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武昌起義歷史意義

武昌起義歷史意義

發布時間:2021-02-17 16:57:07

Ⅰ 武昌起義在中國近代歷史上的意義是什麼

革命軍攻克總督府,佔領武昌,消滅清軍大批有生力量,在中國腹心地區打開一個缺口,成為對清王朝發動總攻擊的突破口,並在全國燃起燎原烈火。
武昌起義勝利後的短短兩個月內,湖南、廣東等十五個省紛紛宣布脫離清政府宣布獨立。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孫中山被推舉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儀退位,清朝滅亡。結束了二百多年清王朝封建統治和二千多年封建帝制。

武昌起義產生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近代意義的憲法草案《鄂州約法》
黎元洪被推舉為都督。11月初,宋教仁、居正、劉公、孫武、張知本等商議,認為僅有政府組織法還不夠,尚需有一個根本法類型的法規。眾人推宋教仁起草。宋教仁早年喜愛研習法律,曾入日本東京法政大學研究各國憲法和政治制度,對西方三權分立制度十分贊賞。
因而他為鄂軍政府草擬的約法(定名為《中華民國鄂州臨時約法》,簡稱《鄂州約法》),是一個三權分立的法律,共7章60條。規定「鄂州政府以都督及其任命之政務委員與議會、法司構成之」。行政權由「都督及其任命之政務委員」行使,立法權屬「議會」,司法權則歸「法司」。
《鄂州約法》對這三方面職權均有明確的劃分。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採用三權分立原則的政權根本法。它首次正式規定人民依法享有民主權利,享有「自由保有財產」和「自由營業」的權利。取得政權的中國資產階級在這里以法律形式宣告自己的勝利並維護既得的成果。
武昌起義吹響了共和國誕生的號角。武昌起義創建了湖北軍政府,成為共和政權的雛型,並引發各省響應。不到兩個月就誕生了中華民國,建立了以孫中山為首的南京臨時政府,取得辛亥革命的重大勝利。
武昌起義即狹義的辛亥革命,同時又是廣義辛亥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後期腐敗的統治,開啟了民主共和新紀元,使共和觀念深入社會中上層人士思想中。前後的系列事件對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具有重大影響。

Ⅱ 武昌起義,辛亥革命的意義

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的一次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首先,辛亥革命給封建專制制度以致命的一擊。它推翻了統治中國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資產階級共和國,推動了歷史的前進。辛亥革命使人民獲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權利,從此,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在以後的歷史進程中,無論誰想做皇帝,無論誰想復辟帝制,都在人民的反對下迅速垮台。
其次,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辛亥革命以後,帝國主義不得不一再更換他們的在華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夠控制全局的統治工具,再也無力在中國建立比較穩定的統治秩序。
第三,辛亥革命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民國建立以後,國內實業集團紛紛成立,開工廠、設銀行成為風氣。民族資本主義的經濟力量在短短的幾年內就有了顯著的增長,無產階級隊伍也迅速壯大起來。
第四,辛亥革命對近代亞洲各國被壓迫民族的解放運動,產生了比較廣泛的影響,特別是對越南、印度尼西亞等國的反對殖民主義的斗爭起了推動作用。這一時期,亞洲出現了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潮。
資產階級革命或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很難說有完全徹底的。所謂徹底,只能說是基本徹底。自沉階級革命成功的結果足以資本主義制度代替封建制度,即以新的剝削制度代替舊的剝削制度,而剝削制度的更替,並不需要新舊完全徹底決裂,他們可以在很多方面妥協、融合、並存。許多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至今尚保存君主制和貴族頭銜,此即革命不徹底的明顯例子。
辛亥革命作為中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雖然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務,其成就遠遜於西歐、北美的資產階級革命,但在徹底鏟除封建帝制這一點上,遠勝於包括法國在內的歐洲各國。辛亥革命一聲炮響,不僅趕跑了清朝皇帝,還是中國綿延兩千餘年的封建帝制從此永絕。從民元到民六,其間雖經袁世凱帝制自為、張勛復辟,但只不過是兩場短暫的鬧劇,並沒有使民國中斷,更沒有像法蘭西那樣出現兩次帝國、三次共和國的波折。所以說,辛亥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
簡單來說辛亥革命
1.是中國近代一次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2.推翻了清王朝
3.結束帝制
4.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
5.人民獲得一些民主和權利
6.客觀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
7.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武昌起義的歷史功績,首先是敲響了清王朝封建統治的喪鍾。革命軍攻克總督府,佔領武昌,消滅清軍大批有生力量,在中國腹心地區打開一個缺口,成為對清王朝發動總攻擊的突破口,並在全國燃起燎原烈火,沉重打擊了清政府,致使1912年2月清帝被迫退位,結束了二百多年清王朝封建統治和二千多年君主專制統治。其次是吹響了共和國誕生的號角。武昌起義創建了湖北軍政府,成為共和政權的雛型,並引發各省響應。不到兩個月就誕生了中華民國,建立了以孫中山為首的南京臨時政府,取得辛亥革命的重大勝利。

武昌起義的革命精神,首先表現在武漢革命黨人的歷史主動精神和首創精神。他們發揮主動性,積極宣傳革命思想,發展革命組織,掌握革命武裝,抓住歷史時機,敢把皇帝拉下馬,主動出擊,發動首義,創立湖北軍政府。其次是武漢革命黨人和人民群眾的的革命精神和獻身精神。武昌起義的勝利是革命黨人長期艱苦奮斗和英勇流血犧牲換來的。如彭楚藩、劉復基、楊洪勝三烈士慷慨就義,程定國、熊秉坤勇於發難,紀鴻鈞、王世龍捨身燒督署,都表現了大無畏的革命獻身精神。廣大武漢三鎮人民群眾也同仇敵愾,支援革命,商人捐款,工人、農民、市民踴躍參軍,與革命軍並肩作戰,痛擊清軍。今天我們應該繼承並發揚辛亥先烈的革命精神,把它化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巨大動力。

Ⅲ 武昌起義有什麼重要意義

中國同盟會成立後,得到了全國人民的支持,武漢是革命力量最集中的中心點之一。革回命黨人在這答里做了長期深入的工作,在湖北新軍里培養了大批骨幹;當地群眾也在革命黨人的宣傳鼓動下,積極傾向革命。武漢地區的革命運動有了深厚的群眾基礎和良好的條件。

武漢地區有兩個革命團體,一個叫共進會,一個叫文學社,都和同盟會保持著密切聯系。他們看到起義的時機已經成熟,便於8月間組成湖北革命軍總指揮部,推舉文學社負責人蔣翊武為總司令,共進會負責人孫武為參謀長,劉堯征、彭楚藩等為軍事籌備員,負責組織起義。

1911年10月10日晚,起義發動之後,熊秉坤等率眾直奔楚望台軍械局。到11日拂曉,起義軍已全部佔領武昌城。11日晚和12日早,漢口和漢陽也發動了起義。武漢三鎮全部為革命軍所佔領。

武昌起義後,成立了湖北軍政府,黎元洪任都督。宣布把國號改作「中華民國」,至此,清王朝的統治瓦解。因為1911年是舊歷辛亥年,所以這次革命被稱為辛亥革命。

一些投機分子看到起義成功,也都自稱「擁護共和」鑽進革命隊伍中,控制形勢發展,而且勢力越來越大,起義雖然成功,卻隱藏著巨大的危險。

Ⅳ 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和歷史影響是什麼

一、辛亥革命給復封建專制制度以致制命的一擊。它推翻了統治中國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資產階級共和國,推動了歷史的前進。辛亥革命使人民獲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權利,從此,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在以後的歷史進程中,無論誰想做皇帝,無論誰想復辟帝制,都在人民的反對下迅速垮台。

二、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辛亥革命以後,帝國主義不得不一再更換他們的在華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夠控制全局的統治工具,再也無力在中國建立比較穩定的統治秩序。

三、辛亥革命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民國建立以後,國內實業集團紛紛成立,開工廠、設銀行成為風氣。民族資本主義的經濟力量在短短的幾年內就有了顯著的增長,無產階級隊伍也迅速壯大起來。

四、辛亥革命對近代亞洲各國被壓迫民族的解放運動,產生了比較廣泛的影響,特別是對越南、印度尼西亞等國的反對殖民主義的斗爭起了推動作用。這一時期,亞洲出現了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潮。

Ⅳ 武昌起義有什麼歷史意義

武昌起義的歷史功績,首先是敲響了清王朝封建統治的喪鍾。革命軍版攻克總督府,占權領武昌,消滅清軍大批有生力量,在中國腹心地區打開一個缺口,成為對清王朝發動總攻擊的突破口,並在全國燃起燎原烈火,沉重打擊了清政府,致使1912年2月清帝被迫退位,結束了二百多年清王朝封建統治和二千多年君主專制統治。

Ⅵ 武昌起義有什麼重大的歷史意義。

武昌起義的歷史功績,首先是敲響了清王朝封建統治的喪鍾。革命軍攻克總督府,佔領武昌,消滅清軍大批有生力量,在中國腹心地區打開一個缺口,成為對清王朝發動總攻擊的突破口,並在全國燃起燎原烈火,沉重打擊了清政府,致使1912年2月清帝被迫退位,結束了二百多年清王朝封建統治和二千多年君主專制統治。其次是吹響了共和國誕生的號角。武昌起義創建了湖北軍政府,成為共和政權的雛型,並引發各省響應。不到兩個月就誕生了中華民國,建立了以孫中山為首的南京臨時政府,取得辛亥革命的重大勝利。

武昌起義的革命精神,首先表現在武漢革命黨人的歷史主動精神和首創精神。他們發揮主動性,積極宣傳革命思想,發展革命組織,掌握革命武裝,抓住歷史時機,敢把皇帝拉下馬,主動出擊,發動首義,創立湖北軍政府。其次是武漢革命黨人和人民群眾的的革命精神和獻身精神。武昌起義的勝利是革命黨人長期艱苦奮斗和英勇流血犧牲換來的。如彭楚藩、劉復基、楊洪勝三烈士慷慨就義,程定國、熊秉坤勇於發難,紀鴻鈞、王世龍捨身燒督署,都表現了大無畏的革命獻身精神。廣大武漢三鎮人民群眾也同仇敵愾,支援革命,商人捐款,工人、農民、市民踴躍參軍,與革命軍並肩作戰,痛擊清軍。今天我們應該繼承並發揚辛亥先烈的革命精神,把它化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巨大動力。

Ⅶ 武昌起義的意義

武昌起義的意義是結束了二百多年清王朝封建統治和二千多年君主專制統治。其次是吹響了共和國誕生的號角。武昌起義創建了湖北軍政府,成為共和政權的雛型,並引發各省響應。不到兩個月就誕生了中華民國,建立了以孫中山為首的南京臨時政府,取得辛亥革命的重大勝利。

武昌起義第一槍的結果眾所周知,也正是如此,人們才說武昌起義是一次很偉大的起義。自它之後,全國的起義紛紛開展起來,最終打倒了清王朝。

但是同時,武昌起義也有它自身的不足之處,比如說革命軍辛辛苦苦的果實總是會被封建勢力的投機派所奪取。前有黎元洪,後有袁世凱。黎元洪做了武昌起義之後的大都督,袁世凱做了民國的臨時大總統。

武昌起義的革命精神,表現在武漢革命黨人的歷史主動精神和首創精神。他們發揮主動性,積極宣傳革命思想,發展革命組織,掌握革命武裝,抓住歷史時機,敢把皇帝拉下馬,主動出擊,發動首義,創立湖北軍政府。其次是武漢革命黨人和人民群眾的的革命精神和獻身精神。

(7)武昌起義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有關武昌起義的紀念活動:

1、紀念日

為紀念武昌起義創建中華民國,1912年(中華民國元年)9月,中華民國政府將十月十日定為「國慶日」,又名雙十節。

在中國大陸,雙十節又稱「辛亥革命紀念日」,是為紀念1911年10月10日(即清宣統三年、辛亥年農歷八月十九)發動武昌起義的慶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雙十節作為「國慶日」的性質被取消,但仍作為「辛亥革命紀念日」予以紀念。雙十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慶祝紀念活動。

2011年10月9日,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禮堂隆重舉行。

2、紀念館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為武昌辛亥革命軍政府舊址,位於中國武漢市武昌區蛇山南麓,閱馬場的北端。這座西式樓房原是清末湖北省咨議局,武昌起義成功後,革命黨人在這里成立軍政府,一度代行中華民國中央政府職權。

因主體建築為紅色樓房,而被稱為「紅樓」;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館址:中國湖北省武漢市武昌武珞路1號。

Ⅷ 辛亥革命歷史意義

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的一次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首先,辛亥革命給封建專制制度以致命的一擊。它推翻了統治中國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資產階級共和國,推動了歷史的前進。辛亥革命使人民獲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權利,從此,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在以後的歷史進程中,無論誰想做皇帝,無論誰想復辟帝制,都在人民的反對下迅速垮台。
其次,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辛亥革命以後,帝國主義不得不一再更換他們的在華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夠控制全局的統治工具,再也無力在中國建立比較穩定的統治秩序。
第三,辛亥革命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民國建立以後,國內實業集團紛紛成立,開工廠、設銀行成為風氣。民族資本主義的經濟力量在短短的幾年內就有了顯著的增長,無產階級隊伍也迅速壯大起來。
第四,辛亥革命對近代亞洲各國被壓迫民族的解放運動,產生了比較廣泛的影響,特別是對越南、印度尼西亞等國的反對殖民主義的斗爭起了推動作用。這一時期,亞洲出現了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潮。
資產階級革命或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很難說有完全徹底的。所謂徹底,只能說是基本徹底。自沉階級革命成功的結果足以資本主義制度代替封建制度,即以新的剝削制度代替舊的剝削制度,而剝削制度的更替,並不需要新舊完全徹底決裂,他們可以在很多方面妥協、融合、並存。許多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至今尚保存君主制和貴族頭銜,此即革命不徹底的明顯例子。
辛亥革命作為中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雖然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務,其成就遠遜於西歐、北美的資產階級革命,但在徹底鏟除封建帝制這一點上,遠勝於包括法國在內的歐洲各國。辛亥革命一聲炮響,不僅趕跑了清朝皇帝,還是中國綿延兩千餘年的封建帝制從此永絕。從民元到民六,其間雖經袁世凱帝制自為、張勛復辟,但只不過是兩場短暫的鬧劇,並沒有使民國中斷,更沒有像法蘭西那樣出現兩次帝國、三次共和國的波折。所以說,辛亥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

閱讀全文

與武昌起義歷史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