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黃花崗起義的經過和歷史意義

黃花崗起義的經過和歷史意義

發布時間:2021-02-17 22:40:19

❶ 簡述廣州起義(黃花崗起義)過程。

黃花崗起抄義紀念日襲被民國政府定為青年節。是四月二十七日。
1911年4月27日下午5時30分,黃興率120餘名敢死隊員直撲兩廣總督署,發動了同盟會的第十次武裝起義——廣州起義。 其中72人的遺骸由潘達微收葬於廣州東郊紅花崗。潘達微把紅花崗改名為黃花崗,故稱為「黃花崗起義」。黃花崗起義,又稱第三次廣州起義、辛亥廣州起義、三·二九廣州起義、黃花崗之役,是中國同盟會於1911年(宣統三年)在廣東省廣州市發起的一場起義。

❷ 「黃花崗起義」的過程和結果是怎麼樣的

以孫中山為首的來資自產階級革命派,計劃在廣州發動更大規模的起義。在條件尚不具備而事機又有泄漏的情況下,同盟會領導人黃興決心迅速發動起義,冒險一擊,時間定於宣統三年三月二十九(1911年4月27日)。屆時黃興僅率一百數十人發難,攻入兩廣總督督署,隨後遇到大批清軍的攻擊。革命黨人以寡敵眾,許多人戰死或被捕犧牲。其遺骨合葬於黃花崗,故這次起義稱「黃花崗起義」。

❸ 「黃花崗起義」的經過是怎樣的

1911年4月27日,震驚中外的廣州起義爆發了。下午4點多種,黃興在總指揮部集合起義隊伍版,下了總動權員令,慷慨激昂的出發了。

下午5時30分,黃興帶領130人沖向兩廣總督衙門。剛走出東轅門,就與清軍遭遇。黃興的右手中指和食指第一節被槍彈打斷,但他強忍劇痛用手指第二節扣槍射擊。和敵人展開了激戰。黃興見清軍越來越多,命令起義者分為三路突圍,他自帶一隊沖出南大門,邊戰邊撤退。他用肩頭撞開街旁一家已關門的小店,從店內伸出兩支槍,左右開弓,擊斃清兵七八人。等到夜色將近,清兵退卻,槍聲沉寂時,他用涼水沖洗了傷口,簡單的包紮一下,乘艇逃出了清軍的包圍圈。

第二天,黃興見到了趕來參加起義的領導人趙聲,兩人痛哭失聲。黃興打算,單槍匹馬去為戰死的同志報仇,被趙聲等拉住。4月29日,黃興由一位同志護送潛回香港就醫。廣州起義失敗後,收殮殉難者,找到72具遺體,合葬在城東黃花崗,因此這次起義被稱為「黃花崗起義」。

❹ 黃花崗起義過程是怎麼樣的

只知道最後失敗了

❺ 黃花崗起義

黃花崗起義」意義
第一,黃花崗起義是革命精神的大爆發。
從現實角度來說,黃花崗起義的烈士的犧牲,可惜了他們身負的專業特長,可以說「為國為民,惜其一死!」。然而換個角度而言,他們卻如火炬一般,照耀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天空,激勵了中國人民激昂的革命鬥志。起義烈士中,有許多是堪為將相的國之精英,他們家境富裕,學富五車,本可過上優越的生活,然而一經召集,慷慨赴死,百折不撓,表現出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勇於犧牲的奉獻精神。這種為國為民勇於犧牲的精神氣概,與現實世界的進步同等重要,同樣是中國人民的寶貴財富,前者為黃花崗起義所現,後者是武昌起義所行,所以孫中山才說:「則斯役之價值,直可驚天地,泣鬼神,與武昌革命之役並壽。」

這種精神價值的重要性可比宋末抗元英雄文天祥。文天祥的軍事實績可謂末流,然而他「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及氣節卻彪炳千古,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文天祥的押送船將過江西時,王炎午作了1800餘字的《生祭文丞相文》,謄寫近百份,「字大如掌,揭之高砌」,張貼於文天祥可能經過的驛站、店壁諸醒目處,並派人在各處宣讀,勉勵文開祥去死(「嗚呼!大丞相可死矣……雖舉事率無所成,而大節亦已無愧,所欠一死耳」)作為文天祥的老部下,28歲的王炎午為什麼勸老鄉去死?這位有治國之才的狀元宰相死了,豈不可惜?但是這可以給民族留下一份精神寶貴的氣節!(「天亡大宋,為子民之勢不能生,文丞相是宋室重臣,更當以死殉國,為天地間留正氣。」)國家滅亡了還能再建,但民族精神亡了將不能再起。

第二,黃花崗起義彰顯了革命真理的重要價值。
中國革命的勝利需要革命真理的指引,有了革命真理中國人民就不再是自私自利的「一盤散沙」,有了革命真理中國人民就不會再在「王朝興廢」的固定套路中打圈圈,有了革命真理中國人民就不會再被人嘲笑「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有了革命真理中國人民不畏艱險、勤勞勇敢的情懷就會大爆發,有了革命真理中國人民就不會再被反動派一而再、再而三的欺騙利用。
所以在中華民族前進的道路上,從事理論工作的務虛與從事實際工作的務實同樣重要(能將兩者結合更好)。錢學森的導師,著名空氣動力學家馮·卡門教授說:「不少物理學家和化學家以為理論不過是智力游戲,然而我要是提出一種理論,我就絕對相信它……只有敢想敢做的人才能發現真理……許多計劃和設想,由於技術上沒有成功的行使,往往被人們輕易地拋棄。我對理論堅信不疑,如果理論正確,那麼技術肯定跟得上。」

❻ 黃花崗起義的內容:時間,人,經過

即第一次黃花崗起義。 黃花崗起義遺址甲午戰爭以後,各帝國主義國家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中華民族已面臨著亡國滅種的現實威脅。為挽救民族危亡,以孫中山先生為傑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派登上了歷史舞台。 1905年8月,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個資產階級政黨中國同盟會成立。在同盟會的領導下,資產階級革命黨人發動了一次又一次以推翻腐朽的清朝封建統治,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為目的的武裝起義,1911年4月爆發的黃花崗起義就是其中的一次。這些起義在不同程度上打擊了清朝統治,為後來武昌起義一舉成功准備了條件。 黃花崗起義一覽清政府在《辛丑條約》簽訂後,完全成了帝國主義的走狗,成了「洋人的朝廷」。中國近代社會兩大主要矛盾(即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的焦點都集中在清政府身上,只有推翻清朝的反動統治才能拯救民族。於是,從20世紀初年開始,革命就成了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資產階級革命黨人不斷利用會黨和新軍發動武裝起義。1906年12月,同盟會推動和領導了規模巨大的萍瀏醴起義。1907年、1908年,同盟會又在西南邊境地區發動了六次武裝起義:潮州黃岡起義、惠州七女湖起義、防城起義、鎮南關起義、欽廉上思起義、河口起義。光復會也在1908年11月發動安慶新軍馬炮營起義。這些起義因准備不足,單純冒險,結果都歸於失敗。1910年2月,同盟會員倪映典率廣州新軍3000人起義,又遭失敗。連續的失敗,使少數革命黨人對前途失去信心,轉而走上暗殺道路。只有孫中山等人在失敗面前不氣餒,對革命成功充滿信心。他們決心在廣州發動一次更大的起義,以此推動全國革命形勢的發展。

❼ 求廣州起義的時間,經過,結果和歷史意義

發生時間: 1927年12月11日
起義的經過及其歷史意義:
12月11日3時許,在張太雷、葉挺、黃平、周文雍、葉劍英等領導下,教導團全部、警衛團廣州蘇維埃政府舊址一部和工人赤衛隊共5000餘人(其中工人赤衛隊3000餘人),分數路向廣州市各要點發起突然襲擊。在廣州的蘇聯、朝鮮、越南的部分革命者也參加了起義。東路,教導團主力在葉挺直接指揮下,迅速將駐在沙河的1個步兵團打垮,俘600餘人,繳獲武器一部,繼之消滅了駐燕塘的炮兵團,爾後回師市區,協同工人赤衛隊攻佔了公安局。中路,教導團一部和工人赤衛隊攻佔了國民黨廣東省政府及其以北的制高點觀音山(今越秀山)等地。南路,警衛團第3營及工人赤衛隊一部向第4軍軍部、第4軍軍械庫等地攻擊,遇到頑強抵抗,未能攻克。與此同時,廣州市郊芳村、西村等地的農民約2萬人舉行起義,一部進入市區配合起義軍的行動。起義軍民經過10個多小時的戰斗,除第4軍軍部、軍械庫和第4軍第12師後方辦事處之外,珠江以北市區的國民黨軍、保安隊和警察武裝均被消滅,繳獲各種炮20餘門,各種槍1000餘支。當日上午,廣州市蘇維埃政府成員和工農兵執行委員會舉行第一次會議,宣告廣州市蘇維埃政府成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蘇兆征為主席(在蘇未到廣州前由張太雷代理)。會後發布了《廣州蘇維埃宣言》、《告民眾書》以及有關的法令。當天,廣州市工人、農民和市民歡欣鼓舞,熱烈擁護革命政府,積極參加起義。
廣州起義爆發後,國民黨廣東省政府主席陳公博及張發奎、黃琪翔(第4軍軍長)等人倉皇逃到駐珠江南岸海鍾寺第5軍軍部,並立即電令駐肇慶地區的第12師、第26師第78團,駐東江地區的第25師,駐順德地區的教導第1師第1、第2團等部,急速回防廣州。12日,張發奎所部3個多師和駐守廣州珠江南岸李福林的第5軍一部,在英、美、日、法帝國主義的軍艦和陸戰隊支援下,從東西南三面向起義軍反撲。起義軍和工農群眾同優勢的國民黨軍進行了英勇頑強的浴血奮戰,但終因眾寡懸殊,遭到嚴重損失,起義主要領導人張太雷犧牲。這時,張發奎的後續部隊陸續到達,情況非常嚴重,在此危急時刻,起義軍總指揮部為保存革命力量,於12日夜下達了撤出廣州的命令。起義軍余部1000餘人於13日凌晨撤出廣州,在花縣(今花都)改編為工農革命軍第4師,領導人有董朗、葉庸、徐向前、袁國平等,後經從化、紫金等地進至海豐、陸豐縣境,加入了東江地區的革命斗爭;另有部分人員轉移到廣西右江地區,後來參加了百色起義;還有少數人員撤往粵北韶關地區,加入了朱德、陳毅率領的南昌起義軍余部,後來上了井岡山。國民黨軍重占廣州後,對未及撤離的起義軍、工人赤衛隊和擁護革命的群眾,進行了血腥的鎮壓,慘遭殺害者達5000餘人。
廣州起義,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繼南昌起義、湘贛邊界秋收起義之後,對國民黨反動派的又一次英勇反擊,是在城市建立蘇維埃政權的大膽嘗試,在國內外都引起了很大的震動。這次起義雖然失敗了,但起義軍民無比英勇的戰斗精神,給了中國人民以新的鼓舞。起義的許多領導人和保留下來的武裝力量,繼續為中國革命事業而頑強戰斗,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組成部分。
廣州起義,是中共廣東省委貫徹中共「八七」會議精神,在中共中央直接指導下領導廣州地區工農群眾和革命士兵進行的一次大規模的暴力革命,是繼南昌起義和湘贛邊界秋收起義之後,對國民黨反動派的又一次英勇反擊,是在城市建立蘇維埃政權的大膽嘗試。這次起義雖然失敗了,但起義軍和工農群眾的英勇戰斗,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給了中國人民以新的鼓舞,在中國人民革命斗爭史上寫下了光輝壯麗的一頁。其主要經驗:(1)成立了軍事委員會,組織領導健全;(2)適時改變計劃,決心果斷;(3)起義軍民英勇奮斗,不怕犧牲;(4)不能照搬外國的經驗,攻佔大城市的時機尚未成熟。

❽ 廣州黃花崗起義的意義是什麼

第一是黃花崗起義是近代史上一次具有較全面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專它雖然失屬敗了,但其偉大歷史意義和功績是不可磨滅的。
第二黃花崗起義解放了人們的思想,促進了民主革命精神的進一步高漲,為中國人民民主革命事業開辟了前進的道路,傳播了民主自由的思想。並且推動了亞洲的民主革命運動。 第三雖然黃花崗起義失敗了,但無論如何,資產階級革命黨人用生命和鮮血獻身革命的偉大精神卻震動了全國,也震動了世界,從而促進了全國革命高潮的更快到來。
第四起義在不同程度上打擊了清朝統治,為後來武昌起義一舉成功准備了條件

❾ 廣州起義de 意義

廣州起義的歷史意義
廣州起義,是中共廣東省委貫徹中共「八七」會議精神,在中共中央直接指導下領導廣州地區工農群眾和革命士兵進行的一次大規模的暴力革命,是繼南昌起義和湘贛邊界秋收起義之後,對國民黨反動派的又一次英勇反擊,是在城市建立蘇維埃政權的大膽嘗試。這次起義雖然失敗了,但起義軍和工農群眾的英勇戰斗,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給了中國人民以新的鼓舞,在中國人民革命斗爭史上寫下了光輝壯麗的一頁。其主要經驗:(1)成立了軍事委員會,組織領導健全;(2)適時改變計劃,決心果斷;(3)起義軍民英勇奮斗,不怕犧牲;(4)不能照搬外國的經驗,攻佔大城市的時機尚未成熟。 2.1895年孫中山領導的第一次反清武裝起義..................3.革命黨人在起義中英勇戰斗,不怕犧牲的大無畏革命精神,給清政府沉重的打擊,為同年十月十日武昌起義瓦解清政府統治奠下了基礎。 1911年4月27日(農歷3月29日),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同盟會為推翻清王朝的統治,在廣州起義失敗,戰役犧牲的烈士營葬於黃花崗。此次起義因此又稱黃花崗起義,歷史上,這次起義意義重大,加快了全國革命高潮的到來。
黃花崗起義中被捕的革命志士
這次起義是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十一次革命武裝斗爭中的第十次。

❿ 黃花崗起義的意義以及後人對它的評價

鼓舞了全國人民的革命鬥志,加速了革命發展的進程。
無比敬仰啊。

閱讀全文

與黃花崗起義的經過和歷史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