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鍋的發展歷史

鍋的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17 21:41:16

❶ 煮鍋的歷史沿革

1910年左右由周村三星廟前徐方明、鎮西橋李六所創始。當時煮鍋比較簡單,專設一直徑約120厘米中屬間有孔的圓木盤,沙鍋放在中間孔內,鍋底點火。顧客圍坐四周,把自己選好的菜餚放入鍋內燙熱取出,放在自己碗里,鍋內老湯隨意喝。
1938年,歷城人陳四疤在周村絲市街東口開設「順合齋」餚肉鋪兼營煮鍋。經他改進,在砂鍋周圍留出可放一碗的圓孔,下面有熱水保溫,成為一人一碗一盤,鍋內老湯只能用公用湯勺舀各自碗中,較以前衛生。菜餚品種增加到20多個:丸子、燒肉、炸豆腐、雞靠肉、松肉、醬雞、南腸等,顧客任意挑選,生意十分興隆。
1954年,周村煮鍋發展到25家,成為周村煮鍋的鼎盛時期。

❷ 請教:中國歷史上什麼時期出現鐵鍋

北宋時期。

北宋時期我國煉鐵技術進步、產鐵量大增才出現了根本的扭轉。北宋時期鐵的年產量最高時候已經高達800萬斤,這個產量看起來多,換算成現在的單位也不過就是4000噸鐵(我國現在的鋼鐵年產量都是億噸級的)。

但是在古代,全國年產4000噸鐵已經是很了不起的數字了,按照當時鐵鍋的製造重量來計算,這一年下來北宋的鐵產量,如果全拿去製造鐵鍋可以製造100多萬口,有了這樣一個入門級的產鐵量,才能在滿足武器鎧甲、錢幣佛像等用途之外,為民間千萬級的人口的鍋灶服務。

也正是因為鐵鍋在宋代的普及,有力地促進了中華炒菜法在宋代的推廣。


(2)鍋的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中國鐵器的歷史

西周末年是中國的早期鐵器時代。這是中國開始大規模冶煉鐵器並將其運用到生產生活中的時代。初期製作的鐵器多為削、刀等一些小工具。1976年,湖南省長沙楊家山65號墓(相當春秋晚期)中甚至還出土了一把鍛制的中碳鋼劍,長38.4厘米。經鑒定:它含碳達0.5%左右,並經過高溫退火處理,金相組織比較均勻。

戰國中期以後,鐵工具在農業和手工業中逐漸替代傳統的銅工具而取得支配地位,在社會生產和生活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煉鐵技術也不斷提高,鐵器遍布七國,並傳播到北方的匈奴和南方的百越。冶金業在中國的出現雖然晚於西亞和歐洲,但它的發展卻比它們迅猛,並在以後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走在世界冶金技術的前列。

春秋戰國時代鐵器的類型有農具、手工具、兵器及雜器,而以農具和手工具為大宗。與銘刻文字有關的手工具有:錛、鑿、錐、錘、刮刀、削、鉤、針、鋸、斧。《管子·海王篇》稱:工匠必有斧、錛、鑿、鋸、錘,是當時手工藝的真實寫照。

正如《論語·衛靈公》所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鐵工具遠比銅工具鋒利,它在銘刻文字中的運用,如同毛筆在書寫文字中的運用一樣,必然引發一場技術革命和藝術革命,這在石刻文字和古璽文字上尤其突出。

❸ 不粘鍋的發展歷史

「不粘鍋」的問世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方便,人們不必再提心煮肉時一不小心就會燒焦,煎魚時魚片粘在鍋壁上。這種不粘鍋與普通鍋的外型並沒有什麼關系,只僅僅是在鍋的內表面多塗了一層聚四氟乙烯,利用聚四氟乙烯優異的熱性能、化學性能、易清潔性能和無毒性能製成了這種深受歡迎的廚房用具。聚四氟乙烯被美譽為「塑料王」具有良好的耐化學腐蝕和耐老化的性能,「王水」也難以腐蝕。普通塑料製品容易發生老化現象,原來看上去挺好的東西,過了三五年或十來年就會產生裂紋,甚至破碎,可「塑料王」做成的製品在室外放置,任憑日曬雨淋,二三十年都毫無損傷。因而被廣泛使用在生活和化工中。
「塑料王」也被廣泛應用於工業上吸收塔和耐腐蝕容器中,隨著對「塑料王」的改良,它在現代生活、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上的用途將越來越廣泛。在西方發達國家,不粘鍋早已普遍使用。在我國,不粘鍋的普及是從90年代開始,其獨特的性能已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認同。

不粘鍋在我國的生產歷史,可以追溯到70年代末。當時.輕工業部組織了一次由鋁製品生產企業、科研單位、國外專家參加的內塗外搪鋁製品技術座談會。會後,提出開發不粘鍋的課題,由此國內的10多個鋁製品生產企業開始了不粘鍋的研製開發工作。沈陽市鋁製品廠、廣東南方五金廠、上海鋁製品廠、佛山的生產企業先後從國外引進內塗外搪鋁製品生產線,年產量約2000萬口,出口量佔50%以上。
生產不粘鍋的企業約有50餘家,年產量達1億口。生產企業主要分布在浙江、廣東、上海、遼寧、江蘇等地。
鍋類產品主要有鋁鍋、不銹鋼鍋、鐵搪瓷鍋、鐵鍋和不粘鍋。這些鍋各有優缺點,其中不粘鍋的優點最為突出。下面是這幾種鍋的性能比較:
鋁鍋的特性是熱分布優良,傳熱效果是不銹鋼鍋的16倍,且鍋體較輕。但鋁鍋不易清洗、用油多時油煙大。
不銹鋼鍋的特性是熱分布不好,易產生聚熱點而燒焦食物。不銹鋼鍋鍋體重、不易清洗、用油多時易冒煙。
鐵搪瓷鍋熱分布不好,易糊鍋底。這類鍋不易清洗、表面容易破損,導致鐵基材生銹。
鐵鍋熱分布不好,易產生聚熱點而燒焦食物,其鍋體重、不易清洗、易生銹,且用油多時油煙大。
不粘鍋克服了以上傳統鍋的所有缺點,易清洗,輕輕一擦即乾乾凈凈。不粘鍋可輕松煎、炒食物而不粘底,能最大限度地減少用油,廚房干凈少油煙。它還可以幫助減少脂肪的攝入量,順應了現代人追求低脂肪、低熱量的消費潮流。
不粘鍋產品按使用功能不同可分為煮鍋、煎鍋、炒鍋、奶鍋,按內表面不粘塗層系統可分為一層系統、二層系統和三層系統鍋。一層系統是指由單一塗料組成的不粘層;二層系統是指由底層和面層兩種塗料組成的不粘層;三層系統是指由底層、中層和面層3種塗料組成的不粘層。按產品外表面處理方法可分為搪瓷、耐高溫漆、拋光不粘鍋。

❹ 鐵鍋的發展和鐵鍋的文化

做飯炒菜的鐵鍋基本分為三種:一種是鑄鐵的,一種是熟鐵的,還有一種是不銹鋼的。市場上還有一種是用厚鐵皮壓制的,因屬於糊弄人的東西,故不在我講的范圍之內。

鑄鐵鍋應該是正宗做飯炒菜的鐵鍋,比較厚,比較重。這種鐵鍋受熱均勻,不糊鍋,應該是所有鍋當中最適合炒中國菜的鍋了。

說起這種鑄鐵鍋那可是歷史悠久了,大概從春秋戰國出現了鐵器之後,首先進入生活用品的東西就應該是這種鑄鐵鍋了,中國人已經使用了兩千多年了。據史書記載,武則天最喜歡吃用這種鐵鍋炒的菜了,拿武則天的話說,就是「餚味適於口」。當時皇宮里最貴重的鑄鐵器皿只有兩個,一個是擺放在院子中間防火用的大鐵缸,一個是御膳房裡做飯炒菜用的大鐵鍋。文化大革命以後開始吃大鍋飯,食堂使用的就是鑄鐵鍋,大個的鑄鐵鍋直徑能達到兩米左右,炒菜用的鏟子是木把大鐵鍬。

熟鐵鍋是制鐵工藝進步的產物,大量生產應該是清末以後的事情了,清代皇宮御膳房為皇帝做飯用的鍋就是這種鍋和上面說的鑄鐵鍋。國內飯店餐館使用的鐵鍋就屬於這種熟鐵鍋,現在加拿大唐人街越南人店鋪里賣的真正鐵鍋就是這種熟鐵鍋,這種熟鐵鍋都是手工打制的,這種熟鐵鍋相對於鑄鐵鍋薄很多,也輕很多,缺點是比鑄鐵鍋容易糊鍋。

上面說的這兩種鐵鍋都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生銹,通常都是越使越黑,無論用什麼辦法都無法解決這個問題。於是在制鐵工藝進一步發展的情況下,人們又發明了不銹鋼鐵鍋,也就是我說的第三種鐵鍋。

不銹鋼鐵鍋的出現從根本上解決了鐵鍋生銹的問題,但新的問題又出現了,那就是不銹鋼鐵鍋遇熱不均勻,糊鍋現象無法解決,盡管現在的不銹鋼鐵鍋對這個問題已經有所改進,但這個缺點仍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不過不銹鋼鐵鍋的優點也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不生銹不沾鍋,顯得干凈好看。

在鐵鍋缺點無法解決的情況下,美國杜邦發明了不沾鍋,不沾鍋解決了很多鐵鍋的缺點,但它自身的缺點又出來了,那就是致癌。說句老實話,杜邦不沾鍋是為美國人發明的,而不是為中國人這種大火大油炒菜而發明的。盡管不沾鍋不怕高溫,不怕油炸,但在現實中,不沾鍋的所謂不怕都是有條件的,而這些條件又恰恰是我們中國人在炒菜過程中無法克服的。

用中國人炒菜的方法,不沾鍋就沒有不掉漆的,結果是使用到一定程度的不沾鍋的鍋底就變色了,所謂的不沾鍋也開始沾了,掉下的漆在高溫與熱油作用下,出現了可怕的化學分解,於是致癌物質出現了。

當然了,對於我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中國人來說,死都不怕還怕得癌嘛?!所以使用杜邦產的不沾鍋的中國人更是一浪高過一浪,甚至連不是杜邦產的不沾鍋都敢用,圖的就是個便宜。

呵呵,結果怎麼樣呢?那隻好讓上銹的鐵鍋去見鬼去吧!

❺ 鍋是怎樣發展演變來的,不是火鍋的發展史。

最早的火鍋:鼎
大約一萬年前,我國最早的容器—陶制的鼎就是他們做為鍋使用。把以肉類為主的食物通通都丟入鼎內,然後在底部生火將食物煮熟。成為一鍋燴,當時叫做「羹」,這是最早的火鍋。 但那時侯沒有現在所謂的鹽,調味料,更沒有沾醬,只是把一堆肉煮熟而已。體積龐大的鼎,不能移動,只能固定在一地方,不方便隨時享用。於是西周時代,不但發明了銅與鐵,且各種陶器品也改良製作成較為小型的器皿,適合一般人使用。 銅與鐵的產生,不僅形成了器皿的革命,同時也與近代的鍋子非常相近,銅制的鍋子與陶制的砂鍋,到現在還是最實用、最普遍的火鍋器皿。而從前的鼎則延伸為權力的象徵了。

鴛鴦鍋始祖
火鍋的發展亦如同餐飲史一樣漸進式的發展。依據當時的器皿、社會的需求與原材料的發現引進,在三國時代,魏文帝所提到的「五熟釜」,就是分有幾格的鍋,可以同時煮各種不同的食物(比較健康),和現今的「鴛鴦鍋」,可說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到了南北朝,「銅鼎」成了最普遍的器皿,也就是現今的火鍋。演變至唐朝,火鍋又稱為「暖鍋」。

器皿歷史
從元、明、清到現今,火鍋器皿上的變化並不大。新容器鍋採用耐高溫透明玻璃,煮的時候可見食物的翻騰,吃的時候較也不會有漏網之魚外。銅鍋、鐵鍋、砂鍋等鍋具,在製作上亦更為精緻。現在最普遍的也最廣泛的鍋為「不銹鋼鍋」,也就是俗稱的「白鐵鍋」。

燃料,調料歷史
燃料使用可謂多種多樣,從柴火到木炭,從電爐、酒精到瓦斯、電磁爐。木炭的使用歷史最久,最有風味,也最污染空氣。電磁爐最干凈也最方便,但風味較差。瓦斯最好控制火候的大小,方便、好用,不過卻也較危險。 相對於燃料上的多變化,在調味沾料的演變卻趨於保守、保密。汕頭沙頭醬以獨門配方為傲,其他豆腐乳、豆瓣醬也都是以老牌子為號召。另外,一些基本搭配的沾料還有醬油、蔥、蒜、蛋、醋、麻油、辣椒等等,樣式不少,如何同中求異,都依仗各家的獨門調配。

火鍋類別
一般而言,火鍋基本上只有三大類別,第一種湯為淡味,而以涮生片為主,沾料占重要角色,涮羊肉及廣式打邊爐最具代表,第二種是鍋內的料已熟,如砂鍋魚頭、羊肉爐等,爐火只是做為保溫作用,並用來燙青菜。第三種是鍋內的料全都熟透了,連青菜也無需再穿燙,爐火完全是用來保溫的,和大鍋菜無二樣,如佛跳牆、復興鍋等大鍋菜的方式。冬季是火鍋最火的季節,約三五好友或一家團聚,想吃什麼就買什麼,少吃些肉,多備些蔬菜、魚類,但是沾料不要調的太咸, 鹽多了對心臟不好。建議大家在少吃肉的同時最好,每次將菜的種類減少,以免,食物營養成分相剋,抑制營養成分的吸收,並有利於我們的胃。胃好,身體才健康,才能品更多美味

❻ 鑄鐵鍋的歷史是什麼

最早的鍋是砂鍋 是陶器的一種,所以說到砂鍋的歷史起源 就要先說到陶的起源。 因為陶的發明是人類社會發展史上劃時代的標志,也是人類發展最偉大的發明。
陶器出現大約有八九千年的歷史,但是它的起源要更早,原始人類發明了取火和烤熟食物開始,就一直在研究容器的發明,最初估計是先用樹枝編製成器皿然後把粘土塗抹上去經過火燒形成不易透水的容器開始不斷探索出現了最初的陶罐,也就是原始陶器。
我國最早的陶器是什麼樣子到現在還不太清楚,不過根據近年來發現的舊窯址的發掘,有的專家根據不同的性質分別為裴李崗文化和磁山文化(也有專家認為屬於同一文化的兩種類型)。
這些文化是我國新時器時代制陶的一個情況,較仰韶文化要早。這個時期的陶器以紅陶為主,有泥質和夾砂兩種
砂鍋燒制溫度一直是900-960°C。其製作一般經過淘洗,根據需求製成不同的器型,做工較為細膩,也有一些不經過淘洗的製作方法。
夾砂陶的出現估計是先人在使用泥質陶的過程中出現的,泥質陶較為細膩,氣孔小,密度比夾砂陶大,泥質陶的一些因素決定了它在火上的不耐燒,這個時候先人在泥質陶里加了一定的砂粒或其它料。
這里要說的砂粒和我們說的沙粒是有區別的,因為本人從事砂器和陶瓷,對一些原料比較清楚。以前也用過提到的砂粒。我們叫做砂矸, 主要含鐵,硅,鋁。不耐研磨且耐燒。夾砂陶主要作為炊具,至今仍然在使用,如砂鍋。
後來青銅出現以後就有用青銅製作的鍋,稱作「鼎」,現在也有把砂鍋叫作「鼎鍋」的,鼎只是上層社會使用的器具,民間還是使用砂鍋。
到春秋戰國時期以後鐵器逐漸普及,鐵也就漸漸成了製作鍋的主要材料,一直延續到現在。

❼ 火鍋的歷史怎麼發展的

一、起源
火鍋,古稱「古董羹」,因投料入沸水時發出的「咕咚」聲而得名。關於火鍋的起源,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是在中國三國時期或魏文帝時代,那時的「銅鼎」,就是火鍋的前身;另一種說是火鍋始於東漢,出土文物中的「斗」就是指火鍋。可見火鍋在中國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了。重慶火鍋早在左思的《三都賦》中有記錄。可見其歷史在1700年以上。
二、歷史發展
1、三國時代,曹丕代漢稱帝時期,已有用銅所制的火鍋出現,但當時並不流行。
2、到了南北朝時期,人們使用火鍋煮用來涮豬、牛、羊、雞、魚等各種肉食,後來隨著我國經濟文化日益發達,烹調技術進一步的發展,各式的火鍋也相繼閃亮登場。
3、到了唐朝,描述火鍋的情景已多見於詩詞中,可見其流行程度。白居易的《問劉十九》詩:「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就惟妙惟肖地描述了當時食火鍋的情景。
4、到北宋時代,汴京開封的酒館,冬天已有火鍋應市。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食譜中,便有其同友人吃火鍋的介紹。
5、元朝,火鍋流傳到蒙古一帶,用來煮牛羊肉。
6、到了清朝,火鍋涮肉已經成為宮廷的冬令佳餚,清宮御膳食譜上有「野味火鍋」。相傳乾隆皇帝於嘉慶元年正月在宮中大擺「千叟宴」全席共上火鍋1550多個,應邀品嘗者達5000餘人,成了歷史上最大一次火鍋盛宴。
7、到了清朝末期民國初期,在全國已形成了幾十種不同的火鍋而且各具特色。
8、現在,中國火鍋業的產業鏈條已具雛形。四川、重慶、內蒙古、山東、河北、河南等地農牧業面向全國火鍋餐飲市場,組建了辣椒、花椒、羊肉、香油、芝麻醬、粉絲、固體酒精等火鍋常用原料、調料、燃料生產、加工、銷售基地。

三、具體發展
火鍋餐飲方便快捷的大眾化特色被消費者接受和喜愛,尤其北方地區寒冷乾燥的天氣讓火鍋市場潛力很大,而且火鍋種類的經營方式也不斷創新,有以「麻、辣、燙」著稱的重慶火鍋是南派火鍋,以涮羊肉為主要代表的北派火鍋和新派火鍋。
1、三國五熟釜,鴛鴦鍋始祖。火鍋的發展亦如同餐飲史的發展是漸進式的,完全是依據當時的器皿,社會的需求與原物料的發現引進,而加以變化的。辣椒」在未進入中國時,怎麼會有辣的調味出現呢?三國時代,魏文帝所提到的「五熟釜」,就是分有幾格的鍋,可以同時煮各種不同的食物,和現今的「鴛鴦鍋」,可說是有異曲同工之妙。到了南北朝,「銅鼎」是最普遍的器皿,也就是現今的火鍋。演變至唐朝,火鍋又稱為「暖鍋」。
2、浪涌晴江雪,風翻晚照霞。在整個火鍋歷史的演變上,描寫火鍋最為傳神的是南宋時代,在林洪所著的「山家清供」里所說的涮兔肉片。在當時,林洪前往武夷山拜訪隱士止止師,止止師住在武夷山九曲中之第六曲仙掌峰,當林洪快到山峰時,下起大雪,一隻野兔飛奔於山岩中,因剛下雪岩石很滑,滾下石來,被林洪抓到,林洪想烤來吃,而問止止師會不會燒兔肉,止止師回答他說,我在山中吃兔子是這樣的,在桌上放個生炭的小火爐,爐上架個湯鍋,把兔肉切成薄片,用酒、醬、椒、桂做成調味汁,等湯開了夾著著片在湯中涮熟,蘸著調味料吃。利用這樣涮熟之吃法,林洪吃了覺得如此的吃法甚為鮮美,且能在大雪紛飛之寒冬中,與三五好友圍聚一堂談笑風生,隨性取食,非常愉快,因而為這樣一種吃法取了個「撥霞供」的美名,取當時「浪涌晴江雪,風翻晚照霞」的美麗光景。這就是我們今天所吃的火鍋。
3、器皿變化少,白鐵鍋普遍。從元、明、清到現今,火鍋器皿上的變化並不大,新的容器除了鍋寶採用耐高溫透明玻璃,煮的時候可見食物的翻騰,吃的時候較不會有漏網之魚外,銅鍋、鐵鍋、砂鍋等鍋具,只是在製作上更為精緻,多已使用幾千年以上,而現用的最普遍的也最廣泛的鍋具為「不銹鋼鍋」,也就是俗稱的「白鐵鍋」。
4、燃料變化快,如一日千里。雖然火鍋器皿的變化不大,但是在燃料使用的進步卻是一日千里,從柴火到木炭,從電爐、酒精到瓦斯、電磁爐,以木炭的使用歷史最久,也最有風味,但也是最污染空氣的一種方式。電磁爐雖然最干凈也最方便,但風味較差,瓦斯最好控制火候的大小,方便、好用,不過卻也較危險。 相對於燃料上的多變化,在調味沾料的演變卻趨於保守、保密。涮羊肉的蘸料千年不變,汕頭沙頭醬以獨門配方為傲,其他豆腐乳、豆瓣醬也都是以老牌子為號召。另外,一些基本搭配的蘸料還有醬油、蔥、蒜、蛋、麻油、辣椒等等,樣式不少,如何同中求異,都賴各家的獨門調配。
5、三大火鍋類,原始自然味。一般而言,火鍋基本上只有三大類別,第一種湯為淡味,而以涮生片為主,蘸料占重要角色,涮羊肉及廣式打邊爐最具代表,第二種是鍋內的料已熟,如砂鍋魚頭、羊肉爐等,爐火只是做為保溫作用,並用來燙青菜。第三種是鍋內的料全都熟透了,連青菜也無需再穿燙,爐火完全是用來保溫的,和大鍋菜無二樣,如佛跳牆、復興鍋等大鍋菜的方式。

❽ 鍋筒的發展歷史

鍋爐的發展分鍋和爐兩個方面。
18世紀上半葉,英國煤礦使用的蒸汽機,包括瓦特的初期蒸汽機在內,所用的蒸汽壓力等於大氣壓力。18世紀後半葉改用高於大氣壓力的蒸汽。19世紀,常用的蒸汽壓力提高到0.8兆帕左右。與此相適應,最早的蒸汽鍋爐是一個盛水的大直徑圓筒形立式鍋殼,後來改用卧式鍋殼,在鍋殼下方磚砌爐體中燒火。
隨著鍋爐越做越大,為了增加受熱面積,在鍋殼中加裝火筒,在火筒前端燒火,煙氣從火筒後面出來,通過磚砌的煙道排向煙囪並對鍋殼的外部加熱,稱為火筒鍋爐。開始只裝一隻火筒,稱為單火筒鍋爐或康尼許鍋爐,後來加到兩個火筒,稱為雙火筒鍋爐或蘭開夏鍋爐。
1830年左右,在掌握了優質鋼管的生產和脹管技術之後出現了火管鍋爐。一些火管裝在鍋殼中,構成鍋爐的主要受熱面,火(煙氣)在管內流過。在鍋殼的存水線以下裝上盡量多的火管,稱為卧式外燃回火管鍋爐。它的金屬耗量較低,但需要很大的砌體。
19世紀中葉,出現了水管鍋爐。鍋爐受熱面是鍋殼外的水管,取代了鍋殼本身和鍋殼內的火筒、火管。鍋爐的受熱面積和蒸汽壓力的增加不再受到鍋殼直徑的限制,有利於提高鍋爐蒸發量和蒸汽壓力。這種鍋爐中的圓筒形鍋殼遂改名為鍋筒,或稱為汽包。初期的水管鍋爐只用直水管,直水管鍋爐的壓力和容量都受到限制。
二十世紀初期,汽輪機開始發展,它要求配以容量和蒸汽參數較高的鍋爐。直水管鍋爐已不能滿足要求。隨著製造工藝和水處理技術的發展,出現了彎水管式鍋爐。開始是採用多鍋筒式。隨著水冷壁、過熱器和省煤器的應用,以及鍋筒內部汽、水分離元件的改進,鍋筒數目逐漸減少,既節約了金屬,又有利於提高鍋爐的壓力、溫度、容量和效率。
以前的火筒鍋爐、火管鍋爐和水管鍋爐都屬於自然循環鍋爐,水汽在上升、下降管路中因受熱情況不同,造成密度差而產生自然流動。在發展自然循環鍋爐的同時,從30年代開始應用直流鍋爐,40年代開始應用輔助循環鍋爐。

❾ 炊具的發展演變歷史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7658312/

新石器時代的烹飪

新石器時代由於沒有文字,烹飪演變的概況,只能依靠出土文物、神話傳說以及後世史籍的追記進行推斷。它的大致輪廓是:

1、 食物原料多系漁獵的水鮮和野獸,間有馴化的禽畜、採集的草果的試種的五穀,不很充裕。調味品主要是粗鹽,也用梅子、苦果、香草和野蜜,各地食源不同。

2、炊具是陶制的鼎、甑、鬲、釜、罐和地灶、磚灶、石灶;燃料仍系柴草;還有粗製的缽、碗、盤、盆作為食具,烹調方法是火炙、石燔、汽蒸並重,較為粗放。至於菜品,也相當簡陋,最好的美味也不過是傳說中的彭祖(彭鏗)為堯帝燒制的"雉羹"(野雞湯)。

3、此時先民進行烹調,僅僅出自求生需要;關於食飲和健康的關系,他們的認識是朦朧的。但是,從燧人氏教民用火、有巢氏教民築房、伏羲氏教民馴獸、神農氏教民務農、軒轅氏教民文化等神話傳說來看,先民烹飪活動具有文明啟迪的性質。

4、 在食禮方面,祭祀頻繁,常常以飲食取悅於鬼神,求其蔭庇。開始有了原始的飲食審美意識,如食器的美化,歡宴時的歌呼跳躍等。這是後世筵宴的前驅,也是他們社交娛樂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總之,新石器時代的烹飪好似初出娘胎的嬰兒,既虛弱、幼稚,又充滿生命活力,為夏商周三代飲食文明的興盛奠定了良好的基石。

夏商周三代的烹飪

夏商周在社會發展史中屬於奴隸制社會,也系中國烹飪發展史上的"初潮"。它在許多方面都有突破,對後世影響深遠。

1、 烹調原料顯著增加,習慣於以"五"命名。如"五穀"(稷、黍、麥、菽、麻籽), "五菜"(葵、藿、 頭、蔥、韭), "五畜"(牛、羊、豬、犬、雞),"五果"(棗、李、栗、杏、桃),"五味"(米醋、米酒、飴糖、姜、鹽)之類。"五穀"有時又寫成"六穀"、"百穀"、總之,原料能夠以"五"命名,說明了當時食物資源已比較豐富,人工栽培的原料成了主體,這些原料是其中的佼佼者,以及選料方面積累了一些經驗。

2、 炊飲器皿革新,輕薄精巧的青銅食具登上了烹飪舞台。我國現已出土的商周青銅器物有4000餘件,其中多為炊餐具。青銅食器的問世, 不僅抻於傳熱,提高了烹飪工效和菜品質量,還顯示禮儀,裝飾筵席,展現出奴隸主貴族飲食文化的特殊氣質。

3、菜品質量飛速提高,推出著名的"周代八珍"。由於原料充實和炊具改進,這時的烹調技術有了長足進步。一方面,飯、粥、糕、點等飯食品種初風雛型,肉醬製品和羹湯菜品多達百種,花色品種大大增加;另一方面,可以較好運用烘、煨、烤、燒、煮、蒸、漬糟等10多種方法,烹出熊掌、乳豬、大龜、天鵝之類高檔菜式,產生影響深遠的"周代八珍"。"周代八珍"又叫"珍用八物",是專為周天子准備的宴飲美食。它由2飯6菜組成,具體名稱是:"淳熬"(肉醬油澆大米飯)、"淳母"(肉醬油澆黍米飯)、""炮豚"(煨烤炸燉乳豬)、"炮牂"(煨烤炸燉母羊羔)、"搗珍"(合燒牛、羊、鹿的裡脊肉)、"漬 "(酒糟牛羊肉)、"熬"(類似五香牛肉乾)、"肝 "(燒烤肉油包狗肝)。"周代八珍"推出後,歷代爭相仿效。元代的"迤北(即塞北)八珍"和"天廚八珍",明清的"參翅八珍"和"燒烤八珍",還有"山八珍"、"水八珍"、"禽八珍"、"草八珍"(主要是指名貴的食用菌)、"上八珍"、"中八珍"、"下八珍"、"素八珍"、"清真八真"、"瓊林八珍"(科舉考試中的美宴)、"如意八珍"等等,都由此而來。

4、 在飲食制度等方面也有新的建樹。如從夏朝起,宮中首設食官,配置御廚,邁出食醫結合的第一步,重視帝後的飲食保健,這一制度一直沿續到清末。再如筵宴,也按尊箅分級劃類。 此外,在民間,屠宰、釀造、炊制相結合的早期飲食業也應運而生,大粱、燕城、邯鄣、咸陽、臨淄、郢都等都邑的酒肆興盛。

所以,夏商周三代在中國烹飪史上開了一個好頭,後人有"百世相傳三代藝,烹壇奠基開新篇"的評語。

春秋戰國的烹飪

春秋戰國是我國奴隸制社會向封建制社會過渡的動盪時期。連年征戰,群雄並立。戰爭造成人口頻繁遷徒,刺激農業生產技術迅速發展,學術思想異常活躍。此時烹飪中也出現了許多新的因素,為後世所矚目。

1、 以人工培育的農產品為主要食源。這時由於大量墾荒, 興修水利,使用牛耕和鐵制農具,農產品的數量增多,質量也提高了。不僅家畜野味共登盤餐,蔬果五穀俱列食譜,而且注意水產資源的開發,在南方的許多地區魚蝦龜蚌與豬狗牛羊同處於重要的位置,這是前所未有的。

2、在一些經濟發達地區, 鐵質鍋釜(古炊具,斂口圜底帶二耳,置於灶上,上放蒸籠,用於蒸或煮)嶄露頭角。它較之青銅炊具更為先進,為油烹法的問世准備了條件。與此同 時,動物性油脂(豬油、牛油、羊油、狗油、雞油、魚油等)和調味品,(主要是肉醬和米醋)也日風增多,花椒、生薑、桂皮、小蒜運用普遍,菜餚製法和味型也有新的變化,並且出現了簡單的冷飲製品和蜜漬、油炸點心。

炊飲器皿的鼎新

炊飲器皿的鼎新突出表現是,鍋釜由厚重趨向輕薄。戰國以來,鐵的開采和冶煉技術逐步推廣,鐵制工具應用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西漢實行鹽鐵專賣,說明鹽與鐵同國計民生關系密切。鐵比銅價賤,耐燒,傳熱快,更便函於制菜,因此,鐵制鍋釜此時推廣開來,如可供煎炒的小釜,多種用途的"五熟釜",大口寬腹的銅 ,以及"造飯少傾即熟"的"諸葛亮鍋"(類似後來的行軍灶,相傳是諸葛亮發明的),都系鍋具中的新秀,深受好評。與此同時,還廣泛使用鋒利輕巧的鐵質刀具,改進了刀工刀法,使菜形日趨美觀。

漢魏的爐灶我系台灶,煙囪已由垂直向上改為"深曲(即煙道曲長)通火"。並逐步使用煤炭窯,有得利於掌握火候。河南唐縣石灰窯畫像石墓中的陶灶,河南洛陽烘溝出土的"鐵炭爐",以及內蒙古新店子漢墓壁畫中的6 個廚灶,都有較大改進,有"一灶五突,分煙者眾,烹飪十倍"(意思是一台爐灶有5 個火眼和許多排煙孔,可以提高烹飪工效十倍的褒詞。
這時的廚師還有緊身的"禳衣","犢鼻 "式的圍裙(即現今廚師所用的圍裙,因形似牛鼻而得名),以及名為"青 "的護袖,勞動保護觀念增強了。

閱讀全文

與鍋的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