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長江三峽的位置、長高、歷史意義景的特點是什麼
著名工程有:三峽大壩、三峽水電站、三峽水庫。
⑵ 秭歸的四縣目標是什麼時候提出的
2006年秭歸縣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來的,全面推進特色農業大縣、新型工業強縣、三峽物流新縣、全國旅遊名縣建設,實現秭歸發展的新跨越。
⑶ 湖北秭歸歷史上出現過的名人
名人有:屈原、王昭君、夏明翰、曹秋選、王兆翔。
一、屈原
屈原(約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國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出生於楚國丹陽秭歸(今湖北宜昌)。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
少年時受過良好的教育,博聞強識,志向遠大。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兼管內政外交大事。 提倡「美政」,主張對內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因遭貴族排擠誹謗,被先後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楚國郢都被秦軍攻破後,自沉於汨羅江,以身殉國。
二、王昭君
王昭君(約公元前52-公元前19年),名嬙,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漢南郡秭歸(今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人,與貂蟬、西施、楊玉環並稱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晉朝時為避司馬昭諱,又稱為「明妃」,王明君。
王昭君是漢元帝時期宮女。匈奴呼韓邪單於閼氏。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傳。
三、夏明翰
夏明翰(1900—1928),字桂根,湖南省衡陽縣人,出生在湖北秭歸,12歲隨全家回鄉。1917年,出身豪紳家庭的夏明翰違背祖父心願報考新式學校。1919年在衡陽參加學生愛國運動。
1924年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員,並負責農委工作。1925年兼任湖南省委組織部長、農民部長和長沙地委書記。極力主張武裝農民。1927年春,任全國農民協會秘書長兼武漢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秘書。6月,調回湖南,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員兼組織部長。
中共八七會議後,在湖南積極參加組織秋收起義。10月,兼任平(江)瀏(陽)特委書記。1928年初,調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同年2月,在漢口被敵人逮捕。1928年3月20日(農歷2月29日),夏明翰在武漢漢口余記里被殺,時年28歲。
四、曹秋選
曹秋選,男,漢族,湖北秭歸人。1875年出生,1930年犧牲 。中國共產黨員。曾任中共桂花中心支部書記,巴歸興縣人民委員會幹事、土地分配委員。英勇就義於桂花堰塘灣。
五、王兆翔
王兆翔,原名京戒,字申五,湖北秭歸郭家壩鎮舊州河人,光緒二十六年(1900)肄業於漢陽槍炮學堂,次年回宜昌進學,爾後,肄業於湖北武備學堂,受兩湖總督張之洞青睞。光緒三十年五月,赴日本,就讀日本士官學校。
學習期間與蔡鍔,唐繼堯交往甚密,加入孫中山組織的同盟會。在校訓練比賽中,曾獲200米立姿射擊第一名。日本天皇欽此寶劍嘉獎。宣統元年(1909)學成回國,任職於京師陸軍部等處。
⑷ 昭君出塞歷史意義
昭君出塞歷史意義是她將給匈奴帶來和平、安寧和興旺。後來呼韓邪單於在西漢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昭君出塞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故事。後來也有根據這個故事創作的詩歌、琵琶曲、戲劇、電視劇等藝術作品 。
王昭君被譽為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其人其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成為自古以來書畫家、詩詞家和戲劇家筆下久遠的主題。但有關王昭君及昭君出塞的文化主題基調與其說是凄美,不如說是哀怨、同情。
(4)秭歸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昭君出塞」其時匈奴經歷了「五單於爭立」的窩里斗,國力早已江河日下;而漢元帝坐享「昭宣中興」之成果,建昭三年(前36年)在西域又滅了郅支單於,朝野集體牛哄哄的,呼韓邪卻是抱著「且喜且懼」的心態來的。
名列我國歷史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出生於公元前52年南郡秭歸縣寶坪村,今湖北省興山縣昭君村。景帝孫休在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分秭歸北界為興山縣,香溪為邑界,漢王嬙即此邑之人,故雲昭君之縣。其父王穰老來得女,視為掌上明珠,兄嫂也對其寵愛有加。
王昭君天生麗質,聰慧異常,琴棋書畫,無所不精,「娥眉絕世不可尋,能使花羞在上林」。昭君的絕世才貌,順著香溪水傳遍南郡,傳至京城。公元前36年,漢元帝昭示天下,遍選秀女。王昭君為南郡首選。
⑸ 秭歸縣的歷史沿革
秭歸,商朝時期為歸國所在地,西周朝為夔子國,戰國後期稱歸鄉,漢朝置秭歸縣。
南北朝北周建德六年(577)置秭歸郡,避郡縣同名而改秭歸為長寧縣。
隋開皇三年(583)罷天下諸郡,改長寧為秭歸。
唐武德二年(619)置歸州,天寶元年(742)改置巴東郡,治秭歸。乾元元年(758)復置歸州。
宋時仍名歸州。
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為歸州路,十六年(1279)降為州。
明洪武九年(1376)廢歸州置秭歸縣,隸夷陵州。十年(1377)再改秭歸為長寧縣,十三年(1380)裁長寧縣復置歸州。
清雍正七年(1729)置歸州為直隸州,隸屬湖北省。雍正十三年(1735)升夷陵州為宜昌府,歸州直隸州降為縣級州,屬宜昌府,不再轄縣。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改為秭歸縣。 隸屬荊南道。民國11年(1922),隸屬荊宜道。民國21年(1932),隸屬第九行政督察區。民國25年(1936),隸屬第六行政督察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仍名秭歸縣,1949年~1991年,先後隸屬宜昌行政區專員公署、宜都工業區行政公署、宜昌專員公署、宜昌地區革命委員會、宜昌地區行政公署。
1992年,宜昌地區行政公署和宜昌市人民政府合並,成立宜昌市人民政府,秭歸縣隸屬宜昌市。
⑹ 有關三峽的歷史
長江三峽以其奇山秀水,展現出自然界鬼斧神工的魔力。峽江兩岸奇峰異石,記載著數十億年來峽區的滄桑。沉睡在岩層中那斑駁陸離的生命遺骸,敘說著億萬年來生命演變的歷史。峽區數千年的歷史和人類文化古跡令人憧憬;神秘的傳說令人神往,不知吸引了多少古今中外的遊人。三峽被群山夾於長江中段,橫貫四川的奉節、巫山及湖北的巴東、秭歸和宜昌,全長193公里,包括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奉節的白帝城,是三峽西部的咽喉;宜昌的南津關,為其東部的門戶。長江兩岸,層巒疊翠,峭壁千仞,危崖聳立,怪石嶙峋,飛泉吐珠,雲霧繚繞,激流翻騰,驚濤拍案。大自然雕琢成的巨大畫廊,變化萬千,使人留戀忘返。自古以來,人們傳頌:西陵峽灘多險峻;巫峽幽深秀麗;瞿塘峽雄偉壯觀。寥寥數語,概括描寫了三峽的景色。
西陵峽是三峽中最長的一個峽,長70公里,自宜昌市南津關至宜昌秭歸縣香溪河,其特點是灘多水急。其中的泄灘、青灘、崆嶺灘,為三峽著名的三大險灘。過去船行其間,險象環生,舟毀人亡,時有所聞。建國後,航道經多年整治,大為改善;加之葛洲壩工程蓄水之後,回水百里,水位上升,險灘礁石沉入江底,不復為害。西陵峽中景觀甚多,著名的有黃牛峽、黃陵廟、三峽工程、燈影峽、崆嶺峽、牛肝馬肺峽、兵書寶劍峽、屈原祠。戰國時期偉大的詩人屈原、西漢時和親匈奴的美女王昭君,即誕生在西陵峽中。因此唐代詩人杜甫過西陵峽時,曾有詩雲:「若道世無英俊才,此處何來屈原宅?若道巫山女粗丑,此處何有昭君村?」
巫峽,號稱為三峽中的大峽。巫山十二峰,象一串翠綠的寶石,鑲嵌江畔。激流劈出的巫峽,以其幽深秀麗、深沉肅穆著稱。蒙蒙煙雨,潺潺細流,飛虹流彩,把峽谷妝扮的嫵媚多姿!
瞿塘峽(亦稱夔峽)氣勢磅礴,險峰對峙,是三峽中最短的峽谷,但卻「西控巴渝收萬壑,東連荊楚壓群山」。峽中江流澎湃,濤聲雷鳴,號稱「天下雄關」。瞿塘峽特點是山勢雄峻。兩岸之山,如斧削而成,有的峰高1500公尺。夾江峭壁,甚為逼仄,致使江寬不過百米,最窄處僅幾十米。其中夔門山勢尤為雄奇,堪稱天下雄關,因而有「夔門天下雄」五字鐫於崖壁。山勢之外,瞿塘水勢亦「雄」, 它「鎖全川之水,扼巴蜀咽喉」,有詩稱之「眾水會涪萬,瞿塘爭一門。」江水至此,水急濤吼,蔚為大觀。對瞿塘峽的山水之「雄」,清代詩人何明禮有一首詩寫得至為貼切:「夔門通一線,怪石插流橫。峰與天關接,舟從地窟行」。瞿塘峽中景點不少,如風箱峽,孟良梯、盔甲洞、倒吊和尚、犀牛望月、白帝城、古代棧道、大溪文化遺址等。
三峽之中,還套有兩個小三峽,即西陵峽中的神農溪小三峽和巫峽中的大寧河小三峽。這兩處小三峽水碧如流玉,山青翠欲滴,風景比大三峽更為奇秀,且風韻原始古樸,引人入勝。乘一葉輕舟漂流於青山綠水之中,是熱門旅遊項目。
美麗的「詩城」--白帝城、 壯偉的「夔門天下雄」、「赤甲晴輝」、「白鹽曙色」等眾多奇麗的景色,猶如一幅幅精美絕倫的畫卷,令人目不暇接。
參考下面兩個網址的內容
http://www.cq.xinhuanet.com/subject/2003/yangtze2/
http://www.cnwei.com/html/wenwu.html
⑺ 為什麼秭歸是個貧困縣呢
姊歸是不是歷史上四大美女中的某一位的家鄉啊?
記得採納啊
⑻ 三峽的歷史
據古人類學者研究,早在距今二百多萬年前,三峽地區已有人類祖先的遺跡。巫山大廟區龍骨坡發現的三峽人類化石便是這一時期的代表,這一發現充分證明了三峽地區是亞洲古人類起源地之一。
至舊石器、新石器時代,即中更新世至全新世時期。三峽地區的早期人類活動已相當活躍。位於庫區境內的秭歸、巴東、巫山、奉節、雲陽、忠縣及豐都等地,均發現了當時人類活動的遺跡、遺物。早在1959年,考古工作者就在瞿塘峽東口的大溪鎮附近發現了新石器時代的遺址。公元前22世紀末、21世紀初至公元前22年,夏、商、周、戰國時代。三峽地區曾為「九州」的深州、荊州之境。是古時巴、楚氏族繁衍生息的重要地域。距今一千六百年前,巴族首領建都於江洲(今重慶市),成為當時巴國軍事、文化中心。至西周晚期,據考證當時楚國的西南境已延至巫峽東段的香溪河流域,亦成為三峽地區重要的氏族部落。因此本地區現存一批商周時代的遺址,如秭歸樹坪墓群、牛口墓群、天登包墓群、雲陽故陵楚墓、涪陵小田溪墓群等。
秦漢時代,秦始皇二十六年後(公元前221年)完成統一,普遍推行郡、縣制度。漢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又分全國為十三刺史部,又稱十三州。本地區為益州巴、巴東二郡,荊州南、宜都二郡所轄。這時期本地區經濟繁榮,人民生活穩定,現存大部分墓葬群都迄於這個時代。而且還保存了漢代墓葬制度的地面遺物忠縣二闕。
魏晉時代,本地區曾為蜀漢、東吳轄區,仍屬益州巴、巴東二郡,屬荊州建平、宜都二郡轄,西晉初,巴、巴東二郡改隸梁州。公元304年,巴氏族領袖李雄稱成都王,二年稱帝,國號成。公元338年其侄李壽改國號漢,轄今四川東部地區。公元347年,桓溫滅成漢,穆帝建東晉,至東晉末,本地區共設巴、巴東、涪陵、建平、宜都五郡。巴縣華光墓群為代表的晉代遺物是了解那個時期最好的歷史遺跡。
南北朝時期,行政區劃混亂。南朝蕭梁,本地區曾設楚、信、荊、宜、萬五州。北朝西魏又設楚、信、荊、拓、通、開、臨江七州,至北朝北周,又增南州,共設八州,十幾郡,下置二十縣左右。現存南朝忠縣象鼻石崖墓群為代表的墓葬是那個時期的遺存。
隋開皇元年至三年間(公元581~583年),隋文帝改州、郡、縣三級制為州、縣二級制,以州統縣。本地區設信、臨、渝、荊、南、陝、開等州。後隋煬帝大業三年(公元607年),又改郡、縣二級制,下置巴東、臨江、夷陵、涪陵等郡。現奉節縣白楊溝墓群、宅坪墓群中均為隋代遺物。
唐貞觀年間全國實行道、州(府)、縣三級制,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設開元十五道,本地屬隸山南東道,下置渝、涪、忠、開、夔、南、歸、陝七州及雲安監。唐朝經濟繁榮鼎盛,因此大量地面、地下文物都始於這個時期,以涪陵白鶴梁枯水題刻為代表。
北宋廢道為路,南宋沿襲,本地區屬夔州。下設大寧監、雲安軍、咸淳府、重慶府、直隸夔州路,另設涪、歸、開、夔各州和巴東安撫司,石硅安撫司。本地區保留了當時大城市、早期工業遺址(窯址、冶煉址)及地面石刻。
元廢軍、監制改省、路、州、縣四級制,本地區屬四川行中書省夔州路、重慶路及湖廣行中書省峽州路。元末明初(公元1361年~1371年)明玉珍及其子明升,在四川建立大夏政權,建都重慶。重慶彈子石大佛是當時的歷史遺存。
明廢路改府,省州改縣。本地區設重慶、夔州、宜昌三府、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因秦良玉抗元有功,另設石柱宣慰司。崇禎十七年(公元1640年),張獻忠四川建大西農民政權,大寧隸屬,至清順始三年(公元1646年),大寧始被清統始。清襲明制。現存大量地面建築,廟宇、祠堂、民居都是那個時期的遺物。
中華民國元年,(公元1911年)裁廢道制,以府、州、廳、直隸省政。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設四川、湖北省政府,推行行政督察區制。本區隸屬四川省第八、九行政督察區及湖北省宜昌行政督察區。抗戰期間,重慶市為國民政府陪都,大量遺跡的保存反映了當時抗日救國,革命斗爭年代的史實。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公元1949年)後,1953年撤消原行署區,成立四川、湖北兩省,該地區置重慶、涪陵、萬縣、宜昌地區行署。下設22個市縣。
1、地形環境庫區由丘陵、中低山和峽谷組成,東段為深嵌於巫山山脈中的三峽峽谷,長約160km。西段為四川盆地東部的低山丘陵區,長約450km。
巫山山脈位於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的東緣,平均海拔700~800m,長江由西至東又折向東南,切穿巫山,形成著名的三峽自然景觀,亦構成川鄂間的天然通道。長江較大的支流亦分布於此段,梅溪河、大寧河、香溪河、神農溪等地區是史前巴、楚先民修養生息的主要地段。此庫段內分布有7市、縣,即:湖北宜昌市、秭歸、興山和巴東縣,重慶的巫山、巫溪和奉節縣。
自奉節縣上溯至庫尾地段的低山丘陵區,平均海拔300~700m,在該段內,長江位於盆地底部,河谷形態以寬谷為主,輔以小型峽谷段。此庫段內長江最大的支流為烏江,其它較大的支流有御臨河、龍溪河、澎溪河、磨刀溪,長灘河,它們呈樹枝狀分布於幹流兩側。由於兩岸河谷地帶地理條件優越,史前即為巴人祖先的重要聚居地。該庫段內分布有重慶、涪陵、雲陽、萬縣、忠縣、開縣、豐都、長壽、武隆、石柱、巴縣、江津、江北、合川等市、縣。
2、地質環境庫區出露的地層岩性以沉積岩為主、西陵峽段主要為震旦系(Z)、下古生界(Pz1)及上古生界(Pz2)的淺海相厚—中厚層狀碳酸鹽岩組;奉節至香溪庫段,主要為中生界下、中三迭統(T1+2)淺海的瀉湖相碳酸鹽岩組,奉節—庫尾段主要為上中生界,上三迭系及侏羅系、陸相碎屑岩組,該段出露的侏羅系砂岩中,含魚類及爬行動物化石。新生界在庫段分布者為第四系沖積、洪積、坡積和重力堆積物。沖積物分布於長江及其支流兩岸。組成漫灘和多級階地,成分以亞粘土、亞砂土及砂礫層為主,含脊椎動物化石、常伴有石製品出現。
3、水文環境庫區屬長江上游地段,較大的支流有十餘條。總體流向萬縣以上為北東向,萬縣以下為東向。受氣候的控制,洪、枯水期水位相差懸殊,素有「洪水阻於峽,枯季阻於灘」的特點,洪、枯水位最大變幅可達70m左右。三峽水位正常水位變幅在175m至156m之間。
4、氣候環境庫區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變化明顯。受地形影響,年平均氣溫16~20℃,年平均相對濕度65%~75%。氣溫較同緯度的長江中、下游偏高約2~4℃。其氣候特點是:冬暖、春旱、夏熱、秋雨,濕度大,雲霧多,日照少,風力小。
⑼ 秭歸是怎麼來歷
秭歸(zǐ guī)縣位於中國湖北省宜昌市,地處川鄂咽喉,長江西陵峽兩岸。面積2427平方千米,2012年有人口38萬人,漢族為主。西漢置秭歸縣。秭歸是三峽庫區首縣,屈原故里。
來源:
秭歸縣名來源《水經注》「屈原有賢姊,聞原放逐,亦來歸,因名曰姊歸」,「秭」由「姊」演變而來。
歷史:
秭歸,商朝時期為歸國所在地,西周朝為夔子國,戰國後期稱歸鄉,漢朝置秭歸縣。
南北朝北周建德六年(577)置秭歸郡,避郡縣同名而改秭歸為長寧縣。
隋開皇三年(583)罷天下諸郡,改長寧為秭歸。
唐武德二年(619)置歸州,天寶元年(742)改置巴東郡,治秭歸。乾元元年(758)復置歸州。
宋時仍名歸州。
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為歸州路,十六年(1279)降為州。
明洪武九年(1376)廢歸州置秭歸縣,隸夷陵州。十年(1377)再改秭歸為長寧縣,十三年(1380)裁長寧縣復置歸州。
清雍正七年(1729)置歸州為直隸州,隸屬湖北省。雍正十三年(1735)升夷陵州為宜昌府,歸州直隸州降為縣級州,屬宜昌府,不再轄縣。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改為秭歸縣。隸屬荊南道。民國11年(1922),隸屬荊宜道。民國21年(1932),隸屬第九行政督察區。民國25年(1936),隸屬第六行政督察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仍名秭歸縣,1949年~1991年,先後隸屬宜昌行政區專員公署、宜都工業區行政公署、宜昌專員公署、宜昌地區革命委員會、宜昌地區行政公署。
1992年,宜昌地區行政公署和宜昌市人民政府合並,成立宜昌市人民政府,秭歸縣隸屬宜昌市。
⑽ 三峽歷史
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2月長江水利委員會成立,著手開展長江的綜合治理。
1955年開始全面開展長江流域規劃和三峽工程勘測、科研與計劃工作,1957年底基本完成。
1970年12月26日,長江葛洲壩工程批准興建,這是有計劃、有步驟地為建設三峽工程作實戰准備。
1992年4月3日,七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關於興建三峽工程的決議》,完成三峽工程的立法程序並進入實施階段。
1993年9月27日,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在宜昌市正式成立。
1994年12月14日,國務院總理李鵬在宜昌三斗坪向全世界宣布三峽工程正式開工。
(10)秭歸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三峽工程:
1、一期工程5年(1993-1997年),除准備工程外,主要進行一期圍堰填築,導流明渠開挖等。
2、 二期工程6年(1997-2003年),工程主要任務是修築二期圍堰,左岸大壩的電站設施建設及機組安裝等。導流明渠截流是二期工程轉向三期工程建設的重要標志。
3、三期工程6年(2003-2009年),本期進行的右岸大壩和電站的施工,並繼續完成全部機組安裝。屆時,三峽水庫將是一座長達600公里,最寬處達2000米,面積達 10000平方公里,水面平靜的峽谷型水庫。
三峽工程投資:經國家正式批準的三峽工程初步設計靜態總概算(1993年5月末價格,不包括物價上漲及施工期貸款利息)為900.9億元。其中樞紐工程投資500.9億元,水庫淹沒處理及移民安置費用400億元。
三峽工程施工期長達17年,且其資金來源多元化,計入物價上漲及施工期貸款利息動態總投資,估算約為2039億元。近年由於我國經濟發展、物價穩定、利率下調,預測三峽工程總投資不會超過18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