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理解科學發展觀的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
1、深入領會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1)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在帶領黨和人民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大力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集中全黨智慧創立了科學發展觀,開辟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
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徵相結合的產物,同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脈相承而又與時俱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最新成果。
(2)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對新形勢下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作出了新的科學回答,把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認識提高到新的水平。
(3)科學發展觀是指導黨和國家全部工作的強大思想武器,引領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在實踐中顯示了科學理論的強大真理力量。
2、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大戰略意義
科學發展觀在從實踐到理論、再從理論到實踐的卓有成效的創造中,形成了涵蓋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各方面的系統科學理論。
實踐昭示我們,科學發展觀不僅是指導經濟建設的理論,而且是指導各方面建設的理論;不僅是指導發展的理論,而且是指導黨和國家全部工作的理論;不僅是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有力武器,而且是幫助人們認識和把握社會發展規律的世界觀方法論。
面向未來,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對於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新的歷史征程上繼往開來、與時俱進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3、准確把握科學發展觀的實踐要求
黨的十八大報告在十七大全面闡述科學發展觀的基礎上,對科學發展觀的實踐要求進一步作出精闢概括。深入學習和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關鍵是要進一步加深對科學發展觀的理解,使我們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達到黨的十八大所要求的新高度。
4、堅定不移把科學發展觀貫徹到我國現代化建設全過程、體現到黨的建設各方面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仍然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面臨著一系列極具挑戰性的矛盾和困難。我們要從新的思想和政治高度出發,以更加堅定的決心、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完善的制度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真正把科學發展觀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強大力量。
(1)科學發展觀的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科學發展觀提出的時代背景
科學發展觀是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繼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實踐中。
繼承和發展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於發展的重要思想,集中全黨智慧,總結我國發展實踐,借鑒國外發展經驗,適應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發展呈現的一系列新的階段性特徵和新的發展要求提出來的。
進一步深入研究這一重大戰略思想提出的理論基礎、時代背景、歷史根據和現實依據,對於全面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黨的十六大完成了中央領導集體的新老交替,作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決策。黨和人民在新世紀新階段的任務,就是緊緊抓住本世紀頭20年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集中力量把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建設成為「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
但要完成這一任務,並不容易,我們只要從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具體內涵,特別是其所深刻分析的我們面臨的突出問題和困難中,就可以看得十分清楚。
這些問題和困難,既包括生產力比較落後,經濟體制等方面不夠完善,也包括經濟社會、城鄉、區域發展的不平衡,以及人口資源環境等方面面臨的壓力。
顯而易見,這些長期積累下來的突出問題和困難,哪一個解決起來都有相當難度,但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又不能不逐一解決。
新的形勢和任務,客觀上要求我們「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各項工作要有新舉措」,要求我們黨在發展的指導思想上要有新的突破和創新。
『貳』 科學發展的重大歷史意義有哪些
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是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徵相結合取得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科學回答了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對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發展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1.科學發展觀堅持和豐富了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它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問題的一系列基本思想,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脈相承而又與時俱進;它提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推動經濟社會全面進步、為科學發展提供體制保障、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等重要思想,堅持和豐富了黨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它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實現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綱領和未來最高綱領的辯證統一,堅持和豐富了黨的基本綱領;它對新形勢下的社會主義建設經驗和我們黨治國理政經驗作出了新概括,堅持和豐富了黨的基本經驗。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是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的生動體現。
2.科學發展觀是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必須長期堅持的根本指導方針。作為我們黨理論創新的重大成果,科學發展觀形成了對經濟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系統認識,是指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在發展的目的上,它堅持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本,強調使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反映了全黨全國人民的共同願望;在發展的方向上,它堅持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向前推進,體現了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在發展的要求上,它堅持又好又快發展,強調把經濟社會發展轉入科學發展的軌道,指明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途徑;在發展的依靠力量上,它堅持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體地位,把為誰發展和靠誰發展統一起來,強調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揭示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深厚基礎和力量源泉;等等。同時,它在發展的動力、發展的標准、發展的環境等問題上也都提出了許多新觀點、新論斷,進一步豐富了我們黨關於發展的思想。把科學發展觀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的整個過程和各個環節,必將開創科學發展的新局面。
3.科學發展觀為在新時期加強黨的建設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我們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發展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科學發展觀創新了黨的執政理念,豐富了黨的執政理論。它強調以人為本,突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進一步指明了黨執政的根本目的和基礎;它強調科學發展,突出提高黨領導科學發展的能力這一關鍵環節,進一步指明了黨執政的根本任務和途徑;它強調求真務實,突出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內容,進一步指明了黨執政的根本准則和要求。同時,科學發展觀還賦予黨的先進性建設以時代內涵和歷史任務,強調把黨的先進性落實到不斷發展先進生產力、發展民主政治、發展先進文化、構建和諧社會、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是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時期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叄』 科學發展觀歷史意義
http://www.qingnews.com/content/2006-04/15/content_6687689.htm
這里有,麻煩自己看下。
裡面的內容關乎到國家的政治,
所以專發表不了。
望採納。屬
『肆』 科學發展觀的歷史地位和科學內涵是什麼
科學發展觀的內涵極為豐富,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個領域,既涉及生產力和經濟基礎問題,又包含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問題;既針對當前,又著眼長遠;既是重大的理論問題,更是現實的實踐問題,必須在工作中認真把握、貫徹落實。
科學發展觀首先是以人為本的發展觀,就是要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益,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科學發展觀是全面的發展觀,就是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實現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共同進步和社會的和諧發展;科學發展觀是協調的發展觀,就是要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推進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相協調,促進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科學發展觀是可持續的發展觀,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為我們的子孫後代營造更好的發展空間,保證他們一代一代地永續發展.
全面理解、准確把握科學發展觀的內涵和實質,必須正確認識和把握以下幾個方面的關系:一是必須正確認識經濟增長與人的全面發展的關系.堅持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經濟增長是人的全面發展的物質基礎,人的全面發展是經濟增長的目的和根本動力.不顧條件、不計代價地片面追求增長速度,可能會有損於人的發展.二是必須正確認識增長與發展的關系.經濟增長是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沒有增長就沒有發展,但發展是包括經濟增長、結構改善、相互協調、社會和諧、人的全面進步、人與自然和諧在內的,內涵更廣泛、更豐富的概念.三是必須正確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破壞自然、掠奪自然,就是破壞自己、掠奪自己,必須把堅持以人為本與珍愛自然、延續自然結合起來,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在推動經濟增長的同時,不斷改善當代人和子孫後代的生存空間.四是必須正確認識區域之間的協調.我國不同區域的發展條件差距很大,這決定了不同地區經濟實力和規模的差距將是長期存在的.區域協調不是指各地的經濟規模都要一樣大,而是指全國的人口與經濟分布在各個區域之間要協調,與各個地區的資源環境承載力相適應,在完善國家統籌和轉移支付機制的基礎上,使地區間人均GDP、居民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務的相對差距逐步縮小.五是必須正確認識工業化的內涵.工業化不是簡單地提高工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的過程,也不是全國每個地區都把當地工業產值比重提高到相同的水平,更不是不顧各地的條件盲目上工業項目.工業化是一種經濟社會結構和生產方式的變化,是運用傳統生產方式的農業人口不斷向擁有現代生產方式的工業和服務業轉移的過程,是不斷提高要素配置效率的過程.六是必須正確認識城鎮化的內涵.推進城鎮化是促進城鄉協調發展的重要途徑.但城鎮化不是單純地加強城鎮建設、擴大城鎮面積,更不是簡單的「地改市」、「縣改市」、「縣改區」、「鄉改鎮」等行政區劃調整,城鎮化既是壯大城鎮規模、增加城鎮數量、繁榮城鎮經濟的過程,更是轉移農村人口、從而改變其傳統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過程,是完善城鎮形態、優化城鎮體系布局、逐步消除城鄉二元結構的過程。
『伍』 簡述科學發展觀及其重要意義
科學發展觀的含義
科學發展觀,就是「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版可持續發展觀,促進經權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強調「按照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和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要求」這一新的發展觀。
提出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意義。
(1)科學發展觀是黨中央從新世紀新階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著眼於豐富發展內涵、創新發展理念、開拓發展思路、破解發展難題而提出來的,是對我們黨關於發展的理論的繼承、豐富和發展。
(2)科學發展觀是指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對發展本質的新揭示、發展主體的新闡述、發展內涵的新界定、發展規律的新探索、發展目的的新認識,是對馬克思主義發展觀的繼承與創新。
(3)科學發展觀深刻揭示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充分體現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內在要求,是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指導思想的重大發展,是統領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根本指導思想。
(4)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豐富了黨的執政理念,是我們黨治國理政、富民安邦的行動綱領。
『陸』 簡答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歷史地位和重大意義
重要地位: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回須堅持和貫徹的重答大戰略思想。
重大意義:科學發展觀是對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於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
『柒』 科學發展觀的歷史地位是
科學發展觀的內涵極為豐富,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個領域,既涉及生產專力和經濟基礎問題,又包含屬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問題;既針對當前,又著眼長遠;既是重大的理論問題,更是現實的實踐問題,必須在工作中認真把握、貫徹落實。
科學發展觀首先是以人為本的發展觀,就是要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益,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科學發展觀是全面的發展觀,就是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實現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共同進步和社會的和諧發展;科學發展觀是協調的發展觀,就是要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推進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相協調,促進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科學發展觀是可持續的發展觀,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為我們的子孫後代營造更好的發展空間,保證他們一代一代地永續發展。
『捌』 科學發展觀歷史地位和意義
在黨的十七大上,來胡錦濤總書源記在《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的報告中提出,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性,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指明了我們進一步推動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的思路和戰略,明確了科學發展觀是指導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指導思想,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對於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社會發展規律、共產黨執政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標志著馬克思主義和新的中國國情相結合達到了新的高度和階段。
『玖』 如何理解科學發展觀的內涵及其歷史意義
科學發展觀的內涵極為豐富,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發展各個領域,既有生產力和經濟基礎問題,又有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問題;既管當前,又管長遠;既是重大的理論問題,又是重大的實踐問題。我們要全面理解和正確把握科學發展觀的主要內涵和基本要求,認真加以貫徹落實。
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是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徵相結合取得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科學回答了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對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發展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1.科學發展觀堅持和豐富了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它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問題的一系列基本思想,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脈相承而又與時俱進;它提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推動經濟社會全面進步、為科學發展提供體制保障、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等重要思想,堅持和豐富了黨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它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實現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綱領和未來最高綱領的辯證統一,堅持和豐富了黨的基本綱領;它對新形勢下的社會主義建設經驗和我們黨治國理政經驗作出了新概括,堅持和豐富了黨的基本經驗。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是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的生動體現。
2.科學發展觀是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必須長期堅持的根本指導方針。作為我們黨理論創新的重大成果,科學發展觀形成了對經濟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系統認識,是指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在發展的目的上,它堅持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本,強調使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反映了全黨全國人民的共同願望;在發展的方向上,它堅持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向前推進,體現了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在發展的要求上,它堅持又好又快發展,強調把經濟社會發展轉入科學發展的軌道,指明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途徑;在發展的依靠力量上,它堅持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體地位,把為誰發展和靠誰發展統一起來,強調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揭示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深厚基礎和力量源泉;等等。同時,它在發展的動力、發展的標准、發展的環境等問題上也都提出了許多新觀點、新論斷,進一步豐富了我們黨關於發展的思想。把科學發展觀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的整個過程和各個環節,必將開創科學發展的新局面。
3.科學發展觀為在新時期加強黨的建設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我們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發展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科學發展觀創新了黨的執政理念,豐富了黨的執政理論。它強調以人為本,突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進一步指明了黨執政的根本目的和基礎;它強調科學發展,突出提高黨領導科學發展的能力這一關鍵環節,進一步指明了黨執政的根本任務和途徑;它強調求真務實,突出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內容,進一步指明了黨執政的根本准則和要求。同時,科學發展觀還賦予黨的先進性建設以時代內涵和歷史任務,強調把黨的先進性落實到不斷發展先進生產力、發展民主政治、發展先進文化、構建和諧社會、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是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時期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