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中國水發展歷史

中國水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17 19:39:02

1. 中國歷史上的水與城市

鄭連第

(水利部辦公廳)

北魏酈道元所著《水經注》是一部舉世公認的地理經典,全書內容以水為綱,記述了歷史上人類活動的軌跡,盡可能地保留了相應的文化遺存,歷代讀者驚嘆其觀察的精深和筆墨的神采。可惜原文沒有地圖與之映襯,難以一目瞭然地了解其筆下的宏觀含義。清末民初學者楊守敬繪有《水經注圖》一套,使用了他創制的朱墨套印繪制歷史地圖的辦法,將書中內容(用黑筆)一一落在當時剛剛出現的實測地圖(用紅筆)上,給人們深入閱讀《水經注》開啟了方便之門。

《水經注圖》上,表示《水經注》內容的黑字疏密不同地落在大小不同的河邊、水邊,離河與水越遠,黑字越稀,直至大片的空白,歷史上人類活動與水的關系一覽無遺;居民點、城市是人類活動最集中的地方,在《水經注圖》上,留下了大量的珍貴信息。「以水證地」的表述方法是對人水關系的最直觀的科學描述,談城市與水的關系應從這里開始。

一、城、建城理論和模式

(一)市井的啟示

遠古,隨著生產的發展,有了剩餘產品,隨之就有了私有財產及其交換,這種交換的場所就是市,市的擴展就出現了初期的城市。市出現在什麼地方,也非偶然。市人口密集,生產、生活和商品交換都離不開水,可以說作為水源的河、湖、泉、井都是市的選擇對象。相傳「伯益作井」,伯益是跟隨禹治水的人,我國用井的歷史悠久。在早期文獻中,經常出現「市井」的字樣。《史記正義》說,「古者未有市及井,若朝聚井汲水,便將貨物於井邊貨賣,故言市井。」這就是「因井為市」、「處商必就市井的道理」。原本的人與人口聚落與水的關系在這里闡述得再清楚不過了。

(二)來自長期實踐的建城理論

由人群聚落發展為城市,經歷了漫長的歲月。在這一過程中,人在與水的相處中,摸索出建設家園和城市的多方面的經驗,逐漸形成規律性的東西,以致理論。春秋戰國時已比較成熟,有代表性的表述是《管子》一書,其中涉及主要內容主要有:

「凡立國都,非於大山之下,必於廣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足用;下毋近水,而溝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規矩,道路不必中准繩。」(《管子·乘馬》)意思是,選擇都城(或城市)的位置,不要很高,也不要很低。因為高了取水困難,適當低些才能取到足夠的城市用水;很低了靠水太近,防洪任務太重,適當高些才能節省防洪排水工程。隨有利的地形條件和水利條件而建,不必拘泥於一定的建築模式。

「故聖人之處國者,必於不傾之地,而擇地形之肥饒者,鄉山左右,經水若澤。內為落渠之寫,因大川而注焉。」(《管子·度地》)意思是,建設城市不僅要在肥沃穩定的土地上,而且還應當便於布置水利工程。所建城市應當水脈周通,便於取水,更應排水通暢,直注江河。既注意供水,又注意排污,有利於改善環境,改善排洪條件。

「歸地之利,內為之城,城外為之郭,郭外為之土閬。地高則溝之,下則堤之,命之曰金城。」(《管子·度地》)意思是,在選擇好的城址上,要建城牆,牆外再建郭,郭外還有土坎。地高則挖溝引水和排水,地低就要做堤防擋水。

洪、引水、排水,「若夫城郭之厚薄,溝壑之淺深,門閭之尊卑,宜修而不修者,上必幾之。」(《管子·問》)意思是,城市的建築物的尺寸高低,該建與否,都是十分重大的事情,君王領導者都應當過問。

下面的3幅圖分別是明清北京城、天津城和宋代開封城的簡圖,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時代盡管相去甚遠,上述理論和後代實踐的關系卻是如此的緊密(圖1、圖2、圖3)。

圖1 明清北京城圖

(三)基於理論錘煉成的城市模式

上述理論,經過長期實踐,形成了完整的城池建設模式,其骨架可以用圖4表示。當然,因地形或其他特定約束,可以有所變通,但基本要素都要具備。村鎮、沿河碼頭、商埠所形成的聚落不在其列。

圖2 明清天津城圖

(四)良性人水關系要求完善的城市功能

城市是人口聚集發展而來,與水的關系更為密切,我國歷史上對此作了全面系統地處理,使城市的功能得到滿足,對其內容可以歸納為:

(1)供水和排水。城市一定要建在便於取水的地方,最理想的地方當然是河湖之濱,地下水豐富,方便打井和建造工程引水,「以水證地」就是以此為據。由於一些特殊的原因,比如軍事需要,沒有這樣的條件,只能長距離引水,工程量大,只是不得已而為之。

圖3 宋代開封城圖

供水主要解決了飲水和日常生活用水,包括農圃和林木灌溉。還應提出的是防火,古代以木結構房屋佔主導,此項尤為重要。上述情況,在古代文獻中,有大量記載。

城市重視供水的同時,必須重視排水,因為這是保持城市良好的人居環境絕不可缺少的。

圖4 古代城市建設模式圖

(2)防洪和防衛。古代征戰攻守,城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為鞏固城防,大多數城市都築有堅固的城牆,同時深挖環城的護城河,也叫池或濠,因此古代通稱城為城池。護城河的水要以城外的河湖為源,有引水渠、排水渠和一系列的水工建築物作為正常運行的保障,是一個完整的水利工程體系。城池體系的防衛功能只是在特殊時期的需要,而其在通常時期的作用卻是防洪。由於供水的要求,城市必須建在河川或其他水脈經通的地方。一旦洪水來臨,淹沒田野,湧向城市,就可以事先緊閉城門,用土密塞,把洪水擋在城外。城外人口也可在洪水到來之前入城躲避。洪水圍城期間,護城河自然就成為導水、排水的通道(圖5)。

圖5 清代北京城周邊河流泛流路線圖

(3)航運。城市離不開交通。古代陸運,道路標准低,車輛笨重而牽引動力有限,耗費大而運量小。水上運輸則有運量大、運價低的優點,許多朝代都把修築溝通各自然水系的運河作為國家的交通幹道。外有運河、內有運渠是當時城市的最優的交通方式選擇。古代重要城市多有運河的遺存或遺跡。

(4)改善城巾環境。從廣義上講,上述供水、防洪和水上運輸,都屬城市環境;而這里講的環境指的是人居環境。城市,人口密集,人類活動多,影響所及,植被減少,空氣乾燥,氣溫增高,水質和空氣污染,自然環境惡化。我們祖先在長期實踐中認識到,用水利工程把水引入城市,或藉助自然水域加以改造,作為建城的環境,這些城區或郊區的水體都成為改善乃至美化人居環境的條件。人們這樣想了,也這樣做了。例如,唐代長安城,規模很大,是當時世界最大的城市,人口眾多,繁榮喧鬧。南北有11條、東西有14條大街,各街的兩側都有水溝,構成縱橫交錯、遍布全城的水網,溝邊遍植高大的楊樹。流水清澈,綠樹成行。全城園林、宮苑,大大小小的池沼星羅棋布。如此優雅的環境是由足夠的水源和供水設施提供保證的(圖6)。

圖6 唐代長安城

二、從古城遺留看古代的水與城市

(一)2000多年不變的城市構架

在保存至今的宋代文物中,《平江圖碑》是最引人注目的一件。蘇州是宋平江府城,圖碑所刻就是當時詳細的城圖。是研究我國城市發展史、城市水利史極其珍貴的實物資料。

蘇州城始建於周敬王六年(前514年),是春秋時吳國建都的地方,當時城有8座城門,也有8座水門,建城以始就是水陸並重的水網城市。隨著經濟的發展,蘇州城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成為全國重要經濟中心之一。隋代,曾經遷城址於西南方的橫山下,但新址的自然和經濟條件都遠不如舊址,顯然這是就引水、排水和交通等方面的水環境所做的比較,於是只好又遷移回來。宋代,國家的經濟中心已轉移到江南,蘇州的地位更為重要,城市繁榮,通過江南運河水路交通可達全國。圖碑清楚地反映出當時的城市水網狀況及其與護城河、運河的緊密聯系。其8座城門與水門也與春秋時相對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蘇州進行了大量的考古工作,發現瓦礫層有6~7層之多,有歷代遺物。我們對照《平江圖碑》和1949年前後的蘇州城圖,或上溯到春秋時吳城的記載,會發現不但城門的位置未變,就連古建築玄妙觀、雙塔等位置也完全一樣。這種「千古不變」的城市沿革的根本原因,就是作為城市骨架的水網所起的作用。蘇州的城市水網布置充分利用了水源、地形、與周圍的聯系等條件,使其達到了難以改易的程度。至此,我們不能不為我們祖先的高度智慧和創造能力而折服(圖7、圖8)。

圖7 平江圖

圖8 蘇州城圖

(二)古城模式的展示板

鄴城在今河北省臨漳縣,始建於春秋時,為戰國時魏國重鎮。魏文侯時,西門豹為鄴令,引漳水灌溉鄴鎮一帶農田,這里成為魏國強盛起來的基礎。三國時,曹操在這里作天井堰,在漳水上做12個滾水壩,形成12個引水梯級。每座壩上開一條灌溉引水渠,總稱漳水十二渠,給鄴城帶來農業的繁榮和興旺。左思在《魏都賦》中描寫道:「磴流十二,同源異口,畜為屯雲,泄為行雨。水澍(滋潤)粳稌(稻),陸蒔(種植)稷黍。黝黝桑柘,油油麻紵。均田畫疇,蕃廬錯列。姜芋充茂,桃李蔭翳。」這就是當時鄴城所處的環境。東漢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攻打袁尚所佔鄴城,曾引漳水灌城,由於城牆的阻擋,水未進城。後來,曹操以鄴城為根據地,大力經營該城,把漳水引入城內並貫穿全城再排出城外。清澈的水流過街穿巷,高橋飛架,綠樹成蔭,水聲淙淙,車馬喧喧,汲引兩便,飲濯兼利。《魏都賦》對此也有十分形象的描述。

鄴城的南面,有一條洹河(今安陽河),人工開了一條支河叫洹水支津。這條河又分為兩支,南支通曹操所開運河白溝;北支通鄴城東城牆外的護城河轉西通漳河。這兩條分支都能行船,鄴城的對外交通就很方便了。曹操還在鄴城之西開了一座玄武池,與上述運道相接,使一座停船碼頭,作為吞吐港站。後來以池為中心修起了一座大型園林叫玄武苑,苑中林木幽深,花草競艷,水波靜雅,樓宇光鮮。水木交映的苑囿和縱橫交錯的河渠,構成了古鄴城的城市特色,而其靈魂就是水(圖9)。

圖9 鄴城水系圖

(三)西湖何其多

我國西湖很多,除聞名遐邇的杭州西湖之外,水量豐富的南方西湖數不勝數,就是水量不甚豐富的北方的一些城市也有西湖。例如,福建福州、廣東惠州、安徽潁州(今阜陽)、河南許昌都有西湖;就連一些縣城,例如,福建仙游、四川富順等都有西湖;北京的瓮山泊(今頤和園)也曾稱西湖景。它們共同的特點是都在城市的西面。我國多數的地方地形都是西高東低,水域位於城市之上,水就可以自流入城,它們多數都有供水的功能,解決了居民的生活用水,又可以灌溉田園草木,甚至農田,享用菜蔬,改善環境。我們考察有西湖的城鎮,此種情況大致不差(圖10、圖11)。

圖10 廣東惠州城及西湖示意圖

談到西湖,我們不能不聯想到兩位名人:白居易和蘇東坡。

《新唐書白居易傳》載:「為杭州刺史,始築堤捍錢塘湖,鍾泄其水,溉田千頃;復浚李泌六井,民賴其汲。」在他離任時,留下一首著名的《別州民》詩:「耆老遮歸路,壺漿滿別筵,甘棠無一樹,那得淚潸然稅重多貧戶,農飢足旱田,唯留一湖水,與汝救荒年。」表現了為政者的胸懷和追求,水的重要地位。

蘇東坡曾出任杭州知州對西湖進行了全面治理,使其效益由單項發展為綜合利用,成為杭州城存在和發展的命脈,為南宋在杭州建都打下了基礎。它在惠州和潁州為官,同樣修築了西湖,為地方發展作出了為世代懷念的業績。蘇東坡和3個西湖的故事,在我國城市與水的記憶中留下千古的佳話。

圖11 浙江建德相城鎮水利示意圖

白居易和蘇東坡,不僅是傑出的文學家,而且是政績顯著的官員,也是有成就的水利工程專家。

(四)幾座相同模樣的古城

在我國的城市平面圖上,起碼有3座中等城市特點突出,且模樣極其相似,它們是山東聊城、河南淮陽和河北永年,都是方整的古城外面環繞著一圈湖水,形成「湖中城」的獨特景觀。原因何在?這里孕育著有趣的城市與水的故事。

我國北方一些城市,除築有城牆和護城河之外,在城外相當遠的地方又築一周防洪堤,實際也是一道土城,堤外同樣有溝渠環繞,在洪水來臨時與城池有同樣的功能。這樣,城市就有了兩道防洪線,既增大了安全保證率,又擴大了防洪面積,前述3城即屬此類。北方一些河流多泥沙,甚者如黃河、海河,遇洪水泛濫,挾帶大量泥沙,至平原流速減緩,泥沙落淤,遇城市尤甚。聊城等遇此就會有大量泥沙淤積於護城堤外,久而久之,堤外泥沙淤積漸厚,堤內城外窪地漸深,積水成湖,我們可以稱之為城湖。據測量,現在,淮陽城西關外,湖底比堤外平地要低5米!環城湖現稱陳州湖;同樣,聊城的環城湖叫做東昌湖;永年的環城湖稱為永年窪(圖12~圖14)。我們再看山東曹縣的情況,它的護城堤堤內水已乾涸,城內卻有大量的積水,這與護城堤破壞、挾沙洪水到護城堤內落淤而城牆完好尚起防洪作用有關,這種洪淤造成城牆外地面高於城內(圖15)。這種例證很多,有的廢棄城池基址甚至成了一個大湖。明代治河官員劉天和曾描述說:「濱河郡邑護城堤外之地漸淤高平,自堤下視城中如井然。」在多沙河流泛溢地區多見此種景觀。

圖12 河南淮陽城圖

圖13 山東聊城圖

圖14 河北永年圖

圖15 山東曹縣圖

(五)一抹不該忘記的城市記憶

江西宜春城,北臨袁江,故名袁州。由於地勢由南向北傾斜,袁江水位低於城街,給居民用水帶來不便,城多火災,歷史上多有損失,唐代一次重大火災之後,重建袁州城。809年,為解決防火問題,州官李將順組織民眾開渠引水,以改善用水條件。水源選在袁江南岸支流清瀝江的上游作堰鑿渠,「溉田二萬,又決而入城,繚繞閭巷,其深闊使可通舟。」這條渠道綜合地解決了城市用水各方的需求。為紀念創始人李將順,命名為李渠。有人寫詩贊頌道;「本與居民御火災,不辭迢遞費迂迴,夜澄明月家家到,春泛餘光處處來。漱淥寒聲喧巷陌,碎光紅影見樓台,憑欄如解思經始,知我為亭有旨哉。」近代自來水出現,李渠失去原來的功能,但渠首與渠道仍用於灌溉。城內渠道已改造為城市排水暗道(圖16、圖17)。

圖16 江西宜春城圖(一)

圖17 江西宜春城圖(二)

(六)從繁華到沉沒的千古絕唱

泗州在地圖上消失已經300多年了,它久久留在人們的記憶中不外兩個原因:一是它曾經是全國最主要的水運樞紐之一;二是它以沉沒在浩瀚的洪澤湖中為其結局,這在沒有劇烈的地質變動的情況下確為少有。

泗州城的位置在今江蘇盱眙縣城的北面,未沉沒之前曾與盱眙城隔淮相望。這里地勢低窪,據估計,此城的基面大約在海拔8~9米之間,而現在淮河在此處的水位多在12米以上。枯水季節,水位低於11米時,沉沒於水下的城牆及橋等的遺存還可以露出水面。當然,城的沉沒與後來洪澤湖的形成和發展有關,但它的地面標高太低也是基本事實。隋代大運河中最重要的一段是連接黃河和淮河的通濟渠,唐宋兩代稱汴河,南方各地北上的貨物都經大運河、淮河到此再轉由汴河運至都城長安、洛陽或開封,因淮、汴兩河航行條件較差,船到這里需要修整或轉運,為船民服務的商業迅速發展,在汴河入淮處形成了一座繁華的城市。由於淮河常有洪水發生,在低窪地點形成的泗州城防洪任務相當繁重,宋代在汴河東西兩岸各建一座堅固的城池,並在城外再建一圈外堤,形成兩道防線。

金代,南北對峙,汴河航運衰落,泗州城地位減弱,加上黃河南徙,奪淮入海,使淮水排泄受阻,逐漸形成洪澤湖。明代後期,洪澤湖水位不斷提高,對泗州城的洪水威脅日益嚴重,城市轉入維持生存階段。明後期實行束水攻沙的治黃方略,修築高家堰,湖水位提高,城根長期在水中浸泡,石牆基址日漸崩壞。城外水位高於城內,街市積水,環境極度惡化。1680年,泗州城終於被滔滔湖水淹沒(圖18)。

圖18 泗州3個時期的水系圖

(七)難忘的城市傳承

今安徽壽縣城,古稱壽陽或壽春,此城通過淮河及其支流肥水、施水和巢湖可通長江;通過淮河及其支流潁水、沙水可入黃河流域,也可沿淮河東下轉泗水、汴水或河水入黃河。在歷史上,曾長期經歷以淮河為界南北分裂,壽陽以其便利的水運樞紐地位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南北朝時尤甚。城南有春秋時始建的大型水利工程芍陂,灌溉著淮河以南的大片土地,成為農業上的重要地區,加重了該城軍事上的地位。

壽陽在軍事上也有不利條件,就是地勢低窪。淮河在肥河口以上接納了潁河和淠河兩大支流,極容易發生洪水,肥水也常有漲水的機遇,洪水對城市的威脅十分突出。因此,經長年實際,使壽陽城形成了強大的城池體系。在戰爭中水攻十分頻繁的南北朝時期,這一體系經受住了多次嚴峻的考驗。南朝齊建元二年(480年)、南朝陳太建五年(573年)都有南北大戰以水淹城的戰例,壽陽城巋然不破。尤其是南朝梁天監十五年(516年)梁武帝為奪取魏軍所佔壽陽城,於該年四月,在今五河縣浮山口築成著名的攔淮大壩浮山堰,以壅高淮河水淹壽陽城,趕走魏軍。堰成之後,淮河兩岸數百里內一片汪洋。至於城內外水有多深,未見記載。事有巧合,同年九月,淮河特大洪水,浮山堰被漫頂沖毀,下游遭受巨大災害,但魏軍所佔壽陽城仍保留下來。

壽陽城,今稱壽縣縣城,古城池依然保留,城牆依舊完整,其維修、加固,乃至管理由水利局負責,這在今日城市管理中獨樹一幟(圖19)。

(八)二樓窗口的系船環

談到城市防洪,不能不談到廣西梧州市的不為人注意的一個細節:在一些街道樓房的二樓窗口都固定著系船環。知情人說,洪水來臨的時候,水位升高可以淹沒一樓,主人放棄一樓,二樓成為家人活動的主要場所,有環的窗子轉為出入之門。在此期間,就可以由二樓經此門上下船,實現與外界的聯系,直到洪水退出。這也是一種難忘的城市傳承。

圖19 安徽壽縣城圖

現代防洪,非工程措施越來越受到重視,它可以降低設防工程標准,大量節省工程費用,這對洪水暴漲暴落的城市最為適用。說明我國歷史上防洪的非工程措施已得到成功地應用,直到洪水退出。

三、珍視祖先的遺留

中國城市的發展及其建設成就的積累,已經歷了數千年,它為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作出了無可估量的貢獻。今天,它的實體遺存數量已經不多。我們今天研究它、認識它不是為了「照貓畫虎」,而是對它進行分析和鑒別,找出對今日有益的東西,在現代得到應用和光大。例如,關於防洪的理念和和實踐;關於水的綜合利用方面的經驗;關於利用水優化人居環境的理念和實踐等。事實證明,我們做的許多事後後悔的事情都是繼承和揚棄方面的無知而帶來的。

我們許多地方對祖先的遺留做過認真的繼承和發揚。例如,恢復古都風貌;紹興城市河網的建設;一些城市河道的治理和綠化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但有些做法應當引起深思。例如,一些城市的護城河該不該廢棄;一些河網城市為什麼填平了一些河渠;一些新的城市或城區為什麼常遭洪水;許多城市水域污染等,都可以看出我們對祖先遺存的無知和輕率。

中華民族是聰明智慧的民族,不是一句空話。我覺得,我們對祖先的所知和理解還遠遠不夠。在城市與水的研究方面,仍大有可為。

2. 中國水資源管理的發展歷程

中國水資源管理的發展歷程 要分階段,並說明每個階段的特點 去愛問共享資料找找相關資料

3. 中國排水發展史

雖然乾旱缺水是影響我國農業發展的主要矛盾,但在部分地區仍然存在易澇、漬害、鹽鹼等問題。其中易澇耕地主要分布在較大江河的兩岸、大江大河中下游沖積平原、湖泊周圍低窪地區和一些天然窪地;漬害農田主要分布在低窪易澇地區;鹽鹼耕地主要分布在北方部分地勢平緩、排水不暢的沖積平原、濱海地區和西北內陸土壤含鹽量較高的地區。據有關資料統計,我國有易澇耕地3.67億畝、漬害田1.15億畝、鹽鹼耕地1.14億畝,這些耕地農作物產量低而不穩,嚴重製約著農業生產的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新中國成立以來,結合江河治理,組織廣大群眾開展了大規模的以治理內澇、改良鹽鹼、防治漬害為主要內容的農田排水改造低產田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截止到2003年,全國已治理易澇面積3.17億畝,占易澇耕地總面積的86%,其中除澇標准達到3~5年一遇的有1.34億畝、5~10年一遇的有1.26億畝、超過10年一遇的有5700萬畝;全國已不同程度治理漬害農田5000多萬畝。建國以來我國農田排水工作大致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1)解放初期及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
這一階段主要是針對當時黃淮海地區嚴重的洪澇災害,結合淮河、海河和黃泛區的治理,進行排水河道和溝渠的開挖疏浚,排除內澇積水、減輕災害,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
(2)「大躍進」時期
為了解決當時黃淮海平原及東北遼河平原的內澇以及旱澇災害交迭發生,嚴重影響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根據天津和淮北一些地區窪地改造的經驗,在冀、魯、豫、遼和皖北、蘇北平原等地區開展了大規模的河網化建設。
河網化工程在大躍進期間得到大規模發展。在一些地方也確實起到了排灌結合、除澇防旱的雙重作用。但由於當時是以群眾運動的方式開展工作的,缺乏必要的調查研究和規劃設計,不考慮自然條件的差異和人力物力的可能,搞「一刀切」,強迫命令,以致大部分河網化工程都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不少地方由於缺乏整體規劃,打亂排水系統,致使澇鹼災害進一步加重,這是始料所不及的。
(3)60~80年代
60年代排水治澇工作也像整個水利工作一樣進入「調整鞏固」時期。皖北、蘇北和冀東地區在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對「大躍進」年代開挖的大量河網工程進行了改造利用,並在面上開展了溝洫排水工程,顯著減輕了澇災的威脅。與此同時,黃河下游引黃灌區自1958年「大躍進」以來,由於大引大灌,有灌無排,引起大面積土地鹽鹼化,為改善這種狀況,沿黃各地大力進行排水河道和溝渠的開挖和疏通、發展井灌,使地下水位降低,鹽鹼化面積逐年減少並得到改善。窪改工程經過續建改建和加強管理,都在不同程度上發揮實際效益,使農業生產得到了恢復和發展。
70~80年代的農田排水工作,在繼續抓好北方特別是黃淮海地區的排澇治鹼的同時,開始把注意力轉到南方地區的治漬和低產田改造,實行水利措施和農業措施相結合的方法開展除澇工程建設,完善排水系統,搞好排水配套,適當發展灌溉,治理中小河流。
(3)90年代以後
進入90年代以來,隨著對農產品需求的增加和高產、優質、高效農業建設的發展,對農田抗禦旱、澇、鹼、漬災害的標准要求更高,綜合抗災能力也需要進一步加強。為此,90年代以後我國農田排水除澇工作主要是圍繞中低產田的改造展開的。
建國以來,我國灌排泵站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以下五個階段:
(一)新中國建立初期的三年國民經濟恢復(1953~1957年)和國家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機電灌排工作的重點是推廣改良人力、畜力水車,東部經濟基礎較好的部分地區建成了一批中小型泵站。這些工程多帶有試點性質,其工程的設計、所採用的設備和技術主要學習借鑒蘇聯經驗。配套動力多使用煤氣機、柴油機或鍋駝機,電動機作動力的只佔動力總數的1/5~1/6。1957年底機電灌排動力保有量達到40萬kW。
(二)國家第二個五年計劃(1958~1962年)和隨之而來的三年國民經濟調整時期。人民公社化、農村集體經濟的迅速發展和農機工業的興起,為灌排泵站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僅1958年一年,不少省的機電灌排動力保有量翻了一番多。在全國廣大農村普遍興建了一大批中、小型機電灌排泵站,並在長江中下游、山西、陝西等省陸續興建了一些大型泵站,為提高中國機電灌排泵站建設和管理水平,積累了寶貴經驗。同時,在福建、湖南、四川等水力資源豐富的地區推廣了水輪泵。到1965年,灌排泵站動力設備保有量約達200多萬kW,電動機占總動力保有量的一半左右。隨著中國電力、石油工業的發展,農田灌排動力逐步轉向柴油機、電動機並舉,並淘汰了煤氣機、鍋駝機。但有些工程倉促上馬,缺乏正規設計,給以後的管理帶來很多麻煩。
(三)十年文化大革命時期(1966~1976年)。灌排泵站的建設與管理受到了巨大沖擊和破壞。盡管這一時期泵站建設速度快,規模大,到1978年,全國灌排泵站達41萬處,動力1500 kW,其中電力灌排泵站近80%。但相當一部分工程設計標准低,安裝使用了許多性能質量不合格的機電設備,水工結構施工質量差,大量的工程屬「半拉子」工程,可謂「先天不足」。在管理上,原有規章制度廢棄,輕視技術管理,「後天失調」更加劇了工程的損壞。
(四)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撥亂反正,改革開放,將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軌道上來,泵站建設與管理迎來了新的發展時期,由以外延為主,轉向內涵為主。除了新建少數重點大中型泵站工程外,重點進行工程管理和技術改造工作。到1990年底,全國共有灌排泵站46萬座,裝機功率2000萬kW。
(五)1990年至今,機電灌排工作重點是實現農村機電灌排的改革。同時,面對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建設的大量泵站嚴重老化狀況,各級政府加大力度,結合我國大型灌區改造,對部分泵站工程進行了更新改造工作。這一階段,我國經歷了1991年和1998年的特大洪澇災害和嚴重的乾旱,各地加快了大中型泵站特別是排澇泵站的建設。到2004年底,全國機電灌排動力保有量已近8000萬kW。泵站的建設更加註重工程質量和自動化監控,朝著現代化建設與管理的方向前進。

4. 中國水運發展史及航空發展史

航天:

中國航天事業自1956年創建以來,經歷了艱苦創業、配套發展、改革振興和走向世界等幾個重要時期,迄今已達到了相當規模和水平:形成了完整配套的研究、設計、生產和試驗體系;建立了能發射各類衛星和載人飛船的航天器發射中心和由國內各地面站、遠程跟蹤測量船組成的測控網;建立了多種衛星應用系統,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空間科學研究系統,取得了多項創新成果;培育了一支素質好、技術水平高的航天科技隊伍。
中國航天事業是在基礎工業比較薄弱、科技水平相對落後和特殊的國情、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發展起來的。中國獨立自主地進行航天活動,以較少的投入,在較短的時間里,走出了一條適合本國國情和有自身特色的發展道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中國在衛星回收、一箭多星、低溫燃料火箭技術、捆綁火箭技術以及靜止軌道衛星發射與測控等許多重要技術領域已躋身世界先進行列;在遙感衛星研製及其應用、通信衛星研製及其應用、載人飛船試驗以及空間微重力實驗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成果。
空間技術
1. 人造地球衛星。中國於1970年4月24日成功地研製並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獨立自主研製和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截至2000年10月,中國共研製並發射了47顆不同類型的人造地球衛星,飛行成功率達90%以上。目前,中國已初步形成了四個衛星系列——返回式遙感衛星系列、「東方紅」通信廣播衛星系列、「風雲」氣象衛星系列和「實踐」科學探測與技術試驗衛星系列,「資源」地球資源衛星系列也即將形成。中國是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衛星回收技術的國家,衛星回收成功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中國是世界上第五個獨立研製和發射地球靜止軌道通信衛星的國家。中國的氣象衛星、地球資源衛星主要技術指標已達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期的國際水平。近幾年來,中國研製並發射的6顆通信、地球資源和氣象衛星投入使用後,工作穩定,性能良好,產生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2. 運載火箭。中國獨立自主地研製了12種不同型號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適用於發射近地軌道、地球靜止軌道和太陽同步軌道衛星。「長征」系列運載火箭近地軌道最大運載能力達到9200千克,地球同步轉移軌道最大運載能力達到5100千克,基本能夠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自1985年中國政府正式宣布將「長征」系列運載火箭投入國際商業發射市場以來,已將27顆外國製造的衛星成功地送入太空,在國際商業衛星發射服務市場中佔有了一席之地。迄今,「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共實施了63次發射;1996年10月至2000年10月,「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已連續21次發射成功。
3. 航天器發射場。中國已建成酒泉、西昌、太原三個航天器發射場,並圓滿完成了各種運載火箭的飛行試驗和各類人造衛星、試驗飛船的發射任務。中國航天器發射場既可完成國內發射任務,又具有完成為國際商業發射服務和開展其他國際航天合作的能力。
4. 航天測控。中國已建成完整的航天測控網,包括陸地測控站和海上測控船,圓滿完成了從近地軌道衛星到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從衛星到試驗飛船的航天測控任務。中國航天測控網已具備國際聯網共享測控資源的能力,測控技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5. 載人航天。中國於1992年開始實施載人飛船航天工程,研製了載人飛船和高可靠運載火箭,開展了航天醫學和空間生命科學的工程研究,選拔了預備航天員,研製了一批空間遙感和空間科學試驗裝置。1999年11月20日至21日,中國成功地發射並回收了第一艘「神舟」號無人試驗飛船,標志著中國已突破了載人飛船的基本技術,在載人航天領域邁出了重要步伐。
空間應用
中國重視研製各種應用衛星和開發衛星應用技術,在衛星遙感、衛星通信、衛星導航定位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發展。中國研製和發射的衛星中,遙感衛星和通信衛星約佔71%,這些衛星已廣泛應用於經濟、科技、文化和國防建設的各個領域,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國家有關部門還積極利用國外各種應用衛星開展應用技術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應用效果。
1. 衛星遙感。中國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期開始利用國內外遙感衛星,開展衛星遙感應用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推廣工作,在氣象、地礦、測繪、農林、水利、海洋、地震和城市建設等方面得到了廣泛應用。目前,國家遙感中心、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衛星海洋應用中心和中國遙感衛星地面接收站等機構,以及國務院有關部委、部分省市和中國科學院的衛星遙感應用研究機構已經建立起來。這些專業機構利用國內外遙感衛星開展了氣象預報、國土普查、作物估產、森林調查、災害監測、環境保護、海洋預報、城市規劃和地圖測繪等多方面、多領域的應用研究工作。特別是衛星氣象地面應用系統的業務化運行,極大地提高了對災害性天氣預報的准確性,使國家和人民群眾的經濟損失有了明顯的減少。
2. 衛星通信。中國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開始利用國內外通信衛星,發展衛星通信技術,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通信、廣播和教育事業的發展需求。在衛星固定通信業務方面,全國建有數十座大中型衛星通信地球站,聯結世界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衛星通信話路達2.7萬多條。中國已建成國內衛星公眾通信網,國內衛星通信話路達7萬多條,初步解決了邊遠地區的通信問題。甚小口徑終端(VSAT)通信業務近幾年發展較快,已有國內甚小口徑終端通信業務經營單位30個,服務小站用戶15000個,其中雙向小站用戶超過6300個;同時建立了金融、氣象、交通、石油、水利、民航、電力、衛生和新聞等幾十個部門的80多個專用通信網,甚小口徑終端上萬個。在衛星電視廣播業務方面,中國已建成覆蓋全球的衛星電視廣播系統和覆蓋全國的衛星電視教育系統。中國從1985年開始利用衛星傳送廣播電視節目,目前已形成了佔用33個通信衛星轉發器的衛星傳輸覆蓋網,負責傳送中央、地方電視節目和教育電視節目共計47套,以及中央32路對內、對外廣播節目和近40套地方廣播節目。衛星教育電視廣播開播十多年來,有3000多萬人接受了大、中專教育與培訓。近年來,中國建成了衛星直播試驗平台,通過數字壓縮方式將中央和地方的衛星電視節目傳送到無線廣播電視覆蓋不到的廣大農村地區,使中國廣播電視的覆蓋率有了很大提高。中國現有衛星電視廣播接收站約18.9萬座。在衛星直播試驗平台上,還建立了中國教育衛星寬頻多媒體傳輸網路,面向全國開展遠程教育和信息技術的綜合服務。
3. 衛星導航定位。中國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期開始利用國外導航衛星,開展衛星導航定位應用技術開發工作,並在大地測量、船舶導航、飛機導航、地震監測、地質防災監測、森林防火滅火和城市交通管理等許多行業得到了廣泛應用。中國在1992年加入了國際低軌道搜索和營救衛星組織(COSPAS-SARSAT),以後還建立了中國任務控制中心,大大提高了船舶、飛機和車輛遇險報警服務能力。
空間科學
中國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期開始利用探空火箭、探空氣球開展了高層大氣探測。在七十年代初期開始利用「實踐」系列科學探測與技術試驗衛星開展了一系列空間探測和研究,獲得了很多寶貴的環境探測資料。近年來,開展了空間天氣預報的研究工作及相應的國際合作。從八十年代末開始利用返回型遙感衛星進行了多種空間科學實驗,在晶體和蛋白質生長、細胞培養、作物育種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中國空間科學在基礎理論研究方面取得了若干創新成果,在空間物理學、微重力科學和空間生命科學等領域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對外開放的國家級實驗室,建立了空間有效載荷應用中心,具有支持進行空間科學實驗的基本能力。近年來,利用「實踐」系列科學探測與技術試驗衛星對近地空間環境中的帶電粒子及其效應進行了較為詳細的探測,並首次完成了微重力流體物理兩層流體空間實驗,實現了空間實驗的遙操作。

水運:

中國水運業發展現狀

2003年,我國水路貨運量達到15.8億噸、貨物周轉量28 700億噸公里,分別比1980年增長3.4倍和5.6倍;水運在全社會貨物周轉量中所佔比重達55%、在外貿貨運量中佔到了90.6%,水路運輸量為我國國民經濟和對外貿易持續快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水運市場蓬勃發展

首先是集裝箱水路運輸的快速發展。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和產業結構的調整,我國正逐步發展成為世界製造業中心,集裝箱運輸以其快速、門到門運輸的特性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其次水運在進口原油運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對保障國內原油的供應發揮了主導作用;第三進口礦石運輸也是水運的突出優勢。國家持續實施擴大內需的積極財政政策,推動了基礎設施、房地產及汽車等各類機械工業的快速發展,鋼鐵需求持續快速大幅增長。近年來,外貿鐵礦石進口量猛增,對全球礦石運輸結構和國內鋼鐵原料供應產生了重大影響;水運在能源原材料和產成品的中長距離運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中國進出口貿易貨運量每年10億噸,佔全世界1/6,每年10%—20%增長率,僅中國因素,帶動世界海運量2%—3%的增長率。

水運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長足進展

為適應內外貿運輸需求的快速增長和船隊大型化的要求,我國加快了上海國際航運中心、長三角、珠三角和渤海灣港口群的建設,相繼建成一大批現代化、專業化的深水碼頭。

船隊結構得到改善 船隊規模進一步擴大

「十五」期間,我國政府進一步加快運力結構調整力度,推進船舶向大型化、現代化、標准化方向發展。遠洋、沿海、內河船隊規模不斷擴大,船舶整體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全國內河船型標准化工作正在穩步推進,京杭運河船型標准化方案的實施,長江、珠江船型標准化工作的啟動,必將促進我國內河船舶總體技術水平的提高。

海運服務業得到了相應發展

隨著我國加入WTO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海運條例》的實施,我國國際船舶代理業、無船承運業、船舶管理業開始進入公開、公平的良性發展階段。近幾年我國港口企業、航運公司紛紛確立了向綜合物流企業發展的目標,並取得了很大的進展。為海運服務的金融、保險、信息、科研、安全、救助、通訊等體系也在不斷建立和完善,進一步提高了水運業整體服務水平,促進了航運業的發展。

對外開放取得顯著成果

到目前為止,我國已經與世界主要海運國家簽署了68個雙邊海運和河運協定,對外開放港口已達到130多個,批准了外商在華設立各類經營企業和辦事機構1 000多家,掛靠我國港口的外資班輪公司105家,我國航運企業在國外設立航運企業及辦事機構600多家。進出我國港口的外輪每年達8萬多艘次,我國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 000多個港口建立了廣泛的航運業務往來。

中國水運業發展主要政策

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努力建設完善的水運市場體系

到目前為止,全國有各類航運企業上萬家,8萬個個體航運經營者;在管理方式上,港航企業依照國家的法律、法規,根據市場需求公平競爭,自主發展;各級交通主管部門與所屬企業實現了政企分開,政府交通主管部門的主要職責是制定行業發展規劃、政策、法規,依靠信息引導行業發展,依靠政府調節行業發展,依靠法規管理行業秩序,為企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擴大航運對外開放,逐步實現與國際接軌

為適應全球經濟一體化和產業結構調整,提高我國水運行業經營管理和技術水平,中國政府在航運領域實施了積極的對外開放政策。我國允許外國商船在無害通航的前提下自由進出中國對外開放港口,可以不受限制地承運中國進出口貨物。允許設立中外合資國際、國內船舶運輸企業,允許設立中外合資國際船舶代理企業,從事遠洋、沿海和內河運輸,為中外籍船舶提供服務。按照對等原則,允許外國船公司在我國境內開辦獨資或合資船務企業,從事自有船舶的攬貨、簽單、結匯和簽訂業務合同等通常業務。允許中外企業自由開辟掛靠我國港口的集裝箱班輪航線。取消了貨載保留制度和所有補貼政策,中外航運企業完全公平地承攬貨源,開展經營。鼓勵中外合資建設公用碼頭並經營裝卸堆存,以及相關的客貨運輸。允許外商獨資建設和經營專用港區和碼頭。鼓勵中國航運、施工企業,開辟國際市場,對外承包建設工程項目和擴大海員勞務輸出,興辦海外、境外企業。

我國水運業

面臨的形勢和發展措施

國際國內經濟發展的態勢,使我國水運業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期。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二步戰略目標已經實現,開始實施第三步戰略目標。要按照交通部黨組提出的交通跨越式發展目標,採取措施,加快水運業的發展,適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對水運業的要求。

加快港口基礎設施建設步伐,適應國際船舶大型化的要求

爭取到2010年,沿海港口基本適應國民經濟發展需要,基本形成層次分明、布局合理的港口運輸體系,港口適應度(通過能力/吞吐量)為1.1:1,總通過能力達到35億噸左右,集裝箱碼頭通過能力達到1億TEU以上;重點建設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洋山深水港、長江口深水航道二期、三期整治工程和沿海主要港口集裝箱、原油、礦石等專業化碼頭及配套深水航道,通過挖潛、改造和新建,緩解港口能力緊張狀況。

重視內河航運的發展,加快建設兩橫一縱兩網

配合區域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建設,加速形成長江、珠江三角洲高等級內河航道網。全面實施京杭運河船舶標准化方案,抓緊開展三峽庫區、珠江水系船型標准化工作。到2010年力爭內河航運主通道達標率為70%,五級以上航道里程達到3萬公里,港口機械化率較目前提高30%。

大力推進船舶結構調整,提高水運服務能力

推進航運結構調整,完善水運綜合服務體系,提高航運的整體發展水平;大力推進我國大型油輪船隊、散貨運輸船隊和集裝箱運輸船隊的發展,提高我國船隊大型化、專業化、現代化水平,為我國能源、原材料等重要物資提供運輸保障,確保國家經濟安全。

加強法規建設,完善水運法律體系

逐步形成以港口法、航運法和航道法為基礎,以國際海運條例、水運管理條例、航道管理條例等為主幹,完善配套的水運法律體系。為我國水運業的發展創建良好的法制環境。

深化國際合作,推動我國航運業與世界的融合

國際經濟的加速融合,水運業本身的國際化特點,促使我國必須深化航運的國際合作,加快我國航運業與世界的融合。一方面要採取措施,提高我國航運業的總體國際競爭力;另一方面,進一步要加強國際合作,積極參與和推動WTO第二輪海運談判。WTO第二輪海運談判將決定今後一個時期世界航運業的發展方向和發展空間

嘿 幫你了~

5. 中國水利發展史主要人物

大禹: 治水
李冰: 戰國時期水利家李冰,他主持修建了世界聞名的都江堰水利內工程。容
郭守敬(元): 提出了六條水利建議。第一條建議修復從當時的中都(今北京)到通州(今通縣)的漕運河道;第二第三條是關於他自己家鄉有地方城市用水和灌溉渠道的建議;第四條是關於磁州(今河北磁縣)、邯鄲一帶的水利建議的意見;第五第六條是關於中原地帶 (今河南省境內)沁河河水的合理利用和黃河北岸渠道建設的建議。
庄熊羆(漢): 龍首渠是開發洛河水利的首次工程,征調了1萬多民工,挖通起自征縣(今澄城縣)終到臨晉(今大荔縣)的渠道。
鄭國(戰國): 鄭國渠是最早在關中建設大型水利工程的,戰國末年秦國穿鑿,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元年)由韓國水工鄭國主持興建,約十年後完工。位於今天的涇陽縣西北25公里的涇河北岸。它西引涇水東注洛水,長達 300 余里(灌溉面積號稱4萬頃)。

6. 新中國水路發展歷程

新中國的發展歷程:
1、過渡時期(1949——1956)
2、全面建設時期(1956——1966)
3、十年文革時期(1966——1976)
4、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1978——今)

7. 水資源保護的發展簡史

早在公元前4世紀,波斯地區居民就有不向河裡撒尿、吐痰,不在河裡洗手等規定,這可以說是最原始的水資源保護。現代的水資源保護是伴隨著人類社會活動和經濟活動的不斷發展而出現的。初期的水資源保護,主要是防治城市生活污水造成的以病原體為主的生物污染。18世紀歐洲一些大城市(英國倫敦、德國漢堡等),因飲用水源遭到生物污染,霍亂、痢疾等疾病多次暴發,廣泛流行,造成成千上萬的人死亡。為了防止傳染病的發生,進行了初始水源保護,並發展了簡易的水處理設施和技術。產生革命以後,城市污水(特別是工業廢水)迅速增加,污染物成分日益復雜,水污染日趨嚴重,而且波及的范圍很廣。一些發達國家(如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等)的河流和湖泊污染非常嚴重,成為社會公害。例如,歐洲的萊茵河幾乎成了歐洲最長的下水道;
中國在20世紀70年代以後陸續發生了幾起水污染事故。1972年官廳水庫水質明顯惡化,直接影響到北京市的飲水衛生。為此,成立了專門機構,進行了跨部門、多學科的研究。研究人員從污染源調查入手,進行了水體環境質量研究與評價,研究了污染物在水體中變化的基本規律和防治措施,取得了重大成果。隨後,又相繼開展了白洋淀、薊運河、松花江上游等水資源保護的研究。70年代後期,中國的水污染治理開始由單源的廢水、廢氣、廢渣治理進入到區域防治、綜合治理階段。長江、黃河成立了水資源保護機構。80年代後,開展了水環境背景值、水環境容量、污染物在水體中的存在狀態和遷移轉化等研究,豐富了環境水力學和環境水化學的內容。水處理技術自80年代以來,各國對單元處理技術和配套設施研究進展十分迅速。中國對各種類型工業廢水和城鎮污水污染防治技術開展了持續公關和示範研究,自主開發了一批水污染單元處理技術,投入上百億元資金建成了數千套水處理工程。

8. 我國路、水發展變化(歷史) 舉例新中國建設成就

公路:京珠高速,貫穿南北。鐵路:青藏,京九,都是大動脈。水:南水北調,三峽,小浪底,葛洲壩等

9. 中國水利博物館的發展歷史

中國水利博物館,是國家水利部直屬的國家級行業博物館。為了宣傳人民群眾治水的歷史功績和偉大成就,弘揚水利精神,傳承水利文化,普及水利知識,促進水利持續發展,2004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中央編辦批復,中國水利博物館在浙江杭州設立,由水利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管理。
自2005年3月開工以來,經過5年艱苦奮戰,中國水利博物館已順利建成,並於2010年3月22日「世界水日」開館。博物館地處杭州錢塘江南岸,建築面積3.65萬平方米,高128.9米,採用塔館合一的設計,實現了古典風格、現代材料和先進技術的完美結合,成為「漂在水上」的水晶寶塔。
水博館於2005年3月開工,2010年3月22日世界水日開館試運營。
沿著錢江二橋一直往蕭山方向走,出口下後再走50米左右左轉就可以看到水博物館了。博物館採用「塔館合一」的建築創意,建在錢塘江圍墾區。遠遠看去,就像一座水晶寶塔「漂」在錢塘江上,蔚為壯觀。

閱讀全文

與中國水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