命進入新的時期,造成社會生產力進一步提高,各國爭先恐後地爭奪殖民地,劃分勢力范圍,以便為本國經濟發展獲得更多的市場,世界差不多被瓜分完畢,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三、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

世界殖民體系:是指被資本主義列強壓迫、奴役的所有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庸國。

1、形成原因: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經濟的開放性和擴張性的結果。具體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發展,要求向世界各地傾銷商品,掠奪原料,必然導致世界各地聯系的加強;二是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後,列強不僅要求擴大各自控制的商品市場,原料產地,還要求向海外輸出剩餘資本,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2、形成過程:從15世紀新航路開辟起,世界資本主義經歷了幾百年的擴張,到20世紀初,亞洲被分割完畢;19世紀晚期,非洲瓜分完畢;獨立後的拉丁美洲實際上成了英美等國的附屬國。

3、時間與標志:20世紀初,帝國主義列強已控制了世界上絕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它包括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屬國三個部分。

4、解體:伴隨著民族解放運動的興起和不斷的發展,殖民體系開始解體。二戰後,在反法西斯斗爭中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覺悟提高,民族民主意識的增強,亞非民族解放運動高漲,帝國主義殖民體系不斷瓦解。1990年納米比亞的獨立,標志著帝國主義殖民體系的最終瓦解。

5、評價:

(1)、資本主義殖民體系是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最重要組成部分,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的最終形成,標志著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最終確立。

(2)、它徹底打破了世界各地封閉孤立狀態,使世界形成一個有機整體,有利於世界經濟文化的交流,促進世界經濟的發展。

(3)、它是建立在列強宰割奴役亞非拉人民基礎上的,這種聯系的加強,體現的是列強對亞非拉廣大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控制,是不正常的現象,必然遭到亞非拉人民的反抗。

『叄』 「和」的歷史發展

一、漢字的起源及特色
1、漢字的起源
漢字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考古材料證明,從原始社會後期的仰韶文化到商代早期的陶器符號,已經構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發展序列。這些符號大部分具有文字的性質。現在可以釋讀的漢字體系,最早是商代後期的甲骨文。甲骨文是商代後期人們利用龜甲骨進行占卜時,刻寫在甲骨上的卜辭和記事文字。這些記錄著當時的祭祀、征戰、狩獵、農事、氣候、營建、疾病等豐富內容的古老文字,為了解和研究商代後期270多年的歷史提供了寶貴資料。隨著歷史的發展,到了商代末期和西周時期,甲骨文逐步演變成金文。所謂「金文」,也叫鍾鼎文,是指鑄刻在商周青銅器上的銘文。商代金文的字體與甲骨文相近,但字數較少。商周的甲骨文和金文標志著漢字體系的正式形成。後世的篆書、隸書、行書、楷書、草書等字體都是由其演變而成。
2、漢字的特色
中國漢字與西方各國文字有很大的不同,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首先,構字原則不同。西方的文字都是由字母構成,字形簡單,這些文字都屬於「表音」文字。中國漢字有六種構字原則,即漢代許慎所說的「六書」:指事、象形、形聲、會意、轉注、假借,多為形聲字,字體呈方形。其次,文化內涵不同。由於西方各國文字都是表音字,每個字的文化內涵比較簡單,而中國漢字有六種構字原則,文化內涵十分豐富復雜。正是這一特點,使我們對一個漢字的深入研究,就可以揭示出中國文字深厚的文化底蘊。

『肆』 歷史上,世界有幾個國際體系

歷史上世界有五個國際體系分別是:威斯特伐利亞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維也納體系、雅爾塔體系、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1、威斯特伐利亞體系

威斯特伐利亞體系(westphalian system)是象徵三十年戰爭結束而簽訂的一系列和約,簽約雙方分別是統治西班牙、神聖羅馬帝國、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室和法國、瑞典以及神聖羅馬帝國內勃蘭登堡、薩克森、巴伐利亞等諸侯邦國。

而在1648年10月24日簽定的西荷和約,正式確認了威斯特伐利亞這一系列和約,並象徵三十年戰爭結束。一般史學家會視1635年的布拉格和約和1659年的比利牛斯和約為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系列之一。

2、布雷頓森林體系

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Bretton Woods system)是指二戰後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

1944年7月,西方主要國家的代表在聯合國國際貨幣金融會議上確立了該體系,因為此次會議是在美國新罕布希爾州布雷頓森林舉行的,所以稱之為「布雷頓森林體系」。

關稅總協定作為1944年布雷頓森林會議的補充,連同布雷頓森林會議通過的各項協定,統稱為「布雷頓森林體系」,即以外匯自由化、資本自由化和貿易自由化為主要內容的多邊經濟制度,構成資本主義集團的核心內容。

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促進了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因美元危機與美國經濟危機的頻繁爆發,以及制度本身不可解脫的矛盾性,該體系於1971年被尼克松政府宣告結束。

3、維也納體系

維也納體系是19世紀初拿破崙帝國崩潰後,以英、俄、奧、普為首的戰勝國通過維也納會議在歐洲大陸上建立的新均勢體系。

拿破崙用戰爭向歐洲輸出革命,歐洲的封建君主非常懼怕,他們聯合對抗法國。雖然當時已處於蒸汽時代,工業資本主義已成為發展潮流。但是由於歐洲大陸封建勢力的聯合力量大大超過資本主義力量,拿破崙戰敗。

在制裁法國的基礎上,戰勝的歐洲封建君主們召開了維也納會議,確定了歐洲的封建統治秩序和國家體系。我們稱之為維也納體系。

維也納體系建立後,英國重新控制了歐洲,並且達成了歐洲勢力均衡,世界國際關系的中心舞台仍然停留在歐洲。歐洲這種獨領風騷的狀態一直持續到第一次世界大戰。

4、雅爾塔體系

雅爾塔體系(英文:Yalta System),是對1945年-1991年間國際政治格局的稱呼,得名於1945年初美、英、蘇三國政府首腦羅斯福、丘吉爾、斯大林在蘇聯雅爾塔(今屬俄羅斯克里米亞)舉行的雅爾塔會議。

雅爾塔體系其特點是:以美國和蘇聯兩極為中心,在全球范圍內進行爭奪霸權的冷戰,但不排除局部地區由兩個超級大國直接或間接參與的戰爭(如朝鮮戰爭、越南戰爭、阿富汗戰爭等)。1989年的東歐劇變和1991年的蘇聯解體,標志著兩極格局上的瓦解,也象徵著雅爾塔體系最終瓦解。

5、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一戰後,通過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帝國主義列強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它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非洲、東亞以及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是一戰後帝國主義國家重新瓜分世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體系。

華盛頓會議是巴黎和會的錯誤繼續,重新鞏固了帝國主義在世界上的位置,給中國帶來了深重災難,使中國回到了由幾個帝國主義國家支配的局面。

『伍』 質量管理體系的發展歷史是什麼

全面質量管理發展歷史概述最早提出全面質量管理概念(TotalQualityManagement)的是美國通用電器公司質量管理部的部長菲根堡姆(A.V.Feigenbaum)博士。1961年,他出版了一本著作,該書強調執行質量只能 是公司全體人員的責任,應該使全體人員都具有質量的概念和承擔質量的責任。因此,全面質量管理的核心思想是在一個企業內各部門中做出質量發展、質量保持、質量改進計劃,從而以最為經濟的水平進行生產與服務,使用戶或消費者獲得最大的滿意。

全面質量管理(TQM)的四個發展階段

從1961年菲根堡姆提出全面質量管理的概念開始,世界各國對它進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使全面質量管理的思想、方法、理論在實踐中不斷得到應用和發展。概括地講,全面質量管理的發展經歷了以下四個階段:

◆日本從美國引入全面質量管理

1950年,戴明博士在日本開展質量管理講座,日本人從中學習到了這種全新的質量管理的思想和方法。當時,全面質量管理的思路和概念並沒有像如今一樣被完整地提出來,但是它對日本經濟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到1970年,質量管理已經逐步滲透到了全日本企業的基層。

◆質量管理中廣泛採用統計技術和計算機技術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日本企業從質量管理中獲得巨大的收益,充分認識到了全面質量管理的好處。日本人開始將質量管理當作一門科學來對待,並廣泛採用統計技術和計算機技術進行推廣和應用,全面質量管理在這一階段獲得了新的發展。

◆全面質量管理的內容和要求得到標准化

隨著全面質量管理理念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採用這種管理方法。1986年,國際標准化組織ISO把全面質量管理的內容和要求進行了標准化,並於1987年3月正式頒布了ISO 9000系列標准,這是全面質量管理發展的第三個階段。因此,我們通常所熟悉的ISO 9000系列標准實際上是對原來全面質量管理研究成果的標准化。

◆質量管理上升到經營管理層面

隨著質量管理思想和方法往更高層次發展,企業的生產管理和質量管理被提升到經營管理的層次。無論是學術界還是企業界,很多知名學者如朱蘭、石川馨、久米均等人,都提出了很多有關這個方面的觀念和理論,「質量管理是企業經營的生命線」這種觀念逐漸被企業所接受。

世界范圍內TQM的實施狀況和代表人物

全面質量管理(TQM)在國外的實施現狀

60年代以來,菲根堡姆的全面質量管理概念逐步被世界各國所接受,但是由於國情不同,各國企業在運用時又加進了一些自己的實踐成果,各有所長。目前,全面質量管理已經獲得了豐碩的成果。

在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整個世界的工業需要恢復。全面質量管理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以美國為代表的「美國系統」、以日本為代表的「日本系統」,以及以前蘇聯和東歐國家為代表的「前蘇聯系統」,這三種全面質量管理系統各有自己的特點。

◆以美國為代表的「美國系統」

在全面質量管理的發展過程中,我們不得不提到無缺陷運動。這項活動來源於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當時為了能夠確保軍品的生產質量,各個工廠成立了一些最新的質量管理組織機構。特別是以美國為代表的美國系統,在質量管理過程中第一次展開了質量成本或質量費用的研究,即認為質量管理是需要付出成本的,具體研究內容包括故障費用、評價鑒定費用和預防費用等。

◆以日本為代表的「日本系統」

從70年代開始,日本已經在全國范圍內開始推廣全面質量管理,它是在美國經驗的基礎上發展出了QC小組這種全民性的質量管理活動形式,QC小組成為全面質量管理活動的核心要素之一,菲根堡姆等質量大師都曾到日本激勵推動QC小組的活動。到70年代末期,日本國內已經發展出了70萬個QC小組,共有500多萬成員參與了QC小組活動,這樣就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日本系統」。

◆以前蘇聯和東歐國家為代表的「前蘇聯系統」

為了盡快恢復正常的工業生產,二戰結束後前蘇聯和東歐開始了質量管理方面的研究,代表人物主要有布拉欽斯基和杜布維可夫,他們在前蘇聯從軍品向民品的轉換生產過程中提出了全面質量管理的思路和模式。前蘇聯國家為了鼓勵質量改進,將杜布維可夫所創造出來的系列方法稱為「薩萊托夫制度」。

在「薩萊托夫制度」中,對產品或零件制定了明確的規格和標准,這樣就使得零件的使用相當便捷,而且能大幅度降低生產的成本。提出生產合乎標準的產品的概念,是質量管理思想上的一個飛躍。此外,「薩萊托夫制度」還提供適當的信息、測定儀器、操作方法來生產並進行充分的培訓。

全面質量管理(TQM)在我國的發展

粉碎「四人幫」以後,整個國民經濟急需啟動和發展,質量問題對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在全國范圍內推行全面質量管理方法成為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如表1-1所示,我國的全面質量管理從最初的「質量月」活動開始,逐步發展為聲勢浩大的QC質量小組活動。

表1-1 全面質量管理在我國的發展

時間 發展狀況

1978年9月 機械部在全國范圍內開始了第一個「質量月」活動
1979年 質量管理協會成立
1980年 《工業企業全面質量管理暫行辦法》制訂
1990年以後開始貫徹執行ISO 9000質量標准和質量體系認證
最近20年來 QC小組注冊數量達到1554萬個

『陸』 質量管理體系的發展歷史

質量管理體系的發展在我國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

1、—1989年,全面質量管理的引進和推廣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特點是政府主導,自上而下有計劃、有重點地向企業引進和推廣,1979年,我國頒布了《優質產品獎勵條例》,這是一項開展提高產品質量持久活動的重要舉措。

2.1989年—1999年,全面質量管理的普及和深化階段,1992年,我國開展了「中國質量萬里行」活動。1993年,全國人大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標志著我國的質量工作進一步走上了法制化的道路。

1996年,國務院頒布了《質量振興綱要》。1999年,我國召開了全面質量會議,會後頒布了《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產品質量工作若干問題的決定》。

3、1999年至今,全面質量發展和創新階段。在這一時期,我國的許多先進企業確立了質量在企業中的戰略性地位,紛紛通過質量管理使得產品質量趕上或超過了發達國家產品的水準,樹立了我國的民族品牌。

2000年12月,原國家技術監督局頒布了GB/T19000族等同採用2000版ISO9000族標准。

2001年,國務院決定將原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和原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合並,組建了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同時成立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和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

2004年9月,國家質檢總局發布了國家標准GB/T19580--2004《卓越績效評價准則》和GB/T19579---2004《卓越績效評價標准實施指南》。這些都極大地推動了我國質量管理工作的開展,提高了我國產品的質量水準。

(6)歷史發展體系擴展閱讀:

質量管理體系建立過程:

企業建立質量管理體系,應以正確的質量管理指導思想為基礎,以科學的質量管理原則為指導,以質量管理手冊為表現形式,通過對質量管理體系的科學評價,經過連續不斷的評價、修正,再評價、再修正完成。一般經過以下步驟:

1、確立企業建立質量管理體系的指導思想。質量管理體系是企業整個管理體系的一個子系統,其建立的目標必須符合企業發展的戰略目標,成為企業成功發展的保證。

2、明確企業建立質量管理體系的具體職能和體系結構。在正確的指導思想指導下,應用「質量環」工具,分析確定企業建立質量管理體系的職能范圍。

在應用「質量環」分析時,要根據本企業產品的特點,分析產品質量產生、形成和實現的過程,從中找出可能影響產品質量的各個環節,研究確定每個環節的質量職能。

3、以文件的形式建立企業質量管理手冊。企業的質量管理手冊由闡明該企業的質量方針,並描述其質量管理體系的文件組成。

質量管理手冊涉及了企業有關質量管理的全部活動,以標題和范圍反映其應用領域。一般情況下,企業質量管理手冊包括或涉及質量方針;影響質量的管理、執行、驗證或評審工作的人員職責、許可權和相互關系;質量管理體系程序和說明;關於手冊評審、修改和控制的規定等內容。

4、對經過實踐運行的質量管理體系進行評價。評價的目的是為了確定企業質量活動及其有關結果是否符合計劃安排,以及這些安排是否達到了預期目標。

評價的方法是通過對構成質量管理體系各要素的審核來進行的。根據審核目的不同,質量管理體系審核有內部審核和外部審核兩種類型。

5、根據評價結果對質量管理體系進行進一步改進。企業開展質量管理體系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給企業質量管理體系改進提供依據。實踐證明,企業產品質量能否使顧客滿意,並為企業帶來效益,取決於該企業所建立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性和運行效率。

『柒』 世界歷史發展線索略圖,其中"體系建立"是通過什麼歷史事件確立的

C 試題分析:注意答題方向:「從世界歷史發展的研究角度」,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國際貨幣專基金屬組織和世界銀行的宗旨表明了其職能主要是穩定世界經濟秩序,為世界經濟貿易的發展服務,故C項最正確;A、B兩項是說的對美國的作用,不是從世界歷史研究發展的角度看,C項是其對世界的歷史意義,D項是關貿總協定的作用。故答案選擇C項。點評:關於布雷頓森林體系,除了把握其形成的背景、內容、影響及瓦解外,還要注意:(1)區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職能的差異;(2)注意與今天國際金融動盪、人民幣升值等社會熱點相聯系進行多角度分析。

『捌』 中華傳統文結構體系與歷史演變

中國傳統文化體系

中國傳統文化是體系指經過中華民族長期的歷史發展所形成的以儒家思想文化為主幹並涵括其他各種思想文化內容所構成的文化體系。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奠定了中國整個封建時代文化的基礎,對中國古代文化有著非常深刻的影響。可以說,沒有當時的「百家爭鳴」,中國後來的思想文化就不會五彩繽紛。在「百家爭鳴」的過程中,各家學派相互取長補短,形成了中國的傳統文化體系,也形成了中國思想文化兼容並包和寬容開放的特點。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長的過程中形成發展起來的,並在日後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

中國傳統文化歷史演變

文化本身是一個動態的概念,是一個歷史的發展過程,因此,中華傳統文化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徵和民族特徵,又具有時代特徵。在歷史性意義上,中國文化既包括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也包括中國文化傳統發生劇烈演變的近代文化與現代文化。

在長達兩千多年的中國封建社會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識形態領域占據著正統地位,對中國文化發生著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可以說,儒學乃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思想主流。

儒家創始人為孔子,名丘字仲尼,魯國人(今山東曲阜)。孔子思想里,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就是「禮」。所謂的「禮」只是綱常名教化的政治、社會秩序。道家,最初見於漢代司馬談《論六家要旨》。司馬說:「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瞻足萬物,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知變,因變,應變」可謂道家之特長。佛教於兩漢之際傳入中國,在中國的歷史條件下,開始生根、發展,成為中國封建社會上層建築的一部分。佛教是一種倫理道德色彩相當濃厚的宗教。佛教以人生為苦,因而它就把追求人生的解脫作為自己的最高理想,為了實現理想便提出了一套去惡從善的理論學說和倫理道德准則,形成了有關宗教倫理道德的思想體系。

中國傳統服飾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中國古代社會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比較穩定的文化形態,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的歷史遺產在現實生活中的展現。這個思想體系蘊涵著豐富的文化科學精神,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凝聚之學,是內部凝聚力的文化,這種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諧,把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群體、人與自然有機地聯系起來,形成一種文化關系;二是兼容之學,中華傳統文化並不是一個封閉的系統,盡管在中國古代對外交往受到限制,還是以開放的姿態實現了對外來佛學的兼容,三是經世致用之學,文化的本質特徵是促進自然、社會的人文之化,中華傳統文化突出儒家經世致用的學風,它以究天人之際為出發點,落腳點是修身、治國、平天下,力求在現實社會中實現其價值,經世致用是文化科學的基本精神。

『玖』 關於歷史 求二戰後世界體系的變化的資料整理

戰後世界經濟格局的演變及今後的發展趨勢,是我們了解現實世界的一個依據,從美國稱霸世界經濟的單極世界走向多極,世界經濟格局發生了質的改變。

戰後初期美國之所以能夠稱霸世界經濟領域,並在資本主義世界占據了經濟霸主地位,形成了美國獨霸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格局,與美國當時擁有的雄厚經濟實力和在世界經濟體系中的優勢地位分不開。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世界主要經濟力量的對比態勢是:德、意、日三國戰敗,英、法等戰勝國遭受戰爭的嚴重破壞,經濟十分虛弱。只有美國利用戰爭擴展了自己的經濟實力,在工業生產、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領域確立了自己的統治地位,美國正是憑借自己在世界經濟中突出的優勢地位,確立了在資本主義世界的霸主地位,形成了美國獨霸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格局。同樣,正是由於戰後世界上出現了另一股強大的經濟力量,即社會主義國家經濟的迅速恢復與發展,成為與西方資本主義經濟相抗衡的力量,所以美國未能在全球范圍內實現其獨霸世界經濟領域的夢想。戰後初期到20世紀60年代世界經濟領域力量對比的這種態勢,決定了當時世界經濟格局中美國獨霸資本主義世界並稱霸世界經濟領域的特點。

同樣,20世紀70年代世界經濟格局轉向多極與這一時期美國經濟實力的下降和多種經濟力量的迅速發展有著必然的聯系。一方面是西歐、日本經濟的迅速發展和經濟實力地位的不斷提高,另一方面是美國的經濟地位相對削弱。隨著西歐、日本的經濟增長,在世界經濟體系中逐步形成了美、歐、日三足鼎立之勢。當時世界經濟格局中多種力量的發展還表現在社會主義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經濟實力的成長壯大,正是由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規律作用決定的各種力量的此消彼長,促使世界經濟格局從單個國家擁有經濟霸權的時代轉向多極,西歐、日本、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三大經濟中心,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得到較快發展。

而與此同時發展中國家以石油為武器反對國際經濟舊秩序的斗爭,打亂了舊的國際貿易價格體系,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因此受到沖擊。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劇烈反抗使那些實力迅速增長但國內資源貧乏、嚴重依賴進口的西方發達國家從自身經濟安全利益出發,挑戰美國在資本主義世界的霸主地位,美日歐之間在貿易、金融、投資領域的矛盾和斗爭日益尖銳,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70年代的經濟動盪和調整過程中,世界經濟格局開始走向多極

閱讀全文

與歷史發展體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