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沙家浜的資料
蘆葦盪風景區佔地2500畝,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以崇尚自然,返樸歸版真為建區理念。
全區權以「蘆花放,稻穀香,岸柳成行」之獨特的江南水鄉田園風光崛起於旅遊市場。交通便捷,東接常昆線至上海八十公里,南達滬寧高速蘇州互通40公里。
沙家浜蘆葦盪風景區位於秀麗明媚的陽澄湖畔,交通便捷,北離常熟市區10餘公里,南達滬寧高速蘇州、無錫互通40和50公里,東接常昆線至上海85公里。
2003年建成的蘇嘉杭高速公路在境內互通,205省道復線和錫太路與之相接,成為長江三角洲高速公路網中的一個重要節點。
(1)沙家浜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沙家浜的歷史:
瞻仰廣場西側是重建的沙家浜革命歷史紀念館,建築面積1860平方米,陳列了400多幅沙家浜革命斗爭歷史照片和60多件革命文物以及200多幅常熟市雙擁成果照片。
同時還採用了現代化多媒體景箱、場景復原、花崗岩浮雕等多種手段布展,使展覽動靜結合、平面立體結合、藝術和科學結合,增強了教育效果。
❷ 俗語常住沙家浜從何而來
革命現代京劇《沙家浜》中「忠義救國軍」的劉副官和阿慶嫂有這樣的對話版:
阿慶嫂:這回來可得多權住些日子了?
劉副官:這回來就不走了,在沙家浜紮下去了。
還有刁參謀長的唱段:新四軍久在沙家浜,這棵大樹好乘涼。
這些都是常駐沙家浜的出處。
❸ 沙家浜歷史文化,景點布局等怎麼寫 100字
沙家浜蘆葦盪風景區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百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國內家5A級旅容游區、華東地區最大的生態濕地之一,一區佔地1000多畝,已建成革命傳統教育區、水生植物觀賞區、紅石民俗文化村、蘆葦水陸迷宮、美食購物區等功能區域和竹林幽徑、阡陌葦香、柳堤聞浪、隱湖問漁、雙蓮水暖等一批景點。
❹ 誰知道關於沙家浜的只是問答的
沙家浜風景區位於秀麗明媚的陽澄湖畔,交通便捷,北離常熟市區10餘公里,南達滬寧高速蘇州、無錫互通40和50公里,東接常昆線至上海85公里,2003年建成的蘇嘉杭高速公路在境內互通,205省道復線和錫太路與之相接,成為長江三角洲高速公路網中的一個重要節點。全區以「蘆花放,稻穀香,岸柳成行」之獨特的江南水鄉田園風光崛起於旅遊市場。交通便捷,東接常昆線至上海八十公里,南達滬寧高速蘇州互通40公里。2003年10月建成的蘇嘉杭高速、205省道復線和即將建設的錫太路交匯互通於景區邊側,成為長江三角洲公路交通網的一個重要節點沙家浜風景區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百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華東地區最大的生態濕地之一,一區佔地1000多畝,已建成革命傳統教育區、水生植物觀賞區、紅石民俗文化村、蘆葦水陸迷宮、美食購物區等功能區域和竹林幽徑、阡陌葦香、柳堤聞浪、隱湖問漁、雙蓮水暖等一批景點。瞻仰廣場佔地1.33萬平方米,以「郭建光」、「阿慶嫂」等形象為主創作的大型主雕屹立於廣場中央,生動地揭示了軍民魚水情深的主題。象徵新四軍傷病員的18根柱雕以形態各異的塊面造型和強烈的肌理效果對比,淋漓盡致地表現出新四軍傷病員泰山壓頂不彎腰的革命精神。兩組鍛銅浮雕以細膩、生動的構圖和豐滿的人物形象,演繹深化魚水情深主題沙家浜風景區沙家浜革命歷史紀念館瞻仰廣場西側是重建的沙家浜革命歷史紀念館,建築面積1860平方米,陳列了400多幅沙家浜革命斗爭歷史照片和60多件革命文物以及200多幅常熟市雙擁成果照片。同時還採用了現代化多媒體景箱、場景復原、花崗岩浮雕等多種手段布展,使展覽動靜結合、平面立體結合、藝術和科學結合,增強了教育效果。瞻仰廣場東側是綠草茵茵的活動廣場,為遊客提供一個戶外活動或組織活動的空間。教育區是各黨團組織、群眾團體以及大、中、小學生「紅色之旅」的良好場所。由教育區向東過牌坊,是緊緊相連的紅石民俗文化村和水生植物觀賞區。牌坊上「天開波鏡」的橫額,以點睛之筆傳神地勾勒出這兩個功能區以水為主的特點。紅石村集江南水鄉特色建築之大成,再現抗日戰爭時期江南水鄉小村風貌,建築依水而建,前是寬闊水面,漁翁垂釣,櫓聲咿呀,葦葉青青,一派水鄉恬靜;後是新篁、荷塘、小溪,一片農家景象。 沙家浜風景區家浜史料館村內設有沙家浜史料館、老人與船——古船館、水鄉農具館,酣暢淋漓地再現了沙家浜的民俗風情。「春來茶館」也座落其間,「壘起七星灶,銅壺煮三江;擺開八仙桌,招待十六方」,倚窗落座,邊品茗邊欣賞戲台上表演的京劇《沙家浜》片段和舞龍、舞獅等民俗風情表演,另有一番情趣。與之毗鄰的是水生植物觀賞區,水榭、棧橋把遊客引向水生植物叢中而流連忘返。碧波之上,萬綠叢中,垂釣俱樂部「雙蓮軒」和300米的垂釣岸線靜卧其間,遠是蘆葦,近是粉蓮,怡然品茗,悠然垂釣,賞心悅目,心曠神怡。蘆葦活動區是整個景區的核心,分成水上和陸上蘆葦迷宮兩大區域,縱橫交錯的河港和茂密的蘆葦,構成遼闊、狹長、幽深、曲折等多種形態的水面或陸上蘆葦空間,形成一個個迷宮,為遊客提供了一個追尋野趣和體驗新四軍輾戰蘆葦盪情景的場所,漫步、泛舟其間,鳥兒婉啼,涼風習習,葦香撲鼻,野趣橫生。農家園是蘆葦活動區的一個亮點,水車、牛車、風車、高豎桅桿的農船和船坊盡現農家生活的樂趣;第一代「春來茶館」再現出當時遍布沙家浜村落的小茶館原形。踩水車、竹林嬉戲,盡享農家生活樂趣,與蘆葦迷宮相得益彰。良好的大自然生態,是追求回歸自然「綠色旅遊」的極佳選擇。美食購物區位於景區出口處,方便遊人購買土特產、水產品和旅遊紀念品,也是品嘗陽澄湖大閘蟹、蘆葦盪特色水產和沙家浜風味小吃,享受沙家浜「特色旅遊」樂趣的理想場所。 沙家浜風景區特點沙家浜風景區東擴工程佔地1200畝,總投入1500萬元,以追求大自然生態,打開水域,視覺上營造浩浩盪盪感覺為設計理念,巧妙地利用原有水域,打開水面,形成煙波浩淼一泓清水,給遊客以小「陽澄湖」的感覺,所有陸地,依據當時江南水鄉自然地形復原,緩坡接水,移步土動。沿著生動的岸線和水中淺灘,蘆葦叢生,從各個不同視角都有浩浩盪盪的感覺沖擊力。追求自然、野趣,營造水鄉「森林公園」,各個不同的地塊,形成了春景、夏景、秋景、冬景以及萬竹島,同時追求「蘆花放、稻穀香、岸柳成行」的意境,綠化與蘆葦構成一個協調、和諧的大自然生態景觀,春是桃紅柳綠,夏是荷藕飄香,秋是杏林盡染,冬是雪融蘆花,四季如詩如畫。碧波之畔,蘆葦叢中,蘆花村、春來茶館、文脈流長、百米船橋、印報所、隱湖觀魚等景點目不暇接,展示景區深厚文化內涵。鸕鶿捕魚、張網下釣,紡紗織布、牽礱舂米等水鄉魚米風俗表演,令遊客真切感受鄉村田園風味,恍然置身男耕女織,牧笛聲聲年代。拋一魚釣,悠然垂釣,摘一把蔬菜,或親自下廚,或點旺碳爐燒烤,其樂融融。漫步竹亭竹廊賞景,坐飛艇犁破碧波沖浪,乘畫舫聽絲竹悅耳。藍天、碧水、綠蘆使你感覺到空氣是甜絲絲的。擁抱大自然,享受生態綠色,追尋返樸歸真,就在沙家浜風景區。 沙家浜風景區影視基地2004年底,我們配合好30集電視連續劇《沙家浜》的拍攝,投資2500多萬元,建成了沙家浜水鄉影視基地。恢復了沙家浜老街、刁宅大院、春來茶館、江南小漁村等一批紅色遺跡,進一步提升紅色旅遊的承載能力,增強紅色景點的可看性和教育性。如今,原汁原味的沙家浜老街已建好投入使用。同時,還被多家影視劇組確定為拍攝基地,其中有剛剛拍攝完成的由陳道明和許晴主演的《沙家浜》、《金粉世家》的姐妹篇《金色年華》、正在拍攝中的數字電影《三言兩拍》。日後還將有《譚震林》、《陸小鳳》、《中國酒王》、《放飛的青春》、《少年沙家浜》等多部影視劇陸續開拍。 沙家浜風景區度假中心上海市總工會沙家浜度假中心擁有200多幢風格各異的別墅和線條流暢的樓群,可同時接待3000人食宿。中心座落於風光旖旎的陽澄湖子湖——昆承湖畔,被水鄉田園風光所環抱。中心垂柳婆娑,綠蔭蔽日。極目西望,湖光美景,或波光粼粼、金蛇狂舞,一片恬靜,或白浪排空、排山倒海,一腔熱情澎湃。更有遠處一黛虞山時隱時現,令人浮想聯翩。中心設施齊全,建有華東地區規模最大的室外卡丁車場,水上運動場,健康體檢中心、多媒體智能型會場等現代服務娛樂設施一應俱全。
❺ 沙家浜的歷史故事
《沙家浜》原名《蘆盪火種》,是上海市人民滬劇團於1958年創作的一個抗日傳奇劇。在眾多現代戲中,北京京劇團根據滬劇移植演出的《蘆盪火種》引起了各界人士的注目和好評,後來,根據各方意見,對劇本進一步修改,劇名改為《沙家浜》。歷史中真實的「沙家浜」也是這樣磨練出來的。
郭建光原型叫夏光
戲中,郭建光的藝術形象光彩照人。那麼,這個藝術形象的生活原型是誰呢?
這里不能不提起革命前輩夏光。夏老是湖南省武岡縣人,1926年剛滿17歲,就在家鄉參加了如火如荼的農民運動,1927年進入毛澤東同志主持的武昌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時期,他在湖南從事黨的地下工作,後因被捕,與組織失去了聯系。
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參加了新四軍,1938年重新加入黨的組織。抗戰初期,曾任陳毅同志率領下的新四軍第一支隊參謀、第三支隊第6團作戰參謀、江抗五路參謀長等職,1984年從江蘇省委黨史資料徵集委員會副主任的位置上離休。1982年5月,曾任江南抗日救國軍司令員的譚震林同志,在南京召開的華東7省市黨史工作會上說:「《沙家浜》的斗爭是真實的,郭建光也確有此人,他的名字叫夏光。」滬劇《蘆盪火種》的原作者文牧也說,革命前輩夏光同志就是劇中郭建光的生活原型。
誰是阿慶嫂
《沙家浜》中「智斗」這場戲,深受人們喜愛,常演不衰。現實生活中有沒有阿慶嫂其人呢?
舞台上的阿慶嫂是經過藝術加工塑造的,蘆葦盪是「沙家浜」的原型,常熟有千千萬萬這樣的群眾。陳關林烈士的妻子陳二妹就是一個,而且也是開茶館的。
在蘇常太抗日根據地中,董浜鎮上的涵芬閣茶館是一個頗有影響力的交通聯絡點,茶館老闆陳關林是當地人,有膽有識,他和妻子陳二妹一起,為新四軍接頭聯絡,傳送情報,做了很多有益於革命的工作。1941年7月,陳關林不幸被捕,同年11月被日寇裝進麻袋用刺刀戳死。今年88歲的陳二妹,仍然住在常熟市董浜鎮,如今正幸福地安度晚年。
「胡傳魁」其人
在《沙家浜》中,胡傳魁給人們留下的印象是一個草包司令。現實中的胡傳魁是不是這樣呢?胡傳魁的生活原型叫胡肇漢,和戲劇中的人物性格正好相反。胡肇漢是一個身材矮小,目如鷹隼、陰險刁鑽的殺人魔王。他是湖南嶽陽人,兵痞出身,1926年擔任國民黨保安特務團團長。1939年春,新四軍東進江南,襲擊虹橋機場日軍,炸毀鬼子飛機,聲威大振。胡肇漢腳踩兩只船,連忙與新四軍聯合。
1940年春,陽澄湖地區的抗日斗爭形勢十分嚴峻,胡肇漢發生動搖,他在投靠國民黨軍的同時,又與汪偽政權搞得火熱,並與日寇達成默契,一同襲擊我新四軍後方醫院。胡肇漢的便衣短槍隊經常幽靈似地出沒於陽澄湖水域,對我新四軍不斷騷擾,成了東路抗日部隊的心腹之患。這時的胡肇漢已墮落成為與人民為敵的政治土匪。
1950年9月15日深夜,匪首胡肇漢等28名頑匪潛伏到上海准備進行破壞活動時,被我公安機關一網打盡。1950年11月28日,蘇南蘇州行政區人民法院宣判胡肇漢、王群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❻ 沙家浜有什麼特色
沙家浜的特色有:
❼ 沙家浜歷史紀念館觀後感,尚湖游後感,
沙家浜革命歷史紀念館 沙家浜革命歷史紀念館位於全國百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的沙家浜風景區,佔地面積6400平 方米,建築總面積4492平方米,採用歷史圖片、模擬環境、實物展出、半景畫、聲光電等現代藝術 手法,緊扣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兩大主題,主要展示了沙家浜的革命歷史、新四軍在這里 開展抗日游擊戰的戰斗歷程、後方醫院傷病員養傷的情況、京劇《沙家浜》的誕生歷程和沙家浜部 隊的發展歷史等情況,真實生動地反映了沙家浜的革命斗爭史實,已成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 地。 紅石民俗文化村 紅石民俗文化村集江南水鄉特色建築之大成,再現抗日戰爭時期江南水鄉小村風貌,建築依水 而建,前是寬闊水面,櫓聲咿呀,葦葉青青,一派水鄉恬靜;後是新篁、荷塘、小溪,一片農家景 象,展現了沙家浜獨特的民俗風情。 紅石民俗文化村設有文昌閣、土地廟、根雕館、婚俗館、 古船館、春來茶館、古戲台等景點,其中古戲台定時演出京劇《沙家浜》著名唱段如智斗等,具體 時間為每天上午9:30-10:00,下午13:30-14:00。 蘆葦迷宮 沙家浜蘆葦活動區是整個景區的核心,分成水上和陸上蘆葦迷宮兩大區域,縱橫交錯的河港和 茂密的蘆葦,構成遼闊、狹長、幽深、曲折等多種形態的水面或陸上蘆葦空間,形成一個個迷宮, 為遊客提供了一個追尋野趣和體驗新四軍輾戰蘆葦盪情景的場所,漫步、泛舟其間,鳥兒婉啼,涼 風習習,葦香撲鼻,野趣橫生。 橫涇老街影視基地 橫涇老街影視基地保存了農村建築舊貌,吸納江南小鎮精華,重現了上世紀三、四年代的江南 鄉間風貌和文化特徵。三十集電視連續劇《沙家浜》就是在這里完成的,此外還有《三言二語》、 《金色年華》、《中國酒王》、《茉莉花》等電視劇到此取景拍攝。橫涇老街影視基地每天定時有 挑花擔表演和婚俗表演,此外,京劇《沙家浜》每天上午10:45-11:15,下午14:30-15:00准時 上演。 國防教育園 沙家浜國防教育園位於沙家浜革命歷史紀念館北側,佔地130畝,由拓展訓練區、彩彈射擊區、 軍事武器展示區、搶灘登陸射擊場、戶外野營帳篷區等部分組成,是沙家浜風景區為增強公民國防 觀念,普及國防知識,增強旅遊可參與性,全面提高青少年素質而建設的又一新的亮點。 春來茶館 春來茶館再現了當時遍布沙家浜村落的小茶館原形,「壘起七星灶,銅壺煮三江;擺開八仙桌, 招待十六方」。竹林嬉戲、聽戲品茗,盡享農家生活樂趣,與蘆葦迷宮相得益彰。良好的大自然生態, 是追求回歸自然「綠色旅遊」的極佳選擇。 文昌閣 文昌閣又名魁星閣,文昌,星官名。中國神話中主宰功名、祿位的神,舊時多為讀書人崇祀。 沙家浜歷史第一個共產黨支部於1928年4月在文昌閣內建立。革命烈士石楚材在1927年至1929年間, 經常以文昌閣為基地,開展革命活動,所以我們現在重建文昌閣。文昌閣有二層,樓下那張掛的是 文昌帝君像,樓上展示的是孔子十大弟子的一位—常熟人言子(子游),以及常熟歷史上的八個狀 元。天下學子若在此朝拜,感動文昌帝君,高考即便不是狀元,也會名列前茅。 沙家浜革命歷史紀念館 沙家浜革命歷史紀念館位於全國百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的沙家浜風景區,佔地面積6400平 方米,建築總面積4492平方米,採用歷史圖片、模擬環境、實物展出、半景畫、聲光電等現代藝術 手法,緊扣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兩大主題,主要展示了沙家浜的革命歷史、新四軍在這里 開展抗日游擊戰的戰斗歷程、後方醫院傷病員養傷的情況、京劇《沙家浜》的誕生歷程和沙家浜部 隊的發展歷史等情況,真實生動地反映了沙家浜的革命斗爭史實,已成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 地。 紅石民俗文化村 紅石民俗文化村集江南水鄉特色建築之大成,再現抗日戰爭時期江南水鄉小村風貌,建築依水 而建,前是寬闊水面,櫓聲咿呀,葦葉青青,一派水鄉恬靜;後是新篁、荷塘、小溪,一片農家景 象,展現了沙家浜獨特的民俗風情。 紅石民俗文化村設有文昌閣、土地廟、根雕館、婚俗館、 古船館、春來茶館、古戲台等景點,其中古戲台定時演出京劇《沙家浜》著名唱段如智斗等,具體 時間為每天上午9:30-10:00,下午13:30-14:00。 蘆葦迷宮 沙家浜蘆葦活動區是整個景區的核心,分成水上和陸上蘆葦迷宮兩大區域,縱橫交錯的河港和 茂密的蘆葦,構成遼闊、狹長、幽深、曲折等多種形態的水面或陸上蘆葦空間,形成一個個迷宮, 為遊客提供了一個追尋野趣和體驗新四軍輾戰蘆葦盪情景的場所,漫步、泛舟其間,鳥兒婉啼,涼 風習習,葦香撲鼻,野趣橫生。 橫涇老街影視基地 橫涇老街影視基地保存了農村建築舊貌,吸納江南小鎮精華,重現了上世紀三、四年代的江南 鄉間風貌和文化特徵。三十集電視連續劇《沙家浜》就是在這里完成的,此外還有《三言二語》、 《金色年華》、《中國酒王》、《茉莉花》等電視劇到此取景拍攝。橫涇老街影視基地每天定時有 挑花擔表演和婚俗表演,此外,京劇《沙家浜》每天上午10:45-11:15,下午14:30-15:00准時 上演。 國防教育園 沙家浜國防教育園位於沙家浜革命歷史紀念館北側,佔地130畝,由拓展訓練區、彩彈射擊區、 軍事武器展示區、搶灘登陸射擊場、戶外野營帳篷區等部分組成,是沙家浜風景區為增強公民國防 觀念,普及國防知識,增強旅遊可參與性,全面提高青少年素質而建設的又一新的亮點。 春來茶館 春來茶館再現了當時遍布沙家浜村落的小茶館原形,「壘起七星灶,銅壺煮三江;擺開八仙桌, 招待十六方」。竹林嬉戲、聽戲品茗,盡享農家生活樂趣,與蘆葦迷宮相得益彰。良好的大自然生態, 是追求回歸自然「綠色旅遊」的極佳選擇。 文昌閣 文昌閣又名魁星閣,文昌,星官名。中國神話中主宰功名、祿位的神,舊時多為讀書人崇祀。 沙家浜歷史第一個共產黨支部於1928年4月在文昌閣內建立。革命烈士石楚材在1927年至1929年間, 經常以文昌閣為基地,開展革命活動,所以我們現在重建文昌閣。文昌閣有二層,樓下那張掛的是 文昌帝君像,樓上展示的是孔子十大弟子的一位—常熟人言子(子游),以及常熟歷史上的八個狀 元。天下學子若在此朝拜,感動文昌帝君,高考即便不是狀元,也會名列前茅。
❽ 沙家浜的主要景點
沙家浜,地名,景區名,位於江蘇省常熟市東南方,陽澄湖邊,與蘇州市相城區、崑山市交界處。 沙家浜景區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濕地公園、全國百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國家國防教育基地、華東地區最大的生態濕地公園。
在20世紀60年代、70年代唱遍全國的樣板戲《沙家浜》所講述的故事就發生在這一帶。抗日傳奇故事與當地的陽澄湖、蘆葦盪、大閘蟹等地方特色,豐富了這個景區的文化內涵。
因京劇《沙家浜》而家喻戶曉。抗日戰爭時期,在蘆葦盪的綠色帳蔓里,新四軍戰士和沙家浜人民共同譜寫了一首首壯麗的戰斗詩篇。現有蘆葦盪、沙家浜革命歷史紀念館、春來茶館、橫涇老街、蘆盪濕地等景點。
沙家浜風景區位於秀麗明媚的陽澄湖畔,東接滬寧高速,蘇嘉杭高速在沙家浜設有互通,風景區正門緊靠錫太一級公路,交通十分便捷。
沙家浜風景區佔地,是全國百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國家4旅遊區、國家濕地公園、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名列全國30條紅色旅遊精品線和全國123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
景區追求大自然生態和野趣,營造水鄉「森林公園」,各個不同的地塊,形成了春景、夏景、秋景、冬景以及萬竹島,同時追求「蘆花放、稻穀香、岸柳成行」的意境,綠化與蘆葦構成一個協調、和諧的大自然生態景觀,春是桃紅柳綠,夏是荷藕飄香,秋是杏林盡染,冬是雪融蘆花,四季如詩如畫。碧波之上,櫓聲咿呀、漁歌陣陣;萬綠叢中,鳥兒婉啼、葦香撲鼻,展示了原汁原味的水鄉特色。此外,獨具特色的端午龍舟賽、民俗風情展、風箏表演、江南吳歌會等活動,也體現了沙家浜深化的文化內涵。 景區推出的探訪《沙家浜》故事,追尋阿慶嫂、郭建光蹤跡,接受愛國主義教育之「紅色教育游 」;忘卻都市喧囂,呼吸新鮮綠色空氣之「綠色生態游」;品嘗陽澄湖大閘蟹,享受「持螯賞菊、對酒當歌」意境之「金色美食游」;漫步沙家浜古鎮,品味浪漫與懷舊的「影視文化游」,以獨特的魅力享譽旅遊市場。 沙家浜蘆盪濕地佔地998畝,總投資共一億元,圍繞凸出濕地的典型特徵,著力打造亞熱帶地區的典型濕地園區。通過選擇蘆葦、蘆竹、蒲葦、朴樹、女貞等當地典型的濕地植物與耐水濕植物,營造具有江南水鄉特徵的濕地植物群落。通過河道調整,形成凹凸程度豐富的濕地水岸線,增加島嶼破碎度,生成理想的濕地空間形態。通過土方改造,形成水下坡地,營造出適宜各類濕地植物生長的淺水區域。通過還原常熟典型的古鎮村落,為遊客展現原汁原味的傳統江南水鄉漁民特有的生產、生活狀況與民風民俗。通過設置豐富多樣的參與性活動,吸引遊人特別是年輕人的參與,使遊客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了解各種濕地知識,增強環境與生態意識。
「綠波不盡塵難染,蘆葦深處浮人家」。粉牆黛瓦、小橋流水的蘆盪人家,飛鳥閑逸、游魚戲水的濕地娛樂園,荇菜參差、葦葉搖曳的濕地植物園,描繪了明日沙家浜愜意田園的詩意畫境,展現了沙家浜不一樣的大自然樂趣。
蘆盪人家位於景區西南角,還原常熟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村落,主要目的是為遊人提供原汁原味的傳統江南水鄉生活狀況與民風民俗的特色住宿。該區域建築面積3274平方米:內有蘆盪水街(2090平方米)、雲慶會館(320平方米)及鄉間農舍(144*6=864平方米)。
該區設計以蘆盪水街為主,結合雲慶會館和鄉間農舍的特色化餐飲住宿,完善了沙家浜景區接待設施。景區中,錯落有致的民居老街營造出了一個個生動的街巷空間,其濱水部分的棧橋、平台等,以增加水面層次,增強水體空間感,使街巷尺度與水體空間得到和諧的融合。通過這種人文化的濕地景觀,使沙家浜自然古樸的氣息得以再生,同時也豐富了沙家浜景區的水域空間。
濕地漁樂園位於景區東南角,主要目的是為遊人提供能感受濕地動植物景色及濕地系統原理的場所,寓教於樂,游樂性強,參與度高。該區域建築面積425平方米:包括魚樂軒(285平方米)、公廁(140平方米)。
漁樂園中各種不同的景點,形成了河藕飄香,雪融蘆花,四季如詩如畫的江南濕地景觀。各種不同的濕地動物觀賞寓教於樂,蟹趣灘、覓蝦台等沼澤體驗區及凈水潭、濁水潭等展示濕地生態循環系統的景觀設計,既展現了沙家浜江南魚米鄉的漁作文化,豐富了景區體驗性活動項目,又全方位多側面地揭示出濕地作為「地球之腎」的奧秘。
濕地植物園位於景區西北角,主要目的是為遊人提供觀賞濕地植物的平台。該區域面積約30000平方米,其中陸地面積約10000 平方米,水體面積約2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430平方米(包括濕地站和公廁)。
植物園以江南地帶性植物景觀、景觀結構為營造核心,成為展示以蘆葦、菖蒲、香蒲、荇菜等江南濕地植物品種為主的專類植物園。由高到低、由大到小、由整到零的景觀結構,既符合破碎度較高的濕地景觀特色,也滿足建築、交通等功能需求。通過豐富流暢的道路及棧橋穿插,將破碎的濕地景觀串聯,形成整體。打造了沙家浜富有江南水鄉氣息的多元化生態環境系統。
❾ 一篇關於沙家浜的風景名勝說明書急!!!兩三百字左右!!!!
沙家浜蘆葦盪風景區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百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國家5A級旅遊區、華東地區最大的生態濕地之一,一區佔地1000多畝,已建成革命傳統教育區、水生植物觀賞區、紅石民俗文化村、蘆葦水陸迷宮、美食購物區等功能區域和竹林幽徑、阡陌葦香、柳堤聞浪、隱湖問漁、雙蓮水暖等一批景點。江蘇常熟沙家浜旅遊風景區,位於明媚秀麗的陽澄湖畔,交通便捷,北離常熟市區10餘公里,南達滬寧高速蘇州、無錫互通40和50公里,東接常昆線至上海85公里,2003年建成的蘇嘉杭高速公路在境內互通,205省道復線和錫太路與之相接,是長三角高速公路網的重要節點。景區佔地6000多畝,擁有獨特的歷史人文和自然生態資源,已形成了革命傳統教育區、紅石民俗文化村、國防教育園、軍事訓練基地、蘆葦水陸迷宮、橫涇老街影視基地、沙家浜濕地公園、橫涇劇場、美食購物區等功能區域。以傳統教育為主題的「紅色教育游」、以觀光休閑為內容「綠色生態游」、以品嘗水產為特色的「金色美食游」、以古鎮文化為亮點的「影視文化游」——沙家浜「四色游」久享盛譽。2004年投資1500多萬元修復性建成的橫涇老街(沙家浜水鄉影視基地),恢復了沙家浜老街、刁宅大院、春來茶館、江南小漁村等一批紅色遺跡,進一步提升紅色旅遊的承載能力,增強紅色景點的可看性和教育性。2006年投資2000多萬元建成的沙家浜革命歷史念館採用聲、光、電等高科技手段和雕塑、繪畫和木刻等現代藝術表現手法,增強了展覽的形象生動性和藝術感染力。08年建成的國防教育園,佔地130畝
瞻仰廣場
佔地1.33萬平方米,以「郭建光」、「阿慶嫂」等形象為主創作的大型主雕屹立於廣場中央,
生動地揭示了軍民魚水情深的主題。象徵新四軍傷病員的18根柱雕以形態各異的塊面造型和強烈的肌理效果對比,淋漓盡致地表現出新四軍傷病員泰山壓頂不彎腰的革命精神。
瞻仰廣場西側是沙家浜革命歷史紀念館,建築面積1860平方米,陳列了400多幅沙家浜革命斗爭歷史照片和60多件革命文物以及200多幅常熟市雙擁成果照片。廣場東側是綠草茵茵的活動廣場,為遊客提供一個戶外活動或組織活動的空間。
紅石村
由教育區向東過牌坊,是緊緊相連的紅石民俗文化村和水生植物觀賞區。牌坊上「天開波鏡」的橫額,以點睛之筆傳神地勾勒出這兩個功能區以水為主的特點。紅石村集江南水鄉特色建築之大成,再現抗日戰爭時期江南水鄉小村風貌,建築依水而建,前是寬闊水面,漁翁垂釣,櫓聲咿呀,葦葉青青,一派水鄉恬靜;後是新篁、荷塘、小溪,一片農家景象。村內設有沙家浜史料館、老人與船——古船館、水鄉農具館,酣暢淋漓地再現了沙家浜的民俗風情。「春來茶館」也坐落其間,「壘起七星灶,銅壺煮三江;擺開八仙桌,招待十六方」,倚窗落座,邊品茗邊欣賞戲台上表演的京劇《沙家浜》片段和舞龍、舞獅等民俗風情表演,另有一番情趣。與之毗鄰的是水生植物觀賞區,水榭、棧橋把遊客引向水生植物叢中而流連忘返。碧波之上,萬綠叢中,垂釣俱樂部「雙蓮軒」和300米的垂釣岸線靜卧其間,遠是蘆葦,近是粉蓮,怡然品茗,悠然垂釣,賞心悅目,心曠神怡。
蘆葦活動區是整個景區的核心,分成水上和陸上蘆葦迷宮兩大區域,縱橫交錯的河港和茂密的蘆葦,構成遼闊、狹長、幽深、曲折等多種形態的水面或陸上蘆葦空間,形成一個個迷宮,為遊客提供了一個追尋野趣和體驗新四軍輾戰蘆葦盪情景的場所。農家園是蘆葦活動區的一個亮點,水車、牛車、風車、高豎桅桿的農船和船坊盡現農家生活的樂趣;第一代「春來茶館」再現出當時遍布沙家浜村落的小茶館原形。踩水車、竹林嬉戲,盡享農家生活樂趣,與蘆葦迷宮相得益彰。
2004年底,為了配合30集電視連續劇《沙家浜》的拍攝,投資1500多萬元,建成了沙家浜水鄉影視基地。同時,還被多家影視劇組確定為拍攝基地,其中有已拍攝完成的由陳道明和許晴主演的《沙家浜》、《金粉世家》的姐妹篇《金色年華》、數字電影《三言兩拍》、《茉莉花》、《譚震林》、《陸小鳳》、《精武飛鴻》、《大明王朝》等。日後還將有《中國酒王》、《放飛的青春》、《少年沙家浜》等多部影視劇陸續在景區。
陽澄湖十八灣中的最大一灣就在沙家浜,這里水質上乘,所盛產的陽澄湖大閘蟹更是肥嫩鮮美。沙家浜十大蟹菜、八大蒸菜等蘆盪水鄉美食也別有風味。秋涼漸近,到沙家浜參加美食游,品嘗純正的陽澄湖大閘蟹,成為各地遊客選擇沙家浜的最大的理由。西風起,蟹腳癢,金秋正好吃蟹黃,千畝蘆葦盪,忘卻都市喧囂,呼吸新鮮空氣之綠色生態;品嘗陽澄湖大閘蟹,享受「持螯賞菊、對酒當歌」意境之金色美食;漫步沙家浜古鎮,品味浪漫與懷舊的影視文化。
特色菜餚:陽澄湖大閘蟹、西瓜雞、白汁黿菜、松鼠桂魚、叫花雞、蟹香蘆葦盪、芝士焗蟹斗、五福葦香爊蟹、蟹粉魚米羹 、蟹王白玉菇、金秋粢飯糕、蟹湯和面。特色小吃:寶岩楊梅、松樹蕈油麵、桂花栗子、鴨血糯、石梅盤香餅、山前豆腐乾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