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印刷業的發展過程
印章孕育的產業
韓金彪
利用印刷術形成的產業源於中國,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
中國大約在公元3世紀的晉代,隨著紙和墨的出現,印章亦流行起來。
4世紀時,道教徒把印章放大,以印製文字稍多的符咒。這實際上是一種以蓋章的方式印刷文字的方法。
與此同時,石碑拓印也在發展,把印章和拓印結合起來,再把印章擴大成一個版面,蘸好墨,仿照拓印的,把紙鋪到版印刷,即為雕版印刷術。
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的雕版印刷實物,是中國敦煌發現的唐代雕版印刷的《金剛經》。根據所注的雕版日期確認其是公元868年的印刷品。考慮到雕版印刷術從發明到完善應用,從在民間流行到引起統治階層和知識階層的重視和記載,其間必有一段相當長的發展時期,因此,專家們認為雕版印刷術的誕生年代大約是在公元7世紀前期的唐朝初年。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術。
套版彩色印刷術是世界上最早的彩色印刷術,它是在雕版印刷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復雜、高精度的印刷技術。它採用分色分版的方法,在一張紙上套印出多種顏色。其具體的操作程序是:按原稿顏色的多少,分別刻成相同規格的版,然後,再按顏色的先後次序逐塊印刷。套版的規格尺寸都要求准確地固定在相宜的位置,保證在印刷過程中不能有絲毫的移動。在古代缺少精密量具和卡具的情況下,必須依靠熟練的技藝來完成,所印出的成品稱為套印本。
套版印刷術發明的初期,一般只能印刷朱、墨兩種顏色的套印本,稱為朱墨本,或叫雙印。後來,技術日臻完善,繼而發展成用四色、五色來套印稱為四色本、五色本等。
套版彩色印刷術誕生於我國,但到底發明於何時至今仍無明確結論。根據歷史記載,北宋時期(960—1127年)已出現了銅版印刷的青、藍、紅三色 「交子」,但未發現實物。元朝末年(14世紀中後期)已有朱墨兩色套印的《無聞和尚注金鋼經》。1974年在山西應縣佛宮寺內發現了三幅彩刷的《南無釋迦尼佛》,據與同時發現的其它文物相印證,其印刷年代應在遼代統和(983—1012年)年間。看來,套版彩色印刷技術的發明不晚於此,確切年代還有待於考古發現和研究。我們今天能見到的套版彩色印刷品大多是明代萬曆年間的,這段時間是我國套版彩色印刷術的發展時期,很多印刷品極為精美。到了清代,四色套印、五色套印甚至更多種顏色套印的技術已經成熟,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活字印刷術——根據沈括《夢溪筆談》 「卷十八」記載。最早發明活字印刷術的是我國宋朝人畢升,時間是公元1041—143年。
在活字印刷中,活字的製作技術是關鍵。我國古人曾用粘土、木材、銅、錫、鉛等原料,進行了許多嘗試,也曾成功。畢升所發明的膠泥活字印刷術的基本原理類似於近代的鉛字的排版印刷。他用膠泥製成一粒粒活字,經火燒硬,排置於一塊帶框並鋪有松香、蠟和紙灰混合土的鐵板內,用火加熱,待混合土熔化全,即用一平板將其壓平。類似鐵板可備多套,一版印刷,一版排字,以提高印刷的速度。活字一般都要燒制多套,常用字往往多數十個,以保證不缺字。而生、冷、僻字,則隨用隨燒,極為方便。畢升不僅發明了膠泥活字,並且還用這種方法印過書。
在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後,中國還出現過不少其它材質的活字,有木活字,錫活字,銅活字和鉛活字等等。但只有木活字流傳了下來。至於近代西方鉛活字印刷的引入。是在1590年中國澳門排印拉丁文《日本派赴羅馬之使節》一書時才得見。
值得一提的是木活字的使用,元代王楨在任安徽旌德縣縣官時曾著有一部學術巨著《農書》,因字數較多,使用雕版印刷不僅耗資高,而且還費時費力。後請木匠刻木活字3萬,先行試印6萬余字的《大德旌德縣縣志》,獲得了成功。為方便排版,王楨發明了轉輪排字架,使排字從完全手動轉為使用簡單機械,提高了效率。他還把木活字製作方法和操作程序進行了認真的記錄和整理,寫成《造活字法》一書,刻書是繼沈括記載畢升活字印刷術的又一部記載我國發明活字印刷術的主要歷史文獻。
中國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早於西方近400年。而且,與雕版印刷相比,活字印刷具有省時,省料之優點,為中國和世界的印刷和文化事業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現代的鉛字印刷也是活字印刷的一種。自動排字鑄字機。需要鑄造的字由打字機一樣的鍵盤輸入,每打完一行字,機器會自動將那些字的字模放下,隨即射出合金鉛自動鑄造出輸入的字。其操作與自動排字同樣依靠鍵盤輸入,但得到的是單個字的,比手工排字進一步。
油印技術———油印又叫孔版印刷。這種印刷方法是用鐵筆在紙、布或金屬薄鐵上刻劃出微孔,以此作版置於紙或其它類承印物上、加油墨後,用輥和刮片使油墨從刻版上的微孔漏印到紙上。
中國早在1200年前的唐代就出現過類似於今天油印技術的鏤空紙版印刷和絲網漏印方法,用來在絲織物上印製花卉和圖案,稱之為「夾纈」 。
然而,真正利用油印技術印刷文件的人是旅居英國的匈牙利人蓋斯特泰納。1881年左右,他用塗蠟的纖維紙作為模版,用鐵筆把要印刷的資料刻於其上,鐵筆刻寫之處,纖維便出現微孔,然後將油墨刷於版上,用滾筒壓緊推動,使油墨透過蠟版,粘附在下面的紙上。
發明家愛迪生在20世紀初也對孔版印刷進行過研究,他把鐵筆與馬達配合起來,通過控制馬達來使鐵筆在紙上刻劃,製成油印版。雖然這處方法當時未得以廣泛重視,未能投入實用,但其原理卻啟發了後人。
1888年,蓋斯特泰納用打字機代替鐵筆,他將打字機上的色帶卸下,使字直接打在蠟紙上,字跡在蠟紙上留下痕跡。卸下蠟紙,鋪於紙上,塗墨壓印,獲得了成功。
10餘年後,奧地利人克拉博發明了旋轉式油印機,使得油印的速度大大地提高。
凹版印刷術——凹版印刷術大約產生於15世紀中葉,其原理是使印版的圖文低於空白部分,版面結構類似於我國古代的拓石,只是著墨部位正好與拓石相反。由於用這種印刷方法印刷出來的成品表面墨跡微微凸起,易於辨別,難以模仿,所以多用於印製鈔票,郵票等有價證券。
凹版印刷的印版可分為雕刻凹版,蝕刻凹版和照相凹版。
雕刻銅凹版印刷是義大利人腓納求賴發明的,1477年,曾有人用此方法印製過地圖。到19世紀初葉,歐洲開始用此方法復制名畫,印有價證券,使凹版印刷術逐漸地發展一種獨具特色的印刷方法。
現代膠版印刷與照相凹版印刷:膠版的畫線具有親油性,可吸附油墨;濕滾筒供應水分的非畫線部分則不附沾油墨。版上所沾附的油墨是用來印在膠質布捲筒上,再轉印在紙面上的。此即為膠版印刷。在照相凹版印刷的銅上有經腐蝕而產生的凹洞可製作畫線,由凹洞的容積來決定畫線的濃淡。先將滾筒塗上油墨,再用刮刀刮過,只留下凹洞的油墨,當壓過時凹洞中的油墨就印到紙上了。
凸版印刷術——凸版印刷就是印刷的圖文部分高出空白部分,印刷時,圖文部分塗墨,然後覆紙、加壓,油墨就從印版上轉印到紙面上。
在中國發明的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影響下,公元1445年,德國人約翰·古騰堡製成了鉛活字和木製印刷機械。當時,中國和朝鮮早已出現了鉛活字,但夏天騰堡不僅使用鉛、錫、銻來製做活字,而且還製做了鑄字的模具,因此製做的活字比較精細,使用的工具和操作方法也很先進,他還創造了壓力印刷機和研製了專用於印刷的脂肪性油墨。由於古騰堡的一系列創造發明,從而成為了舉世公認的現代印刷術的奠基人,他所創造的一整套印刷方法,一直沿用到19世紀。
在古騰堡創造了凸版印刷術後,西歐亦有人仍在不斷地為提高印刷技術而努力,先後創造和完善了紙型鉛版、橡皮凸版等復製版的製作工藝、提高了凸版印刷品的質量、印量和印速。
平板印刷術——平板印刷術按版材的不同可以分為石版、膠版和珂羅版。它們共同的特點是:印刷的圖文和非印刷的空白處同處在一個平面上,用眼看上去沒有高低之分。印刷時,利用油水相互排斥的原理,使圖文部抗油親水而排墨,通過擠壓轉印到承印物的表面。
石版印刷是1778年前後由捷克斯洛伐克人遜納菲爾德發明的。他在印刷樂譜時,發現表面有微孔的石板塗上油脂能吸附油墨,而未塗油脂部分因其具有蓄水性而不能吸附油墨。根據這種現象,他發現了油水相拒的原理,從而發明了石版印刷術,並曾著有《石版印刷術》一書流傳於世。
膠版印刷是在石版印刷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又一種平版印刷技術。1817年,遜納費爾德用薄鋅版代替了笨重的石板,並採用了圓壓筒的印刷方式,解決了石版技術不易套準的缺點。1905年,美國人魯培爾又在遜納費爾德的平版印刷機上加裝了一個橡皮滾筒,使得印版上的圖文經過橡膠滾筒再轉印到紙面上,印版和紙張之間不產生直接接觸,創造了一種間接平版印刷方法。
珂羅版也是一種平版印刷方法,是法國人海爾巴托於1869年發明的。因都用磨砂玻璃作版材,因此也叫玻璃版印刷方法。這種印刷方法可利用照相來製版,能最精確的印刷名人書畫、碑帖、美術作品以及古版書籍。
由於平版印刷術,特別是膠版印刷方法與其它類型的印刷方法相比具有製作成本低、工藝簡單、磨損小、速度快、適用范圍廣等特點,加之新光源、新感光材料,精密照相設備的配合以及製版逐步科學化和印刷質量的不斷提高,使得該印刷方法獲得不斷發展,從而成為今天印刷業的主流。
Ⅱ 印刷業歷史
印刷術的發明發展和外傳
對人類文化的傳播、發展有重大作用的印刷術,是我國發明的。這一發明閃爍著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光輝。
印刷術出現的條件
在印刷術發明前,文化的傳播主要靠手抄的書籍。但是,一個個字的抄寫實在是麻煩得很。一部書如果要製成一百部,就要抄上一百次。如果遇著卷帙浩繁的著作,就得要抄寫幾年,甚至更長時間。抄寫時還會有抄錯抄漏的可能,這樣對於文化的傳播會帶來不應有的損失。另一方面,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需要讀書的人越來越多,抄書既慢,數量也不多,無法滿足人們對文化的要求。這就為印刷術的發明提出了客觀的要求。
印章和石刻的長期使用給印刷術提供了直接的經驗性的啟示。印章是用反刻的文字取得正寫文字的方法,不過印章一般字都很少。石刻是印章的擴大。秦國的十個石鼓是現在能見到的最早的石刻。後來,甚至有人把整本書刻在石頭上,作為古代讀書人的「讀本」。公元四世紀左右的晉代,發明了用紙在石碑上墨拓的方法。用事先浸濕了的堅韌薄紙鋪在石碑上面,輕輕拍打,使紙透入石碑罅隙處。待紙干後,刷墨於紙上,然後把紙揭下,就成為黑底白字的拓本。這是一種從陰文正寫取得正寫文字的復制方法。正是在這些條件下,雕版印刷發明了。
雕版印刷的發明
根據《隋書》和《北史》等文獻的記載來看,雕版印刷發明於隋代的可能性比較大,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
雕版印刷所用的版料,一般選適於雕刻的棗木、梨木。方法是先把字寫在薄而透明的紙上,字面朝下貼到板上,用刀把字刻出來;然後在刻成的版上加墨,把紙張覆在版上,用刷子輕勻地揩拭,揭下來,文字就轉印到紙上成為正字。
雕版印刷很早就和人民大眾的生產、生活發生密切聯系。初刻印的書籍大多是農書、歷本、醫書、字帖等。大約在唐代宗寶應元年(公元762 年)後,長安的商業中心東市已經有商家印的字帖、醫書出賣。過了二十多年,民間市場上也出現了一種「印紙」,作為商人交易、納稅的憑據。唐穆宗長慶四年(公元824年),元稹(779—831)為白居易詩集寫的序文中,說到有人拿白居易詩集的印本換取酒茶,可見當時雕版印刷的應用已經擴大到人民愛好的詩歌了。歷本是農民從事耕種的必需品,因為有廣泛的需要,所以唐文宗大和九年(公元835年)左右四川和江蘇北部一帶地方民間都曾「以板印歷日」(歷本),拿到市場上去出賣。東川節度使馮宿認為政府的司天台還沒有頒布新歷,民間所印歷本「已滿天下」,有損皇帝的威嚴和「授民以時」的權利,所以他就上書請皇帝下令禁止。文獻里保存下來的這些記載說明,雕版印刷至少在這時候已經在民間相當流行了。唐代統治者盡管下令禁止民間刻印,但是,怎麼也禁止不了。黃巢(? —884)領導的農民大起義,使唐王朝政權搖搖欲墜,民間刻印的書就更多了。四川就是當時主要的刻書中心。
雕版印刷發明不久,佛教便利用它刻印了大量的佛教經典、佛像和宗教畫。據記載,唐代高僧玄奘每年就用大量的紙來印佛像。現在發現最早的印刷物,有1966年在韓國古都慶州佛國寺釋迦塔遺址出土的木刻《無垢凈光大陀羅尼經》,是由唐代睹貨邏僧人彌陀山(漢名寂友)在武則天天授二年到長安四年(公元691年到704年)在長安翻譯又在長安印刷,以後傳入新羅(今朝鮮半島)首都慶州。唐玄宗天寶十年(公元751 年)在新羅佛國寺修建釋迦塔時把它藏在金銅函里藏在塔中。還有在日本和韓國發現的刻印於唐代宗大歷五年(公元770年)的《陀羅尼經》,可能是當時的留唐學問僧在中國學到印刷術後在日本刻印的。1900年,在甘肅敦煌千沸洞里發現一本印刷精美的《金剛經》,末尾題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等字樣。唐咸通九年,就是公元868年。這是國內發現的最早最完整的木刻印刷物。《金剛經》的形式是卷子,長約一丈六尺,由七個印張粘接而成。最前的一張扉頁是釋迦牟尼在祗樹給孤獨園說法的圖,其餘是《金剛經》的全文。這卷印品雕刻精美,刀法純熟,圖文渾朴凝重,印刷的墨色也濃厚勻稱,清晰顯明,顯然刊刻技術當時已經達到了高度熟練的程度。
五代時期,封建政府的文化機關大規模地刻印古代書籍,民間刻書也很盛行。當時刻書的,除開封外,現在甘肅的西部、山東的東部以及南京、福建等地方也開始刻書,而以四川、浙江一帶刻的最多。到了宋代,雕版印刷更加發達,技術已經十分完善。著名刻工蔣輝就是千萬個技術純熟的刻工的突出代表。當時以杭州、福建、四川刻的書質量比較高。宋代的刻書不但多而且刻的精美講究。宋版書是很珍貴的版本。宋太祖開寶四年(公元971年),張徒信在成都雕印全部《大藏經》,這是印刷史上比較早期的分量最大的一部書,費工十二年,計一千零七十六部,五千零四十八卷,雕版達十三萬塊之多。由此可見,那時雕版印刷技術已經發展到很高的水平。
宋代以後,還出現了銅版印刷。銅版一般用來印刷鈔票,這是因為銅版可以印製線條細、圖案復雜的畫面,印成之後,難於仿造。
雕版印刷在後來的發展中最為突出的成就,就是別開生面的彩色套印。
套色印刷是一種復雜的、高度精密的技術。比方,要印紅黑兩色,那就先取一塊版,把需要印黑色的字精確地刻在適當的地方;另外取一塊尺寸大小完全相同的版,把需要印紅色的字也精確地刻在適當的地方。每一塊版都不是全文。印刷的時候,先就一塊版印上一種色;再把這張紙覆在另一塊版上,使版框完全精密地互相吻合,再印上另一種色,一張兩色的套色印刷物就完成了。假如印刷的時候粗心大意,兩塊版不相吻合,或者刻版的時候兩塊版上的字位置算得不準確,那麼,印成之後,兩色的字就會參差不齊,無法閱讀。如果要套多種顏色,都可以照這辦法去做,不過套色越多,印刷起來越費事,所以需要極其熟練的技術。這樣用各種顏色套印出來的書,如果印在潔白的紙上,真是鮮艷奪目,美不勝收!這種套印的方法,至遲在公元十四世紀的元代就已經發明了。元代的時候,中興路(今湖北江陵)所刻《金剛經注》,就是用朱墨兩色套印的,這是現存最早的套色印本。但是到明代公元十六世紀末,這方法才得以廣泛流行。明代萬曆年間閔齊伋、閃昭明、凌汝享、凌濛初、凌瀛初都是擅長這種印刷術的名家。在清代,這種技術也得到相應的發展。
這種套色技術結合著版畫技術,便產生出光輝燦爛的套色版畫。明代末年原版《十竹齋畫譜》和《箋譜》就是很好的樣本。一張版畫呈現著各種顏色,淺深濃淡,陰陽向背,無不精細入微。有的古版畫的確是藝術上的珍品。
活字印刷的誕生和發展
雕版印刷比靠手工抄寫確實方便得多,一次就可以印出幾百部、幾千部。但是,雕版依然很費工,印一頁就得刻一塊版,雕印一部大書,往往需要幾年工夫;雕好後的板片,還得用屋子存放;同時要想出版別的著作,又得從頭雕起。人力、物力和時間都很不經濟。
宋代湖北英山布衣(平民)畢升(?—1051)生活在雕版印刷的全盛時代,他通過長期的親身實踐,在世界上首先創造了活字印刷。這種方法節省了雕版費用,縮短了出書時間,既經濟,又方便,在印刷史上是一大革命,影響深遠。現在盛行的鉛字排印的基本原理,和最初畢升發明活字的排印方法是完全相同的。
畢升這一發明,在宋代著名科學家沈括的《夢溪筆談》卷十八中留下了最可靠的記載。宋仁宗慶歷年間(公元1041 年到1048年),畢升用膠泥刻字,一個字,一個印,用火燒硬。先預備好一塊鐵板,鐵板上面放著松香、蠟、紙灰等,鐵板四周圍著一個鐵框,在鐵框里密密地擺滿字印,滿一鐵框就是一板,拿到火上加熱,葯就熔化,用一平板把字壓平。為了提高效率,用兩塊鐵板,一板印刷,另一板又排字,這塊板印完,第二板已准備好了,這樣相互交替著用,印得很快。每一個單字,都有好幾個印,最常用的字更多些,以備一板里有重復的時候用。至於沒有預備的偏僻生字,就臨時寫刻,馬上燒成了用。根據畢升的試驗,印三五本顯不出簡便,如果印上幾百本、上千本,就快得很。
清道光年間,安徽涇縣有位教書先生翟金生,根據《夢溪筆談》關於泥活字的記載,花了好多年工夫,製成了十多萬個堅硬的泥活字。他用自己制的這些泥活字印過《泥版試印初編》等書。近些年來,在北京圖書館里發現了好幾種用泥活字印的書。這些都證明了《夢溪筆談》里關於畢升泥活字記載的真實性。
畢升也曾經試制過木活字,但是他發現木頭的紋理疏密不同,沾水後有伸脹性,排出版來高低不平,此外又容易和葯物相粘,取下不便,所以他只好改用膠泥制活字。
到了元代,農學家王禎創制木活字成功,他還發明了轉輪排字架,用簡單的機械,增加排字的效率。關於他制木活字的方法和印刷經驗,在他所著的《農書》中有詳細的說明。
王禎所創制木活字的辦法是,先從官定韻書中挑選可用的字,分韻寫成字樣。此外常用字如「之」、「乎」、「者」、「也」以及數目等,各分一類。把字樣糊在板上雕刻。字和字之間稍微隔開,雕成以後,用細齒小鋸把字一個個鋸下,成為四方形。再拿小裁刀四面修理,使得每個活字都合乎標准,大小高低相同。印的時候把活字排進木製的盔盤里,削竹片夾起來。字滿以後,用小木塊塞緊,右邊安置界欄,用木栓拴住,不讓再動搖。如果有高低不平,隨字形用小竹片墊好,讓字體平穩。然後刷墨付印。刷墨用棕刷順界行豎刷,不可橫刷,印的時候也是這樣。貯存活字用輕質木料做成類似圓桌面的大輪盤,直徑大約七尺,輪軸高約三尺。輪盤上鋪圓形竹製的框子,活字按韻分別放在裡面。每韻每字都依次編好號碼。同時准備兩架輪盤,一架放選出可用的字,一架放普通常用的字。另有兩本冊子,把活字依照輪盤上號碼次序登錄。排版的時候一人從冊子上叫號碼,另一人坐在兩架輪盤之間,依所叫號碼,從輪盤上取下活字,放進盔盤。因為輪盤可以旋轉自如,所以摘字的人只要坐在中間,「左右俱可推轉摘字」。王禎自己說:「以人尋字則難,以字就人則易。此轉輪之法,不勞力而坐致,字數取訖,又可鋪還韻內,兩得便也。」元成宗大德二年(公元1298年),他曾經用這種方法試印一部六萬多字的《旌德縣志》,不到一個月的工夫,就印成了一百部,印刷又快,質量又好。他的排字、印刷方法在印刷史上也是一次重大革新。
王禎以後,木活字印書一直在我國流行。明清兩代更加盛行。清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清政府曾經用棗木刻成二十五萬三千五百多個大小活字,先後印成《武英殿聚珍版叢書》一百三十八種,計二千三百多卷。這是我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用木活字印書。
活字印刷的另一發展,是用金屬材料製成活字。王禎還提到,近世有人用錫做活字,這應當算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屬活字。但由於錫不容易受墨,印刷常遭失敗,所以未能推廣。到明孝宗弘治年間(公元1488年到1505年),銅活字正式流行於江蘇無錫、蘇州、南京一帶。我國用銅活字印書,工程最大的要算印刷清代的網路全書《古今圖書集成》了。
印刷術的外傳
我國是印刷術的發源地,世界上許多國家的印刷術,都是在我國印刷術的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下發展起來的。
唐代的雕刻印本書傳到日本,公元八世紀後期,日本的木板《陀羅尼經》完成。大約在公元十二世紀或者略早,雕版印刷術傳到埃及。公元十三世紀,歐洲人來中國多取道於波斯,就是今天的伊朗。波斯當時已經熟悉了中國的印刷術,並且曾經用來印造紙幣。波斯實際成了當時中國印刷術西傳的中轉站。公元十四世紀末,歐洲才出現用木板雕刻的紙牌、聖像和學生用的拉丁文課本。
我國最初的木活字印刷術,大約在公元十四世紀傳到朝鮮、日本。具有聰明才智的朝鮮人民在吸取我國傳去的木活字經驗基礎上,發揚光大,最早創制了銅活字,對世界印刷術的發展作出了貢獻。公元十五世紀後,朝鮮銅活字印刷又對我國印刷術產生影響。
元代的木活字印刷術,在我國少數民族中間也有流傳。維吾爾族人民,按照維吾爾文字拼音特點,製成單字,不是字母的活字。這很可能是世界拼音文字中出現的最早活字。以後,我國的活字印刷術經由新疆到波斯、埃及,傳入歐洲。公元1450年前後,德國谷登堡(約1394—1468)受中國活字印刷的影響,用鉛、錫、銻的合金初步製成了歐洲拼音文字的活字,用來印刷書籍。
印刷術傳到歐洲後,改變了原來只有僧侶才能讀書和受高等教育的狀況,為歐洲的科學從中世紀漫長黑夜之後突飛猛進發展,以及文藝復興運動的出現,提供了一個重要的物質條件。馬克思在1863年一月二十八日給恩格斯的信里認為印刷術、火葯和指南針的發明「是資產階級發展的必要前提」。由此可知,印刷術的發明意義是多麼重大。
Ⅲ 印刷技術從古到今的歷史
印刷技術從古到今的歷史:
印刷術的發展歷程與發展史,利用印刷術形成的產業源於中國,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中國大約在公元3世紀的晉代,隨著紙和墨的出現,印章亦流行起來。4世紀時,道教徒把印章放大,以印製文字稍多的符咒。這實際上是一種以蓋章的方式印刷文字的方法。
與此同時,石碑拓印也在發展,把印章和拓印結合起來,再把印章擴大成一個版面,蘸好墨,仿照拓印的,把紙鋪到版印刷,即為雕版印刷術。專家們認為雕版印刷術的誕生年代大約是在公元7世紀前期的唐朝初年。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術。
套版彩色印刷術是世界上最早的彩色印刷術,它是在雕版印刷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復雜、高精度的印刷技術。套版印刷術發明的初期,一般只能印刷朱、墨兩種顏色的套印本,稱為朱墨本,或叫雙印。後來,技術日臻完善,繼而發展成用四色、五色來套印稱為四色本、五色本等。
套版彩色印刷術誕生於我國,但到底發明於何時至今仍無明確結論。根據歷史記載,北宋時期(960—1127年)已出現了銅版印刷的青、藍、紅三色 「交子」,但未發現實物。元朝末年(14世紀中後期)已有朱墨兩色套印的《無聞和尚注金鋼經》。
1974年在山西應縣佛宮寺內發現了三幅彩刷的《南無釋迦尼佛》,據與同時發現的其它文物相印證,其印刷年代應在遼代統和(983—1012年)年間。看來,套版彩色印刷技術的發明不晚於此,確切年代還有待於考古發現和研究。
我們今天能見到的套版彩色印刷品大多是明代萬曆年間的,這段時間是我國套版彩色印刷術的發展時期,很多印刷品極為精美。到了清代,四色套印、五色套印甚至更多種顏色套印的技術已經成熟,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活字印刷術——根據沈括《夢溪筆談》 「卷十八」記載。最早發明活字印刷術的是我國宋朝人畢升,時間是公元1041—143年。在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後,中國還出現過不少其它材質的活字,有木活字,錫活字,銅活字和鉛活字等等。但只有木活字流傳了下來。
至於近代西方鉛活字印刷的引入。是在1590年中國澳門排印拉丁文《日本派赴羅馬之使節》一書時才得見。值得一提的是木活字的使用,元代王楨在任安徽旌德縣縣官時曾著有一部學術巨著《農書》,因字數較多,使用雕版印刷不僅耗資高,而且還費時費力。
後請木匠刻木活字3萬,先行試印6萬余字的《大德旌德縣縣志》,獲得了成功。為方便排版,王楨發明了轉輪排字架,使排字從完全手動轉為使用簡單機械,提高了效率。他還把木活字製作方法和操作程序進行了認真的記錄和整理,寫成《造活字法》一書。
刻書是繼沈括記載畢升活字印刷術的又一部記載我國發明活字印刷術的主要歷史文獻。中國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早於西方近400年。而且,與雕版印刷相比,活字印刷具有省時,省料之優點,為中國和世界的印刷和文化事業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現代的鉛字印刷也是活字印刷的一種。自動排字鑄字機。需要鑄造的字由打字機一樣的鍵盤輸入,每打完一行字,機器會自動將那些字的字模放下,隨即射出合金鉛自動鑄造出輸入的字。其操作與自動排字同樣依靠鍵盤輸入,但得到的是單個字的,比手工排字進一步。
油印技術———油印又叫孔版印刷。這種印刷方法是用鐵筆在紙、布或金屬薄鐵上刻劃出微孔,以此作版置於紙或其它類承印物上、加油墨後,用輥和刮片使油墨從刻版上的微孔漏印到紙上。中國早在1200年前的唐代就出現過類似於今天油印技術的鏤空紙版印刷和絲網漏印方法。
用來在絲織物上印製花卉和圖案,稱之為「夾纈」 。然而,真正利用油印技術印刷文件的人是旅居英國的匈牙利人蓋斯特泰納。1881年左右,他用塗蠟的纖維紙作為模版,用鐵筆把要印刷的資料刻於其上,鐵筆刻寫之處,纖維便出現微孔,然後將油墨刷於版上。
用滾筒壓緊推動,使油墨透過蠟版,粘附在下面的紙上。發明家愛迪生在20世紀初也對孔版印刷進行過研究,他把鐵筆與馬達配合起來,通過控制馬達來使鐵筆在紙上刻劃,製成油印版。雖然這處方法當時未得以廣泛重視,未能投入實用,但其原理卻啟發了後人。
1888年,蓋斯特泰納用打字機代替鐵筆,他將打字機上的色帶卸下,使字直接打在蠟紙上,字跡在蠟紙上留下痕跡。卸下蠟紙,鋪於紙上,塗墨壓印,獲得了成功。10餘年後,奧地利人克拉博發明了旋轉式油印機,使得油印的速度大大地提高。
凹版印刷術——凹版印刷術大約產生於15世紀中葉,其原理是使印版的圖文低於空白部分,版面結構類似於我國古代的拓石,只是著墨部位正好與拓石相反。由於用這種印刷方法印刷出來的成品表面墨跡微微凸起,易於辨別,難以模仿,所以多用於印製鈔票,郵票等有價證券。
凹版印刷的印版可分為雕刻凹版,蝕刻凹版和照相凹版。雕刻銅凹版印刷是義大利人腓納求賴發明的,1477年,曾有人用此方法印製過地圖。到19世紀初葉,歐洲開始用此方法復制名畫,印有價證券,使凹版印刷術逐漸地發展一種獨具特色的印刷方法。
現代膠版印刷與照相凹版印刷:膠版的畫線具有親油性,可吸附油墨;濕滾筒供應水分的非畫線部分則不附沾油墨。版上所沾附的油墨是用來印在膠質布捲筒上,再轉印在紙面上的。此即為膠版印刷。在照相凹版印刷的銅上有經腐蝕而產生的凹洞可製作畫線,由凹洞的容積來決定畫線的濃淡。
先將滾筒塗上油墨,再用刮刀刮過,只留下凹洞的油墨,當壓過時凹洞中的油墨就印到紙上了。凸版印刷術——凸版印刷就是印刷的圖文部分高出空白部分,印刷時,圖文部分塗墨,然後覆紙、加壓,油墨就從印版上轉印到紙面上。
在中國發明的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影響下,公元1445年,德國人約翰·古騰堡製成了鉛活字和木製印刷機械。當時,中國和朝鮮早已出現了鉛活字,但夏天騰堡不僅使用鉛、錫、銻來製做活字,而且還製做了鑄字的模具,因此製做的活字比較精細,使用的工具和操作方法也很先進。
他還創造了壓力印刷機和研製了專用於印刷的脂肪性油墨。由於古騰堡的一系列創造發明,從而成為了舉世公認的現代印刷術的奠基人,他所創造的一整套印刷方法,一直沿用到19世紀。在古騰堡創造了凸版印刷術後,西歐亦有人仍在不斷地為提高印刷技術而努力。
先後創造和完善了紙型鉛版、橡皮凸版等復製版的製作工藝、提高了凸版印刷品的質量、印量和印速。平板印刷術——平板印刷術按版材的不同可以分為石版、膠版和珂羅版。石版印刷是1778年前後由捷克斯洛伐克人遜納菲爾德發明的。
他在印刷樂譜時,發現表面有微孔的石板塗上油脂能吸附油墨,而未塗油脂部分因其具有蓄水性而不能吸附油墨。根據這種現象,他發現了油水相拒的原理,從而發明了石版印刷術,並曾著有《石版印刷術》一書流傳於世。
膠版印刷是在石版印刷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又一種平版印刷技術。1817年,遜納費爾德用薄鋅版代替了笨重的石板,並採用了圓壓筒的印刷方式,解決了石版技術不易套準的缺點。1905年,美國人魯培爾又在遜納費爾德的平版印刷機上加裝了一個橡皮滾筒。
使得印版上的圖文經過橡膠滾筒再轉印到紙面上,印版和紙張之間不產生直接接觸,創造了一種間接平版印刷方法。珂羅版也是一種平版印刷方法,是法國人海爾巴托於1869年發明的。因都用磨砂玻璃作版材,因此也叫玻璃版印刷方法。
這種印刷方法可利用照相來製版,能最精確的印刷名人書畫、碑帖、美術作品以及古版書籍。由於平版印刷術,特別是膠版印刷方法與其它類型的印刷方法相比具有製作成本低、工藝簡單、磨損小、速度快、適用范圍廣等特點。
加之新光源、新感光材料,精密照相設備的配合以及製版逐步科學化和印刷質量的不斷提高,使得該印刷方法獲得不斷發展,從而成為今天印刷業的主流。
(3)印刷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深遠意義:
印刷術的發明,是人類文明史上的光輝篇章,而建立這一偉績殊勛的莫大光榮屬於中華民族。印刷促進教育的普及和知識的推廣,書籍價格便宜使更多人可以獲得知識,因而影響他們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書籍普及會使人們的識字率提高,反過來又擴大了書籍的需要量。
此外,手工業者從早期印行的手冊、廣告中發覺印行這類印刷品可以名利雙收。這樣又提高了他們的閱讀和書寫能力。促進了人類文化知識廣泛的傳播和交流,大大推動了世界文明的發展。
關於印刷術的故事:
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畢升,北宋布衣。湖北英山縣人,卒於北宋皇佑四年二月。宋初為書肆刻工。宋慶歷年間,他根據實踐經驗,發明膠泥活字印刷技術,即在膠泥片上刻字,一字一印,用火燒硬後,便成活字。
宋朝時候,雕板印刷大為盛行。雕板印刷的過程是這樣的,先把木頭鋸成一塊一塊大小一樣的板子,使之平滑,然後在一張薄紙上寫字,反貼在板子上,用刀雕刻成文字凸起來,再刷上墨,鋪上紙,用軟刷在紙上輕輕刷過,揭下來,紙上就有了白底黑字。
一本書的字數自然是相當多的,所雕的板也不止一塊,每一塊都照這種方法刷印成文。全部印刷工作完畢,一頁一頁地裝訂起來,那就成了一本書。當時,杭州西山有個號稱「神刀王」的雕板師傅,刀下功夫遠近聞名,有口皆碑。許多人慕名前來拜師,「神刀王」一概不收。
可他晚年的時候,卻破格收下了一個平民出身的小徒弟——畢升。這是啥原因呢?原來,「神刀王」不但看中了畢升那股靈巧勁兒,更喜歡他那忠厚、誠實的品行。他覺得,把自己的本領傳給這樣的人,到死的時候也就可以瞑目了。
畢升跟著「神刀王」一學就是幾年,技藝大有長進。有一次,師傅雕刻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的《蘭亭序》,讓畢升在一旁觀察揣摩。誰知還剩下最後一行時,畢升一不小心,碰了師傅的手臂,把刀下那個「之」字刻壞了。畢升難過極了。晚上,他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覺。
他先是暗暗埋怨自己,後來又突然冒出一個念頭:雕板印刷太麻煩了,能不能改一改呢?從那天起,他一有空兒就琢磨這件事。一天,他在西湖邊散步,發現一個江湖畫師正在往一幅風景畫上蓋圖章,湊近仔細一瞧,真新鮮,那畫師竟把三枚圖章串在一起。
畢升頗有興趣地看了一會兒,忽然,猛一擊掌,高興地大叫起來:「有辦法了!有辦法了!」他一溜煙跑回住處,用膠泥作成一個一個方塊,幹了以後,刻上反字,一字一塊;接著用火將這些活字燒硬,按韻排列在特製的木格里;然後根據需要將活字排在鐵框里固定好。這樣就可以刷上墨印書了。
採用活字印刷,既方便,又節約。這種新技術,很快就被推廣到全世界。
Ⅳ 印刷的發展簡史(關於印刷)
印刷業的發展簡史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印刷術的國家。而中國的印刷術,不是由某人獨力發明,也不是在某一年代突然發明的;而是千百位先賢智慧的結晶,數千年經驗的累積,逐漸綜合演進發展的集體創作。
中國的印刷術,導源極早;自新石器時代的印文陶、斑文布,商周的甲骨文、鍾鼎文、璽印封泥,秦代的石刻碑文、模印傳瓦,漢代的石經、到東晉的木板雕印符咒,皆為其先期的歷程。古代印璽,用於印布、印帛、印木、印陶、印泥,皆印刷術之先河。
印字之主要意義有二:一是印章,一是印刷。中國在周代,用印章已多,至秦漢,廣及民間。印章印於紙上,便與雕版印刷之作業過程相同。人類文化,乃先有圖畫,後有文字。印刷的發展,是先印圖畫,後印文字。圖畫印刷,其內容由簡而繁;文字印刷,其字數由少而多。進而文字與圖畫混合印刷,形成了我中國的印刷文化。
漢代印章制度普及於民間。佛教徒及道教徒仿印章之法,刻印佛像與符咒。漢和帝元興元年,宦官中常侍蔡倫,利用樹皮、麻頭、魚網、破布,發明造紙新方法,對印刷術之推廣,居功至偉。漢靈帝時,發明拓印之法。
梁武帝曾在其父蕭順之墓前立表,石刻「太祖文皇帝之神道」八字,是與印章一樣的左反書刻法。唐初貞觀十年,印行「女則」十篇,是為雕版印書之始,可惜無實物可證。現存的最早雕版印刷書籍,是在韓國發現的「無垢凈光大陀羅尼經」,據考證,約雕印於唐武則天長安四年至玄宗天寶十年間,比現存倫敦「大英博物館」由王玠刻印的「金剛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要早一百多年。宋仁宗時,畢升首創膠泥瓦活字版印刷法。
南宋紹興年間,政府用銅版印刷鈔票「會子」。在「會子」以前的鈔票「交子」、「錢引」、「關子」,也是印刷品。中國發明的印刷術經宋朝時蒙古人西征,元朝馬可孛羅東游中國與明朝鄭和下西洋,先後傳入西方。
元朝王楨設計木刻活字,並創韻輪字盤檢字排版法印書。到了十五世紀初,朝鮮(今韓國)創用銅質活字,刊印「大學衍義」、「詳定禮文」及「十八史略」等書,是為最古之金屬活字版印刷品。西方印刷術的發展可追溯到十四世紀時,歐洲開始用雕板印刷,著名之板印古籍為「貧民聖經」及「聖克利斯多福圖」等。明英宗時,德國人顧登堡和荷蘭人柯斯特創合金活字版。
後於清嘉慶年問傳入中國。一四六O年,義大利人菲尼格拉創雕刻凹版印刷法。後於清光緒年間傳入中國。十八世紀未,奧國人塞納菲雨德創石版印刷術,即現在的平版印刷術。後於清道光十一年傳入中國。
台灣地區的印刷業,往台灣光愎初期,僅有小型印刷廠一百八十家,而且絕大多數是活字凸版印刷;平版方面,最多也只能印刷套色的線條印件。由於民國四十二年的美援貸款更新印刷設備,又因民國五十七年起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大量印製彩色教科書,使印刷業欣欣向榮,不僅新廠紛紛成立、產量大增、品質提高,而且由單色印刷進入了平版彩色印刷的時代。
目前印刷工廠巳超過七千八百家。其中台灣省佔百分之五十八點七八,台北市佔百分之三十六點二八,高雄市佔百分之四點九四。民國六十二年前後,中小學教科書之印製,佔印刷業生產能量之百分之二十。目前教科書及習作,每年產量將近一億冊,印數較二十年前又大為增加,惟教科書之印製,僅佔印刷業生產能量之百分之四點五。直言之,由於設備的擴充和自動化,印刷生產能量大為提高。
印刷產品類別比率,約可分為二大類:(1)政府機關的印件,包括教科書在內,約佔百分之二十。(2)文化出版書刊,包括書籍、雜志及兒童讀物,約佔百分之三十。(3)工商業印刷品,包括電路板、紡織品、建材、貼紙、玻璃、陶瓷及宣傳品、外銷包裝材料等,約估百分之五十。台灣區的印刷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工廠為家族化組織,優點是全家同甘共苦,為巳定目標努力,極容易達成良好的業績,但缺乏整體性的經營管理制度,現在正進行調整,以期轉型升級。由於印刷技術日新月異,印刷相關的各項製造,遂逐漸分離為專業化的單獨作業。目前可分為:平版印刷、凸版印刷、凹版印刷、網版印刷、特殊印刷、照相分色(電子分色)、製版、裝訂、上光、制盒,及其他特殊加工行業,業別分類雖細,但各業間均唇齒相依,相輔相成。大型工廠,多采綜合性一貫作業生產。而網版印刷在配合工業生產需要之下,十年以來,成長甚烏快速,是為一枝新秀。
Ⅳ 印刷機的發展歷史
印刷機的發明和發展,對於人類文明和文化的傳播具有重要作用。
1439年,德國的谷騰堡製造出木製凸版印刷機,這種垂直螺旋式手扳印刷機雖然結構簡單,但卻沿用了300年之久;1812年,德國的柯尼希製成第一台圓壓平凸版印刷機;1847年,美國的霍伊發明輪轉印刷機;1900年,製成六色輪轉印刷機;1904年,美國的魯貝爾發明膠版印刷機。
二十世紀50年代以前,傳統的凸版印刷工藝在印刷業中占據統治地位,印刷機的發展也以凸版印刷機為主。但鉛合金凸版印刷工藝存在勞動強度高、生產周期長和污染環境的缺點。從60年代起,具有周期短、生產率高等特點的平版膠印工藝開始興起和發展,鉛合金凸版印刷逐漸被平版膠印印刷所代替。軟凸版印刷、孔版印刷、靜電印刷、噴墨印刷等,在包裝印刷、廣告印刷方面也得到發展。
世界印刷機械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取得了較大的發展。20多年來,印刷機械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20世紀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期,這一階段是膠印印刷工藝發展的鼎盛時期.這一時期的單張紙膠印機最大印刷速度為10000印/小時。一台四色印刷機印刷前的預調整准備時間一般為2小時左右。印刷機自動控制主要集中於自動結紙、自動收紙、自動清洗、墨色的自動檢測及墨量自動調節以及套准遙控等方面。這一時期除了單色、雙色機外,每個單張紙膠印機製造廠商幾乎都還具有四色機的製造能力,多數製造商都能夠製造紙張翻轉機構,進行雙面印刷。
第二階段是20世紀90年代初至20世紀末。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單張紙膠印機為標志,國際上印刷機械設計製造水平向前邁進了一大步。與第一階段的機型相比,新一代機型的速度進一步提高,由10000印/小時提高到15000印/小時,印前預調整時間也由第一階段的2小時左右大大縮短為15分鍾左右。機器的自動化水平和生產效率也大大提高。
進入21世紀以來印刷機械迎來第三個發展階段。單張紙膠印機的某些機型可以達到17000—18000印/小時,但製造廠商並不極力追求印刷機最大印刷速度的提高,而是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進一步縮短印前准備時間和更換活件的時間追求更高生產效率。
在印刷機械自動化方面,網路化、生產集成化、數字化工作流程、與管理信息系統(MIS)的鏈接等技術成為開發的重點。海德堡公司的CP2000自動控制系統除了對全機從給紙、輸紙及導紙、輸墨、輸水、換版、套准、清洗、乾燥、上光塗布、噴粉及收紙等每個工作環節進行預置、調控及故障診斷之外,還具有實現印刷企業全部生產工序網路化、在線傳輸印前圖像處理數據(CIP3/PPF或CIP4/JDF數據)等功能。進入新世紀,多數膠印機製造廠家都開發了相應的DI數字印刷機。
此外,為了適應人們對高檔彩色印刷品的需求,8色組甚至10色組的多色組雙面印刷、附加聯線印後加工功能成為各類單張紙膠印機(包括小膠印機、DI直接製版機以及大型膠印機)的開發趨勢,而且技術日臻成熟,該類型印刷機已經開始擠占原本屬於捲筒紙印刷機的一部分市場。
Ⅵ 中國印刷術發展史
1:關於漢字發展史的三個階段
在漢字發展史上,有不同的發展階段。傳統的分期是以漢字字體變化為標准,即以大篆、小篆、隸書、楷書為標准劃分為四個階段。這項成果提出,字體變化不是漢字發展中的本質變化,不能說明漢字的歷史發展規律,而應從漢字的構造方法的變化來說明漢字的本質變化。這項成果在這個認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漢字發展三階段的理論。即第一階段是圖畫文字階段。商代以前的文字應該屬於這個階段。第二階段是以表形文字為基礎,以表音文字為主體的表音文字階段。從甲骨文到秦代的文字都屬於這個階段。第三階段是以形聲字為主體,還保留了一些表形字和表音字的形音文字階段,從秦漢到現代漢字都屬於這個階段。
2:公元105年,蔡倫在東漢京師洛陽總結前人經驗,改進了造紙術,以樹皮、麻頭、破布、舊漁網等為原料造紙。大大提高了紙張的質量的生產效率,擴大了紙的原料來源,降低了紙的成本,為紙張取代竹帛開辟了的前景,為文化的傳播創造了有利的條件。關於蔡倫發明造紙見之古籍記載,《後漢書·蔡倫傳》中說:「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筒;其用縑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後世遂尊他為我國造紙術的發明人。
3:唐朝就有印刷,
宋代畢升創造了活字印刷術,
元代王禎創造木活字,又發明轉輪排字盤,
明代銅活字出現,再到油印,發展到現在利用磁的性質來復印
Ⅶ 印刷工藝的發展歷史
唐朝初期,中國人發明了雕版印刷術,用梨木或棗木作版材,用刀把圖文刻出來,然後在版面上塗上墨,然後將紙張覆蓋在著墨的印版上,再用刷子在紙上施加壓力刷拭,完成圖文的轉印。這一時期的雕版印刷有一個明顯的缺陷,即每一新的圖文信息都需要一重新雕刻一塊新的木版,而木版的雕刻過程是很費力費時的,而這一問題的解決方案最早也是出現在我國。
宋代,畢升發明了膠泥活字印刷。活字由單個字元組成,可以組合在一起印刷出相關圖文信息,用完拆開後又可以重復使用。
隨著雕版技術和活字印刷的發展,公元1340年,我國發明了彩色雕刻套印版,即將同一版面的內容,按色彩要求雕刻成幾塊同樣大小的印版,各用一色,逐次加印在同一張紙上,顏色從最初的兩色到後來的五色和七色。到17世紀20年代,發明了木版水印版,其印刷品刻工精細、顏色妍麗、淺深適度、鮮麗如生。
活字發展到14世紀,德國人谷登堡總結了前人的經驗和當時印刷技術成果,發展出了鉛、銻、錫合金活字,使文字印刷的成本大大降低、質量和速度大大提高,為世界印刷史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谷登堡是首先使用活字印刷的歐洲人,歷史關於他的史料記載不豐,目前還不能確定他是否借鑒了東方國家的活字工藝而發展出鉛活字還是其獨立研究的結果,應該說,谷登堡最重要的貢獻不是在使用了活字印刷而是在發展活字的鑄造工藝方面。谷登堡並不是最早使用金屬活字印刷的人,11世紀初期我國首先發明了膠泥活字,但耐硬度還不十分理想,中國的活字技術發明後較早地傳播到今天的朝鮮地區,13世紀中葉朝鮮人使用青銅鑄造活字,約一百年後,谷登堡發展出鉛合金活字工藝,更容易鑄造,印刷效果更加精良,但鉛是一種公認具有較高毒性的金屬,在加熱和冷卻過程中產生有害氣體,對人體有害。
1845年英國人製成了由重鉻酸鹽與膠組成的感光液,從而實現了用照相的方法製作銅鋅版,這是印刷歷史上又一重要發展,結果是由於將攝影的圖象引入到印刷,人類復制現實的能力向前進了一大步,尤其是對於歷史資料的記錄來說,意義重大。
早期的印刷是在手工操作的木製印刷機器上完成的,古登堡的時代就是這一類型,當時要完成200頁的印刷品往往需要一整天的繁忙工作,如圖:
17世紀中葉,同樣是一天的工作時間,則可以印刷出2000個頁面的印刷品,效率提高了10倍。今天,海德堡的SpeedMaster(速霸)系列平版膠印機則可以每小時印刷超過1萬份單張印品,如果以天計算,效率則又提高了至少百倍以上,如圖:
二戰後,電子計算機給印前技術帶來了一場革命化的變革;文字排版由手動照排機發展到全自動激光掃描式照排機,使文字排版從鉛與火時代躍進到電與光時代。70年代,電子分色機的發明使用,使圖像處理速度更快、質量更高。
90年代,隨著專業領域計算機硬體及軟體的高速發展,在印刷產業技術發達的國家及地區,商業印刷的作業流程逐步實現更加完善的數字化。尤其在印前領域,而彩色桌面出版系統(DTP)的出現給當代印刷業帶來了又一次革命。在計算機的控制下,掃描、數碼照相機、直接製版、數碼打樣、數字印刷機等設備實現了數字式聯合作業,如圖:
印刷業進入21世紀,國際互連網路的普及與高速成長,又使得為跨國際印刷業務的實現成為現實,印刷,這一曾經是古老名詞,對於今天每一個相關從業者來說,都將是需要不斷地長期學習才能有效駕御的技術領域。
Ⅷ 印刷術是怎樣演變的
說起印刷術的起源和發展,就要說起印度佛教的中國歷史,因為在此之前最早前原始的印刷術新生事物的發明並不是都被認可的,據有關資料記載:自從漢朝發明紙以後,書寫材料比起過去用的甲骨、簡牘、金石和縑帛要輕便、經濟多了,但是抄寫書籍還是非常費工的,遠遠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至遲到東漢末年的熹平年間(公元172-178年),出現了摹印和拓印石碑的方法。大約在公元600年前後的隋朝,人們從刻印章中得到啟發,在人類歷史上最早發明了雕版印刷術。
特別是到了後五唐時期正是從漢代進駐中原的印度佛教的迅猛發展才凸顯了原本的手抄經文和佛像圖遠遠落後於當時寺院和教徒的發展速度,當時,有人描述著,在各個廟宇寺院里一大部分的庭院和殿堂被很多光頭的和尚和請來的落魄秀才和民間識文斷字的先生們占據的,每人身邊都是厚厚的經文在等著抄錄,而當時在大唐全國就有大型寺院400多所。
雖然,已經是有史以來最為浩大、動容的抄錄場面但是卻面對偌大的民間、佛教需求來說,經文的短缺大大的制約了這種佛教的迅速發展進度和「眾生的普度」民間需求,不得已,才逼迫人們從把碑刻和碑拓方式上得到了啟發開始了大批量正式運用到了這民間、佛教的雕版印刷上來。因此又繼續在宋代開始用於書籍出版和官方實用,據說,第一位把雕版印刷用於書籍出版的就是一位私人出巨資進行刻版印製的文學家,據傳,共花去了二十多萬白銀。
在宋朝,雕版印刷事業發展到全盛時期。雕版印刷對文化的傳播起了重大作用,雕版印刷一版能印幾百部甚至幾千部書,但是刻板費時費工,大部頭的書往往要花費幾年的時間,存放版片又要佔用很大的地方,而且常會因變形、蟲蛀、腐蝕而損壞。印量少而不需要重印的書,版片就成了廢物。此外雕版發現錯別字,改起來很困難,常需整塊版重新雕刻。
再後來北宋平民發明家畢升在嘗試木製活字失敗後有發明了膠泥活字印刷術,改進雕版印刷這些缺點。在宋仁宗慶歷年間(公元1041-1048)製成了膠泥活字,實行排版印刷。在歷史上被稱為印刷術的最大革命。也被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可是膠泥印刷存在的諸多缺憾和不穩定,最終被作為不成熟的發明被後來的王幀發明的木製活字印刷所替代。
元初,王禎(1271~1368年)創制了木活字。王禎是山東東平人,是一位農學家,做過幾任縣官,他留下一部總結古代農業生產經驗的著作——《農書》。王禎關於木活字的刻字、修字、選字、排字、印刷等方法都附在這本書內。他在安徽旌德請工匠刻木活字3 萬多個,於元成宗大德二年(1298年)試印了6萬多字的《旌德縣志》不到一個月就印了一百部可見效率之高。這是有記錄的第一部木活字印本。
王禎在印刷技術上的另一個貢獻是發明了轉輪排字盤。用輕質木材作成一個大輪盤,直徑約七尺,輪軸高三尺,輪盤裝在輪軸上可以自由轉動。把木活字按古代韻書的分類法,分別放入盤內的一個個格子里。他做了兩副這樣的大輪盤,排字工人坐在兩副輪盤之間,轉動輪盤即可找字,這就是王禎所說的「以字就人,按韻取字」。這樣既提高了排字效率,又減輕了排字工的體力勞動。是排字技術上的一個創舉。
中國之雕版印刷術在發明後不久,即傳至日本,後來又在十二世紀傳入埃及。歐洲大約在十四世紀才有木版印刷的圖像,現行之木版水印畫依然採用雕版印刷之方法。活字印刷術則在大約十四世紀傳到朝鮮、日本,復由中亞傳至小亞細亞與埃及,並影響於歐洲。歐洲最早用鉛、銻、錫合金所制之活版印刷,乃1450年德人古騰堡(J.G.Gutenberg)所創,距畢升之發明已四百餘年了。可以說,活字印刷術是中國對世界進步的一大貢獻。
印刷術的演變為:雕版—膠泥活字—木製活字—鉛字—油印—鋅版—膠片等七打步驟,當然了在全國各地還有著石印、染印等等印刷機巧,但是,記者這里只對影響社會主流進步的印刷革命做一個掃描紀錄而已。
把真正利用油印技術印刷文件的人是旅居英國的匈牙利人蓋斯特泰納。1881年左右,他用塗蠟的纖維紙作為模版,用鐵筆把要印刷的資料刻於其上,鐵筆刻寫之處,纖維便出現微孔,然後將油墨刷於版上,用滾筒壓緊推動,使油墨透過蠟版,粘附在下面的紙上。
記得小的時候,老師總是到班上點出那些身體健壯有勁的同學到老師辦公室去把老師刻好的學習輔導材料蠟紙卡到油印機上,然後把厚厚的白紙夾在機器下層,再用一個墨輥沾一點油墨,在另外一格大木框子里反復滾沾,待把油墨滾壓均勻了再在蠟紙上層的網上用力均勻的推過,待印網掀起後一張帶有墨香的資料就印好了。
那時候全國百分之九十九都是用這種印刷技術進行製作各自所需要的材料,很多硬筆書法家就是那時候練出來的。
發明家愛迪生在20世紀初也對孔版印刷進行過研究,他把鐵筆與馬達配合起來,通過控制馬達來使鐵筆在紙上刻劃,製成油印版。雖然這處方法當時未得以廣泛重視,未能投入實用,但其原理卻啟發了後人。
1888年,蓋斯特泰納用打字機代替鐵筆,他將打字機上的色帶卸下,使字直接打在蠟紙上,字跡在蠟紙上留下痕跡。卸下蠟紙,鋪於紙上,塗墨壓印,獲得了成功。
在一個偏僻的鄉村小學里,記者找到已經不再是有著昔日偉岸魁梧身軀的轉業軍人的二叔,這位即將退休的小學老教師,為了家鄉的孩子們,為了他的愛情,默默地把青春貢獻在這貧瘠的土地上。找二叔的目的是為了拍攝到在其他地方找不到的土得掉渣老玩意—油印機。
記得在很小的時候一考試就會在發卷子的時候聞到一種油墨味,清清的香香,以至於每每回憶起來把考試的時候的恐懼和擔心都拋在的九霄雲外了,在課余時,同學們都是搶著幫著老師們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計,特別是一些想表現自己的孩子們。
但是,能刻蠟板,用油印機幫老師印資料大都只有班上的幹部才有這個資格和權利。我們這些調皮的後進學生,能靠上前去幫著割割紙,裝起印好的資料就已經是最欣喜若狂的事情了。現在回想起來卻又不是只為一個清清香香孩提苦澀純夢。
這次看到的學校的樣子雖比記者上學時候的條件好多了,但是和過去依然是相差無幾。
開始時,二叔以為我是為了收藏油印機而來的,所以還特地給我包好了放在那裡,並有些留戀的說,再不會撅著屁股半夜刻蠟板了。也沒有人會幫我掀紙印資料了。看著給我演示油印過程的二叔頭上的白發,心裡有些酸酸的感覺,可能這也是二叔看著即將消失的油印機時的感覺吧,二叔老了——。
Ⅸ 簡述印刷的發展史
約在1300年前,我國發明了印刷術。印刷術的發明,是我國祖先智慧的結晶,有著漫長而艱辛的探索過程。
一、雕版印刷術的發明
雕版印刷術是蓋印與拓石兩種方法發展、合流而形成的。
雕版印刷術的工藝過程如下:把硬度較大的木材創平、鋸開,表面刷一層稀漿糊,然後把寫好字的透明薄紙,字面向下貼在木板上,乾燥後用刀雕刻出反向、凸起的文字,成為凸版(參看圖1-8)。經過在版面上刷墨、鋪紙、加壓力後,便得到了正寫的文字印刷品。
二、活字版印刷術的發明與發展
活字版印刷術是宋朝仁宗慶歷年間(公元1041~1048年)畢升發明膠泥活字的情況,這是我國繼雕版印刷之後又一偉大發明。
畢升發明的活字版印刷,採用泥活字排版,從造字、排版到印刷都有明確的方法,由於當時條件的限制,畢升的發明難免粗糙,但它的基本原理和現在的活字版印刷十分相近,與雕版印刷相比,活字版印刷術既經濟又方便,具有明顯的優越性,因而逐漸取代了雕版印刷術的地位。
作者:馮瑞乾·摘自:《印刷概論》·印刷術發展史詳細可參閱
http://211.84.0.80/fhx/ysgl/%D3%A1%CB%A2%B8%C5%C2%DB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